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缺一不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谈教育改革

近日,就目前社会上普遍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难、高中文理分科和大学教育等热点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

记者:现在很多人在总结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时认为,主要在于高校的年年扩招。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吴德星:这种观点我不同意。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你想想,全国有13亿人口,可全国的高校入学比例,把职大、成人、电大等教育都加进来,也就是30%,如果单算普通大学,那就连这个比例也达不到了。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就业困难,一部分是因为金融危机冲击,企业岗位容纳减少了,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就业择向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对岗位的期望值很高,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对未来发展有利的位置。这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更是由国家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大的环境没构筑好,学生在自由选择职业方面余地小,我认为这是核心问题,而且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实际上,我国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才是真正最缺乏人才的地方,但由于我国当前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又都是贫穷落后的,所以导致没有人愿意去。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我国逐步地解决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问题。

记者:最近,国家在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时,很多专家参与了讨论,其中就有人提出不要再进行文理分科,如何看待文理分科的问题?

吴德星: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分不分科并不重要,关键还在于考试制度。

如果现在是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分科,这是教育规律。但从现实角度讲,改革会给大家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已经按照这个基本定向走了,突然间要改革,有点措手不及,这可能就是出现50%的网友反对分科的原因。

核心问题是要彻底改革考试制度。现在我们还用过去的办法衡量一个学生,一切都以分数为导向,这就导致素质教育费尽力气还是搞不上去。

记者:据了解,你一直坚持把精英教育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是这样吗?

吴德星:是的。实施精英教育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我们避免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就是把精英教育和贵族教育等同起来。事实上,新形势下的精英教育绝不是传统的“贵族教育”,也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精英。精英教育强调的是以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专业、一流的科技创新、一流的支撑条件和一流的管理,让全体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中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全面教育、能力培养和个性培养,使学生真正具备成为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

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其基本特征是:更善于追求深入的开放式思维,对于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强,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具有运用知识与技能,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可以看出,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这也为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那么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吴德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大众化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任务应立足精英教育。两者都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要求学校在国家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总体形势下,更加重视精英教育。

记者:现在许多高校都一窝蜂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没有自己的特色,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吴德星:当前,高校发展中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学校的定位问题。中外高等教育历史和实践证明,真正办好一所大学,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模式与路径不可能是唯一的,而应是多样的。

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质和独特风格。简言之,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大学发展中,大学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效益。

大学特色来源于大学的本质与规律。只有遵循大学的本质与大学的发展规律,大学才能办出特色。大学特色不会自然形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要形成特色就必须在正确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经历一个从探索到实践、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完善的过程。同时,特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3月5日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王树国和东北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赫冀成做客本报、中青在线和新浪网联合举办的在线访谈,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问题。

不能用精英教育来衡量大众教育的问题

近几年来,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看法: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在下滑。他们的理由很简单:高校大扩招,录取分数线降低了,质量自然就下滑了。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代表说。他举了一个反证:如果仅用录取分数线来作为衡量的一个标志之一,有些发达国家宽进严出就不能理解了。因为学生在入学时不需要分数,质量好坏的关键在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之所以形成这种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一个国家和民族从精英型高等教育转变成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人们可能还会用精英型概念来理解大众化的问题。”他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代表与赫冀成代表的看法相同。在他看来,社会之所以感觉高校质量下滑,一是前一段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学校由于扩招或者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摆在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学生家长面前,他们感受到现行教育与原来的精英教育完全不一样。因为以前学校数量有限,而且办学规范。现在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大学,这些大学在办学的过程当中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还是基础设施、教学规律的掌握方面,与原来的老牌大学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如果还是拿原来的清华、北大、东北大学、哈工大这些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校,而这些学校由于基础所限或者是发展的能力所限,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给社会直接的反映是现在的教学质量不如从前了。”王树国代表说。

扩招过程正处于师资力量新旧更替阶段,也是社会形成高校质量下滑印象的一个原因。当时,有些年轻教师刚走上讲台,而现在,师资队伍已经逐渐走向稳定。另外,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王树国代表说,前一阶段我们走过一些弯路,在培养层次上没有清晰的划分,老百姓把所有的层次当成高层次来统一对待,高等教育培养的模式和老百姓的期望值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老百姓自然就会感觉到反差比较大。

对于社会的误解,两位校长的态度都很明确: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回避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向社会、老百姓、学生阐述这样的问题。但是高等教育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有老师上课、有学生学就可以了。高等教育很复杂,千头万绪,社会了解的并不多。我们每个方面都和国外的一流大学有差距,都需要继续去努力。包括“211”工程在内的100多所学校可以代表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这批学校质量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

高校和政府都要耐得住寂寞

日本一所很有名的大学校长到东北大学开国际会议,一定要参观东大的学校食堂。看完以后这位日本校长非常惊奇:一顿午餐,各种食物加起来100多种花色。食堂一日三餐,每天有两万多学生同时就餐。“这种事情在我们那儿是不可思议的。”这位校长特别感慨。

对中国高校而言,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与国外大学相比,中国高水平的高校承担的任务要繁重得多。比如说科学研究,国外名牌大学主要做基础研究,他们发表研究成果的主要手段就是前沿性的论文。中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同时还承担了科技创新的上中下游:基础研究做不好不行,技术开发做不好,转移不到生产力不行,另外还要求最好还能培育出高科技产业。这还不包括诸如医疗、招商、就业等问题。

王树国代表认为,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公益性事业,不是盈利性事业,它所要做的最主要的就是培养人才,一些高水平的学校还要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一个纯粹的公益性事业,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育人是一个长周期的活动:以学生为例,从四年本科、两年硕士到三年博士,加起来就是9年。毕业后走向社会,还不知道这个学生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还需要社会的磨炼。

对于这样一个长周期的活动,王树国代表最担心的就是短期行为。比如说,今年一个项目立下去两三年就要出大成果,或者今年给你钱,明年要出高水平的论文。老师们已经非常可怜了:兢兢业业工作,承担很大工作量,同时又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比如他们的科研经费得不到稳定的保证,他们在整个育人环节当中没有相应的待遇等等。“在这样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情况下你给老师提出了一个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要求他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沉下心做研究,实际上我们有时做校长真的觉得挺为难。看到老师那么辛苦,我们其实心里也挺心酸的。”他说。

在相对浮躁的社会风气中,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所作为。在前几天刚刚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个团队就因为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拿下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赫冀成代表希望社会给高校两个好环境。第一是政策环境。高校就是高校,高校有它自身的规律和使命,不能什么事都能干。他希望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时候,政府各个部门的政策是能够遵循教育规律。政府各个部门不能光考虑自己这个行业、这个部门对高校有什么需求就出一条政策。这样的政策多了,弄得学校无所适从。

第二是舆论环境。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大学不是象牙塔封闭在那里。中国处于社会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在大学里都会有反应。赫冀成代表说,大学如果出事,我们一定要有责任感去解决它,但是千万不要太关注大学,社会上最好对大学多些理解和支持。

“我们的政府能不能耐得住寂寞,真正为了国家的未来,从今天开始,不为了三五年业绩的表达,纯粹是为了民族的未来,舍得下工夫给教育一个稳定的环境。”王树国代表建议。

大学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

这几年很多学校的硬件建设,比如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与过去相比,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学校的硬件建设发展起来了,要提高质量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王树国代表说。

在他看来,中国的高校与外国名校相比,最大的差距是在内涵建设。这个内涵包括培养人才的基本环境和整个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也包括整个育人的过程当中,那些比较完整的或者有比较符合育人客观规律的细节上。比如说学校的氛围,每一个老师的言谈举止,甚至包括食堂员工对学生的态度,宿舍员工对学生的态度,可能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和反思。

赫冀成代表则把这个内涵总结为一句话:大学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

很多人不理解:大学怎么会没有文化?

赫冀成代表解释,大学有知识,但知识和文化不是一个概念。在他看来,大学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构建大学的精神家园。目前不少学生和教师没有对事业追求的价值观,功利主义地做一些工作,这是人文精神的缺失。科学家之所以有所为,都是源于对事业的追求,而不是对分配的追求。而科学精神更好理解。舆论在惊呼学术腐败,实际上学术泡沫多于学术腐败。在一个充满学术泡沫的国度、国家和民族很难做出重大创新。因为它标志着一个学生或者教授,可以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多的东西,这绝对不是科学态度。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不容易,关键是合理科学的政策导向。我们不能像逼工分一样逼他发表多少文章,这样是不能把大师逼出来的。

好的大学一定要有大师。但是大师应该从哪里来呢?从外边花钱聘?自己培养?做好自己的事情,外边有一些有识之士能够主动加入到我们队伍当中来?王树国代表说,这些都是培养大师的不同渠道,但是最根本的渠道还是源于我们自身,我们要用现有的师资培养出真正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大学者、大师,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途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载人航天。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一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完成了中国几代人的飞天之梦。

“由此可见中国人不是不能做到,关键是不是我们能够完善一个或者是构造一个真正能够孕育出大师级人才的土壤,这是我们学校要做的。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培育学生,学校还有一个职责就是要为真正成长成为大师级的人才,构建一个好的环境。”王树国代表说。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在中国

1月14日,是2006年全国硕士招生统一考试的第一天。今年全国研考报名总数为127.5万人。去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17.28万人。而今年,考生又增加了10万多人,表明“考研热”持续升温。

左手是研究生教育大面积扩招,研究生数量骤增,右手却是我国大学在国际中心期刊的论文发表量的持续走低,科技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当精英教育异化为求职教育,沦落为附庸风雅之举后,研究、做学问也就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庸,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成绩造假……等等也就层出不穷。

本科生扩招,研究生扩招,博士生扩招......大学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面对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我们现在讨论的已经不是是否应该扩招的问题,而是扩招以后如何保证质量的问题。想让大众教育的“产品”跟精英教育的“成果”做直接的比较那是不现实的,排除所有的客观因素,只看学生本身,也就不是一个层次和水平的。大众教育的成效不应该是把扩招后的大学生直接跟扩招前的大学生比,学生不一样了,老师也不一样了。他的成效应该是这样来衡量的,大众教育中精英的大学生是否依然是精英,还是也沦为教育生产线上的一个普通的产品,原本就不是精英的学生,在国家和家庭都投入了更多教育成本的情况下,是否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自己,有了更多的机会。我想,对于后者,现今中国的教育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于前者,本应是象牙塔里的精英,是不是成为大众教育的牺牲品了,是值得探讨的。

中国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一个比较偶然的过程,起因是大家都知道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样一个比较荒谬的理由却启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偶然的起因总是为后来的发展不利埋下了伏笔,没有为这个革命式的变革做好充分的准备,政府和高校没有做好经济和制度的准备,学生大幅度扩招,却没有经费的相应增长,实验没有条件做了,那实验课也得搬到大教室里讲,老师做学生看。学生多了,师资没有增加,不是说教师数目没有增加,而是没有成比例的优质教师的增加。所以,面对扩招,高校茫然失措,政府哪里有洞哪里补:

没有校舍——盖;学校没钱——贷款+增加学费;学生上不起学——助学贷款;贷款不还——?就傻眼了;高校乱收费——审计风暴,审计之后呢,问责,杀鸡儆猴。

学生多了,找不到工作——扩招研究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扩招博士,博士找不到工作——?莫非扩招博士后?

大学教育质量下降——评估,评估带来了高校的造假风暴——?怎么办?有法律制约吗?没有,有政策规定吗?没有。

大学几乎成为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场所。当然,很多问题是整个中国的制度环境使然,并非大学自身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充分暴露了中国高校扩招是打了一场没有准备的战争。究其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者没有搞清楚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这两个基本的概念。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是一个数字上的区别,也不是本质上的区别,笔者认为,大众教育应该是能够包含精英教育的大众教育,而不是吞噬精英教育的大众教育。中国应该有烟台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这样的执行大众教育职能的高等教育机构,他们应该有英国和欧洲大学那种见钱眼开的市场精神,有有教无类的生源意识;也应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这样保留象牙塔风范的大学,他们应该有普林斯顿,哈佛耶鲁那种傲骨,有唯学术是尊的风气。而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要变成清华北大。对于前者,政府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经费和生源压力,对后者,政策应该赋予他们更多的学术和经费资源,对于二者,都应该给予更多的自治权。这样的制度和经费安排才能给予两类大学以广阔的成长空间,才能给两类学生以更好的发展机会。不是把精英学生当成大众学生来培养,也不是把精英的期望强加在普通学生身上,指责他们质量太差。

除了制度和经济上的准备,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那就是大众和学生自身对“大学生”这个身份的期望值的调适,就是心理落差的挑战。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求职的时候遭受了挫折,

甚至有些人选择了自杀,“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几乎变成了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甚至成为有些地区不重视教育的重要诱导因素,大学面对就业率的压力,也做出的种种疯狂的举动,其中不乏媒体的广泛参与,大肆渲染。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大学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这个满意度的指标,是参照精英教育来定的,而显然就业市场没有可能给予大众教育的毕业生和精英教育的毕业生以同等的对待。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媒体在报道社会丑闻的时候,喜欢加一个“大学生---”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乍一看似乎是大众媒体在妖魔化大学生,而其根本原因在于,大众对于大学生一直有一个比较高的期望值,有一个在精英教育制度下天之骄子的期望,而现实似乎是大学生素质越来越差,其实并不尽然。政府需要在教育和宣传的领域,加强对大众教育下种种需要转型的心理状态调整,对大学生需要,对人民大众也需要!

《大学有问题》序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这不仅反映在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上,更重要的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大大增加。教育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对于教育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就如“眼球经济”如果不注意其内核的建设,很容易转眼就成为泡沫经济,“眼球教育”也同样孕育着危机。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先是在教育产业化为主的观点支撑下,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按每年30%的增速扩大,大多数高等学校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学生规模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接着是各类在国人看来新鲜的教育项目,诸如MPA、工程硕士、EMBA,接踵面市。具体到大学办学者身上,追求“眼球效益”的事例也不鲜见,为了近期的显示度,对论文数量、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畸形追求在某些地方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本不应该出现“炒作”字眼的平静校园里,“作秀”也成了家常便饭。

教育需要理性的回归。在精英教育时代,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更多是外部的,是站在城外看城内的风景,只要能把子女送进大学门槛,就把风景放进了家中。如果基于这种“时代背景”,那么,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品种的增加,就是最大的教育进步,就是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而且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促使教育更大程度地实现公平。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任务,绝不是单纯地增加教育资源那么简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度过了其规模快速扩张期,而且这种扩张,已使高等教育的格局逐渐从精英时代走向大众时代。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这种快速扩张,也同时影响着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升。在大众教育时代,大学已不再是炫目的风景线,人们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选择接受适合自己的高质量教育的权利。面对选择,高等教育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正确定位,二是提高核心竞争力。每所居于不同层次的学校,从北大、清华这类名牌,到大批民办大学、高职高专,均面临这一问题。教育者应该做教育的事。

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中国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拥有了更多选择权的人们,开始试图关注大学城内的风景,关注所接受教育的质量,也关注整个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对教育问题议论鼎沸的时期,无论是教育圈子内的人士,还是教育圈外的市民,对于教育,都发表着自己的感知和见解。这是教育的幸事,也折射出教育的不安。毫无疑问,教育将一直吸引人们的关注。但教育不能一直“招惹”人们的议论,来自市井小巷对教育问题的议论,体现出教育对国计民生的重要,也深刻反映出我们教育模式、体制的不成熟、不健全。一个成熟的教育体制,一个完善的教育体制,不该引发如此众多的议论,当然,也正是这如此众多的议论和民声,促使教育走向成熟和完善。

三个月前,我的朋友,文汇报教卫部主任、《每周演讲》主编王捷南先生向我推荐了这本书稿。案头的这本书,让我有机会亲历高等学校目前存在的一系列热点现象与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是社会民众所议论、所关注的。作者充分而立体地展示了来自教育前线的第一手信息与资料,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争议,还有矛盾……对于教育的发展来说,这十分可贵,因为它有助于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展开系统、科学的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按功能分化,而不是趋同。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作为两个体系,既是概念层面的划分,也是操作层面的划分。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或者属于精英高等教育,或者属于大众高等教育。有质的差别的教育应该在不同质的教育机构内完成。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关系既是冲突的,又是和谐的。我们既要防止精英高等教育压抑大众高等教育,又要防止大众高等教育消解精英高等教育。关键词: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以精英教育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与以大众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的衔接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和实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与由于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错位、比例失调造成的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定位问题,政府管理政策单一造成的高等教育机构趋同问题等等。从粗到细合理地分类是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可能的方法。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在多篇文章中先后分析过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认为“精英与大众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而且两个发展方向不完全一致”,并提出“大众和精英是高等教育的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并存的,不可互相代替的”。按照潘先生的观点,在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内存在着两个子体系,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标志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和以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为标志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两个体系的划分,宏观上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分工合作与分类指导,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保护精英高等教育体系的“优秀”,实现大众高等教育体系的“平等”;微观上有利于院校准确定位,学科、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质量特色、治理结构与院校发展目标的统一;还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和国际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一、概念的分类还是操作的分类概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理性认识,是分析特定事物的特别的思维形式。同一类的事物的一组相关概念构成关于这类事物特别的观念、标准、思维方法,也就是说这类事物的概念体系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构成的整体,反映着一类事物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占支配地位的价值信念框架,或者研究范式。只有清晰把握一类事物的相关概念,才能深刻理解这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区别。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那么标志是什么?如果认为仅仅是毛入学率15%或50%的数量问题,我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高等教育,也会拖垮精英高等教育。连马丁·特罗本人也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这些数字。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精英高等教育扩大化,或是精英高等教育的转型甚至消失?显然都不是。追问答案,我们需要区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许多重大概念差别。精英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少源自教育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如思辨哲学、唯理论、认知主义、形式教育论、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人本主义,哲学基础可大致归结为认识论,主旨是高深学问,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对精英高等教育而言,可以用淘汰一万个技术应用人才的高竞争性选拔方式来培养一个爱因斯坦。世界一流的学科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精英高等教育的追求。精英高等教育既不是行政权力设定的,也不是学术权威自封的,没有一流的高深学问,就没有精英高等教育,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大众高等教育的理念不少源自教育思想中的功利主义,如实验科学、经验论、行为主义、实质教育论、科学主义、国家危机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民主理论,哲学基础可大致归结为政治论,主旨是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学生的自我发展愿望,目的是保障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促进社会民主平等。对大众高等教育而言,只要社会对高等教育有需求,所培养的高素质的公民、技术操作能手、公共关系专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消闲娱乐的行家等等,就有价值。谁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学,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可以学,是大众高等教育的追求。没有多样化,就没有大众高等教育。对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学术自由、学术标准、大学法人化、教育产业、教育市场、公平和效率等基本概念,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因为高等教育的需求者和提供者越来越多,越来越个性化,高等教育的功

能和实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如果不标明阐述的视角,应用的范围,我们简直无法理解这些概念。政府官员、高等教育学者、社会关注人士关于目前高等教育问题的一些争论剪不断,理还乱,其症结也就在这里。如果恰当分类,在一定的范围内解释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找到争论各方的诸多一致性。在操作层面,精英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或为了培养探索高深学问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其主要管理模式采用横向管理,即学科和学院式管理,在国家或国际水平上运作。大众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需要和顾客选择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素质培养。其主要管理模式是纵向管理,即层级制管理、创业管理、市场选择,主要在地区水平上运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对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做出必要的区分,面对大量的操作性问题,如学生的学习经历、入学和选拔、课程和教学形式、学校类型和模式、院校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服务的形式与区域等等,我们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张冠李戴。我们的教育将变得既不适应学生,也不适应社会。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不是分层,只是没有高低之别的分类。这种分类既是概念的分类,又是操作的分类。二、分离的体系还是交叉的体系《辞海》对精英定义为,“西方社会学用语,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与一般天才和优秀人物不同,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有联系,因散布于各行各业,因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这个定义所指的当然是社会精英。传统的西方教育观念中所定义的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这类人才。随着科学和技术取代人文对高等教育的主导,随着商业文化的实用主义思潮大举入侵校园,今天精英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标志已是教学与研究过程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毕业生较强的学术能力。不可否认,相当多的学术精英有朝一日可能成为社会精英,但与社区学院相比,无法肯定著名大学培养的人才心智更健全,品德更高尚。所以今天的精英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以培养学术精英的过程和模式来培养社会精英的教育。今天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实际上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或为高深学问研究准备人才的教育机构。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精英高等教育就是要造就三类人才中的第一类,即“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有两类机构,新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经过改造的现有高等院校。新建和改造都必须依据大众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大众高等教育机构也研究高深学问,但为研究高深学问准备人才不是这类机构的主要目标;大众高等教育也培养社会精英,但他们一般通过学术研究以外的途径走向社会精英;大众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以有高的品位,但这种品位不是源于稀缺,不是源于贵族气,不是源于傲视社会,而是来自教育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来自教育过程、目标与大众需求的适应,来自所培养人才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和谐。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大众高等教育就是要造就三类人才中的第二类,即“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是强国战略的中坚人才,至少与第一类人才同样不可或缺。按照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2000年版的统计数据,1998年秋季在6.6%的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注册的学生占28.1%,这类学校授予学士学位562146个,占同年美国授予学士学位总数的47%,这其中符合精英高等教育定义的博雅(Liberal Arts)学士学位仅244334个,约占同年美国授予学士学位总数的20%。在最高授予副学士学位的学院中注册的学生占40.1%,且86.3%的副学士学位是由这类学院授予的。这些数据提供的美国结论是,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占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3%—6%,接受了全美约1/4的学生,授予了全美约一半的学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学校还授予了11328个副学士学位,占全美副学士学位总数的2%,还有两所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的大学自我定义为营利性的。日本的大学和初级学院超过1200所,仅有30所大学的办学目标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法国每年高中毕业生中仅1.5%的能进入研究型的“大学校”。韩国仅30余所大学需举行高竞争性的附加入学考试。中国从事精英高等教育和从事大众高等教育的院校如何分工?根据胡瑞文教授的研究,从国际比较和财政能力分析,中国“不可能支撑上百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如果从现实出发,全国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数以30

—50所为宜,其他高校都定位为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机构”。也就是说,截至2003年7月1日我国有普通高校1571所,其中97%以上应为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同时为了满足大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每年还要新建100所左右的高校。也就是说,发展大众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私立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任务,数十所国家重点大学,数百所省部管重点大学,上千所公办院校,应该是中国现阶段实施大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是否需要和适合从事大众高等教育?美国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授予那些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按标准完成精英高等教育的学生副学士学位,并不表明它们参与了大众高等教育。加州大学系统内既有精英高等教育,又有大众高等教育,但每所分校从事精英高等教育还是大众高等教育都有明确的分工。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采用双重模式,既提供为职业服务的课程和证书,也提供研究生教育,但这种研究生教育仍是职业性的,而不是高度理论性的。如果一所大学既用精英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从事精英高等教育,又用大众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从事大众高等教育,那与两所大学无异,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仍然是分立的。或许可以问,进入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并不都能成为学术精英,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的是精英大学的证书加职业技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呢?“精英教育机构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并无优势。用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很可能成为‘压缩型的精英教育’,除非另起炉灶,另搞一套。”用精英高等教育的名,行大众高等教育之实,于精英高等教育有害,于大众高等教育无益。的确,我们无法通过一个入学选拔确定受教育者适合哪种教育,但解决的办法既不是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杂糅”(Multiuniversity),也不是使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趋同。恰恰相反,绝大部分大学应该明确自己在两种教育中的定位,开放学生在两种教育间的转学机制,给一些受教育者创造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在制订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时,克拉克·科尔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分为四类,一般的需求,为社会培养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可行的办法的人才,这类需求由整个高教系统承担;精英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以高深学问为基础的人才,这类需求由具有高度选拔性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招收智力最优秀的学生,其比例占全部需求的12.5%;半专业人才或中间性职业人才的需求,这类需求由一般选拔性的四年制本科学院承担,招收智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比例占全部需求的33%;平等的需求,使需要者能在半小时车程内进入学院就读,这类需求由非选拔性的社区学院承担,招收的学生占全部需求的54.5%。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大学是否一定有硕士点、博士点,或者反之?其实未必。两种教育的根本区别不在授予学位的高低,而在于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模式。在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中,一些授予硕士、博土学位的专门院校并没有划入研究型大学之列。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从事大众高等教育,但可以与加州大学系统联合授予博士学位。按照胡瑞文教授的观点,国内数以百计的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大学应该归于大众高等教育的行列。“在美国,有太多的高中生,在家长的支持下,放弃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奔学院读书。”因为学院“考察教授的惟一标准就是你的教学质量如何,‘本科教育第一’,成为学院永远不变的宗旨。”像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之类的学校,虽然不培养硕士、博士,但产生了一大批精英人物,为顶尖级研究型大学输送最受欢迎的硕士、博士生源,从教学内容到社会评价,进行的确实是精英教育,应该属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精英高等教育需要在国家范围内筹集昂贵的资源,选拔优秀的师资和生源,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可缺少国家的强力支持与规范。大众高等教育需要面对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文化,满足千差万别的个体需求,应有市场推动,大多应由地方依法管理。在宏观管理层面,两种教育应该是分立的。对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都属于中学后的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科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原则对它们是共同适用的。它们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两个分支,代表着高等教育在本世纪初的两个发展方向。今天精英高等教育的学术成果,可能就是明天大众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今天精英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可能就是明天大众高等教育的师资。健康发展、规模庞大的

大众高等教育体系,将加速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精英高等教育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支持。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仅仅用一类机构来实现高等教育应该有的多样性,“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大众化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对高等教育机构按不同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过程、评价标准分类,按不同类别实现明确的分工。“我的结论是,现有的证据一般支持一个分化的,不是同质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反映分化的学生,分化的教学人员,分化的课程和劳动力市场中分化的职业——每一个方向都太分化,以至不能有效地安排在一个同质的院校之内。”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与大众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立势所必然。

高考被很多人认为是决定人生命运的一次大考.三年前的高考经历现在还历历在目,回想起当时为高考而奋斗的日子,觉得那时的自己对高考简直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曾经几多辛苦几多愁.家里那期待的目光更给自己增加了不少压力.虽然最后自己考的学校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但是自己努力过了,也问心无愧.

随着现在高校的扩招,上大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了.大部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一般都能上大学.那就看这大学是什么样的层次的了.我国大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学可以说是很少人可以踏进去的,那些能进大学的幸运儿可以说是国家的精英,那时大学生的命运可以说是掌握的国家的手中,毕业后要绝对服从国家的调配,党叫你去哪你就去哪,没得商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可以说和之前没有太大的改变,进了大学,国家包学费,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就业根本不用自己操心.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我国的教育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学费要学生自己掏,毕业后国家也不包分配工作,实行的推荐就业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就业方式.所以现在一个大学生站在街头也不是很值得高傲的事了.那萦绕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也消失了.

一般认为大学教育中,大学毛入学率在15%以下称为精英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为大众教育,毛入率超过50%称为普及教育,而在2004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超过了15%,这标志着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阶段. 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17.8%,发达国家为61.1%.自从1999年我国大学扩招以来,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此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一年比一年严峻.现在的学生不是为追求能上大学为目标,而是为上一个更好的大学而奋斗!虽然我国大学实行了扩招,但是有关部门指出现在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开成了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一来大学生找工作难,二来国家很多地方找不到人才.

我在想,我们社会需要的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精英教育好还是大众教育好?我觉得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想对于大学生本身来说精英教育对自己的前途来说有利,而大众教育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国家的建设不是几个人就能解决的,需要的是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贡献.现在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我国原有的大学基础跟不上扩招规模的发展,国家投入不足,造成现有的高校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少应有的分量.这也是当今大学生找工作难的一个原因.我想不管是在精英教育还是在大众教育阶段,重要的自己在大学能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学到一个大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我想,若自己有过硬的实力,在这个社会应该还会有立足的位置的!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实行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讨论了很多次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这是按比例来说明的。如果毛入学率超过15%,那么就是大众教育了。这种转变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想想看,究竟什么是精英?是那些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吗?还是诸如硕士、博士之类的高学历人才?如果是这样,就是狭隘的理解了。精英应当是德才兼备,对个人、社会有高度责任感,有超凡工作能力的人。精英不一定有机会进入高校,而进入高校的人不见得都是精英。许许多多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穿过高考的独木桥,受到来自家人、朋友、社会的冷遇,从而丧失自信,本来具备的潜力难以激发出来,未来的精英就此埋没。而众人认为的精英又如何呢?一部分自诩为“天之骄子”,开始变得懒散;一部分因为专业与兴趣不合,难以获得成功。至于那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很多只把国内高校当作踏板,毕业后纷纷选择去国外留学甚至定居,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资源的浪费。这种现象恐怕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吧!国家要发展依仗的是人的发展,这里的人不应该是个别,而是全民。我们不能否认历史上的精英曾经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但全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体现团结的力量,才能成为国家进步的不竭源泉。即使有一部分人才依然选择出国深造,我们依然可以自豪地提及我们的人民,不致陷入尴尬的境地。

当然,现实情况是:我们想要普及高等教育,但却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于是,有不少学校狂设专业,狂揽学生,结果是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他们,草草设置的专业也缺乏足够的师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有滥竽充数之嫌。同时,我们过去引以为傲的“精英”素质普遍下滑,论文水分大、质量差,学术水平低。基于这一现状,很多人开始反省大众教育是不是正确。在我看来,大众教育本没有错,错在我们没有以科学的方法去实施。政府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一味地扩大招生,只能造成人均资源短缺,精英“精”不起来。资金短缺,可以采用社会办学的办法,但这也是不够的。我是学习远程教育的,所以对这一教育形式情有独钟。信息高度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通过网络,任何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与自身利益关系最大的课程,而在入学的门槛方面没有什么限制。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观念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或许可以找找这种发展为什么没有想象的那么快的原因。从前的电大也曾风靡一时,如今却走了下坡路,这恐怕还是人们对“学历”依旧抱有很高的期望所造成的吧。尽管电大也可以授予学生学历,但这种学历相比传统教育授予的学历,并不十分被社会认可。观念的转变迫在眉睫,社会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把如今的远程教育打造得和传统高等教育实力相当,是我们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发展好远程教育,传统的高等教育才能重新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术及应用人才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大众教育的浪潮中培养更多、更优的精英。

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superior education),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的优势当然是不可否认的。你至少在某些方式上学会思考,还可以建立一些日后开创事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获得让世人羡慕的富裕生活或其他报答。精英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精英教育正成为时下最热点的词汇之一。从一些大学把高尔夫球列为学生的选修课,到家长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各种礼仪培训班,这些举动无一不在勾勒着人们想象中的精英生活。但创造了精英的生活。

1、精英教育不是物质追求

如果只从表面风度与生活方式上去理解“精英”,精英教育也就成了对物质时尚与潮流的追捧,大学似乎大有成为美容机构或礼仪学校的趋势。其实,精英培养不是一些事关精英的技能培养,譬如会打高尔夫,精英意识首先是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其次才是个性气质修养,我们的大学在精英教育上是本末倒置了。

创办于1701 年的美国耶鲁大学三百年来培养了大批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甚至被誉为“总统的摇篮”。耶鲁校长被问及应如何培养精英人物时,他并没有过多地谈及耶鲁的硬件设施在培养精英学生过程中的意义,而是谈到了学生社团。他指出,耶鲁的学生有自己组织的250个社团,由于每年都有学生毕业,这25 0个社团中,每年都有一些要更换领导班子。耶鲁大学有1万多名学生。这样算来,20% 的耶鲁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某个社团的主席,他觉得学生在自己的社团中会培养各种有用的能力。事实上,这些社团实际上就是培养领导才能的一个实验室,与人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说服动员能力等许多重要能力都是在这些社团活动中得以

培养。

耶鲁校长的谈话对我们一些动辄就谈政府投入不足,注重用巨资引进先进的国外硬件设备的校长来说,无疑更具有启迪意义。由此看来,学生最高贵的修养并不一定需要过高的教学成本,需要的是教育理念,譬如:善意的微笑、妥帖的语言、团队合作的精神、组织能力等等,这都可以通过课堂与生活教育而获取。

2、精英意识不等于特权意识

精英教育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受儒家文化和皇权统治限制的,学而优则仕,民间精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进入上层社会。憧憬着以后的飞黄腾达,准精英们也不免对自己另眼相看。告诫自己要在各方面做好准备,生活上要比普通人多享受一些,吃过的多,见过的广,以免有朝一日跻身豪门的时候,因为不懂规矩,暴露出自己的真实出身。同时准精英也要与自己眼里的普通人“划清界限”,处处显示自己的特殊。。

真正的精英家庭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呢?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将自己的财产都捐献出去的行为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与国内的情况相反,“富也不能富孩子”是许多精英家庭的教育理念。记得有一位教育学研究者曾经写道,在美国很多精英家庭都

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公立学校去,因为贵族学校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特权意识,还有一些家庭,干脆自己掏腰包,让孩子去非洲、拉美、南亚等相对贫困的地方当志愿人员,因为这些家长相信,真正的领导人才必须了解下层社会。

编辑本段

精英教育-教育方式

精英教育培养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将精英培养模式分为二种:一为美国式,即将选择过程尽可能地推迟,所有人都可参加公开竞争,最后产生少数精英,谓之“竞争流动模式”;另一种以英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为参照,即在文法学校实施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的精英教育,称为“庇护流动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特点体现在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之间,只有那些高中毕业会考的佼佼者,经过大学预备班的洗礼之后,才能登上大学这一通往精英的坦途。

精英的产生离不开艰苦的历练

精英的产生离不开激烈的竞争和艰苦的历练。成为精英的路是崎岖的,准精英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作为施教者,如果精英教育只局限于展示精英优越的生活,这无疑是只学到了皮毛,更危险的是,这种教育传递给受教者一个错误的讯息。受教者会被精英奢华的生活所迷惑,而他们忽略的是精英产生背后那残酷的百分比和淘汰率。

培养精英人才,首先教育者要从整体上把握精英对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为了多创造些经济价值,打着精英教育的旗号误人子弟。渴望成为精英的人也要明白,精英首先需要“精神”,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精英要有“英雄”的风范,它要在创新与社会思想进步上有所作为,要引导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而不是附庸风雅,远离布满泥泞的底层生活。

广告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广告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仅因为广告在今天已经完全侵占了我们的文化空间,还因为广告代表着一种大众文化,已经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本文从广告中的大众文化特性、大众文化的作用,来探讨、揭示大众文化社会形态下对当代广告批判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广告大众文化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高原还是平原,无论是中心还是边陲,都逃不脱广告的阴影。广告之所以被视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一,首先是因为广告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广告是文化创造的成果、人类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类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具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其次,广告记录着人类历史的伟大创造,是社会经济、文化成果的一种展示,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反映;最后,广告被视为社会文化,最重要的是因为广告内容及形象表现中蕴涵着各种知识、价值观念,对受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商业性广告都是以传播商业信息促成购买,从而使产品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其实,商业广告也具有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特性。有人可能会认为,商业广告怎么会有文化,实际上从历史到现在,商业广告都体现出文化内涵,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如雕牌洗衣粉的电视广告,一位年轻漂亮的职业女性在事业取得成功之后,回到秀美的家乡看望多年未见的母亲,发现母亲的手粗糙、干燥,内心非常心疼,于是拿出特意给母亲带来的“雕牌”洗衣粉,和母亲一起洗衣服。“雕牌”洗衣粉交母女的心连得更紧了。广告反映出儿女应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社会传统文化理念,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广告文化和社会文化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文化决定了广告文化的内涵,但广告文化的演变反过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而同时,广告会误导大众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易使大众文化更加媚俗化、低俗化。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媒介的广告中,以性感女人为主要组成部分,加上具有挑逗性、刺激性的广告案例也屡见不鲜,尤其是丰胸、瘦身广告,

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高中阅读2019)

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①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社会大众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流行文化在文化主体和文化功能上与其它文化形态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它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具有娱乐性,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 ②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都是在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更显著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在大众传播充分发展的情形下,流行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扩散,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流行文化中所利用的关键形式。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流行文化的形成是人类在信息传播互动中产生的某个文化现象作为一个讯息元素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信息的传播互动被许多人迅速认同、模仿,并将其作为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过程。文化行为或实体要被不同群体的人们所接受并形成流行,就要有更多受传者的需求基础。一条传播的讯息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各种需求,不同群体的成员才会进行记忆和实践,最终形成流行文化。 ③大众传媒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首先,在人们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将其作为娱乐消遣

的对象,人们正因此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人们减少了选择各种文化的机会。大众传媒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安排,干扰了人们对其他文化的选择。其次,大众传媒由于传递单一的文化元素,削弱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致使它不可以深度阐释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它把原先的理念和观点模糊掉。例如我们经常过度使用手机:造成不可摆脱的媒介依赖,难以摆脱;我们所接受的观点和想法一定要从媒介中查找来源;更倾向于在虚拟的现实中表达自身观点并且逃避真实的社会交往。 ④基于此种情况,流行文化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难以引领新风尚,使得文化本该有的功能出现异化。而文化垄断、强势话语使流行文化开始出现西方价值取向。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对别的国家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日本的动画片《蜡笔小新》《机器猫》《火影忍者》等,以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为中国观众所追捧,靠精彩的剧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轻诙谐幽默占领了流行文化市场,人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动画片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因为流行文化拥有强有力的渗透力、感染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 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1、悲观主义态度 (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 (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 2、乐观主义态度 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 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 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 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 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 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 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 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浅谈精英文化的大众化

浅谈精英文化的大众化 摘要:当前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大众文化喧嚣繁华,精英文化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状态,由此而来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失衡状态和大众文化的价 值取向向下的问题不断呈现。为构建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 境,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 精英文化大众化现实意义 “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1]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下,可以将文化笼统地分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定义也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例如,国内学者邹广文认为,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精英文化就是指一定社会的知识分子所精心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2]“精英”一词在《辞海》(1989年版)有解释说:“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与一般天才与优秀人才不同,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的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有联系。因其散布预各行各业,从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 我认为,精英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英文化是指一定社会中的先进阶层(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精英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由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并分享的文化。狭义的精神文化更强调一种高层次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引导价值。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普通民众所创造、传播并分享的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分别具有以下特征:精英文化具有精英性或学术性、严谨性、社会性、引导性以及传播范围的有限性,而大众文化更多的表现为平民性和通俗性、随意性、娱乐性、迎合性以及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自古以来,文化就有雅俗之分,但是“雅文化”并不是精英文化的专属名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反映出了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同时,影片中所展现的很多内容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这样层层递进,渗透着大众文化。 关键字:电影文化大众文化关系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体到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一国两制”国体模式的独特性,中国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共存的局面。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属于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它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同时,电影的也通过大众文化发展壮大。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 在今天的生活电影制作中,电影制作者把现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大众生活和认知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出来,这些共同的大众生活特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在某个方面的缩写和投射。比如说现在的房价是中国现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在许多反映城市生活的电影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电影导演把握了大众心理,把这一共同问题表现在电影里。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容易通过自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么个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呼应,一种虚拟的“相互理解”。他们就会通过更多的同类电影来寻找这种情感的宣泄。这样就支持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电影实现了其商业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 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分化,虽然没有完全线性对应于主流文化、知 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的分层结构,但“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的话语核心,仍然潜在暗合了“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本质——“三权分立”的话语实践,将电影生产/消费/市场积累一并纳入多重主题形式的文化运动之中,一方面解构了80年代中国电影“政治/道德”象征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在多重文化话语的权力极限处,延伸出超越纯粹“政治/道德”文化价值实践的观影经验;另一方面,又在具体“解构”中激化了电影的“形象”(“影像”)叙事能力,使中国电影在90年代文化语境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对于各种不同文化主题的不同隐喻——“隐喻的意识形态效果便既要捕捉又要扩充,即产生一种‘想象的’等同,但却是通过掺杂能指来做到这一点的。这样,意义变得更为充实、稳固,但也多少有点退行”[1] ——从而在社会整体“观影期待”上分割出多种可能性 的文化满足。其实,90年代以来,曾经以同样活跃的艺术“精英”姿态在80年代中国银幕上编织了一个个“电影英雄”传奇、且又同整个“政治激进主义”文化运动休戚与共的“反思/批判电影”文化形态(《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黑炮事件》、《绝响》、《一个和八个》、《老井》、《黄土地》、《本命年》、《晚钟》、《盗马贼》,等等)的消失与不复重返,便已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文化经验的巨大裂隙中,向80年代文化及其所体认的主流与“精英”共享的“政治/道德一体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教育教学研讨#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侯玲X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在我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的认识、办学条件的限制等问题。通过研究提 出要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办学体制,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提高师资水平,保证质量,使毕业生有竞争力, 发展多种办学形式等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观点。 关键词:精英教育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自本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首先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按照这一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一定的比例(15%-50%)的一个标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快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1.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的认识是影响大众化进程的关键 教育大众化的基本标志是毛入学率达到15%,但这只是一个量的概念。我们一定要注意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增长,因此,就不能仅就数量的增长来谈教育大众化的问题。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大众化进程的规律时就指出量的增进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包含了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学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变化。也就是说,大众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包含了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不能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马丁#特罗:5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6载于5外国高等教育资料61999年第1期)。马丁#特罗在论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时,特别申明要防止某些误解。其中之一就是不要精英教育了。他认为/大众型0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必一定要破坏精英教育机构或其组成部分,/精英型0和/大众型0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0。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5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6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0,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0。所谓/多层面0,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纵向层次,也包括研究型、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横向层面。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并不意味着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者必须转变。大众化阶段不是覆盖或完全否定精英阶段,而是扬弃式的超越和发展。因此,在向大众化过渡阶段,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专业还要大力发挥其优势,各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高教大众化的内涵,找准自己的位置,切忌不顾自身条件,不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是一味地盲目扩大招生,放弃自己高、精、尖的优势,虽扩 第23卷第1期2002年2月 大连大学学报 JOU RNAL OF D ALIAN U NIVE RSITY Vol.23NO.1 Feb.2002 X收稿日期:2001-10-10 作者简介:侯玲(1962-),女,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政工师。

大众文化 主流文化 精英文化 ——关于艺术家受众问题的思考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 -——关于艺术家受众的思考摘要:艺术家关注社会现实,并围绕社会现实进行阐述。当艺术家勉励的受众不同时,艺术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受众不同,艺术家所关注的角度也不同。无论如何,艺术家要引领的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的是有利于人民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精神和观念。 1.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顾名思义,是大众的文化,即反映着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性的文化。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升促使人民对文化发展的需求上升。“大众”意味着大众文化所面对的人员数量之广,它根植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他所面对的群体消费结构的复杂性,需求层次的不同、数量的不同,致使大众文化具有多种特点: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日常性、类型性等,他的数量庞大种类复杂,深刻的影响到了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文化的广泛性决定了大众文化艺术受众的复杂性,他们处于不同的地位,知识背景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由此也出现了艺术绘画受众的复杂性,出现了一种画什么都好,说什么都对的情况,因此就有了千人千面,众说纷纭的状态。在这样的复杂性、通俗性里面,藏污纳垢就自然容易多了,当出现了看不懂,看不明白的作品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云亦云,与他人保持一致,一种是至死不渝,坚持自己的观点,无关乎对错。所以创作绘画作品时所想传达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艺术家从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得到灵感,加以自己的感悟感受创作出来在表现给人民大众,这个过程实现了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的互动。艺术家站在社会之中又立于社会之外的角度看待世界,从中批判赞扬社会,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大众再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对生活的解释,找到生活中的光亮以减轻生活的痛苦,欣赏艺术家的情感以得到精神的升华。在这种艺术家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中,在这种艺术传播的过程中,如果艺术家仅仅注意到了个人的形式而忽略了大众的理解,只注意到了创作者,而忽视了欣赏者,那会造成理解过程的中断,艺术家就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难以随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展。 2.精英文化 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

我国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思考

我国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思考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而在2004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超过了15%,这标志着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阶段。另外网上流传着一条中国教育部网站在2007年10月15日前后发布的消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该消息也间接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逐步增强。 我国进入大众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大,是现代社会必然发展的结果。由于国力的逐渐增强,我国加大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先是在教育产业化为主的观点支撑下,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按每年30%的增速扩大,大多数高等学校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学生规模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接着是各类在国人看来新鲜的教育项目,诸如MPA、工程硕士、EMBA,接踵面市。当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仅局限于我国。在2004年世界的大学毛入学率平均水平为17.8%,发达国家为61.1%。国家的发展,势必会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反,高等教育如果一直停滞不前,其必然会阻碍国家的发展。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众化是历史所趋。 但是,我国如今的大众教育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于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已经达到在校生规模2500万,适龄入学率22%,显然更加“大众化”。对于短短数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这种对数据化成绩、跃进式发展的追求只完成了大众教育的数量指标,却没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同时,由于过程和方式并不合理,反而没能较好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且遗留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大学的升学扩招实际以降低分数,放低要乞降尺度为代价,使扩招的普通高校学生均匀素质降低。其次,扩招导致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接着,教育环境、师资问题也日益凸起。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出口不畅,就业向低层次发展,社会对人才文化程度的需要呈梯度攀升。另外,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履行“民众化教育”,以致大学生泥沙俱下,参差不齐,各种不良景象增添。最后,研究生、博士生含金量逐渐降低等 面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反思与采取相应举措,从而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应更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 首先,对于政府,其应该继续有力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尽力消除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对教育的制度进行改革。要形成健康的教育目的,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态度,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他们学的东西是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在考试的时候得个高分而已。对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应该尽快做出改革。例如,可以通过考查平时学习的表现加入到高考综合测评中,减少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又如,前几天北大11名教授联名写信给北大校长,提出要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我是很赞同这种选拔方式的。此外,学生应该从小就锻炼基本动手能力,还应该加强道德思想教育。教育要真正地起到作用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论文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 什么是传媒?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传媒。电视、报纸、网络向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它们都属于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古代的传媒方式大概有这些种类:口语、体语、文字、书籍、烽火、鸽子、画等种种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准确度越来越高,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现代传媒的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等等。传媒的确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入、无处不在。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在内的通讯技术革命,与交通运输革命一起消除了社会的隔离状态,导致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贝尔认为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同时也“造成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对轰动的追求,导致了文化的融合”。大众传媒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贝尔指出,“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广告突出了商品的迷人魅力,是“新生活方式展现新价值观的预告”,在这方面,“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 以一种特殊的大众传媒为例——电影。电影是一种带有情感符号的有声有像文字。为什么称电影是一种文字呢?因为电影用一种视觉来传递它所想要表达的事情,来传达当中的信息。那么,电影是怎样来表达大众信息的呢? 以一部影片为例,以张艺谋的成名作《红高粱》为例。用几个镜头来诠释电影的强大的作用。 第一个镜头,是影片的开始,运用红色的基调冲击屏幕,画面淡入的是奶奶年轻的脸。除了年轻的脸,就是一整画面的红,慢慢的,慢慢的从轿内转到轿外,转眼间黄沙纷飞的画面映入镜头,鲜红的花轿由远渐近,鲜红的花轿从中心逐渐放大。就这样几幅画面占了五分钟的时间,没有一句对白,红和黄的基调渲染的整部戏,甚至这种色调贯穿了一整部电影。其实不难理解,黄色象征着黄土高原的气息,而红色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是一种坚强不屈。 第二个镜头是日本人到来的镜头,此时红高粱不再通红,影片的基调也暗了一个色调,在讲诉日本侵略中国时,没有鬼子扫射的片段,而是运用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头——一大片一大片不再红的高粱被压垮,正象征着正在受欺压的中国人民,而后来出现的“两个日本眼中”的反动者,一个是土匪三炮,一个是出走几年的罗汉。在外敌面前,无论是土匪,还是义士,在面对日本人,他们都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好男儿。有趣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在炸了日本人的军车后,被压垮的高粱又再次飘扬——在通红的夕阳中,在战车的残骸上,一大片,一大片,随风,飘荡…… 第三个镜头是影片的结束,在血色残阳下,整片高粱地都成了血红色,那是日食所代表的悲哀,那是被鲜血映红的高粱,那是爷爷、爹痛失爱妻、母亲的伤痛,是作者对高粱地上人民最崇高的礼赞。高粱被践踏了,但还有许多高粱在疯长着,那是华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是爷爷身上带有的狂野。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缺一不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谈教育改革 近日,就目前社会上普遍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难、高中文理分科和大学教育等热点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 记者:现在很多人在总结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时认为,主要在于高校的年年扩招。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吴德星:这种观点我不同意。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你想想,全国有13亿人口,可全国的高校入学比例,把职大、成人、电大等教育都加进来,也就是30%,如果单算普通大学,那就连这个比例也达不到了。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就业困难,一部分是因为金融危机冲击,企业岗位容纳减少了,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就业择向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对岗位的期望值很高,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对未来发展有利的位置。这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更是由国家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大的环境没构筑好,学生在自由选择职业方面余地小,我认为这是核心问题,而且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实际上,我国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才是真正最缺乏人才的地方,但由于我国当前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又都是贫穷落后的,所以导致没有人愿意去。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我国逐步地解决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问题。 记者:最近,国家在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时,很多专家参与了讨论,其中就有人提出不要再进行文理分科,如何看待文理分科的问题? 吴德星: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分不分科并不重要,关键还在于考试制度。 如果现在是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分科,这是教育规律。但从现实角度讲,改革会给大家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已经按照这个基本定向走了,突然间要改革,有点措手不及,这可能就是出现50%的网友反对分科的原因。 核心问题是要彻底改革考试制度。现在我们还用过去的办法衡量一个学生,一切都以分数为导向,这就导致素质教育费尽力气还是搞不上去。 记者:据了解,你一直坚持把精英教育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是这样吗? 吴德星:是的。实施精英教育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我们避免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就是把精英教育和贵族教育等同起来。事实上,新形势下的精英教育绝不是传统的“贵族教育”,也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精英。精英教育强调的是以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专业、一流的科技创新、一流的支撑条件和一流的管理,让全体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中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全面教育、能力培养和个性培养,使学生真正具备成为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 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其基本特征是:更善于追求深入的开放式思维,对于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强,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具有运用知识与技能,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可以看出,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这也为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章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第五章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从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的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文化现象。 大众文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始终是与大众传媒携手共进的。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大众文化是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它改变了旧有的文化格局,丰富了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勃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果实,也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快速发展的文明结晶。大众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象征,而且是思想解放和文化生活趋于丰富多彩的标志。大众传媒制作传播的文化产品,注重知识传播,具有现实的娱乐与消遣特性,追求即时情感的轻松表达。这种务实的文化精神是对过去那种故作深沉的守旧文化心态和对未来空泛承诺的文化理想的冲击与否定。

大众文化的出现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变成了多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活跃了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共享。 (二)它有利于消除落后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大量的、广泛的、现代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效能,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消除封闭意识,增强市场意识;弱化传统意识,提升现代意识;克服保守意识,激扬开拓意识;摈弃农耕意识,树立现代工业文明意识和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只有在真正改变和提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情况下,加快实现现代化和走向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才能成为可能。 (三)它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大众审美活动方式的变革、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审美趣味的变迁、审美追求的多元化趋向等现象的出现,使当代人的需求系统呈现出三大显著状态,即由需要的匮乏性状态向需要的增长性状态转化;由需要的单一性状态向需要的丰富性状态转化;由需要的本能性状态向需要的文化性状态转化。这种转变促使当代人的人性结构展现出崭新的性质和状态。人性结构的变化更加促使大众文化冲破旧有的文化特权和文化偶像的限制,使文化的发展从此转入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并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存状况,有效地实现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与统一,从而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群众文化、乡土文化、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业题目: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群众文化、 乡土文化、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题正文: 主流的观点认为:“大众文化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的,以全球化为媒介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对此,我不太苟同这个看法,既然大众文化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而人民大众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存在的,且每个时代的人民大众都有自己的娱乐活动和娱乐方式,比如宋朝时期的市民文化,勾廊瓦舍里各种娱乐活动相当热闹,这是属于那个时代人民大众的活动,参与人数之多更不必说了,但在那个没有大工业的时代,谁能否认这是一种大众文化呢?所以大众文化不能仅限于某个时代或者说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 与大众文化名称相近的文化活动应该当属群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了,它们三者都是贴近人民大众生活的。那能不说群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呢?显然这是不全面的,因为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历史现象,它虽然具有大众文化娱乐性和普及性的特点,但它缺少了商业性;同样,流行文化的流行性和娱乐性毋庸置疑,作业题目: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群众文化、乡土文化、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 但流行文化有是并不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所以不能称之为大众文化。因此,我个人认为群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是附属于大众文化的。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所以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最近我国又提出大众文化应向民族化方向发展,使大众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文化风格,展现民族文化精华。可以说乡土文化为大众文化提供广泛的物质精神支撑,从而推动大众文化的新发展;而当大众文化也可以把乡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传播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谈到精英文化,大家都会认为是空中楼阁,只有小部分知识分子或文化人才能驾驭得了的,其实不然,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并不

流行神话的光影——试论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一)

流行神话的光影——试论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一) 引言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3000年的爆炸增长,现在它正在发生内爆(imploding)。在机械时代,我们的身体在空间范围内延伸了。今天,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抹去了我们星球上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我们正在迅速接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皮肤的、手的还是脚的延伸,都影响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 ——马歇尔.麦克卢汉西方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于1964年出版的论着《人的延伸:理解媒介》中富有创见地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地球村”概念。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借助飞速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地球上的信息正在实现着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正在被大众传播活动消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弹丸之地。由于大众传播的同步化性质,整个人类社会已经结成了一个密切相互作用的、无法静居独处的、紧密联系的互动的小社区。简言之,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已经使地球进入到了一个“村落化”时代。 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制造的这个互动的“地球村”以及大众传播带来的人的全面延伸,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内爆,而这种内爆又引发了社会结构、知识本质和文化形态的深刻调整——调整来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和每一个个体。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播在不断制造着人类社会的当下流行神话,在这些富于爆发力的流行神话耀眼的光影之下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另外一个主题——大众文化。 究竟大众传播是如何诱发了文化体系从结构到形态的种种嬗变呢?而人类又如何来评价和界定这些变化呢?我们的现在和我们的将来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文化路径呢?我们可以找到并通过最佳的设定路径以达到我们所希求的目标吗?概念认定及论证准备 在展开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其中主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认定和说明。〔大众〕大众传播,英语对译词为masscommunication,其中的限定词mass可以译为“大众”或者“大量”,这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语词,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人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大众社会,在这个时代到来以后,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旧有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稳定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丧失了选择和行动的统一的参照系,而成为了独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个体,即所谓的“大众”。这里“大众”(mass)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群,它的主要特点有:(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无组织性(5)流动性(6)同构型。简单地说,大众是大面积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具有不同社会归属但有着相同的行为倾向的易受外界刺激和动员的流动的特殊社群。大众是一个传播概念,不同于其它诸如“公众”、“群众”等的政治概念。 〔大众传播〕在大众传播发展的不同亚阶段对“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ao)有着不同的定义界定,这个概念有着很不稳定的认定过程。针对本文的论证范围和论证体制,援引如下定义——“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外延上应该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以及电影、流行音乐、广告等。 〔大众文化〕基于以上对“大众”的界定,我试图把握“大众文化”(massculture)这个概念,但是很无奈。因为“文化”这个概念实在令人无从着手,从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到福柯、马尔库塞,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者都试图对“文化”进行一个结论性的定义,但是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圆满地完成概念的认定。所以我只能在一个武断的人为设定的平台上加以一定的说明。雷蒙.威廉士曾经指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上有三个”:(1)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