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工程质量计划

(完整版)工程质量计划

昆明市政项目工程质量计划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质量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34—2000

2、地方及行业质量验收标准

3、业主及总承包对质量的特别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昆明市巫家坝片区土地一级开发整理项目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有效期自2016年4月15日起至工程竣工时止。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为K1+600,终点为K2+914.9,总体走向

呈东西方向,全长1.314公里。主要工程内容有:路基填方2.8万m3,小桥共1座,小计22米。排水工程5500m,交通工程1300m,照明、电力及电信工程3900m,中水工程(估)1800m,燃气工程(估)3410m。

(一)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昆明巫家坝片区市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昆明断陷盆地北部,地貌上属于河流堆积成因形成的积准平原地貌。总体地势由北及东向滇池倾斜。场地南北高低,地形开阔,地形坡度为1-2°,整体地势平坦,分布高程为1889-1899m,最大相对高差为10m。

2、气候、水文

昆明市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纬度低,海拔高,南下冷空气受到群山阻隔,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干雨季分明,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拟建项目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巫家坝片区,区内立体气候显著,小气候多样,多年平均气温16.0℃,最热月份平均气温19.8℃,极端高温31.5℃,最冷月份平均气温7.7℃,极端高温-5.4℃,年日照时数2481.2小时,无霜期22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02㎜。冬春两季(11月至翌年4月)干旱少雨,月平均气温6.4℃以上,蒸发旺盛,蒸发量为全年的60-70%,降水量稀少,为全年的10-17%;夏

秋季节雨水充沛,月平均气温小于21.7℃,降水量占全年的86-90%,其中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全年平均大雨日数(≥25㎜)8.8天,暴雨日数(≥50㎜)1.68天。降水在空间分布上不均一,坝区小于山区,山的迎风雨降水随高度而增加,梯度为24.4-55.2㎜/100米,暴雨强度大,历时短,笼罩面积小,衰减快,常造成暴雨灾害。

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全年平均风速2.0-3.0m/s。昆明市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且坝区大于山区,而且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坝区干旱指数为2,山区干旱指数为1-2,全区年蒸发量1900㎜-2100㎜,相对湿度68%。

3、交通、水电、通讯

昆明巫家坝片区市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北界日新路和二环路,南至广福路,西界双凤路,东至昌宏路,场地中部为巫家坝飞机场,两侧为场地交通便利。

(二)主要技术标准

1、本合同段为双向6车道城市主干道等级,主线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30m,红线宽度40m;

2、路面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3、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4.0kN/㎡;

4、净空高度:机动车道≥5m;自行车、人行≥2.5m;

5、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20年

6、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构设计使用年限:15年

7、桥梁安全等级:一级;

8、桥梁结构设计基准年限:100年

9、防洪标准:P=1%;

10、防洪建筑物级别:1级

11、抗震要求:按地震烈度8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

三、质量目标

(一)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和建设部相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二)工程质量零缺陷,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三)杜绝施工质量较大事故及以上等级事故。

(四)竣工文件做到真实可靠,规范齐全,实现一次交接合格。

四、质量组织机构

(一)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本项目坚持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机构。

图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本项目所建立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能确保工程全过程受控(详见附件1质量保证体系图)。

(三)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

表1 项目部管理人员一览表

(四)质量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1)项目经理是项目施工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全权负责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对所属各施工队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直接领导。

(2)在工程项目管理上,针对项目工程特点,主持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等工程项目质量策划文件,确定创优目标,制定创优规划,讨论、编制实现质量目标的管理和技术保证措施,实施完整的质量记录;建立健全完善工程质量例会制度,并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工程项目的质量情况。

(3)确定使用外部劳务的形式,严格按照公司及局的管理体系文件要求选择、录用、管理外部劳务协作队伍和外部劳务人员,确保外部劳务队伍的工程质量。

(4)组织对员工进行“质量第一”的教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具体组织、支持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创优质工程、无质量通病、施工现场零质量事故、竣工

验交工程质量回访服务活动;组织施工现场质量互相观摩交流经验,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5)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持质量与验工计价挂钩,实行“优质优价、劣质劣价、不合格工程不计价”。兑现质量奖惩,及时表彰先进,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对违反操作规程、质量低劣者责令改正或返工;对造成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者,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6)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组织均衡生产、文明施工,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工法,组织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对存在的质量通病组织攻关加以克服。

(7)对本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对出现的质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经济责任乃至法律责任。

2、总工程师质量责任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所管辖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2)主持制定项目部培训内容和计划,考核各施工队伍施工能力,对不合格的施工队伍提出处理意见。

(3)组织工程项目设计文件会审,组织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执行验标和设计文件、上级有关规定及公司《程序文件》,编

制工艺设计、工艺标准、质量内控标准、技术措施等,并向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在施工中认真检查督促落实情况;严格过程控制,杜绝质量低劣工程。

(4)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应用“四新”技术和开发工法的具体项目,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开展创优活动和QC小组活动,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5)组织实施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工作,落实试验、测量管理办法,对因施工测量、定位放样、试验、计量发生的质量问题负直接的领导责任。对严重违反施工规范、《程序文件》要求施工的工程,有权下令立即停工整改,并按奖罚规定给予一次性罚款;发现质量事故及时报告,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6)提倡和采纳提高工程质量、工艺水平、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的合理化建议。

(7)加强对隐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工作,严格履行检查签证手续。

(8)重视施工项目质量记录的收集、编制与整理,保证其完整性,建立健全完善《工程质量责任跟踪档案》和进行信息管理。

3、质检工程师质量责任

质检工程师是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项目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评定,监督检查施

工方案和质量预防措施的组织实施,对施工全过程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纠正违规作业,配合有关部门排除质量隐患,组织质量教育和全员质量活动,对工程创优的实施过程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督促验证整改;负责工程创优资料的收集、汇总及审核上报;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4、试验人员质量责任

(1)对检验试验结果负直接责任。

(2)认真执行检验试验操作规程。

(3)负责现场、原材料、构件检验试验工作。

(4)负责对取样、试件的保护、留置工作。

(5)迅速反馈检验试验结果。

(6)对不合格的检验结果和错误的检验报告要及时分析原因,重大问题要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报告。

5、工程技术人员质量责任

(1)在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部长的指导下,负责完成分管的单项工程或施工范围的全部技术工作,对项目工程技术负主要责任。

(2)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了解设计意图,严守施工纪律,严格按图施工。单项工程开工前,应向作业队有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编制作业指导书,督促施工人员按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参加验收和检查进场材料、成

品的质量。

(3)施工中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现场停工处理,并及时上报,待更改方案或措施落实后,方可继续施工。

(4)认真、及时填写施工日志。督促和检查作业队技术人员所收集和整理的各项技术原始资料,并按业主要求填写短期报表及签证,及时交现场监理签认。

(5)参加事故的调查工作,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以免事故再次发生。

5、材料员质量责任

(1)材料员负责收集质保证明材料,并负责归档保存。

(2)负责进场材料的数量和外观验收。

(3)负责建立台帐,及时将进场通知单送交试验部门进行试验检测(附生产厂家合格证或质检报告单)。

(4)试验合格的材料填写《进货、检验记录表》,注明试验报告单编号,日期,试验状态,并记录物资明细帐。现场按“未检”、“待判”、“合格”、“不合格”标识。试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处理。未检的材料不允许使用。

(5)通过点验单、发料单、物资明细帐、标识牌等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

(6)应做好以下的记录:(a)标识牌;(b)顾客提供产品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情况记录表;(c)进场材料通知

单;(d)月、季需用材料采购计划表;(e)年度需用物资申请计划表;(f)进货、检验记录表;(g)点验单;(h)发料单;(i)物资明细帐。

6、测量人员质量责任

(1)对测量成果质量负直接责任。

(2)认真执行《建设工程测量规范》、测量操作规程、换手复核、检算制度以及测量成果审核和应用程序。

(3)按项目测量控制方案完成交接桩复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和竣工复测。

(4)接受工点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和测量资料审查,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记录清楚,签署完善,配合工点技术负责人做好对施工队和工班的测量成果交底,完善交底资料签认手续。不得将未经审核的测量成果用于指导施工。

(5)妥善保护并按规定复核测量控制桩橛,认真保管测量资料,做好测量资料的收集、分类和归档工作。

(6)不得使用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按规定做好测量仪器、工具的校核工作。

7、资料员质量责任

(1)负责做好项目部的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工作;负责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的收集发放、登记、归档工作。

(2)要认真学习资料管理规范,提高工作能力,指导

有关人员做好工程资料,按时收集并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前后有无矛盾,然后分类装订,做好卷内目录。

(3)经常对所收集的技术资料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若自己解决不了,要及时向工程部长、技术负责人汇报。

(4)在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前,要认真填写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单。

(5)工程竣工后,按照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装订成册,配合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资料的检查验收。

五、质量文件

(一)质量文件控制

1、项目所需控制的文件

(1)、行政文件:省、市政府管理部门的文件,局、公司的文件。

(2)质量体系文件:质量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3)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操作规程。

(4)项目编制的作业指导文件: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施工交底及其实施过程记录等。

(5)、项目技术文件:地质报告、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技术核定等。

(6)合同文件:工程合同、分包合同、物资采购合同、设备采购(租赁)合同、加工合同等。

(7)过程文件:包括材料、设备、半成品的进场检验、试验资料;商品砼的进场及强度试验资料;分部、项工程的报验资料;工程测量资料;预决算资料;进度管理资料;安全及文明施工资料;企业及各级人员的资质、证件及相关资料。

(8)外来文件:包括业主、监理工地指令,甲、乙双方来往的文件,会议记录、质量安全等行政监管部门的文件等。

2、文件控制要求

(1)行政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外来文件由王立国负责,建立台帐和专门收发记录,并保证发送到所要求的对象手中,外发文件须经过项目经理或项目经理指定人员批准,加盖公章。

(2)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操作规程、项目技术文件、过程文件由鲁邵文负责建立台帐管理,建立专门收发记录,并保证发送到所要求的对象手中。

(3)合同文件由邓佳负责,建立台帐和收发文记录,并保证发送到所要求的对象手中。

(4)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有限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对文件和资料按收到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分类、编

号、标识、造册、发放、保管等进行管理。

(5)项目文件更改、评审及批准;项目文件的更改、评审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批准由项目经理负责。

(6)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使用场所收回,一般情况下予以销毁,如需保留时,作出留存标识。

(二)质量记录的控制

1、质量记录的范围

(1)工程质量记录

①各种原材料的检验、试验记录;

②施工工序的检验记录;

③顾客提供物资的检验、验证记录;

④不合格品及处置记录;

⑤施工记录;

⑥工程验收记录;

⑦分、承包方的工程质量记录等。

(2)质量体系运行记录

①管理评审记录;

②合同评审记录;

③设计评审和验证记录;

④产品标识记录;

⑤过程控制记录;

⑥检测记录和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校准记录;

⑦纠正措施记录;

⑧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

⑨人员资格和培训记录;

⑩保修服务工作记录;

2、质量记录控制要求

项目部资料员鲁邵文负责收集整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记录,并加以保存,在项目竣工后移交上级主管部门存档。

(1)质量记录的编制与收集

①本项目质量记录的形式:书面文字、图形记录、光盘、照片等。

②本项目质量记录的编制:记录按相应的工作程序或文件规定进行编制,由指定填写人按规定的表格或形式进行填写。

③本项目质量记录的收集:质量记录形成后,由填写人整理,交由资料员鲁邵文汇总。质量记录整理应做到内容准确,文字清晰,填写及时,不得有涂改现象,所收集的质量记录必须反映真实情况,与工作进度同步,能满足证实需要,具有可追溯性。

(2)质量记录的标识与保管

①本项目质量的标识、编目:由鲁邵文对本项目质量记

录进行分类编目保管。记录保管人应根据收集的记录的种类,按照时间顺序统一编号标识,以便于检索。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标识与编目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和公司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②记录应保存在适宜的环境,做到清洁、防火、防潮、防虫蛀鼠害、防损坏和丢失等。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和遗失。

(3)质量记录的查阅和保存

由鲁邵文负责,执行程序文件和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4)质量记录的处置

由鲁邵文负责,执行程序文件的相关规定。

(5)供方的记录

供方的记录或质量证明资料由项目部相关部门进行收集,并按规定进行编号标识、贮存、保管。

六、资源管理

(一)资源提供

由公司及局根据工程项目策划要求,确定并提供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信息、技术、合格供应商、合格分包商、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和财务资源,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加顾客满意。

(二)人力资源

1、人员配置

项目部的人员配置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项目经理、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特种业人员等须持有省部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的上岗证。

2、培训

项目部培训工作由安质部负责,项目部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1)培训计划的编制:由安质部根据项目岗位设置情况和生产需要编制项目每年度培训计划。项目培训计划包括:岗位培训、特殊工种培训、工人进场前培训、质量意识教育培训等。

(2)培训实施:项目部根据项目培训计划要求,工人进场前培训由安质部根据其岗位工种,分别进行上岗前必要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质量意识的教育培训由项目部安质部根据培训计划负责实施。

(3)培训记录:项目部安质部负责建立员工培训台帐。

(三)基础设施

1、施工现场临建设施

由项目生产副经理结合生产和工作需要依据本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搭建、使用和管理。

2、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

(1)项目部物资设备部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机械设备使用及进出场计划,报公司物设部审核,经公司审批后实施。

(2)本项目机械设备的配备的方式为购置、调拔和租赁,配备方式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机械设备使用及进出场计划中明确,实施过程按程序文件规定执行。

3、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

(1)项目部物资设备部应依据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按照“定人、定机、定职责”原则,组织实施机械设备的运行。

(2)特种设备须按有关规定,对整机和安全装置进行定期安全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4)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好设备的运转纪录、交接班记录等设备内业资料。

(5)项目部设备员每周对所属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保留记录。

4、记录要求

机械设备技术状况台帐、机械设备技术状况检查记录、机械设备进场检查记录表、机械设备进场检查记录台帐、机

械设备安拆记录、设备运行记录、现场检查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等。

(四)工作环境

公司、项目部应确定为实现工程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如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作业所必须的条件。七、物资采购

(一)物资采购过程

物资采购计划由工程部负责编制,项目总工审核,经项目经理负责审批后,由物资部负责实施采购。

本项目物资采购由物资部长负责严格按局、公司程序文件执行,确保本项目使用合格的材料。

(二)采购物资的验证

1、项目材料员负责及时向供方索取有效证件,物资的原始标识: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合格证或试验报告等,提交仓库保管人员,且证物相符。

2、对进入现场或仓库的物资,由材料员负责进行验证,经验证合格的产品,填写《验收记录》,登记《物资卡片》,办理入库手续。

八、过程控制

(一)开工前的过程控制

1、准备工作计划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项目管理部审核,公司总工批准后实施。

2、图纸会审

接到图纸后,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在项目总工程师的主持下,召集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记录,并就提出的有关问题和业主达成一致。此过程形成两个记录,内部图纸会审记录和图纸会审记录。

3、本工程需项目经理部进行详图设计部分,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部配合业主及设计单位共同对详图设计进行探讨达成共识,由项目工程技术部设计小组完成设计。

4、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由工程技术部编制各专项技术方案。对于专业分承包方,施工方案由其自行制定,项目主任工程师进行审批执行。

5、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如下:

(1)项目经理部负责接收红线范围,以及临水、临电、施工道路、施工障碍等的确定。

(2)跟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基准桩和水准桩点的交接,并进行复核测量,记录并保存。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人员、设备、材料、和计量器具等进场的规定进行落实与管理。

(二)施工过程控制

1、编制过程控制计划

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过程控制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工序执行标准、质量控制重点、执行和检查人员的职责,过程控制计划由项目工程技术部编制,总工程师批准。

2、过程能力评定

由项目工程技术部、专业责任师共同进行,对施工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