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

各类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

各类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
各类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

大类中类200万人城市标准50万人城市标准

公共服务设施类行政办公用地

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1.0%-1.5%,人均

0.8-1.1平方米。

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0.8%-1.3%,人

均0.8-1.3平方米

商业金融业用地

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4.2%-5.9%,人均

3.2-

4.0平方米。

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3.3%-4.4%,人

均3.3-4.3平方米

设施用地类型用地标准

用地标准

文化娱乐用地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1.1%-1.5%,人均占中心城区规划用地0.8%-1.1%,人

体育用地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0.6%-0.9%,人均占中心城区规划用地0.5%-0.7%,人

医疗卫生用地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1.0%-1.2%,人均占中心城区规划用地0.6%-0.8%,人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4.8%-6.0%,人均占中心城区规划用地2.9%-3.6%,人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占中心城区规划用

地0.3%-0.5%,人均占中心城区规划用地0.3%-0.4%,人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人均7-15平方米

中小学用地

设施分级设施名称

(参照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及唐家湾实例)

人大、政协、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及企

事业单位管理机构

市级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市场区级

居住区级

市级博物馆

区级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

档案馆、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影剧院、会展中心、文化艺术团、广播电台、电视台、科技馆、展览馆、纪

念馆、游乐场。

居住区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市级体育中心

区级

居住区级

市级疗养院,不包括居住为主的干休所

区级综合医院及专业医院、卫生防疫站、检验中

心、血库

居住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市级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勘察区级

居住区级

市级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

区级

居住区级

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

建设规模特征要求

(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方面的

要求)(如体育馆分甲乙级,甲级可以做什么,乙级可以做什么。或一些关于设施的特殊要求

。)

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每3~5万人各设一处,占地约0.1公顷;市政管理所、其他管理用房可合设

商业金融中心150-240ha 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100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km

商业金融中心80-100ha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

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4km

各类设施配置标

综合食品店、综合百货店、餐饮、药店、书店可合设,占地约0.5公顷;市场一处占地约0.2公顷

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文化馆在50-100万人口城市建筑面积为4000-5000m2,100万

人口以上为5000m2以上;省级展览馆建筑面积为10000-35000m2,地市级展览馆为2000-10000m2,展览(陈列)室为200-500m2.

文化娱乐各类占该设施规划用地比例:广播电视、出版类10%-15%,图书、展览类20%-35%,影剧院、游乐、文化艺术类50%-70%。(广播电视台一处,3~4公顷;图书馆、展览馆各一处,占地9~12公顷;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电影院各一处,占地

16~25公顷)

居住区文化站建筑面积1万人口以下为500-700m2,1-1.5万人为700-1000m2,1.5-2万人为1000-1500m2,2万人以上为

1500-2000m2。

文化活动中心占地约0.8-1.2

公顷。

(无锡体育中心为11ha,南京每30万人应该有区级的1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2个游泳池、1个射击场,其中体育场50-63km2,体育馆10-13km2,2个游泳池一共12.5km2,射击场

6km2.

居民运动场馆占地约1-1.5ha

大型疗养院规划用地应为6-10万人左右则应设一所300~400床医院,用地面积1.5-

2.5ha

门诊所每3~5万人一处,设置8~10处,占地3~5公顷,卫生站每1~1.5万人一处,设置约30处,占地约1.5公顷

残疾人康复设施用地>5ha。单个儿童福利设施用地较高标准为1.2-汽车客运站规模分为4级,一级20-

24个发车位,二级13-19个发车

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10%~20%。市区宜建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数分布:在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区,就为全部停车位数的50%~70%;在城市对外道路的出入口城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5%~10%;在城市其它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25%~40%。

城市公共加油站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其中昼夜加油300次的用地面积为0.12ha、500次的为0.18ha、800次的为0.25ha 、1000次的为0.3ha。

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50~100m,并不得大于200m。

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1.2km。

高中每3~5万人一处,占地约1.5公顷,初中、小学、幼托每1~2万人设置各一处,占地约2.2公顷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相关指标建设形式

(涉及该设施的规范性指标。如体育馆、影剧院的座位数、医院的床位数、办公的人均用地指标

等。做到设施的量化)(由哪些主体功能及附属功能设施构成,如体育场包括一场三馆等)

配置标准

设施标准

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

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

特大型剧场1600座以上,大型为1201-1600座,中

型为801-1200座,小型为300-800座

城市综合体育中心包括体育馆、体育场、

灯光球场、游泳池、游泳馆、射击场、主

大型疗养院床位应为300-500,特大型床位应为≥200万人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千人床位数≥7

50万人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千人床位数4-5

小学以12-24班为宜,中学以18-24班为宜,人口密集区可设30班。 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

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选址因素

(该设施选址应考虑的因素)

行政办公设施用地布局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以利提高效率。

1、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2、 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3、 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商业金融中心:1.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2.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商店建筑:1.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2.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3.小区内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4.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5.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6.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7.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8.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在基地内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

步行街: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近道路能负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1.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2.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3.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4.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并采用安全的采光材料。5.步行商业街两侧如为多层建筑,因交通功能而设置外廊、天桥和梯道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6.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

旅馆建筑:1.旅馆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2.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3.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博物馆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1.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

2.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

图书馆址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1、馆址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

2、馆址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3、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人口。

档案馆的馆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馆址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

2.馆址应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3.馆址应建在交通方便、便于利用,且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高压输电线不得架空穿过馆区。

剧场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3.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剧场基地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合理布点。剧场基地应至少有一面临接城镇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 临接的城市道路可通行宽度不应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800 座及以下,不应小于8m;801~1200 座,不应小于12m;1201 座以上,不应小于15m。

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体育设施基地选择要求:1.交通方便。2.根据体育设施规模大小,基地至少应分别有一面或二面临接城市道路(甲级4面,乙级2-4

疗养院建设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疗养区综合规划的要求。

1、 疗养院宜设在气候适宜,风景优美,具有利用某种天然疗养因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应考虑服务半径,选址在环境安静交通便利

的地段。传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设施宜选址在城市边缘地区的下风

方向。大城市应规划预留“应急”医疗设施用地。

综合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和医疗卫生网点的布局要求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

二、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四、地形力求规整;

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

其设施;

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新建高等院校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重建的科研院所,宜在城市边缘

地区选址,并宜适当集中布局。

老年人设施布局宜邻近居住区环境较好的地段,残疾人康复设施

应在交通便利,且车流、人流干扰少的地带选址,儿童福利院设施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

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主要停放货运车辆。市内公共停车场应靠近主要服务对象设置,其场址选择应符合城市环境和车辆出入又不防碍道路畅通的要求。

大型体育设施和大型文娱设施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停车场应分组布置。其停车场出口的机动车和自行车的流线不应相交,并应与城市道路顺向衔接。

城市公共加油站的进出口宜设在次干路上,并附设车辆等候加油的停车道。

公交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