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日语1教学大纲

大学日语1教学大纲

大学日语1教学大纲
大学日语1教学大纲

《大学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名称:大学日语

总学时数:72 学分数: 4

适用层次和专业: 英语专业2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大学日语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等学校非日语专业的英语本科生,是外语专业第二外语必修语种之一。大学日语的教学目的是试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日语能力考试4级水准,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各章节学时分配

入门阶段日语语音教学(12课时)

⑴了解日语50音图表假名表

⑵掌握日语假名的发音规则及书写

⑶掌握日语浊音、半浊音,拗音、半拗音的发音

⑷认识日语长音标记和掌握日语长音读法规则

⑸掌握日语促音、拨音的发音及声调规则

第一課李さんはは中国人です。(4学时)

文法1~は~です

2~は~ではありません

3~は~ですか

4~は~の~です

第二課これは本です。(4学时)

文法1これ/それ/あれは~です

2この/その/あの~は~です

3~は~の~です

第三課ここはデパートです。(4学时)

文法1ここ/そこ/あそこは~です

2~はここ/そこ/あそこです

3~は~ですか、~ですか

4~は~でした/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5~も~です

第四課部屋には机と椅子があります。(4学时)

文法1~に~があります/います

2~は~にあります/います

3~はどこですか

第五課森さんは7時に起きます。(4学时)

文法1~ます/ません/ました/ませんでした

2~時に~ます

3~時から~時まで~ます

第六課吉田さんは来月中国へ行きます。(4学时)

文法1~へ(に)行きます

2~で行きます

3~から来ます

4~と行きます

第七課李さんは毎日コーヒーを飲みます。(4学时)

文法1~を~ます

2~で~ます

3~をします

第八課李さんは日本語で手紙を書きます。(4学时)

文法1~で~を~ます

2~に~を~ます

3~から~を~ます

4~は~に~をあげます

5~は~をくれます

6~は~に/から~をもらいます

第九課四川料理は辛いです。(4学时)

文法1~は形容詞です

2~は形容詞くないです/ありません

3~は形容詞かったです

4~は形容詞くなかったです/く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5~は形容詞+名詞です

第十課京都の紅葉は有名です。(4学时)

文法1~は形容動詞です

2~は形容動詞ではないです/ではありません

3~は形容動詞でした/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4~は形容動詞な+名詞です

第十一課小野さんはは歌が好きです。(4学时)

文法1~は~が~です

2~は~がわかります/できます

3~は名詞や名詞や名詞などが(を)~ます

第十二課李さんは森さんより若いです。(4学时)

文法1~は~より~です

2~は~ほど~形容詞くないです/形容動詞ではありません

3~より~のほうが~です

4~はいちばん~です

5~と~とどちらがですか/ますか

6~短文が、~短文

第十三課机の上に本が三冊あります。(4学时)

文法1~は~を~個/人/本???ます

2~は~時間/日/週間???ます

3~は~に~回/個???ます

4~名詞「場所」へ動詞に行きます/来ます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语言知识

1) 语音:学习掌握日语假名中不同音素的发音规则。认识与英汉语相比较日语

语调特征。

2) 词汇:学习掌握日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特征以及时态变化用

法特征。

3) 语法:掌握时、体、态等语法项目,句子的种类和结构。

4) 基础句型:学习掌握日语简单的四种基本句型以及与英汉语句型比较,认识

日语句型的语序。

语言技能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在语流中正确辨别各音节。能听懂课堂用语和一般的日语

讲解。能听懂和所学课文难度相同的听力教材及录音材料。能听懂以学校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一般性谈话。

2) 口语表达能力:说能进行基本交流。

3) 阅读理解能力:能正确地朗读所学课文及同等难度的课外读物。语音语调基

本正确。

4) 书面表达能力:能听写与课文程度相当的短文及短句。

四、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联系

作为《大学日语》课程的基础阶段,可以说是以后深入学习的基础,有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应该夯实日语最基础的发音,语调,句型特征结构,力争保证学生能够为以后的日语学习增强信心,引起学习二外日语的兴趣。

六、成绩考核方式

每学期举行期末考试,均为笔试。内容以教材为主,适当吸收一部分日语的课外试题型,逐渐增加难度,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检验。力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大学日语》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成绩评定如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唐磊、张国强、小野秀樹、加藤優子等.《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

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

2.教学参考材料主要有:

[1] 周平、陈小芬. 《新编日语》.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2] 刘金钊. 《现代日语实用语法》.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 陶振孝. 《日本语句型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大纲修订人:刘占和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0年6月10日

《大学英语1》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任意选修 二、教学目的 大学英语是成人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着重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人际沟通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一定的听说能力、较强的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一般技术资料的能力、书写常用专业应用文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4.口语 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6.写作 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

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7、翻译(英译汉) 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词。 三、开课对象各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学生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210 其中面授:30学时自学:180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学期面授:12学时;自学:72学时】 Unit 1 College Life 1.听与说 Introducing yourself By listening to the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new college students who meet at campus, learn the way to introduce yourself and tell your class your name, your age, where you come from, when you began to learn English and what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2.阅读与探究 For many people, college life is a new experience. They feel exci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a bit worried. How did you feel whne you first got to the college? Name three things that you felt excited about and three things you felt a bit worried about. Then read the text in detail and make analysis of it. 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 topic sentence. 英语段落的中心思想常用主题句表达。所谓主题句就是概括说明某一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因此,能迅速识别段落的主题句有助于读者很好地理解段落的中心思想。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 3. 写作与创作 Learn to how to write one’s registration form. 4. 文化沙龙 Know the campus culture in western colleges. Unit 2 Study Online

(完整版)《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20662B0 课程属性:必修 学时:146学时学分:7 先修课程:中级日语、日本文学史、日本概况、日语实用语法 考核方式:考试 使用教材: 陆静华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季林根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主要参考书: 陆静华、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六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八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季林根、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周炎辉主编,《日语语法词法·句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级日语是一门综合技能的课程,它涉及日语的听、说、写、读、译等多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日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日语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熟练地掌握日语语法体系,使学生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交流协会设立的“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的2级水平。 本课程是“中级日语”课程的继续,教学重点从一、二年级的讲解词汇、语法、句型逐渐过渡到分析文章、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心理文化,从而掌握地道的日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分析文章、

句子结构,还要介绍大量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避免“中国式日语”的出现,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日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高级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高的听、说、写、读、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日语交流信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正确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社会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 1.读一般性日语文章,能理解作品的主要内涵和意境;能较好地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能独立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文章结构、语言技巧及问题修饰。 2.对于相当日语能力测试一级水平的文章,借助工具书、参考注释能读懂大意。 3.能用日语写出格式标准、语言基本正确、内容明了的书信、调查报告等各种文体的文章;能写内容充实,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说明文、议论文和论文。 4.能翻译用现代日语撰写的各种文章、书籍。 5.能用日语较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与日本人自由交谈。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学时共分配在三个学期完成,即大学3年级上、下两学期,大学4年级上学期。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具体日语水平,各学期的具体学时也不同。三年级上学期72学时,三年级下学期54学时,四年级上学期20学时。

浅析大学日语作文教学(一)

浅析大学日语作文教学(一) 论文关键词:日语写作作文能力指导方法 论文摘要:日语写作是衡量学生外语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在日语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体、格式、标点等的使用,注意逻辑思维是否清晰,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日语的语言习惯等问题,还应加大写作方面的指导、训练及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大学日语写作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是衡量学生外语能力的基本要素。《大学日语教学大纲》要求:能按规定的题目和提示,在半小时内写出30350字的短文,内容连贯,文体统一,无重大语法错误,词语错误(含使用、表记等方面)较少,表意基本清楚。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和大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就日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敬简体混用、错用是日语作文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亨·圭亨日语中通常称为敬体,以其结尾的句子称之为敬体句;与此相对,·南日语中通常称为简体,以其结尾的句子称之为简体句。多用于口语体文章,℃南多用于论说文、学术论文等文体色彩浓、较生硬的文章。在同一篇文章中,采用哪一种文体,作者可以根据文章的性质予以选择,始终如一,不能敬、简体混用。 二、忽视日文的书写格式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日语文章的写作格式与要求尽管与汉语有不少相同、近似之处,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1、题目应该空四个格,从第五格写。姓名一般写在题目的下一行的中间靠右处。 2、一个字占一个格是日语写稿纸的重要原则,每一个汉字、假名及标点等均各占一个格(个别标点符号如——、……要占两个格)。外来语的长音符号“一”及拗音的、、土和促音的一=)也同样占一个格。这是写作文时在格式上的最基本要求。有些学生却不懂或忽视这个要求。 3、引用时或者对话部分使用的引号为厂书名号为J,而有人则写成汉语的《》。 4、文章的开头及每个自然段的第一行空一个格,中文是空两个格,有些学生写作时往往按照中文写作习惯空两个格。 掌握日文书写格式、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是学习写作的基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确地掌握这些规则会使内容表达更加逻辑分明,层次清晰,免除误解,提高文章本身质量。 三、标记不规范 造成标记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书写不认真的一面,也有汉语和日语混写的一面,本应该按照日语去写,可是偏偏想不起来日语如何写,于是就想当然地把汉语相应的词语安了上去。中日两国虽然都使用汉字,不能以为日语的汉字都写成汉语的繁体字就行了,有好多是不同的,必须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另外,该写日语汉字的,不能写成假名。如在“l 耋、之允c:加加一=)允”的句子中“c耋、之允”,应该写成汉字“肺炎”,才算是规范的写法。总的来说,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较差是很普遍、很突出的同题,词汇量少、而且不会准确使用;助词、活用等语法基础知识不扎实,一用就错,因而尚不能完全写对日语句子。这反映出我们的日语教学中,与阅读、听力等技能的训练相比,写作训练还相当薄弱。出现以上问题是由于缺乏日语写作的系统训练的缘故。 四、句子之间、段落之间欠关联。主题不突出 有的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便匆忙下笔,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这样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什么。结果写出来的文章离题太远,包罗万象,主题不突出。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看清全部的有关要求,这是成功写作的先决条件。组织材料并决定全篇结构的安排、内容的详略、起首和结尾,并集中力量考虑好日语关键句子的表达。不精心构思,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必然导致结构混乱、条理不清、疏密失当、表达错误的低劣作文。有些学生不会使用连用中顿、接续词和一些承前启后的词语,如圭、善:、奄扎加岛、奄L—、丧、中扎c土、加岛、上中I:等等。通过旬与句、段与段的连接,通过调整、增加个别接续词语或过渡性语句,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2003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 大纲执笔人:汤姆 大纲审核人:陶伟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考试课。本系列教材全套共四册,讲授对象为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及水平相当的学习者。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顺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课堂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同时培养对话能力要求将功能与语法结合起来。重点不放在学习语法上,而更多的是重视语言交际过程,以说话流利为口语训练的首要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口语中的一些基本功能和一些基本意念的表达方法,逐步培养日常生活口语的表达能力;二年级学生应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用基本准确和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参与讨论和论辩。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和练习 五、学时、学分 英语听力课程开设两年,四个学期。每学期课时为34学时,2学分,总学时为132学时,共计8学分。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第一学年

七、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 Unit One First Day in College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与主题“Meeting people”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式 重点及难点: Introduction; Greeting; Address system 3.主要教学内容:

1)Listening activities:Listen to three conversations and match each dialog with the right picture 2)Group work: Ask each other some Get-Acquainted Questions 3)Discussion: What courtesy titles do people in China usually use nowadays When do you use them Unit Two Hometown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与主题“Hometown”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式及相关的风景点知识介绍 重点及难点: Describing places; Describing weather 主要教学内容: 1)Discussion: some places in China are notorious for bad weather. Name three of them and describe the weather briefly 2)Reading activities:read the text and discuss the whether in different places 3)Interview: interview three classmates about their hometowns Unit Three What’s he like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与主题“Describing people”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式 重点及难点: Identifying people; Describing appearances 主要教学内容: 1)Pair work: student A and student B describe three pictures to each other without looking at the other person’s choices. Find out he common one 2)Group work: each student in the group describes a friend, a former classmate, or someone that has impressed him/her. Talk about the person’s character, habits, likes and dislikes, and ways of doing things. 3)Role play: Imagine that you are David, Linda and Judy. What would you say about your mother Unit Four Lets Go Shopping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与主题“Shopping”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式及相关的销售技巧 重点及难点: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

际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日语专业各学科教学大纲

日语专业各学科教学大 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基础日语》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是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教学为两学年,每学年为两个学期,共四学期(合计528学时,36学分),是日语专业的基础阶段。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一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日语》为两学年,共四学期(即1、2年级)。由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入校时是“零”起点,因此本阶段的教学既要保证学生掌握正确标准的日语发音、节奏规律和语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掌握日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注意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巩固学生专业理论技巧,为《高级日语》(即3、4年级)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罗列抽象概念,而是注重实际应用,精选基础性和趣味性较强、反映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观察、模仿、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础日语》课程要求教师因地制宜,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打破以语法为核心的传统教材体系,注重在与

学生的互动中推进教学,力图集精读、泛读、听力、会话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一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基础日语1、2: 1、广东方言与日语发音上的一些碰撞 2、日本的常用汉字与中文汉字的碰撞 3、日语的敬语 4、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 5、用言的活用形变化 6、被动句、使役句、使役被动句 7、语法(词法、句法) 基础日语3、4: 1、词汇的活用 2、句型的活用 3、语法(词法、句法) 4、课文的理解 教学大纲 基础日语(1)Fundamental Japanese Ⅰ

(完整word版)日语专业教学大纲高年级阶段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 一、总纲 (一)大纲宗旨 本大纲旨在规定日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评价以及有关教学的几个问题,为制定高年级阶段的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测试评估提供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三、四年级)。大纲只对专业课提出要求。 (三)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对文科院校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要求,对高年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基本要求,各院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执行。其中主干课、必修课的设置应争取统一。教学质量应符合大纲要求,即继续锤炼语言基本功,提高日语实践能力,充实文化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为完成这一任务,应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稳步的改革。要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毕业时应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较强的日语实践能力;还要具备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文化(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应能很快地适应除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以外的各种口译、笔译及与日本研究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四)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高年级教学分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即第五学期至第八学期。每个学期平均周数为18周。其中第八学期即毕业前的半学年中,各院校安排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大纲是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延伸,与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相衔接。在进一步练好听、说、读、写、译几方面基本功的同时,应注意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高年级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日语综合技能;(二)日语语言学:(三)日本文学;(四)日本社会文化。 二、课程 由于各院校的特点不同,开设课程的门类不同,课程名称及开设的时间、周学时数也不同。根据日语专业的基本特点,课程可分为主干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几种。对此,本大纲不进行具体划定,而是从内容上列出四个方面必须开设的课程,每个方面的具体课型及教学时数可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总纲 口语是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口语课旨在传授英语口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是口头交际能力,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相结合;扩大社会文化知识面,为升入高年级打好扎实的基础。英语口语课力图把学生置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学习。把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置于一种真实、宽松、主动和持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贯彻和落实,摆脱学生“张口难”的障碍,培养学生掌握准确、流利的教学原则,提高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程内容覆盖面广,语言环境真实,情景意念生动有趣,语言范例标准地道,注意到不同场合的语言交际过程,强调学生全面的口语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的:英语口语课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英语,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就所听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能运用交际策略绕过难点达到交际的目的;能准确掌握诸如询问、请求、建议、忠告等交际功能;能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用恰当、得体的语言形式去体现不同的交际功能;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的结合。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类别:公共课 四、教学时数:周学时数 3,总学时数96 五、开课时间:第一、二学期 六、开课专业:英语口语 七、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 八、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听说基础上熟悉更多地语言交际主题,指导学生掌握听说技巧。使学生侧重掌

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一) 学分: 3 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填写)如果有课内实验学时,在大纲后面接着编写一份(课内)实验大纲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高中英语或预备级教程 适用专业:全校普通专业 开课系或教研室:大学外语教学部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课程任务 大学英语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语音、语法、句法和结构等特征;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一些基本的人文、地理、习俗和经典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语言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 课程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 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大专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应用技能为先,融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一体,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际化、大众化、人本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基础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教学模式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对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具有较高的听、说、写、译能力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学习,使英语成为学生交流专业信息、发挥专业特长的有力工具,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大学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大学英语课程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各种层次的要求。因此,课程必须多样化,要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除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外的各种应用性课程和文化交际性课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2.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四、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1学期16周完成语音入门和初级日语17课。主要内容包括:

第2学期16周完成初级日语11课和中级日语7课。主要内容包括: 第3学期16周完成中级日语14课。主要内容包括:

第4学期16周完成高级日语15课。主要内容包括: 高年级(5、6、7学期)每周6节

七、作业设计 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 4、作业内容包括:

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 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 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 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 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 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 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九、学术(质量)标准 语言知识的质量标准包括读音规则,表记规则,常用汉字1945字,基本词类,简单句的种类,时、体、态等语法范畴,复合句的种类、日语主要助词和助动词及其用法,敬语的用法。掌握其内容的85%以上者为“优”,70-84%者为“良”,60-69%者为“及格”。 言语技能的质量标准是: 听力

最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教学大纲2018

综合英语 1 Comprehensive English1 【学分】4 【学时】64 【编写】袁邦照【审核】程莹 (一)授课对象 四年制本科英语专业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是本科英语专业低年级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门课程,在整个基础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奠基作用。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语音、语法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主要教学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口笔头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词汇、语法、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接受英语专业高年级教育打下全面的牢固的基础。本课程以课文教学为中心,采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启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并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 1.改变观念: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引导学生改变应试学习的观点,逐步树立“To know English is to speak English.”的观念。 2.语音:通过一对一纠音练习,语音模仿秀等,整顿学生的语音面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3.词汇和语法:盘活中学所学语法和词汇,使之成为语言交际的实际技能。认知词汇3000-4000个(其中含中学已学2 000个),熟用其中1600-18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听力:能在15分钟听写根据已学知识编写的材料(词数120左右,念四遍,第一、四遍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第二、三遍根据意群停顿),错误率不超过8%。要求学生每天收听CRI及VOA的Special English。熟悉新闻广播的特点和语速。 4.口语:能使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复述课文;能用英语正确表达所学的功能意念,以达到实际交流运用的目的。 5.阅读和写作:能读懂词汇量为2000-2500的浅易材料及简易读物,阅读速度每分钟60-80个词,理解基本正确,能抓住中心大意。对重点句子能够释义。学会初步使用“英英”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日语3》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126 学分:8.5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商务日语11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部 2011年9 月30 日

课程大纲内容目录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 1.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 本课程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日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日语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集听、说、写、译为一体的综合课程。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日语生活中各个场面中的用语;掌握日常与日本人交往的礼仪;了解日本人的习俗等内容。 2. 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 学习《基础日语》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日语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惯用词组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侧重于加强学生在读、写、译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了使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全面发展,还必须结合其他诸如日语口语、日本商法、日语听力、日语写作等课程一起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日本的语言、国情、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基础日语》课程的主要侧重于学生读、写、译能力的提高。旨在通过系统地传授日语知识,特别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知识,综合训练学生的日语读、写、译等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放在加大词汇的补充,掌握1900个新词汇,语法方面掌握N3相关的语法点,通过对语法的总结加深对各课语法的纵向理解,建立每单元所学语法的横向联系,在阅读方面能够阅读和理解日常话题中表达具体内容的文章,能够通过报纸的标题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难度稍高的文章,通过解释或改变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其大意,在口语表达方面能够和日本人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从而为顺利通过日语能力等级考试N3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五十音図 Ⅰ.教学内容: 発音:五十音図あ行から~わ行まで、濁音、拗音など。

日语二外教学大纲

二外日语教学大纲 一、前言 21世纪是全球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模式: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相当的相关专业知识、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生存能力。我系培养的是英语专业人才。学生不仅要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学好第二外语,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科技含量高的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本大纲是为潍坊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第二外语《大学日语》课程编写的教学文件。它以纲要形式具体制定《大学日语》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为潍坊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第二外语,是必修课之一。为期两个学期,每学期计划授课16周,每周4课时。所用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日本语初级上》。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以读、写、译为主,听、说为辅的基础性语言课程。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他们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本课程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应试由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和“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举办的日语能力N5考核,并能达到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考研的能力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日语教学为基础阶段,以接近国际日本语能力N5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1、初步掌握读音规则,朗读学过的单词、句子、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 3、较为全面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梗概,并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具备初步从口头、笔头两个方面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的能力。 5、自觉培养查找相关资料,并写注释、做笔记的能力。 6、能较为准确地翻译课文及相当难度的文章。

《大学英语(1)》(CollegeEnglish)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2000514COEN 《综合英语(3)》(Comprehensive English 3) 课程教学大纲 48学时+16学时自主学习3学分+1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综合英语3》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一门必修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已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2007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综合英语3》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当前大学英语的任务以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继续深化和推进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自主学习为辅,逐步推进、建立和完善分层次教学和拓展型课程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估方式,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和方法的形成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向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生教育的转变。 二、适用专业 全校非英语本科专业。 三、先修课程 综合英语2。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校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状况情况,在总体上依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要求将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中,可选择能够达到的标准。根据我校学生情况,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谈话或讲座,能理解要点和细节;基本题材 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6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2.口语表达能力:能就熟悉的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较为流利的会话, 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情感,如好恶、沮丧、抱怨等,能表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1 Basic Japanese(1) 课程号:1050188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 学分:8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为零起点的本科日语专业学生而设置。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达到使学生对日语的发音、文字、书写、语法、词汇等日语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及掌握的目的,为其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掌握初级语法知识,100个左右的日语汉字,1000个左右单词,能进行简单对话,读写简单句子及文章,即达到日语能力水平考试的4级水平。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第一部分拟用一个月时间(32个学时)教授日语语音知识并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日语标准音的发音、声调及语调的基本规律。其余部分即二、三、四单元基本按教学大纲及教材编排,阶梯式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日语的四大基本句式,十大格助词,部分助动词、提示助词、副助词及初级句型。每课包括正文、对话文、功能用语、语法词法解释,练习及阅读文。 四、教材 《新编日语》第一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新编日语习题集》第一册,陆静华编,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本教材附有相应的练习册,平时对每一课的练习进行抽检,并以十分制打出分数,各单元作相应的测试,并以百分制打分,二者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百分之十计算。 另外,平时的语音语调操练、背诵、朗读、写作等都将作为考核项目供期末参考。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2 Basic Japanese(2) 课程号:1050198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 学分:8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该课程的设计对象为日语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本科学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第一学期约150个学时,掌握基本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语法知识,增加词汇量(400个汉字,1,500个单词),熟练日常会话,具备初级写作能力。总课时在150小时以上。最终水平达到日语能力测试3级。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教材编排为主要依据,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五课,每单元最后一课为复习总结。每课仍包括正文、会话文、功能用语、语法、句法、词法、阅读、练习等部分,题材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诸方面,并兼有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词法、句法的讲解上,使学生基本掌握日语所有的格助词、助动词及大部分提示助词、副助词、形式体言、掌握几十种惯用句型。教学进度为每课8学时,单元复习课4学时。 四、教材 《新编日语》第二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新编日语习题集》第二册陈静华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本教材附有相应的练习册,平时对每一课的练习进行抽检,并以十分制打分,各项各单元作相应的测试,并以百分制打分,二者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百分之十计算。 另外,平时的朗读、背诵、写作、情景对话等都将作为考核项目供期末参考。

大学德语课程大纲

大学德语课程大纲 一、课程名称:大学德语 College German 课程负责人:薛松 二、学时与学分:246学时,8学分,共4学期 三、适用专业:理、工、文、管等各科(非德语专业)学生 四、课程教材:张书良总主编. 大学德语(修订版).上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1.7(修 订版、一册)2002.7(修订版、二、三册) 五、参考教材: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修订组. 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1.5 赵仲主编. 大学德语教学参考书(修订版版). 2002.1 德语语法 简明德-汉词典 六、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一外)大学德语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译的能力,能用德语进行一般难度不大的交流。大学德语教学应注重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八、课程的基本要求: 语音:在教学第一阶段、语音阶段不可过于追求进度。应切实教会学生正确的语音、较为熟练的拼读能力,启发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主要读音规则,发音基本正确,朗读时词语重音基本正确,掌握句子的基本语调。 语法:掌握基本词法、句法,初步具有在语言层面上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词汇:掌握2200-2500个基本单词及其常用词组。词汇教学应附以德语词汇的基本构成和派生、复合、转类等相关知识,以利于学生今后扩大词汇量。 阅读:借助词典能阅读理解中等难度一般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30-50词/分钟。 说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能对课文内容问答和简单的复述。 听的能力:能听懂课堂用语和一般难度不大、速度不很快的日常会话。 写、译的能力:对熟悉的题材,根据提示,半小时可写出79-90左右单词的短文,内容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能借助词典,正确理解一般难度的德语文章,并译成汉语。亦能借助词典将难度不大的德文句子或短文译成德语,要求无重大语法错误,译文达意。九、课程的主要内容: 1.德语字母及语音、德语单词的拼读规则和书写规则。 2.德语常用单词及其常用词组(约2500-3000个)。 3.基础A、B课文共60余篇,科普性阅读课文约12篇。 4.德语基础语法: (1)德语冠词、名词、指示代词性、数、格的概念及词形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