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课程

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 :

课程学时:课程学分:

一、课程定位

《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云计算相关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面向虚拟化存储技术的架构、运营、维护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一门面向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类课程。

目前、国内外主流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在底层实现上基本依赖Openstack平台实现,Openstack平台的实现相对复杂,需要学生对Linux虚拟化、隔离技术、软件定义网络SDN,常见的分布式存储技术有深刻的理解。本课程即以开源的Linux Kvm、软件定义网络Sdn、Linux下传统的存储技术(Raid、Lvm、Iscsi、Nfs)、常见的主流分布式存储技术(Hdfs、Glusterfs、Lustre、Moosefs、Ceph)、Docker容器等框架为主要教学载体,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虚拟化技术、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分布书存储技术、容器技术的架构能力、设施能力,为后续学习开源云计算Openstack框架提供坚实的基础。

《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服务器硬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Linux操作系统、Shell编程等。学生在前序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为学生进行后续的企业顶岗实习培养了必备的岗位能力。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目前主流的虚拟化技术方向,掌握linux平台下虚拟化技术架构;掌握常见Libvirt、Virt-Manager工具的安装、配置;掌握软件定义网络中虚拟交换机openvswitch安装、配置、OVS创建VLAN虚拟二层环境配置、OVS创建GRE 隧道网络、Net namespace隔离、brctl网桥;了解传统的存储技术(Raid、Lvm、Iscsi、Nfs),会在linux环境下进行配置、测试;掌握分布式存储技术(Hdfs、Glusterfs、

Lustre、Moosefs、Ceph)架构、安装配置、测试;掌握容器docker技术的架构部署、容器管理、镜像管理、仓库管理等。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实现openstack系统进行管理维护的能力。包括

(1)掌握linux平台下虚拟化技术架构;

(2)掌握常见Libvirt、Virt-Manager工具的安装、配置;

(3)掌握软件定义网络中虚拟交换机openvswitch安装、配置、OVS创建VLAN虚拟

二层环境配置、OVS创建GRE隧道网络、Net namespace隔离、brctl网桥配置。

(4)了解传统的存储技术(Raid、Lvm、Iscsi、Nfs),会在linux环境下进行配置、

测试;

(5)掌握分布式存储技术(Hdfs、Glusterfs、Lustre、Moosefs、Ceph)架构、安

装配置、测试;

(6)掌握容器docker技术的架构部署、容器管理、镜像管理、仓库管理。

2.能力目标

(1)熟悉Linux命令行管理、网络管理、进程管理、软件包管理等,能熟练在linux

环境下对虚拟化、存储平台中出现的配置进行文件修改、网络模式切换,系统

集成测试。

(2)能够根据虚拟化平台建设要求,在linux环境下安装、配置,管理集群。

(3)能够根据虚拟化网络平台的要求,对平台网络进行规划、设计。

(4)能够根据存储扩展的特点和根据用户的要求,部署适合平台存储的分布式存储

系统。

(5)能够根据用户需求部署docker平台、对镜像、容器,仓库进行集成管理。

3.素质目标

通过小型项目驱动实践任务,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完成中型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企业制定的规范、专业的项目实践管理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课程以服务器、云计算运行与维护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

需求为导向,参考职业资格要求,为学生参加相关云计算方向、网络服务器认证考试设计相应教学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提供支持。

2.设计思路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

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会使用操作的层面,而应结合职业岗位工作性质,分解职业能力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合理整合能力模块,采取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方法,组织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破传统的操作系统理论教学中按照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的模式,结合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

(2)参考职业资格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

根据服务器、云计算运维相关岗位和认证的要求,是进行《虚拟化与网络存储技术》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在课程开发中,我们融入了企业认证云计算方向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3)引进第三方认证,提升学习效果

目前,我院已与联想集团、南京第五十五研究所、华为等合作开展服务器运维、云计算相关课程教学,参考并融入上述企业认证培训课程、教学大纲、培训教材、课时安排等进行教学和培训,组织学生参加认证考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教学设计

六、考核评价

要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考试与考查方式相结合,基本考核方法:通过考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评定学生平时成绩(占20%);通过对学生实训过程性考核评定学生实训成绩(占30%),通过上机考试评定学生理论成绩(占50%),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

价学生成绩。

七、教学基本条件

(一)教学大纲计划教案

贵州大学 公共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罗亚琼

体育养生 一、课程名称:体育养生 二、学分:第一学期1学分;第二学期2学分 三、周学时:2学时/周 四、开课年级:一年级学生。 五、修读要求:凡身体健康的大学一年级在校学生。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数目: 1.《健身气功·八段锦》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7月 2.《健身气功·五禽戏》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7月 3.《导引养生功标准教程》张广德.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4.《导引养生功》张广德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导引健身法解说》吴志超胡晓飞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6.《乾隆养生术》胡晓飞现代出版社2005年10月 7.《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年5月 七.课程简介 体育养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学理论;以呼吸运动、肢体练习和意念活动等三调为手段,以三调合一为练习准则;通过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调摄情绪;以达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建立科学生活方式和延年益寿为目的的自我锻炼(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和技术教学,使学生了解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五禽戏”、“八段锦”,培养学生具备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技术的自我锻炼能力,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八、教学大纲

第一学期教案 授课周次周次授课对象全校年级日期 课的任务1.引导课:合理编班;宣布课堂常规、注意事项;介绍教学安排和要求,2.组织基本素质练习(乾隆养生术)

授课周次周次授课对象全校年级日期课的任务1.八段锦的历史、源流 2.复习乾隆养生术、学习八段锦起势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10413 课程中文名称:高级英语 总学时数:64 学分:3 适用专业:英语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学生原有英语水平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题材力求多样化,使学生能接触不同文体,吸收较广泛的知识。 学生以阅读和练习为主要内容进行学习,主要包括内容理解、词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义及使用的练习、修辞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口笔头复用,使学生能对口笔两方面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最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同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 二、教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选用内容及题材富有多样化,不同文体的课文,旨在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英汉互译能力和作品赏析能力、吸收广泛的知识。学生借助词典和其他工具书,通过独立工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美等国的背景和文化知识,使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能够从口、笔两个方面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 (2)思维能力:学生在通过本课程学习后,达到能用目的语进行符合交际要

创业培训教案和教学大纲.docx

创 业 培 训 教 学 教 案 及 教 学 大 纲 教学目标1、培养创办微型企业创业者。

2、创造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 3、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培训就业工作的大形势,尤其是当 前各地下岗职工出中心,就业岗位十分短缺,创业培 训能尽快使学员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小企业的创办, 开拓就业岗位。 4、鼓励扶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对创 业者实行培训,使创业者尽快掌握创业的知识与技能, 理清创业思路,通过将自己作为创业者来进行评价, 为自己人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评估你的市场,创 业的人员组织,选择一种企业法律形态、法律环境与 你的责任;预测启动资金需求;测定利润计划;判断 你的企业能否生存;开办企业,以一对夫妇的创业故 事来引导创业者走出十步,帮助创业者选准经营方向, 减少经营投资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5、通过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 其驾御市场的能力。对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创业者实 施心理、管理、经营素质的培训,帮助下岗、失业人 员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树立创业的自信心,同时, 对他们实施提高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竞争意识,组织 管理能力的培训,增强他们创办企业的能力。 教学要求

创业培训是一种打破传统职业培训模式的全新工作,不同 于一般的技能培训,SYB 创业培训教材,是一种教与学互动,形式新颖,始终贯穿快乐教学的新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 效方法,也是一种多内容、多形式、全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创 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有小额贷款、优惠政 策等扶持,因此,创业培训教学目的和要求体现于多个层次。 一、教学原则 创业培训的原则是“培训、引导、服务、扶持”相结合。 二、教学目的 增强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知识 实现创业目标 课程设置 一、原则 1、目标明确——培训创业者 2、理论新、观念先——有关指示、文件、材料、现代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简介、教案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31050 课程名称:《统计学》 总学时数:54 实验或上机学时:1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会计学。 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得出正确认识结论的方法论科学。它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本课程在非统计专业的本科教学中,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用统计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专业的应用技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其他分支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共计8章: 第一章总论 Introduction 第二章统计调查Statistical surveys 第三章统计整理 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 第四章统计指标分析 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 第五章统计抽样Sampling 第六章统计相关与回归分析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 Time series analysis 第八章统计指数Index numbers analysis 教学要求:考虑到财经类专业把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在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分析方法的内容按“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及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4、教学重点、难点:请见各章节详述。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调查实验、案例讨论及课外调查等。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8040042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阅读 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1、2、3册 适应专业:大学二年级第四学期非英语专业英语四级成绩为425分以上的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A. 课程性质 该课程为选修课,旨在通过练习已掌握的阅读技巧和学习新技巧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得学生在本课程学习结束时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并能阅读高水平的英语读物。 B. 目的和任务: 学生将进行较高水平乃至更高水平的英语阅读,进一步熟悉英语阅读过程中的步骤和技巧,进一步提高阅读技能并提高阅读速度,培养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再度扩大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高教司,2007)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提出的阅读“较高要求”乃至“更高要求”,从深度、速度和广度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课程主要教材《高级英语阅读教程》照顾各专业学生的需要,所选文章内容新颖,信息容量大,具有时代性以及较强的趣味性。教材的语言素材按题材大致可分为体育、电影、中西文化、环保、经济、法律、科技等。 目录: Unit 1 Sports Unit 2 Movies Unit 3 Chinese Culture Unit 4 Cultural Differences Unit 5 Animal World Unit 6 Greenpeace Movement Unit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it 8 Biological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Unit 9 Expo Industry Unit 10 Globalization Unit 11 Finance Unit 12 Motorcar Mobile-Phone and Microsoft Unit 13 Space Exploration Unit 14 International Law and Order 为体现阅读课程特色,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技能训练。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每周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二、学时与学分: 三、课程性质:选修课 四、适用专业:会计 五、使用教材:王莉主编.税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参考书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税法.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2、纪金莲主编.《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税法》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之一,主要讲授的是指纳税义务人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为了其财务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设立、经营、投资乃至消亡的过程中,所做的纳税方案选择。《税法》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认知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税收筹划专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该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拓展培养人才的领域,寻求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在学习和掌握税法、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联系我国的经济实践和税收环境,掌握税收筹划的技巧和具体税种的筹划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便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税收筹划需要。 十、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税法总论 一、教学内容 1、税收的概念 2、税法概述 3、税法的构成要素 4、税务机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 5、综合案例分析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税法要素,尤其是最基本的要素、核心要素;熟悉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的区别;了解税收法律关系。 三、重点、难点 1、税收的特征 2、税收的职能作用 3、税法的概念特征 4、税法的构成要素 5、税收的实体法与程序法 第二章增值税 一、教学内容 1、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增值税得出口退免税 4、增值税的发票管理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 高级英语视听说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English Audio-Visual English Course [学分] [总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接触真实的各类视听材料,提高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描述 高级英语视听说为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必修课程,属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高级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本门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交际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 三、教学对象 该课程是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四、教材选用 主要采用王镇平主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视听说》,参考何继红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视听说教程》(新版)。 五、教学内容 Unit 1 Black Swan Unit 2 The Graduate Unit 3 Kramer vs. Kramer Unit 4 Sicko Unit 5 Dead Poets Society Unit 6 The Help Unit 7 The Reader Unit 8 American Beauty Project Information Interview Unit 9 Philadelphia

《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

《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大纲 Writing and format design 课程学时:70学时,学分:4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 第一节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最新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学教研室编写

前言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阐述的主要内容是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原则和方法。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任务是结合牙合、颌面的解剖形态和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结合生物力学﹑医学美学原则,阐明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是为恢复生理形态与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咀嚼器官的保健,继而促进全身健康的目的。学生通过讲课﹑示教﹑前期实习和生产实习,从而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最终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口腔修复学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在其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和理论讲课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实验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临床技能。 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口腔检查方法,病历书写,基牙的牙体预备,制取印模,颌位关系的确定,灌注模型,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弯制卡环技术,完成冠类、固定桥、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等技术操作,初戴,选磨调牙合,复查修改等技术。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为68学时,于第七﹑ 八学期完成。临床实习15周,于第九﹑十学期完成。

参考书目 1.《口腔修复学》(第六版),赵铱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口腔修复学》(第五版),马轩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口腔修复学》(第四版),徐君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4.《口腔修复学》,姚江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概论 (5) 第二章牙体缺损的修复 (6) 第三章固定义齿 (11) 第四章种植义齿 (13) 第五章可摘局部义齿 (14) 第六章全口义齿 (17) 第七章其它修复方法 (21)

《高级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96 学分:6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和欣赏方面有所提高,能够充分认识到英美散文和其他文章的结构,行文和连贯等修辞技巧,从而使学生提高英语写作和翻译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系统地讲授有关英语文体类型、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学习修辞和文体的初步知识,了解英语语言的异化现象,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为学生最终养成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中东市场是如何进行描写的,是空间结构还是时间结构。本章反映的化模式,宗教信仰如何。 本章段落衔接是否合理。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难点、重点 a ? 第二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本课的特点,文章的整体布局。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 第三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目前世界环保的现状和本篇文章的作者的谋篇特点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地理文化、作者写作特点 第五课’s U..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二战背景,学习演讲文章的写法及其谋篇特点。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第六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帮助学生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内容 1) 2) 3. 教学重点、难点 人物对话及行为。 第七课 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学习有用的单词、表达;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进行讨论。 2、教学内容 1) Oxford 2) 3) 4) 3、重点、难点 1) 2) 第八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想象我们未来的生活;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新的单词和表达 2. 教学内容: 1) 2) 3) 4) 3. 重点、难点 1) 2) 第九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的生平,学习如何描写和介绍人物。 2. 教学内容 1) ? 2) 3) 3. 重点、难点 , , 第十课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 第一节介绍数学,介绍自己,了解学生 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 2.使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兴趣 3.了解学生后,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这门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第二节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学会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 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的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用事先准备好的印有数字及加减图案的卡片(卡片自带)让学生认识,等认识后就让2个队伍开始趣味性的比赛,主要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比赛结束后,可以有一些娱乐性的惩罚表演。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直观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六节应用题 教学目标:1.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2.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内容,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 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 2.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2课时教案方案 教学内容:量与计量 教学目标:1.钟面的认识 2.人民币的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钟面的认识 先教学生怎么样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它们各自代表的意义。一个精确的时间是由时,分,秒组成,且先读几时,再读几分,最后读几秒(同是手上拿个大点的钟,边讲边演示,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理解)。 还要让学生知道简单的时间运算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1刻=15分钟 接下来就是趣味比赛的时间。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排成2排,一一对应。然后一队学生中的第一个,手上拿着钟,另一队的对应的那个学生随便报一个时间(几时几分),拿钟的学生就要把时钟调到对应位置。完成后把钟交给下一个队友,直至最后一个人,统计拿钟的队伍调错了几次。接下来2队角色互换,开始游戏。最后统计哪一队调错误的次数较少,则为赢方。赢方可以要求输的一方,表演一些节目,比如唱歌,跳舞,扮鬼脸,学动物的动作都可以。 最后是课堂回顾,梳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第二节课:人民币的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新教学大纲模板讲课教案

附件3: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版 《×××》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英文名称: abc 课程编码:×××××××(跨学期结束的课程各学期课程的编码依次罗列,以逗号相隔)课内教学时数:××学时(跨学期结束的课程总学时用××+××+……表示),其中课堂讲授××学时,××学时,……。 学分:×学分(跨学期结束的课程用×+×+……表示) 适用专业:××××(宋体常规五号) 开课单位:××××(宋体常规五号) 撰写人:×××(宋体常规五号) 审核人:×××(宋体常规五号)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月(宋体常规五号) (空一行,编辑时请删除本行提示)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说明本课程的性质(属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在总的培养目标下着重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宋体常规五号,首行缩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 1、课程教学内容:按相当于教材中的章节目层次详细编写本课程的内容及要求,突出各章的重点、深度、广度。本段文字包括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是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排列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编制成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其主要部分是规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范围和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简明反映课程的教学深度和难点。 2、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明确提出各章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明确指出本章的重点、难点。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趋势,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够依据所学的知识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绪言(宋体小四号加粗,居中设置)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剖析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0029;080030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 I; 高级英语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 X 2 = 144 学分:4 X 2 = 8 适用对象: 英语(旅游管理方向)、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高年级学生考核方式:笔试 先修课程:《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基础英语)1- 4册 二、课程简介 高级英语课程题材广泛,时代气息浓厚,选材体裁多样,除说明文外,还有记叙文、叙述文和论说文,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及写作能力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课程材料主要选自名家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教育﹑哲学诸方面。通过精心阅读及分析,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得以加深,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升华,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为此,每课都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句子释义,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 a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成以后,必须继续进行更高一级的英语阅读教学。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伸和发展。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阅

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鉴赏、评论。 学生应该能用辞典和其他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更好地使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 通过一学年(约144学时)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认知词汇达10,000以上,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多个及其最常用的搭配;能熟练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能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等。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熟悉各种常见的修辞手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进度的要求

关于制定好教学必备的教学文件 教案:教员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讲稿:演讲、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教学计划: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对于教学课时和内容等进行具体规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架。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进度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之前,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写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工作态度认真与否的标尺。为了便于广大教师规范课堂教学文档,促进教师认真备课,提高教学水平,现对全系教师教案和讲稿的编写统一格式,规范管理制订本办法。 一、教案和讲稿的编写 (一)基本内涵 1、教案的性质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作出的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 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研究课题的源泉。 2、讲稿的性质 讲稿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作为教师按大纲和指定教材备课的成果,是教师授课的详细内容,应反映教师阅读大量参考文献资料、科学梳理教学提纲的情况,应体现不断更新和充实内容、适应科技进步和实际教学对象变化的需要。讲稿不要求统一格式,但必须与教案相符。根据老教师的经验,提倡手写讲稿。 3、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在于:

关于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的有关规定

关于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 课程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和编写教材的依据。它规定了课程的知识、技能的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高质量、体现现代科学精神和我院办学特色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原则 1、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列的课程均须制订符合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 2、课程教学大纲应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教学小组编写初稿,交教研室集体讨论制订,系主任审核后送学院教务处。 3、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及内容要与本指导意见格式统一,并力求文字严谨、意义简明扼要、名词术语规范。 4、课程教学大纲要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突出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与思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制订课程教学大纲要符合教学计划整体优化的要求,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的角度,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注意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与遗漏。 二、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简介:指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课程编号、学时数、学分数、考核方式等。 2、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指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须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尤其应突出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二)大纲内容: 1、教学方法与手段: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特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方法,如讲 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手段包括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 2、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课应以教材为中心,以基 础知识为主并包涵本学科前沿动态的介绍和分析。教学目标应将学习程度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面,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分章节编写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章编写重点、难点。 4、考试范围与题型: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题型与分数比例。 5、课程教学改革设想:指围绕能力培养为中心,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设想。 (三)大纲附录

《高级英语》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高级英语(一、二) 课程名称(英文):Advanced English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计划学时:112 (其中课内学时:112 ,课外学时:0 ) 计划学分: 7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 选用教材:《综合教程》第五、六册,何兆熊主编,2013;非自编;教育部规划教材开课院部:外语学院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E+”双专业 课程负责人:杨志 课程网站:无 二、课程简介(中英文)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每课都应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上有较大的提高。 Advanced English is aimed at training students’integrated English skills, especially their reading, grammar, rhetoric and writing ability.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through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materials of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language, culture,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famous works, expand their knowledge scope,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and life, cultivate their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logical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each lesson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related practices, to make the students’English level substantially improved. 三、课程教学要求 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 1 英语语言知识H 2 英语文化知识M 3 (相关)专业学科知识 4 英语语言技能H 5 跨文化交际能力M

数据库教学大纲及教案(华北电力大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内容概述 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本课程系统讲述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及其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概念和方法、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等事务管理基础知识,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要求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数据库操作;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预修课程 * 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和语言 * 数据结构 * 离散数学 * 操作系统 四、课程学时安排 讲授学时:40 实验学时不包括在内,由学生课外完成。 五、参考书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高教出版社2006年5月 2. J.D.Ullman, J Widom,A First Course in Database Systems,Pretice Hall, 1997 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计算机系本科生的第1门数据库课程教材。 3 王珊朱青《数据库系统概论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第一章绪论 内容概述 阐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管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和主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ER方法,数据库系统的3级模式结构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本章目标 本章讲解的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是学习后续各个章节的基础。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建模方法ER方法;掌握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等;对于如何通过ER方法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要做到能够举一反三的程度。 难点:本章的难点是需要掌握数据库领域大量的基本概念。有些概念一开始接触会感到比较抽象,但不要紧,随着学习的逐渐推进,在后续章节中,这些抽象的概念会逐渐变得清晰具体起来。此外,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也是本章的难点。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内容概述 系统地讲解关系数据库的重要概念,并着重对关系模型进行讲解。关系模型包括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以及关系完整性约束三个组成部分。 本章目标 掌握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牢固掌握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为学习后面关系数据库系统打好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需要举一反三的是:关系代数;关系代数中的各种运算(包括并、交、差、选择、投影、连接、除、及广义笛卡尔积等)。 难点:由于关系代数较为抽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学习。 实验内容 实验1 学习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初步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构架,熟悉对DBMS的安装,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 第一节介绍数学,介绍自己,了解学生 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 2.使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兴趣 3.了解学生后,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这门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第二节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学会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 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的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用事先准备好的印有数字及加减图案的卡片(卡片自带)让学生认识,等认识后就让2个队伍开始趣味性的比赛,主要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比赛结束后,可以有一些娱乐性的惩罚表演。

第三节 100以内数的认识及运算,大于号,小于号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100以内的数字 2.掌握它们的加减运算 3.认识>和<号 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 2.100以内数的认识及运算,大于号,小于号的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用事先准备好的印有数字及>和<图案的卡片让学生认识,等认识后就让2个队伍开始趣味性的比赛,主要是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比赛结束后,可以有一些娱乐性的惩罚表演。 第四节量与计量 教学目标:1.钟面的认识 2.人民币的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 2.认识钟面的时间,了解1元=10角=100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同样含有趣味比赛 第五节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直观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六节应用题 教学目标:1.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2.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内容,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 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 2.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Ⅰ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EnglishⅠ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 学分:3 学时:54学期共1学期 考核方式:笔试+口试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培养目标要求,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有较强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自主能力和良好身心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成以后,必须继续进行更高一级的英语阅读教学。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课程在高层次上的延续,是一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综合英语技能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我系高年级综合英语教研组在总结传统教学经验、在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以语言教学理论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理论为基础,以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重组教学结构为出发点,大力改革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寻求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性、协作性、个性化的高年级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课后自主学习,巩固和深化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词义辨析能力,扩大词汇量,阅读和分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初步了解各种修辞手段和各种写作技巧;使学生能够熟悉常用的文学、科技等词汇;并引发学习者对社会、历史、科学和文化等重大问题的自我思考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思辨能力、赏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

最新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编写

前言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中一门基本的分支学科,是口腔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牙体牙髓病学基本理论,治疗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毕业时,对牙体牙髓组织的常见病,能独立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36学时,于第七学期内完成。

参考书目 1、岳松龄:《现代龋病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0 北京 2、王满恩、王嘉德编译:《牙髓病的生物学基础》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1北京 3、樊明文:《口腔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北京 4、郑麟蕃等:《实用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北京 5、Stephen Cohe et al: Pathways of the pulp 1987 The C.V.Mosby Co.Clifford M. et al: The Art and Science of Operative Dentistry. 1985 and. ed. The O.V. Mosby Co.

目录 绪论 --------------------------------------- 5 第一章概述 -------------------------------- 5 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 ---------------------- 5 第三章临床特征和诊断 ---------------------- 6 第四章龋病治疗 ---------------------------- 6 第五章着色牙和牙发育异常 ------------------ 7 第六章牙外伤-------------------------------- 7 第七章牙体慢性损伤 ------------------------ 7 第八章牙本质过敏症 ----------------------- 8 第九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 8 第十章病因及发病机制 ---------------------- 9 第十一章检查和诊断方法 -------------------- 9 第十二章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 9 第十三章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10 第十四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 ---------- 10 第十五章活髓保存治疗------------------------- 10 第十六章感染牙髓治疗方法--------------------- 11 第十七章根管治疗术--------------------------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