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班级电信2014

姓名张庆迎

学号142081100079

摘要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和易于控制等优点,所以在电气传动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从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建立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然后按照自动控制原理,对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通过仿真获得了参数整定的依据。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套实验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主电路、反馈电路、触发电路及控制电路的具体实现。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实验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双闭环调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采用MATLAB软件中的控制工具箱对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并用SIMULINK进行动态数字仿真,同时查看仿真波形,以此验证设计的调速系统是否可行。

关键词直流电机直流调速系统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双闭环系统

一、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1、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介绍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电动机在启动阶段,电动机的实际转速(电压)低于给定值,速度调节器的输入端存在一个偏差信号,经放大后输出的电压保持为限幅值,速度调节器工作在开环状态,速度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流给定值送入电流调节器, 此时则以最大电流给定值使电流调节器输出移相信号,直流电压迅速上升,电流也随即增大直到等于最大给定值, 电动机以最大电流恒流加速启动。电动机的最大电流(堵转电流)可以通过整定速度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来改变。在电动机转速上升到给定转速后, 速度调节器输入端的偏差信号减小到近于零,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退出饱和状态,闭环调节开始起作用。

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介绍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两者之间实行嵌套连接,如图1—1所示。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

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图1—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其中:ASR-转速调节器 ACR-电流调节器 TG-测速发电机 TA-电流互感器 UPE-电力电子变换器 *Un -转速给定电压 Un-转速反馈电压 *

Ui -电流给定电压 Ui -电流反馈电压 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图1—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

分析静特性的关键是掌握PI 调节器的稳态特征,一般使存在两种状况:饱和—输出达到限幅值,不饱和—输出未达到限幅值。当调节器饱和时,输出为恒值,输入量的变化不再影响输出,除非有反向的输入信号使调节器退出饱和,换句话说,饱和的 调节器暂时隔断了输入和输出的联系,相当于使该调节环开环。当调节器不饱和时,PI 的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ΔU 在稳态时总为零。

实际上,在正常运行时,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的。因此,对于静特性来说,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种情况。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时表现为转速无静差,这时,转速负反馈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但负载电流达到时,对应于转速调节器的饱和输出 ,这时,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作用,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得到过电流的自动保护.这就是采用了两个PI 调节器分别形成内、外两个闭环的效果。然而,实际上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系数并不是无穷大,因此,静特性的两段实际上都略有很小的静差,见图1—3中虚线。

图1—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4、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涉及到可控硅触发器和整流器的相关内容。全控式整流在稳态下,触发器控制电压Uct 与整流输出电压Ua0的关系为:

)cos(cos 220ct a KU AU AU U ==α

其中:A---整流器系数;2U ---整流器输入交流电压;α ---整流器触发角;

ct U ---触发器移项控制电压;K---触发器移项控制斜率;

整流与触发关系为余弦,工程中近似用线性环节代替触发与放大环节,放大系数为:K=。

绘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如下:

图1—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

二、系统设计方法及步骤

1、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① 概念清楚、易懂;

② 计算公式简明、好记;

③ 不仅给出参数计算的公式,而且指明参数调整的方向;

④ 能考虑饱和非线性控制的情况,同样给出简单的计算公式;

⑤ 适用于各种可以简化成典型系统的反馈控制系统。 参数:V n R I U C N a N N e 132.01460

2.0136220=?-=-= 0

3.05

.010153

=?==-R L T l 18.0132.030132.03755.05.223752=????==π

m e m C C R GD T 26.130

=?=e m C C π

晶闸管装置放大倍数40=s K 时间常数:s T l 03.0= s T m 08.0=

2、电流环设计

(1) 确定时间常数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s T s 0017.0=。

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s T oi 002.0=

i (2) 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5≤i σ,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Ⅰ型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所以把电流调节器设计成PI 型的。 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可接受。

所以电流调节器传递函数为:()()s s K s W i i i ACR ττ1+=

。 (3) 选择电流调节器参数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s T i i 03.0==τ

电流反馈系数β:35.1=β

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时%5≤i σ,取5.0=i I T K ,因此1.135=I K

所以013.1=i K , 。

因此:()()s

s s W ACR 03.0103.0013.1+?= (4)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调节器输入电阻 KΩ=400R ,各电阻和电容值计算如下:

KΩ==5.400R K R i i 75.0==i i

i R C τuF

2.0=oi C uF

按上述参数,查表知%5≤i σ,电流环可达到动态跟随性能指标:

3、转速环设计

(1) 确定时间常数 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s T K i I

0074.021==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s T on 01.0=

n (2) 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能较好的原则,在负载扰动点后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还必须在扰动作用点以前设置一个积分环节,因此需要Ⅱ由设计要求,转速调节器必须含有积分环节,故按典型Ⅱ型系统—选用设计PI 调节器。

所以转速调节器传递函数为:()()s s K s W n n n ASR ττ1+=

。 (3) 选择转速调节器参数

取h=5,则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s hT n n 087.0==τ 转速环开环增益为:4.3962122=+=

n N T h h K 转速反馈系数:007.0=α

于是求的ASR 的比例系数为:7.11=n K

因此:()()s

s s W ASR 087.01087.07.11+= (4) 计算调节器电容和电阻

调节器输入电阻KΩ=400R ,则

KΩ==4680R K R n n

185.0==n n

n R C τ

140

==R T C n on 三、Matlab 和Simulink 简介

1、Matlab 简介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2、Simulink简介

(1)简介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2)功能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

Simulink®是用于动态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多领域仿真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对各种时变系统,包括通讯、控制、信号处理、视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系统,Simulink提供了交互式图形化环境和可定制模块库来对其进行设计、仿真、执行和测试。.

四、Simulink环境中的系统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1﹑单闭环有静差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仿真

单闭环有静差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单闭环有静差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仿真结果:

转速 .

分析:图中是11.3 p K 的仿真图形,p K 减小,超调量随着减小,但静差越大;p K 增大,静差随着减小,但还是很大,同时振荡也越剧烈。

2、单闭环无静差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仿真

单闭环无静差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单闭环无静差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仿真结果:

56.0=P K

31=τ

6.1=P K 81=τ

转速

分析:若调节器参数是:56.0=P K ,31=τ

系统转速的响应无超调,但调节时间很长;若是6.1=P K 81

=τ 系统转速的响应的超调较大,但快速性较

好。和比例调节器相比,比例积分调节器能很好的消除静差。

六、总结

通过对电流环、电压环、转速环等的设计,利用MATLAB 及其中的仿真工具Simulink ,对所设计的电流环和转速环的阶跃信号进行了仿真计算,很容易绘制出各单位扰动曲线,并计算出阶跃扰动响应性能指标,从阶跃扰动响应曲线及其指标得出:对扰动信号,该系统具有很强的抗扰性能。

由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利用MATLAB 的simulink 对各调速系统进行仿真设计,可以迅速直观地分析出系统的跟随性能、抗扰性能及稳定性,使得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及校正变得更简单方便,大大缩短了系统调试周期,提高了开发系统效率。对于调速系统的设计,MATLAB 的simulink 确实是个经济、简单、快速、高效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陈伯时,阮毅.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陈中.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与MATLAB仿真. 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周渊深,宋永英. 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 中国电力出版社。

5.2 闭环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1)

如图所示是JN6201集成电路鸡蛋孵化温度控制器电路图,根据该原理图完成1~3题。 1.该电路图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处理)部分是IC JN6201,当JN6201集成输出9脚长时间处于高电平,三极管V2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释放,电热丝通电加热。 2.安装好调试时,先将温度传感器Rt1放入37℃水中,调整电位器Rp1,使继电器触点J-2吸合,再将温度传感器Rt2放入39℃水中,调整Rp2,使继电器触点J-2释放。 3.调试时发现,不管电位器Rp1和Rp2怎么调,继电器J 始终吸合,检查电路元器件安装和接线都正确,用万用表测三极管V2集电极电位,在不同的调试状态分别为2.8V 和0V ,可知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是( B ) A.二极管V6内部断路 B.三极管V3内部击穿(短路) C.电阻R4与三极管V3基极虚焊 D.继电器线圈内部短路 如图所示是运算放大器鸡蛋孵化温度控制器电路图,根据该原理完成4~6题。 4.该电路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出部分是继电器J 、电热丝等,当电路中集成运放2脚的电位低于3脚的电位,三极管V3处于饱和状态,继电器J 吸合,电热丝通电加热。 上限 V2饱和导通时候Uce 电压降0.2V ,所以留下来给集电极2.8V ,截止时候0V

5.安装好后调试时,将温度传感器Rt 放入39℃水中,调R4,使电压U2=U3,集成运放输出端6脚的电压为0V ,电路实现39℃单点温度控制。 6.调试时发现,将温度传感器Rt 放入高于39℃水中,继电器吸合;将温度传感器Rt 放入低于39℃水中,继电器释放,出现该故障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 A.集成运放2脚与3脚接反 B.二极管V4接反 C.电阻R2断路 D.三极管V3损坏 如图所示是晶体管组成的水箱闭环电子控制系统电路,根据该原理图完成7~9题。 7.该电路作为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是水箱内的水,水箱的水位从a 点降到b 点的过程中,三极管V1处于饱和状态,三极管V2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触点J-1处于吸合状态。 8.安装调试时,将三个水位探头按图中的高低放入空玻璃杯中,如果电路正常,电路通电后,继电器J 吸合;向玻璃杯中加水,到达a 点时,继电器J 释放;接着将玻璃杯中的水排出,水位降到b 点以上时,继电器J 释放;水位降到b 点以下时,继电器J 吸合。 9.调试时发现,玻璃杯中的水位在b 点以下时,继电器J 就吸合;水位加到b 点,继电器J 就释放。出现该故障现象的原因是( D ) A.继电器J 没用 B.三极管V1损坏 C.二极管V3接反 D.电路没接J-1触点,b 点直接接到了电阻R1 如图所示是555集成电路组成的水箱水位闭环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图, (第4~6题) (第7~9题) R4 10k ?R5 4.7k R3 4.7k

DDC单回路PID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时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 2011-- 2012 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 题目:DDC单回路PID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时仿真院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朱耀春 设计周数:一周 成绩:

日期:2012 年 6 月20 日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设计目的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对DDC 直接数字闭环控制的仿真加深对课程容的理解。 2.设计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多人合作完成DDC 直接数字闭环控制的仿真设计,学会A/D 、D/A 转换模块的使用。通过手动编写PID 运算式掌握数字PID 控制器的设计与整定的方法,并做出模拟计算机对象飞升特性曲线,熟练掌握DDC 单回路控制程序编制及调试方法。 二、 设计正文 1.设计思想 本课程设计利用Turboc2.1开发环境,通过手动编写C 语言程序完成PID 控制器的设计,A/D 、D/A 转换,绘出PID 阶跃响应曲线与被控对象动态特性曲线。整个设计程序模块包含了PID 配置模块,PLCD-780定时采样、定时输出模块,PID 手/自动切换模块(按键控制)及绘图显示模块。 设计中,通过设定合理的PID 参数,控制PLCD-780完成模拟计算机所搭接二阶惯性环节数据的采集,并通过绘图程序获得对象阶跃响应曲线。 2. 设计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1.1)配备微型计算机一台,系统软件Windows 98或DOS (不使用无直接I/O 能力的NT 或XP 系统), 装Turbo C 2.0/3.0集成开发环境软件; (1.2)配备模拟计算机一台(XMN-1型), 通用数据采集控制板一块(PLCD-780型); (1.3)复习Turboc2.0并参照说明书学习PLCD-780的使用 (2) PID 的设计 (2.1)PID 的离散化 理想微分PID 算法的传递函数形式为:??? ? ??++=s T s T K s G d i p 11)( 采用向后差分法对上式进行离散,得出其差分方程形式为: u[k]=u[k-1]+q0*e[2]+q1*e[1]+q2*e[0]; 其中各项系数为: q0=kp*(1+T/Ti+Td/T); q1=-kp*(1+2*Td/T);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哈尔滨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 专业:自动化12-1 学号:1230130101 姓名:

一.分析系统性能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名称分析系统性能时间8.29 地点3# 姓名蔡庆刚学号1230130101 班级自动化12-1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1. 熟悉MATLAB软件的操作过程; 2. 熟悉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3. 熟悉闭环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的求取。 二.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PC, Matlab 软件平台 三、实验步骤 1. 编写MATLAB程序代码; 2. 在MATLAT中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 3.分析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 1.程序截图

得到阶跃响应曲线 得到响应指标截图如下

2.求取零极点程序截图 得到零极点分布图 3.分析系统稳定性 根据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判别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最简单的方法是求出系统所有极点,并观察是否含有实部大于0的极点,如果有系统不稳定。有零极点分布图可知系统稳定。

二.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软件的操作过程 2. 了解自衡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过程 3. 得出自衡单容过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二、实验内容 已知两个单容过程的模型分别为 1 () 0.5 G s s =和5 1 () 51 s G s e s - = + ,试在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三、实验步骤 1. 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得出实验原理图。 2. 运行模型后,双击Scope,得到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结果 1.建立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图,其仿真模型为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教案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章节: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课时:第1课时 作者:叶朝晖(海南省海南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结合案例找出影响简单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干扰因素,并作分析。 (2)熟悉闭环控系统中反馈环节的作用。 (3)能识读和画出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堂小试验亲身体验“反馈”的作用。 (2)通过典型闭环控制系统的分析,熟悉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3)逐步形成理解和分析闭环控制系统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逆推法分析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神奇”的自动控制装置,感受科技的魅力,形成和保持探究控制系统的兴趣与热情。 (2)通过对闭环控制系统的探究,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造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 本节学习重点偏重于对闭环控制系统反馈环节的作用的体会,及学会用系统框图来帮助分析和理解闭环控制系统。 三、教学难点 分析闭环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逆推分析法、游戏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控制与设计”第三节的内容,其内容包括“干扰因素”、“反馈”、“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闭环控制系统相对于开环控系统要复杂些,但闭环控制系统因其控制准,自动化程度高,有着“神奇”的控制效果,对学生来说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本节学习重点偏重于对闭环控制系统反馈环节的作用的体会,及学会用系统框图来帮助分析和理解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教案分析

《闭环控制系统》教案分析 一.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定义分析 二.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及判断方法 三.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结构及与实际系统的对应关系 四.闭环控制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的基本概念的归纳总结 五.开闭环,自动和手动控制系统的总结 问题研讨1: .人开电灯的控制方式 问提研讨:人打开电灯开关后,不看电灯是否亮不亮,这是一种什么控制? 人打开电灯开关后,要看电灯是否亮不亮,如不亮,要多次开关电灯,甚至检修开关,直到开亮为止,这是一种什么控制? 2.人开汽车 人手握方向盘开汽车是什么控制方式? 人两手离开方向盘去发手机短信,有拐弯时,或有情况时手再扶方向盘,这种开汽车方式是什么控制方式? 问提研讨2: 自动控制系统是否一定是闭环控制? 举例说明之 按照控制的总定义,是否有人参加的控制 系统一定是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一定没有检测,反馈回路吗?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像是水箱吗? 现在有些教材中出现“输出量”的概念,它是什么?它等于被控量吗? 一.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定义分析 例1. 飞镖(图4-7)是同学们都很熟悉的运动。我们在投掷飞镖时,首先会在脑子里确定一个希望射中的目标,然后再根据场地的情况及自己的经验,控制手臂的投掷动作,将飞镖掷出。显然,在飞镖掷出后,飞镖的飞行就不可控制了,能否命中目标,取决于飞镖在投掷时的初始状态,即投掷者的投掷水平。 实际上,如果我们希望某一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干预,这种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 二.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及判断方法 开、闭环控制的定义 能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与希望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它们的误差及时调整控制的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而不是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控制作用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系统中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的部分,称为反馈环节。闭环控制系统都有反馈环节,所以有时又称闭环控制系统为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真

银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 真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2) 2. 三种系统结构和原理 (3) 2.1 串级控制系统 (3) 2.2 前馈控制系统 (3) 2.3 解耦控制系统 (4) 3. 建立Simulink模型 (5) 3.1 串级 (5) 3.2 前馈 (5) 3.3 解耦 (7) 4. 课设小结及进一步思想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设备清单 (16)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真 姬晓龙银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分校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串级、前馈、解耦三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此来深化对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解,体会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对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建立Simulink模型,学习在工业过程中进行系统分析和参数整定的方法,为毕业设计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及过程参数整定做准备。 关键字:串级;前馈;解耦;建模;Simulink。 0.前言 单回路控制系统解决了工业过程自动化中的大量的参数定制控制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简单系统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但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对提高生产效率、降耗节能以及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使工业生产过程对操作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对工艺参数要求更加苛刻,从而对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功能要求更高。为此,需要在单回路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组成比单回路系统“复杂”一些的控制系统,如串级控制(双闭环控制)、前馈控制大滞后系统控制(补偿控制)、比值控制(特殊的多变量控制)、分程与选择控制(非线性切换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多输入多输出解耦控制)等等。从结构上看,这些控制系统由两个以上的回路构成,相比单回路系统要多一个以上的测量变送器或调节器,以便完成复杂的或特殊的控制任务。这类控制系统就称为“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以区别于单回路系统这样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 计算机仿真是在计算机上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实际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通过对过程仿真的分析,得到被仿真系统的动态特性。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为流程工业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控制、优化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作为对先进控制策略的一种检验,仿真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是一门涉及到控制理论、计算机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控制系统仿真是以控制系统的模型为基础,主要用数学模型代替实际控制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进行计算机仿真时,十分耗费时间与精力的是编制与修改仿真程序。随着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先进过程控制的出现,就需要行的功能强大的仿真平台Math Works公司为MATLAB提供了控制系统模型图形输入与仿真工具Simulink,这为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参数整定的计算与仿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使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整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要点

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班级电信2014 姓名张庆迎 学号142081100079

摘要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和易于控制等优点,所以在电气传动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从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建立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然后按照自动控制原理,对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通过仿真获得了参数整定的依据。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套实验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主电路、反馈电路、触发电路及控制电路的具体实现。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实验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双闭环调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采用MATLAB软件中的控制工具箱对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并用SIMULINK进行动态数字仿真,同时查看仿真波形,以此验证设计的调速系统是否可行。 关键词直流电机直流调速系统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双闭环系统 一、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1、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介绍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电动机在启动阶段,电动机的实际转速(电压)低于给定值,速度调节器的输入端存在一个偏差信号,经放大后输出的电压保持为限幅值,速度调节器工作在开环状态,速度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流给定值送入电流调节器, 此时则以最大电流给定值使电流调节器输出移相信号,直流电压迅速上升,电流也随即增大直到等于最大给定值, 电动机以最大电流恒流加速启动。电动机的最大电流(堵转电流)可以通过整定速度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来改变。在电动机转速上升到给定转速后, 速度调节器输入端的偏差信号减小到近于零,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退出饱和状态,闭环调节开始起作用。 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介绍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两者之间实行嵌套连接,如图1—1所示。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

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董长青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班级: Z070303 学号: Z07030330 指导教师:姬宣德 日期:2010年03月10日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调速领域中,双闭环控制的理念已经得 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应用。相对于单闭环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地 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的弱点。双闭环控制则很好的弥补了他的 这一缺陷。 双闭环控制可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的分别作用,从而获得 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其良好的动态性能主要体现在其抗负载扰动以 及抗电网电压扰动之上。正由于双闭环调速的众多优点,所以在此有 必要对其最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次课程设计目的就是 旨在对双闭环进行最优化的设计。 Summa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n the speed area, the concept of dual-loop control has been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re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 Relative to the single closed-loop system can not arbitrarily control the dynamic

process of current and torque weakness. Double closed-loop control is very good to make up for this shortcoming of his. Double-loop speed and current control can achieve the difference of two negative feedback effect, thus get a good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anti-disturbance and anti-grid load over voltage disturbance.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many advantages of Double Closed Loop, so here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its depth discussion and study.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double loop design. 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4 1.1系统性能指标 1.2整流电路4 1.3触发电路的选择和同步5 1.4双闭环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6 二. 设计计算书7 2.1整流装置的计算7 2.1.1变压器副方电压7 2.1.2变压器和晶闸管的容量8 2.1.3平波电抗器的电感量8 2.1.4晶闸管保护电路9 2.2 控制电路的计算10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 真课程设计 学号:1030620227 姓名:李斌 指导老师:胡开明 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3年11月

目录 一、设计要求 (1) 二、设计报告的要求 (1) 三、题目及要求 (1) (一)自动控制仿真训练 (1) (二)控制方法训练 (19) (三)控制系统的设计 (23) 四、心得体会 (27) 五、参考文献 (28)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 1、 完成给定题目中,要求完成题目的仿真调试,给出仿真程序和图形。 2、 自觉按规定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因事要请假。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期间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围坐在一起谈与课程设计无关的空话,若违规,则酌情扣分。 3、 课程设计是考查动手能力的基本平台,要求独立设计操作,指导老师只检查运行结果,原则上不对中途故障进行排查。 4、 加大考查力度,每个时间段均进行考勤,计入考勤分数,按照运行的要求给出操作分数。每个人均要全程参与设计,若有1/3时间不到或没有任何运行结果,视为不合格。 二:设计报告的要求: 1.理论分析与设计 2.题目的仿真调试,包括源程序和仿真图形。 3.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 三:题目及要求 一)自动控制仿真训练 1.已知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s s x G s x G +=+= 22132)(,131)(

①在MATLAB中分别用传递函数、零极点、和状态空间法表示; MATLAB代码: num=[1] den=[3 1] G=tf(num,den) [E F]=zero(G) [A B C D]=tf2ss(num,den) num=[2] den=[3 1 0] G=tf(num,den) [E F]=zero(G) [A B C D]=tf2ss(num,den) 仿真结果: num =2 den =3 1 0 Transfer function: 2 --------- 3 s^2 + s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a18653809.html,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的应用 作者:罗卫东 来源:《卷宗》2012年第02期 摘要:仿真软件在PLC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对于PLC系统的新编程序来说实际操作会有很大的风险,PLC的一个错误指令就会造成设备和操作人员不可预计的伤害。在网络上,用户可以安装这种软件,从开放式的资料库中获取所需要的各种功能部件。本文就从仿真软件在网络以及PLC设计中的应用方面来进行探索。 关键词:仿真软件;网络应用;PLC设计 仿真软件是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达到网络应用的标准,这是种通过模拟网络流量就可以获取到网络设计中所需要的相关数据的仿真软件。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都朝着高速大型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重大生产设备的运用使得成本日益增高,对运行操作人员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由于仿真系统可以近乎真实的贴近现场实际,同时因为不需要到现场实际节省了很大的操作空间,而快速提高了现场的调试效率,降低了用于调试系统的费用和风险。 一、仿真软件的功能 1、控制程序运行 在PLC设计中仿真软件可以仿真其过程映像的输入输出,在仿真窗口改变运行程序的输入变量的ON/OFF状态进行控制程序,观察输出的变量状态能否符合要求、程序运行能否达到正确运行的目标,起到监视程序运行结果的作用。 2、防止程序出错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仿真软件会通过对程序的检测修改定时器、计数器等。也可以通过程序自动运行或手动复位定时器。这样的检测不仅能够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和缺陷,还可以使PLC 设计更加的完美。也可以在PLC设计过程中使用软件来改变它的控制过程,而PLC使用者对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是必不可少的。 3、拥有储存记忆功能 仿真软件模拟是针对软元件、缓冲存储器、外设输入/出的读写。它的这项功能既可以存储PLC内的软元件、存储器的缓冲存储器的数据,并可以将这种数据使用到以后的调试工作中。如果用户想要收集相关网络设备中的某些特殊代码时,可以通过层次上的编程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网络代码。但在网络信息相对复杂的环境下,使用者的程序必须进行现场调试,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差错,使用者直接将程序应用到实际操作系统中进行控制调试的话,会被设备带来一定的未知风险。

液位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液位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093 学号: 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 12.6.25--12.7.6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自动化 学 号 090302091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自动化093 设计题 目 液位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 课题完成的设计任务及功能、要求、技术参数 实现功能 设计一个液位闭环反馈控制系统 。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要对储罐、反应器等密闭容器的液位进行控制,为了能够精确控制液 位高度,保证正常生产,要求设计液位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能抑制流量波动,且系统无余差。 设计任务及要求 1、确定控制方案并绘制工艺P&ID 图、系统框图; 2、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和参数; 3、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 4、若设计由计算机实现的数字控制系统应给出系统硬件电气连接图及程序流程图; 5、按规定的书写格式,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应在4000字以上。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20~100cm ; 控制精度:±0.5cm ; 控制液位:80cm ; 最大偏差:1cm ; 工作计划 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理解掌握系统的控制要求。(2天,分散完成) 2、确定系统的控制方案,绘制P&ID 图、系统框图。(1天,实验室完成) 3、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2天,分散完成) 4、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实验室1天) 5、仿真分析或实验测试、答辩。(3天,实验室完成) 6、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1天,分散完成)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总成绩: 年 月 日

双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0 双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1) 1、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组成 (1) 2、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 (1) 3、比值系数的计算 (2) 4、设备投运步骤以及实验曲线结果 (2) 5、总结 (6) 6、参考文献 (6)

摘要 在许多生产过程中,工艺上常常要求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料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一旦比例失调,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产量下降,质量降低,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这种自动保持两个或多个参数间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就是比值控制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比值控制系统就是用于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料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需要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的两种物料中,总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物料,称这种物料为主物料,另一种物料在控制过程中跟随主物料的变化而成比例的变化,这种无物料成为从物料。由于主,从物料均为流量参数,又分别成为主物料流量和从物料流量,通常,主物料流量用Q1表示,从物料流量用Q2表示,工艺上要求两物料的比值为K,即K=Q2/Q1.在比值控制精度要求较高而主物料Q1又允许控制的场合,很自然就想到对主物料也进行定值控制,这就形成了双闭环比值系统。在双闭环比值系统中,当主物料Q1受到干扰发生波动时,主物料回路对其进行定值控制,使从物料始终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因此主物料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而从物料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主物料发生变化时,通过比值器的输出,使从物料回路控制器的设定值也发生变化,从而使从物料随着主物料的变化而成比例的变化。当从物料Q2受到干扰时,和单闭环控制系统一样,经过从物料回路的调节,使从物料稳定在比值器输出值上。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由于实现了主物料Q1的定值控制,克服了干扰的影响,使主物料Q1变化平稳。当然与之成比例的从物料Q2变化也将比较平稳。根据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优点,它常用在主物料干扰比较频繁的场合,工艺上经常需要升降负荷的场合以及工艺上不允许负荷有较大波动的场合。本实验通过了解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组成,进行双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设计(包括仪表选型)以及进行比值系数的计算,最后基于WinCC进行监控界面设计,给出不同参数下的响应曲线,根据扰动作用时,记录系统输出的响应曲线。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书-学生

实验总要求 1、封面必须注明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实验人员班级、学号(全号)和姓名等。 2、内容方面:注明实验所用设备、仪器及实验步骤方法;记录清楚实验所得的原始数据和图像,并按实验要求绘制相关图表、曲线或计算相关数据;认真分析所得实验结果,得出明确实验结论。 3、图形可以打印出来并剪贴上去,文字必须用标准试验纸手写。

实验一MATLAB绘图基础 一、实验目的 了解MATLAB常用命令和常见的内建函数使用。 熟悉矩阵基本运算以及点运算。 掌握MATLAB绘图的基本操作:向量初始化、向量基本运算、绘图命令plot,plot3,mesh,surf 使用、绘制多个图形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建立并执行M文件multi_plot.m,使之画出如图的曲线。

三、实验方法(参考程序) 四、实验要求 1.分析给出的MA TLAB参考程序,理解MA TLAB程序设计的思维方法及其结构。 2.添加或更改程序中的指令和参数,预想其效果并验证,并对各语句做出详细注释。对不 熟悉的指令可通过HELP查看帮助文件了解其使用方法。达到熟悉MA TLAB画图操作的目的。 3.总结MATLAB中常用指令的作用及其调用格式。 五、实验思考 1、实现同时画出多图还有其它方法,请思考怎样实现,并给出一种实现方法。 (参考程序如下)

%hold on;hold off命令

2、思考三维曲线(plot3)与曲面(mesh, surf)的用法,(1)绘制参数方程 233,)3cos(,)3sin()(t z e t t y e t t t x t t ===--的三维曲线;(2)绘制二元函数 xy y x e x x y x f z ----==22)2(),(2 ,在XOY 平面内选择一个区域(-3:0.1:3,-2:0.1:2),然后绘 制出其三维表面图形。(以下给出PLOT3和SURF 的示例)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设计意义 (1) 1.2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要求 (1) 第2章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及稳定性的分析 (2) 2.1 原系统的工作原理 (2) 2.2 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3) 2.3 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的判断 (3) 2.4 相角稳定裕度γ的判断 (4) 第3章调节器的设计及仿真 (5) 3.1 调节器的选择 (5) 3.2 PI调节器的设计 (5) 3.3 校正后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8) 3.4 系统的仿真结构图及测试结果 (8) 第4章课程设计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1、概述 1.1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设计意义 为了提高直流调速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包括单闭环系统和多闭环系统)。对调速指标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单闭环系统,而对调速指标较高的则采用多闭环系统。按反馈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转速反馈,电流反馈,电压反馈等。在单闭环系统中,转速单闭环使用较多。在对调速性能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常利用直流电动机作动力,但直流电动机开环系统稳态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可利用速度负反馈提高稳态精度,而采用比例调节器的负反馈调速系统仍是有静差的,为了消除系统的静差,可用积分调节器代替比例调节器. 反馈控制系统的规律是要想维持系统中的某个物理量基本不变,就引用该量的负 反馈信号去与恒值给定相比较,构成闭环系统。对调速系统来说,若想提高静态指标, 就得提高静特性硬度,也就是希望转速在负载电流变化时或受到扰动时基本不变。要 想维持转速这一物理量不变,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发就是采用转速负反馈构成转速闭环 调节系统。 1.2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要求 n=1500rpm,U N=220V,I N=17.5A,Ra=1.25Ω。主回路总电阻电动机参数:P N=3KW, N R=2.5Ω,电磁时间常数T l=0.017s,机电时间常数Tm=0.075s。三相桥式整流电路,Ks=40。测速反馈系数α=0.07。调速指标:D=30,S=10%。 设计要求: (1)闭环系统稳定 (2)在给定和扰动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为零。 设计任务: (1)绘制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调节器设计;

(完整word版)直流电机的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系部名称: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级: 时间:

直流电机的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一、设计要求: 利用PID 控制器、光电传感器及F/V 转换器设计直流电机的闭环调速系统。 要求:给定直流小电机,设计模拟PID 控制器,利用传感器检测速度(ST15、 LM331),搭建成闭环控制电机转速系统。 (1)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20%; (2)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t s =1s ±0.02s 。 二、设计方案分析 1、方案设计: 器材:电路板、PID 控制器、小型直流电机、LM331、ST151各一片 电阻、电容若干、导线、LM324若干 原理框图: 输入 输出 注: 1.输入电源信号与反映电机转速变化的电压信号的反馈调节电压信号,作为共同输入,通过PID 控制器调节,驱动电机工作。 2.电动机转动叶轮,叶轮通过转动在光电传感器处产生脉冲信号并输入给F/V 转换器;F/V 转换器将频率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将此作为反馈信号然后通过PID 控制器对输出电压进行校正。 2、背景知识介绍: 减 PID 控制器 直流电机 F/V 转换器Lm331 光电传感器ST151

(1)选题背景及意义 在电气时代的今天,电动机一直在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的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务与办公设备,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家用电器,都大量地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动机。对电动机的控制可分为简单控制和复杂控制两种,简单控制是只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制动、正反转控制和顺序控制。这类控制可通过继电器、可编程控制器和开关元件来实现。复杂控制是只对电动机的转角、转矩,电压、电流等物理量进行控制,而且有时往往需要非常精确的控制。以前对直流的简单控制的应用很多,但是,随着现代步伐的迈进,人们对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直流电机的PID控制控制逐渐成为主流,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2)系统校正 系统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统整个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在系统校正中,当系统的性能指标以单位阶跃响应的峰值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量、阻尼比、稳态误差等时域特征量给出时,一般采用的是根轨迹校正法,实验所用软件为MATLAB、EWB软件,使用MATLAB软件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根轨迹图,系统的闭环阶跃响应,观察系统校正前后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系统所需性能指标,在Simulink界面下或使用EWB软件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运行,观察系统输出曲线的变化。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校正方法为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串联校正比反馈校正设计简单,也比较容易对信号进行各种必要形式的转换,特别在直流控制系统中,由于传递直流电压信号,适合采用串联校正。在确定校正装置的具体形式时,根据校正装置所需提供的控制规律选择相应的元件,常常采用比例、微分、积分控制规律,或基本规律的组合,如比例微分、比例积分等。而本次课题选择的正是PID即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三、硬件设计: 总体仿真电路:

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控制工程学院课程实验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自动化(工控)姓名曾晓波学号2009021178 日期2013-1-6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实验目的: (1 )掌握极点配置定理及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 )比较输出反馈与状态反馈的优缺点; (3 )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实验内容: (1 )针对一个二阶系统,分别设计输出反馈和状态反馈控制器;(2 )分别测出两种情况下系统的阶跃响应;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二、实验设备 装有的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一个控制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要通过解的特征来评价,也就是说当传递函数是有理函数时,它的全部信息几乎都集中表现为它的极点、零点及传递函数。因此若被控系统完全能控,则可以通过状态反馈任意配置极点,使被控系统达到期望的时域性能指标。

闭环系统性能与闭环极点(特征值)密切相关,在状态空间的分析和综合中,除了利用输出反馈以外,主要利用状态反馈来配置极点,它能提供更多的校正信息。 (一) 利用状态反馈任意配置闭环极点的充要条件是:受控系统可控。 设( )受控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状态向量x 通过状态反馈矩阵k ,负反馈至系统参考输入v ,于是有 这样便构成了状态反馈系统,其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状态反馈系统结构图 状态反馈系统动态方程为 闭环系统特征多项式为 ()()f I A bk λλ=-+ (1-2) 设闭环系统的期望极点为1λ,2λ,…,n λ,则系统的期望特征多项式 x b v u 1 s C A k - y x &

为 )())(()(21*n f λλλλλλλ---=Λ (1-3) 欲使闭环系统的极点取期望值,只需令式(1-2)和式(1-3)相等,即 )()(* λλf f = (1-4) 利用式(1-4)左右两边对应λ的同次项系数相等,可以求出状态反馈矩阵 []n k k k Λ 2 1 =k (二) 对线性定常连续系统∑(),若取系统的输出变量来构成反馈,则所得到的闭环控制系统称为输出反馈控制系统。输出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开环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和输出反馈律分别为 H 为r *m 维的实矩阵,称为输出反馈矩阵。 则可得如下输出反馈闭环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输出反馈闭环系统可简记为H(),其传递函数阵为: (s)()-1B B ? A C H y - x u v + + + x ' 开环系统 A B C H '=+?? =?=-+x x u y x u y v ()A BHC B C '=-+??=? x x v y x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平台的构建_刘根旺

第27卷第3期 2008年3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 H AND EX PLORAT I ON I N LABORATORY Vo.l 27N o .3 M ar .2008 #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平台的构建 刘根旺 (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4) 摘 要:针对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实验与科研的需要,设计构建了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与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综合了多学科知识和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可以用于飞行器的组合导航与精确制导系统以及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具有综合多样的实验功能。 关键词:飞行器;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V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08)03-0026-03 Buil d i n g of Experm i ent al P l a tf or m f or A ir cr aft Control Syste m Desi g n and Sm i ul a ti o n LIU G en-w ang (I nstitute of Astronauti c s&A eronautics ,Un i v ersity of E lectr onic Science &Techno logy o f China ,Chengdu 610054,Ch i n a) Abst ract :Consi d eri n g teaching and experi m ent and research for postgraduates m a jori n g i n nav igati o n ,guidance and contro,l an experi m enta l platfor m for a ircraft contr o l syste m design and si m u lation w as deve l o ped .The bu il d i n g o f t h is platfor m synthesizes kno w ledge o f several subjects and a lot of advanced techniques .It can be used for t h e design and si m ulation o f a ircraft i n tegrated nav iga ti o n and precisi o n guidance syste m and attitude contro l syste m.It has m u ltiple f u nctions i n teach i n g ,experi m ent and research.K ey w ords :a ircraf;t contro l syste m ;si m u lation ;experi m ental p latfor m CLC nu m ber :V249 Docu m ent code :A Ar ticle I D:1006-7167(2008)03-0026-03 收稿日期:2007-05-11 作者简介:刘根旺(1974-),男,河北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导航、制导与控制。Te:l 135********;E-m ai:l abb aabba @126.co m 1 引 言 飞行器控制系统作为飞行器的神经中枢,其可靠性、稳定性及精确度是飞行器安全飞行和执行任务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为保证飞行器的飞行航迹及打击目标的准确性,对其在飞行过程中数据实时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算法也越来越复杂。建立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平台可以为飞行器的数字化设计及设计过程中的数字仿真与半实物仿真实验提供条件。本实验平台的构建以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立为背景,主要目的是为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和用于先进的导航、制 导与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科研工作提供实验条件。 2 设计思想 首先,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平台要综合考虑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能够用于组合导航、精确制导、飞行器控制系统原理和飞行器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演示。 其次,该实验平台还要充分体现飞行器控制系统的特点,满足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要求。能够用于飞行器控制系统及其各分系统的设计,并且能够为飞行器控制系统中的算法设计乃至系统集成设计提供数字仿真和半实物仿真条件。 此外,该实验平台的建设还要具有独立的专业特 色,并且服务于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而成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该实验平台的构建是基于教学和科研的目的,其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教学设计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介绍 本节是在学生对控制系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具体的阐述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的辨证关系,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也是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章节章节。为以后学习的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的各方面因素 能力目标:能结合身边的案例找出干扰的因素,并作出分析。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个控制系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并能从物性到理性过渡,能对学习与人生产生干扰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分析干扰在控制系统的影响,反馈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难点:干扰系统的全面分析,反馈环节的使用。 【教法设计】 本课通过“案例分析法”,采用启发式、讲述式、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努力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自己建构出本课的知识点。 【学法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对控制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控制的干扰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根据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还是很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内容。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案例——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思维扩展”。【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相关资料的准备,包括文本(骑自行车的干扰分析,学生生活经验)、图片(各种自行车图片、影响因素图片);教师演示教学课件。课件容纳一些图片和例子说明。 图片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把书中照片用数码相机拍摄,通过电脑处理后使用。【教学策略】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教师讲授,媒体演示,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 2.教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做一个简单的调查:每天上学骑自行车的感受?乘车的感受等? 在送乘飞机出行时,为什么不能说祝你一路顺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大部分同学应该是有风的影响,从而联系到本节课的内容:干扰因素,同时乘车也有干扰,而且不论是骑自行车还是乘车干扰因素不止一个,有主要的,有次要的。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研究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新课教学】 1、干扰因素 本环节通过对二个典型的案例的分析,由学生归纳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再联系实际生活,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证明他们的观点。 案例一:逆风中骑自行车。 案例二:飞机飞行。 结论:在控制系统中,干扰因素一定有,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若干个 案例三:战士在大风大雨中进行射击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