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管厂API Q1第九版风险评估程序实例

钢管厂API Q1第九版风险评估程序实例

钢管厂API Q1第九版风险评估程序实例
钢管厂API Q1第九版风险评估程序实例

1.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中影响产品交付和产品质量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因素策划及实施。

2.0 目的

为了控制可能会影响产品交付和产品质量有关的风险,为风险识别、评估和降低确定技术、工具和对其应用,特制定本程序。

3.0 设备要求

不适用

4.0 职责

4.1 工程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生质量风险、检验文件的制定和更改以及设

备设施的可利用性、可维护性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4.2

营销主料采购和供应链辅料采购部负责对原辅材料采购、外包方和供方

业绩进行评估和控制;负责供方变化及其质量管理体系变化产生的风险

进行评估和控制;

4.3 销售/客服部和工程部负责不合格产品交付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4.4 质量安全部负责产品的检验与试验过程、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4.5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人员能力、专项技能的符合性、组织机构变更以及关

键或重要人员的改变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风险控制。

5.0 程序

5.1

定义

5.1.1风险:有可能发生并有潜在负面结果的局面或境况

5.1.2 风险评估

评估来自可能发生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的适当性和决定该风险是否可接

受的过程。

5.2 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过程

1)评估准备----收集资料,制定计划

2)风险识别----事故类型,影响因数及机制

3)风险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程度,风险值的确定,风险分级

4)风险控制----制定方案,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5)登记重大风险项目

6)定期检查提出整改方案

5.3 风险源的识别

5.3.1 风险源的识别应考虑以下方面:

5.3.1.1与产品交付相关的风险评估应包括:

1)设施/设备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2)供应商绩效以及材料的可用性/供应

3)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风险评估应包括:

4)不合格品的交付

5)合格人员的可利用性

5.3.2识别的方法

5.3.2.1预先风险分析

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风险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估。

5.3.2.2讨论

召集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生产制造过程

中存在的风险。对预先风险分析得出的风险进行补充和确认;

5.4 风险评估

5.4.1 LEC定量评估法

将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评估,用发生风险的可能性(L),发生

风险的频繁程度(E),发生风险产生的后果(C),进行打

分,用E*L*C得出每一个风险的可能性大小(D)。从而评估出

每一个风险源的风险大小。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大小;

E-发生风险的频率;

C-发生风险产生的后果。

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

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L)(见表1)

2)发生风险的频繁程度(E)(表2)

3)发生风险产生的后果严重度(C或S)(表3)

1)不可接受风险:直接影响生产进度或引起停产的关键设施或设备

发生损坏;直接影响生产经营的人员发生变动;会引起产品质量

重大问题或停产的供方或材料;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产品交付的

严重突发事件。

2)D>70的风险为重大风险。

5.4.2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法(PFMEA)

5.4.2.1 过程FMEA工作原理:

1)明确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对失效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

2)客观评估各种原因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当某种原因出现时能被检测出该原因发生的可能性;

3)对各种潜在的产品和流程失效进行排序;

4)以消除产品和过程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并帮助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

5.4.2.2过程FMEA 评估准则

a)风险严重度(S)评价准则风险严重度是指某种潜在失效模式发生时对

产品质量及

顾客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取值范围在1~10

之间。其评价准则见表 3

b)风险发生频度(O)评价准则

风险发生率是指某项潜在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发生

的概率越高,其发生率是越大,发生率的取值范围在

1~10之间,其评价准则见表5:

表5:风险发生频度(O)评价准则

c)

探测度D评价准则

探测度(D)是指当某项潜在失效发生时,根据现有的控制手段及检

测方法,能将其准确检出的概率的评价指标,取值范围1~10之间,

其评定准则见表6

(表6)

d)

风险顺序数(RPN)

风险顺序数(RPN)是严重度(S)、发生频度(O)

和探测度(D)的乘积,取值在1至1000之间,即:

RPN=S×O×D

5.4.2.3

风险降低

风险顺序数是某项潜在失效模式发生的风险性及其危害的综合性评价指标,根据RPN的大小及严重度的大小确定应重点预防的潜在失效模式,RPN值高的失效模式应作为预防控制的重点。在一般的实施中,不论RPN大小如何,当严重度大于8时,或者RPN≥70时,视为重大质量风险,必须采取改进措施,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并设立控制目标,明确措施执行责任人。

5.4.2.4

措施执行后的RPN

当确认了预防/纠正措施后,估算并记录执行措施后的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级别,计算并记录纠正后的RPN值。

5.4.2.5 所有更改后的级别都应该被评审,而且如果有必要考虑进一步的措施,还要重复分析步骤。

5.4.2.6

FMEA跟踪和更新

负责过程FMEA的产品支持工程师要负责确保所有的建议措施已被实施或已妥善的落实。FMEA 是一个动态文件,它不仅

应该随时体现最新的设计版本,还应该体现最新的有关纠正措

施,包括开始生产后发生的事件。

5.5

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实施

5.5.1 各部门按照上述规定,根据“LEC定量评估法”对风险进行识

别和评估,填写《风险评估调查表》,根据PFMEA 对各过程的

潜在失效模式对不合格品的交付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填写《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表》。

5.5.2

各部门将《风险评估调查表》和《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表》上交质量安全部。质量安全部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列入

《重大风险清单》。

5.6 风险控制

5.6.1

风险控制的输出根据分级,可形成应急预案,也可采取控制措施等方

式降低、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5.6.2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1)

对不可接受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2)

对重大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适用时包括应急预案

3)

对一般风险,对职工进行风险教育,有关部门完善现有制度和措施,加强运行监控。

5.6.3

风险控制措施

1)

建立和完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

2

监控措施的落实。

3)

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4)

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5.7 风险项目的更新

5.7.1

各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风险项目的更新工作,

对新增风险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新增重大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相关法律法规和适用的标准变化时;

2)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

3)开展新项目活动之前(如新产品生产等);

4)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

5)采用新的材料或关键供方变化时;

6)组织结构的变更或关键、重要人员发生变化时发现新的风险源时。

5.7.2

各部门根据5.7.1 内容补充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填写新增的

风险评估记录,报质量安全部备案。

反恐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反恐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C-TPAT/GSV) 1、目的: 为确保商业伙伴的C-TPAR反恐管理体系持续正常运行,且流程和程序符合C-TPAR反恐管理的相关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与本厂有业务往来的商业伙伴 3、定义: 为确定商业伙伴的C-TPAT反恐管理活动的流程和程序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所作出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和风险评估。 4、职责权限 4.1由生产、品质、物控等部门对商业伙伴进行生产、品质、技术方面进行评估。 4.2由生产部、安全主任和行政部对商业伙伴进行安全方面的评估。 4.3安全管理者联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进行评估。 5、风险评估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风险评估小组组长由生产经理担任;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由采购部、品管部、业务部、生产部、行政部安全主任等相关人员担任。 6、风险评估小组组长职责: 6.1评估小组组长职责: 6.1.1代表评估小组对评估实施管理;

6.1.2确定评估范围; 6.1.3确认评估结果; 6.1.4确认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及处理结果; 6.1.5汇总评估结果,作出评估总结报告。 6.2评估小组成员职责: 6.2.1根据评估组长选定的流程、程序的范围进行风险评估; 6.2.2风险评估前要重新评估与流程、程序范围有关的资料及前次评估记录; 6.2.3有效地评估所有应评估的范围; 6.2.4根据记录和证据资料及现场考察等确认流程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2.5将评估中的不符合事项向风险评估小组汇报。 7、评估内容: 7.1评估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7.2评估各部门的保安行为是否符合流程和程序之要求; 7.3与C-TPAT有关的保安措施。 8、被评估商业伙伴在评估过程中负有以下责任: 8.1与风险评估小组积极配合; 8.2将评估目的、范围、时间等有关内容通知本公司有关人员; 8.3提供风险评估小组所需的资料及做现场说明等,以便评估顺利进行; 8.4对评估中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 8.5实施纠正措施并确认后,向风险评估小组报告。 9.末次会议:

企业公司风险评估分析与实践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风险评估分析与实践 [摘要] 风险评估的极端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用户认同。在四年多的风险评估实践中,在从覆盖政府,以及电信、金融等众多行业的逾百个大小用户的风险评估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安全需求的不断明确。 一、前言 风险评估的极端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用户认同。在四年多的风险评估实践中,在从覆盖政府,以及电信、金融等众多行业的逾百个大小用户的风险评估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安全需求的不断明确。在2000-2001年,大多数用户的安全评估需求主要集中于系统脆弱性评估和渗透性测试;在2001-2002年,多数用户的安全评估需求已经侧重于整个管理体系的评估和对特定应用系统的评估;从2002年开始,许多行业用户对全面风险评估和等级化评估提出了要求。 二、标准与理论 我们在风险评估实践中,主要参考了BS 7799(ISO/IEC 17799)、ISO/IEC 15408-1999(等同GB/T 18336-2001)、ISO/IEC 13335、SSE-CMM等标准。另

三、风险评估模型 资产由于自身的脆弱性,使得威胁的发生成为可能,从而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形成了风险。换句话说,风险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影响、威胁和脆弱性进行分析的过程,而且都紧紧围绕着资产。在风险评估中,资产的价值、资产被破坏后造成的影响、威胁的严重程度、威胁发生的可能性、资产的脆弱程度都是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 在ISO/IEC 13335中描述了非正式风险评估、基线风险评估、详细风险评估、综合风险评估等四种方法。国内目前推行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评估指南》接近于基线评估方法。 基线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信息系统实施一些标准的安全防范措施使其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安全级别。这种评估方法不考虑系统所面对的具体风险有多大,而是对安全风险模型中系统资产所面临的威胁、脆弱性及其受破坏后造成的影响直接进行问题分析,为客户信息系统建立系统安全基线或更高一级的安全要求。采用基线风险评估方法,因为涉及到安全基线或某一级别安全要求的建立,实施时通常需要参照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基线风险评估的优点是不需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在安全需求相同时比较有效。基线风险评估的主要缺点是通用安全标准针对性不强。

6.6 2011对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进行定期风险评估的程序和记录

商业伙伴风险评估程序 一、总则 1、为加强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的安全管理,使其严格遵守公司的有关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因为商业伙伴的责任而影响公司的声誉和效益,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商业伙伴(供应商、货代等)。 二、管理原则和体制 1、公司可对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定信用等级,根据等级实施部同的管理。 2、公司应每隔半年对商业伙伴进行风险评估的评价,不合格的解除商业伙伴 的合作关系。 3、风险评估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4、风险评估记录应归档,记录保存一年以上。 5、风险评估小组应由技术中心、厂办、物供、品管、生管中心共同评估完成。 三、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级标准 四、公司制定如下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级标准: (一)标准:满分100分,每一小项目为4分。 (二)等级:1、60分以下为不合格,应取消与其的合作关系; 2、60分-69分为合格,可保持合作关系; 3、70-79分为良,可保持合作关系; 4、80分及以上未优秀,应积极保持合作关系,并从公司的长远 角度发展,在选择商业伙伴时,应优先考虑。 (三)、项目细分: 1、资质水平:包括:(1)经营资质;(2)特种作业资质。 2、安全水平:包括:(1)生产保安措施;(2)运输保安措施;(3)存放保安措 施。 3、质量水平:包括:(1)来料的优良品率;(2)质量保证体系;(3)样品质量。 4、交货能力:包括:(1)交货的及时性;(2)扩大供货的弹性;(3)样品的及 时性。 5、价格水平:包括:(1)优惠程度;(2)消化涨价的能力;(3)成本下降空间。 6、技术能力:包括:(1)工艺技术的先进性;(2)后续研发能力;(3)产品设 计能力。 7、后援服务:包括:(1)零星订货保证;(2)配套售后服务能力。 8、人力资源:包括:(1)经营团队;(2)员工素质;(3)雇佣方法。 9、合作状况:包括:(1)合同履约率;(2)合作融洽关系;(3)合作年限。 五、本评估程序应明确告知各商业合作伙伴(供应商、货代等)。 六、记录 《对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进行风险评估的记录》

风险评估方法简介及分析模板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 1 评价方法简介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美国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值越大,表明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2 评分步骤 1. 以类比作业条件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 2. 由专家组成员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集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3 赋分标准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定性表达了事故发生概率。必然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1,规定对应的分值为10;绝对不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0,而生产作业中不存在绝对不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故规定实际上不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应的分值为0.1;以此为基础规定其他情况相对应的分值,见附表2-3。 表2-3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分值为10,最小的分值为0.5,分值0表示人员根本不暴露危险环境中的情况没有实际意义。具体打分的标准见附表2-4。

附表2-4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由于事故造成人员的伤害程度的范围很大,规定把需要治疗的轻伤对应分值为1,许多人同时死亡对应的分值为100,并可依据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应用插分法取值、赋分见附表2-5。 附表2-5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经验,规定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为低危险性,比日常骑车上班的危险性略低;在70~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在160~320之间,有高度危险性,必须立即整改;大于320时,有异常危险性,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按危险性分值划分危险性等级的标准见附表2-6。 附表2-6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值

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1.定义: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对于风险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2.内容: (1对风险本身的界定。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强度;风险持续时间;风险发生的区域及关键风险点。 (2)对风险作用方式的界定。包括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否会引发其他的相关风险;风险对企业的作用范围等。 (3)对风险后果的界定。在损失方面:如果风险发生,对企业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果避免或减少风险,企业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冒风险的利益方面:如果企业冒了风险,可能获得多大的利益?如果避免或减少风险,企业得到的利益又是多少? 3.程序: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1.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 3.任务: 识别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A:风险评估定义: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

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在灾害(自然灾害,社会灾害,科技生产灾害等)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是自然或人为环境中,能够对人类生命、财产或各种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并达到造成灾害程序的罕见或极端的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风暴潮、霜冻、低温、冰雹、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均为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即由孕灾环境产生的各种异动因子。其是由各种自然异动(暴雨、雷电、台风、地震等)、人为异动(操作管理失误、人为破坏等)、技术异动(机械故障、技术失误等)、政治经济异动(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等)等产生的。 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受灾体一起决定了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 当致灾因子作用于人类社会并造成灾害时,称这类致灾因子为危害;当它不作用于人类社会或作用于人类社会,或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时,如发生在无人区的地震和山洪,主要起到缓解旱情作用的暴雨等,这些致灾因子只称为自然现象变异。 致灾因子是导致灾害的直接极端事件,孕灾环境是简单地就是能发生灾害所需的地理环境。 比如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可能是一场暴雨,也可能是突然的冰雪融水或其它的增水事件。而泥石流的孕灾环境是发生泥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人口、城市、经济等因素。注意一点:孕灾环境不只有自然环境还有人文方面的,无人不成灾,没有人口的地方可能有泥石流,但不可能有泥石流灾害 举个例子吧。 台风、地震、蝗虫是致灾因子 对应的孕灾环境分别是: 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商业伙伴风险评估程序

商业伙伴风险评估程序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商业伙伴风险评估程序 一、总则 1、为加强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的安全管理,使其严格遵守公司的 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因为商业伙伴的责任而影响公司的声誉和效益,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商业伙伴(供应商、货代等)。 二、管理原则和体制 1、公司可对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定信用等级,根据等级实施部同的管理。 2、公司应每隔半年对商业伙伴进行风险评估的评价,不合格的解除 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 3、风险评估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4、风险评估记录应归档,记录保存一年以上。 5、风险评估小组应由技术中心、厂办、物供、品管、生管中心共同评估完成。 三、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级标准

四、公司制定如下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级标准: (一)标准:满分100分,每一小项目为4分。 (二)等级:1、60分以下为不合格,应取消与其的合作关系; 2、60分-69分为合格,可保持合作关系; 3、70-79分为良,可保持合作关系; 4、80分及以上为优秀,应积极保持合作关系,并 从公司的长远角度发展,在选择商业伙伴时, 应优先考虑。 (三)、项目细分: 1、资质水平:包括:(1)经营资质;(2)特种作业资质。 2、安全水平:包括:(1)生产保安措施;(2)运输保安措施;(3)存放保安措施。 3、质量水平:包括:(1)来料的优良品率;(2)质量保证体系;(3)样品质量。 4、交货能力:包括:(1)交货的及时性;(2)扩大供货的弹性;(3)样品的及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徐田坤 【摘要】: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生命线,是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运营里程不断增加,线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化效应日益凸显,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运营时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已经从“事后分析型、被动型”发展到“事前预防型、主动型”阶段,由经验管理转向现代系统安全风险管理阶段。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涉及到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等方面,风险源日趋增多,风险的形成也日益复杂,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时有发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安全运营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因此,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因素作用的机理、发展、演变等规律进行研究,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对风险因素的安全状态进行全面、准确、动态把控,以便更好制定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策略,使之处于可控状态,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和可靠性,预防及减少运营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性并对突发事件下网络化运营客流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点,如网络规模性、网络关联性、网络交叉性、网络放大效应等;通过对日本、韩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网络客流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网络化客流增长规律;根据北京网络客流统计分析,得出网络客流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突发事件条件下网络客流传播机理以及传播规律。2.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特点及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运营事故影响因素的ISM模型。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统计分析,探索了运营事故发生规律如事故类型、原因以及时间、空间、延误、事故等级等分布规律。对影响运营安全的人为因素、设备设施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进行深刻剖析,找出影响运营安全风险因素的致因机理及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了运营事故影响因素的ISM模型。从众多影响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及其复杂因素链中,揭示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以及深层次影响因素。 3.构建了基于6σ-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单因素多属性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针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复杂性、非线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根据风险因素属性不同,将反映风险因素特征的属性划分为动态和静态风险因子,构建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6σ理论、欧几里德距离公式方法、坐标组合法为基础,构建了基于6σ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单因素多属性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得到更为客观、全面、准确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因素总体安全风险水平的评价结果。4.建立了基于可拓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多因素综合安全评估模型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划分为网络安全因素、人员因素、设备设施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五大类,建立了网络化运营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估系,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的状态在不断变化,本文将可拓理论、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可拓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多因素综合安全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对整个评价对象、单个指标分别进行安全评价,判断其所处的安全状态,为制定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最后

GSV对商业伙伴进行风险评估的程序

对商业伙伴进行风险评估的程序 1、目的: 为确保商业伙伴的C-TPAR反恐管理体系持续正常运行,且流程和程序符合C-TPAR反恐管理的相关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与本厂有业务往来的商业伙伴 3、定义: 为确定商业伙伴的C-TPAT反恐管理活动的流程和程序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所作出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和风险评估。 4、职责权限 4.1由生产、品质、物控等部门对商业伙伴进行生产、品质、技术方面进行评估。 4.2由生产部、安全主任和行政部对商业伙伴进行安全方面的评估。 4.3安全管理者联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进行评估。 5、风险评估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风险评估小组组长由行政办经理担任;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由采购部、品管部、业务部、生产部及安全主任等相关人员担任。 6、风险评估小组组长职责: 6.1评估小组组长职责: 6.1.1代表评估小组对评估实施管理; 6.1.2确定评估范围;

6.1.3确认评估结果; 6.1.4确认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及处理结果; 6.1.5汇总评估结果,作出评估总结报告。 6.2评估小组成员职责: 6.2.1根据评估组长选定的流程、程序的范围进行风险评估; 6.2.2风险评估前要重新评估与流程、程序范围有关的资料及前次评估记录; 6.2.3有效地评估所有应评估的范围; 6.2.4根据记录和证据资料及现场考察等确认流程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2.5将评估中的不符合事项向风险评估小组汇报。 7、评估内容: 7.1评估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7.2评估各部门的保安行为是否符合流程和程序之要求; 7.3与C-TPAT有关的保安措施。 8、被评估商业伙伴在评估过程中负有以下责任: 8.1与风险评估小组积极配合; 8.2将评估目的、范围、时间等有关内容通知本公司有关人员; 8.3提供风险评估小组所需的资料及做现场说明等,以便评估顺利进行; 8.4对评估中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 8.5实施纠正措施并确认后,向风险评估小组报告。 9.末次会议: 风险评估小组组长召开商业伙伴评估负责人会议,通报评估情况,作出总体评价,提出相应要求,同时将不符合项下发至商业伙伴相关负责人。

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统计分析近15年来风险评估研究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风险评估研究位于世界前列。另外,总结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主要是模糊理论、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等。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目前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新动态,列举多种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结合使用情况。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举出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今后的发展提出四点看法。 【关键词】风险评估;评估理论;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0引言 对于风险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16年的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制度和公园前400年的货船抵押制度,这些原本是保险思想的雏形,但是保险思想也是风险思想的一种[1]。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步骤,也是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步骤,风险管理国际标准ISO31000对其的定义是: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定的全过程[2]。目前风险评估的基本思想是对风险进行分析测量,确定风险值的大小或风险等级,为之后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的依据。近些年来,逐渐对各种投资、项目、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等越来越重视,所以风险评估的研究一直是个研究热点。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成果众多,因此,分析总结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及其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为了解和掌握近些年中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作者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2000—2014年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风险评估的论文进行检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新动态进行了归类、汇总和相关分析。 1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与分析 学术论文是衡量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发展动态的重要根据之一,且目前国内外关于风险评估学术论文已非常多,但还没有统计过学术论文的数量。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反映近15年来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作者在EI Compendex数据库中以“Risk Assessment”为关键字检索了2000—2014年的文献共计90102篇,按照论文发表的年份和作者所属的国家或地区(取前15名)进行了统计分析,如图1、图2所示。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风险是未来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风险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实质性因素(客观自然原因),心理性因素(主观方面),道德性因素。风险具有的特性是客观性、普遍性、损失性和可变性。风险主要有两大类: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 如何进行风险识别?从华为识别风险关注的因素开始。 (华为的企业目标:“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提升带宽竞争力和降低总拥有成本,实现商业成功。)这部分若是与前面有重复,可不赘述。 (风险识别的七种方法: 1. 风险清单法 2. 现场调查法 3. 问卷调查法 4. 组织图分析 人力资源因 素管理因素 自主创新因素 财务因素安全环保因 素 其他 内部风险 经济因素 法律因素 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其他 外部风险

5.流程图分析法 6.财务报表分析法 7.事故树分析法) 而在华为案例中我们主要结合组织图分析、流程图分析法和事故树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 1.风险坐标图 2.蒙特卡罗方法 3.关键风险指标管理 4.压力测试) 对风险进行定型或定量评估后,采用风险坐标图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风险应对策略:(结合案例具体建议) 1.风险规避 2.风险降低 3.风险分担 4.风险接受 可采用的分析方法: ?组织图分析法——提示企业重要人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分析质量管理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法——华为财务管理问题(华为财务报表和财务问题的分析,已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在本次案例中我们不再做详细解析,重点在于运用其他三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事故树分析法 1.华为人才管理制度 随着竞争对手的没落,华为先后从摩托罗拉、北电、诺基亚等巨头挖过来很多前高管。甚至爱立信也不能得以幸免。曾经有一段时间,华为的各个管理层争先恐后地引入白人,但引入的人良莠不齐,甚至水土不服。 2.华为的质量管理(流程图分析法) 华为的质量管理由PQA(产品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引导、监督IPD (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实施。质量管理比较完善。 3.华为的绩效考核制度 华为的绩效考核,是以结果为导向,一定程度导致了短期效益,且考评周期短、压力大、不合理。 4.华为的组织机构、干部选拔与岗位轮换(组织图分析法)

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理论与应用(新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理论方法 理论与应用(新版)

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理论与应用 (新版) 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是一项涵盖并以安全工程、可靠性工程、风险分析等为基础的综合研究。针对电力工业自身的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阐述了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思想、流程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方法。通过实施QRA,可帮助电力企业全面识别风险,有利于电力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水平之内,并针对风险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

致商业伙伴的合规信息-Siemens

致商业伙伴的合规信息 符合法律,规章制度和相关协定 业务中的透明度 https://www.doczj.com/doc/6a5215717.html,/compliance

“非凡的企业源于其文化及价值观。西门子以可靠、公平与诚信赢取公众信任。” 凯飒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清廉和透明 — 缺一不可 西门子的合规体系包含三方面的行动策略:防范 — 监察 — 应对。 这些策略下的相关活动都以确保我们的业务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西门子内部政策规定为目标。 ? 违规后果? 补救措施 ? 全球个案跟踪 ? 举报途径 “Tell us” 和 Ombudsman ? 合规控制? 监督和合规审查? 合规审计? 合规调查 ? 合规风险管理? 政策与程序? 培训与沟通? 建议与支持? 与人事流程相结合? 联合行动 防范 监察 应对 管理层责任 开展业务就意味着承担责任。公平合理,透明清晰和坚持合规并不仅仅是承担义务,从长远看,它最终会使每一个人受益。 为什么清廉的业务如此重要? 只有清廉的业务才是可持续的业务。它保证了最佳的解决方案能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胜出,并使公司能够投资在以未来为导向的产品。 腐败,从另一方面看,它成为了阻碍科技进步的死胡同。 腐败阻碍可持续发展并破坏市场;合规是有效反对腐败的唯一途径。 西门子关于清廉业务的中心思想是真实可信的,清晰明确的,毫不妥协的。 西门子合规体系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协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与腐败做斗争并推广合规。 在西门子,合规是基本原则。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要求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商业伙伴秉持最高的行为标准。

反腐败和反垄断原则 因为西门子从事国际业务,所以西门子公司和其业务伙伴必须遵守各国和国际性法律规定与相关协定。 清晰的规定,清廉的业务 西门子以创新的产品、服务、质量和价格赢得订单的方式参与公平竞争,而非向他人提供不当利益。 同样地,西门子也希望其商业伙伴能够遵守所有适用的反腐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西门子严格禁止其商业伙伴直接或间接地向政府官员或私营领域的业务对方提供、承诺提供、支付或授权给予金钱或任何有价物,以影响政府官员的行为或为西门子获取不当利益。 西门子的商业伙伴在进行任何与西门子业务有关的礼品提供、承诺提供或赠予时,必须遵守适用的法律规定和西门子的内部政策,并确保不会引起意图不良或不得体的印象。 这就意味着如果可以被合理推定为采取不当手段影响政府官员决策,或为了使西门子获得商业利益而贿赂业务对方,那么这样的礼品提供、承诺提供或赠予就绝对不能进行。 对于政府官员一词的理解必须足够广泛,应该涵盖在任何政府组织及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代理机构或法律实体任职的公务员或任何级别的职员,这当中应包括在国营企业和公共国际组织中任职的官员或职员,还应包括任何政治职位的候选人,政党官员和雇员以及政党。公平竞争同时也在很多国家受到反垄断法的保护。反垄断法禁止企业之间签订限制竞争的协议,比如固定价格、划分市场或客户、分割市场、与竞争对手串通投标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西门子制定了严格的政策确保其行为遵守反垄断法,并期望其商业伙伴也能同样做到。 4

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估是对信息资产(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风险评估任务 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 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风险评估过程注意事项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资产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估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估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 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 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 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内部审计的定义 1,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2,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应称法,即:由部门、单位内部设置的专职机构及人员,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用以健全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在中国审计组织体系中,起着以国家审计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重要作用,支撑着企业的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本质在于,作为企业指挥者管理机能的一部分,对企业管理手段妥善与否、有无弊漏和是否经济有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内部审计的主要缺陷和特点是,由于在本单位领导

GSV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

指数重指数指数等级来访人员未预约 窃取公司机密、给公司带来潜在危险339中来访人员预约登记表本厂来访车辆、人员未登记 非法人员混入厂区进行破坏活动 339中来访人员登记车牌号,所有访客的身份证号(或驾驶证) 本厂厂区内无法识别,人员是否是授 权进入 非法人员混入厂区进行破坏活动 339中进入厂区佩带厂牌、访客证、拖车司机证…… 本厂没有进行相关背景调查使用有犯罪前科的人员强制奴役 248中 新进员工进行背景调查;法法人员立即清退 本厂不明白反恐要求及危机意识 当发生反恐事件时员工无法识别及报告 248中1、对员工进行岗前、岗中培训增强危机意识 2、对敏感部门进行针对性培训,清楚认本厂工厂没有足够的警告标志 容易造成人员安全及工厂的安全 224低张贴足够的安全警告标志本厂没有交回厂牌及锁匙;没有取消其相关密码及其它权限非法人员混入厂区进行破坏活动或窃取相关资料248中 辞工员工需提交辞职申请单,并由相关人员监督完成移交手继后方可离厂 本厂未指定安全负责人 无法推行C-TPAT政策 2510中指定各级安全负责人并制定职责本厂制定C-TPAT程序不完善或未定期 更新 无法获取新C-TPAT政策或执行不到位 236中定期复阅更新 本厂未制定内外部联络系统 发生安全意外事件时无法联系 2 4 8 中制订内外部安全防护电话并即时更新本厂 工厂没有使用坚固的建筑无法抵抗非法人员的进入和武力侵入155中1、使用牢固的砖墙;围墙高度不低于是 6尺;距围墙1米内禁止摆放物料 2、货物储存区窗加牢固防盗网本厂 工厂大门没有关闭装置及人员监 管 非法人员、车辆进入 155中 1、大门安装铁闸 2、24小时CCTV监控及人员监控 本厂 成品未有得到有效管控 成品被盗或被放入非法违禁品 155 中1、成品摆放在成品仓,24小时CCTV进行监控 2、成品仓进出大门安装红外线报警监控本厂 工厂没有安装消防报警和灭火系统不能即时监测、报告突发情况和扑灭火险 155中1、每栋每层安装消防警装置2、按要求配备灭火器 3、货仓、办公楼安装红外线报警装置本厂 安保器材失效无法正常监控厂内状况155中1、红外线、电子巡逻、对讲机等使用说明书; 2、安保器材定期检查记录 本厂 4 实体保安 1 人员出入控制2 个人安全程序 3 程序保安

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

恒鑫集团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一、概述 恒鑫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风险评估就是对公司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进行判断的过程。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两个方面。 二、风险评估的范围 按照公司内控体系阶段性建设计划,公司风险评估现阶段的范围是:公司层面风险和业务层面风险,业务层面风险主要针对关键业务流程的风险进行评估。 三、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公司风险评估主要经过确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反应等五个基本程序来进行。 1、确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 确立公司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是公司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 (1)风险管理理念 公司风险管理理念是公司如何认知整个经营过程(从战略制定和实施到企业日常活动)中的风险为特征的公司共有的信念和态度。公司的风险管理理念反映出公司的价值,影响公司文化和经营风格,也会影响应用公司风险管理要素的方式,包括识别风险的方式、可接受的风险种类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公司坚持“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集中体现了公司经营管理决策和行为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出了公司实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理念。 (2)风险接受程度 风险接受程度是指公司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它反映了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反过来又影响企业文化和经营风格。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要对风险接受程度加以考虑,同时,公司的风险接受程度选择也应与制定的公司战略相一致。一般来讲,风险接受程度分为三类:“高”、“中”或“低”。公司从定性角度考虑风险接受程度,整体上讲,公司把风险接受程度确定为“低”类,即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谨慎的风险管理态度,可以接受较低程度的风险发生。 2、目标制定 目标制定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的前提。公司必须首先制定目标,

合作伙伴书面风险评估报告

合作伙伴书面风险评估程序 1、目的: 为确保商业伙伴的C-TPAR反恐管理体系持续正常运行,且流程和程序符合 C-TPAR反恐管理的相关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与本厂有业务往来的商业伙伴 3、定义: 为确定商业伙伴的C-TPAT反恐管理活动的流程和程序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所作出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和风险评估。 4、职责权限 4.1由生产、品质、物控等部门对商业伙伴进行生产、品质、技术方面进行评估。 4.2由生产部、安全主任和行政部对商业伙伴进行安全方面的评估。 4.3安全管理者联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进行评估。 4.4要求货代或运输公司属于C-TPAT成员或符合标准。 5、风险评估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风险评估小组组长由行政办经理担任;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由采购部、品管部、业务部、生产部及安全主任等相关人员担任。 6、风险评估小组组长职责: 6.1评估小组组长职责: 6.1.1代表评估小组对评估实施管理; 6.1.2确定评估范围; 6.1.3确认评估结果; 6.1.4确认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及处理结果;

6.1.5汇总评估结果,作出评估总结报告。 6.2评估小组成员职责: 6.2.1根据评估组长选定的流程、程序的范围进行风险评估; 6.2.2风险评估前要重新评估与流程、程序范围有关的资料及前次评估记录; 6.2.3有效地评估所有应评估的范围; 6.2.4根据记录和证据资料及现场考察等确认流程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2.5将评估中的不符合事项向风险评估小组汇报。 7、评估内容: 7.1评估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7.2评估各部门的保安行为是否符合流程和程序之要求; 7.3与C-TPAT有关的保安措施。 8、被评估商业伙伴在评估过程中负有以下责任: 8.1与风险评估小组积极配合; 8.2将评估目的、范围、时间等有关内容通知本公司有关人员; 8.3提供风险评估小组所需的资料及做现场说明等,以便评估顺利进行; 8.4对评估中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 8.5实施纠正措施并确认后,向风险评估小组报告。 9.末次会议: 风险评估小组组长召开商业伙伴评估负责人会议,通报评估情况,作出总体评价,提出相应要求,同时将不符合项下发至商业伙伴相关负责人。 10、评估结果的处理: 当商业伙伴纠正措施实施完成并报告回复后,风险评估小组组长根据重新评估情况,作出相关处理并通告商业伙伴负责人,评估结果作为该商业伙伴下次评估的参考依据。

风险评估实施步骤

风险评估实施步骤 一风评准备 1. 确定风险评估的目标 2.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3.组建适当的评估管理与实施团队 4.进行系统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询问等方式,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业务战略及管理制度 ?主要的业务功能和要求 ?网络结构与网络环境,包括内部链接好外部链接 ?系统边界 ?主要的硬件、软件 ?数据和信息 ?系统和数据的敏感性 ?支持和使用系统的人员 5.制定方案,为之后的风评实施提供一个总体计划,至少包括: ?确定实施评估团队成员 ?工作计划及时间进度安排 6.获得最高管理者对风险评估工作的支持 二资产识别 资产的价值是按照资产在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达到的程度或者其未达到时造成的影响程度来决定 1.资产分类 根据资产的表现形式,可将资产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服务、人员等类 2.资产的赋值(五个等级:可忽略、低、中等、高、极高) ?保密性赋值:根据资产在保密性上的不同要求,对应资产在保密性上应达成的不同程度或者密保性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完整性赋值:根据资产在完整性上的不同要求,对应资产在完整性上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 ?可用性赋值:根据资产在可用性上的不同要求,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应达成的不同程度,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 ? 3.资产重要性等级(五个等级:很低、低、中、高、很高) 资产价值应依据资产在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的赋值等级,经过综合评定得出。综合评定方法,可以根据组织自身的特点,选择对资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属性的赋值等级作为资产的最终赋值结果,也可以根据资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不同重要程度对其赋值进行加权计算而得到资产的最终赋值。加权方法可根据组织的业务特点确定。

大型活动安全管理风险评估理论

大型活动安全管理风险评估理论 作者李爽王勇毅 【摘要】在对大型社会活动特点及其活动增长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型社会活动典型伤亡事故的统计,将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归纳为突发自然灾害、设备设施故障、管控措施失误、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人为事件和其他因素6类;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针对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从人-机-环-管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以准确反映大型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事故预防与控制为目标、尽可能量化为原则,提出具有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依据,并对周边环境、人群密度、疏散速度及人群状况指标进行量化分级。 【关键词】大型社会活动;突发事件;人群疏散;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型社会活动的数量急剧增长,仅2004年在北京举办的单场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大型社会活动就有6000余场次,涉及经济、文化、体育、旅游、教育等各个领域[1]。大型社会活动的举办地多集中于人口高度密集、财富高度集中的大城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至,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各类大型社会活动的数量、规格和档次将呈上升态势。 伴随大型社会活动数量的增加,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也在增加。例如:1977年新疆某俱乐部,因儿童燃放鞭炮引发特大火灾,死亡694人;1991年在我国山西某市,10万人涌进了只能容纳4万人的公园,造成106人因踩踏死亡;1990年麦加朝圣者在通过一条长隧道时发生洞内拥挤踩踏事件,导致1426人死亡;2001年在加纳阿克拉体育场看台上,球迷发生混战造成126人死亡;2004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夜总会出口处突然发生火灾,造成175人死亡。 大型社会活动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而对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还未见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十年发生的100起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依据,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和风险管理理论,识别、分析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通过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控制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的要素,以期为大型社会活动管理、安全风险控制和预警提供思路。 1大型社会活动 根据《北京市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大型社会活动是指主办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场地,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游园会等群体性活动。 大型社会活动与一般活动相比有以下特点:

商业伙伴风险评估程序修订稿

商业伙伴风险评估程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商业伙伴风险评估程序 一、总则 1、为加强商业伙伴的流程和程序的安全管理,使其严格遵守公司的有关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因为商业伙伴的责任而影响公司的声誉和效益,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商业伙伴(供应商、货代等)。 二、管理原则和体制 1、公司可对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定信用等级,根据等级实施部同的管理。 2、公司应每隔半年对商业伙伴进行风险评估的评价,不合格的解除商业伙 伴的合作关系。 3、风险评估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4、风险评估记录应归档,记录保存一年以上。 5、风险评估小组应由技术中心、厂办、物供、品管、生管中心共同评估完成。 三、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级标准 四、公司制定如下商业伙伴的风险评估评级标准:

(一)标准:满分100分,每一小项目为4分。 (二)等级:1、60分以下为不合格,应取消与其的合作关系; 2、60分-69分为合格,可保持合作关系; 3、70-79分为良,可保持合作关系; 4、80分及以上为优秀,应积极保持合作关系,并从 公司的长远角度发展,在选择商业伙伴时,应优先 考虑。 (三)、项目细分: 1、资质水平:包括:(1)经营资质;(2)特种作业资质。 2、安全水平:包括:(1)生产保安措施;(2)运输保安措施;(3)存放保安措施。 3、质量水平:包括:(1)来料的优良品率;(2)质量保证体系;(3)样品质量。 4、交货能力:包括:(1)交货的及时性;(2)扩大供货的弹性;(3)样品的及时性。 5、价格水平:包括:(1)优惠程度;(2)消化涨价的能力;(3)成本下降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