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科技大学工科物理实验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工科物理实验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工科物理实验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工科物理实验考试

“误差等分配原则”就是各直接测量量所对应的误差分项尽量相等,而间接测量量对应的误差合成项又满足精度的要求。(这个找不到是哪个实验里的了…)

实验4.9、

1.声速测量为什么选择40Hz

此时传感器发生共振,输出的超声波能量最大

2. 声速测量行波法实验原理

由于发射器发出的声波近似于平面波,所以空气在发生器与接收器之间同一截面处各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设声波振动为y1=uy0cos

(2πft+φ)其中y0为振幅,f为振动频率,φ为初相位。距声源为x 处的任一质点的振动情况y1=y0cos[2πf(t-x/v)+φ]相位差为△φ=2πfx/v=2πx/入,则有△x=入/2,若测得△x,即可求得入.将发生器发出的信号与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分别加到示波器垂直于水平偏转板上。示波器光屏上显示的图形为两个同频率的互相垂直的振动的合振动轨迹(李萨如图形)

实验4.11

1.折射率与波长关系,最小偏向角与波长关系?(就是一个变大另

一个怎么变化,不写公式都行)

2.最小偏向角指的是什么?怎样测量最小顶角A

3.游标卡尺上读两个示数的原因(棱镜分光仪吧,消除偏心差)

4.还有个望远镜调法(答案是自准法)

实验4.12

1.下边的单色仪的数据是否合理,为什么(有一数据表格)

2.在实验中,如何提高分辨能力?

增大光栅分光本领(单位长度条纹数)和适当减小出光孔孔径,适当调节狭缝宽度

3.单色仪的光路图 P104

4.测单色仪分辨率时,要用到什么光?为什么?

P109 汞光灯因为有2个波峰~~

5.测量滤光片的透射率时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并简要写出操作步骤。通带半宽度的定义。

测量滤光片的透射率,做出透射率T与波长λ的关系曲线I-λ,从图中求出滤光片的峰值投射率。操作步骤:点亮钨灯。调节聚光镜使光汇聚在入射狭缝上,光斑直径最好与缝高的高度相同。不加滤光片,观察从280nm正向扫描至660nm光强最大值所处波段。加上滤光片,重复上一步骤,记下光强最大值所处波段。通带半宽度Δλ,是透射率为峰值之半所对应的波长范围。

6. 光电倍增管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光电倍增管时,切勿使入射光太强,工作时不能打开密封罩,否则因曝光而引起的阳极电流会使管子烧坏。

实验5.3

1.锗的适用温度小于45℃

2.硅和锗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21 eV和0.78 eV

3.PN结中P代表什么?N代表什么??

4.怎样测量波尔兹曼常数??

画VF-LNIF图,拟合曲线求斜率K1,K1=KT/Q,K就是波尔兹曼常数了

5.什么是禁带宽度

禁带宽度是指一个能带宽度.固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可以连续取值的,而是一些不连续的能带。要导电就要有自由电子存在。自由电子存在的能带称为导带。被束缚的电子要成为自由电子,就必须获得足够能量从而跃迁到导带,这个能量的最小值就是禁带宽度。禁带非常窄就成为金属了,反之则成为绝缘体。半导体的反向耐压,正向压降都和禁带宽度有关。

实验5.5

1.请画出全息照相光路图 P140

2.全息照相的影响因素

3.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的区别

普通照相是用几何光写的方法记录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布,得到的是二维平面像,像上各点的照度与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一一对应。而全息照相的记录对象是整个物体发出的光波,借助

于参考光用干涉的方法记录这个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分布,即记录下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后的全部信息。

4.全息照相中的感光片是否有正反面

5.全息照相实验失败率很高,怎样改进

调节物光束与参考光束由分光板至感光板的光程大致相等,用透镜将物光束扩展到整个被摄物都受到均匀的光照,物光束与参考光束的夹角应为30到50度,调整参考光束与物光束的光强比,关闭室内照明灯减少其他光的干扰,控制曝光时间。

实验6.6

1.当标准电阻R为0.1级时,其误差为多少?(0.05000欧)

2.设计测量电阻率实验的电路图

实验7.4

1 本学期测金属薄膜的实验中的方法能否测所有厚度的薄膜?说明

理由。

(不行!(这个肯定对吧)。理由:51#:不能。膜太厚的话,将不能分辨出左右(有膜和无膜处)到底相差几个二分之一波长。厚膜需要换一种方法:将空气劈尖转90°就能观测了。

1测量金薄膜中半透膜哪一面向上?为什么?

不镀铝薄膜的一面向上。A光在下玻璃板进行反射,B光在半透膜下表面进行反射,两光形成干涉条纹反映了劈尖的厚度。

2测金属薄膜电阻率,写出电阻率的计算公式,说说什么是尺寸效应,为什么要正负电压测两遍取平均?

金属薄膜的膜厚小于某一个值时,薄膜的厚度将对自由电子的平均自由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薄膜材料的电阻率。

Pf=(PI/In2)*(V/I)*d,d是薄膜的膜厚。I流经薄膜的电流正负电压,是为了减小温差电动势等方面带来的误差吧

3在测量薄膜电阻率中,计算式子PF=π/LN2*V/I*d,那么电阻率是否与膜厚成正比,为什么?

不是。因为这里V/I的比值不是一个常数

4四引线法适用于什么电阻

测量电阻阻值较低的电阻

5四探针法电路图(p217)

6四探针与四引线异同

同:都是用来测量低电阻阻值的方法,都比较有效低消除了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

异:四探针法比四引线法测得低电阻更为精确,可以测半导体,薄膜的电阻。

实验7.7

1传感器实验中三个金属片哪个在测量时出现了零值区,为什么?铁片,因为金属片的磁导率和电导率越大,线圈和金属片的间距越小,涡流的反作用越强,输出电压越低,甚至输出为零,所以铁片有零值区出现。

2涡流传感器的实验原理

由于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交变磁场H1,金属片靠近时产生磁

场H2,电感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当各参数、系数保持不变时,阻抗Z只与线圈和金属片的距离X有关。

4传感器的标定:建立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已知的基准或标准器产生已知标准量代替输入,得到输入输出关系和性能参数。

5传感器的定义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

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非电量,并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为其他量。转换元件:将敏感软件输出的非电量直接转换为所需信号

6实验中为什么需要分段处理实验数据

7力学量和热学量传感器①用到的温度传感器有哪3种?(热电偶,PN结,热敏电阻)②试验中的热敏电阻属于哪一种传感器(负温度传感器)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Word版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 及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工科类通用 学制:四年本科 学时:60学时 学分: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务处审定 二零零五年三月

编写朱孝义张素萍 审定张道明 讨论朱孝义张素萍赵惠裘平一郭涛

目录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4)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4) 三.实验课程安排及课时分配 (7) 四.对各个实验的具体教学要求 (8)

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工业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的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任务: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1)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和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2)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能够应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4)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对待科学实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1.绪论: 教学内容(教师讲授) (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式、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2)介绍测量误差、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测量分类、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系统误差的分析、偶然误差的估 计、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表示、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有效数字 的性质和运算。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重要方法,例如:列表法、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9物理试题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 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g取10N/Kg) 1、杠杆的最小刻度值是厘米,每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千克。 2、记录数据 3、实验结论:使杠杆转动的力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是。杠杆平衡条件是。 五、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7物理试题2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 四、实验记录 1、检查器材: 天平最大称量为克,标尺的分度值为克;量筒量程 ml,分度值为 ml。 2、测量数据记录表: 五、反思与拓展: 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 3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备注 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与质量有关)1分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可能成正比)1分 3.设计实验和进行 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 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1分) (2)安放器材: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1 分)。 (3)测重力: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并记 下每次的读数(1分) (4)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1分) 4分 5.分析与论证作出图线:用5组数据做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图线并得出结论。(3分) 3分 6.反思与拓展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比值一定)(1 分) 1分 1、检查器材: 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质量m/kg 重力G/N 实验结论:重力与质量成比。 五、反思与拓展 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北京科技大学工科物理实验 下

全息照相1、画出全息照相光路图 P140图 2、全息照相的影响因素 a、系统的稳定性及实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b、参考光与物光的光程差 c、参考光与物光的夹角(30-50)为宜 d、参考光与物光的光强比(3:1-5:1)为宜 e、底片的安放 f、曝光与显影时间的控制(显影1-2分颜色变,定影2-4分,水洗2-3分) 3、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的区别 P138 普通照相是用几何光写的方法记录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布,得到的是二维平面像,像上各点的照度与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一一对应。而全息照相的记录对象是整个物体发出的光波,借助于参考光用干涉的方法记录这个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分布,即记录下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后的全部信息。 4、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的本质区别 答:全息照相和常规照相之不同在于,常规照相只是记录了被摄物体表面光线强弱的变化,即只记录了光的振幅;而全息照相则记录了光波的全部信息,除振幅外,还记录了光波的相位。这样就把空间物体光波场的全部信息都贮存记录了下来。然后利用全息照片对特定波长单色照明光的衍射,把原空间景象显现出来。

5、全息照相实验失败率很高,怎样改进 调节物光束与参考光束由分光板至感光板的光程大致相等,用透镜将物光束扩展到整个被摄物都受到均匀的光照,物光束与参考光束的夹角应为30到50度,调整参考光束与物光束的光强比,关闭室内照明灯减少其他光的干扰,控制曝光时间。 6、做全息照相时,能否用一张底片记录两个物体的像 7、全息照相中物象光和参考光的夹角小于多少度 照在感光板上的物光束和参考光束的夹角在30°~40°为宜 8、全息照相的特点 8、全息照相原理 9、全息照相利用光的干涉,将物体的(振幅)和(相位)特性以(干涉条纹)形式表现出来。 10、影响全息照相成败的条件 11、扩光束的作用是什么分光束分得的光,光强较大的是物光还是参考光,为什么 12、全息扩光镜的作用(两个分别写) 13、全息照相中的感光片是否有正反面? 有正反面,有感光乳胶的面为正面。 传感器 1、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量信息(包括物理量、化学量、生物学量等)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通常由哪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组成。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A804考研真题

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804 试题名称:物理化学A (共 5 页)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说明:1.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2. 符号θ在右上角表示标准态, 例如pθ表示一个标准压力100 kPa,Eθ 表示标准电动势等。 ============================================================================================================= 一、选择题( 共18题,每题2 分,共36分) 1. 一可逆热机与一不可逆热机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 燃烧等量的燃料, 则可逆热机牵引的列车行走的距离:( ) (A) 较长(B) 较短(C) 一样(D) 不一定 2. 向某溶剂中加入适量非挥发性溶质形成稀溶液后,导致沸点升高,说明该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与未加溶质前溶剂的化学势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 (A) 升高(B) 降低(C) 相等(D) 无法确定 3. 一定量的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向真空自由膨胀到达终态,可用下列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 (A) ?U (B) ?G (C) ?H (D) ?S 4. 对于下列平衡系统:①高温下水蒸气被分解;②同①,同时通入一些H2(g)和O2(g);③H2(g)和O2(g)同时溶于水中,其独立组元数K和自由度数f的值完全正确的是:( ) (A) ①K = 1,f = 1 ②K = 2,f = 2 ③K = 3,f = 3 (B) ①K = 2,f = 2 ②K = 3,f = 3 ③K = 1,f = 1 (C) ①K = 3,f = 3 ②K = 1,f = 1 ③K = 2,f = 2 (D) ①K = 1,f = 2 ②K = 2,f = 3 ③K = 3,f = 3 5. 已知反应2NO(g) + O2(g) = 2NO2(g) 是放热的,当该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平衡时,若使平衡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力(B)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 (C)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力(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力 6. 将氧气分装在同一绝热气缸的两个气室内,其中左气室内氧气状态为p1=101.3 kPa, V1=2 dm3, T1=273.2 K,右气室内状态为p2=101.3 kPa, V2=1 dm3, T2=273.2 K;现将气室中间的隔板抽掉(忽略隔板厚度),使两部分气体充分混合,则此过程

复旦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期末真题1112

真题1112 第一循环 随机误差 1. 满足正态分布要求的数据在正态概率纸上作图得到()是个选择题答案有S型曲线直线什么的 2. 用100个数据作图,但分组时第4、6组有25个数据,第5组有16个数据,大概意思是有很多数据都骑墙了,处理方法错误的是()(多选) A、测量200个数据 B、改进分组方法 C、舍去骑墙数据用备用数据填补 D、用单摆试验仪代替误差较大的秒表重新测量 转动惯量 1. 外径和质量都相同的塑料圆体和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哪个大 2. 载物盘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8.00s,放上物体后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1 3.00s,给出K值大小,求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碰撞打靶 1.给出x x` y m 算出碰撞损失的能量ΔE 2.选择题调节小球上细线的时候上下转轴有什么要求 A上面两个转轴平行 B下面两个转轴平行 C上面两个转轴平行且下面两个转轴平行 D只要碰撞后小球落在靶中轴线附近就可以第二循环 液氮 1. 如果搅拌的时候量热器中的水洒出一些,求得的L偏大还是偏小还是不变 2. 操作正误的判断,选出错误的 A.天平上的盖子打开 B第二次白雾冒完了立刻记下此时的时间tc C、搅拌时把温度计倾斜搁置在量热器中而且不能碰到铜块 D倒入液氮之后立即测量室温表面张力 1. 选择:(顺序可能有点问题)A、水的表面张力比酒精的表面张力小 B、酒精的表面张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C、在液膜形成之前电表的示数一直增大 D、拉出液膜到破裂的过程中,电表的示数一直减小 2. 水的表面张力随温度上升而_____(变大、不变or变小) 全息照相 干板在各浓度溶液中的冲洗时间;干板药膜面正对还是背对硬币(这是其中两个选项) 第三循环 示波器 1.输入的信号为正弦波形,但是屏幕上只看到一条直线,可能的原因 A、按下了接地按钮 B、AC\DC档中选了DC档位 C、Volts/DEC衰减过大 D、扫描速度过快 2.给出一个李萨如图形和X轴信号频率,求Y轴信号频率 直流电桥 1. 要测量一个1000欧姆的电阻,如何选择RA/RB的值和RA的值使得不确定度减小(选择题) 2.选择题判读正误:a.调节Rs,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b.调节检流计灵敏度,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c。Rs一定,调节Ra和Rb可以达到电桥平衡。d。Ra一定,调节Rs和Rb可以达到电桥平衡。 二极管 1.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的比,问什么情况下最接近线性

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与探讨

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与探讨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以验证性试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验室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期实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素质教育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学生进人大学后系统地学习实验方法和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素质训练的重要一环,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基础课之一。然而,传统的以验证性试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不利于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必须转变到以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上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操作、执行者是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一切改革都无从谈起。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成为改革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反思我们现行的实验教学,学生会做就算达到目的,对每一个实验项目挖掘不够深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使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只有进行科学的改革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专门人才,我们定时学习、探讨有关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改文章,使教师及时地、充分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前沿和取得的成果,比照我校实际教学情况。找出差距,确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方向。不定期地聘请在教改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专家做专题报告,探讨当前教改的思路和方向,了解各个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际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教研室引进了一批高学历、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研室的科研能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前进。我们要求实验教师不能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3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若干条导线。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笔1支铁架台1个(带铁夹) 平面镜1块(10cm×10cm)玻璃板1块(30cm ×20cm)白纸1张(B5打印纸) 直尺(20cm)纸夹2个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1块操作程序: 顺序操作内容 1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2 在白纸上画出中线(法线),并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用铁架台固定玻璃板,竖放在平面镜上。 3 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经反射标出反射光的位置。 4 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步骤3再做两次。 5 取下白纸,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α和反射角γ,记入表格。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入射角α反射角γ 1 2 3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 试题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1块(20cm×25cm×3mm) 火柴或火机白纸1张(8开)纸夹2个或铁架台1个(带铁夹) 完全相同的蜡烛2支刻度尺1把(30cm) 直角三角板1块小烧杯1个 操作程序: 顺序操作内容 1 将8开白纸对折成两个16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 2 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蜡烛的像,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对应位置画出标记。 3 改变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2。 4 熄灭蜡烛,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第二章作业答案

P317 8 计算氧气转炉钢熔池(受热炉衬为钢水量的10%)中,每氧化0.1%的[Si]使钢水升温的效果。若氧化后SiO 2与CaO 成渣生成2CaO ?SiO 2(渣量为钢水量的15%),需要加入多少石灰(石灰中有效灰占80%),才能保持碱度不变(0.81kg ),即2(CaO) 3(SiO ) w R w = =;增加的石灰 吸热多少?(答案:1092.2kJ)欲保持炉温不变,还须加入矿石多少kg? 已知:2229822;97.07kJ/mol r SiO CaO CaO SiO H +=??=- 钢的比定压热容p,0.84kJ /(K kg)st C =;炉渣和炉衬的比定压热容 p,, 1.23kJ /(K kg)sl fr C =;矿石的固态平均比热容 p,ore 1.046kJ /(K kg)C =;矿石熔化潜热 fus ore 209.20/H kJ kg ?=; 2r [Si]2[O](SiO ) ; H -600kJ/mol +=?≈ 221r [Si]O (SiO ) ;H = 28314kJ/kgSi , H 792.792kJ/mol +=?-?≈- 解: 221[Si]O (SiO ) ;H = 28314kJ/kgSi +=?- 硅氧化所产生的化学热不仅使钢水升温,而且也使炉渣、炉衬同时升温。忽略其他的热损失。设有钢水质量m st ,根据 p,p,p,()st st sl sl fr fr Q c m c m c m t =++? 11p,p,p,p,p,p,11 p,p,p,p,p,p,0.1%0.1%0.1% 10%15%(10%15%) 0.1%28314 = 0.84 1.2310%st st st sl sl fr fr st st sl sl fr fr st st st st sl st fr st st st sl fr m H Q t c m c m c m c m c m c m m H m H c m c m c m m c c c ????== ++++??????= = ?+??+???+?+??+?+- 1.2315% = 24.67 K ?-,升温 硅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钢水升温约24.67K 。 方案一: 过剩碱度:氧化后SiO 2与CaO 成渣生成2CaO ?SiO 2,即渣中的(CaO )减少,碱度减小,减少的量是与氧化后SiO 2结合CaO 的量。所以需要增加石灰,使得碱度不变。 工程碱度:氧化后的SiO 2使得(SiO 2)增多,(CaO )不变,碱度减小,所以需要增加石灰。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2: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 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 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应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应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湿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电子电荷、普朗克常量、里德堡常量等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注意加强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 例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 4.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交/直流电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光谱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 各校应根据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例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结构分析波谱技术等。 5.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2020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质量分析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符合《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大纲》,试题命制注重基础、强调动手能力,重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留意考查利用高中物理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考试内容与要求”中的实验,考查学生是否独立地、认真地、带有研究性的做过。了解实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了解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掌握消除系统误差和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能灵敏地运用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过的实验,包括设计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 2、试题分析 (1)试题一:描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非常严重的实验仪器,它的正确使用也是高考所要求的必须掌握的仪器之一,而测瞬时速度、加速度也是其基本应用。通过瞬时速度描绘v-t图线,对图像的处理能力考查 (2)试题二:测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此实验简单基础、学生比较熟悉,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3)试题三: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操作较繁复,作为会考实验,难度较大。实验器材的选取、操作、作图如果不到位,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 (4)试题四: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是高中物理一个很严重的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操作较繁复,还有平均摩擦力,小车与砝码盘的质量关系,测加速度也是其基本应用之一,本题加速度的求解,采用了持续相等的位移差平均值比值代替了加速度比值,数据处理均是难点,作为会考实验,难度较大。 (5)试题五: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本实验简单易操作,实验器材少,操作简单,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处理数据的能力。

复旦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期末真题1006.

真题1006 一、随机误差正态分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单摆周期应以最高点为起点 B、测单摆周期应以最低点为起点 C、 D、累计频率曲线允许两端误差较大 2、如何避免数据骑墙,错误的是:((多选 A、重新分组; B、 C、归于前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D、归于后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二、碰撞打靶 1、求碰撞球高度h0的公式:( A、h0=(x2+y2/4y B、 C、h0=(x2+y/4y D、h0=(x2+4y/4y

2、操作没有错误,但是修正了4、5次都一直达不到十环(小于10环且靠近轴线,不可能的原因是( A、碰撞点高于被碰球中心 B、碰撞点低于被碰球中心 C、被碰球与支撑柱有摩擦 D、线没有拉直 三、液氮比汽化热 1、Q等于( A、水从t2升高到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t3上升到t1吸收的热 2、测得mN偏小的原因((多选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tb的时间晚了 D、铜柱在转移时吸热了 四、全息照相 1、实验装置的摆放顺序(

A、电子快门—反光镜—扩束镜—小孔 B、电子快门—反光镜—小孔—扩束镜 C、反光镜—电子快门—小孔—扩束镜 D、反光镜—电子快门—扩束镜—小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有胶剂的一面对光,看到实像 B、有胶剂的一面对光,看到虚像 C、有胶剂的一面背光,看到实像 D、有胶剂的一面背光,看到虚像 五、示波器 1、给你一幅图,问fx/fy=((就是考和切点的关系 2、衰减20db,测得x轴5.00,档位2ms/div;y轴4.00,档位0.1v/div,求频率(和电压( 六、二极管 1、正向导通时是(,反向导通时((填内接或外接 2、已知电压表内阻Rv,电流表内阻RA,测量值R,则内接时真实值是(,外接时真实值是(。 七、RLC电路 1、给你一幅图(两条谐振曲线,一条较高较窄的标有Ra,另一条Rb,问Ra、Rb 的大小关系,问Qa、Qb 的大小关系;

北京科技大学工科物理实验下

全息照相5.5 1、画出全息照相光路图 P140图5.5-3 2、全息照相的影响因素? a、系统的稳定性及实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b、参考光与物光的光程差 c、参考光与物光的夹角(30-50)为宜 d、参考光与物光的光强比(3:1-5:1)为宜 e、底片的安放 f、曝光与显影时间的控制(显影1-2分颜色变,定影2-4分,水洗2-3分) 3、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的区别 P138 普通照相是用几何光写的方法记录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布,得到的是二维平面像,像上各点的照度与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一一对应。而全息照相的记录对象是整个物体发出的光波,借助于参考光用干涉的方法记录这个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分布,即记录下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后的全部信息。 4、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的本质区别? 答:全息照相和常规照相之不同在于,常规照相只是记录了被摄物体表面光线强弱的变化,即只记录了光的振幅;而全息照相则记录了光波的全部信息,除振幅外,还记录了光波的相位。这样就把空间物体光波场的全部信息都贮存记录了下来。然后利用全息照片对特定波长单色照明光的衍射,把原空间

景象显现出来。 5、全息照相实验失败率很高,怎样改进? 调节物光束与参考光束由分光板至感光板的光程大致相等,用透镜将物光束扩展到整个被摄物都受到均匀的光照,物光束与参考光束的夹角应为30到50度,调整参考光束与物光束的光强比,关闭室内照明灯减少其他光的干扰,控制曝光时间。 6、做全息照相时,能否用一张底片记录两个物体的像? 7、全息照相中物象光和参考光的夹角小于多少度? 照在感光板上的物光束和参考光束的夹角在30°~40°为宜 8、全息照相的特点? 8、全息照相原理? 9、全息照相利用光的干涉,将物体的(振幅)和(相位)特性以(干涉条纹)形式表现出来。 10、影响全息照相成败的条件? 11、扩光束的作用是什么?分光束分得的光,光强较大的是物光还是参考光,为什么? 12、全息扩光镜的作用(两个分别写) 13、全息照相中的感光片是否有正反面? 有正反面,有感光乳胶的面为正面。 传感器7.7 1、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量信息(包括物理量、化学量、生物学量等)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通常由哪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

1.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功率地关系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组成地串联电池组,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小灯泡(2.5V )、灯座、导线若干.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探究灯泡亮度与功率地关系.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2.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地规律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组成地串联电池组、阻值为5Ω定值电阻一个、2.5V 地小 灯泡一个、灯座一个、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 两端地电压U 1、定值电阻R 两端地电压U 2以及它们地总电压U ;并找出它们之间地关系.3.探究电阻上地电流跟两端电压地关系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地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定值 电阻(5Ω或10Ω)、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开关、导线 若干.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探究电阻上地电流跟两端电压地关系.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4.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地规律 器材准备: 凸透镜(f 约为10cm )、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光具座、污物杯 .

选出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地实像,比较像距与物距,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地密度 器材准备: 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烧杯、水杯、盐水、滴管、抹布. 实验要求: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地密度. 6.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地关系 器材准备: 杠杆尺、支架、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细线(或挂物环). 实验要求: 组装杠杆,阻力、阻力臂保持不变,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地关系. 7.检查“观察水沸腾”地实验装置 器材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盛水地烧杯、石棉网. 实验要求: “观察水沸腾”地实验装置已经组装完毕,该装置中有两个错误或不当之处. 请查找出来.请教师过目.不要求改正.点燃酒精灯并熄灭. 8.用量筒测量蜡块地质量 器材准备: 量筒、蜡块(已经用细线系牢)、烧杯、水、抹布或吸水纸、滴管. 实验要求: 用量筒和水间接测量小蜡块地质量. 9.电路地转换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地电池组、2.5V地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北京科技大学_工科物理实验II题集

操作题 1、受迫振动测振幅 2、(据说,操作题不考全系照相) 3、(据说,K组做牛顿环实验) 4、弗朗克赫兹实验(A组的),...画两个峰值的就行了 5、声速的测量——XX和三个不同组的同学不约而同的考到了这个实验!建议大家好好把公式看两遍,能背就背吧,尤其是那些恶心人的误差公式,真的是要一步一步算的!!!实验特好做,数据特纠结! 6、7.4实验(非牛顿环部分),听说和咱们实验时做的不一样,就是让测量是个条纹的间距,都是测距离,还算好做。 7、分光仪实验(我们没有做,是别的同学做的) 笔试题: 1、金属镀膜中电压值是多大?在镀膜中的作用? V=1000V,在接近真空的条件下,高电压使氩气进行“辉光放电”,氩原子电离成氩离子,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加速轰击靶材,靶材原子则会被溅射出来而沉积到玻璃衬底上。 2、本学期测金属薄膜的实验中的方法能否测所有厚度的薄膜?说明理由。 (不行!(这个肯定对吧)。理由:51#:不能。膜太厚的话,将不能分辨出左右(有膜和无膜处)到底相差几个二分之一波长。厚膜需要换一种方法:将空气劈尖转90° 就能观测了。如图所示 3、传感器的定义 4、画出全息照相光路图 5、全息照相的影响因素 6、什么是禁带宽度 禁带宽度是指一个能带宽度.固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可以连续取值的,而是一些不连续的能带。要导电就要有自由电子存在。自由电子存在的能带称为导带。被束缚的电子要成为自由电子,就必须获得足够能量从而跃迁到导带,这个能量的最小值就是禁带宽度。禁带非常窄就成为金属了,反之则成为绝缘体。半导体的反向耐压,

正向压降都和禁带宽度有关。 7、锗的适用温度小于45℃ 8、还有个望远镜调法(答案是自准法) 9、游标卡尺上读两个示数的原因(棱镜分光仪吧,消除偏心差) 10、画出受迫振动的幅频相频曲线 11、关于误差分配的 12、最小偏向角与波长关系的 13、改变原子状态一般几种方式,分别是? 1、以一定频率的光子来实验2、具有一定能量的原子与其碰撞进行能量交换 15、声速的理论值公式是什么?其中的T指的是什么?c0的值是多少?(此题变态程度一般,看了就会,没看就真是不知道。。。那个c0的值不是应该直接给出的么!!!!) 16、在单色仪实验中,如何提高分辨能力? 17、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的区别(巨简单巨简单!!!) 18、6.6设计测量电阻率实验的电路图 19、7.7传感器实验中三个金属片哪个在测量时出现了零值区,为什么? 铁片,因为金属片的磁导率和电导率越大,线圈和金属片的间距越小,涡流的反作用越强,输出电压越低,甚至输出为零,所以铁片有零值区出现。 20、全息照相中的感光片是否有正反面? 21、当标准电阻R为0.1级时,其误差为多少?(在6.6实验中实验器材里有) 22、单色仪的光路图 23、涡流传感器的实验原理 由于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交变磁场H1,金属片靠近时产生磁场H2,电感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当各参数、系数保持不变时,阻抗Z只与线圈和金属片的距离 X有关。 24、四引线法适用于什么电阻 测量电阻阻值较低的电阻 25、全息照相实验失败率很高,怎样改进? 27、四探针法与四引线法有什么异同? 同:都是用来测量低电阻阻值的方法,都比较有效低消除了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异:四探针法比四引线法测得低电阻更为精确,可以测半导体,薄膜的电阻。 28、有和我们做的不一样实验的同学考到,声速的测量,全息照相,高温超导,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四选二画图。 29、受迫振动实验中驱动力与***(忘记了,大家看书吧~我实在是懒得查了,书上有)为什么查90°相位角。 当驱动力f与震动物体固有f相同时,受迫振动速度幅max,产生速度共振,所以物体振动位移比驱动力之后90°。

2019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合肥市2019年初中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试题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3.测量串联电路的电压 4.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合肥市2019年初中毕业实验操作考试 物理试题A 中考准考证号_________实验操作考试准考证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 题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f =15cm) 要求:1.实验前先举手示意,经监考教师检查同意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2.实验中发现器材有问题,应立即向监考教师报告; 3.正确装配器材,根据表格中要求,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4.将测量(要有单位)和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见: 1.比较实像和虚像的数据发现:当u =15cm时,无法测出像距的原因是。 2.对比像的正立和倒立数据发现:u15cm成正立的像;u15cm成倒立的像。

合肥市2019年初中毕业实验操作考试 物理试题B 中考准考证号_________实验操作考试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题目: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要求:1.测量前先举手示意,经监考教师检查同意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2.测量中发现仪器损坏,应立即报告监考教师; 3.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 4.将测量结果(要有单位)记录在下表中,并计算液体的密度。 实验数据记录: 天平的量程:,称量标尺上的最小分度值:。量筒的量程:,量筒上的最小分度值:。

合肥市2019年初中毕业实验操作考试 物理试题C 中考准考证号_________实验操作考试准考证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校 题目: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注意:电压表连接在合适位置),闭合开关前先举手示意,经监考教师检查同意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2.测量中发现器材有问题应立即报告监考教师;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及它们两端的总电压。 实验数据记录: 观察量程是0~3V电压表的最小分度值为:V; 观察量程是0~15V电压表的最小分度值为:V。 L1两端的电压U1L2两端的电压U2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U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一定数量的普物实验,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根据误差要求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和数据的处理;对实验结果能做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使学生具有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判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3、它侧重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和良好的科学实验规范,同时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根据误差要求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和数据的处理; 3、准确观察和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的初步能力。 4、初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基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普通物理实验》(一、力学、热学部分),杨述武主编马葭生、张景泉、贾玉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2、《普通物理实验》(二、电磁学部分),杨述武主编杨介信,陈国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3、《普通物理实验》(三、光学部分),杨述武主编王定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4、《普通物理实验》(四、综合及设计部分),杨述武主编,马葭生、张景泉、贾玉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四、其它说明 1、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分组集中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讲解绪论部分;在分组实验时,教师先分大组对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然后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轮流循环做所有实验。 2、考核内容 预习报告、操作技能、实验现象解释提问、实验态度、实验室制度的遵守情况、实验报告六个方面。 3、考核方法 笔试、口试、实际操作。 4、成绩评定

大学物理实验室(全12套)

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大学实验教材: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 《工科物理实验教程》主编李勇华科学出版社(1)该教材是兰州交通大学自编教材。总共涉及7章42个实验项目。 (2)实验教材中第一章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第二章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属于讲解部分,占时6节课,其余为实验部分。 (3)第六章传感器基础实验与第七章综合实验,这两部分内容在大学物理中属于自学内容,可以不开设相应实验,但可以作为兴趣实验。 二、实验内容: 第一章测定误差与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二章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 第三章力学热学,和物性参数的测定 实验一拉伸法钢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二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测量杨氏模量 实验三动态悬挂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 实验四扭摆法测量转动惯量 实验五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 实验六弹簧振子的震动周期 实验七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八落球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 实验九声速的测量 实验10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研究 第四章电磁量的测定 实验11 电势差计 实验12 示波器的调整与使用(一) 实验13 示波器的调整与使用(二) 实验14 线性与非线性电阻 实验15 惠更斯电桥测电阻 实验16 开尔文电桥测量金属电阻率

实验17 电场的描绘 实验18 谐振法测电感 实验20 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 实验21 示波器测量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 实验22 冲击电流计测量磁场 实验23 电磁波综合实验 实验24 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 第五章光学参数与光测技术 实验25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实验26 望远镜与显微镜的组装 实验27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实验28 光栅常数的测量 实验29 菲涅尔双棱镜测激光波长 实验30 牛顿环与劈尖实验 实验31 迈克尔干涉仪 实验32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第六章传感器基础实验 实验33 电阻应变片特性研究 实验34 热藕片 实验35 光敏传感器的光电特性传感器 实验36 电涡传感器 第七章综合提高性实验 实验37 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实验38 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 实验39 核磁共振 实验40 光泵磁共振 实验41 全息照相 实验42 ESPI散班干涉原理 三、兰交大物理实验课程安排情况: 兰交大目前开设2个专业,分别是电力工程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班的学生总数88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