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制定部门:品保部

制定日期:2011/04/15

文件编号:P-KF/QA-003

版本:A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文件名称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本程序是激励公司全体员工参与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质量和环安卫体系的运行,

(包括时间安

排、交付价格)改善和创新管理方法,以及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为目的.

2. 范围:

全体员工对公司的整个组织应贯彻实施持续改进的思想体系.

3. 定义:

3.1. 持续改进:是对于那些已表明处于稳定状态,具有可接受的能力和性能过

程,所做的改进;

对于能力和性能不可接受的过程所做的改进,是纠正措施,而不是持续改进。

4. 权责:

4.1. 持续改善建议之提供:全员

4.2. 持续改善之审核:各科主管

4.3. 持续改善建议之执行:相关人员

4.4. 持续改善建议可行性及效益的审核及会议的召开:改善委员会组长核准

4.5. 持续改善建议审核及执行状况跟踪:改善委员会组长审核、(副)总经理

核准

文件名称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6.1. 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

6.1.1. 在公司的整个组织中应贯彻实施持续改进的思想体系;

6.1.2. 持续改进必须延伸到应最优先考虑的特殊特性的产品特性上;

6.1.3. 成本要素或价格应是持续改进体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6.1.4. 持续改进是对于那些已表明处于稳定状态,具有可按受的能力和性能过程,

所做的改进;

对于能力和性能不可接受的过程所做的改进,是纠正措施,而不是持续改进.

6.2. 持续改进项目:

6.2.1. 可能导致持续改进的项目举例如下:

6.2.1.1. 返工、返修或报废;

6.2.1.2. 人力和物资的浪费;

6.2.1.3. 不良质量成本;

6.2.1.4. 过长生产周期和生产节拍;

6.2.1.5. 工装模具精度、可靠性及寿命;

6.2.1.6. 设备利用率;

6.2.1.

7. 加工过程中过大的变差;

6.2.1.8. 工装、设备等修理时间;

6.2.1.9. 设备安装、模具更换及机器调整时间;

6.2.1.10. 首批过程能力低于100%;

6.2.1.11. 过多的搬运和贮存量过多、过少;

6.2.1.12. 顾客不满意,如:抱怨、修理、退货、耽误出货、交货不足、顾客工

厂的关切事项、

保证期等;

6.2.1.13. 产品难以装配或安装;

6.2.1.14. 过程平均值未集中于目标值(双侧公差);

6.2.1.15. 临界测量系统能力;

6.2.1.16. 非增值使用空间场地。

6.2.2. 持续改进项目的来源:

6.2.2.1. 部门计划提出的项目;6.2.2.2. 员工合理化建议提出的项目;

6.2.2.3. 管理评审提出的项目;

6.2.2.4. 质量审核提出的项目;

6.2.2.5. 顾客提出的项目;

6.2.2.6. 公司最高管理层提出的项目。

6.3. 持续改进计划和实施:

6.3.1. 各部门应确定质量和生产率及其它方面的改进需要,每年在年度计划编制

持续改进项目

文件名称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上报管理部,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实施。

6.3.2. 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计划,将持续改进项目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实施。

6.3.3. 各部门提出持续改善的提案人需填写《持续改善建议征询表》,并按其执

行。

6.3.4. 员工其它合理化建议可投入公司设置的“总经理意见箱”,由总经理室负

责定期收集,

并建议内容进行评估,一旦采纳,由管理部落实相关部门予以实施。

6.4. 持续改进技术的采用:

6.4.1. 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持续改进时,可适当采用持续改进技术和方法,例如:

1)控制图(计量型、计数型);

2)P、D、C、A循环法或8D法;

3)设备总效率;

4)价值分析;

5)防错法;

6)动作/人机工程分析;

7)基准确定(竞争标杆);

6.5. 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情况检查:

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情况由各主管于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发表会上,一并报告、并应

于每次管理

评审会议中提交持续改进报告作为公司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6.6. 项目成果和奖励:

项目实施完成后,应由实施部门整理好相关资料和记录,写出总结,报改善委员

会组织评

价。为巩固改进成果,应对改进结果进行标准化,即相应修订或新制定相关文件,

按《文

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办理。项目成果的奖励按以下方式进行,报(副)总经理批

准实施奖

励。6.6.1. 有形效益(效益计算统一单位:元/月)

6.6.1.1. 有形经济效益为可用金额计算的列举三项如下:

A.质量

每件单价×平均月产量×(改善前不合格率-改善后不合格率) = 每月节省金额

B.效率

工资率×节省工时(分)/台×平均月产量=每月节省金额

C.用料率

(改善前单价×改善前用料量-改善后单价×改善后用料量) ×平均月产量=每

月节省金额

文件名称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6.6.1.2. 每月改善费用由实施部门统计制定:

6.6.1.2.1.材料单价:以采购单位提供资料为准

6.6.1.2.2.工资率:以每人12元/小时为计数

6.6.1.2.3.不良数退回数:依质管部提供资料为准.

6.6.1.2.4.生产数、报废数:依生产单位提供数据为准.

6.6.2. 无形效益无法用金额计算列举七项如下:

6.6.2.1. 质量等级提高

6.6.2.2. 交期缩短

6.6.2.3. 制度改善

6.6.2.4. 企业形象提高

6.6.2.5. 员工素质提高

6.6.2.6. 环境卫生改善

6.6.2.

7. 安全性提高

6.7. 项目持续改进:

6.7.1. 所有的汽车业客户生产单位每月必须分客户统计不良率、准时交付率、客

诉PPM的目标

达成状况,并提交稽核室

6.7.2. 业务部每年12 月份根据营业额统计出客户作业下一年度持续改进的项

目.生产单位每月必须统计客户的不良率、准时交付率、客诉PPM的指标达成状

(客户分开统计)提交第稽核室.

6.7.3. 若不良率、准时交付率、客诉PPM (客诉率)绩效趋于稳定并能满足客

户要求,应通过管评评审该

指标,以持续改进超越客户要求。

7. 相关文件:

文件资料控制程序

8. 相关表单:

持续改善建议征询表P-Q-K410-036-R01

附表一

一、相应得分对照表:

二、相应的提案奖金:

三、得分计算方式=项目(1+2+3+4+5),如改善效益未能以金额计算之改善提

案,其效果得分

以5分计算。

四、以得分对比相应的提案奖金。

文件名称持续改善控制程序

项目预期效益得分

1000元以下(含)5

1001-5000 10

5001-15000 15

15001-30000 20

30001-50000 25

50001-100000 30

100001-150000 35

1 效果(40分)

150000以上40

1.纯属模仿现有设备,配方或作业方式5

2.将现有设备、配方或作业方式加以修改应用10

3.属于创造性,尚须加以补充应用20

2 创造性(30分)

4.属于创造性,且确定能予以应用30

1.仅可应用于一项设备、产品或部门5

3 应用范围(10分)

2.可应用于二项以上设备、产品或部门10

1.需修改方可实施3

4 完整程度(10分)2.稍予以补充即可实施6

3.内容完整正确,无需补充修改即可实施10

1.不影响产品品质、作业时间及负荷5

5 品质贡献(10分)

2.使产品品质提高,减少作业时间及负荷10

等级得分(分)提案奖金(元)

一等96-100 5000

二等91-95 4000

三等86-90 3000

四等81-85 2000

五等76-80 1000

六等66-75 800

七等56-65 500

八等46-55 300

九等36-45 200

十等26-35 100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有关的所有持续改进活动。 3、职责 3.1 公司各部门均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等主题,不断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3.2 质检部负责持续改进的归口办理。 3.3 技术部和生产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协调和验证工作。 4、管理内容 4.1 公司应全面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全公司各项与产品、工艺、服务和成本有关的日常活动中不断地深入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4.2 技术部有计划地向公司全员贯彻持续改进并鼓励每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安排时间作相关持续改进技术的培训。 4.3 根据公司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内审结果,管理评审及公司业务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每年年初由质检部负责制定年度持续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往各部门。 4.4 公司员工均随时有提出持续改进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技术部按照所提建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做分析和评估,纳入年度改进计划中并组织实施。 4.5 持续改进的项目内容 4.5.1 产品改进 技术部针对具体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对照同类产品的设计和结构,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具体产品的现状,找出差距,制定持续改进的计划,利用相关持续改进技术,如试验设计(DOE)、FMEA、价值分析(VA)、防错技术和8D问题解决法等,持续不断的实施产品改进。技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2 工艺改进 技术部应对生产部提供的工序能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其对产品的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特殊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监控,可采用控制图、工序能力指数、设备总效率和8D问题解决法等改进技术,具体可参照SPC手册。按照统计过程控制的数据输出,采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版本/版次A/0 文件页码1/2 制表批准 1目的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顾客满意程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改进机会的识别和改进过程的实施。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的持续改进的策划、实施。 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 4作业流程 4.1持续改进 4.1.1改进机会的识别: 公司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结合日常对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按计划间隔的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数据分析、纠正及预防措施等,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寻求差距,以识别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改进机会。如: 4.1.1.1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有效性(如满足要求的输出); 4.1.1.2外部影响(如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4.1.1.3潜在的薄弱环节; 4.1.1.4使用更好方法的机会; 4.1.1.5对已策划的和未策划的更改的控制。 4.1.1.6持续改进的具体步骤为: a)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区域; b)确定改进目标; c)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d)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e)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f)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g)正式采纳更改。 4.1.2持续改进的方式 4.1.2.1纠正措施:对已发现的不合格,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以消除不合格, 并防止其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1.2.2预防措施:对于潜在的不合格,针对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以预防不合 格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纠正措施 4.2.1对于已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纠正措施应与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采取纠正措施的信息来源: 4.2.2.1不合格品处理单; 4.2.2.2质检部检查报告; 4.2.2.3第二方、第三方认定或认证所发现的不合格项。 4.2.3纠正措施的实施步骤 4.2.3.1各有关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如发生与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实现 过程、产品的规定不相符合的事实(包括顾客投诉)。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切实做到持续改进。本程序对持续改进的各项活动实施规范化管理。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所涉及持续改进的各个方面,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及质量改进攻关等活动的管理,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 职责 3.1 公司总经理负责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对重大改进项目进行决策。 3.2管理者代表和技术部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活动的责任对象及部门。 3.3生产部门是产品质量和制造过程改进活动的责任部门。 3.4 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组织改进项目的实施。 4 措施和方法 4.1总则 改进应着眼于改善产品特性以及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进的基础在于过程。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1)测量和分析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和制约产品特性、过程效益发挥的关键。2)确立改进目标,即改进的预期效果。 3)研究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评价和选择方案。 5)实施所选定的方案。 6)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 7)使成功的措施规范化,即纳入文件的永久更改。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改进应是持续的活动,以确保产品、过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2 持续改进的策划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划和管理由厂务部实施。 4.2.1 策划的依据 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信息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是策划持续改进的基本依据。 4.2.2 策划的内容 改进策划除遵循质量策划的一般原则外,应侧重主攻目标、活动过程及其职责。现就体系、产品、过程改进分别规定如下: (1)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质量方针、目标及其管理,组织结构,资源配备及其管理,测量及评价活动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过程活动。(2)产品的改进 产品改进策划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各阶段产品质量特性改进目标、针对产品的主要缺陷状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以及相应的资源保障。 (3)过程的改进 产品实现过程的改进,涉及质量管理体系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一并考虑、在其技术和业务方面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生产过程控制的改进,过程实现手段的改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方法的完善,工作环境的改善等,以及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更多的增值。 4.2.3 纠正措施和要求 对发现不合格、缺陷的责任部门必须分析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有效的纠正措施,明确期限及责任者,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4.2.4 纠正措施信息来源可包括: a.顾客投诉或意见反馈的产品不合格、产品交付或售后服务中的不 符合问题; b.内审不合格报告; c.管理评审输出,报告中由管理者决策需采取的纠正或改进措施; d.内部审核报告中提出的纠正措施要求; e.数据分析的输出中有关过程和产品的特性趋势反映的不合格问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0 目的: 对于不合格问题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通过收集适当的资料并分析,确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识别作出的改进,以满足要求。 2.0 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体系涵盖范围。 2.2 适用于公司对相关信息分析以持续改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3.0 职责: 3.1 人力资源部:负责资料分析所需的统计技术及相关培训。 3.2 各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应用。 3.3 物料部:负责供应商物料质量异常的跟进。 3.4 营销部:负责客户投诉的联络,确保客户投诉信息及时在公司内部传递。 3.5 品管部:负责物料、制程,成品的不合格产品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负责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的监督验证。 3.6 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及时回复、证据提供和落实执行。 3.7 总经理:负责重大纠正措施的批准、监督和验证。 4.0 定义: 4.1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4.2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致力于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的现象。 4.3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通常与纠正连用。纠正措施致力于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的原因。 5.0 程序: 5.1 当在下列情况中出现有关问题时,相关立项责任部门应向相应采取措施之责任部门发出《不符合纠正措施报告》。 5.1.1 内部质量环境体系审核后,如有任何纠正需要,由内审员发出《不符合项报告》, 责任部门作出纠正措施,具体依《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 5.1.2 营销部接到顾客书面或口头上的质量抱怨后,将客户反馈的问题点描述在《客户抱怨调查处理单》,转品管部,由品管部在公司内部组建投诉小组,(小组成员通常包括营销部、技术部、品管部、制造部)共同分析原因,采取临时对策和长期对策,并验证效果,防止问题再发生。完成后的改善报告由营销部传客户确认。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備註:文件分發範圍內“□”表示未分發的部門“■”表示要分發的部門。

1.PURPOSE 目的: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line for project teams to conduct continual improvement activities in products, processes quality performanc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为项目组持续改善产品、过程品质及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指引 2.SCOPE 範圍: This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to all the projects in Techco Technology (Hui Zhou). 此程序适用于惠州德高科技的所有项目 3.DEFINITION 定義: 3.1QIM Quality Improvement Meeting 品質改善會議 4.REFERENCE 參考文件: 4.1OP-QA-21 Management Review Procedure 管理評審程序 4.2OP-QA-07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Procedure 糾正及預防措施程序 4.3OP-QA-22 Internal Audit Procedure 內部審核程序 5.RESPONSIBILITY 職責: 5.1Quality Engineer 品质工程师 5.1.1Organize QIM meeting within the project team. 组织责任区域内的QIM 会议 5.1.2Responsible to prepare the meeting minutes and follow up with related team members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 effectiveness of improvement actions. 负责准备会议记录,跟进改善行动并确保其执行及有效性。 5.2All QIM team members QIM 成员 5.2.1Rise quality issue and provide data and information within his/her responsible area for improvement. 提出责任区域内的品质问题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改善. 5.2.2Participate in defining objective & target and developing improvement action plan 参与目标制定和改善行动计划 5.2.3Implement action requirement and decision as agreed in QIM meeting 执行QIM 会议确定的行动要求和决定 6.PROCEDURE 程序: 6.1QIM team set-up QIM 小组组成 The QIM team may include the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 departments(the other functional departments even supplier and customer may be involved when necessary ): QIM 小组可以包括以下部门的代表(必要时,其他部门甚至供应商和客户也可邀请参加)。 6.1.1Production dept. (PD) 生產部

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某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目的及适用范围 1.目的 1.1本程序规定了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必须遵循 的原则、程序,使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规范 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并明确各部门/单位的职责,以提高公司 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事业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 工作。 第二章定义 3.流程——流程是指一个任务从需求提出到任务完成所经过的一个 或一系列行为,包括每个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节点和承担的任务,以及该节点的输入、输出信息和成果。 4.制度——制度是对流程的描述,是流程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 具体表现,包括各部门在流程中所处的节点和承担的职责,以及该节点的输入、输出信息和成果。

第三章原则 5.公司和事业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应遵循全面性、 战略性和及时性等三项原则: 全面性:公司制度建设的规划管理应覆盖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营领域,以使公司的经营活动有规可循,消除随意性和盲目性; 战略性:公司流程制度的建设应符合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 及时性: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公司的制度和流程也应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 第四章部门职责和权限 6.战略规划部:战略规划部负责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 作的总体规划,并对公司各部门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7.总部各职能部门:根据战略规划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 工作的整体规划,负责公司一级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并就流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于事业部、分公司、办事处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负责协助战略规划部制定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总体规划。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新)

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 目的 为公司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和准则。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安全和产品以及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全过程的持续改进。 3定义和术语 无 4职责和权限 4.1 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特性和参数变差的持续改进项目及目标的设 立和确定,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和保存记录。 4.2 生产作业部、综合管理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持续改进项目及目标的设 立与确定,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和保存记录。 4.3 技术质量部负责公司持续改进项目/目标的设立,督促责任单位进行实施和保 存记录;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持续改进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验收。 4.4 各单位负责本部门持续改进项目/目标的设立与确定,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并保存记录。 4.5 管理者代表或最高管理者负责对持续改进项目/目标以及实施效果进行审批。5运作程序 5.1持续改进的对象: 持续改进涉及到质量、服务、交货期、环境/安全体系等方面,包括对产品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的变差控制和减少。 5.2持续改进的时机: 5.2.1当产品质量、过程特性符合顾客要求,且过程稳定并达到可接受的制造能力时,仍然有可改进的机会,相关单位可实施持续改进,使过程得到优化和改善。5.2.2 尽管公司的环境/安全体系符合标准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但有改进的机

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会时, 相关单位可实施持续改进, 使公司的环境/安全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5.3持续改进项目确定 5.3.1持续改进项目来源: ①公司级持续改进计划; ②自行申请的持续改进项目。 5.3.2持续改进项目包括: ①消除各种浪费; ②提高安全性; ③降低废品率; ④环境/安全内外部监测改善; ⑤降低人力和材料的浪费; ⑥提高生产效率; ⑦降低成本; ⑧提高产品质量; ⑨顾客满意度提升; ⑩其他有利公司的改进项目。 5.3.3立项及评审 ①公司级持续改进项目:技术质量部根据公司业务计划、管理设想、各部门反 馈、管理评审报告等提出持续改进项目,交总经理批准后由技术质量部组 织实施。 ②自行申请的持续改进项目由提出单位或个人填写《持续改进报告单》。 ③技术质量部负责整理汇总《持续改进报告单》,并组织评审,评审确认后, 由技术质量部负责立项,确定相关责任人及完成期限。 5.4效果评估 5.4.1持续改进项目完成后,由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部门或个人编制《持续改进报

持续改进管理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管理控制程序 [ 版本1/ 修改0] 1. 目的和范围 本标准旨在规定公司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途径。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引用标准/ 文件 2.1 QHSE方针、目标制定及管理控制程序................ Oxx 2.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xx) 2.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20xx) 2.4 数据分析程序........................................ Oxx 2.5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xx) 2.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xx) 3. 术语和定义 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这里指通过连续的活动,不断提高公司的业绩,使相关方受益。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4. 培训和资格 公司领导、各部门领导、内审员、负责体系管理、科技管理、合理化建议管理、Q (活 动管理的人员应学习本程序、了解本程序要求。 5. 管理职责 5.1 企划部负责组织持续改进策划工作,并具体负责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事项的落实,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管理创新的组织和管理等。 5.2 工程技术部负责技术创新的组织与管理。 5.3质量保证部负责QC舌动的组织与管理。 5.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改进并配合公司改进的策划和实施工作。 6. 工作程序 6.1 公司持续改进的基本方式 a)日常渐进式的改进,一般限定在部门内部,不需要专门立项; b)项目式改进(革新或创新),需要专门立项,并组建专门的团队来完成 6.2 日常渐进式的改进 6.2.1 各部门通过目标管理,确定本部门目标指标,明确部门的改进方向,并制订部门重点促进事项,实现持续改进,按《QHS方针、目标制定及管理控制程序》执行。 6.2.2 通过实施内部审核不断发现问题,寻找体系改进机会并予以实施。由企划部负责组织,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具体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 6.2.3 通过数据分析寻求改进机会,具体按《数据分析程序》执行。 6.2.4 通过管理评审输出的有关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包括体系文件的修订,运行要求的变化,如方针、目标等的修订;由企划部负责组织,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具体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执行。 6.2.5 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等各方面提出合理的、具体可行的改进性办法和措施。 6.2.6 由质量保证部组织,围绕公司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等为目的的开展群众性Q(活动,实现持续改进。

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管理规定

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管理规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某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目的及适用范围 1.目的 1.1本程序规定了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必须遵循的原 则、程序,使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规范化、程序 化和制度化,并明确各部门/单位的职责,以提高公司流程和制 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事业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 作。 第二章定义 3.流程——流程是指一个任务从需求提出到任务完成所经过的一个或一 系列行为,包括每个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节点和承担的任务,以及该节点的输入、输出信息和成果。 4.制度——制度是对流程的描述,是流程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具 体表现,包括各部门在流程中所处的节点和承担的职责,以及该节点的输入、输出信息和成果。 第三章原则 5.公司和事业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应遵循全面性、战略 性和及时性等三项原则:

全面性:公司制度建设的规划管理应覆盖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营领域,以使公司的经营活动有规可循,消除随意性和盲目性; 战略性:公司流程制度的建设应符合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 及时性: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公司的制度和流程也应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 第四章部门职责和权限 6.战略规划部:战略规划部负责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 总体规划,并对公司各部门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7.总部各职能部门:根据战略规划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 的整体规划,负责公司一级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并就流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于事业部、分公司、办事处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负责协助战略规划部制定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总体规划。8.各事业部、分公司、办事处:根据战略规划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 续改进工作的整体规划,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要求,负责本部门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并就流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负责协助战略规划部制定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总体规划。 9.行政管理部:负责对各部门流程和制度文件进行行文审核,并发文。 第五章工作流程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含记录)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1.0目的: 保证本厂的质量管理体系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自我完善,发展和提高;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厂生产的产品,过程方法,组织结构,所有管理体系活动及客户满意度; 3.0权责: 管理者代表:保证本程序能完整和持续地实施,负责协调高阶管理者与各单位,依据公司管理体系方针(Policy),展开改善方案(Program),每个方案都必须有可数量化的指标(Goal/Target);而单位主管需提供持续改善方案的制定,负责收集本单位合理化建议,编制本单位持续改善项目改善计划及改善计划的实施,并展开为行动计划(ActionPlan),以及计划执行的里程碑(Milestone); 质量部:负责各单位持续改善项目的汇总与编目、持续改善计划追踪及效果验证; 各职能单位:负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 4.0定义: 无 5.0作业内容: 5.1流程图(附件一)

5.2发现问题 5.2.1各单位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发掘生产过程中有待改进的问题; 5.2.2各单位主管应经常向本单位员工了解、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2.3以下项目可能影响对体系的改进: 5.2.3.1不良品处理记录 5.2.3.2生产周期过长 5.2.3.3设备安装及机器调整时间 5.2.3.4计划外停机时间 5.2.3.5人工、材料浪费 5.2.3.6过多的搬运和储存 5.2.3.7累计结果与试验不符 5.2.3.8作业方法不易有效控制品质 5.2.3.1停工待料时间长 5.2.3.1机器、设备不稳定或经常损坏 5.3改进建议:建议人以书面形式将改进内容上交到单位主管或质量部主管;建议内容应包括:问题描述、原因分析、改进对策等; 5.4改进研讨会 5.4.1质量部主管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每季度一次)或不定期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改进研讨会议; 5.4.2改进研讨会议应对提案进行充分讨论分析,并指定主办和协办单位、确定预计完成时间; 5.5分析原因

IATF16949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IATF 16949:2016质量体系文件 文件编号:AA-QP-039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版本:A/1

1.0目的 旨在通过开展持续改进活动,增强公司员工的持续改进意识,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以此提高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达到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最终使顾客和企业都从中获益。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及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的持续改进活动。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持续改进项目的收集、核定、评价与奖励。 3.2研发部负责突破性技术改进的管理。 3.3总经理负责提供持续改进项目中所需的资源。 3.4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持续改进项目的确立及实施(包括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 4.0作业内容 4.1 持续改进项目的来源 4.1.1管理者代表负责依据内、外部审核结果制订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要求。 4.1.2 各职能部门负责依据本部门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等制 订本单位的持续改进计划,负责收集并向管理者代表提供本部门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

4.1.3 依据公司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各部门可根据以下方面(但不限于)来确定持续 改进(包括改善提案)项目: 1) 计划外停机时间的减少; 2) 设备安装、夹具/模具的更换及机器调整时间的减少; 3) 过长的生产周期的缩短; 4) 报废、返工及返修的减少; 5) 优化工艺流程,非增值的使用场地及空间的有效利用; 6) 设备或工作展开时产生的低于100%的初次运转能力的改善; 7) 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没有集中于要求规格公差的过程均值(双侧公差)的改善; 8) 累计结果与试验要求不符的改善;人力和材料浪费的改善; 9) 不良质量成本的降低; 10)产品装配或安装困难其方法的改进; 11)产品过多的搬运和贮存的改善; 12)以新的目标值优化顾客的过程; 13)测量系统能力的提高; 14)特性和工艺参数过大的变差; 15)顾客不满意(如抱怨、修理、退货、错送、不守合约或履约不全、顾客厂方的担 忧、售后服务质量的保证等)的改善; 16)提高工作安全性,对存在工伤事故隐患的工作岗位的改善; 17)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或杜绝工业环境污染; 18)其它值得去改善的项目。 4.2 持续改进的策划 4.2.1各部门的持续改进项目经总经办核准后报ISO专员进行汇总与编目。 4.2.2 管理者代表根据持续改进的实际难易程度和改善效果的大小及其重要性进行项目 分类。公司持续改进项目分为:一般改善案、重点改善案、突破性改善案。 4.2.3被列为一般改善案的持续改进项目由各部门自行组建改善小组、拟定改善计划,经 总经理审查核准后执行。 4.2.4被列为重点改善案的持续改进项目由管理者代表对其进行整理和汇总并填写《改善 提案书》。

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服务公司 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目的及适用范围 1.目的 1.1本程序规定了公司流程和制定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必须遵循 的原则、程序,使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规范 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并明确各部门/单位的职责,以提高 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事业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 工作。 第二章定义 3.流程——流程是指一个任务从需求提出到任务完成所经过的一个或一系列行为,包括每个部门在这个过程所处的节点和承担的任务,以及该节点的输入、输出信息和成果。 4.制度——制度是对流程的描述,是流程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各部门在流程中所处的节点和承担的职责,以及该节点的输入、输出信息和成果。 第三章原则 5.公司和事业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应遵循全面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等三项原则:

全面性:公司制度建设的规划管理应覆盖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营领域,以使公司的经营活动有规可循,消除随意性 和盲目性; 战略性:公司流程制度的建设应符合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 及时性: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公司的制度和流程也应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 第四章部门职责和权限 6.战略规划部:战略规划部负责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总体规划,并对公司各部门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7.总部各职能部门:根据战略规划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整体规划,负责公司一级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并就流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于事业部、分公司、办事处的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负责协助战略规划部制定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总体规划。 8.各事业部、分公司、办事处:根据战略规划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总体规划,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要求,负责本部门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并就流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负责协助战略规划部制定公司流程和制度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的总体规划。

持续改进管理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管理控制程序 [版本1/修改0]

1. 目的和范围 本标准旨在规定公司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途径。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引用标准/文件 2.1 QHSE方针、目标制定及管理控制程序 (0xx) 2.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xx) 2.3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20xx) 2.4 数据分析程序 (0xx) 2.5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xx) 2.6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xx) 3. 术语和定义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这里指通过连续的活动,不断提高公司的业绩,使相关方受益。 4. 培训和资格 公司领导、各部门领导、内审员、负责体系管理、科技管理、合理化建议管理、QC 活动管理的人员应学习本程序、了解本程序要求。 5. 管理职责 5.1企划部负责组织持续改进策划工作,并具体负责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事项的落实,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管理创新的组织和管理等。 5.2工程技术部负责技术创新的组织与管理。 5.3质量保证部负责QC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5.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改进并配合公司改进的策划和实施工作。 6. 工作程序 6.1 公司持续改进的基本方式 a)日常渐进式的改进,一般限定在部门内部,不需要专门立项;

b)项目式改进(革新或创新),需要专门立项,并组建专门的团队来完成。 6.2 日常渐进式的改进 6.2.1 各部门通过目标管理,确定本部门目标指标,明确部门的改进方向,并制订部门重点促进事项,实现持续改进,按《QHSE方针、目标制定及管理控制程序》执行。 6.2.2 通过实施内部审核不断发现问题,寻找体系改进机会并予以实施。由企划部负责组织,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具体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 6.2.3 通过数据分析寻求改进机会,具体按《数据分析程序》执行。 6.2.4 通过管理评审输出的有关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包括体系文件的修订,运行要求的变化,如方针、目标等的修订;由企划部负责组织,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具体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执行。 6.2.5 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等各方面提出合理的、具体可行的改进性办法和措施。 6.2.6 由质量保证部组织,围绕公司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等为目的的开展群众性QC活动,实现持续改进。 6.2.7 发生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事故或顾客、其他相关方投诉时,执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实施改进。 6.2.8 公司高管层在公司级会议上提出改进要求时,由责任部门实施改进,总经办负责对改进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6.3 项目式改进 6.3.1 当上述日常式的改进需要对原有过程作出重大变化,并涉及较多部门、要求提供较多资源支持时,可专门立项,并组成专门的团队实施改进。 6.3.1.1 企划部收集有关改进的文件资料、信息,必要时可组织座谈会,了解改进需求的全部情况。 6.3.1.2 管理者代表组织计划管理部及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讨论。 6.3.1.3 管理者代表指定专门人员编写改进项目策划书(附录A),其中必须包括: a)改进的目标; b)制订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具体要求; c)评价改进结果的方法与指标; 6.3.1.4 管理者代表审阅改进方案。

持续改善管理程序

.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质量、成本和效率方面持续改善活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旨在通过开展持续改善活动,增强全员持续改善意识,不断寻求改善的机会,以此提高产品、过程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最终使顾客和企业都从中获益。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持续改善活动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1持续改善 在达到产品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地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或不断地识别课题并完成课题所实现的改进 3.2问题 现实与已确立的目标之间必须阐明和解决的差距 3.3课题 现实与将要确立的目标之间需采取行动的差距 3.4小组 由与持续改善项目有关的部门人员组成的小组 3.5顾问 为应对某一部门无法解决的课题或问题,从不同部门召集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的人员。 4.职责 工业工程部负责公司持续改善项目的收集、起草、核定、策划、推进、标准化;负责组织续改善项目结果的评审、激励方案的报批和最终奖金分配方案的备案; 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持续改善项目的实施(包括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 公司总经理负责持续改善项目的审批和效果的评价。 5.持续改善的程序 5.1持续改善项目的选题: 5.1.1依据公司战略目标、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评审、统计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方面,不断挖掘找寻进一步改善的项目和改善时机的切入点。 5.1.2改善项目应以改善产品的特性、控制和减少制造过程的变差、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 效性为目的。 5.1.3改善项目应先确立对公司绩效影响大的、容易改善的项目。 5.1.4产品的质量、成本、价格、交付及生产效率和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要求指标的不断提高应确

持续改善管理程序

XX公司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质量、成本和效率方面持续改善活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旨在通过开展持续改善活动,增强全员持续改善意识,不断寻求改善的机会,以此提高产品、过程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最终使顾客和企业都从中获益。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持续改善活动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1持续改善 在达到产品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地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或不断地识别课题并完成课题所实现的改进 3.2问题 现实与已确立的目标之间必须阐明和解决的差距 3.3课题 现实与将要确立的目标之间需采取行动的差距 3.4小组 由与持续改善项目有关的部门人员组成的小组 3.5顾问 为应对某一部门无法解决的课题或问题,从不同部门召集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的人员。 4.职责 工业工程部负责公司持续改善项目的收集、起草、核定、策划、推进、标准化;负责组织续改善项目结果的评审、激励方案的报批和最终奖金分配方案的备案; 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持续改善项目的实施(包括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 公司总经理负责持续改善项目的审批和效果的评价。 5.持续改善的程序 5.1持续改善项目的选题: 5.1.1依据公司战略目标、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评审、统计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方面,不断挖掘找寻进一步改善的项目和改善时机的切入点。 5.1.2改善项目应以改善产品的特性、控制和减少制造过程的变差、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 效性为目的。 5.1.3改善项目应先确立对公司绩效影响大的、容易改善的项目。 5.1.4产品的质量、成本、价格、交付及生产效率和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要求指标的不断提高应确 定为改善项目。 5.1.5与公司有关的外部法规的更改应确定为改善项目。

持续改善管理程序

宁波瑞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持续改善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全面推广持续改进的观念,持续地改善生产过程、效率、质量、价格、交期和服务等,以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从产品订单评审、过程控制到产品出货、售后服务整个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改进活动的控制,包含设计、生产、出货的整个流程。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持续改进活动的管理和监督,组织评价持续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3.2 持续改进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较大型改进项目之改进措施的提出及实施; 3.3 生产部:提高生产能力(QCD ),降低材料损耗,持续降低成本; 3.4 研发部:持续改进产品结构,优化设计成本、优化产品可操作性。 3.5 工程部: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3.6 PMC部:提高订单达交率; 3.7 采购部:供应商材料和交期的有关改进。 3.8 品质部:持续对公司整体产品质量及客诉服务进行跟踪、验证、评价。 3.9 业务部:负责客户有关产品及服务改进的相关需求。 4.过程分析乌龟图 持续改善管理过程 ★持续改进项目的确定 ★成立持续改进小组 ★持续改进实施 ★验证及评价 ★激励与奖励 ★持续改进成果的保持输入 输出★SPC 统计方法 ★QC 手法 ★其它分析技术 ★持续改善小组为持 续改善的归口管理,品质部为主导,直接对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实施计划★持续改善报告★改进的产品、过程、体系 等 ★设计变更通知 ★PDCA 管理四循环 ★工程变更申请 ★持续改善控制规范 等★改进措施制定实施率100%★改进目标指标达成率 100% ★持续改善的可能 ★过程监控和管评资料 ★顾客反馈 ★其它改善发现等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一、目的 利用质量方针/目标、内审、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改进项目立项、分析及相关措施的计划,实施及验证。 三、术语 (无) 四、相关文件 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HHQP—06 人力资源控制 HHQP—24 统计方法应用与数据分析 HHQP—21 内部审核控制 五、职责 5.1、质量部负责统计各部门年初提出的持续改进项目,编制公司年度持续改进项目计划。 5.2、各部门负责在各部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分析,比对上年计划目标,提出部门持续改进初始项目及目标。 5.3、质量部负责验证持续改进项目落实情况。 六、过程描述 责任单位 /责任者 职责/活动 相关部门 综合管理部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相关部门6.1资料收集和分析 6.1.1 收集数据资料,并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分析,比对上年计划目标,提出持续改进的初始项目及目标。 6.1.2收集数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业务计划及实施情况 内审 管理评审 顾客要求等 相关部门质量部6.2质量体系改进 6.2.1 对体系反馈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评审,选择和确定自己的改进项目,反馈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不合格品、产品返工,内审,测量系统分析,检测成本,检测及时率,计量设备按时校准率,客户质量投诉等

装备部技术部综合管理部市场部 采购部 生产部 安环部设备故障率;设备停工率等, APQP,PPAP完成率,工序能力分析; 培训实施率,培训有效性; 销售计划,顾客满意度,顾客意见反馈,顾客建议,交货及时性等。 供方质量合格率;采购及时率,采购成本控制等 生产计划完成率,产率,能源/原材料消耗,现场7S等, 安全/环境隐患整改率,污水/噪音排放达标率,固体废弃物处置及时率等 管理者代表技术部 财务部 质量部APQP小组 装备部 生产部 市场部 采购部 安环部6.3持续改进原则 6.3.1 确定持续改进总体要求。 6.3.2 产品/过程的特殊特性及客户特殊要求为优先改进项目。 6.3.3 成本控制为优先改进项目。 6.3.4 减少过程变差为优先改进项目。 6.3.5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实施优化为优先改进项目。 6.3.6 降低设备故障率为优先改进项目。 6.3.7 生产计划完成率及能源/原材料消耗控制为优先改进项目。 6.3.8 提升顾客满意度为优先改进项目。 6.3.9 提高采购及时率及供方质量合格率为优先改进项目。 6.3.10 提高安全/环境隐患整改率为优先改进项目。 相关部门各部门 质量部6.4持续改进计划编制 6.4.1 围绕年度业务计划,经营计划,质量体系绩效等,确定各部门持续改进项目,目标及实施计划。 6.4.2根据各部门上报的年度持续改进项目/目标,编制“年度持续改进项目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给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相关部门总经理6.5.1持续改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控制图、排列图、因果图、检查表等工具 ●试验设计(DOE) ●防错 ●基准确定 ●PDCA循环 ●8D方法等 6.5.2 应保证提供充足的资源,确保改进项目顺利进行。 相关部门相关部门6.6实施 改进项目分为突破性持续改进和渐进式持续改进。 6.6.1 突破性持续改进 6.6.1.1 根据改进项目的具体要求成立相应的多功能小组。 6.6.1.2 依据“年度持续改进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措施进度计划表,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批准。

持续改善管理制度程序

持续改善管理制度程序

————————————————————————————————作者:————————————————————————————————日期:

XX公司 持续改善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版本号 1.0 编写人审核人 生效日期有效日期 使用部门受控编号 会签审批区 会签部门负责人签名/日期会签部门负责人签名/日期批准人/日期

生效日期有效日期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质量、成本和效率方面持续改善活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旨在通过开展持续改善活动,增强全员持续改善意识,不断寻求改善的机会,以此提高产品、过程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最终使顾客和企业都从中获益。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持续改善活动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1持续改善 在达到产品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地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或不断地识别课题并完成课题所实现的改进 3.2问题 现实与已确立的目标之间必须阐明和解决的差距 3.3课题 现实与将要确立的目标之间需采取行动的差距 3.4小组 由与持续改善项目有关的部门人员组成的小组 3.5顾问 为应对某一部门无法解决的课题或问题,从不同部门召集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的人员。 4.职责 工业工程部负责公司持续改善项目的收集、起草、核定、策划、推进、标准化;负责组织续改善项目结果的评审、激励方案的报批和最终奖金分配方案的备案; 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持续改善项目的实施(包括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 公司总经理负责持续改善项目的审批和效果的评价。 5.持续改善的程序 5.1持续改善项目的选题: 5.1.1依据公司战略目标、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评审、统计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方面,不断挖掘找寻进一步改善的项目和改善时机的切入点。 5.1.2改善项目应以改善产品的特性、控制和减少制造过程的变差、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 效性为目的。 5.1.3改善项目应先确立对公司绩效影响大的、容易改善的项目。 5.1.4产品的质量、成本、价格、交付及生产效率和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要求指标的不断提高应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