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腾冲抗战大事记

腾冲抗战大事记

腾冲抗战大事记
腾冲抗战大事记

腾冲抗战大事记

1942年5月初,缅甸全境沦陷,日军迫近中国国境。

1942年5月3日,畹町失陷。

1942年5月4日,遮放、芒市、龙陵相继陷落。

1942年5月9日夜,县长邱天培撤离腾冲。

1942年5月10日,午后二时,日军292人不费一弹直入腾冲城,滇西边城遂沦入敌手。

1942年5月15日,防守栗柴坝渡口的第11集团军第71军的预备第2师(后配属第20集团军,以下简称预2师)师长顾葆裕率第5、6团渡江来腾,分别到达龙川江西岸及洞山、勐连、清水等地。20日起第6团在橄榄寨、黄草坝与敌激战6天,伤亡600余人,遂向曲石、界头转移,进行游击活动,待机收复失地。

1942年5月16日,驻县城日军200余人沿龙川江北上。瓦甸区区长孙成孝、护路营营长李崇善、自卫队队长纳其中等各率所部联合设伏于瓦甸之归化寺一带,经激战,消灭敌中尉队长牧野以下44人,我亦阵亡孙成孝、纳其中等46人。

5月17日,腾冲各练士绅26人,在河西纳朋村成立绮罗、清水等12个乡镇的“南方联合会”,开展抗日活动。

1942年5月18日,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缅甸一次战役中,奋不顾身到前沿指挥突围中弹负重伤。5月26日这位年仅38岁的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光荣殉国。中共中央对此表示沉痛哀悼。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分别写了挽联或诗词。周恩来赞扬他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1942年5月26日,勐连乡乡长杨绍贵率壮丁配合预2师第5团第3营在香柏嘴伏击由龙陵来的日军辎重汽车,歼敌83名(一说30余人),获重要军事文件一部及不少兵器弹药。杨绍贵等20余人壮烈牺牲。

1942年5月27日,在飞凤山设防的预2师第5团部队在小西大竹园与敌战斗,后因敌机来援,我即撤退。此战毙敌大队长以下20多人,我伤亡军民31人。

1942年5月28日,刘楚湘、徐宗稚等各地士绅在曲石秧草塘集会,商讨抗日事宜。

1942年5月下旬,日寇在缅菁蝙蝠洞劫走黄牛、水牛300多头,

骡马80多匹。

1942年6月1日,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发表《告滇西父老书》。

1942年6月3—5日,日军进攻中途岛,美、日海军大战,日军惨败,日海军自此失去了在太平洋上的进攻能力。

1942年6月5日,预2师副师长洪行在曲石江苴召集各练士绅开会成立了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代行县务,由刘楚湘为主任委员,张问德等20人为委员。全县抗日志士来集者千余人,筹办训练班、组织民众武装和抢运物资等抗战工作。

辉煌的腾冲抗战—腾冲抗战概述

五十多年前人类的那场战争的背影已经渐行渐远。

当年滇西战场上,曾撒落在横断山脉高黎贡山的雪峰、亚热带莽林中的那些军号战鼓、枪支弹壳早已被经年的风雨剥蚀得锈渍斑斑,荒野的风中,只剩下了一份“空留遗号说边关”的寂寥……

春去了秋来,花开了果落,曾作为滇西主战场的腾冲土地上,已经建设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市,时间似乎已抚平了战争的创痛,生活也早就恢复了她的秩序,人们的日子过得宁静祥和……

是的,那场战争的背影的确已经渐行渐远。

可是,自1944年战争结束之后的50多年来,每年,在腾冲夏季的某一天,当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怒号,暴雨倾盆之际,高黎贡山的苍苍云天之上,突然会出现千军万马呐喊撕杀的声音,时而枪声大作,万炮齐鸣;时而成千上万的远征军将士惨烈的拼杀呐喊声一波

接一波滚过天际;回荡在高黎贡山南、北斋公房的上空,令人惊心动魄!这是50多年前腾冲抗战战地声音的再现!听起来似乎像神话传说,但高黎贡山的老百姓说,这是真实的,这是高黎贡山的回声。这时,老百姓常常设案焚香;告慰那些不死的忠魂……

这是一个天地为之动容的回声,它像一个隽永的寓言,再现历史,直击野蛮——文明,战争——和平,这个人类为之奋争的永恒的主题。横亘在天地之间的高黎贡山收录了这个巨大的寓言。

2001年,新世纪开元第一年,尽管战争已经很遥远,腾冲人在自己阔大的城市广场上立起了一座高黎贡山母亲的美丽崇高的塑像,高黎贡山母亲以香古纳今的博大昭示着一种历史的恢宏与现代的气度,当然,腾冲人毫无疑义地相信她也收纳了这个云天之上的寓言。

我们抬掇起锈刀残号,是害怕失落一段历史;我们收藏战争,是彪炳我们这个民族的骨气与勇气;我们重温那段血色记忆,是为了人

类不再有战争。

让我们循着高黎贡山的回声,作一次历史的追寻。

(一)

1942年5月初,腾冲城记录了一段令人齿寒、心痛而悲愤的日子。

中国边镇畹町失守!当日军直逼腾(冲)龙(陵)而来时,负守土之责的腾龙边区行政监督龙绳武竟借口公务赴省城,掠财东去。腾冲县长邱天培竟也紧跟着弃民不顾,乘夜而逃。善良的腾冲老百姓完全被蒙在鼓中,当地方爱国绅士们还正在开会准备商讨对策时,日军已进到距城仅40里的勐连镇,一切都已成为徒劳。群龙无首.仓惶中,全城3万人在混乱中盲目、自发地疏散,老百姓抛家别土,扶老携幼,形成一股难民大潮,向四乡八寨、向野箐深林,一路奔逃而去,在漫漫逃难途中,饥寒交迫,贫病交加,老人倒下,幼子离散,一片惨景,不忍目睹……

1942年5月10日,就在百姓无主地疏散出走与混乱之中,292名日军乘隙而人,竟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腾冲城。这真是腾冲人的奇耻大辱。

(二)

腾冲的历史是出英雄好汉、出血性男儿的历史!腾冲的故事是戍边御敌、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它曾由一代讲给一代听,一代做给一代看,深深地溶人腾冲人的血脉中了。具有光荣的反帝爱国传统的腾冲人民绝不可能这样就成为日军的“顺民”。

5月28日,腾冲绅士名流刘楚湘、徐友藩等在曲石秧草塘召集会议,商讨抗日事宜。6月5日,抗日部队预备第二师副师长洪行在曲石江苴召集各练绅士、知识份子、富商等各界爱国人士开会,成立了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代行县务,由刘楚湘为主任委员,张问德等20人为委员。代表全县抗日志士来集者千余人,共同商讨抗日救国良策。月底,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委任张问德为腾冲县县长。7月2日,年逾花甲的老人张问德在瓦甸临危受命、慷慨就任县长。7月7日腾冲县抗日政府及预备二师师部迁往腾冲县北部的界头,并在界头举行腾冲县军民“七·七抗战五周年纪念会”,由此吹响了全面抗日的进军号。之后,在预备二师及腾冲抗日县政府的领导下,逐步开展了抢运物资、救助难民、成立抗日联合中学、建立抗日干部训练班、恢复乡镇组织,协助抗日部队开展游击战争等活动。其间,民国元老、云贵监察使李根源西上,发表《告滇西父老书》。国民政府专员尹明德到腾边各上司地,宣慰各上司一致抗日,形成了各族各界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滇西抗战必胜的民众基础。

当侵略者打上家门来了,腾冲男儿决不可能束手待毙。

对于侵略成性、气焰嚣张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最好的教训防法是举起枪来,给予迎头痛击。1942年5月16日,驻县城日军200余人,大摇大摆,经打宜沿龙川江北犯,我瓦甸区区长孙成孝、护路营营长李从善、自卫队队长纳其中等各率所部联合设伏于瓦甸之归化寺一带,经激烈战斗;毙敌中尉队长牧野以下44人,我亦伤亡孙成孝、纳其中等46人,此战虽然敌我伤亡相当,但它是日军侵腾后受到的第一次打击,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沦陷中的腾冲人的抗日志气。与此同时,我正规军预备二师自1942年5月15日进入腾冲县境内后,先后发起了“橄榄寨战斗”、“勐连伏击战”、“尹家湾伏击战”、“腾南蛮东游击战”等诸多战斗,均予敌不同程度的打击,顿挫了日军初入腾冲时的嚣张气焰。

以界头为中心的腾北抗日根据地,是腾冲抗日的神经中枢,这里既是抗日政府所在地,又先后为抗日部队预备二师及三十六师司令部驻地,因此,日军将腾北视为眼中钉,必欲拔除。从1942年9月至1943年10月,日军曾从龙陵、镇安、密支部等地调集大量兵力,4次向腾北扫荡,界头也曾4次陷人敌手,但在抗日部队的拼死决战下,前3次均取得了反扫荡的巨大胜利,而第4次反扫荡因敌兵力数倍于我,又断我高黎贡山退路,我三十六师在予放重创后,为避免过大伤亡,乃突出重围,化整为零,潜入姊妹山;昼伏夜行,绕过日寇高黎贡山封锁线,顺利东渡怒江,待机重返腾北,使日军欲彻底

消灭腾北抗日部队的狂妄计划彻底破产。抗日部队开展的游击战,使日军如芒刺在身不得安宁,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滇西及缅北各个战场的抗日斗争。

伴随着4次扫荡与反扫荡,腾冲抗日政府县长张问德及其属僚也随之东移西进,先后8次往返高黎贡山,以60多岁高龄之躯,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尽千辛万苦,先后将腾冲县政府设于漕涧、保山、大理等地,成为一杆不倒的抗日旗帜。其间,张问德于腾冲抗战最艰苦的1943年9月发表了反击日军拉拢诱降的《答田岛书》,显示了一位抗日志士的铮铮铁骨、赤胆忠心,因而被誉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县长中的人杰楷模”、“富有正气的读书人”。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腾冲人也在抗日最艰苦的岁月里如老县长一样,以一身凛然正气和铮铮铁骨写下了腾冲的骄傲,腾冲的气节、腾冲的大义。

(三)

当侵略者打上家门来了,腾冲男儿决不可能束手待毙。

对于侵略成性、气焰嚣张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最好的教训防法是举起枪来,给予迎头痛击。1942年5月16日,驻县城日军200余人,大摇大摆,经打宜沿龙川江北犯,我瓦甸区区长孙成孝、护路营营长李从善、自卫队队长纳其中等各率所部联合设伏于瓦甸之归

化寺一带,经激烈战斗;毙敌中尉队长牧野以下44人,我亦伤亡孙成孝、纳其中等46人,此战虽然敌我伤亡相当,但它是日军侵腾后受到的第一次打击,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沦陷中的腾冲人的抗日志气。与此同时,我正规军预备二师自1942年5月15日进入腾冲县境内后,先后发起了“橄榄寨战斗”、“勐连伏击战”、“尹家湾伏击战”、“腾南蛮东游击战”等诸多战斗,均予敌不同程度的打击

,顿挫了日军初入腾冲时的嚣张气焰。【归化寺战斗图文】

以界头为中心的腾北抗日根据地,是腾冲抗日的神经中枢,这里既是抗日政府所在地【所在地旧址图】,又先后为抗日部队预备二师及三十六师司令部驻地,因此,日军将腾北视为眼中钉,必欲拔除。从1942年9月至1943年10月,日军曾从龙陵、镇安、密支部等地调集大量兵力,4次向腾北扫荡,界头也曾4次陷人敌手,但在抗日部队的拼死决战下,前3次均取得了反扫荡的巨大胜利,而第4次反扫荡因敌兵力数倍于我,又断我高黎贡山退路,我三十六师在予放重创后,为避免过大伤亡,乃突出重围,化整为零,潜入姊妹山;昼伏夜行,绕过日寇高黎贡山封锁线,顺利东渡怒江,待机重返腾北,使日军欲彻底消灭腾北抗日部队的狂妄计划彻底破产。抗日部队开展的游击战,使日军如芒刺在身不得安宁,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滇西及缅北各个战场的抗日斗争。

(四)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用野蛮征服与毁灭这一块土地上的人民和她的文明。

日军在腾冲犯下的罪行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他们杀人的手段残忍,计有刺刀戳死、排枪射死、开水煮死、油锅烹死、盐水沸水灌死、锯子肢解、掘坑活埋、活活剐死、甩杆甩死,甚至喝人血、吃人心,炒人肝,真是怵目惊心,灭绝人性;他们强暴妇女,上至七十老妇,下至未成年幼童,有的妇女被数十人轮奸,甚至强迫被强暴妇女的丈夫和亲人观看;他们用枪用刀杀人,还嫌不够,竞在腾南及梁河施放鼠疫细菌,先是几个人得病死亡,后是几家人,几巷人、几寨人得病死绝,再后是大面积传染死亡,仅此一项死亡人数达14000多人,许多地方户户空室,村村闭门,一派凄风苦雨,到处哭声哀哀、冥纸飘飘;他们到处烧毁民房,不是烧毁十幢八幢,而是一村一寨的烧光,1943年,他们下乡扫荡,烧毁腾北界头街、桥头街、瓦甸街、小回街、营盘街、腊幸街、固东街、马站街、碗窑街等十一条乡镇街道,保家乡、茶子园、芹菜塘等村寨数十个。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啼饥号寒,满目苍凉;他们到四乡八寨掠抢物资,有时正值老百姓吃饭时间,百姓一听到日寇进村,急忙放下饭碗就躲进深山,这些强盗放心将百姓的财物抢劫一空,临走,还不忘记在百姓家的饭甄里、菜锅里屎拉尿。

据统计,日军侵腾期间,在腾冲共杀害老百姓21000多人(含鼠疫菌受害者),烧毁民房24000多幢,抢掠粮食6000多万斤,大牲畜50000多头,公私财物约合50亿国币,奸污妇女千余人

次,这些罪恶;实在是专罄竹难书。

这种蒙昧和野蛮来自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疯狂。它必然要受到人类文明的唾弃和反击。

中国民间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日军越是疯狂作恶,就越加速他们末日的到来!

(五)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历史翻到了公元1944年5月11日。

这一天,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集团军辖第53军、第54军,共5个师一一预备第2师、198师、36师、116师、130师)实施腾冲反攻战,全军于5月11日黄昏后强渡怒江成功;次晨开始仰攻高黎贡山,敌56师团148联队主力、146联队一部凭险死守,我军猛烈攻击;经9日血战,日军溃退,我军攻占高黎贡山顶之南、北斋公房,又经十余日的激烈战斗,进至腾北马面关、界头、瓦甸、江苴附近。日军深知丧失高黎贡山及桥头、江宜等重要据点在战略上的意义,急调113、114、146、炮56、搜56等5个联队各一部火速增援,猛烈反扑。然我远征军将士士气高昂;锐不可挡,奋勇冲杀,白刃格斗,经22日血战,终歼敌半数,继而乘胜攻下腾北敌军中心据点桥头、江苴,并沿龙川江南下,一部扫清

固东以北至片马的残敌,另一部扫清龙川江两岸残敌,形成迫近腾冲城、合围腾冲城之势。此时,所有由北而南溃逃的日寇与腾冲守城日军合编为一个混成联队,由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死守来凤山及腾冲城。

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日军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奉命死守至10月底以待援军到来。

我军决定先攻占来凤山,最后围歼腾城守敌。7月26日午,我军在空军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向来凤山5个堡垒群同时猛攻,官兵奋勇,血战3日,付出重大牺牲攻占来凤山【图文】,旋即扫清南城外之敌,对腾冲城形成四面包围之势。最后围住的孤城腾冲城墙全系巨石,高而且厚,城墙上堡垒环列,城墙四角更有大型堡垒侧防。8月2日我军先以云梯登城,但牺牲惨重,无法立足,继又利用空军从天空轰炸,将城墙炸塌十余处,从缺口强行登城,经12日激战,始将城墙上的堡垒群逐次摧毁。8月14日,我军以4个整师兵力从南城墙,突市区,展开激烈巷战。由于腾冲城内街巷稠密,房屋相连,顽敌利用民房家家设防,巷巷筑堡,战斗异常惨烈,每前进一尺,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正如20集团军会战概要所言“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

,由于牺牲惨重,又将防敌增援的130师投入攻城战役,经42天的“焦土”之战,将守敌全歼,于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城,沦陷了两年零四个月又四天的腾冲,重新回到了腾冲人手中。

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

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所历大小战役40余次,共生俘敌军官4员,士兵60余名,营妓18名。毙敌少将指挥官及藏重康美大佐【图】联队长以下军官100余员,士兵6000余名。虏获野山炮7门,步兵炮6门,迫击炮10门,重机枪19挺,轻机枪47挺,步骑枪1000余支,汽车20余辆,有线和无线电机25部并其他军用品若干。我远征军亦伤亡官佐1234员,士兵17075名,可见腾冲战役之艰苦与惨烈,可见远征军将士拼死牺牲的爱国精神。

(六)

中国战场、腾冲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部分。

腾冲大山里的老百姓怎么也想不到,在腾冲杭战中,和他们比肩而战的竟然还有一批金发碧眼的西洋人。盟军从地面到空中都加入了这场战斗,在中国远征军部队中有一个美军参谋团,参与战役策划;在空中,有以陈纳德为首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后为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图】)参与腾冲战役。从1943年8月17日盟军空军第一次轰炸腾冲城内日军,到1944年9月11日的390天内,盟军空军共出动约20多次,共300多架飞机,先后在高黎贡山、来凤山、腾冲城内外对日军进行轰炸。【图文】1944年的8月22日,盟军空军出动60架分5批轰炸扫射腾冲城西北角的日军堡垒群,为地面部队攻克城西北及拐角楼创造了有利条件。在9月10日

的空战中又击落日机4架。在整个腾冲抗战中,盟军空军出击的重点目标是日军设防最坚固的来凤山及腾冲城,这些出击减少了远征军地面部队的伤亡,摧毁了日军的大部分堡垒;杀伤了相当数量的敌军,为战役的最后胜利争取了时间及机遇。

盟军空军还承担了空运任务。腾冲在战前修有一座机场,战争中又修了5座临时机场和空投场供盟军空军使用。远征军大举反攻期间,盟军的空运异常繁忙;日夜飞行,将大批弹药、粮食等军需品运抵腾冲,支援地面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腾冲抗战中,由于日军的炮火攻击,天气因素、迷航等原因,部份盟军战机和运输机失事坠落,飞行员有的壮烈牺牲,也有的被老百姓及时救援,帮他们治病疗伤寻找部队,给予了亲切的善待,令他们终生难忘。有的飞行员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专门嘱咐他们的儿女,万里迢迢来到腾冲,寻觅当年的救护者,表达感激之情。中美两国人民将永远记取并珍惜这份在反法西斯的共同战斗中凝成的深情厚谊。

(七)

腾冲是块很特殊的土地,作为古代戍边将士的后代的腾冲人骨血里就有一种抗敌的激昂与硬气。千山万仞的高黎贡山就象是腾冲民众的脊梁。一旦家园有难,便凝聚在一起,天塌下来这根脊梁也担着。

腾冲抗战取得胜利的主体是抗日军队,而老百姓则是根基。远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期间,腾冲的爱国知识分子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文艺宣传,演出了大量抗日文艺节目,出版了大批抗日报刊。就连远在缅甸和东南亚的腾籍华侨也积极投入当地侨界的抗日活动,他们慷慨解囊,捐金捐物,支援国内抗战,形成万众一心,共同抗日的滚滚浪潮,为日后的腾冲抗战奠定了精神基础。【图文】

1937年至1938年间,为了打破日寇对我国沿海港口和陆上通道的封锁,并与英方协防缅甸,中英当局决定修筑滇缅公路。腾冲派出6万儿女,奋战在数百里公路线上,到滇缅公路落成,有700条生命献给了这条“血线”。1944年至1945年间,当腾冲抗战刚刚胜利,腾冲人民还没有来得及检视和抚摸一下自己的累累伤痕,又派出8千儿女投入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图文】)的建设,又有近百儿女的忠魂永远与这条公路相伴。

1944年,当远征军反攻时,抗日县政府发动4万6千多名民工,运送弹药粮秣,抢修桥梁公路,当向导、抬担架、救护伤员、侦察敌惰,以至家无青壮,致使到保山户帕运送60万斤军粮的任务多落于老弱妇孺肩上,1万多民夫,如龙似蚁,往来于百里路程的崎岖山道上,不过五、六日的时间;就将60万斤军粮运抵腾冲,目睹此状的远征军及美军官兵,至为感动,赞叹为“空前罕见”。当远征军反攻高黎贡山及来凤山时,军粮供应不上,将士忍饥杀敌,腾北地区及城郊和顺、洞山的千家万户民众,宁可自己不食或少食,也要将煮熟

的饭莱,冒着枪林弹雨,送往阵地。这两次战役投入兵力成千上万,历时数十天,其消耗之大可想而知,但腾冲人豪气地倒空自己的粮柜、米缸,只顾往前方送。

腾冲抗战中,腾冲民众还表现出一种“骨气”,那就是全城百姓一致出走,留给日军一座空城,一座死城,不管在乡下遭遇多少困难,更不屑日军多次引诱,劝令迁回,许诺开办集市,解决民困等等,没有一个人回城当日本人的“顺民”!甚至有八十老翁将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为国捐躯,自己又坐地绝食而亡以抗议日本人占领腾冲城。这种特殊的现象

,在全国沦陷区,恐怕也是少有的。当年;远征军长官司令卫立煌感慨道:反攻腾冲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半由于将士用命,力摧强寇,半由于腾冲民众大力支援之功。

凤凰浴火,涅盘槃再生。

半个多世纪前的滇西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战场的重要组成部份。腾冲战场又是滇西战场最惨烈、最壮烈的一个战场。腾冲抗战是名副其实的焦土抗战,同时是滇西战役中全歼侵略者最成功最辉煌的一次反攻战,腾冲是当时滇西最早攻克与光复的县城,是中国正面战场首次完全彻底消灭日军的光辉范例,它极大地鼓舞了国民的土气,有力地促进了滇西战场及缅北战场的全面胜。对粉碎日寇的封锁战略、打通国际援华抗日的军用物资运输线——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这条争取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大动脉;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从而坚定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必胜信念,也更坚定了盟国援助中国的信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已经走过腾冲,走过龙川江、怒江、高黎贡山

脉。

当现代人在对文明的沉思中叩问历史,叩问人类走过的瞒跚的脚步和未来时,我们仿佛又听到了高黎贡山的回声。

腾冲抗战时期的董官村

作者:摘录来源:中共腾冲县委宣传部更新日期:2005-9-22阅读次数:5495

1942年5月,日军占领滇西,西南后方危急,抗日局势日趋恶化。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受国民政府委托,与驻滇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宋希濂驰赴保山,组织怒江防务,号召边疆各族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团结御敌,保卫乡土。从此,敌我双方重兵相加,隔江对峙两年之久。沦陷区的腾冲民众,不甘日寇奴役,有的逃离家园到异地或深山避难,有的自发组织起来以各种形式配合开展对敌斗争。以刘楚湘、张问德为代表的腾冲爱国人士,先后组成临时县务委员会和县政府,长期坚持腾北、腾西北的抗日斗争。日寇烧杀抢掠、残酷扫荡,金钱诱惑也从未动摇军民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

董官村位于腾冲西山坝西端,离县城直线距离4公里,村后有马耳山在缓缓的西山坝坡地上拔地而起。城区通向曲石、界头、固东、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扣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抗日主张。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国军向西安采取包围攻势。蒋夫人宋美龄、宋子文、戴笠等先后飞赴西安,中共则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解决事变。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洛阳,次日抵南京。

抗日战争教案(一)

抗日战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 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 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 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 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全方位介绍了中国抗战艰辛历程。要充分认识中共在面对复杂形势之下,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策略推动着全民族抗战局面的

抗战时期八大报刊八大事件

抗战时期八大报刊八大事件 《群众》周刊 1937年12月11日,《群众》周刊在汉口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机关刊物。它是一份全国性的党报,以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自己的使命。《群众》周刊的署名编辑兼发行人是潘梓年,实际负责人是许涤新,后为乔冠华。 设有“社论”、“短评”、“抗战言论”、“经济与民主”、“民众动员问题”、“文化与教育”、“国际”、“军事”、“宣言与来件”、“纪念日”、“通讯”、“访问记”、“读者问答”、“漫画”等栏目。抗战时期,该报及时分析抗日战争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评介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发展趋势和和前途,反映人民的抗日要求,着重宣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坚定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建国后停刊,共出143期。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乃至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党报。它筹备于南京,出版于武汉,后迁重庆。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顽强的报纸,在战火迁移中从未中断过出版。 1937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共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在南京公开发行中共党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兼任董事长,社长潘梓年,总经理熊瑾汀,总编辑华岗。该报4开一大张。时值日寇侵华,半壁河山沦陷,国难当头,《新华日报》创刊词的中心内容就是抗日,宣称“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动前进的号角。”主要内容是及时报道抗日战争的形势,报道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敌的战绩,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引导读者正确认识这场战争的性质。 晋察冀日报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该报初名《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创刊于山西五台,1940年11月7日改为本名。它注重评论和典型报道,设有“社论”、“军区要闻”、“一周时事”、“国际风云”、“边区生活”等栏目,还有《海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阻击日军主要是为保卫() A.临沂B.南京C.徐州D.兖州2.1938年3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是()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 C.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D.是淞沪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A.朱德B.李宗仁C.佟麟阁D.赵登禹4.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此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材料描述的是() A.保卫大武汉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5.中国军队取得万家岭大捷的背景是1938年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这次战役的战果是中国军队() A.击毙日军10000余人 B.击毙日军300余人 C.击毙日军30000余人 D.击毙日军3000余人 6.【2019·玉林市陆川县月考】“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英勇抵抗,消耗敌人。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

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A.武汉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7.1938年底,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D.正面战场抗日进入高潮 8.蒋介石曾称赞道:“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蒋介石所称赞的是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取得的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一次会战,此会战是() A.徐州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6月,会战开始,日军先后投入40多万兵力。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中国军队从持久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有序撤出战场,保存了有生力量。 材料二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下旬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中旬的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1)材料一中的“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此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此次会战有何重要意义?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些会战。 1.C 2.A 3.B 4.C 5.D 6.A7.B 8.B 9.(1)武汉会战。 (2)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大事记 年表整理

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 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2.03 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淞沪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关内) 1933 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觊觎华北门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3.01 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喜峰口失而复得 1933.05 收复多伦,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关内) 1935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 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12.09 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 1936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关外)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1937.07.07 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 1937.08 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08.13 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1937.08.14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09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朱德,彭德怀)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项英)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37.11上海失守 1937.12南京沦陷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 1938.05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05 湖北枣宜会战,国民党张自忠殉国 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率八路军,华北 1941.12.08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0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01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1944 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 春延安,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5.05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45.07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08.06&07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08.08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美、英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毛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正反面战场举行战略反攻 1945.08.15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09.02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10.25台湾光复 抗战胜利!

抗战时期的山西盂县

抗战时期的山西盂县 盂县位于太行之巅,群山环抱,地势险峻。东扼平山、井陉;西守阳曲太原;南护阳泉,平定、寿阳;北卫五台、定襄。抗战时期是八路军的重要根据地。1939年至1945年,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十九团驻在盂县,利用险要地形,巧妙地打击日寇,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开辟、发展、巩固盂平、盂阳、盂寿、定襄这一大片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百团大战兴道河滩传捷报 1940年9月初,十九团完成了正太路娘子关段的破击任务后,奉命挥戈北上,消灭盂县境内之敌。经三昼夜急行军,于9月4日到达县北张城堡村,准备当晚攻打上社镇敌据点。政委黄文和副团长刘东纪在灯下研究作战方案。因这是抗战以来投入全团兵力的第一次大战,团长李和辉刚牺牲5天,部队尚未休整,大家心情沉重。这时,侦察参谋报告,中社、北会里据点的敌人下午都集中到了上社镇,共500多鬼子,100余伪军。团首长仔细分析,认为敌人准备逃跑,立即进行战斗部署。 刘副团长命一营跑步前进,越过徐峪沟大山,零点前必须赶到上社镇南30里的神泉村,占据有利地形,堵住敌南逃之路。命二、三营作好战斗准备,12点正以少量兵力佯攻,诱敌出逃,把敌人逼进兴道村南我埋伏圈中,一举歼灭。 当晚10时,全团冒着大雨分头行动,当二、三营到达上社镇时,敌人已向南逃跑了。狡猾的敌人想甩掉我军的追击,在柴庄岔路口让大部队淌河水前进,只让一小股向西南走,故意踩下脚印迷惑我军。由于大雨如注,道路泥泞,鬼子满以为甩掉了我追击部队,便在兴道村停下过夜。 天赐良机,我一营战士埋伏在神泉村北,封锁了敌南逃之路,二营3个连分别隐蔽在兴道东西两侧山坡上,三营两个连堵住兴道村北口,四连作为预备队,将敌人装在口袋里。战士们虽然又饿又累,但精神焕发,子弹上膛,刺刀出鞘,准备和鬼子拼杀。 9月5日,天晴雨住,太阳升起一杆高还不见敌人动静,战士们确实有点着急。八点多钟,几百个鬼子出了村,像条毒蛇在公路上爬行。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后,一声军号响,全团所有轻重机枪从东西两侧山头射向敌军,成群的鬼子横七竖八倒在河滩上,受伤的鬼哭狼嚎,没伤的四处乱窜。我四连战士像一群猛虎。猛冲猛打。首先缴获了敌人驮在马上的几门大炮。日军中队长“二百五”借地埂和高粱掩护,组织了30多个鬼子,用两挺歪把机枪向我军扫射,企图反扑。我三营长命令集中火力压制,七连四班长率全班战士匍匐前进,用手榴弹把敌人机枪炸哑,并将日军中队长当场炸死。四连长高喊:“同志们,跟我冲!"率战士们冲入高粱地。四班长紧跟在四连长身旁,一气拼倒6个鬼子。鬼子见他厉害,三个人拼他一人。他突刺倒前面的,斜刺倒左边的,右面的想跑,又被他一枪打倒。这时,四连长身负重伤,两个鬼子前后夹攻他,他将刺刀插入前面鬼子的肚子尚未拔出,后一个鬼子刺中他后心,当场壮烈牺牲。四班长一枪击毙捅死连长的鬼子,高喊;“同志们,为四连长报仇!”率战士们杀出高粱地,又冲进一片谷地,身后留下几十具日军尸首。 在一营阵地上,枪声杀声混成一片,向盂城逃窜的敌人被切断退路,绝望地进行垂死挣扎。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日伪军600多人,缴获迫击枪5门,山炮5门,轻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9日,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战。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朱德、彭德怀分任正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全军共4.6万余人。12月25日,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项英分任正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全军共1万余人。1938年以后,共产党又先后在广东东江地区、珠江地区和海南岛地区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 根据抗日战争开始后变化了的外部条件,中共中央规定了我军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决定我军的作战任务是:在敌手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游击战争原则。这些战略思想和作战原则,对于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抗日作战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改编后立即开赴抗日战场。最初,八路军主要是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山西作战。9月25日平型关战役,八路军首战告捷,歼灭日军近千人。这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军民。至11月8日太原失陷,八路军共作战100余次,歼敌1.1万余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友军作战。 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八路军各部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初,第一一五师开创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开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开创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在山东由中共地方党组织抗日起义,开辟了胶东、鲁中、鲁西南、鲁南等多处抗日游击区。至。1938年底,八路军共作战1 500余次,歼灭日军5.1万人,缴枪1.2万余支,收复了大片国土,八路军也壮大到15.6万余人,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 在华中,新四军各部集中完毕后分头开赴大江南北抗日战场。至1938年底,新四军共作战280余次,歼敌3 800余人,初步建立了苏南、皖南和皖中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新四军也发展到2.5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重要力量。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下,日本被迫放弃“速战速决”的侵华战略,准备长期作战。此后,日军减缓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转而集中主要兵力保守占领区,“肃清”以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抗日力量。为了适应抗日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在9一11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是在战区和敌后,主要任务是放手发动游击战争,扩大人民武装,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行动方针是“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此后,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很快进入高潮,八路军、新四军开始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集中105个团的兵力,在正太路和其他铁路沿线发动了大规模的交通破坏战,3个半月的时间里共消灭日军2万余人,攻克敌人据点近3000个,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 502公里,缴枪5 600余支、炮53门和大量军用物资。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鼓舞了中国人民胜利信心,受到国内外舆论的称赞。在战役中,八路军伤亡1.7万人。战役后,日军向华北增兵,开始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残酷“扫荡”。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底,八路军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和巩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冀鲁豫五大块敌后抗日根据地,部队壮大到40万人,华北敌后战场已经成为中国抗日的主要战场。 在华中,抗日相持阶段到来后形势变得十分复杂,新四军在敌、伪、顽势力的包围中,处境异常困难。中共中央根据形势提出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并先后派出部分八路军南下协助新四军作战。华中敌后游击战争逐渐进入高潮。到1940年底,新四军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1.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背景: (郑)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新)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 (郑)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 (新)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3)影响和后果: 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b.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 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形成差异的原因: 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是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日本的中下级武士学习西方技术和思想,同时富有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进行了武装斗争。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3)政策措施:日本的改革包含了从政治到经济、文化教育的一系列内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尽管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根本没有实施。 (4)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的重点在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一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3.日本近代以来的两次侵华战争 (1)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37—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2)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原因:甲午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弱;侵华战争: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和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③反法西斯盟国、国际进步力量支持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4)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上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教案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 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 重庆市档案馆 文章来源:《重庆抗战纪事》1985年第一版 1935年 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1936年 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 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1937年 三月二十一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 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变法。 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说课设计 孟匠中学王蓓蓓 一、说教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本课对上承接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对下对接敌后战场的抗战,从整体上看属于抗日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三部分的内容是先后关系,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著名一役,中国军队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付出了巨大代价,取得了这场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保卫大武汉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的最后一战,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从防御阶段进入到相持阶段。武汉陷落后,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从1939年到1942年,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抗

战必胜的信心,对提高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支援英美军队在中国南方的作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完成表格,感知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的具体史实。 2.通过识地图,精读课文,了解分析各个战役的具体作用。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正面战场的作用,知道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 突破方法:通过三次战役地图的分析,认识三次战役在正

抗日战争重大事件线索表

抗日战争重大事件线索表 1931.9.18 沈阳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 蒋介石密令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进——国歌来历 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1936.12.12 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中共派周恩来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站线初步形成 1937.7.7 北平宛平县城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29军佟麟阁赵登禹阵亡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俗称八年抗战) 成就:抗日民族统一站线 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战场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消灭中国的计划和企图 30万以上军民死亡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平型关大捷1937..9 林彪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粉碎日军天下无敌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春李宗仁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1940.8-11 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总后方延安抗战的中流砥柱 1945.4 延安 内容:(1)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1945.8.15 日本宣布投降 1945.9.2 日本签订投降书 1945.9.9 日本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 台湾回归(分离50年) (1)中国抗日民族统一站线的建立(2)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 (3)国际力量的帮助(4)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一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洗刷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为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有决定作用 (4)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保护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中山西各县的光复情况一览

抗日战争中山西各县的光复情况一览 阳高县:1945年8月24日八路军雁北军区副司令员罗文仿率筑四十八团一部及县大队包围县城。25日,日军撤走,伪警察投降,县城解放。(阳高县政协、县志编办) 天镇县:日本投降后,天镇由张如山、柴云山,韩振江为首的五百余伪军占领。1945年9月7日冀察军区第十三军分区所属第七团,第二十团、独立团和天阳支队包围天镇城,韩振江被击毙,柴云山被炸伤。张如山于8日晨逃走,天镇解放。(天镇县政协王子英) 大同县:1945年9月1日,晋绥军北区司令楚溪春率骑兵第四师三千余人,接收了伪政权。(大同市政协张全成) 怀仁县:1945年9月,日军全部撤离,第二战区接收了怀仁县政权。(怀仁县政协周子君) 广灵县:1945年9月,日军撤走,广灵收复。(广灵县政协) 浑源县:1945年9月7日,我县支队及民兵千余人包围县城。10月11日,晋察冀军区四纵队四旅和雁北军区十二团围攻县城。12日晨发起总攻,伪军司令汪子和、日酋大松被击毙,铃木受伤被俘,伪县长马良图落网,全城解放。(王道和、王秀) 山阴县:1945年8月,伪政府向阎锡山部队投降,日军携械撤回大同。(山阴县政协)

左云县:1945年8月18日,日军撤往大同。伪县长朱文清和伪警察队长自称"反正",驻守待命。8月24日,自称"晋北挺进军总司令"的乔日成部占领左云,8月29日,八路军第三十二团攻入城内。(左云县政协文史组) 灵邱县:1945年3月31日,在晋察冀军区第六团和灵邱民兵的打击下,日军全部撤出灵邱县境。(灵邱县政协五光恩、县志办公室李清贵整理) 右玉县:1945年8月16日,伪县长阎大本随日军撤往大同,由托和清游击队收复县城。(右玉县志办曹满劳) 应县:1945年8月23日,日军参事官植村嘉太郎率部撤回大同。县城为国民党地方武装乔日成占领。(应县政协文史办公室) 平鲁县:1945年8月18日解放。(平鲁县政协) 朔县:1945年8月下旬与阎军共守朔县。张家口、大同、绥远的日军及侨眷两,三万人也从大同来到朔县,直到秋后北同蒲铁路修复通至太原时,日军才从朔县撤至太原。(朔县政协副主席高士英) 繁峙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除一个班外,其余均分批撤走。12月,第二战区长官部派祝秉钧接管了繁峙县政权。(繁峙县政协、县志编办) 代县:1945年9月3日,阎锡山的军政人员进驻。(代县政协郭钰整理)

论抗日战争的影响

试论抗日战争的影响 曹祥14170503 基础医学院七年临床 关键词:抗日战争经过文化经济政治历史进程影响 摘要: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抗日战争是一场历史八年之久,时间最长的一次抵抗外敌入侵,并取得最终胜利的伟大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篇论文将通过对抗日战争的过程的介绍,以及相关的数据和历史事实,论证这场战争在中华民族近代发展进程中对中国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 “鬼子窜到河南崖,行凶作案尹家寨。小炮轰了半多天,一把大火烧起来;刺刀挑死三口人,败坏妇女遭天谴。家破人亡哪里躲,挨饿受冻讨血债!”这是一首流传在尹家寨的一首民谣,极其生动的描述了当时日寇制造血案的场景。而类似的民谣,亦不在少数。而从这些民谣中,不难窥见那段至今都令所有华夏儿女深深沉痛的历史时期日寇的禽兽行径。古语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身为一个泱泱大国,要想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自数千年前,第一个人在黄河流域踏下文明的脚印,这原本一片荒芜的原野便注定要燃放生命的活力,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这厚重的土地上流传着女娲造人,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的传说;演绎着七雄争霸,三国鼎立的中原逐鹿的长歌;描绘着王朝兴衰,改朝换代的画卷;书写着百家争鸣,赋诗填词,墨香四溢的文化盛宴。。。。。。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出令整个世界都惊叹的辉煌历史,让我们每个人都骄傲的以炎黄子孙自称。但就是这样一个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走在文明发展前列的伟大民族,却在近两百年之中,经历了一段极其屈辱的历史。而其中,尤以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接下来,将会介绍抗日战争的基本历程,以及其产生的相关影响: 1.基本过程: 1.1.战争背景: 日本在1927年东方会议上,根据既定国策,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此时的中国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以来,清政府不断与资本主义国家妥协,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的割地赔款,致使国家主权受损,加重了国家经济负担,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虽然在此过程中,社会各级阶级都曾做出救国救民的改革和革命的尝试,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另一方面,日本在经历明治维新之后,走入了资本主义的强国之路,成为了一个资本主义新兴强国。但受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日本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转移国内群众的注意力,加之既定国策的影响,日本军国主义迅速发展,走上了侵略的道路。加之,中日毗邻,中国地大物博,但近代以来,国力衰微,同时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得胜利,所以日本便开展了对中国的入侵。 1.2.战争过程: 1.2.1.局部抗战(1931年9月-1937年7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变”,攻打沈阳北大营中国驻军,“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当时驻防沈阳,接到张学良“不抵抗”命令,不得对日军作战。时张学良方滞留北平,严令驻军王以哲旅不作抵抗,日军遂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相关的地图、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 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 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材料展示: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为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 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 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2.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提示:日本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线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 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 4.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5.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6.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 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万家岭大捷。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