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归类复习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

一、测量的理论

(一)测量本质

测量就就是一种比较。为了科学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就叫做________ 。

为了便于交流,人们制定了一套国际通用的单位体系——“国际单位制”,简称“SI”。请填写在国际单位制中以下各物理量的主

(二)误差理论

1、误差与错误

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误差就是________(能/不能)绝对避免的;而错误就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

2、影响误差的因素

(1)测量的工具。测量所用的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陷越深______。

(2)测量的方法。

(3)估读。测量总要估读,因而测量总要产生误差。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设计更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就是减小误差的重要方法。

注:1)“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

2)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数位必须与测量值的数位一致。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七个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做出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

实验;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5、评价证据就是否支

持猜想与假设;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7、在科学探究的过程

中,交流与合作也就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就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与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在

试题中,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就是通过描述相关情境,直接提

出相关问题。这就是一问题就就是我们下面解题时要围绕的核心,

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能偏题。二就是要人们根据试题描述

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合理地提出问

题,不可随意发散。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较多,考试时则较

少出现。

(二)做出猜想与假设

由于“猜想与假设”的发散性,故在考试中较少出现。我们强

调的就是“猜想与假设”必须就是在试题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

反对随意猜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这就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点有:

1、实验原理的确定。

许多实验探究,特别就是测量某个物理量(如密度、机械效率、

电阻等)的实验,都有一个实验原理的问题,就量您根据什么道理来

测量这个物理量的。这个原理,也就决定了您实验的总的方向或框

架。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就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只要被研究的量与多个

因素有关,通常就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她的量不变,仅使一个

量发生改变,记录因变量相应的数值;经过多次(至少三次)实验,寻找

规律。如此逐一研究,最后再总结规律。故有几个自变量,就至少要

分成几个实验部分。

2、物理量的显示与控制方法

这就是考查的重点。有些物理的显示,可以有仪表或测量工具,

如电流、电压分别电流表、电压表等;而有一些物理量,还没有专用

的测量工具或实验中不能提供专用的测量工具,就要运用“转化法”

进行间接测量,这时我们就要动点脑筋,在理解该物理量的意义或规

律的基础上,设计好测量的方法与待测的物理量,特别就是对于我们

没有学过的物理量。请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注意研究与总结。

实验中总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同时改变某个物理量。有些

物理量的控制方法也就是难点,如在研究欧姆定律的“电流与电阻

的规律”时,要控制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理论上只要给这段电

路接上一个稳压电源就行了,但实际上这样的稳压电源很找到。如

何控制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就成了一个“富有技术性”的问

题。类似的问题还有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

系”时,如何科学地控制与改变速度等。这些都就是考试的重点。

3、实验器材的选择

在实验原理与大致的实验方向、方法确定后,就要考虑采用哪

些测量工具,这也就是常考的一个问题。要注意根据实验的方法,特

别就是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的估算),选择合适的测量工

具(量程)。

4、实验步骤的设计与表述

在实验操作问题上,试题中经常要我们书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就是实验的特别注意点,如就是否要匀速拉动、沿什么方向拉动等,

或者必须要怎样操作或操作到什么程度等。二就是书写实验步骤,

我们一定要注意写得简洁、清楚、有条理,表达到位。通常要用“1、

2、3、4……”或者“A、B、C、D……”一步步地写清楚,并且以

一个重要的操作或测量某一个物理量为一步,不宜在一步中进行很

多的操作或测量许多的物理量。

5、实验表格的设计

这就是常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通常您只要把所有要测量(记

录)的物理量写成一横行,写清楚物理量的名称与字母,依此向下划

列;再在左边写上实验次数,依此向右划行,一个表格就行成了。千万

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在物理量的后面写上相应的单位!

(四)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这里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就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

意描述准确到位。二就是考测量工具的读法,要熟练各种测量工具

的读法,并注意在实验结果后写上单位(除非就是填入表格的)。

(五)评价证据就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与得出结论或提

出新的问题

在考试中,这两个问题通常就是合在一起的。主要考点有;

1、实验数据的处理

一就是计算。二就是将数据描绘成图表或曲线。在描绘曲线时

要特别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切忌用短直线连接两点。

2、实验现象的归纳或实验结论的表述

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如果就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研究,要注意写清楚“在……条件下,×××与×××……”,要注意“有关、无关”、“越大、越小”及“正比、反比”用词,尽可能写准确。另

外,许多实验探究题都有示例的表述方法,要注意读清楚,照着示例

的格式书写,一般最保险。

3、抽象数学关系式

这考得比较少,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即可。

4、提出新的问题

由于问题的发散性,很少考。但我们要注意根据实验结果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

(六)交流与合作

在实验探究中,这一点十分重要。但在考查中却无法体现。

注:通过测量发现规律,需要进行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

第二部分力学

一、仪器使用

在实验室里,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就是__________,比它更精密的常用测量工具就是________与________;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就是________;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就是________;测量力的基本工具就是________。

(一)刻度尺(参阅八上P103)

1、认识刻度尺

右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

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

2、刻度尺的使用

刻度尺的使用要领就是“五会”。即:

会认:即正确认识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放:应使刻度尺的________线或某条(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条边对齐,把刻度尺的________尽可能与被测物体

________,不能歪斜;

会瞧: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刻度尺;

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________值、________值与________(没有单位的数值就是毫无意义的)。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道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测薄圆铁片周长,可使铁片顺直线滚一圈再测量起、终点长度。(2)以多测少或以少测多。如:测一张纸的厚度可测n张纸的厚度再

除以n;测细铜丝直径可测出密绕后n匝的长度再除以n;测楼房高度可测每一级楼梯的高度再乘以相应楼层的级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完全相同的测量对象,以多测少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以少测多

相当于扩大了量

程。

(3)利用工具平移。如

图所示就是测

圆锥高度与圆

柱直径所用的一种方法。

(4)替代法。用可以直接测量的长度来替代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

如测圆柱直径可先测出周长,再根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算出直径。

[典型例题]

1.下图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就是( )

2.如图所

示,用两

把刻度尺A、B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刻度尺A的读数为__________,刻度尺B的读数为__________,测量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的就是______刻度尺。

(二)秒表(参阅八上P105)

下图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

(三)托盘天平(参阅八下P2)

天平就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天平的本质就是一

____________。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就是托盘天平,在测量精度

的要求更高时,则使用物理天平;在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杆秤。

1、认识托盘天平

请在下图中写出托盘天平各部分的名称。其中,砝码盒中砝码的

总质量为________;游码标尺的最大刻度为________,分度值为

________。

2、天平的使用

(1)____________调节。即把托盘天平放

在________的桌面上。

注:若就是物理天平等更精密的天平,在

其底盘上还有调节装置,要调节天平的底盘至严格的水平。

(2)____________调节。首先要把________移到________处;再调节

________,使指针指在标尺的________处。

注:a)调节平衡螺母时,“哪边高,往哪边调”;

b)调节过程中,当指针在中央红线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即为天

平平衡;

c)已经调好的天平,在移动位置后再使用时,应再次调节。

(3)称量。

A、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测量超过规定的质量(m物≤“称

量”)

B、应把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盘,砝码放在____盘;液体、粉末与有

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托盘

C、应根据估计,____________(由大到小/由小到大/随意)地向右盘

中加入砝码,夹取砝码必须用________,不能用手直接拿;最后

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注:当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则右盘下沉、而拿掉最小的砝码时

左盘要下沉时,应移动游码。

(4)读数。

用一个公式表示:m左=m右+m游码示数

注:1)天平在保管过程中往往在其两边的

托盘下衬有“橡胶垫圈”,使用时应

注意拿下;

2)使用完毕,应注意收拾仪

器。

[典型例题]

1.某同学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

时右盘中的砝码与游码如图所示,则物

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一架托盘天平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就是O、2g,最大示数就是5g,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后,在天平的左盘内放入被测物体,右盘

内放人10g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内取出lOg

砝码后,再放入5g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

物体的质量,应 ( )

A.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出一些

B.将

右端的平衡螺母旋进一些

C.将左右两托盘交换位置

D.移动游码,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3.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若指针

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就是

( )

A.减少砝码或游码

B.减少食盐

C.增加砝码或游码

D.

增加食盐

(四)量筒与量杯(参阅八下P10)

A

B

5g 20g

20g 5g

100g

10g

50g 20g 20g 5g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量筒与量杯就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体积的工具,通常用______作单位。

“ml”即“cm3”,故1mLl=____ cm3=____L=____ m3。

1、认识量筒与量杯

下图中,量筒的测量范围就是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与量筒相比,量杯由于口大底小,因而其刻度特点就是上____下____。

2、量筒的使用

(1)量筒可以直接测量____体的体积,或者间接地测量____体的体积。

(2)读数时,要把量筒放在______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________

——若就是凹液面,应以凹液面的________为准;若就是凸液面,应以凸液面的________为准。

3、体积测量的特殊方法

(1)对于不能下沉的物体,常用以下方法测量其体积

a)顶针法。即用一根细针(细钢丝)将其按入水中。

b)悬挂法。即在其下面吊上一个重物,使其能沉入水中。

(2)对于易溶于水的物体如冰糖、硫酸铜晶体等,可用以下方法测量

其体积。

a)配制饱与溶液,使其不溶。

b)用细砂代替水进行测量。

(3)对于有孔物体或具有吸水性物体如粉笔等,要测量其外观体积,

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a)先使其吸足水。

b)用细砂代替水进行测量。

[典型例题]

1.用量筒测量一个金属块的体积,甲同学先后经历了以下步骤: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系住块金属块,将金属块放入量筒,再读出水的体积V2。

则:V1=________;V2=________;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

若乙同学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忘记读出水的体积就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将金属块放入量筒,读出水的体积为V1;将金属块取出后再补读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2,则她的做法________(合理/不合理),理由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弹簧秤(参阅八下P43)

弹簧秤就是测量力的常用工具,它就是利用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的性质(即F=k·Δl)制成的。

1、认识弹簧秤。

右图中,弹簧秤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

2、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1)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合适

的弹簧秤; (2)使用弹簧秤前首先要“________”,即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3)应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4)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板。

3、测力的特殊方法。

(1)间接测量法。有些力如摩擦力无法直接测量,测量时要依据“二力平衡”原理。

(2)“并联”法。有时所测力的大小超过弹簧秤的

测量范围,此时可以把两支弹簧秤“并联”使用,结果

为两支弹簧秤的示数之与。(注意:“串联”无效。)

(六)密度计

密度计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它的原理就是物

体的____________,即________。由于ρ液与V排成反

比,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就是________(均匀/不均匀)的。下图中,所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二、重点实验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参阅八下P10))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ρ=m/V);

2、仪器使用:天平、量筒的用法与读数;

3、误差讨论及实验步骤的优化:引起误差的原因与影响的后果,如

测测固体密度时将固体从水中取出后带出了水、测液体密度时有液体沾在杯壁上等;如何优化设计,尽可能避免上述等因素的影响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等等;

能力拓展:

依据密度原理,进行间接测量。只用天平测某液体的密度(另提供一只杯子、适量的水)、测不能直接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测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面积等。

[示例]:小王同学用天平与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

(1)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

(2)她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

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

②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

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与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

④把玻璃杯与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

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

⑤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

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步骤④中,小王在加减砝码与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就是

( )

A.先加50g的砝码

B.先加5g的砝码

C.先移动游码

D.随便,都可以

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您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

(3)小林同学的步骤就是: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

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二)测滑动磨擦力(参阅八下P49)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步骤设计;

3、结论表达;

能力拓展:

1、实验方案的优化。

[示例]: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她必须拉着木块作____________运动,这样才能保证________。

(2)比较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比较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就是否会与物体运动

速度的大小有关?请您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

写出您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

(三)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参阅八下

P65)

考查内容:

1、探制变量法的运用;

2、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论的表

达。

[示例]右图就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所用的装置,下表就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实验时,压强计的U形管内的液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ρ煤油=0、8×103kg/m3)。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第1次 第6次 (1)比较表中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

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大小___________;

(2)将表中第5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1、4、5次

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表中第6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5、6次实验

实验次数 研究对象 橡皮膜

所处深度/cm 橡皮膜

朝 向

压强计 左管液面高度/cm 右管液面

高度/cm

1 水 4 朝上 8 1

2 2 水 4 朝下 8 12

3 水

4 朝左 8 12 4 水 8 朝上 6 14

5 水 10 朝上

6 煤油 10 朝上 6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及表达式推导;

2、方案设计及操作要领;

3、误差讨论。

[示例] (2006年常州市中考题)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

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cm,计算得

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cm 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Pa 。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参阅九上P3) 考查内容:

1、操作要领;

2、对力臂的理解;

3、表格设计与数据分析、结论表达;

[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

B 、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C 、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

D 、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1)小强进行步骤A 的调节的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C 中,当小强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就是(多选)( ) A .改变动力臂大小 B .改变阻力大小 C .改变阻力臂大小 D .调节平衡螺母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1 4 5

2 10 2 1、5 10

3 5 3 2 15 3 10 4

l

20

1

20

1212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4)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中得到的规律,请您对此作出评析:

(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阅九上P21)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η=W 有用/W 总);

2、器材选择、滑轮组绕线、操作要领

3、表格设计、数据处理

4、结论表达、推论分析

[示例]:小明要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1)实验原理为________

(2)小明说,还少刻度尺,无法进行实验。您的观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请您再给小明提一点实验中的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实验,小明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

请您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a)请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小明在第1次与第6次实验时所使用的滑轮组,要求把图画在右边的方框中:

b)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1、2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就是 ( )

A.滑轮与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d)第4、5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所用的拉力却不同,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请您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参阅九上P31) 考查内容:

1、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动能大小的显示方法、速度的控制方法;实验步骤的设计;

2、现象描述与结论表达。

[示例]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 A 、让铁球甲从斜面F 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

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B 。 B 、让铁球甲从斜面E 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C 。

C 、换一铁球乙(m 乙>m 甲)从斜面上F 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

D (1)每一次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 、B 两步得到的结论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C 两步得到的结论就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动滑轮G ′

(N) 拉力F(N) 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η 1 0、5 0、4 0、33 50、6% 2 0、5 0、4 0、36 46、3% 3 1 0、4 0、53 63、3% 4 1 0、6 0、62 53、8% 5 1 0、6 0、38 52、6% 6

2

0、6

0、60

67、0%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第4题 第6题 第5题 第7题 第7题

第8题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其她实验

1、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得出公式G=mg)(八下P46)

2、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认识力的三要素)(八下P54)

3、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八下P61)

4、探究流速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八下P72)

5、探究阿其米德原理(八下P76)

6、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八下P83)

7、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八下P88)

8、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八下P91) 9、观察惯性现象(八下P93)

10、估测上楼时的功率(九上P18)

11、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九上P33) 12、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九上P34)

四、练习

1.如图所示,浮在水面上的两个软木塞上分别放有一个小磁铁与一个小铁条,当两者靠近到一定距离时就会相向运动起来,吸到一起。请说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至少两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要把门推开,力作用在A 点时要比作用在B 点轻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比较F 2与F 3,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3.如图所示,两手用力压气球,气球保持静止,但与手指接触处的气球

凹陷更厉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将杯子倒置过来,纸片不下落,说明纸片受到向上的________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将烧瓶中的水烧开后用橡皮塞密封并倒立过来,立即向

烧瓶上浇冷水,这时可以发现,烧瓶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向放在轨道上的两个气球的中间吹气,可以瞧到的现象

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物理原理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原处。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条) 8.在

匀速向左行驶的汽车的车厢里站着一个人,她松手使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则物体会落在______处,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将一个石块吊在弹簧秤下浸没在水中,可以瞧到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这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再如图(3)所示称出溢出的水的重力,可以发现的规律就是_____________。 10.把橡皮泥、蜡烛、木块、加盖的小玻璃瓶、鸡蛋与若干大头针浸没在水中,松手后,上浮的物体有:加盖的小玻璃瓶、 ;若要使小玻璃瓶沉到水底,您的做法就是 ;若要使沉在水底的鸡蛋上浮,您的做法就是 。通过探究可以知道:要控制物体的浮与沉,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 来实现。 11.分别把一个木块与一个小玻璃瓶放入水中,均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若把小木块放入小玻璃瓶中再放入水中,却发现小玻璃瓶沉入水底。这个现象可以理解为:把小木块放入小玻璃瓶中,相当于减小了它们的________,从而减小了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下面的三种常用的剪刀中,______剪刀常用于理发,它就是________杠杆;______剪刀常用于剪铁皮,它就是________杠杆。 13.如图所示,用同一把剪刀剪东西,方法A 比方法B 更________,因为这样可以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工具,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当用力托起一只铅球时,人的前臂相当于一只________杠杆,其支点在手臂的________处。当把铅球从图A 位置托到图B 位置时,人的上臂肌肉的拉力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这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手掌对铅球对托力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6.如图所示,滚摆在最高点A 与最低点就是B 之间往复运动。在摆轮在由A 到B 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________,这时________能转

化为________能;在摆轮在由B 到A 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

________,这时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若没有空气等阻力,

摆轮在A 点的动能________在B 点的动能,摆轮在A 点的机械能________在B 点的机械能,滚摆将永远运动下去(最后两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17.如图所示,把拴在细绳下的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后放手,它可以反

复摆动,小球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___,动能

逐渐_________(增大/减小),从B 点到C 点的过程中______能逐渐增

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小球上升到的高度会不断降低,这说明小球的机械能在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18.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在撑杆跳高时首先要奋力助跑,这就是为了增大________(惯性/动能);在她由A 到B 再到C 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再转化为________能。在她下落的过程

中,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所以撑杆跳高时要在地上垫上一块

厚厚的海绵垫,当运动员落在上面时,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避免运动员受到伤害。

19.如图所示的就是一种太阳能节能灯,它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照明灯与控制系统组成。白天,它把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再转化________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它再把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再转化________能,照亮道路。

20.常州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国内领先。利用风力发电时,风能转化为叶轮转动的________能,再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在本地区,

若要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优先考虑的应就是________能。

21.如图所示,某人设计了一个装置,她想用上水池的水流下来带动水轮机转动,再用水轮机将下水当的水抽回上水池,同时带动砂轮机工作,循环往复,使砂轮机一直工作下去。在她的设想中,水从上水池

中流下来时,就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她的设想

________(能/不能)实现,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某人想用磁铁的吸引力驱动车子不断前进,从而避免燃油的消耗。她的想法______(能/不能)实现,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给您一支弹簧秤、一杯水、细线与一个金属块,您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金属块的质量。 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 )

③金属块的体积 ④测金属块的密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1F F F 第2

第3甲 乙 丙 第12

A B 第13A B C

D E 第

1A B 1A B 第17题 第18题 A B C

第19题 第17题 第18题 A B C

第19题 第20第21第

24.若给您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细针,您能完成

下列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出木块的质量②测出木块的体积③测出木块

的密度( )

④测出酒精的密度⑤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⑥测出木块

所受酒精的浮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E.①②③④⑤

F.①②③④⑤⑥

2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与小

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

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

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

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

的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您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与小华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就是p 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就

是p c,则p b____p c(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比较图b与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

需要满足的条件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

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在水平的

桌面上架设

一个斜面,

在斜面的某

一合适高度

作记号A;

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

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④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

位:cm)

18.30 26.83

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本实验设计就是通过观察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结论)

(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

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就

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就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推论)

27.理想实验就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

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

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如图所示,就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

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

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

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

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

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就是理想化的推

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与推论的分类正确的就是( )

A.①就是事实,②③④就是推论

B.②就是事实,①③④就是

推论

C.③就是事实,①②④就是推论

D.④就是事实,①②③就是

推论

28.如图所示,超凡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

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

前,分别记下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与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

F,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5 6、0 5、5 5、0 4、5 4、5 4、5

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2)分析第1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

_____ 。

(3)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浮与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

象为________。

29.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

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

率。

(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

(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就是( )

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

C、测出一楼到三

楼的竖直高度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E、算出小军搬

运箱子的功率

(3)请您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30.将您一只手的食指浸人水中,请设计一个

实验测出食指受到的浮力。

( 1 )写出您所需要的实验器

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2 )简述实验主要步骤,要求写出所要测量或

记录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31.有一天,小明在家观察洗衣机排水后,对容器排尽水的时间与排

水孔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她找来四个同样大

小的圆柱形塑料容器,在它们的底部相同位置各开一个排水圆孔,排

水孔的直径d分别就是1、5 cm、2、0cm、3、0 cm与5、0 cm.在

容器里放人30cm深的水,打开排水孔让水流出,用秒表测量水完全

流出所需的时间t分别为73、0s、41、2s、18、4s与6、8s.

(1)请设计一个表格,并将小明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2)请在右边的坐标系中画出排尽

水的时间t与排水孔直径d的关系

图线.

(3)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可以瞧出t

与d之间韵关系为: d越大,t

_____ ,但就是还不能确定它们

之间明确的数量关系.

(4)请您猜想t与d之间可能存在的

数量关系,并根据以上数据写出证

实您猜想的思路.猜

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就是有规律的。于就是她

们在细绳下面挂上一个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

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

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她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

同学实验

序号

l(米) m(克) θ(度)

30T

(秒)

2

l

(米2)

l

[(米)1/2]

m

l

(米·克)

甲1 1、0 30 4 60 1、00 1、0 30

2 1、0 40 4 60 1、00 1、0 40

3 1、0 50

4 60 1、00 1、0 50

乙4 1、0 30 3 60 1、00 1、0 30

5 1、0 30 4 60 1、00 1、0 30

6 1、0 30 5 60 1、00 1、0 30

丙7 0、8 30 4 54 0、64 0、9 24

8 1、0 40 4 60 1、00 1、0 40

9 1、2 50 3 66 1、44 1、1 60

目的就是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就是:当单摆的摆长与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就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__________的关系,她得出的结论就是:当

单摆的摆长与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

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一步综合分析单摆的周期与表中后三列经

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

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

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

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李红说:“我们还就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就是,

她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与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

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她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请您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与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数据,得出的结论就是:在_______一定时,物体抛出_______越

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数据,射出仰角θ为______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3)根据研究结果,请您给参加掷铅球的运动员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

议: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妈妈外出旅游时,给小明带回一个挂件工艺品,如图所示。小明对

该工艺品的材料属性产生了兴趣,但她又不想破坏该挂件,于就

是她想首先测量一下该挂件的密度。她从家里找到的测量工具

只有自己的一把刻度尺,这可怎么办?妈妈正在洗碗,她把一只

小碗放入一只盛满水的大碗时,大碗中的水立即溢了出来,这时

爸爸对小明说,咱们有碗,您又有刻度尺,可以测密度了。在爸爸

的帮助下,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只大碗吊起来,

并在大碗下放一只小盆(若在大碗中加满吕,再把小碗小心地放

入大碗中,小碗漂浮在水面上,大碗中有水溢到下面的小盆里);同

时,小明还找到三个药瓶(容积均足够大),准备用来盛放从小盆中

倒出的水。下面就是她的实验经过:

A、在大碗中加满水,并把小盆中的水倒干净;

B、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把溢出的水倒入药瓶,用刻度尺量出

水柱高度h1;

C、把挂件小心地放入小碗,再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

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2;

D、拿掉小碗与挂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把小盆倒空;

E、直接把挂件放入大碗,再次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

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3;

F、计算。

(1)在她找到的三个药瓶中,应选用________最合适。

(2)请把实验步骤D补充完整。

(3)在她的三个测量数据中,有一个不必要,这个数据就是________。

(4)请写出挂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附:测密度方法总结

1、依据原理ρ=m/v,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使用天平与量筒测蜡块的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

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左图所

示,蜡块的质量就是________;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右图所

示,蜡块的体积就是________;计算得到蜡的密度就是

________kg/m3。查表可知蜡的密度就是0、9g/cm3,测量值与

其存在差异。如果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出现,这种差异叫

________。

变化:只用天平,不能用量筒

[示例]给您一架天平、一杯水、一个

空瓶子,请您测出一包牛奶的密度,要

求写出步骤与表达式。

2、用浮力原理

(1)只用弹簧秤

[示例]1、给您一支弹簧秤、一杯水、一根细线,测出一块矿石的密

度。要求写出步骤与表达式。

2、给您一支弹簧秤、一杯水、一根细线,要测量一块木块的密度。

您还需要什么辅助工具(不就是测量工具)?并写出步骤与表达

式。

(2)只用量筒

[示例]1、给您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细线,一根细钢丝,测出一

块木块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与表达式。

2、给您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细线,要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您

还需要什么辅助工具(不就是测量工具)?并写出步骤与表达式。

(3)运用漂浮原理

[示例]1、给您一支饮料吸管、一块橡皮泥、一把刻度尺,一杯水,

测出一杯盐水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与表达式。

2、给您一块长方体木块、一把刻度尺,一杯水,请测出木块的密度。

要求写出步骤与表达式。

第三部分电学

一、仪器使用

(一)电流表(参阅九上P64)

1、观察电流表

(1)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

____,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就是________.

(2)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就是公用接线柱,“0、

6”或“3”就是“+”接线柱.当使用“-”与“0、6”接线柱时,

量程为_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当使用“-”与“3”接线柱

时,量程为_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

2、使用方法

(1)校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就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

正;

(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

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大碗

A B C

(3)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

(4)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注:“试触“时,应使用用大量程,且只能把一个接线柱接好,用另一根导线头迅速试触另一接线柱,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反应……

3、读数

上图中,若使用的就是小量程,示数为________;若使用的就是大量程,示数为________。两次读数之比为________。

4、理解

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很小,通常将电流表瞧成一根导线,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忽略不计。

[典型例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她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请分析她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同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

(二)电压表(参阅九上P68)

1、观察电压表

(1)电压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____,用此表测量的电压值的单位就是________.

(2)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

其中“-”就是公用接线

柱,“3”或“15”就是“+”接

线柱.当使用“-”与“3”接线

柱时,量程为________,最小分度值

为______;当使用“-”与“15”

接线柱时,量程为_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

2、使用方法

(1)校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就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

较正;

(2)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注意使电流从标有

“3”或“15”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3)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

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3、读数

上图中,若使用的就是小量程,示数为________;若使用的就是大量程,示数为________。两次读数之比为________。4、理解

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很大,所以通过电压表的

电流很小,若跟其她用电器串联,会导致其

她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故在电路分析电路

时通常将电压表瞧成就是断路。

(三)滑动变阻器(参阅八上P84)

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滑动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改变________,达到改变电路中的________的目的。

2、观察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就是将外表涂有绝缘漆的电阻线密绕在绝缘的陶瓷

筒上制成的;通常有四个接线柱。

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有两个重要数据,就是选用滑动变阻器

的依据。如“50Ω、1、5A”,表示的物理意义就是:

“5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___为50Ω,或其电阻

可在________Ω之间变化。“1、5A”表示___________就是1、

5A。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常规接法:选用“_____________”两个接线柱,______联在电路

中。

a)如图所示,当选用________两个接线柱时,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

相当于接入____________。当选用________两个接线柱时,接入电

路的阻值为0,相当于接入_____________。

b)当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时,共有______种接法。接法

________与________的作用就是相同的,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

电路的电阻值变大。

c)还要注意,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在闭合开关前,应移动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________。

(2)特殊接法

a)电位器接法。电位器本质上就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作用主要就

是使被控制的元件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如图甲所示。

图甲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灯泡L的亮度

为________,当滑片P在A端时,灯泡的亮度为________;当滑片P

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特点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特点就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b)其它接法。

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S,当滑片P从A端滑

到B端的过程中,灯泡L的亮度变化规律就是______________;

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灯泡L1________、

L2________;当滑片P在B端时,灯泡L1________、L2________;

当滑片从A端滑到B端时,灯泡L1的亮度变化规律就是

__________,L2的亮度变化规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电阻箱

与滑动变阻器相比,电阻箱的优点就是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_____。

(读数略)

拓展:右图中,家用自来水表的读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五)欧姆表(拓展)

1、基本原理:

在初中物理中,没有专门测量电阻的工具。但根据欧姆定律,可

以将电流表改装成专门测电阻的仪表,就叫“欧姆表”。

2、会读数

上图就是欧姆表的表面,其示数为________。

[典型例题]

每一次测量电阻都要使用许多仪器,小王觉得很就是麻烦。她

决定把现有的一只电流表改造成一只专门测量电阻的仪表。为此,

她选择了一个电压稳定的电源E与电流表A及一个定值电阻R0串

联,使用时,只要在M、N间接入待测电阻R x,即可由电流表的示数推

算出电阻值。

(1)在电路中串联定值电阻的目的就是

_________;

(2)在M、N间接入的待测电阻越大,电

流表的示数就______。设电源E的电压

为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电流表的示数I,请写出待测电阻的

表达式____________

(3)若小王所用的电源电压为3V,当她把M、N直接连接起来时,为

使电流表的示数最大,她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Ω,当

小王在M、N间接入一材料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请对此现

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两种):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3)中电源、电阻的数据,在电流表表盘的0、2、0、4A

处标上相应的电阻值。

(六)电能表(参阅九下P2)

1、认识电能表(略)

2、使用电能表

[典型例题]

小明家新买了一只电磁炉,小明感觉用它烧水时速度比较慢。

她猜想:可能就是电磁炉的功率比较低(标定功率小于实际功率),也

Ω

E

M N

可能电磁炉的效率比较低。因此她决定测量电磁炉的实际功率。经观察,她家中的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

(1)为了测量电磁炉的实际功率,她还需要一样测量工具________;

(2)写出测量方法与要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计算电磁炉实际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七)测电笔(参阅八上P23)(略)

二、重点实验探究

(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参阅九上P79)

考查内容:

1、电阻大小的显示方法;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步骤设计;

3、结论表达。

注:实验结论的表述就是重点

[示例]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N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

(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就是____________;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就是____________;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就是____________;

(4)电路中,电流表与小灯泡均可用于显示电流大小,您认为,两者中,选用________效果更好.在电路中接入小灯泡还可以起到防止________的作用.

(5)有同学提出,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废灯泡的灯芯(图14-2乙),请用这个灯芯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

①在图14-2乙中补全电路图.

②说明操作、判断的方法与可能的结果.

(二)探究欧姆定律(参阅九上P89) 考查内容:

1、选择器材(量程),连接电路图;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操作的特殊要求、电表读数;

3、实验数据的处理,如画成图像或图像分析;

4、实验结论的表达。

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调节的方法、结论表述就是重点

[示例]如图所示就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

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

了法。

(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_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

的关系;b、保持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某步骤的实验中,第一次就是把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

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读取电流表示数;再把

1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继续进行实验……

a)请您在下图中连接第一次实验所需的电路;

b)当把1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

将________;按照您连接的电路,详细叙述您接下来的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上图就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

正确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图像就是________图(选填“甲”或

“乙”)。

(6)综合甲、乙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参阅九上P96)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选择器材,连接电路图;

2、操作过程、电表读数;

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减小误差的措施。

能力拓展:

测量电阻的其她方法:

等效替代法、“伏阻”法、“安

阻”法。

[示例]做测定电阻R x阻值

的实验。

(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

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

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瞧,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

建议小明改接。①请您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并另画一

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②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

影响就是:________________ (具体说明就是什

么影响)、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

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指示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就是

V,电流表的读数就是A,被测电阻R x的阻值就是Ω。

(3)小亮为她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

材结束实验、您认为她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不?您会给她们提出

什么建议呢?

①写出您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您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参阅九上P97)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选择器材,连接电路图;

2、操作过程、电表读数;

3、故障分析;

4、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如设计表格、画“U-I”曲线图、

识别“R-U”曲线图等);

5、实验结论(灯丝电阻变化规律)的表述

[示例]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伏安法”研究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

规律.

(1)小灯泡标有“3、8V”字样,电阻约为10Ω,则电流表应选用

__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量程;

(2)将下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在A端时小灯泡最亮),

序号材料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0、8 0、5

B 锰铜0、8 1

C 锰铜0、8 0、5

D 锰铜1、2 0、5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电压/V 1 1、5 2 2、5 3、8

电流/A 0、16 0、23 0、28 0、31

电阻/Ω

灯泡亮度非常暗很暗暗稍亮

甲乙

0 1

1

3

1

2

5

+

3

1

0、

6

0 0、

2

3

0、

4

1

+

0、

3

15Ω

10Ω

5Ω C

P D

B

A

S R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并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端;

(4)实验中,小红同学已经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

①第5次实验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数据填入表格,此时灯泡的阻值为________Ω.

②从已有数据推测,当电压为3、8V时,灯泡的亮度将________(更亮/更暗),灯泡的电阻将________(更大/更小/不变).

③预期小红将得出的实验结论将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红准备在实验数据全部测出后,对电阻取平均值,请问她这样做就是否有意义?________,理由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参阅九下P4)

考查内容:

1、电功大小的显示办法;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电路的连接;

3、实验结论的表述。

点拔:

1、若用小灯泡显示电功的大小,则在________时间内,小灯光灯

泡越______,表明电流做的功越多;

2、若用温度计显示电功的大小,则应取________、________均

相等的________(水/煤油),观察其在________时间内,哪一

支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得多

[示例](略)

(六)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参阅九下P10)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

2、器材选择、实验电路的连接;

3、表格设计、实验操作方法;

4、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能力拓展:

1、只有一个电压表,如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电压表的量程不够,如何解决(A、并联到滑动变阻器两端;B、

用两个合适的定值电阻,运用分压原理)

[示例]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

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5Ω

0、5A)、R2(10Ω0、5A)、R3(500Ω1A)。

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1)电压表应选用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R”、“R”、“R”);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

于状态。

(2)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

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与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

故障现象检测故障原因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

均较小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现象不变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

较大、电流表无示数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

不变

(3)下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实验

序号

电压表示

数/V

电流表

示数/A

功率

/W

额定功率/W

1 3、0 0、36 1、08

1.50

3

1.89

1.52

1.08

P

2 3、8 0、4 1、52

3 4、5 0、42 1、89

果P额= W。

(七)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参阅九下P14)

考查内容:

1、电热的显示方法、控制变量法

的运用;

2、实验步骤的设计、电路图连接;

3、结论表述。

[示例]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R1、

R2就是两个电阻圈,R1的阻值大于R2

的阻值,电阻圈上各夹一根火柴、接通电路,一会儿观察到两电阻圈

上的火柴先后被点燃,这说明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将

能转化为能。若继续进行以下实验:

(1)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

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接通电路,经历时间t1,R1上的火柴先

被点燃、这说明,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越

大,产生的_越多。

(2)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

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接通电路,经历时间t2,R1上的火柴先

被点燃,比较发现t2小于t1、由此推理,在电阻与通电时间相同

的情况下,_______越大,产生的_越多。

(八)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参阅九下P45)

考查内容:

1、实验装置的作用的判断;

2、实验操作方法;

3、实验结论。

[示例](略)

(九)电磁感应现象(参阅九下P45)

考查内容:

1、实验装置的作用的判断;

2、实验操作方法;

3、实验结论。

[示例]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ab,把它的两端跟电流表

连接起来。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在空白处填写“偏转”或“不偏转”。

(1)导体ab不动,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

(2)闭合开关,使导体ab在磁场中上、下运动,电流表的指

针;

(3)闭合开关,使导体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电流表的指

针;

(4)实验得到的结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其她实验

1、串、并联电路的比较(认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应用)(九上

P60);

2、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九上P65);

3、自制水果电池(判断正负极、探究电压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

关)(九上P69);

4、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压流规律(九上P70);

5、综合实践活动——电路设计(包括楼梯电路)(九上P72);

6、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九上P78);

7、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可能会拓展到多种连接方

式)(九上P83);

8、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九上P99);

9、认识磁体(吸铁性、磁性分布不均匀性、磁化)(九下P32)

10、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九下P33);

11、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九下P33);

12、奥斯特实验(九下P38);

1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九下P39);

14、练习使用电磁继电器(九下P41);

15、观察手摇发电机(九下P53);

16、验证电磁波的存在(九下P67);

17、探究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屏蔽)(九下

P68);

四、练习

1.您能用几种方法判断一蓄电池能否供电?又怎样判别它的正、负

极?画出示意图,并说明道理(至少说出五种)。

2.小林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

R1

R2

V A

a

b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第3题

L 1较亮,灯L 2较暗。她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就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1、灯L 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 1较亮,灯L 2较暗。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就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18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就是错误的。请您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右侧虚线

框中,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林的解释就是错误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之间的关系,小明同学选择的实验器材就是:3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两个标有“2、5V ”字样的相同小灯泡,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她的实验设想就是:先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然后用电流表选择恰当的量程分别测出A 、B 、C 三处的电流,分析这一次测量中三处电流的数据,就可得出干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的关系。请您分析说明小明同学的这一实验方案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至少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就是某班开展“制作模拟调光灯”综合实践活动的片段。根据题意回答或者解决有关问题。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限取6V 挡)、规格为“2、5V 、0、25A ”的小灯泡、规格为“20Ω、2A ”的滑动变阻器、开关与若干导线,另有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可供任意选用(均标注电阻值与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制作要求:亮度可连续调节;在调光的整个过程中,灯两端的电压不超过2、5V 。 活动过程: (1)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保留两位小数)。 (2)相互交流时,小强实验桌上的情景如图甲所示。不少同学认为该调光灯不符合制作要求。请您指出不符合要求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玲同学认为:可在小强的电路中再串联一只规格合适的定值电阻R 0(如图乙所示)就能符合要求。请您根据题意与有关计算,确定R 0的规格。

(4)还有同学提出另一种改进方案:如果不串联定值电阻,可以在滑动变阻器的适当位置上做标记(或加一个限位装置)限制它的调节范围,也能符合要求。请您说明,还需增加什么电学器材,这个改进方案才能实施;并说明,如何运用增加电学器材来达到您的目的。

5.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电源电压U 恒定,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在A 、B 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

(1)小明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实验采用的方法叫 。

(2)她正确选择后,将电阻丝分别接入A 、B 间,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大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丝阻值 (填“较大”或“较

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您认为原因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继续用上述电源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温度、导体长度因素除外)。她应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R 1、R 2所在位置。请您简述小明选择的原理。 6.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聪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漆包线(表面涂在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结合其它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b 、c 、d 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不同,来判断它________不同。

(2)通过比较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知道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

铁的磁性越强。 (3)通过比较d 中甲、乙两个电磁铁,发现外形结构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相同的_____时,线圈匝数越_______,磁性越强。 7.小华学了有关电磁方面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 (1)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华应选用_________装置进行实验、 (2)小华选用甲装置探究有关知识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让直线ab 静止在磁场中; ②让导线ab 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③让导线ab 沿竖直方向上下缓慢运动、

其中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就是______。(填序号)

(3)如果在乙装置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直导线ab 向左运动,若要使导线ab 向左运动,您采取的措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实验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

(4)甲、乙两图的原理分别用于制造__________与__________。 8.如图甲所示,若再闭合开关S 1,则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如图乙所示,当S 闭合后,弹簧的长度将______,如果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弹簧的长度又将______(变长/变短/不变)。

9.右图就是________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 就是________,B 就是________,C 就是________。若将小灯泡换成干电池,它________(能/不能)持续转动,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 x 为

待测电阻,R 为电阻箱,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0为定值电阻

.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 接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A 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_______Ω.若已知R 0的阻值为1O 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11.学完焦耳定律后,小红与小亮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铝与锰铜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 (1)她们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_都相同的铝丝与锰铜丝。 (2)小红想在两个烧瓶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煤油,而小亮建议用水代替煤油。小亮的建议不妥的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小红的想法进行实验,接通电路后,她们发现甲烧瓶中煤油的温度比乙烧瓶中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慢,说明_______丝的导电性能较强。

12.小刚同学由“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随导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联想到:铅笔芯也就是导体,铅笔芯的电阻与它的温度之间就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呢?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锰铜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S 4 镍铬合金丝 2L S

第2题 第6题 第4题

甲 乙 第6甲 乙

第7第5题 第10题

甲 乙 第11

第9第8乙 甲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 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 (1)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 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凸透镜的焦距=10 。 2. 记录数据: 3. 实验结论: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943-13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

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倒净饮料后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说明气体热胀冷缩、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

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观察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归纳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 能够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提供信息和依据。常用观察方法有: 1.观察重点,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如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时,学生只听到“嘭”的一声, 看到瓶塞跳得很高, 对真正需要看的现象———塑料瓶口出现的酒精烟雾却视而不见,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交待, 提醒学生, 然后再进行 分析。 2.前后对比观察, 抓住因果关系。如学习密度一节时, 我首先让学生区分铜块、铁块、铝块、石块、酒精、水等物体, 通过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软硬来辨认。然后出示用纸包住的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 怎样区分它们?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 它们的质量不同, 因而得出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不同, 也是物 质的一种特性, 从而引入密度概念。 3.正、反对比观察, 深化认识。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多采用一些正反对比的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知识, 拓宽思路。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即无声又有声;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 即增大气压, 沸点升高, 减小气压, 沸点降低。 二、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 单因素的问题,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使学生学会学习。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时, 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 通过学生实验, 得出欧姆定律I=U/R。另外,研究导体的 电阻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液体压强的大小、浮力大小、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电流的热量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也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86599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 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记录数据

2.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 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 1、15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1。

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等效替代法 3.转换法 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 5.类比法 6.物理模型法(理想模型法) 一、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 1.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5.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6.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8.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 9.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10.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二、等效替代法: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 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5、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转换法: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转换法的实验例子: 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 2、根据苹果落地的现象证明重力的存在; 3、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4、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5、利用纸片的飘动来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 6、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7、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 8、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9、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

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初四物理复习学案实验方法和公式 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1. 控制变量法 4.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2. 等效替代法3. 转换法 5. 类比法 6. 物理模型法(理想模型法) 一、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 1. 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2.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 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5. 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6. 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7. 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8.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 9.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10.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二、等效替代法: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 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5、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转换法: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转换法的实验例子: 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 2、根据苹果落地的现象证明重力的存在; 3、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4、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5、利用纸片的飘动来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 6、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7、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 8、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9、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 10、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四、实验加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会怎样运动?),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得到的。这些结论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 篇一:初中物理实验报告(921字) 器材 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方法1]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 (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

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方法2] 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 (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及案例说明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及案例说明

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观察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归纳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学习活动 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 能够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提供信息和依据。常用观察方法有: 1.观察重点,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如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时,学生只听到“嘭”的一声, 看到瓶塞跳得很高, 对真正需要看的现象———塑料瓶口出现的酒精烟雾却视而不见,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交待, 提醒学生, 然后再进行分析。 2.前后对比观察, 抓住因果关系。如学习密度一节时, 我首先让学生区分铜块、铁块、铝块、石块、酒精、水等物体, 通过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软硬来辨认。然后出示用纸包住的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 怎样区分它们?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 它们的质量不同, 因而得出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不同, 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从而引入密度概念。 3.正、反对比观察, 深化认识。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多采用一些正反对比的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知识, 拓宽思路。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即无声又有声;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 即增大气压, 沸点升高, 减小气压, 沸点降低。 二、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使学生学会学习。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时, 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 通过学生实验, 得出欧姆定律I=U/R。另外,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液体压强的大小、浮力大小、动能和

初三物理实验报告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 2.记录数据: 五、反思拓展: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学校 报名号 姓名 得分____

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预习: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 其公式是: 2、若已知排开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的密度ρ液,能否推导一个公式来计算浮力?若能,请写出推导过程。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1、参照实验一,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G=N。 2、如图,在溢水杯中盛适量的水,(液面刚好到达溢水口),弹 簧测力计挂住物体,将物体放入溢水杯中。 3、待溢水杯中的液体不在溢出时,在量筒中直接读出物体排开 液体的体积 V排=mL=m3 4、计算物体排开测量桶和液体的重力G排=mg=ρ液g V排= N。 写出计算过程 4、液体受到的重力G液=N。 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 橡皮的;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 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

)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 的物体,相同的高度, 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

物理常用实验方法

初中常用物理实验方法 巴普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是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要大。”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素质,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探究物理实验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种, 常用的有观察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建立模型法、理想实验、图像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的运动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电动机和热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之,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实例:在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为了研究方便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它们的电阻,然后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材料横截面相同的导线,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相同的导线,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的关系,应选用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线。`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研究动能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的变化的关系;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采用此法。 四、等效替代法。所谓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变换成熟悉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思维方法,它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例:研究串联并联电路关系时引入总电阻(等效电阻)的概念,在串联电路中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大,把总电阻称为串联电路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蜡、海波、大号试管两支、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按课本组装器材,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蜡,将温度计的上端悬挂在铁圈上,下端插入蜡中,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 点燃酒精灯,对盛有水的烧杯加热,注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当温度上升至40℃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示数,直到固体蜡完全熔化,再继续加热几分钟; 将盛蜡的试管换成盛海波的试管重复上述操作,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1海波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石蜡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实验名称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 仪器和器材:激光笔,1/4圆的玻璃片和木板各2片,铁夹平面镜一小片,记号笔, 刻字用的胶面纸,木块铰链(2个),金属棒。 实验过程:闭合激光笔的开关,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转动金属棒改变入射角,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得出:光在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放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一、实验名称: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铝块(或铁块)、、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 1、用直尺测出铝块1、铝块 2、铝块3的体积,将数据填入表格。 2、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出铝块1、铝块2、铝块3的质量,将数据填入表格。 3、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3(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368-83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3(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3(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5.自我评估。 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

初中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和思路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题解题方 法和思路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用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第一、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第二、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第三、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第四、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条理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第二、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也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 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 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6)实验过程的评估性 科学探究题是近几年各地市中的宠儿,它们分别从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出发,考查某一个或某两个知识点,此题是考查交流与评估方面,看学生能否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改进实验进行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乐于探究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课外实验 【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仪器和器材】 三棱镜,白色光屏,平面镜,狭缝,红色玻璃和蓝色玻璃,红纸和蓝纸。【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doc

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距离 速度 时间符号:v=t s 实验装置: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按上图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填入表格中; 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 5、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V1=S1/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8、记录数据表格。 实验数据: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t1=V1= S2=t2=V2=

实验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 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 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t/min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T/℃ 水中气泡变化情况沸腾前:沸腾时: 数据处理: 实验结论: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简易版_3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简易版 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器材】 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 松香、玻璃' 橡胶等。 【操作】 (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 (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手拿铁丝和

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 玻璃' 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被检验的绝缘体的表面要清洁干燥,以免表面漏电。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 网上,然后把温度计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速度=路程/时间(v=s/t)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物理量路程s/cm时间t/s平均速度/ (cm/s)第一次50105第二次1001 56、7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蜡、海波、大号试管两支、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实验步骤:按课本组装器材,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蜡,将温度计的上端悬挂在铁圈上,下端插入蜡中,试管放入盛

水的烧杯中,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对盛有水的烧杯加热,注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当温度上升至40℃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示数,直到固体蜡完全熔化,再继续加热几分钟;将盛蜡的试管换成盛海波的试管重复上述操作,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实验原理:实验结论:1海波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石蜡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实验名称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仪器和器材:激光笔,1/4圆的玻璃片和木板各2片,铁夹平面镜一小片,记号笔,刻字用的胶面纸,木块铰链(2个),金属棒。实验过程:闭合激光笔的开关,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转动金属棒改变入射角,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得出:光在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放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大全 一.控制变量法1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 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 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 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 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 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1 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 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 P=UI 3 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 压强p=F/S p=ρgh 浮力F=ρ液gV排.功.热量 Q=cm(t2-t1)等公式。 三.转换法的应用1 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 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 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 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 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 研究电阻与电热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气体的膨胀.火柴的点燃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四.实验推理法1 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2 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3 “在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也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来的。 五.等效替代法1 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亦可;如等效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维方法。 2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3 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目录 八年级分组实验 1、音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 (3) 2、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3) 3、光反射时的规律 (3)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 5、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4) 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 7、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6) 8、水的沸腾 (6) 9、串联电路各点间的电流规律 (7) 10、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 (7) 11、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 (7) 12、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8) 13、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8) 14、电阻上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 (8) 15、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8) 16、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 (9) 17、研究电磁铁 (9) 18、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电 (10) 八年级演示实验 1、有趣的物理现象 (10) 2、空中的闹钟 (10) 3、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10) 4、观察波形 (10) 5、观察噪声的波形 (11) 6、声波传递能量 (11) 7、光的传播 (11) 8、光的折射 (12) 9、色散 (12) 10、透镜对光的作用 (12) 11、焦点和焦距 (13) 12、投影仪原理 (13) 13、凸透镜成实像 (13) 14、凸透镜成虚像 (13) 15、自制温度计 (13) 16、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4) 17、验电器 (14)

18、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 (14) 19、比较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14) 20、演示电功率 (15) 21、电流的热效应 (15) 22、磁场的方向 (15) 23、电流的磁效应 (16) 24、研究电磁铁 (16) 2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17) 26、手摇发电机 (17) 27、电磁波的产生 (17) 28、光沿着水流方向传播 (17) 九年级分组实验 1、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7) 2、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 (18) 3、如何使用刻度尺 (18) 4、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8) 5、二力平衡的条件 (19)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9) 7、重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0) 8、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0) 9、杠杆的平衡条件 (21) 10、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21) 11、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22) 12、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2) 13、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3) 14、斜面的机械效率 (23) 15、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4) 16、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4) 17、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4) 九年级演示实验 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24) 2、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25) 3、功的原理 (26) 4、气体扩散的实验 (26) 5、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26) 6、分子之间有引力 (26) 7、做功改变气体的内能 (26) 8、水沸腾后出现的现象 (26) 9、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 (27)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类复习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类 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探究问题的物理方法. 常见的物理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 和它两端电压U 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 与电阻R 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 不变;在研究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 不变。 例题:刘阳同学想利用图15 甲所给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你指出: A B 。 (2)假如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压表接入R1 两端。 (3)在本实验中,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4)图15 乙表是刘阳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 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5)本实验操作完成后,如果将电阻R1 改接成一只小灯泡,还可以测出小灯泡的 利用本实验方法的还有: ①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②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③影响电流产生热量大小的因素 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⑤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⑥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实验

二、转换法 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我们常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如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等。 例1 为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小明找来了如图23 所示的实验器材,其中A 、B 两个相同的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煤油,将选择好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浸没在煤油中,两根温度计分别测量两瓶中煤油的温度. (1)实验时,将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接人电路中,这是为了 控制相同,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判断电流通过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