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邓晓芒讲康德

邓晓芒讲康德

邓晓芒讲康德
邓晓芒讲康德

邓晓芒讲康德

一、德国古典哲学

在西方哲学史中十分重要,最难的部分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主义从康德开始,使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康德以前,一般的哲学家都是业余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培根,洛克,休谟,霍布斯,都不是专门教哲学的,而是在从事别的工作之余,对哲学有兴趣。

从康德之后,哲学进入大学讲堂,哲学的术语和概念是十分专业和严格的。

德国古典哲学可以系统的训练和提高专业素养,马克思讲学哲学的方法只有学习哲学史。

康德,黑格尔大体可以概括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谢林,青年黑格尔派较容易通。

1、康德

康德使德国人变成一个哲学的民族,哲学著作开始以德文写。莱布尼茨用拉丁文和法文,沃尔夫也是拉丁文。从康德后,德语变成哲学的语言。

康德的哲学从大陆理性派(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发展而来,康德的时代是莱布尼茨到沃尔夫,沃尔夫发展莱布尼茨为一个体系。康德吸收英国经验派的许多因素,发展了大陆理性派。经验派+理性派=批判哲学,一说批判哲学就是指的康德。康德要在人类理性的根基上进行批判,主题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也被称为“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始祖”,人性、能力、先天结构和条件的问题。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但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康德之所以提出以人为中心,是受卢梭的影响。本来想做大学教授,重要研究科学,把哲学作为副业。但读了卢梭的书后,康德认为自己的所有知识如果不能解决人的问题,那么就没有用。如果不能为人的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知识就无用。所以提出三大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是三个核心问题,最后归结为“人是什么”。核心就是人的问题,因此三大批判围绕人是什么的问题。

生平:生于普鲁斯的格林斯堡,曾作为首都,今属于俄国加里宁格勒。家庭贫苦,父亲是马鞍匠,新教虔诚派,基督教最讲究虔诚信仰的一派,具有宗教献身精神。体弱,身高158。但长期的规律生活,禁欲,未婚,1724——1804年,活了八十岁。他的一生都在从事研究和教学,道德高尚,不图名利。46岁才成为正教授,之前都是编外的,每堂课现收费。之前有大学邀请教授美学,年薪很高,比后来他所当的形而上学教授高两倍。他的最终目的不是美学,是形而上学,是建立新的哲学。一生没有出过格林斯堡,是个边缘的小城,只有一次做过长途旅行看望朋友。顶多在郊区当家庭教师。每天下午三点出来散步,可以给邻居做钟表。他的规律生活只有一次受到干扰,即读卢梭的书。

康德精通各门自然科学,水平处于前列。如莱布尼茨等哲学家讨论的矢力和活力,动力和动量不平衡的问题,地球潮汐与月球关系。教堂避雷针被雷电击坏了,请康德去修理。

他骨子里并不相信上帝,他的虔诚和献身精神表现在献身哲学。力图把宗教道德化,当时的宗教是信仰,道德附属于信仰。信上帝才有道德。康德将它倒过来,有道德才会真的信仰上帝。道德是建立在理性上,而非宗教狂热,情感激动,迷信等上的。所以,康德提出理性的宗教。

哲学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前批判时期,他在哲学上信封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理论,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但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接近于自然哲学,比如当时相信给他无知就可以造出世界。伽利略提出给我支点就可以撬动地球。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倾向,但又留了一个尾巴,除了有机体不行。比如小草幼虫蝴蝶不行。是机械论的唯物观,超出机械论之上的,比如有机体,留给了上帝。(牛顿的影响)

在批判时期,卢梭对他产生影响之后,他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了哲学,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除了卢梭外,休谟对他也有影响——“打断了我自己独断论的迷梦”,以往自然科学观都是建立在独断论哲学基础上,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有自身的规律。我们人的认识是对这个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运动有规律的”,在康德看来是独断论。经过休谟的挑战和解构,这套陈旧观念遭到怀疑。不光是唯物主义,笛卡尔、莱布尼茨等唯心主义者也相信世界、自然科学的规律不可动摇。促使康德来探讨自然科学的基础问题,涉及到人的问题。从自然科学的基础、宇宙的基础,追溯到了自然科学的知识何以可能的条件,即人的问题。这就是转进批判时期的契机。

代表著作,三大批判构成了康德的批判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又称第一批判,是基础。提出了批判哲学的原则,我们在认识之前应该首先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工具加以批判的考察。比如认识能力的理性和知性没有经过审查批判,如使用范围条件对象限度等,冒然食使用就会误入歧途。所以,康德认为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理性本身作为一种认识能力,首先要经过批判。当时,以理性为最高原则的启蒙运动还没有结束。

知觉和印象的第一感觉,如,我感觉到了太阳晒和石头发热,一先一后。但是,我凭什么说太阳晒是原因,我的感觉和知觉中没有原因。任何因果关系,都不能提前设定。因为没有看到。为什么总要想说因果,因为它多次一前一后发生,经过联想,称为因果,这是彻底的经验论。哪怕多次重复也没有必然性,只有或然性。每天早上太阳升起,不能断言明天也必然升起,也许太阳爆炸了。归纳法的每一次没有必然性,只有或然性。有99%的把握,没有100%。原则上说,归纳法是留有问题的。而自然科学的规律是应该普遍必然的,如果没有普遍必然,那么所有都是大致的豁然的,没有自然科学的尊严。应当一旦确立,无一例外。对因果性的摧毁解构,导致了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最根本支柱的摇摇欲坠。实体性、事物和人格的同一性,休谟均怀疑,只相信直觉印象,即第一印象,记忆里的印象也不可靠。今天的我为什么必然是昨天的我,实体的同一性如何证明?无人能驳倒。他提供了人类认识的极限。彻底的怀疑论在理论上也是无人能驳倒的。

康德认识到必须面对休谟,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人的能力来讨论。获得直觉印象是人的能力,人有,石头没有。从这个能力上,还可以追溯其他能力。一旦承认人有感受的能力,就必须承认有其他能力。休谟否认人的理性能力。深化理性能力的层次,他的批判能力首先对认识能力进行考察,包括感性能力,知性能力和理性的能力,它们的条件、运用范围和界限是什么。休谟只考察了认识能力的表象,康德追溯其后的根据。不怀疑科学知识,问题是科学知识是建立在什么之上。康德在承认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探讨科学知识何以可能,在这方面回应了休谟的挑战。

康德的哲学吸收了休谟的经验论和怀疑论,但是没放弃自己的唯理论的立场,调和了两

者。康德的自在之物和现象的哲学称为不可知论,人可以认识现象,不可以认识自在之物本身。我们知道有东西刺激感官,怎么刺激的不知道。自在之物躲藏在现象之后,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康德的不可知论,不像休谟那样彻底。他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但是不认为可以获得自在之物的知识,我们只是凭感官感觉到它。休谟否定自在之物是否存在。

康德认为现象是可知的,只要我们满足于现象的知识,不追求自在之物,就能克服对现象知识的怀疑论,而建立起这些知识在现象界的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性。在康德那里,除绝对的客观性是指自在之物外,普遍客观性就是必然性。在现象界,用人的主体性可以建立起现象的对象,即现象界的客观对象,向我们显现出来的客观对象。这一点休谟无法否认。在现象界我们所认识的那些对象,宇宙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认识对象,都是我们在现象中看到的对象,之所以成为对象是由我们的主体先天所建立起来的,我们把它们建立为对象。所以,这种客观性在根子上是主观性、主体性,认识对象是由我们的主体能动的建立起来的,不是被动接受的,当然也有被动性,它的那些经验材料、感觉直觉印象是被动接受的,但是我们通过主体的先天的知识成分,把它能动的建立为客观对象。如果没有这些,那些知觉印象永远都是主观的表象,甚至是幻觉,虚无缥缈的行不成对象的东西。给自在之物和现象的划分,使得康德在撇开自在之物的同时,在现象界里建立起新的对象,就是作为我们的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是由我们的主体建立起来的。自在之物不是由我们的主体建立起来的,我们不能认识它,只知道它有。

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调和:

任何一个经验既包含后天经验的成分,即自在之物(它本身不可认识)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各种知觉和音响,同时也包含有先天的成分,这就是先天的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以及知性的纯粹概念(诸范畴)

一切知识都是由经验中的先天成分和后天成分复合而成的。

《判断力理性批判》: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

设定自在之物的理由:

也是自在之物的三层含义

一是为了保证由我们的感官受它的刺激而产生的那些知觉印象所构成的对象具有实在性。具有唯物主义含义,我们的知识是有客观根据的,不是随意造出来的。给唯物主义留下了余地。

二是为了给我们的认识树立一个“到此止步”的界碑,把知识限制在感官世界的范围内,以保证我们的知识都是货真价实的知识而非伪科学。一方面设定自在之物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达到它。我们只能对知觉印象整理加工,不能延伸到自在之物本身的领域,否则就会造成伪科学。如果像大陆理性派所用的逻辑,形成自在之物的知识,就要面对休谟的质疑。“你是如何知道的?逻辑也是主观设定的,也是主观的思维游戏,逻辑存在的客观世界却不存在的也有啊”。立碑后,保证我们的知识都是有它的真实内容,不是单凭逻辑,有经验的内容,有感觉感知的内容。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感知的知识,经验的知识。撇开经验的,如自在之物,只能有虚假的知识。都是伪科学。货真价实的知识只能是经验知识,它包括先天和后天两部分知识。没有经验知识就是伪科学。以自在之物为限,以现象界的边界作为范围,现象达到哪一步就能

认识到哪一步,不能越过现象的边界跨入自在之物的领域。

三是为了给虽然不可知、但却应当相信的东西如自由意志、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留下地盘。

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在认识论里仅仅是个诱因,但不可认识。是不是除了界碑作用外,就没用了呢?不,康德认为在信仰的领域里,如果有自在之物的保留余地,那么自由意志、灵魂不朽和上帝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解释。在实践的领域里,道德实践以及宗教的领域里,可以留下地盘。如果没有自在之物,人什么都可以认识的话,那宗教和信仰就没有余地了。一切都归于科学知识,是伪科学知识,他们认为宗教上帝和信仰都能认识。保留这个地盘,自然科学就不会狂妄的认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有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可以诉之于信仰,自在之物虽然不可认识,但是可以信仰。认识有它的限度,但是信仰可以超越知识的这个限度。有自在之物存在,就有了信仰的对象。它虽然不能证明,但是也不能否认。它是不可知的,不妨去相信它,并不干涉科学。“我应当悬置我的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位置”——康德。当知识达到它的限度后,就是信仰的领域了。它们两个领域互不干涉,明确区分,可以为人的道德宗教留下余地。

现象和自在之物区分的意义:

1、抵制了休谟怀疑论对自然科学和所有的形而上学的摧毁,形而上学有希望在新的基

础上重新建立起来

抵制了对形而上学的解构,休谟认为所有的形而上学都不能建立,因为它立足于直觉印象的基础上。他认为一切形而上学都是鬼话,当代欧美的经验哲学逻辑经验主义,也是拒斥形而上学。康德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继承者,认为形而上学是否定不了的。将现象和自在之物区分开来,就有希望在新的基础上重建形而上学。

休谟对于自然科学的那种摧毁,由于康德在现象领域里重建了客观规律普遍必然,就可以重建关于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2、这种未来的形而上学有两种,这就是自然的形而上学(现象界)和道德的形而上学

(本体界)在自在之物的领域,建立了另一种形而上学,即道德的形而上学。《任何一种作为科学而可能出场存在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简称《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未来要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这是康德的理想。《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是《纯粹理性批判》的通俗本。未来的形而上学有两种,一种存在于自然科学领域,那些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的原理体系,先天条件的体系,范畴的体系;在本体界(自在之物),就是道德的形而上学也可以建立。我应当做什么,也有一套应当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原理。

实际上,只建立了道德形而上学,晚年写了《道德形而上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没有建立起来,晚年只写了《自然形而上学的基础》。他认为不重要,牛顿已经涉及了这些琐碎的方面。它的原理基础已经建立了。所以,晚年转向了更重要的话题,道德形而上学。

《实践理性批判》: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讨论道德律和至善

首先是道德问题,然后是宗教问题。道德律和至善讨论有关自在之物的学说,《纯粹理性批判》讨论的是现象界科学知识何以可能,它的条件结构和范围,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领域,属于现象界。自在之物,主要在《实践理性批判》里讲,自在之物涉及自由、

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都属于理念,通过实践的学说来谈的。

道德律:谈的是实践问题,实践有没有规律和准则?每个有理性的人都有准则,但这个准则能否贯通?孔子讲的“有一言能终身行之?”如果有普遍的法则可以终身行之,那就是道德律。按照这个法则做,就可以终身不悔。要承受很多牺牲,比如做好人的后果。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应当终身保持,只考虑动机不考虑结果。

在道德律的领域里,仍然采用逻辑理性的原则。“有一言而终身行之”是逻辑上的不矛盾,人格同一。不同一的人格,有损尊严。道德律和自然律有共同点起源就是纯粹理性,自然律也要按照逻辑不矛盾。当然,自然律除了形式逻辑外,还有先验逻辑。但道德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伦理学长期以来被称为义务论。由于作为其重要内容的德性理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康德伦理学也就常常被当代德性伦理学家作为批评的对象。这主要与其相关的著作长期受到忽视有关。人们对康德道德思想的理解大都根据《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而来,加之一般理解康德的学说主要是三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实践理性批判》,就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康德伦理学著作。康德的另一部重要伦理学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在我国直到2007年才出版了李秋零、张荣从德文译出的完整中译本,中文世界的研究薄弱自不必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语言上占尽优势的西方学术界,也只是在最近才陆续出现了对康德德性理论较多的重视。康德的德性理论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他的伦理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他的其他道德探讨关系如何?本文试图在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对之做一个梳理。 德性论:人的道德 康德的德性理论专门探讨人的道德,为人的道德而立论。在康德看来,有理性的存在,在尘世,就是人类,他也称之为“有限的理性存在”,“我们在尘世的有理性存在者中间只知道一个类,亦即人类”(An7:329);非尘世的,则包括全善全知全能的存在体。“对有限的神圣存在者(他们就连被引诱去违背义务也根本不可能)而言,没有德性论,而是只有道德论”(6:383)。这种“伦理学”,只处理“人对人的道德关系”,是“相互的人类义务”(6:491),包括人对自己的义务和对他人的德性义务,这不是一般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要求,仅是人的道德要求。要深入地理解一般理性存在者的道德与人的道德的关系,需要搞清几部著作的关系。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发表于1785年。在前言中,康德说:“我决意日后提供一部《道德形而上学》,现在我让这部《基础》先发表。”可见他的目标是《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只是打前站,搞定根基,定位于找到、建立适用于一般“理性存在”的最高道德原则,为未来的道德形而上学提供一种根基性的预先探讨,这是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清除了一切与“人”性相关的东西。这是非常纯粹的根基性理论,是为将来聚焦于“人”的道德研究提供依据和根基。“回溯到形而上学的根本原理,以便使义务概念排除一切经验性(任何情感)的东西,而成为行为的动机。我们形成什么样的概念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力量以征服孳生恶的那些偏好呢?这是思辨的事情,只有少数人知道如何处理。作为哲学家,必须去寻找这个义务概念的最初根基,否则在德性论中就根本不能指望可靠性、纯粹性。”(6:376)这个最高的实践原则统领着后面的法权义务和德性义务,为它奠定基础,所以构成了“探究根本”的工作。 《实践理性批判》则又是一个意外的产品。它以《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为前提条件”,其任务是“只应当完备地指出一般实践理性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而不与人的自然本性发生特殊的关系”,它致力于展开《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由理念。《实践理性批判》发表于1788年,康德是突然想到要写作的。康德伦理学研究家L.Beck和A.Wood指出,康德本来没有计划要写第二批判,它本也没有自己单独的位置,甚至在1787年4月,康德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修订之时,他仍然说要提供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根本没有提及这年夏天他倾力写作的《实践理性批判》,第二批判是为了反击、澄清误解而撰,是处理实践理性与纯粹思辨理性之间的连贯性、内在依赖性、相互支撑性。用康德自己的话说,这部书仍属于“仅是预备性的练习”(die nur V ortibung,the only preliminary prac—tice,Pr 5:161,李秋零译本漏译了该书在《结论》前的这一自然段,请阅邓晓芒译本第219页)。 上面这两部著作,对人的道德而言,都是在从事理论前提的工作。Beck和Wood都用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康德 都说黑格尔的书是引起头痛的最好的方法,我想说康德的书是引起头晕的最好的方法。这几天连续作战至今天上午终于读完了,读完后是一种征服这晦涩著作的喜悦,即便没怎么搞清楚,只是浮光掠影粗略的第一次阅读;不过读完后的那个晕眩和浑身抽了筋似的疲惫让我这个最近特能吃的人根本没有食欲吃好午饭,胃在举竿反抗着。 不过版本我还想说两句,虽然我只能读翻译过来的著作,也没有读过更早的关先生的译著,至少在我看来这个韩先生的译著实在不太好懂。苗力田先生曾认为翻译工作绝非等闲,感慨“教康德老人说话不易”,我还想说“读康德老人说的汉语”又有一种不易,只恨自己没有掌握好人家的语言能看原著了。据说邓晓芒先生译得还不错,打算买一本来比较着读。 我常常认为中国哲学中有一种精神让人振奋,尤其是读到《孟子》的“我善养浩然之气”的那一段,感觉“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大丈夫之气由内而生。这段话说白了!就是做人要走得直,行得正,要诚以待人!!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显的正义凛然,邪恶宵小不敢正视!!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我也领会到了同样的感动。他拒绝建立于经验主义质料上的任何以道德准则为普遍法则的粗野做法,批判这种做法将带来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矛盾。康德永远把人当作目的,德行永远是尊守法则而不是别的准则或幸福追求,从而树立了主体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向。康德认为思辨理性象继母一样仅仅供给我们达到我们的目的必需的能力,认为只有在纯粹实践理性当中才能为上帝和灵魂的实在性成为可能,而这两个公设使德行和幸福在实践理性的必然目的至善当中得到统一。 结语中康德提出了那为后代人不断引用的一句:“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令”。在《实批》中康德批判了不够纯粹的实践理性,由此主张职责的重要性,确立了道德法则的尊严,同时把人提高到令人眩晕的高度,为其理论赋予了永恒的崇高价值! 无疑,《实批》中康德的论证是绵密的,康德讲到的道德价值是崇高的、严格的。我认为一个好的解读者和理论工作者是对某种理论有坚定的信徒。我不知我应该相信谁?经验主义的功利论我是不信服的,所以我没有“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感慨,只是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论是我比较赞赏的理论,可能它和中国的“知性尽性”和“内圣外王”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亚氏理论和康德的道德哲学之间有无通约的可能?康德把幸福看作是彼岸

北岛、舒婷、顾城的诗歌创作

北岛、舒婷、顾城的诗 引言 如果把“朦胧诗”看成是80年代前期的一场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或一次现代主义诗歌美学观念的浪潮,那这个浪潮在其内容和艺术特征上又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整个文坛的“伤痕”、“反思”主题相关,与当下的政治气候、社会形势密切相联;从美学特征上看,它总体上近似于“前期象征主义”,即注重意象、暗示、直觉,色调阴郁,具有强烈的主体内心色彩。它们的代表是北岛、舒婷、顾城等人。 第二个阶段则越出了80年代初期的当下社会主题。从1982年以后,与北岛等人同时出现的江河和后来居上的杨炼就把朦胧诗的主题引向了更加深入的历史空间与文化思考,领先一步开始了诗歌的“文化寻根”阶段。杨炼和江河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写出了大量结构宏伟、思想深湛的《荒原》(艾略特)式的组诗作品,将新时期的诗歌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从美学特征上看,作为“朦胧诗”后期代表的杨炼、江河的作品,更倾向于“后期象征主义”,注重知性、哲学的内涵,更加丰厚成熟。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岛、舒婷以及顾城的名字,可以说是一代青年人心中的偶像,它们与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率先向旧的诗歌审美观念挑战的诗歌潮流几乎是同义语。从风格来看,北岛和舒婷两人分别代表了朦胧诗严峻的和抒情的、坚硬的和柔婉的、批判的和理想的、反叛的和亲近传统的、挑战的

和和谐的、崇高的和优美的、现代的和浪漫的一面。自然,这样说也是相对的。 北岛的诗 一、作者简介: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生于北京。1969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建筑工人,7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出国,现留居欧洲。 二、北岛的诗作从内容上看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个清醒的、孤独的觉醒者的自我描绘与内心表达。在混乱的、迷惘的年代里,可谓“世人皆醉我独醒”。《岛》是诗人的一帧自画像:“你在雾海中航行/没有帆/你在月夜下停泊/没有锚/路从这里消失/夜从这里消失……” ——这是禁地 这是自由的结局 沙地上插着一支羽毛的笔 带着微温的气息 “啊,棕桐/是你的沉默/举起叛逆者的剑”。假如说这是默然的独白,那么《回答》等诗则是宣言,它明确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判断和自我的选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类富有思想含量的诗句曾广为流传;“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样的诗句也曾成为一种新的理性与价值观念的代表和象征。这样的作品还有《陌生的海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高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摘要]“自我意识”概念萌发于普罗泰戈拉经笛卡尔至康德手中形成一个本体论概念。这个思想和理论至今仍然影响并规定着当代主体哲学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介绍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和休谟在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寻找基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康德对笛卡尔的“我思”和莱布尼兹的“统觉”的批判、继承,阐述了康德“自我意识”的含义,并且分析了这一概念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功能,最后分析了这一思想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影响及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自我意识;统觉;我思 我们知道,形而上学在近代受到了休谟怀疑论的严重挑战,特别是他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动摇了经验科学的基础,在知识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康德则坚信我们的确拥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然而,他面临的难题是要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有普遍必然的知识。为了理解康德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分析,我们必须把握其《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概念。这一概念说明了直观所予的感性杂多如何被知性的统觉本源综合统一性统摄于“我思”的表象之下而形成客观有效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只有真正领会这一概念的内涵,才能更好的理解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的先验演绎”乃至康德之后西方哲学的发展。 一、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 黑格尔曾说:“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1作为“自我意识”的发端,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7页。

首先应当追溯到古希腊早期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2这句话虽包含有相对主义倾向,然而人的问题首先被凸显出来,他认为知识在于人的感觉,于是他把感觉看成知识的来源和判断事物的标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的出现,表明了古希腊哲学对象的转移,从研究本原,探索自然,转向探索社会和研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萌芽,然而“自我意识”学说的提出应当主要归功于苏格拉底。 据古人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他根据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认识你自己”,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3在这里心灵中的原则虽然只是“神谕”,还不具有近代认识论的含义,但这一立场实为康德的“自我意识”开启了先声。 西方哲学发展到中世纪,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人类的“自我”之光在上帝中黯然失色了。直至近代,弗兰西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和发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时为新时期的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近代欧洲开启了一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论争。康德“自我意识”是在以上两派的争论陷入困境的条件下形成的,并且继承了笛卡尔、莱布尼茨关于“自我”的学说。 二、康德对笛卡尔、莱布尼茨的批判及其“自我意识”的含义 我们知道,尽管“自我意识”是康德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石,甚至康德自认为“统觉原理是人类知识整个范围的最高原理”,但是“我思”和“统觉”这两个如此重要的概念却并不是由康德首先提出。 首先是康德对笛卡尔“我思”的批判和继承。笛卡尔生活在新旧知识交替的时代,他为了证明新兴的自然科学的合法合理性,对现有的一切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策略。这些知识包括周围世界、我的身体和数学观念。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思想之外的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因为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的话怀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3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

顾城小巷表达的爱情

顾城小巷表达的爱情 顾城 的《小巷》,充满灵性的小巷,朦朦胧胧的小巷!下面来欣赏下!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顾城《小巷》赏析一 诗题是“小巷”,由此,我们不妨做这样的猜测:这条深深弯进 诗人生命里的小巷, 肯定发生过什么。 对于一贯唯美的顾城来说, 小巷里发生的, 肯定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正是这个故事,致使诗人,多年后,还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然而,这是一条“没有门/没有窗”的小巷。 有门,诗人可以用钥匙打开。有窗,诗人可以破窗而入。但是,随着时光的 流失,这些对于诗人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绝望的情绪,首次流露。 但是,诗人并没有死心,仍然在绝望中抱有一丝渴望。于是,“拿把 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本来,用钥匙敲墙,就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属 于一个人绝望之际的愚蠢之举,何况还是一把“旧钥匙”呢?短短两 行,就将诗人伤感绝望的情绪推向极至,不愧为大家之作。 顾城多短诗, 但大多小诗不小: 灵气, 节制, 层次感强, 张力十足。 《小巷》 同样体现了他的这一艺术特色。 顾城《小巷》赏析二 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 一旦站在陽光下, 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 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现为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 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

浅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思想

浅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 摘要:康德,是18世纪后期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其哲学核心著作之一的《判断力批判》,上卷论及了美学,其中无利害感问题被康德列为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在康德以前,对此虽然已经有很多的论述,但只有到了康德才在直接继承英国经验主义的看法的基础上,将内在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心态诸问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用先验的方法对无利害感进行阐发,并且辩证地看待美感与感官快适、美感与道德感的关系。这不仅确立了美有其自身相对自主的性质和独立的价值,把美从真与善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并且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将从理论来源、理论内涵以及理论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浅谈。 关键词:康德审美无利害感 正文: 康德,是18世纪后期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哲学的核心著作是“三大批判”。与心灵的三种机能——知、情、意——相对应:《纯粹理性批判》属于哲学,研究“认识机能”,即“知”;《实践理性批判》属于伦理学,研究“欲求机能”,即“意”;《判断力批判》属于美学,研究“情感机能”,即“情”。而《判断力批判》论及美学的是上卷,即“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是他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而其中,无利害感问题被康德列为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不仅确立了美有其自身相对自主的性质和独立的价值,把美从真与善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并且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审美无利害感的来源 美的无利害感问题,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只言片语。柏拉图曾经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认为美不是有用、有益或善,也不是视听所产生的快感。他将美本身不是有效用与文艺除美以外应该还有效用这两个问题明确地区分了开来。但是这种思想的传承并不顺利。亚里士多德就曾将美与善混为一谈:“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真正系统地倡导美的无利害感问题的是英国经验主义者,而开风气之先的当

顾城简介

很多年轻人如今已不知道顾城是谁,也不知道20多年前,中国文艺界有一个如日中天的大明星,名叫顾城,他的地位甚至完全超过了当今所有的天王与天后。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即使听说过顾城的名字,大概也有很多人已经不太清楚顾城的人生故事了。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中国以前一个有点名气,但名气不算太大的“职业”诗人,名叫顾工。据说顾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艺术天才,12岁时就接过了父亲的传承,开始写现代诗,并且很快超越了他的父亲。对此,顾工从来没有表示异议,甚至很开心。 改革开放之后,现代诗如同一声号角,一面旗帜,成为了当年无数中国年轻人的精神食粮。北岛、舒婷、顾城成为领导中国现代诗歌的标志性人物。三人之中,顾城最年轻,他的那些名句也一直流传至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还有:“人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等等。 中国现代诗歌之所以获得“朦胧诗”的称号,也与顾城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年,一篇评论文章针对顾城的一首诗指出:太朦胧,看不懂。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朦胧诗”这个名词也由此而确立。顾城的诗很有特色,也比较容易辨认。由于他的诗中有很多超现实的想象,顾城个人也获得了一个“童话诗人”的桂冠。 当时的顾城和现在的国际巨星一样,拥有大批的粉丝,而他的妻子谢烨也是他狂热的崇拜者之一。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诗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他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其中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他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顾城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他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寻求姐姐当他“一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2005年6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5第25卷第2期(总72期) Journal of Xi′an J iaot 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5(Su m No.72)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 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进行了批判式的剖析和评价,认为东西方在道德领域应该加强对话和交流,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自由意志;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45X(2005)022******* Expound i n g on Kan t′sM ora l Ph ilosophy DE NG Xiao2mang (College of Phil os ophy,W uhan University,W uhan430072,China) Abstra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ounding are made on three2layer structures of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 na mely,popular moral phil os ophy,moral metaphysics and p ractice rati on criticis m.It is pointed out that based on the moral a wareness of the common peop le,Kant abstracts the p rinci p le of moral metaphysics and de2 rives three for m s of exp ressi on,gradually leads moral a wareness t o the self legislati on of free will,enables the acti on of the main body t o have dignity of pers onality,sti m ulate moral senti m ent of"res pect",and finally es2 tablish the s overeign positi on of the free will in the moral behavi or of the mankind during p ractice rati on criti2 cis m.W hile carding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cri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 on are made on the moral res ources in the traditi onal culture of China,considering that the dial og and interfl ow bet w een the East and W est in the moral field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 o abs orb moral concep ts worth being used as reference. Key words Kant;moral metaphysics;free will;p ractice rati on 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当代条件下显出它的不适应性的问题。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在这场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重建现代文化。笔者认为,在当代我们应该更多地吸收一些西方人的观点和视角,了解他们在道德问题上的看法。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 [收稿日期] 2005-03-11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 ),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关于康德著作的汉译情况康德哲学汉译评论

关于康德著作的汉译情况康德哲学汉译评论 关于康德著作的汉译情况康德哲学汉译评论 黎业明/文 关于康德著作的汉译情况本文在修改过程中,曾经得到同事景海峰教授、赵东明兄的帮助与指正,谨致谢意。——作者 内容提要:本文第一部分罗列康德著作之现有译本的出版情况,第二部分择要介绍人们对康德“三大批判”及《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汉译质量的评论,第三部分论述我们对康德著作汉译的看法与期望。 关键词: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韩水法先生在《〈实践理性批判〉译后记》中说:“康德著作的汉译,无论对译者还是读者,都是一桩难以轻言撂开手的事情。”这是事实。仅在《读书》杂志,2000年就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关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译本问题的短文。从这几篇短文以及其他一些讨论康德的文章可以看出,人们对康德著作的翻译情况是十分关心与关注的,但是许多人(包括有些研究西方哲学的专家)对康德著作的汉译情况却又缺乏比较全面的了解。康德著作到底有哪些汉译本?这些译本的质量又如何?这对于大多数像我们这样只能依靠汉译本来阅读或研究康德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若对这些情况缺乏了解,对阅读与研究康德,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基于这种考虑,现冒昧将我们所了解的康德著作汉译情况略为介绍一下。 康德的重要著作,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有汉译本,有些还有多种译本。现将我们所知道的,以原著出版先后为序排列如下: 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1755. 编译组译:《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后改署名为全增嘏译、王福山校,2001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Beobachtungen über das Gefühl des Sch nen und Erhabenen,1763. 关文运译:《优美感觉与崇高感觉》,商务印书馆,1941。

邓晓芒 黑格尔法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法哲学讲演录 邓晓芒教授 讲授 2005年11月23日-27日 西南政法大学 (尚未经邓教授审阅) 录音、统筹、编校 蒋海松 郭飞 编校 黄涛 何永红 阮智刚 录音整理 童俊 廖歆颖 魏来 黄涛 蒋海松 黄远志 宋会锋 郭飞 邓伟云 阮智刚 何永红 唐煜晖 曾颉 谭欣 万娟娟 孙大亮 阮玲燕 李敏 徐茜 戴鹏飞 张生 刘潺潺 张茜凌 王海琴 (为方便阅读,编校者适当加了小标题) 黑格尔法哲学讲演录之一 黑格尔法哲学讲演录之一 导论:黑格尔及其哲学著作 今天我想讲一下黑格尔的法哲学。当然,黑格尔去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是经过新黑格尔主义以后,西方哲学界对黑格尔有一个反叛,在很长时间内黑格尔哲学体系没有被看重,认为那是已经死了的体系。黑格尔的法哲学也是这样,没有人理解它,也没有人研究它。黑格尔的法哲学究竟讲了些什么?几乎一个世纪之内都没人理。最近这些年,西方又开始关注黑格尔,包括英美、大陆哲学。在美洲大陆、英语世界都引起了普遍关注。比如说法国哲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后现代等等,通过关注这些思潮发现,它们都有黑格尔的根基。比如海德格尔、德里达等等他们的著作、思想里面都可以找到黑格尔的一个非常深的传统。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法哲学又开始引起了西方的重视,特别是英语世界的重视。至于在大陆学术界,他们对黑格尔历来都是重视的,大学里的康德黑格尔哲学是作为传统经典课开的。黑格尔是我们公认的西方2000年的发展中少数的几位伟大哲学家之一。他把康德创立的德国古典哲学、唯心论哲学发展到了最高点。德国经典哲学在西方哲学界的经典意义是指它有一种定型的模式,其思路、传承都是主流的,所以它达到顶峰以后必然走向衰弱。但是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当然费尔巴哈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黑格尔的地位经常被人们比作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当人们推崇亚里士多德时,就把他比作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康德更多地被比作柏拉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关系。从思想的面来说,黑格尔可以说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他毕生所有的著作,包括他自己写的和学生整理的据说有400多部,也有人说有1000多部,当然有的并不是他自己写的也归于他名下。总而言之,黑格尔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就是《哲学全书》,包括三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历史、社会、自然界,无所不包。包括自然哲学,黑格尔虽然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不像康德提出过星云说,但是黑格尔是站在当时时代的最高峰,他的眼界是可以概括当时各个学科领域的。自从黑格尔以后再也没有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了。因为现代的知识爆炸,一个人的脑袋里不可能容纳下这么多的东西。但是黑格尔可以担当得起,你尽管可以指责他的理论,他的自然哲学就有很多谬误,比如在颜色理论上,你可以证明他是错的,牛顿才是对的,但是他毕竟在那个时代,熟悉了解那些尖端的理论、科学问题,这很了不起。他对后世顶尖级的哲学家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黑格尔哲学的特点 我这次主要是讲黑格尔的法哲学。在这之前,我想把黑格尔哲学的思维特点和方式作个整体地概括。我先从总体上概述下,前面三次课先大致上介绍下黑格尔哲学,后面两次提纲挈领地谈谈《法哲学原理》的内容,然后再作一些评论。 首先我们从宏观上来看,黑格尔的哲学主要有三个主要特点。这体现出他跟其他哲学家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他跟他以后的哲学家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动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它最突出的特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一种能动性思想,

顾城的诗读后感_心得体会

顾城的诗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顾城的诗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顾城的诗读后感 《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生于北京。"文化大革命"中开始写作。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 1988年赴新西兰讲学,后隐居激流岛,1993年杀妻后自杀。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 赏析: 感觉是如此重要,对于诗的受者(即读者),如别林斯基所说的:"诗歌是这样一种东西,要理解它,必须从感觉开始,而不是从反省开始;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后者必须是前者的结果。"对于诗的与者(即诗人),则如艾青所说的:"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由此可见,没有诗的与者和受者的感觉的交流,就不能使诗最终实现"完成"阶段。 顾城的《感觉》,捕捉感觉入诗。要读懂这首诗,一定要破除一个习惯的成见,即每首诗都必须要有主题。事实上,诗可以有主题,也可无主题。一种意念,一种感受(包括感觉),一种情愫,一种趣味,都可以单。独。织就诗。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为此他强调指出:"发现这些未发现的诗,第一步得靠敏锐的感觉,诗

人的触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的底子里去。"顾城童年时代被十年动乱的风雨赶出文化的伊甸园,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滩、野花为伴。大自然的云光水声,洗净了他的感觉能力,一旦发而为诗,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顾城的这首小诗,是将感觉语词化的结晶。 诗裁为两节,每节四行,格式齐整。首节驱灰色天地扑入读者眼帘:天、路、楼、雨是灰色的——这是铺垫,在色彩上是欲扬先抑;第二节别见洞天,豁然开朗,在一片灰色的世界里,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诗人从调色盘里,仅撷取灰、红、绿三种颜色,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多么精彩的印象派画景!平淡质朴、朴曝无华的语言组织成的诗的画面,之所以能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其奥秘诚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诗人把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变成诗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计中淹没一切,使其它特征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并且把"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正是诗人必须持有的"独特的感觉".顾城成功地将这独特的感觉铭刻在了诗内。 世界是由颜色构成的。顾城却独独拈出三种(其间"雨是灰色的"更是诗人的主观印象),而弃其它于不顾;这些感觉是未经理性过滤的感觉,仅徘徊于感性认识的门口就被诗人敏锐地逮住,带有强烈的直观感。《感觉》有意回避对具象的栩栩如生的描摹,仅仅冻结感官摄取的直觉,如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所说:"我的愿望是再现我听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宁要感觉而放弃情节的课题",但作品却获得了成功。当读者步入诗人所描绘的灰色天地,又陡然领略鲜红和淡绿的明丽色调,突兀感、新鲜感、舒畅感不是象通电一样摇撼心湖吗? 读者从《感觉》一诗中获得的决非仅仅是纯感官刺激。换言之,诗人仅捕捉瞬间感觉入诗,读者从中却可收获知性的认识。那从灰色天地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的鲜红和嫩绿,不也是对亮色,抑或是对青春和力的赞美吗?即便是"走过两个孩子"这一细节,细细揣摸,亦有深意可究。它表现的不正是诗人对童心的酷爱吗!顾城是以童心为诗的生命的呵!诗的画面仿佛告诉人们,在一片灰蒙蒙的天地间,"鲜红"的孩子和"淡绿"的孩子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顾城诗传》读后感 阿果散文 说起顾城,就想到他的诗。

邓晓芒讲康德

邓小忙讲康德 康德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重建形而上学。当时对形而上学冲击最大的是休谟哲学。 我们可以肯定的只有知觉、感觉和印象,所谓的规律只是习惯性的联想,没有必然性只有或然性。你在感觉的时候是否已经有先验的东西在里头。我们在被动的接受的时候也有主动的把握。先验的东西是感觉的条件,时空和范畴。知性的范畴使感觉到的东西变成一个对象。现象如何成为必然的知识,不能从对象上找原因,要从主体上找原因。先天的直观形式和先天的知性范畴,认识之网。量、质、关系、模态。知识何以可能。客体是主体建立起来的。不是人的观念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人的观念。先验的自我意识的统觉。从康德开始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 未来形而上学不仅要为自然科学奠定基础,同时要为人的道德和自由意志奠定基础。科学的范围限制于现象界。悬置知识为信仰留出地盘。实践理性批判是考察道德何以可能,为人自己立法,自由,与因果必然性是对立的。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是抽象的、瞬间的。道德律就是自由意志的一贯性。理性在日常行为中是被片断地使用的。纯粹实践理性。 理性的一贯性,自由的任意是一般的实践理性,自由的意志才是纯粹实践理性。绝对命令。道德律是出于你的纯粹理性,你的良心。应该做什么。你不能认识,不能成为知识,人心叵测,面具一层又一层。文革说触及灵魂,但只触及到了肉体。 第一第二批判如何协调,讲科学不讲道德,讲道德不讲科学。技术理性的泛滥便是一例。科学理性附属于实践理性之下,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道德的存在。 三大批判,两个形而上学。只有三大批判才能为两个形而上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判断力是否有先验原则,需要实践。把知性和感性连接起来,从抽象到具体,是理性先验原则的应用。规定性的判断力,而不是反思性的判断力,从经验材料中寻求普遍性。从客体返回主体,共通感。这朵花是植物(规定性)这朵花是美的(反思性)主观的普遍性。文化士人从感性走向理性,其中重要的是审美。从认识的人过渡到道德的人。通过审美活动,美是道德的象征。在你审美活动中,你会意识到你是道德的、自由的。 高级的欲求能力就是自由意志。 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次序:知性(范畴)、判断力(判断0、理性(推理、概念)。 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构成了未来可能的形而上学。判断力没有自己的领地,它只是连接的中介。它可以附加于理论哲学或实践哲学上,以调和两者的对立。 当时欧洲流行的对于健全理智(常识)的追求。普遍要求对判断力进行批判。 判断力具有自发性,不能教,只能自己去练习。 判断力批判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判断力不从知性那借来原则也不从理性那借来原则,它自身就与情感有一种直接的关系。它是认识能力,但只跟情感打交道。 目的论判断力只有通过审美判断力才能跟情感联系起来。 审美判断力只是适用于人和社会以及人化的自然,目的论判断力可以把其原则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 判断力,有用的只是批判,不能建立一个正面的学理。按照康德的意思,美学本身没有合法性。 形式逻辑不管它的内容,康德的先验哲学是要管内容的。它是认识论和本体论。 消极的批判就是在其概念本身中只具有某种否定的原则,不能建立起自己的扩展性原理。是以一个自然概念或者一个自由概念为原因的意志,作为实践要加以区分,前者是一种技术上实践的,后者是一种道德上实践的。 知性概念为现象界立法,有自己的领地;经验概念不是立法者,因此只有自己的暂居地。

浅谈顾城

浅谈顾城 摘要: 顾城的诗篇闪动着诗篇和灵性的光辉,坦诚相对的心灵世界,以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向我们娓娓叙说着关于美好,关于纯净的种种传说。也许他这种对自然,对世外桃源的钟情缺乏世界性的眼光,也无法将它上升到宇宙意识和生命形式层次,但正是他率真的个性和执著的童心铸造了他独特的诗歌世界,显示了他的超凡才气,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一、浪漫主义的“童话诗人”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因为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纯净明丽的意象、轻快自然的节奏和浪漫的童话色彩,因而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代唯一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与朦胧诗派的其它代表人物相比,顾城的诗显得纯真无瑕、纤弱纯净,尤其是他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和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顾城自一九七九年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作为当代新诗史上一位不可忽略的“重量级”诗人,毫无疑问,顾城是以他的朦胧诗奠定了自己在诗歌上的地位。然而,他的寓言诗以及旧体诗同样也因含义隽永而倍受世人注目。本文试着从其诗歌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顾城诗歌前后期的转变。 二、顾城简介 如果解读顾城诗歌的内容转变,那么了解顾城的生活经历就不是应该的,而是必须的了。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十几岁时随父顾工下放山东昌北火道村,在那里他写下了许多小诗,这些诗歌的一部分被他抄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取名为《无名的小花》。1974年顾城回北京并于当年在《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一跃而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80年初他所在的单位解体,自此顾城便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 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导致其杀妻后自杀。 三、诗歌前后期内容的不同 纵观顾城的诗歌,我们很明显的能感觉到他前后期诗歌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1992年底,顾城在德国波恩接受《袖珍汉学》杂志的编辑采访时,把自己诗歌他作的演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阶段》(1969 - 1974) 、文化阶段(1977 - 1982) 、反文化阶段(1982 - 1986) 、和无我阶段( 1986 年以后) [ 1 ] ,这里,我们就以1986年诗人的“无我”阶段为界,来分析一下顾城作品前后时期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

康德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

康德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 2004-04-15 来源:光明日报我有话说 康德是一个蓄水池,前两千年的水都流进了这个池中,后来的水又都是从这个池中流出去的。――安倍能成(日) 访谈嘉宾: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靳希平(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江怡(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韩水法(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谢地坤(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李秋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从近代启蒙运动到整个20世纪,在哲学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康德思想的足音―― 康德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历史影响 赵敦华:首先对《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的出版表示祝贺。康德全集的出版已经是哲学界盼望已久的事情了。在西方哲学史中,如果要选出三个最重要的人物,那么除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外,康德毫无疑义应是其中之一。在今年康德逝世200周年之际,学术界要搞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这反映了中国学者认识到了康德哲学对我们中国今天的意义。康德哲学是对启蒙运动的总结。在康德之前,虽然启蒙运动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发展都很充分,但是近代哲学

一直都缺乏对启蒙运动的深刻的哲学总结。反映在当时,以上帝的一元统治为核心的神学价值观到了17世纪时并没有多大改变。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把以前的有神论和无神论这样的二元对立变成了理性和非理性或是反理性的对立。但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即仍然认为有一个可以统摄一切的最高原则。为什么说康德哲学是对启蒙运动的总结呢?因为康德首先实现了价值领域的多元化。这个多元化,至少是康德哲学的三大批判实际上确立了三个不同的价值领域,即科学领域、道德领域(包括宗教领域),还有就是审美领域,但它们实际上都属于价值领域。每个价值领域都有不同的原则,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实现途径。这一点正是现代主义的最核心的地方。如果把西方的现代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它的灵魂就是康德的思想。从现象或表层来分析,各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不一样,但是在深层次上来分析,那么我觉得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康德的批判哲学。 邓晓芒:康德被他的中国引进者梁启超称之为“近世第一大哲”,一点儿也不过分。我以为康德是西方理性精神在近代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批判哲学”阶段。西方理性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古希腊“逻各斯”的提出,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奠定了西方理性精神的基础。然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念论体系使理性成了一个从低向高不断超越的无限有序系统。再就是近代笛卡尔的怀疑精神使理性达到了自我意识。康德的第四阶段不仅是怀疑,而且是“批判”。批判使理性成为了能动的自我超越的主体。康德的所有的批判者都是康德的后继者,康德的理性批判成了康德哲学永远的光荣。自从康德以后人类思想就进入了“批判的时代”,直到今天和永久。批判不再只是某个人或时代的特征,而成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必要的基本素质。

邓晓芒讲康德

邓晓芒讲康德 一、德国古典哲学 在西方哲学史中十分重要,最难的部分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主义从康德开始,使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康德以前,一般的哲学家都是业余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培根,洛克,休谟,霍布斯,都不是专门教哲学的,而是在从事别的工作之余,对哲学有兴趣。 从康德之后,哲学进入大学讲堂,哲学的术语和概念是十分专业和严格的。 德国古典哲学可以系统的训练和提高专业素养,马克思讲学哲学的方法只有学习哲学史。 康德,黑格尔大体可以概括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谢林,青年黑格尔派较容易通。 1、康德 康德使德国人变成一个哲学的民族,哲学著作开始以德文写。莱布尼茨用拉丁文和法文,沃尔夫也是拉丁文。从康德后,德语变成哲学的语言。 康德的哲学从大陆理性派(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发展而来,康德的时代是莱布尼茨到沃尔夫,沃尔夫发展莱布尼茨为一个体系。康德吸收英国经验派的许多因素,发展了大陆理性派。经验派+理性派=批判哲学,一说批判哲学就是指的康德。康德要在人类理性的根基上进行批判,主题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也被称为“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始祖”,人性、能力、先天结构和条件的问题。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但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康德之所以提出以人为中心,是受卢梭的影响。本来想做大学教授,重要研究科学,把哲学作为副业。但读了卢梭的书后,康德认为自己的所有知识如果不能解决人的问题,那么就没有用。如果不能为人的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知识就无用。所以提出三大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是三个核心问题,最后归结为“人是什么”。核心就是人的问题,因此三大批判围绕人是什么的问题。 生平:生于普鲁斯的格林斯堡,曾作为首都,今属于俄国加里宁格勒。家庭贫苦,父亲是马鞍匠,新教虔诚派,基督教最讲究虔诚信仰的一派,具有宗教献身精神。体弱,身高158。但长期的规律生活,禁欲,未婚,1724——1804年,活了八十岁。他的一生都在从事研究和教学,道德高尚,不图名利。46岁才成为正教授,之前都是编外的,每堂课现收费。之前有大学邀请教授美学,年薪很高,比后来他所当的形而上学教授高两倍。他的最终目的不是美学,是形而上学,是建立新的哲学。一生没有出过格林斯堡,是个边缘的小城,只有一次做过长途旅行看望朋友。顶多在郊区当家庭教师。每天下午三点出来散步,可以给邻居做钟表。他的规律生活只有一次受到干扰,即读卢梭的书。 康德精通各门自然科学,水平处于前列。如莱布尼茨等哲学家讨论的矢力和活力,动力和动量不平衡的问题,地球潮汐与月球关系。教堂避雷针被雷电击坏了,请康德去修理。 他骨子里并不相信上帝,他的虔诚和献身精神表现在献身哲学。力图把宗教道德化,当时的宗教是信仰,道德附属于信仰。信上帝才有道德。康德将它倒过来,有道德才会真的信仰上帝。道德是建立在理性上,而非宗教狂热,情感激动,迷信等上的。所以,康德提出理性的宗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