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亚太战略

美国亚太战略

美国亚太战略
美国亚太战略

美国的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依据其实力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亚太安全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尽管美国亚太政策调整的背景复杂、目标多重,但其中的中国因素无疑十分明显,对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也是直接的。

[内容提要]

奥巴马政府将亚太战略作为美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这是冷战后美全球大战略演进与亚太形势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在其实施过程中针对中国的一面却非常突出。尽管如此,过分强调美亚太战略对中国的挑战不仅会使当前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还将给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战略风险。中美在亚太实现和平共存,既是确保美亚太战略成功的关键,也是中美长期战略稳定关系的核心议题,并将对亚太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美国摇亚太战略摇中美关系[ 作者介绍] 王鸿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助理,主要从事美国外交和中美关系研究。摇摇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在运筹

亚太战略方面动作频就美国大战略而言,自冷战结束以来美战略东移进程不断发展,使亚太最终成为美全球战略的首要关注对象。冷战结束后,美国虽取得“ 一超独霸冶地位,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并不均衡,其在美洲大陆的地位最为巩固,对美欧同盟的经营最为成功, 在其他地区的地缘布控力则存在明显差别。在“ 前苏空间冶,对于前苏联解体后分生出的大量新独立国家,美国影响力相对有限;在中东,冷战格局瓦解引发的格局失衡,对美在该地区的地位构成强烈冲击;在南亚,前苏联势力退出后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使地区国家趁势坐大并形成强大排外效应,恐怖与极端势力也随之泛滥扩散;在东亚,苏联威胁的消失造成美对同盟体系影响力下降。对美而言,要巩固、夯实全球领导地位,必须对其全球大战略做出调整,及时推动战略重心由西欧向欧亚大陆的纵深地带以及东亚延伸。美战略东移进程由此启动。在这一进程中,东亚无疑是美国关注的首要重点和最终目标。这是因为:其一,东亚仍然存留着突出的冷战遗产。中国、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继续存在和发展,朝鲜半岛和台海两岸的两大“ 国家统一冶议题持续成为引发紧张局势的重大潜因。如何进一步消化和管理这些议题,是冷1

频,一方面以各种方式宣示美国的亚太属性,高调宣布“ 重返亚洲冶,多方论证美国的存在对亚太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努力展现美对亚太及区域内各国的重视,誓言继续扮演亚太领导角色;另一方面,全方位加大战略投入,强化与传统盟友安全纽带,加大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以频繁军演彰显军事优势,深化与东盟对话合作,拉拢和规制新兴国家,

积极介入“ 三海冶争端( 黄海的朝韩军事对峙、东海的钓鱼岛之争及南海问题) 等热点议题,推动各层次经贸合作及次区域合作,全方位提升对亚太局势的控制能力。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与实践,美已初步形成以传统同盟体系为基础、以干预地区热点议题为抓手、以应对新兴国家崛起与地区格局变化为重点、以强化美亚太主导地位为目标的全方位亚太战略布局。

综观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的言与行,亚太显然已成为美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冷战后美全球大战略发展演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奥巴马政府为因应“ 后危机时代冶的亚太变局而作出的主动谋划, 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战后美国不得不认真应对的挑战。其二,东亚是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全球最为重要的经济和军事大国博弈互动的核心舞台。这些战略力量在东亚的互动,不仅将决定东亚地缘格局,更将对21 世纪的全球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强化美国在东亚的其三,东亚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庞大的人口和市场及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很可能使东亚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引擎。淤美国既要从战略东移进程中获利,也要借此提升对全球经济格局的主导能力。总之,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角度而言,东亚以及以东亚为核心的整个亚太地区,都是美国的必争、必稳、必保之地。历届美国政府均未间断推进战略东移进程,并力争将东亚及亚太作为重点目标。20 世纪90 年代,克林顿政府在持续推进北约欧盟双“ 东扩冶、循序经营“ 前苏联空间冶、稳步推进战略重心东移进程的同时,已开始谋划如何强化美在亚太的存在。克林顿政府1995 年和1998 年两次发表《东亚战略报告》, 为美战略东移营造强大的思想和舆论基础。1999 年科索沃战争结束后, “ 西线无战事冶、“ 重心东移台之初,更加展示出将亚太作为美全球战略重心的强烈意愿,谋划收缩全球战线,削减在中东军事投放,加大对亚太战略投入,并将中国定位为美在亚太的“ 战略竞争对手冶。“9 ·11 事件冶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阶段性地冲淡了亚太的地缘重要性,反恐成为美国家安全战略的头等大事。但布什政府仍试图寻找“ 以反恐谋霸权冶的两全之策,在打击恐怖势力的同时,在“ 大中东冶和“ 大中亚冶拓展军事存在, 对阿富汗、伊拉克实现政权改造,希望顺势推进和夯实美战略重心东移进程。布什二任后期,美再度加大对亚太关注和投入,但囿于两场战事的拖累、美内外形象的恶化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削弱,只能将全面“ 进军冶亚太的历史重任留给下届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明确将战略重点锁定亚国一以贯之的全球大战略的继承与发展。 2 太,既是对上任政府的纠偏与修正,更是对冷战后美在此逻辑指导下,冷战结束以来的近20 年间, 主导和优势地位,是美战略东移进程中的核心要务。

就客观形势而言,新世纪以来,尤其是“ 后危机时代冶亚太形势的巨大变化,是推动奥巴马政府全方位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直接动因。从经济层面看,十几年来,东亚乃至以东亚为核心的整个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东盟、日本、韩国、中国等主要经济体通过“10 +1冶、“10 +3冶及其他双边和三方地区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2008 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东亚各国相互合作及深入推进地区一体化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加强地区合作尤其成为东亚国家走出危机的重要举措。亚太经济因而一枝独秀,备受世界瞩目。2010 年包括“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冶在内、以东盟为核心的五个自贸区同时启动,更彰显亚太经济发展的积极势头。根据美国研究机构的估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30 年,亚洲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份额将从1990 年的21% 上升到45% ,而同期西方国家GDP 份额将从50% 下降到29% 。于由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带动效应,亚太被广泛认为是带领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希望和21 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亚太在当前和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位置,要求奥巴马必

须对亚太予以充分重视。从短期讲,为摆脱危机影响、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提出“ 五年出口倍增冶计划,对亚太市场的出口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就中长期讲,金融危机使亚太加快成为全球经济重心,掌握了对亚太经济的主导权就意味着掌握了对全球经济的主动权,美国更要果断行动,深度介入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从政治层面看,美在亚太面临同盟体系根基松动、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地区格局深刻调整等多重挑

淤Evan A. Feig enbaum and Robert A. Manning, “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ew Asia冶, Council Special Report, No. 50, November 2009, http: / / www. cfr. org / publication / 20446 / united _ states _ in _ the _ new_asia. html. ( 上网时间2010 年6 月30 日) ; Charles Freeman III a nd Matthew Goodman, “ Crafting US Economic Strategy Toward Asia: Lessons Learned from 30 Years of Experience冶, CSIS Asia Economic Task Force Report, Oct. 2008, http: / / csis. org / files / media / csis / events / 081016_freeman _ craftusecon _ web. pdf. ( 上网时间:2010 年10 月29 日) 于Ashley J. Tellis, Andrew Marble and Travis Tanner, ed. , A鄄sia爷s Rising Powers and America爷s Continued Purpose,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Seattle, WA, and Washington, D.

C. , 2010, p. 61.

对话与合作机制强化互利合作,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论冶在美战略界掀起一轮高潮。2001 年布什政府上

战,必须采取措施避免被“ 边缘化冶。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在支持和配合美全球行动方面的热情明显下天间基地搬迁争议久拖不决,正是美日关系龃龉不断的写照。长期以来,美日同盟一直是美亚太战略的基石,日本政界要求“ 远美入亚冶、在中美之间实现“ 再平衡冶以及建设排美的“ 东亚共同体冶的论调不时抬头,使美有强烈的心理“ 挫折感冶。淤同时,美国与韩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国的关系也进展有限, 与这些国家积极融入地区一体化的热情相比,它们对发展与美关系的热情不升反降。这同样是美无法接受的。此外,中国、印尼、越南等域内国家的综合实力快速增长,印度、俄罗斯等积极参与亚太事务, 引发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和各国战略选择发生深远变化,也迫使美国必须做出回应。奥巴马2009 年上台之初便宣示自己是美国首位“ 太平洋总统冶,高调宣誓美“ 重返冶亚太,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首访即选择东亚,并数度造访亚太不少国家,重点加强与新兴国家的交往,积极参与域内多边机制和热点问题处理,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降,日本朝野对美驻日军事基地的抱怨越来越多,普

东盟等域内战略力量的双边互动,以及扩容东亚峰会、参与次区域合作等多边行动,都无法绕开中国, 并将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同邻国关系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一言以蔽之,美国在亚太处处都将面对中国,而中国也将处处面对美国。中国在亚太的快速崛起与美国对亚太的全面“ 重返冶这两大历史性进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叠。这一客观现实预示着,中美在亚太的互动与博弈将具有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两国在亚太的处境及亚太秩序的未来。另一方面,诸多迹象显示,美不仅有意利用亚太各国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惧,论证其“ 重返冶亚太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更寻机在一些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对中国实施战略“ 对冲冶盂。这在美介入南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的案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针对南海问题持续升温,美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国务卿克林顿、防长盖茨等人多次公开喊话,声称南海涉及美“ 国家利益冶和地区和平,要求南海问题“ 国际化冶,敦促各方必须依( 国际海洋) 法办事,和平解决,推动建立争端解决国际机制,从而使南海问题复杂化,给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以双边方式妥善解决争端制造障碍,似乎有意离间中国与东盟关系。面对中日钓鱼岛之争,奥巴马政府一方面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防止局势失控,并声称美方对此“ 不持

立场冶,另一方面又暗示, 钓鱼岛实际归日本管辖, 是《美日安保条约》适用对象。此外,美不顾中国反对持续对中国专属经济区进行侦察,无视中国主权关切频繁举行军演,推出“ 海空一体战冶军事构想,警告柬埔寨“ 不要过分依赖中国冶,也带有较强的对华“ 示强冶和防范心态。榆由此,中美在亚太的互动与博弈,不仅具

淤参见美国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杰弗里·贝德在亨利·史汀生中心举行的“ 美日同盟50 年:走向更有活力的伙伴关系冶研讨会上的发言, http: / / www. stimson. org / images / uploads / Transcript _ Jeff_Bader. pdf. ( 上网时间:2010 年12 月23 日) 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全球趋势2025:转型的世界》,时事出版社,2010 年,第19 页。盂参见:Fareed Zakaria, “ Hedged bets on China冶, The Washing鄄ton Post, Nov. 15, 2010. 榆参见Raul Pedrozo, “ Beijing爷s Coastal Real Estate: A History of Chinese Naval Aggression冶, November 15, 2010, http: / / www. for鄄eignaffairs. com / articles / 67007 / raul- pedrozo / beijings - coastal - real - es鄄tate? page = show. ( 上网时间:2010 年12 月22 日)

尽管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是着眼于维护美全球领导地位及应对亚太多重挑战的长远布局,并非完全针对某个国家或某个单一性挑战,但2010 年美推行亚太战略的做法却使人感觉到,应对中国崛起这是因为:客观上,美推进亚太战略的每一举措均无法完全“ 回避中国冶;主观上,美这些举措也多多少少、有意无意地“ 针对中国冶。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国家规模和综合实力、同亚太各国之间的广泛联系以及中国多年积极参与地区合作、推行“ 走出去冶及与周边“ 互联互通冶战略,中国的利益与影响已深入到亚太各个角落,形成与亚太各国的深度相互依赖, 中国并成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和亚太经济链条的中心环节。于就此而言,中国乃是亚太地区事务最重要的“ 利益攸关方冶之一。美国推进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对涉朝、涉缅等热点议题的处理,还是对南海、钓鱼岛等主权争议的介入,抑或是同日、韩、俄、印、似乎正在成为美亚太战略的主要考虑和突出方面。

3

有前所未有的全面性与深刻性,更具有前所未有的微妙性和敏感性,并会影响中美双方及第三方的战略判断和政策选择。序的核心要素。冶淤就此而言,美亚太战略集中于对华关系似乎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美以何种方式处理对华关系。2010 年中美关系摩擦不断、转圜困难, 正是在美推行亚太战略既无法“ 回避中国冶、也多少有意“ 针对中国冶的双重条件下发生的。一些国际舆论将当前中国与美及邻国的紧张关系单纯归咎于中国的“ 强硬冶和“ 过度反应冶,但更应该看到的是, 美当前推行亚太战略的某些做法,明显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域内国家对美战略意图的解读和应对方式的选择,破坏了中国政策的弹性空间。随着中国对亚太影响持续扩大,亚太格局内在稳定性下降,局势发展不确定性增强,美亚太战略针对中国的一面很可能成为长期现象。如果管控不力,任其发展,将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多系统性和战略性风险。首先,使中美双方陷入相互认知的困境,战略误判的可能性上升。美国对“ 被边缘化冶的焦虑以及在具体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做法,很可能加剧中美关系中的这样一种负面倾向,即双方均多多少少带着一种“ 受害者冶心态去检视对方的行为和揣测对方的意图,一方的防御性行为在另一方眼里则变成进攻性的,双方均基于最坏的可能做好自身准备,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于如,对于近期中国捍卫领土与领海主权等问题上的防御性立场,美国战略界和公众舆论解读为中国放弃“ 韬光养晦冶政策与“ 和平发展冶承诺的先期信号,揣测中国在亚太可能奉行“中国版门罗主义冶,意在将美国挤出亚太;盂而美国近期围绕涉朝问题同日韩等国的频繁联合军演以及在亚太安全布局上的系列动作,也让中

方感到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冶,试图给中国造成更多牵制。在这种相互猜疑中,双方的战略互信受到很大削弱, 并造成中美关系波折不断,转圜困难。这一负面趋势如不及时加以阻止,极可能引发重大战略误判。其次,造成中美在地区议题上的合作空间受到挤压,双边关系受“ 第三方因素冶影响增大。以两面手法为突出特征的“ 对冲冶战略存在一个难以解决4 “ 美中关系是维持全球和平和建立新的全球秩

的内在矛盾, 即“ 防范冶的一手会难以避免地破坏“ 接触冶的努力。榆如果美国插手天安舰事件、钓鱼岛争端和南海争端,除公开宣讲的目标外,背后还隐藏着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意在联手亚太国家共同牵制中国,那么中国维持谨慎姿态和提高戒备将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虞这种相互戒备和僵持的局面,既导致双方间的原则性分歧进一步凸显,更造成双方在本来具有共同利益的诸多方面( 如共同维持东北亚安全局势稳定) 也无法开展顺畅合作。在此境况下,不仅热点议题失控、地区局势动荡的可能性大大上升,还可能使中美关系陷入“ 尾巴摇狗冶的困境,日益被“ 第三方因素冶牵着鼻子走。愚再次,导致重塑地区治理机制进展缓慢,进一步加剧中美关系的困境。十多年来,亚太地区治理机制的发展一直不均衡,经济合作机制建设较为顺利, 而政治互信和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后危机时代,亚太涵盖范围扩大,吸附效应增强,地区玩家增多,各国实力对比变化,各国内外政策不断调整, 原有的地区机制已难以满足地区形势发展需求,互信缺乏和安全困境越发成为威胁地区稳定和繁荣前景的突出问题。这需要亚太各国共同努力改变这种局面。尤其是,中美作为既有能力、又有义务重塑亚太未来的两个大国应通力合作,在重建地区秩序和行为规则方面发挥主动引导和主要领导作用。如果美国在推进亚太战略的过程中对中国核心利益关注不够,甚至希望从中国同周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中获利,地区治理机制的重塑必将陷入僵局甚或误入歧途,包括中美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将是这种可能性的受害者,任何一方亚太战略的参与成本都将极

淤Henry A. Kissinger, “ Power Shifts冶, Survival, V ol. 52, No. 6, Dec. 2010 - Jan. 2011, pp. 205-212. 于David Shambaugh, “ A New China Requires a New Strategy冶, Current History, Sep. 2010, p. 225; Banning Garrett, “ U. S. - China Relations: Gone Fishing冶, The Globalist, Nov. 24, 2010, http: / / www. theglobalist. com / storyid. aspx? StoryId = 8820. ( 上网时间:2010 年12 月22 日) 盂参见:Joseph Bosco, “China爷s growing threat冶, Th e Washington Times, November 29, 2010;Vincent Wang, “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A Chinese ‘Monroe Doctrine爷or ‘Peaceful Rise爷?冶, China Brief, V olume 9, Issue 17, Aug. 20, 2009;Ames Holmes and Toshi Yoshihara, “A Chinese Monroe Doctrine?冶Defense News, Sep. 20, 2010. 榆“ Friends, or else冶, The Economist, Dec. 4th, 2010, p.

13. 虞“ Strategic Reassurance冶, The Economist, Dec. 4th, 2010, p. 15. 愚“ In the Balance冶, The Economist, Dec. 4th, 2010, p. 11.

大上升。如果由于缺乏全面而有效的对话与合作机制而引发亚太失序,各国还将面临更严重的损失。最后,中美关系可能被逐渐赋予大国战略对决的含义,重蹈历史覆辙。2010 年中美博弈的态势突出表明,作为“ 世界老大冶的美国与作为“ 世界第二冶的中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显露,淤并将持续且突出地体现于两国在亚太的竞争之中。中美在亚太的关系处理得好,一定程度上将使两国结构性矛盾得到管控; 处理不好, 很可能陷入不可逆转的敌对。于正如基辛格等人所指出的:21 世纪的大国在参与大国一致行动方面没有多少经验; 中美同为“ 特立独行冶的霸权大国,对如何以限制自身自由为中国在亚太崛起对美国的挑战,已与百年前德国对英国的威胁有几分类似。如果两国决策层不采取坚定措施遏止当前趋势,两国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将催生出不断加强的敌对关系,像德英关系那样由友好最终转向对

抗。盂由于这些潜在战略风险的存在,以及2010 年美代价与对方平等地相处,双方均未做好心理准备。

要素。美亚太战略是其冷战后全球大战略的内在逻辑发展和亚太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美亚太战略的进展,既事关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战略东移进程能否顺利实施,也决定了美能否在亚太变局中真正掌握主动,筑牢美全球主导地位的根基。21 世纪的前十年,美国忙于打击恐怖方式方法也遭诟病,导致其全球领导地位的合法性备受质疑。在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如果美在处理其全球战略的最核心方面——亚太战略上或主动或—被动地过分集中于应对中国,片面强调中国挑战,找不到与中国在亚太和平共存的可持续路径,且对中国崛起的正面意义认识不足、借重不够,甚至将中国推到对立面、持续受到短期考虑、传统战略思维及“ 第三方因素冶的束缚与干扰,忽视国际形势发展规律和亚太格局的大势所趋,那么美将继续犯下严重的战略失误,使美大战略调整再度偏离主航道,错失重振美国领导地位的“ 第二次机遇冶。其次,谋求与美国在亚太良性互动,符合中国的主义,未能处理好应对多重挑战和处理好轻重缓急,

推行亚太战略引发中美关系和地区局势紧张升级, 很多学者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表现出明显的悲观态度。有中国学者认为,两国的战略较量很难避免;榆布雷默等美方学者甚至断言,中美关系未来十年的发展很可能滑向“ 新冷战冶。虞

根本利益,也是未来一段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性重点。经过30 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目前同外部世中国同外部世界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同世界经济形成“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冶关系,无论是当前的经济转型还是未来的经济繁荣都有赖于外部支持;政治与安全上,中国初步确立世界级大国地位,但在全球的作用和影响仍有待确定,各方对中国既有期待更有疑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交必须防止大起大落或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此时中美关系出了问

第6 页。15.

于淤

界的各方面关系均处于关键的历史节点。经济上,

上述潜在战略风险对中美双方而言均是不可承受之重,因为一旦两国爆发全面战略对抗,必将耗尽两国实力并摧毁世界和平。愚因此,实现中美在亚太的和平共处、互利互信和平等尊重,对两国而言均具有极端重要性。这就要求中美双方必须在新时期进一步认清“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冶的关系本质,坚定中美关系逆流而上、只进不退的战略意志。同时还要看到,中美在亚太仍有相当程度的利益兼容性、行为主动性和战略可塑性,两国在亚太确立一种全新的大国良性互动模式仍具备很强的现实可能性。中美在亚太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寻求与中国在亚太良性互动,是美确保其全球大战略顺利推进、强化其全球主导地位的核心

袁鹏:“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冶,《外交评论》,2010 年第2 期, “ Strategic Reassurance 冶, The Economist, Dec. 4th, 2010, p.

盂Henry A. Kissinger, “ Reining in Pyongyang冶,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8, 2009;Henry A. Kissinger, “ Rebalancing Relations With China冶,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19, 2009; Katrin Bennhold, “ Mutual Trust Called Crucial to U. S. -China Relations 冶,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2, 2010. 榆王缉思:“ 中美结构性矛盾上升,战略较量难以避免冶,《国际战略研究简报》,第47 期,2010 年7 月23 日。虞Ian Bremmer, “ Fight of the Century冶, Prospect, April 2010, pp. 37 - 41; Ian Bremmer, “ Gathering Storm: America and China in 2020冶, World Affairs, July / August 2010, pp.

57-73. 愚Henry A. Kissinger, “ Power Shifts冶, Survival, V ol. 52, No. 6, Dec. 2010 - Jan. 2011, pp. 205-212.

5

题,中国的外交全局都将受到冲击;维持稳定、向好的中美关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尊重美对全球秩序的积极贡献和全球主导地位,则有利于化解中美之间的战略猜忌,削弱“ 第三方因素冶对中美关系的牵制与干扰。就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言,在中国快速崛起与美国全面重返亚太同步发生的历史性时刻,实现中美在亚太良性互动,也将为两国开创“ 不同而和冶、“ 同舟共济冶、“ 共同进步冶的新型关系模式提供重要的地缘空间,创造性地延长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第三,中美实现在亚太的良性互动,还符合域内各国的长远利益和亚太格局发展的客观需求。经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金融危机洗礼,亚太区域合作正在经历从以“ 求同冶( 以经济合作扩大共同利益) 为主要特征的“1. 0 版冶,升级为以“ 化异冶( 化解深层分歧、消除政治猜忌) 为主要目标的“2. 0

重对方的实际地位与核心关切,两国在亚太就没有不可化解的根本矛盾。而且,中美在维护局势稳定、确保危机可控、推进地区合作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多共同利益,亚太的和平、稳定、繁荣是两国追求的共同目标。淤2010 年间,中美两国虽然公开较劲,却仍然时时注意克制、处处留有余地,与双方利益的深层兼容性有很大关系。其二,在重塑亚太战略格局方面,中美两国均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国际政治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大国的战略取向仍然是主导亚太局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和中国在亚太正在形成的域内优势地位,中美关系的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左右其他国家的战略选择和亚太的发展方向。就此而言,中美两国都处于特别有利的主动地位。而且, 为在地区变局中维护核心权益, 中美也都有主动行动的意愿。其三,在未来发展方向方面,中美双方的战略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中美两国亚太战略的未来走向,既是两国之间互动的结果,也是两国关系中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中美关系恶性互动的苗头有所增大时,两国内部积极维护双方良性互动的主观意愿也在同时增长。对于打破历史“ 宿命冶,开创新型关系,两国领导层和战略界有着高度的战略自觉。例如,布热津斯基等人提出“ 两国集团冶( G2) 设想,并非要在中美之间简单复制美苏共治模式,而是希望双方通力合作,携手参与全球治理;美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提出“ 战略再保障冶( strate鄄为新型关系模式的创建奠定心理基础。对于2010 gic reassurance) ,也是希望双方打破战略猜忌魔咒, 年中美关系的波折,双方各界有识之士的危机感空前强化,希望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形势进一步发酵。这些都是从积极方面塑造中美关系的重要力量。虽然中美在亚太实现和平共存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但这一前景能否实现取决于双方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在亚太和平共存,中美需要合力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相互确保核心利益,深入挖掘共同利益。双方应通过坦诚对话,明确彼此的核心

淤版冶。迈过这道坎,地区合作将继续释放强大活力, 各方都是受益者;反之,不仅经济合作潜力受损,各国也将成为安全对峙的受害者。中美两家是决定地区合作走向的主导性力量。确保局势稳定和危机可控,最终确立包容各方利益的亚太格局稳定框架,是中美两国的共同义务和顺应亚太格局发展大势的负责任行动。更进一步讲,应对气候变化、防扩散、帮助落后国家等全球性议题,都需要中美两国携手合作,发挥带头作用。未来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需要中美关系保持和平稳定。在此意义上,中美在亚太的关系更事关全球未来。中美在亚太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则源于以下三方面事实。其一,在维护核心利益方面,中美双方的战略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与前苏联相比,中国并不寻求向亚太国家输出意识形态;与19 世纪的欧洲大国相比,中国也不寻求在亚太建立殖民地;与前段时期积极倡导“ 东亚共同体冶的日本相比,中国亦无意在东亚建立旨

在排挤美国的地区性组织。全球化的时代大势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绝不会寻求将亚太“ 据为己有冶,一个在亚太发挥积极作用的美国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亚太战略的最终目标也并非孤立和遏制中国,而是要维护自身主导地位,美既无心也无力将中国影响压缩到国境之内。只要相互尊 6

“ Strategic Reassurance冶, The Economist, Dec. 4th, 2010, p. 利益和战略底线,在各自推行亚太战略过程中对对方的利益予以尊重,对敏感而重大的原则性分歧力争找到管控方法。这是双方展开合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消除零和心理,减少拆台行为,在地区治理的广阔领域内开发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二是搭建亚太合作平台,明确共同行为准则。双方在利用既有渠道( 包括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双边渠道以及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等多边场合) 继续进行对话与合作的同时,谋建专门处理亚太共处和危机管控的双边机制平台,并确保对第三方适度透明。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两国海军间的关系,制定共同行为规则防止海上争端升级。三是合理重塑地区机制,明确共同责任义务。双方应在热点问题上搞好合作,在力所能及和各自擅长的领域内承担“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冶,借危机处理顺势推动地区治理机制的升级换代。四是尊重各自伙伴关系,寻找更多共同伙伴。彼此承认对方在亚太的合理地位与角

色,相互尊重对方在亚太伙伴( 或同盟) 体系的客观现实性及正面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中美与亚太其他国家的共赢关系新模式。若此,中美在亚太和平共存则完全现实可期。

结语

重要阶段。实现双方在亚太和平共存,既是确保中美两国各自亚太战略成功的基础与前提,也是确保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2011 年度依赖和更加高端合作的新阶段。保持更加开阔的战略视野,坚定休戚与共的战略心态,探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互利又互信、既双赢又多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是摆在中美两国面前的共同任务,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茵初胡锦涛主席访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在进入更加深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中美重塑关系模式的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解析以及中国对策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解析以及中国对策 摘要:奥巴马政府首届任期以来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将中国视为在战略和军事安全领域加以制约防范,在双边经贸、地区稳定和全球治理等诸方面又须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战略竞争对手”,并将亚太地区作为美、中战略竞争的重心。这一战略作为美国重返亚太的指导方针,势必会对亚洲的局势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分析这一战略有利于理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相关活动,也是我国采取应对措施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亚太再平衡影响应对措施 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产生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11月在夏威夷抓住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机遇高调亮出“转向亚洲”战略。美政府开始从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撤出,同时寻求外交政策新亮点。奥巴马团队执政以来,美国政府在“巧实力”的概念下调整了战略选择,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 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2014年4月2日-4月3日,“美国-东盟防务论坛”在夏威夷召开,美国首度以东道主身份主办美国与东盟之间的部长级非正式会议。会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将启程访问日本、中国、蒙古国,奥巴马4月下旬将出访亚洲,美领导人出发前在家门口“挽”住东盟“秀”姿态,实质是重申其战略重心不变。哈格尔在此次论坛中反复强调,希望向与会东盟防长及代表重申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承诺”,美方期待将这一论坛活动常规化,释放出“亚太再平衡”将会延续的信号。 二、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原因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苏浩指出,美国将其军事盟国和战略伙伴国与自身的战略利益绑定,将它们推到前沿以对抗美国的挑战者,其效果可以一石三鸟:既将双边军事同盟变为多边同盟网络,从而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安全秩序;又挑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迟滞了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更是直接锁住中国的海上实力的拓展空间,而又避免了与中国的直接对抗和冲突。其实,各种“平衡”之外,美国还需要考虑另一个“再平衡”,那就是扩军与加强美亚经贸关系之间的矛盾。与“紧缩欧洲”及其他地区相比,亚洲经济蓬勃发展,是最具活力的增长区。美国急需提升亚洲在美国对外经贸战略中的地位,以便扩大对亚洲地区的出口,增加国内就业,分享亚洲经济增长的红利。 2014年美国要从阿富汗撤军。为使这一进程顺利进行,并确保“后撤军时代”地区军事稳定可控,美国目前已经在大中亚地区加紧布局。为此,美国不仅开始着手重新理顺同阿富汗的关系,而且悄然加大了对中亚国家的合作力度。过去几年里,国际舆论的关注焦点一般集中于东海、南海等领土争端议题,对大中亚地区关注不多。随着美国“后撤军时代”的诸多战略安排逐步浮上水面,美国亚太战略中对“大中亚”的倾斜以及“大中亚”与“大东亚”两个板块的启动,或许也将成为热点。从整体上说,2014年美国亚太战略的特征,将是在延续以往“再平衡”思路的基础上,在目标、手段、领域、地域等方面谋求“更平衡”。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内容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 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2012年6月3日,第十一届香格里拉对话暨亚洲安全会议闭幕,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亚太地区27个国家的代表团、14位国防部长、众多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就亚太地区安全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本次对话的5个主题分会分别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再平衡”、“保护海事自由”、“威慑和地区稳定”、“新型战争:网络、无人机和新威胁”、“全球和亚太安全的新风险”。其中,首次亮相香格里拉对话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2日参会讨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再平衡”。 “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它依然是在利用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来加固美国的战略地位。“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视为是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进一步充实。 那么,美国要“再平衡”什么? 首先是欧亚地区战略的平衡。即认为欧洲不再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亚洲已经取而代之。帕内塔说,今后五至十年,美国将继续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将更大比例的部队部署在该地区。 其次是军事战略的平衡。即更加注重海军和空军,到2020年前,美国海军力量将改变目前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五五开”的部署格局,将60%的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潜艇与濒海战斗舰部署在太平洋,航空母舰数量增加到6艘。帕内塔说,除数量外,美国还要在太平洋部署更先进的高科技潜艇与战舰,以及新的电子战设备与通讯系统等,以提高质量。 再次是部署方式的平衡。即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建设新的大型的永久性基地,来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而是与盟友及伙伴国协作,通过接受临时任务,参加联合军演、训练和行动,确保伙伴国提供港口、机场和其他设施供其使用。这种做法更加经济实惠,花费少成本低,伙伴国的政治反对相对较小。 明眼人都看得出,在各种“平衡”之中,美国正将亚洲装修成表演场,以展示肌肉,上演“健美秀”,以不断增长的军事存在为特征的“再平衡”,无疑将打破该地区原有平衡。尽管帕内塔在新加坡承诺“不遏制中国”,但美舆论仍认为,其亚洲之行暗藏深意。《国防》月刊称,帕内塔将“大谈美国扩大在该区军事存在计划,以及他加强该地区联系的决心。”基于这种判断,美国观察家认为,帕内塔需要在不激怒中国的前提下,承诺对菲律宾、越南等亚太国家提供支持。《金融时报》亚洲版编辑季米特里·斯瓦斯托普洛提出了一个尖锐而又不失针对性的问题:美国是否有一种倾向——只有对中国日益强硬,才能挽回成为衰落大国的颜面?亚太舆论普遍不相信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会不针对中国,现实是明摆着的:美国口头上否认遏制中国崛起,但构建亚太安全新格局时往往又将中国当成“靶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有明显的对抗一面,这不能不引起亚太国家有关对抗成本与代价的忧虑和担心。这一充满矛盾的战略无疑将加剧亚太安全格局的复杂一面,甚至有可能造成分裂。

浅谈中国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策略

浅谈中国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的策略 班级:小教本131 学号:2013110441 姓名:袁作森(隔一空格) 摘要:中国综合国力三十多年来的强势发展,开始撼动美国的国际地位。美国抓紧调整应对策略,高调重返亚太,美国把中国与海洋邻国间海域划界问题作为围堵中国的突破口,千方百计使南海和东海问题复杂化,以致中国三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良好国际环境面临严峻考验。 关键词:美国;中国;亚太;经济;政治;军事; (空一行) 所谓美国重返亚太,实质上美国从没离开过。事实上,从冷战结束,美国一直在这一区域进行部署,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我们常说的第一岛链就是这个时期酝酿而成的。美国高调重返亚太这是全球战略调整的一个动作,也是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进行一些调整,战略中心东移,相比于原来有一些新的举动。说白了那就是针对中国,因为中国现在发展的最好,势头最猛,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上双方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一、战略东移,围堵中国 (一)中东战场“惨败”,转移国际注意力 1.中东教训,问题重重 (1)回想12年前,美国企图“一箭数雕”,通过伊拉克战争彻底消除萨达姆政权威胁,控制伊拉克石油,扶持亲美傀儡政府,打造民主样板,进一步“平衡”中东力量,控制中东。同时也向全球昭示,美国有能力迅速、轻松地摧毁任何“拒绝按美国规则行事”的国家。但是伊战不仅使美国民众蒙受了巨大痛苦,付出了沉重代价,而且带来了各种“后遗症”。美国发现了错误,而改正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离开伊拉克。美国人意识到,伊拉克早已从鸡肋变成啃不动的硬骨头。 (2)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处事不公,让美国成为穆斯林世界的公敌。重以轻巴、支以压巴是美一贯的既定政策。由于布什作为美右翼保守势力的代表,同以色列总理和以右翼集团领导人沙龙在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上同气相投,他上台后改变了克林顿对巴采取相对灵活、温和态度和注意在以巴之间保持适度平衡的做法,变本加厉地推行支以压巴政策,必然要对阿拉法特采取强硬态度。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核心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进行东移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核心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进行东移,这一东移,不只是简单地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亚太地区,而且从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加大了对中国政策压力的力度。美国的战略与政策调整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在很多政策实践中都有表现。亚洲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地区,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美国希望利用亚洲市场,来实现奥巴马出口翻倍和创造就业的目标。由于欧债危机升级,美国经济复苏面临困难。乔治敦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普钱说,奥巴马在2012年的连任机会取决于他的经济业绩,“当你寻找增长的来源时,主要答案之一是对亚洲的出口。这是本届总统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特别是在选举期间”。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其实是想借亚洲刺激本国经济。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奥巴马宣布增强美国在澳军事存在,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日本《每日新闻》称,为了维护在亚洲的霸权,美国正悄然构建对华包围圈。奥巴马的此次亚太之行充分暴露出了这一战略意图。所以我认为美国的第二个意图是构建包围圈遏制中国。 美国重返亚太地区引起来广泛关注,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美国之所以重返亚太,既有它的客观原因,也有它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就亚太地区在整个世界的地位的上升,已经达到了任何国家都重视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很正常;主观原因就是,美国重返亚太确实有针对中国的成分。中国现在的崛起、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是超出了美国甚至是世界的想象。而美国历来都奉行霸权主义,倡导单边社会,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如今亚太地区的局势已经不同于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的头20年,世界其他地区,如欧洲,中东等,无论从力量对比、国际关系,还是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等,都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导致美国不得不重视亚太问题。 “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只不过在小布什期间投入不够多,这两年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了,上周美国第一次正式参加东盟系列峰会,这也正反映了美国一种虚弱的心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嵎生(摘自第一经济报)”。美国重返亚太的目的仅仅是扩大它在全球的影响力,随着经济中心的东移,奥巴马想要实现美国经济的复苏,而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巨大的市场,就像两块美味的蛋糕,吸引着奥巴马,以此来实现他竞选时许下的承诺.同时,因为历代美国总统对华遏制的行为,奥巴马也毫不例外,从中美对话和美在太平洋的军事动作来看奥巴马既想与中国合作,又想遏制中国.实现美国实现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 在中国的邻国和临海国中,不难发现,不管是日本,韩国,印度还是菲律宾都与美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美国重返亚太之际,中国与邻国的外交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正直北朝鲜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逝世,金正恩当选为北朝鲜国家最高领导人和国家军事委员会第一委员长,俄罗斯总理普京当选为国家总统,亚太局势也发生着剧烈变化.美重返亚太意味着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可能进入一个复杂的时期。这些国家中主要影响的还是东南亚国家,像菲律宾等与

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政策

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政策,美国希望通过在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亚太地区的物质和精力投入,以此来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 我们首先要知道美国重返亚洲,其实是虚晃了一枪,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从亚洲离开过,只不过有时亚洲在其的对外政策中侧重不同而已。在很多的方面,美国虽然讲是重返亚洲,其实是调整其亚洲政策,并且将其兵力作有弛有张的调整,虽然因应中国的因素较大,但同时考虑到了整个的亚洲态势。美国为了继续主导全球事务的能力,就必然要有驾驭新兴国家和地区的能力,当所谓亚洲时代的论调风头正劲时,其实美国的重返亚洲,就是要主导亚洲。 而美国想要主导一个怎样的亚洲呢?暂且不作分析,看看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一年多来,亚洲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现实变化?首先南中国海的领土冲突公开化了,美国的核潜艇公然在敏感时刻访问冲突中的一方,选边站的意图一目了然!其次公开支持日本钓鱼岛立场,把争议岛屿纳入日美安保条约,这是在明显不过的公然鼓励对抗,与其宣称的要维持亚洲和平的宣传是背道而驰的,不得不使人产生美国在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阴险感觉。 从表面上看,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是在帮助亚洲弱小国家抵御新兴超级大国—中国,其实这只是事情的表面,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整个正在崛起的亚洲,美国希望的不是一个团结的亚洲,因为那它将无机可乘。亚洲由于其庞大的人口,多种文化历史的独特性,与美国同是一脉的欧洲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当真正亚洲时代到来时,美国的影响力将日渐萎缩,所以这一切是美国根本不愿看到的。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发动的几场战争,让它在二战中积攒起来的正义资本和形象消耗殆尽,所以它现在重返亚洲的真实意图,在其国家战略的最深层面就是拆分亚洲,分裂亚洲,祸害亚洲!以图最终达到阻止亚洲时代的到来的目的! 其次,美国重返亚洲,是想在亚洲塑造新的敌人,破坏亚洲和平。中国虽然是美国这种战略下不二的选择,但是美国不会真正愚蠢到想与中国大动干戈的地步,所以他就以重返亚洲之名,在亚洲行欺骗之实。妄图把所有亚洲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招兵买马在其旗下,把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充当美国战略利益的马前卒。这就是所谓代理人战争的最好诠释。 二、美国高调回归亚太原因:美国回归亚太原因比较复杂。具体原因有五个。1、是地缘政治的战略博弈原因,中国现在在亚太影响力太大,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必须重新夺回这个关键地区的影响力。2、地缘经济,亚太目前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如果在这个地区被排挤出去,其老大地位堪忧,所以它宣布回来并想主导。3、中国周边的邻国现在都对中国感到担心,要求美国回来以平衡中国,这个机会对美国来说是很难得的。 4、内政原因,奥巴马当局认为小布什当政的8年,犯了一个战略错误,就是把反恐定位太高,定位为反恐战争,一切围绕着它转,重点放在了中东南亚地区,对东亚地区忽视了。小布什的错误就是奥巴马的机会。 5、因为个人原因,奥巴马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洋总统,美国历届总统都是欧洲背景,而他出生在夏威夷,在印尼生活了7年,对亚太有个人的情感和兴趣点。其次是希拉里是一个有战略思想的国务卿,想建功立业。她可以比较客观地看美国未来前途,这样就有利于她支持奥巴马的外交战略转移。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摘要:美国基于国家安全战略,从美国国家利益出发,将调整其在世界军事力量的部署,美国将重返亚太。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军事方面也体现在政治、经济方面,我们应听其言,观其行。中国应做好各种准备。 关键字:美国重返亚太、中国、应对策略 刚刚从十年伊战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了亚太地区。2012年1月5日,奥巴马会同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一道在五角大楼举行了记者会,公布一份酝酿了七年之久的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根据报告,美国将裁军50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地面部队将被拿来“开刀”。美国还将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但唯独却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进一步提升海空军作战能力。如同众多国际媒体所评述的那样,“中国或许不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唯一原因,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因”。事实上,即便中国没有敌意,但追求“绝对安全”的美国始终将中国列为威胁之一。 美国重返亚太,是一个全方位的战略。按照希拉里的说法,主要有六大目标:一是“加强双边安全联盟”;二是“深化我们与新兴大国的工作关系,其中包括中国”;三是“参与区域性多边机构”;四是“扩大贸易和投资”;五是“打造一种有广泛基础的军事存在”;六是“促进民主和人权”。 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强部署,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这个地区有新兴大国的崛起。首先就是中国,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如印度。这一区域,地区整合进程已经启动,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是出现的新情况,而且该区域经济发展得非常好。在美国看来,在这区域,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地缘政治利益,对于美国来说越来越重要。另外,在美国看来,这个区域同其他地区相比,还存有一些热点问题。就是固有的一些可能引发冲突的问题,包括朝核问题,台湾问题,还有现在谈论很多的南海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热点问题,美国人觉得有可能会造成地区的不稳定,因而有必要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部署在这一区域。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强化与亚太地区同盟的关系,无疑会扩大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中国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战略压力也随之增大。但是,总体来说,这并不会改变周边环境对我们“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首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离不开,它们非常清楚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而且会付出代价,“和则两利,斗则两害”;其次,美国现阶段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布局是防范性质,主要是为了加强遏制中国,而不是与中国对抗,遏制本

2017年国际政治考研真题

2017年国际政治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 国际政治 政治学概论 名词解释 福利国家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英格兰独立公投 国际秩序 核供应集团 简答 简述全民公决制度及其现代政治生活中的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与实践的宪制意义 就国际层面整体而言,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冲突为何层出不穷 简述摩根索帝国主义政策三种典型手段极其内容 论述 民族国家概念在当今世界政治中的解释力如何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分析近年来西方民族民粹主义缘何上升并举一列说明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名词解释 相互依存 国际仲裁 特别提款权 超越遏制理论 科索沃战争

脱欧公投 二十国集团 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简答 2015年难民危机对当前欧洲政治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印度当前民族社会结构的影响 你对亚洲安全观的理解 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为何调整“倚美抗中”的对外战略 论述 简述现今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及形成背景与取得成果 有人说中国近年来在深化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也有人说是以主导者的身份出现?你赞同哪种观点,论述原因。 外交学院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1933年国际经济会议 1954巴黎协定 绥靖政策 奥斯陆协定 简答 二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演变 尼克松时期美国对外政策调整及特点 论述 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经验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及特征 政治学综合 名词解释 国家元首 阶级分析法 防御现实主义 国际安全 现实建构主义 简答 英国学派对人道主义干涉的看法 政治统治存在何种心理基础 论述 结合冷战后国际关系现实,评析软制衡理论 结合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论述经济间相互依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外交学 名词解释 非战公约 位次 外交承认 国际组织 最佳谈判协议替代方案 论述 当代外交方式产生的背景条件动因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制定内容 外交史 名词解释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周边外交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 摘要:美国重返亚太意味着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关系可能要进入一个不太好的时期,这些国家中主要影响的还是东南亚国家,像菲律宾等和中国存在复杂利益纷争的国家,可能抓假虎威,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对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强化与亚太地区同盟的关系,给中国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战略压力,并不会改变周边环境对我们:“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首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离不开,他们非常清楚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而且会付出代价,“和则两利,斗则两害” ;其次美国现阶段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布局是防范性质,主要是为了加强遏制中国,而不是与中国对抗,是为了拖延中国的发展步伐和崛起进程。 关键词:亚太外交影响重返 一、中国周边形势 当前中国海洋问题安全形势异常复杂与严峻,整体而言,发生海洋战争的风险大于陆地。据报道说:中国在周边海域不仅有岛礁主权争端、海洋油主权争端、海洋油油气与渔业资源争夺以及海域划界争议,公海局势更加恶化,且局部恐有冲突激化的危险。中国海军指挥学院的专家也认为,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挑战,海洋方向的形势比陆地方向严峻,不仅存在台湾、南海、钓鱼台和东海大陆棚等攸关中国主权和

安全的问题,还存在影响区域形势全局的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在海洋方向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战争风险,远高于陆地方向。同时,目前中国的安全防卫能力与海洋方向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不相称,与主要安全对手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较大。,面对当前的海洋安全形势,中国正致力于加强海上防御力量,打造一支满足中国海防需要的海军。这包括建造新型潜艇、购买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研发类似用于攻击舰艇等等应对错综复杂局势的武器,加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稳步推荐共同体建设,推进与域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丰富东盟与日韩为主渠道的东亚合作的内容和完善的合作体系。但是,中国推动的多边合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朝核问题成为国际焦点,中国被推到六方会谈前台,国际压力加大。美将力促“大中亚”计划落实,诱导中亚国家向南发展,企图将其从上合组织剥离出去;日推动“日本+中亚对话活动计划”,加强对中亚渗透,试图弱化中俄在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东盟借美平衡对华关系倾向加强,“10+3”也在向美敞开胸怀;另外,东盟各国竞争加剧,他信倒台后泰国在东盟的招牌地位迅速降低,越南代表后加入东盟的四国正在加重分量,印尼作为东盟发起者极力恢复影响力。东盟内部意见不一,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势必受到影响。 二、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一)雁型安全模式 中国的南海地区与东海地区,其实面临着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打了以

美国亚太战略

美国的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依据其实力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亚太安全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尽管美国亚太政策调整的背景复杂、目标多重,但其中的中国因素无疑十分明显,对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也是直接的。 [内容提要] 奥巴马政府将亚太战略作为美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这是冷战后美全球大战略演进与亚太形势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在其实施过程中针对中国的一面却非常突出。尽管如此,过分强调美亚太战略对中国的挑战不仅会使当前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还将给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战略风险。中美在亚太实现和平共存,既是确保美亚太战略成功的关键,也是中美长期战略稳定关系的核心议题,并将对亚太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美国摇亚太战略摇中美关系[ 作者介绍] 王鸿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助理,主要从事美国外交和中美关系研究。摇摇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在运筹 亚太战略方面动作频就美国大战略而言,自冷战结束以来美战略东移进程不断发展,使亚太最终成为美全球战略的首要关注对象。冷战结束后,美国虽取得“ 一超独霸冶地位,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并不均衡,其在美洲大陆的地位最为巩固,对美欧同盟的经营最为成功, 在其他地区的地缘布控力则存在明显差别。在“ 前苏空间冶,对于前苏联解体后分生出的大量新独立国家,美国影响力相对有限;在中东,冷战格局瓦解引发的格局失衡,对美在该地区的地位构成强烈冲击;在南亚,前苏联势力退出后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使地区国家趁势坐大并形成强大排外效应,恐怖与极端势力也随之泛滥扩散;在东亚,苏联威胁的消失造成美对同盟体系影响力下降。对美而言,要巩固、夯实全球领导地位,必须对其全球大战略做出调整,及时推动战略重心由西欧向欧亚大陆的纵深地带以及东亚延伸。美战略东移进程由此启动。在这一进程中,东亚无疑是美国关注的首要重点和最终目标。这是因为:其一,东亚仍然存留着突出的冷战遗产。中国、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继续存在和发展,朝鲜半岛和台海两岸的两大“ 国家统一冶议题持续成为引发紧张局势的重大潜因。如何进一步消化和管理这些议题,是冷1 频,一方面以各种方式宣示美国的亚太属性,高调宣布“ 重返亚洲冶,多方论证美国的存在对亚太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努力展现美对亚太及区域内各国的重视,誓言继续扮演亚太领导角色;另一方面,全方位加大战略投入,强化与传统盟友安全纽带,加大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以频繁军演彰显军事优势,深化与东盟对话合作,拉拢和规制新兴国家,

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影响的报告

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影响的报告 我们提示客户,一连串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行动,或令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 原有发展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变化,其对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的影响要给予高度重视。各国在全球战略布局的新调整、新变化,决定了中国现行的战略方针及政策或出现一系列“被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趋势作出新的评估。我们认为,美国以南海问题作为切入点并重返亚洲,是美国全球战略东移计划的一部分,其核心战略目标在于“制衡”中国,压缩中国对外扩张的发展空间,进而等待中国内部出现乱局。应该说,美国此间快速切入这一战略目标是其既定政策。不同的是,选择的时机与推进的程度,对中国来讲,美国这一变化已触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与安全,尽管这给中国外交政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中国需要一段时间来审慎评估,如何对症下药并及时调整美国“制衡”行动的“突袭”,准确读懂白宫的战略意图,是中国高层作出决策的关键所在。 无论中美关系在此前是怎样的状况,随着美国战略东移的深化(东海+南海),中美作为伙伴关系中的对抗因素将上升,虽短中期的状况,中美间发生实质性交火的可能性不大,但制衡与反制衡、包围与反包围的相互对峙局面将较此前日益趋紧。 我们不排除,这一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中国随之而来会发生如下的变化与调整:不管中美对抗趋势如何加紧,重要的不在美国,而是中国如何调整内外政策。对中国决策者来讲,要不要坚持既定的对国际局势的判断,坚守对内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容忍经济增速下降?还是放松持续了一年的收紧政策? 鉴于明年中国面临领导人换届以及避免中国因素成为美国大选话题,同时,此间更需要与邻国的友好关系来释放善意信息,我们的判断是,中国在当前不会作出过激的反映,同时,中国很可能还需要数月来考虑政策调整。我们认为,中国很可能将在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对内政策将倾向有序放松,以维护经济增长

我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10数控谢绮华 2010994310 我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从欧洲,中东向亚太地区的不断加大。亚太地区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那么美国的目的是什么?又会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美国重返亚太地区战略基本形成了。那么重返亚太地区的背后与美国的政治生态以及中国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有一句话很有代表性,亚洲对于美国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地区中国就在亚洲而且一直都在。这就是“主场之利”。美国作为一个外来者,不可能享受到这样的便利。而它的重返亚太战略是两条腿走路,但这两条腿并不一样粗,美国的军事战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这回答不了这样的一个根本追问,“他到底是不是一个靠得住的盟友,他真的可以提供无条件的保障吗”。这个问题可能只有已故的菲律宾总统阿基拉三世的母亲最清楚,当然,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租期正是在她任内结束的。这个问题也是以色列的追问,以色列一家报纸也曾刊出评论发文“奥巴马是靠得住的盟友吗”。如果以色列作为美国的铁杆小兄弟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么其他准备跟随美国的在亚太地区的马前卒呢。 其次经济这条腿可能要成为美国的更大的软肋。美国真正的能给亚太地区追随他的国家带来多少经济实惠呢。实际上,真正给亚太伙伴国现在带来,带来就业的,带来增长的是中国。环球时报社论指出“虽然中国综合力量远小于美国,但是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主场国作为区内最大的经济发动机,那么中国反对美国主导亚太所能调动的资源实际上多于美国为了推行他的亚太战略所使用的资源。”而实际上,中国保持着亚洲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中国是与朝鲜、日本、韩国、越南、印度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用经济援助保持与东南亚国家的良好关系,通过经济联系避免冲突。这也是中国经济上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有力的武器。 但是却不是真正最有力的应对策略。因为,经济上我们用经贸关系来抵消美国的军事联系的战略,是一种“花钱买平安”行为。在国际关系中这往往是靠不住的,实力才是最可靠的。中国只有提出应对美国重返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用经济和军事两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才有力量把和平发展的涟漪向邻国荡漾、扩展。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对于应对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似乎还没有完整的军事战略,中国还在探路。 美国试图采取一些短期的和局部性质的措施,试图通过力量和资源的配置,在局部形成一种不利于中国的局面,使中国进一步发展的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对于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意图,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冷静、客观的判断。首先是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二战结束后的美苏关系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最大的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经济的依存度,已经达到所谓"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重开冷战,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难以想象和违背根本利益的事情。其次,是美国在反恐战争开战十年后,意识到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为标志的军事政策,耗费了美国冷战结束后获得的战略优势,美国必须为应对未来可能的威胁,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 于是,美国在外交上,高调重返亚太。第一要造成一种态势,即在亚太地区,美国不能走,亚太地区需要美国的保护伞和领导。第二个目的,防止传统亚洲盟国日本和韩国的离心倾向,造成中国、印度威胁论,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控制。第三,中国和东盟贸易区自由化发展势头很猛,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超过美国。美国担心被边缘化,所以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子。事实上,美国战略东移,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中国,还有蒙古、日本和韩国。美国在军事上,以攻为守。美国在经济上,全力推出TPP。美国希望将一般军事和战略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上的主动权及主导权,从而奠定其在亚太未来霸权地位的新根基,因此打出了外交、军事和经济系列组合拳。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的战略部署,中国及一些亚太地区明显感受到压力。那么,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莫测的情况下,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这个全球霸主带来的威胁呢?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背后的含义。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尤其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国际经济文化东移。当前美国国内失业率高、经济疲软,欧盟的经济在经济危机后一蹶不振,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也一直不待见美国,而非洲大陆的经济要等待开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全球经济的增长点,就落在了亚太地区。另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个人主义精神,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让很多人迷失,不知当如何是好。而东方文化,一直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即便在东方,出现了很多与这些文化相背离的现象,但是他们一直保留着这种思想,依然对这个社会充满着希望和期待,生活有着幸福感。 二、正确认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我国的影响。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经济上,美国试图加强与东亚国家的经济往来,一方面为了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就削弱了中国、印度等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实力。在政治上,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它的目的在于试图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领导地位。正如希拉里所言,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更应该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实现这一点,美国必须维持其领导地位,因此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在安全方面,美国一直是一个安全感缺乏的国家,当它拥有了经济实力之后,就不断地打击各个潜在的威胁,以人权为名,以掠夺经济、打击异己为实,多次发动针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的战争。最近的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就是最大的实例,也正是这两场战争,让美国经济大大的消耗在了当地,致使美国抽身乏力。面对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崛起,美国出于安全考虑,必须进行打压,以求稳固它的霸权地位。 三·看清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态度。新加坡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专家巴斯卡

美国重返亚洲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洲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亚太地区:地区关系因美国加快“重返亚洲”而复杂化 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俱孟军:2010年,在亚洲国际舞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身影颇为突出。在美国总统的出访日程表上,到访亚洲的时间最长;浩浩荡荡的美国舰群,不断在亚洲海域炫耀武力。这一年,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因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强势向纵深推进而日趋复杂化。 “重返亚洲”战略,由美国政府去年7月公开提出,旨在重新确立和提升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重返亚洲”,美国是言行并举,外交军事协同推进。在加速“重返亚洲”的进程中,美国直接插手亚洲国家间的争端。无论是“天安号事件”、“钓鱼岛事件”,还是“南海争端”、“湄公河资源利用”等问题,美国都积极介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美国在亚洲的所作所为,自然有着深刻目的。《纽约时报》评论说,美国正与日本和韩国恢复冷战时期的联盟关系,并在亚洲其他地区加强势力。美国不仅要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构建美国坐镇的东北亚军事板块,还试图通过介入南海争端加强与相关国家关系,试图形成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军事领地。 纵观亚洲今年的形势与美国的行为,与其说美国加快“重返亚洲”,不如说美国正在把亚洲更多国家拉入 自己的势力范围。 欧盟:在阵痛中进入过渡期 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刘江:2010年,欧洲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以主权债务危机为重要标志,欧盟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阵痛”中,进入了由“后冷战”向“后危机”时代过渡的重大转 折期。 今年年初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不同程度陷入主权债务困境,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乃至社会骚乱。“债务海啸”的深层次原因,是欧洲经济发展模式长期失衡的结果。这种失衡体现为:欧洲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失衡、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失衡、欧洲福利主义发展模式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的失衡。 尽管遭遇主权债务危机,今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及欧盟经济仍出现了明显复苏势头,全年总体表现好于 预期。相较之下,欧盟政治一体化今年进展不大,一体化外交也遇到各种困难。不过,欧盟“外交署”的正式运行,有助于巩固和拓展欧盟的重大利益以及国际影响力。 在新的一年里,欧盟将面临各种新困难、新问题,欧盟也会进一步深化经济、内政、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以尽早走出经济衰退,并加快政治一体化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中东地区:局势起伏跌宕前景难测 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社长李红旗:2010年,中东局势起伏跌宕,热点问题非但没有降温反而平添变数。巴以和谈受挫、伊拉克民族和解和战后重建举步维艰、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苏丹南部公投前景不明。国际社会对中东的关注一刻没有放松。 今年9月初,在美国的推动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启动了间隔20个月之久的直接谈判,但两轮艰难交锋下来,僵局难解。中东和平进程裹足不前的症结主要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继续采取迁就政策。

形势与政策5讲.第五讲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第五讲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再平衡”标志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逐步深化。通过战略与安全的“再平衡”、盟友及伙伴关系的“再平衡”和经济“再平衡”,美国力图维持自己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和支配地位,与此同时,防范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构成挑战。“再平衡”在强化美国优势地位的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风险,同时导致大国关系的复杂化和中小国家可能出现的“选边站”困境。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美国战咯调整带来的地区效应及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实与潜在影响。 一、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及其调整 2012年新年伊始,刚刚从十年伊战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了亚太地区。 2012年1月5日,奥巴马会同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一道在五角大楼举行了记者会,公布一份酝酿了七年之久的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根据报告,美国将裁军50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地面部队将被拿来“开刀”。美国还将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但唯独却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进一步提升海空军作战能力。如同众多国际媒体所评述的那样,“中国或许不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唯一原因,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因”。 1.美国的“绝对安全” 事实上,即便中国没有敌意,但追求“绝对安全”的美国始终将中国列为威胁之一。 自二战之后,彻底打破孤立主义,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美国为自己界定出了明确的安全和防务原则,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出击将威胁消灭在摇篮之中,而不是坐等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在这种“预防性防务哲学”下,美国军事战略总是以近期的多元威胁和远期的重点威胁为着眼点,试图建立“绝对的安全”。无论是在冷战期间,乃至“后冷战时代”都将此理念贯穿始终。 为此,美国就始终保持并维护着针对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力量投送体系,试图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将威胁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例如,在延绵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尽管苏联其从始自终其军事战略都是以防御性为主导,但其主动防御战略客观上却无形地挑战了美国在全球性的力量投送体系和军事存在。再加上苏联高度集权政治结构下人为因素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意识形态的限制下,双方存在沟通和信任上的鸿沟,所以苏联无法准确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和目的准确转达给美国,而美国也难以取信苏联。 美国无法预知前苏联意图和目的,于是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威胁”下,美国只得采取积极的预防围堵战略。无论苏联在中东、非洲、远东甚至是中美洲进行任何形式的力量渗透,

中国应当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形势与政策》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亚太战略调整问题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完成时间:

冷战结束后,中国似乎成为继苏联之后美国“确定的不确定性威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逐渐开始加强在亚太的军事部署。中国人在1999年的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以及随后2001年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中,实实在在感受到美国咄咄逼人的压力。 其实所谓“美国重返亚洲”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美国从没离开过。即使在小布什政府忙于反恐的时候,还加强了关岛一线的军事部署。只不过现在奥巴马出于他的一些考虑,当然也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一个动作,也是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进行一些调整,相比于原来有一些新的举动。客观上来讲,那也是针对中国,因为中国现在发展的最好,势头最猛。中国似乎成为继苏联之后美国“确定的不确定性威胁”。 举办首次美国-东盟峰会时,希拉里第一次访问东盟秘书处,签署东盟友好合作条约。希拉里在美国外交学会纽约经济俱乐部有一个讲话,明确提出美国外交中枢转向亚太地区。这样以来,TPP(跨太平洋伙伴协议)已经成为美国重新塑造亚太经贸格局新工具,作为美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经济战略砝码,将给中国在东亚的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均带来不稳定因素。 美国公布了这份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新战略暗示美国将缩减陆军规模,并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维护亚太的“安全与繁荣”。美国战略关注点转向亚太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力图在其实力相对下降、军费削减的形势下保持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具体而言,其在战略上有退有进,从伊拉克以及阿富汗撤军;而在太空、网络和海上安全等战略领域,采取了“进”的政策以保持其优势地位。而美特别强调“海上航行自由”,则反映了美对中国可能在亚太对其海上霸权形成挑战的担心。 那么,面对美国的这一战略,我国该如何应对? 事实上,美国最资深的外交官乔治?凯兰95岁时曾跟克林顿政府说过,这个世界绝不会形成一个单一的领导中心。时代变迁,现在已

形势与政策论文 美国重返亚太 没有硝烟的战争

没有硝烟的战争 内容摘要:2011年是美国加紧调整亚太布局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美国强化美日韩同盟,拉拢缅甸、越南、印尼,高调插手南海事务,力推TPP,驻军澳大利亚,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以正式成员国身份出席东亚峰会,重构亚太布局意图明显。虽然美国高调地返回亚太,虽然美国通过第一岛链和C型包围圈把中国近乎全部围住,但是中美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美国此举对中国只是起到一定的威胁作用。美国对中国的打击,是通过经济上的定价权大战来击溃中国经济。所以,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是经济上的打击。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关键字:美国亚太定价权汇率制造业 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对全球局势具有深刻的影响。目前国家利益之争已经取代了意识形态之争,美国在军事上对中国施加压力的同时,也在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美国高调重返亚太 2011年是美国加紧调整亚太布局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美国强化美日韩同盟,拉拢缅甸、越南、印尼,高调插手南海事务,力推TPP,驻军澳大利亚,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以正式成员国身份出席东亚峰会,重构亚太布局意图明显。如果说21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将视线全部投到了中东的反恐战争中,那么在第二个十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和本·拉登的被击毙,以及亚太经济体的快速崛起,美国新一轮的战略重点无疑将会转回亚太。继希拉里在夏威夷发表美国的亚太政策演讲之后,美国再次强调其在该地区的“领导角色”,首次以成员国身份参加东亚峰会,此次会议被认为是美国正式重返亚太地区的标志性会议。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甚至表示,美国不是亚洲的拜访者,而是驻在国。美国精心构筑的亚太布局,势必会使亚太力量格局出现新的变化,并对地区安全形势带来挑战。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五角大楼公布了一份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新战略暗示美国将缩减陆军规模,并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维护亚太的“安

美国亚太地区的战略及其演变

浅析美国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 前言; 世贸大厦被摧毁以后,美国凭借冷战后十年里继续的强大国力,扛起反恐大旗,在西亚和波斯湾大打出手,旷日持久的两场战争掏空了美利坚的国库,也消耗掉了美利坚民族的耐心,经济危机的蔓延让美国队“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策略越来越力不从心,举步维艰,奥巴马政府进行了战略调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美国此次战略调整的分析,重返亚太的原因以及表现,美战略调整对亚太地区的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四个部分来浅析这次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 一:美国此次战略调整的分析。实际上是“伪装在战略外衣下的撤退”是一种战略收缩,原因有三。 其一,这次战略调整是迟来的调整。上世纪90年代科索沃战争之后,美国认为已经基本把巴尔干半岛摆平,为了保持全球战略平衡,原先以欧洲为重点的战略天平可以朝亚太地区倾斜了。但由于“9·11事件”,美国推迟了本已着手开始的战略调整。因此,这次调整是上一次调整的继续。 其二,这次战略调整是美国在经济不景气下的无奈之举。美国的战略调整除了在冷战时期与前苏联严重对峙和在越南战争后期的战略调整外,大多是在战略扩张期的主动调整。而这次调整是在美国经济遭到金融危机重创、经济提升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面临预算大幅削减压力下的一种被动调整。? 其三,这次调整是美国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的战略收缩。两场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财力物力,战争后遗症将长期困扰美国。美国意识到它已经无力再奉行“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不得不改为“确保打赢一场战争,同时,遏制另一场战争”的新战略。 美国此次战略调整是在寻求以下三个平衡。 一是寻求国防投入减少和维持美国绝对军事优势之间的平衡。确切地说,就是不能因为军费减少,而给潜在挑战者以追赶美军实力的机会。 二是把握应对当前威胁和未来挑战之间的平衡。美国目前是要在打赢当前战争,应对地区威胁的同时,防范潜在对手的挑战。在确保欧洲安全的情况下,削减欧洲驻军,扩大和巩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显示了美国战略重心仍是控制欧亚大陆,而战略关注点则更多地转向欧亚大陆的东头,即亚太地区。 三是使盟友和美国所承担的义务更趋均衡。美国不断要求盟国承担更多的义务,以减轻其在防务开支方面的巨大压力。削减欧洲驻军,也有压欧洲盟国负起更大责任的意图。 二:美国重返亚太的原因及表现。 美国重返亚太的原因:其一,正如新军事战略报告的题目所昭示的那样,就是要“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在亚太地区争当霸主,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 其二,搭亚太高速发展的顺风车,解决国内经济困境。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境况下,与陷入欧债危机的欧洲相比较,亚太地区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提速的引擎,美国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一半以上都在亚太地区,因此,美国的战略重心必然要朝亚太地区倾斜。 其三,在亚太地区拉帮结派,给美国的小伙计吃定心丸。美国在亚太地区有五大军事同盟,最近,美国又与一些南海声索国加强了军事联系。美国此举的目的之一就是向他们传递一个信号,尽管美国大幅消减军费,但美国对他们的安全承诺不会降低。 其四,在亚太地区提前布局谋势,遏制中国崛起。尽管一些美国政要“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宣称此举不是针对中国,但这只是欲盖弥彰。 美国重返亚太所采取的行动: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原本就不弱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向该地区的军事力量投入,向关岛、日本和韩国等地美军基地不断增兵,提高其远程快速打击能力。另外,美国近期又与澳大利亚达成了在澳驻军协议,并与菲律宾等国加强了军事往来,大幅增加与该地区一些国家联合军事演习的频率和力度,搞得亚太地区不得安宁。 同时,美国还竭力炒作安全话题,在本地区国家间制造矛盾和紧张。特别是通过炒作“南海”“日俄领土纠纷”“朝鲜半岛南北边界突发事件”等,企图制造中、俄、朝等国与日、韩和东盟国家的对立情绪,要求这些“受威胁”国家与美结成“安全保障联盟”,共同应对中、俄及朝鲜等国的“挑战”。借此,美国从中扮演“调停者”或“安全保护人”等角色,力图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