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戊二醛法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_(0.57)Yb_(0.39)Er_(0.04)]F_4的研究

戊二醛法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_(0.57)Yb_(0.39)Er_(0.04)]F_4的研究

戊二醛法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_(0.57)Yb_(0.39)Er_(0.04)]F_4的研究
戊二醛法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_(0.57)Yb_(0.39)Er_(0.04)]F_4的研究

 第36卷第2期 人 工 晶 体 学 报 Vol .36 No .2 2007年4月 JOURNAL OF SY NTHETI C CRYST ALS Ap ril,2007 

戊二醛法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

Na[Y 0.57Y b 0.39Er 0.04]F 4的研究

崔黎黎1,范慧俐1,徐晓伟2,李玉萍2

(1.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化学系,北京100083;2.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利用表面接枝改性法对上转换发光材料Na [Y 0.57Yb 0.39Er 0.04]F 4进行表面修饰醛基的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确定了较好的修饰醛基的实验条件。在0.05mol ?L -1Na 2CO 32NaHC O 3缓冲液为溶剂的条件下,修饰醛基的反应时间1.5h,缓冲溶液的pH 值控制在9.5,修饰剂戊二醛的加入量5.0m l 。通过此种实验条件对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表面的醛基修饰,在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表面形成活化的醛基,与蛋白质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共价键,为其在生物芯片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条件。

关键词:上转换;表面修饰;发光;醛基

中图分类号:T B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5X (2007)022*******

Research on Surface M od i f i ca ti on of Up 2conversi on L u m i n escence

Na[Y 0.57Y b 0.39Er 0.04]F 4by Glut ara ldehyde

CU I L i 2li 1,FAN Hui 2li 1,XU X iao 2w ei 2,L I Yu 2ping 2

(1.Depart m ent of Che m istry,School of App lied Scien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Depart m ent of I 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chool of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

(R eceived 19Septe m ber 2006)

Abstract:I n this paper,it is researched that the surface of up 2conversi on lum inescence material was modified with aldehyde gr oup s by surface grafting modificati on .I n s ome series experi m ents,it is ensured that better modificat ory experi m ent conditi on .I n the 0.05mol ?L -1Na 2CO 32NaHCO 3alleviant,the reacti on ti m e is 1.5h,the pH of alleviant is 9.5,the quantity of j oining the modificat ory s oluti on of glutaraldehyde is 5.0m l .By this way,the surface of up 2conversi on lum inescence material was modified with activati on aldehyde .It can occur condensati on reacti on with the a m idocyanogen in the p r otein by fashi oning the covalent bond .It p r ovides feasible conditi on f or app lying on bi ol ogic chi p s .

Key words:up 2conversati on;surface modificati on;lum inescence;aldehyde gr oup

收稿日期:20062092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50372006,No .20273007)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崔黎黎(19812),女,满族,辽宁省人,硕士研究生。E 2mail:vicki_ycsse@https://www.doczj.com/doc/6a13468391.html,

通讯作者:范慧俐,E 2mail:huilifan@https://www.doczj.com/doc/6a13468391.html,

1 引 言

上转换无机发光材料Na[Y 0.57Yb 0.39Er 0.04]F 4(以下简称UCP )一般是具有亚微尺寸(0.2~0.4

μm )掺杂

 第2期崔黎黎等:戊二醛法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0.57Yb0.39Er0.04]F4的研究335

 

镧系元素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能够吸收低能量的红外光,发射较高能量的可见光[1],即是一种可对能量进

行上转换的无机合成物。此种材料有不易产生光漂白、不受生物流体及环境的影响、可以衍生杂化在生物分子上的特性,可以用它作为荧光探针中的荧光标记材料[1]。但是,UCP的表面没有可以利用的基团,使生物活性分子无法直接共价固定于其表面。至于UCP连接生物活性分子的方法,已有技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UCP未经任何处理,而只是凭借其纳米级颗粒表面静电的特性,直接吸附生物活性分子,这使得UCP 在生物分析过程中稳定性、重现性无法得到保证。

目前多利用玻片表面的活化,主要采用氨基硅烷和戊二醛先后进行氨基化和醛基化反应[2,3],在玻片表面形成活化的醛基,与蛋白质的氨基进行缩合反应形成共价键[7]。醛基修饰固体表面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免疫组化、原位杂交[8]、生物传感器[9]等领域。具有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10]。

本文对上转换发光材料UCP进行表面修饰醛基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较好的修饰醛基的实验条件,并对优化实验条件下修饰的羧基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其在生物芯片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条件。

2 实 验

2.1 试剂

上转换发光材料UCP[11](自制);50%戊二醛(生化试剂,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碱性品红(指示剂,广东

汕头市西陇化工厂);异丙醇,正硅酸已酯,氨水(25%),32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均为分析纯;Na

2

CO32 NaHCO3缓冲溶液。

2.2 实验过程

称取一定量UCP加入有80m l异丙醇的锥形瓶中,超声达到完全分散;磁力搅拌下依次加入约7m l的蒸馏水、9m l的25%的氨水;在一定温度下,磁力搅拌10m in,加入少量正硅酸乙酯。30m in后,加入1m l的32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进行60m in;产物离心分离,得到氨基化上转换发光材料;将氨基化UCP转移到圆底

烧瓶中,加入pH=8~10Na

2

CO32NaHCO3缓冲液,用超声波处理30s;加入一定体积份的50%戊二醛,常温反应40~120m in;离心分离,在100℃的温度下烘干,即得到表面醛基化的UCP。

2.3 修饰效果检测

检测试剂—品红2醛基试剂(Fuchsin2A ldehyde2Reagent,F2A Reagent)的配制[4]:0.05g碱性品红溶于50m l的水中;磁力搅拌下,加入2m l饱和NaHS O3溶液,反应1h;磁力搅拌下,加入1m l浓盐酸,磁力搅拌反应过夜;利用活性炭脱为无色(配制好的品红2醛基试剂滴加到含有—CHO的溶液中,溶液呈现出品红原来的颜色)。

UCP表面醛基检测:醛基化后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经过清洗后,称取0.01g,在25m l试管中,加入10m l去离子水,超声10m in使之分散均匀,加入10滴F2A试剂,空气中振荡1h,取上层溶液于25m l比色管中,用去离子水调至刻度。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在554.5nm处的吸光度值。

3 结果与讨论

3.1 红外光谱分析

图1和图2分别为修饰前后的材料的红外光谱图。修饰前材料的谱图是典型的无机材料的红外光谱图,在1000c m-1以前并没有明显的吸收峰,只有在730c m-1附近有一个特征强吸收峰,是稀土材料的特征吸收峰;在修饰后的红外光谱图中,约2939c m-1和约2865c m-1有两个强度相当的吸收带,它们是-C(O)2H的ν(C2H)和δ(C2H)的倍频费米共振的结果[5]。亚甲基的对称弯曲振动位于1447c m-1处。1713c m-1处的吸

收是ν(C=O)的特征吸收带。而且,醛的烯醇式结构-(CH

2)

32CHO

→-(CH2)22CH=CH2OH也会少量存

在,因此,在红外光谱图中也会有3400c m-1处的宽而强的-OH伸缩振动吸收谱带,1669c m-1和1569c m-1处分别为C=C键的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1126c m-1和1086c m-1处的两个强吸收分别为C2C和C2O单键伸缩(严格地说是C2C2O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带。同修饰前的红外光谱图对比可以明

 人工晶体学报 第36卷336

显看出,材料的表面成功修饰上醛基。

3.2 条件的优化

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量取乙醛溶液体积为0,0.2,1.5,3.0,5.0,10m l于25m l的比色管中,均加入10滴F2A试剂,用去离子水调至刻度。利用紫外光度法检测特征吸收,得到醛基2品红标准吸收曲线如图3所示。在含有醛基的溶液中加入F2A试剂,显色后溶液的吸光度与原溶液中醛基的含量呈直线关系,其关系式为:y=0.0098x+ 0.0088

3.2.2 反应时间对于修饰结果的影响

保证修饰过程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时间分别为20,40,60,90,120m in;所得产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

法检测其表面醛基的含量。反应时间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如图4。由图4中,可以看出吸光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在反应时间为90m in时,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表面成功修饰上的醛基含量最高。90m in 之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表面醛基的含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在反应时间为90m in时,加入的修饰剂戊二醛与上转换发光材料表面的氨基反应完全,增加反应时间后,未发生反应的戊二醛与修饰在上转换发光材料表面的醛基,或者是发光材料修饰的醛基之间发生羟醛缩合反应,使得修饰在材料表面的醛基减少,影响修饰效果。

3.2.3 缓冲溶液的pH值对修饰结果的影响

保证修饰过程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时间为90m in,缓冲溶液的pH值分别为8.0,8.5,9.0,9.5,10.0;所得产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表面醛基的含量。缓冲溶液的pH值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如图5。

图5中,样品的吸光度随着反应溶液的pH值的增加而增大,当反应溶液的pH值达到9.5时,样品的吸

 第2期崔黎黎等:戊二醛法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 0.57Yb 0.39Er 0.04]F 4的研究337 光度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反应溶液的pH 值的继续增大,样品的吸光度值随之下降。所以,在保证反应溶液的pH 值为9.5时,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表面修饰上的醛基的量达到最大。

3.2.4 戊二醛的加入量对修饰结果的影响

保证修饰过程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时间为最佳时间90m in,反应溶液的pH =9.5,戊二醛的加入量分别为1.0,3.0,5.0,10.0,12.0,15.0m l;所得产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表面醛基的含量。戊二醛的加入量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如图6。

图6中,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表面修饰醛基的量达到最大时的戊二醛的加入量为5.0m l,当戊二醛的加入量大于5.0m l 后,表面修饰的醛基的量反而减少,这是因为在稀碱溶液中,两分子有α2氢的醛互相结合生成

β2羟基醛的反应成为羟醛缩合[6]:

2RCH 2CH =O -OH RCHCOH 2CHRCH =O

β羟基醛在加热时容易脱水变成α、β-不饱和醛:RCH 2CHOHCHRCH =O ΔRCH 2CH =CRCH =O

所以,戊二醛的加入量增大以后,未完全参加反应的戊二醛会与已经修饰在发光材料表面的醛基发生上述的副反应,致使表面醛基的含量降低。

4 结 论

通过戊二醛法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Na[Y 0.57Yb 0.39Er 0.04]F 4的条件优化实验,确定优化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1.5h,缓冲溶液的pH 值控制在9.5,修饰剂戊二醛的加入量5.0m l 。在这种条件下,成功修饰在上转换发光材料表面的醛基量最高。

参考

文献[1] Sa m N iedbaba R,Hans Feindt,Keith Kardos,et al .Detecti on of Analytes I m munoassay U sing Up 2converting Phos phor Technol ogy[J ].Analytical

B ioche m istry .,2001,(293):22230.[2] Masanori Yoshi oka,Yukari m ukai .I m mobilizati on of U ltra 2thin Layer ofMonocl onal Antibody on Glass Surface[J ].J.Chro m atography ,1991,566:36.

[3] Jons on U,Mal m qvistM,O l ofss on G,et al .Surface I m mobilizati on Techniques in Combinati on with Elli p s ometry[J ].M ethods in Enzym ology ,1988,

137:381

[4] 孙敬三,钱迎倩.植物细胞学研究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342135.

[5] 李润卿,范国梁,等.有机结构波谱分析[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992100.

[6] 谭露璐,钱君律,伍艳辉.羟醛缩合催化剂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23(1):70274.

[7] 丁亚平,倪世明,等.蛋白芯片生产用醛基化玻片制备的条件优化及初步检定[J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6):4452448

(下转第333页)

 

 第2期常新安等: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进展333 Paranitr ophenolate Trihydrate(NO22C6H42OL i?3H2O)Single Crystal[J].Journal of C rystal Gro w th,2004,262:5312535.

[39] 高春波,吕广田,隗明,等.硫氰酸锰及其相关衍生物的合成及化学表征[J].山东化工,2002,9212.

[40] Selvakumar S,Rajasekar S A,Tha m izharasan K,et al.Ther mal,D ielectric and Phot oconductivity Studies on Pure,Mg2+and Zn2+Doped BTCC

Single Crystals[J].M aterials Che m istry and Physics,2005,93:3562360.

[41] Kannan V,Rajesh N P,Bairava Ganesh R,et al.Gr owth and Characterizati on of B isthi ourea2zinc Acetate,a Ne w Nonlinear Op ticalMaterial[J].

Journal of C rystal Gro w th,2004,269:5652569.

[42] Rajesh N P,Kannan V,A shoka M,et al.A New Nonlinear Op tical Se m i2organic Material:Cadm ium Thi ourea Acetate[J].Journal of C rystal

Gro w th,2004,262:5612566.

[43] Zornitza Glavcheva,H ir ohit o Umezawa,Shuji Okada,et al.Ne w Pyridinium2metal I odide Comp lexes Toward Nonlinear Op tical Materials[J].

M aterials Letters,2004,58:246622471.

[44] htt p://https://www.doczj.com/doc/6a13468391.html,/article/2004204/123.ht m[EB/OL].2004204206/2004206210.

(上接第292页)

[3] Bhavsar D S,Saraf K B.Mor phol ogy of Pb I2Crystal Gr own by Gel Method[J].C ryst.R es.Technol.,2002,37(1):51255.

[4] 李玉红,李振生,张弘,等.气压和温度对气相法生长Pb I2晶体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74276.

[5] Shoji T,H it om i K,et al.Fabricati on of Radiati on Detect ors U sing Pb I2Crystal and Its Res ponse Characteristics for Gamma2rays[J].IEEE Trans.

N ucl.Sci.,1998,NS245(3):5812584.

[6] 朱兴华.碘化铅多晶合成与单晶生长[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 Zhu X H,Zhao B J,Zhu S F.Synthesis of Pb I2Polycrystal and Its Characterizati on[J].C ryst.R es.Technol.,2006,41(3):2392242.

(上接第322页)

[8] 黄存兵,卢铁城,等.Mg O?nA l2O3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其物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6,20(2):49.

[9] R ichard L Gentil m an.Current and Emerging Materials f or325M icr on I R Trans m issi on[J].Infrared and O ptical Trans m itting M aterials.SPIE,

1986,683:2213.

[10] Mark C L,Patters on Don W,Roy and Gary Gilde.An I nvestigati on of the Trans m issi on Pr operties and Ballistic Perf or mance of Hot Pressed Sp inel,

Ceram ic A r morMateials by Design.

[11] Ja mes C Kirsch,W illianm R L indberg,Danniel C Harris,et al.Tri2mode Seeker Dome Considerati ons[J].P roc.of the SPIE,2005,5786:33.

[12] Mouls on A J,Herbert J M,著,李世普,陈晓明,樊东辉,等译.电子陶瓷[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2292231.

[13] Cottenot C E.Trans parent Cera m ic for L ight w eight A r mors[C].L ight w eight A r mor syste m s Sy mposium’95Cranfield,England,28230th June,

1995.

[14] Andreas Krell,et al.Pr ocessing of H igh2Density Subm icr ometer A l2O3f or Ne w App licati ons[J].J.Am.Ceram.Soc.,2003,86(4):5462553.

[15] W ei G C.Trans parent Cera m ic La mp Envel ope Matrerials[J].Journal of Physics DLApplied Physics,205,38:3057.

[16] Derici oglu A F,Kaga wa Y.Op tical and Mechanical Pr operties of Fiber2reinforced Ceram ic Matrix Op tically Trans parent Composites[J].Ceram ic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Proceedings,2001,22(3):635.

(上接第337页)

[8] Larss on L I,Hougaard D M.Glass Slide Models for I m munocyt ochem 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 on[J].H istoche m istry,1994,101(5):3252331.

[9] Graha m C R,Leslie D,Squirrell D J.Related A rticles Gene Pr obe A ssays on a Fibre2op tic Evanescent W ave B i osens or[J].B iosens B ioelectron,

1992,7(7):4872493.

[10] 邹宗亮,王升启,王志清.用于寡核苷酸芯片制备载体的醛基载玻片的制备方法优化及性质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1,17(5):4982

502.

[11] Bao Junp ing,Xu Xiaowei,Fan Huili,et al.Effect of Na2SiF6on Particle of Up2conversi on Lum inescence Material[J].Journal of Chinese Rare

Earth Society,2003(21):18221.

发光材料

上海理工大学 目录 一、引言 (1) 二、发光现象及其原理 (1) 2.1荧光现象 (1) 2.2 LED现象 (2) 2.3白炽灯现象 (2) 2.4 HID现象 (2) 2.5有机发光原理 (2) 三、发光材料的应用 (3) 3.1光致发光材料 (3) 3.2阴极射线发光材料 (4) 3.3电致发光材料 (4) 3.4辐射发光材料 (4) 3.5光释发光材料 (5) 3.6热释发光材料 (5) 3.7高分子发光材料 (5) 3.8纳米发光材料 (6) 四、结束语 (6) 五、参考文献 (7)

发光材料 一、引言 众所周知[1],材料、能源和信息是21世纪的三大支柱。发光材料作为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有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光材料广泛运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电力、公用工程、宇航、海洋船舶等各个领域。各种新型高科技在运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势必都需要用到部分不同成分和性质的发光材料。 从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们发现将稀土元素掺入发光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光效值、流明数和显色性等性能,从此开启了发光材料发展的又一个主要阶段。世界己经离不开人造光源,荧光灯作为最普遍的人造光源之一己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应用,据统计全世界60%以上的人工造光是由荧光灯提供的,而大部分荧光灯就是利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发光的。 二、发光现象及其原理 不同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不尽相同,但是其基本物理机制是一致的:物质原子外的电子一般具有多个能级,电子处于能量最低能级时称为基态,处于能量较高的能级时称为激发态;当有入射光子的能量恰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时,低能级的电子就会吸收这个光子的能量,并跃迁到高能级,处于激发态;电子在激发态不稳定,会向低能级跃迁,并同时发射光子;电子跃迁到不同的低能级,就会发出不同的光子,但是发出的光子能量肯定不会比吸收的光子能量大。 2.1荧光现象 荧光发光的主要原理:紫外线的光子的能量比可见光的能量大;当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时,其基态电子就会吸收紫外线的光子被激发而跃迁至激发态;当它向基态跃迁时,由于激发态与基态间还有其他能级,所以此时释放的光子能量就会低于紫外线的能量,而刚好在可见光的范围内,于是荧光物质就会发出可见光,这种光就叫做荧光。常见的日光灯发 1

上转换发光机理与发光材料整理

上转换发光机理与发光材料 一、背景 早在1959年就出现了上转换发光的报道,Bloemberge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用960nm的红外光激发多晶ZnS,观察到了525nm绿色发光。1966年,Auzel在研究钨酸镱钠玻璃时,意外发现,当基质材料中掺入Yb3+离子时,Er3+、H03+和Tm3+离子在红外光激发时,可见发光几乎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由此正式提出了“上转换发光”的观点。 二、上转换发光机理 上转换材料的发光机理是基于双光子或者多光子过程。发光中心相继吸收两个或多个光子,再经过无辐射弛豫达到发光能级,由此跃迁到基态放出一可见光子。为了有效实现双光子或者多光子效应,发光中心的亚稳态需要有较长的能及寿命。稀土离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属于禁戒的f-f 跃迁,因此有长的寿命,符合此条件。迄今为止,所有上转换材料只限于稀土化合物。 三、上转换材料 上转换材料是一种红外光激发下能发出可见光的发光材料,即将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的材料。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现象违背了Stokes定律,因此又称反Stokes定律发光材料。 1、掺杂Yb3+和Er3+的材料Yb3+(2F7/2→2F5/2)吸收近红外辐射,并将其传

递给Er3+,因为Er3+的4I11/2能级上的离子被积累,在4I11/2能级的寿命为内,又一个光子被Yb3+吸收,并将其能量传递给Er3+,使Er3+离子从4I11/2能级跃迁到4F7/2能级。快速衰减,无辐射跃迁到4S3/2,然后由 4S 3/2能级产生绿色发射( 4S 3/2 → 4I 15/2 ) ,实现以近红外光激发得到绿 色发射。 2、掺杂Yb3+和Tm3+的材料 通过三光子上转换过程,可以将红外辐射转换为蓝光发射。第一步传递之后,Tm3+的3H5能级上的粒子数被积累,他又迅速衰减到3F4能级。在第二部传递过程中,Tm3+从3F4能级跃迁到3F2能级,并又快速衰减到3H4。紧接着,在第三步传递中,Tm3+从3H4能几月前到1G4能级,并最终由此产生蓝色发射。 3、掺杂Er3+或Tm3+的材料 仅掺杂有一种离子的材料,是通过两步或者更多不的光子吸收实现上转换过程。单掺Er3+的材料,吸收800nm的辐射,跃迁至可产生绿色发射的4S3/2能级。单掺Tm3+的材料吸收650nm的辐射,被激发到可产生蓝色发射的1D2能级和1G4能级。 四、优点 上转换发光具有如下优点:①可以有效降低光致电离作用引起基质材料的衰退;②不需要严格的相位匹配,对激发波长的稳定性要求不高;③输出波长具有一定的可调谐性。 五、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应用 随着频率上转换材料研究的深入和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考虑

上转换发光材料

>>更多... 相似文献(10 条) 相似文献
1. 期刊论文 上转换激光和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人工晶体学报 2001, 30(2) 2. 学位论文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2008 3. 期刊论文 戊二醛修饰上转换发光材料 Na[Y0.57Yb0.39Er0.04]F4 的制备与表征 - 北京科技大学 学报 2009, 31(8) 4. 期刊论文 Na2SiF6 对 Er3+, Yb3+共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颗粒度的影响 - 中国稀土学报 2003, 21(z1) 5. 学位论文 稀土掺杂氟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光谱特性研究 2006 6. 期刊论文 上转换发光材料表面修饰羧基的制备与表征 - 功能材料 2007, 38(1) 7. 学位论文 Bi<,2>O<,3>与 NaYF<,4>体系的上转换研究 2006 8. 学位论文 氟氧玻璃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005 9. 期刊论文 SiO2 包覆上转换发光材料 Na(Y0.57Yb0.39Er0.04)F4 的研究 - 发光学报 2006, 27(3)
10. 学位论文 高效蓝绿光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荧光特性与机理研究 2003
相关博文(19 条) 相关博文
1. 上转换提高硅太阳能电池效率 2. 上转换稀土发光材料 经典文献 3. 加州笔记之四十七 增强型电致发光材料 4. 中科院院士--曹镛教授 5. 中国电子书面临“套牢”风险? 6. 中国电子书面临“套牢”风险? 7. 太阳电池技术和产业化趋势分析 8. 详解全新戴尔家用产品 9. [转载]中国香港任咏华教授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10. 最先维持至有效期届满的两件 OLED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宽禁带半导体

半导体材料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不相同,一般将以硅(Si)、锗(Ge)等为代表的元素半导体材料称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磷化镓(GaP)等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称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氮化铝(AlN)、氧化锌(ZnO)、金刚石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1]。以硅材料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它取代了笨重的电子管,导致了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整个IT产业的飞跃,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等领域[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移动无限通信的飞速发展和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兴起,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开始兴起。由于其具有电子迁移率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高等特点,适于制备高速和超高速半导体器件,目前基本占领手机制造器件市场[3]。 当前,电子器件的使用条件越来越恶劣,要适应高频、 大功率、耐高温、抗辐照等特殊环境。为了满足未来电子器件需求,必须采用新的材料,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内在性能。近年来,新发展起来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该类材料具有热导率高、电子饱和速度高、击穿电压高、介电常数低等特点[4],这就从理论上保证了其较宽的适用范围。目前,由其制作的器件工作温度可达到600℃以上、抗辐照1×106rad;小栅宽GaNHEMT器件分别在4GHz下,功率密度达到40W/mm;在8GHz,功率密度达到30W/mm;在18GHz,功率密度达到9.1W/mm;在40GHz,功率密度达到10.5W/mm;在80.5GHz,功率密度达到2.1W/mm,等。因此,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已成为当今电子产业发展的新型动力。从目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重点多集中于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技术,其中SiC技术最为成熟,研究进展也较快;而GaN技术应用广泛,尤其在光电器件应用方面研究比较深入[5]。氮化铝、金刚石、氧化锌等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研究报道较少,但从其材料优越性来看,颇具发展潜力,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1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1.1碳化硅单晶材料 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领域就技术成熟度而言,碳化硅是这族材料中最高的,是宽禁带半导体的核心。SiC材料是IV-IV族半导体化合物,具有宽禁带(Eg:3.2eV)、高击穿电场(4×106V/cm)、高热导率(4.9W/cm.k)等特点[6]。从结构上讲,SiC材料属硅碳原子对密排结构,既可以看成硅原子密排,碳原子占其四面体空位;又可看成碳原子密排,硅占碳的四面体空位[7]。对于碳化硅密排结构,由单向密排方式的不同产生各种不同的晶型,业已发现约200种[8]。目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是4H和6H晶型。4H-SiC特别适用于微电子领域,用于制备高频、高温、大功率器件;6H-SiC特别适用于光电子领域,实现全彩显示。 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遇到或将要遇到以下重大挑战和需求[9,10]: (1)突破功率器件工作温度极限,实现不冷却可工作在300℃~600℃高温电子系统。 (2)必须突破硅功率器件的极限,提高功率和效率,从而提高武器装备功率电子系统的性能。 (3)必须突破GaAs功率器件的极限,在微波频段实现高功率密度,实现固态微波通讯系统、雷达、电子对抗装备更新换代。 (4)必须拓宽发光光谱,实现全彩显示、新的光存储、紫外探测以及固态照明。 随着SiC技术的发展,其电子器件和电路将为系统解决上述挑战奠定坚实基础。因此SiC材料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宽禁带技术的发展。 SiC器件和电路具有超强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一直受业界高度重视,基本形成了美国、 欧洲、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国际上实现碳化硅单晶抛光片商品化的公司主要有美国

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

综 述 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 刘海涛 陈启秀 (浙江大学信电系功率器件研究所,杭州310027) 摘要 阐述了宽禁带半导体的主要特性与Si C、金刚石等主要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 宽禁带半导体 功率器件 碳化硅 金刚石 W ide Bandgap Sem iconductor Power D ev ices L iu H aitao,Chen Q ix iu (Institu te of P o w er D ev ices,Z hej iang U niversity,H ang z hou310027) Abstract T he p ap er p resen ts the m ain characteristics of w ide bandgap sem iconduc2 to rs,and elabo rates the latest developm en t of Si C and diam ond pow er devices.A t the sam e ti m e,the fu tu re developm en t of Si C and diam ond pow er devices is fo rcasted. Keywords W ide bandgap sem iconducto r Pow er devices Si C D iam ond 1 引 言 由于Si功率器件已日趋其发展的极限,尤其在高频、高温及高功率领域更显示出其局限性,因此开发研制宽带半导体器件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所谓宽带半导体(W B G)主要是指禁带宽度大于212电子伏特的半导体材料,包括 —O、 —S、 —Se、 —N、Si C、金刚石以及其他一些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一般均具有较宽的禁带、高的击穿电场、高的热导率、高的电子饱和速率,因此他们比Si及GaA s更适合于制作高温、高频及高功率器件。其中John son优值指数(JFOM=E c v s 2Π,E c 为临界电场;v s为电子饱和速率)、Keyes优值指数(KFOM=Κ[C v s 4ΠΕ]1 2,其中C为光速;Ε为介电常数)和B aliga优值指数(B FOM=ΕΛE G3,其中E G为禁带宽度,Λ为迁移率)分别从功率频率能力、耐热能力及导通功率损耗三方面说明了这一科学事实[1]。表1[2]列出了常见宽带半导体与Si,GaA s的比较。 由表1可知宽禁带半导体具有许多优点: 1)W B G具有很高的热导率(尤其是Si C与金刚石),使得它们能够迅速转移所产生的热量,广泛用于高温及高功率领域;2)由于W B G的禁带宽度很大,因此相应器件的漏电流极小,一般比Si半导体器件低10~14个数量级,有利于制作CCD器件及高速存储器;3)W B G具有比普通半导体更低的介电常数及更高的电子饱和速率,使之比Si,GaA s更适合于制作毫米波放大器及微波放大器。除此之外,W B G还具有负的电子亲和势及很高的异质结偏置电势,使得它们特别适合于阴极发射的平板显示器。 鉴于近几年Si C与金刚石材料的生长技术及氧化、掺杂、欧姆接触等工艺的成熟,使得Si C与金刚石器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面我们将主要评述Si C及金刚石的最新发展。 2 Si C功率器件 近年来Si C功率器件的研究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

宽禁带半导体ZnO材料的调研开题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班级: 姓名: 论文题目宽禁带半导体ZnO的调研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Zn0是一种新型的II-VI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晶格、光电、压电和介电特性,和III-V族氮化物及II-VI族硒化物比具有很多潜在的优点。首先,它是一种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室温下的禁带宽度为,与GaN()相近,而它的激子结合能()却比GaN()高出许多,因此产生室温短波长发光的条件更加优越;而且ZnO薄膜可以在低于500℃温度下获得,不仅可以减少材料在高温西制备时产生的杂质和缺陷,同时也大大简化了制备工艺;同时ZnO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又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ZnO在UV、蓝光LED和LDS器件等研究方面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GaN的首选材料,ZnO已经成为国内外半导体材料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外有很多科研团队都在进行ZnO的研究.虽然Zn0暂时不能完全取代si 在电子产业中的基础地位,但是ZnO以其特殊的性质成为Si电路的补充。 国内外对于ZnO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半导体材料研究的热点。无论是薄膜ZnO、纳米ZnO或是体单晶ZnO,文献很好地总结了2003年之前的国外ZnO晶体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随着高质量、大尺寸单晶ZnO 生产已经成为可能,单晶ZnO通过加工可以作为GaN衬底材料。ZnO与GaN的晶体结构、晶格常量都很相似。晶格失配度只有2.2%(沿〈001〉方向)、热膨胀系数差异小,可以解决目前GaN生长困难的难题。GaN作为目前主要的蓝、紫外发光半导体材料,在DVD播放器中有重要的应用。由于世界上能生产ZnO单晶的国家不多,主要是美国、日

本。所以ZnO单晶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材料制备技术的突破,纳米ZnO半导体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成为材料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介绍了ZnO薄膜具有的许多优异特性,优良的压电性、气敏性、压敏性和湿敏性,且原料廉价易得。这些特点使其在表面声波器件(SAW)、太阳能电池、气敏元件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对ZnO紫外受激发射特性的研究和P型掺杂的实现,ZnO作为光电材料在紫外探测器、LED、LD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纳米氧化锌的许多优点和在许多方面的应用。 目前,我国各类氧化锌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而以活性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锌取代传统氧化锌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可见,今后纳米氧化锌必会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要深入研究该方面的知识,就要涉猎很多方面的知识。作为本科学生,如何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阅读并理解有关书目、文献,总结归纳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是本课题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要了解氧化锌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的特性,然后再细致的查找氧化锌薄膜的诸多性质和这些性质在哪些方面的应用。同时要寻找纳米氧化锌材料与普通氧化锌材料相比有哪些优点、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查询相关资料并阅读和理解之后,合理的安排介绍氧化锌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三、文献综述 当前,电子器件的使用条件越来越恶劣,要适应高频、大功率、耐高温、抗辐照等特殊环境。为了满足未来电子器件需

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作业

第三次作业 1. 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类型强烈依赖于其功函数之差,请阐述其对应关系,但 对p型掺杂的宽禁带半导体而言,金属功函数已无法满足实现其欧姆接触的要求,请以p型氮化镓为例说明人们是如何实现其欧姆接触的。 2. 半导体的表面态对最终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的性质有较大影响,例如人们在实 际应用中往往发现金属与宽禁带半导体的接触势垒的高低往往与金属的功函数依赖关系较小,这主要是由于高密度的表面态的存在对电子或空穴的陷阱作用所导致的表面费米能级的钉扎现象所致,这将导致欧姆接触或肖特基接触性能变差,请以氮化镓为例说明研究人员如何通过控制氮化镓的表面性质去优化其肖特基接触特性和欧姆接触特性的? 3. 氮化镓与氧化锌作为极性半导体,其Ga/Zn面与N/O面具有完全不同的性 质,请阐述这两种不同的表面对材料生长、掺杂、光学性质以及电接触性质(包括肖特基与欧姆接触)的影响,说明产生这些差异的物理原因。 4. 半导体薄膜中的霍尔迁移率与载流子浓度随着测量温度的变化规律强烈依赖 于薄膜中的掺杂浓度,请分别就低浓度、中等浓度与重掺杂的情形加以阐述,并说明其物理原因。在表征蓝宝石上异质外延氮化镓与氧化锌薄膜的霍尔效应测量中,其测量到的载流子浓度往往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变化规律,这主要是由于低温下位于薄膜与蓝宝石之间的界面存在高缺陷密度的高导层的贡献,请阐述这一现象,并以公式说明人们是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的。 5. 半导体薄膜中的迁移率大小是表征半导体材料晶体质量与电学性能的关键参 数,这主要是由于半导体中的位错密度对迁移率具有严重的影响。而从光学性质来说,半导体中的位错线往往也是电子或空穴的陷阱,导致深能级发光

上转换发光材料

上转换发光材料 上转换发光的概念: 上转换发光是在长波长光激发下,可持续发射波长比激发波长短的光。本质上是一种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发光,即辐射的能量大于所吸收的能量。斯托克斯定律认为材料只能受到高能量的光激发,发出低能量的光,换句话说,就是波长短的频率高的激发出波长长的频率低的光。比如紫外线激发发出可见光,或者蓝光激发出黄色光,或者可见光激发出红外线。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其实有些材料可以实现与上述定律正好相反的发光效果,于是我们称其为反斯托克斯发光,又称上转换发光。 上转换发光技术的发展: 早在1959年就出现了上转换发光的报道,Bloembergc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用960nm的红外光激发多晶ZnS,观察到了525nm绿色发光。1966年Auzcl在研究钨酸镱钠玻璃时,意外发现,当基质材料中掺入Yb离子时,Er3+、Ho3+和Tm3+离子在红外光激发时,可见发光几乎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由此正式提出了“上转换发光”的观点。整个60-70年代,以Auzal 为代表,系统地对掺杂稀土离子的上转换特性及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掺杂稀土离子形成亚稳激发态是产生上转换功能的前提。迄今为止,上转换材料主要是掺杂稀土元素的固体化合物,利用稀土元素的亚稳态能级特性,可以吸收多个低能量的长波辐射,从而可使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变成可见光。 80年代后期,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效应,覆盖红绿蓝所有可见光波长范围都获得了连续室温运转和较高效率、较高输出功率的上转换激光输出。1994年Stanford大学和IBM公司合作研究了上转换应用的新生长点——双频上转换立体三维显示,并被评为1996年物理学最新成就之一。2000年Chen 等对比研究了Er/Yb:FOG氟氧玻璃和Er/Yb:FOV钒盐陶瓷的上转换特性,发现后者的上转换强度是前者的l0倍,前者发光存在特征饱和现象,提出了上转换发光机制为扩散.转移的新观点。近几年,人们对上转换材料的组成与其上转换特性的对应关系作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些优质的上转换材料。 上转换发光的机理:

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研究进展

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Eg大于或等于3.2ev)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主要包 括金刚石、SiC、GaN等。和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电子漂移饱和速度高、介电常数小、导电性能好,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场、更高的抗辐射能力的特点,其本身具有的优越性质及其在微波功率器件领域应用中潜在的巨大前景,非常适用于制作抗辐射、高频、大功率和高密度集成的电子器件。 以氮化镓(GaN)为代表的Ⅲ族氮化物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一种良好的直 接宽隙半导体光电材料,其室温禁带宽度为3.4eV,它可以实现从红外到紫外全可见光范围的光辐射。近年来已相继制造出了蓝、绿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激光器等光电子器,这为实现红、黄、蓝三原色全光固体显示,制备大功率、耐高温、抗腐蚀器件,外空间紫外探测,雷达,光盘存储精细化、高密度,微波器件高速化等奠定了基础。 氮化镓和砷化镓同属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但氮化镓是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中少有的宽禁带材料。利用宽禁带这一特点制备的氮化镓激光器可以发出蓝色激光,其波长比砷化镓激光器发出的近红外波长的一半还要短,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激光束聚焦斑点的面积,从而提高光纪录的密度。与目前常用的砷化镓激光器相比,它不仅可以将光盘纪录的信息量提高四倍以上,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光信息的存取速度。这一优点不仅在光纪录方 面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同时在光电子领域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得 到广泛应用。虽然人们早就认识到氮化镓的这一优点,但由于氮 化镓单晶材料制备上的困难以及难于生长出氮化镓PN结,氮化 镓发光器件的研究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获得突破。经过近20年的 努力,1985年通过先进的分子束外延方法大大改善了氮化镓材

OLED-材料的发光原理

掌握未来显示技术:OLED材料的发光原理 2016-11-11OLED新技术 众所周知,OLED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在通电的情况下OLED材料可以主动发出红绿蓝三色光。那OLED发光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上一张大家已经看腻的图:OLED器件结构。 OLED器件结构(来源:百度百科) 从图中可以看出,OLED器件自下而上分为: 玻璃基板(TFT)、阳极、空穴注入/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注入/传输层和金属阴极(顺便吐槽一下百度百科里各层名字的叫法。。。)

发光的部位在器件中间的有机发光层(再具体点就是发光层中的掺杂材料),发光机理如下图所示: 有机发光层的发光机理(来源:网络) OLED器件是电流驱动型,在通电的情况下,空穴从阳极进入器件,穿过空穴注入/传输层,电子从阴极进入器件,穿过电子注入/传输层,两者最终到达有机发光层。

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可能会比较生涩,为便于不同层次读者的理解,小编用不同的内容分成基础班和进修班,请各位读者对号入座。 基础班: 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相遇,然后复合,形象一点讲的话,就像久未相见的恋人,一见面便紧紧抱在一起;电子空穴复合时会产生能量,释放出光子,你可以将光子理解为下图中情侣头上的心形;我们能看见的光是由无数的光子组成,就像情侣头上不断冒出的小心心;光的颜色由光子的能量决定,如果能量的高低用情侣的亲密程度比喻的话:特别亲密的发出蓝色(能量高发出蓝光),比较亲密的发出绿色(能量适中的发出绿光),一般亲密的发出红色(能量低的发出红光)。

进修班: 在讲解OLED发光原理之前,我们先学习一个概念:能级; 能级:原子核外电子的状态是不连续的,因此各状态对应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值就是能级; 能级就像楼梯的台阶,只存在1阶、2阶这样的整数,不会出现诸如1.5阶、2.1阶这样的情况,能级的示意图如下; 能级(来源:百度百科) 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即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状态称为基态;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特性及生长技术_何耀洪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特性及生长技术 何耀洪, 谢重木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6所,天津,300220) 摘要:叙述了宽带半导体材料SiC、G aN的主要特性和生产长方法,并对其发展动态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氮化硅 中图分类号:TN304 文章编号:1005-3077(1999)-04-0031-09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Methods of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HE Yaohong, XIE Chongmu (T he46th Research Institute,M.I.I.,T ianjin,300220) A bstract:The paper presen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g rowth methods o f wide bandgap semiconduc- tor materials,In aditio n,the lastest developments and problems o n SiC and GaN to be reviewed. Key words:w 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materials;SiC;G aN 1 引 言 在半导体工业中,人们习惯地把锗(Ge)、硅(Si)为代表的元素半导体材料称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把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称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而把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SiC和GaN材料的禁带宽度较Si、GaAs等材料更宽,因而它们一般具有高的击穿电场、高的热导率、高的电子饱和速率及更高的抗辐射能力,因而更适合于制作高温、高频及大功率器件,故称这类材料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也称高温半导体材料。它们在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潜在优势,如AlGaN HFET最大振荡频率超过100GHz,功率密度大于5.3W/m m(在10GHz时),4H-SiC M EFET在850M Hz(CW)和10GHz(PW)时功率密度3.3W/mm,4H-SiC PIN二极管击穿电压高达5.5kV;在可见光全光固体显示、高密度存储、紫外探测及在节能照明(半导体激光光源能耗仅为相当亮度白炽灯泡的十分之一,而寿命长达10~15年)等方面开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2 SiC材料特性及生长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器件在航空航天、石油勘探,核能、汽车及通信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扩 收稿日期:1999-11-30

led灯的结构及发光原理(精)

led灯的结构及发光原理 50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1960年。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led灯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 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二、什么是led光源,led光源的特点 1. 电压:LED使用低压电源,供电电压在6-24V之间,根据产品不同而异,所以它是一个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的电源,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 2. 效能: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 3. 适用性:很小,每个单元LED小片是3-5mm的正方形,所以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器件,并且适合于易变的环境 4. 稳定性:10万小时,光衰为初始的50%

5. 响应时间:其白炽灯的响应时间为毫秒级,LED灯的响应时间为纳秒级 6. 对环境污染:无有害金属汞 7.颜色:改变电流可以变色,发光二极管方便地通过化学修饰方法,调整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带隙,实现红黄绿兰橙多色发光。如小电流时为红色的LED,随着电流的增加,可以依次变为橙色,黄色,最后为绿色 8. 价格:LED的价格比较昂贵,较之于白炽灯,几只LED的价格就可以与一只白炽灯的价格相当,而通常每组信号灯需由上300~500只二极管构成。 三、单色光led灯的种类及其发展历史 最早应用半导体P-N结发光原理制成的LED光源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所用的材料是GaAsP,发红光(λp=650nm),在驱动电流为20毫安时,光通量只有千分之几个流明,相应的发光效率约0.1流明/瓦。 70年代中期,引入元素In和N,使LED产生绿光(λp=555nm),黄光(λp=590nm)和橙光(λp=610nm),光效也提高到1流明/瓦。 到了80年代初,出现了GaAlAs的LED光源,使得红色LED的光效达到10流明/瓦。 90年代初,发红光、黄光的GaAlInP和发绿、蓝光的GaInN两种新材料的开发成功,使LED的光效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2000年,前者做成的LED在红、橙区(λp=615nm)的光效达到100流明/瓦,而后者制成的LED在绿色区域(λp=530nm)的光效可以达到50流明/瓦。 四、单色光LED的应用 最初LED用作仪器仪表的指示光源,后来各种光色的LED在交通信号灯和大面积显示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12 英寸的红色交通信号灯为例,在美国本来是采用长寿命,低光效的140瓦白炽灯作为光源,它产生2000流明的白光。经红色滤光片后,光损失90%,只剩下200流明的红光。而在新设计的灯中,Lumileds公司采用了18个红色LED光源,包括电路损失在内,共耗电14瓦,即可产生同样的光效。 汽车信号灯也是LED光源应用的重要领域。1987年,我国开始在汽车上安装高位刹车灯,由于LED响应速度快(纳秒级),可以及早让尾随车辆的司机知道行驶状况,减少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 另外,LED灯在室外红、绿、蓝全彩显示屏,匙扣式微型电筒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五、白光led灯的开发 对于一般照明而言,人们更需要白色的光源。1998年发白光的led灯开发成功。这种led灯是将GaN芯片和钇铝石榴石(YAG)封装在一起做成。GaN芯片发蓝光(λp=465nm,Wd=30nm),高温烧结制成的含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工艺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工艺 1.1 宽禁带半导体的概念和发展 宽禁带半导体(WBS)是自第一代元素半导体材料(Si)和第二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GaAs、GaP、InP等)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这类材料主要包括SiC(碳化硅)、C-BN(立方氮化硼)、GaN(氮化镓、)AlN(氮化铝)、ZnSe(硒化锌)以及金刚石等。 第二代半导体GaAs与Si相比除了禁带宽度增大外,其电子迁移率与电子饱和速度分别是Si的6倍和2倍,因此其器件更适合高频工作。GaAs场效应管器件还具有噪声低、效率高和线性度好的特点但相比第三代半导体GaN和SiC,它的热导率和击穿电场都不高,因此它的功率特性方面的表现不足。为了满足无线通信、雷达等应用对高频率、宽禁带、高效率、大功率器件的需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器件的研究重心开始转向宽禁带半导体。 我们一般把禁带宽度大于2eV的半导体称为宽禁带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饱和漂移速度等特点,在高温、高频、大功率、光电子及抗辐射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1.2 主要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近年来,发展较好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主要是SiC和GaN,其中SiC的发展更早一些,碳化硅、氮化镓、硅以及砷化镓的一些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1-1 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参数 如上图所示,SiC和GaN的禁带宽度远大于Si和GaAs,相应的本征载流子浓度小于硅和砷化镓,宽禁带半导体的最高工作温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击穿场强和饱和热导率也远大于硅和砷化镓。 2.1 SiC材料 纯碳化硅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工业碳化硅因所含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而呈浅黄、绿、蓝乃至黑色,透明度随其纯度不同而异。碳化硅晶体结构分为六方或菱面体的α-SiC和立方体的β-SiC(称立方碳化硅)。α-SiC由于其晶体结构中碳和硅原子的堆垛序列不同而构成许多不同变体,已发现70余种。β-SiC于2100℃以上时转变为α-SiC。 SiC是IV-IV族二元化合物半导体,也是周期表IV族元素中唯一的一种固态化合物。构成元素是Si和C,每种原子被四个异种原子所包围,形成四面体单元(图25a)。原子间通过定向的强四面体SP3键(图25b)结合在一起,并有一定程度的极化。SiC具有很强的离子共价键,离子性对键合的贡献约占12%,决定了它是一

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技术

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一第三代半导体技术 张国义1,李树明2 北掌大学韵曩最,卜蘑■一目毫重点宴■宣 ‘2北大董光科技酣青曩公司 北囊1∞耵1 i盲謦。 莳耍曰曩了量化精半导体曲主要持征和应用■量.巨督圈辱上和重内的主曩研兜理状.市场分析与攮测.由此-u蚪再}11.氯化韵帕研究已妊成为高科技鬣壤田际竟争的■膏点之一.t为第三代半■体拄术,育形成蠢科技臣夫产_t群的r口艟 性.也存在着蠢积的竞争和蕞{;‘翻舶风龄. 众所周知,以Ge,Si为基础的半导体技术,奠定丁二十世纪电子工业的基础.其主要产品形式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技术的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徽电子产业 群。其技术水平标志是大的晶片尺寸和窄的线条宽度.如12英寸/0.15微米技术.是成 功的标志,被称之为第一代半导体技术.以G“s.InP.包括G吐l^s,IfIGaAsP,InGaAlP瞢 III—v族砷化物和碑化韵半导体技术,奠定了二十世纪光电子产业的基础,其主要产品形 式是以光发射器件,如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肋)和激光嚣(LD)等.为基础的光显示. 光通讯,光存储等光电子系统,形成了巨大的信息光电产业群。其技术水平标志是使通讯 速度,信息容量,存储密度大幅度提高,被称之为第二代半导体技术. 对徽电子和光电子领域来说,二十世纪存在的问矗和二十一世纪发晨趋势是人们关心的问题.高速仍然是微电子的追求目标,高温大功率还是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光电子的 主要发展趋势是全光谱的发光器件,特别是短波长(绿光.蓝光.咀至紫外波段)LED和 LD.光电集成(0EIc)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由于光电材料的不兼容性,还没有很好的 实现。事实上.这些问题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本身性质决定,不可舱解决的问 题。它需要寻找一种高性能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而这一工作二十世纪后半叶就已经开 始.在世纪之交得以确认。那就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一III一族氮化物半导体技术. GaN、AlN和InN以及由它们组成的三元合金是主要的III族氰化物材料.所有氮化物晶体的稳定结构是具有六方对称性的纤锌矿结构,而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例如在立方豸多。 衬底上外延时,GaN和InN能够形成立方对称性的闪锌矿结构.这两种结构只是原子层的 堆积次序不同,它们的原予最近邻位置几乎完全相同,而次近邻位置有所不同,因而它们 的性质根接近。三元合金A1GaN,InGaN也是重要的氰化物材料。它们的禁带宽度基本符 合vegard定理[1,2]。№tsuoka[3]通过计算指出AlN与GaN可咀组成组份连续变化的合 金,IrIN与GaN则存在较大的互熔间隙. 以氮化镓为基础的宽禁带半导体可以用来,并已经广泛用来制备高亮度蓝。绿光平"白光LED,蓝光到紫外波段的激光器(LD),繁外光传感器,等光屯子器件:高温人功率场 设麻品体管(FET).双极晶体管(HB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等徽电子器 什:这些器件构成了全色火屏幕LED显示和交通信号灯等应Hj的RGB1:鞋:向光LED将构 ?17?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应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应用 作者:谢国亚, 张友, XIE Guoya, ZHANG You 作者单位:谢国亚,XIE Guoya(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401520), 张友,ZHANG You(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重庆,400065) 刊名: 压电与声光 英文刊名:Piezoelectrics & Acoustooptics 年,卷(期):2012,34(1)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9条) 1.周贤菊;赵亮;罗斌过渡金属敏化稀土化合物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2.段昌奎;王广川稀土光谱参量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期刊论文]-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3.周世杰;张喜燕;姜峰轻稀土掺杂对TbFeCo材料磁光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05) 4.CARNALL W T;GOODMAN G;RAJNAK K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pectra of the lanthanides doped into single crystal LaF3 1989(07) 5.LIU Guokui;BERNARD J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s in optical materials 2005 6.DUAN Changkui;TANNER P A What use are crystal field parameters? A chemist's viewpoint[外文期刊] 2010(19) 7.蒋大鹏;赵成久;侯凤勤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技术及主要特性[期刊论文]-发光学报 2003(04) 8.黄京根节能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1990(05) 9.VERSTEGEN J M P J A survey of a group of phosphors,based on hexagonal aluminate and gallate host lattices 1974(12) 10.PAN Yuexiao;WU Mingmei;SU Qiang Tailored photoluminescence of YAG:Ce phosphor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2004(05) 11.KIM J S;JEON P E;CHOI J C Warm-whitelight emitting diode utilizing a single-phase full-color Ba3MgSi2O8:Eu2+,Mn2+ phosphor[外文期刊] 2004(15) 12.苏锵;梁宏斌;王静稀土发光材料的进展与新兴技术产业[期刊论文]-稀土信息 2010(09) 13.SIVAKUMAR S;BOYER J C;BOVERO E Upconversion of 980 nm light into white light from SolGel derived thin film made with new combinations of LaF3:Ln3+ nanoparticles[外文期刊] 2009(16) 14.WANG Jiwei;TANNER P A Upconversion for white light generation by a single compound[外文期刊] 2010(03) 15.QUIRINO W G;LEGNANI C;CREMONA M White OLED using β-diketones rare earth binuclear complex as emitting layer[外文期刊] 2006(1/2) 16.BUNZLI J C G;PIGUET C Taking advantage of luminescent lanthanide ions 2005 17.WANG Leyu;LI Yadong Controlled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of lanthanide doped NaYF4 nanocrystals[外文期刊] 2007(04) 18.LINDA A;BRYAN V E;MICHAEL F Downcoversion for solar cell in YF3:Pr3+,Yb3+ 2010(05) 19.TENG Yu;ZHOU Jiajia;LIU Jianrong Efficient broadband near-infrared quantum cutting for solar cells 2010(09) 引证文献(2条) 1.杨志平.梁晓双.赵引红.侯春彩.王灿.董宏岩橙红色荧光粉Ca3Y2(Si3O9)2: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期刊论文]-硅酸盐学报 2013(12) 2.严回.孙晓刚.王栋.吕萍.郑长征C24H16N7O9Sm 的晶体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期刊论文]-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6a13468391.html,/Periodical_ydysg201201028.aspx

宽禁带半导体技术

宽禁带半导体技术 李耐和 概述 根据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的不同,可分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窄禁带半导体材料。若禁带宽度Eg<2ev (电子伏特),则称为窄禁带半导体,如锗(Ge)、硅(Si)、砷化镓(GaAs)以及磷化铟(InP);若禁带宽度Eg>2.0-6.0ev,则称为宽禁带半导体,如碳化硅(SiC)、氮化镓(GaN)、4H碳化硅(4H-SiC)、6H碳化硅(6H-SiC)、氮化铝(AIN)以及氮化镓铝(AL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强度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热导率大、介电常数小、抗辐射能力强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制作抗辐射、高频、大功率和高密度集成的电子器件;而利用其特有的禁带宽度,还可以制作蓝、绿光和紫外光器件和光探测器件。因此,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极其重视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目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重点多集中于SiC和GaN技术,其中SiC技术最为成熟,研究进展也较快;GaN技术应用广泛,尤其在光电器件应用方面研究比较深入。 目前,多家半导体厂商演示了具有高功率、高功率附加效率(PAE)、高增益以及较宽工作带宽的宽禁带半导体。这些器件工作频率范围很宽,从不足1GHz到40GHz,而且性能优异。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10多年时间里,SiC器件的演示结果非常喜人,但是高性能宽禁带器件的产量一直很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得到理想的SiC基底――不但要具有足够高电阻系数,可以提供半绝缘特性,而且严重缺陷(如微孔)数量要足够低。由于没有高质量的基底,就无法通过宽禁带材料的同质/异质外延生长获得制作微波与毫米波器件所需的高度一致性、具有足够高电子迁移率的大尺寸晶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3年里,SiC基底研制进展迅速,不仅圆片直径有所加大,而且缺陷数量与电阻率都达到了大批量生产性能优异的宽禁带器件与MMI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技术要求。此外,宽禁带外延结构演示结果也令人满意。例如,GaNHEM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在2.1GHz时饱和功率输出174W,PAE高达54%,其150W输出功率(2.1GHz)的线性增益为12.9dB。 技术现状 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美国政府以及商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取得迅速进展。尤其是2002年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与实施的宽禁带半导体技术计划(WBGSTI),已成为加速改进SiC、GaN以及AIN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特性的重要催化剂。 在该计划第一阶段(2002-2004年)期间,市售SiC基底直径已由2英寸增加到3英寸;同时,部分供应商正在研制4英寸SiC基底,预计2006年商品化。目前,至少一家供应商(如Cree公司)已经建立SiC器件与MMIC圆片代工厂,并出售高功率SiC器件。表1则给出利用MBE(分子束外延)以及MOCVD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技术生长的GaN外延层性能指标。同样,在获得可再现高电子迁移率活性层以及在材料特性一致性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表1 WEGSTI第一阶段GaN外延生长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