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8 几何最值问题解法探讨1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8 几何最值问题解法探讨1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8 几何最值问题解法探讨1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8 几何最值问题解法探讨1

【2013年中考攻略】专题8:几何最值问题解法探讨

在平面几何的动态问题中,当某几何元素在给定条件变动时,求某几何量(如线段的长度、图形的周长或面积、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与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称为最值问题。

解决平面几何最值问题的常用的方法有:(1)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公理(含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最值;(2)应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求最值;(3)应用轴对称的性质求最值;(4)应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5)应用其它知识求最值。下面通过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探讨其解法。一、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公理(含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最值:典型例题:例1. (2012山东济南3分)如图,∠MON=90°,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边OM ,ON 上,当B 在边ON 上运动时,A 随之在边OM 上运动,矩形ABCD 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 到点O 的最大距离为【 】

A .21+

B .5

C .

1455 5 D .52 【答案】A 。

【考点】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

【分析】如图,取AB 的中点E ,连接OE 、DE 、OD ,

∵OD≤OE+DE,

∴当O 、D 、E 三点共线时,点D 到点O 的距离最大,

此时,∵AB=2,BC=1,∴OE=AE=12

AB=1。 DE=2222AD AE 112=+=+=,

∴OD 的最大值为:21+。故选A 。

例2.(2012湖北鄂州3分)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BC=24,∠ABC=45°,BD 平分∠ABC,M 、N 分别是BD 、BC 上的动点,则CM+MN 的最小值是 ▲ 。

【答案】4。

【考点】最短路线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垂直线段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如图,在BA 上截取BE=BN ,连接EM 。

∵∠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EBM=∠NBM。

在△AME 与△AMN 中,∵BE=BN ,∠EBM=∠NBM,BM=BM ,

∴△BME≌△BMN(SAS )。∴ME=MN。∴CM+MN=CM+ME≥CE。

又∵CM+MN 有最小值,∴当CE 是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时,CE 取最小值。 ∵BC=42,∠ABC=45°,∴CE 的最小值为42sin450

=4。

∴CM+MN 的最小值是4。

例3.(2011四川凉山5分)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2cm ,高为9cm π,点A 、B 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A 、B 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A 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B ,求棉线最短为 ▲ cm 。

【答案】15π。

【考点】圆柱的展开,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如图,圆柱展开后可见,棉线最短是三条斜线,第一条斜线与底面圆周长、1

3高组成直角三角形。由周长公式,底面圆周长为4cm π,13

高为3cm π,根据勾股定理,得斜线长为5cm π,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棉线

最短为15cm π。

例4. (2012四川眉山3分)在△ABC 中,AB =5,AC =3,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1<AD<4。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根据SAS证明△ABD≌△ECD,得CE=AB,

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

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

∵BD=CD,∠ADB=∠EDC,AD=DE,∴△ABD≌△ECD(SAS)。

∴CE=AB。

在△ACE中,CE-AC<AE<CE+AC,即2<2AD<8。

∴1<AD<4。

练习题:

1. (2011湖北荆门3分)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和4cm,高为5cm.若一只蚂蚁从P点开

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

A.13cm

B.12cm

C.10cm

D.8cm

2.(2011四川广安3分)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点P是母线BC

上一点,且PC=2

3

BC.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

A、

6

(4)

π

+㎝ B、5cm C、35㎝ D、7cm

3.(2011广西贵港2分)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点P为线段EF上一个动点,连接BP、GP,则△BPG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 ▲ .

二、应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求最值:典型例题:例1. (2012山东莱芜4分)在△ABC 中,AB =AC =

5,BC =6.若点P 在边AC 上移动,则BP 的最小值是 ▲ .

【答案】245

。 【考点】动点问题,垂直线段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如图,根据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当BP′⊥AC 时,BP 取得最小值。

设AP′=x,则由AB =AC =5得CP′=5-x ,

又∵BC =6,∴在Rt△AB P′和Rt△CBP′中应用勾股定理,得

222222BP AB AP BP BC CP '=-''=-',。

∴2222AB AP BC CP -'=-',即()22225x 66x -=--,解得7

x=5

。 ∴2

2757624BP 5==5255??'=- ???,即BP 的最小值是245。 例2.(2012浙江台州4分)如图,菱形ABCD 中,AB=2,∠A=120°,点P ,Q ,K 分别为线段BC ,CD ,BD 上的任意一点,则PK+QK 的最小值为【 】

A . 1

B .3

C . 2

D .3+1

【答案】B 。

【考点】菱形的性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垂直线段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分两步分析:

(1)若点P ,Q 固定,此时点K 的位置:如图,作点P 关于BD 的对

称点P 1,连接P 1Q ,交BD 于点K 1。

由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性质,得

P 1K 1 = P K 1,P 1K=PK 。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得P 1K +QK >P 1Q= P 1K 1+Q K 1= P K 1+Q K 1。

∴此时的K 1就是使PK+QK 最小的位置。

(2)点P ,Q 变动,根据菱形的性质,点P 关于BD 的对称点P 1在AB 上,即不论点P 在BC 上任一点,点P 1总在AB 上。

因此,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当P 1Q⊥AB 时P 1Q 最短。 过点A 作AQ

1⊥DC 于点Q 1。 ∵∠A=120°,∴∠DA Q 1=30°。

又∵AD=AB=2,∴P 1Q=AQ 1=AD·cos300=3233

?=。 综上所述,PK+QK 的最小值为3。故选B 。

例3.(2012江苏连云港12分)已知梯形ABCD ,AD∥BC,AB⊥BC,AD =1,AB

=2,BC =3,

问题1:如图1,P 为AB 边上的一点,以PD ,P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D ,请问对角线PQ ,DC 的长能否相等,为什么?

问题2:如图2,若P 为AB 边上一点,以PD ,P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D ,请问对角线PQ 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问题3:若P 为AB 边上任意一点,延长PD 到E ,使DE =PD ,再以PE ,P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E ,请探究对角线PQ 的长是否也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问题4:如图3,若P 为DC 边上任意一点,延长PA 到E ,使AE =nPA(n 为常数),以PE 、P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BQE ,请探究对角线PQ 的长是否也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问题1:对角线PQ 与DC 不可能相等。理由如下:

∵四边形PCQD 是平行四边形,若对角线PQ 、DC 相等,则四边形PCQD 是矩形,

∴∠DPC=90°。

∵AD=1,AB =2,BC =3,∴DC=22。

设PB =x ,则AP =2-x ,

在Rt△DPC 中,PD 2+PC 2=DC 2,即x 2+32+(2-x)2+12=8,化简得x 2-2x +3=0,

∵△=(-2)2-4×1×3=-8<0,∴方程无解。

∴不存在PB =x ,使∠DPC=90°。∴对角线PQ 与DC 不可能相等。

问题2:存在。理由如下:

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PCQD 中,设对角线PQ 与DC 相交于点G ,

则G 是DC 的中点。

过点Q 作QH⊥BC,交BC 的延长线于H 。

∵AD∥BC,∴∠ADC=∠DCH,即∠ADP+∠PDG=∠DCQ+∠QCH。

∵PD∥CQ,∴∠PDC=∠DCQ。∴∠ADP=∠QCH。

又∵PD=CQ ,∴Rt△ADP≌Rt△HCQ(AAS )。∴AD=HC 。

∵AD=1,BC =3,∴BH=4,

∴当PQ⊥AB 时,PQ 的长最小,即为4。

问题3:存在。理由如下:

如图3,设PQ 与DC 相交于点G ,

∵PE∥CQ,PD =DE ,∴

DG PD 1=GC CQ 2=。 ∴G 是DC 上一定点。

作QH⊥BC,交BC 的延长线于H ,

同理可证∠ADP=∠QCH,∴Rt△ADP∽Rt△H CQ 。∴

AD PD 1=CH CQ 2=。 ∵AD=1,∴CH=2。∴BH=BG +CH =3+2=5。

∴当PQ⊥AB 时,PQ 的长最小,即为5。

问题4:如图3,设PQ 与AB 相交于点G ,

∵PE∥BQ,AE =nPA ,∴

PA AG 1=BQ BG n+1

=。 ∴G 是DC 上一定点。

作QH∥PE,交CB的延长线于H,过点C作CK⊥CD,交QH的延长线于K。∵AD∥BC,AB⊥BC,

∴∠D=∠QHC,∠DAP+∠PAG=∠QBH+∠QBG=90°

∠PAG=∠QBG,

∴∠QBH=∠PAD。∴△ADP∽△BHQ,∴AD PA1

=

BH BQ n+1

=,

∵AD=1,∴BH=n+1。∴CH=BH+BC=3+n+1=n+4。过点D作DM⊥BC于M,则四边形ABND是矩形。

∴BM=AD=1,DM=AB=2。∴CM=BC-BM=3-1=2=DM。∴∠DCM=45°。∴∠KCH=45°。

∴CK=CH?cos45°=

2

2

(n+4),

∴当PQ⊥CD时,PQ的长最小,最小值为

2

2

(n+4)。

【考点】反证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问题1:四边形PCQD是平行四边形,若对角线PQ、DC相等,则四边形PCQD是矩形,然后利用矩形的性质,设PB=x,可得方程x2+32+(2-x)2+1=8,由判别式△<0,可知此方程无实数根,即对角线PQ,DC的长不可能相等。

问题2:在平行四边形PCQD中,设对角线PQ与DC相交于点G,可得G是DC的中点,过点Q作QH⊥BC,交BC的延长线于H,易证得Rt△ADP≌Rt△HCQ,即可求得BH=4,则可得当PQ⊥AB时,PQ的长最小,即为4。

问题3:设PQ与DC相交于点G,PE∥CQ,PD=DE,可得DG PD1

=

GC CQ2

=,易证得Rt△ADP∽Rt△HCQ,

继而求得BH的长,即可求得答案。

问题4:作QH∥PE,交CB的延长线于H,过点C作CK⊥CD,交QH的延长线于K,易证得AD PA1

=

BH BQ n+1

=

与△ADP∽△BHQ,又由∠DCB=45°,可得△CK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继而可求得CK的值,即可求得答案。例4.(2012四川广元3分)如图,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

A.(0,0)

B.(21-,21-)

C.(2

2,22-) D.(22-,22-)

例5.(2012四川乐山3分)如图,在△ABC 中,∠C=90°,AC=BC=4,D 是AB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点E 不与点A 、C 重合),且保持AE=CF ,连接DE 、DF 、EF .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EDF 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 的面积随点E 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 到线段EF 的最大距离为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分析】①连接CD(如图1)。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CB=∠A=45°,CD=AD=DB。

∵AE=CF,∴△ADE≌△CDF(SAS)。

∴ED=DF,∠CDF=∠EDA。

∵∠ADE+∠EDC=90°,∴∠EDC+∠CDF=∠EDF=90°。

∴△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此结论正确。

②当E、F分别为AC、BC中点时,∵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DE平行且等于1

2 BC。

∴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又∵E、F分别为AC、BC中点,AC=BC,∴四边形CEDF是菱形。

又∵∠C=90°,∴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

故此结论错误。

③如图2,分别过点D,作DM⊥AC,DN⊥BC,于点M,N,

由②,知四边形CMDN是正方形,∴DM=DN。

由①,知△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DF。

∴Rt△ADE≌Rt△CDF(HL)。

∴由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ED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MDN面积。

∴四边形CEDF的面积不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故此结论错误。

④由①,△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2EF。

当DF与BC垂直,即DF最小时, EF取最小值22。此时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2。

故此结论正确。

故正确的有2个:①④。故选B。

例6.(2012四川成都4分)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B=8cm,AD=6cm,按下列步骤进行裁剪和拼图:

第一步:如图①,在线段AD 上任意取一点E ,沿EB ,EC 剪下一个三角形纸片EBC(余下部分不再使用); 第二步:如图②,沿三角形EBC 的中位线GH 将纸片剪成两部分,并在线段GH 上任意取一点M ,线段BC 上任意取一点N ,沿MN 将梯形纸片GBCH 剪成两部分;

第三步:如图③,将MN 左侧纸片绕G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使线段GB 与GE 重合,将MN 右侧纸片绕H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线段HC 与HE 重合,拼成一个与三角形纸片EBC 面积相等的四边形纸片.

(注:裁剪和拼图过程均无缝且不重叠)

则拼成的这个四边形纸片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cm ,最大值为 ▲ cm .

【答案】20;12+413。

【考点】图形的剪拼,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画出第三步剪拼之后的四边形M 1N 1N 2M 2的示意图,如答图1所示。

图中,N 1N 2=EN 1+EN 2=NB+NC=BC ,

M 1M 2=M 1G+GM+MH+M 2H=2(GM+MH )=2GH=BC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又∵M 1M 2∥N 1N 2,∴四边形M 1N 1N 2M 2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其周长为2N 1N 2+2M 1N 1=2BC+2MN 。

∵BC=6为定值,∴四边形的周长取决于MN 的大小。

如答图2所示,是剪拼之前的完整示意图。

过G 、H 点作BC 边的平行线,分别交AB 、CD 于P 点、Q 点,则四边形PBCQ 是

一个矩形,这个矩形是矩形ABCD 的一半。

∵M 是线段PQ 上的任意一点,N 是线段BC 上的任意一点,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MN 的最小值为PQ 与BC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即MN 最

小值为4;

而MN 的最大值等于矩形对角线的长度,即2222PB BC 46213+=+=。

∵四边形M 1N 1N 2M 2的周长=2BC+2MN=12+2MN ,

∴四边形M1N1N2M2周长的最小值为12+2×4=20;最大值为12+2×213=12+413。

例7. (2012四川乐山3分)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①连接CD(如图1)。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CB=∠A=45°,CD=AD=DB。

∵AE=CF,∴△ADE≌△CDF(SAS)。

∴ED=DF,∠CDF=∠EDA。

∵∠ADE+∠EDC=90°,∴∠EDC+∠CDF=∠EDF=90°。

∴△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此结论正确。

②当E、F分别为AC、BC中点时,∵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DE平行且等于1

2 BC。

∴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又∵E、F分别为AC、BC中点,AC=BC,∴四边形CEDF是菱形。又∵∠C=90°,∴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

故此结论错误。

③如图2,分别过点D,作DM⊥AC,DN⊥BC,于点M,N,

由②,知四边形CMDN 是正方形,∴DM=DN。

由①,知△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DF。

∴Rt△ADE≌Rt△CDF(HL )。

∴由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EDF 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MDN 面积。

∴四边形CEDF 的面积不随点E 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故此结论错误。

④由①,△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2EF 。

当DF 与BC 垂直,即DF 最小时, EF 取最小值22。此时点C 到线段EF 的最大距离为2。

故此结论正确。

故正确的有2个:①④。故选B 。

例8. (2012浙江宁波3分)如图,△ABC 中,∠BAC=60°,∠ABC=45°,AB=22,D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以AD 为直径画⊙O 分别交AB ,AC 于E ,F ,连接EF ,则线段EF 长度的最小值为 ▲ .

【答案】3。

【考点】垂线段的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由垂线段的性质可知,当AD 为△ABC 的边BC 上的高时,直径AD 最短,此时线段EF=2EH=20E?sin∠EOH=20E?sin60°,当半径OE 最短时,EF 最短。如图,连接OE ,OF ,过O 点作OH⊥E F ,垂足为H 。

∵在Rt△ADB 中,∠ABC=45°,AB=22,

∴AD=BD=2,即此时圆的直径为2。 由圆周角定理可知∠EOH=

12

∠EOF=∠BAC=60°, ∴在Rt△EOH 中,EH=OE?sin∠EOH=1×33=22。

由垂径定理可知EF=2EH=3。

例9. (2012四川自贡12分)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AB=4,∠BAD=120°,△AEF 为正三角形,点E 、F 分别在菱形的边BC .CD 上滑动,且E 、F 不与B .C .D 重合.

(1)证明不论E 、F 在BC .CD 上如何滑动,总有BE=CF ;

(2)当点E 、F 在BC .CD 上滑动时,分别探讨四边形AECF 和△CEF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最大(或最小)值.

【答案】解:(1)证明: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BCD 为菱形,∠BAD=120°,

∠BAE+∠EAC=60°,∠FAC+∠EAC=60°,

∴∠BAE=∠FAC。

∵∠BAD=120°,∴∠ABF=60°。

∴△ABC 和△ACD 为等边三角形。

∴∠ACF=60°,AC=AB 。∴∠ABE=∠AFC。

∴在△ABE 和△ACF 中,∵∠BAE=∠FAC,AB=AC ,∠ABE=∠AFC,

∴△ABE≌△ACF(ASA )。∴BE=CF。

(2)四边形AECF 的面积不变,△CEF 的面积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由(1)得△ABE≌△ACF,则S △ABE =S △ACF 。

∴S 四边形AECF =S △AEC +S △ACF =S △AEC +S △ABE =S △ABC ,是定值。

作AH⊥BC 于H 点,则BH=2,

22AECF ABC 11S S BC AH BC AB BH 4322

?==??=?-=四形边。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正三角形AEF 的边AE 与BC 垂直时,边AE 最短.

故△AEF 的面积会随着AE 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 最短时,正三角形AEF 的面积会最小,

又S △CEF =S 四边形AECF ﹣S △AEF ,则此时△CEF 的面积就会最大.

∴S △CEF =S 四边形AECF ﹣S △AEF ()()221432323332=-??-=。

∴△CEF 的面积的最大值是3。

【考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垂直线段的性质。

【分析】(1)先求证AB=AC ,进而求证△ABC、△ACD 为等边三角形,得∠ACF =60°,AC=AB ,从而求证△ABE≌△ACF,即可求得BE=CF 。

(2)由△ABE≌△ACF 可得S △ABE =S △ACF ,故根据S 四边形AEC F=S △AEC +S △ACF =S △AEC +S △AB E=S △ABC 即可得四边形

AECF 的面积是定值。当正三角形AEF 的边AE 与BC 垂直时,边AE 最短.△AEF 的面积会随着AE 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 最短时,正三角形AEF 的面积会最小,根据S △CEF =S 四边形AECF -S △AEF ,则△CEF 的面积就会最大。 例10.(2012浙江义乌10分)在锐角△ABC 中,AB=4,BC=5,∠ACB=45°,将△ABC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 1BC 1.

(1)如图1,当点C 1在线段CA 的延长线上时,求∠CC 1A 1的度数;

(2)如图2,连接AA 1,CC 1.若△ABA 1的面积为4,求△CBC 1的面积;

(3)如图3,点E 为线段AB 中点,点P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在△ABC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点P 的对应点是点P 1,求线段EP 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答案】解:(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 1C 1B=∠ACB=45°,BC=BC 1,

∴∠CC 1B=∠C 1CB=45°。

∴∠CC 1A 1=∠CC 1B+∠A 1C 1B=45°+45°=90°。

(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C≌△A 1BC 1,

∴BA=BA 1,BC=BC 1,∠ABC=∠A 1BC 1。 ∴11

BA BA BC BC =,∠ABC+∠ABC 1=∠A 1BC 1+∠ABC 1。∴∠ABA 1=∠CBC 1。 ∴△ABA 1∽△CBC 1。∴1

122

ABA CBC S AB 416S CB 525??????=== ? ?????。 ∵S △ABA1=4,∴S △CBC1=254

(3)过点B作BD⊥AC,D为垂足,

∵△ABC为锐角三角形,∴点D在线段AC上。

在Rt△BCD中,BD=BC×sin45°=5

2

2

①如图1,当P在AC上运动至垂足点D,△ABC绕点B旋转,使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上时,EP1最小。

最小值为:EP1=BP1﹣BE=BD﹣BE=5

2

2

﹣2。

②如图2,当P在AC上运动至点C,△ABC绕点B旋转,使

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EP1最大。

最大值为:EP1=BC+BE=5+2=7。

【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

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1C1B=∠ACB=45°,BC=BC1,又由等腰三角形

的性质,即可求得∠CC1A1的度数。

(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C≌△A1BC1,易证得△ABA1∽△CBC1,利用相

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CBC1的面积。

(3)由①当P在AC上运动至垂足点D,△ABC绕点B旋转,使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上时,EP1最小;②当P在AC上运动至点C,△ABC绕点B旋转,使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EP1最大,即可求得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11. (2012福建南平1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连接AD、DE,且∠1=∠B=∠C.(1)由题设条件,请写出三个正确结论:(要求不再添加其他字母和辅助线,找结论过程中添加的字母和辅助线不能出现在结论中,不必证明)

答:结论一:;结论二:;结论三:.

(2)若∠B=45°,BC=2,当点D在BC上运动时(点D不与B、C重合),

①求CE的最大值;

②若△ADE是等腰三角形,求此时BD的长.

(注意:在第(2)的求解过程中,若有运用(1)中得出的结论,须加以证明)

【答案】解:(1)AB=AC ;∠AED=∠ADC;△ADE∽△ACD。

(2)①∵∠B=∠C,∠B=45°,∴△AC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2AC BC 2222

==?=。 ∵∠1=∠C,∠DAE=∠CAD,∴△ADE∽△ACD。

∴AD:AC=AE :AD ,∴22

AD AD AE AC 2

==22AD 2= 。 当AD 最小时,AE 最小,此时AD⊥BC,AD=

12BC=1。 ∴AE 的最小值为 222122?=。∴CE 的最大值= 22222

-=。

②当AD=AE 时,∴∠1=∠AED=45°,∴∠DAE=90°。

∴点D 与B 重合,不合题意舍去。

当EA=ED 时,如图1,∴∠EAD=∠1=45°。

∴AD 平分∠BAC,∴AD 垂直平分BC 。∴BD=1。

当DA=DE 时,如图2,

∵△ADE∽△ACD,∴DA:AC=DE :DC 。 ∴DC=CA=2。∴BD=BC-DC=2-2。

综上所述,当△ADE 是等腰三角形时,BD 的长的长为1或

2-2。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由∠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 ;由∠1=∠C,∠AED=∠EDC+∠C 得到∠AED=∠ADC;又由∠DAE=∠C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得到△ADE∽△ACD。

(2)①由∠B=∠C,∠B=45°可得△AC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22AC BC 2222

==?=,由∠1=∠C ,∠DAE=∠CAD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得△ADE∽△ACD ,则有AD :AC=AE :AD ,即

22

AD AD AE AC 2

==22AD 2=,当AD⊥BC,AD 最小,此时AE 最小,从而由CE=AC -AE 得到CE 的最大值。

②分当AD=AE,,EA=ED,DA=DE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练习题:

1. (2011浙江衢州3分)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2.(2011四川南充8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AB=CD=2,∠C=60°,M是BC的中点.(1)求证:△MDC是等边三角形;

(2)将△MDC绕点M旋转,当MD(即MD′)与AB交于一点E,MC(即MC′)同时与AD交于一点F时,点E,F和点A构成△AEF.试探究△AEF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计算出△AEF周长的最小值.

3.(2011浙江台州4分)如图,⊙O的半径为2,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PQ切⊙O于点Q,则PQ的最小值为【】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3 D.2

4.(2011河南省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 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 .

5.(2011云南昆明12分)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运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运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AC、BC的长;

(2)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PBQ的面积为y(cm2),当△PBQ存在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点Q在CA上运动,使PQ⊥AB时,以点B、P、Q为定点的三角形与△ABC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4)当x=5秒时,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BCM得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应用轴对称的性质求最值:典型例题:例1. (2012山东青岛3分)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4cm的点

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 cm.

【答案】15。

【考点】圆柱的展开,矩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

【分析】如图,圆柱形玻璃杯展开(沿点A 竖直剖开)后侧面是一个长

18宽12的矩形,作点A 关于杯上沿MN 的对称点B ,连接BC 交MN 于点P ,

连接BM ,过点C 作AB 的垂线交剖开线MA 于点D 。

由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知AP +PC 为蚂蚁到达蜂蜜

的最短距离,且AP=BP 。

由已知和矩形的性质,得DC=9,BD=12。

在Rt△BC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BC DC BD 91215=+=+=。

∴AP+PC=BP +PC=BC=15,即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15cm 。

例2. (2012甘肃兰州4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120°,∠B=∠D=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使△AMN 周长最小时,则∠AMN+∠ANM 的度数为【 】

A .130° B.120° C.110° D.100°

【答案】B 。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要使△AMN 的周长最小,即利用点的对称,让三角形的三边在同一直线上,作出A 关于BC 和ED 的对称点A′,A″,即可得出∠AA′M+∠A″=∠HAA′=60°,进而得出∠AMN+∠ANM=2(∠AA′M +∠A″)即可得出答案:

如图,作A 关于BC 和ED 的对称点A′,A″,连接A′A″,交BC 于M ,交CD 于N ,则A′A″即

为△AMN 的周长最小值。作DA 延长线AH 。

∵∠BAD=120°,∴∠HAA′=60°。

∴∠AA′M+∠A″=∠HAA′=60°。

∵∠MA′A=∠MAA′,∠NAD=∠A″,

且∠MA′A+∠MAA′=∠AMN, ∠NAD+∠A″=∠ANM,

∴∠AMN+∠ANM=∠MA′A +∠MAA′+∠NAD+∠A″=2(∠AA′M+∠A″)=2×60°=120°。

故选B 。

例3. (2012福建莆田4分)点A、B均在由面积为1的相同小矩形组成的网格的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若P是x轴上使得PA PB

-的值最大的点,Q是y轴上使得QA十QB的值最小的点,则OP OQ

?=▲.

【答案】5。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连接AB并延长交x轴于点P,作A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y轴于点Q,求出点Q与y轴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连接AB并延长交x轴于点P,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点P即为x轴上使得|PA-PB|的值最大的点。

∵点B是正方形ADPC的中点,

∴P(3,0)即OP=3。

作A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y轴于点Q,则A′B即为QA+QB的最小值。

∵A′(-1,2),B(2,1),

设过A′B的直线为:y=kx+b,

2k b

12k b

=-+

?

?

=+

?

,解得

1

k

3

5

b

3

?

=-

??

?

?=

??

。∴Q(0,

5

3

),即OQ=

5

3

∴OP?OQ=3×5

3

=5。

例4. (2012四川攀枝花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E是BC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 .

中考数学几何一题多解获奖作品

中考几何母题的一题多解(多变) 一、三角形一题多解 如图:已知AB=AC,E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有BF=CE,连接FE交BC于D。求证:FD=DE。 证法一 证明:过E点作EM ∥AB交DC延长线于M点,则∠M=∠B,又因为∠ACB=∠B ∠ACB=∠ECM=∠M,所以CE=EM,又EC=BF 从而EM=BF,∠BFD=∠DEM 则△DBF≌△DME,故 FD=DE; 证法二 证明:过E点作EM ∥AB交DC延长线于M点,则∠M=∠B,又因为∠ACB=∠B ∠ACB=∠ECM=∠M,所以CE=EM,又EC=BF 从而EM=BF,∠BFD=∠DEM 则△DBF≌△DME,故 FD=DE; 证法二 证明:过F点作FM∥AE,交BD于点M, 则∠1=∠2 = ∠B 所以BF=FM, 又∠4=∠3 ∠5=∠E 所以△DMF≌△DCE,故 FD=DE。 二、平行四边形一题多解

如图4,平行四边形 ABCD中AD=2AB,E、F在直线AB上,且AE=BF=AB,求证:DF⊥CE. 证法一、易知ΔADF、ΔBCE为等腰三角形,故∠1=∠F, ∠2=∠E,又CD∥AB,故∠3=∠F, ∠4=∠E,从而∠1=∠3,∠2=∠4,而∠1+∠2+∠3+∠4=1800,故∠3+∠4=900,表明∠COD=900,所以DF⊥CE。 证法二、如图5,连接MN,则CD=BF,且CD∥BF,故BFCD为平行四边形,则CN=BN=AB,同理,DM=MA=AB,故CN=DM且CN∥DM,得平行四边形CDMN,易见CD=DM,故CDMN也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结论成立。 证法三、如图6,连接BM、AN, 可证ΔAFN中,BN=BF=BA,则ΔAFN为直角三角形,即DF⊥AN,利用中位线定理可知AN∥CE,故DF⊥CE。 证法四、如图7,作DG∥CE交AE延长线于G,则EG=CD=AB=AE,故AD=AG=AF,从而DF⊥DG,而DGCE,故DF⊥CE 四\一题多解、多变《四边形面积》 1.如图所示,一个长为a,宽为b的矩形,两个阴影都是长为c的矩形与平行 四边形,则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解法一 将大矩形进行平移将平行四边形 进行转换。 (a-c)(b-c) 解法二 重叠面积为c的平方,大矩形面积为ab,小矩形为ac,平行四边形为bc,阴影面积为ab-ac-bc+cc=(a-c)(b-c)

初中三年级中考复习平面几何证明题一题多解

初中三年级中考复习平面几何证明题一题多解 如图:已知青AB=AC ,E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有BF=CE ,连接FE 交BC 于D 。求证:FD=DE 。 分析:本题有好多种证明方法,由于新课标主 要用对称、旋转方法证明,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性质等都是证题的好方法,我在这里向初中三年级同学面对中考需对平面几何证明题的证明方法有一个系统的复习和提高。 下边我将自己证明这道题的方法给各位爱好者作以介绍,希望各位有所收获,仔细体会每 中方法的异同和要点,从中能得到提高。我是一位数学业余爱好者,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如有错误,请批评指证。信箱: wangsj629@https://www.doczj.com/doc/6b13559071.html, . 证法一 ∧≌∠⊥∥△□° 证明:过E 点作EM ∥AB 交DC 延长线于M 点,则∠M=∠B ,又因为∠ACB=∠B ∠ACB=∠ECM=∠M ,所以CE=EM , 又EC=BF 从而EM=BF ,∠BFD=∠DEM 则△DBF ≌△DME ,故 FD=DE ; 证法二 证明:过F 点作FM ∥AE ,交BD 于点M , 则∠1=∠2 = ∠B 所以BF=FM , 又 ∠4=∠3 ∠5=∠E 所以△DMF ≌△DCE ,故 FD=DE 。 证法三 以BC 为对称轴作△BDF 的对称△BDN ,连接NE ,则△DBF ≌△DBN ,DF=DN ,BN=BF , NF ⊥BD ,∠FBD=∠NBD ,又因为∠C=∠FBD 所以∠NBD=∠C 。 BN ∥CE ,CE=BF=BN ,所以四边形BNCE 为平行四边形。故NF ∥BC , 所以NF ⊥NE ,因FN 衩BD 垂直平分,故D 是FE 的中点,所以FD=DE 。(也可证明D 是直角△NEF 斜边的中点)。 证法四: F C A E N E

2013年云南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云南省八地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2013?云南)﹣6的绝对值是() A.﹣6 B.6C.±6 D. 2.(3分)(2013?云南)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m6÷m3=m2B.3mn2?m2n=3m3n3C.(m+n)2=m2+n2D.2mn+3mn=5m2n2 3.(3分)(2013?云南)图为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是() A.B.C.D. 4.(3分)(2013?云南)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共150.5亿元,150.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505×109元B.1.505×1010元C.0.1505×1011元D.15.05×109元5.(3分)(2013?云南)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ABCD=4S △AOB B.A C=BD C.A C⊥BD D.?ABCD是轴对称图形 6.(3分)(2013?云南)已知⊙O1的半径是3cm,⊙2的半径是2cm,O1O2=cm,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外切C.相交D.内切 7.(3分)(2013?云南)要使分式的值为0,你认为x可取得数是() A.9B.±3 C.﹣3 D.3 8.(3分)(2013?云南)若ab>0,则一次函数y=ax+b和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数中的大致图象是()

A. 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9.(3分)(2013?云南)25的算术平方根是. 10.(3分)(2013?云南)分解因式:x3﹣4x=. 11.(3分)(2013?云南)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12.(3分)(2013?云南)已知扇形的面积为2π,半径为3,则该扇形的弧长为(结果保留π). 13.(3分)(2013?云南)如图,已知AB∥CD,AB=AC,∠ABC=68°,则∠ACD=. 14.(3分)(2013?云南)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那么第n 个数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满分58分) 15.(4分)(2013?云南)计算:sin30°+(﹣1)0+()﹣2﹣. 16.(5分)(2013?云南)如图,点B在AE上,点D在AC上,AB=A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ADE(只能添加一个). (1)你添加的条件是. (2)添加条件后,请说明△ABC≌△ADE的理由. 17.(6分)(2013?云南)如图,下列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图中“鱼”的各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1)把“鱼”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写出A、B、C三点平移后的对应点A′、B′、C′的坐标.

012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八

2012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八 (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是正数 B、2012 3 是有理数 C、22是有理数 D、平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 2.某省2010年末森林面积为3804.2千公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804.2千.正确的是()A.3804.2×103B.380.42×104C.3.8042×106D.3.8042×107 3.有5张形状、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印有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梯形和圆五种不同的图案.将这5张卡片洗匀后正面朝下放在桌 面上,从中随机抽出一张,抽出的卡片正面图案 ..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A.1 5 B. 2 5 C. 3 5 D. 4 5 4.如图所示,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相同的是( ) 5.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1,圆心距为3,那么能反映这两圆位置关系的图是() C. B. A.D.

A B C O 6.两条直线11y k x b =+和22y k x b =+相交于点A(-2,3),则方程组? ??+=+=221 1b x k y b x k y 的解是 ( ) A .?? ?==3 2y x B . ?? ?=-=3 2y x C . ?? ?-==2 3y x D .?? ?==2 3y x 7.如图,⊙O 的半径为1,A 、B 、C 是圆周上的三点,∠BAC =36°, 则劣弧BC 的长是( ) A .π5 1 B . π52 C .π53 D .π5 4 8.如图,A 、B 、C 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BC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 A C B ''则tan B '的值为 A. 12 B. 13 C. 14 D. 24 9.如图,从边长为(4a +)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a +)cm 的正方形(0a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 A.2 2 (25)a a cm + B .2 (315)a cm + C .2 (69)a cm + D .2 (615)a cm + 10.如图,直径AB 为6的半圆,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此时点B 到了点B’,则图中阴影 部分的面积是( ) A. 3π B. 6π C. 5π D. 4π A B B ’

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

数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2013年十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有4页,共有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和姓名,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格子内. 1.2-的值等于( ) A .2 B .1 2- C .12 D .-2 2.如图,AB ∥CD ,CE 平分∠BCD ,∠DCE =18°,则∠B 等于( A .18° B .36° C .45° D .54°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235a a a += B .6 3 2a a a ? C .426()a a = D .235a a a = 4.用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值是( ) A .4 B .-4 C .1 D .-1 6.如图,将△ABC 沿直线DE 折叠后,使得点B 与点A 重合,已知 AC =5cm ,△ADC 的周长为17cm ,则BC 的长为( ) A .7cm B .10cm C .12cm D .22cm 7.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DC=3,AD=5,∠C=60°,则下底BC 的长为( ) A .8 B .9 C .10 D .11 A . B . C . D . 第6题 B 第2题 第7题 正面

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八)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八) 学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如图,已知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AB 、AC 、BC 的中点.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A B v ∥BC v B .AD AE DE -=v v v C .DB FE =-v v D .DB D E FE DE ++=v v v v 2.如图,已知⊙O 的圆心在原点,半径OA=1(单位圆),设∠AOP=∠α,其始边OA 与X 轴重合,终边与⊙O 交于点P ,设P 点坐标P(x,y), ⊙O 的切线AT 交OP 于T ,且AT=m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sin α=y B .cos α=x C .tan α=m D .x 与y 成反比例 3.如图,l 1∥l 2∥l 3,若AB= 2 3 BC ,DF=15,则DE 等于( )

A .5 B .6 C .7 D .9 4.若△ABC ∽△DEF ,相似比为5:4,则对应中线的比为( ) A .5:4 B 2 C .25:16 D .16:25 5.已知二次函数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之间满足下列数量关系: 那么的值为( ) A .24 B .20 C .10 D .4 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边上的点,DE ∥BC ,BE 与CD 相交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初中几何一题多解

初中几何一题多解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浅谈初中数学几何中的“一题多解”摘要数学充满着浓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数学教学应体现其科学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不同层次的学科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要尽量体现发散思维,让学生真正在几 何数学 的思维上有所提高。 关键字多样化学习不同层次练习一题多解发散思维曾在初中三年级的“添加辅助线”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要求每位学生收集3—5题有关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典型练习,汇集到各组小组长处,各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互相讨论选择出3题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上报到老师处,老师适当选择几个有层次性的展示出来作为课外作业,小组根据课外作业讨论寻找不同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以达到“一题多解”,再通过课堂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何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最有效。这样,让学生来选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来选教材,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增加了学生的数学交流,其中学生敏捷的思路很令我折服。 《添加有效辅助线》的整堂练习课我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让学生来当老师,让学生来当评委,对同班同学的思路、证明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例1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60ο,∠B=90ο,∠D=90ο BC=2,CD=3, 求AB 的长度 学生A (小组代表): 解:延长AB ,CD 交F ∵∠A=60ο ∠D=90ο(已知) ∴∠F=30ο(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B=90ο BC=2(已知) ∴ CF=2BC=4(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AF=2AD (同上) 又∵CD=3 ∴ BF= 学生B (小组代表): 解:延长AD ,BC 交F ∵∠A=60ο ∠B=90ο(已知) ∴∠F=30ο (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D=90ο CD=3(已知) ∴ CF=2CD=6(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AF=2AB (同上) 又∵BC=2 F B

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辅助线专题复习

中考压轴题专题几何(辅助线) 精选1.如图,Rt△ABC中,∠ABC=90°,DE垂直平分AC,垂足为O,AD∥BC,且AB=3,BC=4,则AD的长为.精选2.如图,△ABC中,∠C=60°,∠CAB与∠CBA的平分线AE,BF相交于点D, 求证:DE=DF. 精选3.已知:如图,⊙O的直径AB=8cm,P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O的切线,切点为C,连接AC. (1)若∠ACP=12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若点P在AB的延长线上运动,∠CPA的平分线交AC于点M,∠CMP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CMP的度数。 精选4、如图1,Rt△ABC中,∠ACB=90°,AC=3,BC=4,点O是斜边AB上一动点,以OA为半径作⊙O与AC边交于点P, (1)当OA=时,求点O到BC的距离; (2)如图1,当OA=时,求证:直线BC与⊙O相切;此时线段AP的长是多少 (3)若BC边与⊙O有公共点,直接写出OA的取值范围; (4)若CO平分∠ACB,则线段AP的长是多少 . 精选5.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BDC=120°,AD平分∠BDC, 求证:BD+DC=AD. 精选6、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

(第6题图) (1)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结AP、OP、O A. ①求证:△OCP∽△PDA; ②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 (2)若图1中的点P恰好是CD边的中点,求∠OAB的度数; (3)如图2,,擦去折痕AO、线段OP,连结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与点P、A不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结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 精选7、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一个锐角等于60°的菱形纸片,小芳同学将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一个顶点与该菱形顶点D重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三角形纸片,使它的两边分别交CB、BA(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E、F,∠EDF=60°,当CE=AF时,如图1小芳同学得出的结论是DE=DF. (1)继续旋转三角形纸片,当CE≠AF时,如图2小芳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再次旋转三角形纸片,当点E、F分别在CB、B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请直接写出DE与DF的数量关系;(3)连EF,若△DEF的面积为y,CE=x,求y与x的关系式,并指出当x为何值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4 年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2的值等于 ( ) A 、2 B 、-2 C 、2 D 、2 2、函数31+-=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x B 、1≥x C 、1≤x D 、1≠x 3、方程 03 12=--x x 的解为 ( ) A 、2=x B 、2-=x C 、3=x D 、3-=x 4、已知一组数据:15,13,15,16,17,16,14,15,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与众数分别是 ( ) A 、4,15 B 、3,15 C 、4,16 D 、3,16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 B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 C 、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D 、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20.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3cm ,母线长为 5cm ,则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 、30cm 2 B 、30πcm 2 C 、15cm 2 D 、15πcm 2 7、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且∠ABC=70°,则∠AOC 的度数是 ( ) A 、35° B 、140° C 、70° D 、70°或 140° 8、如图,梯形 ABCD 中,AD ∥BC ,对角线 A C 、BD 相交于 O ,AD=1,BC=4,则△AOD 与△BOC 的面 积比等于 ( ) A 、 21 B 、41 C 、81 D 、16 1 1、如图,平行四边形 A BCD 中,AB :BC=3:2,∠DAB=60°,E 在 A B 上,且 A E :EB=1:2,F 是BC 的中点,过 D 分别作 D P ⊥AF 于 P ,DQ ⊥CE 于 Q ,则 D P ∶DQ 等于 ( ) A 、3:4 B 、3:52 C 、13:62 D 、32:13 10、已知点 A (0,0),B (0,4),C (3,t +4),D (3,t ). 记 N (t )为□ABCD 内部(不含边界)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2021中考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1中考数学信息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6-的绝对值等于( ) A .6 B .1 6 C .1 6 - D .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x x x += B. 2x x x ?= C.235()x x = D.32 x x x ÷= 3. 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锥 D .圆柱 4.如图,已知⊙O 是△ABC 的内切圆,且∠ABC =50°,∠ACB =80°, 则∠BOC 是( ) A. 110° B. 115° C. 120° D. 125° 第4题 第7题 第8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了解人们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宜采用普查方式 B .一组数据3、4、5、5、6、7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5 C .随机事件的概率为5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00% D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68,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034,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 6.圆锥的侧面积为8π ,母线长为4,则它的底面半径为( ) A .2 B .1 C .3 D .4 7.如图,将宽为1cm 的纸条沿BC 折叠,使∠CAB =45°,则折叠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 A . 2cm 2 B . 22cm 2 C .3 2 cm 2 D . 3cm 2 8.八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l 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该直线l 的解析式为 ( ) A .y=x 53 B .y=x 43 C .y=x 10 9 D .y=x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45° C B A

初中数学几何说理与一题多解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几何说理与一题多解 喻俊鹏 七年级从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开始,将接触到有关几何问题的说理与证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题设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各是什么,然后根据题设中的条件与所要说明的结论,回忆、联想学过的知识中有哪些可以作为说理的依据,并通过分析法––––由果索因,或综合法––––由因导果,探索说理的方法与途径,根据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可得到不同的解法。 例:如图1,已知AB//EF ,∠=∠+∠AEC A C ,那么AB//CD 吗?说明你的理由。 图1 思路分析: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除定义外,就是两直线平行的三种判定方法和平行公理,现从不同的途径分别说明如下: 一. 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法分析1:由于已知图形中没有同位角,因此需添加辅助线创造出运用同位角的条件,为此可延长CE 交AB 于M (如图2所示),则∠C 与∠4是一对同位角,只需说明∠C 与∠4相等即可。 图2 答:AB//CD ,理由如下: 辅助线作法如图2,因为AB//EF (已知) 所以∠=∠∠=∠A 134,(平行线的性质) 又∠=∠32(对顶角相等) 所以∠=∠42(等式的性质) 又∠=∠+∠=∠+∠AEC A C 12(已知) 所以∠+∠=∠+∠A C A 4,即∠=∠C 4 所以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 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法分析2:已知图形中没有内错角,同样可通过添加辅助线创造出运用内错角的条件。辅助线作法如图2,则∠C 与∠5是一对内错角,只需说明∠C =∠5即可,仿照解法一不难得到,请试说明之。 三.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解法分析3:原图形中没有同旁内角,为此作辅助线如图2,则图中∠C 与∠6是一对

2019年中考数学几何证明、计算题汇编及解析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BCD=90°,且AB=1,BC=2,tan ∠ADC=2. (1) 求证:DC=BC; (2) E 是梯形内一点,F 是梯形外一点,且∠E DC=∠F BC ,DE=BF ,试判断△E CF 的形 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条件下,当BE :CE=1:2,∠BEC=135°时,求sin ∠BFE 的值. [解析] (1)过A 作DC 的垂线AM 交DC 于M, 则AM=BC=2. 又tan ∠ADC=2,所以2 12 DM ==.即DC=BC. (2)等腰三角形. 证明:因为,,DE DF EDC FBC DC BC =∠=∠=. 所以,△DEC ≌△BFC 所以,,CE CF ECD BCF =∠=∠. 所以,90ECF BCF BCE ECD BCE BCD ∠=∠+∠=∠+∠=∠=? 即△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设BE k =,则2CE CF k ==,所以EF =. 因为135BEC ∠=?,又45CEF ∠=?,所以90BEF ∠=?. 所以3BF k = = 所以1sin 33 k BFE k ∠= =. 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 ∥DB 交CB 的延长线于G . (1)求证:△ADE ≌△CBF ; (2)若四边形 BEDF 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 (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C ,AD =CB ,AB =CD . ∵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AE = 21AB ,CF =2 1 CD . ∴AE =CF ∴△ADE ≌△CBF . (2)当四边形BEDF 是菱形时, 四边形 AGBD 是矩形. E B F C D A

2013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2013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 1.(2013年广州市)比0大的数是( ) A -1 B 1 2- C 0 D 1 分析:比0 的大的数一定是正数,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解:4个选项中只有D 选项大于0.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注意掌握大于0的数一定是正数 2.(2013年广州市)图1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 (B) (C) (D)正面 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 解:从几何体的正面看可得图形. 故选:A . 点评:从几何体的正面看可得图形. 故选:A .. 3.(2013年广州市)在6×6方格中,将图2—①中的图形N 平移后位置如图2—②所示,则图形N 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下移动1格 B 向上移动1格 C 向上移动2格 D 向下移动2格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由平移的概念求解 解:观察图形可知:从图1到图2,可以将图形N 向下移动2格.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概念及平移规律,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变换.关键是要观察比较平移前后图形的位置. 4.(2013年广州市)计算: () 2 3m n 的结果是( ) A 6 m n B 62 m n C 52 m n D 32 m n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的性质和积的乘方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解:(m 3n )2=m 6n 2 .故选:B . 点评:此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5、(2013年广州市)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设置“A :报纸,B :电视,C :网络,D :身边的人,E :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的调查问卷,先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该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条形图如图3,该调查的方式是( ),图3中的a 的值是( ) A 全面调查,26 B 全面调查,24 C 抽样调查,26 D 抽样调查,24 分析:根据关键语句“先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该问卷调查,”可得该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调查的样本容量为50,故6+10+6+a+4=50,解即可 解:该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a=50﹣6﹣10﹣6﹣4=24,故选:D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以及抽样调查,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6.(2013年广州市)已知两数x,y 之和是10,x 比y 的3倍大2,则下面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1032x y y x +=??=+? B 1032x y y x +=??=-? C 1032x y x y +=??=+? D 1032x y x y +=??=-? 分析:根据等量关系为:两数x ,y 之和是10;x 比y 的3倍大2,列出方程组即可 解: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 .故选:C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x 比y 的3倍大2”,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 7.(2013年广州市)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4所示,则 2.5 a -=( ) A 2.5a - B 2.5a - C 2.5a + D 2.5a -- 分析:首先观察数轴,可得a <2.5,然后由绝对值的性质,可得|a ﹣2.5|=﹣(a ﹣2.5),则可求得答案 解:如图可得:a <2.5,即a ﹣2.5<0,则|a ﹣2.5|=﹣(a ﹣2.5)=2.5﹣a .故选B .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及绝对值的定义等知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数轴上的任意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8.(2013年广州市)若代数式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0x ≥ C 0x > D 01x x ≥≠且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 的范围 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x≥0且x ≠1.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9.(2013年广州市)若5200k +<,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40x x k +-=的根的情况是( ) A 没有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无法判断 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求出k 的范围,进而判断出根的判别式的值的正负,即可得到方程解的情况 解:∵5k+20<0,即k <﹣4,∴△=16+4k <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的判别式的值大于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根的判别式的值小于0,方程没有实数根. 10.(2013年广州市)如图5,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BC ,CA 是BCD ∠的平分线,且 ,4,6,AB AC AB AD ⊥==则tan B =( )

2018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2018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 -2的绝对值是 ( ) A .±2 B .2 C .一2 D . 12 2.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 ) A . B . C . D .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222()x y x y +=+ B .235()x x = C x = D .623x x x ÷= 4.如今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购物方式,2016年11月11日当天某电商平台的交易额就达到了1107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单位:元) ( ) A ,101.10710? B .111.10710? C .120.110710? D .12 1.10710? 5.如图,BE 平分∠DBC ,点A 是BD 上一点,过点A 作AE ∥BC 交BE 于点E ,∠DAE=56°, 则∠E 的度数为( ) A .56° B .36° C .26° D .28° 6.一组数据5,2,6,9,5,3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 A .5,5,6 B .9,5,5 C .5,5,5 D .2,6,5 7.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4,BC=3,将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AD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 1312π B .34π C .43π D .2512 π 8.若一次函数y=mx+n (m ≠0)中的m ,n 是使等式12m n =+成立的整数,则一次函数y=mx+n (m ≠0)的图象一定经过的象限是 ( ) A .一、三 B .三、四 C .一、二 D .二、四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AD=E 是CD 的中点,连接AE , 将△ADE 沿直线AE 折叠,使点D 落在点F 处,则线段CF 的长度是 ( ) A .1 B C .23 D

中考数学几何一题多解获奖作品

中考几何母题的一题多解(多变) 一、三角形一题多解 如图:已知AB=AC,E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有BF=CE,连接FE交BC 于D。求证:FD=DE。 证法一 证明:过E点作EM ∥AB交DC延长线于M点,则∠M=∠B,又因为∠ ACB=∠B ∠ACB=∠ECM=∠M,所以CE=EM,又EC=BF 从而EM=BF, ∠BFD=∠DEM 则△DBF≌△DME,故FD=DE; 证法二 证明:过E点作EM ∥AB交DC延长线于M点,则∠M=∠B,又因为∠ACB=∠B ∠ACB=∠ECM=∠M,所以CE=EM,又EC=BF 从而EM=BF,∠BFD=∠DEM 则△DBF≌△DME,故FD=DE; 证法二 证明:过F点作FM∥AE,交BD于点M,

则∠1=∠2 = ∠B 所以BF=FM, 又∠4=∠3 ∠5=∠E 所以△DMF≌△DCE,故FD=DE。 二、平行四边形一题多解 如图4,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AB,E、F在直 线AB上,且AE=BF=AB,求证:DF⊥CE. 证法一、易知ΔADF、ΔBCE为等腰三角形,故∠1=∠F, ∠2=∠E,又CD ∥AB,故∠3=∠F, ∠4=∠E,从而∠1=∠3,∠2=∠4,而∠1+∠2+∠3+∠ 4=1800,故∠3+∠4=900,表明∠COD=900,所以DF⊥CE。 证法二、如图5,连接MN,则CD=BF,且CD∥BF,故BFCD为平行四边形,则CN=BN=AB,同理,DM=MA=AB,故 CN=DM且CN∥DM,得平行四边形CDMN,易见CD=DM,故CDMN也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结论成立。

证法三、如图6, 连接BM 、AN, 可证ΔAFN 中,BN=BF=BA,则ΔAFN 为直角三角形,即DF ⊥AN,利用中位线定理可知AN ∥CE ,故DF ⊥CE 。 证法四、如图7,作DG ∥CE 交AE 延长线于G ,则EG=CD=AB=AE,故AD=AG=AF,从而DF ⊥DG,而DGCE,故DF ⊥CE 四\一题多解、多变《四边形面积》 1. 如图所示,一个长为a ,宽为b 的矩形,两 个阴影都是长为c 的矩形与平行四边形,则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解法一 将大矩形进行平移将平行四边形 进行转换。 (a-c)(b-c) 解法二 重叠面积为c 的平方,大矩形面积为 ab ,小矩形为ac ,平行四边形为bc ,阴影面积为ab-ac-bc+cc=(a-c )(b-c ) 2如图所示一个长为500dm 宽为300dm 的花坛要修两条过道,两条过道一样宽,花坛面积1340平方米,求过道宽。 方法一:将大矩形进行平移将平行四边形进行转换。 解:1500-80x=1340 X=2 图2 图2

人教版_2021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综合题(附答案)

2021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综合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往往图形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解几何综合题,一要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二要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发展条件,为解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同时,也要由未知想需要,选择已知条件,转化结论来探求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几何综合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 造基本图形. ⑵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 ⑶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 用数学思想方法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南充,10分)⊿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与AB相交于点E,点F是BE的中点. (1)求证:DF是⊙O的切线.(2)若AE=14,BC=12,求BF的长. 解:(1)证明:连接OD,AD. AC是直径, ∴AD⊥BC.⊿ABC中,AB=AC, ∴∠B=∠C,∠BAD=∠DAC. 又∠BED是圆内接四边形ACDE的外角, ∴∠C=∠BED. 故∠B=∠BED,即DE=DB. 点F是BE的中点,DF⊥AB且OA和OD是半径, 即∠DAC=∠BAD=∠ODA.

故OD ⊥DF ,DF 是⊙O 的切线. (2)设BF =x ,BE =2BF =2x . 又 BD =CD =21 BC =6, 根据BE AB BD BC ?=?,2(214)612x x ?+=?. 化简,得 27180x x +-=,解得 122,9x x ==-(不合题意,舍去). 则 BF 的长为2. 点拨: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才是切线,所以要证明一条直线是否是此圆的切线,应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行. 【例2】(重庆,10分)如图,在△ABC 中,点E 在BC 上, 点D 在AE 上,已知∠ABD =∠ACD,∠BDE =∠CDE .求证:BD =CD 。 证明:因为∠ABD=∠ACD,∠BDE=∠CDE 而∠BDE=∠AB D +∠BAD,∠CDE=∠ACD+∠CAD 所以 ∠BAD=∠CAD,而∠ADB=180°-∠BDE ∠ADC=180°-∠CDE,所以∠ADB =∠ADC 在△ADB 和△ADC 中, ∠BAD=∠CAD AD =AD ∠ADB =∠ADC 所以 △ADB≌△ADC 所以 BD =CD 。 (注:用“AAS”证三角形全等,同样给分) A B C D E

深圳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独立试题

2013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 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 4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 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的绝对值是( ) A.3 B.-3 C.-31 D.3 1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 2 2 )(b a b a +=+ B.2 2 )ab (ab = C.5 2 3)(a a = D.32a a a =? 3.某活动中,共募得捐款32000000元,将32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81032.0? B.6102.3? C.7102.3? D.61032? 4.如下图,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5.某校有21名同学们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 ) A.最高分 B.中位数 C.极差 D.平均数 6.分式2 42+-x x 的值为0,则( ) A.x =-2 B.x =2± C.x =2 D.x =0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0,a )与点Q (b ,13)关于原点对称,则b a +的值为( ) A.33 B.-33 C.-7 D.7 8.小朱要到距家15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朱出发10分钟后,小朱的爸爸立即去追小朱,且在距离学校60米的地方追上了他。已知爸爸比小朱的速度快100米/分,求小朱的速度。若设小朱速度是x 米/分,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014401001440=--x x B. 101001440 1440++=x x C. 1010014401440+-=x x D. 1014401001440=-+x x 9.如图1,有一张一个角为30°,最小边长为2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图中所示的中位线剪开后, 将两部分拼成一个四边形,所得四边形的周长是( ) A.8或32 B.10或324+ C.10或32 D.8或324+ 1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 角三角形全等;④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⑤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

2011年中考模拟题 数 学 试 卷(八)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b a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11-<-b a B .33b a > C . b a -<- D . bc ac < 2.一根笔直的小木棒(记为线段AB ),它的正投影为线段CD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AB=CD B .AB ≤CD C .C D AB > D .AB ≥CD 3.如图,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3cm 和5cm ,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 C ,则AB 的长为( ) A .4cm B .5cm C .6cm D .8cm 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4=-m m B .()m n m n --=+ C .23 6m m =() D .m m m =÷22 5.如图,四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 、 B 、O 是小正方形顶点,⊙O 的半径为1,P 是⊙O 上的点, 且位于右上方的小正方形内,则∠APB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90° 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 是 双曲线3 y x = (0x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 OAB △的面积将会 A .逐渐增大 B .不变 C .逐渐减小 D 7.甲、乙、丙三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输者将在下一局中担任裁判,每一局比赛没有平局.已知甲、乙各比赛了4 局,丙当了3次裁判.问第2局的输者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