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套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细目表答题卡及答案)

全套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细目表答题卡及答案)

2020年——2021年上学期期末八年《道德与法治》试题双向细目表

注意:本套资料包括双向细目表、考试说明、试卷、答案及标准答题卡

6:3:1从★----★

★★。★

------------表示

基础题,比较简单占

66分

★★----------表

示综合题,中等占的

24分

★★★--------表

示拔高题,较难占

10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考试说明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能得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

思想品德课程命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命题要能够体现准确把握课程目标,选材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2.体现新课程理念。

考核的知识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等内容。命题的立足点,要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价值观的确立。

3.体现初中生的特点,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命题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注重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考查价值观。命题要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要能够考查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

三、命题依据:依据国家教育部2012年年1月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

四、命题范围及权重

(一)命题范围:八年级上册(2019年7月第3次印刷)教材的内容命题。

(二)权重:

从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角度分析所占比例: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25%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25%;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25%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25%。

五、试题类型与比例

1、第I卷:选择题,约占50%。均为单向选择题(含组合式选择)。

2、第II卷:非选择题,约占50%。

(1)理解与说明题,约占26%。试题提供文字材料、数据或漫画等,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探究与实践题,约占24%。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学以致用,自主探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社会实践和综合探究能力。

六、考试形式及难易比例

1、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2、难易比例: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分值比例约为6:3: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选出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拭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

A.互联网包罗万象无所不能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C.畅游网络,可以摆脱约束为所欲为

D.网络是个非常自由的环境

2.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对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只要掌握了社交礼仪,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

C.掌握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唯一条件

D.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3.“诚信还没有发现代用品,人们缺少它就没法取得成功。”美国政治家保罗?布雷默的这句话说明

A.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不讲信用,难以立身处世

C.失信行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D.诚实守信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4.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中学生践行诚信,要做到: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

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④在任何情况下都说实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种新的业态,并且产生“1+1

>2”的效果。例如“互联网十传统集市”衍生出淘宝;“互联网+传统通信”衍生出微信。材料说明

A.互联网彻底代替了传统行业

B.勇于竞争有助于激发个人潜能

C.网络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D.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是格格不入

6.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提醒大家:别只顾自己,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这提醒我们要

A.宽容别人,委屈自己

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C.平等待人,重视他人

D.欣赏他人,悦纳自己

7.“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规则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A.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B.遵守规则,知所当行

C.爱护河流,保护河槽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8.2019年7月3日晚,河南谭某某醉酒驾车,先剐蹭8车,强行逃离,两分钟后追尾,致2死4伤。谭某某的行

为:①是行政违法行为,应被行政拘留②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③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

危害性④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理应受法律的制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王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李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0.某网站充值中心设置了“最低充值金额限制”,小刘为下载一篇7元的文献,只能充值50元,但下载之后,余

额却被该网站拒绝退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刘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权

B.小刘应该息事宁人,自认倒霉

C.小刘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

D.小刘只能在网络曝光这一行为

11.李华的妈妈在某品牌空调专卖店购买了一款空调,但是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出现了故障,她向商家反映了情况

并要求赔偿,但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李华妈妈将专卖店告上了法庭。李华妈妈采取的维权方式依次是:

①协商②调解③民事诉讼④行政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某市开展青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少年”的主题活动,该市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参

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可以:①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②提高文化素质,突出个人发展③弘扬无私奉献的道德精神④增进人们之间的互相信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犯罪的基本特征有: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③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④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大部分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

这警示我们: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②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③要预防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④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否则就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父母说,孩子的健康是父母的幸福;教师说,教育是为民族培养人才;军人说,保卫祖国是军人的天职;我们

说,唯有做好你自己,才能真正负责。上述责任担当的主体依次对谁负责。

A.自己——他人——社会——国家

B.他人——社会——国家——自己

C.社会——自己——他人——国家

D.他人——自己——国家——社会

16.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是因为:①能达到换取他人关心帮助获得

更多发展机会的目的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③能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增进信任④能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