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1 目的

对承担质量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的管理能力要求,并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技能与健康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建设“以人为本”的高效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

2 范围

适用于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对公司环境表现起作用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相关方的人员。

3 职责

总经理

批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批准《岗位职责说明书》;

批准人员配置计划和管理规程。

行政人事部

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员工花名册》、《公司定员编制表》;

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上岗基础教育、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负责员工招聘、公司员工的劳动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审核管理工作。

各部门

负责人按照《岗位职责说明书》规定,负责提供员工《岗位职责说明书》所需的内容和信息,并与行政人事部共同完成《岗位职责说明书》编制的相关工作;

负责提出培训申请,并按公司统一制定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

对应聘人员的甄选,“双向选择”试用人员的考核等工作;

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缺编人员补充申报工作。

4 工作程序

识别人员能力,实施竞聘上岗

行政人事部负责确定《岗位职责说明书》编制要求;

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定员编制表》,上报总经理审批;

行政人事部负责每本年进行检查修订各部门的《岗位员额编制表》,根据岗位员额编制变动情况,作为行政人事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

人员增补申请作业程序

a各部门如需增补人员,按程序审核后报行政人事部办理;

b行政人事部根据申请表,审查申请员额是否属于员额编制内所需求,其需要时机是否恰当等问题;

c审阅后,即就申请人员来源做正确的拟办建议,对定员内缺员增补的呈总经理核准,对调整定员增补的经总经理办公会会议讨论通过后,根据指示办理调动或招聘准备工作。

人员能力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各工作岗位规定的职责对人员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环境的所有人员应是能胜任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程度、接受的培训、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考虑。

行政人事部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说明书》,对岗位的能力要求、职责做出规定,报总经理审批。部门负责人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 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

b专科及以上学历,工作经验1年以上;

c 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

d 具备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岗位职责说明书》经审批后,作为行政人事部对员工的选择、招聘、岗位安排、教育培训、职业病防治、安全作业要求的重要依据。各部门负责人与行政人事部共同编制本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职责说明书》应确定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相互关系,并应确保完成这些任务所必要的独立性和权限。

培训

培训原则

围绕公司的机制整合和远景战略规划,员工的培训应分类别、分层次、持续地开展,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满足公司持续经营和发展需求。

培训计划的制定

每年第四季度各部门上报下年度培训需求,行政人事部根据公司需求,于12月制定下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包括培训规模、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形式),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并监督实施;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向行政人事部提出临时培训申请,报总经理批准后人事部监督实施;

每次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纪录表,记录培训的时间、内容及考核方式和结果,有关记录在培训工作结束后交人事部存档;

各部门员工的外训,应填写《外出培训申请表》,总经理批准后,由人事部组织实施。

培训的组织实施

培训的实施分公司一级培训和部门二级培训。

一级培训由行政人事部主办,主要负责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的培训、市场部销售人员的培训以及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同时负责公司的培训管理工作。

二级培训由各部门主办,针对实际需要开展业务培训和新员工上岗后的业务培训。还包括由部门推荐,并经行政人事部审核、总经理审批后组织本部门业务、管理骨干参加外部培训。

公司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针对不同员工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实施培训。

人员培训

行政人事部应根据对从事影响质量、环境活动人员的能力,分别对新员工(包括临时雇用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各管理层及管理者代表、内审员等进行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

新员工培训

a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目标、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由行政人事部组织进行;

b 部门基础教育:学习本部门工作职责的主要内容,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c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生产作业指导书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操作安全规程及特殊情况下应变措施、岗位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与防范知识等,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培训,并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在岗人员培训

a每年对在岗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由各岗位的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b属于跨部门有共性岗位能力培训,如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可由行政人事部统一组织。

c属于专一性技能,仅限于部门内的,如质检等,可由部门组织培训。

转岗人员培训

转岗培训一是为了公司发展需要,如适应公司业务方向的调整;二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一些多面手,以便一人多能;三是才尽其用,使职工能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

管理人员培训

公司管理人员的培训配合公司的管理工作会议,内外培相结合,采取轮训办法,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情况下,每年使至少二分之一的管理人员能轮训一遍。特殊工作岗位和特殊工种的培训:

a对国家规定的特殊工作岗位如:电工、会计等,要按照劳动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

b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须由质量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c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

人才梯队建设或骨干员工(含管理人员)的培训:

对于在本公司服务期间,表现优秀,业绩突出,对公司有贡献,具有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员工,从公司和员工长期发展角度考虑,经所在部门推荐,行政人事部考察符合条件后,报请总经理批准,有计划地外送培养。

行政人事部组织员工进行各工种涉及的法律法规条款、各种应急响应措施的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确保公司的人员认识到:

a满足管理体系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自己所从事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d 如何为实现自己工作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临时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评价、教育、培训的有效性

a行政人事部组织各部门通过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b 行政人事部应加强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评价,每年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对全体员工进行年度业绩考核,可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暂停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并于每年年终牵头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年度职教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征求意见与建议,形成书面文字,为来年的培训工作的改进做准备。

行政人事部负责建立员工档案,档案中包括但不限于《应聘入职信息登记表》,并保存员工的教育、培训、岗位资格认证、奖惩、职位薪酬变动和经验的适当记录,如学历证明、培训记录、职称证明、工作经历等。

5 相关文件

《岗位职责说明书》 RDM-GL01-01

6 相关记录

《员工花名册》 RDM-JL01-014

《年度培训计划》 RDM-JL01-004

《外出培训申请表》 RDM-JL01-005

《应聘入职信息登记表》 RDM-JL01-002

《公司定员编制表》 RDM-JL01-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