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岳72峰资料

南岳72峰资料

南岳72峰资料
南岳72峰资料

南岳72峰资料

七十二峰并非南岳诸峰确数。旧时境内有峰无名,或有峰有名,而旧志漏载的不少。72峰连绵相接,自衡阳至长沙凡7个县市,计300余里。在原衡山县境内计55峰,属旧南岳衡山之辖境,其后区划变更,略有出入。自1984年在南岳建区后,72峰在区辖范围内者为44峰,其余均在区境外。本章仍标名“七十二峰”,只在保存旧的历史概念,所以对区境内诸峰的地理莆胜作翔实叙述,而对境外诸峰,则只按地区为序标出其名称、位置而已。第一节末附录南岳区44峰外诸峰,乃为区境内原有其峰,而旧志失载的。

祝融、紫盖、天柱、石廪、芙蓉、旧称“南岳五峰”。李白诗“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杜甫诗“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盖五峰高耸,作其代表。五峰历来属衡山县境内,自南岳单独建区后,石廪峰不在区境内,而为今衡山、衡阳两县之界峰。然五峰既为一代表性概念,不便分开,故仍列“衡阳五峰”一目内。

南岳区境内四十四峰

一、山上部分(20峰):

祝融峰

是南岳72峰主峰,海拔1290公尺,位于南岳古镇北面,

从岳庙后面登山至峰顶30华里,登山汽车可以直达峰脊,从峰脊再爬上两百多级石磴,就是极顶祝融殿,为南岳的最高点,传说古代的祝融君曾在这里游息,峰因而得名。以后,“祝融”这个称呼,渐渐成了南岳72峰的总称和代称。当代画家齐白石在建国初曾作过一幅《日出图》献给***和***主席,题款即名曰:“祝融朝日“。

登上祝融峰顶,“四方皆碧落”(唐代诗僧齐已诗句),上有接天之感,下穷景物之胜,远眺山前,湘江萦白如带,扑入眼帘,幻成“五龙朝圣”的景观;近处城廓田园,历历如画,回瞰山后,峭壁如削,其下翠鹫峰引颈向上,凌空欲飞。远处白果平原,农舍万点,涓水一线。左右连峰峻拔,自西南簇拥来奔,向东北迤逦而去,千万翠黛,万壑晴岚,远近异态。一时烟云浩淼,漫空无际,云团滚动,像万倾波涛,高山大壑不见了,剩下几个尖顶,冒出云海之上,旬一个个海中的孤岛。忽然,“云涌峰流”,原先的几点孤岛不见了,又冒出新的孤岛,真像蓬莱仙境,忽隐忽现,令人飘飘欲仙。三国时魏国的铁脚道人杜巽才,采药衡山,夜半登祝融峰观日出,见此情景,仰天大曰:“云海荡吾心胸矣!”他是第一个赞美祝融云海的人,韩愈也有诗谓:“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如一轮红色的火球从云海中跃出,倾刻间又变成金球,那金色的光芒将宇宙苍穹、山川大地渲染得辉煌耀眼,射出万道霞光。这时人们欢呼雀跃,笔声、惊叹声、呼唤声回响在万山丛中,随着太阳的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这就是奇谲的衡山烟云和日出奇观。是“南岳四绝”风光之首的“祝融峰之高”的无限风光。

祝融峰上,四季有云海,秋季好望日出,而冬季最饶雪景,“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李白诗句)“敲冰破冻,千古奇游”曾吸引过多少骚人雅士,他们冒雪而来,然后“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而去(朱熹诗句)。每年春节,港澳宾客常结队来此,在这无处非雪,无雪非趣的境界里欢度春节,溜雪坡,打雪仗,捏雪人,忘却了疲劳和冰冻。峰上及其附近有望日台、望月台、太阳泉、会仙桥、罗汉洞、老女枧、风穴、雷池等名胜古迹;还有高山气象站、电视调频转播台以及许多宾馆、招待所等现代化建筑。此处峰顶还有多处古代石刻:“山矗天止”、“天根月窟”、“天半祝融”、“一目千里”、“乾坤胜览”。

翠鹫峰

在祝融峰后麓。山全为花岗石,其势险峻,山峰形如鹫鸟凌空,故名。

天柱峰

在岳庙西,突出耸立在祝融峰的南面。从山下仰望群峰,有高峰扑入眼帘,其上又有两个峰顶,如双柱插天,便是天柱峰。李志说:“两峰端耸,其形似柱,故名天柱。”《衡州府志》说:“一名双柱峰。”(九域志)说:“名山三百六十有八柱,此为第六柱也。”峰西侧为西岭,东通南天门直达祝融峰。峰顶有六角花岗岩石亭,1954年林业部门建此以观火警。亭前后均有数十级石磴,壁立如削,拾级登亭,可以纵览前山风物:古镇新街、公路车流、丘壑梯田,尽收眼底。亭下北面为巨大的石壁,上镌“南天柱石”四个大字石刻,每字径大4.8米,为南岳最大的一块石刻。站在十里以外的地方,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四个摩岩石刻大字,笔画遒劲鲜明,更增加了这座名山天柱的雄伟气概。这块石刻是民国25年(1936)何键任湖南省主席时所镌。石刻下有一条石板游路,往下通磨镜台,往西北通藏经殿,是一条步行的游山捷径。一路松杉夹翠,曲径盘纡,正如清、王运《天柱山中》诗所述:“林田方浸绿,暑日自然阴。古道沿溪曲,幽岩见屋深。”

芙蓉峰

在祝融峰前面,左与金简峰,右与碧萝峰毗连。峰后为一狭长山脊,俗呼横岭,即南天门,是一个高山开阔长廊,南府前山,林木掩映,湘江、衡山县城历历在目;北瞰后山,峰峦相接,其下即白果平原。芙蓉峰侧有观景观,登台府临万壑,林木森郁,近者葱茏,远方莽花,流泉奔泻,有如银练。当地人说“峰上多芙蓉山,夏末秋初,红花满之,故名芙蓉峰。”亦说:“峰开秀丽如芙蓉花”《水经注》云:芙蓉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峰上有讲经台,上刻:“天下太平”四个字,没有款署。峰下有般若寺(又名观音寺)、常在庵。般若寺前巨石上,有清代“芙蓉峰”(字大70平方厘米)的石刻,是72峰现存的唯一的一个峰名石刻。常在庵下有“宝胜寺”,该寺始建于宋,殿宇宏大,有大小殿堂,房40余间,文革中彻底挖毁,后来变成农田。

芙蓉、金简峰毗连处直下为“干垅”,全是依山就势的梯田,阡陌纵横,炊烟缭绕,是一幅秀丽的高山田园风光画。

横岭

又名北斗岭,在南天门。是金简、芙蓉、碧萝、烟霞诸峰相连绵的一段高地,横在祝融峰麓前面,就像是一道屏障。站在衡山县城,也能看到这块屏障高耸天表。

卧龙岭

在狮子岩下,从狮子岩出来,过南天门石牌坊,横过公路向东直低黄帝出口处,这一过山地段,即为卧龙岭。以其蜿蜒起伏,像一条卧龙,故名。

石廪峰

座落于祝融峰南,衡阳县界牌镇将军村与衡山县祝融乡能仁村交界处,东南即黄龙大坳,海拔1189.3公尺。山体为纯花岗岩构成,是一座庞大的石峰,峰头四季云雾缭绕,顶端有一巨石侧,翻涌清泉,名“石雷池”。北端是枫岭,岭侧有一石洞,深不见底,洞中清风习习,无数蝙蝠伏悬洞壁,山中药农扫其粪作药用,即中药“夜明珠”,可疗眼疾,一次可集数担。山体四周原有许多古迹:如将军庙、七星潭、望夫楼、神仙洞,现均不存。

峰前山麓的能仁村有始建于唐代的黄龙寺,是一规模宏大的诗院,文化大革命中,尚残存的一殿三室,铜像、泥木佛像共六十余尊,均被彻底破坏。寺后侧有塔林(俗称塔圮)是安葬和尚的地方,和尚墓塔亦已彻底挖毁。

石廪峰三方壁峭,无法攀登,其面能仁村方向的巨大峭壁上,又冒出两个又长又圆的巨

石,似两扇开着的巨门,宏伟壮观。从下侧仰视,两巨石浑为一体,好似大门紧闭,峰巅如圆廪盖。《方舆记》说它“形如仓廪,有二户,一开一合。”如名石廪。《湘中记》则神奇地记它“闭则岁丰,开则岁俭”。以后诗人多就此题咏,如宋、毕田《石廪峰诗》“时雨简开合,年秋识俭丰。新陈四时雪,启闭一天风。”朱熹诗“七十二峰都插天,峰名石廪旧名传。家家有廪高如许,大好人间快活年。”

按:清光绪版《衡山县志》说:衡岳五峰,流传已久。《南岳志》数芙蓉不数云密;《一统志》数云密不数芙蓉。未知孰是,然芙蓉较云密尤高。“今按李元度编《南岳志》五峰之说,进行记叙,以芙蓉代替云密。一是芙蓉较云密更高。二是云密为五峰之一,虽见于唐李冲昭《南岳小录》,但未有五峰之前,晋郦道元《水经注》只载芙蓉、紫盖、石(实为石廪)等三峰,故芙蓉又为南岳见于文字最早的山峰。三,芙蓉峰在祝融峰前,与天柱、石廪、紫盖等,自远望之,形成整体。而云密峰,则隐在紫盖峰侧,低于紫盖,不易发现。

喜阳峰

傍祝融峰左,东面向阳,空旷千里,一览无遗,每日凌晨,朝日初出,此峰最先得到朝霞的灿射,故名喜阳。峰顶有望日台,可观日出奇景,峰前有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成百种杂种,丛生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千百年风雨剥蚀,被压仰得不能直凌霄汉,而虬枝盘曲,异常遒劲有力。当人们欢呼红日升空,霞飞大地时,回头看这片古林,红霞翠染,万木争荣,更增加了人们的生命意识。峰上原有舍利塔,为明代李腾芳建。塔畔有禹碑亭,《湖南通志》说:“亭内原藏有明万历中翻拓的禹碑77字。”现均已无存。1985年秋,本志同人曾于该峰望日台畔挖得40余字的禹碑蝌蚪文残片和碑座,即为该碑的幸留者。建国后,峰畔还建有气象站、电视调频转播台和许多宾馆等现代化建筑。峰东侧有石磴直下毗卢洞,著名的南岳云雾茶基地数十亩环山带茶园就在毗卢洞的出口处。

会仙峰

即会仙桥过去的青玉坛,在祝融峰下罗汉洞对面,它与祝融峰相连似断,中间用一块独石桥相通,传说过桥就可以会到仙人,故名会仙桥。但桥仅一孤石,两无依傍,下临绝壑,云烟飘淼,境极险峻,人蹑步而过,怵目惊心。所以又俗称试心桥。过桥后有石台,道家称之为青玉坛所谓“第二十四福地”。石台周围现已用石栏杆围护,以保护游人安全。千丈峭峰之上,两块巨石重叠耸立,构成会仙峰的峰顶,如此一个孤峰独峙的形象,实为绝险。石峰上有平顶,可以环坐七八十人。不怕险阻的游客,往往从青玉坛石台猱攀而上,猿挂而下,啸立会仙峰头,气凌云汉。间有笃诚的香客,希冀会仙求福,也冒险爬上顶去,鸣炮焚香,顶礼跪拜,笃信神灵而忘了危险。不愿冒险的游人,则是伫立隔岩峰麓,远眺险峰。由会仙桥回头看北面石峰上,可见有两块巨石,形状酷似乌龟;其一龟头向下,龟身蠕蠕欲动;另龟身向上,龟头昂首翘望着祝融峰顶,栩栩如生-人称“神龟朝圣”。

金简峰

在祝融峰前,南天门东侧,东与石廪峰毗连,西与芙蓉峰相接,峰下有大禹岩,传说禹曾致斋于此,夜梦元夷苍水使者,授以金简玉字之书,于是登山发石,果得金简书,因而尽知天下山川地形和治水要旨,终使百川归海,水患永除。此峰因名金简。峰下有黄帝岩,石刻很多,站在岩前,可远眺百里平川。峰下还有龙门洞、圣灯岩、玉沙泉等胜地,历来为游客必游之地。峰侧原有所为“飞来船”,是山体风化后留下的一块剥露于地表的大石头,其形似船,悬架在另两块大石头上,后人附会说是“飞来船”。明末,为雷震毁,船形虽毁,支船石尚存,石上所刻“蓑云钓月”四字,犹清晰可辩,但飞来船的故事则已鲜为人知了。明末清初,著名诗僧破门和尚曾住金简峰下石浪庵,今墓塔尚在金简峰麓。

石菌峰

在祝融峰前,紫盖峰与金简峰之间,峰前为雷钵古曲岭、拖木垅山沟、弥陀峰、金刚台(洞)。峰后为毗卢洞。峰左有陡峭异常的一座山,俗呼“猫弓岭”。峰麓为前山至后山通道,这一带森林繁茂,人烟很少,是野猪和其它野生动物最好生息的地带。《荆州记》称它为“小石廪峰”。《总胜集》及李志则别称为石菌峰。

碧萝峰

在南天门右侧,左连芙蓉峰,右接烟霞峰,遍峰岩石,多结藤萝,漫山泛碧,故名碧萝峰。峰下有贯道泉、文珠洞、卓尔岩等胜迹。贯道泉畔有湘南寺,传说是唐代天然和尚的道场。寺在峰颈,紧临登山公路,寺前有小坪,可眺远景,四周碧萝漫绕,下瞰古镇平原,最饶幽趣。碧萝峰右接烟霞、轸宿、祥光;左连芙蓉、金简诸峰,均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迤逦突立南天门前,连成一字横岭,拱负群峰,俯临万壑,形成一道高山屏岫,气势雄伟。

烟霞峰

在南天门右侧,与碧萝峰相连。烟霞峰突起耸立,大晴天气,峰上烟霞云雾缭绕,故名烟霞峰。《湖南通志》说:“烟霞远望,浮动可爱。”绕过祥光,峰,从北面向山后望去,矗立在南天门屏岫上的几个高峰,唯烟霞秀立挺出诸峰之上,诸峰顶点历历可指,而烟霞则一枝秀出,一似峰群的塔满面春风,峰后的半山腰有懒残岩,峰前的半山中的小平原近百亩,其中原有大明、衡岳、竹林、兜率等古寺及秋花亭。竹林寺旁亦有赖残岩,传说此处为李邺候听懒残诵经之地。兜率寺侧有李邺候隐居读书处“端居室”,屋基遗址现已开辟为水田了。峰上有懒残泉,水面不大,而源水汩汩,流量颇大。漫过这一带平田,溢流奔泻山下,经麻姑桥出谷,为半山亭一带居民饮用和灌溉的水源。赖残岩周围有许多明代石刻,字迹、款署都还清晰可辩。靠山岩有两块“福、寿”大字石刻,字径大约1丈,一登上这个山中小平原,便仆入眼帘,最为瞩目。

祝高岭

本属烟霞峰东向支脉,从铁佛寺逶迤至邺候书院,书院正座落其岭巅。邺候书院以下至半山亭,山势陡峭,登山古道从此攀登,如同爬竹子节节高,故又名“竹篙岭”。登山公路修通后,在这仅两华里地段,就有九个大弯,乃为整个登山公路坡度最大、湾道最多的地段。

轸宿峰

在祝融峰南,与烟霞烟相连,西南连天柱、祥光两峰。李志说:峰上当轸宿,故名。古人以星宿定方位,南岳衡山整个都是“位当轸星之下”,而此峰遂轸宿命名。《总胜集》说:峰的隐密处,多生长“地不容草”,采之,以其汁与雄黄末调服,能解蛇毒。调成粉末,敷在蛇咬伤之处,虽最毒的蛇伤,也能立解。

香炉峰

在半山亭东,忠烈祠北。峰是由许多花岗岩巨石构成,峰顶如香炉。故名。遍山皆石,松树顽强地从石缝中破缝而出,虬枝苍劲。山脊上长有一片黑松林,是本世纪四十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树种。入松林口有块石碑,上镌“蒋介石先生纪念林。”相连的还有一片柳杉林。两处林面共约300亩,都是三、四十年代营造的,是理想的高山风景林。整个香炉峰怪石岩,错落满山,随处造型;或岩或洞,或矗立如佛,或平展似桥,千奇百怪,形象多端,莫可名状,尤以峰腰那块悬空巨石,飞架两大竖立的巨石之上,高达7米,远看,似摇摇欲坠,人称飞来石。1985年南岳管理局利用这种自然奇境,依山空洞,洞洞相连,缀以石板游路,

穿连各个石洞,总长度约一公里。并在各石壁镌以唐以来古人吟咏南岳的诗词四十余首及其他许多题镌,开辟为一个新游览点,名曰:“穿岩诗林”。从忠烈祠靠北登山,进入穿岩石林,踏上石板游路,一路登山钻洞,往西南方向出没岩穴之间,石林尽林,便有一座石碑坊,坊额“胜境”,出坊便是半山亭。(按:历来旧志及前人诗文都说:香炉峰在紫盖峰下的水帘洞上。该处其峰不高,山顶巨石,浑如香炉。但自1942年南岳忠烈祠建成后,勘测者称忠烈祠座落香炉峰下,习而不察,遂改香炉峰于此,本志因之。)

报信岭

在登山公路玉版桥左侧,与华盖峰相对,岭巅原有崇胜寺、送子殿,岭后为忠烈祠,岭麓原有衡州知府许琰建的宝善山房,房侧石壁上有许琰所镌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登山古道穿房(山房)登岭。朝圣香客在这里烧第一炬登山香,虔诚向祝融神祷告,前来烧香。或说:岳山陡峻险阻,登山到此,才给你报个信,岭由此得名。岭左侧为金简、芙蓉峰夹谷大山沟,右为烟霞、天柱大山沟,两沟流水于岭前汇合注入华严湖。

粑粑岭

在麻姑仙境下,由几座小山包构成一座较大的山岭。远看一个个小山包,外形象粑粑堆叠,故名。它是南岳去后山的九龙坪、刘家坪、白果镇的通道,亦是湘潭、双峰、邵阳等地登山朝圣古道。全路由花岗石、青石铺砌,行走方便。山上曾有数座佛寺茅庵和施茶亭、休憩亭,为过往行人供给茶水和避风雨。岭四周为山区梯田,阡陌纵横。岭麓有半云庵、长寿庵遗址,还有迎仙桥和一批明清石刻。70年代,为建大寨田,宝善山房及房侧石刻均被毁。

掷钵峰

在天柱峰下,福严寺、磨镜台后上方。整个山峰都是花岗岩构成,有新修石板路通山顶。李志引《衡州府志》:“世传慧思和尚将赴陈主征如为国师,在山头掷钵于此”,故名掷钵峰。亦说:峰顶像一个倒覆的钵孟,故名。峰下福严寺名般若寺,为慧思和尚开辟的道场,至今香火仍旺。峰上有极高明台、罗汉洞、隐身岩,峰麓为磨镜台,宾馆林立;附近有灵芝泉、怀让墓、祖源、传法院、一生岩、三生塔、麻姑仙境、虎跑泉、卓锡泉等胜迹。均为游人必游之地。名胜名迹与现代设施交汇成为南岳山区一个最好的游览避暑胜地。峰顶原有岳心亭,岳之心也,亭早毁。峰顶上有“天子万年”的石刻,今犹存。

瑞应峰

在掷钵峰下。峰下有南台寺,峰尖有慧思和尚三生墓塔,峰侧林荫公路连接南台寺山门,一路松杉夹道,林荫吹风,梯田园圃,点缀错落山谷间,风景幽静。

云居峰

在瑞应峰下,南台寺前。峰下原有云居寺,峰以寺名,寺早废。又有凝碧亭、金牛迹、退道坡(即百步云梯)等胜迹。退道坡是福严寺、南台寺过去通往山下古镇的捷径。三十年前,此处为西线登山通道,人们走到百步云梯,拾级登山,一步一梯,时时回望来时险境,笑逐山头,别饶佳趣。现凝碧亭早废,百步云梯尚存。

祥光峰

又名鹤鸣峰,峰腰有灵田,常有光如飞烛,故名祥光。峰腹有藏经殿。周围古木丛茂,峰麓有一片古森林叫无碍林,为明代无碍和尚所开辟。林中多奇花异木,所谓连理林、同根

生等古树名木便生长在这林区内。这一带素称南岳四绝之一,即所谓“藏经殿之秀”。林丛中尚有梳妆台、钓鱼台、美容池、允春亭等名胜古迹,松鼠、野兔丛处,结伴奔突,憨不畏人。峰腰树中还有招待所,石墙铁瓦,是一座高山的小别墅。每到夏季,来此避暑消夏的人流不断。这里比磨境台清凉,经上封寺幽静,而祥光秀色,则又是两处无可比拟的了。

文殊峰

在祥光峰右,俗呼为文殊岭。李志有段神话传说:“唐宣宗太子慕道,自霍至衡,至峻坡西望,见金色相弥陀僧,以为文殊现,故名。”

崱屶峰

又名侧刀峰,与祥光峰相连。意为峻削崎岖,该峰峰头朝西的山侧面是一块巨大的石壁,光滑照人,长约200米,高约100米,其形象一把侧着的刀,故又名侧刀。峰下原有金莲寺(早已不存),明代净土宗僧人法祥住此。据说法祥募化了黄豆48担,乃以豆为珠,念一句佛经,数一颗黄豆,随数随散在地上。豆入地生芽,遂成豆芽菜。人们因此也叫法祥为豆儿佛。明长沙吉王有赠豆儿佛法祥的一首联语曰:“侧刀确就菩提树;琢杵敲成般若针”。则刀、,二名并传。峰后山腰有水寺,寺前有龙池,寺后有一片原始次生林,其中有两棵千年的银杏树。寺侧有泉,甘冽清凉,水源充足,依山下流成溪,四时水源滔滔,直下东湖镇平原。此泉堪称“南岳第一泉”。但历来旧志未载。降真峰

在?峰西侧。李志说:峰在岳庙西,迹名降元峰。并引《仙录》说:“昔炎帝之女隆斋于此,感元君降,故名”。

二、前山部分:(大庙方向10峰)

青岑峰

在岳庙后,峰下原有西林、东林两寺,现已废。峰下曾辟有“南岳实验药圃”,后更名为“药用植物园”。现亦不存。

朱明峰

紧接南岳庙后,明代管大勋曾著文说:元王朝认为朱明峰有王气,命人于岳庙后挖一条人工溪涧,引络丝谭水流经庙后,以切断朱明峰的“龙脉”,但“王气”、“龙脉”终究不断,后果果然让“朱明”取代了元室王朝,峰亦因此得名。管大勋时任衡州副使,他于朱明峰簏与岳庙之间的溪涧上建了一座拱桥,命名曰“接龙桥”,所谓“填接后龙”,又将“王气”填接起来了。现在桥毁、涧塞,朱明峰麓连岳庙后面的接龙桥谷地已变成为一个停车广场。1988年南岳管理局于峰上建了一个自来水厂,水源来自华严湖。

赤帝峰

古名炼玉峰,在岳庙后,朱明峰上。传说祝融君葬峰上,祝融为赤帝,故名赤帝峰。一说现在的祥光峰亦称赤帝峰。

(华严峰)

在赤帝峰后,华严湖西南端。峰上原有华严庵,传说古华严君曾住此修行,峰故以名,而华严湖亦因峰而得名。峰麓原有五四中学校址,现改为南抽林场场部和职工宿舍。从现在的登山门票所停车广场出口,沿登山公路直至华严湖,都属华严峰麓。峰上松杉密茂,这段公路坡度也比较平缓,有的地段还是凿开峰壁的花岗岩石通过的。下侧便是从华严湖泻下来的一湾溪涧,有几处小瀑布,然作响,与山上松风相呼应,松涛泉韵,风景秀丽。沿途还有络

丝谭、络丝亭等胜地和衡阳市干部疗养院、华严湖宾馆等现代化建筑,碧瓦红棂,掩映山色湖光,故这一带列为华严湖景区。

朝阳峰

又名朝日峰。在驾鹤峰前,李志:在岳庙左。又说:昔殷先生负暄于此,故名。峰侧为衡阳市干部疗养院,峰下为南岳园艺场柑桔园。挖山为梯,种植桔树,遍山尽为柑桔林带,四季长青,秋来金果点点,璀璨迷人。现在还是一个“负暄”的好地方。

驾鹤峰

又名紫霄峰,在华严湖东畔。峰上原有驾鹤亭,相传南朝有道士尹真人在此驾鹤飞升,故名。亭早已不存,峰下为衡阳市老年病防治院(亦称衡阳市干部疗养院),山溪由烟霞峰一种奔流到此形成急湍,汇而为络丝潭,因华严湖水库拦蓄溪水,络丝潭已涸,但尚有溪水涓涓。溪上有驾鹤桥,溪岸有水电站、水电招待所,在此离岳街不到1公里,松杉常绿,水桥、流水、人家、碧瓦红墙,青林掩映,环境清幽静谧,确是一个疗养胜地。

紫云峰

在瑞应峰左侧,岳庙后。峰下有文定书院、甘泉精舍,今并为湖南岳云中学校址。峰麓原有衡岳寺、长寿庵等古寺现均不存。峰上松林密茂,常有云气缭绕,祥烟瑞霭,故名紫云。峰下为狭长谷地,一溪涓涓,流经古镇,与寿涧水汇合而出。山青水秀,风光秀丽。

集贤峰

在云居峰右侧,岳庙右后。观畔原为国立师范学院院址。峰麓有大错和尚墓,后修公路经此,墓毁。公路北,原有集贤书院,民国年间改为南岳图书馆,现为南岳区人民政府办公地址。

瑰霄峰

在南岳庙后左、驾鹤峰之后,峰左有大禾田水库,峰右有南岳水库,峰后月南岳树木园苗圃基地。

永和峰

在南岳庙右,上有永和台,故名。

云龙峰

在南岳庙右,旧志说,峰下有栖真观,为晋青城道士王谷神、皮元曜栖真之所,后,唐道士董奉先继居此。峰上原有云龙寺,峰故以寺名。

三、西线部分:(西岭方向9峰)

安上峰

在岳庙西,白龙潭右上。峰麓原有舜洞、舜井(现均不存)、舜溪,传说舜曾巡狩至此,故均以“舜”命名。舜溪流经止观桥注入湘江。峰下有安乐寺,已不存。峰麓多岩,俗呼灵岩,多石刻,大部已磨灭。惟“蟾石、琴台、笔墟”几处石刻字迹尚能依稀辩认。李元度《南岳志》说。蟾石上原刻有诗:“月宫曾折桂,遗影玉蟾边。人既收仙籍,岩应系洞天。有名终不古,无物胜长年。妙得琴中趣,此声非指传。”出安乐冲至辖神坳,原有一片樟树,后改为田,石上刻“舜樟“二字犹存。传说舜曾在此处休息。明、李旬《安上峰寺》:“安上峰名岂浪垂,

舜皇巡狩此栖迟。龙舆从幸山川重,凤彩于今草木知。采药不关当日事,祈灵还觅旧时祠,重华去后湘君远,沅水疑山尽可悲。”而今山川无恙,旧祠已不可复觅,舜皇巡幸的传说,却仍附丽着这里的山山水水。

华盖峰

在前后山的过山通道西岭右,峰上原有华盖院,传为华盖君修道处,故名。李志:“地产灵芝,亦名灵芝峰。”《总胜集》“峰产长生草,收之,虽久干旱甚,以汤沃之。则青翠如初生,孕妇临产前,煎汤饮之,即时便产,故又名催生草。”峰高海拔970余米,树林丛茂,山高人少,素多虎患,是华南虎生长地。50年代初,一次在此发现八只老虎,结队游行,惊动远近。民国年间,山中一猎户捕杀5只老虎。其它如野猪、獐麂之类,也多有出没。

(西岭)

在安上峰右侧,是天柱峰与华盖峰相连的一个山坳。它又是南岳登山公路的一个十字交叉点。过去,从岳南往岳北,由南岳镇循集贤峰西侧登山,沿白龙潭、黄泥坳直达西岭。西岭为这一通道的极高点。北下沿天柱峰下泻的溪涧出银杏桥,直至东湖镇后山下平原。村民习惯称上山15里(山前一面),下山30里(山后一面)。因前山登山磴陡峻,山后石路平缓蜿蜒而路程较远。这条路在60年代已改辟为正式的的翻山公路了,现每天湘运有客运班车从衡山悬城经南岳翻西岭至东湖镇而马迹桥,与后山的公路相接。

西岭又是东起祝融峰,西至林场五工区的高山山顶公路的中心,这是条简易的高山公路,向东一面可至天柱峰,分岔左道藏经殿,右往磨镜台;向西一面到达五工区再下便是方广寺莲山峰了。

(笔架峰)

在华盖峰、观音峰的前面,远看大小三峰并列,中峰高耸,形似笔架。峰多林木,峰下阡陌纵横,风光秀丽。

观音峰

在华盖峰南,南与潜圣峰相连。峰上原有观音庵,庵前有罗汉台(又名讲经台,台为一巨石),有神施在说观音菩萨从天台去南海,途经南岳,在此讲经,点悟憎众,峰因此名。峰下有金竹坪,方广寺。观音峰为莲花八峰之一。

潜圣峰

紧连观音峰,俗名泉水峰。李志:“高僧希遁游南岳寻方广寺访惠海尊者不遇,至此,忽见一精舍,号…方广?,尊者止宿焉。既出,反顾人宅俱无。故峰以潜圣名。”峰腰即南岳林场五工区工人宿舍,这一带山林均为五工区经管范围。

莲花峰

在潜圣峰右。峰距南岳镇约20公里,从南岳镇出发,沿白龙潭、安上峰,登上西岭,再沿山顶公路西南行,又历华盖、观音、潜圣峰后,即到达莲花峰。明、王夫之著《莲峰志》五卷,莲花峰之名。因而著称于世。《莲峰志》说:“凡入莲峰,四山横之,天台揖之,两坳奔之,观音翼之。前旷后窈……亭午见日,狂飙见风……山见幽,水见烟,林见未得之树,驯不畏入见猿鹿。人静道生……,山胜盖备矣!”方广寺即在莲花峰下,寺周八峰,叠如莲瓣,方广如坐莲花心里。昔人有诗曰:“寺在莲花里,群峰附花叶。”又有句曰:“山是莲花开朵朵,僧家住在藕花心”。莲花八峰为莲花、石廪、天台、观音、妙高、潜圣、天堂、狮子。

妙高峰

在方广寺右,与潜圣峰相邻,峰中有一块小坪,李志记有神话说:妙高峰为梁、惠海尊者诵经处,每诵经必有五白衣长者听之。尊者询之。长者自称非人,乃本山龙王,愿献寺基。一夕,雷雨大作,拥沙为坪,遂建方广寺。”

天堂峰

在莲花峰东北,与潜圣峰相连。《总胜集》说:“峰东有石室,名…定支龛?(已不存)。”又说:“天堂、潜圣二峰,岩内多生绿草如绦,名曰…罗汉绦?。道家练丹,采之以结朱汞作丹头,名…仙人绦?。故《丹房录》有联曰:…岩前收绿索;火内煮丹砂?”

天台峰

在方广寺西,峰上原有天台寺,寺旁有拜经台,传说是隋代高僧智觊禅师通愣严经的遗迹。寺早废,拜经石台犹存。智觊是禅宗天台派的创始人,寺以派名,峰以寺名。

狮子峰

在方广寺这条山沟到拜殿村的出口入,距寺约12华里。整个山体由花岗岩、砂砾岩组成。峰下有大片平丘、良田,峰由潜圣峰发脉,几经起伏,蜿蜒而至黑沙潭畔,形成一座雄伟的大山峰,其形像蹲着的狮子,故名。《莲峰志》说:“狮子峰,下山矣。若蹲猊(即狮子),鼻刻削,然柿帝峰亦名狮子峰。王子游此下,易其名曰…旋帽。?自峰下视之,若累发,光宛然”。峰腰有一岩洞,名千蝠洞,狭长黑暗,蝙蝠群聚洞中,当地人称为蝙蝠洞。

南岳区有四个狮子峰,除此外,高台寺下的狮子岩也叫狮子峰;方广寺侧的狮形山俗亦称狮子峰;掷钵峰亦名狮子峰。

(双峰)

在方广寺山冲的拜殿村入口入右3华里。峰下有王夫之读书处-续梦庵遗址。从续梦庵侧登峰,过去有7处庵堂,因高山缺水和兵乱,都先后倒废,遗址尚存残迹

四、东线部分(5峰)

紫盖峰

在祝融峰东,峰下为南岳区紫峰村。《总胜集》称其“上有紫霞华盖之状,亦称华盖峰。”《荆州记》记:“第天景明澈,有双白鹤回翔其上,神芝灵草生焉。”《地舆志》说:“南方极燠暖,而此峰极高,雁望此峰积雪,难以飞逾,因此飞回,故名回雁”。宋、朱熹称为“雁来峰”。明、湛甘泉称为“上回雁峰”,以别于衡阳市回雁峰。衡山山脉,自岣嵝峰突起,迤逦入南岳,一路高峰插天,至紫盖峰戛然而止。祝融拥诸峰而直上,群峰奔拥,皆如朝揖之状,独紫盖峰掉头不顾,屹立东向,故杜甫诗曰:“紫盖独不朝,争长相望。”

紫盖峰顶有洞灵岩,相传为晋代道士邓郁之修道处。峰下有五代诗人廖融故宅。宋、陈田夫筑老圃庵峰于,隐居数十年,著《南岳总胜集》传世。清、李元度于峰下建“监岳祠”、“朱陵精舍”。以上诸遗迹均已不存。峰上石崖,尚有“依用天地”四个楷书大字石刻,款署已磨灭。紫盖峰是一个庞大的花岗岩构成体,峰顶巨石林立,峰周森林茂密,绿草铺地,黄花漫山,芳香仆鼻,林道穿峰而过,现为南岳林场第六工区。峰顶侧一巨石上,有一约四寸直径的天然水洞,雨天水溢出,晴时洞水也不少减,清澈现底,当地人叫紫盖泉。

峰顶右侧有多处冒出地面的巨石,上面平整如台,俗称朝天台或讲经台。峰东与云密峰相毗连,右下有明皇村、禹洞、禹溪、隐真坪、隐真寺;峰下周围有九女峰、仙岩峰、九仙观等胜迹。峰的悬岩下,有晋代建的“衡岳观”遗址,现有茅庵一座;庵前有古银杏树、有和尚墓

塔。此处竹茂林密,风物清幽。

紫盖峰是水帘洞的源头,洗心源、洞真源两条山溪从峰的左右夹流而下,至峰腰合而为一股激流,奔涌而下,形成水帘洞之瀑布奇观。古代,北来游客,多从峰下的大禹桥,游九仙观,登紫盖峰,再下揽水帘瀑布之胜,然后进入南岳镇,登游祝融峰。清以后,以其地僻路远,交通不便,游人大多先至岳市,后游水帘洞,再游九仙观而返,很少有人登紫盖峰了。现在由于九仙观已毁弃,紫盖峰更不为游人所蹑踪。但它傲然东向,挺拔飞动的形态,站在祝融峰东望,还能清楚地看到。

(猫弓峰)

在紫盖峰与石菌峰之中,比紫盖峰还高,两侧悬崖峭壁,森林茂密,是野生动物,如野猪、山羊栖息的地方。峰脊如同一堵独立的墙壁,几上几下,形成一凸二斜的弓状,如同猫在伸腰时,背向上弓的形状,群众故形象地叫它猫弓峰,猫弓峰是住水帘洞一带山民攀登祝融峰的唯一捷径。

(弥陀峰)

又名雷钵岭是石菌峰向东的支脉,经拖木垅,座落于水帘洞上侧。峰顶耸突,山势雄伟,林木密茂。峰东北有岩,虚险且暗,相传古代有高僧居岩不食,终日念阿弥陀佛,后得道。峰麓有唐代弥陀寺遗址,还有晋代《还丹赋》石刻。

(小祝融峰)

在水帘上侧,与古香炉峰相对,峰多岩石,林木葱秀。远看状似祝融峰而得名。

仙岩峰

在紫盖峰下侧。峰下有九真洞。《南岳总胜集》载:“仙岩峰下有石岩,高敞一二百公尺,昔刘根先生在于此练丹。”东有醮坛、风穴、长生池、悬泉,泉下有仙泓、灵草、风洞,南有火洞。《总胜集》说此洞是朱陵之东门,下有集仙观、丹霞庵旧址。晋太康中(280),新野先生在仙岩峰下寿宁观故址建九真观。唐、曹道冲有联:长生门户分明启,大洞烟霞咫尺连。以上古迹均已不存。

九女峰

在紫盖峰下,与仙岩峰连,在今南抽区紫盖村。峰西北有九子岩,故名。峰下今有丰收水库。

灵药峰

在紫盖峰左侧。李志:“峰左有石室,昔新野先生采药于此。”峰产灵药,因而得名。石室早已不存。

云密峰

在南岳乡紫峰村,即紫盖峰东侧,当地人习惯叫紫盖峰为头峰,云密峰为二峰。紫盖、云密二峰,走脉连接白云峰。云密峰下有隐真坪(当地人叫隐真垅),是一个相当开阔的高山盆地,田园纵横,山民居住密集。盆中原有隐真寺,原来寺宇规模较大(三进二横和院外杂房)。创建于唐代初年,历代有兴废,民国后便汽车凋落,文化大革命中,仅残存的两进佛殿及寺中经书、法具也被红卫兵彻底破坏,现寺基已成为菜地。沿峰下隐真坪溪流上溯,有个小山冲叫明皇冲,溪流至此后,两岩乱石铺山,山上岩洞很多,有“琵琶洞、观音岩、

悬岩、石岩等,因游人罕至,这些岩洞,旧志未收。这些岩洞较大的可以住人,大都为附近村民作堆放柴草杂物之用。从明皇冲横过山头接近紫盖峰边缘的阳坡上,有长约10余丈宽七八丈的一块大石斜铺其上,横中断裂,断裂处有泉溢出,据当地人说,过去山泉很大,喷起过尺,甘冽清凉。现在水变小了,伏卧巨石上,可以听到石下很大的泉流声,这就是旧志讲的“断石源”。《总胜集》和李元度《南岳志》都有如下类似的记载:“断石源有石高数丈,其石中断,水从断石中流出,石上刻有…玉砂之水,出乳甘香,人得一啜,地久天长。?”《总胜集》还说:“人到此,闻石下有声;听左,声往右;听右,声往左。”昔人题断石源诗曰:“一酌丹华享万龄,游人竟识只闻声。”隐真坪下为密云村(属衡山县福田乡),密云村是否云密之讹传而来?无考。村中,原有唐代创建的景德寺遗址;隐真坪侧有衡岳观旧址,又有新安寺、九仙观遗址,现均已废。

清光绪末年,衡山农民造反领袖向道隆即被清廷惨杀在这里。南岳区境外二十八峰

一、衡山县十三峰

灵禽峰耆峰云隐峰巾紫峰碧云峰吐雾峰白马峰红花峰永参峰仙顶峰明月峰双石峰白云峰

二、衡东县三峰

晓霞峰采霞峰凤凰峰

三、衡阳市一峰

回雁峰

四、衡阳县六峰

岣嵝峰雷祖峰惠日峰栖真峰会善峰白石峰

五、湘潭县四峰

灵应峰碧岫峰屏障峰日华峰

六、长沙市一峰

岳麓峰

衡山72峰(详细资料)

祝融峰,紫盖峰,天柱峰,芙蓉峰,喜阳峰,会仙峰,金简峰,碧萝峰

烟霞峰,轸宿峰,香炉峰,青岑峰,驾鹤峰,仙岩峰,朱明峰,赤帝峰

朝阳峰,掷钵峰,瑞应峰,云局峰,紫云峰,集贤峰,安上峰,祥光峰

文殊峰,则力峰,华盖峰,观音峰,莲花峰,白石峰,天堂峰,潜圣峰

天台峰,狮子峰,九女峰,灵药峰,翠鹫峰,妙高峰,瑰霄峰,永和峰

降真峰,云密峰,石囷峰,灵禽峰,耆阇峰,云隐峰,巾紫峰,白云峰

碧云峰,吐雾峰,白马峰,明月峰,红花峰,永参峰,仙顶峰,双石峰

晓霞峰,采霞峰,凤凰峰,雷祖峰,栖真峰,会善峰,岣嵝峰,惠日峰

云龙峰,石禀峰,回雁峰,灵应峰,碧岫峰,屏嶂峰,日华峰,岳麓峰

衡山,有七十二座山峰散布在衡阳、衡山、衡东、长沙、湘潭诸县,方圆八百里,南以衡阳四雁峰为首,北以长沙岳麓山为足。以祝融峰为中心,分布在祝融峰前者十六峰,峰后者十三峰,峰左者十二峰,峰右者十九峰,峰东者六峰,峰北四峰,峰南一峰。其中高峰有五座(祝融峰、紫盖峰、芙蓉峰、石廪峰、天柱峰),以祝融峰最高,海拔一千二百九十米。

南岳七十二峰分布在长沙一峰,湘潭、湘乡之间一峰,衡阳四峰,湘潭三峰,衡山县有六十三峰。除祝融、回雁、岳麓三峰另篇介绍外,仅就三十二峰纪略如下:

紫盖峰:在岳庙东,峰顶有仙人池,峰下有洞灵崖。晋末,邓道士得道处,峰右为朱陵洞。相传与广东罗浮相通,为道家第三洞天。洞口今闭,下有飞泉挂壁,状如垂帘,又称水帘洞。

芙蓉峰:在岳庙后,峰峦俊秀,远处眺望,宛如芙蓉,峰上有毗庐洞,洞周围五十里,相传为禹王城。峰上飞流如绢,掩映青林,直挂山下。峰上还有见方的讲经石,上镌“天下太平”四字。

石廪峰:在岳庙西南,形如仓廪,有二户,一开一盖,开则岁俭,盖则岁丰。上有风穴雷池诵经坛,传说为陈真人炼丹台遗址。峰下有仙人石室,过者常闻吟诵之声。

云密峰:在岳庙后面,上有禹王碑刻蝌蚪文,禹碑下有石坛,流水潺潺。峰北有仙灯岩,每遇黑夜,就有火光闪闪,还有禹岩,桃花源等古迹,峰下有云封寺、云密寺。

紫云峰:在岳庙后西北一里许,下有文定、甘泉、白沙等书院,有衡岳寺、长寿庵等遗址,是唐高僧懒残、惠日和尚住过的地方。

集贤峰:在岳庙后,峰下有黄庭观,飞仙石,相传是南岳魏夫人升仙处。石上圆润,下面尖削,寄托于它石之上,一手可以推动,人多反而推不动,峰下有白龙潭古迹和集贤书院,为李泌、张九龄旧游地。

烟霞峰:在岳庙后的南天门右后,下有懒残岩、烂柯岩、净瓶岩、凌霄坛、高明台等古迹。凌霄坛有宋人石刻“乾坤天地,名山大川,上下四维,有感明人”十六字。高明台有李泌手书“极高明”三字和韩愈“邺侯藏多书,插架三万轴”诗句石刻,笔力刚劲。

掷钵峰:在岳庙后的磨镜台上,原有东廓、南轩书院。寺有福严、南台。福严寺有唐太宗御书梵经五十卷,楚云上人刺血写的《妙法莲花经》一部,清乾隆皇帝藏书,现均无存。还有讲经台、三生塔、隐身岩、福严洞等古迹。峰以惠思应召去京掷钵的传说而得名。

莲花峰:在岳庙西四十里,状如莲花,方广寺建于“莲花心”中,寺内有惠思、海印和尚的补衲台、洗衲池,寺前有飞来钟悬于白果树上,寺内有宋徽宗赵佶题“天下名山”匾额挂在佛殿,后移至半山亭。

金简峰:在岳庙左,右有大禹岩、黄帝岩、金简台等古迹。光明台有珊瑚灵芝,每到深夜,有灵光如烛,相传是大禹求金简玉书处。峰上有“黑沙之水,知乳甘泉,人得一喝,地久天长”等石刻。黄帝岩上有宋徽宗赵佶题“寿岳”石刻。

安上峰:在岳庙西四里许。有舜庙、舜洞、舜溪、舜井。峰多谗岩,山里人叫尖垒。石岩上有游人题诗:“月宫曾折桂,遗影玉蟾边,人即收仙籍,垒应系洞天,有名终不古,无物胜长年,妙得琴中趣,此声非指传”。

巾紫峰:在衡山县城后,上有紫金台,台径三尺。有相传为大禹祭舜处和王十八菜园等古迹。静谷有二石层叠,是王十八打坐处所,北山有石洞,是他去南岳路径。

朱明峰:在岳庙后,峰下有洞,相传为邝仙修炼成仙之所,自他进洞以后,不复再出,相传

为南岳前洞。

狮子峰:在岳庙后山,峰下有灵源,时闻石漱,冷气凛冽,而不见流水奔泻。

华盖峰:在岳庙后,地产灵芝仙草,貌似华盖。

云龙峰:在岳庙右下,有楼真观,为西晋青莲道士王谷神、皮文曜修仙之所,今诵经石犹存。

潜圣峰:在岳庙西,相传唐高憎希迁游南岳,至方广寺访惠海不遇,一日见精舍号方广,遇尊者止宿,次日出会回顾,人宅俱不见,故以潜圣名峰。

妙高峰:在潜圣峰右,中有平坦区,相传为惠海禅师诵经处。传说惠海每诵经即有五白衣长者听经,惠海询问,长者自称龙王所遣,愿献寺基,一夕莲花峰下拥沙成坪,遂建方广寺。

天台峰:在方广寺西三里许,相传有智觊禅师拜经台、无缝塔、莲花池、酥酪泉、会仙桥等遗址。

文殊峰:在岳庙北,相传唐宣宗太子慕道,在衡山高处西坡眺望,看见金色光环中有一弥陀僧,以为文殊现身,故名。

观音峰:在西岭与方广寺之间。形势奇伟峻险,有新修盘山公路可至其上。峰上多奇花异草,春末夏初,是游览、观赏佳处。

祥光峰:在岳庙西北,一名鹤鸣峰,中有灵田,相传夜里飞光如烛。山林古木、奇花、秀草甚多,地处幽谷,实为避暑胜地。

灵禽峰:在岳庙西北,上有朝斗坛,相传唐薛幽栖于此。有灵鸟群飞,羽毛异色,红碧相间,声如笙徨,栖于峰上,故名。

驾鹤峰:在岳庙东,上有驾鹤亭,相传为晋尹真人驾鹤飞升处,故名。

赤帝峰:在岳庙后,古名炼玉峰,峰后有石刻,上有祝融氏墓。

朝日峰:在岳庙左,一名朝阳峰,昔殷先生曾于此晒太阳取暖,故名。上有赫胥墓。

崱屶峰:在岳庙后,一名侧刀峰,东有石室,惠东子修行于此。峰下有龙池,春夏有万蛙会于池,池沿有桧树、银杏各一株,虬枝翠叶,饱厉风霜。

红花峰:在岳庙西南,亦名石榴峰,有夕阳岩,夕阳溪。

碧云峰:在岳庙东,上有紫金台,云气浓如蓝黛。

九女峰:在岳庙左西北,其状尖削秀丽,俗名土木岭,云开则雨,雾降则睛,当地山里人凭它以鉴睛雨。有九子岩,下即九仙观。

降真峰:在岳庙后,其峰下产云母石。相传昔武阳洞人遇异人于此。传说异人身上毫毛过寸,武阳洞人惊奇而走,异人回答:“我仙也。素服苍耳,二百余岁,教尔服之。”指示仙草之后,不复再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