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你好,吉姆·罗杰斯

你好,吉姆·罗杰斯

你好,吉姆·罗杰斯
你好,吉姆·罗杰斯

你好,吉姆·罗杰斯

他多次环游世界,有时骑着摩托车,有时开着奔驰旅游车,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布局投资。

他就是吉姆?罗杰斯,被巴菲特称为“对大势的把握无人能及”的投资大师,也是国际金融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人的老朋友。

73岁的吉姆?罗杰斯又来中国了。

当他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到达通道走出,几个接机人员正举着写着他名字的牌子,在人群中翘首以盼。可是,没有人注意到他。直到罗杰斯走到几个年轻人面前,指着牌子说:“你们是来接我的吗?”

没有人能猜出,这个外表普通至极的外国老头究竟有多少钱。他与巴菲特、索罗斯并称全球三大金融巨头,所有试图接近他的人,都希望从他的嘴里问出最靠谱的投资逻辑。

2015年1月31日,博雅总裁论坛年会上,以特聘教授身份出席的罗杰斯,主动热情地与记者们交换着名片,遇到女记者还会细心地问对方的生日,并在采访后献上绅士的吻手礼。

距离罗杰斯第一次来中国,已经整整过去了30年。这段不短的岁月里,他从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变成了中国概念的

倡导者,大力推广亚洲与中国的投资机会更是令人侧目。吉姆?罗杰斯,几乎已经成为最著名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之一。

罗杰斯说,“在我游历的所有国家中,我最喜欢中国。”

骑着摩托车他就来了

8岁那年的一天,在美国亚拉巴马老家,罗杰斯与比他大十个月的表哥一起玩挖洞探险的游戏,表哥说:“如果我们一直挖下去,就能到中国了!”

这是罗杰斯第一次听到“中国”这个词。他问母亲,中国是什么样的。母亲告诉他:中国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挨饿,所以你不能浪费!

1980年,38岁的罗杰斯与索罗斯分道扬镳,离开量子基金。之后,他几乎以一人之力开创了一个“学科”:投资地理学――在周游世界的快乐旅途中发现投资的机会。

1984年,罗杰斯发现奥利地股市已经不到1963年时的一半,便风风火火地跑到维也纳考察。他看到的是:整个奥地利根本没有人关心股票,交易大厅空空如也,政府也没有反对外国人投资股市。于是,他果断抄底。不久,来自欧美国家的游击资金追随着罗杰斯纷纷抢滩奥地利股市,一年便上涨125%,而罗杰斯则至少在这波行情中赚取4倍利润。

不过,罗杰斯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中国。1986年,在通过了严格的临时驾照考试后,罗杰斯租了一辆本田小摩托,获

准在福建省境内“溜达”。起初罗杰斯还暗自担心,“我能活着从这个贫穷、不安分的国家出去吗?”可真正踏上中国的土地后,他发现,这完全不是美国人所说的那个国家。

这里充满着奇迹!

1988年,罗杰斯获准开着摩托车穿越中国,一路上他结识了很多普通民众,并为他们生活的变化感到欣喜。

回到美国,看着媒体上那些想象中的中国报道,罗杰斯无法沉默,他告诉媒体,中国人比美国人勤快多了,沉睡良久的中国正在苏醒……20年后,中国的企业家将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同行。

如今看来,这个预言并不为过。

此后,罗杰斯又多次来到中国。1999年,开着黄色“越野混血版”小奔的罗杰斯从哈萨克斯坦边防入境,直抵上海证券交易所全新的电子交易大厅。那时,中国B股一路狂跌,每股不到20美分,罗杰斯买了许多。事后证明,罗杰斯真的淘到了宝贝,一年后B股狂升。他并未甩卖B股,并在此后继续增持B股、H股、S股,“真是太便宜了,卖掉的话除非我是白痴!”

罗杰斯的投资理念就是便宜,便宜的东西通常容易被人忽视。一个佐证是,罗杰斯从来没有买过中国的A股,因为它们还没有便宜到可以让他去投资的程度。

不过,这笔十几年前的B股投资并未掀起任何波澜,甚

至,金融圈以外只有很少的中国人知道罗杰斯这个人。

但这一切即将大为不同。

天上掉下一个罗杰斯

2004年,罗杰斯出现在CCTV“对话”栏目中。当时,股市一潭死水,人气惨淡。节目中在场嘉宾纷纷为股市“加油”,只有罗杰斯不给任何面子,他以连日阴跌为据,称熊市至少还要持续1年!

这让其他嘉宾不满,节目组也暂压这档节目。可是,当市场真如罗杰斯预测的那样一路下跌时,这期节目又被放了出来。

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见识到罗杰斯的厉害。事实上只有很少人知道,这个外国老头可能比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更了解中国。那么,他为什么不看好中国股市呢,因为没到时候!

2004年5月,应大智慧公司邀请,罗杰斯第一次站到台上面对中国大众。当时,A股仍然萎靡不振,所有人都充满着绝望的情绪,可是,罗杰斯却说,“再过8到12个月,中国股市将迎来一波高峰。”

罗杰斯似乎早已预见了,中国政府将在2005年实施系列金融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将出现松动。其实,他之前就提醒过人们,中国正在全世界购买能源、矿产、土地、森林……松动汇率管制体制无疑是一种策略。

“时候”确实到了。2005年,A股从1000点起步,上

涨到2007年的6000多点,神奇的罗杰斯一下子就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大师,中国的大小投资者们都迫切地希望他能指点迷津。

甚至,罗杰斯亮相邮票市场,中国人就会去抢邮票;罗杰斯买了几枚金币,中国人就去抢黄金。

可罗杰斯还保持着投资大师的理智。

2006年底,当CCTV邀请他到一家证券营业部去看股民的现状时,大批股民将他围堵,这些热情的股民可以消化掉市面上全部的基金。罗杰斯皱了皱眉头,告诉随行记者,股市已经出现初期泡沫,投资者应该警惕。甚至,为了劝阻中国股民不要过热,他不惜公关形象,直批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虚报利润、财务造假的问题――不过,他希望一直持有中国股票,留给自己的女儿,他对中国的前景非常乐观。

这一次,已经陷入狂热的中国投资者没有理睬罗杰斯――几个月后,上市公司虚增利润被踢爆,被调减利润的上市公司数量竟然超过总数比例的46.56%,中国股市应声而落,开始漫漫熊市。从此,人们对罗杰斯的关注和膜拜到了不可撼动的地步,他的话成了中国投资者的圣经。反过来,这也加深着罗杰斯对这个国家的依恋,老来得女的他一直坚持让两个女儿“乐乐”和“蜜糖”学习中文,罗杰斯甚至一度想搬到中国生活,因为他计划着要让女儿一起分享盛世中国的繁荣。

有一次,罗杰斯受邀在香港演讲。只有七八岁的女儿乐乐突然跑到台上,抢过罗杰斯的话筒,带着一口京腔演唱了一首中文歌曲,台下掌声雷动。可乐乐并没有谢幕的意思,她又唱了第二首、第三首……

在一些私人场合,罗杰斯的中国朋友们会亲切地称他为“老罗”,他们打心里觉得,罗杰斯看好中国,是源于他多年的经历和感情,而不是趋附某种潮流,这是他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对决索罗斯

2015年1月22日的达沃斯经济论坛晚宴上,罗杰斯曾经的搭档、量子基金的共同创办者乔治?索罗斯宣布退休。在充满着陷阱与机会的美国金融市场,两位投资大师曾联手演绎了华尔街最成功的传奇,但大家更关心的是两人的决裂。

1979年,美国证交会起诉索罗斯操纵股市。通过协商,证交会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签署一份承认过错的文件,并支付和解金。对此,合伙人罗杰斯力主索罗斯对簿公堂,可索罗斯还是决定“认错”。随后,有关索罗斯涉嫌不端交易的传闻接踵而至。

这让罗杰斯愤怒不已,在他看来,清誉比什么都重要,他选择清股退出。1985年以后,罗杰斯与索罗斯甚至从未相见。

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两人其实也渐行渐远。一说到中

国,罗杰斯常谈到勤劳、储蓄率高、华人经济强盛、购买力潜力大……一说到美国,罗杰斯总是一副悲观的神情,“看看它的负债!”

与罗杰斯相比,中国公众对索罗斯怀着复杂纠结的心情,1997年,正是这位“金融大鳄”狙击港元,造成港股大跌、港人失业,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相比罗杰斯每次到中国受到的追捧,索多斯的每次来华都让公众充满担忧和警惕。

在索罗斯心中,中国只是一个机会,持有时是机会,唱空时也是机会。2012年11月,索罗斯旗下基金三个月内做空日元,大赚10亿美元。转身,他亮相中国多地,大谈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既得利益集团、楼市风险……甚至直接明说中国经济要“硬着陆”。

索罗斯的对抗者自然是罗杰斯。罗杰斯在各种场合一再表明自己看好中国市场,而他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看好中国市场的哪些投资领域”,罗杰斯的回答也非常简单直率,“只要找到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就可以了,中国政府有哪些投资方向,就是我的投资方向。”

罗杰斯最近又号召中国人民去农村买房,因为实在是太便宜了。

隔空对话,这可能已经是罗杰斯与索罗斯之间关系的唯一维系了。

横刀笑傲,英雄未老。在罗杰斯看来,投资是一件非常

令人兴奋和刺激的事情,他要一个人面对江湖,而且江湖总是在变化。

卡尔·罗杰斯心理学思想述评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2012级应用心理一班姓名:李厚儒学号:201241909134 课程论文题目:《卡尔·罗杰斯心理学思想述评》 课程名称:西方心理学史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卡尔·罗杰斯心理学思想述评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李厚儒 201241909134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是产生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因其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潜能、本性、价值与自我实现,并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对当今社会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关键字:以人为本自我实现积极关注 一、人物简介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罗杰斯生于伊利诺州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富裕的土木工程师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宗教对罗杰斯一生的影响很大。罗杰斯192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其后任职于纽约罗彻斯特的一个“儿童指导中心”,从事心理治疗工作,1945-1957年任职于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他在此创建芝加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1957年任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在这里系统地研究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体系。1964-1968成为加利福尼亚州西部的一家“人的研究中心”的常驻研究员,主要致力于人本主义人际关系的研究。晚年他对教育改革和维护世界和平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1987年因手术后并发症去世。 罗杰斯担任过美国许多心理学重要学术团体的领导人,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如先后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向他颁发了首届“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又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专业贡献奖”。在美国心理学史上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者,至今仍没有出现过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及在实践 中的应用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 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 创非指导性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关 于自我的理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的心理治疗理论和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 罗杰斯用“无条件积极关注”来解释自我发展的机制: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 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他觉得自己仍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 解和关怀。罗杰斯认为:如果一个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 在婴幼儿时期得到了无条件积极关注,就会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无 拘束地发展一切潜能,并成为一个健康人格的人。后来,罗杰斯把 这一原理应用于心理治疗,提出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态度也应该 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样才有利于来访者克服障碍,解决存在的 问题。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来,在面对来访者时一直使用“无条件 积极关注”的心理咨询理念。正如罗杰斯所言:咨询师并非专家, 并不比来访者更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因此,咨询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咨询师的态度,以及气氛的创造和咨访关系的建立。作为度麦 学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只需要为来访者创设一种温暖、接纳、真诚的氛围,就能使来访者享受到被尊重的体验。无数成功的案例 证实:来访者的信任与配合才是咨询效果的有力保证,而“无条件 的积极关注”就是获得来访者信任与配合的最佳途径。 在此,我想分享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案例。那是一个年轻的男孩,他来到度麦学苑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整个人的感觉像缩成一团

的刺猬,带着强烈的防备。我请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并轻声询问 他来这里想要解决的问题。看得出来,他很想回答,却几番犹豫不 敢说出口。我没有催促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一会儿看我一眼,一会儿又低下头想想,终于在五分钟后猛然抬头问了我一句话: “老师,你不会骂我吧?” 感受到他的紧张不安和恐惧,我坚定地摇了摇头,轻轻地说:“不会。” 他明显地放松了一点,但下一秒又紧张起来,再一次确认: “我说什么你都不会骂我?” 我用更坚定的语气告诉他:“不会,无论你说什么都不会。” 他沉默了。在安静的等待中,我能感觉到他的紧张和抗拒在慢 慢消失。直到他再一次抬起头看着我,我才轻声地问:“有谁骂过 你吗?” 他犹豫了一下,小声地说:“我上次找的咨询师,他指着我的 鼻子说‘你有病’!”说完这句话,他紧张地看看我,发现我依然 保持认真倾听的姿势,他才慢慢地放松下来。 接下来,咨询顺利地进行下去了。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信任一 点点增加,而他也越来越放松。 这个案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对来访 者“无条件积极关注”的重要性。罗杰斯在其人格理论中提出了 “机能健全的人“的概念,意指那些获得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人。 这样的人有这样一些特征: 1、经验的开放性。对一切经验采取开放态度,个体毫无拘束地 体验所有的情感和经验,他们不封闭自我。

后来时间都与你有关经典语录

后来时间都与你有关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后来时间都与你有关经典语录,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很多事不是第一次最重要,而是最好的那一次。相信爱的吸引力,你会遇到最好的幸福。 2、很多事情,差一点就可以,海滩差一点才能遇见海浪,出租车差一点就能等到乘客,情歌歌词差一点就能被有心人听懂,想要爱的时候,差一点才真被爱上,但那一点,往往要付出很多代价。 3、我没有那么喜欢你的时候,我不会开口,既然喜欢了,就准备好,彻底闯进你的人生。 4、如果时间非线性,你想去哪个年纪弥补遗憾,又或是剧透后来人生。步履不停,愿我半生颠沛,值得等到一个姗姗迟来的你,愿最后是你,陪我在时间里流浪。 5、一段爱里最好的体验是舒服,两个人三观趋同,有话聊,沉默也挺好,保持崇拜,但不自卑,把所有细碎的疑虑,都放进一起走的路里。偶尔也有刻意,拒绝和适当的距离,但我不担心你离开,也不愿意离开你。所谓与你在一起,不过是一场初见动心,再见倾心,相处后的长久安定。 6、生活的本质就是跟美好的东西在一起所以承载的无论是金钱名利,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是一堆看似没有生命的塑料,又有什么区别。

7、就像证明出AB垂直于CD,解开鞋带的死结,看见荒野上的星空,因为有你在,一切恰到好处,前路艰险都有了勇气,到老也愿意在一起。 8、有些事就是要长大以后才能懂的,在这之前,只能不停试错,当有一天你变得清醒、世故,或许也代表你不再年轻了。 9、我们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吧,沧海又桑田,星辰或大海,大家最后散落何处,变成什么模样,最后都能因为,我们相遇相知过,一瞬间回到最初的样子。 10、看过无数次灿烂,这世界最好有你在,我的坚定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时间足够了。 11、愿那个在乎你的人,会让你住进他的日常,保护你的天真,给你伤害他的权利。他知道你一个人不行,或许过去没有参与,但未来一定会有你。他不是为了你而来到这个世界,但会因为你,而觉得不虚此行。 12、他不是为了你而来到这个世界,但会因为你,觉得不虚此行。 13、我们说好再见的,最后还是忘了,以为永远有多远,不过是一场顷刻结束的后知后觉。 14、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好的故事。书里的铅字真真假假,无心人在意结局,有心人不会问底,反正美人与英雄各自老去,结果与答案都成了谜。 15、我那么骄傲的人,竟然因为喜欢你,觉得哪里都不如你。

罗杰斯批全民炒股 对投资一无所知却想赚钱

罗杰斯批全民炒股:对投资一无所知却想赚钱 2013年06月19日 00:59 经济参考报 吉姆·罗杰斯,前量子基金合伙人,被认为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精明的投资者之一,曾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讲授金融课程。他先后出版了《投资骑士》《资本家的冒险》《热门商品投资》《中国牛市》等畅销书。近日,这位华尔街奇才携最新自传《街头智慧:罗杰斯的投资与人生》再度莅临中国,与中国的投资者和读者分享他的投资人生。新书全面解析了罗杰斯的投资见解及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深刻洞见。罗杰斯认为,勤奋、持之以恒、对别人的观点持怀疑态度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 当前,中国股市跌跌不休,熊霸天下,广大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中小股民被深度套牢。 吉姆·罗杰斯在书中对这种全民炒股提出了善意批评,“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将钱投入股市,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对市场知之甚少,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难怪他们亏钱———他们对投资一无所知,但他们却去投资想赚钱。” 罗杰斯认为,对缺少投资知识人来说,将钱存进银行还可以有1%-2%的利息,远比亏损要强。 虽然中国股市很不给力,但各路股评家却忙得不亦乐乎,荐股书也层出不穷。如何透过海量信息,找到真正的投资方向和领域,是那些希望通过投资获得丰厚回报者梦寐以求的事。对此,罗杰斯给出了建议,“别信我的———也别听其他任何人的。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只有投资你自己充分认知的领域。” 在罗杰斯看来,每个人都会对某些事情了如指掌。如果你热衷汽车,就会看许多关于汽车工业的资料,当事物将要发生时,会形成一个主要、积极的变化,然后你开始跟进,去看更多相关的汽车方面资料。“也许一个新的燃料喷射系统正在研制,它的功能更优,价格相比现在正在使用的系统更便宜。你发现它一旦投入生产,将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或者它更像一条新高速。那么,你会比任何华尔街的人优先知道,你知道何时入场,何时跑掉,因为你比其他人了解。因为

罗杰斯的学习观

第二节罗杰斯的学习观 像奥苏贝尔一样,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为两类,它们分别处于意义连续体的两端。 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学习者要记住这些无意义音节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它们是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所以,它们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在罗杰斯看来,我们常常没有看到,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内容,有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也具有这种无意义的性质。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发现,他们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对自己是无个人意义的。因此,学校教育成了徒使学生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在罗杰斯看来,“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例如,当一个刚学步的小孩的手碰到取暖器时,他就学会了“烫”这个词的意义;他同时也学会了以后对所有类似的取暖器要当心;他会以一种不会马上就遗忘的、有意义的和投入的方式保留所学到的内容。又如,如果一个五岁小孩迁居到另一个国家,让他每天与新的小伙伴们一起自由地玩耍,完全不进行任何语言教学,他在几个月内就会掌握一种新的语言,而且还会习得当地的口音。因为他是用一种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学习的,所以学习速度极快。倘若请一个教师去教他,在教学中使用对教师有意义的材料,那么学习速度将会极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罗杰斯认为,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让儿童自己去学习时,速度很快且不易遗忘,并具有高度的实际意义,而当用一种只涉及理智的方式“教”他们时,情况就糟了呢?关键在于后者不涉及个人意义,只是与学习者的某个部分(如大脑)有关,与完整的人无关,因而他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由此可见,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的内涵是不同的,前者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是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罗杰斯指出,在教育史上,人们往往把学习看做是一种前后有序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左半脑的活动。左半脑一般是以逻辑的、线性的方式发挥功用的。它是按直线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注重构成整体的部分和细节;它只接受确切的和清楚的内容;它处理的是观念和概念;它是与生活中的阳刚方面联系在一起的。使学生左半脑得到发展,几乎成了现在学校惟一公认的功能。 但在罗杰斯看来,倘若要使整个人都参与学习,就要充分利用右半脑。右半脑是以另一种方式发挥功用的。它是以直觉的方式思维的;它要在理解细节之前先掌握实质;它考虑到整个形式、整个完形;它是以隐喻方式运演的;它注重的是审美而不是逻辑;它能作出创造性的跳跃。艺术家与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即采用这种方式。它是与生活中的阴柔方面联系在一起的。 如何使学生的左右脑共同发挥功用呢?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最好的办法。“意义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方式

罗杰斯投资语录

这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吉姆·罗杰斯,有「华尔街金童」、「华尔街的印第安那琼斯」封号,在1970年与索罗斯共同创立「量子基金」,短短10年内就赚足了一生花用的财富。在人生最黄金的时期,他突然宣布退休,当时罗杰斯年仅37岁,就开始实践环游世界的梦想。讨厌孩子的他,从没想过要生养孩子,直到60岁老来得子,才知道孩子是世界最可爱的宝贝。《投资大师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这本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透过12封宝贵的人生箴言,给女儿丰富实用又充满智慧的建议: 一、不要让别人影响你--假如每个人都嘲笑你的想法,这就是可能成功的指标! 二、专注於你所爱--在真正热爱的工作上努力,就会找到你的梦想。 三、普通常识并不是那么普通--大众社会相信的常常是错的,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话。 四、将世界纳入你的眼界--保持开放的心,做个世界公民! 五、研读哲学,学会思考--训练自己去检验每一种概念、每一个事实。 六、学习历史--因为以前发生过的事,以后也还会再发生。 七、这是中国的世纪,去学中文!--参与一个伟大国家的再现,购买这个国家的未来! 八、真正认识自己--了解你的弱点和觉察你的错误,才能找到对的路! 九、认出改变,拥抱改变--改变的功能就像催化剂,保持觉知是重要的功课。 十、面对未来--看得见未来的人可以累积财富! 十一、反众道而行--检视事实和机会,不随乌合之众心理起舞。 十二、幸运女神只眷顾持续努力的人--用功读书,学得越多你才知道你懂得越少。 这12句箴言,不仅仅是人生方向的指标,在投资上更大胆明确指出,中国是未来强势经济体;他为女儿聘请中国保母,并举家移民至亚洲地区;他曾不只一次指出,曾考虑移民至台湾,但因台湾移民限制多,且使用的是繁体字,而非全球有十三亿人口使用的简体字。罗杰斯不忍心让他已学简体字的五岁女儿,再学一次繁体中文,於是决定移居至新加坡。 罗杰斯是一个富远见又爱孩子的好爸爸,从看似老生常谈却又充满哲理的人生智慧中,发掘出为人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真心之爱。如同一般父母一样,最后希望留给子女的不是万贯家產,而是一种能自我探索未来的能力──能快乐、幸福、自在生活的能力。 没错,投资很重要;但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其实就是投资自己。如何培养自己的国际观?如何不随他人起舞?如何真正了解自己?透过罗杰斯这份不藏私的礼物《投资大师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相信如你我也能建立属於自己的成功人生! 1.因其价值而买,行情过热则卖。如果你是因为商品具有实际价值而买进,即使买进的时机不对,也不致遭到重大亏损。 2.等待催化因素的出现。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如一潭死水的市场中,你就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

金融英语速读:吉姆罗杰斯,我的第一桶金.doc

吉姆-罗杰斯:我的第一桶金 Jim Rogers: My First Million Published: November 20 2009 18:26 | Last updated: November 20 2009 18:26 Since Jim Rogers, 67, co-founded the Quantum Fund with George Soros he has worked as a guest professor of financ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as an economic commentator. In 1998, he founded the Rogers International Commodities Index (RICI). He is the author of A Bull in China, Hot Commodities, Adventure Capitalist and Investment Biker. His latest book is

A Gift to My Children, a father’s l essons for life and investing. EDITOR’S CHOICE My first million: More columns about how the wealthy manage their money - Oct-31 Raised in Alabama, Rogers started in business at the age of five, collecting empty soda bottles at the local baseball field. After graduating from Yale University in 1964, he won a scholarship to Balliol College, Oxford. He then got his first job on Wall Street. Rogers now lives in Singapore with his wife and their two young daughters. Did you think you would get to where you are? No, I am as surprised as anyone. I certainly wanted to get somewhere and was willing to work hard. I wanted to retire young, but I never thought I would retire before 40.

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

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通过对罗杰斯助益性咨询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主要概念,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理解等核心概念进行评述,了解其优点并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助益性关系、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 心理咨询界几乎一致认为,对咨询关系的研究和发现是罗杰斯对当代心理咨询最重要的贡献,就罗杰斯自己来说,在他所有建树中,他最喜爱的也是咨询关系理论。他对咨询关系的一些重要看法,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理解等,已经成为任何一种咨询模式都承认的必备的咨询关系。 罗杰斯的咨询关系理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来说,大致经历了指导关系——非指导关系——助益性关系三个阶段。 1,指导关系模式: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美国心理咨询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力量,一是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治疗,另一种是“指导运动”发展起来的指导咨询。这两者其实都是指导取向的。其特点为:(1)咨询过程由治疗者主导,(2)治疗者对治疗负责,(3)治疗过程的背后隐藏的假设是:当事人是软弱无力的,不能自我指导的。罗杰斯在咨询初期也曾试图指导别人。因为这些做法显得合情合理,又直截了当。但不久罗杰斯就发现,尽管他做的很努力,但是效果几乎没有。他领悟到,即使你可以对一个当事人解释、说明他自己是怎么回事,为他制定还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训练他更好的生活方式,但这些只能造成一些暂时的改变,要不了多久,所有的改变都会烟消云散。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之后,当事人更加相信自己是个无药可救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罗杰斯才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治疗模式。 2,非指导关系模式: 在发现指导关系治疗模式效果不佳之后,他把接受治疗,探索自己,取得治疗进步的责任交还给当事人自己;承认治疗者不是全能的,对当事人没有现成的答案;重视治疗者的态度,重视营造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表露情感和体验的气氛。这些做法和态度的背后是有一个基于人性的断定: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这时候罗杰斯已经悟出治疗关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非指导关系的治疗模式。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

第30卷第1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0,No.12003年1月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uary ,200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 曾 德 琪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教育者。他批判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强调人内在的学习动力,主张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发展。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经验学习的关键,要求教师信任和尊重学生,要有“移情理解”的能力。罗杰斯的贡献不在于创造出具体的教育方法,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与观念,这些原则与观念对于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非指导性教学;移情理解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315(2003)0120043206 收稿日期:2002207216 作者简介:曾德琪(1949— ),女,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人本主义教育是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其传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及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人本主义教育家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压抑,以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健康发展为宗旨,主张教育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及其它一些西方国家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它的再度兴起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虽然心理学在19世纪中期以后有很大发展,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建立在所谓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 基础上的学术(学院)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实际上把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最本质的方面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心理学成了一个狭隘的学术领域,没有去试图解答人类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有些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应该成为真正“人的灵魂的科学”,它应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心理学的使命应该是对“作为一个活着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做出全面描述”[1](p.7)。他们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基本思想和情感,比如“爱”、“恐 惧”、“愉悦”、“幽默”、“信念”、“信心”、“价值理念”,它应该回答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人如何体验情感,如何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人生,以及如何使个人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同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两个心理学学派,即行为主义和心理分析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或“第三力量”。 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内部也有不同观点,但他们对人的基本看法却相当一致。首先,他们对人性持乐观肯定的态度。他们批判行为主义以及心理分析理论对人性做出的机械、悲观的解释,认为每个人都本能地具有朝着有利于个体潜力充分发挥的方向发展的内在动力或趋向,因此人性是积极的,可以信赖的。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主性。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承认社会以及无意识力量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但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个人的价值与目的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力量。他们尤其关注经验对人的影响,强调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之所以称为人本主义,就是因为它自始至终把人、

经典语录 心理学

1、爱情一定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最后用笑来伪装掉下的眼泪;爱情就是披着色彩斑斓的外衣,迷惑了了我的眼,爱情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世界,既然没有我的位置,爱不了你,恨不了你,就恨自己。 【人生三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1、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2、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3、抬得起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1、阳光,是免费的。2、空气,是免费的。3、愛情,是免费的。4、亲情,是免费的。5、友情,是免费的。6、梦想,是免费的。7、信念,是免费的。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造物主早已把最珍贵的一切,免费地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请珍惜生活中的每样东西。 【境界决定成就】付出一点想马上有回报的人适合做钟点工;如能耐心按月得回报,适合做工薪族;耐心按年领取回报的是职业经理人;能耐心等待3-5年的是投资家,可以耐心等待10-20年的是企业家;能等待50-100年的是教育家;能等候300年的回报就是伟人;能耐心等待3000年才见到效果的就是圣人。【记住这些话】1、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2、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3、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4、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5、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6、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被惰性所消磨。 【女人该学会的处事方法】1、学会冷血,只对对我好的人好;2、学会绝情,该滚的就滚,该留的就留;3、学会残忍,该杀的就杀,该放手就放手;4、学会快乐,要微笑着面对痛苦;5、学会孤独,没有谁会把你当宝护着,世界总是

几个有名的传播学理论

1.子弹理论: 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2.传播流: “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 3.有限效果论 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4.议程设置功能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5.沉默的螺旋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而且他们经常通过媒体来判断。理论同时假设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被孤立的恐惧,而且我们知道什么观点可以导致我们被主流群体孤立。 6.培养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 7.知沟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8.第三人效果 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①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该事件,“第三人效果”理论对这种因信息传播而引起“恐慌”的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据“第三人效果”理论,受众倾向于认为传媒信息对其他人(第三人)的影响更大。在此次碘盐危机中,受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家里缺不缺盐,而是预计其他人会因为碘盐恐慌而抢购。因此,为了避免“后下手遭殃”的结局,就必须“先下手为强”。当群体不约而同形成这种共识时,“恐慌购买”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9.媒介霸权了论 媒介霸权理论是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对大众文化和媒介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其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而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霸权的产生、再生产以及转换是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的结果,这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性不同。对于葛兰西来说,国家实施压制,而市民社会则行使霸权。霸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运作时必须通过市民社会的各种机构,如教育、家庭、教会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机制来实施。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卡尔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国外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与传统教育中教学的主要特征——指导性相反,罗杰斯根据“自我学说”理论,形成了一种比较激进、用于促成个体“自我实现”的教学策略——非指导性。《美国教育家百科全书》中的非指导性的定义为:“时常用于咨询、小组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的一种方法,他借鉴于他或她的自我反省活动以及(或者)反应,使个体重组、改组或者改变态度与行为。非指导性技术在性质上是情感的:以个体受她或他的情感约束这个假设为基础;此外,它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形成自由表达情绪和情感所凭借的表现手段和替代物,形成接受的行为,并且减少内心冲突,通过这种活动,个体会更好的理解自己。她或他将在器官适应上有所裨益。”教学中的非指导性策略的原型,是罗杰斯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形成的“非指导性技术",后来,他几乎原封不动的把这一技术“嫁接”于课堂环境之中,形成了他的:“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方法是建立在罗杰斯对人的下述信念之下的:人具有非常优异得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教育只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充分得形成。第二,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一团固定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潜能之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这样,教育就不可能按照一组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向学生施教,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想,如何做,而必须顺学生内心心理体验变化之自然。 罗杰斯认为,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无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学习,它可以用行为主义的S--R 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来解释。认知学习受到“外部强制力”的制约,重记忆,因而没有什么意义。另一种是经验学习,他以学习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趣味盎然的、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多久、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等等,都不是有教师决定的,而是由学生或者说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兴趣等决定的。 罗杰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非指导性”的思想,必须遵循着一些基本的原则或要求。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也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成敌人,备加提防。总之,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的、诚意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其他的具体原则为: 1、“促进者”(即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由教师独揽这些事情,学生没有任何发言权,因此也没有任何责任。 2、“促进者”各种各样的的“学习资源”,包括他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及各种参考资料,社会时间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将他们自己已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已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带到”课堂上来。 3、让学生单独的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的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探寻自己的兴趣,并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这样做不仅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努力)方向,而且也让他们对自己这种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 4、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课堂,应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氛围。罗杰斯认为,这种气氛最终来自“促进者”,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就越来越多的并且很自然的流溢出这种情感与态度。 5、学习的重点是 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至于学习的内容(即学生学到什么)是次要的东西。一堂课结束的标志,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生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 6、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他们自己确定的,因此,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必须提供的训练形式是“自我训练”,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训练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且要承担这种责任。自我训练要取代外部训练。

战争与和平经典语录

战争与和平经典语录 本文是关于战争与和平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没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你能否做到——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爱情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只有用生活、用生活的全部来表达它。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现在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总和,这是唯一的原因。只有在我们完全放弃了在个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这些我们不知道的规律,正如同只有在人们放弃了地球不动的概念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意大利人自信,因为他是冲动的,并且容易忘记他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正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因为他不相信,他能够充分了解任何事情。德国人的自信,是最坏的,最固执的最令人讨厌的,因为他以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学,这种科学是他自己发明的,但在他自己看来是绝对的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国人才是这种人,正因为只有德国人的自信是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就是绝对真理的虚假知识。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体上,对于男人对于女人,是同样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国人自信,是根据他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国家的人民,因此他,作为英国人,总是知道他所应做的事,并且知道,作为英国人,他所做的一切,无疑他是对的。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自杀,这是我将要做的。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当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 《战争与和平》 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地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的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一个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关系的人愈多,他对于别人的权力愈大,他在每个行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显。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评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

评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作者:龙晓东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1:53-58 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 )作为西方现代心理学领域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心理治疗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并成为现代西方心理治疗论的主要流派的“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为人们普遍瞩目。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就是授予给他的,以表彰他在心理治疗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虽然他的理论和有关研究方向一直在改变,但是他重视人的主观经验,相信人的自我实现潜能和自我指导能力,这些基本观点却始终如一。这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对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的构建基础、基本观点、实践意义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1 罗杰斯提出“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来源于他对人性自然因素的基本理解。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中,他认识到: (1 )人具有建设性和自我实现的潜能。“来自我们临床经验的最革命性概念之一是这样一种不断增长的知识,人性最内在的核心,人格的最深层,人的‘动物性’基础,在本质上是积极的——基本上是社会化的、朝前发展的、合理的和现实的。”〔1〕“人的基本属性自由发挥作用时是建设性的、可以信赖的,这是二十五年心理治疗经验中得出的一个必然结论。”〔2〕这与弗洛依德对人性的看法刚好相反。在弗洛依德看来,攻击性和破坏性是人的本能赋性。因此,在人类的先天潜能中,罗杰斯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对人的发展抱一种乐观的态度。 (2 )人是根据自己的知觉体验行动的。“正是患者自己知道鞋子在什么地方卡脚,应该朝什么方向走,什么问题最关键,什么体验被埋于心底。”〔3〕由此他深信人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 (3)个体的世界从任何真正完整的意义上说,只有个体自己才了解。“无论怎样以心理测验或生理测验的方法测定刺激或测试进行知觉的有机体,事实仍是,个体是唯一能够最生动、完整地体验到挨针扎或考试不及格是什么滋味的人。”〔4〕因此,罗杰斯眼中的人不是行为主义动物实验室中的“大白鼠”,也不是弗洛依德所强调的那种“性本能”和“破坏性”本能的人,而是他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所接触到的20世纪40、50年代美国社会中活生生的人。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学在现代美国的普遍兴起绝不是偶然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并没有使美国人的精神状况产生同样的跃进。美国国内的各种社会问题随着资本家的激烈竞争而日趋严重。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核战争的威胁又笼罩在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感到恐惧、焦虑、迷惘,甚至绝望。社会生活动荡不安,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的急剧变化,造成人们各种复杂变态的心理特点。悲观颓废和忧郁不安的情绪日渐滋长。现实的异化进一步加深了人的自我异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人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而戴上假面具,投人所好。竞争导致了人际间的敌对,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无暇顾及人情,内心的极度空虚与孤独感迫使他们转向心理学家寻求理解和帮助。而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数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他们与这些内心痛苦、渴求理解的人们朝夕相处,因而他们对人们心理上深刻的异化感、人的价值、尊严、情感和需要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呼吁心理学要转向探索人的“内部空间”,关心人的尊严,探究人的价值、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本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异军突起,成为现代心理学派中有影响的第三种思潮。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 2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是罗杰斯心理治疗理论中的一块主要的奠基石。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我概念包括具有“我”之特性的一切想法、知觉及其价值,是个体整个现象场中与自身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及其相关的意义,它是个体看成“我”的那部分现象场。在罗杰斯看来,人格不健全的人,其自我概念与经验是不一致的,他们将自己的真实体验拒之于意识之外,防御性地维持着自我,他们的评价系统不是建立在自己真实体验的基础上,而是为了得到别

助人自助_罗杰斯_求助者中心疗法_的理论与方法

第2期冯晖:助人自助——罗杰斯“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127 助 人 自 助 ——罗杰斯“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冯 晖 (伊犁师范学院 教科系,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求助者中心疗法”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以求助者为主导,通过非指导性心理辅导,促使他们去认识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目的,开发创造潜力。主要介绍了此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结合案例加以解释和说明,最后总结了应用这一疗法的体会。 关键词:罗杰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76(2009)02—0132—04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一般把前来咨询的人看作患者,即拥有病态心理的人,治疗过程中强调技术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倡导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治疗方法,即“求助者中心疗法”,被人们誉为心理疗法的革命。与以往各种心理治疗法不同的是,罗杰斯将前来求助的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看作是一种最纯正的人际关系,咨询师以一种真挚、尊重、信任、了解和温暖的态度来促进求助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目的和意义,努力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而来访的求助者可以自由地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最终寻找到真实的自我。治疗过程中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交流,始终体现出以“人”为焦点,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助人自助”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特点。 一、“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 “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持肯定、乐观的态度,正如罗杰斯所说:“人都具有一个基本上是积极的方向”。“善”是人的天性,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创造,具有建设性,实现趋向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而自我实现的趋势是一个引导人们努力认识、实践、自治、自我决定、完善的过程;第二,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而有机体的评价标准是自我实现倾向,其评价过程是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地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第三,人是可以信任的,人拥有与生俱来的“善”,而人身上的“不善”则都是人对其成长的不利环境防御的结果,因而人有能力发生并改变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只需为求助者提供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求助者就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求助者中心疗法”是以对人性的高度信赖而发现舒展人的自然本性为宗旨,将价值取向定格在对人的自然生命的热爱,强调了发现和保持人的内在本性对发展人格的重要意义。 (二)自我理论 自我理论是一种人格理论,强调自我实现是人格结构中的唯一的动机。罗杰斯指出:“自我包括个体整个儿地去知觉他的机体,他体验到的所有知觉,体验到的这些知觉与所处的环境中其他知觉以及整个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 “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非常强调求助者的“经验”和“自我概念”。“经验”即为求助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包括个体意识中的 2009年6月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9 第2期 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2 收稿日期:2008-09-21 作者简介:冯晖(1970—),女,湖南邵东人,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