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专题5篇)

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专题5篇)

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专题5篇)
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专题5篇)

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专题5篇)

在文化认同下共栖中华精神家园

■周清印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2009年,文化中国注定要迎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金年,好消息密集而至:5月28日的端午节,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的第四个端午节;6月,全国遗产日盛装启幕,国际非遗节在成都举办;金秋共和国60华诞之际,数十个精品项目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选,可望向世界级非物质遗产至尊宝座闯关;非遗保护法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届立法规划……

然而,冷观当下现实,被发达国家尊为“人间国宝”的非遗传承人在我国普遍境遇不佳,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空间不断受挤压而碎片化、边缘化,加上他们大都进入银发时代,许多绝活、绝艺因后继乏人将成“广陵绝唱”。其实,非遗濒危背后是文化认同的危机,悲剧深层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国人文化价值观的倾斜和误判迄今未尽矫正。不是么!19世纪中叶以来,源自西方的工业革命、现代化、全球化浪潮强势袭入,国内“砸烂孔家店”、“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全盘西化”等声浪接连不断,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西洋无限好”的集体性迷失中一次次遭遇撞击,相当一部分国民包括官员对本民族文化丧失起码的敬畏和珍爱,几度产生文化认同危机。

好在喧哗与骚动过后,站在21世纪的坐标系上,我们的文化反省和价值重估可以比100年前乃至十几年前更能向理性回归,民众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愿望也日趋迫切。正如国学大师冯友兰所论,“并世列强,虽新而无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中华文明何以成为世界几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正是在于它已“长”在人身上,依托非遗载体生生不息。联合国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已预见,代代相传的非遗能使各个群体、团体“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保护非遗无疑是炎黄子孙文化寻根之旅,破坏非遗则不啻于文化割脉行为。不夸张地说,非遗是民族的DNA宝库,是民族精神的大动脉。我认为,非遗蕴涵了中华民族极具个性化的宇宙观(如天人合一,让世人逍遥游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之境)、道德观(修美德行善举,成就了春秋汉唐多少君子风度、高士节操)、审美观(中和蕴藉,东方式意境和韵味仍不失为现代人浮躁心灵的脱俗剂)。

那么,如何让保护非遗成为当下全民的文化自觉?首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干部。中央领导近年高调表态,把非遗定位提升到“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在国家进入张扬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新阶段,很有必要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那些泛封建糟粕论者和唯GDP马首是瞻者),吹响新起点文化启蒙和补课的集结号,使之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保护观,与市场功利价值相制衡的人文价值观。如此,一些习惯于“天下

政绩出经济”的经济型官员方能坚定“保护遗产也是一种政绩”,在人财物投入上不再吝啬,并引领全体大众营造共建共享的崇文氛围。

“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喀布尔博物馆大门上的题词值得全人类铭记。当然,我们并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更非文化殖民主义者。我们亦期待人类文明在多元共生中平等对话,但拒绝被文化霸权同化。我们同样张开臂膀吐纳现代西方文化,但绝不是把民族本体文化先踩在脚下。中华文化真是诗意的文化,中华民族也是有诗性情怀的民族。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吧!以2004年加入联合国公约为新起跑线,中国正在准备打赢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这是为自洽而诗意地栖居在精神家园而战,更是为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主权和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而战!

人死艺亦亡,绝活成绝唱。这是许多地方文化工作者最不愿看到但又不得不随时准备面对的悲剧场景,也是半月谈记者最近跨省调研中听到最多、也最沉重的“一声叹息”。

人死艺亡:“人间国宝”三大杀手之老龄化——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一)

■半月谈记者周清印

“人走了,把一身绝技和宝贝也带走了”

2008年2月28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公众从551名传承人名单中遗憾地发现,有两位传承人在评定期间就已于当年元月谢世,分别是川剧六大传承人之一的陈安业、苏剧两大传承人之一的蒋玉芳,去世时一位71岁,一位86岁。

到2009年6月,我国文化部已连续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半月谈记者注意到,这大约200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龄大都六七十岁;再浏览各省份命名的省级传承人,耄耋翁媪也大有人在,年富力强者甚稀。

福建省文化厅曾于2008年七八月间组织过摸底调查,记者从调查清单看到,该省首批省级传承人232人(含国家级55人)中,平均年龄59岁,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而且,大部分传承人处于中低收入状态,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约占32%,在1万到3万的约占47%,3万到5万的仅占12%。45.5%的传承人没有社保,27.6%没有医保。

“非遗消亡这么快,很大原因就是我国传承人整体进入高龄时代、银发时代,老艺人们死亡的速度加快。”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局局长杨国良对记者连连慨叹,“2002年至今,楚雄州就有7位省级传承人接连去世了。”

在云南丽江古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之典的记忆中,1983年丽江知名东巴还有

62个,现在已不足10人,多至垂暮之年。2003年8月,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时,十多个参与翻译经典的东巴大师们早已乘鹤而去。英国《独立报》曾经刊载《正处于消失危险中的最后的东巴》,惊呼纳西东巴文化即将在这个星球上消失。“人走了,把一身绝技和宝贝也带走了。”李之典惋惜不已。

半数传统手工艺濒危

在中华民族非遗大家族中,各类传统手工艺蔚为大宗,一双“手”变幻出现代机器化大生产不可复制的百态之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认为,尽管现代工业生产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现代文明,但是对传统手工业不能弃若敝屣,在西方一些后工业化国家,人们已重新发现了手的价值(最精致的西装都是手工缝制的)。

然而,当下现实不免令人忧心忡忡,我国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三种方式,即家族式、师徒式、社会化传承,大都举步维艰,危机潜伏。

“我是金家第五代传人,女儿要不接班,老祖宗发明的御窑金砖工艺就必定在我这一代失传!那样,我金梅泉就真成了历史的罪人。”金梅泉的御窑砖瓦厂偏居于江苏苏州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平素人迹罕至,几间旧屋算是厂房,几个村民算是雇工。“我们这儿烧出的可是金砖,全国独一无二!过去进贡明清皇家建筑专用,你们从北京来,故宫金銮宝殿上当年铺的就是这里烧出来的金砖。”从金梅泉如数家珍的介绍中,记者领教了“炉火纯青”四字的分量。金砖独门技术在于选土、炼泥、烧坯——选土要选地下中层土,上层浮土和下层沙土一律不用;炼泥则耕牛先踏,再用人踩,踩出黏性为止,类似和面;烧坯周期长至一年半载,火候全凭工匠拿捏。如此这般,方能烧出一窑“敲之有声断之无骨”,“雕之有纹踩之不滑”的特种砖来。

金梅泉年过花甲,有女无子。他被评为国家级传承人后,常对女儿晓以大义,使之最终辞了工作,接任厂长。如今,金家第六代女掌门人踌躇满志,可是父亲时代的两大发展瓶颈同样令她无计突破:原料日益紧缺,黏土不可再生;文物古建修缮市场需求不旺,古典“文化砖”的生存空间十分逼仄。

与金梅泉的父女传承相似,徐竹初的福建漳州木偶雕刻走的是父子传承之路。在他的木偶世界里,木偶不是“木头人”,尊尊神态活现,有情有义。从徐氏木偶的第一代算起,木偶制作技艺薪火相传,到徐竹初和儿子徐强,已是第六代和第七代。令年逾古稀的徐竹初困惑的是,传统木偶剧观众严重流失,今人已丧失把玩木偶的那份闲情逸致,知音日稀。木偶雕刻费时费力,经济上却没有大的收益,吸引不了当地80后、90后一族涉足此行。

为了吸引年轻学徒,福州脱胎漆器国家级传承人郑益坤甚至将自己的工资、津贴全部花在漆艺和学徒身上,但由于工艺程序复杂、市场萎缩和家长反对,学徒们最终只得另谋出路。“我这一辈子,虽不敢断言已熟谙漆性,但闻惯了漆味,只觉得是种香气。”73岁的郑益坤老人是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画的《金鱼盘》能惹得小猫围着盘子团团转,美学家王朝闻看后曾打趣说:“气死猫。”然而,世易时迁,今年4月20日,在福州民间艺术博物馆几间漆味四溢、光线暗淡的作坊里,半月谈记者只看到寥寥几名工匠面无表情地制胚、涂彩。这里幽僻之极,仿佛被市井红尘早已遗忘。

除了家族式传承和师徒式传承,社会化传承这条路似乎也越走越窄。

随着全国院校合并或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的专业调整,作为培养人才重镇的工艺美术院校大多数教学定位不再注重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传授。10年前,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没有了“工艺美术”专业,“设计艺术”(后偏重电脑制作)取而代之。再加上现代社会价值观和劳动观的改变,面对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以及沉淀期长、出师慢的工作状态和无法

与高薪行业相比拟的工资待遇,大中专毕业生更容易被别的新兴行业所吸引,真正进入工艺美术行业又能呆得住的比例很小。

南京云锦曾在康乾盛世创下秦淮河一带机杼声彻夜不绝的辉煌。近年来,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与南京市教育局有计划地把云锦专业列入职业教育范畴,联合办云锦职业中专班,缓解了中等技术人才缺口。不过,令记者惊讶的是,在南京市云锦研究所及其织造现场,只碰到一名大专毕业生。他叫蔡向阳,27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带他的老师周双喜最近已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跟记者聊起自己唯一的大学生弟子,周双喜眼神里写满期望:“坚守是一种修行,需要年轻一辈练才力,更需要练定力。”

能否新老薪火相传直接关乎一个个传统手工艺行业的生死存亡。在福建省文化厅采访,该厅社会文化处处长梁祥霖给记者列举了一大串濒临失传亟待抢救的非遗清单:福州软木画、福州金箔和黄金漆画、福安银锡饰雕、莆田纸扎布扎、漳州木版年画、永春纸织画、泉州竹编、畲族苎布织染缝纫、宁德廊桥制作……

“漳州木版年画、连城雕版等目前传人断代,部分刻版已虫蚀霉烂,许多珍贵古刻版已流落海外。”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朱还向半月谈记者透露,“漳州八宝印泥主要技术属产品核心机密,只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但目前难以物色到道德责任和艺术灵性兼备的传承人,其传承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刚完成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艺美术行业最大规模普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红透露,从1979年到2006年,我国共评授了36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已有1/5相继去世,在世的大师平均年龄约58岁。截至2006年,我国共有3025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仍从事工艺美术的只有1693人,仅占55.9%,其中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的600多人,约20%。

普查还发现,我国764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的品种因后继乏人等原因而陷入濒危状态,有的甚至已经停产。

在工艺美术行业驰骋20多年的王山在2005年就任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不久,便立志组织拍摄专题纪录片,对年事已高的工艺美术大师的技艺进行抢救性拍摄。全国石雕专业唯一一位国家级大师卢进桥被确定为第一个拍摄对象,但直到2009年资金到位,拍摄工作才重新启动。今年2月17日早上,王山带人冒雪赶往河北曲阳县,车还未驶出北京,便接到卢进桥昏迷住院的消息。还没等他们赶到医院,这位长者已撒手人寰。

这桩憾事更促使王山拼命三郎般地加紧抢救性拍摄,并奔走呼吁牵头立项这次工艺行业普查。他在与死神赛跑,因为他知道,时光如梭,越来越多的工艺大师情况会变得“有些不妙”,危在旦夕。

半个世纪消亡了100个传统地方戏剧种

在2006 年5 月国务院公布的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戏剧类以92 项的数量位居榜首,足见其家底之厚。然而,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当时有367个戏曲剧种,但时至今日,仍在演出的剧种仅为267个,其中不少属“天下第一团”(仅有此团)。也就是说,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各类剧种消亡了100种。

在全国林林总总的剧种中,京剧还算是走红运的,除了归因于“国剧”自身博大精深的魅力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毛泽东时代对革命样板戏带有政治色彩的非常态重视和改革开放时代历届中央领导对弘扬国粹的特别关怀。因此,尽管整个京剧演出市场并不太景气,但仍然能大体维持生旦净丑流派纷呈,传人不绝。2009年5月15日至18日,京剧“四大须生”流派之一杨派鼻祖杨宝森诞辰百年纪念演出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四天,在首场“一轮明月”名

家演唱会现场,半月谈记者真切感受到昔人乘鹤虽去,但杨派传人香火不熄,其中不乏于魁智这样的青年领军人物,当代观众也才有缘在“一轮明月照窗前”的古典意境中一品杨派唱腔那种沁透人骨髓的沉雄苍凉。

相比之下,打上鲜明地域文化胎记的数百种地方戏,却大多享受不到这种福泽而“江河日下”了。农工民主党中央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披露的调查数字很不乐观:20世纪我国有戏曲360多种,目前除有60到80个生存状况尚好外,其他剧种多数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有地方剧种52个,现在仅剩28个;安徽省的地方剧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个衰减到现在的7个,当时34个专业庐剧团也锐减到现在的2个。农工民主党中央专题报告发出抢救地方戏、培养戏曲人才的呼声。

戏曲人才何在?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去,成了莆仙戏名旦、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王少媛内心深处不堪承受之痛。她向半月谈记者回忆,6年前,自己从福建仙游县鲤声剧团团长岗位卸任,到莆田艺校当校长,志在培养一批后起之秀接班。现实却让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艺校培养了两届35名学员,几年下来,34个都改行走了。

“要知道,他们要传承的可是被公认的宋元南戏活化石,比昆曲至少还早200多年,比京剧更早400多年呢!”在夜色笼罩下的莆仙戏大剧院工地旁边,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尚清喃喃而痛惜地对记者说。不过,在莆田市政府的重视下,2007年,免费招收了40来名新生入校学习莆仙戏。李尚清把这40多棵新苗视若莆仙戏薪火相传的“芦荡火种”。“未来不管怎样艰难,也要设法让他们扛下去。因为,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莆仙戏眼下真的已到了生死边缘!”讲出这番话时,记者能感觉到,这位老文化局长别有一种庄严和悲怆。

8年前为中国攀摘首批世界级非遗桂冠立下首功后,昆曲多少由冷转热,然而同样仍难冲出表演人才流失的重围。十几年前,全国还约有800人从事昆曲工作,号称“八百壮士”,如今许多中老年传人或退休,或亡故,或寓居海外,剧团行当不齐。昆曲600年,向来生旦两大行当并重,共塑东方刚柔中和之美,而今活跃在昆曲舞台上的青年小生演员在全国不超过20个。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小生主演俞玖林对半月谈记者坦言:“北京电影学院每到招生旺季,就会排起长龙一般的报名队伍,可谓千里挑一。相形之下,昆曲行业生源太少,优质生源更是奇缺。即使好容易招到几个苗子,又经过一番培训成材,也往往会因单位待遇和职业社会地位不高而转行。10多年前和我同时咿呀学曲的94级昆曲班同学大多数都没有在昆曲传承之路上走到底。”

今年4月25日深夜,穿过桨声灯影,记者去苏州石路山堂街探访俞玖林当年昆曲班的一位同学。痛感于昆曲及其艺人在市场大潮中日益被边缘化、弱势化,这位同学几年前和朋友下海开了一家吴门古琴文化会所。说是下海,却不以赢利为主,更多的是自娱娱人。会所每月总有雅集活动与君子淑女相约,古琴独奏、汉服展示、香茗品饮,当然,也少不了昆曲吟唱。昆曲这朵“空谷幽兰”,始终是这位同学的至痛也是至爱,一如戏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她期盼有一天昆曲艺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声望和待遇提升到本该有的高度,昆曲职业跻身太阳下最受尊敬的一批职业。

除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戏剧以外,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礼仪、原始宗教信仰等众多非遗领域,半月谈记者都能强烈感受到传承人青黄不接、文脉难续的悲剧氛围。江苏省文化厅非遗保护处副处长冯锦文甚至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自己从事非遗保护后的非常心态:“老是担心哪一位老传承人死了,哪一个非遗项目在自己手上废了或者变异了。我们非遗处同志每天牵肠挂肚的都是这些人,这些东西。我们必须加速度、超常规地抓紧抢救和保护,一年有2/3的节假日都泡在这里面。

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需要完成的事情太多,压力太大。”就在记者采访该处的当天,又一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从冯锦文和他的同事们手中最后整理汇总出来,向社会公示。

亟待以科学保护观构建对“人间国宝”的活态保护体系

的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渗透在血脉中的文化,是以人为载体、长在人身上的活体遗产,因人而生、因人而传。日本首创的“人间国宝”认定制度堪称第一个“活的人类财富体系”,值得我国借鉴。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被认定的“人间国宝”都是在工艺技术上或表演艺术上有绝技、绝艺、绝活的老艺人。这一认定和保护体制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鼓励,目前已在韩国(1964年)、泰国(1985年)、菲律宾(1994年)和法国(1994年)等得到推广。

我国自从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正式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文化部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初步建立起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和四级传承人名录体系。但根据半月谈记者调研中听到的基层意见,对各级传承人普遍重申报轻保护,无论是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都是象征性的,没有太多实质意义。很多地市都未把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级保护经费更难保证,杯水车薪,而且发放拖欠。

相比之下,起步早的日本已形成一套货真价实的激励扶持政策。一旦认定为“人间国宝”后,日本政府就会拨出可观的专项资金,录制保存其作品资料,资助其培养传人,改善其生活和从艺条件。不但国家对“人间国宝”在经济上给予不菲的补助,在税收等制度上给予优惠,各民间专业协会、社会团体也被吸引进来合力赞助。

稍感欣慰的是,已有个别省市着手解决传承人命名“含金量太低”的尴尬。在全国首创代表性传承人命名制度并被文化部推广的江苏省,给第一批31名省级传承人不仅发了证书和奖牌,还对每位带徒传承人发给1万到3万元的项目资助。仅这31名传承人近两年就带徒传艺103人,并通过集中教学等培训社会学艺人员895人。冯锦文向记者透露,下一步,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还要专设“传承成果奖”,以重金评选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学徒。

当下,我们实在有必要树立针对非遗传承人的科学保护观。这种科学保护观应是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保护。既要提高其政治地位和社会美誉度,也要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扶持,还要有法律上的权利保障(包括知识产权保护)。

这种科学保护观更应是富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保护。对“人间国宝”们不能只是临时关怀、临终关怀,而应是一种基于共建共享人类精神家园的终极人文关怀!

人老艺亡后继乏人,绝不止是传承人个体的悲剧。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国人对待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认识态度出了问题。对文化价值观出现的倾斜和误判如不矫正,将危及国家文化主权。

和而不同:“人间国宝”三大杀手之全球化

———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二)

■半月谈记者周清印

反省现代化:让文化激进主义回归理性

“都是些封建糟粕,要在过去都是要大加批判破除的。现在能让它们在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中自生自灭,就算是很宽容、很不错的态度了,更何奢谈保护二字?你们中央新闻宣传媒体,到基层调研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啥意义!”这是一名市级宣传部部长对半月谈记者当面抛出的诘问。而该市一位政府领导的话更让记者震惊了半天:“老百姓要吃饭,遗产能当饭吃?我们这里文物遗产多了,物质遗产都保护不过来,非物质的摸不着看不到,既然不是东西,挤出财力保护它不是犯神经吗?”

震惊之余,记者意识到,这两位党政干部的立场、观点在一些地方颇有代表性,从中足见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误读之深。

记得鲁迅先生1925年在《华盖集·忽然想到》说过一段话,喊出了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强音,曾经震撼无数五四青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在青年时代也曾被这段话打动过。然而现在,田青恍然省悟,鲁迅当年所欲“踏倒”的,用今天的眼光看,几乎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今天要保护的”。

“三坟五典”是三皇五帝时期的遗书;“百宋千元”指清代两大藏书楼,分别因藏有100部宋版书和1000部元版书而著称;“金人玉佛”是珍奇的宗教工艺品;“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则是珍贵的中医药财富。而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明确界定: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与上述相关的文化空间。

历史地看,在一个积贫积弱、封建专制、列强欺侮的时代,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家国的富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要担当起思想启蒙的道义,反思自己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情绪未免“爱之深,恨之切”,即使有些“矫枉过正”,也是可以理解的。田青认为,脱离反帝反封建狂飙突进的时代环境而用今天的标准和视野来苛责鲁迅先生,当然是不应该的。但是,在80多年过后,在我们跨越生存、温饱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用那时候的偏激观点来粗暴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相当不公正的。

在保护非遗面前,重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干部

事实上,半月谈记者明显感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国学界和海内外比较文化学者都持续热烈地探讨古今中西文化的优劣,中国乃至东方文化遗产中的诸多精华和优势愈来愈多地被重新发现,价值得以重估。传统文化复苏热背后是一种重塑文化认同的理性回归。不仅“文革”中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化暴力早被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砸烂孔家店”的文化激进主义论调近年也被部分扬弃。被鲁迅先生讥讽的梅兰芳代表的京剧不仅没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反而大美无言,历久弥香,和其他被傲慢与偏见长期围攻的众多古典艺术一起,尊荣地站在国家级非遗方阵的最前列。

不仅鲁迅先生,毛泽东的“精华糟粕二元论”也被推敲和修订。没有一个人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中统统是人类“精华”而没有封建“糟粕”,问题是,仅仅用“精华糟粕二元论”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56 个民族的丰厚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仍然是一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维。田青等文化学者就认为,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

那么,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亮点何在?究竟哪些智慧因子或元素可以为现代化兼容,甚至补现代性之缺?记者认为,大抵集中在思维方式、人与社会关系两大块。季羡林先生晚年研究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思维方式偏向于整体性、综合性、模糊性,堪济西方分析性思维之穷。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近年又将其展开多种阐释:混沌、天人合一、执两用中、一分为三、五行相生相克、反者道之动。

至于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学界更是挖掘出许多亮点,常被提及的几大关键词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齐治平、匹夫有责、民为邦本、和为贵、和而不同、发乎情止乎礼,等等。可以说,这些思维方式和社会思想的精华,不仅滋养了汉族上层士大夫文人的血脉,而且广泛辐射到各民族各阶层百姓中,甚至在草根最底层保存最原真,繁衍最顽强。

从这个视角看,欲寻民族之魂,深入民间挖掘非遗是一条必经之路。

尽管如此,少数文化先觉者们的奔走呼吁并不能一下子扭转现实文化困局,尤其是刷新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认识误区。记者在调研中觉察,有不少地方官员包括主管宣传文化的官员仍“雷打不动”地认定,传统民间文化遗产糟粕大于精华,与现代化格格不入,已跟不上社会进步节拍。“何必依依唱挽歌,该淘汰的就让它淘汰吧!”

倘若都在这样的执政思想指导下,我们的非遗将面临一个危险境地,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段故事传说、一折骨子老戏、一件手工艺、一张药方、一幅版画、一座古建、一项礼仪、一种信俗永远地消失了,而蕴涵其内的一个个民族活性基因也被破坏掉,遁于无形。

看来,在保护非遗面前,重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干部。有必要在当前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将文化认同教育纳入其中,对那些偏重经济建设的领导干部先来一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文化启蒙,继而向大众普及。否则,中央高倡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就会失去源头活水。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同质性风险

进入新世纪,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裹挟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则使部分国人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又一次得到强化,民族本体文化认同再度受到威胁。

汉族文化近年受到的冲击不可小觑。江苏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冯锦文切身感受到外来流行文化对本地吴文化、金陵文化和维扬文化等的侵入。“江南水乡不少婚丧嫁娶的礼俗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吴地某些土生土长的戏剧、音乐、美术不同程度地淡出社会公共空间和大众关注焦点。外来的、现代化的、新的文化消费品种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的传播对年轻人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忽略、淡漠甚至逆反,特别是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多民族聚居地区同样难以置身全球化世外而独善其身。人类学学者和少英调研发现,尽管云南省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成绩是主流, 但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双刃剑不但使云南许多人口较少、文化底蕴相对不足的民族面临着民族文化特征消失的危险, 也使白族、纳西族等文化底蕴较为厚重的各民族文化受到强烈冲击,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所同化或消损。

在古城丽江,神奇的象形文字与古老的东巴教, 古雅的纳西古乐,闲适的庭院生活等,构成了纳西人缤纷而自洽的文化生态。而现在,古城内约70%的纳西族儿童已不会讲纳西话了;除一些中老年妇女外, 年轻人只是在民族节日和迎宾活动才会象征性地穿一穿本民族服装。更突出的问题是,很多土著纳西族居民搬离了古城,外来经商或务工者大量涌入。随着居民“置换”而发生的便是古城文化的“断裂”和“置换”。和少英担心,长此以往, 古城极有可能仅剩下一具缺乏纳西民族文化内涵的躯壳。

“热爱自己的民族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刀亚斌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出现在记者面前,她身着鲜艳筒裙,高盘孔雀式发髻,髻间斜插红花,耳边点缀饰品。“许多傣族女孩子不会梳这种传统发髻了,我主管文化宣传,得带头树形象。我平常劝说本地傣族女孩梳傣族发髻,不要都去染黄头发。”刀亚斌对半月谈记者说,“云南多个民族都是爱舞蹈、有信仰的民族,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三代人的孔雀舞,都从自然物的灵性中找到人性之根。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年轻一辈,要有民族自信心,信心、信仰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自己对自己的民族都没有认同感,怎么能指望让别人认同呢?”

位于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的傣族园由曼春满、曼将、曼乍、曼嘎和曼听5个傣族村寨组成,一江连六国的澜沧江和泊龙得湖形成天然屏障,使这里的自然生态和傣族文化生态得以较好保存。尽管如此,傣族园副总经理陈春林对记者直言不讳:“越来越多的青年对母语生疏,男孩子一般会写些傣文,但许多人会以说傣语为耻。傣寨里现在最缺刻贝叶经和习练傣刀傣拳的年轻人。”

更让傣族园管理者痛感棘手的是,传统干栏式竹楼建筑在钢筋水泥建筑时尚的冲击下也在变异,傣族园为此先后制定了《傣族园景区干栏式建筑保护与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但仍阻止不了傣家凤尾竹楼即将消失的悲剧发生。园内钢筋水泥结构的异化建筑还在继续拔地而起,许多村民依旧抱有建盖洋楼的想法。为此,傣族园副总经理邱洪伟今年专门写了一份提案,半月谈记者看到提案连用几个感叹号表露心绪:“实乃势单力薄!望楼兴叹!”

当然,对待非遗我们也应当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进化观,非遗的起死回生也要顺乎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些非遗的消亡(如打上百越民族标志的独龙族女文面、傣族男文身等习俗)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我们不必强行让它发扬、普及开来,但至少应当忠实记录、留存下来,保存也不失为一种保护。

和而不同,同则不继

诚然,全球化为人类不同文明跨时空对话创造了难得机遇,但对中国这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而言,如果听任别国文化强势袭入,势必动摇文化母体,危及文化主权,使中华民族自我身份的个性化认定出现集体性迷失。

早在经济全球化浪潮袭向文化领域之初,国际社会就作出了敏感反应。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大国法国拒不低下高贵的头,认为美国文化泛滥是一种文化殖民,拒绝美国取消文化产品进口配额和限制的要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提出:“中国和法国一样,穿越一个个世纪却始终保持强韧、富有生命力的文明,这两个国家有义务确保它们的文化在现代大通讯网中的地位。”

而在当下中国,要守住中华文化个性不被“偷换”,首先亟待加快保护非遗的立法进程。在今年两会现场,半月谈记者听到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语急情切地呼吁,全国有8个省市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法规,目前迫切需要全国人大出台一部国家级非遗保护法。

周和平同时建议,将非遗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进教材和中小学课堂,针对不同教育层级开展非遗普及教育。冯锦文也对半月谈记者说:“尤其要让非遗进校园,让未成年人走出去接触并享受非遗成果,培养其好奇心、亲近度。还要借助主流媒体、新兴网络媒体等舆论阵地普及推介,让民众对祖先、对地域优秀历史文化心怀敬畏。说到底,非遗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实际上是一个人、一群人对所在区域生活状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教育,展示也是一大有效途径。张艺谋在策划奥运会开幕式期间,曾向专家组顾问季羡林咨询,这位近百岁的文化智叟特别提到勿忘“抬出孔圣人”,其他顾问成员也一致建议凸显“中国元素”,再现东方神韵。当去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撩开面纱,不仅海外惊艳,国人也有久违之喜:鸟巢中央场地,平坦如一张巨大书案,一卷古画轴款款打开。古琴《高山流水》悠悠流淌,15位玄衣舞者跃上画卷,变幻着肢体语言,泼洒浓墨,腾挪笔锋。诸子智慧、四大发明、文房四宝、汉字唐诗、昆曲京剧、礼乐编钟、提线木偶、太极武术……记者当时粗略计算,不下20多项中华独有的非遗在开幕式上一幕幕呈现出来。

“用最现代化的手段,向全世界展示最古老的中华文明!”沿着这一文化创意之路,张艺谋不辍地涉足《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大红袍》等“印象系列”。这位第五代新锐导演已经不自觉地成了中华民族古老非遗的忠实展示者、成功推介者。

2007年全国遗产日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华世纪坛观看中国非遗专题展时的一番动情之语,后来被各地文化工作者每每提及。在这位大国总理心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他说:“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如果说文化遗产糟粕论和价值虚无论者在保护非遗行动上表现出的是一种不重视、不作为,而单单偏重非遗商品价值的某些地方政府和商人又表现出某种乱作为。近年许多地方一味奉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少写进党委政府红头文件),在掠夺式旅游开发和过度产业化包装热中,部分非遗沦为功利性工具,其文化本体功能反被屏蔽。乱作为同不作为一样,都会给文化遗产事业永续发展埋下祸殃。

变异失真:“人间国宝”三大杀手之商业化

———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三)

■半月谈记者周清印李怀岩蔡玉高

火了旅游,失了原真

去年9月,贵州斥资3亿多元对世界最大苗寨——黔东南西江千户进行大动作改造,一

时引起各界争议:是保护还是破坏?

我国非遗富集的地方不少是贫困地区、偏远地区、民族地区,“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些地方生存压力大、发展冲动强,最直接的捷径是把大量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和民俗开发成旅游产品。遗憾的是,有不少为了急功近利迎合市场而变味变质,陷入过度商业化开发误区。

以下做法在很多旅游区屡见不鲜,风潮甚猛:凡是唱得好的民歌手和舞蹈者都进了旅游区,成了关在笼中的金丝鸟,艺术与生活距离越来越远;一些时空跨度大的民族原生态歌舞和民间礼俗原本只允许出现在特定的节日或场合,却被集中在仿建的“民俗村寨”以互动体验供游客娱乐,变成了平淡而粗制滥造的商业秀;刻意制造假冒伪劣民俗,“伪民俗”取代真民俗(这在“婚姻”等习俗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游客上当后大呼“民俗也要打假”……诸如此类对文化遗产肤浅的解读和滥用,已很难从根本上保护本已脆弱的非遗。

辩证地看,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原非水火冰炭。将部分非遗保护和开发作为特色文化产业来运作,不仅可以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经济支撑,也能为非遗资源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但这是指合理利用,而不是一味非理性开发,以创造经济效益至上。事实上,当我们对非遗保护工作还没有做得很到位时,就将其盲目推向市场过度利用,等于把原生态非遗撕成碎片,各取所需,显然违背保护初衷。

壮大了产业,丢失了核心

半月记者调查发现,在非遗众多门类中,属于生产性非遗范畴的传统手工技艺相对最容易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走向市场,实现商品价值。但即使在此类非遗生产性方式保护问题上,许多专家也呼吁慎言产业化,以免使非遗发生变异,变得偏离其宗。著名民俗学者乌丙安称,许多地方领导一听“利用”很高兴,但何为“合理利用”,则很难界定,由于各个非遗项目的可生产属性不同,有的适合成规模开发,有的根本不适合。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用产业化思维大规模开发生产性非遗的流行导向,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发出预警:“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完全是两回事,产业化要求低成本、大批量生产,这和手工技艺的生产正好相悖。传统红木家具企业产量虽然低,但讲究质地精良、技艺精湛,一辈人用完了,下一辈人还能接着用。而且,产业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如机器制作紫砂壶,每把壶都一样,那就失败了。”

在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指着大花楼一架木织机对半月谈记者说:“中国三大名锦中,蜀锦、宋锦手工织造技艺大体可以被机器替代,但机器绝不是万能的,南京云锦以通经断纬、逐花异色独步,其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全靠个性化想象和灵活性操作,心到手到方能成就一幅幅形态各异、灿若云霞的云锦。我们之所以有信心拿木机妆花这一核心绝技申请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它巧夺天工,电脑等现代机器手段根本无从复制。”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一直被誉为文化遗产的守望者,他现在痛心疾首的就是,当前很多地方对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多来自“长官意志”和开发商的商业策划,既没有专家组的参与和严格审定,也没有专家的文化智慧和科学眼光,甚至简单地与地方政绩和经济收益挂钩。即使有个别专家被请去出主意,最终也是官员拍板和开发商说了算。某些官员和开发商还理直气壮地认为,文化遗产被产业化了,赚到钱,就是得到了重视,起到了作用。冯骥才则反驳道,文化遗产一旦被产业化,就难免被按照商业规律解构和重组,经济潜力较大、能成为卖点的便被拉到前台,不能进入市场的那一部分则被搁置一旁,由此造成非遗被割裂与分化。古村落中的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学(民间史诗、传说、故事、歌谣等)就是

消失得最快的非遗。

的确,对于非遗保护而言,产业化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则反成伤害。毕竟,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产业化包含以下要素:市场化的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非遗毕竟是文化,是超越私有与利润的人类共有的精神意义。而要解决二者的矛盾,就需要建立起非遗市场化、产业化后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利润分配体系,在坚持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遗的生存发展空间。

秀出了政绩,割裂了文脉

如果说以上保护非遗行动是打着旅游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旗号,客观上对非遗造成了一种建设性破坏,那么,还有一种政府行为则是一种破坏性建设。首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8)》前不久出版,担任该书副主编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苏杨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长期以来,在“经济挂帅”的思想下,许多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为旅游产业发展让路,而且常常为经济建设让路,作牺牲。

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浪潮中,尤其是无约束的工程热、建筑热和房地产投机活动中,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将一座座旧城摧残得面目全非,将一片片积淀丰富文化信息的历史街区夷为平地,造成传统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和城市记忆的消失。尽管国家对基本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有相关法律法规,但地方文化局和文物保护部门与城建、工业等强势部门相比,往往处于下风。

最近在南京采访,记者听到市民热议29人上书叫板地方官、保卫老城南的新闻。梁白泉、叶兆言等29位南京本地文化人士联名上书《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信函反映:自今年年初以来,位于秦淮区、白下区的最后的金陵古城,却突然启动了规模空前的“危改”拆迁。据称,这次在金陵古城施行“危旧房改造”的主旨包括了“加快扩大内需”,“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南京楼市迎来重大利好”。29人痛陈: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单位惨遭拆除,用于房地产开发;在三山街,江苏酒家、张小泉刀剪店等多家著名老字号即将在“危改”中消失……

而在非遗点密集的一部分农村地区,新农村建设变成了片面的村庄改造和民房建设,文化村落被铲平,建成整齐划一的新楼(湖北的土家吊脚楼在新农村建设中就被大面积拆毁)。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群众文化馆副馆长张欣对半月谈记者痛陈:“有些县乡领导,热衷于搞安居工程,搞整村拆迁,传统特色村镇民居破坏严重。居之不存,附着其上的日常起居民俗习惯也随之消散,成了断线风筝。”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资华筠也提出,新农村发展战略应把文化保护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非遗创造主体——广大农民在新的社会环境里快乐享有其传统文化成果。

城乡破坏性建设开发热中,看似破坏的只是有形文物,其实同时把无形非遗也悄然葬送了。温家宝总理曾经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

遍观欧洲国家,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发展旅游,都必须服从遗产的保护,文化是城市和旅游经济的灵魂。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在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同时,如何尊重当地群众追求现代生活的权利?在张扬精神活动崇高人文理想的同时,如何又不压抑领导干部追求物质利益和科学政绩的适度冲力?这的确两难。但是,正如有识之士所言,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遗产破坏的高危险期,尤其是在当下举国投资保增长、保民生的特殊时期,更需要端正我们的遗产价值观,确立科学保护观。作为中华文明根脉上最生动也最脆弱部分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容不得我们再肆无忌惮地刨根割脉了。把根留住,让脉永续!

根在民间

——彩云之南:保护非遗进行时

■半月谈记者叶含勇李怀岩

云南是中国世居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元文化形态共生带,堪称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矿,也是国家两个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之一。

保护非遗,云南动手早,用力深,效果显:2000年制定全国第一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3年在全省范围展开大规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普查,访谈对象达69187人次;分三批命名了64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名录体系,先后有71项民族民间文化奇葩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探求非遗保护“云南经验”的真谛,半月谈记者最近深入“彩云之南”——

节日狂欢:三月街,泼水节,火把节

就在很多汉族青年感到春节年味越来越淡的时候,不少民族地区的节日却过得越来越火。4月,半月谈记者就赶上了两个火爆的民族节日:大理三月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

“千年赶一街”,今年的三月街民族节于4月10日~4月16日举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赛马、情歌大赛、武术表演等传统游艺,更能看到首次亮相三月街开幕式的非遗展演:“千年古街”(三月街)锣鼓开道,1000多名群众演员鱼贯而入,超大型木桶染缸推出“白乡扎染”,彝族汉子踏出粗犷的“彝家打跳”,柳枝葫芦飘出白家“绕三灵”……

据大理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周丽斌透露,4月10日当天,全州有9项国家级、13项省级、100多项州级非遗得以集中展示。明年大理还将积极促成全省或全国非遗项目在大理展演,逐步将其做成三月街的一个品牌。

“泼湿一身,幸福一生”。4月15日9时,随着“波章”(傣族宗教仪式主持者)虔诚地走上澜沧江边的取水台,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取水仪式开场。12时,“吉祥水”被送到滨江公园泼水广场,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宣布泼水大联欢正式开始:6万人一起开泼,“水、水、水”欢呼声此起彼伏,泼水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一位新华社记者从泼水现场归来后奋笔写就一首长篇五言古诗《泼水节颂》,其中有数句真切如画:“发肤虽云贵,今日不惜身。出门便相泼,俱是陌生人。锵锵象脚鼓,袅袅孔雀舞。凤尾竹楼女,菩提树僧侣。昨日勤织布,今日成泼妇。昨日小沙弥,今日成泼皮。男松紫襟扣,女褪绿筒裙。一泼日隐隐,二泼云沉沉。三泼天欲雨,也向人间淋。湿身亦未免,警察与士军。一州十三族,各族共一呼。出浴布朗汉,散发基诺姑。相逐且为乐,相戏不为粗。一江连六国,共饮澜沧江。缅老泰柬越,远来贺吉祥。舀尽澜沧水,瓢泼向太阳。泼去千年垢,祈福万年长。午后出门望,泼喊犹更狂。全城无干处,傣寨陷洪荒。茫茫皆人海,人海水茫茫!”

西双版纳州州委宣传部黄臻科长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西双版纳先后有傣族泼水

节、基诺族大鼓舞、布朗族弹唱等1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成为云南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州。

2008年奥运会期间,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型风情歌舞《太阳女》在北京海淀剧院连演3天,尾声部分让观众记忆犹新:最美丽的彝族姑娘——太阳女捧来了太阳的火,烧红了彝家人的红火塘,点燃了一束束激情的火把……

火把节期间,人们点燃火把也点燃激情,排成长队在夜幕下的田野山冈竞相奔走放歌,最后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围绕四周跳起欢乐的“达体舞”。“如果一生中不曾举起狂野的火把,真可惜了这双手!”楚雄归来,当代诗人洪烛留下了这样炽热的诗句。

歌舞海洋:锅庄舞,热美蹉,章哈调

云南向来被称为“歌舞的海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南已收集各族民歌、民曲2万多首,舞蹈6000多套,器乐200多种,民族乐器多达300余种,是中国民族乐器数量最多的省份。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半月谈记者见到了当地歌王杨庆科。炉膛里松木熊熊燃烧,75岁的老歌王侃侃而谈:“14岁跟着爷爷学锅庄,年轻时与别的村庄比赛对歌,能从路上唱到家中,边唱边跳绝不重复,3天3夜不合眼。”这一壮举为杨庆科赢得了歌王美誉。

迪庆州群众文化馆馆员阿新告诉记者,为了传承包括锅庄舞在内的各族民间舞,该中心已出版《欢乐香巴拉》等VCD教学光盘,把广场舞普及到了全州3县12乡镇城乡社区,普及率达85%。

在纳西族地区,还流传着一种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舞蹈音乐——“热美蹉”。著名纳西族学者宣科深入研究发现,热美蹉起源于先人对自然的恐惧心理:“热美”是一种精灵,专门吮吸死者灵魂,为保护亡灵,人们在守灵时边唱边跳,以吓唬和驱赶“热美”。至今,热美蹉还在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保存完好。古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之典介绍说,大东乡于1990年初组建热美蹉艺术团,成立“大东乡热美蹉协会”,引导民间组织培养新一代热美蹉继承人。

如果说热美蹉是纳西族歌舞的乳汁,那么章哈就是傣族人生活中的盐巴:没有章哈的生活,就像饭菜里没有盐巴一样乏味。章哈,既指“歌手”,也指傣族传统曲艺唱曲形式。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委宣传部部长刀亚斌说,今年泼水节,由她担任总顾问的勐腊县大型歌舞表演《南腊之歌》,就是以章哈调为主旋律来设计各个舞段。

随着老一辈章哈的相继离世,这些年傣族民间听章哈的风俗已远不如前。为此,西双版纳州编印了第一本傣文版《章哈学习演唱手册》,对章哈艺人进行集中培训。从2008年起,云南省政府对省级非遗传承人给予人均3000元的传承经费。一些章哈收到这笔钱感动得流泪:“感谢对我们民间艺人的关心,派人送来了补贴,让我们享受到了祖辈做梦都想不到的幸福。”

手工技艺:白族扎染,东巴造纸,慢轮制陶

蝴蝶泉边,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扎染,从10多岁的小姑娘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几乎都会扎布,周城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

2007年,云南省文化厅向大理市下拨15万元经费,大理市政府配套3万元,专项用于白族扎染技艺等非遗项目保护。近年来白族扎染推陈出新,开发出彩色扎染,还派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围巾、扎染衣裙等工艺品,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与白族扎染技艺一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还有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和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等手工艺门类。

东巴纸是纳西族东巴(祭司)最重要的写经用纸,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有5000多卷。东巴纸植物原料来自“阿当达”(瑞香科丽江荛花),经过原料采集、晒干、浸泡等10余道工序加工制成,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迪庆州文化部门近年组织专人下乡实地调查,拍摄东巴造纸术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同时还落实了东巴造纸技艺传习基地,由州文化部门提供资助。

今年2月,在西双版纳州文化部门组织下,傣族慢轮制陶传承人玉勐到北京农展馆参加“中国非遗技艺大展”。展示结束时,除了部分陶制品由文化部非遗保护中心收藏外,其余全部以10倍于景洪当地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收入5000元以上。黄臻告诉半月谈记者,州里计划在玉勐等两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家里各建一个传习所,并在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傣族慢轮制陶传习基地。

民间信仰:贝叶经,毕摩经

西双版纳等地生长着一种类似棕榈树的阔叶树木——贝多罗树。傣族人民将这种树叶采摘下来,经过一定工序制成书写材料,把佛教经典、民族历史文化信息刻写在上面,然后装订成册,这就是贝叶经。

傣族人民视贝叶经为“运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但据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馆长段其儒调查,现在全州能正常刻写贝叶经的艺人已不到10个。为此,近年来州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出版《中国贝叶经全集》,现已出版60集,余下40集今年年底出齐。该州还计划在中国佛教学院西双版纳分院挂牌成立贝叶经制作传习基地,为现在还在从事贝叶经刻写的艺人举行拜师仪式,给他们发放生活补助和带徒奖金。

2008年11月,楚雄州举办《彝族毕摩经典译注》40卷首发式,这是国内首次对中国彝族毕摩典籍进行的一次大盘点和大展示。毕摩源于古代彝族父系氏族时代,是彝族传统社会的知识阶层和仪式活动家。长期以来,毕摩典籍多以口诵记忆与手写传抄的方式流传在民间,极易散失损坏。

把珍贵的彝族文化经典有效地抢救保护下来,这一梦想在2005年6月得以实现:由楚雄州投资1000万元的百卷本《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出版项目启动。楚雄州民委主任李有贤向半月谈记者介绍,经过近4年辛勤耕耘,目前100卷的篇目编译已全部落实。记者看到,2008年底出版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40卷,收录了滇、川、黔、桂4省区彝族代表性的彝文典籍和口传祭经、创造史诗、英雄史诗、叙事长诗。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彝族毕摩文化遗产巨著。

(新)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二十四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微专题二十四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背景材料】 2016年4月15日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落下帷幕。当晚安徽霍山县19岁女大学生殷怡航在“诗词大会”总共10场比赛中第一次亮相,却以绝对优势出其不意地击败了4位实力悍将,又成功战胜了守擂擂主,拿下了全国总冠军,堪称本次大赛最大的“黑马”。同《汉字听写大会》一样,2016年的《中国诗词大会》因其新颖的赛式,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于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起每周五晚20:00播出,至2016年4月15日,主持人是董卿,总共有10期,每期90分钟。在4月15日晚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中,经过“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的比拼,最终,十场比赛,第一次亮相的殷怡航,与守擂者李子琳在对决时,率先拿到5分,成为总冠军。 【考点链接】 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塑造人生。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几乎无一字无来历,每一句诗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诗词本身涵纳了关于节日的丰富的传统习俗,读之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读之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诗词涵盖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尤其值得继承和发扬。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亟待并行跟进,古诗文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提升的力量。 3.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诗是记载人类生命文化最早的文学形式,它给人类巨大的精神支持,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强大的文化精神,对社会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4.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中华诗词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统中华民族文明。也不是只知其文不解其义,而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5.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诗词本身经历的变迁和发展,始终都在记录着时代的面目,它本身固有内容的凝练性、结构性跳跃性和本身字词的韵律节奏性,让它区别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而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古代诗歌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6.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诗词作者来说,除了上述功能以外,语言是用来塑造诗词艺术形象的工具,也是沟通诗词作者和读者思想感情的媒介。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促进诗词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7.大众传媒的作用。从汉字听写大会,到谜语大会、成语大会,再到诗词大会,媒体人一次再一次地通过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让与国家要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成风化雨,引爆全民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潮。 8.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5万多首诗、2000多个诗人,这是其他国家与我们无法比拟的。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堪称文学典范。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古诗词文化。 9.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一要继承。二要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坚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也是义务。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有利于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成为我们最美的文化根。 10.教育的作用。李白的《静夜思》可以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锄禾》能教育学生们从小爱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随堂检测] 1.(2019·南通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C.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不受环境影响 D.不同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精细调控生物性状 解析:选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A错误;有的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不同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精细调控生物性状,D正确。 2.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下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不能得出的是( ) A.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D.若基因①不表达,则基因②和基因③不表达 解析:选D。花青素决定花的颜色,而花青素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基因①②③通过控制酶1、2、3的合成来控制花青素的合成。花青素在不同酸碱条件下显示不同颜色,说明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花色。基因具有独立性,基因①不表达,基因②③仍然能够表达。 3.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解析:选B。同一个体的体细胞内所含基因都相同,因为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产生的;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柳穿鱼植株A和植株B花的形态结构不同,其他方面基本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株柳穿鱼体内的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 B.柳穿鱼的叶肉细胞内不存在Lcyc基因 C.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达的原因是它被高度甲基化了 D.两植株杂交,F2中有少部分的花与植株B相似 解析:选B。柳穿鱼的所有细胞内都有该基因。 5.下图为喜马拉雅兔在受到低温作用后毛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最可能是( ) A.遗传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B.环境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C.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排

少数民族文化(配图)

中国少数民族及其服饰文化 段艳冰 2013.11 【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 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满族过 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 的是旗袍。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 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男子穿 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维吾尔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褂子,外系腰带。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 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 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 居区。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 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 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之称。 回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宁夏为主要聚居区。男子多带小 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男子多留有大胡子! 壮族 人口最多的民族,主 治区。 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蓝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 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 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 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 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黎族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服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的贡献。 服饰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例题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例题 1.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几乎无一字无来历,每一句诗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诗词本身涵纳了关于节日的丰富的传统习俗,读之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这表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诗词涵盖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尤其值得继承和发扬。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亟待并行跟进,古诗文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提升的力量。这说明: A.文化是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对提升人的素质具有决定作用 3.诗是记载人类生命文化最早的文学形式,它给人类巨大的精神支持,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强大的文化精神。该观点强调了: A.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B.文化对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C.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4.要把中华诗词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统中华民族文明。也不是只知其文不解其义,而是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5.诗词本身经历的变迁和发展,始终都在记录着时代的面目,它本身固有内容的凝练性、结构性跳跃性和本身字词的韵律节奏性,让它区别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而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古代诗歌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开展中国诗词大会,主要是基于: A.人往往在无形和被动中接受文化熏陶 B.诗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C.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6.从汉字听写大会,到谜语大会、成语大会,再到诗词大会,媒体人一次再一次地通过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让与国家要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成风化雨,引爆全民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潮。这表明: A.大众传媒已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消费心理对人的消费行为有决定性的作用 D.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7.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5万多首诗、2000多个诗人,这是其他国家与我们无法比拟的。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堪称文学典范。这启示我们必须: A.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全面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D.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建设运动 8.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校,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有利于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成为我们最美的文化根。这要求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必须: ①尊重多样,逐渐趋同②博采众长,为我所用③立足传统,推陈出新④不移根基,与时俱进

论中国文化传播与发展

论中国文化传播与发展

论中国文化传播与发展 胡林峰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每个民族,或者说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有文化就会有文化的影响力,也就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这里不可不提到影响当代文化的西方世界。 我的外教,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一天他发给我们一张卡片然后告诉我们卡片上的英文代表的是今年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职业联赛)的参赛队伍。等到赛季结束便会产生一个总冠军球队,球队名字就是这些卡片中的一个,然后这个卡片的持有人会得到一份奖品。大家听了都兴奋起来,一些从来不关注篮球的同学也开始打听着NCAA。自然便了解了美国篮球文化。这样很巧妙的一个文化迁移,很好地帮美国篮球扩大了影响。这些都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公民所做的事情,可能这就是美国文化为什么会对世界有如此大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呢?虽然在海外也是遍地播种,但是终究没开出几朵美丽的花朵来。就中国内地而言,看着好莱坞电影,听着韩文歌曲,捧着日本漫画的中国人比比皆是,原因何在?不是国人主动去寻求这些舶来品,而是国内本身无法提供一个给人们学习,了解本国文化的高质量的平台,简而言之,就是能让现代人所接受的本土文化物质享受以及精神熏陶的东西少。所以才会出现“崇洋”的现象,直接点说就是内地的文化教育不够,不足,以及不合理。“不合理”在中学教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说:‘中华文化是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优秀文化’诸如此类,在教材中随处可见。但这并不就代表了文化教育的成功,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并不能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就更别说让人么去传播和发展了。 所以中国文化要想在本土得到一个新时期的跨越就势必要提升文化教育的水平,以及更合理的教育方式。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对外发展的形势,在我看来文化发展与传播有着不可或缺的三要素:1.文化的本质 2.文化的传播性 3.文化的融合性。 1.文化的本质,一种文化以及文化的传统思想要跨越其生长的土地,让陌生人能够接受,首先归结于文化的本质是否和陌生人从小说接受的传统教育,以及陌生人的道德观念相抵触,同时也要取决去此文化的根本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延续至关重要,因为民族文化一旦消失,民族就没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自身的灵魂、品格、凝聚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民族,其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基地,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 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的特色是多元一体性。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它自由发展的历史;文化上的一体性是形成一个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整体。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性。 (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既需要保持多元和谐的整体性,又需要完成各民族文化的转型,根据现实的需要与时俱进,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和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甚至地域、风俗传统密切相关,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保持自己本身的鲜活性,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做到民族文化的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给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三)有利于提高各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传承民族文化,是文化自觉选择的具体表现。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中,民族文化教育才是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而多元文化教育,也应该是在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形式中渗透,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文化精神的文化新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与融和。 二、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优势 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而在民族意识深层次积累和“文化基因”复制过程中,学校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可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一)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 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 (二)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 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靠的是“人”这个主体,而学生就是最佳主体,学生群体主要由青年人组成,在民族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有着与别的群体更大的优势。首先他们对民族文化学习与接受的意识性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越来越能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并对学习

中华文化专题

中华文化专题 1、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文艺和科技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丰富色彩。 ②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性。 ③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原因】: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理解。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 难、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上。 中华民族精神专题 1、WHAT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WHY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必要性】 ①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语文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和根脉

语文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和根脉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蕴含着极其深远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学融合了人文与道德的多种元素,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语文教学应该兼顾基础工具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诸多层面,尤其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语文教育;中国文化;传承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和德育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从狭义上说,是指注重人的价值,倡导人的尊严与幸福即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而语文的德育性从本质上说,则是要求人们按照社会的阶级的意志和审美规范去做的一种目标和准则。由此可见,语文的人文性和德育性则是语文教育的精神层次,而语文的工具性和知识性则是语文教育的物质形式。依据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理在《大纲》中就有明确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国民素质都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必须兼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格教育。这也是语文教育由形式转向内容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语文教材为例,无论古今,每一篇文章都渗透着作

者的充沛情感,展示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理想。学习语文,就是通过理解文本去感悟人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引领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语文,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甚至可以与古人和前辈进行心灵与情感的交流碰撞,只因为那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不散的魂魄,不朽的精神!以国家教委颁布现行语文课本为例,可谓佳作星罗棋布,文章字字珠玑!《诗经》《楚辞》、汉赋直至唐宋诗词、元曲乃至明清小说,几乎包揽了中国文学的最精最美;而国外文学则从古典到文艺复兴直至批判现实主义乃至现当代文学无所不包。徜徉其间,可谓享之不尽的丰美大餐,饕餮盛宴!浏览其中,有如尽情观赏千年而来的艺术经典;仿佛与无数伟人圣哲亲密接触,他们的思想、他们是情感甚至连他们的心跳似乎也得以触摸。至于他们倾尽心血所雕刻成的那些文学典型,更如米洛斯的维纳斯,美到至纯至真,美到无与伦比,留给我们的除了仰望,只有感叹!而语文课的教与学,便是古往今来人类智慧与美好情感的薪火相传。也唯因如此,语文的教学研究才显得那么重要,那么神圣! 就现今高中学生来看,爱好与重视语文者为数不多。语文教改开展这么多年,却很少有革命性变革。为什么会这样呢?只因为语文学科知识面广,思想含量大,内容极其丰富,同时对人的影响也最大。因此,讨论这个命题,实在是既大且深。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靳之林教授 70年代初,我离开长期担任教学工作的高等美术学院和艺术院校,来到我的生活创造之乡、中华民间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中上游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安家落户。在延安基层群众艺术馆和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的13年里,由于工作的机遇,使我长期深入到这片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后来由于生态变化而形成长期的交通封闭和文化封闭,从而保留了极其深厚的中国本原文化的黄土高原,进行民间艺术、民间风俗、民间文化的实地考察和考古文化的普查发掘研究,以实证考察为基础的民间文化、考古文化与历史文献古史传说三者结合相互印证的方法,进入到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的深层领域。完成黄河流域的文化考察,再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由新疆到山东和台湾、由黑龙江到海南岛的全国范围的实地文化考察,考察它的不同民族与地域特征的文化形态与其共通的中国本原文化哲学内涵;90年代开始,再由中国到印度、巴基斯坦、西亚、土耳其、埃及,由希腊、罗马到欧洲、美洲,进行民间文化、考古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实地考察。把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的研究,放眼于人类大文化的背景之中,研究人类共通的文化意识和独特的民族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 在中国考察,当我深入到黄河中上游的陕北黄土高原的山沟农村时,那里以剪纸、刺绣和面花艺术形态为代表的作为图腾保护神的全兽型的龟、蛇、鱼、蛙,半人半兽型的龟身人面、蛇身人面、鱼身人面、蛙身人面,以及全人型的人格化神“抓髻娃娃”,简直是铺天盖地,它积淀了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图腾文化发展演变的三个历程,使我感到进入了一个远古图腾文化世界,进入了一个远古部落集团的文化中心。它与中国古史传说文献和地方志研究相互印证,这里正是华夏氏族部落集团的摇篮,传说中的龟蛇鱼蛙图腾的黄帝氏族文化的发祥地,黄帝的陵墓也埋葬在这里的黄陵县。史载黄帝姬姓,五千年后的今天,姬氏家族仍然集中在这里;在考古文化地下发掘中,黄河中上游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六千年前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双鱼人面图案和陶盆上的所谓“渔网”符号,今天依然流行在这里的农村,被作为生命之神繁衍之神和生命符号的超自然功能,活在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它并不是如论者所解释为反映半坡人渔猎生活的生活形象和艺术形象,而是反映人类生命意识的文化符号与阴阳相合化生人类万物和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的哲学符号;同样,黄河中上游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五千年前马家窑文化彩陶盆上五个手拉手的即论者所谓“舞蹈娃娃”彩绘符号,在五千年后的今天,在这里的民艺巫俗剪纸中,依然被作为招魂辟邪的抓髻娃娃生命之神“五道娃娃”(东西南北中五方神),活跃在农村社会生活之中。它也并不是像论者所解释为劳动之余在大树下舞之蹈之,反映原始社会劳动娱乐生活的生活场景。地下出土的考古文物不会说话,但现在仍然生活在这里的黄土高原窑洞里的老大娘为它作出了无可置疑的解释,因为在今天的巫俗民俗社会生活中,她们依然在使用这些五、六千年以前的文化符号密码。 当我完成黄河流域文化考察进入长江流域,深入到长江中游湖南、江西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的江西萍乡农村时,那如火如荼的“五里一傩神(傩神古庙),十里一将军(傩神古庙)的傩面傩仪傩舞傩戏傩文化,和头戴牛角人面面具的人格化神主神盘古“开山”,也使我感到进入一个远古部落集团的图腾巫文化世界。按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古史传说,这一带曾是头戴铜头牛角图腾面具的牛头人身的以蚩尤为领袖的三苗九黎部落集团的中心。这与这一带地下出土的商代青铜牛角傩面和面具陶范,得到了相互的印证。说明这一带确是中国古史传说文献中记载的牛图腾的三苗九黎部落集团的中心。后来我深入到长江中上游的贵州山区苗寨,与湖南、江西边区的萍乡同样,这里也流行着以牛角人面面具为主神的“开山”傩面傩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7)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精练(含解析)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1、2018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从汉字到文学:中国文化的魅力”,旨在向19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使节和数万名联合国雇员介绍中国文化。此活动主题() 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渗透 ④表明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4、在某地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其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 良好的 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2018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及答案详解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异国他乡,汉字便是一种寄托,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 很多慰藉、很多寄托。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都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材料说明 ①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②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④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中医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在漫长的实践中,中医药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 哲学思想,并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有很多疗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为西医所不及。由此可见,我国中医药文化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③主导着世界医药文化的发展④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拉萨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在藏语中意为“酸奶宴”,如今逐步演变为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 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目,这蕴含了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传统风俗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④中华文化可以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敦煌是中国和世界上的文化经典。我国从2016年3月开始以智慧旅游为核心建设智慧敦煌,依托“飞 天”云计算中心,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游客服务、政府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新布局,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敦煌文化。智慧敦煌建设活动 ①丰富了敦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为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根本的解决方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伴随着具有浓郁新疆 风格的音乐,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一一展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MV中。MV一经发布,便被众多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转发,更得到了网友的疯狂点赞。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中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

中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 姓名:孔金娣 专业:10级土木四班 学号: 201001553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5000多年而不绝,就是因为悠久的文化从来没出现过断层,代代相传,并不断地继承、发展、完善、进步,文化是从过去千百年来人类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如果从出生就脱离了这些文化,重新创造就是一个很漫长的进程,汽车,手机,电视,带兵打仗的方法,美味的菜肴,或是电脑,楼房,更不用说股票,基金,人类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抵御外敌入侵的隐性力量与精神支柱.所以,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尤为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影视中的运用会不会对文化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艺术,是各种文化融合的产物.现代电影可以作为本民族文化的载体,一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去向世人表达并达到传播与发扬的目的. 对于传播的对象和受众,被传播的无论是物质形式的还是一种无形的信息概念,都需要以一种乐于且广泛的方式来传播.像文化的传播不是说教般的喋喋不休,而是吸引受众自己自身的去欣赏与体验其中并从中找到共鸣. 就目前的人民生活需要,影视等文化产业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很好的途径文化越是得到广泛的传播,才越能够得到弘扬,越能增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都有差异,通过文化的交流能增进了解、互信、合作、和平。从中,文化也得到弘扬、创新、发展。 中国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个方面. 一、民俗学价值 最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通过观赏一部影片,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地区、民族的民风和民俗。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睐,这也是中国影片屡获国际大奖的重要原因。而人们喜爱观赏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能经常地、直观地接触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风情。

文化基因

即便你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仍会浸润于故土丰盛的传统文化——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常常被提及;端午,屈原和他的“楚辞”必然会被热议;中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定会浮上心头;春节呢,各种诗词歌赋、对联、灯谜舞龙活动更是数不胜数;除此之外,别离,则必然联系上杨柳,并用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亲友;思念,则有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别提还在家乡的你。 从国家主席到平民,大都有过小时候被长辈搂于怀中,或者端坐于教室,朗朗吟诵唐诗宋词的温暖记忆。传统文化就如同夜深人静时那一缕淡淡的乡愁,渗入魂灵、拢在心头、噙于口角、化作文化的基因。 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有历史学家曾指出:“要看中国的大唐文化请去日本的奈良,要看中国的明朝文化请去韩国的汉城,要看满州人的鞑靼文化,请去中国的北京!”看看现在日本的茶道,正是将中国佛教文化和茶文化进行了精致升华;而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以及韩服,也均与中国文化有着很大渊源;英式下午茶要倒在中国精致的骨瓷茶杯中才更显品位…… 别国奉行拿来主义,将中国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精华与本民族文化糅合,并加以改良得以成为自身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但中国本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却是亟需加强的。 清末,近代中国的积弱积贫,洋务派振臂高呼:师夷长技以自强!鲁迅则提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识之士纷纷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从此,中国的民间,大凡高大上的事物,总会带上外国的标签,譬如在作者的家乡,但凡好的东西,大都贯以一个“洋”字:长得好看,叫洋气;火柴,叫洋火;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本。文化是人类从起源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独有的,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无价结晶。它是区别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有力证据。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把那些劣质的文化淘汰掉,留下那些优良的并可以让人继承的传统传至今天(但也有很多好的部分流失掉了)。 我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多文化的团结大国。因此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在这些文化里有着对研究我国各个民族历史的发展情况有着不可标定的价值。对此我们每一个子民都有义务对我国遗留下来的,特有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接,发展,创造,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包括它的礼仪艺术,语言文字,手工艺术,服装文化艺术,道德宗旨以及宗教信仰等等。 我国各个省内都有一种或几种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曾经还有特别的贵州专属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频道————多彩贵州,发现贵州。在这个节目中集中主要以黔东南地区苗侗民间族文化为主(如苗族服饰,侗族大歌,独具风格的建筑物以及他们的一些传统节日活动)。 就此我们来谈谈如何对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化的进行传承。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黔东南地区民族情况。 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其中居住着侗族,苗族,汉族,黎族,仡佬族,瑶族等33个民族,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

81.87%,拥有全国1/3的苗族和一半的侗族人口。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是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以侗族大歌,琵琶歌,苗族古歌,飞歌,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芦笙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以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民居建筑,以刺绣,蜡染,苗族银饰为代表的民族服饰,以酸汤鱼,羊瘪为代表的特色饮食等名扬中外,令人叹为观止。 在国家和贵州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中黔东南鸡占有16项和40项,是我国民族民间抢救,挖掘,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区域。黔东南自然生态,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自然保护区之一,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全球十八个少数民族保护圈之一,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与教学资源富饶之州。 为了能让这些传统优良文化得到遗存和发展,所以我们要为之遗存和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和传承方法。其中在这里主要说的是如何对黔东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传承---传,传递,这里传授的意思。承,托着,接着,拿着,这里是继承的意思。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一就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而言,要使之能够长存,不被我们所谓的“汉化”保留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就有必要把它当做一种义务来对待,如人们的教育义务,即我们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之重视并呼吁人们要保护好它的独特艺术性,他还需要有关部门在经济,制度等方面对之有所支持。主要的方法是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相关要求在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厚地区建立或创办一些主要以发展某些比较独特的少数民族服饰学校,要求的地地道道该种民族(可以是少年,成年人,或一些比较年长

中华传统文化_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基因

2011年3月 第27卷第1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 f Shaanx i Inst itute of Educatio n M a r.2011V ol.27 N o.1 收稿日期:2010-09-15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A 004) 作者简介:刘淑霞(1963 ),女,陕西武功人,西安文理学院政教系教授。 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基因 刘淑霞 (西安文理学院政教系,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珍贵财富。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中华 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对中华传统文 化的彻底否定,也不是对她的简单复归,而是批判的继承,是在逻辑分析和鉴别基础上的扬弃与创新。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谐社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8X(2011)01-0018-04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勤劳而又智慧的伟大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用辛劳和汗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以下简称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她不但蕴涵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而且是世界新型文明的源头活水。然而,传统文化究竟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中国现代化以何种影响,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仍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恒久而常新的重大课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就明示国人: 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因此,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是十分必要的。![1] 一、传统文化的特质 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境内各族间的联系纽带愈益强化,民族共同体诸要素(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渐趋完备。进入近代,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的侵入,中国境内各族进一步强化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整体意识,形成自觉的民族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 凡遇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2]。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代代相传的思想文化,或思想文化的变体链。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尔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博大精深,相得益彰。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既有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既有儒、道、墨、农、法、兵、名、杂、阴阳家等祖国母体文化,也融合着佛学和西学等外国异质文化,属于以儒为主与道家、佛家、西学相结合的多元文化。她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门类,其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其中所提倡和褒扬的高尚志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礼待人、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自我完善的修养目标,顺应潮流、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淳朴务实、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等等民族精神和优良道德传统,都具有超越时代的魅力。 传统文化具有普世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古闻名于世,早在秦汉时代,许多异域他乡的人士就向往中原大国,纷纷来中国考察,中国的古老发明,例如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很快就传

2018版 专题9 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

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 ■核心知识·巧整合· [核心考点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 ①文字的重要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的重要性: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 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2)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哪些方面?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①文学艺术 a.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b.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②科学技术 a.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b.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①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 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①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 ②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 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重要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 特有的包容性。 (2)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指向如何处理好与其他民族文化的 关系。 ①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尊重文化多样性。 ②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 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4.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 (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3)作为文化的一种,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4)中华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 炬和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注意:结合名言或俗语、典型事例等区别和理解各自的具体内涵。 6.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