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学案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学案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学案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讲学稿

【学习目标】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古代文学成就。

【学习重点】知道名医名著、重要著作和文学成就。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这一时期科技的辉煌。

【合作探究】

明代三大科技巨著体现了哪些时代特色?从这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学习哪些精神?

【课堂自测】

1、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

A、《本草纲目》

B、《医典》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2、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时()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3、贴切反映了“官逼民反”这一主题的小说史()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4、如果你想了解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可以阅读上题答案中的哪部作品()

5、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文学主流的是()

A、戏剧

B、诗歌

C、小说

D、杂文

6、“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地之间物以万计,因此人类要做的事情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请回答:(1)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观点吗?

(2)你觉得这段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11

第22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岛屿”等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感受西沙群岛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1—4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岛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预习导学: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南约330千米的海域,与东沙、南沙、中沙群岛共同称为南海四大群岛。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四十多种。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的热带鱼场,那里有鱼的种类四百余种。 教学用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位置。 2、帮助学生理解“一群岛屿”、“海防前哨”。 3、点明本文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二、自主学习 1、给生字注意并写出课本中的词。

蓝()()懒()()披()() 划()()威()()武()() 2、读准下面词语,在横线上抄写一遍。 岛屿富饶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懒洋洋蠕动威武 海参 二、合作学习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要把第二自然段读两遍,看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吗? (2)瑰丽无比、五光十色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呢?(从课文中找出来) (3)这样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还可能有哪些着色呢?(发挥想象写几个吧) (4)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海水呢?(从课文中划出答案即可)(5)海水如此美丽,在这美丽的海水底下到底还有什么呢?想不想潜入海底看一看呢?从课文中找一找哪几段写了海底呢? 2、学习第 3、4自然段

(1)小声快速读第3、4自然段,找一找,作者一共描写了几种海洋生物呢?把它们的名字在课本中圈出来。 (2)在这些海洋生物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把描写它的句子在文中划下来。圈一圈精彩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3)课文的第4自然段都是在写鱼,那么一共写了几种鱼? (4)你认为课文哪种鱼写的特别好?为什么? (5)西沙群岛里的鱼只有这四种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 (6)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为什么要这样写? 3、课堂小结:谈一谈你这堂课都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纲目)

中国当代文学 导言 一.关于“中国当代文学” 明确当代文学概念:所谓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至今的文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指出这一概念的缺陷:它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但已约定俗成,难以改变。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面临的难题 1.作品数量繁多,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面占有和把握; 2.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许多作家和现象难以盖棺认定; 3.离现实太近,与政治关系密切,难以排除的干扰和障碍。 三.必要的准备 1.培养自己怀疑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 2.培养自己历史的观念和开放的目光 第一讲:新规范的确立与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一.新规范的源流 当代文学——延安文学——30年代的左翼文学 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一)50年代一系列文学批判运动(持续不断的文艺批判) 1.对萧也牧的批判 2.对《关连长》的批判 3.对《武训传》的批判 4.对俞平伯红学研究的批判 5.对胡风的批判(鲁迅的追随者) (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三)作家的体制化 三.大一统格局下的创作实践 (一)创作概况 诗歌,小说,戏剧,通讯特写…… 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 (二)出现的问题 1.文学观念的工具化 2.文学主题的政治化 3.虚假化、概念化、公式化、粗俗化 第二讲: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文学的突围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国内背景; 国际背景;

现实的要求。 二.昙花一现的繁荣景观 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李国文《改选》、耿龙祥《入党》、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 诗歌:公木《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公刘《禽兽篇》、“迟开的蔷薇”。邵燕祥《贾桂香、流沙河《草木篇》 戏剧:海默《洞箫横吹》、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 报告文学: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 文学批评:巴人《论人情》、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三.反右运动与文坛生机的夭折 55万“左派分子”的产生; 文艺界“重灾区”情况; “反右运动”对作家心理和创作态度的影响。 第三讲从“大跃进文艺”到“文革文学” 一.“新民歌运动”和“文艺大跃进” 1.大跃进民歌运动的发生; 2.空前的民歌运动景观; 3.“文艺大跃进”。 二.大跃进文艺的内容与形式 1.颂歌的重复 2.内容特征:理想与抒豪情 3.艺术手法:想象与夸张 4.得失分析 三.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 1.关于诗歌道路问题的讨论 2.两结合创作方法 四.狭路上的探索 五.从“歌颂”到“战歌” 第四讲十七年的诗歌 一.郭沫若等老一代诗人的新创作 二.郭小川的诗 三.贺敬之的诗 四.闻捷等人的诗 五.李瑛、严阵等人的诗 第五讲十七年的小说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8单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教案 Word版含答案

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2)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 (2)情景再现; (3)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三,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①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②概述了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成就。 2、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课堂达标】 1.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征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解析:选D。本题选取有关鲁迅回忆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的情形,要求分析其原因,命题形式新颖,体现了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20世纪初年,当时西方的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禁锢人民的思想,所以青年向往拜伦的精神。 2.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在他的作品《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中写道:“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D.荒诞主义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内容分析,应属于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 3.该作品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以离奇的情节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是( )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巴黎圣母院》 C.《安娜·卡列尼娜》 D.《人间喜剧》 解析:选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雪莱的作品,并非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排除A;《安娜·卡列尼娜》和《人间喜剧》都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并非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D;由所学知识可知,B符合题意。 4.右图 泰戈尔 作家的诗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位作家是( ) A.印尼人B.印度人 C.日本人D.苏联人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泰戈尔是印度著名文学家。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

第八节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教案

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教案 第八节隋唐时期化的繁荣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天和历法的显著成就,医学的进步,建筑的成熟;诗歌的黄金时代;多姿多彩的艺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隋唐化繁荣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和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能力。2.通过对隋唐学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化鉴赏能力,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素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在继承前代化和吸收外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化。 2.隋唐时期,我国许多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隋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艺术家,才华横溢,对学问孜孜以求,对学艺术创作精益求精,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建筑的成熟,唐诗的繁荣,艺术宝库莫高窟。 教学难点:隋唐化发达的原因,隋唐的历法发展,隋唐哲学的发展。教学过程 一、隋唐化发达的原因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为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开明、兼容的化政策,为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化交流频繁: ①国内各族在化上相互交流融合,使中华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 ②中国和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的往,化上得以吸收外的优秀成分。 4.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化。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和火药的国家。 ②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③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 刷品 ④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即硫黄、硝石与碳混合。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案1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要求: ①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②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③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 ②情景再现:; ③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20、21、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民族大融合; 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北魏的建立:(1)时间_________(2)地点_________(3)民族_________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_________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语言_________ (2)服饰_________ (3)姓氏_________ (4)联姻_________ (5)汉制_________ (6)学礼法,尊孔子_________ 合作探究 1、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你说呢? 2、链接生活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找找看! 精讲点拨 1、民族融合与汉化不等同。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精神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2、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和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A.北魏B.西魏C.东魏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邺城 二、论从史出→阅读材料后再回答: “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尊敬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进行的改革? (2)这些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3)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 答: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者。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教学设计3: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教案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分小组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利用本课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特点。 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三、教学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首先问“可能在座很多同学都很热爱文学,那么你们阅读过以下作品吗?”打出一系列文学作品的书影,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设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属于哪个文学流派?有什么特点吗?”顺利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 回顾14至18世纪世界文学发展主流: 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 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的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19世纪以来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自主探究: 各组分别选择《西风颂》、《人间喜剧》《等待戈多》之一,思考如下问题: (一)、结合各组材料,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包括思想内涵、表现手法)

(二)、这些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在何时流行?同时还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三)、结合时代分析这些文学流派产生的原因。 ★《西风颂》组: 1、分析作品特点:思想上反对封建制度,表现手法上夸张、想象力丰富…… 讨论从哪里表现出反对封建制度?(引导分析“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一句中“冬天”和“春天”的含义) “冬天”是指腐朽黑暗的封建社会;“春天”指光明美好的未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从哪里又可以看出有夸张和想像?——“枯叶一样”“咒符似的”“灰烬和火星”…… 这部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在何时流行?同时还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 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同时期的代表作概括(包括国别、作家及其代表作) 2、阅读材料,分析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材料二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引导:从“法国革命”、“旧制度”、“理性国家完全破产”、“美丽的理想”这些信息你找到哪些原因? 原因归纳:(1)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2)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下22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1)

22、《古文二则》导学案 黄春霞周斌黄松梁荣 学习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一)基础知识 1.请学生动手查找整理作家作品有关资料 2.自由朗读全文。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孤岂.()欲卿.()涉.猎()即更.()刮目相待祖狄.()少.有大志()蹴.琨觉()此非恶.声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卿当涂 ..()见.往事耳()..掌事()但当涉猎 蒙乃就学 ..()及.鲁肃过.()()即更.刮目相待()(1)蹴.琨觉()(2)此非恶.声也()(3) 自相鱼肉( ...). (4)人思自奋 ..()(5)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6)因.起舞()(7)狄将.其部曲 ..百余家()()

5.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5)郡国豪杰,必有望凤响应者 4.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掌事:但:多务:孰若:遂: (四).探究应用 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3.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4.品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的含义。 1.谈谈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祖狄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2.文中刻画了祖狄怎样的形象? 3.“闻鸡起舞”这一情节是否偏题?

4.交流讨论:说说祖狄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三、拓展延伸:“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你能从你积累的名言警句中选择两句劝学吗?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第22 课文学的繁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20 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三、教学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 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1819年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作者在诗句中表达了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启蒙思想幻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 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 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张扬。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 3、作者和作品: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含义: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 实主义”。 2、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作家与代表作:

22课导学案(闫海燕)

21、爬山 主备人:赖欢审核人: 编号: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习重点 1、认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习难点; 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爬山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检测预习 1、我会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 )()()()() 凝____ 煮____蝉____哲____燃____ ()()()() 煌____智________慧斯____ 2、我会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隐隐约约。() 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显示自己的能力强。() 形容灯火通明,光辉耀眼。() 自学指导: 1、划出结构段,并概括每个结构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爬山过程中父亲第一次说的话,用“——”标出。(学法提示: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①父亲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②“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我听得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 3、我能找出站在山顶上父亲说的话然后用“——”标出来。(学法提示:仔细阅读课文4~7自然段) ①父亲的话强调更让人愉快,重要的是。 ②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谈谈你的理解。 4、我能找出下山途中父亲说的话,然后用“——”标出来。(学法提示: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①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 ②读了父亲的这句话,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5、读课文第10自然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呢? 6、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出那个黑暗而宁静的山林的?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拓展延伸 走进大自然,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会和思考到的记下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miàn tiáo sīlǐníng shìzhǔshúhuī huárán shāo zhì huì ( ) ( ) ( ) ( ) ()() 二: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1、父亲用那双能洞穿人心的双眼()着我。 2、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沿途的美景呢? 3、我发现几十双眼睛都()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新人教版学高中历史必修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繁荣教案

知识点一浪漫主义文学 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背景 (1)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2)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3.特点 (1)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2)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4.代表 (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反封建仍然是其主要内容,但不是反对资本主义,也不是反传统、反理性。 知识点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1)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 (2)原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特征: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代表 国籍文学家代表作或作品特点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丹麦安徒生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挪威易卜生“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美国马克·吐温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图示法理解现实主义文学 知识点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 (2)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2.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2)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3)代表: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3.苏联文学 (1)状况:20世纪上半期高度繁荣。 (2)代表: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亚非拉文学 (1)特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

(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D.人性解放的渴望 2.(2018·天津高二检测)拜伦、雪莱、海涅等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 C.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强调个性、想象和情感 3.(2018·西拟)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 A.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现代主义 4.(2018·梅州质检)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流地位。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 A.拜金主义泛滥 B.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失望 C.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心灵创伤 5.(2018·石家拟)巴尔扎克创作了《人间喜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誓愿:“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可见( ) A.文学作品起到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B.巴尔扎克和拿破仑都崇尚民主共和 C.巴尔扎克完成了拿破仑未竟的事业 D.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6.(2018·太拟)“……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所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 A.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7.荒诞派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八下22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22、《古文二则》导学案 黄春霞周斌黄松梁荣 卿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 )即更刮目相待 )(2)此非恶声也( ) (3) )(7)狄将其部曲百余家( 5?翻译下列句子。 学习目标: 1、 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汇。 2、 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闻鸡起舞” 3、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自相鱼肉”等成语。 (一)基础知识 1请学生动手查找整理作家作品有关资料 2.自由朗读全文。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孤岂( )欲卿( 狄( )少有大志(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 ) 涉猎( ) )蹴琨觉( )祭酒 即更( )刮目相待 ) 此非恶声也(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人思自奋( ( ) )(5)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蒙乃就学( ('' 自相鱼肉( )及鲁肃过( 蹴琨觉?('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5) 郡国豪杰,必有望凤响应者 4 ?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 掌事: 但: 多务: 孰若: 遂: (四).探究应用 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3 .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4.品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的含义。 1.谈谈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祖狄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2.文中刻画了祖狄怎样的形象? 3.“闻鸡起舞”这一情节是否偏题? 4.交流讨论:说说祖狄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教学设计12: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教案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归纳、提炼各种文学流派的特征; ②情景再现:有条件可放映《巴黎圣母院》等影视片,以加深印象; ③历史比较:如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异。同时,学生可以展开比较、讨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特点,一个是颓废、迷茫,一个是充满朝气和激情,分析其中的历史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一系列由文学作品改编拍摄的影视剧图片,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 课程新授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含义: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是一种强调主观情感和想

像,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理想世界的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2、背景: 材料展示: “……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思考:“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指什么?“一幅极度希望的讽刺画”有哪些具体表现? 回答:略 总结: 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生活黑暗,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 ②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特点: 材料展示: 他们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的理想。……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的民主倾向。……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期达到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 思考:归纳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回答:略 总结: ①内容上:歌颂人本能感情而非理性;反对封建制度;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手法上:手法夸张、想象瑰丽;构思丰富、情节起伏。 4、代表: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22课导学案

22.月球之谜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夜幕、降临、悬挂、奥秘、努力、任何、估计、年龄、探索”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亮的有关知识,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5.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 2.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 课时安排两课时 知识链接: 月亮,也称月球,古称太阴,是指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年龄大约有46亿年。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和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我国古籍中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常羲生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等等。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浩若烟海,最著名的有,李白的《静夜思》、《月下小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另外,我国制订了周密而切实可行的探月、登月计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夜幕、降临、悬挂、奥秘、努力、任何、估计、年龄、探索”等词语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课前 【学案自学】 一、给字注音 悬()遐()想努()力海藻() 二、朗读课文 1、标序号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交流或利用工具书解决。 三、通过交流,你还有不懂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 【小组合作】 一、交换导学案 1.测评生字 2.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班级展示】 1.默写生字 2.共同探讨不理解的词语 3.交流积累到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测评反馈】 一、我会连 皎洁的景色巨大的关系 奇异的阳光美好的努力 灿烂的月光密切的遐想 二、换成被字句 1、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迁移】 三、月亮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景象,写写你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

广东省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八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一课《文学的繁荣》全套教案

文学的繁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2)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归纳提炼各种文学流派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以人为本,利用本课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 2.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求知欲强,对历史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初步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历史文本解读能力,但思考问题时往往逻辑性和严密性不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所以还需教师在课堂上以典型的材料积极引导。同时教师应适当将知识面拓展,力求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使学生始终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补充大量原始史料,设置多个探究问题,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主旨,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 四.教学内容分析 “文学的繁荣”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的第一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本课通过“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三个方面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世界文学。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本课介绍了19世纪以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流派,而这些流派在19世纪以来的美术、音乐等不同的艺术领域均有表现,这些流派就是一条线索,使本课与本单元后两课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教学媒体及资源的选择 多媒体辅助教学,补充相关文本资源 六.教学思路 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些了解,这对教学有一定帮助,但本课内容与语文课联系很多,很容易上成文学欣赏课而失去历史课的本质。三大流派,六种类别,二十位作家使本课内容繁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难度很大,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识记本课知识点并能加以运用难度更大。 因此,本课重难点设定为三大文学流派的特点及其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突出历史课的特点。对于繁杂的内容,将学生分为四组合作探究,分别负责搜集整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苏联文学与亚非拉文学的相关资料,由学生对各组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进行介绍,每位作家及作品的介绍由一名学生负责,时间半分钟左右。新课内容结束后以小组抢答的方式来巩固本课知识。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强化对本课重点的认识。课堂小结在深化知识的同时将本课重点精简化、趣味化。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产生的背景、盛行的原因,并指出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理解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产生的背景、盛行的原因,并指出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产生的背景、盛行的原因,并指出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材料分析、自主归纳、历史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进行初步地探究,但探究问题不够全面系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检索出材料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初步分析,但分析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外国文学》(陈应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的语言导入:文学是生活的镜子。引导学生理解:文学反映生活。于是,我们可以透过西方近代、现代文学了解西方近代、现代社会,从而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填写表格: 第二部分:归纳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和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盛行的原因。 步骤一:由教师介绍浪漫主义文学是怎样走向兴盛的。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欧洲人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于是文学创作也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有了很多清规戒律,要求语言典雅,内容克制情感,注重形式。而法国大文豪雨果打破这些清规戒律,创作了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并于1830年2月25日在法兰西大剧院首次上演。该剧首演之时,剧场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方对该剧极力称赞,而另一方对该剧厉声斥责,并高喊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