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肥料学试卷

土壤肥料学试卷

土壤肥料学试卷
土壤肥料学试卷

土壤肥料学试卷(一)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土壤

2.最小养分

3. 土壤孔隙性

4. 土壤宜耕期

5. 土壤地带性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土壤是由、、三相组成的,固相约占土壤总体积的

,包括和。

2. 土壤矿物质来自,其矿物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3. 土粒根据其大小和性质分为、、三级,其中、主要是由原生矿物组成。

4. 土壤胶体是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和。

5. 土壤热量主要来源是 ,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壤,土壤温度差异较大除了与土

壤热量平衡有关外,还与土壤和等热特性有关。

三、选择(5分,每题1分)

1.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

A. 土壤矿物质

B. 土壤有机质

C. 土壤肥力

D. 土壤胶体

2. 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导热率与土壤容重的关系是()

A. 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不确定

3. 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不同,田间持水量最大的土壤是()

A. 砂土

B.壤土

C.粘土

D.不能确定

4. 土壤比重(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中的()

A. 土壤质地

B. 土壤矿物组成

C. 土壤容重

D.孔隙状况

5. 下列几种土壤中最不理想的一种是()

A.上为砂土( 20cg,下为粘土( 60cg

B.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

C.粘质土壤(地下水位低)

D.壤土

四、问答题(25分)

1. 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5分)

2. 什么是土壤结构?如何进行土壤结构的管理?(5分)

3. 为什么南方的土壤常向酸性度方向发展?是否南方土壤均属于酸性?(5分)

4. 试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0分)

(肥料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必需营养元素

2.生理碱性肥料

3.截获

4.营养失调

5.离子拮抗作用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种,按其在植物体的含量可分为元

素、元素及元素。通常把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2. 所谓C/N转折点是指(1分)。在施用新鲜的作物秸杆时,因分解前的C/N大于,易发生的现象,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3. 土壤钾按其活动性可分为四组,即:、、和。

通常将称为速效钾。

4. 与单元肥料相比,复料具有、、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

5. 玉米缺锌易发生病,苹果缺锌易发生病。

三、选择题(5分,每题1分)

1. 在稻、麦轮作时,磷肥的最佳施用时间是()

A. 麦生长前期

B.麦生长后期

C.稻生长前期

D.稻生长后期

2. 肥料混合的最基本原则是()

A.避免混合后理化性质恶化

B.保证各种养分齐备

C.混合要均匀

D.降低成本

3. 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很可能是因为缺乏()

A. 铁

B.硼

C.磷

D.钾

4. 市场上的“红色钾肥”是()

A.硫酸钾

B.碳酸钾

C.磷酸二氢钾

D.氯化钾

5. 粪尿类有机肥料一般含()较多,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A.氮、钾

B.磷、钾

C.氮、磷

D.钙、镁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

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确定标准有哪些?

2. 氮肥在土壤中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3. 根据水田的特点说明水田俊态氮肥深施的作用。

4. 某地常年实行小麦与水稻轮作,磷肥分配的重点是小麦还是水稻?为什么?

5. 试比较有机肥与化肥的主要差异。

土壤肥料学试卷(二)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土壤肥力

2. 土壤次生矿物

3.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4. 土壤有效含水量

5.永久负电荷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土壤孔性包括和。土壤孔性的数量一般用表示,一般是

通过土壤和来计算。

2. 根据结构体的大小、外形以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常见的结构体可分为、、、等,其中以结构最为理想。

3. 土壤耕性是指,耕性的容一般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和。

4. 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一般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 一是。这两个

过程的进行均受到、、及等因素的影响。

三、选择(5分,每题1分)

1. 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进行矿质化(分解)过程和腐殖化(合成)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关系是()

A. 先分解,后合成

B. 先合成,后分解

C. 同时进行,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中进行的程度相同

D. 同时进行,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中进行的程度不同

2. 有关腐殖质的错误说法是()

A. 腐殖质是组成和性质不同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的混合物

B. 其主体是腐殖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结合的盐类

C. 其三个组分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均能被提取出来

D. 在它的表面既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

3. 不同质地的土壤,其对酸碱缓冲性次序是()

A.粘土〉壤土〉砂土

B.砂土〉壤土〉粘土

C.壤土〉粘土〉砂土

D.壤土〉砂土〉粘土

4. 在高雨量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一般比在低雨量条件下形成的土壤pH值()

A. 局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5. 某土壤样品湿土重1000克,经烘干其土重800克,其含水量质量百分数为()

A. 20

B. 25

C.30

D. 40

四、问答题(25分)

1. 土水势由哪几个分势组成?(5分)

2.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什么作用?(10分)

3.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分)

4. 土壤的酸碱性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5分)

(肥料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有益元素

2.根际

3.养分归还学说

4.激发效应

5.复料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肥料发展的趋势主要有:、、、。

2 .植物根际pH的改变主要是由根吸收不平衡引起的。根际养分的丰缺状况

则取决于根吸收能力与吸收能力的相对强弱。

3 .在0<边际产量<价比的情况下,继续增施肥料将会导致作物产量 ,经济效益。

4 .养分离子间的交互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

5 .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包括和两类,其中的方法,具

有用量少和见效快的特点,因而被认为是微量元素肥料最经济有效的施用方法。

6 .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有法和法两类。在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

下,分别用这两类方法测定的利用率存在差异,导致该差异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

7 .按溶解性能,化学磷肥可分为、和三类。

三、选择题(5分,每题1分)

1. 水旱两熟制下,磷肥优先分配在旱作上,原因是()。

A.旱作需磷更多

B.旱作施磷方法更简单

C.旱作土壤磷有效性差

D.旱作土壤氮、钾供应能力很强

2. 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

A.氯化钾

B.硝酸钠

C.磷酸俊

D.硝酸俊

3. 碱性、石灰性土壤上较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包括()。

A. Zn , Mn Cl , B, Mo

B. Zn , Cu, Fe, Mn

C. Zn , Cu, B, Mo

D. Fe , B, M Q Mn

4. 所谓碳俊性质的“二重性”是指()

A.既可用于水田,也可用于旱地

B.虽含酸根,但不影响土质

C.本身化学性质不稳定,但农化性质较稳定

D.含氮量低,同时又易分解挥发

5. 不属于二元复的有()。

A.磷俊

B.偏磷酸钾

C.硫衣尿素

D.硝酸钾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

1. 合理施用氮肥的原则是什么?

2. 为提高过磷酸钙的肥效应采取哪些措施?

3. 改善作物铁营养的措施有哪些?

4. 简述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

5. 有人认为:某个特定地区的“最小养分”总是保持不变的。试说明这种观点正确与否。

土壤肥料学试卷(三)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土壤剖面

2.矿物

3. 土壤颗粒组成

4. 土壤水分类型

5. 土壤背景值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土壤质地改良的方法有、、、。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

2. 土壤胶体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因而可对土壤中的阳离子产生吸附,其特点

是和。

3. 土壤酸性主要与土壤胶体吸附的致酸离子和有关,根据致酸离子

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可以将土壤酸度分为和两种类型。

4. 土壤导热率的变化主要受及的影响。湿土比干土导热

(快、慢),低湿度时,导热率与土壤容重成(正、反)关系。

5. 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部的空隙叫 ,通常将其分为三级,即、和。

三、选择(5分,每题1

1. 下列几种土壤中,最不适宜做树木苗圃地的土壤是()。

A.砂质壤土

B.轻壤土

C.上层为砂土,下层为粘土

D.粘夹砂层(粘质层厚)

2. 整个土壤胶体分散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

A. 胶核、双电层胶团间溶液

B. 胶核、决定电位离子层、补偿离子层

C. 胶核、胶粒胶团

D. 胶核、决定电位离子层、非活性补偿离子层

3. 某土壤比重为2.68 g cm-3,容重为1.34 t m-3 ,则一亩地耕作层15 cm厚的土壤重量为()吨。

A. 134.1

B. 268.2

C. 200.1

D. 150

4. 以下关与腐殖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每克有机质进入土壤后,最终能分解转化成腐殖质的克数为腐殖化系数。

B. 水田较旱地腐殖化系数高。

C. 粘重土壤的腐殖化系数比轻质土壤要低。

D. 同一物质的腐殖化系数一般是不固定的。

5. 土壤中所有的大小孔隙都充满水时,水分流动的推动力是()。

A.重力势和压力势

B.基质势和重力势

C.基质势和压力势

D.基质势、重力势和压力势

四、问答题(25分)

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何实用价值?(5分)

2. 高产肥沃的土壤特征是什么?如何培肥土壤?(10分)

3. 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有何作用?(5分)

4. 土壤为什么具有缓冲性?(5分)

(肥料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最小养分律

2.养分临界值

3.养分胁迫

4.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

5.根外追肥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施用高C/N比有机肥料(如秸杆直接还田)时,在分解前期往往会发生现象,微生物与作物争夺土壤中原有的 ,从而导致作物生长不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是。

2 .施肥包括基肥、、及四个基本环节。

3 .根外追肥时,养分主要通过及进入叶片。双子叶植物根外追肥效

果一般好于单子叶植物,原因是(1分)。

4.化学氮肥可分为、、、及长效氮肥等几种类型,其中尿素属于,是目前世界上含氮量最高的。

5 .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定围随土壤pH升高,的有

效性下降,而的有效性提高。

6 .复料的主要缺陷在于:和。

三、选择题(5分,每题1分)

1. 土壤保肥能力最强的是()。

A.粘土

B.砂土

C.壤土

D.石灰性土壤

2. 有机肥料的改土作用越来越大,是因为()。

A.改土容更丰富

B.改土方法更有效

C.供应养分的数量在减少

D.化肥用量不断增加

3. 在生产上施用微量元素的原因主要是()。

A. 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不足

B. 土壤中有效态大量元素不足

C. 土壤中微量元素总量不足

D. 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

4. 过多地施用水溶性磷肥较易诱发()

A.缺锌

B.缺铁

C.缺钳

D.缺硼

5、作物缺()时,缺素症状首先在新生部位出现。

A. Ca

B. P

C. Mg

D. K

四、问答题(25分,每题5分)

1. 试述氮肥利用率的两类测定方法,并说明两者间的主要区别?

2. 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为何提高?

3. 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4. 试述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主要区别及形成原因。

5. 为何要避免在水田或排水不良土壤施用新鲜有机质?

土壤肥料学试卷(四)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土壤有机质

2.物理性粘粒

3. 土壤热性质

4.土壤水吸力

5. 土壤原生矿物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腐殖质是高分子含氮化合物,其主体是与金属离子的结合的盐类,其主要成分是、等。

2. 阳离子交换量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和。

3. 土壤耕性的好坏,应根据、和三方面来判断,它与土壤

性质密切相关。

4. 假设某土壤只有K、Ca、Mg H、Al五种阳离子,其含量均为5cmol/kg ,则此土壤的CEC 为,盐基饱和度为, Ca离子的饱和度为。

5. 某地耕层土壤含水量为21% (重量为,土壤容重为 1.33g/kg , 土壤总孔隙度为

,则土壤的含水量(容积为为,土壤固相:液相:气相为。(土壤比重为2.65)

6. 某土壤CEC为12cmol/kg,盐基饱和度为60%则每亩耕层土壤潜性酸的总量为

厘摩尔,需要用公斤CaO来中和酸性(每亩耕层土重15万斤)。

7. 某地耕层土层深度为30cm水分容积百分比为24% 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6% (容

积为,则土壤的贮水量为(吨),灌水定额为m3/亩。

三、选择(5分,每题1分)

1. 土壤中的阴离子与土壤胶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由正电胶体静电引力吸附

B. 被负电胶体排斥,即负吸附

C. 由不带电的胶体产生专性吸附

D. 由于静电引力吸附,可使土壤胶体负电荷增加

2. 设甲土的CE0 8cmol/kg,交换性Ca2+为6cmol/kg,乙土的CEC为30cmol/kg , 交换性Ca2+为10cmol/kg,贝U Ca2+勺利用率是()。

A.甲> 乙

B.乙> 甲

C. 一样大

D.无法确定

3. 盐基饱和度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母质与耕作施肥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我国从南到北,除少数土壤外,盐基饱和度逐渐增加

B. 我国从东到西,出少数土壤外,盐基饱和度逐渐增加

C. 南方土壤均为盐基不饱和土壤,北方土壤均为盐基饱和土壤

D. 经耕作施肥的土壤,盐基饱和度通常增大

4. 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具有胶体的性质,常称为()。

A.粘土矿物

B.原生矿物

C.次生矿物

D.变质矿物

5. 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有效贮水量不同,有效贮水量最多的土壤是()。

A.壤土

B.砂土

C.粘土

D.不确定

四、问答题(25分)

1. 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5分)

2. 为什么在同一地区土壤质地不同时,土壤性质有很大差异?(5分)

3. 土壤孔隙有哪几种类型?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5分)

4.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过程有何作用?能否把人类活动作为除了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外的第六个成土因素?为什么?(10分)

(肥料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协助作用

2.被动吸收

3.氮肥利用率

4.生理酸性肥料

5.作物营养临界期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

2. 当作物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时,缺素症状最早出现的部位与该元素在作物体的有关。作物缺铁时,症状一般最早出现于,主要表现为。

3. 土壤中难溶性磷化合物在酸性土壤中以为主,而碱性土壤中以

4. 磷矿粉在土壤上施用效果好。

5. 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很可能是由于缺所引起的。

6. 土壤养分由根外移至根表的途径有、、三种。其中作物

通过所获得的养分是很少的。不同养分向根表移动的方式可能不同,一般情况下,

土壤中的Ca Mg以移动为主,而P、K则以为主。

7.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定围,当土壤pH升高时,

元素的有效性提高;有机质含量过高,可能会诱发作物缺 ;施磷过量则可

导致缺。

8. 目前商品钾肥的主要品种是,其制造方法有及两种。

三、选择题(5分,每题1分)

1. 作物生长后期追施化学氮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中粗蛋白的含量,农产品的品质()。

A.提高

B.降低

C.不一定提高

D.不受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