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案例作业案例一

财政学案例作业案例一

财政学案例作业案例一
财政学案例作业案例一

作业案例一

1.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为什么主要由政府来主导从事,从社会公共需要和外部效应等方面来分析。

(1)教育是一种公共需要,是集消费的排他性、一定竞争性、拥挤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于一身的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公共需要,市场是不能有效供给的,若将教育全部推给市场去运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然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科学研究事业也是一种社会公共需要,科研的成本与运用科研成果所获得的利益不易通过市场交换对称起来,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由政府承担。

(3)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是全社会人们的共同需要,不是个人和个别需要的数字总和;

(4)(义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结果都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甚至是全人类)无差别的享用的,任何人都不能收到排斥。由市场主导的话,必然存在排他性,所以要政府的主导。

(5)社会成员享受教育和科研成果,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但不是等价交换原则。正是由于教育和科研的购买不是由等价交换获得的,所以不符合市场的规则,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了。

(6)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具有正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指在一个经济单位对其它经济单位带来有利的影响,但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其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由于企业不能获得由正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所有利益,为此一般企业都不会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所以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

2.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是属于纯粹的公共产品还是混合性产品?该通过什么方式提供?

(1)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一种混合物品,然而教育也分为义务教育与高层次教育。义务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国家通过立法安排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即义务教育可以被公民无差别地享受,具有非竞争性;义务教育范围是全国均可的,即为非排他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但高层次教育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此教育可以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国家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应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另一方面,个人从高层次教育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为他们自身带来更好的利益(如高薪厚职)是内在化与私人化的。同时高层次教育的进入需要条件(如考试、赞助费)并非接纳所有人,具有排他性,属于混合物品。综上所述,义务教育是纯公共物品,而高层次教育是混合物品。

(2)对于科研活动本身来讲,可以由个人或某一集体完成,它的集资模式可以是企业、机构或政府,其成果也是可以有偿转让的。但是科研成果的诞生(如电灯的发明,杂交水稻的出现等)往往并非只是有利于研究人或小部分群体,而是会推广到社会上,让公众共享成果。这样子,科研成果的交易将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如果将科研成果归为私人物品,则进步的产品就会成为垄断者谋取巨额利润的工具,使得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受到限制,所以一些公益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必须由政府承担,其成果亦应成为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避免某些科研成果被过渡使用);而为了促进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政府允许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品牌或技术的专利意识,所以对于一些商品(如电脑、汽车、手机等)的科研改进可以作为微观主体的私人物品。

(3)义务教育和部分基础性、公益性的科研项目应该由政府来提供,高等教育应该由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相结合。

3.我国财政对于教育支出和科学研究指出从纵横向比较和国家现实需求来看,还存在哪些不足?

教育:

(1)全部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维持在4%左右,所占比例较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处于低下水平。

(2)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三级教育人均教育经费中,高级教育的经费比其他两级的经费高近十倍,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仅达到了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科学研究:

(1)科学研究支出占GDP的比重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逐年降低

(2)从图中可知,中国在全球中科学的研究与开发的程度远远低于美日两国,也低于欧洲的发达国家,这会有碍于中国的自主创新产业的发展。

4.我国财政对于促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改革?

答:关于教育事业的改革

(1)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2)调整教育经费规模和结构

(3)扩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例如发行发行教育公债,专款专用于教育事业。发行教育彩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4)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如果说政府的财力有限,并且已将多数经费投放于义务教育,那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办学应该是个可行之法,即实现教育的民营化。

(5)调整、优化三级教育结构。当前高级教育的支出异常高,导致支出结构畸形。面对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实际情况,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在各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优先地位,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收益率较高的基础教育中去。

(6)缩小地区间、城乡间的教育差异,在贫困地区多投入基础的教育资源。

(7)通过财政补贴来帮助贫困学生。

关于科学研究事业:

(1)加大科学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例;

(2)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

(3)财政的科技投入重点是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前言技术研究;

(4)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机制;

(5)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的企业的税收优惠;

(6)通过财政补贴带动和鼓励民间科技的投入。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学习心得之案例分析 财政学可以理解为是政府理财学。作为一门课程,《财政学》是经济学科的主干课程,其地位处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在经济学科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财政学》又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合的课程,它所揭示的领域主要是宏观经济或者说是政府社会经济行为,它以财政分配和财政分配关系的规律性为研究对象,以求正确处理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财政学”课程在大二秋季学期开课,上了财政学后,获益良多,不仅对财政学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广泛的拓展,而且老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是我受益匪浅,并且认为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广泛应用到经济类专业的其他学科,同时我也开始思考社会了,发现政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事没有做好,听到的,看到的,多是人们对政府的喝彩,鼓掌。针对这种情况,就以身边接触到的事件“污染的治理”,“进城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我国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主要职能”为例简要介绍。 1.污染的治理 背景:环境保护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目前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完成的关键性任务。环境保护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治理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污染。 分析:如何治理污染?从外部性的角度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

题需要讨论。 (1)治理体制。所谓的治理体制,就是要回答治理的主体究竟是谁?是企业还是政府?我认为,污染的治理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就是说,必须形成以治理污染为自己经营内容的治污企业,可以将这些企业称之为环保企业或污染治理企业,由这些企业承担治理污染的任务,这些治污的企业在治理污染中获得自己的企业利润。只有污染治理的产业化,即企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污染。环保是一个产业,治污也是一个产业,产业化是环保与治污的发展方向。在污染的治理中,政府的职责是制定排放标准,只有符合排放的标准,才准予使用。(2)治理模式。污染的治理模式有两种:一个是关闭污染源,即关闭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另一个是治理污染源,即通过那些治污企业用技术改造污染源,用技改消灭污染源。前一种模式虽然能尽快消除污染,但往往巩固不了,例如有的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关闭之后,又偷偷开工,因为背后有利益机制的作用,这就是有人需要就业,需要有收入。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保护这种被关闭企业偷偷开工,道理很简单:地方政府需要有税收,需要有就业的机会。因此,仅靠第一种模式是不行的,实际上不可能做到有污染就关闭污染企业。有效的模式是治理污染源。治理污染的主要方式,是产生治理污染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有效的技术改造,将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掉。 (3)治理成本。治理成本首先涉及到治理污染的企业的费用及利润。如果治理污染的企业的费用及利润太高,那么需要治理污染的企业就可能无法承受,从而使治理污染受到阻碍。因此,在利润比较合理的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财政学概论试卷

案例二:河南省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39.37亿元。今年河南种粮农民享受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又比去年大幅提高:中央和河南省共安排两项补贴资金39.37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3.72亿元,增长了53.5%! 其中,粮食直补14.5亿元,与去年持平;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24.87亿元,比去年增加13.72亿元,增长1.23倍。这就是说,按去年补贴面积9469万亩计算,全省亩均补贴达到41.57元,比去年增加了14.47元。 据介绍,省政府对今年的兑现办法进行了重大改革,决定从今年起,通过“一折通”兑现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等资金,同时在遂平、汤阴两县进行“一卡通”试点。实施“一折通”(“一卡通”),就是在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网点为每个农户开设固定的补贴存款零余额账户,政府的各项惠农补贴逐步通过这一账户直接兑现给农民,存款折(银行卡)一次发放,可以多次、多年使用,农民持存款折和有效证件可到任何一个农信社或邮政储蓄营业网点进行查询或领取补贴资金。(资料来源:河南日报2007-05-30) 6.政府之所以要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是因为( ) A.增加农民收入 B.发展农业生产 C.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正效应D.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外部性负效应 7.政府兑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实施“一折通”(“一卡通”)是为了( ) A.增加银行存款 B.减少财政事物 C.减少中间环节,防止挤占、克扣。D.方便农民 8.政府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与粮食流通环节补贴相比优势有( ) A.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完全到达农民手里B.农民直接感受到国家农业支持政策 C.市场经济不成熟 D.符合WTO规定 9.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属于( )补贴 A.明补 B.暗补 C.生产环节补贴 D.流通环节补贴 10.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属于财政( )支出

财政学案例分析(精选.)

财政学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谁来填补养老金缺口 案例来源:根据2013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编写 案例内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从2006年中国对社会保障建设提出“覆盖城乡”的要求,到2013年在较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的基本全覆盖。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多的内容,其中养老金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目前,养老金缺口问题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0001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8.39%。总支出为1556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1.91%。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看,全国总计达到了62.85%,比上一年提高了7.91个百分点,上海高达96.05%。而这种支出收入比上升的趋势会影响未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 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但无论是财政部还是学者,均回避了当前个人账户巨额空账的偿还问题。个人账户空账带来了巨额隐性债务问题。目前,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以及记账利率过低等问题,致使养老保险的部分积累功能的设计初衷无从实现,已成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 根据人社部2013年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养老金累计结余近2.4万亿元,但与官方数据形成对比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缺口的持续扩大。 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23941.31亿元。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纯企业单位、其他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达到29543亿元。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所有资金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仍有5602亿元的缺口,与上一年相比,这一缺口扩大了大约240亿元。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作者:————————————————————————————————日期: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A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5.0 分)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5.0分) 税收收入 共有资产收入 公债收入 使用费 知识点: ?用户解答:税收收入 3.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5.0分)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抚恤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社会保险 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 (5.0 分)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比例税率 5.高税率不等于高税收,低税率不等于低税收的原理,是在下述的原理中说明的: () (5.0分) 哈罗多――多马模型 理性预期理论 永久性收入理论 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6.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实行:( ) (5.0 分) 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消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中性”公共财政政策 紧缩性公共财政政策 知识点: 用户解答: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7.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5.0 分) 不转嫁 易向后转嫁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易向前转嫁 知识点: ?用户解答:易向前转嫁 8. 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5.0 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购买性 转移性 ?知识点: 用户解答:非生产性 9.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5.0分)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12 11:57:43 一、单选题 1. (5分)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体现了税收的()原则。 ? A. 横向公平原则 ? B. 效率原则 ? C. 纵向公平原则 ? D. 中性原则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 (5分)国家财政参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凭借的是() ? A. 政治权力 ? B. 经济权力 ? C. 财产权力 ? D. 军事权力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A. 转移性 ? B. 非生产性 ? C. 购买性 ? D. 生产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A.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 B.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 C.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 D.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 (5分)既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私人提供的产品是()? A. 准公共产品 ? B. 纯公共产品 ? C. 所有产品 ? D. 纯私人产品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6. (5分)厂商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外部效应属于()? A.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 ? B.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 C.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 ? D.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7. (5分)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

财政学案例分析

1.1我国垄断行业:坚冰渐融 1.2食品不安全信息不对称 1.3野生动物保护、光污染的负外部效应 1.4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常态 1.5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 1.6:是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 1.7:医改、教改背后的公共物品供给缺位 1.8:公共物品供给越位 1.9究竟什么是公共财政? 1.10:弥补市场缺陷,配置社会公共资源(一项重要的财政职能) 1.11:我国收入调节政策取向应该是“促富治贫” 1.12:2007年宏观政策重心:激活内需增长动力 2.1:财政花钱当量力而行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8月7日 2.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启动 2.4:公平与效率,漏桶里的水? 2.5:财政支出面临扩张压力 9.1:2006年中央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2006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 9.2:建复式预算体系用制度管住干部 9.3:我国的零基预算改革 9.4: 看好13亿人的“钱袋子” 9.5:全国人大财经委拟通过《2004年中央决算(草案)》 9.6:摘自: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潘承祥 9.8:“国库集中支付”反腐作用有多大? 9.9:政府采购:谨防腐败转移 10.1:日本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划分 10.2:美国的财权划分方式——财源共享和分率计征 10.3:分税制10年 10.5: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实践 11.1:我国财政赤字计算 11.2:格林斯潘警告美财政赤字危及经济前景 12.2:2005年中国财政赤字大幅降低意味着什么?2005-06中华工商时报 12.1:促进财政政策由投资向公共服务转型 12.2: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历程

《公共财政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在线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2、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 张的趋势。(×) 6、我国预算内投资在转轨时期比重下降,这与GDP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正好相 反。(×) 7、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8、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9、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10、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二、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公共财政补贴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2、纳税期限:是国家税收制度对纳税义务人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税制构成要素之一。 3、公共收费: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

答: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它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它的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财政补贴的性质:(1)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领受者;(2)由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3)不需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财政补贴的分类: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其它分类:(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3、请简述公共投资的含义。 答:公共投资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须的资产花费的财政支出。即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四、论述题 1、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1)应债能力:社会中应债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水平是制约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债客体,是指承购国债的资金来源,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来表示。国民收入越多,应债能力越强,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二是应债主体,指承购国债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一般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收入中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投入相对比较低,承购国债的能力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使用效益:国债的使用效益是国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适度的国债规模不仅要从有关指标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来看,还要从国债最终的使用效益来考察。

财政学案例分析1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 ————谁来填补养老基金缺口 贸易经济11 成员:苏春强 2111802220 王光瑞 2111802221 2013.11.28

题目:《关于“谁来填补养老金基金口”的案例分析》 班级:贸易经济11班 小组成员:苏春强贸易经济11 2111802220 王光瑞贸易经济11 2111802221 讨论过程: (1)仔细研读案例,查找相关资料,适当展开,以确定分析方向和主体。 (2)通过阅读资料,结合当前社会现象,按照提示内容,运用所学的供需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就案例所反映和折射的相关问题提出小组成员的见解。 (3)整合小组成员的见解,完成案例分析报告与演示稿。 一.案例简介: 《新民周刊》2012年第38期刊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的文章说,持续扩大的养老基金缺口必须得到填补。谁来填补缺口?目前看有4个可能的来源。 一是国企红利。我国约有国有资产33.8万亿元,国企红利每年已经超过1万亿。2012年实际上缴比例约为7.4%,远低于欧美国家的20%-60%。若能将上缴比例提高到20%,则可有近2000亿的补贴用于养老保险。 二是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我国有外汇储备约3.4万亿美元,占GDP约50%,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我国已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主权财富基金,期望通过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用主权财富基金的收益补充养老基金是许多国家的做法。 三是社会保障基金。这一基金成立于2000年,主要用于应对今后的养老保险基金危机。如果今后有更多的国企红利、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划拨到社保基金,国家财政通过社保基金补贴养老金缺口不失为一种办法。 四是直接增加财政预算。加大财政对养老金的补贴是社会公平的需求,也是政府对之前养老金改革中的隐性债务埋单。 二、案例分析: 1、养老基金缺口的形成 (1)、统筹基金占用个人账户资金是形成养老金缺口的主要原因。 我国从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转变过程中,在探索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满足当期养老基金支付需要;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账户里的钱只能在本人退休时才能发放,可以为将来人口老龄化积累资金。但现在除了部分进行个人账户试点的地区外,其他地区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都是混账核算,大量个人账户的钱被用于当期发放,成了有名无实的空账。 (2)、“中人”的隐性债务进一步扩大养老金缺口。 国务院 1997 年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采取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种群体对应三种方法的计发方式,

北大网络学院17秋财政学作业答案

02582010-财政学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任意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指的是(A )。(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 A. 帕累托最优 B. 消费效率 C. 生产效率 D. 交易效率 2. 下列关于功利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D)。(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 A. 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 B.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最差的个人的福利状况 C.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最好的个人的福利状况 D. 追求的是每个人的效用水平相等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的三大职能(A)。(教材第三章,课件第二讲) A. 自由竞争 B. 资源配置 C. 收入分配 D. 稳定经济 4. 一项集体行动计划须在得到所有参与者中半数或超过半数以上比例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协议的一种集体决策规则,指的是(B )。(教材第四章,课件第三讲) A. 一致同意规则 B. 多数投票规则 C. 加权投票规则 D. 否决投票规则 5. 下列哪一项属于公共性投资支出(A )。(教材第六章,课件第五讲) A. 行政管理支出 B. 科教文卫支出 C. 国防支出

D. 经济建设支出 6. 下列关于财政补贴的说法,错误的是(D )。(教材第七章,课件第五讲) A. 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转移性支出,在理论分析中有时被看成是一种负的税收 B. 财政补贴理论上有两种标准:希克斯标准和斯拉茨基标准 C. 明补既有收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 D. 暗补可以通过对食品等特定商品的补贴,帮助政府实现对贫困人口的救助 7. 下列关于公共项目评价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D )。(教材第八章,课件第五讲) A. 内含报酬率标准有助于对项目本身做出判断 B. 益本率标准有利于规模相同项目之间的比较 C. 内含报酬率标准和益本率标准是净现值标准的有益补充 D. 在两个项目比较中,内含报酬率标准和净现值标准一定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8. 皮考克和韦斯曼研究了1890-1955年英国的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税收收入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其理论称为(B )。(教材第九章,课件第五讲) A. 瓦格纳法则 B.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 非均衡增长理论 9. 税收的三大特征不包括(D)。(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六讲) A. 固定性 B. 强制性 C. 无偿性 D. 自愿性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税制的三大基本要素(D)。(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六讲) A. 纳税人 B. 征税对象 C. 税率 D. 纳税环节

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2016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 线作业_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10-04 09:38:16 一、单选题 1. (5分)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 中央收人占GDP比重 B.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C. 地方收人占GDP比重 D.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2. (5分)按计税依据不同,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 ? A. 从量税 ? B. 价外税 ? C. 货币税 ? D. 价内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3. (5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 A. 财政配置 ? B. 计划配置 ? C. 市场配置 ? D. 调节经济结构机构配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4. (5分)政府公共收入中最多的收入是() ? A. 政府收费 ? B. 国有经济收入 ? C. 公债 ? D. 税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5. (5分)世界各国均实行:() ? A. 复式预算 ? B. 充分就业预算 ? C. 单式预算 ? D. 零基预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6. (5分)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A. 社会福利 ? B. 社会抚恤 ? C. 社会保险 ? D. 社会救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7.

(5分)一般地,()的税收负担具有累进性。 ? A. 所得税 ? B. 商品税 ? C. 财产税 ? D. 行为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8. (5分)下列几种产品中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 ? A. 公园 ? B. 国防 ? C. 高速公路 ? D. 食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9. (5分)公共财政应当更多地体现()

财政学作业,标准答案

作业ID: 51686 1.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第二章)在以下哪种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会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A. A. 完全垄断 B. B. 寡头垄断 C. C. 完全竞争 D. D. 自然经济 正确答案:C 2.(第三章)以下四个选项分别为四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请根据此系数判断出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是:

A. A. 0.1 B. B. 0.2 C. C. 0.5 D. D. 0.8 正确答案:D 3.(第三章)以下哪一项可最直接实现财政纠正收入分配不公职能: A. A. 消除不完全竞争 B. B. 维持物价稳定 C. C. 解决信息不对称 D. D. 转移支付 正确答案:D 4.(第四章)当参与集体决策人数较多,且各方利益冲突较大时,不宜采用: A. A. 一致同意规则 B. B. 多数投票规则

C. C. 加权投票规则 D. D. 否决投票规则 正确答案:D 5.(第五章)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公共产品: A. A. 水利工程 B. B. 高铁 C. C. 国防 D. D. 义务教育 正确答案:B 6. (第六章)以下哪项支出不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A. A. 国防支出 B. B. 行政管理支出 C. C. 科教文卫支出

D. D. 农业支出 正确答案:D 7. (第七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 明补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高的效用 B. B. 和暗补相比,明补更有助于实现政府对某种商品进行补贴的目标 C. C. 暗补可以使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数量更多 D. D. 实物补贴是暗补的一种形式 E. 填空题. 填空题 正确答案:B 8. (第十章)税收的形式特性不包括: A. A. 强制性 B. B. 非直接无偿性 C. C. 自愿性

财政学案例分析复习题

案例1: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当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 20世纪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仍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思考: (1)、什么是外部效应?在这个案例中外部效应是正的还是负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 (3)、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4)、为什么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优势? (5)、政府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列明政府活动的主要范围。 案例:2: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文化三农等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按照教育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03-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2.4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年均增长18.8%,较好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3-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8937.91亿元,比2007年增长25.5%。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598.54亿元,增长48.5%,主要用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增加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费,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科书,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加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和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建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附属生活设施。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三批共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继续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学作业答案范文

《财政学》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a 4d 5c 6c 7a 8a 9c 10a 11b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二、多选题 18de 19abcd 20abcde 21abd 22abcde 23abcde 24abce 25abcd 26cde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11错 12 对 13对 14错 15对 16对 17错 18对 19错 20对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主要利用价值手段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2、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3、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抬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人或者供应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4、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政府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利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 5、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把来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而形成的财政支出。 6、国家预算:从形式上看,它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之中,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从实际经济生活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7、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五、简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财政的收入分配置职能。 (1)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2)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第一,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第二,规范工资制度。第三,加强税收调节。第四,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北语16秋《财政学》作业1百分答案

北语16秋《财政学》作业1百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45 分。) V 1. ()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A. 拥挤性 B. 竞争性 C. 排他性 D. 外部性 满分:5 分 2. 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B. 凯恩斯主义 C. 货币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满分:5 分 3. 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控股制 B. 财政供给制 C. 招标制 D. 财政支出 满分:5 分 4. 财政职能()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没有办好。 A. 错位 B. 换位 C. 缺位 D. 越位 满分:5 分

5. 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只是()的一部分。 A. 财政收入 B. 财政支出 C. 财政补贴 D. 财政透支 满分:5 分 6. 财政职能()是指应当而且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 A. 错位 B. 换位 C. 缺位 D. 越位 满分:5 分 7. 由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称为() A. 私人物品 B. 公共物品 C. 混合物品 D. 准公共物品 满分:5 分 8. 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过程。 A. 发放补贴 B. 利息支出 C. 回笼货币 D. 资源配置 满分:5 分 9. 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的趋势。 A. 上升 B. 降低

C. 平衡 D. 下滑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建立()的政府健全政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是经济改革的内在要求。 A. 统一 B. 高效 C. 公正 D. 廉洁 满分:5 分 2. 财政活动主要具体化为() A. 财政收入 B. 财政支出 C. 财政预算 D. 财政决算 满分:5 分 3. 国债调节经济的效应主要有哪些? A. 排挤效应 B. 货币效应 C. 收入效应 D. 棘轮效应 满分:5 分 三、判断题(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我国,国家财政主要采取税收的形式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11春学期《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 二答案

1. 不属于财政的基本职能的是()D. 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2.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 经济与社会效益 3. 土地增值税实行()B. 超率累进税率 4.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混合产品 5. 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 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6. 公债最初的功能是()A. 弥补财政赤字 7.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是()D.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8.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D. 财政政策与经济兴衰的关系以及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9. 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A. 政策性亏损 10. 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C. 17% 11. 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有()C.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2.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B. 向银行透支 1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 ) D. 使用的无偿性 14.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15. 社会保障体系中,()不与财政发生直接关系B. 个人储蓄保障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市场 17. 属于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的是()A. 教育费附加收入 18. 在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采取的形式是()C. 价值形式 19. 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应采用()B. 双紧 20.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A. 国家的政治权力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济 D. 优抚安置 E. 社会互助 2.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 A. 税收收入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债务收入E. 其他收入 3.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 A. 无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资金 B. 实物补贴 C. 购买补贴 D. 税收支出和财政贴息 E. 规章制度补贴 4. 按财政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C. 补偿性支出 D. 消费性支出 E. 积累性支出 5. 下列支出中,哪些属于投资性支出() A. 基本建设支出 B. 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 增拨流动资金 D. 国家储备 6. 财政支出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 B. 社会补偿性支出D. 积累性支出E. 消费性支出 7. 衡量国债规模相对指标有() A. 国债依存度 B. 国债负担率 C. 国债偿债率 8. 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是() A.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B. 政府性基金收入 C. 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D. 彩票公益金收入 E. 罚没收入收入 9.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10. 在市场化发行方式下,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经济性制约因素是()

财政学案例分析题 (1)

案例分析题 1.资料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近3万2千亿美元,拥有美国国债投资超过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发达国家的第一大债权国,而现阶段,招商引资仍然是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2.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将2008年GDP修正为31.4万亿人民币,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至9.6%,调整后我国08年的GDP为4.6万亿美元。09年日本经济处于萎缩状态而中国经济增幅达8.7%,世界银行曾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会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试运用财政学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3.从2003年的2.9%到2009年的1.1%,我国中央财政赤字正与国际通常要求的警戒线渐行渐远。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赤字率跃上2%的台阶,在2000年至2003年赤字率逼近3%,其中2003年、2004年财政赤字一直维持在3198亿元这一建国以来的最高位。国民经济近几年连续向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财政蛋糕也越来越大,既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又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相对变小,财政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2007年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给了民众一个惊喜,2007年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预算支出将增长相当大的比例,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全体民众身上。在2007年中央财政主要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医疗卫生支出,增幅86.8%,达312.67亿元人民币,以用于免费防止重大传染病、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加大城乡医疗救助;用于教育的支出858亿元,增长42%,以免除1.5亿农村中小学学生学杂费;三农支出继续增加,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对就业再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职工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增加投入。2007年初财政报告多次提到公平、正义的理念,洋溢着政府对民生的殷切关注。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5.《人民日报》消息,《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式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50万亿元,达到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0%。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012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二产业占GDP的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在解读《统计公报》时表示,国际上,欧债危机仍然没有找到稳定解决的有效办法,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增长动力疲弱;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成长显著低于预期。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实属不易。要求:试运用财政学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财政学第2章财政职能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2章财政职能作业 一、名词解释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市场失灵——指由于现实市场环境不满足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所需的前提条件,从而一些市场难于解决或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 外部性——指市场参与者以市场机制以外的某种方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人们将有利的影响称为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将不利影响称为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 道德风险——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市场参与者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政府失灵——指政府干预经济失当,不仅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反而限制和阻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和市场失灵加重,致使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失灵、决策失灵和管理失灵。 二、简述题 1、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 1、反对垄断,鼓励竞争 通过政府干预创造有效竞争状态。在经济实践中,政府可以采取下述手段控制或改变垄断状态,促进公平竞争:一是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案,防止单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垄断市场。二是在垄断行业建立多个相互竞争的公共企业,或对垄断性企业进行分拆。三是实行价格管制,防止垄断企业获取垄断利润。 2、提供公共产品 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能够通过税收等途径以比较低廉的成本获得供给公共产品所需的费用,从而超越“私人资本”能力的有限性,并克服市场难以解决的“免费搭车”问题。 3、克服外部性 克服外部性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政府克服外部性的途径主要有:一是界定和保护产权。政府的作用将需要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在外部性与其生产者或相关者之间建立某种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把外部性纳入市场机制。二是建立强制性价格补偿机制。对生产负外部性的行为进行课税(又称庇古税)、罚款与收费,以此弥补负外部性产生的外部损失,并将外部损失内部化。三是建立激励性价格补偿机制。通过对外部性行为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以激励外部性生产者将外部性的收益或成本内化于自己的抉择之中。四是严格的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对外部性生产行为进行严格管制。 4、控制风险和不确定性 政府控制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核心目标在于努力保证市场参与者关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是充分的和对称的。在保证充分信息方面,政府一方面应降低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交换的成本,降低市场决策的风险;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直接供给相关的经济信息,为市场参与者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提供条件。在保证对称性信息方面,政府应制定一定的制度规范,要求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通常是生产商)公开其私人信息以保护弱势信息一方。 5、促进社会公平 政府的主要职责表现为:一是严惩非法的收入渠道,严格控制通过非正义程序获取的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