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热点话题精练:文化自信[2020年最新]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热点话题精练:文化自信[2020年最新]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热点话题精练:文化自信[2020年最新]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热点话题精练:文化自信[2020年最新]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热点话题精练:文化自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蕴含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

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

中华大地上,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地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

宏大画卷中的灿烂一页,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和发扬的文化宝藏。从历史上看,中华文

化很早以前就是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内形成的,其中包括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城

等。在这些地理空间内,人们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

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西周分封之后,齐、楚、燕、晋等处于不同地域的诸侯国,依据

各自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发展出既具有共同特点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秦汉

以降,中华文化的地域格局不断扩展,内容也愈加丰富,直至近现代,地域文化一直在

为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当前,高铁、互联网等的发展虽然极大

消除了不同自然地理空间之间的界限,不同地域文化也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文化

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将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

究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地域文化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地方文化研究,也不能与民族文

化研究画等号,更不可将其与文化地理学等同,而是要突出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这样的地域文化研究,是通过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宗教等多学科的

视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各个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容、人文特征和当代价值。

换言之,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要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

务于中华文化真实、立体、全面的展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

地域文化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着力,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

状看,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都很重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地域文化研究热潮,各地区对自己地域文化的纵向研究已经比较充分和深入,但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还比较

薄弱,即对各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

地域文化纳入作为整体的中华文化宏观研究格局中来。所以,为了促进地域文化研究在

更大平台、更高层次上繁荣发展,可以成立全国性的研究学会,建设一支热心于地域文

化研究、具有相当理论和学术水平的专业队伍,举办各种地域文化学术会议。

(摘编自邵汉明《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

续传承和发扬。

B.地域文化研究不包括民族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而是对中华文化进行地域视角的研究。

C.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对各地域文化自身进行了充分的纵向研究,但横向研究还不成熟,有待加强。

D.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应将其放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大视野中进行,需深入关注各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地域文化的概念、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来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条理清晰。B.文章多次论及地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彰显了立足当代的立场。

C.第二段以西周和秦汉为例,都具体详实地论证了中华地域文化不断丰富扩展的历程。D.第三、四段针对地域文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片面认识及缺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地方上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属于地域文化,有很强的地域色彩。

B.广阔的地理空间、多样的经济形态、悠久的历史,使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C.地域文化在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化文化转化,可见对其作深入地研究没有太大的价值。

D.如果能够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那么中华文化就可以繁荣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般理解,文化自信的文化本体状态是文化的完满性,文化自信是文化完满状态的文化心理表现。这种理解就在实质上把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所以,有必要深究何谓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人类个体自信的引申和拓展。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的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形态具有旺盛的生机,能够成功地应对和解决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文化自信会导致文化主体在与异质文化的接

融中,在与新环境的遭遇中坚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而文化自大往往会产生

两种相反相成的文化效应:即封闭主义和文化扩张。

首先是文化封闭主义。一般来说,文化封闭主义产生于两种文化心理,一是当一种

文化形态过于弱势,在文化接触和交流过程中,无力与周围强势文化相抗衡,就会在其

文化主体中产生一种拒绝交流、封闭自保的心理——这是文化自卑的结果。二是当一种

文化形态足够强大,往往过分相信自己文化的至臻至美,因而导致一种丧失进取心的文

化封闭意识——这是文化自大的心理效应。如近代,当经典物理学臻于完备的时候,物

理学家们普遍产生了一种自满心理,认为,在如此完备的理论体系面前,今后的物理学

家们只能应用现成的物理学理论,而没有创新的空间了,“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

这用于文化上,则是文化生长和发展的停滞。一种文化形态如果历史悠久、发育完备,

往往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被,使该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趋于停滞。反之,如果一种

文化形态的历史简单得犹如一张白纸,反而可以轻装上阵,迅速赶上已经进化到高级阶

段的文化形态。这种进化甚至可以跨越某些进化阶段,产生“跃迁式”的进化,超越处

于高级阶段的文化形态。可见,这种由文化自大而产生的封闭主义会阻滞和消解一种文

化形态的创生力。

其次是文化扩张。文化的自大还易产生一种文化扩张和文化殖民意识。文化自大就

是由于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发育得比较充分,这种文化形态的主体便把自身文化形态看作

所有文化形态发展的“顶端”,用“低级”和“高级”概念把各文化形态排列为一个进

化系列,以此来评价各民族文化。由此,自然引申出一种文化扩张和文化殖民意识。“顶端”文化对“低端”文化的支配和取代必然会受到“低端”文化形态出于自保而进行的

抵抗,于是,这种优势文化形态对“低端”文化形态的支配和取代往往采取野蛮的方式。

这也是自15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运动中,通过文化殖民主义推行和扩张自己的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的主要理据。

可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无论在文化心理上还是在实践结果上,都是截然不同的。

由此,我们就更应当正确理解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信不应导致文化封闭主义,

而应当以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用于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更不应如西方文化那样走向文化殖民主义,这不仅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也不利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丁立群《文化自信的哲学省思》)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文化自信说到底是文化主体对自身完满状态的文化心理表现,但它与文

化自大迥异。

B.文化封闭主义产生弱势文化拒绝交流、封闭自保和强势文化过于自信而不思进取两

种文化心理。

C.顶端“文化与“低端”文化支配和被支配、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必然会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

D.“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以博大胸怀汲取世界文化中优秀元

素的新理念。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概述对文化自信的一般性理解,然后顺势提出了中心论点:有必要深究何谓文化自信。

B.文章主体部分阐述何谓文化自大,先阐述文化自信的内涵,再着重剖析文化自大的

两种效应。

C.文章在分析封闭主义和文化扩张两种效应时,运用了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

论证方法。

D.文章最后指出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的截然不同,并从两方面阐明了正确理解文化

自信的做法。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是积极的态

度以及行动。

B.文化形态若历史悠久、发育完备,往往会阻滞和消解文化形态的创生力,导致其发

展举步维艰。

C.在文化心理、实践结果上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都截然不同,而文化封闭与文化扩张

却结果相同。

D.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决定了我们不应走文化殖民

主义的道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

种人类文明的共同滋养,其中,敦煌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

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一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

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

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

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

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

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承载

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

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

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多种

文化形态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兼容了不同文化形态各自

的合理性。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

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

元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

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

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

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我们才造

就了敦煌文化,并使敦煌文化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

中国绝不希望用中国这一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

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70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

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文化完全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

B.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是封闭的,但敦煌文化不仅具有世界性,而且具有

地域性。

C.敦煌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最重要和最独特

的。

D.“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一定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突出敦煌文化的现实意义,文章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阐述的敦煌

文化。

B.为了论证敦煌具有世界性的特点,文章运用了和先秦文化、齐鲁文化进行比较的方

法。

C.文章阐述了“通而不统”“和而不同”的密切关系,又运用对比区分了两者的不同。

D.文章从敦煌文化特点的形成、敦煌文化的传承渊源等多方面为读者介绍了敦煌文化。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这一共同体的构建

离不开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资源的滋养。

B.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是因为敦煌文化本身的形成方式是特殊的。

C.如果没有“通而不统”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我们就造就不了敦煌文化。

D.因为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得到国际

社会的认同。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

进行辨析。本题B项,“地域文化研究不包括民族文化研究”曲解原文,原文说的是“不

能与民族文化研究画等号”。故选B。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

思路的能力。本题中,C项对秦汉时期中华地域文化的发展,文章并没有做出具体详实

的论证。故选C。

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A项,“地方

上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属于地域文化”错误,扩大了“地

域文化”的范围。原文是说“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

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C 项“可见对其作深入地研究没有太大的价值”错误,原文说“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

将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项“如果能够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并拓展中华

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那么中华文化就可以繁荣发展”表述过于绝对,属于无中生有。

4.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项,“但它与文化自大

迥异”错误。结合“文化自信是文化完满状态的文化心理表现。这种理解就在实质上把

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分析,作者认为这种理解就在实质上把文化自信

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

C项,“必然会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于文无据。结合“‘顶端’文化对‘低端’文

化的支配和取代必然会受到‘低端’文化形态出于自保而进行的抵抗,于是,这种优势

文化形态对‘低端’文化形态的支配和取代往往采取野蛮的方式”分析,原文并没有说

“必然会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

D项,“以博大胸怀汲取世界文化中优秀元素的新理念”错误。应该是为了说明“这

种由文化自大而产生的封闭主义会阻滞和消解一种文化形态的创生力”。

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

“文章开头概述对文化自信的一般性理解”错误。结合“一般理解,文化自信的文化本

体状态是文化的完满性,文化自信是文化完满状态的文化心理表现。这种理解就在实质

上把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分析,文章开头写的是一般认识把文化自信

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开头提出需要“要深究何谓文化自信”,然后阐明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大”,最后得出结论应该正确理解文化自信。

6.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C

项,“而文化封闭与文化扩张却结果相同”错误。结合“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无论在文

化心理上还是在实践结果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分析,“结果相同”错误。

7.D【解析】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

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

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完全是”表述绝对化了,原文是“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

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B项,“不仅”“而且”两个分句语序颠倒,原

文的表述是“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C项,“最重要和最独特”表述

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C项,“又运用对比区分了两

者的不同”分析错误,原文并没有运用“对比”说明两者的不同。

9.D【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因为……

所以……”强加因果,“中国文化唯一没有断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

会的认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完整)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 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②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 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 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 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 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 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 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 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③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 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 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 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一方面,要重 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 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 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 括公共建筑、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 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 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种感知设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素材科技与创新

科技与创新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2019政府工作报告 话题解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需要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科技发展上,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而我国如果要后来者居上,实现民族复兴,就需要重视科技创新,用创新来驱动发展。而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生事物,我国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的选择,影响着我国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热点素材: 1.两会新闻中心首次实现5G信号全覆盖,引发外媒广泛热议。随着5G的兴起,我们再一次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改变和机遇。5G时代,不仅意味着无处不在的“超级网速”,还将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深度融入生活打开大门。 2.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在代表通道表示,具有创新能力才能改变过去传统的生产模式。创新最重要的事情是培养年轻人,中国制造业已经不是逐利而行的时代,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3.扫码支付 二维码支付手段在国内兴起并不是偶然,形成背景主要与我国IT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推进有关。IT技术的日渐成熟,推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诞生,这使得人们的移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颠覆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使得民众可以仅带手机便可出门,提高了社会的工作效率。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移动支付最普及的国家,没有之一。根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数据,84%的中国人更喜欢使用移动支付,而美国只有20%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购物时使用手机付款。中国的移动支付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美国的11倍,正引领着全球的业态。 同时,一大批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积极抢占金融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标准、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的输出,实现全球布局。如腾讯在英国、马来西亚推出微信支付,支付宝已接入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地域扩张,巨头们也在朝着多元化发展,支付宝杭州上线道路停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 一、背诵总篇目由64篇增加到75篇(段)。 二、高中14篇背诵课文不变。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三、初中45篇背诵课文不变,删1篇、换2篇、增13篇,具体如下: 1、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换:《论语十则》换成《论语》12章,《孟子二章》换成《孟子三章》; 3.增:(1)《庄子》一则(2)《礼记》一则(虽有佳肴)(3)《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4)《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5)《湖心亭看雪》(6)《河中石兽》(7)《十五从军征》(8)《登幽州台歌》(9)《木兰辞》(10)《黄鹤楼》(崔颢)(11)《卖炭翁》(12)《满江红》(秋瑾)(13)《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初中50篇:《论语》12章、《孟子》3章、《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庄子》一则、《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木兰辞》、《黄鹤楼》(崔颢)、《卖炭翁》、《满江红》(秋瑾)、《南乡子》(神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模板+热点话题标题汇总!抢分必备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模板+热点话题标题汇总! 抢分必备 1.写作思路及模板: (1)清楚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如: 一带一路:大国担当,合作共赢,开放交流,传承创新 长城:文化遗产,中国名片,民族精神 共享单车:创新思维,共享经济,绿色出行,文明规范 高铁:中国科技,中国速度,生活新方式,中国新名片 (2)确定关键词的组合方式。 正向组合:长城和一带一路,体现和平与合作的关系。 反向组合:共享单车和食品安全,体现诚信缺失问题。 逆向勾连:空气污染和美丽乡村,体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空气污染治理的决心,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民族价值的共识。 主题式关联:传统文化(中华美食、长城和京剧)、科技进步、科技引领生活、环境保护、公民素养等。 引材料(镶嵌关键词)摆观点 用相关联的关键词,设立分论点1 用相关联的关键词,设立分论点2 为什么怎么做 用相关联的关键词,设立分论点3 结尾重申论点 2.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例文及评析 腹有诗书,脚踏实地 “粗缯大布裹天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新时代,即使我们没有家世显赫的背景,我们依然可以凭借日积月累的知识与实干,开拓一片天地,奋斗出别样的精彩。(引材料摆观点) 传统奋斗,人们认为离不开背景。俗话说“要赢在起跑线上”,有背景的人拥有别人无法享受的资源,有背景的人可以依靠父母轻松的获得优越的生活和岗位。不可否认,他们当中很多人也在奋斗才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含着金钥匙出生,活在当下,唯有以知识充实自己,以实干拼搏前进,方为奋斗之道。 在没有背景支撑的条件下,知识与实干是我们建造人生大厦的垒石,不断奋斗,亦可筑起坚固顽强的高楼。董卿并非生于忧厚之家,而近一年来她在《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上的主持令人称赞,她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儒雅,这便是由知识浸润出来的内涵与气质,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结果。(用相关联的关键词,设立分论点1)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目 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 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 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妮妮道来B.演绎C.而是D.喜闻乐见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B.近年来,《战狼》《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同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I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 材料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 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 年5 月 21 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 Halo 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 (取材于李潇帆、武勇江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 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C.嫦娥四号造访月背前,人类对月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 D.“地月拉格朗日L2点”处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固定位置。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鹊桥”中继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连接地球测控站和月背航天器的通信基站。

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10图文转换(二)

专题十:图文转换(二) 清单二图文转换题常考题型 一.徽标类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意思。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 【例题】 (1)下面是广东省节能宣传月进入决赛的两幅徽标图,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结合微标的构图要素(除文字 部分外),写一段文字,向组委会阐述你的推选理由。要求内容完整,语意简明,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图一图二 【答案】 示例一:我推荐图一,理由如下:微标由飞翔的白鸽与绿色树叶构成,其中上边的树叶像一只伸出的 手掌,寓意伸出你我之手,共构节能、和谐的社会;图片简洁,寓意明确 示例二:我推荐图二,理由如下:微标由牵手的人与“粤”“节”艺术汉字构成,整体图案以绿色为 主,寓意我们携起手来,为广东省节能奉献自己的力量,构建节能、和谐社会;图片直观,易于理解。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微标的构图要素(除文字部分外),写一段文 字,向组委会阐述你的推选理由”。做这类题目要注意:首先要宏观把握微标的外形特点和构图要素;注 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微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和分析;再明确 阐述推选的理由。本题要结合徽标的主题,即“广东省节能宣传月”,分析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寓意并阐明 推荐理由。如要推荐图一,结合微标由飞翔的白鸽与绿色树叶构成的特征,分析上边的树叶像一只伸出的 手掌,寓意伸出你我之手,共构节能、和谐的社会;图片简洁,寓意明确。

如推荐图二,结合微标由牵手的人与“粤”“节”艺术汉字构成的特征,分析微标图案以绿色为主, 寓意我们携手为广东省节能奉献自己的力量;图片直观,易于理解。还要注意符合题目的表述和字数的要 求。 (2)下图分别是中国戏曲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的标识,请结合图片内容分析其构图元素的异同。要求语意 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 示例:异:①中国戏曲大会:扇子、彩带、祥云等众多戏曲元素介入。②中国诗词大会:大海、初升 的明月、望月的诗人、卷轴等构成具有浓郁诗情的画面。同:①都有弯月形象等传统元素,意蕴悠长。② 有清晰的书法体汉字,内容鲜明。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要求“结合图片 内容分析其构图元素的异同”,然后认真读图,看清图上都是哪些构图要素,与主题有怎样的关系、文字与 图案的融合度等,然后比较得出异同点,分点作答。 两幅图都用汉字揭示出主题,都有圆弧形的图样。中国戏曲大会标识是由祥云、彩带、扇子构成,而中国 诗词大会标识是用月牙、卷轴、祥云、大海和望月的人构成。这虽与大会的对应主题“戏曲”“诗词”密 切相关,但是都蕴含着浓浓的古典美和鲜明的画面感,给人美的享受。 二.漫画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 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这类试题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说明漫画内容,即描述画面;二是归纳概括漫画寓意,包括概括主题、添加标题等。 【例题】 (1)下面是描绘一个过程的漫画,请你仔细阅读并展开联想,给这组漫画拟写标题并用一句话拟写寓意。

作文预测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素材岁月静好与负重前行

岁月静好与负重前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2019年3月30号18时许,四川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利二村发生一场森林火灾,着火点地形复杂,交通,通讯不便,当地州县启动应急预案,投入689人现场施实施灭火工作,3月31号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突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英雄遇难。其中有27名凉山州森林消防队员。一名八零后,24名九零后,两名零零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中,纷纷自发祭奠英雄。4月5号。海南陵水籍烈士唐柏英魂归故里,在朋友圈微信帐号为“华仔”的31岁网民竟然写出‘海南男孩儿太多了,死一个两个正常的...’的言论,还辱骂救火英烈,目前,警方已锁定嫌疑人,2018年5月1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已经成为捍卫英烈权益承传英烈精神的“利器”,《海南日报》网络记者徐慧玲。秋肖帅报道。 上述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情,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升格作文】 岁月静好与负重前行 ①你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近日四川凉山发生的一起大火,便夺去了27名凉山州森林消防员和3名当地干部群众的生命,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中,纷纷自发祭奠英雄。就在海南陵水籍烈士唐博英魂归故里时,有名为“华仔”的31岁网民,竟然写出“海南男孩太多了,死一个两个正常的………”等言论,辱骂救火英烈。行径是丑恶,为众人所不齿。 ②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201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已经成为捍卫英烈权益,传承英烈精神的“利器”。在网上辱骂英雄,玷污英烈灵魂,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作为一名成年人,应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玷污英雄,必然受到法律追究责任,承担一切后果。英烈们为了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年轻的性命,我们应向他们学习,完成其未竟的事业,这是最好的纪念。近年来,有人却玷污英烈的名誉和灵魂,这种大不敬的违法行为,必受惩处,有此行为者应引以为戒。 ③任何时代和民族不能无英雄,都需要英雄。战国时期,秦国依靠大国地位,想抢赵国的和氏壁,假意用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赵国明知秦国意图但又不得不答应,因秦国实力强大。怎么办?赵国派出蔺相如前去秦国谈判,蔺相如孤身前往秦国,为着全赵国人民的利益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一

2020年语文高考模拟语文(一)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 1.B(A,扩大范围,原文是说“大多数读者的喜爱”; C,《神雕侠侣》是金庸作品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D,以偏概全,原文是“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2、C“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错误。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 3、B(A项,“虚无与消极”推断不合理;C项,“否定”不正确,而是分析与批判的一面;D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充分。) (二)实用类4.C 5.D 6.①“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更新颖的形式。②在校园开展多种传统文化活动,让中小学生与优秀文化亲密接触。③加强宣传文化理论知识,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三)文学类 7.B他自己创作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来看,应是他的临场发挥。 8.毕业前,他只能选择父亲的安排,走自己情非所愿的人生道路;毕业时他,毅然选择放弃。人生有太多无奈,有时不得不做出选择。(3分);第二人称你,既指小说中的他,又可推及到其他人。丰富了小说的意蕴,升华了主旨。(3分) 9.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作者这样安排,更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制和反抗,突出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张力。(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前面拉琴缺乏艺术、大家对他失望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后文他的最终选择形成反差,引人思考。(2分)(不必强求与答案一致,意思对即可。) 10.示例一:这篇小说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从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练琴。父亲的逼迫无所不用其极,他与父亲进行一次次智力较量,他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6分)干事情不可强迫,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2分) 示例二:这篇小说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受和技术的完美融合。主人公原先令教授们失望,而最后一次演奏成功,正是从相反的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规律。(6分)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规律,否则达不到目的。(2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 11.B. 12.A 谥号有褒有贬,周厉王的“厉”是贬义,“杀戮无辜曰厉 13.C “袁盎拉慎夫人入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的坐垫(座位)向后拉了一些,引,拉,却,后退,这样慎夫人就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了。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袁盎强调妾主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 14. (1) 过了不久,绛侯(周勃)责怪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或也不理睬他) (2)我听说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一个宦官(直译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或受过阉割的人也可)同坐一辆车呢!” (计分点:①“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之意;②臣闻……者,……豪英,为判断句;③“汉虽乏人”之意;④独奈何……,固定句式,译为:为什么单单要和……或为什么唯独要和……;⑤刀锯余人,译为:宦官,或受过阉割的人,受过刀具切割的人均可) (二古诗歌) 15.B 16.①借景抒情。借开篇描绘的冷寂画面,表达作者伤春之情,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②虚实结合(今昔对比)。由“记得…”引起为虚,与前文所见实景构成对比,表达作者对人生的不尽 感怀。 ③以景结情。“春来底事多阴雨”作者用春来多雨的景物描写为全词作结,使作者的情感抒发更有感染

2019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素材感性与理性

2019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感性与理性 不能控制自己情感的人,是一家破损的机器。——苏霍姆林斯 希特勒,无人不知的恶魔。二战期间屠杀犹太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今想起来依然令人发指。他便是利用了群众的民族情绪,让群众们的感性完全服从了理性,才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当人被情绪完全控制,甚至会完全不顾虑所做的事情是反人类的。由此可见,被感性控制住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庄子不仕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面对诱惑不以为然的坦然放弃。这是一种笃信和坚持,是一种气魄和大觉悟。当楚王请他出任宰相时,他一句“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就轻易的将不少自命风流的人物抛置身后而自姿逍遥了。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就在盟军制定“地毯式轰炸”日本计划前夕,司令部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 盟军作战室的布朗森上校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中国客人,但随即对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纳闷:他居然要求盟军在轰炸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一批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也正是这位中国人,6年前,他的故乡北京宛平城、团河行宫等历史名城、名苑惨遭日军的炮火摧残,被迫举家逃亡。在长沙,他一家人又险些在日军的空袭中丧命。随后,他的亲弟弟,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中英年早逝;他的内弟接着在1940年保卫成都的空战中壮烈殉国。布朗森上校怎么也无法理解,就是这样一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倾力保护敌国的古建筑呢?中国人平静地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恨不得将整个日本夷为平地,但优秀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私有财产,它属于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在这位中国人的据理力争下,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在盟军的猛烈轰炸中奇迹般得以保全,遍布二都的宫殿、城墙和寺院也毫发无损。这位为日本名胜古迹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便是着名建筑师梁思成。 【范文】 当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甚至被当做战败国来处理时,那些怀着满腔热血学生们完全被感性折服了,虽然他们事后被警察逮捕,但是如果没有这感情的暴动,又何来的“五四运动”?当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当南京大屠杀的噩耗传来。还有哪个人不愤怒?还有哪个人需要理性?纵使双方实力悬殊甚至十倍不止,也要拼尽了在这一刻属于祖国属于民族的生命。虽说绝大部分感性都应符合理性,但是在那些时刻,我们需要的是热血,是疯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64篇)篇目+内容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64篇)篇目+内容 初中篇目(50篇) 1、孔子语录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019届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素材理想与现实

2019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理想与现实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克雷洛夫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瓣花都代表着一个梦想,每根刺昭示着现实——阿尔弗莱 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罗兰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人认为有虚荣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马克思觉得,一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范文】 在现实与梦想的选择题前徘徊,更是因为我们害怕承担失败,害怕逐梦路上的荆棘。然而若无黑暗与荆棘,又何来光荣与梦想呢?对于退学的状元,她并非不知复读一年的艰辛,可圆梦北大的愿望已在心中燃烧,这一路艰险与梦想相比又何足道哉?看当下科技巨头,从比尔·盖茨到史蒂夫·乔布斯再到马克·扎克伯格,哪个是遵世俗价值想现实问题老老实实在常青藤念书?哪个不是追逐梦想无所畏惧?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你高傲时,它呼唤你清醒谦恭;你莽撞时,它呼唤你谨慎;你跌倒时,它呼唤你站起。

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新考点 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新题型 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 原因。 新要求 1.语言文字运用(1)词语辨析①考查范围扩大。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 ②考查位置改变。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补写句子渗透逻辑推断能力。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 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新闻压缩旧题型重新包装。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 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文言文阅读材料来源更靠前。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3.论述类文本阅读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全国卷Ⅰ第3题的C项,考查了文本内容与课外说法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范围扩大。全国卷Ⅰ选择了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渗透整本书阅读要求。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书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 解能力。 6.写作应用文体全面呈现。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 的一个方面。 二、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2020高考大纲和说明 (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外的其他所有省份,也包括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 湖北、福建、重庆8省市的2020届考生) 1.高考大纲(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上述考纲既是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命题的参考,也 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复习备考的参考。 其中,“文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文)、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七科;“理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理)、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七科。 2.考试大纲的说明(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是“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配套图书。两本考 试说明可供2020年全部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全国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使用,也可 供自主命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

2020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诗歌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诗歌鉴赏意象 诗人往往选择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入诗,根据事物的 特性兴怀。 陪伴在我们周围的各色植物,如:梅、兰、竹、菊、莲、丁香、 松柏、杨柳、梧桐、落花等。 共存于天地中的各色动物,如:蝉、猿、鸿雁、杜鹃、鸳鸯、沙鸥、鹧鸪等。 变换于自然中的各种气象地理,如: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烟雾、阴晴、明月、夕阳、流水等。 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色器物,如:玉、灯、笛、箫、酒、楼、 捣衣砧等。 产生于举手投足间的各种动作,如:饮酒、登高、凭栏、望远、 长啸、捣衣等。 这皆为诗人运笔的主要道具,它们已经成为诗人之中约定俗成的 普遍暗号,留存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 情感 酬唱送别之情: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 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杨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 思乡怀远之情: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不过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 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 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

咏物感遇之情: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 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 门却坚贞不屈的感慨。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松竹 梅菊、黍离、历史事件、名胜古迹便成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号。 情爱婚姻之情:对爱情的渴望,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宫怨闺怨, 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情感。莲、红豆、连理枝、比翼鸟便成为表达婚 恋之情的暗号。 闲适恬淡之情:古人超于现实之外,寄情山水,流连田园。所写 之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便成为象征归隐之情的暗号。 边塞行役之情:古人常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边塞关隘、通 都大邑等。有感于兹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 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便成为 见证行役之情的暗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