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感知识——五项预防措施

院感知识——五项预防措施

院感知识——五项预防措施
院感知识——五项预防措施

一.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措施

1、插管时的消毒隔离预防措施

(1)插管时尽可能做好消毒防护准备,包括无菌手术衣、手套、外科口罩帽子和手术布单。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2)操作人员应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3)与股静脉和颈静脉相比,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感染性并发症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低,因此要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点尽可能选择2%的洗必泰制剂类消毒液局部消毒,而不是选择0.5%的碘伏或70%的酒精等皮肤消毒液。

(4)建议选用抗菌定植导管;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5)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2、插管后的消毒隔离预防措施

(1)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

(2)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3)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为病人洗澡或擦身时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3、CR-BSI不推荐的预防措施: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CR-BSI;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不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CR-BSI。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措施

1.医护人员要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喝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是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对存在医院内肺炎(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每2~6小时用洗必泰制剂漱口或口腔冲洗;如无禁忌症,所有病人应将床头抬高30~45°。

2.要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执行手卫生程序;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3.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灭菌用水,每天更换,保证呼吸机管道储水杯处于低位,防止螺纹管冷凝水逆流向患者气道,及时做为污水清除螺纹管冷凝水,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

4.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要求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拔管,尽可能减少插管天数。

5.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

(1)呼吸机外壳表面,一般每天用清水湿润纱布擦拭一次,保持清洁即可,切勿使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当外表面有污染时,应及时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消毒。(2)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流动水冲洗、晾干、消毒机处理,干燥封闭保存;(3)呼吸机外置气路的消毒;使用中的呼吸机的外置气路每周常规清洗消毒一次;每一个病人呼吸机使用结束后外置气路即要清洗消毒一次。清洗前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拆开外置气路的各处连接,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等污物的残留,如无则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如有则应用含酶液浸泡后用专用刷子彻底清洁干净;消毒前换戴橡胶手套;将洗净的管路及附件完全浸泡在50mg/L “84”消毒液溶液中,管路不应有死弯,中空物品腔内不应有气泡存在,浸泡时间为30分钟;消毒完成后的管路和配件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熏蒸消毒,干燥保存备用。(4)呼吸机内部气路的维护:由专门呼吸机维护技术人员定期保养。

三.导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UTI)的预防措施

1.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预防措施

(1)留置导尿前要进行评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前要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有无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等,否则不得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

(2)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一般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3)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2.插管后的预防措施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2)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3)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应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抗逆流集尿袋(抗逆流1次/周); 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及安置与隔离措施

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为加强MDRO的医感管理,特制定本制度和措施。

一.建立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报告临床科室

各科室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

1.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并进行登记,填写多重耐药菌检测报告、处置表,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到检验科查看登记,然后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3.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按照《医院感染突发时间应急预案》的要求报告。

二.安置与隔离措施

临床科室根据汇报的检验报告单结果,在隔离房间门上或MDRO患者的病床栏挂接触隔离标识,由科室负责人和院感监控员负责病区内的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感控医师(质控医师)和护士(质控护士)应积极配合、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1.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3.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和制度。 5.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 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

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他们做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该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9.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10.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监督、处罚:院感科每天按照检验科填报的情况到科室监督MDRO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填写该表上相应的栏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并请科室负责人签名。对MDRO的患者进行追踪,每周应到相应的科室不少于2次监督MDRO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直至解除隔离。

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隔离措施

1.发现MRSA感染者,立即报告院感科、科主任、护士长。

2.将患者置于单间隔离病房或进行严格的床旁隔离,并在病房、床头、病历设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3.工作人员接触MRSA患者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并喷洒快速消毒剂。

4.对MRSA脓性分泌物污染废弃物应放置密封污染袋内送焚烧炉作焚烧处理;于血液或脓迹污染比较明显的器械应彻底清洗后置于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内浸泡。

5.凡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换药器械均应按清洗→ 消毒→ 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

6.应配有专用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床头物品、供氧、吸引装置,不可与别人交叉使用,设专用污物传递窗。

7.对MRSA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次,按清洗→ 消毒→ 高压灭菌的程序处理后密闭保存备用。

8.对可疑MRSA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要首先采取床旁隔离连续3次培养均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9.做好病人的终末处理,病人出院后对病房空气进行臭氧消毒1小时,病房的吊塔、窗台、门把手、医疗仪器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擦拭消毒,棉被、床褥用床单位消毒机消毒1小时。

10.MRSA医疗垃圾使用双层垃圾袋并有标识,通过专用传递窗送出行无害化处理。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017年院感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知识了培训,现总结如下。 1、为认真贯彻卫生部行业标准,为提升我院消毒供应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规范我院内镜清洗流程,更为提升自身院感知识,分别于2017年11月29—30日供应室人员参加遂宁市消毒供应专业技术培训班会,院感专职人员分别参加遂宁预防医学年会、四川省等级医院评审新标准培训会。 2、全年进行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共4次,其中邀请川北医学院附院院感科主任刘永芳来院讲课1次,内容为多耐药菌的管理,通过培训加强了医务人员对多耐菌感染病例的了解,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 3、全年对新上岗人员、来院实习的学生进行了4次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学习,同时进行了院感知识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

4、全年对工勤人员进行了4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为:病房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医疗废物管理、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职业防护、手卫生知识。 5、针对院感督查存在的普遍问题,12月16日对门诊医生进行了1次院感知识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考核1次,手卫生知识考核2次,理论考试3次,内容为:院感知识、多耐药管理、职业暴露处理。通过考试考核有效提升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意识,避免了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6、各科室每月进行一次院感业务学习,对于学习的内容由医院感染质控人员进行提问并纳入当月质量考核中;2017进行了2次院感知识考试,进行了1次手卫生考核。 院感科 2017年12月30日

院感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4 分 1、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 3、卫生手消毒: 4、空气传播: 5、接触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 ()和()。 2、大量实践证明,()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 )口,称为()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二级医院 <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w 20% 9、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称 为空气传播。 10、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 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10分。 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也属于医院感染。() 2、污染-感染(IV 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被胃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者;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 压)者。() 3、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4、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5、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继发感 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管理三基训练指南

1.何谓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何谓医源性感染? 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 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4.何谓外源性感染? 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5. 何谓内源性感染? 答: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内源性感染。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内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有哪些特点? 答: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主要特点有:⑴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⑵发病形式特点: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而内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⑶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⑷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⑸感染部位分布特点:鉴于不同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同,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亦有所不同。在美国,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手术部位、下呼吸道及血流感染。而我国主要感染部位则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部位感染,占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上。 7.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主要有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污染的医疗器械、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环境储源等。

院感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外阴切开术或者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 2、剃毛不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在手术当日进行,并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 3、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视切口情况决定是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4、经常更换导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5、留置导尿患者应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 6、医院内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器械必须由设备科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40分) 1、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 2、清洁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未进入、、及。 3、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应当在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给予。 4、切口及切口应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而不属于预防。 5、感染切口是指,或。 6、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依据,用药指征是; ; 。 7、接受清洁手术者,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个别情况可延长至。手术时间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必要时延长至。 8、手术预防用药时机:应在使用。 9、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首选类,心血管、头颅、胸腹壁、四肢软组织和骨科手术首选;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多用,个别用,肝胆系统手术选用、或。有厌氧菌污染的肠道、妇产科等手术可加用。 1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11、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并尽量选择、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 12、医疗废物分为、、、、。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手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 ) A皮肤切开前20分钟B皮肤切开前30分钟-3小时内 C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D皮肤切开前2小时后 2、手术中追加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不正确的( ) A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B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 C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D手术中体温升高 3、手术中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B保证使用器械达到灭菌水平 C术中保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D对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应当首选开放式引流 4、清洁-污染切口是指( ) A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 B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C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D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有( ) A手术技术B备皮方式及时间C手术室环境D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的指征有:

三基训练指南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 第一节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1.何谓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包括在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何谓医源性感染? 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 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4.何谓外源性感染? 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5. 何谓内源性感染? 答: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内源性感染。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内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有哪些特点? 答: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主要特点有: ⑴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⑵发病形式特点: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而内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 ⑶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⑷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 ⑸感染部位分布特点:鉴于不同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同,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亦有所不同。在美国,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手术部位、下呼吸道及血流感染。而我国主要感染部位则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部位感染,占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上。 7.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主要有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污染的医疗器械、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环境储源等。 8.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⑵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 ⑶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 9.哪些人群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 答: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有: 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患者。 ⑵老年人及婴幼儿患者。 ⑶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抗癌药物、放疗、免疫抑制剂等。 ⑷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物生态失衡的患者。 ⑸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 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概念 1.何谓医院感染管理? 答:医院感染管理是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总结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并为降低医院感染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2.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并根据国家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

2018年院感试题及答案【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院感试题及答案【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科室姓名评分 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5、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xing感染)和( 垂直感染 )。

2、大量证明,( 手卫生 )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口,称为(清洁-污染)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 )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岗前培训资料 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第一节职业风险与防护 预防血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我们很落后,理念太落伍,基础太薄弱,行动太滞后。 1.1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1.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1.1.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1.2 标准预防措施 1.2.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1.2.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 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2.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

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1.2.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 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1.2.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El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1.2.7 被服: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8 职业健康安全是标准预防保护医护人员重要措施,其包括以下内容。 (1)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3)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简易呼吸器),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清洁备用。 1.2.9 隔离室(病人的安置)。将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的房间有助于维持适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无效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协商病人的安置地方或做出其他的选择。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得方法(C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2、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得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C )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得隔离措施就是(C )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E、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4、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得目得就是(B ) A.检查液体有无特殊气味; B.冲洗瓶口;

C.查瞧溶液得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5、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得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得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A)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二)多项选择题: 6、手消毒指征(ABCD): A、进入与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接触血液、体液与被污染得物品后; D、接触消毒物品后。 7、下列哪些措施就是预防医院感染得主要措施(ABCD):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8、医院感染得易感人群有(ABCD):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营养不良者; C、老年人; 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9、有效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得措施主要就是:(ABCD) A、加强医务人员得手卫生; 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10、医院感染爆发得可能途径有(ABCDE):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得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抽出得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2、开启得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3、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得物架上,距地面≥(20---25 )cm得柜内,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 4、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得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得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MIC 90 )。不应在病房给药,而

院感知识培训计划

院感知识培训计划 医院是一个为人们服务于健康的地方,在医院里有一科目叫院感科,其全称应该是“控制院内感染科”,下面为你了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希望能帮到你!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计划: 1、全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工作人员 2、新进人员 3、实习人员 根据培训对象选择下列相关内容进行培训。 1、多重泛耐药菌感染病人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

2、手卫生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 3、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 4、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 5、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医院感染管理科) 6、医院感染防控基础知识(医院感染管理科) 7、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政策和传染病疫情,随时进行专项培训(相关科室) 8、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重点科室人员参加省市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相关培训。 采用大课集中培训和小范围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 集中培训时间重点安排在4月、7月、8月、9月,专项培训随时进行安排。

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 每一专题培训结束后,根据情况,对不同人员进行答卷考试或操作考试。新进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考试成绩记入个人考绩档案。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我中心及卫生站的院感管理工作,使临床医务人员能够全面掌握院感管理知识并主动参与院感管理工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特制订xx年院感管理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如下: 一、卫生部及卫生局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我中心相关院感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二、消毒与灭菌技术(基础知识)。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院感知识培训

院感知识培训 什么是院感? 指任何人在医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 院感研究对象: 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同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员。 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者,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相对短暂,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医院,所以院感的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 院感概念: 目前院感的概念通常引用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定义。 定义: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将院感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1内源性、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力功能受损,健康状态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感染。 2外源性、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引起的感染。院感危险因素: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a.3岁以下的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60岁以上的老人脏器功能衰退,防御功能低下抵御力下降,女性特殊生理状况如:月经期、哺乳期.个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 b.病理因素: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降低如:恶性肿瘤、血液病、放疗化疗的应用. 院感危险因素: 1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插管和脑室引流等。2抗生素滥用:如无适应症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等,均易致耐药菌诛增加,菌群失调。 3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医院建筑步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良、消毒灭菌存在缺陷。 院感传播途径: 定义:指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从病原体排至其在新的易感者体内繁殖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分为直接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备和用具通过接触这些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院感传播途径: 2、空气传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微粒以空气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如患者咳漱、打喷嚏)。 3、消化道传播:各种原因导致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甲肝、感染性腹泻) 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通过污染的药液、血制品、注射或输血器械等途径传播感染(输液、输血中发热反应,输血导致的丙肝等)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措施。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洗剂、机械去污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适用于:地面、墙壁、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处理。适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也是物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护士院感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士院感考试试题及答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护理人员院感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 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A 4/5时; B 3/4时; C 2/3时; D 3/5时。 2、治疗车上的物品应排放有序,上、下层分区为 A、污染区、清洁区 B、清洁区、污染区 C、无菌区、污染区 D、污染区、无菌区 3、实现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A、改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为。 B、提供安全注射装置和容器。 C、损伤性废物管理。 D、以上都对 4、医院消毒工作包括 A、清洁 B、清洁、消毒、灭菌 C、消毒 D、灭菌 5、易引起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A. 针刺 B.切割 C.抽血 D.直接接触 E.以上都对 6、医护人员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途径是 A、污染利器刺伤 B、血液喷溅 C、接触患者 D、以上均是 7、医疗废弃物分为 A、3类 B、4类 C、5类 D、6类 8、减少外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有 A、消毒灭菌 B、无菌操作 C、预防隔离 D、以上均是 9、手术预防用药的最佳时机是 A、术后30分钟 B、术前4小时 C、术前30分钟 10、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几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11、按规定,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 12、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住院病人? B.门诊病人?? C.病人家属?? D.探视者 13、下列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A、腹腔镜 B、呼吸机管路 C、导尿管 D、穿刺针 14、关于标准预防的意义错误的是: A、对医务人员和病人均有保护作用 B、能防止血液传播性疾病传播 C、不能防止非血液传播性疾病传播 D、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15、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属于哪一类医疗废物 A、化学性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病理性废物 16、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夏季不得超过几天?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17、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 关的是 A、病毒 B、支原体 C、暂居菌 D、常驻菌 18、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手卫生 D 、隔离传染病人 19、下列哪项不是控制耐药菌传播的主要措施 A、严格手卫生 B、隔离耐药菌携带者 C、戴手套 D、不能专用的用品如轮椅可共用,不需一用一消毒。 20、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A、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B、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C、不应戴人工指甲 D、以上都 对 21、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包括 A、防止污染过的针头刺伤 B、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 C、一旦刺伤立即清洗、碘酒消毒 D、以上都是 22、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锐器盒 23、灭菌效果最佳的物理灭菌法是

院感基础知识题库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基础知识题库 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为那位? 答案: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2.手卫生是那些手卫生行为总称? 答案: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指多少距离 答案:1米以内 4.病房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m 答案:大于0.8 m 5.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有那三种隔离措施隔离措施? 答案: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措施 7.特殊感染是指哪些感染? 答案:阮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 8.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消毒、再清洁,再消毒或灭菌是否正确? 答案:错误 9.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多少? 答案:直径≤5μm 10.发生乙肝病毒职业暴露,HBsAb达到多少时,不需要特殊处理 答案:≥10 IU/mL 11.医院发现哪些情况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答案: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2.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答案: 24小时 13.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答案: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4.发生梅毒职业暴露,推荐使用苄星青霉素单次肌注,用量为 答案: 240万U 15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标识分别是什么颜色? 答案:接触隔离(蓝色)、飞沫隔离(粉色)、空气隔离(黄色) 16.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达到的要求: 答案:≤10cfu/cm2 17.医疗机构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医疗机构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 18.请说出经空气传播疾病的定义 答案: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包括了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麻疹和水痘)。 19.手卫生五个时刻指的是哪些? 答案: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20.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假暴发? 答案: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假暴发:疑似医院感染暴发通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 21.手消毒剂开瓶后有效期多长时间? 答案:GB 27950-2011《手消毒剂卫生要求》中要求,易挥发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60天。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作业

血流感染的诊断,不一定要求有菌血症血液培养阳性的证据。没有细菌学证据的菌血症,称为( ) A临床菌血症 第( 2 )题 影响导管相关感染的因素不包括( ) A季节因素 第( 3 )题 ( )是两种微生物共同生长中一方受益,一方不受影响,如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之间的关系 A栖生 第( 4 )题 无植入物手术后( )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A30 第( 5 )题 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为( )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第( 6 )题 UTI感染上行性感染,主要见于( ) A留置导尿管及尿路侵入性操作 第( 7 )题 中心静脉置管前,采用0. 5%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 )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由内向外同心圆方式消毒。 第( 8 )题 导管相关感染的致病菌来源最常见( ) A皮肤插管部位及导管接头 B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 C静脉输液的污染 D置管操作者 第( 9 )题 气性坏疽病人所有使用后的器械处理按( )的原则执行 A消毒-清洗-再消毒 第( 10 )题 关于褥疮预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减少局部受压:经常翻身,每3小时更换一次卧位,可采用一些防压用具,如气垫床等,并做好皮肤交接 第( 11 )题 下尿路感染主要( ) A为膀胱炎 第( 12 )题 疖的病原菌主要为(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 13 )题 适用于雾化吸入的抗生素应具备下列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局部易吸收 B刺激性小

医务人员院感考试试题及答案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医院发现多少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B ) A 3例 B 5例 C 10例 D 15例 2、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多少种( C ) A..35钟 B.37种 C.39种 D.40种 3、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 A ) A.法定代表人 B.主管院长 C.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责任人 4、医院发生哪些情况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发现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或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应在( C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48h B.24h C.2h D.12h E.6h 5、医院发生哪些情况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在( D)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48h B.24h C.2h D.12h E.6h 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于何时颁布( A ) A.2003年6月16日 B.2003年7月16日 C. 2004年6月16日 D. 2004年7月16日 7、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卫生行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 ) A. 12小时 B.24小时 C. 48小时 D.72小时 8、《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几类( C ) A. 3类 B.4类 C. 5类 D.6类 9、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最好在几小时内实施( D ) A..24h B.12h C.8h D.4h E.2h 10、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新生儿病房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 C ) A..5 m2 B.4 m2 C.3 m2 D.2 m2 E.1 m2 11、传染病房每间病室的病人数不应超过( C ) A..6人 B.5人 C.4人 D.3人 E.2人 12、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B )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13、在医用器材和医疗环境的消毒和灭菌过程中,消毒是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减少到多少,灭菌是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减少到多少( B ) A.10-6 10-3 B. 10-3 10-6 C .10-5 10-3 D.10-3 10-5 1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登记记录需保存多少年( C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15、三种隔离标示中,正确的是( A ) A.蓝色表示接触隔离、黄色标示空气隔离、粉红色标示飞沫隔离; B. 蓝色表示接触隔离、黄色标示飞沫隔离、粉红色标示空气隔离 C. 蓝色表示空气隔离、黄色标示接触隔离、粉红色标示飞沫隔离;

院感考试题

肿瘤科10月院感考试试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B) A门诊患者 B住院患者 C急诊患者 D探视者 E陪护者 2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C) A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 B始终保持钳端向上,不可跨域无菌区 C取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壁 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 E可以夹取任何物品 3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A),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A所有病原微生物 B细菌孢子 C真菌孢子 D致病微生物 E非致病微生物4取用无菌容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 A冲洗瓶口 B检查溶液的颜色 C冲洗无菌容器 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 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 5能杀灭所有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方法是(D ) A、清洁 B、消毒 C、抑菌 D、灭菌 E、抗菌 6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是(D ) A、燃烧法 B、干烤法 C、煮沸法 D、压力蒸汽灭菌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7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 ) A、2h B、4h C、6h D、8h E、12h 8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A、) A、衣领 B、袖口 C、腰部以上 D、腰部以下 E、胸部以上 9护士王某,在换药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她应(E、) A、加戴一副手套 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 C、用胶布粘贴破损处 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 E、立即更换手套 10无菌技术操作时,正确的是(E、) A、操作环境要清洁,操作前2h 减少人员走动。 B、操作者要面向无菌区,身体应尽量靠近无菌区。 C、无菌物品取出后抓紧使用,如没用完应及时放回原无菌容器中。 D、定期检查无菌物品保存情况,如疑有污染,应抓紧使用。 E、为防止交叉感染,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患者使用。 11无菌持物钳能夹取(E ) A、凡士林纱布 B、待消毒的治疗碗 C、无菌导尿管导尿 D、碘伏棉球消毒 E、无菌治疗巾 12戴无菌手套不正确方法是(A) A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的号码

院感考试试题

医院感染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70分) 1、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A、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也是医院感染 C、出院之后发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D、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2、医疗废物的分类包括() A、感染性 B、损伤性 C、病理性 D、药物性 E、化学性 3、使用中的消毒剂化学监测中含氯消毒剂的监测频率是() A、1次/日 B、1次/周 C、1次/月 D、1次/季度 4、使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手术刀、安瓿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或垃圾袋()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容器盒 E、以上都可投 5、标志预防的具体措施不准确的是() A、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应当戴手套; B、脱去手套后如果未被污染物污染不必洗手; C、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立即洗手后消毒; D、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带一次 性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无菌棉签一经打开()小时内有效 A、4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7、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眼睛被污染用清水冲洗。 B、如有伤口,应当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流,再用肥皂液和流 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挤压。 C、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 冲洗干净。 D、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8、有关医疗废物的处置正确的是() A、在废物产生的护理单元进行分类收集 B、由专人定期在分类收集点收集、转运医疗废物 C、医院应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 D、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 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9、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包括() A、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B、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C、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D、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E、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10、防止医院感染措施中最常用和先用的方法是() 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隔离 E、以上均可 11、如何发现(诊断)MRSA? () A、新入院感染病人常规送标本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区别耐药菌是患者来时既有,还是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 B、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物生物的诊断; C、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全面地院感知识培训

院感基本知识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 第一节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1.何谓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何谓医源性感染? 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 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源性感染。4.何谓外源性感染? 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5.何谓源性感染? 答: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源性感染。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哪些特点? (1)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2)发病形式: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而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 (3)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 (5)感染部位分布特点:鉴于不同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同,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亦有所不同。在美国,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手术部位、下呼吸道及血流感染。而我国主要感染部位则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部位感染,占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