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_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

_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_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

_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_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
_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_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

【综 述】

高血压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

韩娉,李子建,刘元东

(济南军区联勤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53(2010)11-1030-03

第一作者简介:韩娉(1979~),女,博士,研究方向: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的预防控制。

摘要:高血压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为重要的危险因子在中国的患病率持续快速上升,不仅严重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中国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控制率还很低。

本文总结了中国高血压病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的变化趋势,分布特点,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中国高血压防治策略的变化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病学;防治

高血压病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长时期的关注,不仅仅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复杂而难以控制的

疾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目前可以人为干预的一个危险因子而存在的。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病已经超过癌症、传染病等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2001年全球死亡人数的近五分之一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83%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约1031万人)

[1,2]

。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

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

们所关注的中国的高血压病研究工作,其意义远不仅局限于中国,而是世界高血压研究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将中国高血压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作一综述。

1 中国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点

1.1 患病率高 患病率持续快速上升。1960年至2002的42年间,中国进行的四次大规模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别为,1959年约有3000万高血压病人,1979年约5900万,到1991年已经是9400万,2002年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8%,约为1.6亿人,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2%,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国4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的死亡率比同年龄血压正常人群高出48%。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于高血压界定的标准不同,不太可能精确地估计高血压病患病率,但这些资料明显地反映了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趋势。第二次和第三次调查采用了同样的年龄组和血压测量方法。在采用了同一标准(第二次调查的标准)后数据

完全可比。结果显示,1980年到1991年的10年间,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4.15个百分点,绝对值

增长了54%[1,2]

1.2 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 中国高血压病人知晓率及控制率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与农村差距较大。1992~1994年,中国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为37.3%,城市为49.4%,农村仅为25%,接受治疗病人占27.3%,控制率为3.4%(城市5.7%,农村仅为1.5%)。而同期美国的高血压病人知晓率为73%,55%的病人正在接受药物治疗。1998年中国知晓率上升5.3%达4

2.6%,城市为51.2%,农村为34.2%,31.1%的病人接受了药物治疗,城市为41.4%,农村为21.4%,控制率平均为6.0%(城市为8.3%,农村仍然仅占

3.6%)。2001年的调查显示,中国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为4

4.7%,女性为50.8%,高于男性39.5%。只有28.2%的病人服用处方药物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血压,仅仅8.1%的病人达到了降压目标,女性病人为10.5%高于男性6.1%。排除年龄、性别及地理分布的因素,综合其它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如吸烟、饮酒、肥胖等因素,5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较高,肥胖、高收入特征的人群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控制率较高。在从事体力劳动,每天饮酒大于等于2次的人群中,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3~6]。

1.3 地域、民族分布差别明显 高血压在北方发病率为34%,在南方为23%。35~74岁的北方人血压水平为127.7/80.6mm H g ,比同年领南方人高7.4/6.9mm Hg 。导致高血压发病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饮食习惯的不同。调查显示,中国北方人盐的摄入量高于南方,钠、镁、磷的摄入量高于南方。同时脂肪摄入量多,运动量少导致体重指数高于南方也与高血压发病的地区差异密切相关[1,7,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

·1030· 预防医学论坛 2010年11月第16卷第11期 Prev M ed Trib ,Vol .16,No .11,Nov .2010 

民族。高血压病分布情况也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壮族,调查显示壮族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汉族,收缩压平均水平高于汉族而舒张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知晓率与控制率均低于汉族,其他主要少数民族中已知藏族和哈萨克族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而维吾尔族于汉族发病率类似。体重指数、饮酒、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与汉族相似。造成高血压发病率偏高的因素可能由于少数民族族多数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地区,长期慢性缺氧血液粘稠度增加,且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另外少数民族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普遍偏高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中国高血压病同样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1994~1997年的一项针对中国农村家庭高血压病情况的调查显示。排除其他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当父母及第一个子女均为血压正常时,第二个子女的高血压发病率为2.3%,而父母及第一个子女均为高血压时,第二个子女的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6.0%。

更应警惕的是,中国人高血压病的年龄分布明显提早。与1991年相比,2001的调查显示34~44岁的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发病率分别增加了74%和62%,而65~74岁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了18%和15%。这些临床研究均对发现和确定高危人群及早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提示[2,9~11]。

2 高血压病与脑卒中

高血压病患病率的迅速增长成为中国人死亡疾病谱变化的首要因素。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新生儿高死亡率及感染性疾病曾经是困扰中国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1957年的一份最早的关于中国人死亡原因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分别为呼吸道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分别占死亡人数的16.7%、7.9%和7.5%。同期的心脏病、脑血管病仅占总死亡人数的6.6%和5.5%。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1,12,13]。威胁中国人寿命的主要致死性疾病及相关的危险因子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005年中国80%的死亡人口是由于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许多发达国家。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占32%,高于恶性肿瘤20%和传染病10%的总和而高居首位。就总的趋势而言,中国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北方明显高于南方。这与高血压发病的分布特点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作为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对亚洲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与西方白种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亚洲人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是心血管疾病的3倍,中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脑卒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调查显示中国人中单纯收缩压升高发病率约7.1%,单纯舒张压为6.7%,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占18.4%。虽然单纯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发病率接近并且都是脑卒中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但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仍然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平均压升高与心脏病的发病关系更为密切[14]。

3 高血压病迅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平均寿命的延长、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中国高血压病发病增长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高。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20~39岁超过4亿。以这个数字推算,到2040年,65岁以上的将占人口总数的20%,也就是说,仅年龄一项因素就可以造成40年内高血压病人数目增加200%。从1978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中国的城市人口由26%增加到36%,而城市人口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1998年与1994年相比城市人口高血压发病率增加2.3%,农村仅增加0.7%。这与城市人口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脂肪的摄入增加,体能劳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等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增加密切相关[15]。

4 中国高血压病控制策略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而知晓率和控制率仍然差强人意。接受抗高血压治疗人群的平均SBP/ DBP比血压正常的人仍然高出32.4/14.0m mH g,与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相比,仅降低0.6/1.8mm-H g[2,16]。中国高血压联盟于1989年正式成立,并陆续在全国许多省市设立委员会。1999年制定了关于预防、诊断、治疗高血压病的指南,并于2005年重新进行了修订,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迅速提高中国高血压的知晓率,健康教育效果可靠。多项大规模的健康教育计划也在中国政府的资助下开展,体现了从以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的防治策略。在城市中,利用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开展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已经证明是极为有效的。1987年的一项对7个大中城市的调查显示:通过

·

1031

·

 预防医学论坛 2010年11月第16卷第11期 Prev M ed T rib,Vol.16,No.11,Nov.2010 

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干预,使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上升6.7%,接受正规药物治疗的病人增加13.2%。1991~2000年,在北京、上海、长沙三个城市采取了大规模的以社区医疗保障体系为基础的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使三个城市中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了52%,脑卒中死亡率降低54%。高血压在中国发病率正在并将继续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人民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提高中国高血压知晓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在农村。

第二,先提高治疗率,再提高控制率。高血压病控制往往需要终身服药,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也是中国农村血压控制率远低于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2003年79%的农村人口,45%的城市人口没有健康保险。根据中国的现状,群体的治疗应是尽可能在一般高血压患者中推荐使用廉价的降压药物,首先提高治疗率,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定配方抗高血压药物因其降压效果可靠、价格低廉、剂量依赖的副反应低、病人依从性好等优点,在中国大范围的高血压病防治中具有明显优势,并已经有北京降压0号、珍菊降压片等复方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第三,把降低血压达标作为高血压治疗的目标。高血压治疗不仅仅要使病人血压下降,更重要的要达到降压目标。只有尽早控制血压在推荐的血压水平,才能确实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血压治疗的目的。

第四,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应当与其他代谢异常情况一起考虑,兼顾高血脂症、高血糖症等危险因素,注重改善生活方式并在用药时考虑不同治疗药物长期合用的利益和风险。对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病人应推荐用药方案。

第五,提高高血压病控制率,治疗手段应合理。绝大多数接受治疗的中国高血压病人采取了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如:降低体重,低盐饮食等。但是对于血压高于140/90m mH g 的病人,降压效果是不确切的。因此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高血压病最为有效手段。健全高血压病的临床监测系统,对于高危人群及早采取非药物治疗的预防措施,对与确诊的高血压病人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终生服药,提倡联合用药,提高控制率,保护靶器官,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17]。

参考文献:

[1]Gu D ,Anjali Gupta ,Paul M u ntner ,et a l .Prevalence of Cardiovas -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Clus tering Among the Adult Population of C hina Results From th 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 e in Asia (In terAsia )[J ].Circu lation ,2005,112:658-665.

[2]Yach D ,Haw kes C ,Gould C L ,et al .T he global bu rden of chronic

diseases :overcoming impediment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J ].J AM A ,2004,291:2616-2622.

[3]Ezz ati M ,Lopez AD ,Rodgers A ,et a l .C om parative Risk Assess -ment Collaborating G roup [J ].Lan cet ,2002,360:1347-1360.[4]Jiang H e ,Dongfen g Gu ,Xigui Wu ,e t al .W helton .M ajor Cau ses

of Death among M en and W omen in China [J ].N Engl J M ed ,2005,353:1124-1134.

[5]Don gfeng Gu ,Kris ti Rey nolds ,Xigui W u ,et al .for the InterAS IA

Collaborative G rou p .Prevalence ,Aw areness ,T reatmen t ,and Con -trol of H ypertension in China [J ].Hy pertension ,2002,40:920-927.

[6]Zengw u Wang ,Yangfeng W u ,Lianch eng Zh ao ,et a l .For the C o -operative Research G rou p of the S tudy on T rends of C ardiovascu -lar Diseas es in China and Preventive S trategy for the 21st Cen tu -ry .T rends in Prevalence ,Aw areness ,T 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 ypertension in the M iddle -Aged Population of C hina ,1992-1998[J ].H ypertens Res ,2004,27:703-709.

[7]Wu X ,Du an X ,Gu D ,et al .Prevalen ce of hypertension and its

trends in Chinese populations [J ].Int J C ardiol ,1995,52:39-44.[8]Wu Y ,Lu C ,Gao R ,et a l .Nation -wide hypertension screenin g in

China during 1979--1980[J ].Chin ese M ed J ,1982,95:101-108.[9]U .S Department of H ealth and H uman Services .Data Preview

from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Data from USA -PRC Collab -orative Study of C ardiovascu lar an d Cardiopulmonary Epidemiolo -gy .Baseline Blood Pres sure (1983-1984)[R ].Bethesda ,M D :Pub -lic H ealth S ervice ,National Ins titutes of Health .1990.

[10]Reynolds K ,Gu D ,M un tn er P ,et al .Geog raphic variation s in the

prevalence ,aw 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 ypertension in Chin a [J ].J H ypertens ,2003,21:1273-1281.

[11]U .S Department of H ealth and H uman Services .Data Preview

from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Data from USA -PRC Collab -orative Study of C ardiovascu lar an d Cardiopulmonary Epidemiolo -gy .Baseline

S urvey ,

S ubsample

(1983-1986),

Part

2:

Nutrition .Bethesda ,M D :Public H ealth Service [R ].National In -stitutes of H ealth ,1992.

[12]W 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 orld H ealth Statistics Annu al ,1993

[R ].Geneva ,Sw itzerlan d :World H ealth O rganization ,1994.[13]Pow les J ,Day N .Interpret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J ].Lancet ,2002,360:1342-1343.

[14]Lopez AD ,Ahmad O ,Guillot M ,e t al .W orld mortality in 2000:

life tab les for 191countries [R ].Geneva :W orld H ealth Organiza -tion .2002.

[15]M u rray C JL ,Fergu son BD ,Lopez AD ,et a l .M odified logic life ta -ble system :principles ,empirical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J ].Popu l S tu dies ,2003,57:1-18.

[16]M u rray CJ ,Lopez AD .The Global Bu rden of Disease :A Compre -hensive As ses sment of M ortality an d Disability From Diseases ,In -juries and Ris k Factors in 1990and Projected to 2020[J ].Camb ridge ,M ass :H arvard School of Pu blic Health (on behalf of the W orld Health Organiz ation and the W orld Bank ),Harvard University ,1996.

[17]C hinese Hyperten sion Leagu e :Guidelines for the p reven tion an 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R ].Chin J M ed Guide ,2005.

(收稿日期:2010-09-10 本文编辑:褚遵华)

·1032· 预防医学论坛 2010年11月第16卷第11期 Prev M ed Trib ,Vol .16,No .11,Nov .2010 

我国高血压现状资料

我国高血压现状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心脏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第21届国际高血压学会 (ISH2006)公布的福冈宣言中指出,全世界高血压患者约有9亿72200万,相当于成人的26.4%。其中,发达国家高血压患者有3亿3300万,发展中国家6亿3900万,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都是重大问题,我国的高血压现状同样不容乐观,据2002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30.2%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治疗率低(24.7%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低(6.1%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07年《ESC/ESH高血压防治指南》都指出降压达标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微小的血压差异带来较大的心血管获益,收缩压降低2mmHg,可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7%, 降低卒中死亡率10%。 降压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郑明日对记者说,据统计,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60%以上都有高血压病,有的是血压忽高忽低而入院,有的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衰竭,而有的是冠心病发病入院结果检查出有高血压病。由于高血压发病较慢,大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特别的不适,有时可出现轻微的头昏头痛等表现,所以,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发现许多患者认为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还有的患者不知道血压达标后会带来什么好处。

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与发展

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与发 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降压,更要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高血压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本文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等方面对高血压的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发展;综述 据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统计报告: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超过3.3亿人,血压在正常高值的人超过3个亿;有6-7亿的中国成年人“血压不理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由于本身的病理损害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脑卒中、闭塞性心血管疾病和肾衰竭等重要器官的病损,是目前人类的重要致死、残原因之一。 一、目标血压及其意义 根据一些列的降压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表明血压的控制达标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关键。应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期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并将联合抗高血压药物当做初始策略为了更容易使血压达标,抗高血压的治疗应该在心血管损害前开始。 二、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根据大量实验证明,积极有效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干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干扰阻断它的产生和发展,进而起到一定降压作用。 1.合理膳食

首先要减少钠盐、脂肪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与纤维类食物,严格限制饮酒,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还有蔬菜和水果。 2.控制体质量 减轻体重,减少脂肪的存储。减轻体重有助减轻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同时也可以延缓或逆转左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3.适量运动 适量的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并且可以减轻心血管的诱发因素。 4.保持健康的心态 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产生,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导因素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努力保持平和的健康心态。 三、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利尿药 利尿药对高血压脑卒中心力和衰竭患者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可以降低其病死率。利尿药的代表药物是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利尿药可单用于轻度高血压,也可以用于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于中高度高血压。将来有可能成为其他降压药物的“增敏剂”。但它不可以用于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痛风患者。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利尿剂推荐作为无并发

最新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pdf

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 正常血压 :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 :收缩压120~139mmHg 和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 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 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血压水平 1级2级3级 无其他危险因素低中高 1-2个危险因素中中极高危 ≥3个危险因素或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高高极高危 有并发症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危险因素:吸烟;血胆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轻度升高(1.2-2.0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2.0mg/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肌力分级:6级 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是增长态势,每 5 个成人中 2 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 2 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 ★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需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 1000 万人,对正常高值血压等高血压的易患人群,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 140/90 mmHg 以下;高危患者血压目标是 130/80 mmHg 以下。 在可耐受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 1 / 8

★ 我国常用的钙拮抗剂、 ACEI、 AR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 关注少儿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 加强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规范化管理和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 高血压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畴新指南修订组织单位包括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表明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率达 25%,全国至少有 2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70%脑卒中和 50%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相关。 政府主导的新医改中,已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表明了政府对控制高血压的决心和具体措施。

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

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 和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 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危险因素:吸烟;血胆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轻度升高(1.2-2.0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2.0mg/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肌力分级:6级

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高血压饮食及注意事项 在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中,应少吃盐,高钠饮食可导致血压升高.患者应多补钾,含钾丰富的食物有黄豆、番茄酱、菠菜、比目鱼和小扁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高血压的饮食中,有许多的讲究: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吧! 高血压饮食 1.1 豆类:无论红小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只要是豆类含钾都十分丰富,大豆制品中的豆腐含钙和镁也较为丰富,因此,豆腐是高血压病人每天都应当吃的食物. 成年人200~300克/日为宜.而红豆、绿豆、芸豆搭配稻米、燕麦、小米、玉米等谷类食物做成五谷米饭、八宝粥、红豆汤、绿豆汤等,都非常好。 2.2 食用菌:在美国,建议大众每天吃一点食用菌。这一建议非常适用于高血压人士。 香菇、木耳中的钾、钙、镁含量都比较高,除此之外,还含有其他大量的植物化学物质和膳食纤维,都是高血压人士所需要的。 3.3

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

高血压诊断标准与分级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 ISH )高血压治疗 指南中制订了新的 18 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见下表),这是 根据 1997 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 告( JNCⅥ)而定的。不同的是 JNCⅥ用的是 1、 2 、3 期, WHO - ISH 用的 是 1 、2、 3 级,分别相当于轻、中、重度。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mmHg ) 类别收缩压舒张压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130 ~13985~ 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 159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 ~ 14990~94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 179100 ~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 ~ 90< 90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注意: 1、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吃盐过多,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每天吃盐 应以 5 克以下为宜。 2、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动脉硬化。 3、少吃动物脂肪。动物含胆固醇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如肝、脑、心等应少吃。 4、戒烟少酒。有烟酒嗜好的高血压患者,会因烟酒过多引心肌梗塞,脑中风。 5、宜多食钾食物。钾在体内能缓冲纳的食物有:黄豆、小豆、番茄、西葫芦、芹菜、鲜蘑菇及各种绿 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猕猴桃、柿子、菠萝、核桃、西瓜等。 6、宜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鸡蛋、豆类及豆制品。 7、钙食物。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入高钙食物,能使 2 / 3 左右的人受到明显的降 压效果。含钙的食物很多,如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虾皮、海带、骨头汤、黑木耳、核桃、沙丁鱼、 鸡蛋等均含钙丰富。 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 饮食疗法: ①夏枯草煲猪瘦肉:夏枯草6~ 24g,猪瘦肉30g ,煲,去药渣,饮汤吃肉。用于阳亢阴伤者。 ②海蜇半斤,荸荠 1 斤,煎汤,早晚分食,每日 1 剂。用于痰热者。 ③楂芹果冰饮:鲜山楂、苹果各30g,鲜芹菜 3 根,切碎加水,隔水蒸30分钟,再加冰糖 10g,渣汤同食,每日 1 剂。用于高血压。 ④向日葵花托红枣汤:向日葵花托1个,红枣20 枚,以清水 3 碗,煎至1碗,饮汤食红枣。用于高血压。 ⑤黑芝麻,胡椒肉各 20g ,冬桑叶10g ,水煎,去桑叶,分2~ 3 次渣汤同服,每日 1 剂。用肾虚者。 ⑥地骨皮 60g( 也可加少量白糖或猪肉) ,水煎,去药渣,食汤与猪肉,隔日 1 剂。用于虚火患者。 2) 气功: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介绍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介绍 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近年来国际、国内流行病学和大规 模临床试验的成果,结合我国高血压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该指南。 《指南》告诉人们血压水平与心、脑、肾器官损害及并发症之间呈连续的正相关关系;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其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长期有效控 制血压,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指南》核心内容包括: (1)血压水平分类和高血压定义:规定正常血压为收缩压小于130毫米汞柱和舒张 压小于8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高血压又再分成1、2、3级,相当于轻、中、重型高血压;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 定义为正常高值范围。 (2)心血管危险性分层:采用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有关的心、脑、肾、血 管并发症情况联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绝对危险性水平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 危4种,分别表示不同的预后状况和降压治疗获得的绝对益处。高危与极高危患者的预后 虽然较差,但降压治疗的获益却较大。 (3)治疗策略: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指标首先确立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 性水平,然后按危险性水平决定治疗措施,制定治疗计划。所有患者都应该改善生活行为。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应实施降压药物治疗。中危患者3-6个月内或低危患者6-12个月内血 压未获控制,也应实施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目标值:在中、青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患者,小于130/85毫米汞柱,甚至小于120/80毫米汞柱;在老年患者,小于140/90毫 米汞柱。 (4)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控制体重指数(BMI)小于或等于24;合理的膳食结构(每日食盐摄入小于6克,脂肪占总热量25%以下,蔬菜、水果、鲜奶补充钾和钙);限制饮酒(乙醇量每日小于20-30克)和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 (5)降压药物治疗原则:开始时使用小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采用合理的药物联合 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初始治疗方案无效或不能耐受,改用另一种不同类型降压药;尽可 能使用长效降压药改善治疗依从性和减低血压变异性。目前用作一线治疗的降压药物,包 括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 (6)长期治疗和随访:高血压患者应该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并保持对治疗的依从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 前言

毕业论文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初

毕业论文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初)

————————————————————————————————作者:————————————————————————————————日期: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姓名:张西南 指导老师: 学号:201003021 专业:药学 班级:2010级药学(3)班 实习单位: 完成日期:2014 年 5 月 1 日

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学位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实习单位: 作者签名:张西南 指导老师: 2014 年5 月1 日

目录 1 前言 (4) 2 高血压的研究历史 (5) 3 高血压药物的现状 (5) 3.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5) 3.2 Ca2+通道阻滞剂 (6) 3.3 利尿药 (6) 3.4 交感神经抑制药 (7) 3.5 血管扩张药 (8) 3.5.1 直接扩血管药 (8) 3.5.2 钾通道开放药 (8) 4 高血压的治疗趋势 (8) 5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0)

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要:在高血压百年的认识过程中,高血压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可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改变对高血压传统认识,对于评价高血压治疗手段,重新评价降压药物和研发新药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研究进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in one hundred, suffered high blood pressure is no longer regarded as limited to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s, but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together, genetic syndrome, can be call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for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drug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hypertension;anti hypertensive drugs;application status;research progress 1 前言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将引发人体多个靶器官损伤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外周血管病以及肾脏损害,其危害更甚于高血压病本身,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是防治高血压病及靶器官损伤的关键。世界范围内大约10亿人正在受到高血压病的困扰[1]。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人数的1/5[2]。因此研究抗高血压药物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通过网络调查搜索作简要综述。

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

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 《门诊》杂志2014-09-27 发表评论分享 一、CKD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机制 慢性肾脏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比较复杂。肾性高血压难以治疗的原因在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存在直接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钠排泄障碍导致细胞外液容量负荷过重;RAS系统异常激活,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效应,刺激肾素分泌;临床上采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药物,导致前列腺素和缓激肽系统的失衡,最终促使血管收缩异常及内皮素、一氧化氮减少等,这些因素与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联。 最近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可以激活脑室周围器官循环T细胞而导致血管炎症,提示神经免疫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可能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国外的大样本研究发现,以理想的血压为参考,正常高值血压发生ESRD风险增加1.9倍,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发生ESRD的风险显著增加。 换言之,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肾脏疾病,该患者发生ESRD的风险相当高,即高血压和CKD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在CKD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出现水钠潴留、肾小球硬化、高尿酸血症、内皮细胞损伤,动脉弹性减退及自主神经调节异常等病理改变,这些病理改变使CKD和高血压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 而CKD也会引起贫血、系统炎症、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及矿物质代谢异常的症状。高血压也会引起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室肥厚、动脉闭塞及血管重建等病理变化。这些改变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HEMO研究发现53%的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就高血压疾病而言,它是一种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但从目前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的统计数据来分析,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尽如人意。积极使用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可以控制肾脏病患者的血压,进而延缓患者的肾功能减退。 二、中国CKD患者高血压患病和控制现状 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研究是1996年美国对1795例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发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GFR为50~80mL/min/1.73 m2的CKD 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65%;GFR为10~20 mL/min/1.73m2的CKD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90%。

【毕业论文】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初)

【毕业论文】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初)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姓名:张西南 指导老师: 学号:201003021 专业:药学 班级:2010级药学(3)班 实习单位: 完成日期:2014 年 5 月 1 日

目录 1 前言 (5) 2 高血压的研究历史 (6) 3 高血压药物的现状 (7) 3.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7) 3.2 Ca2+通道阻滞剂 (7) 3.3 利尿药 (8) 3.4 交感神经抑制药 (8) 3.5 血管扩张药 (9) 3.5.1 直接扩血管药 (9) 3.5.2 钾通道开放药 (9) 4 高血压的治疗趋势 (10) 5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要:在高血压百年的认识过程中,高血压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可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改变对高血压传统认识,对于评价高血压治疗手段,重新评价降压药物和研发新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研究进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in one hundred, suffered high blood pressure is no longer regarded as limited to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s, but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together, genetic syndrome, can be call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for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drug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hypertension;anti hypertensive drugs;application status;research progress 1 前言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将引发人体多个靶器官损伤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外周血管病以及肾脏损害,其危害更甚于高血压病本身,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是防治高血压病及靶器官损伤的关键。世界范围内大约10亿人正在受到高血压病的困扰[1]。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人数的1/5[2]。因此研究抗高血压药

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 和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欧阳家百(2021.03.07)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危险因素:吸烟;血胆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轻度升高(1.2-2.0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2.0mg/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肌力分级:6级 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高血压饮食及注意事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 为了迎接这一严峻挑战,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防治的科技含量,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行政管理、预防医学、心血管、肾脏、内分泌和妇产科专家,共同讨论、总结、分析近年来国际、国内高血压病的防治经验及流行病学、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科研成果,参考《1999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和《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撰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我国的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自1959年以来的第五次全面修改。目的是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内科及心血管专业医生防治高血压病。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在高血压的诊断和分层方面,本指南采纳了《1999年WHO/ISH指南》的标准,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既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经验又与国际接轨。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本指南仅供原则性指导,非指令性规定。 国外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 回顾国外高血压流行病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规律,有助于我国制定防治方针。 发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学的演变历程 发达国家中,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随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1期又称瘟疫期。在工业化发展之前,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人群中的主要问题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缺乏,心血管病仅占5%-10%,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 第2期随着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染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的改进,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人口平均年龄增长,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因高血压病未能有效控制,人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病,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地区。 第3期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加,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加,交通发达,体力活动减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55-60岁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35%-65%,人群平均寿命下降,如东欧。 第4期由于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是公共卫生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不断进步,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降至50%以下,且多发生于65岁

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如何开展高血压社区防治

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如何开展高血压社区防治 来源:中国医学论文网发布时间:2009-03-27 吴兆苏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8卷流行学及人群防治一、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高血压问题的严重性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高血压就不断危害人们的健康。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医学的进步高血压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实质上它反映了一种客观规律。一百年前发明了袖带式血压计以后医学界才逐渐对高血压的危害有了认识,但直到本世纪20~40年代才开始进行少量小规模的高血压人群调查。由于研究水平的限制,当时对高血压问题的认识较肤浅,甚至有错误的观点。50~60年代开展了大量流行病调查和有关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临床和流行病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使医学界对高血压问题的本质和严重性达到了共识。近半个世纪高血压流行病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基本上查明了高血压在人、时、地方面的分布以及高血压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血压在人群中的分布(曲线)属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型。所谓高血压就是人群中血压偏高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人为的,有较大的随意性。尽管如此,用人为规定的高血压标准对人群进行普查所得的患病率仍是认识高血压问题的一个最常用的、最基本的和不可替代的流行病学指标。其他重要指标有人群平均血压水平和血压分布曲线特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50岁以下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患病率较非工业化国家(地区)高。一般讲文明程度较高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患病率较文明程度低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高,城市高于农村。世界上有些至今仍与现代生活相隔离并保持较“原始”生活习惯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很低,且没有明显的随年龄上升的现象。高血压患病率还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和种族差异。我国人群高血压分布也有一定特点。50年代以来三次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以上)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年为7.73%,1991年为11.88%,呈明显上升趋势。按此计算,我国现有高血压约1亿人。在地区分布上基本上呈北高南低趋势。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来有不少地区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很快,有的甚至超过了城市。高原少数民族地区(西藏)患病率较高。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50岁以下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还表明,高血压与一系列疾病(特别是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国外九项前瞻研究结果显示舒张压105mmHg者比76mmHg者患脑卒中的危险增加10倍,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加5倍。美国弗莱明翰研究34年随访结果表明血压水平在最高四分位者比最低四分位者患心力衰竭的危险高2~4倍。美国另一项多因素干预研究随访15年结果显示收缩压较基线水平增加10mmHg

2017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2017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目标值应低于 140/90mmHg 我国约有 2.9~3亿高血压患者,1/3 成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71% 的脑卒中和54%的心梗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文教授介绍了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 年修订版)》的更新要点。本文将分别就新指南的降压目标值、血压测量、药物治疗原则等更新内容进行介绍。 降压目标值 本次指南修订最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血压目标。新指南经过20余场专题研讨会,其中大部分是围绕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血压目标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1)一般高血压:<140 /<90mmHg;(部分130/80mmHg 上下) 王教授提到,我国血压达标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医生认为降压目标即是140/90 mmHg,新指南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小于140/90 mmHg,部分可降至130/80mmHg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140/90 mmHg 以下。 (2)老年(65~79岁):<150 /<90 mmHg。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140 /<90mmHg; (3)80岁以上:<150 /<90 mmHg;(SBP140~150mmHg) 另外,新指南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作出了建议。 血压测量 王教授提到,新指南在血压测量方面进行了重要推荐,尤其是推荐使用国际标准(BHS,ESH,AAMI)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 目前仍可使用水银柱血压计,但由于汞的环境污染,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医用电子血压计取代。 药物治疗原则 旧指南推荐高血压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但为提高控制率,实现血压达标,新指南修改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从常规剂量开始,而老年人仍从低剂量开始用药。具体的药物治疗原则包括: (1)常规剂量开始(老年人小剂量开始):不达标者加量至足量; (2)合理联合用药:不同作用机制的联合处方,复方制剂; (3)尽量用长效降压药:每天口服一次,维持24小时; (4)个体化。

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与发展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治疗高 血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降压,更要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高血压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本文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等方面对高血压的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发展;综述 据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统计报告: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 超过亿人,血压在正常高值的人超过3个亿;有6-7亿的中国成年人“血压不理想”。高血压 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由于本身的病理损害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脑卒中、闭塞性心血管疾病和肾衰竭等重要器官的病损,是目前人类的重要致死、残原因之一。 一、目标血压及其意义 根据一些列的降压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表明血压的控制达标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 病死率关键。应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期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并将联合抗高血压药物当做初始策略为了更容易使血压达标,抗高血压的治疗应该在心血管损害前开始。 二、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根据大量实验证明,积极有效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干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干扰阻断它的产生和发展,进而起到一定降压作用。 1.合理膳食 首先要减少钠盐、脂肪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与纤维类食物,严格限制饮酒,摄入 足够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还有蔬菜和水果。 2.控制体质量 减轻体重,减少脂肪的存储。减轻体重有助减轻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同时也可以延缓或逆转左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3.适量运动 适量的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并且可以减轻心血管的诱发因素。 4.保持健康的心态

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指南 (2011、5、发布) 心血管危险因素:1.高血压(1-3级).2.男-55岁、女>65。3吸烟。4.糖耐量 受损(2小时血糖7.8-11.0mmol/l )空服(6.1-6.9mmol/l )5.血脂异常, TC: 35.7mmol/l(220mg/dl)、HDL-C v1.0mmol/l(40mg/dl)、 LDL-C >3.3mmol/l(130mg/dl)。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1级家族发病年龄<50岁。 7.腹型肥胖(腰:男均0cm.女二85cm ).BMI >28kg/m2°8.高同型半胱氨酸>10umol/l 。 靶器官损害:1.左心室肥厚。2.颈动脉超声IMT >0.9mm 或动脉粥样斑块。3.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出2m/s(选择使用)。4.踝/臂血压指数<0.9(选择使用)。5.估 算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 <60ml/min/1.73m2)、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 115-133umol/l ( 1.3-1.5mg/dl )女 107-124umol/l(1.2-1.4mg/dl)。6.微量白蛋白尿: 30-300mg/24h 或白蛋白 /肌酐比:> 30mg/g(3.5mg/mmol)。 伴临床疾患:1脑血管病:a 脑出血b.缺血性脑卒中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 心脏疾病:a 心肌梗死史b 心绞痛C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d 慢性心力衰竭。3.肾 脏疾病a 糖尿病肾病b 肾功能受损,血肌酐:男>133umol/l(1.5mg/dl)、女 >124umol/l(1.4mg/dl)、蛋白尿 (>300mg/24h)。 4. 外周血管疾病。5.视网膜病变a 出血或渗出b 视乳头水肿。6.糖尿病a 空腹血 糖:> 7.0mmol/l(126mg/dl)b.餐后血糖:织1.1mmol/l(200mg/dl)c 糖化血红蛋白: HbA1^6.^。 治疗策略:1■很高危患者: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 2. 高危患者: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 3. 中危患者:对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为期数周的观察, 行综合治疗。 行药物治疗。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就是增长态势, 每 5 个成人中 2 人患高血压; 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 2 亿; 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较低。 ★ 高血压就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 我国就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就是脑卒中, 控制高血压就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 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总危险。 ★ 高血压就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 需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度, 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 1000 万人, 对正常高值血压等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 140/90 mmHg 以下; 高危患者血压目标就是 130/80 mmHg 以下。 在可耐受前提下, 逐步降压达标。

★ 我国常用的钙拮抗剂、 ACEI、 AR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 高血压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限盐限酒, 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与控制高血压。 ★ 关注少儿高血压, 预防关口前移; 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 加强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 定期测量血压、规范化管理与合理用药, 就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的根本。 高血压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畴新指南修订组织单位包括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 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 表明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 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率达 25%, 全国至少有 2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就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70%脑卒中与 50%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相关。 政府主导的新医改中, 已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 表明了政府对控制高血压的决心与具体措施。

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分级治疗原则修订稿

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分 级治疗原则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血压 1.诊断标准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2.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别收缩压 / 舒张压 正常血压: <120mmH 和 <80mmHg 正常高值: 120~139mmHg 和/或 80~89mmHg 高血压: ≥140mmHg 和/或≥90mmHg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mmHg和/或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mmHg和/或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 ≥180mmHg和/或≥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mmHg 和 <90mmHg 3.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 危险因素:吸烟;血胆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轻度升高;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4.高血压治疗原则 1.改善生活行为 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 ①减轻体重: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kg/m2.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②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不超过6g为宜。 ③适量运动,每周5-7次,每次持续30分钟。 ④合理膳食,减少脂肪摄入: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 ⑤限制饮酒:每日不超过50g乙醇的量。 ⑥保持心理平衡 2.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噻嗪类利尿药和з-受体阻滞剂五大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