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3、14圆柱圆锥复习教案

11、3、14圆柱圆锥复习教案

11、3、14圆柱圆锥复习教案
11、3、14圆柱圆锥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复习

教学要求: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相互关系与区别,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实物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二、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课件出示圆柱。哪位同学讲一讲,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学生回答后用投影片小结,)

2.课件:根据刚才几位同学讲的,我们小结一下圆柱的特征:

⑴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两个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⑵圆柱有一个侧面,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有时是一个正方形)。

⑶两底面间有无数条高,并且都相等。

3. 课件出示圆锥,谁能再讲一讲圆锥有哪些特征?(指名学生回答后用投影片小结)

4.课件:我们来看,圆锥的特征主要有三点:

⑴圆锥有一个圆形底面,上面有一个顶点。

⑵圆锥有一个侧面,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⑶圆锥有且只有一条高。

三、复习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

1.老师这里有一个圆柱,出示课件: (单位:分米)

请一位同学来算一算圆柱的表面积(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评讲:3.14×6×6 求什么? 依据公式是什么?

3.14×(6÷2)2求什么? 依据公式是什么? 为什么要乘以2?

根据回答板书:S侧= 2πrh =πdh S底= πr2S表= S侧+ 2S底

2.在圆柱图右,出示圆锥挂图:(单位:分米)

请两位同学分别求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评讲:3.14×(6÷2)2求什么? 再乘以6求什么? 依据公式是什么? 怎么求圆锥的体积,依据公式是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V柱=πr2h = Sh V锥 = Sh

四、重点突破,拓展应用。

1、突破圆柱、圆锥的关系。(课件出示)

比较两题结果,谁说说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1)等底等高体积关系:V锥=1/3V柱V柱= 3V锥

(底面相等,高相等: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2)等底等体积高的关系:h锥=3h柱h柱=1/3h锥

(底面积相等,体积相等: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圆柱高是圆锥高的1/3)(3)等高等体积底的关系:S锥=3S柱S柱=1/3S锥

(高相等,体积相等:圆锥底面是圆柱底面的3倍。圆柱底面是圆锥底面的1/3。)根据刚才的复习做以下各题。

课件出示:判断

1、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高等体积,则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1/3。()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锥的体积是削去部分体积的1/3。

()

4、圆柱的底面半径缩小2倍,高扩大2倍,它的体积不变。()

2、突破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提问: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能些问题与圆柱的表面积有关,哪些问题与圆柱体的体积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6分米。

(1)给这个水桶加个盖,是求哪个部分?

小结:加个盖指的是圆柱的一个底面,列式为:2×2×3.14=12.56(平方分米)

(2)给这个水桶加个箍,是求哪个部分?

小结:加个箍,指的是一圈的周长,列式为:2×2×3.14=12.56(分米)

(3)给这个水桶的外面涂上油漆,是求哪个部分?连盖也涂上油漆,又是是求哪个部分?

小结:水桶由于是无盖的,所以涂油漆指的是一个底面积+一个侧面积,

2×2×3.14×6+2×2×3.14=87.92(平方分米)

连盖也涂上油漆,所以涂油漆指的是两个底面积+一个侧面积,

2×2×3.14×6+2×2×3.14×2

(4)沿着这个水桶的侧面涂油漆,是求哪个部分?某工厂做这样的水桶100个,需要多少铁

皮?

沿着这个水桶的侧面涂油漆就是求侧面积2×2×3.14×6

(5)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是求哪个部分?

小结:求水桶能装多少水,指的是水桶的容积,列式为:22×3.14×6=75.36(立方分米)

形式:学生先尝试,再讲评提问:如何来判断题目是求表面积,还是求体积

五、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课件出示)

闯关题:(后面的两关可以作为机动题)

第一关:必答题

1.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

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A高一定相等 B侧面积一定相等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2.把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 )立方分米.(得数保留 )

3.下雨时,给打谷场上的圆锥形谷堆盖上塑料防雨布,所需防雨布的最小面积是指圆锥

的( ). A. 表面积 B.体积 C. 侧面积

4.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0分米,把截成4个相等的圆柱体. 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分米.

截后每段圆柱体积是( ).

5.一个圆柱形水池的容积是18.84立方米,池底直径是4米,水池的深度是

( ).

6.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 ).

第二关:抢答题

1.已知两个体积不同的圆柱,高相等,它们的底面半径的比是1:2,那么它们的体积的比是( )

2.如下图,有三块不同的硬纸片,让它们分别绕PQ边旋转一周,它们所掠边的空间是圆锥体的是( ).

3.把一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A.6.28 B.12.56 C.18.84 D. 25.12

(1)一个圆柱形钢块,底面半径和高都是6分米,把它熔铸成一个等高的圆锥,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和是50.24立方分米,如果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分米?

第三关:思考题

1、如图,想想办法,你能否求它的体积?( 单位:厘米)

2、一个酒瓶里面深30厘米,底面直径是8厘米,瓶里有酒深10厘米,把酒瓶塞紧后倒置(瓶口向下),这时酒深20厘米,你能算出酒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来吗?

五、知识回顾,总结方法。

今天的复习课有何感想?

在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青岛版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页---1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好的发展数学思维,增强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冰激凌盒子。 提问:大家看这是什么?还是我们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吗? 请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生1:这些物体什么形状? 生2:这些形状的物体各具有什么特征?

三、合作探究 1.谈话: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生1:圆锥是尖尖的,有一个尖顶,而圆柱没有。)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而圆锥是一头大,一头小。) 生3:圆柱有2个圆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面。) 生4:圆柱从正面看过去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 看来圆柱和圆锥在很多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把握他们,认识它们,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行吗? 2.认识圆柱的特征 (1)其实圆柱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脑演示:) 很多张光碟叠放在一起的形状、圆柱形状的卫星、航天火箭的一部分、可乐罐子的形状、可乐瓶盖子以及贴商标的一部分、牙膏口的形状、想象挤出来的一部分牙膏的形状、同学收集的盒子…… 并将有代表性的物体逐步抽象成圆柱直观图。 (2)大家桌上都有圆柱,找到它,看一看、摸一摸、你可以想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时候是怎样研究的,从顶点、面、棱(长、宽、高)也可以再和圆锥比一比,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 谁来汇报你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上下两个面:两个相等的圆。) (侧面:一个曲面。) (高:有无数条都相等) 这仅仅是他们组的发现,到底对不对,需要我们验证、修改、完善。 对于第一个发现,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认识圆,圆柱上下两个面确实是圆。但一定是两个相等的圆我还没有验证过。 生2:我验证过了,比画手中的茶叶桶盖和桶底能完全重合。 生3:对!我量了这个圆柱上下两个圆面的直径都是13厘米,这两个圆是相等的。 生4:我把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描在纸上,这两个圆确实能重合,是相等的。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 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 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 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 体积的计算方法,体 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关于几何体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为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同时,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相关形体的兴趣好意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11课时

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

圆柱、圆锥整理复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内容,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归纳、整理、有序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学习重点: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复习及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圆柱、圆锥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习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整理知识: 1、整理要求:(1)重点突出,简洁有条理。 (2)能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2、以组为单位,选出其中的一个知识点的推导过程,进行认真梳理,并做好汇报准备。 三、巩固所学内容,进行分层练习。 1、选择题 (1)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A 高一定相等 B 侧面积一定相等 C 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2)下雨时,给打谷场上的圆锥形谷堆盖上塑料防雨布,所需防雨布的最小面积是指圆锥的( ). A. 表面积 B.体积 C. 侧面积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削去部分体积是圆锥体积( )。削去部分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体积是削去部分体积的( )圆锥体积是削去部分体积的( )。 A B C 2倍 D 3倍 E F 1 (4).有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高的比是3:5,体积的比是( )。 A 3:5 B 5:3 C 9:25 D 25:9 2.判断: (1).计算圆柱形油桶能装多少升油就是求这个油桶的容积。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用V=Sh 表示。 (3).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正方形。 (4).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5).求做一个圆柱形的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3、如图,有一个圆柱形橡皮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要求与本单元知识有关,看看谁编的问题更有创意) 21312132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说课稿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说课 濮阳市油田皇甫中学:郭泽伟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也就是课本42页到44页的内容。本节课我想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信息窗1让学生结合实物分别提出有关圆柱和圆锥的问题及特征。教材分两小段安排,第一小段,安排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结合实物或图片从整体上感知圆柱。第二层次,认识圆柱的直观图、侧面和高。第二小段,引导学生探索圆锥的特征。例题后的练一练,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和圆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并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 (四)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准备利用直观教具,采用引导探究、观察演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自主构建知识。 学法方面,我准备让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进行学习。【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导入新知 1、出示一个长方形小旗:它是什么图形?如果以这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让它飞快地旋转,想象一下,会形成什么形体?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课堂实录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发学生的自主复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营运意识。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复习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以及利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着重回顾和整理了本单元的两个重点内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已经完成了上述知识的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情景的创设,完善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 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会进行概括整理,在活动中培养分析、归纳、判 断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师:想一想,在炎热的夏天,你走在街上最想吃的是什么? 生:冰糕。

生:冰激凌。 师:大家还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为了大家吃冰激凌方便,我准备开一家冰激凌店。(课件出示冰激凌图) 师:一切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差制作一批放冰激凌的纸杯,这是我设计的第一批纸杯的平面设计图,你能不能猜出我设计的纸杯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纸杯的平面设计图) 生:圆柱和圆锥。 师:说的具体一些哪一个能围成圆柱,哪一个能围成圆锥。 生:第一、二、三幅能围成圆柱,第四幅能围成圆锥。 师:在说的具体一些,那一部分做圆柱的侧面,那一部分做圆柱的底面。 生;长方形做圆柱的侧面,圆形做圆柱的底面。 师:你看这样说多好,大家都能听得很清楚。继续。 生:近似于长方形的不规则图形做圆柱的侧面,原子能够做圆柱的底面。 生:平行四边形做圆柱的侧面,圆形做圆柱的底面。 师:(指着第四个图形)这是一个扇形,扇形未回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生:圆锥。 生:是一个没有底面的圆锥。 师: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用扇形卡纸实际操作)

2015春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 使学生理解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还要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几何图形,如图形的面积、体积等,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5. 通过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使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建议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充分关注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9 课时

1.圆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教材P17—20 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 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圆柱体、硬纸、剪刀、直尺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旧知,渗透学习方法。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生: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师:正向大家所说,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通常研究它的两个方面:即它的组成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二)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7 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入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三)自学提示 1.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由几部分组成?它们有什么特征? 3.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圆柱在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正方形。 (四)学生自学 二、展示交流 (一)学生对子交流,小组讨论。 (二)学生展示 (三)老师按自学提示组织反馈全班交流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的基本特征。 2. 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体会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和高。 教具准备:课件,圆柱、圆锥实物,模型,长方形小旗一面。 学具准备:圆柱、圆锥实物,圆锥模型,剪刀,长方形、半圆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看屏幕,这是我搜集到的一些冰淇淋盒,看到这些盒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右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喜欢吃冰淇淋,引入对它们各种各样盒子形状的研究,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你说我讲 1.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圆柱。 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冰淇淋盒,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圆柱形的物体吗?在哪里见过?他们什么样?

学生可能提到未削的铅笔、水杯、胶棒、水彩笔盒、茶叶筒、木头、广场上的圆柱子、压路机的磙子、宾馆的旋转门等等。他们美观、实用、安全、能滚动…… (2)探索研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探索提示) 提示:①数一数,圆柱有几个面?指给同桌看。 ②摸一摸,圆柱的几个面有什么不同? ③滚一滚,把圆柱不同的面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④比一比,你的圆柱和同桌的有什么不同? (3)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汇报。 ①圆柱有3个面。哪3个?让学生指一指。 ②学生会说“圆柱有两个圆形的面,平平的。”此时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再摸一摸感知一下,并介绍:圆柱上下这两个圆形的面叫圆柱的底面。(板书)可能会有学生提到这两个圆大小一样,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这两个圆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是用眼睛看的,也可能是估计的。给他们时间验证一下,再交流。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量直径;把两个圆在纸上画下来比对;或画一个再看是否重合;也可能剪下来比较等等。 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后利用课件演示两个圆重合,并板书: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圆柱还有一个面,学生可能会通过手势表示,却说不出来。也可能知道叫侧面。教师根据学会的回答介绍:圆柱的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并板书:侧面曲面。 ③底面放在桌子上不能滚动,侧面放在桌子上可以滚动。 师:我们平常见到的哪些圆柱利用了它能滚动这个特点? 压路机、擀面杖、滚筒刷等,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可以提示引导。 师:这些圆柱滚过的地方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演示,猜测过后,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一下:长方形。 ④圆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课件出示装满牙签的圆柱塑料盒和装满水彩笔的圆柱盒,问:这两个圆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三维重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辅助教学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场景图,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 2、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 3、揭示课题:圆柱和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研究圆柱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 ⑵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 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 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三、巩固练习 1、讨论“练一练”。 ⑴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形的和圆锥形的。 ⑵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2、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 3、做练习五第3题。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⑵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⑶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想想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自己做一做。 四、作业 做练习五第4题:剪下第125、127页的图形,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并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再计算出它们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重点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玉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1、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和模型。 2、多媒体演示课件。 学具准备:自己带的圆柱和圆锥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 2、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认识它们吗?你眼睛看到的是不是一定正确呢? 3、电脑演示,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了呢?是无眠眼睛出错了吗? 4、认识这些图形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柱和圆锥。 二、新授 1、拿出圆柱和圆锥,说说它门的特点。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和圆锥形的吗? 3、现在无眠首先来研究圆柱。 (1)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桌上的圆柱,看看它有哪些特点。(提示:从面、棱、顶点和高这几方面来研究。) (2)请一位同学代表你们组来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3)老师现在有问题要问大家:圆柱上下两个圆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 (4)我们称这两个圆为圆柱的底面,也就是说圆柱有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5)圆柱的高指什么?你有办法测量吗?说明圆柱有多少条高,长度有说明关系? (6)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圆柱的特征。 4、下面我们来认识另一个立体图形———圆锥。 (1)你有办法将一个圆柱变成一个圆锥吗? (2)下面我们还是小组来研究圆锥的特点。 (3)你能找到圆柱的高吗?怎样测量?有几条?为什么? (4)滚一滚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5)你能比较完整的说一下圆锥的特征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9页练一练。 2、分别出示钢管、压路机和玻璃台面(电脑出示),找出它的底面和高。 3、练习十五第2题。 4、转一转。电脑演示,小旗旋转一周所成的形状。并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圆锥有什么关系。 四、作业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具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 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 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 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圆柱体和圆锥体)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A探究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底面 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 62~63 页。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内在的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 要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圆锥,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难点: 对圆锥高的认识以及对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辨析。 教学教具课件、圆柱形模型若干、罐头盒。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场景 1 图)老师给大家带了两组图形,都能认识吗?(生: 第一组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圆形,第一组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1 / 9

) 2、大家都认为是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 但我给大家带的却是一些立体图形。 不信,咱们换个角度看看!(电脑演示)第一组分别是什么?(生: 第一组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3、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在低年级只是初步接触,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将不完整的简图贴在黑板上。 )看不见的地方可以画虚线表示。 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也画下来。 这两个都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 (认识圆柱和圆锥) 4、那第二组可能是怎样的立体图形呢?(生1: 第二组可能是长方柱、正方柱、长方柱、三棱锥)(生 2: 第二组可能是圆柱、圆柱、圆柱、圆锥)(生 3: 第二组可能是长方柱、圆柱、长方柱、圆锥)都有可能的。 (电脑演示)瞧,还是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的圆柱和圆锥,我们研究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谈话: (手拿圆柱和圆锥教具)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重点引导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并对圆柱的侧面教学作了重点说明。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三、注意对比: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课前钻研教材,准备学具、教具花的时间多些,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脸蛋,我心里和孩子一样乐滋滋的。 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反思

在以住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概念建立地非常快,而又容易忘记。我想,概念的建立重点应该放在学生自主地探究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自由地对提供的实例进行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这样着眼于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主动地建构概念,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探究精神。在认识圆柱的特征时,让学生拿出圆柱体形的实物,同桌合作,观察讨论,再反馈。学习侧面积时,让学生卷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发现原来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又如,在推导侧面积公式时,教师要求学生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并把这张纸卷成一个圆柱。打开,又卷一次。思考: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现在卷成圆柱的什么?生:原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师:真好,那如果要计算你卷成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算呢?生:长乘以宽。师:也就是圆柱的什么乘什么呢?生: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师:好的。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思考,认识了圆柱,还知道了它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教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研究生活中实物,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模仿记忆就少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就多了。如此,学生就有机会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到数学的奇妙,使每位学生在数学都得到不同的发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铁路小学谢涛 《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7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备课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回顾梳理,交流互补,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结成网,加深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理解概念、计算公式和算理的本质,以达到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是思考的重点。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起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观察、比较、动手、动脑的空间,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使复习成为知识的唤醒、积累和升华的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空间: 一、自由整理的空间,唤醒知识记忆 这部分内容是我们刚刚学完的,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于是,我布置学生课前画一张这一单元的思维导图,目的是培养他们自主整理的习惯和能力,唤醒其知识储备。同时,也帮助我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找准复习的起点,为系统的复习整理做基础的铺垫。从学生完成的作业来看,真可谓是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有的同学连课堂上老师拓展的知识点都整理出来了,有的同学只整理出两、三个知识点,而且不全,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点,不管是全还是不全,都只是知识点的累积,各自分散,这就帮助我确定了这节课的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征,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并感悟圆柱和圆锥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观察、比较的空间,构建知识网络 系统梳理数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是本节数学复习课的最大特点。本节课,我没有创设过多的情境去渲染课堂氛围,而是单刀直入出示课题。借助学生的思维导图概括出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后,引导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观察、比较。然后全班交流、补充、质疑,引导学生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几方面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起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包办代替,而是鼓励每一个学生借助自己的思维导图,在与同伴的交流、比较中对圆柱和圆锥的异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说他们的思维导图有什么什么缺点,以后应该怎么怎么办,但我想这次交流会留给学生一些感悟,会给他们以后的整理指明一点方向。在以后的整理中,一定会有人不止关注知识,还会关注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逐步形成独立整理和概括的能力。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信息窗一:圆柱和圆锥课堂教学实录 旗城学校小学部陈明洁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茶筒或一个圆锥形实物。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给咱们班的同学们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男生和女生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也给他们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有尖的和没有尖的(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感知圆柱、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生: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 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的实物图片(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牙膏盒、化妆品盒)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生:长方体有12条棱,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相等。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6个面完全相同。

师: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呢? 三、主动探究,认知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都是圆形,并且大小是完全相同的。 生: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面是平的,旁边的面是弯曲的。 (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师: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解决的办法有: ①将茶筒盖拿下与底面重合 ②将茶筒底面放在纸上描下来,然后将另一个面放在上边,完全重合。 ③侧圆的直径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是个平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 2 侧面 1个曲面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出示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圆柱和圆锥》教案

《圆柱和圆锥》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好的发展数学思维,增强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冰激凌盒子。 提问:大家看这是什么?还是我们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吗? 请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生1:这些物体什么形状? 生2:这些形状的物体各具有什么特征? 三、合作探究 1、谈话: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生1:圆锥是尖尖的,有一个尖顶,而圆柱没有。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而圆锥是一头大,一头小。 生3:圆柱有2个圆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面。 生4:圆柱从正面看过去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

看来圆柱和圆锥在很多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把握他们,认识它们,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行吗? 2、认识圆柱的特征。 (1)其实圆柱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脑演示) 很多张光碟叠放在一起的形状、圆柱形状的卫星、航天火箭的一部分、可乐罐子的形状、可乐瓶盖子以及贴商标的一部分、牙膏口的形状、想象挤出来的一部分牙膏的形状、同学收集的盒子…… 并将有代表性的物体逐步抽象成圆柱直观图。 (2)大家桌上都有圆柱,找到它,看一看、摸一摸、你可以想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时候是怎样研究的,从顶点、面、棱(长、宽、高)也可以再和圆锥比一比,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 谁来汇报你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上下两个面:两个相等的圆。) (侧面:一个曲面。) (高:有无数条都相等) 这仅仅是他们组的发现,到底对不对,需要我们验证、修改、完善。 对于第一个发现,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认识圆,圆柱上下两个面确实是圆。但一定是两个相等的圆我还没有验证过。 生2:我验证过了,比画手中的茶叶桶盖和桶底能完全重合。 生3:对!我量了这个圆柱上下两个圆面的直径都是13厘米,这两个圆是相等的。 生4:我把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描在纸上,这两个圆确实能重合,是相等的。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等的圆,都叫圆柱的底面。(修改板书,并在直观图上介绍)对于第二个发现,也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圆柱的侧面确实是曲面,在桌面上是沿直线滚动的。 生2:如果也像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可能会是个长方形。 对于第三个发现,想说点什么吗? 生1:和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有高,将圆柱放平在桌面上,将尺垂直圆柱底面就能量出高了。 生2: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 生3:只要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都是圆柱的高。因此高应该有无数条。 大家很了不起,自己通过探索,把握住了圆柱的重要特征,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圆柱。 3、认识圆锥的特征。 如果这是一个圆柱,那它的一个底面的圆心应该在这儿,(演示动画:将圆柱一个底面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它的展开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判断出圆柱和圆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圆柱、圆锥特征,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对策: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若干个。 2、学生按练习五第3题样做好小旗。 3、教师准备教学光盘、圆柱、圆锥体教具。 教学预设: 一、复习准备 1.师:你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哪些立体图形我们已经重点研究过了? 2.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新的立体图形:圆柱,(板书:圆柱,出示图)

二、新授教学(一)认识圆柱 (一)初步感知圆柱 1.教师提问:现在找找请你们带来的东西中,哪些是圆柱?请把圆柱举起来。 2、举出学生带来的东西中不是圆柱的例子。 3.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 (二)认识圆柱的面.。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摸侧面。 3.教师明确: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三)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三、新授教学(二)认识圆锥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

例2圆柱的侧面积 例3圆柱的表面积 例4圆柱的体积 例5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0课时

(完整版)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教学设计 者竜乡小学:龙庆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 元“圆柱和圆锥”。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圆柱和圆锥几何图,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答:圆柱和圆锥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圆柱和圆锥”,并板书。 二、知识梳理 回忆本单元内容,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 1、说出本单元所学内容 2、独自整理出重点知识,(概念、特征、计算公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底面 一个顶点 圆 圆 一个圆形底面 柱 锥 一个曲形侧面 展开一般是个长方形 只有一条高 有无数条高 2、计算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高 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 +底面积 × 2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V=sh 圆锥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3 1 V= 3 1 sh 三、练习、讲评 1、求圆柱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2

S=50.24厘米2 3、我会判断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20立方厘米。()(3)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部分是原体 2。()积的 3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15厘米,圆锥的高是5厘米。() 4、我会选 (1)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在()相等时,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A底面半径和高B底面直径和高C底面周长和高 (2)把一个圆柱平均切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原来的圆柱和拼成的长方体相比,()。 A体积不变B表面积不变C表面积和体积都不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1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A6B18C54 5、实际问题 (1)一根高4米的大厅门柱,底面半径是2米,如果给这根柱子刷漆,至少要刷多少平方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