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角的比较》教案2

《角的比较》教案2

《角的比较》教案2
《角的比较》教案2

《角的比较》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角”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觉,是今后学习平面几何等内容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两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的研究过程,体会角的比较和线段的比较方法的一致性;

(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3)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2)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

(3)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角的大小;找出角与角之间的等量关系;估测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角的比较;估测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老师应注意突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变“教学”为“导学”,利用PPT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始我让学生回忆前二节课讲的“线段的比较”方面的知识,并提问学生:线段的比较有哪几种方法?提问过后,师生一起总结回答:线段比较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观察法;第二种是测量法;第三种叠合法)通过此环节的复习加深对“线段比较的方法”理解,然后自然提出,当遇到“二个角时又该去如何比较他们的大小呢?”接下去便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1、认真阅读完成课本118页图4-17的内容

提出问题:在上面的角中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开始思考并尝试比较方法,学生充分讨论,认真交流后,发现有好几种方法,跟线段比较方法很相似,从而总结得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如果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很大,直接观察就可以进行比较.如果直接观察难以判断,我们可以有二种方法进行比较:一种是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进行比较;另一种方法是两个个角叠合进行比较.

观察我手中的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每个角的度数,让学生观察除了用测量法比较两个角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学生有的可以说出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引导学生类比线段的比较方法,从中得出角的比较也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直接观察法,第二种是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在进行比较,叫做“度量法”;第三种是将两个个角叠合进行比较,叫做“叠合法”.

提问学生如何恰当选择角的比较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的回答会好多种.然后引导得出:如果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很大,直接观察就可以进行比较,如果直接难以判断,我们可以用度量法和叠合法去得出结论.

阅读课本118页图4-18,板书二角比较的结果: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表示:∠AOB=∠COD;∠AOB>∠COD;∠AOB<∠COD.

2、“角平分线“的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

平分线.如图课本119页图4-20,∠AOC=∠BOC=1

2

∠AOB或∠AOB=2∠AOC=2∠BOC.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一张纸上画角并通过对折、测量等方法认识角平分线,从而明白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3、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119页的第二个做一做,而后检查对照;

师生完成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小结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作出适当的补充.最后总结出角的三种比较方法(观察法,测量法,叠合法),估测某些角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用数学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案

C B A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主备人:吴海红 参与人:邢霞 唐锡峰 备课时间:11月25日 上课时间:12月2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分析角的和差关系,?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 3.关键:从动手操作过程中,认识角的大小关系,?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及认识角平分线,也是学好本节课知识的关键. 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圆规、剪刀、透明纸、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所示) 1.提出问题:比较图中线段AB 、BC 、CD 的长短.

学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教师活动: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演示用圆规比较AB、BC、CD三条线段长短的过程,并写出结论:AB>AC>BC. 2.提出问题: 怎样比较图中∠A、∠B、∠C的大小?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师活动:(1)肯定评价学生提出的方法,并动手测量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结论:∠C>∠B>∠A.(2)启发引导学生,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二、新授 1.提出问题: 如何用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然后剪下这个角,并与小组中其它同学所画的角进行比较后归纳出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然后观看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 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角的比较活动过程,打开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把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顶点与一条边重合;两个角的另一边都在重合边的同侧.观察这两边的位置关系,就能得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注:讲解过程应强调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的操作过程. 完成课本第142页练习. 注:教师在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时,应对较好的方法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探索. 2.认识角的和差. 学生活动:思考课本第140页观察中的问题,小组交流思考的结论.

角的比较和运算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动) (一)、从实际生活中建立角的概念 1.类比联想,提出问题 前面学习了线段的概念之后,紧接着就学习了比较线段的大小以及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画法问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类似的,今天我们也要学习如何比较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和、差、倍、分的画法问题.(板书课题) 2.类比联想,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生共同回忆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和、差、倍、分的画法. (2)分组讨论,发现方法. 提出问题:如图1-26(a),试比较∠AOB和∠COD的大小并画出∠AOB+∠COD. 1.习角的有关概念 二:引入新课(动) 三:新课:((板书)) 2:角的大小可以有两种比较方法:重叠比较法和度量法. (1)重叠比较法:由线段的重叠比较法知,将要比较的两条线段一端重合,再看另一端的位置. 角的比较也类似,提问谁能用两个三角板演示一下,然后总结,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要让角的顶点和角的一条边都重合,看另一条边落在角内还是角外.(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三种不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图形,量角器可起移角的作用,先测量的度数,然后以的顶点为顶点,其中一边为边作一个角等于.) 记作:∠AOB=∠COD记作:∠AOB>∠COD记作:∠AOB<∠COD (2)度量法:因为角可以用量角器来量出度数,度数大的角大于度数小的角,通过角的度数来比较角的大小.(注意写法) 例1如图。8,比较∠AOB与∠CDE的大小.(书上的154页的3图) 因为量得∠AOB=35°,∠CDE=65°. 所以∠CDE>∠AOB.(当然,书上的角不能剪下来,我们可以把一个角画到一张描图纸上,放在另一个角上面比较比较角的大小,也可以用量角器分别量出角的度数,然后加以比较. 1:画角(做一做) 3;画特殊的角 30;45;60;75 ;15;105;(角的运算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图1-26(a),试比较∠AOB和∠COD的大小并画出∠AOB+∠COD. 4:角的运算(和差)我们可以对角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如:(1) 34°34′+21°51′=55°85′=56°25′ (2) 180°-52°31′=179°60′-52°31′=127°29′(如图并列式子)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

《洋流》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I)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洋流》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从课程标准要求看,本节课不再以世界洋流分布的成因为重点,而重在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存量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海洋的一些知识。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学习洋流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类似知识的延续。 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来看,他们比较关注对地理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一般都具备读图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解决一些地理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4)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 (2)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 (3)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角的比较,角的和差,角平分线. 2.内容解析 角的比较,角的和差,角平分线是本章重要的几何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图形与几何必备的知识基础.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两种:①度量法;②叠合法.其中,叠合法是重要的方法.叠合时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落在第一条边的同旁,保证了可比性;对于角的移动,具有角的位置改变了,但角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性质.度量法中量角器起到了一个移角的作用,其实质是将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两角的大小是本节知识产生、发展的起点,不论是图形还是数量关系(教材图4.3—6),除角的大小关系外,自然会产生角的和差问题,再将角的和差问题特殊化,自然又会产生等分问题. 与线段的比较、和差、中点一样,对于角的比较、和差、角平分线也是“数”“形”地说明它的意义的.其认知思维过程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数”与“形”结合.把几何意义与度数的数量关系结合起来,这是几何学习的特点之一,也是学习几何必须建立的一种思想意识.二是类比学习。按知识内容,线段的比较、和差、中点与角的比较、和差、角平分线是类比性知识;按叙述方式,均采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综合描述所研究的对象;按学习过程,都特别注重从“有形”到“无形”(模型→图形→文字→符号)的抽象过程,同时也重视相反的化“无形”为“有形”(符号→文字→图形)的训练过程。类比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既能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在类比中加深理解,也体现了教材内容编排同类知识的同构现象,同时,也明确了研究一类问题的“基本套路”。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角的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的几何意义及数量关系;感受学习过程中的类比思想.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理解角的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的几何意义及数量关系,并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综合描述。 (2)经历类比线段的大小、和差、中点学习角的比较、和差、角平分线角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目标解析 (1)能从图形和数量关系两个角度认识角的大小,会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从几何图形和数量关系认识角的和差与角平分线,知道两个角的和差,仍然是一个角,知道角的和差或等分的度数,就是它们度数的和差或等分.能结合角的大小、和差、角

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学目标: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能认识角的平分线. 重点: 角的比较与角平分线的概念. 难点: 角的和差与角平分线的应用.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叫做角? 答案: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或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2.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之间是怎样进行换算的? 答案:, 3.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答案:度量法;叠合法 二、探究1 问题1:想一想: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答案:度量法,用量角度度量角的度数比较大小; 叠合法,把这两个角的一条边叠合在一起,观察另一边的位置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练习1:如图,射线OC,OD分别在∠AOB的内部、外部,下列关系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OB<∠AOD B.∠BOC<∠AOB C.∠COD<∠AOD D.∠AOB<∠COD 答案:D

三、探究2 问题2:思考: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有三个角,关系是: ∠BOC是∠AOC与∠AOB的差,记作∠BOC=∠AOC-∠AOB. ∠AOC是∠AOB与∠BOC的和,记作∠AOC=∠AOB+∠BOC, ∠AOB是∠AOC与∠BOC的差,记作∠AOB=∠AOC-∠BOC, 问题3:借助三角尺,你能画出150,750的角吗?你还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这些角有什么规律? 答案:150,300,450,600,750,900,1050,1200,1350,1500,1650,1800 规律:这些角都是15度角的倍数. 练习2: 1.在15°,65°,75°,135°的角中,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来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2.如图,已知∠AOB=∠COD=90°,∠BOC=40°,则∠AOD等于( ) A.120° B.100° C.130° D.140° 答案:D 四、探究3 问题4:如图所示,如果∠AOB=∠BOC,那么∠AOC=2∠AOB=________,∠AOB=∠BOC =________ .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角的比较和运算教案 杨霞 ★目标预设 一、知识与能力 会用两种方法比较两角的大小,知道两角的和、差的意义,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并能用肯定语言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操作、合作交际,画图、比较、归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通过角的比较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二、难点:角的平分线和角的和、差 ★教学准备 复习线段的比较,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等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两种方法说明怎样的图形是角? 2、作业讲评 2、如图,(1)∠AOB和∠EOF是同一个角吗?(2)∠OAB和∠OEF呢?为什么? 3、如图,共有几个角?请分别写出来?∠AOB与∠AOC两个角,哪个角

大?∠AOC与∠AOB和∠BOC有什么关系? 4、想想看,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二、学习过程: 1、阅读课本P28~P29,然后完成练习: (1)当用重叠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应做到_______重合与_______重合。(2)如图,是三位同学比较∠MON与∠FED的作法及他们的结论,判断他们作的是否正确。 教学步骤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3)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根据右图,填空(横线上填角,括号内填“+”或“-”)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5)角平分线是______线,在右图中,若射线EM是∠DEF的角平分线,则有 _____=______=1/2_______ _____=2_____=2_________ 2、师针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 3、练习:课本P30;练习册 P11(和、差、倍、分的计算) 线段角 比较方法1、用刻度尺度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水循环、洋流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录像】有关台风及其影响的新闻报导(或图片)。 【教师提问】2004年8月12号晚浙江省遭遇台风“云娜”袭击,在13个小时内,台风夺去了115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的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给浙江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同学们思考,台风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点评】台风有三大危害和一大好处:(l)暴雨灾害,(2)狂风灾害,(3)台风风暴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参考教案

4.3 角 4.3.1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理解角及角的有关概念,巩固平角及周角的认识。 2、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3、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对角的有关概念的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察: 下图中,时针与分针/圆规的两只脚之间,门下面的边与门框下面的边之间,扇子的扇骨与扇骨之间给了你什么形象? 什么叫角?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主题一 .角的概念 1、角的定义 定义1.角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定义2.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到另一位置时所成的图形叫做角(angle).射线的端点(图中的O 点)叫做角的顶点(vertex).射线原来所在位置(图中的OA)叫做角的始边,旋转后的位置(图中的OB)叫做角的终边,统称角的边(side).从始边旋转到终边所扫过的区域,叫做角的内部 注意! 1.角的始边可以绕顶点向两个方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书只讲旋转的量,不计方向. 2.角的大小由角的始边绕顶点旋转至终边时旋转量的大小来决定的。 2、平角、周角 观察: 把射线OA绕着端点O旋转时,请你观察有哪些特殊位置? 几个特殊角的定义 一种是OA绕点O旋转一周,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样的角叫周角。另一种是:旋转到与原来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这样的角叫平角。 【变式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公共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知识摘要 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 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 B.冰川 C.河水 D.湖泊淡水 7.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赤道逆流是风海流 C.秘鲁海流是密度流 D.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 8.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23o26′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9.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A.舟山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10.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 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地 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 据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 原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

初中数学《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现实情形中,进一步丰富对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及大小关系的认识,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测角的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角的大小,找出角与角之间的等量关系,估测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角的比较,估测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画图,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现在我们一起去公园好不好? 2、出示(公园示意图)幻灯片,根据学生的喜好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二人。一组去猴山,二组去大象馆,三组去海洋世界,四组去虎豹园。学生观察思考并同桌交流。(各组分别朝哪个方向去?)(看插图4-14)量角,说出各组去的方位。 二、建立数学模型 今天,我们合作进行“角的比较”。(板书课题) 1、指名学生在小黑板上演示转动(一端固定)纸条。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旋转纸条,并通过观察、比较,进行归纳。1周角=2平角=4直角=360°,1平角=2直角=180°,1直角=90°。 2、以上这些特殊角可直接比较大小,一般的角也可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相互比较,作的角的大小,并说说比较方法或直观演示。 3、启发提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比较方法?作直观演示,并做说明。 三、角的比较 同学们真聪明,不但会比较特殊角的大小,还能比较出一般角的大小关系,那么,我们一起看图4-15。1、出示(例1及图)幻灯片,提示:以O为顶点的角。学生观察,图中存在哪些角?鼓励学生将自己找出的角都说出来: ∠AOB,∠AOC,∠AOE,∠BOC,∠BOD,∠BOE……2、每人各找出一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拓展 每组学生都非常用心,更具有创新思维,那么,你们知道图4-15中∠AOB,∠BOD,∠COD,∠AOD的度数吗? (生说出各自的想法和做法)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水循环和洋流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水循环 1.概念 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 图中D蒸发、C水汽输送、B降水、G地表径流、F下渗、H地下径流、E降水、A蒸发。3.能量来源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形成了循环运动。 4.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环节影响方式 蒸发A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 降水B人工增雨 地表径流G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二、洋流模式图 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又叫海流。2.分布规律 (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所示。 中心:大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所示。 中心:位于60°N附近。 组成:大洋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2)通过能量交换改变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 {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思考 1.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答案主要影响的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2.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 答案不一定。寒流与暖流主要反映洋流的性质,只与同一海区比较。事实上,一些热带地区寒流的水温高于寒带地区的暖流。 探究点一水循环的环节与影响 探究活动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答案(1)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4)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反思归纳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图示

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学设计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角的比较和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基本知识之后对角的进一步认识,更是对几何图形中相关联的量的认识的加深.本节课重点是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和、差运算;难点是找到图形中角与角的关系.学好本节课对于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角的比较和运算是初中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中几何部分内容,对于几何学生仅限于对图形的简单认识而不能了解图形中潜在的联系,对于简单的几何逻辑推理语言仅仅在线段相关问题中使用过.借助于本节课内容的传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条件与结论对应的概念,学会使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问题本质. 三、教学策略分析 引课 用肢体语言所能展现的几何图形引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要最终服务于生活. 角的比较 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探知未知的知识,基于学生对线段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在抛出角的大小比较后,让学生自行寻找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希望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基本素养,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 归纳,在学生提出比较的方法之后,要培养学生归纳的习惯.数学的灵感来源于不断地对数学知识的归纳,形成自己的数学触感.归纳能力也是学生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在教学中我会多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探知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归纳的能力,进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角的和、差 辨析能力的培养,在一个图形中认识几个角之间内在联系为重点,让学生学会把一个式子转化成为多个同等变形的式子,养成学生对同一公式不同表现形式的掌握,认识复杂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学会发现一个变化的数学问题中不变的量或关系,并能根据这个量或关系解决相应问题. 发展逻辑推理语言,角平分线的定义中除了让学生能够将定义引申为条件与结论的对应,还要简述几何语言,体会数学逻辑连接词的作用,并且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恰当使用这样的连接词,来阐述数学问题的因果.

人教版数学七 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教案

课题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 理解角的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的几何意义及数量关系,并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进行综合描述. 2. 经历类比线段的长短、和差、中点学习角的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等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3.通过同学之间合作完成部分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 角的比较 与和差运 算 难点 用叠合法 比较角的 大小 教法类比法、启发式教学教具三角板、多 媒体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师生 行为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一如图,已知线段AB、CD,你有哪些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D C B A 1.叠合法,请给出动画演示,或者可以用鼠标拖拽一条线段使其和另一条重合,比较其大小 2. 度量法,请给出动画演示,或者给直尺图片,通过鼠标可以移动直尺自行测量两条线 段,比较大小。 教师提 问,学 生回答 复习线段 的比较方 法,为后 面类比角 的比较方 法作铺垫 新课引入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一)类比线段大小的比较,你认为该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1.度量法: 给出动画演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再进行大小比较。 2.叠合法: 叠合法步骤: (1). 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 (2). 两个角的另一边落在重合一边的同侧 (3). 由两个角的另一边的位置确定两个角的大小. 给学生道具(角的纸片)让学生用叠合法进行比较,总结角的大小关系。 (二)观察思考 启发学 生找出 具体方 法,并 得出注 意事项 叠合法 步骤由 教师和 学生共 同总 结,然 后由学 生合作 完成叠 合后不 同大小 关系 教师提 动手操 作,总结 角的比较 方法和大 小关系 训练看图 能力,分

水循环和洋流的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洋流是本节重点,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是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着重讲中低纬海区洋流表层洋流。第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些内容湘教版教材没有,需要老师补充。 关于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教材重点讲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可结合反气旋知识讲述其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 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 习惯。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2)

角的比较和运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运用角度表示方向,并能熟练运算和角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方位角在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方位角的表示方法 二、难点:方位角的准确表示 【教学准备】 预习书上有关内容 【预习导学】 如图所示,请说出四条射线所表示的方位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角经常用于航空、航海,测绘中领航员常 用地图和罗盘进行这种角的测定,这就是方位角,方位角应用比较 广泛,现什么是方位角呢?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方位角其实就是表示方向的角,这种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的方向,如“北偏东300”,“南偏西400”等,方位角不能以正东,正西为基准,如不能说成“东偏北600,西偏南500”等,但有时如北偏东450时,我们可以说成东北方向。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1 如图:指出图中射线OA、OB所表示的方向。

(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点评) 例2 若灯塔位于船的北偏东300,那么船在灯塔的什么方位? (小组讨论,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例3 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的南偏东60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600,南偏西100,西北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海岛D方向的射线。 (教师分析,一学生上黑板,学生点评)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例4 某哨兵上午8时测得一艘船的位置在哨所的南偏西300,距 哨所10km的地方,上午10时,测得该船在哨所的北偏东600,距哨所8km的地方。 (1)请按比例尺1:200000画出图形。 (独立完成,一同学上黑板,学生点评) (2)通过测量计算,确定船航行的方向和进度。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代表发言)

4.3.2角的比较和运算(一)教案

4.3.2角的比较和运算(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两种方法比较两角的大小,知道两角的和、差的意义,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并能用肯定语言表示. 过程与方法 观察、操作、合作交际,画图、比较、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通过角的比较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难点:角的平分线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那么,我们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二、探求新知: 1.与线段的比较类似,我们也有两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一种方法为度量法: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另一种方法为叠合法:即把他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1)叠合法比较两角大小时,顶点必须重合,一边必须重合,另一边落在其余一边的同旁. 教师通过活动演示三种情况: ∠DEF=∠ABC,∠DEF<∠ABC,∠DEF>∠ABC,如图所示.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演示:移动∠DEF ,使其顶点E 与∠ABC 的顶点B 重合,一边ED 和BA 重合,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如图所示: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DEF =∠ABC ∠DEF <∠ABC ∠DEF >∠ABC 学生活动 观察教师演示后,同桌也可以利用两副三角板演示以上过程,帮助理解比较两角的大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①EF 与BC 重合,∠DEF 等于∠ABC ,记作∠DEF =∠ABC . ②EF 落在∠ABC 的内部,∠DEF 小于∠ABC ,记作∠DEF <∠ABC . ③EF 落在∠ABC 的外部,∠DEF 大于∠ABC ,记作∠DEF >∠ABC . 强调角的大小只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以及角的符号与小于号、大于号书写时的区别. (2)测量法(测量前教师可提问使用量角器应注意的问题.即三点:对中;重合;读数) 角大度数大,角小度数小.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同桌分别画两个角,然后交换用量角器测量其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2.如图所示:

2.422.41学案

2010——2011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制定人:商静雪审核组长:郭加英审核主任:张贵芹时间:12.2 编号:12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二) 1.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加深理解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 绘图、读图能力;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1.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的成因; 2.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所谓的学生,是学生活中的知识;学生存的能力;学生命的意义……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将我们平时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本节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享受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乐趣,希望同学们畅游的过程中顺风顺水! 二.洋流(P61) 1.概念:指大洋海水常年地沿着一定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又称为。 2. 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3.围绕副热带高压的洋流称为。该环流的中心大约在的地区。在赤道附近受和东南信风的共同作用,形成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洋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来。西风带内持续向东运动的洋流成为西风漂流,它盘踞在和的宽阔地带。 4.洋流按性质分为流和流;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流、流和流。(温馨提示:可参考地图或练习册)

一.课内探究——组内交流 1.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用红色箭头表示暖流,用蓝色箭头表示寒流,并总结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温馨提示:可参阅手中的资料及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 2.洋流的影响(温馨提示:多联系实际生活) 二.课外探究 1.你怎样来判定洋流性质; 2.摩尔曼斯克在北极圈以内,纬度接近70°N,却是终年不冻港,试分析其原因;

教案角的比较和运算

教案:角的比较和运算 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 姜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4.2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掌握角的度数的运算和角的运算; 3、掌握角的平分线及其应用; 4、会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重点: 1、角的度数的运算和角的运算; 2、角的平分线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角的度数的运算; 2、角的平分线的应用。 教学用具:自制的角的模型三个,一副三角尺,圆规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角?角有哪三种常见的表示方法? 2、填空: 2.39=____°___′,='''034245 ________° 二、新课探究 1、 引导学生探究角的比较的方法

师:(教师拿出两个自制的角的模型,如图1)请同学们观察,哪个角大? 生:2 师:(教师再拿出两个自制的角的模型,如图2)再请同学们观察,哪个角大? 生:…(回答不出或乱猜) 师:同学们,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只用眼睛观察是不够的,那么我们使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呢?我们可以想想线段是怎么比较大小的。 生A:把两个角重叠放在一起比较,使用叠合法 生B: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使用度量法 师: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请同学们想想谁的方法更好呢?更容易操作呢?(把确定权交给学生) 课堂反馈练习:课本156页练习第1题和第2题 2、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度数的运算 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只利用一副三角尺就可以直接画出30°、45°、60°和90°的角呢? 生:能 师:能不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和15°的角呢?请同学们自己来尝试。(学生动手用三角尺画,教师观察学生画的情况)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8页至第14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分析角的和差关系,?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 3.关键:从动手操作过程中,认识角的大小关系,?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及认识角平分线,也是学好本节课知识的关键. 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圆规、剪刀、透明纸、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怎样比较图中三个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师活动:(1)肯定评价学生提出的方法,并动手测量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结论(2)启发引导学生,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完成课本第140页练习第1题. 二、新授 1.提出问题: 如何用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然后剪下这个角,并与小组中其它同学所画的角进行比较后归纳出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然后请一位学生上来用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 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角的比较活动过程,打开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把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顶点与一条边重合;两个角的另一边都在重合边的同侧.观察这两边的位置关系,就能得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注:(1)讲解过程应强调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的操作过程.(2)教师在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时,应对较好的方法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探索. 2.认识角的和差. 学生活动:思考课本第138页观察中的问题,小组交流思考的结论.

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 武晓蕾高一地理组 【教材分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 【课标解读】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水的三态转化到水的空间分类,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水循环的环节和类型。水循环联系地球四大圈层,具有重要地理意义。结合实例说出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探究水灾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在第二章学习过降水的形成原理、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迁移能力。水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接触,心理上有亲切感,只是缺乏现象与地理原理规律的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据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空间思维和动手等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 2.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1节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水是生命之源,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水资源。大家生活中经常见到洗过的衣服晾晒后变干,衣服中的水去哪了?学生回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分析角的和差倍分关系. 2.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关键:从动手操作过程中,认识角的大小关系,?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及认识角平分线.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比较下列两条线段,你有什么方法?_______ __________

O B A D B O C C A 2. 如何定义角?度量角的单位是什么?有何关系? 二、 探索发现 活动一:请同学们任意画出一个角、或任意剪出一个角比较一下大小,并讨论你们的比较方法: (一) 探索角的大小的方法:(1)度量法 (2)叠合法 活动二:观察得新知: 问题:1、图中有几个角?怎么表示? 2、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3、用几何语言如何表达? (二) 角的运算: ∠AOC 、∠AOB 、∠BOC 和差关系? (三) 学而时习之:用心填一填: ∠AOC _____∠AOB 、∠BOC ______∠BOD ∠AOC =∠AOB + ∠ __ ∠BOD = ∠COD+ ∠ __ ∠AOC= ∠AOD -∠ __ ∠BOD= ∠ __ -∠ __ 活动三: 借助一幅三角板,你能画出15°,75°的角吗?你还能画出其它的角吗? (四) 分层练习,形成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