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催化论文

工业催化论文

工业催化论文
工业催化论文

论铂催化剂

林长耀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技术系,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在化工生产、科学家实验和生命活动中,催化剂都大显身手。例如,硫酸生产中要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由氮气跟氢气合成氨气,要用以铁为主的多分组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在炼油厂,催化剂更是少不了,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就可以得到不同品质的汽油、煤油。化工合成酸性和碱性色可赛思催化剂。车尾气中含有害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利用铂等金属作催化剂可以迅速将二者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本文就铂催化剂的组成、应用、优点、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失活原因以及再生方法作如下论述。

关键词:铂催化剂组成应用优点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失活原因再生方法

分类号:TQ522.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7- 553T(2012)05- 0029- 01

On the platinum catalyst

LIN Chang-yao (ChangzhouEngineeringVocational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Ch 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In the chemical production, scientists experiment and life activities, catalysts flourish. For example, the production of sulfuric acid as a catalyst in the use of vanadium pentoxide. By the ammonia nitrogen with hydrogen gas, use of iron-based multi-packet catalyst increases the reaction rate. At the refinery, the catalyst is indispensable, use of different catalysts, you can get different quality of gasoline, kerosene. Chemical synthesis of acidic and basic color can be SHINES catalysts. Vehicle exhaust of harmful carbon monoxide and nitric oxide, the use of a metal such as platinum as a catalyst can be quickly converted to be either harmless carbon dioxide and nitrogen. Enzymes are plants, animals and micro-organisms produce proteins with catalytic ability of organisms almost all

chemical reactions carried out in enzyme catalysis, brewing industr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s a reminder so use a catalyst. In this paper, a platinum catalyst composition, application, advantages, method of preparation, use,deactivation and regeneration methods as discussed below.

Keywords: platinum 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 consisting Application Benefits deactivation use regeneration method

DOI: TQ522.365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557 - 553T (2012) 05 - 0029 – 01

1 前言

在矿物分类中,铂族元素矿物属自然铂亚族,包括铱、铑、钯和铂的自然素矿物。铂族元素矿物均为等轴晶系,单晶体极少见,偶尔呈立方体或八面体的细小晶粒产出。一般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葡萄状或块状集合体形态。颜色和条痕均为银白色至钢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锯齿状断口,具延展性。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自然元素铂是地壳中一种稀有的贵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Pt。天然铂金的矿物学名为自然铂。它是自然元素铂的单质矿物,其化学式为Pt。自然铂比重为15.5~21.5;折光率为56.5~60.0。

2 物理化学特性

铂族金属色泽美丽、延展性强、耐熔、耐摩擦、耐腐蚀,在高温下化学性稳定。因此,它们有着广泛的用途。在铂族金属中,人们最熟悉、用得最多的是铂金。它比贵金属中的黄金、白银等更加稀少和贵重。

纯净的铂金呈银白色,具金属光泽。铂金的颜色和光泽是自然天成的,历久不变。硬度为4~4.5度,相对密度为21.45,比重为15~19或21.4。延展性强,可拉成很细的铂丝,轧成极薄的铂箔后强度和韧性也都比其它贵金属高得多。1克铂金即使是拉成1.6公里长的细丝,也不会断裂。熔点高达1773.5℃,导热导电性能好,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在空气中不氧化。铂金不吸水银,并具有独特的催化作用。

2.1 铂催化剂的组成

主要配制铂催化剂的氯铂酸材料,外观为橙黄色粉末或红褐色结晶,熔点60℃。易潮解,溶于水、乙醇和丙酮,同时易溶于水、酸、乙醇和乙醚,吸湿性极强;有刺激性。加热至360℃时,分解成氯化氢气体,并生成四氯化铂。与三氟化硼接触剧烈反应。具有腐蚀性。以铂为主要活性组分制成的贵金属催化剂。在铂族金属催化剂中,铂催化剂的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铂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可以是单一的铂,也可以是以铂为主,辅以其他贵金属、过渡金属及稀土元素等构成的二元或多元催化剂。它对加氢、氧化、脱氢及加氢分解反应显示出良好活性。铂催化剂的形态多种多样,有铂黑、胶体铂、金属丝网PtO2、铂化合物及载体负载铂。工业上大量使用的为载体负载型和金属丝网型。

2.2 铂催化剂的应用

铂催化剂主要用作高性能混炼胶的模压成型剂,替代原有的双二五等过氧化物类硫化剂,制品一次模压成型,不需要进行二段硫化。推荐用于气相法混炼胶中,沉淀法混炼胶选择性使用。

单原子催化对于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每年铂产量的50%都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三效转化器。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石油化工中的催化重整选择加氢,以及各种精细化学品的合成都大量依赖于高效的负载型铂、钯等贵金属催化剂。如果单原子催化剂能在上述催化反应中获得应用,将会大大降低催化剂的成本。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铂/烯丙基硅氧烷配合物、硫化促进剂、含氢硅油、抑制剂为原料,制成了固体硅橡胶用透明双组分铂催化剂/硫化剂(PL-10A/TM-10B),并将其应用在固体硅橡胶中;比较了加成硫化体系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及其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过氧化物硫化硅橡胶相比,当硫化剂用量相近时,采用PL-10A/TM-10B的加成硫化固体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更高,但拉伸永久变形更大。在加成硫化体系中,催化剂PL-10A 的用量对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对产品的硫化周期有较大影响,PL-10A用量越大,硫化周期越短。在PL-10A用量相同时,随硫化剂TM-10B用量的增加,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后降,在TM-10B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极大值;拉伸永久变形则逐渐减小。采用PL-10A/TM-10B的加成硫化固体硅橡胶合

GB/T16175—1996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的要求,可用于生产卫生要求较高的制品。采用PL-10A/TM-10B的加成型固体硅橡胶因生产效率而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载体负载型铂催化剂大量用于石油精制(石油重整)工业及以汽车排气净化为主的环境保护领域。此外,在石油化工等其他部门也有较广的应用。石油重整从1949年开发应用直到1967年双金属催化剂的出现,一直使用Pt/Al2O2催化剂,铂的含量为O.3%~O.6%。双金属催化剂以铂铼为代表,其特点是在高积炭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热稳定性和再生性能良好。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以铂为主的多金属重整催化剂。重整催化剂在使用中也有中毒现象,如原料中含的砷、铜或铅的化合物会使铂催化剂永久中毒。通常采用催化加氢处理原料,以除去有害杂质。

2.3 铂催化剂的特点

铂金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可以抑制Si-Vi和Si-H反应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副反应,避免了黑色物质的生成,克服了其它催化剂使用中产品出现发黄或变黑现象。因此可以制备高透明制品,透明度可以超过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外同类产品。

2.4 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沃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IL)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联合开发了一种较为廉价的制备铂催化剂的生产工艺,铂催化剂的生产成本能降低90%。该工艺采用薄膜厚度能控制到原子层级别的原子层沉积(Atomie Layer Deposition,AIJ1))技术,将少量铂沉积到炭气溶胶上制备铂催化剂。

2.5 铂催化剂的使用方法

1、使用比例:主要是看不同厂商的工艺来制定;

2、先把基础胶料在开炼机上炼软,然后加入计算量混炼均匀,最后加入计算量的炼匀,压片出料;

3、硫化条件:(模压厚度2mm)120℃/5min。

3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

引起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种:

①中毒引起的失活,而中毒分为暂时中毒(可逆中毒) ﹑永久中毒(不可逆中毒)

﹑选择性中毒3种。

②结焦(积炭)和堵塞引起的失活

③烧结和热失活(固态转变)

当然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每一种催化剂失活并不仅仅按上述分类的某一种进行,而往往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

对于铂催化剂,主要性状有三个特征:

⑴催化剂积炭。无论催老失活催化剂还是工业试运失活催化剂, 积炭量均大于

6 % (重)。现已查明,催化重整反应甚为复杂, 有两大类反应同时进行,一类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改质反应,其中包括六圆环烷烃脱氢生成芳烃, 五圆环烷烃异构脱氢生成芳烃,烷烃环化脱氢生成芳烃,以及正构烷烃异构化生成异构烷烃。另一类是副反应,它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裂解反应,包括芳烃和环烷烃的脱烷基,环烷烃的开环,烷烃的过度加氢裂化生成气态径等;另一种是缩合反应,如芳烃脱氢缩合生成多环芳烃,酸催化的烯怪中间体的聚合和烃化生成高沸点物质,这些物质进一步转化为黑色的固体或半固体状的炭青质,内含一定数量的氢,一般称它为积炭而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遮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如果积炭中的每个碳原子近峨地看作石墨中的碳原子,占有4平方埃的横截面积,上述积炭量将遮盖催化剂的1/ 2 以上的表面积,幸而,随着反应条件不同积炭的组成和结构不同,积炭以一定直径的颗粒存在,不是以单分子的形式存在。但是,如果考虑积炭首先沉积在仅占催化剂表而积不到l %的活性表而上的话,那么,可以认为积炭是促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

⑵铂晶粒的凝聚:用气体脉冲色谱法测定得到有关新鲜催化剂和失活催化剂的铂金属的分散状态知识。结果表明,失活崔化剂铂分散度比新鲜催化剂低,催老失活催化剂的铂分散度由新鲜催化剂的0.48下降到0.19。铂分散度大小反映铂金属的平均粒径大小。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失活催化剂的铂晶粒由新鲜催化剂的平均粒径10一20凝聚成40一50 ,个别样品还发现10的铂晶粒。若假定催化剂表面上的铂晶粒都是理想的同样大小的立方体,它的一个面和担体接触,其余五个面裸露,立方体的边长按平均粒径计算,铂金属的表面积便由156下降到52米2 / 克铂。铂晶粒的凝聚导致铂表面积降低。关于铂表面积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已有文献报导,反应类型不同其影响程度不同,铂表面积降低,铂中心上的各类反应活性均下降,尤

其是脱氢环化反应的活性下降最大。

⑶氯组分的损失:两种失活催化剂的氯含量均由1.27%下降到0.58 % (重)左右。氯是作为调节催化剂酸性中心强度而加入的组分,催化剂的酸功能主要由氯的含量决定,而且固体酸量和铂表面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因此,氯的损失不仅降低催化剂的总酸度和改变固体酸的强度分布,而且使双功能失调,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此外,还发现失活催化剂宏观结沟的某些变化。如比表面积和孔容略有下降,30以下的小孔减少,30以上的孔不同程度地增加。这些变化也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4 铂催化剂再生方法

锡铂催化剂再生方法:用催老失活催化剂在上述10毫升装置上进行再生试验,详细考察了烧炭、补氯和铂晶粒的再分散条件。单纯的烧炭再生过程本文称简单再生,包括烧炭、补氯和(氧化)更新的再生过程称完全再生,其中补氯过程控制系统水含量的称湿法氯化,保持干燥的称干法氯化。简单再生和完全再生的烧炭条件相同,都是分段烧炭法。第一阶段在40℃以下,由室温逐步提高。用氮作载气,控制较低的O2含量。主要饶催化剂外表上的积炭。第二阶段在40℃以仁至催化剂容许温度,主要烧催化剂内表面积炭。由于内表面上的燃烧反应是内扩散控制,载气中的O : 含量相应提高1一2 倍,并持续足够的燃烧时间,保证烧炭完全。氯化在高温进行,用含有一定0 2的氮作载气,均匀注入计量的补氯剂CCI4,控制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并根据试验要求控制入口水或出口水含量(用水份仪测试)。更新在比氯化高出2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为了加大02含量可以直接用空气作载气。

非酸性负载型铂催化剂的再生:一种用于正构烷烃脱氢生成单烯烃的非酸负

载型铂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含氧氮气在不同条件下分阶段处理失活

催化剂,然后用含铂或钴的溶液浸渍,干燥,空气焙烧,水蒸汽脱氯,氢气还原

的方法使失活催化剂得到一次再生。一次再生催化剂再次使用失活后可直接采用

烧炭和氢气还原的方法使催化剂得到二次再生。

5 结果与讨论

综上所述,

6 参考文献:

1.杨永忠;刘鸿;高仁孝;李勇.多相铂催化剂在芳香族化合物加氢中的应用[J]江苏化工.2004年1期

2.许永现,陈石刚,黄明谕铂.催化剂/硫化剂在固体硅橡胶中的应用[J].有机硅材料,2008,22(3),137-140

3. 陈茂涛;铂锡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M].西安石油学院

4. 张向军,卢世刚,李文忠.碳载铂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6年6期

5.现代化工. 2009年10月,第29卷第l0期

6.铂催化剂.百度百科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基于长虹和美的的股利政策的分析 关于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财务效应的探析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行为及其治理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措施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浅析以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研究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探究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危害与原因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广东盛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我国现代百货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职工薪酬激励相关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研究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盈余持续性相关研究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研究 实用文档

浅析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辽宁省审计收费问题探析 我国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 食品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以中国金属研究院为例 电影方向: 1,分析影片《金陵十三钗》,(叙事、造型、视听艺术等角度) 2,分析小成本电影《钢的琴》 3,分析纪录片《海洋》 4,从《艋钾》到《翻滚吧,阿信》看台湾青春电影 5,大陆与台湾(或泰国青春电影比较分析 6,小成本艺术片前景分析 7,黑色电影研究 8,中国电影的档期营销问题 9,中国式大片的市场前景 10,分析电影《失恋33 天》 电视剧方向: 11,以《职来职往》为例分析职场类节目蹿红原因 12,从明星到“民星”看电视话语权的转变 13,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问题 14,电视购物节目如何创新 15,新媒体与电视的融合与竞争 16,娱乐脱 【广告设计类论文选题】 元素效应之中国传统元素在品牌设计中的影响 理性设计艺术设计中的数学 实用文档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A.活性组分B.载体 C.助剂 D.助催化剂 2.BET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A.I B.II C.III D.IV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A.B酸 B.B碱 C.L酸 D.L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A.Cu/γ-Al 2O 3 B.Ag/α-Al 2 O 3 C.Ag/γ-Al 2O 3 D.Ni/γ-Al 2 O 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A.易失去电子 B.易得到电子 C.易强烈吸附反应物D.有着d电子结构 6.X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A. B. C.D.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A.分散度表示 B.单层分布表示 C.粒度表示 D.比表面表示 8.Ziegler-Natta催化属于() A.酸催化 B.金属催化 C.金属氧化物催化 D.络合催化 9.下面属于n型半导体的是() A.ZnO B.NiO C.Cu 2 O D.CuO 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 A.燃料电池 B.蓄电池 C.发电机 D.燃烧反应器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12.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L碱。13.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吸附的逆过程称为脱附。 15.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桥联结成环。 16.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能带理论、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Cu的加入使Ni的d带空穴变少。 18.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晶格氧。 19.三效催化剂中Pt能有效的促进一氧化碳和HC的催化氧化。 20.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分为成熟期、稳定期和衰老期。 三、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 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对于工业催化剂来说,活性越高越好。 (f) 22.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L酸位催化。( t ) 23.X型和Y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 f ) 24.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 t ) 25.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 f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6.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27.超强酸 是一种酸性比100%硫酸还强的酸。H。<- 28.结构敏感反应

工业催化催化剂论文

贵金属催化剂的应用 XXX (XXXX院,XX级应用化工技术XXX班衡阳421002) 摘要:叙述贵金属催化剂在技术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研究发展态势, 井探讨汽车尾气净化用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关键词:贵金属,合金,汽车尾气,净化 概述 贵金属催化剂(precious metal catalyst)一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又不参与 反应最终产物的贵金属材料。几乎所有的贵金属都可用作催化剂,但常用的是铂、钯、铑、银、钌等,其中尤以铂、铑应用最广。它们的d电子轨道都未填满,表面易吸附反应物,且强度适中,利于形成中间“活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等综合优良特性,成为最重要的催化剂材料。贵金属催化剂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环境和公众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化学工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发展均取擞于催化反应,全世界85%以上的化学工业都与催化反应有关。1930—1980年初.美国化工部门63种主要产品与34种工艺过程的革新是由化学工业带来的,其中超过60%的产品与90%的过程是基于催化过程。一个新的催化过程商业化需要大量的投资,时问长达10一15年,催化剂的研究促使这个时间滞后减至最小。公众对于化学品与工业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生存空间状况越来越关注,许多现代化的低成本且节能的环境技术是与催化技术相关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是国际性的战略问题.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此项催化剂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和应用,某些国家也在符合排放的指令性指标之上还要求在本世纪末尾气排放减至1/10E 。此外,有机废物的生物降解,土壤、污水和地下水污染物处理,净化石油污染物等都与贵金属催化剂密不可分。现代减少化学品对环境损害的三大策略是:尽可能减少废弃物、废气排放减少和整治措施,贵金属催化剂在其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简史 1831年英国菲利普斯提出以铂为催化剂的接触法制造硫酸,到1875年该法实现工业化,这是贵金属催化剂的最早工业应用。此后,贵金属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层出不穷。1913年,铂网催化剂用于氨氧化制硝酸;1937年Ag/Al2O3催化剂用于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1949年,Pt/Al2O3催化剂用于石油重整生产高品质汽油;1959年,PdCl2-CuCl2催化剂用于乙烯氧化制乙醛;到本世纪60年代末,又出现了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用铑络合物催化剂。从1974年起,汽车排气净化用贵金属催化剂(以铂为主,辅以钯、铑)大量推广应用,并很快发展为用量最大的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 化剂开发应用百余年(1875~1994年)来,其发展势头长盛不衰。新的品种、新的制备

汽车系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级汽车工程系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附件2: 10 说明:以下题目仅供参考,由同学们根据情况自定,题目报给指导老师后,指导老师汇总(避免重复的题目),确定题目就可以开始撰写。题目中车型可以自定,要求内容精细,不能空洞,不能大篇幅地介绍教材上的原理和结构,主要侧重检测流程与维修方法,例举实例加以分析。 (1)汽车使用类:如汽车动力的合理利用;汽车在某特殊条件下的合理使用;主要运行材料的正确选用与节约;汽车的安全技术;汽车的公害与防治等。 (2)技术管理类:如维修厂技术管理;汽车维修制度与质量控制;车辆更新与报废管理等。 (3)汽车检测与维修工艺类:如汽车检测工艺设计;汽车维护工艺设计;汽车总成(或典型零件)修理工艺设计等。 (4)汽车结构与维修:如汽车电控技术结构、原理与使用特点分析;汽车典型故障诊断分析;检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等。 (5)其他方面:如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制度的建立;汽车运输业的技术开发;1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 2微型车怠速不良原因与控制措施 3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4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5发动机自动熄火的诊断分析 6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7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净化技术发展趋势 8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 9现代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探讨10关于****型不能着车的故障分析 11***动力不足的检测与维修 12上海通用别克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13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14广本雅阁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1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16帕萨特1.8T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17广本雅阁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18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19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 20上海帕萨特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1论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22奥迪A6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23丰田凌志400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24奥迪A6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5标致307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6捷达轿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27汽车转向盘摆振故障分析 28防抱死系统在常用轿车上的使用特点分析 29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分析 30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 31汽车变速箱故障故障诊断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完整版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二章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电子型助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主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催化活性及选择性。 金属的催化活性与其表面电子授受能力有关。具有空余成键轨道的金属,对电子有强的吸引力,吸附能力的强弱是与催化活性紧密相联的 在合成氨用的铁催化剂中,由于Fe是过渡元素,有空的d轨道可以接受电子,故在Fe-Al2O3中加入K2O后,后者起电子授体作用,把电子传给Fe,使Fe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加,提高其活性,K2O是电子型的助催化剂 第三章吸附与多相催化 1简述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包括五个连续的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 (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 (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 (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 上述步骤中的第(1)和(5)为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属于传质过程。第(2)、(3)、(4)

步均属于在表面进行的化学过程,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也叫做化学动力学过程 2外扩散与内扩散的区别 外扩散:反应物分子从流体体相通过吸附在气、固边界层的静止气膜(或液膜)达到颗粒外表面,或者产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通过静止层进入流体体相的过程,称为外扩散过程。内扩散:反应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扩散进入到颗粒孔隙内部,或者产物分子从孔隙内部扩散到颗粒外表面的过程,称为内扩散过程。 为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应尽量消除扩散过程的影响 外扩散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静止层。 消除方法:提高空速 内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径和长度. 消除方法: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增大催化剂孔隙直径 3解离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的推导过程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物理吸附是表面质点和吸附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而引起的。具体地是由永久偶极、诱导偶极、色散力等三种范德华引力。物理吸附就好像蒸汽的液化,只是液化发生在固体表面上罢了。分子在发生物理吸附后分子没有发生显着变化。

固定化酶结课论文

酶与酶制剂结课论文固定化酶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学生姓名周亚楠 学号7051209210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13-2班 指导教师宋丽军 日期2013年4月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固定化酶 周亚楠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13-2 70512092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酶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生物传感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研制开发性能优异的固定化载体,已成为固定化酶技术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固定化酶在生物及生物工程、环境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其中,结合现代分析仪器,固定化酶反应器(IMER)将成为固定化酶应用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近几年来回定化酶栽体的制备及固定化醇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酶;定化酶;应用;进展 1固定化酶的定义 固定化酶是指经过一定改造后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能模拟体内酶的作用方式,并反复连续地进行有效催化反应的酶。固定化酶又称固相酶。在理论研究上,固定化酶可以作为探讨酶在体内作用的模型;在实际使用中,可使生产工艺自动化和连续化,提高酶的使用效率。 2固定化酶的发展历史 固定化酶的研究始于1910年,正式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在全世界普遍开展。酶的固定化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呈现贮存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固定化酶不仅在化学、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异常活跃,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且因为具有节省资源与能源、减少或防治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3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 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3.1 物理方法 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物理法固定酶的优点在于酶不参加化学反应,整体结构保持不变,酶的催化活性得到很好保留。但是,由于包埋物或半透膜具有一定的空间或立体阻碍作用,因此对一些反应不适用。 3.1.1吸附法 利用各种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的方法。通常有物理吸附法和离子吸附法。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等。采用吸附法固定酶,其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会引起酶变性或失活,且载体廉价易得,可反复使用。 3.1.2载体结合法 最常用的是共价结合法,即酶蛋白的非必需基团通过共价键和载体形成不可逆的连接。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偶联的蛋白质基团包括:氨基、羧基、半胱氨酸的巯基、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羟基。参加和载体共价结合的基团,不能是酶表现活力所必需的基团。以中国首先采用的双功能团试剂“对位-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偶联载体和酶为例,载体结合的步骤如下页反应式。 此法曾先后用于3′-核糖核酸酶、5′-磷酸二酯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等的固定化。此外酶通

催化剂论文

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化工07-3 张波 摘要讨论了有关金属催化剂的相关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负载型金催化剂的发展、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金催化剂的性能,展望了金催化剂的前景。 关键词负载型金催化剂制备性能应用 Supported Gold Catalyst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hemici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lass of 073 zhangbo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al catalyst-related knowledge and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ed gold catalysts, commonly used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gold catalyst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the gold catalyst. Key words supported gold catalyst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1金属催化剂的概述 存在少量就能显着加速反应而不改变反应的总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物质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金属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化剂。主要包括块状催化剂,如电解银催化剂、融铁催化剂、铂网催化剂等;分散或者负载型的金属催化剂,如Pt-Re/-Al2O3重整催化剂,Ni/Al2O3加氢催化剂等。?几乎所有的金属催化剂都是过渡金属,这与金属的结构、表面化学键有关。金属适合于作哪种类型的催化剂,要看其对反应物的相容性。发生催化反应时,催化剂与反应物要相互作用。除表面外,不深入到体内,此即相容性。如过渡金属是很好的加氢、脱氢催化剂,因为H2很容易在其表面吸附,反应不进行到表层以下。但只有“贵金属”(Pd、Pt,也有Ag)可作氧化反应催化剂,因为它们在相应温度下能抗拒氧化。 2金催化剂的发展 金一直被认为是化学惰性最高的金属[1] ,由于其化学惰性和难于高分散,一般不被用来作为催化剂。但是到80年代,Haruta 发现担载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上的金催化剂,不仅对CO 低温氧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抗水性、稳定性和湿度增强效应[2 ,3 ] , 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贵金属催化剂, 金催化剂具有商业化的经济优势,致使人们对其催

工业催化

1、催化剂:一种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 的物质。 2、固体酸:能够化学吸附碱的固体;能够使碱性指示剂在其上改变颜色的固体。 3、时空产率:指一定条件下(温度,压力,进料组成,进料空速均一定),单位 时间内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催化剂所得产物的量。 4、外扩散:从气流层经过滞留层向催化剂颗粒表面的扩散或其反向的扩散。 5、内扩散:从颗粒外表面向内孔道的扩散或其反向扩散。 6、效率因子:η=观测的反应速率∕本征反应速率〈1。 7、d-带空穴:d带中某些能级未被充滞,可以看做d带中的空穴。 8、施主能级:提供电子的附加能级。 9、受主能级:空穴产生的附加能级靠近价带,容易接受来自价带的电子,称为 受主能级。 10、Frimi能级:电子占用的最高能级。 11、多次浸渍:将浸渍,干燥,焙烧反复进行数次。 12、均匀沉淀:首先使待沉淀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形成一个十分均匀的 体系,然后调节温度,使沉淀剂母体加热分解转化为沉淀剂,从而使金属离子产生均匀沉淀。 13、孔隙率:每克催化剂内孔体积与催化剂颗粒体积之比。 1、剂的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稳定性。 2、Langmair吸附理论的要点包括:吸附剂的表面是均匀的,吸附是单分子层, 吸附与解吸达到动态平衡。 3、固体酸强度的测定包括:胺测定法,气态碱吸附法,TPD法。 4、金属化学键理论包括:能带理论,价键理论,配位场理论。 5、造成催化剂结构非敏感的原因包括:表面再构,提取式化学吸附,金属烷基 物种的形成。 6、稳态催化反应器包括:活塞流反应器,滴流床反应器,返混世反应器。 7、工业催化剂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机械强度大。 1、绝大多数工业催化剂有三类可区分的组分:活性组分,载体,助催化剂。 2、助催化剂按作用机理不同分成:结构型助催化剂,电子型助催化剂。 3、催化剂活性的变化经历三个阶段:成熟期,稳定期,衰老期。 4、非理想吸附偏离Langmuir型的吸附情况,偏离的原因可能是:表面的非均匀 性,吸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发生多层吸附。 5、沉淀物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过程:晶核的生成,晶核的生长。 6、对化学吸附研究用的金属有一定的要求:金属表面应该有已知的化学组成, 金属表面应该是清洁的或抑郁清洁的,表面上杂志的性质和浓度是可以弄清楚的。 7、常见分子筛类型包括:方钠型沸石,如A型分子筛;八面型沸石,如X型Y 型分子筛;丝光型沸石;高硅型沸石,如ZSH-5。 8、工业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要对沉淀物进行焙烧,焙烧的作用是:通过物料的 热分解,除去化学结合水和挥发性物质,使其转化成所需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形态;借助固态反应,互溶和再结晶获得一定的晶型,微晶粒度,孔径和比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二章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电子型助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主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金属的催化活性与其表面电子授受能力有关。具有空余成键轨道的金属,对电子有强的吸引力,吸附能力的强弱是与催化活性紧密相联的 在合成氨用的铁催化剂中,由于Fe是过渡元素,有空的d轨道可以接受电子,故在Fe-Al2O3中加入K2O后,后者起电子授体作用,把电子传给Fe,使Fe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加,提高其活性,K2O是电子型的助催化剂 第三章吸附与多相催化 1简述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包括五个连续的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 (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 (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 (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 上述步骤中的第(1)和(5)为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属于传质过程。第(2)、(3)、(4)步均属于在表面进行的化学过程,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也叫做化学动力学过程 2外扩散与内扩散的区别 外扩散:反应物分子从流体体相通过吸附在气、固边界层的静止气膜(或液膜)达到颗粒外表面,或者产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通过静止层进入流体体相的过程,称为外扩散过程。 内扩散:反应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扩散进入到颗粒孔隙内部,或者产物分子从孔隙内部扩散到颗粒外表面的过程,称为内扩散过程。 为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应尽量消除扩散过程的影响 外扩散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静止层。 消除方法:提高空速 内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径和长度. 消除方法: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增大催化剂孔隙直径 3解离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的推导过程

工业催化-课程小论文(精)

重庆科技学院 《工业催化》课程小论文 题目 Ag基催化剂 院 (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冯建 2013年 5 月 10 日 Ag 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 Ag 基催化剂的发展概述、催化剂作用机理、制备方法和进展。重点对银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 Ag 催化剂的制备。 Ag 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催化剂 , 近几十年来 , 在制备、表征和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大大加深了对其物理性质和制备机理的了解。 关键词:Ag ,发展历史,机理,制备,发展 1 Ag催化剂发展概述 1.1 Ag催化剂的发展历史 自从 1835年 Berzelius 提出催化作用概念后,催化学不断获得发展。最早用 Ag 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的是 Lefort ,其时是 1931年 [1]。在此之前的研究者用多种组分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唯有 Ag 对乙烯环氧化的催化效果最佳,至今 Ag 仍是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中的主要组分。 在选定 Ag 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后,要提高环氧乙烷生成的选择性,必须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载体、助催化剂的添加、反应原料气的配比等

诸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早期的 Ag 催化剂采用陶瓷载体,粘结法制备的陶瓷载体,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制得的催化剂选择性、稳定性均不理想;后期 Ag 催化剂采用具有较佳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氧化铝作为载体,使催化剂选择性的提高有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Ag 是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在催化剂中加入助催化剂可使催化剂的性能有效提高。在 Ag 催化剂助催化剂的研究历史中, 研究较早较多的是 Se 助催化剂的性能。在随后的研究中, Se 的同族元素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卤素及其他金属都显示出较好的助催性能。广义的研究表明, 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有助催性能,其中钙、钡、 Se 等是首选的助催剂元素。助催剂的组成成分及其在催化剂中的含量等是 Ag 催化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助催化剂的添加时改进 Ag 催化剂性能最有效的途径。其他可用作助催剂的金属有贵金属以及金属铊、钼、钨等。 Ag 催化剂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备过程及其载体决定的。如载体的孔结构、磨耗率等影响其失活时间及其寿命,目前大部分工业用 Ag 催化剂使用寿 命在 3-5年之间,少数催化剂使用寿命大于或小于这个年限。 1.2 Ag催化剂的生产发展概况 Ag 催化剂已是工业化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催化剂。在当今世界上 Ag 催化剂生产的主要厂家是英国壳牌公司(Shell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 、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 、日本触媒化学株式会社(NSKK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 其中 Shell 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 Ag 催化剂生产厂家, 其 Ag 催化剂产量达世界 Ag 催化剂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生产工艺方面,氧气法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已是主导工艺 [2、 3]。 2 Ag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基于plc的个毕业论文题目

基于p l c的个毕业论文题 目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基于F X2N-48M R P L C的交通灯控制 2.西门子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3.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 4.基于plc的五层电梯控制 5.松下PLC控制的五层电梯设计 6.基于PLC控制的立体车库系统设计 7.PLC控制的花样喷泉 8.三菱PLC控制的花样喷泉系统 9.PLC控制的抢答器设计 10.世纪星组态PLC控制的交通灯系统 11.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设计 12.四路抢答器PLC控制 13.PLC控制类毕业设计论文 14.铁路与公路交叉口护栏自动控制系统 15.基于PLC的机械手自动操作系统 16.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7.基于机械手分选大小球的自动控制 18.基于PLC控制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19.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20.PLC在电网备用自动投入中的应用 21.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 22.FX2系列PCL五层电梯控制系统 23.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毕业设计论文 24.双恒压供水西门子PLC毕业设计 25.交流变频调速PLC控制电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26.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27.PLC控制自动门的课程设计 28.PLC控制锅炉输煤系统 29.PLC控制变频调速五层电梯系统设计 30.机械手PLC控制设计 31.基于PLC的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32.PLC在改造z-3040型摇臂钻床中的应用 33.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切割系统电气控制设计 34.PLC在数控技术中进给系统的开发中的应用 35.PLC在船用牵引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36.智能组合秤控制系统设计 37.S7-200PLC在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8.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39.三菱PLC在五层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40.PLC在交流双速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工业催化学习心得

得分:_______ 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PD02013 课程名称:工业催化 论文题目:学习心得 学科专业:化学工程 学号:8143130 姓名:曹晓琴 任课教师:朱新宝 二○一四年十二月

工业催化学习心得 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元素或化合物。它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媒介物,也是开发许多化工产品生产的关键。在学这门课之前,我所对催化剂的认识仅仅来自于有机化学或精细有机合成等课程,但是从这些课程中认识到关于催化剂的知识少之又少。可以说以前对催化剂的了解仅是来自于它的定义,对于其它方面的知识完全处于空白状态。 自从上了朱老师的工业催化这门课,我学到了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关于催化剂的知识,并系统的了解了催化剂从制备到最终投入到工业生产的过程。因此通过朱老师的讲解,加深了我对催化剂的进一步了解,丰富了我的知识面。 1工业催化的主要内容 朱老师把工业催化的主要内容分成了十三章,主要是从催化剂的发展史及应用;催化剂的组成及其作用原理;催化剂的种类及对应的催化作用;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新技术的开创;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催化剂的失活、再生和安全使用这几个方面向我们传授了关于催化剂的知识。 第一章主要讲了催化剂的发展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通过这章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催化剂与能源和材料密切相关,每年全球对催化剂的需求量在持续上升。目前现代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工业、食品工业及其他一些工业部门中都涉及了催化剂的使用,可以说催化剂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六章主要叙述了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在介绍它们的同时,也阐述了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对应的主要功能。在第二章中强调了催化剂的特性即对一些反应具有专一性以及根据不同方面对催化剂的分类。催化剂在热力学化学反应中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但是不能改变平衡位置。于此同时分析指出,一种良好的工业催化剂,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由于非均相催化较之均相催化在工业应用中要普遍得多,而非均相催化又是吸附作用为前提的,故第三章介绍了固体催化剂的结

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好的论文题目既是研究的方向,也是一个新的学习领域。你会像一叶小舟,尽情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 确定选题 写论文,首先要有选题。我们要从当前英语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和对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起指导作用的问题中确定选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应该让读者一看题目就能洞察出文章的内容范围。感受深则写之顺,驾轻就熟,容易出成果。 (1)选题要新颖 创新是论文的生命线。尽量写别人未总结过的东西,要有创造性、新颖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爆“冷门”,增强发表的命中率。选题要新颖,就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学科教学改革的动态。捕捉、探讨本学科的信息,以科学性为前提,言他人所未言,发他人所未见,示读者所未知,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 新颖性还指选题的写作角度新、立意新,别人写过的老题目,如兴趣教学、课文教学等,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去写,另辟蹊径,写出自己新的经验、观点,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只要能予人以新的启示,同样能取胜。 (2)从小处着眼 大题目的论文并非不能写,但题目过大,会不着边际,捉襟见肘,往往要说的东西太多,结果是什么也讲不深道不透,两、三千字无法包容其内涵。从小处着眼,把题域缩小一些,使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有利于作者更集中、深入地搜集材料、出示论据,写起来得心应手,做到“小题大作”,从而给读者更多有益的东西。 在取得一定的写作经验之后,一旦有大的选题而且有迫切的写作欲望,我们同样可以着手撰写。 以下是从网络上搜集到的题目,供大家参考: Some basic consideration of style English by Newspaper English Personal Pronouns: a Preliminary Textual Analysis 语言教学类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高中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工业催化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 1、催化剂特征: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的寿命。 首先追求选择性,其次是稳定性,最后才是活性;价格;环保性(催化剂影响反应进程变化的程度A=aS;a=k/S)。 2、工业催化剂;(多相催化剂的组成)活性组分、载体、助催化剂。 3、载体的功能: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 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抗磨损、抗冲击、抗重力、抗压和适应温变、相变); 改善催化剂的传导性; 减少活性组分的含量; 载体提供附加的活性中心; 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 4、时空产率是指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催化剂所得产物的量。 第三章 1、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 反应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 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 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 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 2、催化剂表面能量分布的类型有诱导期、稳定期、衰老期三种型式。 第四章 1、酸碱催化剂: 固体酸:能够化学吸附碱的固体,能够给出质子或接受电子对; 固体酸表面存在B和L两类酸性中心;两者的转化条件是质子传递(脱水) 固体碱:能够接受质子或给出电子对的固体 杂多化合物催化剂:杂多酸及其盐类;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2、非纳米分子筛催化剂;中孔分子筛催化剂; 分子筛催化剂的特点是择型催化,常用的分子筛催化剂有A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3、金属催化剂: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金属簇状物催化剂;合金催化剂;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金属膜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催化剂 4、络合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物其络合作用,并且使之在配位空间进行催化 的过程。 络合催化剂由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两部分组成。 第九章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沉淀法; 2、浸渍法; 3、离子交换法; 4、熔融法;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班级 学 号 姓 名 装 订 纸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 A .活性组分 B .载体 C .助剂 D .助催化剂 2.BET 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 A .I B .II C .III D .IV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 A .B 酸 B .B 碱 C .L 酸 D .L 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 A .Cu/γ-Al 2O 3 B .Ag/α-Al 2O 3 C .Ag/γ-Al 2O 3 D .Ni/γ-Al 2O 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 A .易失去电子 B .易得到电子 C .易强烈吸附反应物 D .有着d 电子结构 6.X 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 A .0.4nm B .0.6nm C .0.7nm D .0.8nm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 A .分散度表示 B .单层分布表示 C .粒度表示 D .比表面表示 8.Ziegler-Natta 催化属于( ) A .酸催化 B .金属催化 C .金属氧化物催化 D .络合催化 9.下面属于n 型半导体的是( ) A .ZnO B .NiO C .Cu 2O D .CuO 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 ) A .燃料电池 B .蓄电池 C .发电机 D .燃烧反应器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12.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L 碱。 13.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吸附的逆过程称为 脱附 。 15.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桥 联结成环。 16.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 能带理论 、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Cu 的加入使Ni 的d 带空穴 变少 。 18.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 晶格氧 。 19.三效催化剂中Pt 能有效的促进 一氧化碳 和HC 的催化氧化。 20.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分为成熟期、稳定期和 衰老期 。 三、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 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对于工业催化剂来说,活性越高越好。 (f) 22.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L 酸位催化。( t ) 23.X 型和Y 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 f ) 24.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 t ) 25.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 ( f )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6.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工业催化论文

工业催化论文 国内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的新进展 班级:化工1101; 学号:111304116; 姓名:刘力

摘要 通过叙述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国内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举例,简单阐述了近年来国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发展水平以及所达到的裂解效果,其中渣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主要有IsoCat 工艺和CCET技术,国外重油转化催化剂技术新进展主要包括国外Crace Davison、Albemarle、Engelhard这三家巨头公司所研究的产品的介绍。以及国内与国外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的对比,对比较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关键词:催化裂化;炼油催化剂;催化剂 一、催化裂化催化剂发展 21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大量使用石油产品的同时,其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环保立法也不断完善,继而推动了清洁燃料的生产。随着对轻质油品特别是对汽油需求量的增加,催化裂化无论是加工能力、装置规模,还是工艺技术均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起来,其中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催化裂化中的使用决定了催化裂化装置的生产水平。 催化剂是一种能影响化学反应速度,但其本身并不因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消耗,也不会改变反应的最终热力学平衡位置的物质。在工业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不仅对处理能力、产品分布和产品质量起着主要影响,而且对生产成本也有着重要影响。催化剂的发展可以促进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如分子筛催化剂的出现促进了催化裂化工艺的重大变革,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成功的。 催化裂化催化剂自1936年问世以来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主要有天然白土催化剂、全合成硅酸铝催化剂、半合成硅酸铝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等发展阶段。最早的催化剂取自天然白土如高岭土等。全合成硅酸铝催化剂由硅酸钠、硅酸铝、氢氧化镁等原料组成,由于无晶体结构,因此也称为无定形硅酸铝催化剂。较早使用的催化剂中Al2O3含量为10%~13%,称为低铝硅酸铝催化剂。后期又出现了Al2O3含量为24%~26%的高铝硅酸铝催化剂,以满足市场要求。半合成硅酸铝催化剂结合了全合成硅酸铝催化剂和天然白土催化剂的优点,其中的合成硅酸铝成分,改进了催化剂的化学选择性,天然成分改善了催化剂的不稳定性,提高了催化剂的抗老化和抗失活能力,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分子筛裂化催化剂的出现,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汇总表

西安财经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汇总表 二级学院:文法学院外语系 序号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及班级论文题目论文来源 论文性质 (理论性/ 应用性) 指导教 师姓名 职称研究方向01 张小希0703090124英本0701 On Pragmatic Failure in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sian Games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2 张磊0703090406英本0704 The Features of Interlanguage And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 03 吕菲0703090212英本070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ace Theory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4 王梦佳0703090423英本0704 A Study on Chinglish based on Asian Games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5 窦妍0703090416英本0704On Different views of female mate choice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6 延彩娥0703090418英本0704On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7 蒋晶晶0703090318英本0703 On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ovel of Tale of Two Cities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8 张菲菲0703090415英本0704On the Symbolism in Harry Por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自选应用性鞠宁副教授 英美文学、 英语教学09 陈伯阳0703090401英本0704Bridge between writer and reader---------Analysis of 自选应用性鞠宁副教授英美文学、

催化化学论文

催化化学期末论文(设计)题目:催化剂的研究发展及应用简介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材料化学 班级:材化 101 班 学号:1008110024 学生:朱清元 教师:袁强 2013年6月14日

目录 摘要3 Abstract3 第一章前言4 第二章催化剂技术发展历史简介4 2.1萌芽时期 5 2.2奠基时期 5 2.2.1金属催化剂的出现5 2.2.2氧化物催化剂的出现6 2.2.3液态催化剂的出现6 2.3更新换代时期 6 2.3.1高效络合催化剂的出现 6 2.3.2 固体催化剂的工业应用7 2.3.3分子筛催化剂的工业应用7 2.3.4环境保护催化剂的工业应用7 2.3.5生物催化剂的工业应用8 第三章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8 3.1新型炼油与化工催化剂的研究8 3.2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9 3.3新型光催化剂的研究9 3.4新型生物催化剂研究10 第四章对我国催化剂研究的一些建议11 4.1加快环保催化剂开发速度11 4.2高分子聚合催化剂11 4.3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催化剂11 4.4新催化材料的研制及应用11 参考文献13

催化剂的研究发展及应用简介 摘要 本文较简单的的介绍了催化剂的发展历史及介绍了国外各种催化剂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催化剂技术发展现状,对催化剂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催化剂技术材料新产品 Abstrac t This relatively simpl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catalyst introducedvarious domestic and catalyst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new productdevelopments and trends for our catalys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the catalystindustry put forward their own ideas. Keys : Catalyst technology materials new product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