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初中版)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初中版)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初中版)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初中版)

文本解读指南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基础。

本讲座拟解决三个问题:

如何确立教学目标,提出三维目标的理念。

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指示文本解读的要领。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说明文本串解的程序。

第一节三维目标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行为都有目标存在,语文教学也不能例外。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终点,又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就无法展开。

(一)目标之惑

现实的情况是,很多语文老师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凭着感觉授课。

2008年,一位老师参加北京市公开课评比活动,我是指导老师。先看一下她最初的教学设计:

导入:以《让爱住我家》的音乐伴奏,以一组全家福、家人笑脸、亲情画面等引入。

一、美文共赏:教师配乐范读。

二、感知内容:

1、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2、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三、品味细节:

1、如何体会“我”一定要让妈妈和我一起去散步?

2、如何理解“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他的时日还长”。

3、诵读文章最后一段。

4、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的感想?

5、给这幅画面起一个名字。

6、再读文章最后一段。

7、这是一篇美文,你能体会出文章中的哪些美?人性、语言、环境等均可。

四、经典回眸:古代经典中的亲情。

五、亲情无限

1、照片上的故事: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感人画面。

2、文字里的感动:汶川地震中妈妈的短信。

3、歌声中的亲情:《天亮了》(讲述歌曲中展示的父母救孩子的故事+FLASH+

音乐)。

六、拓展提升

指导意见:“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环节太多太碎,教学风格宜着实,不宜虚浮。”

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语文老师敷衍马虎。这是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分不开的。语文到底教什么,到现在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语文学科的自由度给老师带来的不是随心所欲的从容,而是无所适从的惶惑。因此,语文学科应该找到确立教学目标的基本维度。

在课程改革之前,《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大纲”精神的规范下,自然形成了三个维度,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知识目标落实为系统的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能力目标是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德育目标就是政治思想教育。

由于大纲三维目标简明实用,易于操作,曾长期通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纲”产生的特殊年代,受“语言工具论”和“政治工具论”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知识目标落实为死记硬背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变成了题海战术训练之下的“应试能力”,德育目标落实为标签化的“中心思想”。

世纪之交,我们迎来了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也正式出台,它给中国教育观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仅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来看,就出现了全新的目标体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可以称之为“课标三维目标”。不过,据好多语文老师反映,课标三维目标反而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

回头审视一下,课标三维目标是有问题的:首先,知识与能力应该分为两个维度;其次,过程不能算目标,方法应归入能力范畴;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则不过是德育目标换个说法。如此,似乎又回到了大纲三维目标。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韩国海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七期的论文《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反思》对这个问题分析得最为透彻。概括如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课程改革的总纲领,其中规定:

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可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个

“方面”。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从“让学生学会”转向“让学生会学”;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从狭隘的“思想品德”转向“人文情怀”。

问题出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移花接木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说,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将课程改革的“三个方面”落实为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已经说不通了。

语文老师则进一步张冠李戴,“顺理成章”地把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落实为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于是便出现了所谓“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三维解读

那么语文教学目标究竟如何确定呢?

任何一个文本,都可以进行不同维度的解读。清代文论家叶燮认为,天下万物不外理事情三端,文章内容亦莫能外:

曰理、曰事、曰情三语,大而乾坤以之定位,日月以之运行,以至一草一木,一飞一走,三者缺一则不成物。……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叶燮《原诗》)事、理、情作为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在人类学术领域有着清晰的延伸路线。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知,天地万物有三个基本元素:事、理、情;与之对应,形成三大学科:史学、哲学与文学;三大学科分别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求真、向善和审美;对应着三种社会功能:认识、教育和审美;这最终决定了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求知、明理和审美。

叶燮又云:“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分而言之,形成史学、哲学、文学

分家”。因为,每一个文本解读都完整地包含三个维度,求知性解读,明理性解读,审美性解读。只是根据不同的文体,各有侧重而已。说明文近于史学,以求知为主;议论文近于哲学,以明理为主;记叙文近于文学,以审美为主。由此可以确立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求知维度:把握事实。

明理维度:体会道理。

审美维度:鉴赏美感。

相应的,文本解读的基本维度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维度。

把握事实是求知目标。

体会道理是明理目标。

鉴赏美感是审美目标。

由于这个目标本于语文本体论,我们不妨称之为“本体三维目标”。

这个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与旧三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原来的知识目标改为求知目标,德育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改称明理目标,之所以改称求知、明理,主要因为它们是由“三元素”贯穿而来的,兼顾表述结构的一致。须要解释的有两点:能力目标去哪里了?审美目标怎么来的?

先说能力目标。我们认为,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渗透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里。求知是能力,明理能力,审美也是能力。所以,我们不提能力目标,而能力培养自然包含其中。

再说审美目标。我们必须明确,审美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和最高境界,缺失了审美,语文或者变成自然课或历史课,或者变成政治课,或者被简化为交际的工具。

本体三维目标在落实过程中有两个方便之处。首先,自始至终紧扣文本解读,自然亲切。其次,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渐入佳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本体“新三维”真正做到了“语文本位”。

本体三维目标不仅有学理上的依据,也经历了实践的验证。回到开头《散步》的案例,后来那位教师根据我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下面是第二版:

教学主题: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感受故事美

1、配乐朗读

2、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人物。

3、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如何解决的?

4、默读,思考三代人的亲情是如何体现的?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提示:围绕敬老与爱幼两个方面。

二、品读意境美

1、用语言创设情境

挑出文章中体现对称与韵律之美的语句,并朗读。

2、用环境营造氛围

第4第7段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3、用画面构筑和谐

第8段“背世界”的经典画面及其作用,并朗读。

三、感受人性美

1、如何看待“背世界”的画面之外的生命的责任?

2、如果当初“我”直接选择走小路会有怎样的结果?

3、生命是一个轮回的过程,两对母子的现在对将来有何影响?

4、《让爱住我家》音乐+故事

抛开具体细节,看一下它的整体结构。这次她把教学分成三个板块:感受故事美、品读意境美和感受人性美。显然,“三个美”已经暗合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了。可见,当一个老师认真思考语文教学应该具体完成哪些任务的时候,不可能离开这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的解读完成了,文本解读也就没有余事可做了。

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只是纲要,可以进一步细化。

下面试着按照本体三维目标体系,为《散步》这篇文章确定一下教学目标。由于没有考虑学生因素,我们一切只从文本解读出发。

一、求知目标:

语文知识: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

文本知识: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

二、明理目标

作者理念:准确把握作者的生命主题。

读者理念:反思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三、审美目标:

剖情审美:体会作者深沉精微的情感。

析采审美:鉴赏章法结构和语言文采。

显然,这个目标是明晰而实在的,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操作性。

案例:《石榴》

最近开始健身,每天下午到学校附近的人定湖公园跑步。公园很小,每绕一圈,便与西南一隅楼墙之下的石榴树定期而遇,忍不住盯上几眼。丛绿的叶子中间,悬挂着耀眼的青红的石榴果,与攀伏在楼壁上的粉红的凌霄花相映成趣。

家乡不产石榴,我对石榴的关注与一个文学文本和教学案例有关。

2008年,一个语文教师打电话给我,她要参加北京市百名教师风采课录制,请我作指导教师。她选定的课文是郭沫若的《石榴》,问我应该怎么讲。第一次听说这篇文章,我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便问她:“郭沫若是在什么情境下写作的?他为什么要写石榴呢?”她说:“看不出来,不知道他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于是我让她先把教案发给我,我看看再说。

她的教案发过来了,有一段话让我感觉很不对劲:

(本文)写于1942年10月31日,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借赞美石榴而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石榴花在由花而果的过程中,用坚韧、坚毅、坚持、坚守、坚贞不屈的精神支撑着,面对艰难,威压;在我们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抗日军民身上也体现出的我们民族不怕威压、坚贞不屈、坚韧不拔、坚毅刚强、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我们也正需要这种精神鼓舞斗志,继续抗战下去。这是我们战胜敌人,保持、焕发民族生命力的法宝。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段话其实是从教学参考书上拷贝过来的。这时《石榴》的文本我已经看了,我看不出一点与抗战有关的蛛丝马迹。于是我回复道:

对《石榴》的主题有拔高的倾向,本文虽然写于抗战期间,但与抗战无关。建议就将它作为一篇精美的托物言志的散文来讲,那个志不过是郭沫若热烈浪漫的个人性情而已,此外的深意不宜过度阐释,否则显得牵强,不能让人信服。

建立起来的感性氛围一下子变得抽象而细碎,再往下就很难鲜活起来了。我最不能认同的是“问题引领”,尽管我知道这是时下流行的教学模式。在我看来,这种课堂好像不是为了解读文本,只是为了完成几个大问题。我告诉她:

讲课时还是要以文本解读为主,这是语文课最核心的任务。郭沫若妙笔传神之处,比比皆是。教师如果不能随文阐发,学生就很难体会。

说白了,讲课就是要把课文讲明白,而要把课文讲明白,就必须串讲,这是我一贯坚持的理念。当时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好多人视串讲为洪水猛兽,她亦心中颇有疑虑,一起吃饭的时候,问我道:“我要是串讲会不会受到别人的批判啊?”我说:“你讲你的课,跟别人有什么关系?把你的课讲清楚不就行了吗?”显然,我的话她并没有听进去,潜伏在教案中的问题便在上课时突显出来。首先,她安排十分钟的自读时间,这在平时也就罢了,录课时便让摄像机无所适从,导致大面积的冷场;其次,学生只是自读了一遍课文,她便开始设置各种问题,因为脱离了具体的文段,学生不知道教师的问题从哪里来,也猜不出教师想要什么答案,课堂的气氛相当冷清。那篇文章并不长,拖到五十五分钟还没有讲到一半。下课之后,她对摄像师说:“算了,这课我再录一次吧。”

第二次她听取了的我意见,课堂效果变得非常好,一气呵成,充实而又生动,从老师到学生都心情愉悦。事后她很感谢我,还写了一篇关于备课心得的小文章。

她的课讲完了,我却意犹未尽。我的建议在她那里到底还是打了点折,当教师的,看到别人上课不对劲,总压不住“让我来”的冲动。换成我,这堂课应该怎么讲呢?假设你没有任何背景知识,让我们一起直接进入郭沫若的原始文本: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读这一段文字,首先要预想学生在语文知识上的难点。“伞盖”和“争妍斗艳”应该设两个问题。要提醒学生,树木支起了伞盖,是用了拟人兼比喻的修辞手法,好多学生可能只会想到比喻,而且意识不到这是借喻。至于争妍斗艳,学生可能只见过“争奇斗艳”,要告诉他们汉语组合的灵活性,同时讲一下“妍”字的用法。

郭沫若逐渐聚焦的写法也值得一提,从大部分树木到少数树木再到石榴,好像长镜头的慢慢拉近,最后落实到本文的描写对象——石榴。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着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奇崛”、“枯瘠”、“着实”这几个词容易出错,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进行讲解,“崛”与“瘠”都是形声字,由于古今语音变化,“崛”字的声旁已经看不出来了,但与“掘”字相参照,还是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字词解决之后,再看文意。很多人都见过石榴,却未必认真观察过它的枝干和叶片,这里可借助多媒体。我向来反对语文课上多媒体泛滥,但讲到知识性的内容是可以用的,相当

于自己给文字配插图。比如说“关关雎鸠”,你怎么描述我也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鸟,点个图片或放段视频,自然就知道了。请看石榴枝叶的照片:

由图可知,石榴的枝干诚然如梅,而叶子则是杨叶与柳叶的过渡形态。那么梅树和杨柳的长处和短处分别是什么呢?为什么说石榴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按,梅枝的长处在于奇崛,短处在于枯瘠,是所谓“干枝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因为求曲求欹求疏而成病,正是因奇崛而枯瘠。杨柳的长处在于清新,所谓“客舍青青柳色新”;短处在于柔媚,所谓“万条垂下绿丝绦”,也正是因为清新而柔媚。把梅树枝干的奇崛与杨柳叶片的清新结合起来,则是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先解决字词。“避易”是一个生词,它的意思就是躲避,换地方。“易”有交换的意思,组词:“变易”、“江山易主”。“陆离”是楚辞中语,意为琳琅,屈原《涉江》:“戴长铗之陆离兮”。

文字之后是文意,石榴花分为单瓣和双瓣,请看图片。

可见,所谓“双瓣”,应“复瓣”,并不是两层花片,而是多层。

“夏天的心脏”显然是文眼,火红的石榴象征着夏天热烈浪漫的情怀。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就已经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这一段描写了石榴花从骨朵到绽放的过程,先说花骨朵。我小时候吃的都是圆茄子,长大之后才知道世界上还有长茄子,而石榴花的骨朵,据我观察,既有长茄形的,也有圆茄形的,至于二者的区别是否源于单瓣、复瓣的不同,我还没有弄清楚。我们先看一下长茄形花骨朵的图片:

为什么石榴的花骨朵是逐渐翻红的?这是因为,石榴花骨朵的红色本来是前后一体的,只因为里面的花瓣慢慢膨胀,撑破顶端为四瓣,故而顶端的颜色相对变淡。可见与其说它是从顶端到末端逐渐翻红,不如说是从末端到顶端慢慢变淡,这暗寓着石榴生长的动态变化。

这段话多用比喻,本体隐在喻体之后。不妨把问题抛给学生:这几个比喻的本体分别是什么?小茄子的本体是花骨朵,剪刀的本体则是“二月春风”般的天地造化,花瓶的本体是石榴的花萼,而插花的本体则石榴的花瓣与花蕊,以假花的整体喻真花的局部,运笔之巧,不可不知。

“你看”、“任你”的用法也颇耐人寻味,作者担心客观化的描述会使文章变得枯燥,于是有意把读者拉进来,这样一来就有了对话的性质,增强了文章的互动性,形成了特殊的语气效果。

单瓣的花虽没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绣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还是先解决字词。先思考一下,“罍”字的造字法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最早的罍是什么做的?“金罍”的构词法是什么?答案:“罍”为形声字,从形旁“缶”可以知道,最早的罍是陶作的,后来才有了青铜的罍。《诗经》也说:“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故为酒器。有陶罍有金罍,所以“金罍”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合成词。那就顺势再问一个问题,“安普剌”的构词法是怎样的?答案是,“安普剌”是音译外来词,虽由三个字组成,却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本段中还有两个双音节单纯词,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下,它们是“希腊”与“玛瑙”。这样一来,解读文本之时顺便复习了造字法和构词法的知识。

接下来再理解文意。安普剌是一种希腊式的细长尖底的陶瓷花瓶。

金罍是中国殷周时的一种圆腹青铜器,青铜器经氧化后,上面会有斑驳的绿锈,称为锈彩。

请注意,从安普剌到金罍,石榴从细长而深红变得圆粗而青黄。作者用一个比喻句表现了石榴从形到色两方面的变化,相当精妙。

还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特意说单瓣花的演艺呢?难道双瓣的花没有这种演艺吗?是的,原来石榴花有钟状花(单瓣)和筒状花(复瓣)两性之别,前者子房发达可以受精结果,后者则徒能娱目而不生果实。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石榴笑而露齿,修辞运用出神入化。一般人首先会想到比喻,再一想还有拟人。如果说桃子开口笑了,那就只是拟人;但说石榴开口笑了,那就是拟人兼顾比喻,比拟之结合,天衣无缝。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这一段显然是托物言志之笔,“夏天的心脏”是红的,是动的,是热的,象征着作者热烈浪漫的情怀。郭沫若是一个有夏天情怀的人;他是热烈的,《雷电颂》和《凤凰涅槃》都

表现了他火热的性情;他又是浪漫的,数一数他的情史就知道了。热烈而浪漫,这正好可与石榴花相比德。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一般来说,作为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写至倒数第三段便打住,似乎更为圆满自足。但加上这两段闲笔,却使文章变得有“我”,平添一股生活气息,打破了此前静物写生般的刻板。为什么又要分成两段呢?这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艳羡之情,合成一段便会淡化这种效果。

以上我们是用串讲法解读文本,它的好处在于始终立足文本,便如收割机推过的田野,干干净净;又如顺流而下的江河漂流,两岸风光一览无余。有人担心串讲会导致教师的一言堂,其实是多虑了。串讲文本与问题探究何尝有冲突?上面我们提到那么多知识点,哪一个不可以当成问题抛给学生。以串讲为经,以问题为纬,所以串讲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方锦。鉴于“串讲”二字确实容易给人独角戏的感觉,我们不妨改为“串解”。在串解文本的过程中,板书可以同步生成,文章的脉络结构和中心思想也便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了:————初夏—————盛夏————初秋——————深秋

树木—少数树木—石榴—枝叶—花—骨朵—(安普剌—金罍)—果实

夏天的心脏

热烈的情怀

现在的语文课重视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既然到了概括主题的阶段,那就不妨问上一句:“你们喜欢郭沫若笔下石榴吗?”巧的是,语文教材中还真有现成的材料可用,许地山《落花生》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见,至少许地山是不会把石榴当成自己的人格象征了。

我在开头反对了那种牵强附会的背景介绍,那么本文到底如何知人论世呢?你能从《石榴》的字里行间嗅出郭沫若的气息吗?如果你从郭沫若的身分入手来品鉴本文的艺术性,便可发现一些奇妙的对应。

首先,郭沫若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作者以诗人性情和诗的语言来描写石榴的神韵,这使本文有了诗的韵味: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诗的语言)

那可不是夏天的心脏吗?(诗的性情)

其次,郭沫若是一个考古学家,对青铜器有较深的研究,写过《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皆是研究青铜器的扛鼎之作,所以考古用语信手拈来。作者是用考古学家的眼光来观察石榴的生态特征,这使本文有了考古报告或说明文的准确细致: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

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再次,郭沫若还是一个剧作家,作者用剧本的编排来演艺石榴从花到果的变化,这使本文有了小剧本的戏剧性:

单瓣的花虽没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演艺)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恶作剧)

这样一来,我们才能真正体会知人论世的意义,才能确信只有郭沫若才能把石榴写成这个样子。

课文讲完了,我们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个探究式作业。当我们为郭沫若的文章叫好时,可能没有想到,这篇文章是在陆龟蒙《五月石榴》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

五月石榴

陆龟蒙

杨槐撑华盖,桃李结青子。

残红倦歇艳,石榴吐芳菲。

奇崛梅枝干,清新柳叶眉。

单瓣足陆离,双瓣更华炜。

热情染腮晕,柔媚点娇蕊。

醉入玛瑙瓶,红酒溢金罍。

风骨凝夏心,神韵妆秋魂。

朱唇启皓齿,灵秀瑶台妃。

郭沫若的“剽窃”真是铁证如山,然而我们又不能不佩服他这个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高手。从《五月石榴》到《石榴》,文体的变化和作者的变化,导致文本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留给学生去思考吧。教学至此,应该说没什么遗漏和缺憾了。

石榴的成长本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语文学习也是一样,顺着认知世界的自然规律,学生自然能够从生到熟地把握每一个文本,而我们走马灯般的课程改革,却把最简单的事情弄得花哩呼哨,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不知道扎根文本的泥土,直到把祖国的花朵变成营养不良的石榴。

第二节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工作,它可以分为两个环节:整体感知和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如今已经成为好多教师上课的一个环节,但多是问几个大而无当的问题。其实没有必要神秘化,只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就是整体感知了。整体感知要把握两点:语境

和结构。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从时代背景,到文本情境,都属于语境的范畴。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我们才能确定每一个语言符号的具体所指。《红楼梦》中第二十四回,宝玉要吃茶,却偏喊不到丫头,于是——

宝玉见没丫头们,只得自己下来,拿了碗向茶壶去倒茶。只听背后说道:“二爷仔细烫了手,让我们来倒。”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早接了碗过去。宝玉倒唬了一跳,问:“你在那里的?忽然来了,唬我一跳。”那丫头一面递茶,一面回说:“我在后院子里,才从里间的后门进来,难道二爷就没听见脚步响?”

这个女孩就是小红,前面说过,她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往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注意此刻这里除了宝玉,只有她一个人,她却说让“我们”来倒,为什么呢?我们试着改成“让我来倒”,便觉得分外生硬不妥。因为小红知道自己是属于奴婢“一类”的人物,她还够不上与宝玉你我相称的资格。也许读者觉得红玉的“我们”已经够自抑身分的了,但在有人看来,这个“我们”简直就是僭越——

刚说到这句话,只见秋纹、碧痕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进来,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着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那丫头便忙迎去接。那秋纹,碧痕正对着抱怨,“你湿了我的裙子”,那个又说“你踹了我的鞋”。忽见走出一个人来接水,二人看时,不是别人,原来是小红。二人便都诧异,将水放下,忙进房来东瞧西望,并没个别人,只有宝玉,便心中大不自在。只得预备下洗澡之物,待宝玉脱了衣裳,二人便带上门出来,走到那边房内便找小红,问她方才在屋里说什么。小红道:“我何曾在屋里的?只因我的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不想二爷要茶吃,叫姐姐们一个没有,是我进去了,才倒了茶,姐姐们便来了。”秋纹听了,兜脸啐了一口,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

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她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她在这屋里呢。”

秋纹、碧痕对小红的“现弄”非常不高兴,她们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地奚落小红,就是要她知道自己的身分,休想越界。二人话里一共用了“三个我们”,一个“咱们”,都不包括小红,可见小红想成为“我们”的一员,何尝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以《散步》为例,好多人之所以把它讲得花哩忽哨,就是因为不了解本文深沉反思的语境。

掌握结构,过去叫分段,曾让几代学生痛苦不堪。其实掌握文章的结构还是很重要的,只是过去的语文课的全部功夫止于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缺少了最重要的审美性的文本细读,所以让人感觉枯燥无味。

课堂上梳理结构费力而寡功,教师可以自己提前理好结构,作为课文讲解的意义单元。

以《散步》为例:它的结构可以分为四部分: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起)

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承)

后来发生了分歧……(转)

就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合)

(二)文本细读

文本解读的第二个环节是文本细读。如果说整体感知要求你博大,那么文本细读就要求你精深,精深到极处,便是咬文嚼字。囫囵吞枣何能知味,一定要细嚼慢咽才行。遇到名词,要注意它的准确性;遇到形容词,要注意它的形象性;遇到动词,要注意它的生动性;遇到副词,要注意它的分寸感……总之,当你强制自己咬文嚼字的时候,你的文学触觉会因格外用心而变得特别敏感,往往会发现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微妙。

文本细读最好用的形式是评点批注,中国古代的小说评点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比经典注疏更生动活泼。请看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楷体字为小说原文,方括号中的仿宋字为金圣叹的“夹批”:

那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又夹一句店小二,又增出一句买肉的,奇不可言。】郑屠道:“著人与提辖拿了,送将府里去?”鲁达道:“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一发奇情。】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又吓又恼,翻出笑来。】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著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只须郑屠一句,便疾接入,真觉笔墨都跳跃而出。肉雨二字,千古奇文。】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好笔段。】众邻舍并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百忙中偏又要夹入店小二,却反先增出邻舍火家陪之,笔力之奇矫不可言。】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又增出一句过路人。】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百忙中处处夹店小二,真是极忙者事,极闲者笔也。】

当然,每一个文本的情况都不相同,或者文字比较艰深,或者典故比较繁琐,或者文意比较深晦,或者文辞比较优美,研读时当对此心中有数,知道这一篇、这一段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备课时加批注,讲课时提问题。

案例:《散步》

对于《散步》的主题,教师们有不同的说法。而作者莫怀戚则指出,他的这篇散文章,主题不是尊老,也不是爱幼,而是生命。这在原文中也有提示:“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作者这样说,似乎没什么可争议的了。不过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这里的“生命”显然不是指自然界的生命,而是人类社会的生命;同时,由于作者把这个故事安置在一家四口的框架里,它表现的是人类的血缘生命关系。“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是本文的关键与枢纽,它展示了一个施恩与报恩的过程。《论语?阳

货》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指责宰我守孝只满一年是不孝,他的理由是,孩子出生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而独立行走,所以为父母守孝也应该至少三年。换句话说,当年宰我的父母至少爱了他三年,可现在宰我对他的父母还有三年之爱吗?由此可见,孝道的原理在于施恩和报恩。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背着我们;父母老了,我们背着父母。然而,未免于父母之怀的记忆很很多人已经淡忘了,你怎么知道父母当年背过你呢?正所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眼前妻子背着儿子的画面,正是当年母亲背着“我”的画面啊。所以,文中两对母子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连续的,它表现了中国人伦理生命的延续性,《散步》的主题应该是“以孝道为线索的生命过程”。再看一下“孝”字的结构,上面是“老”的一部分,下面是“子”,它既体现出儿女对父母的承担(文中“我”背着母亲的画面,正是“孝”字的一个形象展示),也体现出两代生命之间的绵延。为了把孝道的原理全部展示出来,我们设计一个更为直观的板书:

老年

中年

幼年 生命的传承也是孝道的传承……

这个板书表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生命过程和精神传承:以前,我的母亲就像现在我的妻子背着她的儿子一样背着我,现在母亲老了,我背着他;现在,我的妻子就像当年我的母亲背着我一样背着我们的儿子,将来,我的妻子老了,儿子长大了,我的儿子会像我现在背着我的母亲一样背着他的母亲。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中国人的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地复制和绵延:儿子的儿子是如此,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也是如此……。因此,只要有孝道在延续,中国文化的生命是不会中断的。

我们说过,理念目标有作者理念和读者理念之别。那么这篇文章的读者理念如何展开

呢?讲到传统的孝道主题,似乎不宜再搞什么逆向思维。不过有一次一位老师听完我对这

篇文章的解读,她觉得初中生讲到这一步就可以了,但高中生可能会提问:“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是不是有些狭隘。这一子便提醒了我,想起陈独秀的话:“中国人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对于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一家老小肯定不应该成为他的整个世界;其实对于一个公民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甚至不妨让学生借此展开一场关于公民社会与家庭伦理的讨论,这样本课的教学就更深了一层。

因为串解文本本身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所以审美目标其实也是同步完成的。只是如果我们要把这个目标的成果“固化”时,却须要做一下总结的工作。正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文本的美学元素像成串的珠子一样散见于文章的各个部分,文章遣词造句的妙处只能随文阐发,而语文老师却可以在文本串解之后,把零散的珠子分类装在不同的盒子里。

(1)章法结构:本文暗合文章写作起承转合的常体规范,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

(2)语言修辞:语言的表现力强,言简义深。精心的句法设计,对称的句式表现对称的关系,整齐上口。

附录:毕淑敏《行孝趁早》:

行孝趁早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热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臵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

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第三节文本串解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串讲,有其合理性。

文本是串起来的。词语连成串,构成了句子;句子连成串,构成了段落;段落连成串,构成了文章。串解文本有如漂流于文字之河,要沉浸其中,随水势起伏,涵咏徜徉。每个人在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时候,都是文本串解的路子,到了课常上,便是串讲。

串讲时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能给人一种完整流畅的感觉,既符合作者的创作规律,也符合读者的阅读规律。试想,作者在创作时是从头到尾的写的,读者在阅读时也是从头到尾读的,我们讲解时干嘛不从头到尾讲呢?

只有串讲才能做到对文本的全面把握,不会遗漏重要的文本信息,在细节的咀嚼玩味上体会语文的味道,而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课程改革以前,串讲是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课程改革之后,串讲却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的代名词,被视为洪水猛兽。为此,我们换了一个说法,把“串讲”改为“串解”,一方面避免教师的输灌倾向,给学生以共同参与的机会;一方面强化对文本的解析,使文本解读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篇文章至少要读三遍:首先是整体感知,教师范读或学生自读一遍;然后是串解文本,教师讲读一遍;最后是整合印象,学生再读一遍。文本串解是第二遍,是师生共同解读文本的主体。

(一)逐段串解

文章的基本单元是段落,文本串解要一段一段地来。从首段串到末段,文本的整体面貌便自然呈现。那么如何对每一个段落进行解读呢?

每一段落都包含着理、事、情三个元素。如何把握每一段落的理、事、情,中国古代的经典注疏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请看朱熹对《大学》这个文本的注解: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

不忘也。【于戏,音呜呼。乐,音洛。诗周颂烈文之篇。于戏,叹辞。前王,谓文、武也。君子,谓其后贤后王。小人,谓后民也。此言前王所以新民者止于至善,能使天下后世无一物不得其所,所以既没世而人思慕之,愈久而不忘也。此两节咏叹淫泆,其味深长,当熟玩之。】

朱熹的注解方式就是以自然段为单元的文本串解,读一段,讲一段。窥一段可知文本串解的全貌:首先,“于戏,音呜呼。乐,音洛。诗周颂烈文之篇。于戏,叹辞。前王,谓文、武也。君子,谓其后贤后王。小人,谓后民也。”这里既有语文知识(训诂),又有文本知识(典故),这便是求知;其次,“此言前王所以新民者止于至善,能使天下后世无一物不得其所,所以既没世而人思慕之,愈久而不忘也。”乃是对经文义理的概括,这便是明理;最后,“此两节咏叹淫泆,其味深长,当熟玩之”,则从文学的角度加以品味,这便是审美。可见,分段串解的基本程序是:先求知,再明理,再审美。

文本串解落实到每一段是文本细读,从头串到尾却又成了整体感知。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文本串解应该同步生成板书。一边解读一边写板书,文章讲完,板书也形成了。一次我听一位老师讲《曹刿论战》,他上次课已经把课文讲了一遍,这堂课专门分析曹刿的“人物特点”,形成如下板书:

曹刿的特点:

爱国有远见

重视百姓力量

善于抓住战机

细心周到

在评课的时候,我对他说,这个板书以人物为中心,至多是板书的局部,不能体现一篇叙事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中心思想。分析人物根本不必另起炉灶,如果用串解文本的方式组织教学,随着文本知识的逐步展开,人物特点与作者理念会自动浮现,自然生成如下的板书: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一鼓作气

何以战?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战则请从。战于长勺: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视辙望旗

(战略:民本思想)(过渡)(战术:有勇有谋)

熟悉这篇课文的老师很容易就会发现,上面三行是文章的脉络结构,最后一行是作者的理念。至于重要的知识点比如生字词,可以在黑板上另辟专区,以免与主板书互相影响。

(二)问题探究

串解文本必须解决它与问题探究的关系。有人认为串解文本就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以前的串讲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课程改革以来,好多老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常是以设置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称为“探究式学习”。如善于使用,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如使用不当,就成了“问题式教学”,本身也成了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以教师为主体的问题探究,丧失了学生的主体性。本来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有些教师对此做了错误的理解:他们感觉,以前“满堂灌”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在变成“满堂问”,学生被积极动员起来,这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吗?这种探究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问题是老师提出来的,而不是学生提出来的,学生似主动而实被动。最要不得的一种提问方式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学生连课文还没有读,问题从何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是在欣赏美文,而是在给教师预设的问题找答案。

当然,如果是考试做阅读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看题目再看文章,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节省做题时间。问题是平时讲课文也这样提问,那就真成了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了。

第二种情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丧失了教师的主导性。有些老师已经意识到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懂得文本细读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在“整体感知”之后,会专门把大块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是讲一下自己对某一部分的独特感受。此时,学生的发言确实很积极:第一个学生站起来,我第八段有一个问题不明白,然后大家一起解决;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第六段有一个疑惑,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个学员站起来,老师我觉得第二段写得特别好,某一个动词非常生动,然后再分析一番。……最后,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我们想一下,在这个阶段,教师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对课堂的控制,“以教师为主导”已经完全谈不上。学生的问题东一个西一个,一个个的学生站起来,大家的思维就跟着他们跑,完全没有章法。而且,教师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解决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探究呢?要把文本串解与问题探究结合起来。在串解文本的过程中,问题应该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这才有价值。读完一段文章,先按照先求知、再明理、最后审美的顺序,问一问学生:“大家看看这一段文章,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就一起解决。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问题,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不疑处居高临下地以提出疑问。教师的提问要注意两点:一要引领主线,把握课堂的方向;二要针对重点难点,深化对文意的理解。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解读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一方面保证了解读的探究性与深入性。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表格式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沁园春?雪》 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学生课时:一课时 提供者:黄元 一、教学内容分析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 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点生字的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诵读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1、在诵读词的过程中,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2、学习本文正确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形象生动性。 情感与态度: 1、通过诵读词,体会词所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情感。 2、领略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诗作前,已经接触过毛泽东同志的一些作品,初步了解了毛泽东诗词 的风格特点,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所面对的是九年级学生,对诗词的领悟、品味已 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因为年龄及阅历的限制,对诗词意境的把握还会比较肤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学媒介,通过具体、直观材料,调动学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提升学生对作品的品味能力, 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同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相互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 中成长。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诗词,分析词中语言形象、精辟、优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词的意境。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1、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 的看法。 创造宽松的学习氛 围,且使学生对毛泽 东又一个整体的认 识:既有雄才武略, 2、(通过学生谈总结)在大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五篇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五篇 想得到高分,教学设计相关考点必须要非常熟悉,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依据和教学步骤、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等。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 《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浮力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浮力》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忻州市第十二中学马志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4)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浮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 作为自然科学的规律课,教材的编写思路一般是 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这节课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程序(拟分两课时讲解)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

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初中篇

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初中篇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及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单元的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2.文本简析: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

发他们的参及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及能力: 2.过程及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方法】 1.教法:

2.学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模板 语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以下是的初中语文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知识教学点 1.字词 (l)辨形注音蔡桓公腠理骨髓遂死 (2)辨析多音字 ③能指出通假字的意义 汤(同“烫”)熨还(同“旋”)走火齐(同“剂”) 2.了解结构基本相同句式的表达作用。 3.了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逐层深入进行记叙的特点以及简洁、传神的描写。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能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熟读文言文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以察桓公为鉴,凡事要防微杜渐,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使学生认识到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可盲目自信,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四)美育渗透点 本文叙事简练、刻画传神,要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叙事所蕴涵的立意美。 1.这则故事是用文言写的。可以先通过朗读全文,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了解放事的梗概,从整体上把握句意、文意。然后对照注释,、词典,弄懂生字、生词的含义,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如文中出现的“有间”“居”“复”“益”“应”“索”“是以”“请”“齐”“汤”“还”等词,进而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及至全文的意思。

2.在大体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仔细阅读全文,深入钻研课文。想想故事的线索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扁鹊和蔡桓公的几次见面的,共分几个层次,阐明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成语“讳疾忌医”的含义。 3.教学本文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多读,在读中领会句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指点背诵的方法,如按叙事的线索记住内容等,让学生熟练背诵,正确默写。 4.本文写人叙事都是为了阐明道理,教学中要防止另生枝节,如分析扁鹊医术高明之类。 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层次作为学习重点。体会本文叙事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是学习难点。 针对重点、难点拟采用诵读法来解决,做法如下: (1)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结合课文注释大体理解文意。将疑问、生字作标记,给生字注音。然后再朗读全文一遍。

《少年闰土》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 【教材解读】《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文本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尤其是文中前后照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表达了“我”对闰土的赞扬与羡慕之情。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策略的课程。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要认认真真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椯摩文章的表达顺序,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习得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默读课文,椯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2、会写七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等词语,区 分多音字“正、佛、供、畜的读音。 3、利用文中前后照应的词句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学习作者通过 外貌表现人物的方法,练习用几句话来人物的外貌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且背诵。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明确目标。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去认识一位朋友,他就是——(齐读课题)(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五行”是什么? (3)通过预习,闰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机智、勇敢、活泼、知识丰富、能干——)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抓住了闰土的特点,作者是怎样来写出人物特点的呢?,想一想,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回忆——相识——相处——分离) 2、思路理清了,接下来,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朗读。出示: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3、生字教学,提醒同学们最容易写错的字。 三、引导质疑 生字写得不错,我们回头再读读这三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风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之人物形象的描写教案

记叙文写作之人物形象的塑造 写人的文章通常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相结合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要写好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常犯的毛病 1.肖像描写纯属多余 写人物,常常用肖像描写,但并非说对所有人物都要来一番肖像描写。 例子: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像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最高峰的路是哪一条,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这篇文章,重点是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至于半路向人打听路,则是非常次要的情节;为了打听路而出现的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也与主题无关。因此,上面这段文字中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肖像描写是没有必要的。 2.肖像描写太多太细 描写人物肖像时,从头到脚细描细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往往给读者以芜杂臃肿之感,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神,读来索然无味。 例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这篇文章,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改革精神。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勒。像上面的肖像描写,面面俱到,细而又细,结果使人物形象毫无特点可言,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Unit 2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表达“频率”。Section A通过“谈论做运动的频率”,通过听力、对话练习、小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询问及表达有关频率的内容(做运动的频率,日常活动的频率,学习的频率等);Section B通过讨论饮食及其它生活方式,通过听力、阅读、做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用频度副词综合表达信息;Self Check部分通过填空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词汇,通过开放式的写作帮助学生巩固对频度副词的掌握。 这一单元的重点在于“表达频率”。 重点词汇: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how often, once, twice, three times a week, every day, milk, junk food, health, unhealthy, habit 重点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 you ...? 二、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例如调查学生日常活动的频率,如运动、吃蔬菜、看电视、看电影、听歌、读小说、上网等的频率,与学生探讨做某件事情什么样的频率最合适等。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图片等方式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记忆。如 vegetables 三、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使学生在谈论自己生活的过程中掌握频度副词的用法及其它知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 1. 掌握如何恰当地使用频率副词及短语: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

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将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录音听一遍,之后再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傲》的录音各听一遍。然后给6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背这两首诗词,看谁背得既快又准确。(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快速读背的兴趣,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学生一般能较快背出。)(2)教师范背这两首诗词(学生注意教师是否有背错的地方),然后与学生共背一遍。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2】 一、目标导引: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的特点。 3、了解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4、认识农家小友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对劳动人民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预习: 1、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2、作者介绍及题解: 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一)、范读课文(或听磁带录音): l、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初中语文教案: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模板教学目的: 1、了解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3、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特点。 4、学习志愿军优秀品质,陶冶自己的情操。 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选材和组材的特点。 2、难点: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战士的可爱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录相。 (放《大阅兵》录相片段)同学们,从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场上受阅战士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姿,他们很可爱!但我们只是看到他们形象的可爱。那么,五十年代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是怎样的可爱呢?今天,我们就从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来了解他们美好的心灵,感受他们博大的胸怀,学习他们高尚的情操。(板书课题) 二、学战士的可爱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是通过哪三个事例表现出来的呢? 指名学生回答,明确并板书: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小孩 防空洞谈话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也一定会讲故事。第一个事例故事性强,如果把它讲出来,一定很感人。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第五段,准备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大家听。要讲好这个故事,必须把记叙的要素讲清楚,特别是要把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展开肉搏的壮烈情景具体形象的讲出来,讲故事时声调要缓慢,感情要深沉。 学生读课文后,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刚才这位同学讲得很生动,这除了英雄的行为本身感人外,更在于作者传神的使用了一系列生动准确的动词。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完成选择填空题,并请举例分析用词的准确性。(出示幻灯片) 以上这些动词除了表现战士的英勇顽强,还表现了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只有非常恨才非常狠。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火中救小孩”就是最好的证明。 下面请一个同学把第11段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边听边划边思考:划出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想一想马玉祥为什么要救这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朝鲜小孩?他是怎样救出朝鲜小孩的?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回答: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满屋子灰洞洞的”等语句。 心理描写:“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等语句。 动作描写:抓住“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背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2 3、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做一个有 4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刻画,指导学生感悟作品文字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HT5SS〗 四、教学过程HT5SS〗 (一) 1、导语。中国受长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尤其注重亲情。千百年来,抒写亲情成了文学的母题,这种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你能列举出几篇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2、简介作者。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暑假以后到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当时只有28岁。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在艰难和贫困的生活中,他在认真努力地进行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很关心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当时,美帝国主义一面用枪炮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打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资美国面粉运往中国,作为救济粮来笼络人心。朱自清为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长的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五百元的外债。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到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办了丧事。办完丧事,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背影》所写的就是这一段史实。为了讲解方便,出示一幅北京——徐州——扬州——南京——浦口的简图。这样,课文涉及到的作者的家境和作者的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为什么要开这两门课? 所谓教材,是指教学的材料。而教科书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材,但不是唯一的教材。历史教材还有许多种类,如原始资料、历史地图、历史图画、历史照片、文物及模型、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图册、历史练习册、声像资料等。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用教材”的起点是教材分析,终点是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材分析的意义 1、清理知识障碍 2、制定教学目标 3、确定重点和难点 4、拓展教学内容 5、选择教学方法 讲课的关键是组织好教学内容,体现在文字上就是写出教案或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内容的第一步就是做历史教材分析,它是备课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设计,写好教案的前提。 研究历史教材非常重要。作为中学一线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科书,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一名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研究历史教材非常重要。作为中学一线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科书,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一名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二、历史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我们不能把历史等同于历史教材,不能把历史教学等同于教历史教材。 历史教学要以历史教科书为依据,但又不能局限于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应该向学生呈现具体生动的历史。而不是简单复述历史教材中的文字。 三、分析历史教材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 (二)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 历史教材分析的重点是梳理知识结构。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代典章制度、历史发展线索等历史概念组成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只有清楚地认识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才有可能根据教学实际和自己的经验,重新组织教材内容,整体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分析教材时,要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先掌握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再深入钻研每部分教材。也可以先分析每一节课的结构,再分析单元结构和整本书的结构。 1、分析、梳理一节课的知识结构 两步:第一步是阅读课文,搞清楚这节课讲了那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步就是要具体分析这几个问题,分析每个“目”内部的关系及“目”之间的关系。 一课书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并列关系的结构;因果关系的结构;专题类型的结构。 2、分析、梳理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一个单元一般讲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单元的知识结构取决于整本书的编写体裁。历史教材的编写一般采用通史或专题史形式。也有通史与专题史并用的。分析单元结构的方式和前面讲过的课的分析相似。 3、分析、梳理一本书的知识结构 一本书的知识结构就是由几个单元构成的历史纵向发展线索。目录呈现了全书的知识结构。只要了解每一课在纵向线索中的位置,教材的分析就能够到位。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篇一: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 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含高中和初中) 初中篇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 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 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 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 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 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 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 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 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 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 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 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 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 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 补充。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 (一)拓展迁移 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二)课堂总结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 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 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布置 【篇二:初中语文优秀教案锦集】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教学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语文学习本质是一个言语实践活动等;还需要学科的基本知识,如排比这种修辞是怎么回事,其结构有哪些类型,又如散文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散文该用怎样的方式阅读等;更需要一些基本的设计技能与方法,如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反馈等。下面就选择其中几个关键点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要领。 一、以课程观统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以往,教学设计常常是教师对某一篇独立的文章教学点和教学流程的理解。近年来,有关教学设计的讨论有了新变化,许多研究者和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不应该只是针对一篇文章或一次作文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走向课程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至少要考虑并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是否知道这个阶段(如初中阶段、高中阶段,或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一个单元)的语文课程目标由哪些关键点构成?这些关键点是如何排列的?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选择的目标相对集中吗?这些思考回答的其实是“教什么”的问题。 教师想通过哪些学习活动来落实这个关键点,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达成设定的某个目标?这些学习活动之间、这些活动与学习目标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吗?学习目标的达成是不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这些思考回答的其实是“怎么教”的问题。 学生的言语技能、思维等是否受到这节课的影响,在这堂课上可能有哪些收获?这些收获与教材所隐含的主要价值与教师课堂设计的出发点是否一致?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是不是有较高的效率?这些思考回答的其实是“教得怎么样”的问题。 如果一个教师在上课之前仔细考虑了这些问题,并有了自己的初步答案,上课过程中能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在课后反思中,能经得起这些问题的检核,这说明他基本上具有了课程意识,已经达到了在课程层面上的专业自觉。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达到专业自觉不是指一般的教师素养有多高,如对学生有爱心,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能背得出教育学、心理学的概念,对各类文章有敏感

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

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含高中和初中) 初中篇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单元的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完整版)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篇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范例) 篇二: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4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寻求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对话” 义合中学李爱林 案例背景 苏格拉底与弟子柏拉图通过对话,阐发了智者对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追问。巴西著 名教育家保罗·弗来恩则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的、创造性的活动。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高低往往 取决于对话过程中的有效程度。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的以下问题令人堪忧: 一.虚假对话 教师有一系列预设问题和预设答案,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给教师以想要的答案,学生是 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的代言人。 二.精英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主角是少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课堂中的对 话只是几个精英学生在表演着思维的艺术体操,其他学生则冷眼旁观。 三.肤浅对话。 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或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或者只一个劲叫好或者干脆 莫衷一是。由于教师未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深入的引导,学生仍停留在原有认知水平上。 综观以上现象我们不禁追问:何谓有效对话?如何做到有效对话?以下两个教学片段分 别来源于上海扬浦中学特级教师朱震国执教的《白色方糖》和本人执教的《唐雎不辱使命》, 虽然两篇文章一篇是现代文一篇是文言文,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课堂对话 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描述 1:朱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互问互答,教师也参与其中。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 “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投入他的杯盏中”,“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放进他的杯中”这两个句子分别出现 在文章的前后两段, 片段一: 生 1:投和放能否互换? 生 2:投是不经意的动作。 师:你分别做一下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吗? 生 2:“放”进去的方糖伴随着搅拌漫漫融化,“投”可能会溅出来。 师:哦,那你说说“投”可能包含哪些看不见的东西? 生 2:可能是尊重、关心吧!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3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3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初中语文教案一 课文内容分析: *是一篇介绍我国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作者在用文字介绍这幅画作的时候并没有从绘画技巧的角度作过多的介绍,而是扣住这幅画作所描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梁都城的“繁华”尽量表现出来。这样的写作构思,可以帮助非美术专业的一般读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及画作的深层意义。 第一段介绍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从而引出*要说明的对象。第二段介绍了画作的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强调了这幅画作所要表现的是“梦回繁华”的主题,从而确定了*介绍画作内

容的重点:“繁华”。第三到五段,是对《清明上河图》的具体介绍。第三段介绍画作材质、着色和尺幅,并概括介绍画作的主要内容;第四段分三层介绍了画作的主体内容,三层均扣住“繁华”来介绍,语言典雅,富有文气;第五段总结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全文使用了逻辑顺序,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按照“内涵—内容—价值”的思路来展开,着重体现了画作的主题“梦回繁华”。 学情分析: 通过第五单元前面两篇教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这些学习重点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自读课文《蝉》属于文艺笔调的说明文,又使学生对说明文的多样性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学习该类自读课文课时已经指导了学生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的助读系统,运用快速阅读法的自读策略。不同的是,本课没有设置旁批,学生正好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看法写成旁批,养成随手写批注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养成圈点勾画批注的习惯。

《方向与位置》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集体备课 单元学习目标 1.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通过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在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辨认地图上的方向。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但是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东南西北方向的这一要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重要的是学好这部分内容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很有帮助,而且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 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感性经验密切相连。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需要反复实践。为此,课本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教材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1.借助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初步形成方向感。 2.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安排了多个实践与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辨认东、南、西、北,并充分体会物体间的相对位

置关系,以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如在“东南西北”中,借助在操场上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场景,通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帮助学生找到辨认方向的经验性方法。 3.在“地图”与“现实空间”的联系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从在学校的操场上认识方向,到在地图上认识方向,学生需要在头脑中多次把观察到的景象与地图上的内容联系起来。这个不断联系想象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过程。 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2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小学生在生活中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但并分不清具体四个方向;小学生看到过地图或交通路标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并不知道它与生活空间中的东、南、西、北之间的联系。解决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鉴于以上考虑,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在操场上认识东、南、西、北,绘制地图,利用地图认识东、南、西、北,室内辨别东南西北。以增强方向感,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