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难点: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第一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

预习学案:

一、知识回顾:

1.照相机镜头是一个镜, 它能成的、的、像。

2.投影仪上也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它成的是立的、的、像。

3.放大镜就是一个镜,它能成立的、的、像。

二、探究新知:

1.当u>2f时,能成的、的、像,像距,应用。

2.当f

3.当u

三、自学检测: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把物体分别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15CM、6CM的

位置,则通过调节光屏分别能得到什么像?

四、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

提出猜想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二、合作探究:完成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结论:

精讲点拨:

1.当u>2f时,能成的、的、像,像距,应用。

2.当f

3.当u

展示交流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

自我检测:

1. 为什么从圆形玻璃鱼缸的上方看水显得浅?从旁边看鱼显得大?把鱼缸放在阳光下,为

什么鱼缸的影子里有个较亮的光斑?

2.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

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镜前10厘米主轴上时,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_。

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7,其正面是圆弧形,这样就能看清体温计内

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的玻璃相当于_____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______像。

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2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5、一发光物体“b”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6.市场上出售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参是()

A. 实物

B. 等大实像

C. 放大虚像

D. 放大实像

7、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_镜,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_镜,教学投影仪上的反射镜是____________镜,摩托车前的观后镜是____________镜,手电筒的反射镜是____________

8、(1)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_______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

____________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__________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_______,像的大小不断______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_______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第二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

课前预习:

1.实像:能在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而成的。(也可用眼睛观察到)

2.虚像: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3.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儿?

4.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

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6、填表

7

____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物距___________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物距__________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物距_ _________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

8.有一个焦距15cm的凸透镜,要想用它产生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 ___cm。要想用它产生放大的虚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_cm。

课内探究: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当u

②当f

③当u>2f时,成_______________像,像物___________,用在__

多媒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过程,补充四点:

①当u=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u=2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像、虚像分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放大、缩小实像分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媒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

自我检测:

1. 凸透镜对物体成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成实像与虚像分界点是_______________。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____________,所成虚像一定是__________ ____。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4-2-4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____________,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3.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成实像 B.只能成虚像

C.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D.一定不能成像

4.凸透镜焦距为5cm,当物体在主光轴上距焦点2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正立 C.放大的 D.缩小的

课后延伸:

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 、b、c、d 和e点,如图1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_,像的大小变_________。5).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光屏上刚好能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像,如果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图1

2.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等大的

D.都有可能

1.放映幻灯时,为了在银幕上得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将幻灯机与银幕间的距离调_______

_些,同时将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_______些,并且把幻灯胶片________插。

2. 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

制成的。

3.小明用照相机为同学拍摄,在底片上得到的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4.放映电影时,要使银幕上的像变小一些,应当()

A.电影机离银幕远一些,电影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B.电影机离银幕远一些,电影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C.电影机离银幕近一些,电影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电影机离银幕近一些,电影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完整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专题.doc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专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和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 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则可得到凸透镜的 焦距.器材处于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 3)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① 2 20 ②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③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根据实验序号 4 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④. ( 4)在图乙中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 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 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 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 (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 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 ( 4)当蜡烛距离透镜很近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了,小明撤去光屏,从(选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可以观察到蜡烛的像.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复习——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种类及其对光线的作用.,三种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2、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3、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眼镜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复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是问题的能力。. 2.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眼镜的应用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章知识体系的概括,提高学生整理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复习。 ●教学难点 凸透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给学生发放课前复习提纲,让学生提前回家将知识梳理归纳,复习回顾。 2、让学生将知识内容四个板块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自己将知识提纲充完整,还可以到将黑板上的内容写得不全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3、让学生将不同板块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回顾。 二、教师指导与学生练习:对于不同板块的内容,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补充,给予适当的对应练习。 1、认识透镜 学生讲解:透镜的种类及对光线的作用。 教师补充:①、提问判别透镜种类的方法,学生总结。

②引导学生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共三种,后两种引导学生得出。 2、三种特殊光线的光路图。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并总结凸、凹透镜的特殊光线的光路图的区别。 传播方向不改变。 ⑴学生总结过后,老师对规律进一步将强理解、记忆,分析形成口诀。

⑵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移动蜡烛分析像的变化与物距的 关系。 形成口诀: 2012-2-7蜡烛焰、凸透镜(f=10cm)、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使蜡烛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再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的像4、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蜡烛在1倍焦距以内时,又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再观察像的特点。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2、弄懂凸透镜物距的变化引起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应用. 【学习重点】: 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学习难点】: 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复习回顾】 1、叫凸透镜的焦距,用符号表示. 2、叫物距,用符号表示. 3、叫像距,用符号表示. 4、实像是由光线会聚而成,能在上呈现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相交而成,(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5、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的像. 6、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的像. 7、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的像. 【新课导航】 一、提出问题 (1)【学生活动】回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 (2)根据所学知识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凸透镜成像有时倒立,有时正立,有时放大、有时缩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猜想与假设 【填一填】请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而投影仪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由此看来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②照相机和投影仪物体和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由此看来像的正倒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三、设计并进行实验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1、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f= cm)、蜡烛、火机.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注意: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物距u 与焦距v 的关系 物距u / cm 像距 v / cm 像的大小(放 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正立或倒 立) 像的虚实 (实像或虚 像) 物与像的相对 位置(在透镜 的同侧或异侧 分析上表的记录,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有关,并随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物距有两个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质的关键点:u =f是成像的分界点;u =2f 是成像的分界点;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立的,虚像都是立的。(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像,它的应用是____________.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像,它

八年级物理上册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无答案)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1、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认识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条件。 【预习导学】 阅读课本P97—98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物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可知,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3、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关系什么关系呢? 【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讨论:在设计实验阶段,小组交流如下问题 ①如何测出物距与像距,如何判断像变大还是缩小了,如何判断是实像还是虚像,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哪些现象和测量哪些数据? 2、设计实验 凸透镜在成像时与物距有关,所以研究物距变化时,可以以焦距为参照距离。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①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根据P97—98实验以及教材P97图5.3—2,将蜡烛放在小组决定的位置,调整光屏位置,使蜡烛在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与像距。并将数据填入P98表格中。 ②各小组共享实验数据,观察这些数据中像的虚实、正倒、大小、物距和像距,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分析与论证 ①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③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④总结上述三点可以发现,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位置非常特殊,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是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______是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的分界点。 ⑤我们还有新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1.记录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在光具座上组装并调整器材,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目的是 。(书上没有用光具座,要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3.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大于20cm),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表格中数据只填1组数据) 。 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2f(等于20cm). 5.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 (大于10cm小于20cm)),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只填1组数据) . 6.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 u=f(等于10cm). 7. 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

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10

物距u 像距v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 【复习】 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 【新课内容】 1、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 2、物理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 一、提出问题: 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 1、实验仪器:凸透镜、小灯泡、光屏、光具座、电池、导线 2、组装仪器:小灯泡、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如图1。 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凸透镜的焦距f= cm 物距u 与焦距f 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像距v/cm 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1 2 3 4 5 6 图1

d b a c e 2 f f 五、分析论证: 1、通过你收集的数据,能初步得出什么规律吗? 2、当物距相同时,如果换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做实验,成像性质会改变吗?说明: 3、小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 分别放在a 、b 、c 、d 、e 五个位置,其中蜡烛 放在处所成的实像最小;放在处所成 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 处,眼睛从凸透镜的(左或右)侧看,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2、小丽和弟弟在广州塔附近游玩,小丽想拍广州塔的全景,但在该位置只能拍到一部分(如下图),请你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帮她想想办法。应如何做,才能拍到广州塔的全景。物距u 与焦距f 的关系像的性质像距v 与焦距f 的关系 正或倒放大或缩小虚或实

第三章 酶

第三章酶 Enzyme 一、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第四章酶 二、授课对象:临床医学、预防、法医(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 三、授课学时 本章共6学时4节课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讲授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概述;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第二学时: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第三、四、五学时:酶促反应机制;第三节酶动力学 第六学时:第四节酶的调节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与功能;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酶动力学的概念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以及机体如何调节酶活性,为临床学习与应用打下基础。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酶活性中心的概念;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酶动力学的概念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难点: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及授课大致安排 以面授为主,适当结合临床提问启发。每次课预留5分钟小结本次课掌握内容及预留复习题,全章结束后小结本章内容。 七、主要外文专业词汇 八、思考题 1. 试述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机制。

2. 试述在酶促反应中酶蛋白与辅酶(辅基)的相互关系。 3. 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4. 试述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及磺胺类药物抑菌的机制。 5. 别构调节有何生理意义? 九、教材与教具: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六版 十、授课提纲(或基本内容) 概述 Introduction 一.酶的生物学重要性 一切生物都须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以维持它们的生命活动,而酶是生物用以进行代谢过程的工具。因为物质代谢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在体内只有极少数不需酶参加而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有些在体外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例:H2O+CO2 = H2CO3。在体内也要依赖特殊的酶---碳酸酐酶的催化。在酶的作用下,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迅速,准确,平稳而且有规律的进行。 我们来看看食物蛋白质在体内外的分解情况:在体内温和的条件(近中性pH。37℃)下食物蛋白质就能迅速彻底水解成AA,而且AA不会遭破坏。而在体外实验室中食物蛋白质需加入30%的硫酸,100℃,24h,才能彻底水解成氨基酸,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些AA会遭破坏,因而不能得到全部AA。 因为物质代谢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所以从总体来说:没有酶催化就没有新陈代谢。 酶不仅是生物进行代谢过程的工具,而且酶也是生物自身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所以还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活性,控制和调节代谢过程的强度,使代谢过程能经常地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例:在温带生活的人,每日三餐以糖为主食造成体内糖代谢过程的酶类活性比较强。而在寒带生活的爱斯基摩人,每天摄取动物性食品为主,随脂肪摄入引起有关脂肪代谢的酶类活性比较强,同时不易产生酮症。 二、生物催化剂的定义 迄今为止,人们已发现了两类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 (一)酶:酶是一类由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对其特异底物(substrate)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 (二)核酶(ribozyme):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酸。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其主要作用是参于RNA的剪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 所示: ⑴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填 “上”或“下”); 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⑶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 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 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 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 是。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4.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 图所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是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的第三节,本章是光学部分的重点章,全章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通过探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现象(第一节),第二单元是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实像和虚像,也能成缩小的虚像(第二节),第三单元是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经历并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第三节),第四单元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第四、五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u)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2)知道物距与像距的意义. (3)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在此之前有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经历,知道探究的一般过程,对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名词多,如物距(u)、像距(v)、焦距(f)、实像、虚像,特别是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加强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就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本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自主实验操作,并分析数据,自主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因此本节的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五、教学研究目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光具座、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火柴 【进行实验】(各组按步骤去探究成像规律,比一比哪一组能最快得出正确结论)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2f U>2f 2f>u>f 2f>u>f 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2f U>2f 2f>u>f 2f>u>f U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班级学号姓名时间评价 1.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 A.10 cm10 cm C.f<10 cm D.f>20 cm 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5.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 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调整 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 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_移。 7.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实验时,如果像成在光屏中心的上方,如光屏与凸透镜不动,该怎样调节蜡烛的高度,才能让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与光屏不动,该怎样调节凸透镜才能让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与凸透镜不动,该怎样调节光屏的高度,才能让像成在光屏中央?

黑龙江省甘南县第六中学八年级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黑龙江省甘南县第六中学八年级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案(无答 案)人教新课标版 实验目的 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探究过程 (一)思维启动: 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 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 表示) 3. 制定计划 (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特点外,还需测量什么? (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 (3)参考课本97、98两页,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该怎样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2f U=2f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第1课时) 姓名日期 一、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各种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找出成像规律. 二、互动突破: (一)意外的发现 让学生通过凸透镜来观察电灯,改变透镜与灯泡之间的距离,发现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 (二)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缩小的像等各种不同的像时,物距、焦距、像距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信息快递: 物距(U):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3.成像情况与物距有关吗?什么关系? (三)设计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收集证据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它们高度,使它们中心在同一高度. 2.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 3.调节物距、像距使光屏上分别呈倒立缩小;倒立放大像,记下u、

v,填入表中.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猜测: 成等大的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此时物距像距 2倍焦距. 学生用实验验证. 5.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烛焰,你能看到它的像吗? 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你能在光屏上找到它吗? (五)交流与合作: 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各自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 1.当u 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2.当u 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 3.当u 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 4.当u______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 三、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时,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 4.完成下列表格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器材】 光具座、已固定刻度尺、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1、观察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上已标注)。 ~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4、调整物距使u>2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物距、像的性质及像距。 5、调整物距使u=2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物距、像的性质及像距。 6、调整物距使2f>u>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物距、像的性质及像距。 7、调整物距使u=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物距、像的性质及像距。 8、调整物距使u

9、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 10、将实验仪器整理成开始做实验时的样子。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1、如果以焦点为参考点,则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距离透镜越远,像的大小越大。 2、当u=2f时,成等大的像;u>2f时,成缩小的像;u<2f时,成放大的像。所以u=2f是成像放大还是缩小的分界点。 3、当u=f时,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u>f时成实像,u

专题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练习及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学案 一、 复习目标 在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从而判断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包括像的倒正、实虚以及放大还是缩小情况),还要学会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际应用如: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以及人的眼睛、眼镜 二、 知识储备 成_____像;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 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二、典型例题解析: (一)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 例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 处,所成的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针对性训练】 1、三个焦距都是20cm 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易照相机,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第二个做了一台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使用,观察一只小昆虫,使用过程中,下面对应关系连线正确的是( ) 2、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透镜45cm 处,成的像情况是:( ) A 、放大的实像 B 、缩小的实像 C 、等大的实像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焦距大小的判定 例2.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 【针对性训练】 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实验记录如下表: 透镜 像的性质 甲 放大 倒立 实像 乙 缩小 倒立 实像 丙 放大 正立 虚像 由此表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是: A 、f 甲>f 乙>f 丙 B 、f 丙>f 甲>f 乙 C 、f 甲f 丙>f 甲 (三)镜的调节问题 例3、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D 、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例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1、 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实验0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解析版)

实验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和规律 【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①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②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2u 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③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④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f u 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⑤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⑥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 ⑦表格:透镜焦距f= 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实虚 大小 正倒 2u f > 2u f = 2f u f >>

【实验结论】: 【考点方向】: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室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有5cm、10cm和30cm,我们所选的透镜最好在10cm—20cm之间,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其中利用太阳光来寻找焦点时一定要:让太阳光正对透镜(使光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 2、操作过程中,应固定好蜡烛、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体的像。此时应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成像情况。 4、光屏上没有像原因: ①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内; ②焦距太大,像成在光具座外。 ③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处。 ④三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5、若像成在光屏左上角,可将①蜡烛左上移;②透镜右下移。 6、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时发现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想使像呈在光

完整word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学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 复习课 一、 凸透镜 特点:中间 ________ ,边缘 _________ 的透镜。 作用:凸透镜对光有 ____________ 作用,所以又称为 ________ 透镜。 二、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凸逵皱的三条特殊无线 ①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竝.经凸透號后 __________ : ② 通过焦点的光钱.鏡廿透链后 ________________ ③ 通过光心的光缆经过凸透链后 ____________ . 思考:如何测量焦距未知的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将凸透镜太阳光,m 侧用光屏(或白纸)寻找到的光斑,此时光屏到透鐘的距离即为焦 距,光斑的位置即为焦点。 三、凸透镜的基本成像规律 请尝试画岀物体AB 的像A' B'. 请在下表屮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U 与焦 距f 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 与焦 距f 的关系 应用 倒正 虚实 大小 u>2f u=2f 2f>u>f u=f u

以上规律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一倍焦距分____________ ,二倍焦距分_________

(三)若换用焦距不同的透镜,像的位置怎样变化,如何调整光屏的位置? 例题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0cm的,调整光屏的位置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关于两次成像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得到的像是缩小的 B.两次得到的像都是缩小的 C.调换透镜后,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D.调换透镜后,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例题7.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i, 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 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 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 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 flVf2 D: f 】>f2 (四)若挡住透镜的一部分,是否影响像的完整?像会有什么变化? (五)若透镜不动,将物体与光屏对调,会看到什么现象? 例题8.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_____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光屏向_____ 移(以上两 空选填“左”或“右”);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 能”)成清晰的像。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或“变暗”或"不 )O ____ (选填“完整”丰“不完整”),亮度与之前扌少会__ (选填“变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