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期末复习范围

国际法期末复习范围

国际法期末复习范围
国际法期末复习范围

1. 国际法主体:是指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换句话说,国际法主体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具有国际法伤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实体。

2. 外交保护:是指国家对本国国民在外国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的违反国际法的侵害时通过外交途径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3. 领土是指地球上隶属于国家主权的特定部分,是国家行使最高的同时又是排他的权利空间。

4,《东京公约》:全称为《关于航空器内犯罪和某些行为的公约》。所谓犯罪,是指违反航空器登记国的刑法的犯罪;所谓“某些行为”,是指危害航空器或者其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或者危害航空器内正常秩序和纪律的行为,不论此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5.中立国,是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是指一个国家由于完全置身于其他国家间所进行的战争之外,对交战双方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而取得的法律地位。

6. 国际习惯,是指经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是各国在起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7. 国际不法行为,即国际不当行为,是指该国从事的违背国际义务的行为.这种行为由两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一是存在一国的国家行为,二是该行为违背了国际义务。

8. 过境通行权是指专为在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一个部分或专属经济区另一个部分的海峡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行使航行和飞越自由。

9. 最惠国待遇是指施惠国给予受惠国或与之确定关系的人和事的待遇不低于施惠国给予第三国或与之有同于上述关系的人和事的待遇。

10. 国际争端,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关于法律和事实上的观点不一致,法律上的见解或者利益上的矛盾对立及抵触导致的争执。

11.国家的构成要素:(1)永久的人口(2)确定的领土(3)政府(4)主权(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12.国际法院的管辖规定:

(一)诉讼管辖权:(1)对人管辖权:只有国家才能在国际法院成为诉讼当事人。(2)对事管辖权:第一,争端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且不限于法律性质的争端;第二,联合国宪章和现行条约中特别规定的事件或争端;第三,

国家事先声明接受国际法院管辖的一切法律争端。

(二)咨询管辖权:是指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司法机关,应有国际组织或机构的请求,对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权威性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

13.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1)经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低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以及从事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等经济性开发各勘探活动的主权权利。(2)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的专属权利和管辖权。(3)对海洋科学研究的管辖权。(4)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沿海国关于专属经济区海床和底土的权利应依照关于大陆架的第六部分的规定行使。

14.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1)争端当事国面对地讨论和商定对争端的解决,而无需任何其他国家的参与或介入。(2)经各争端当事国的同意,由非争端当事国的第三方协助,参与或主持争端的解决,又称为“第三方解决”。

15.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具体限制:

(1)使用极度残酷的武器;

(2)使用有毒、化学和细菌生化武器;

(3)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指不加区分的乱攻击军事目标和非军事目标;(4)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主要是指攻击方滥用破坏环境的生化武器,毁灭环境和人类;

(5)使用核武器,大规模性的杀伤性武器;

(6)背信弃义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论述16.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禁止非法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3)不干涉内政原则;(4)国际合作原则;(5)民族平等与自决原则;(6)各国主权平等原则;(7)履行依宪章所承担义务原则

17.国家继承的范围:(一)条约的继承:(1)领土条约应予继承;(2)有关中立化或非军事区的条约应予继承;(3)政治性条约一般不予继承;(4)对商务条约的继承问题,纯商务性条约应继承;(5)带政治倾向的商务条约可不予继承。

(二)国家财产的继承:(1)国家部分领土转移的财产继承;(2)国家领土合并的财产继承; (3)国家领土分离和分立的国家财产继承;(4)新独立国家对殖民国家或宗主国的财产继承。

(三)国家债务的继承:(1)整个国家所负的债务,称国债;(2)地方化国家债务,即以国家名义承担,而实际上只用于地方的债务。

(四)国家档案的继承:就是被继承国的国家档案转属继承国。

18.国际组织的法律特征:(1)是国家之间的组织(2)是国家为了国际合作而建立的(3)依据国家间协议而创立(4)设有常设性机构(5)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19.无害通过制度的内容:(1)通过只要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就是无害的(2)通过时不得在领海内从事公约所列举的任何一种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包括对沿海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事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任何打捕鱼活动等。(3)在领海内潜水艇和其他潜水器须在海面上航行并展示其旗帜。【无害通过制度的内容有以下方面1无害通过权,即所有国家,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它的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2无害通过的含义。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领海。3在通过领海期间,不得从事任何非无害活动。非无害活动如:以任何种类的武器进行任何操练或演习;任何捕鱼活动。】

20.领事的职权范围:(1)保护派遣国国民的利益(2)促进二国间的商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3)了解和报告接受国内的商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4)发放护照和签证等(5)帮助派遣国国民(6)执行公证、民事登记等行政事务(7)监督和协助本国的船舶、航空器及执行人员。

美国战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

1988年的七月三日,伊朗国家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从位于伊朗南部的阿巴斯港口城市准备飞往阿联酋的迪拜市,这架客机起飞后不久,仍在伊朗领空飞行时,突然遭到驻波斯湾水域的美国“文森”号战舰发射的两枚导弹的袭击后坠毁。在美国犯下的这一反人性罪行中,伊朗客机上的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罹难。这其中包括53名妇女、65名儿童和37名外国人。

鉴于伊朗客机是在伊朗领空遭到美国导弹袭击的,所以说美国的这一行动是对伊朗领土的侵犯和针对伊朗人民犯下的史无前例的滔天罪行。因为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那些遭到袭击的客机要么是偏离了其航线,要么是侵犯了第三国的领空。但美国战舰针对飞行在伊朗领空的客机犯下的罪行是早有预谋的。这一事件不仅再次增加了美国对伊朗犯下的无数的罪行,而且也在世界航空史为美国政府的恐怖主义行径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根据国际航空协约,任何国家政府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以武力威胁用于和平目的的航空器。美国战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的事件,除了显示美国政府官员无视任何国际公约外,还表明,美国政府官员为达到自己的罪恶目的,不惜采取任何非人道手段。而现今,美国政府官员则支持和袒护以色列政权血腥屠杀巴勒斯坦无辜人民的政府恐怖主义罪行。照美国官员的声称,以色列人针对巴勒斯坦人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在保护自己的安全。美国政府官员现今以维护人权和打击恐怖主义行动为借口在世界各地实施其反人性的干预政策。在此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1988

年7月3日,美国战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的行动,也表明了美国政府当时支持伊拉克政权向伊朗发动的战争。在1985年至1988年,美国政府为支持伊拉克打败伊朗,不惜与伊朗发生正面武装冲突。可以说,伊拉克当时针对伊朗发动的八年侵略战争,受到美国的全方位的支持。其目的就是一举消灭刚成立不久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制政体。而伊朗人民当时尽管面临着美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封锁,但仍奋起抵抗伊拉克的侵略。正当伊拉克政权处于失败之际,当时的美国政府派兵前往波斯湾地区和水域与伊朗展开正面对峙,从而使伊拉克得到了喘气的机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90年代初期,爆发波斯湾战争之后,美国政府则开始致力于推翻自己曾一手扶植起来的伊拉克政权。鉴于此,可以说中东危机的根源和症结就是美国和以色列政权为满足自己的利益挑起的事端所致。从这一方面来说,美国战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导致机上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的悲剧,是美国政府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针对伊朗人民所犯下的罪行之一。

最近一年,美国政府官员针对伊朗政府采取了多起敌视性政策。这其中包括无端指控伊朗支持恐怖主义行动和致力于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无论如何,美国政府针对伊朗的敌视态度越激烈,伊朗人民抵制美国的决心也就越加坚定。本次伊朗人民正值美国战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十四周年之际举行的纪念活动充分表明,在任何条件下,伊朗人民都不会屈服于美国。

1988年7月3日伊朗655号民航客机被击落

1988年7月3日,伊朗655号民航客机从伊朗南部城市阿巴斯港起飞飞往阿联酋的迪拜港。这架航班刚刚冲出跑道不久,飞机正向蓝天攀升,且在伊朗领海水域飞行,然而,这架航班却成为美国文森号战舰上发射导弹的袭击目标,从而造成机上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罹难的悲剧发生。

正如英国官方广播电台BBC在电视二台节目于2000年3月4日宣布的那样,世人都知道是谁向伊朗民航客机发动了袭击,导致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然而任何人都没有因此受到审判。根据国际航空公约规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不能用武力威胁出于和平目的的航空运输工具。然而美国领导人下令,击毁伊朗航班是蓄谋已久的阴谋。文森号战舰舰长罗杰斯在发动此次导弹袭击之前就已宣布,他将在伊朗沿海20海里内击毁伊朗的民航客机。正就是罗杰斯下令文森号向伊朗655号民航客机发动的导弹袭击。然而这位刽子手不但没有遭到审判,而且还受到了美国当时总统里根的特别嘉奖。里根

总统亲手授予罗杰斯这位杀人恶魔荣誉勋章。

美国在此次事件中犯了两大罪行,第一用导弹击落了伊朗的民航客机,犯下了反人道罪行,第二在

导弹袭击伊朗民航客机时,美国文森号战舰侵犯了伊朗海域。

美军击落伊朗民航客机事件ZT

伊朗航空公司655号班机(IR655)是由伊朗航空经营往伊朗阿巴斯港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定期航线。在1988年7月3日,两伊战争将结束之前,IR655号班机被美国海军的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USS Vincennes)击落,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包括38名非伊朗人,妇女、儿童118人,其中66名儿童,1名孕妇全部罹难。当时文森斯号在伊朗水域内。

美国政府事后托词这架伊朗客机被误认为正在执行攻击的F-14雄猫式战斗机。伊朗政府指

出其实文森斯号于完全知情下击落伊朗客机。

目录

* 1 击落客机经过

o 1.1 美国政府说法

o 1.2 伊朗政府说法

o 1.3 独立来源

* 2 赔偿

* 3 事件之后

* 4 参考资料

o 4.1 引用来源

o 4.2 其他

* 5 相关条目

* 6 外部链接

* 7 延伸阅读

击落客机经过

伊朗655号班机出发地、目的地、被击落的大约位置。(空中走廊不一定是笔直的路线)

这架飞机是空中客车A300B2型,注册编号EP-IBU ,由穆尔辛·礼萨扬驾驶,他是一位拥有7,000小时飞行经验的资深机师。此架飞机在德黑兰时间(UTC+0330)的上午10:17 于阿巴斯港离开,比原定的起飞时间迟27分钟,原本应该是总计28分钟的航程。在起飞之后,这架飞机由阿巴斯港塔台指挥开启其应答器,向波斯湾前进。飞行航线是惯常编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英里,直线飞往迪拜机场。因为距离短,飞机采用简单的飞行模式,先爬升至14000英尺(约4300米),巡航一会儿后在迪拜降落。

当时文森斯号正在邻近,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由舰长威廉·罗杰斯指挥,舰上配备当时先进

的神盾战斗系统。

7月3日上午,文森斯号与几艘伊朗炮艇交火时闯进伊朗水域。同日较早时,文森斯号和伊朗炮艇也闯进阿曼水域,直至被一艘阿曼军舰驱逐。美国军舰赛茨号和埃尔默·蒙哥马利号

正在附近。

击落客机事件引发激烈争执。伊朗严正斥责击落事件是野蛮行径。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在联合国强辩称击落事件属战时事故,文森斯号船员在当时的情况采

取了适当行动。

美国政府说法

在1987年的演习中文森斯号一枚导弹从前向发射器发射。前向发射器也用来击落伊朗客机。

美国政府声称文森斯号错误地把伊朗客机辨认为一架攻击战机。军官认为空中客车A300B2的飞行部面类似开始攻击的F-14雄猫式战斗机。客机起飞的阿巴斯港机场,除了服务商用民航机外,也用作伊朗F-14战机的基地。[1]同一份报告称,文森斯号尝试联络正在接近中的飞机但失败,四次使用了军用航空紧急频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紧急频道,却从未用空中交通管制频道。正常情况民航机不会监察紧急频道。

上午10:24,民航机在11海浬远,文森斯号发射两枚SM-2MR地对空导弹,都击中了655号客机。开火后,文森斯号舰员发现飞机原来是民航机。

这份报告由威廉·福格蒂海军上将最后定稿,标题为“伊朗航空655号班机在1988年7月3日坠落时周围情况的正式调查”(Form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ircu 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Downing of Iran Air Flight 655 on 3 July 1988)。[2]这份报告只公开了一部份(1988年第一部份,1993年第二部份),受到很多观察员批评。福格蒂报告指“文森斯号磁带的数据,赛茨号的资料和可靠的情报资料,确证伊朗航空655号班机是在正常的商用飞机飞行剖面,在编定的航道上,应答机模式III 6760,从阿巴斯港起飞到被击落时高度在连续上升中。”

英国广播公司2002年的一个纪录片中,美国政府书面回应记者质问,指他们相信事件可能因文森斯号18个舰桥船员同时有名为“情景实现”的心理状态而造成,并称当人受到压力会产生这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人员会执行训练情景,并且相信情景真实发生,忽略与情景相违的感官资料。在事件中,这情景是有一部单独飞行战斗机攻击。

美国政府发出照会对人命丧失表示遗憾,却从未承认错误,负上责任,或对事件道歉。美国政府官方上继续指责伊朗的敌意行动造成这次事件。这政策来自副总统老布什在1988年8月2日向共和党领导的发言,提到“我绝不会为美国道歉,永远都不会!我不管美国干了什

么,我不理会什么事件真相!”[3]

国际民航组织的独立调查指美国是错误方,因为它制造了不稳定的战斗环境,对民航交通毫

不理会。[4]

伊朗政府说法

更进一步的讯息可能会在或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章节后将此模板移除。

伊朗政府指出,伊朗客机被文森斯号击落是一次蓄意的非法行动。即使假设了伊朗不接受的说法,即事件肇因于辨认错误,伊朗政府指这种严重的疏忽和罔顾后果,构成国际罪行,而

不是所谓的意外。[5]

独立来源

新闻周刊记者约翰·巴里和罗杰·查尔斯在1992年7月13日报道写道舰长罗杰斯行动无视后果,缺少应有的谨慎。[6] 他们也指责美国政府掩饰事件,克罗海军上将反驳这一论调。[7] 国际战略研究协会对事件的分析指,在该区域派遣神盾系统战舰是不负责的行动,认为豪费强大战舰是导致开火门槛低的主因。[8]文森斯号船员和其他美国海军船为文森斯号起了个

绰号“机械战舰”(Robocruiser)(取名自科幻片机械战警(Robocop)),除了因配备神盾系统,

也因为舰长被视为具有攻击倾向。[9]

2003年11月6日国际法院裁定“美国针对伊朗钻油台的1987年10月19日和1988年4月18日行动,不能以作为保护美国核心安全利益的必要措施为理由辩解。”[10]但是击落空中客车案“1988年7月3日空中事故,(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诉美利坚合众国)”,在美国作出

协议和赔偿后在1996年2月22日撤消。[11]

事件发生后3年,威廉·克罗海军上将在美国电视节目Nightline承认文森斯号发射导弹时在

伊朗水域内[12],与之前的海军声明相反。

当时在附近的美国赛茨号是由大卫·卡尔森舰长指挥,据报(Fisk, 2005)指他说摧毁客机“标志罗杰舰长的攻击倾向的可怕高潮,他这种倾向在四星期前首先显出”。他的评论所指是在6月2日发生的事件,那时罗杰斯把文森斯号过度驶近一艘伊朗护航舰,护航舰正合法执行搜寻散装货轮任务,又曾派出一部直升机到一只小型伊朗船的2至3英里(3.2至4.8公里)范围内,不理会交战规则中要求保持4英里(6.4公里)距离规定,并向数只小型伊朗战船开火。卡尔森评论这些事件说“为什么要一艘神盾舰出去射小艇?这不是聪明的做法。”当罗杰斯向上级指挥宣告他将要把飞机击落,据报(Fisk, 2005)称卡尔森当时像受雷击般惊呆了:“我跟旁边的人说:…为什么?他究竟要干什么??我重覆一次演习。F-14,爬升中。但这东西在7000英尺上。”但是卡尔森想文森斯号可能有更多资料,他不知道罗杰斯接到错

误回报指飞机正在俯冲。

在2002年的BBC纪录片中,卡尔森观察IR655的雷达特征,应答机友机敌机识别系统编号,并且它低速上升(攻击战机会向文森斯号下降),辨识出它是民航机。卡尔森起初以为文森斯号辨识出的伊朗雄猫战机必定是另一架飞机,他很难相信文森斯号船员会把一架民航机错当成雄猫战机。文森斯号的警告是由军用无线电频道向“伊朗雄猫机”发出。当卡尔森得出文森斯号锁定的是伊朗655班机的结论,他立刻用民用无线电频道紧急警告伊朗655班机有危险,它被误认为是战斗机,要即时转向离开。伊朗655班机随即遵行,改变航道飞离文森斯号。但是文森斯号毫不理会依旧发射。卡尔森总结出这事件是一个行为过度攻击

性的文森斯号舰长造成的错误。

Craig, Morales & Oliver在麻省理工学院2004 年春季出版的“航空与航天”(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题为“文森斯号事件”(USS Vincennes Incident)的投影片报告中,评论罗杰斯舰长有“不可否定,一致公认的倾向,我称为…找碴儿?。”他出于自己意思把文森斯号向东北前进50英里,加入蒙哥马利号。蒙哥马利号舰长麦克纳发怒,指令罗杰斯退回阿布穆萨,但文森斯号直升机机师马克·科利尔一直跟随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终于交火。

“……文森斯号加入到混战中。他驶向快艇主群,找不到一个清晰目标。而且快艇现在不过在自己水域内缓慢绕圈。虽然有清晰的相反讯息,罗杰斯通知指挥部炮艇在加速和怀有敌意,在0939获准开火。最后他又作了一个关键性决定,穿越离岸12英里界线,非法闯入伊朗水

域。”[13]

赔偿

美国政府发出照会对人命损失表示遗憾;却从来不认错,不负责,不道歉。

1996年2月22日,美国答应支付伊朗6180万美元作赔偿(每名领工资遇难者$300,000,每名不领工资遇难者$150,000)给248名遇难伊朗人。美国未为被击落客机支付任何款项,客机估值约3000万美元。这是双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在19**在国际法院向美国提出的起诉。[11]美国明确标明这笔赔偿为特惠金,不肯承认要对事件负责或负有法律责任。

。美国导弹击落伊朗民航客机,违背了国际协约、准则和人性道德价值观。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公共管理的特征 P4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会组织及公民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组织自身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其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性 ①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组织以其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去推进、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将公共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是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本质区别所在。 ②公共参与性。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公民社会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社会组织及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使得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是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及公民。 2、效能性 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和管理程序相比,公共管更多地将视线放在了结果的取得上,强调投

入要素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公共管理提倡效能建设,在管理目标上追求包括经济、效率和效果在内的多元价值的有机统一。 3、回应性 公共管理过程可以说也是一个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这是公共部门以人为本、重视公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对政府组织而言,它不再是传统公共行政中的封闭体系,而是具有高度开放特征的开放体系。政府既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和渠道,让公众能及时地向政府反映问题,同时政府也要对公众的需要作出反馈。 4、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公共管理非常注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这是由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公共管理过程中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的出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要实现自身的优化管理,也要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手段。 5、法治性 法治在公共管理中体现为严格遵守规则的精神。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之间要实行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识,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

国际公法期末复习终结版

2009年春季学期国际公法考试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 判断 填空 单选多选 简答 案例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用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宗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2、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社会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并构成国际法各个领域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 3、永久中立国:它指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间发生的战争中,不参加任何一方。 4、地方化债务:是以国家名义向外国国家、国际组织或其他国际法主体所付的合法的用于国家领土某一部分的债务。 5、国籍: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它表明一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之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 6、留居:外国人合法进入一国境内后,可根据所在国的法律和有关国际条约,在该国短期、长期或永久居留。外国人在居留国的权利和义务由该国法律规定。 7、国际河流:是指流经两个以上国经并对所有国家的船舶开放的河流。 8、国际地役: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对其领土主权所加的一种特殊限制,据此,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一定范围内为另一个国家的某种目的或者利益服务。 9、历史性海湾:有关国家对该水域在相当长时期内有效地行使排他性主权,并且得到其他国家默认。 10、无害通过:是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通过。 11、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其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量其,不超过200海里。 12、临时代办:是在馆长职务空缺或不能执行职位时,被委派暂代行使馆长职务的使馆外交职员。 13、名誉领事:是委派过从接受过当地人士中选任的兼职领事官员,不属于委派国国家工作人员的编制,一般也不领取委派国的薪金,通常从领馆收取的费用中提取报酬。 14、专案法官:遇一案件法官中有当事一方国籍的,则他方可派一专案法官参与该案的审理。专案法官应具有与法官相近的资历,在该案汇总与当选法官权利相同。 15、反措施:是一国针对他国所犯国际不法行为而不得不采取某种不符合自己对他国原已承担的国际义务的一种非武力对抗行为。 16、咨询管辖权:是指国际法院对按照规定向它提出的任何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的职能。 二、简答 1、国家继承 国家继承:指一国丧失其国际法律人格或丧失一部分领土时,它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他国(一国或数国)的情况。 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 分裂;

国际法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大字版

1、国际法调整国家之间关系有法律拘束力原则规则制度总称性质法律性普遍性特征主体是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制定者主要是国家/调整对象国际关系/实施靠国家本身的行为 2、国际法主体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地位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不同程度地参加国际组织有权采取包括武装斗争的不同方式来争取和维护独立,同时享有接受国际援助的权利特征国际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国际法权利义务的直接承担者 3、渊源国际法作为有效的法律规范所以形成的方式或程序也是国际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场所分类形式渊源指制定国际法的程序和方式即国际条约(国际法主体之间依国际法而缔结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书面协议/明示/主要渊源/约束缔约国/造法性条约{专门确立修改国际法原则规则制度条约多边}契约性条约{专为缔约国规定权利义务条约})习惯(各国重复类似的行为并被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果/默示/古老渊源/约束所有国家)和一般法律原则/实质渊源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包括成文法和习惯法 4、国际法与国内法一元论主张同属一个法律体系(国际法优先说和国内法优先说)/二元论平行说属于两个不同法律体系互不隶属地位相等/联系论 5、原则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特征被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构成国际法基础 6、原则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固有权力国家最高最重要属性)互不侵犯(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不得以违反国际法的任何其他方法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侵犯另一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互不干涉内政(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他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内政外交事务)平等互利(彼此尊重在法律享有平等地位不以损害他国利益的方法或手段谋取特权或利益)国际合作/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善意履行国际义务 7、强行法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容抑损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特征普遍性整体性绝对性同:国基原属强范围异:强不仅包括国 二、国家定居在特定的领土之上,并结合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权力之下的人的集合体要素永久人口/确定领土/政府/主权基本权利独立权(国家按自己意志处理内外事务不受外界控制干涉)平等权(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平等)自卫权(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独立)管辖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享有豁免权者除外)物和所发生事件及对其领域外特定的人物事件所具有的行使管辖/领域管辖/国籍管辖{国家对具有其国籍的人实行管辖}/保护性管辖{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家及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管辖}/普遍性管辖{对国际法规定的某些特定罪行,由于其危害国籍和平与安全,危及全人类共同利益不论其行为发生地为何地}2、国家豁免国家根据主权和平等原则不接受他过管辖特权分类管辖豁免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在其他国家对其诉讼或以其财产作为诉讼标的/执行豁免未经一国同意其他国家不得对其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或依据法院判决对其实施强制执行/诉讼程序豁免即使一国放弃管辖豁免未经其同意也不得对他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包括不得强迫其出庭作证或提供证据及其他诉讼行为3、国家承认既存国家对新产生的国家给予的认可,接受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与新国家建立关系进行交往的行为特征单方面行为/承认新国家或新政府成立的事实及表明愿意与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引起一定法律效果性质构成说主张一个新国家通过承认才被升格为国际法主体/宣告说一个新国家在其成立时就已是一个国际法主体承认只具有宣告确认作用形式明示默示/法律上事实上4、不承认原则承认主体对于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的事实后情势不得予以承认5、继承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引起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从一个承受者转移给另一个承受者的法律行为特征依主体不同可分国家继承政府继承和国际组织的继承/对象是国际法上权利义务/发生原因是领土变更的事实和政权更替6、国家继承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引起一国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被另一国所取代而发生的法律关系条约继承国家继承发生时对被继承国有效的条约是否对继承国继续有效(政治类不继承地域类继承经济类不确定)国家财产继承国家继承发生时,按被继承国法律为该国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利益原则国家财产随领土转移由被继承国转属继承/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不动产转属继承国动产所涉领土有关继承)7、国家债务(国债地方化债务)继承恶债{国家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举之债}不继承三、国籍一个人属某一国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意义是一项人权/确定属人管辖依据/提供外交保护依据取得因出生取得国籍{单双血统主义出生地混合}/因加入取得国籍{申请婚姻收养}丧失自愿解除国籍/取得外国国籍而丧失国籍/剥夺国籍中国双系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结合/不承认双重国籍/防止减少无国籍人2、外交保护国家对于在外国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违反国际法的侵害而得不到救济时,通过外交机关向加害国提出求偿的行为条件限制本国国民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非法侵害/受害人持续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用尽当地救济3、引渡国家把当时在其境内的而被别国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应该国的请求,移交该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原则政治犯不引渡/本国公民不引渡(基于属人管辖)/双重审查制(司法和行政两部门的审查缺一不可)/相同(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双方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行为)/罪行特定(只能就作为引渡理由的罪行进行审判或处罚)对象请求引渡国国民/被请求引渡国国民/第三国国民本国公民不引渡4、庇护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受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并给予保护行为对象从事政治或科学活动受迫害的人即政治避难依据宪法引渡法 四、人权经国际人权条约规定或联合国大会决议所宣示予以保护的基本权利分类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特征普遍性平等性相对性特殊性渐进性 五、国家领土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上特定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底土取得变更方式先占{国家对无主地有效占领取得领土主权}添附{因自然人和人为作用使国家领土扩大人为和自然}时效{一国占有他国某块土地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受干扰占有进而取得该地主权}割让{国家将自己领土依条约规定转让他国使他国得此地主权}征服{一国通过武力强占和兼并取得他国土地主权} 六、海洋法确定各海域的法律地位并调整各国在海洋利用各个领域中的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学概论》期末考试 题库 单项选择题库 1.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在平安险下,保险人须予以赔付的损失为()。 A.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B.意外事故造成的部分损失 C.自然渗漏 D.串味 2.将托运人以保函换取清洁提单合法化的国际运输规则是()。 A.《汉堡规则》 B.《海牙规则》 C.《维斯比规则》 D.《华沙规则》 3.下列各项中,对出口方来说收汇风险最大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是()。 A. D/P付款交单 B.D/A承兑交单 C.跟单信用证 D.保兑信用证 4.美国花旗银行到中国设立分行并且提供银行服务,这种服务贸易属于()。 A.跨境交付 B.境外消费 C.商业存在 D.自然人流动 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又称()。 A.《华盛顿公约》 B.《东京公约》 C.《海牙公约》 D.《汉城公约》 6.只受理国家之间争端的机构是()。 A.解决争议国际中心 B.国际法院 C.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 D.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7.《海牙规则》规定的责任限制为每件()。 A.30金法郎 B.100英磅 C.835SDR D.250金法郎 8.中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结婚适用()。 A.婚姻缔结地法 B.当事人的属人法 C.混合制 D.单一制 9.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是指()。 A.国际法基本原则 B.各国法律体系共有的原则 C.产生于一般法律意识的法律原则 D.国际法强制规律 10.下列哪些机关是联合国的主要机关?() A.安全理事会 B.万国邮政机构 C.世界银行 D.世界气象组织 11.沿海国为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可以设立()。 A.专属经济区 B.毗连区 C.渔区 D.领海 12.按我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已具有外国国籍的海外华人()。 A.允许保留中国国籍 B.可以放弃外国国籍而保留中国国籍 C.不允许保留中国国籍 D.必须放弃外国国籍 13.代表国家参加缔约谈判时须出具全权证书的是()。 A.国家元首 B.政府首脑 C.外交部长 D.普通谈判代表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中国国家工作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 A.领馆馆舍 B.领馆中的办公室 C.领馆馆长的寓所 D.领馆馆舍中专供工作所用的部分 15.在国际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如法院有属于一方当事国国籍的法官,则他方当事国也有权选派一名本国法官参与审理,此种法官称()。 A.任选法官 B.专案法官 C.特别法官 D.聘任法官 16.“不动产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在这条冲突规范中,“不动产所在地”在国际私法上被称为()。 A.连接点 B.范围 C.准据法 D.关联词 17.“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该规范属于国际私法中下列哪种规范()。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D.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18.我国《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了法律适用方面的公共秩序保留原则:“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根据该条规定,在公共秩序的立法方式上,我国采用了()。 A.直接限制的方式 B.间接限制的方式 C.直接限制与间接限制相结合的方式 D.区别方式 19.在下列各项中,适用最惠国待遇的是()。 A.边境贸易的特权 B.一国给予邻国的特权 C.征收关税 D.经济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的优惠

国际法期末复习

第一章导论 国际法: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强调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国际法主体:是指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 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际法的制定主要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来实现的,国际社会没有专门的立法机关;国际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法没有居于国家之上的强制机关,国际法的外在强制主要靠国家自己按照国际法,采取个别或集体行动。 国际法的发展概况:(1)古代和中世纪。古代的国际法和国际法实践,以使节法、条约法、战争法规则最多见;中世纪西欧还没有产生中央集权的主权国家这样的国际法主体。古代和中世纪的国际法是萌芽状态的或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是分散的、地区性的,国际法形成为一个法律体系发展起来,出现有系统的国际法学著作,是近代欧洲的事。(2)(1500年前后至20世纪初)近代欧洲国际法开始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结束三十年战争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通过建立欧洲国家体系而为国际法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国际法的发展状况:主权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成为国际法主体;承认国家有战争权;外交代表分为大使,公办,代办。(3)现代国际法。禁止侵略战争和非法使用武力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法基本主体的国家明显增加,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显著扩大;国际法新的分支和部门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使各国合作日益加强,这些合作主要通过多边条约的形式进行,进一步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的渊源:是指有效的国际法规范产生或形成的过程、程序,或这些规范表现的形式。国际条约:是指国家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 国际习惯:是指经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 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的编纂狭义一般是指把现有的国际法规则,特别是习惯法规则,加以准确表述和条文化、系统化;广义则一般还包括修订、补充原有规则或提出新的规则,将它们编成条款草案,由一个有权确定的机构,通常是外交会议,予以认可,并通过一定程序,形成为国际公约。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各国公认的,贯彻到国际法各领域的,构成现代国际法基础而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 关于国家主权绝对性的理解? 答:主权不是绝对的,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成员,在要求别国尊重自己的主权的同时也有义务尊重别国的主权;国家有义务履行根据国际法和所缔结的条约所承担的义务。 第二章国际法上的国家 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作为国际人格者所固有的,由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各项权利,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和生存攸关的权利,因而是国际法所确认的、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的。 保护性管辖和普遍性管辖:保护性管辖一般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安全、独立和利益,包括本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和利益,而对外国人在该国领域之外,对该国国家或其国民的犯

国际法 期末复习资料

一、现代国际法主体的种类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二)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重要主体 (三)其他国际法主体 1、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2、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 叛乱团体(insurgent body)是指一国内反抗政府或进行起义的团体。 交战团体是指一国内为政治目的而向本国政府发动内战的交战团体。 3、关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战争中,人权中是)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 (一)一元论 1、国内法优先说 主张国际法从属于国内法。 2、国际法优先说 主张国内发从属于国际法。 (二)二元论 主张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种绝对不同的法律体系,完全分离,不相逾越,也无冲突的可能。 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说,以立法的先后时间来决定适用。 (三)联系论 主张国际法与国内法应该是紧密联系,协调一致,互为补充,互相渗透的,而非互相排斥和对立的。 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属性,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力。 它有两方面特性: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这是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行的第一项原则。 主权的基本内容。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2.各民族平等及自决原则。 民族自决原则,是指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主权国家,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民族经济的权利。 3.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 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指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应通过和平方法予以解决,任何使用或企图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办法来解决争端,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5.不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事件原则。 6.依照宪章进行国际合作原则。 7.诚意履行宪章所负义务原则。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中国和印度、中国和缅甸三个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共同倡导的一组系统的国际法原则体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互不侵犯原则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 和平共处原则 五、国家的要素和基本权利 (1)固定的居民 (2)确定的领土 (3)政府 (4)主权(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国际公法》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答 题纸上) 1. 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 A.格老秀斯 B.边沁 C.奥本海 D.卢梭 2.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不应视为国家行为的是( )。 A.国家机关的行为 B.军队的行为 C.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 D.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 3.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 A.《大陆架公约》 B.马耳他外长帕多 C.美国总统杜鲁门 D.《海洋法公约》 4.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各国所享受的权利的是( )。 A.将月球据为己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 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 A.经济 B.战争 C.政治 D.宗教 6.一个有效的条约由于出现了法定的原因而结束其法律效力被称为( )。 A.条约的中止 B.条约的终止

国际法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法得概念 国际法(国际公法),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就是国家之间关系得,有法律拘束力得原则、规则与制度得总体。 国际法得特征 1、国际法得主体主要就是国家。此外,还有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就是世界性得国际组织. 2、国际法得制定主要就是通过国家之间得协议来实现得,国际社会没有专门得立法机关。 3、国际法调整得对象就是国际关系,主要就是主权国家之间得关系。 4、在强制实施方面,国际法与国内法不同。 国际法主体得概念 指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权利与承担国际法上义务,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得实体。 国际法主体得类型 (一)国家 (二)正在争取解放得民族或民族解放运动组织 法律地位 1、有一定得国际交往能力 2、不同程度地参加国际组织 3、有权采取包括武装斗争得不同方式来争取与维护独立,同时享有接受国际援助得权利 (三)国际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四)个人就是不就是国际法主体 国际法得渊源 一、条约 二。国际习惯两个因素构成: 1、物质要件:各国长期实践,反复采用 2、心理要件:法律确信 三、一般法律原则 第一章 导论 四、司法判例、权威法学家学说 五、公允及善良原则 六、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得决议 七、“准条约”、“软法" 国际法得基本原则 一、《国际法原则宣言》 (一)禁止非法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 (二)与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三)不干涉内政原则 (四)国际合作原则 (五)民族平等与自决原则 (六)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七)履行依宪章所承担义务原则 国家得概念 指定居在特定得领土之上,并结合在一个独立自主得权力之下得人得集合体。 国家四要素: (一)永久得人口(二)确定得领土(三)政府 (四)主权 国家得基本权利 二、与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 (二)互不侵犯 (三)互不干涉内政 (四)平等互利 (五)与平共处

国际公法期末总复习题5

国际公法试题[习题集] 国际法习题 第一章国际法导论 1、下列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国际法就是指国际条约B国内法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领陆范围内适用的法律 C国内法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D国际法是国内法的渊源 答案:ABCD 2、司法判例和权威最高公法学家的学说可以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的原因是下列哪些选项? A它是某些规则存在的证据B它是国际惯例存在的法律证据 C它的法理具有权威影响D它是确认法律原则的补充资料 答案:ABCD。 第二章国际法的主体 3 默示承认是一种间接的通过某种行为表示的承认,它通常有下列哪几种方式? A既存国家与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既存国家与新国家建立领事关系 C既存国家与新国家共同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 D既存国家与新国家正式缔结政治性条约 答案:ABD。 4、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 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 答案:C。 5、下列关于联合国大会与安理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关系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大会有优先权B.安理会协助大会进行工作

C.在采取维和行动问题上,大会可以主动向安理会提出建议 D.大会协助安理会进行工作 答案:D 6、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非程序性事项时,五个常任理事国均享有否决权。据此,并据其他有关规定及联合国实践,指出下列诸项中的正确者。 A五国中任何一国投反对票,决议便不得通过 B五国中任何国家投弃权票,决议也可能通过 C五国中无投反对票者,决议就肯定通过 D五国中无投反对票者,决议可能通过 答案:ABD。 7、联合国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关系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专门机构要定期向联合国提交工作报告B联合国承认专门机构的职权范围 C联合国专门机构与联合国有隶属关系D联合国会员是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当然成员答案:AB。 第三章国际法律责任 8、下列哪种行为可以免除国家责任? A一国迫使他国同意,违背该他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B一国的军用飞机进入他国领空 C一国在遭到极端危难的情况下,为保护本国的生存而违背了国际义务 D一国造成重大偶然事故使外国国家或国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答案:C。 9、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哪个行为不应被视为国家行为? A 国家机关的行为 B 军队的行为 C 叛乱活动的机关的行为 D 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 答案:C

国际商法,期末复习

国际商法复习要点 说明:前面带有“!”考的可能性很大,带有“无,不用背”的可以略过。 第一章导论 1.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 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商事可分为三类: (1)货物贸易;(2)国际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许可贸易;(3)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商法的主体:(1)参加国际商事活动的国际组织;(2)不同国家的公司、企业和个人国际商法的客体: (1)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事关系; (2)营业地跨越国界的公司、企业、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商事关系; (3)各国在管理对外商事活动过程中同公司、企业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商事关系。 国际商法的内容: (1)有关调整国际货物买卖方面的法规; (2)有关管理国际商事活动方面的法规; (3)有关处理国际商事争议方面的法规。 2.国际商法的主要法律渊源 主要有三个:即国际商事条约、国际商事惯例和各国有关商事的国内立法。 所谓国际条约,是指国家间所缔结的以国际法为准则的国际书面协定。 所谓国际商事惯例,是指在国际商事的交往中,由于长期地反复的国际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并受到较普遍遵守的一些商事原则和规则。 3.两大法系的概念、所属国家和地区、主要法律渊源、主要特征(了解)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概念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 为范本,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和仿照这样的法 律而建立的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律的总称。以英国的普通法为基础的英国及其原殖民地的法律以及仿照这样的法律而建立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总称。 所属国家和地区除法国和德国之外,许多欧洲国家,例如瑞士、 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西班牙、葡 萄牙、奥地利、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和希 腊等国; 整个拉丁美洲、非洲的一部分、近东的一些国 家以及日本、泰国和旧中国; 在属于英美法系的国家中某些国家的个别地 区例如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的魁北克 省和英国的苏格兰等 (*中国的澳门地区) 除英美之外,过去曾受英国殖民地 统治的国家和地区,例如加拿大、 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马来 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中国 的香港地区等 (南非、斯里兰卡和菲律宾是大陆 法与普通法的混合) 主要法律 渊源 成文法判例法 主要法意识一般、抽象具体、实际审理案件实体法程序法

国际公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二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有▁▁和▁▁。 2.国际法的制定者是▁▁,没有统一的▁▁来制定、颁布法律和法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 4. ▁▁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现代国际法主体的观点,已为国际法学界普遍接受,而▁▁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实际上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但是▁▁、▁▁都不能作为国际法的主体。 5.国际法上的国家,具有区别于其他非国家实体的四个条件:▁▁、▁▁、▁▁和主权。 6.国家的类型包括单一国和▁▁、独立国和▁▁,此外还有▁▁。 7.国家的基本权利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独立权、▁▁、▁▁和▁▁。 8.国家行为和国家财产享有▁▁。 9.国际法上的承认,主要有对▁▁的承认和对▁▁的承认两种。 10.国际法上的继承包括▁▁、▁▁和国际组织的继承。 11.国家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和▁▁是引起国家责任的原因,国家责任是一种▁▁。国家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2.国家领土包括▁▁、▁▁、▁▁及底土。领土主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及▁▁。 1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可以要求从测算其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海里的领海和不超过▁▁的毗连区。

1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自由包括▁▁、▁▁、▁▁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造国际法所准许的人工岛和其他设施的自由、▁▁、▁▁。 15.国籍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因▁▁而取得,另一种是因▁▁而取得。国籍的丧失可为▁▁和▁▁两种。 16.根据国际实践,各国对外国人待遇,常见的有以下原则:▁▁、▁▁、差别待遇原则和▁▁。 17.在国际法上,国家▁▁引渡罪犯的义务。因而,引渡是根据▁▁进行的。庇护是国家的▁▁行为。引伸于国家的▁▁。 18.国内的外交机关有:▁▁、▁▁、外交部门。一国派驻国外的外交机关有常设的机关和▁▁。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长分为▁▁、▁▁、▁▁三级。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领事馆馆长分为四级:▁▁、▁▁、▁▁、▁▁。 19.对一个国家来说,缔约权必须由统一行使。条约的缔结程序,一般说来包括:▁▁、▁▁、▁▁和▁▁。关于条约的遵守,有一项古老的原则,叫“▁▁”。 20.缔约条约的▁▁有权解释条约,因某条约、公约或宪章而创设的国际组织,有权解释之。 21.联合国的重要机关有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惯例) 2.国家:机构 3.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法学]国际公法期末复习要点

★区分能够承担国际责任的主体: 国际法效力通说观点: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是这种意志不可能是各国的共同意志,而是体现在国际习惯和条约中的“各国的协调意志”。其理由是,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不可能只代表一国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只能是代表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各国的统治阶级,特别是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的各国的统治阶级,不可能设想都抱有共同的意志,而只能是“各国的协调意志”。 条约必守原则:凡有效之条约对其各当事国有拘束力,必须由各该国善意履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家主权学说:(笔记) 永久中立国概念:指在国际关系中保持长久的中立地位的国家。 义务(限制):1、除本身自卫外,不得参加其他国际战争和武装冲突;2、不得缔结与其中立地位不相符合的条约,如军事同盟条约、共同防御条约和保证条约;3、不得采取任何可能使其卷入战争或武装冲突的行动,或承担这方面的义务。 自卫权的理解:当国家遭到外来的武力攻击时,实施单独的或集体的武力抗拒攻击者,以保卫自身的生存,独立和安全的权力。权力行使的限制:1、国家遭到实际的武力攻击;2、应在安理会采取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办法之前;3、向安理会报告实施的自卫措施 ★普遍管辖权概念:指所有国家都有权对国际法上规定的严重危害国际社会普遍利益的犯罪实行管辖,而不论罪行发生何处。国家豁免:略看 ★国家承认:(什么是国家承认,内容,构成要件) ★国家财产继承的原则(重点记忆):笔记 不动产:跟随领土一并继承; 动产: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不同国籍的取得方式,能够在案例中判断个人具体取得哪个国家的国籍(众合) 最惠国待遇的概念及其例外情况。概念: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它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包括特权、优惠、免除、不禁止、不限制等。例外情况:1.施惠国给予其邻国国民的优惠待遇;2.关税同盟内的优惠,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共同体内的优惠;3.发达国家专门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4.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不适用最惠国待遇情形(关于行使出入海洋权利的并因顾及内陆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规定其权利和便利的特别协定,不适用最惠国条款) 外交保护的条件:1、保护国的公民或受其保护的其他人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2、受害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或经常居住在该国;3、用尽当地的救济。 用尽当地救济:概念:是指国家在进行外交保护前,要求受害人寻求并用完加害国提供的救济办法及他们的所有程序。理解(众合) 引渡的条件:符合双重归罪的条件,也称相同原则。即被请求引渡的人所实施的行为,按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规定都构成犯罪,具有可罚性。若为了起诉犯罪进行引渡,则对该犯罪人的监禁或剥夺自由的处罚要达到一定的期间,各国法律规定一般不少于1——2年。若是为执行刑罚而引渡,要求尚未执行的刑罚一般不低于4到6个月。 庇护的概念:是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遭到追诉或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给予保护。 ★关于难民的身份如何对待,理解原则 ★界河管理(笔记),注意规则(众合) ★先占与时效的区别: 领海基线的概念:测算领海宽度的起始线。

1、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02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A )。 A. 国内运输权 B. 飞行专属权 C. 机场的建造权 D. 航行资料专有权 2. 英国的( B )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A. 格老秀斯 B. 赛尔登 C. 宾刻舒克 D. 真蒂利斯 3. 我国采取( B )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A. 正常基线法 B. 直线基线法 C. 自然基线法 D. 几何直线法 4. 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 B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 A. 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 B. 地球表面 C. 月球表面 D. 公海 5. 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 A )。 A.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 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C. 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D.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6. 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海是( A )。 A. 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B. “无主物” C. 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 D. 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 7. 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 A )。 A. 1903年 B. 1783年 C. 1918年 D. 1957年 8. 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D )。 A. 营救协定 B. 赔偿责任公约 C. 东京协定 D. 外层空间条约 9. 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B )。 A. 登临权 B. 紧追权 C. 执法权 D. 攻击权 10. 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 B )。 A. 内水 B. 领海 C. 毗连区 D. 专属经济区 11. 马六甲海峡是( A )。 A. 领峡 B. 公海海峡 C. 内海峡 D. 自由海域 12. 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 C )。 A. 内陆水 B. 领海 C. 内水 D. 毗连区 13. ()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A. 正常基线法 B. 直线基线法 C. 折线基线法 D. 几何直线法 14. 将“飞行中”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 D )。 A. 东京公约 B. 海牙公约 C. 巴黎公约 D. 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 1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1982年第( ) 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6. 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 A )。 A. 通过制度 B. 无害通过制度 C. 自由航行制度 D. 条约规定的制度 17. 国际海底区域是(B) A. 公海海底 B. 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C. 大陆架 D. 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 ) A. 24海里 B. 30海里 C. 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D. 6海里 19. 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 C )。 A. 内海 B. 历史性海湾 C. 国际航行的海峡 D. 群岛水域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 简答 论述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简答论述 1、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要素(1)有一般的实践或通例存在;(2)一般的实践或通例被各国所接受为法律,即不被各国接受为法律的实践或通例不是国际习惯。 2、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答:国际法主题亦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作为国家法主体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①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 ②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③有国际求偿能力 3、简述新国家产生的情势:1、殖民地或附属国的独立2、国家合并3、国家分离 4、国家解体 4、简述解除国际不法行为和不法性的几种情形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5、简述国家不法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存在一下情况之一者,可解除违背国际义务行为的不法性。 ①同意②自卫③对一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的反措施④不可抗力⑤危难⑥危急情况 6、简述国家责任的履行是指责任国通过必要的形式履行其不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即通过停止不法行为和给予受害国赔偿等形式履行其次级国际义务。国家责任的履行涉及援引一国的责任和反措施的问题 7、简述外国人待遇原则根据国际实践确定外国人待遇的原则一般有三项①国民待遇,即外国人享有与本国人基本相同的待遇。②最惠国待遇,即一国根据条约规定给予另一国国民不低于它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国民的待遇。③互惠待遇一般是根据条约规定国家间相互给予对方国民的优惠待遇。 8、简述外交保护的概念和条件外交保护是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外国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但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必须受一定条件的限制:①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了所在国的非法侵害;⑦受害人白受害之日起到抗议或求偿结束应连续具有保护国国籍;③受害者应用尽所在国的救济办法。 9、简述引渡的程序1)提出引渡请求;2)被请求国审查;3)执行引 10简述人权的国际保护机制 11、简述南极的法律地位1959年签订、并于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对南极的法律地位做了规定,其主要内容有:1、和平利用南极,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在南极地区禁止采取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措施;2、任何国家都有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并为此目的开展国际合作;3、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4、维持南极的公海制度。 12、简述无公害通过制度1)无害通过是各国在别国领海中享有的通过权(2)通过是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的前提下迅速不停地进行(3)在通过期间不得从事非无害活动,并至少说出两个非无害活动。 13、简述沿海国在田比连区中的管制权1)毗连区是毗连领海并在领海以外,由沿海国对海关、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制权的一带海域。按照国际法,毗连区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2)沿海国为防止外国船舶违反该国领土或领海中关于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法律规章行为发生而对他行使管制权3)因为惩治违反上述法律规章行为而对外国船舶行使管制权 14、简述公海上的管辖权答:国家对公海虽然不具有管辖权,但是为维护公海上的良好秩序,保证各国更好地利用公海,行使公海上的自由权利,国际法承认国家在公海上对特定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主要包括:a) 船旗国的管辖权b) ①遇有船舶在公海上碰撞或任何其他航行事故涉及船长或任何其他船舶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时,对此种人员的任何刑事诉讼或纪律程序,仅

国际法考试重点(简答题)

考点一 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律体制和国际法律制度的简称。 国际法的特征 1.国际社会是国际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 3.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具有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法效力的依据各国之间的协议。 考点二 基本原则的特征 1.国际社会所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与强行法的关系共同点:国际法基本原则也属于强行法的范畴 区别:强行法规则并不必然包含全局性、普遍性的特点 考点三 解决国家行为不法性的情况同意自卫反措施不可抗力危难紧急情况 考点四 行为可归于国家而成为国家行为的情形 1.国家机关的行为 2.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使节的行为 3.国家官员的行为 4.经授权行使政府要素的实体行为 5.交由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6.越权或违背指示的行为 7.叛乱运动或其他运动的行为 8.经一国确认并当作其自身行为的行为 9.私人行为 考点五 引渡 引渡指一国应有管辖权的他国的请求,依据国际法和被请求国的有关规定,将犯有可引渡之罪而被他国通缉的域内之人送交他国进行审判或惩罚。 特征 1.引渡的内容是一国将在该国受到他国通缉的人送交他国审判或惩处 2.引渡是国家间的刑事司法合作行为 3.引渡的法律根据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关规定 4.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必须对所请求的事项具有刑事管辖权 5.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犯有可引渡之罪的人 一般原则 1.双重犯罪原则(相同原则):引渡所涉对象的行为只有依请求国与被请求国的法律均构成犯罪丙应受刑罚处罚时,才能引渡 2.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3.专一原则(同一原则、罪行特定):指请求国对被引渡的人,只能就引渡请求书中所指控的罪行进行追诉或处罚。

国际法期末复习重点

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组织的决定或决议、一般法律原则、国际司法裁判 联合国国际宪章七项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原则、各民族平等及自决原则、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原则、通过宪章进行国际合作原则、诚意履行国际宪章所负义务原则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包括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内外事务)、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国家,其他主体包括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国际法上的承认方式(一)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二)法律上的承认(承认方给予被承认方一种表示愿意与之全面交往的永久的正式承认)和事实上的承认(承认方给予被承认方一种愿意与之交往的暂时的非正式承认)(三)单独承认和集体承认 承认是一种政治法律行为,会产生一系列的政治和法律后果 法律上的承认效果:(1)实现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为建立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奠定基础(2)承认并尊重被承认国的法律和法令的效力(3)承认被承认国的国家及其财产的司法豁免权。 / 不承认原则:承认主体对于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的事实或情势不得予以承认, 国家继承是指一国由于领土的变更的法律事实,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转移给他国。 与主体资格相关联的条约不继承(新独立国家)政治性的条约不继承(同盟、共同防御、仲裁)经济性条约平等或者不平等选择继承 政府继承是指一国由于革命或者政变导致的政权更迭,旧政府代表国家所承担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新政府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 国家的要素:定居的居民、确定的领土、主权、政府 国家的类型:单一国和复合国、独立国和附属国、永久中立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