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

绪论

【教学目标】

通过绪论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2、对学前教育学学科演变有基本的认识

3、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科任务和内容

4、理解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5、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方法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作为普通教育学的年龄分支学科,学前教育学研究的是人类终身发展的初始阶段的儿童,学前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与其他学科相比,学前教育学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教育的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以此为出发点,学前教育学兼顾理论与实践,以理论为出发点,指导实践。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性。作为教育学的年龄分支学科,学前教育学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需要探究并解释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基本现象和事实背后的原因,寻找规律,在理论上阐释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

学前教育学的应用性。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最终是为学前教育实践服务的。学前教育学不仅应当研究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还要探询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规律,对其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说明,使理论研究转化为对实践的指导。因此学前教育学具有实践的品质。

学前教育学的综合性。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发展和研究广泛借鉴了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门学科,脑科学、生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如生态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际互动理论等等都对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学前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建立,促进了这门年轻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演变

(一)国际视野中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在欧洲18-19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的大批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其教育论著中阐述了学前教育的思想。

由于教育理论的形成建立,促进了学前教育机构由原来的慈善性质而指向促进儿童成

长。这一时期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勃兰根堡建立了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首次命名为幼儿园,其意为让儿童象大自然万物在花园中一样自由茁壮地成长。他初步创建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大批学前教育家的出现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代表人杜威等极大地促进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二)中国视野中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1、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理论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为代表的学前教育家吸取了国外的教育思想,提出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他们对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实践中推行。他们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至今仍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2、中国学前教育学发展现状

1、学前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多样化。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各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为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2、学前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扩大,研究不断深入。

3、学前教育学研究主体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但是这门学科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相比,仍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照搬与模仿国外的学前教育理论,缺乏对中国本土学前教育规律和现象的思考和探索。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

(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解释和总结学前教育实践。

指导幼教实践。

推动幼教改革。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层面上的理论基础研究。界定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范畴、学科结构,研究的原则手段和方法等,属于元教育理论的范畴。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的应用性研究。探讨并揭示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的原理与规律。

具体来说,学前教育学主要研究和阐明以下内容:

1、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解析学前教育的概念与功能,分析研究各种影响学前教育

发展的思想和流派

2、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研究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的依据、选择,课程设计的原则

3、学前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课程实施的教育方法,教育教学过程。

4、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研究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的相互合作,学前教

育与小学教育的相互衔接。

5、幼儿教师素质与专业成长。研究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成长。

四、学前教育学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调查法、统计法、测验法、作品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当前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呈现出以下特点:

1、现代化。

2、多元化。

3、现场化。

五、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学前教育学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学前教育学是成为专业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础。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1、用阅读夯实知识

2、用质疑提升思维

3、用实践增长才干

【思考与练习】

1、访问学前教育专业高年级同学,请她们分享学习学前教育学的经验和方法。

2、制定围绕学前教育学课程学习的读书计划。

3、查阅以下版本学前教育学教材,选定其中3本分析比较其教材内容的异同点

【参考书目】

查包洛塞兹、T.A马尔科娃《学前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

梁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刘焱《学前教育原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焱《幼儿教育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刘晓东《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生兰《学前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念与功能辨析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1、辨析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概念的含义

2、了解学前机构教育的性质

3、了解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历史与现状

4、理解学前教育的功能

【课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学前教育

一、什么是教育

(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叶澜在其所著的《教育概论》中提到:“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美利坚百科全书《教育》:“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能得到提高的过程”。

综上所述,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三)广义教育中的学校教育(或称狭义教育)

学校教育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着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它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什么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下位概念,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学前教育是指面向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

(一)从学前教育对象的年龄范围来看

1、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向下延伸。

2、学前教育的终止年龄与其入学年龄密切相关。

(二)从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来看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

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的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

发展的活动总和,又称学前社会教育。其教育形式包括学前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媒的教育影响等,其中学前机构教育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体现。

(三)从学前教育的内容来看

保教并重,保教结合是学前教育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教育的重要特色。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世界学前教育的共识。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功能

一、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向学前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大量科学研究的成果深刻地揭示了学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学前教育对儿童权利的保障和促进

(二)学前教育对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学前教育为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四)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群体具有治疗和补偿功能

二、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一)提高国家的公民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

(二)学前教育可以提高妇女就业机会,促进男女平等,改变家庭生活方式

(三)学前教育有利于打破“一代贫困,代代贫困”的恶性循环,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提高义务教育效益

【思考与练习】

1、随机采访3-5位成年人,了解其对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什么用的看法。

2、调查身边的几位同学,请她们回忆其上幼儿园的经历和感受。

3、调查一所幼儿园的家长,请他们谈谈选择这所幼儿园的理由和对该所幼儿园教育的评

价。

【参考书目】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第一章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

梁志燊《学前教育学》第一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刘焱《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焱《幼儿教育概论》第一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第一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刘晓东《学前教育学》第一章江苏教育出版社

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学前教育观念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1、掌握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含义

2、理解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3、理解正确儿童观的含义

4、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5、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儿童观和教育观的重要作用并加以运用

【课时数】8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一、什么是儿童观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包括对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观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的影响,对儿童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一)儿童是小大人。是中世纪欧洲对儿童的主要看法,把儿童看成是缩小了的大人的影子。(二)儿童是白板。该观点认为儿童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板,成年人可以任意涂写和塑造。(三)儿童是有罪的。该观点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从基督教的“原罪说”出发认为儿童从出生就是有罪的,因此必须严加管教和约束。

(四)儿童是私有财产。这一观点带有很强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儿童是家族中的延续和附属品,是家庭财产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儿童观的影响下,将儿童看成是延续家族荣誉,光宗耀祖的工具。

(五)儿童是花草树木。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就象花园中的花草,成人应当精心呵

护,培育儿童心灵,使之健康成长。

(六)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三、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一)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reggio)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权利保护的四大原则是无歧视原则、儿童利益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生命与发展的原则和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二)儿童的成长发展受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单纯的“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已被抛弃,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生物因素是基础,社会因素包括环境、教育机构等因素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三)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该适时适宜地挖掘

脑科学与心理学等科学研究证明,6岁前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何看待儿童发展的潜力关系到儿童能否健康成长。

应当正确认识到0-6岁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重视童年期的意义,不能以童年为代价换取超前的正规学习。(四)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儿童身心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身体、智力、情绪、社会性与品德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缺一不可。

(五)儿童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个体在一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之间具有连续性。

应当正确对待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一方面承认关键期、敏感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夸大其作用。

(六)儿童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七)儿童是通过活动得到发展的。

第二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为教育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教育观是指导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认识和原则。

一、尊重儿童

(一)《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

无歧视原则、儿童利益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生命与发展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二)尊重儿童的心灵

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关注儿童的情绪;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师生的互敬互爱,与儿童共同成长。

三、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教育不应小学化、成人化

(一)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方式。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教师应当为儿童的游戏创造条件,提供材料并进行适宜的指导。(二)游戏是学前儿童的独特的学习方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价值

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

游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考虑儿童个别差异,因人施教

(一)对个别差异的新认识

传统上将个别差异等同于个性的差异(内向或外向,活泼或安静)、智力的差异(聪明和不聪明的)、行为差异(听话或不听话;守纪律或淘气的)等等。

现代对个别差异的认识趋于多元化: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智力的解释--智力并非象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多元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是不同的。

气质理论对个体差异的解释—巴甫洛夫的气质理论与艾森克的气质理论。

学习类型的差异解释--视觉型—当他们看的学习内容以图象的形式出现时,学习得最好;听觉型—通过音乐和谈话的声音学习得最好;肢体型—当他们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学习得最好;书面型—喜欢阅读,比较容易从书上吸取知识,偏好自己研读而不愿意别人为他们解释;群体互动型学习者—偏好讨论或大家一起参与的活动,他们喜欢交换意见。

五、要对儿童进行身体、智力、品德、情感、审美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龄前阶段是个体终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和谐成长。

【思考与练习】

1、访问某所幼儿园教师,了解其儿童观与教育观。

2、访问某位家长,了解其儿童观与教育观。

3、分析某文学作品中(鲁迅、冰心、郑渊洁等)的儿童观。

4、分析教育史上某位名人或学者(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等)的儿童观和教育

观。

5、分析并评述社会上各种学前教育“神话现象”(如零岁方案等)。

【参考书目】

1、姚伟著《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1-01

2、刘晓东著《儿童教育新论》(第二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3、刘晓东著《解放儿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4、(美国)波兹曼(Postman Neil) 译者:吴燕莛《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1月

第三章家庭、托幼机构和社区的合作与衔接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1、认识家庭、托幼机构和社区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2、从理论与实践双方面理解家庭、托幼机构和社区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3、掌握托幼机构与家庭相互合作的原则和方法

4、掌握托幼机构、社区与家庭三方合作的原则和方法

5、了解社区与家庭教育的实践

【课时数】8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及相互合作的意义

一、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家庭教育的率先性: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

家庭教育的情感性:家庭教育基于父母与儿童的血缘关系而进行,是以情感为第一特征的教育形式。

家庭教育的渗透性:家庭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人格特征等都成为儿童的榜样,是对儿童无形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家庭教育伴随个体一生,在其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特有的作用和价值,是深刻性的、烙印性的教育。

(二)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托幼机构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对儿童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的影响。托幼机构教育从形式上看是集体性的教育,由专业人员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托幼机构教育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应当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方法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社区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借鉴国外教育的新形式。

社区(Community)指一定地域内由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共同生活环境和相互关系的居民所形成的人口群体。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

好教育的新形式。

二、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相互合作的意义

(一)、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的理论基础

教育生态学将各种社会机构及整个社会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美国教育生态学学者Bronfenbrenner将个体所处的环境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界域:微系统Microsystem、中央系统Mesosystem、外部系统Exosystem、宏观系统macrosystem。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它们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是儿童发展环境中的不同生态系统,虽然其特点和作用有差异,但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儿童发展带来影响。应当使这种影响力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儿童发展,如若其力量不一致或对立,将在很大程度上消解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使教育出现低效、无效的现象。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一个良好的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之和。托幼机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和社区是直接影响托幼机构的外部环境。托幼机构通过与外部环境(家庭、社区)相互作用,将显示巨大的整体功能。

(二)、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教育更趋向于广义的概念,而非狭隘的机构教育。家庭、托幼机构与社区相互作用是大教育观的体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第二节托幼机构与家庭的相互配合

一、托幼机构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

托幼机构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是平等和合作。教师与家长是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应当尊重家长,将家长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合作者,同样,家长也应当尊重教师,双方构成互相尊重、平等的教育合作共同体。

二、托幼机构的家长工作

托幼机构的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在与家长交流与合作时占有天然的优势,应当正确认识这种优势并避免对家长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一)家长工作要点

了解家长不同心态与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家长工作。

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开展行之有效的家长工作。

(二)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

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电话联系、书面联系、接送幼儿时的随机交流、网上联系、家长信箱、家长宣传栏等。

应当结合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与家长状况开展家长工作,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三、家长参与

所谓家长参与是指家长主动深入地参与到幼儿园工作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作业。这一概念从家长角度出发,强调了家长的主体性。一方面,家长可以为幼儿园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如充当幼儿园的临时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为幼

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献计献策等。

第三节托幼机构与社区、家庭之间的相互合作

一、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一)托幼机构以自身的教育优势服务社区

幼儿园承担社区内幼教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再提高工作

开放自身教育资源供社区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社区内的全体儿童受益

幼儿园师资力量可以兼任社区教育的指导和顾问,服务于社区

支持参与社区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教育和文化宣传的阵地,推动整个社区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

(二)社区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参加

社区对幼儿园教育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如对幼儿园建设提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

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发生在社区中。社区成为幼儿游戏与学习的课堂。

二、家庭与社区的相互合作

家庭是社区的组成部分。作为社区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有义务和责任为家庭提供完备的社区服务,而教育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居民迫切需要的内容。从学前教育的角度来说,社区能够为家庭做的工作有:开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广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开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内居民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和教育素质;利用社区资源,为家庭提供帮助,如为儿童提供活动环境,开展各种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分享教育经验,交流教育感受,组成教育合作与支持小组等。

【思考与练习】

1、调查某所幼儿园家园合作状况

2、访问几位家长了解其对幼儿园教育的意见与期望

3、调查某所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状况

4、查阅文献了解国外家庭、托幼机构与社区教育开展状况

【参考书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梁志燊《现代学前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3、王坤庆《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赵琴主编《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5、邢利娅张燕《幼儿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华东师法大学出版社, 版.

7.马忠虎编著:《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8、唐倍根等著,周海涛主译:《学校与社区关系》, 重庆大学出版社, 版.

9、厉以贤主编:《社区教育原理》, 四川教育出版社, 版.

第五章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1、正确认识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2、理解现代形势下幼儿教师的角色

3、通过了解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反思自身学习与成长的方向

4、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5、了解当前幼儿教师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6、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职业信念

【课时数】2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教师职责与角色

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在中国经历了约百年历史,从最初的“保姆”转变为当今对教师专业化的需求,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对教育的重视,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给予教师神话的描述,强调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对学生心灵塑造,忽视了对教师自身内心世界和个体发展需求的关注。从现代教育的发展来看,现在的视角在关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的扮演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教师自身发展的诉求。

概括而言,教师有普通人的一面,当然也有作为专业教育工作着所应承担和扮演角色的一面。

一、作为普通人的教师

(一)教师有自己的情感需要与喜怒哀乐

作为普通人,教师也有七情六欲。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可能出现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如2000年北京市500余名教师的调查发现,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1997年上海对700多名中小幼教师调查表明,有40%以上的教师认为如有机会他们很想“跳槽”。

(二)作为普通人,教师有自我发展的需要

和普通人一样,教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也有强烈的发展需要,包括智能发展的需要、情感发展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与提高与发展业务能力的需要。上述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获得外部环境的保障。

(三)作为普通人,教师承担了家庭、工作团体和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角色

教师不仅在工作团体中担任着专业角色,在家庭和社会中也扮演了多元化的角色,如在子女、父母、妻子或丈夫等。这些角色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作为专业教育者的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职责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的职责为: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二)幼儿教师的多元化角色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幼儿教师不仅要照顾幼儿的生活,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同样担负着体察幼儿情绪和心理状态,保护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责任。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脚手架的作用,即辅助、促进和支持的作用。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传统上对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认识有了新的改变,更加突出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强调了教师支持与引导的重要作用。

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0-6岁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托幼机构集体环境中,教师应当教幼儿学会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并且对本班幼儿群体行为进行管理和监控,保证班级活动的正常进行。

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现代课程观认为,幼儿的学习经验是课程编制的重要来源。幼儿教师应当观察和分析班级儿童发展的特点,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并加以实施。简单地模仿、抄袭、搬用有可能使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降低。

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0-6岁是个体一生中发展最快速和最重要的时期。教师不仅要了解该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更重要的是运用一般规律和特点分析本班儿童的个别差异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教师是儿童心理学家。

幼儿教师是物质环境的组织者。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环境是儿童的另一任教师。幼儿教师应细心布置环境,发挥幼儿园物质环境的教育意义,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

幼儿教师是幼儿在园生活的组织者。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是保障儿童集体生活顺利进行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时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也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途径。教师应当在生活中进行教育。

(三)教师与非专职教育者的角色差异

1、范围的差异。Lilian Katz认为,家长的功能是全面无限度的,而教师则是特定而有限度的。家长的功能涉及生活养育的各个方面,并且养育子女没有固定时间。而教师较多地局限于教育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职责是有特定时期和阶段的。

2、情感关系的差异。教师与儿童是教师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而家长与儿童是血缘关系。

这两种关系本身在情感上有着本质区别。教师与儿童应保持适度的“疏离”关系,即自觉并有意地与教育对象保持适度的距离,客观看待与评价幼儿,使每个儿童都感受到爱与尊重。

4、理性的差异。由于家长与儿童是血缘关系,家长在教育儿童过程中容易缺乏理性。而教

师在教育儿童时则容易缺乏情感。过度理性或过度非理性的教育都会损害儿童发展。因此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应该保持“适度的非理性”,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应保持适度的理性。

4、目的性的差异。母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常常是自然而发的,但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应力求适度的“目的性”或“教育性”。

5、公平性。Lilian Katz认为,教师就是因为能将自己的专业才能同时提供给召人喜欢和不

喜欢的儿童,才称得上是专业的教育人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公平对待每个儿童,避免偏见和歧视。

第二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一)专业和职业

1、职业:职业是社会分工产业分化的结果,是人们赖以谋生的基本条件。

2 、专业:专业即专门的职业,指需要专业技术的职业。人们从事专业活动不仅满足于解决谋生的问题,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成就自我和获得社会尊重。

(二)教师专业化

1、教师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要求和条件

2、教师专业化意味着国家有专门的教师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3、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持久探索和奋斗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是在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特征。

(一)、职业理念

职业理念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有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幼儿教师的职业理念包括儿童观、教育观、职业信念等。

(二)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素养

1、通识性知识。指教师应具备相当水平的普通文化知识;应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并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

2、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是从事教学的知识基础

3、条件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标志。幼儿教师应具有全面、正确的儿童发展知识、了解儿童的能力以及教学法的知识。

4、实践性知识。教师在面临教学实际情景时,所具有的课程教学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它不像理论知识,他人无法直接给予,只能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各种案例,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才能获得的知识。

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是一种公共知识,它们的获得主要依靠记忆,实践性知识是一种个体知识,它的获得只能依靠悟性。真正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不是公

共教育理论,而是个人教育理论。公共教育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个人教育智慧。(三)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素养

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即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对有血有肉的儿童发展和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的能力。

2、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幼儿教师运用所学理论,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各种教育活动并加以实施的能力。包括集体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活动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的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幼儿教师管理和组织班级的能力,以及与其他教师合作协调的能力。

4、与幼儿沟通的能力。与幼儿形成良好沟通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教师与幼儿沟通的

能力是教师的核心专业技能。

5、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家长沟通是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基于共同教育儿童的

目标,于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是与家长沟通的核心。

6、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如何了解儿童

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教育质量?如何在复杂的教学场景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处理儿童的行为问题?如何布置环境,使环境成为教育儿童的有效形式?等等都需要幼儿教师具备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

7、教育研究与自我反思的能力。专业的教师不仅仅善于不断实践、尝试,更应该学会

总结和梳理经验,就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这就是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这种研究能力是基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研究,而并非高度概括的宏大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其首要目的是解决教师自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而反思能力则是指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应用于教育实践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因此教育研究与自我反思能力是现代幼教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准的重要方法。

(三)幼儿教师专业情意

情意指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自我意识等。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

(一)教师的教育信念

1、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的信念;一般教学效能感反映了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

2、对幼儿发展的归因倾向(指教师在幼儿发展的原因上所持的态度和观点)

3、对幼儿控制的态度

4、对待心理压力的信念

(二)专业性向

指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人格特征或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

(三)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

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

专业自我指:

自我意象(self-image)。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

自我尊重(self-esteem):教师对自身的专业行为和素质作出的个人评价。

工作动机(job motivation)。是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岗位的动机。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指教师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

任务知觉(task-perception)。指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

未来前景future perspective)。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和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

第三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促使“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

一、专业化教师的特征

所谓专家型教师(专业化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洞察力的教师。换句话说,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的教师,被称为“专业化教师”,他们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判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以及决定可能产生的长远后果的判断决策能力”。

专业化教师的特征:

反思型,非冲动型。看待问题经常会深思熟虑,具有较强的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

是幼儿的研究者。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和分析来确定行动的方法,制定尽可能安全的合理的反应方案。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1、顺应阶段—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克服目前的困难,摆脱混乱的局面

2、适应阶段—对幼儿的行为特征和能力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可以判别和处理幼儿的一般问题,开始能够掌握和控制局面,他们的精力逐渐转向如何组织教育活动,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处理儿童的特殊问题

3、发展阶段—对烂熟于胸的教育模式感到厌烦,渴望新鲜刺激,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新趋势、新观点和新方法,同时收集、研究新的教学内容与材料,以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改革和发展课程。

4、专业化阶段

对儿童发展的知识和幼儿教育原理的理解已达到相当水平,不仅能在实践中对理论运用自如,而且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他去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他们习惯自我反省、思考,也喜欢探索创造。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

(一)教师职业适应不良

教师职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对所从事的职业认识不足;不安于当一名教师;或对教师职业缺乏兴趣,得过且过;无法胜任工作;人际关系紧张;牢骚多等。其职业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角色转换迟滞、从业能力不足、缺乏协调的职业关系、职业价值观和信念缺

失等

(二)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主要表现为:

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悲观

人格解体,表现为对幼儿拒绝接纳,蔑视和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

较低的成就感。工作力不从心,很少投入精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有社会因素、教学情景的问题、学校组织的根源及教师个体因素

三、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趋势

(一)从被忽视到逐渐关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提高,职业入门门槛也相较以前有较大提升,同时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诉求下,原有单纯追求摆脱单纯学历达标的局限,转向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

从关注教师专业群体专业化到关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三)从关注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对社会专业地位的认可到关注“内部”专业素质的提高

第四节师幼关系与互动的研究

一、概念

(一)师幼关系的性质

在幼儿园教育中,师幼关系是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以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师幼关系是人际交往关系的一种形式。人际关系的性质大体可分为下述两种关系:“我与你”--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相合作与接纳

“我与它”I and It--一方控制、掌握、利用、支配另一方面师幼关系是“我与你”(I and You)的人际交往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我与它”的人际关系,强调教师的优势地位和强权,幼儿处于被服从、被命令的位置,人际关系极不对等。在现代教育中对师幼关系有了新的诠释,将其视为“我与你”的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强调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尊严。

(二)师幼互动是师幼关系形成的过程。互动是指人际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改变的过程。师幼互动指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师幼关系的意义

(一)师幼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以:

1、增强幼儿安全感、自信心和探索精神。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关怀。体验到亲情,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充满自信地学习、探索与发展。

2、影响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师幼关系是环境的核心因素。在充满爱和关怀的师幼关系中,幼儿可以较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与环境形成应答关系。

3、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在学龄前阶段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成人的影响

巨大,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教师在多方面影响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如儿童对同伴的评价、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方式、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技巧等。

4、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如前所述,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否关注儿童、教师对儿童的态度积极与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儿童的频率,教师是否乐意与儿童交谈等等都会使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肯定的多还是否定的多。从这些信息中儿童逐渐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判断和评价。

三、师幼关系现状特点

从诸多研究来看,当前幼儿园师幼关系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一)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内容分析

刘晶波的研究认为,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主题按频率的多少排列为:

1、约束纪律;

2、指导活动;

3、照顾生活;

4、抚慰情绪;

5、提问;

6、让幼儿帮助做

事;7、共同游戏;8、表达情感;9、询问。

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行为事件主题按频率的多少排列为:

1、寻求指导和帮助;

2、告状;

3、表述情况;

4、请求;

5、发表见解;

6、寻求关注和

安慰;7、询问;8、帮助教师做事;9、与教师共享游戏

分析上述行为主题内容,可以概括出在现有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关注的是纪律的遵守,对幼儿的指导和帮助以及生活的照顾上,而对幼儿的情感关注则很少。

(二)师幼互动现状的总体特点

1、师幼互动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倚性互动。所谓非对称性相倚是指一方主要根据自己的

计划作反应,另一方则以对方反应为依据。一方引导与控制,另一方是被动的。

2、教师对幼儿实施高控制、高约束,幼儿对教师高服从、高依赖的人际互动

3、以事务性为主,情感性交流少

4、以传递固有知识技能,维护规则为主的互动

四、建立优质师幼关系

相互性和双向性。人际关系是相互作用和互相支持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而非单向的输出或输入。优质的师幼关系中教师与儿童形成幼儿园环境中互相支持,共同合作的平衡的人际关系。

民主性。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民主的师幼关系体现在教师能够与儿童的心灵沟通,关注儿童的情绪,聆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想法。

互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一样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儿童的指导和帮助,儿童的主体性则体现在主动学习,遵循自身的成长规律健康发展。

激励性。作为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成年人,教师应当从儿童成长角度出发,进行正面教育,对幼儿进行积极鼓励与引导,使幼儿在激励性的环境中成长

【思考与练习】

1、回顾个人成长历史,列举对个人影响深刻的教师。

2、列举对幼儿园教师的印象,谈谈理想中的幼儿教师形象。

3、分组讨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

4、实地采访几位幼儿教师,了解其工作特点和发展需求。

5、实地采访几位家长,了解其对幼儿教师的评论和希望。

6、观察某个班级的半日活动,记录并分析各个活动环节(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

区活动、户外活动、过渡环节活动等)中师幼互动的状况。

【参考书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炎《学前教育原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1、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相关概念

2、认识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3、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4、能够在实践中观察并引导幼儿社会性与品德的成长

【课时数】2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概述

一、相关概念

(一)儿童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过程。应当从以下方面对儿童社会化概念加以理解:

1、社会条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文化传统、历史阶段、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法律等因素;

狭义:指家庭、学校、个体的社会关系、接触的大众媒介等因素。

2、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将外在的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人的心理结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儿童时期是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3、儿童社会化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儿童出生时表现出更多的自然人特点,

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社会规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外部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外部因素。

4、社会化和个性化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共同构成个体心理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在

个体心理发展中是缺一不可的。儿童的个性化不能脱离社会化的背景,应当在遵循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同时社会化同样也不排斥个性化。

(二)社会性

社会性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统一。其具体内容包括:

1、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自信心和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和坚持性等;

2、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感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和兴趣。

3、社会交往的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等;

4、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

上述内容构成社会性的内容体系,从顺序上看,自我系统的发展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而品德发展则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最高水平。

(三)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指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而制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特点表现为:

1、社会共同性:不同社会有普适的道德规范,如诚实、不偷盗等。

2、历史性: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道德有其不同的含义和诠释。

3、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

4、民族性:道德也具有民族性,在不同民族有其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与准则。

(四)什么是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社会的道德准则转为个体身上的稳固的个性心理特征。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五)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总称。对幼儿来说,德育的内涵即为道德品质教育,也就是品德教育。

二、幼儿社会性与品德教育的价值

(一)唯智育观的过时,强调“完整儿童”的培养

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演变来看,经历了重视智育—重视社会性发展—完整儿童培养的发展历程。所谓完整儿童的培养即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情绪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育目标不应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应关注整体。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唯智育论”的观点,应当加以扭转。

(二)强调人格素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强调人格素质,注重人才奋斗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公民意识、法规意识、民主意识的培养。

三、人生发展需求

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性形成与发展的经验对人一生的成长起到奠基作用。有学者认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关键期:如2-4岁是儿童秩序性发展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