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课时练习

八年级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课时练习

八年级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课时练习
八年级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课时练习

八年级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课时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

A.2.5 m B.2.5 dm C.2.5 cm D.2.5 mm

2.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m B.1cm C.1dm D.1m

3.图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 )

A.5.2 cm B.5.25 cm C.5.25 D.5.3 cm

4.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18.0cm、18.1cm、18.2cm、18.3cm,则课本宽度真实值较接近下列哪一个()

A.18.1cm B.18.15cm C.18.2cm D.18.3cm

5.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二、填空题

6.填合适的单位或单位换算.

(1)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______;

(2)常用签字笔的直径是0.7________;

(3)一张纸的厚度70μm=______cm;

(4)地球的半径约6.4×103km=______cm.

7.如图所示,甲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cm;乙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

应为______c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_.

8.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

__________cm.

9.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________mm.

三、综合题

10.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 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

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为2.5cm ,而2.5m 、2.5dm 、2.5mm 都不符合实际.

故选C .

【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 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 ;

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 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 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 左右,等等.

2.A

【详解】

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的数据上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即1mm .

3.B

【详解】

由图可知,在1cm 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 ,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是零刻度,铅笔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25cm ,所以长度即为5.25cm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目主要考查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记录物体的长度时,要记录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4.C

【详解】

物体的长度

18.0cm 18.1cm 18.2cm 18.4cm 4

+++=18.15cm≈18.2cm 故选C 。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注意再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和题目给出数据的小数点位数相同。

5.A

【详解】

A.圆筒左侧与刻度尺的5.0cm对齐,两只直角三角板直角边相互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等于圆筒直径。此选项正确;

B.0刻度线没有与圆筒左侧对齐,刻度尺的刻线没有靠近直径位置。此选项错误;

C.0刻度线没有与圆筒下端对齐。此选项错误;

D.0刻度线没有与圆筒下端对齐,直角三角板直角边没有与刻度尺对齐。此选项错误。

故选A。

6.cm mm 7×10-3 6.4×108

【详解】

(1)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略小一些,为165cm;

(2)常用签字笔的直径接近1mm,所以应该为0.7mm;(3)70μm=70×10﹣4cm=7×10-3cm;(4)1km=105cm,故地球的半径约为6.4×103km=6.4×103×105cm=6.4×108cm.

【点睛】

本题是关于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的题目,关键是掌握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进率;选择长度单位时,需要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7.2.3 2.11 2.1 cm 0.01 cm

【详解】

[1]由图知: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0刻线对齐,右侧与2.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3cm;

[2]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11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4.11cm?2.00cm=2.11cm;

[3][4]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应估读至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准确值为2.1cm,估计值为0.01cm.

8.1.85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第一个硬币中心与0.00cm对齐,第五个硬币中心与7.40cm对齐,从第一个硬币中心到第五个硬币中心的长度为4个硬币的直径,直径是7.40cm,一枚的直径

为d=7.40

4

cm

=1.85cm.

【点睛】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得4个硬币的直径是从第一枚硬币的圆心到第五枚硬币的圆心长度.

9.4.98~5.00之间均对 1.6

【解析】

故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cm对齐,估读为15.00cm,所以线

圈的总宽度为L=15.00cm?10.00cm=5.00cm.由图可知L=4.95cm,n=32,故d=5.00cm 32

≈0.156cm≈1.6mm.

10.(1)用尺子测出沿直线运动10步的长度,再除以10即得步距。(2)42 m

【解析】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故可以先测量出走10步的距离,再除以10就可以算出一步的距离。

(2)因为步距为0.5 m,走了84步,所以教学楼的长度为:s=0.5m×84=42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