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CPIP复习要点

TCPIP复习要点

TCPIP复习要点
TCPIP复习要点

1.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三网融合:电信(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状、环状、树状、全互连型、不规则型

4.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5.OSI参考模型对于OSI模型,它的核心在于3个概念:服务,接口,协议

物理层(比特)物理连接、差错检测;

数据链路层(帧)链路管理、成帧、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网络层(分组)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

传输层(TPDU段)传输连接管理、流量控制;

会话层(SPDU)为用户建立、引导和释放会话连接;

表示层(PPDU)对源站内部的数据结构编码,形成适合于传输的比特流,到了目的站再进行解码,转换成目的站用户所要求的格式,保持传输数据的意义不变;

应用层(APDU)为用户提供访问各种网络资源的服务。

6..物理层四个特性:①机械特性:规定DTE/DCE接口连接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和引脚排序等。②电气特性:规定每种信号的电平、信号的脉冲宽度、所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③功能特性:规定接口电路引脚的功能和作用。④规程特性:规定接口电路信号的时序、应答关系和操作过程。

7.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8.DCE: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

9.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参考模型

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负责将网际层的IP数据报通过物理网络发送,或从物理网络接收数据帧,抽取出IP数据报上交给网际层。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的1~2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际层:网际层也称互联网层。网际层所提供的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但尽力而为的数据报传输服务,将数据报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网际层最主要的协议是网际协议(IP)。与IP协议配套的协议还有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传输层:传输层也称运输层。传输层为应用进程提供传输服务,为应用进程提供一条端到端的逻辑信道。TCP/IP在传输层主要提供两个协议,即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服务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以及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服务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应用层:TCP/IP的应用层对应OSI的高3层,提供面向用户的网络服务。

该层的协议主要有: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10.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共同点: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并且协议栈中的协议相互独立;两个模型中各个层次的功能也大体相似;在这两个模型中,传输层之上的各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并且都是面向应用的用户;

不同点:OSI模型中的协议比TCP/IP模型中的协议有更好的隐蔽性,当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候,OSI 模型中的协议相对更容易被替换为新的协议;OSI参考模型是在协议发明之前就已经产生的,这种顺序意味着OSI模型不会偏向于任何一组特定的协议,因而该模型更加具有通用性;而TCP/IP协议先于TCP/IP模型出现,因此协议一定会符合模型,但并不适合其他的任何协议栈。所划分层次数目不同:OSI模型有7层,TCP/IP协议有4层。无连接的和面向连接的通信范围不同:OSI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的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传输层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模型的网际层支持无连接的通信,传输层支持两种;

TCP/IP模型优点:TCP/IP协议与模型吻合得很好

缺点:TCP/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概念区分上不是很清楚TCP/IP参考模型不通用,不适合描述TCP/IP以外的其他协议栈;在网络的分层结构中,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层次概念,它实际上只是位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的一个接口; TCP/IP参考模型没有区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评价: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自身也存在缺陷,表现如下(缺点),但自从TCP/IP协议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实践检验,其成功已经赢得了大量的用户和企业投资。TCP/IP协议的成功促进了因特网的发展,因特网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TCP/IP协议的影响。TCP/IP首先在学术界争取到一大批用户,同时也越来越受到计算机产业界的青睐。数据库Oracle支持TCP/IP协议,UNIX、POSIX操作系统也一如既往地支持TCP/IP协议。

11.因特网中的编址方式分为:IP地址,MAC地址,网络地址

12.因特网中的地址解析分为:

ARP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IP地址(网络层)--MAC地址(数据链路层))

R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MAC--IP)

13.因特网域名系统DNS(Domation Name System)主要任务是:DNS 提供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将容易记得的域名翻译成IP地址。DNS有两个特点:一是DNS是使用层次式域名服务器实现的分布式数据库;二是DNS本身是一个因特网应用层协议,它指导主机和域名服务器相互通信以获得翻译服务。

DNS服务器的三种类型: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认证域名服务器。

14.Telnet(远程登录)作用:用户经由Telnet就可通过TCP连接登录到网络中的另一台主机上,能将用户的击键传送到网络主机,同时也能将该主机的输出通过TCP连接返回至用户屏幕

15.电子邮件系统组成: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如SMTP和POP3(或IMAP)。

16.发送协议: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接收协议:邮局协议(POP3)电子邮件读取协议:邮局协议3.0(POP3)和因特网消息访问协议(IMAP)。

17.电子邮件地址由两部分组成:@之前的部分是用户名,@之后的部分是主机的域名

18.文件传送协议FTP工作原理:用户通过FTP的用户代理与FTP进行交互,用户首先需要提供远程主机名或IP地址,以便本地FTP的客户进程能同远程主机上的FTP服务器进程建立连接。用户提供器标识和密码作为FTP的命令参数通过TCP连接传送到FTP服务器。验证通过后用户即可在两个系统间传输文件。【当用户启动一次与远程主机的FTP会话时,FTP首先建立一个TCP连接到FTP服务器的21号端口。FTP的客户端则通过该连接发送用户标识和密码等,客户端还可以通过该连接发送命令以改变远程系统的当前工作目录。当用户要求传送文件时,FTP服务器则在其20号端口上建立一个数据连接,FTP在该连接上传送完一个文件后会立即断开该连接。如果在一次FTP 会话过程中需要传送另一个文件,FTP服务器则会建立另一个连接。在整个FTP会话过程中,控制连接始终保持,而数据连接则会随文件的传输不断地打开和关闭。在整个会话过程中,FTP服务器要始终保持用户的所有状态信息,在用户在远程系统内部“移动”的同时,服务器必须保持用户当前目录的跟踪】。

19.“无状态”协议:若跟踪每个联机用户的状态信息,需要耗费FTP服务器的大量资源,也就限制了同时联机的FTP用户数量,对于HTTP而言,无须保留任何客户状态。

19.使用两个并行TCP连接传输文件: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20.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核心。SMTP 用于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向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中,也用于发送发的用户代理向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中。由于SMTP使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因此负责发送电子邮件的SMTP进程就是SMTP客户,而负责接收电子邮件的SMTP进程就是SMTP服务器。SMTP

规定了14条命令和21种响应信息。以下通过SMTP通信的3个阶段介绍其中最主要的命令响应消息。

连接建立:发件人先将要发送的电子邮件送到邮件缓存中。SMTP客户每隔一定的时间对邮件缓存扫描一次。如果发现邮件,就使用SMTP的默认端口(25号端口)与目的主机的SMTP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在连接建立好后,SMTP服务器发出“220 ESMTP ready”信息。然后SMTP客户机向SMTP 服务器发送HELO命令,附上发送机的主机名。

邮件发送:电子邮件的传送从MAIL命令开始。MAIL命令后面有发件人的邮箱地址,如:MAIL FROM:然后跟着一个或者多个RCPT命令,取决于将同一个电子邮件发送给一个还是多个收件人,其格式为RCTP TO:<收件人邮箱地址>。每发送一个命令,就应当有相应的信息从SMTP服务器返回

连接释放:电子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客户机应发送QUIT命令。SMTP服务器返回的信息是“221 close connection”,表示SMTP同意释放TCP连接。

21.发送邮件过程:(1)建立TCP 连接。客户端发送HELO命令以标识发件人自己的身份,然后客户端发送MAIL命令;服务器端正希望以OK作为响应,表明准备接收。(3)客户端发送RCPT命令,以标识该电子邮件的计划接收人,可以有多个RCPT行;服务器端则表示是否愿意为收件人接收邮件。(4)协商结束,发送邮件,用命令DATA发送。(5)以“.”号表示结束输入内容一起发送出去,结束此次发送,用QUIT命令退出。

22.Internet主要服务:远程登录Telnet、电子邮件、文件传输FTP、万维网

23.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万维网是一个分布式超文本系统。这意味它的文件包含与其他文件的链接(超文本链接),并且与网络上相距很远的不同计算机上的文件也可以相互链接。万维网也是一个超媒体系统,它的文件可以包括声音、图像以及其他媒体如视频信息等。

23.网站:是指放在Web服务器上k的一系列网页文档。而Web服务器就是在因特网上昼夜不停地运行某些特定程序的计算机,使得世界各地的用户可以随时对其进行访问或获取其中的网页。

24.超文本: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它能根据需要把地理位置上分散存储的电子文档信息相互链接,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一个文档中的超链接指针打开另一个相关的文档。

25.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用来在因特网上传送超文本的通信协议。它是运行在TCP/IP协议之上的一个应用协议,可以提高浏览器运行效率,减少网络传输流量。HTTP是万维网的应用层协议,也是万维网的核心。HTTP可以通过两个程序实现:一个是客户程序(一般称为浏览器),另一个是服务器程序(通常称为Web服务器)。

26.万维网的超链接:是指从文本、图片或图形或图像映射到全球广域网上网页或文件的指针,在WWW上,超链接是网页之间和WWW站点之中主要的导航方法。特征:①超链接分成文字和图片超链接2种。②当将鼠标移到超链接节点时,指针的形状会变成手指形状。③当点击超链接节点时,可以连接到其他相关的网页上。

27.URL: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提供了互联网上资源的准确位置,它描述了WWW浏览器请求和显示某个特定资源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包括使用的传输协议,提供WWW服务的主机名,HTML文档在远程主机上的路径和文件名,以及客户与远程主机连接时使用的端口号。地址格式:传输协议://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资源所在路径和文件夹。

28.万维网的缓存机制:有条件获取、代理服务器。万维网缓存可以存在于客户端和因特网之中.所谓客户端的万维网缓存是指在客户端主机上分配一个专用的文件夹存放用户访问过的所有网页,当用户再次访问同一网页时,浏览器会从该文件夹中进行寻找,并使用该网页进行显示。

万维网设计了一套既可以利用缓存,又可以保证网页不过时的办法,这个办法称为“有条件获取(GET)”一个HTTP请求报文要满足“有条件获取”,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在请求报文中使用GET方法(2)在请求报文中包含“IF-Modified-Since”字样的首部信息。

24.另一种网页缓存是一种网络实体,称为代理服务器,代理其他主机浏览器来发出HTTP请求。代理服务器同时扮演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双重角色。当它从浏览器接收请求和向其返回响应报文时,它使用服务器程序;当它向其他网站发送请求报文并接收响应报文时,它使用客户程序。使用代理服务器,可以获得至少三大好处:

可以大大减少对客户请求响应的时间。(2)代理服务器用于企业、院校和机关办公环境中,可以大大降低访问因特网的信息流量,可以节省接入因特网的带宽投入。(3)在因特网中设置代理服务器可以提供一个快速发布因特网内容的信息基础结构。

25.网络互联:物理层:用中继器或集线器在不同的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无寻址功能。

数据链路层:用网桥或交换机在局域网之间存储转发数据帧,用MAC地址寻址。

网络层:用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用IP地址寻址。

传输层应用层:用网关提供不同体系间互联接口,用端口号或其他特定标识寻址。

25.基于公用电话网的接入技术:电话拨号、“一线通”ISDN、ASDL

25. 网络层的协议网络层包含4类协议:路由协议、IP、ICMP和IGMP。路由协议解决IP数据报在网络路由器间的流通问题。IP是用于传输IP数据报的协议,ICMP用于在网路互联层上控制信息的产生、接收和分析,IGMP是实现组选功能的协议。

26.因特网的协议分成4个部分:网际协议(IP)、路由选择协议、网络信息协议(ICMP)和组播协议(如IGMP)。

27.IPV4地址格式:分为二进制格式和点分十进制格式两种表示方。IP 地址由32位组成,将 IPv4 地址的32位分成四个8位字节。

28.点分十进制表示法:每个八位字节转换为 0–255 之间的某个十位数,字节之间用英文句点分隔。

29.判断IPV4地址合法性:IPV4是四个字节来表示的,字节之间是用“.”隔开,一个字节八位,决定每个位范围是0到255。

30.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协议实体调用ICMP消息来传送一些控制信息。ICMP消息封装在IP数据报中传输。ICMP消息分两类:询问消息和错误消息。询问消息用来请求一些信息,如无盘工作站的子网掩码或远程主机的应答(测试远程主机是否可达)等,通常采用请求-应答模式进行交互。错误信息是用来向信源报告错误信息的,不需要应答。在发送一个ICMP错误消息时,消息内容中同时携带引起该错误的IP数据报的数据报头及数据报数据域中的前8个字节,这8个字节含有TCP(或UDP)端口号和报文序号,这使得收到ICMP消息的一方可根据IP数据报头中协议域所指定的协议与相应的协议实体进行联系,并根据TCP(或UDP)端口号与相应的用户进程取得联系。

30.应用程序多任务处理:UDP和TCP在段头设置了两个特殊的字段: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传输层协议的PDU字段中有以上两个端口号原因:因为同一主机在同一时刻可能在运行两个以上相同的应用程序进程,而一个应用程序的端口号即便可以表明应用的类型,也无法确定主机中相同类型应用程序进程的某个具体进程。

30.IP地址格式:类型标志、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31.IP 地址:在 Internet 中,IP 地址用于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IP 地址采用了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球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因特网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在 Ipv4 标准中,IP 地址由 32 位二进制数组成。由网络 ID 和主机 ID 两部分组成。IP 地址一般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32.IPv4地址 IP地址分为五类:A B C D E

A类:0 网络地址(7位)主机地址(24)地址范围:1.0.0.0―127.255.255.255

B类:10 网路地址(14位)主机地址(16位)地址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C类:110网络地址(21位)主机地址(8位)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D类:1110 组播地址(28位)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E类:11110 保留给将来使用(27位)地址范围:240.0.0.0―247.255.255.255

33..子网掩码: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

34.子网掩码的作用:判断两台主机的 IP 地址是否在同一子网中,即通过IP 地址的二进制与子网掩码的二进制进行逻辑与运算,确定某个设备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号,也就是说通过子网掩码分辨一个网络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35.网络号: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逻辑“与”运算得到的为网络号,即网络ID,子网地址

36.以太网的物理层选项

简写名称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概括物理层的3个主要特征,具体格式如下:

<以Mbps为单位的数据传输速率> <信号方式> <以百米为单位的段最大长度/介质类型>

37.MAC地址定义:在局域网上传输的任何帧都具有两个地址字段: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这两个地址又称为MAC地址或网络设备物理地址(简称物理地址),是网络中用于识别一个网络硬件设备的标示符。

38. MAC地址特点:MAC地址的长度可以是6B(48bit),也可以是2B(16bit),但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6B(48bit)的地址,前3个字节称为机构唯一标识符OUI,用以标识设备生产厂商,由ISO或IEEE进行全球管理,后3个字节称为扩展标识符EI,用以标识生产出来的网络设备,由厂商自行指派。

39 MAC地址格式:

I/G=0,单播地址;=1,组播地址

G/L=0,全局管理地址;=1,本地管理地址

40.MAC地址分类:

单播地址(一对一):I/G比特值为0的MAC地址

广播地址(一对全体):所有位都为1的MAC地址

多播地址(一对多):I/G比特值为1的MAC地址

41.因特网传输层协议:

面向连接的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

无连接的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效率相对低,保证数据传送顺序,适合一次传输大量报文,控制相对复杂。TCP的PDU(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

UDP:无连接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服务,高效率,不能保证数据传送顺序,适合一次传输交换少量信息,控制简单,提供端到端服务,提供全双工服务。UDP的PDU称为数据报。

42.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是一种在局域网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各站点如何访问共享传输介质如何解决同时访问所造成的冲突

工作原理:①如果介质空闲,则发送信息。②如果介质忙,则继续侦听,一旦发现介质空闲,再等待一个帧间隔时间,然后返回第①步重试。③站点在发送帧的同时需要继续侦听是否发生冲突,若在帧发送期间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介质发送一串阻塞信号以强化冲突(发送阻塞信号的目的是保证让总线上的其他站点都知道已发生了冲突)。发送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返回第①步重试

43.最小帧长Fmin=k*L*R ,k为系数,L网络跨距,R传输速率,

44.地址解析协议ARP中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整个转换过程是:一台主机PC1先向目标主机PC2发送包含IP地址信息的广播数据包,即ARP请求,然后目标主机向该主机发送一个含有IP地址和MAC地址的数据包(不再以广播形式发送,而是直接发送给主机PC1),通过MAC地址两个主机就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了。ARP原理:某机器A要向主机B发送报文,会查询本地的ARP缓存表,找到B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后,就会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未找到,则广播A一个ARP请求报文(携带主机A的IP地址Ia――物理地址Pa),请求IP地址为Ib的主机B回答物理地址Pb。网上所有主机包括B都收到ARP请求,但只有主机B 识别自己的IP地址,于是向A主机发回一个ARP响应报文。其中就包含有B的MAC地址,A接收到B的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接着使用这个MAC地址发送数据(由网卡附加MAC地址)。

45.以太网的物理层简写名称:《以Mbps为单位的数据传输速率》《信号方式》《以百米为单位的段最大长度/介质类型》

46.MAC帧格式:①前导码:包含7B的由交替的0\1构成的位串,用于接收方建立位同步②帧首定界符:1B的二进制序列表示帧的开始③目的地址:接收方MAC地址④源地址⑤类型/长度:2B的说明高层使用的协议/本字段后面LLC-PDU占用的字节数⑥数据:46-1500B之间⑦帧校验序列:根据前六个字段计算出32位CRC校验值,用于检查帧的传输是否正确。

47.广播域定义:是一组由网络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的集合,如果组中的某一台计算机发送了一个广播域,那么该广播阵会被组中的其他所有计算机接收。

48.冲突域定义:是由网络连接起来的这样一组计算机的集合,当其中任意两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时,所发送的数据就会产生冲突。

49.广播域和冲突域的区别:一个冲突域一定是一个广播域,但反之则不然。冲突域属于物理层的概念,广播域属于链路层的概念。

50.以太网中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的异同点:

集线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其功能是把某个端口上收到的信号经放大、整形后再经过其他端口发送出去;用它构成的网络是一个冲突域。

网桥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网桥监听所有流经它所连接网段的数据帧,并检查每个数据帧中的MAC地址,以决定是否将该帧发往其他网段。网桥还是一个存储转发设备,具有对数据帧进行缓冲的能力。

网桥的优点: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局域网的互连。利用网桥可以实现大范围局域网的互连。

网桥可以隔离错误帧。限制了冲突域。网桥还能起到隔离故障的作用,当某一网段上的工作站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到其他网段。

网桥的缺点:需要先接收帧再进行校验和地址过滤处理,增加了延迟。不能过滤广播帧,广播帧仍会“泛滥”到用网桥连接起来的各个网段上。无流量控制,在负载重时会出现丢失帧的现象。

交换机工作原理与网桥类似,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也属于存储转发设备,交换机比网桥有更高的端口密度。

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路由器的传输性能不如网桥,用网桥连接起来的多个网络仍是一个单独的逻辑网络,这些网络都具有相同的网络地址,而用路由器连接起来额多个网络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并拥有自己的网络地址。路由器不是一个即插即用的设备,其安装和配置过程比网桥复杂的多。

路由器优点:不仅能查看链路层帧的内容,还能查看网络层分组的内容。可以将各个地理位置非常分散的局域网互联起来。能隔离广播域问题。

51.以太网5-4-3规则:最多使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干线段,工作站仅允许连接在其中的3个干线段上,另外2个干线段被用做加长距离。

52.以太网中交换机转发帧的方式:存储转发方式、直通方式、无碎片直通方式。

53.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数据缓存。

1.完成通信线路的设置与拆除的通信设备是:通信控制器。

2.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集线器.

3.在 OSI 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网络层.

4.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 OSI 模型的:网络层.

5.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网络服务器

6.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物理层

7.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光纤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8.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 OSI 模型的:物理层和网络层

9.在下面的 IP 地址中属于 C 类地址的是:197.234.111.123

10.在网络层中,数据包中的地址使用:IP 地址

11.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FDDI 采用:环型

12.在 Internet 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FTP

13.将个人计算机通过 Modem 接入 Internet 需要安装以下哪些协议:TCP/IP 和 PPP

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

14.建立现代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是:资源共享

15.可以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而各个网络可以运行不同协议的网络设备是:路由器

16.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网络服务器

17.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 Kbps、Mbps、Gbps,其中 lGbps 等于:1×103Mbps

18.IEEE802.3 协议是指:CSMA/CD

19.一个局域网至少应配备一个文件服务器。

20.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标准是:802.11

21.IP 地址“192.168.1.1”属于 C 类IP 地址。

22.数据链路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帧

23.以下属于 C 类地址的是:192.168.1.19

24.HTML 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

25.以太网中所使用的中继器的数量不能超过 4个。

正确的: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26.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27.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确的传输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流量控制方法

28.VLAN 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 VLAN 中的两台主机: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

29.如果 sam.exe 文件存储在一个名为 https://www.doczj.com/doc/6e18185782.html,.on 的 ftp 服务器上,那么下载该文件使用的 URL 为:ftp://https://www.doczj.com/doc/6e18185782.html,.on/sam.exe

30.下列的 IP 地址中哪一个是 B 类地址:191.168.0.1

31.关于 www 服务,错误的:用户访问 Web 服务器不需要知道服务器的 URL 地址

32.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哪种网络设备实现的:路由器

33.描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参数是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

34、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协议

35.目前普通家庭连接因特网,局域网传输速率最高。

36.指出下面的 IP 地址中,哪个是 C 类地址:193.0.25.37

37.帧中继网是一种:广域网

38.IP 地址是网际层中识别主机的_逻辑地址。

39.网桥独立于_网络层__协议,网桥最高层为数据链路层。

40.中继器具有完全再生网络中传送的原有___物理__信号的能力。

41.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 地址被转换成__物理_地址。

42.为抽象语法指定一种编码规则,便构成一种__传送_语法。

43.我国的顶级的域名是_CN__。

44.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距离)可分为_局域网/LAN、城域网/MAN_和广域网/WAN_;

45.IP 地址的主机部分如果全为 1,则表示__广播__地址,IP 地址的主机部分若全为 0,

则表示__网络__地址,127.0.0.1 被称做__回波测试_地址。

46.在构建局域网时,可以采用(中继器)来延长网络的传输距离。

47.路由器工作在 OSI/RM 模型的(网络)层。

48.在数据链路层中传输的数据包称为(帧);在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包称为(分组)。

49.环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一般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控制令牌)。

50.将域名转换为相应 IP 地址的协议是(DNS)。

51.命令 Ping https://www.doczj.com/doc/6e18185782.html, 的作用是(测试本机与 https://www.doczj.com/doc/6e18185782.html, 之间的连接状态)。

52.在因特网中,远程登录系统采用的工作模式为_客户机/服务器或 C/S 模式

53.容错:(1)系统、数据、文件损坏;(2)自动恢复;(3)是一种技术。

54.域名:在 Internet 上辨别一台主机的方式是利用 IP 地址。但是,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用数字标记的 IP 地址记忆起来不方便,也不好理解。因此,TCP/IP 专门设计了一种字符型的主机标识符机制,用容易记忆的字符串来替代难记的数字,这就是域名。由域名到 IP 地址的转换工作由 DNS 提供。

55.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连接的几何形状。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三种。

56.令牌:在环上有一个唯一的、特殊的帧(称为令牌帧),长度为 3 字节,其中有相应的比特指示该帧是空令牌还是忙令牌。当环正常工作时,令牌总是沿着物理环单向逐站传送,传送顺序与站点在环中排列的顺序相同。

57.广播与组播:广播:发送的信息所有的节点都能接收到;组播:发送的信息只有若干个节点才能接收到,这些节点必须加入同一个组。

58.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大部分的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上。作为网络的节点,绝大部分的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是计算机网络的控制中心。

59.客户/服务器模型:提出服务请求的一方称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的一方则称为“服务器”。按照“请求/响应”模式工作。

60.路由选择:为传输数据包选择一条通向目的主机的最佳路径;是网络层(互连网层)的重要功能。

61.协议:通信双方事先约定的通信规则的集合。

62.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设施(通信网络、通讯介质),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形成可以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63.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信号转换;确保信源和信宿两端同步;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64.何谓局域网?局域网有何特点?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实现计算机互联的网络,其特点:(1)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筑或在一个房间内;(2)信息的传输速率高,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速率从 10Mbps 到 1000Mbps 不等;(3)延迟和误码率较小,误

码率一般在 10-8~10-10 之间;(4)传输介质较多,既可用通信线路(如电话线),又可用专线(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还可以用无线介质(如微波、激光、红外线)等。

65.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媒体访问控制方式。

66.IP 协议的主要作用:IP 协议可以将多个网络互联在一起,并把高层的数据报以分组(Packet)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发送出去;同时,IP 协议将底层的各种不同类型的 MAC 帧转换为统一的 IP 数据报(分组),并将 MAC 帧的物理地址变换为全网统一的逻辑地址(IP 地址)。IP协议规定了 Internet 中进行通信时应遵守的规则,例如 IP 包的组成、路由器如何将Ip包送到目的主机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