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18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学案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18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学案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18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学案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18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学案

第18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时空定位

穿梭时空的定位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

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

景和影响

2.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荷兰、法国和英国

等西欧国家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

T14(新航路开

市场

辟的影响)

复习建议:

1.学习本讲时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从经济

文明的角度,整体把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

成的雏形与拓展两个阶段

2.运用列表法列出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

路开辟的影响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

原因

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①______________,作为货币的黄金、

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引起②______________ 思想因素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③______________

条件,

主观条件,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巧学识记

新航路开辟

2.过程

时间航海家支持国家新航路

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开辟了到非洲“④__________”的新航线

1497—

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了绕道非洲到达⑤____________的新航线

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开辟了从欧洲前往⑥______________

1519—

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巧学识记

图示法把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3.影响

(1)荷、英、法等国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2)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⑦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出现。

(3)使欧洲社会产生变革

a.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价格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金银贬值,物价飞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4)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巧学识记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前因后果

【点题训练1】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考点二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荷兰的殖民扩张

条件

地理濒临大西洋,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所在地

政治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经济手工业发达,商船众多,有“⑧______________”之称

表现,

成立殖

民机构,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参与殖

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结果,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

表现,

a.1588年,击溃西班牙“⑨______________”

b.17世纪初,通过东印度公司等,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c.17世纪中期,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d.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结果,逐步建立起自诩为“⑩____________”的殖民帝国

3.法国的殖民扩张

17世纪的法国也积极加入到殖民掠夺的行列,在印度南部建立了许多殖民侵略据点,在美洲夺得了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

4.世界市场的拓展

影响,

对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灾难

对欧洲,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对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考点三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及影响

(1)特征:早期的殖民掠夺较多地体现为野蛮的暴力掠夺。①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②掠夺殖民地金银财富;

③奴隶贸易。

(2)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双重性:

①积极影响:欧洲各殖民国家的扩张与掠夺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殖民地掠夺的金银财富以及大量的黑人奴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廉价劳动力,这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

②消极影响:欧洲各殖民国家以武力作后盾,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迫使亚、非、拉美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各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造成了此后长时期的落后局面。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西欧国家采取殖民扩张政策。殖民扩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

巧学识记

殖民扩张与掠夺

【点题训练2】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

A.殖民扩张的野心 B.商业立国的理念

C.资本输出的要求 D.世界工厂的自信

要点一多种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影响

革命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

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

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

扩展

文明史观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

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

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

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

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

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社会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

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典例训练1】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要点二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条件有哪些?

其影响是什么?

(1)条件

①国内政治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②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③强大的军事优势: 17世纪下半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确立了海上霸权。

④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经济贸易和海外冒险;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⑤意识形态的变化:宗教改革后,英国新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⑥政府的支持: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

(2)影响

①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和市场条件。

【典例训练2】英国学者托马斯·孟强调,“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要多”,要“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该观点反映了英国( )

A.商业贸易观念落后 B.资本积累的途径

C.自由贸易观点形成 D.殖民掠夺的野蛮

史料研读

通向成功的试金石

史料一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接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史料二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史料一说明了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影响,第二段话说明了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客观影响。史料二中“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体现了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体现了对阶级关系的影响。

(1)史料反映出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根据史料二,你如何理解“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考点一新航路开辟

1.有学者认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下列能够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B.宗教改革是其精神动力

C.对货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2.15世纪末西班牙国王和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授予由其亲自发现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和陆地的海军上将头衔;根据卡斯蒂利亚的特权惯例,该头衔是终身的,可继承的和永久的。……可获得辖区范围内财产或商品的十分之一。”这位水手最有可能是( )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3.“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 D.世界市场形成

考点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4.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

第4题图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5.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声称“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其主要目的是( )

A.积极应对与欧洲大陆强国的海权争端

B.为《航海条例》的颁布提供理论基础

C.为殖民掠夺、争夺海上霸权制造借口

D.致力于与欧洲各国开发海洋实现共赢

6.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在①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B.在②阶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在③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7.近代历史上的黑奴贸易是一部血泪史,也是西方殖民国家的发家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00年,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实这是一场诸列强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的领土和殖民地的大掠夺。结果,1713年英国与西班牙签订了《乌得勒支条约》。条约规定: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并获得在西属殖民地贩卖非洲奴隶的特权,为期30年。之后,英国的黑奴贸易进入高潮时期,独霸一个世纪之久,成为黑奴贸易的罪魁。

——摘编自陈紫华《英国的黑奴贸易》

材料二一小群改革者大力从事废奴运动。1787年,他们在英国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1807年通过的一项法令标志着废奴主义者的首次成功,它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它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挂别国国旗的贩奴船。有一个时期,英国动用了海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即56艘船只、9000名水兵,在非洲、古巴和巴西沿海巡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乌得勒支条约》的签订为英国发展带来了哪些利益?指出西欧各国冲突的实质。

(2)据材料二,概述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哪些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英国黑奴贸易政策的变化。

第18讲新航路的开辟与

早期殖民扩张一、选择题

1.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表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是对货币即黄金、白银的渴求(寻金热),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以得出葡萄牙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材料所述的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根据材料“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说明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寻找黄金。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B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改变欧洲贸易中心也是其历史影响,故C项错误;对财富的追求符合新航路开辟寻找黄金的原因,故D项正确。

3.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题目中14世纪末、16世纪中期、18世纪欧洲市场的利息不断下降,其直接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致使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欧洲市场的利息会不断下降,故A项正确;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经济思想,故B项错误;重商主义是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经济思想,与市场利息的下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故D项错误。

4.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突出反映了“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与材料“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不符,故A项错误;“积累了原始资本”与材料中“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故C项错误;“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材料“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

5.D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黄金的漏斗”指葡萄牙、西班牙海外获得的财富用于统治者的奢侈消费挥霍掉了,“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指荷兰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新航路的受害者”指随着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原来处在商路中心的意大利逐渐衰落,故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6.B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材料中“宗教改革派”“西欧人”指英国人,“西班牙人”“伊比利亚人”指西班牙人,A与材料主旨不符;英国与西班牙战争,英国打败西班牙,荷兰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故C项错误;这场战争决定大西洋归属,没有涉及“海外广大殖民地”,故D项错误。

7.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评价“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表明是从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的角度来评价哥伦布,故A项正确;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这个观点是站在欧洲殖民者的立场上,故B项错误;哥伦布掠夺美洲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到进步作用是从印第安人的立场来看待哥伦布,故C项错误;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性的,对近代文明有伟大贡献的看法是片面的,没有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故D项错误。

8.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材料“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

的社会发展”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后,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故A项正确;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拉大,不是缩小,故B项错误;世界经济体系确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不是趋同,而是多元化,故D项错误。

9.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展“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以及商品种类的增加“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引起了商业革命,选择A项符合题意。

10.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中“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相符,故A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基本形成,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与题中“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美洲和黑奴贸易,故D项错误。

11.D 【解析】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B项与C项是英国,故不选。而A项“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开始是葡萄牙与西班牙,因而A不对。结合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可知D项正确。

12.C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由材料内容可知,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末,消费品价格指数在迅速增加,此期间并无事件导致生产萎缩,故A项错误;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的财富用来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的殖民掠夺使大量的财富流入殖民国家,殖民国家出现价格革命,价格上涨,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会导致经济发展,价格上涨,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1)材料一:高度评价哥伦布的美洲之行,给他戴上“发现者”的桂冠。

材料二三:认为不能称哥伦布为发现者,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开拓者。

(2)赞同材料三的观点。因为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使得欧洲和美洲这两个彼此隔绝的大陆从此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也从此开始。

赞同材料四的观点。因为哥伦布及后来的殖民者是带着对金钱和土地的渴望而进行探险的,他们所进行的殖民活动给美洲大陆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两个观点都有道理,但又有一定的片面性。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要本着客观的态度,作出全面的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有可能既推动历史的前进,又在某些方面留下罪孽。哥伦布对美洲的发现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说,哥伦布既是一个文明的传播者,又是一个凶神恶煞的强盗,集天使与恶魔于一身。

14.(1)原因:生产率的提高(或技术的进步;手工业和农业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表现: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农村集镇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含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或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增强);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

不同: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而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

(3)原因: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

第18讲新航路的开辟

与早期殖民扩张【主干知识梳理】

①资本主义萌芽②商业危机③天主教④“好望角”⑤印度⑥美洲的航路⑦世界市场的雏形⑧“海上马车夫”

⑨“无敌舰队”⑩“日不落”

【点题训练】

1.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发现及其之后的殖民扩张,拉大了美洲与欧洲之间的差距。“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B项错误;C项应是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D项错误,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其次该会议应该不仅讨论发现美洲的意义,还关注了消极影响。所以答案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与掠夺。殖民扩张的野心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也就是他们商业立国的理念,故B项正确;资本输出的要求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16世纪的荷兰,故D项错误。

【典例训练】

1.(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

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材料中的观点体现出重视对外贸易的重商主义思想,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可知其观点是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反映的是英国海外贸易获取资本的途径,故B项正确;自由贸易思想是指自由生产、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英国是以商品贸易的形式积累资本,没有体现野蛮的殖民掠夺,故D项错误。

【读史用史】

(1)掠夺金银、种族屠杀、贩卖黑奴、殖民战争、殖民地的商业活动等。

(2)大量金银的流入直接导致西欧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随堂验收】

1.C 【解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宗教根源是传播天主教,故B项错误;14、15世纪,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需要更大的海外市场和更多的货币,故C项正确;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D项错误。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知,这位水手是西班牙支持的,故AC项排除;材料“15世纪末”“授予由其亲自发现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和陆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航海家是哥伦布,故B项正确;D项是16世纪开始的;所以答案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是指传统商路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均位于大西洋沿岸,故B项正确。A项主要涉及价格上涨。C项和D项与材料中信息相差甚远,排除。故选B。

4.B 【解析】图中曲线①17世纪达到顶点,远超其他国家,西班牙17世纪已经失去优势地位,故A项错误;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与材料中17世纪达到顶点相符,故B项正确;英国18世纪上升,与材料中“18世纪下降”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与材料中“17世纪远超其他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

5.C 【解析】从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生活时间,可知当时英国还没有成为海上强国,与A项中的“应对与欧洲大陆强国的海权争端”不符,故A项错误;《航海条例》颁布于17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6世纪英国开始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故女王声明是为殖民掠夺、争夺海上霸权制造借口,故C项正确;16世纪时期英国不是为了开发海洋,故D项错误。

6.C 【解析】①应是英国而非荷兰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在②阶段美国尚未诞生,故B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在④阶段的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使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

7.(1)利益:控制海上要道;掌控黑奴贸易;积累原始资本(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实质:争夺殖民霸权。

(2)历程:废奴主义者成立组织(协会);议会立法;号召欧洲国家停止奴隶贸易;出兵打击黑奴贸易。特点:从民间到政府;态度越来越坚决;打击范围越来越广。

(3)评价:英国逐渐文明化;殖民扩张本质并未改变。

新航路开辟的练习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新航路开辟的练习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A、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 B、《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 C、原来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 D、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 2、15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以后,如果你是一名西欧商人,要到东方去,要采取的措施是() A、乘坐飞机飞往东方 B、发动战争侵入东方 C、利用汽车绕道东方 D、利用帆船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 3、15世纪,欧洲人探寻新航路最根本的原因() A、欧洲人富于冒险精神 B、欧洲人的贪欲特别旺盛 C、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欧洲的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 4、新航路开辟的原动力是() A、原来的东西方商路被阻塞 B、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殖民扩张 C、西欧社会对香料、黄金的追求 D、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突破 5、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 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应用 6、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1)大西洋 (2)印度洋 (3)北冰洋 (4)太平洋 A (4)(1)(3)(2) B(4)(2)(1) C(1)(2)(3)(4) D(1)(4)(2) 7、下列航海家中,开辟了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8、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D、达?伽玛 9、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 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10、由西班牙支持的航海活动有() ①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的开辟②环球航行③抵达好望角④开通到美洲的新航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11、下列航海家中到过亚洲的是() 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欧洲通过新航路与下列地区联系的先后顺序是() ①非洲②亚洲③美洲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13、下列地区处在达?伽马首航新航路路线上的是() A.西印度群岛 B.菲律宾群岛 C.红海沿岸 D.非洲东海岸 14、新航路对世界历史作出最主要贡献() A、推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B、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2.5《开辟新航路》历史材料与解析

《开辟新航路》历史材料与解析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淘金热” 欧洲对亚洲的渗透可上溯到13世纪中期,教皇英诺森四世和法国的路易九世派遣一些芳济各会派教士到中亚大可汗宫廷中布道。1294年,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之后回到欧洲。由两名托钵僧,普兰·卡皮尼和卢布鲁克撰著的《联系》一书,特别是马可·波罗游历的故事,激起了欧洲的好奇心和商业欲望。蒙古人将亚洲和东欧联为一体曾便利了此种商业交往。但是,如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帖木儿掠夺性的征服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越来越阻隔了此种交往。土耳其人并非有意损害贸易,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促进贸易。 ──詹姆斯·W·汤普逊①著:《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解读】这条资料摘自商务印书馆1992年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该书系统地研究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对于我们了解新航路开辟前夕的欧洲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这条资料中可以看出,影响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的几个重要因素:1.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但在中世纪晚期则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阻碍;2.欧洲旅行家们在东方游历的故事,特别是马可·波罗的游记,激起了欧洲冒险家们对东方财富的贪欲,也推进了他们恢复东方贸易的愿望;3.到异教徒居住的东方传教,也是推动一些西欧寻求通往东方新航路的主要因素。 在15世纪末期的欧洲,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贵金属金银是理想的货币。中古的西欧,最初实行银本位制,15世纪以后,逐渐过渡到金本位制,金银同是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然而,欧洲产金不多,而且又在同东方贸易中运进价格昂贵的丝绸和香料,使贵金属大量外流。有些国家为缓解贵金属短缺,

新航路开辟学案

开辟新航路①学案 集安一中王靖欧一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原因(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了解四位航海家及国籍、支持国、探索的新航线、最终到达地 ③新航路开辟的结果、影响(从人类文明交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几个角度) (3)情感目标: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的。 二学习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三学习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二 1294年,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之后回到欧洲。由两名托钵僧,普兰·卡皮尼和卢布鲁克撰著的《联系》一书,特别是马可·波罗游历的故事,激起了欧洲的好奇心和商业欲望。蒙古人将亚洲和东欧联为一体曾便利了此种商业交往。但是,如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帖木儿掠夺性的征服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越来越阻隔了此种交往。土耳其人并非有意损害贸易,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促进贸易。 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马可波罗行记》材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册材料四但我发现印度群岛时,我曾说这些岛屿是全世界最富有的贵族领地;我曾谈到过有关进行黄金、珍珠、宝石、香料等交易……有一件我敢陈说的事:因为这件事情是有许多见证人,即在刚抵达委拉瓜(委内瑞拉)的头两天,我曾见到比我在小西班牙四年中所见到的黄金还多得多……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材料五: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①新航路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西欧各国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高中历史考试试卷人教版必修二 第五课 新航路开辟习题

高中历史试卷必修二新航路开辟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读下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2.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3.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 读正确的是( ) 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 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4.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馆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式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整个展览分为八个单元。其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贝宁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毛利人铜棒、夏威夷编篮头盔。那么该展览单元可能为( ) A.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 B.变革与调整(900—1550年) C.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D.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 5.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

资本主义试验场地。材料说明了新航路的开辟( ) A.使人类加速向近代文明转变 B.导致美洲传统社会走向解体 C.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D.直接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6.据统计,从1500年到1650年,荷兰等国的货币白银成分减少了 50%,英国也贬低了三分之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西欧社会商业欺诈现象严重 B.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已发生转移 C.西欧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D.殖民扩张使贵金属涌入西欧 7.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 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 C.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 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 8.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9.15世纪中期以后,热那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缘于( ) A.土耳其崛起引发商业危机 B.欧洲内部的竞争 C.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地圆学说的提出 10.据记载,为使探险更有成效,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 1/10的收入,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收入的 1/20,后又增至1/15。这一记载说明( ) A.西班牙最早开展了航海探险 B.宗教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力

开辟新航路 教学设计讲课稿

第5课开辟新航路 一、课程标准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双重性),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构造虚拟人物,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2)通过图文并茂,动手操作和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3)通过比较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异同,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了解亚洲、非洲、美洲遭受的侵略和掠夺,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公民意识,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2)以历史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航海家们勇敢、开拓、进取的精神,体会人文精神及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3)通过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时代特征,学会客观、辩证的分析其影响的双重性。把握在社会转型时文明进步的残酷性与道义原则相背的价值判断标准。 (4)通过对中国罗盘针运用于欧洲航海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对学生的情况做如下的分析: (1)知识掌握上,学生初中已经学过新航路的开辟,至今已有两年多,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地去讲述。 (2)心理上,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历史模块不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 (3)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学中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发表见解。 四、教学重、难点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一、选择题 1.(2019·唐山模拟,33)“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商路的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 2.(2019·秦皇岛模拟,33)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 )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答案 A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是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故B、C两项排除;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故D项排除;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是在葡萄牙支持下,而且有利于葡萄牙对印度的征服,故A项正确。 3.(2018·南充模拟,33)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材料反映出(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D.世界市场的雏形 答案 B 解析题干论述的三个变化,充分体现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故B项正确。 4.(2018·承德月考,33)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

新航路的开辟-学案

新航路的开辟-学案

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雏形:新航路的开辟 一、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及达成 目标1:能够结合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探究一】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材料一:“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的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 材料二:《马可?波罗游记》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材料三:西班牙人从古以来由红海沿岸、阿拉伯、恒河流域诸地输入香料和草药。只是不如现在的数量多。他们到这些远地去寻求香料。用我们西班牙的货物交换……此种贸易要费很多力量和开销……另一条路由印度经里海过特拉布松,由这里沿大海或黑海到哈西斯。但是由于不久前征服者帝国的土耳其人而立即使贸易停止了。 ——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崛起造成的商业危机是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材料四:达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自然界现象服从客观的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启示就能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险精神,主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思想根源: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倡导的开拓冒险精神。

材料五: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同时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材料六:迪亚士:(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探究二】 欧洲人为什么能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测试题(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分) 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都反对封建专制 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 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火车机车②瓦特改良蒸汽机③珍妮纺纱机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精品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想 1.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2.教材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3.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2)能力训练点: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探究及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的精神,并提高其口头表达的能力。 (3)德育落实点:①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②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勇于探索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并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③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但随之开始的殖民活动也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和贫困,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高一历史 LS-2019-02-10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导学案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第 节 【学习目标】: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课前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看书(P22——P25),完成下表: 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1. 原因 (1) (经济根源) (2 ) (社会根源) (3) (商业危机) (4) (宗教需要) 2. 条件 客观:(1)科学技术的发展: (2)知识的进步: 主观:完成了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 对欧洲: (1) (2) 西欧为中心的世界 找到新商路 (3) 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 “地理大发现” (1) 金银大量涌入欧洲 (2)社会分化 ①封建主衰落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 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亚非拉: (1) 带来深重的灾难。 (2)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对世界:

(1)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2) 各个文明之间开始进行频繁的交流,推进了整体人类文明的发展。 预习质疑: 二、课堂探究 1、质疑探究一:新航路的开辟是否偶然? 阅读材料,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一中世纪(约5世纪-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15世纪的欧洲社会上出现了什么变化?对人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日本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其所属岛屿有金,而地距陆远,商人鲜至,所以金多无量,而不知何用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岛…亦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四 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亚欧传统商路的枢纽,土耳其的横征暴敛加之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被破坏,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五作为热爱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天主教徒,国王与女王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并使其皈依吾神圣天主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 2、质疑探究二: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会在新航路开辟时走在最前面? 材料:西班牙,葡萄牙在中世纪末期最先形成了民族国家,建立了强大的封建王权,实行君主专制统治.高度君主集权的体制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力量凝聚起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而此时欧洲仍是无数个小邦国在混战.因此西班牙葡萄牙占得先机.西葡贵族为了满足其奢侈生活,不断追求黄金和香料.但突然崛起的奥斯曼帝国阻断了通往亚洲的商路.这时强大的王权再次发挥其作用.西葡用国家的力量支持冒险家们前所未有的开辟新航路的壮举.

(完整版)开辟新航路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空?分,共?分) 1、新航路开辟后,促使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是由( ) A.陆路——海路 B.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 C.地中海区域——大西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区域 2、最早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 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A.传播西方民主平等思想 B.传播天主教 C.改变落后地区社会面貌 D.建立新国家 4、明代白话短篇小说《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讲明成化年间(1465—1487)商人文若虚国内经商破产后,跟随从事海外贸易的人出海散心排忧。文若虚只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篓洞庭红(桔子)。没想到洞庭红在海外被当成珍品抢购一空,卖了一千多两银子。回国后又偶然赚了五万两银子。他用这些钱在沿海重置家业,娶妻生子,从此家道殷富不绝。这篇小说()A.讴歌了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B.宣扬了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 C.反映了明中后期政府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的对外开放政策 D.映射了封建社会内部矛盾重重、日益衰亡的现实 5、打破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联结通道的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D.富尔顿发明汽船 6、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从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7、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达·伽马 C.迪亚士 D.麦哲伦 8、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9、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 10、“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 B.亚洲、非洲、美洲的黄金储量丰富 C.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欧洲人聚敛财富的强烈要求 11、“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

(完整版)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例题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例题 1.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仑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答案】A 【解析】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几乎遭受种族灭绝。BC不符合印第安人的角度,D表述程度不够。因此选A。 2.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 A,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的“《新发现》(NOV A,REPERTA)”以及图片中的“罗盘”、北美洲即可知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B 正确。ACD描述的不是新航路开辟的内容。

3.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西班牙、英国、法国B.意大利、法国、荷兰 C.英国、意大利、荷兰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大量掠夺黄金,但是都被王室消耗掉了,所以“黄金的漏斗”应为西班牙;17世纪荷兰的金融业迅速发展,阿姆斯特丹成为金融中心,故“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指的是荷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贸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以意大利衰落下去,因此“新航路的受害者”应该是意大利;故D项正确。 4.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牙通过①④航线成为海上马车夫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②③航线促使欧亚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D.欧洲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答案】D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①是哥伦布发现美洲,②是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是达伽马到达印度,④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结合所学,海上马车夫指荷兰,并且①④航线是西班牙支持开辟的航线,A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图片反映的是

市示范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市示范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湖南师大附中耒阳分校:资光华《课程标准》: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史料的搜集、梳理与运用的能力。 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并学会制作地理大发现的路线图。 3、理解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课标中要求的历史名词的含义;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4、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培养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全方位地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注意探索世界开始联成一体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农作物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现实的证据来证明世界市场形成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2.学会运用主观和客观;正面与反面等关系有利来认识历史问题,能够辨证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任务。 3.学会加强中西方的比较与联系,可与中国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对历史事件作出价值评判 2、初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全球观念。 3、通过对历史人物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学习,初步树立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确定上述重点的依据: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确定难点的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论复杂,涉及的知识广泛,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方法为,以讲述法介绍本课基本过程,以讲解法描述重要知识点,通过启发性和概括性谈话法来指导学生归纳课文线索。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解决本课的问题。 本专题知识结构: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5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6 世纪初——19世纪) (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地圆学说流行 B.中国的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入欧洲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日趋扩大 D.欧洲人渴望到东方追逐财富 2.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A.文艺复兴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佛教对外传播的过程D.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3.14世纪以来,欧洲人非常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从而掀起了寻金热。最先组织寻找黄金的国家是() A.意大利、英国B.葡萄牙、西班牙 C.荷兰、英国D.意大利、葡萄牙 4.1497年,葡萄牙王室派达·伽马率领船队沿西非海岸继续航行,寻找新的航线。最终达·伽马船队开通了() A.从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B.从欧洲通往东非的航线 C.从欧洲通往印度的航线D.环球的航线 5. “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A.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B.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C.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B.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发现了美洲大陆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图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从远航的目的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3)郑和船队成功远航和新航路的成功开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高考历史专项训练:新航路的开辟

文综历史 文综历史新航路的开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 1.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 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 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 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C 本题考查的是欧洲新航开辟带来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 30种”、“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等, 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即16、17世纪左右,是在欧洲新航路开辟时期,据此判断 选项:A项中“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BD两在材料中均无从反映,排除;欧洲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 2.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 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说明() A. 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B. 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 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 D. 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D 依据题干“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寻金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即资本原始积累,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解答即可. 本题以一位历史学家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学者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之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 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欧洲人的“优越势力”源于 A.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B. 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C. 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增加 D.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 D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4:第5课 开辟新航路练习题

第二单元 训练6开辟新航路 [基础达标] 1.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里所说的“光明”是指() A.天主教思想 B.工业文明成果 C.科学精神 D.君主制度 2.“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分别是() A.哥伦布和迪亚士 B.麦哲伦和迪亚士 C.哥伦布和达·伽马 D.达·伽马和麦哲伦 3.16世纪被称为“发现世界”的世纪。哥伦布因发现“新大陆”成为发现世界的先驱。这里“新大陆”指的是()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4.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最早绕过非洲最南端,开辟了通往东方的航路 B.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C.第一次到达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5.16世纪以来,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入欧洲和亚洲,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是由哪一现象带来的结果() A.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新航路的开辟 D.贸易中心的转移 6.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通途变天堑财富流西葡 ①② 英国成海盗意大利晾一边 ③④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能力提升] 7.据学者研究,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世界生产的白银可能有一半或至少三分之一流入中国。这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D.商帮经营范围扩大 8.15世纪末,一个葡萄牙水手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到达了卡利库特城(印度)。当地王公……询问我们的司令(达·伽马)所需要的是什么。司令回答说,他是受葡萄牙国王之命东来的……找寻那些基督徒。”这说明()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学案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学习目标】 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掌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学习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过程 【学习难点】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预习案 一、“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1.原因: ⑴.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 ⑵.社会根源:欧洲人对东方 ____ 的追求 ⑶.商路危机: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一直是 ____ 贸易。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一条 抵达 ____ 的商路,发财致富。 ⑶.宗教动力;基督教会为了 ____ ,号召进行圣战和扩张 2.条件 ⑴.客观条件:欧洲人在造船和 ______ 取得巨大的进步,具备了远洋航海的条件。 ⑵.政治保证:欧洲君主强化 _____,积极扩张。西班牙和_______支持海上探险 二、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三、新航路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1)、对欧洲 海外市场扩大, ____ 开始崛起; 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___ 到 __。 (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______ ____。但美洲__ _和___ 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___________ 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 (4)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最初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也刺激了________ 发展。 (5)对全球:全球逐渐形成了以___ _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 __ _ ,开始走向_ ____ 。 探究案 阅读下列材料: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亚号,在埃尔·卡诺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开始时间:15世纪 2、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和动机: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 3、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2)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黄金等在欧洲市场上极受欢迎。(3)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绘的东方国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4)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4、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 圆的,一些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2)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3)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年返回欧洲。 7、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意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9、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请分析原因。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个功臣。 答: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反映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不同影响。印第安人的评价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给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欧洲人的评价反映了哥伦布为欧洲殖民者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同时也促进了美洲的发展。 10、学习航海家什么精神?答:敢于冒险、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11、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消极)带来了殖民掠夺、扩张、侵略,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