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_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_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_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_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Spark*亮点

?PC视频用户开始流失,超3成视频用户将转至移动端。

?全天收视时段:PC、平板、手机各占6个,电视优势时段仅占2个!

?周视频观看小时数:PC: 电视: 平板: 手机= 12.6 :9 :8.3 :7.2,跨屏观看趋势明显,不同终端重合用户比例渐增。

?长视频抢占“黄金时间段”,微视频填补碎片化时间,微、中长视频在终端、内容、时段上形成互补。

?PC视频广告在品牌认知度与预购度提升效果好,移动视频广告品牌好感度提升效果更佳。

?核心发现:跨四屏营销组合——电视、PC、平板、智能手机终端对视频用户全天无缝式跨媒介包围覆盖,成最佳定向目标受众的媒介组合。

Trends*趋势

?网络视频自制内容的规模化生产进入栏目化与节目化阶段。

?网络视频不仅仅是电视的补充媒介,未来将成为网台联动的驱动者。

?视频网站应具备全平台直播和多终端覆盖能力,要更趋向于全媒体的覆盖渠道,为电视节目的网络“上星”和网络内容的电视“落地”都创造可能性。

?视频流量越来越大,行业库存随之增多,资源浪费越发严重。

View*观点

陈鹏:带宽增加的呼吁、三网融合的实质性推进、互联网电视的进一步普及,将会为网络视频带来抗拒平台期继续前进的动力。

邓广梼:网络视频广告的主要诱惑在于:“播放时间短”、“噪音少”、“有记忆点”。

张志弘:视频流量越大,广告资源越被浪费,网络视频广告营销售卖模式需调整。

葛承志:视频广告的成本优势将更多体现,原创视频将成为差异化发展的主要手段。陈中:2012视频产业营销亮点:“网台联动”、“网络电视化”、“一云多端”。

黄敏尉:Branded Content将成为视频营销主流。

刘刚:影视剧为占领主阵地的正兵,自制节目为奇兵,奇正结合将成视频营销亮点。王淳:2012年,在影视为王的视频基础上,将有更明细的市场细分。

目录

Ⅰ报告概述 (1)

1 研究背景与宗旨 (1)

2 相关概念与定义 (1)

3 关键发现 (1)

Ⅱ报告正文 (2)

1 中国网络视频产业特征与趋向 (2)

1.1 网络视频版权现状与发展趋势 (2)

1.2 视频内容多元化与差异化发展 (3)

2 中国网络视频营销现状与趋向 (4)

2.1 网络视频广告规模成倍增长 (4)

2.2 网络视频台网联动持续发力 (6)

2.3 网络视频跨媒介整合营销特征与趋向分析 (7)

2.4 网络视频营销模式多元化发展 (9)

3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营销价值分析 (12)

3.1 网络视频用户需求趋向分析 (12)

3.2 网络视频用户网站选择因素分析 (14)

3.3 网络视频用户跨媒介行为趋向 (15)

3.4 网络视频用户视频营销效果分析 (18)

Ⅲ致谢企业简介 (23)

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

Bluebook of China Online Video

Ⅰ报告概述

1 研究背景与宗旨

随着全球互动营销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网络视频作为网络广告增长最快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而中国的网络视频产业,在资金﹑技术﹑市场与内容的充分与积极投入,特别是在网络视频业者不断的提供非常丰富且多样化如电视剧、电影及体育赛事直播等视频内容,创造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网络视频的产业环境。

为了更好地透视国内网络视频产业与网络视频营销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向,DCCI针对网络视频营销的从业者、广告主和广告代理、网络媒体以及网络视频用户等多方角色进行了深度调研,形成了《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

2 相关概念与定义

网络视频用户:指过去半年内观看过在线视频的用户

长视频:播放时长在60分钟以上的网络视频

中视频:播放时长在20分钟~60分钟的网络视频

微视频:播放时长不到20分钟的网络视频

3 关键发现

中国网络视频产业特征与趋向

?2011版权采购正版化发展,版权价格不断飙升,版权购买趋向联盟化发展

?热播剧是视频网站版权竞争最激烈的内容,然而在视频用户与广告主心中,热播剧没有那么“热”

中国网络视频营销现状与趋向

?中国网络视频广告营收规模现状及预判,保持增长态势的网络视频广告规模

?网络视频台网联动持续发力

?网络视频营销未来呈增长趋势,跨媒介整合营销将是主流

?跨媒介整合营销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不同长度视频营销差异:中长视频时间相对固定,可依据“网络视频黄金时间段”有效开展营销活动而微视频终端分布更广、时间更加碎片化,营销模式更为灵活

?相关性高的内容植入式营销与更具视频特性的视频互动式营销渐受关注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营销价值分析

?用户内容需求多样化,网络视频内容跳脱单一娱乐功能,内容影响力与差异化趋势增强

?用户网络视频观看行为向社会化方向移动

?网络视频用户内容导向者多,网站忠诚者少

?热播剧没有那么“热”,对视频用户而言,使用体验更重要

?网络视频不仅仅是电视的补充媒介,未来将成为网台联动的驱动者

?网络视频用户跨屏视频观看趋势愈加明显,不同终端重合用户比例在增长

?电视、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视频用户实现全天近似无缝的跨媒介包围覆盖,是最佳的定向目标受众的媒介组合

?用户跨媒介视频粘性,PC端视频观看时长超过电视,用户访问更频繁、粘性更高;移动视频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各媒介在用户后续行为与品牌效果方面各有所长,网络视频跨媒介整合营销效果更佳

?网络视频跨媒介整合营销性价比高,品牌效果更好

Ⅱ报告正文

1 中国网络视频产业特征与趋向

经过近几年发展初级阶段的积累,网络视频网站已经全面进入发展上升阶段,随着网络视频对传统电视的互补性愈来愈明显,以及受众规模的不断增加,政府政策规范,版权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视频网站营销模式的广告主接受度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网络视频广告营销价值逐渐被广告主认可,在“限娱令”、“限广令”的政策下,广告主将更多的预算投入到网络视频业,网络视频广告营收规模成倍增长;同时,网络视频用户量不断增长,网络视频全面融入网民生活。

1.1网络视频版权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1版权采购正版化发展,版权价格不断飙升,版权购买趋向联盟化发展

用户浏览视频网站观看视频的主要原因仍是满足他们对内容的需求,2011年网络视频正版化的充分发展与版权购买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网络视频趋向大众化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版权采购价格飙升。由于视频版权的总体价格处于高位对于版权采购总体成本的影响,网络视频公司在版权投入方面2012年较2011年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来网络版权价格增长将趋缓。但考虑到优质内容对于流量提升、吸引新用户以及网站品牌提升等方面的影响,优质内容资源的争夺仍将非常激烈,但同时版权市场逐渐趋于理性,版权将呈现结构性分化趋势,网络视频版权购买将趋向联盟化发展。同时,版权分销对视频网站盈利与视频营销也存在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基于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赢利能力的模式探索也是视频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联合采购的出现是不断上涨的版权价格与相对有限的网站购买能力之间博弈的最终结果,2012年联合采购会获得一定规模的发展,视频网站之间有可能形成相对固定的联合采购组合。2012年初始,视频网站结盟消息频出,一方面,优酷土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采取视频分享模式,聚合双方的专业影视节目、自制节目和UGC内容,共享优势资源;另一方面,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三家联合宣布共建“视频内容合作组织”,在版权和播出领域资源互通。无论是合并还是联盟,均具有弱化竞争强化合作的意义,这有利于降低合作方成本,特别是视频版权采购成本,提升视频广告价格和营收。

爱奇艺全国销售运营中心高级总监葛承志表示对于视频网络而言,联合采购始终是一种高成本运营下的“防守型策略”,当前视频网站在影视剧的营销上还难以短时间收回版权购买的成本并实现盈利。联合采购与版权分销对媒体而言会有收入上的提升,但由于各个视频网站在这方面的能力和联合状况最终会形成新的平衡,所以还难说这会对目前网络视频网站的竞争状态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南开大学教师陈鹏认为,版权价格也会随着视频网站的联合博弈和单个网站的抗压能力减弱而有所松动。为了应对版权价格泡沫的挑战,会有两极化的操作日趋频繁。一极将继续沿用联合采购的方式以图降低成本,保有部分热门影片,维护视频总点击量;另一极将会进入上游,投资拍摄或者联合拍摄或者视网联动,以此增加获取优质片源的主动权。这两极竞争趋势的实质都是定价权之争,都是市场中的利益博弈,整合应对和控制上游历来都是定价权之争中的策略。

无论如何,版权是网络视频资源必要的基本条件,版权价格的高涨也驱动了视频网站自制内容的发展,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带动产业变化的正面力量。

●热播剧是视频网站版权竞争最激烈的内容,然而在视频用户与广告主心中,热播剧没有那么“热”

DCCI对网络视频用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1.4%的视频用户一定会看热播剧;同时,调查发现,高清、快速、流畅等用户观看体验因素仍是影响用户选择或放弃视频网站的关键原因;与之相比,热播剧会吸引部分用户访问视频网站,但没有热播剧并不会导致很多用户放弃视频网站(图见下文3.2-网络视频用户网站选择因素分析)。对视频用户而言,热播剧没有那么“热”,使用体验更重要。

同样,广告主对热播剧也没有那么得买账。热播剧可以短期内迅速打响新品牌的知名度;但对相对成熟的品牌而言,广告的目的更多的是保持品牌与用户的沟通,目标受众的精准性与广告在品牌形象提升方面的效果更重要,是否热播剧并不重要。知世?安索帕北京总经理黄敏尉指出,不同类型的广告主对高版权热播剧及长尾资源的营销行为存在较大差异:①把传统的高收视模式转移到视频媒体的广告主热衷于追逐热播剧,与多家广告主以轮播的方式分食热播剧带来的曝光机会,锁定一部热播剧将会有更高的机会重点接触此类热播剧的忠诚用户;②而以reach和frequency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广告主对热播剧的热情较低,对于长尾资源更加认可,只要能极大化覆盖并有效的控制投放的频次,此类广告主更乐于将广告投放在性价比更好的长尾资源上。

尽管如此,未来版权资源仍然是网络视频行业竞争的重点。基金互联网分析师许单单提出未来视频版权可能会有三个趋势:1)联合购买继续,公司之间的合作也会加强,类似土豆和乐视的合作,以及视频网站和传统电视台的合作;2)视频公司和版权公司可能有更深度的合作,比如结盟或者参股;3)版权价格趋于稳定,各网站之间内容也开始稍有差异化。

1.2视频内容多元化与差异化发展

PPTV网络电视市场部高级总监陈中指出2011年网络视频行业经历了资本整合和版权争夺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自身差异化。由于资本市场的整合推动、广告主认同度的提升,网络视频广告市场收入大幅增长,赢利能力也日趋增强。相辅相成的,广告主和与用户对各视频网站提出了更高的内容和运营需求。这不仅向各视频媒体提出了内容运营甚至自制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它们创造了探索差异化经营的空间和可能性。

随着内容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视频网站已经意识到,单纯地购买版权充实内容成本太高,视频网站开始抢夺内容市场,新闻视频、体育视频、视频网站网制剧、自制综艺节目、微视频瞬间遍地开花。乐视网副总裁刘刚认为2012网络视频核心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视频产品量的比拼,即谁拥有的影视剧资源多,谁就能更抓住眼球,占领市场;而另一方面则是以自制微电影和自制栏目作为辅翼,用这些既可以和传统视频平台即电视有差异化的视频表现形式,又可以满足客户和观众个性化的需求。土豆网继2011年初创新提出“娱乐营销”理念,也逐渐形成以“自制剧+定制剧+微电影+自制综艺栏目”为主线的自制内容战略主线。

在带宽与版权费用日益增加的影响下,2012年以影视剧为核心内容的视频网站需要进一步通过整合来降低版权的采购成本,同时视频网站的分类上也会不再走单一路线,有针对性的视频网站也会异军突起,从而满足网友的不同需求。例如,第一视频是细分的网络视频网站,通过聚合民生、娱乐、财经、体育等热点视频新闻,从而锁定不同人群的观看需求;而风行网则是以长视频为主,做专业的电影媒体。

但南开大学教师陈鹏认为,在互联网视频领域,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方法而使众多互联网视频网站各归其位是不

现实的;目标受众范围会大大缩小。短期内网络视频应该向特色化而非专业化发展,有价值的专业化数量有限,但有价值的特色发展空间较大。在各网站的视频内容资源重合率高的情况下,网络视频网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编辑出不同的视频内容组合、内容方阵推荐给用户,并且促进用户与编者一起体验收视的乐趣。

2中国网络视频营销现状与趋向

2.1 网络视频广告规模成倍增长

●2014年网络视频广告营收规模将超过综合门户广告规模,成为最具规模互动营销平台之一。

中国广告细分市场发展环境趋势,搜索引擎在未来3-5年依然引领互联网广告市场发展,网络视频、社会化网络广告规模增幅显著。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14年网络视频广告营收规模将超过综合门户广告规模,成为最具规模互动营销平台之一。

●中国网络视频广告营收规模现状及预判,保持增长态势的网络视频广告规模

互动通控股集团总裁邓广梼认为,就网络视频广告发展而言,虽然美国有学者分析了视频广告营收未达预期的9个原因(包括缺乏透明度、错误的统计标准等),但谁也不能漠视网络视频广告的蓬勃发展态势。对于广告主而言,网络视频广告的主要诱惑在于:“播放时间短”、“噪音少”、“有记忆点”。

首先,网络视频广告的播放时间短,不宜造成用户流失。视频广告的播放时间一般具有固定的时长,基本在12-32秒之间,远远短于传统TVC广告的时间。这样的时长一般不会超过用户的心理承受度,在观看广告的过程中不会引发用户的负面情绪,从而规避了用户流失的风险。

其次,网络视频广告“噪音少”。相对于传统TVC广告而言,网络视频广告可以针对目标受众,采用合适的广告形式与创意内容,进行多维度定向的播放。互联网凭借基于Cookie 的映射功能,能够记录并分析用户的地域、年龄、性别、兴趣、职业,从而对广告定向投放。结合目标受众,视频广告能够控制有效曝光的频次,不会产生无必要的干扰,而电视广告则无法实现这点。

再次,网络视频广告更易增强用户对品牌的记忆点。由于视频广告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完整清晰地传达出品牌的内容,因此更易增加用户对于品牌认知度,加深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有效记忆点。

此外,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视频跨媒介研究对网络视频广告IGRP测评数据发现,视频广告的收视点

成本在大部分行业远低于电视广告,广告性价比高,网络视频可以为广告主提供一套性价较高的视频广告投放方案。

DCCI2011下半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规模为33.8亿元,随着广告主对网络视频广告真正价值的逐渐认可,很多传统广告主更加重视网络广告平台是网络视频广告,广告预算从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其他媒体向网络视频转移,未来几年内网络视频平台广告保持增长态势。

同时数据显示,网络视频广告营收规模在网络广告营收规模中占比持续增长,预计在2012年底网络视频广告营收规模将占网络广告总营收的12.9%,网络视频广告营销将成为网络广告营销的重要模式之一。

2.2网络视频与电视互动模式从补点发展为联动“限娱令”、“大事件”将助长2012视频营销

网络视频刚刚兴起时,更多的被作为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补点媒介,电视节目、电视广告被直接转移到网络视频上播放。随着网络视频用户增长、网络视频内容与产业模式发展,网络视频的价值逐渐被用户、广告主、版权方、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认可,网络视频与电视的互动模式从补点模式发展为台网联动模式。内容方面,节目内容从单一的影视剧发展为影视、综艺、体育、访谈类节目等多元化内容;播放形式方面,从电视台向网络视频的节目播出的单向传递,到用户通过网络视频不仅仅观看内容播出,还可以边聊边看、网络视频相关自制节目、台前幕后相关爆料等多种互动内容;效果方面,通过资源与受众的互补、时段分隔、地点互补,扩大节目内容本身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有效延长内容的传播生命周期,同时通过网络视频与电视跨媒介整合营销将有效提升品牌广告的有效曝光频次与品牌记忆效果。

DCCI2011年分别对英超受众、快乐女声受众用户行为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体育赛事还是娱乐节目,网络视频逐渐成为受众的首选媒介;“限娱令”与“大事件”助长2012网络视频营销。台网联动跨媒介方式将网络视频、电视不同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与聚合力量驱动2011网络视频的蓬勃发展。主流视频网站在台网联动方面动作频频,例如PPTV网络电视联手湖南卫视独家打造的快女真人秀24小时互动节目,将真人秀与传统选秀节目互相结合,将可伶可俐产品形象植入“爱的加油”这一真人秀环节,共同推广快女真人秀与可伶可俐产品,最终实现品宣战略的双赢。PPTV此次为可伶可俐度身定制的电视+线上互联网+线下活动,为广告主实现一次性跨媒介品牌的整体推算,通过台网联合横跨传统媒体、线上媒体,将品牌的传播范围实现几何扩散。

2012年随着广电总局“限广令”、“限娱令”的全面实施以及版权费用的高涨,为网络视频台网联动进一步合作发展带来契机。“限广令”使得电视广告播出时间被压缩、广告数量下降,导致一部分电视广告预算转移至网络视频;“限娱令”使得电视娱乐节目数量锐减,促使电视台、电视制作单位与视频网站合作通过网络视频播放娱乐节目。在此背景下,“限广令”与“限娱令”进一步促进了台网联动。同时高额版权费用给视频网站带来的成本压力,促进视频网站在通过联合购买、版权分销的措施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也推动视频网站提高原创能力,推出自制影视剧、自制娱乐节目,反向传递给电视台。使得网络视频与电视的互动关系由传统媒体占主导的台网联动模式逐渐转向网络视频为主导的网台联动模式,对网络视频自制内容的规模化生产进入了栏目化与节目化阶段。

PPTV网络电视的陈中认为随着网络终端设备的发展,用户和广告主正在全面接受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多种终端覆盖用户网络视频收视的时间碎片,使触媒渠道体现为“一云多端”。视频网站应具备全平台直播和多终端的覆盖能力,从技术实现和受众覆盖而言,要更趋向于全媒体的覆盖渠道,为电视节目的网络“上星”和网络内容的电视“落地”都创造可能性。

2.3 网络视频跨媒介整合营销特征与趋向分析

●网络视频营销未来呈增长趋势,跨媒介整合营销将是主流

DCCI对品牌广告主、广告代理商与网络视频网站访谈结果显示,网络视频广告开始逐渐受到广告客户与广告公司的重视,网络视频广告的投放量开始大幅的攀升,特别是网络视频前贴片广告,更被许多品牌广告主及广告代理商当做电视广告的替代或补充性媒体。目前品牌广告主的广告预算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大量广告预算在转移至网络视频。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视频跨媒介测评数据显示,从单个Campaign而言,网络视频广告受众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受众是电视渠道未能覆盖的。而广告主广告营销的基本原则是追踪目标用户,以多种方式全方位覆盖目标受

众。可见,随着广告主对网络视频营销价值的不断认可以及网络视频台网联动的持续性发展,网络视频精准营销与跨媒介整合营销将是主流。

●跨媒介整合营销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尽管品牌广告主已经开始积极与广告公司探讨网络视频广告的投资效益﹑评量方法及与电视广告的差异与整合。但是,国内视频广告市场甚至全球视频广告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真正价值未被完全挖掘,甚至被低估,从评量标准﹑广告规格﹑技术形式等方面,尚未有成熟且一致性的规范与指导方针,对于网络视频广告的推动与发展造成相当程度的阻碍。网络视频跨媒介整合营销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多屏联动为跨媒介整合营销提供了终端上的可能性,但依然缺乏整合内容资源的数据库平台,不同终端不同媒介用户数据、网站资源、营销数据等彼此断裂。各媒介的用户即有重合也有互补,不同媒介在用户那是关联的,但是在营销业者这里却是割裂的。这导致品牌广告主、广告公司跨媒介整合营销实际投放时,在媒介选择、营销计划、广告投放、频次控制、效果评估各个阶段中都无法有效将各个媒介真正的整合在一起。目前,基于非同源数据的跨媒介整合研究有较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营销业者在实施整合营销时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但未来开放与整合的数据库平台是实现跨媒介整合营销的关键。

其次,品牌广告主在网络视频的预算在增长,传统媒体的预算在向视频转移,但跨媒介整合营销中预算分配仍是基于感性的经验认知,缺乏科学统一的预算分配模型作为依据。在电视广告和网络视频广告之间怎样进行预算分配,如何做到最优,是目前品牌广告主与广告公司在跨媒介整合营销时最为关心的问题。

再次,网络视频流量越大,广告资源越被浪费,网络视频广告营销售卖模式需调整。前贴片广告依然是品牌广告主最为关注并且使用最多的视频广告形式,贴片广告售卖更多的是以剧场模式在售卖。在视频流量很高时,很容易导致单一独立用户视频广告曝光过度。对整个视频行业而言,流量越来越大,会导致行业产生很多库存,使得更多的视频资源被浪费。基于此,安吉斯媒体集团中国首席数字官张志弘提出,一支长达一到两小时的电影或一部30分钟以上的电视剧,最多只有两支15秒的前贴片广告。在目前网络视频广告开始受到广告客户肯定与开始准备加大投资之际,应该以增加能够接受更多视频广告秒数,来做为提升广告收入,并且能够接受更多广告客户投放的方式来改善。

但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对视频广告的长度容忍时间有限,从视频用户观看行为来看,相同属性的视频用户在对网络视频特别是长视频的观看时间段与观看地点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电视更类似的长视频存在着“黄金时间段”。网络视频广告,特别是前贴片广告可改变营销模式,根据目标受众的“网络视频黄金时间段”来有针对性的投放。

最后,对于品牌广告主、广告公司以及网络视频网站极为需要的是,能够建立一套横跨电视、PC互联网视频、移动互联网视频的同源样本的媒体收视与广告效果监测平台。广告主需要及时了解不同媒体综合营销效果:①不同媒体受众的重合度;②根据重合度和广告效果提升,进一步优化不同媒体的预算分配;③不同媒体上广告曝光频次与曝光效果。要实现跨媒介营销效果监测,则需构建一套稳定的跨媒介同源样本,此为广告主迫切需求。在黄敏尉看来,网络视频跨媒介整合营销将会成为2012年广告主及代理商关注的重心,若能有一个成熟可信的跨屏策划及评估工具,将刺激视频媒体广告投入的再次爆发。

2.4 网络视频营销模式多元化发展

广告主广告营销的基本原则是追踪目标用户,以多种方式全方位覆盖目标受众,随着广告主对网络视频营销价值的不断认可以及网络视频台网联动的持续性发展,网络视频精准营销与跨媒介整合营销将是主流,视频网站应积极构建相应技术及数据,以对未来发展。同时,具有网络视频特色的营销模式是广告主/代理的选择倾向,目前视频营销产品中,具有视频特色的营销产品主要有贴片广告、植入营销、以及具有视频特性的视频互动营销等,它们构成了目前视频广告的主流,也是众多广告主/代理公司选择视频营销的理由之一,但现有的视频营销产品仍未真正体现视频特色营销价值,这是目前业内在主动思考的问题,也是广告主/代理公司期盼的结果。视频营销特色形式价值如何区别于其它的网络视频营销模式,应以何种形式展现仍需业界的探索。

对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而言,基于影视剧的贴片广告是目前视频营销的主流模式,但并不代表视频营销的真正价值。爱奇艺全国销售运营中心高级总监葛承志指出从收入结构上看,贴片广告依然是视频网站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植入营销是亮点,依托于网络视频媒体自制内容的成熟而发展,微视频、视频网站自制剧、自制综艺节目都是很好的植入营销载体;互动式视频广告是贴片广告的延展与增值。也是网络视频媒体唯一区别于其他互联网媒体、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差异。始终是网络视频媒体的发展主流;而大事件营销则是网络媒体普遍的营销手段,2012年是奥运年,事件营销会有较大的发展。

●不同长度视频营销差异:中长视频时间相对固定,可依据“网络视频黄金时间段”有效开展营销活动;而微视

频终端分布更广、时间更加碎片化,营销模式更为灵活

DCCI2011年底网络视频用户调查数据显示,微视频逐渐成为视频用户关注热点,81.5%的网络视频用户观看过微视频,更有近六成的网络视频用户经常观看微视频。微视频与中长视频特别是影视剧视频在终端、内容、时段上形成互补。

从使用终端来看,视频用户在使用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时更多的观看微视频,未来用户也更期望更多的使用移动设备来观看,微视频更多的填补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较为贴切。而从视频内容角度,长视频主要以影视剧、综艺节目为主,内容上与电视的一致性更高,在营销模式上也更类似与电视,主要是以贴片广告为主;中视频内容相较长视频更为丰富,体育赛事、综艺节目、资讯视频等更聚焦于热点,传播性与台网联动性更强,营销模式上贴片广告、赞助营销、植入营销;而微视频内容涵盖微电影、恶搞剧、综艺节目、新闻资讯及评论、广告片等多种类型,内容时效性与娱乐性更强,很利于及时互动与分享,在营销模式上品牌植入营销最为合适,品牌能够通过微视频与用户互动,作更深入的沟通。

陈鹏认为长视频、中视频与微视频可看做大餐、正餐或快餐、零食,家庭聚会的大餐往往用餐时间较长,正餐或者快餐时间就短了很多,而零食是需要时间最短的,但却是可以连续不断的。在通常情况下,视频越长,越适合大屏幕媒介观赏,视频时长居中则既可用大屏幕也可以用中小屏幕观看,微视频则适合用小屏幕在零星时间随时收看。受众使用媒介的场合不同、时机不同都会产生差异化的效果。在视频营销时需要在不同内容、不同终端、不同受众、不同使用场合与时机等多种要素间有效组合,方可达到较好的营销效果。

●相关性高的内容植入式营销与更具视频特性的视频互动式营销渐受关注

从视频用户角度,DCCI调研发现,用户更喜欢有创意的、需要的、与视频内容结合好的、用户自主性强的以及与用户基本属性相匹配的视频广告;可见网络视频营销的精准性与相关性很重要(内容、需求等)。网络视频营销也在从前贴片等单一展示类广告向内容植入式广告与视频互动营销广告转变。

如爱奇艺推出情感交友自制综艺栏目《浪漫满车》,在节目中通过企业冠名、企业专场、植入体现等方式,结合百度优势资源跨平台整合推广,满足用户分享与互动的心理,提升品牌知名度、关注度,促进产品曝光、影响购买决策,最大化品牌传播效果。除了内容植入营销外,还与百度联合线上线下资源联动推广,满足用户分享与沟通的心理,最大化传播品牌。

而土豆网与屈臣氏优大奖合作,采取网络真人秀的形式,在整个活动中巧妙植入“屈臣氏”各种品牌元素以及“绚出美丽”的品牌口号,达到潜移默化的话题传播效果,有效提高网友对屈臣氏的品牌美誉度。同时,与土豆网旗舰偶像剧《爱啊哎呀,我愿意》进行联合营销,利用明星效应和合作媒体联合炒作,将活动影响力极大化。

同时,广告主与广告代理公司表示2012年他们将在贴片广告之外,继续扩展植入式广告、事件营销以及与视频网站自制内容相结合或为广告主量身定制的植入式广告,整合视频营销资源共同推广品牌及产品。

3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营销价值分析

3.1 网络视频用户需求趋向分析

●用户内容需求多样化,网络视频内容跳脱单一娱乐功能,内容影响力与差异化趋势增强

用户对网络视频内容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2012年新闻资讯类视频在用户会观看的视频类型中居首位,同时数据显示纪录片类、财经类、历史人文类、学习培训类等网络视频使用率增加。可见,网络视频内容跳脱单一娱乐功能,从娱乐到工作、学习逐渐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视频内容影响力与差异化在不断增强,这就需要网络视频网站在聚合内容资源的同时,还要重视聚焦差异化的视频内容及视频资源表现形式,在满足广告主与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的同时,凝聚核心内容资源增强用户粘性与忠诚度,提升网站核心竞争力。

●用户网络视频观看行为向社会化方向移动

在行为方面,DCCI网络视频用户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化网络下,网络视频用户在观看视频时更容易受他人影响,也更乐于通过社会化平台分享视频观看感受;网络视频用户在社会化平台分享视频、通过社会化平台观看视频;用户行为在向社会化方向移动,网络视频网站也需向社会化方向开放发展。

例如,第一视频网以新闻视频为核心,涵盖社会、财经、体育、娱乐、时尚等全方位的内容频道,聚合国际国内热闻与百姓身边故事,通过不同视角和丰富有趣的互动播放方式,将全面真实的视频新闻与资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用户。

3.2 网络视频用户网站选择因素分析

●网络视频用户内容导向者多,网站忠诚者少

网络视频用户更多的根据关注的视频内容选择视频网站来观看,而非在固定的视频网站来观看视频;可见,网络视频用户内容导向者多,网站忠诚者少;受众价值的凝聚是视频网站精准营销发展的未来,差异化内容优势、优化用户体验,增加网络视频用户粘性与忠诚度仍是视频网站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热播剧没有那么“热”,对视频用户而言,使用体验更重要

由于视频用户普遍缺乏忠诚度,视频网站不得不耗费巨资去购买热播剧以吸引用户,网络视频网站的内容成本不断上涨。可是视频用户买账么?DCCI对网络视频用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1.4%的视频用户一定会看热播剧;同时,调查发现,高清、快速、流畅等用户观看体验因素仍是影响用户选择或放弃视频网站的关键原因;与之相比,热播剧会吸引部分用户访问视频网站,但没有热播剧并不会导致很多用户放弃视频网站。可见,热播剧没有那么“热”,对视频用户而言,使用体验更重要。

3.3网络视频用户跨媒介行为趋向

●网络视频不仅仅是电视的补充媒介,未来将成为网台联动的驱动者

DCCI2011年底网络视频用户调查数据显示,网络视频用户更多的通过网络视频而非电视或电影院来观看电视节目与电影,网络视频与电视互补可有效覆盖更多受众;同时,网络视频用户在观看电视时会通过网络视频多次观看喜欢的内容、会通过网络视频看更完整的视频。从受众覆盖角度来看,网络视频是电视的互补媒介,通过网络视频可以覆盖到更多的目标受众;但从用户行为角度来看,网络视频延伸了电视节目的时间、内容与互动性,使得视频的黄金传播时间周期更长、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与电视台的联合互动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得广告主可以通过台网联动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性。可见,网络视频已经从电视的补充媒介,逐渐发展为台网联动的合作者,未来更会成为网台联动的驱动者。

●网络视频用户跨屏视频观看趋势愈加明显,不同终端重合用户比例在增长

目前,PC仍是用户观看网络视频的主要终端,但在未来观看PC端网络视频的比例在下降,近三成视频用户未来可能不再通过PC互联网观看网络视频;同时,移动视频的观看比例在增长,分别有三成以上视频用户会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观看网络视频。网络视频用户跨屏视频观看趋势愈加明显,不同终端重合用户比例在增长,为网络视频跨媒介整合营销提供良好的营销环境。

●电视、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视频用户实现全天无缝跨媒介包围覆盖,是最佳定向目标受众的媒介组合

通过对网络视频用户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对在不同终端上观看网络视频的分析发现,电视、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视频用户实现全天近似无缝的跨媒介包围覆盖,是最佳的定向目标受众的媒介组合。网络视频多屏联动与跨媒介整合营销可以实现视频内容有效传播与营销通路的效率。

●用户跨媒介视频粘性,PC端视频观看时长超过电视,用户访问更频繁、粘性更高;移动视频潜力不容小觑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据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短短的四个月间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与此同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也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一个时期的发展低潮之后,正在开始回暖。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网络业的发展遭遇了一段时期的低潮,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互联网业正在走向复苏,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三大门户网站业绩优良 近日,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分别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报显示,它提前实现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全面盈利,盈利额度达到11.2万美元。11月5日,新浪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上季度新浪的净营业收入达到1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达历史最高值;按试算额计算,新浪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24.1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亏损290万美元。11月6日,网易公布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网易收入总额达到744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93.3%,营业利润达310万美元,毛利率达67.6%,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往网站大面积亏损相比,如此良好的业绩说明互联网正在回暖。 由于业绩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标志性代表,新浪、搜狐、

网易的股票一片飘红,大幅上涨。与一年前一些公司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的尴尬处境相比,今日的风光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国内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受到追捧,说明了国内互联业的发展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它们已经从过去纳股中的边缘状态、边缘待遇变成比较中心的状态了。 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 今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信息化应用进展迅猛,互联网开始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进行广泛的、实质性的渗透。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推进,使原来“不食人间烟火”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也使互联网找到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焕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对此,中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了全面复苏。 他认为,之所以说现在的复苏不是一些企业的复苏,而是全面的复苏,是因为过去中国的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本来就不多,有一个对历史欠账回补的过程。在企业层面,网络经济高潮到来时,启发了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让他们认识到了网络经济的重要。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整个IT产业,包括互联网业,都回到了基本面,回归到了一个在正常经济活动下的一个正常产业。 据估计,全球500强等世界大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提前支出了1000亿美元,现在还处于消化投资阶段。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互联网业由于本身发展水平所限,非理性成分和泡沫成分都不是那么大,或者根本就没有产生太大的泡沫。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企业开始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这两股力量反而成为比较强劲的推动互联网复苏的力量。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亮丽的IT市场之一。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第一章:调查介绍: 一、调查方法 (一)网民个人调查 1.1调查总体 中国有住宅固定(家庭、小灵通、宿舍)或者手机的6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样本规模 用户调查总体样本3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用户、手机用户各15,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总体细分 调查总体划分如下:

子总体A:被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宿舍覆盖用户+其他宿舍覆盖用户】; 子总体B:被手机覆盖人群; 子总体C: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重合处为子总体C】,C=A∩B。 1.2抽样方式 CNNIC针对子总体A、B、C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用双重抽样框方式进行调研。采用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调查子总体A。采用的第二个抽样框是移动,调查子总体B。 对于固定覆盖群体,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方式。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根据该城市固定住宅覆盖的6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对于手机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省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样本分配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个地市州的住宅被抽中的机会近似相同,使住宅多的局号被抽中的机会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住宅的抽取按以下步骤进行: 手机群体调研方式是,在每个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机局号;结合每个地市州的有效样本量,生成一定数量的四位随机数,与每个地市州的手机局号相结合,构成库(局号+4位随机数);对所生成的库进行随机排序;拨打访问随机排序后的库。固定群体调研方式与手机群体相似,同样是生成随机数与局号组成,拨打访问这些。但为了不重复抽样,此处只访问住宅固定。 1.3调查方式

国内IDC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课程名称:国内IDC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题目名称: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容忽视学生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工程10信息一班 学号:21031001039 学生姓名:许朝鑫 指导教师:王彦明

数据中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功能,是企业IT的物理载体。为什么说是物理载体?一个数据中心涉及到企业服务器,涉及到存储,涉及到网络、涉及到系统管理软件,甚至包括IT运维服务都在数据中心,所以数据中心是一个企业的物理载体,尤其在服务器,运维服务、网络是投入最大的部分。2000年的市场规模达到103亿。 国内数据中心的状态,基于630个样本,真正建设成为数据中心的占14.4%,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小的。这14.4%的数据中心所处的状态不一样,很多数据中心成为存储或者计算中心,在后续演化过程中处在较低的阶段。目前正在建设的有12%,规划阶段的8%,两到三年建的是14.4%,暂时没有计划还有3Array%.数据中心在我们国家刚刚起步。 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有一个统计数据,达到100万-500万的34%,500万-1000万的11.7%,2000万以上的有Array.6%.整体来看,我们国家数据中心可以总结一句话,刚刚起步,同时数据中心以很高的速度在增长。 第二部分,作为建设数据中心最早的企业的建设状况怎么样。 这张图比较有意思,国内数据中心大型企业数据中心,按照年份做的统计,1ArrayArrayArray年以前有22%,1ArrayArrayArray年和2000年有44%,这一波主要集中在政府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在2002、2003年的时候呈现第二步,主要集中在银行和电信的企业。到2006年到2007年对三步数据中心的高潮即将到来,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国内传统的大型企业,正在开始筹划建设数据中心。 作为一个大型的企业数据中心,比刚才普查数据大得多,一个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累计投入达到10亿的达到34%。累加起来超过50亿的接近于44%,规模数据比较大。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超过5亿的数量非常多。数据中心对企业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承担着很多处理功能,同时还有很大的资金投入,我们对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如何产生绩效,其实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 探讨第二个问题,右边这张图是有关于数据中心的规模,5000名以上有17%,3000到5000的有11%,1000平米以上达到50%多,所以这个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一个数据中心的运维人数,我们也做了一个统计,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的运维人数还是不足的,尤其在数据大集中之后这个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跟国内非常大的银行的数据中心沟通,作为依托为什么在国内很难实施?作为一个美国银行,他们有3000人运维,如果一个人承担多个职位,数据实现大集中之后,人员并没有在全国各地集中到北京来,会产生一个倒挂的状态。在专业人员数量以及管理和组织其实并没有跟上技术集中的步伐。 再看一下数据中心管理的成熟度。成熟度的标准我们按照考虑,五个等级的成熟度,很多企业,除了像政府和金融行业发展比较好以外,更多企业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其实管理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国内管理水平还是相对比较弱。 从基础设施来看,沿用国家电信级数据中心的标准,叫TIA-Array42标准,有四个等级,会有严格要求。我们调查之后发现,国内大部分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相当薄弱,56%的数据中心,经过我们粗略地评估,最多算Tier2这个级别。简单用一个标准来看,比如Tier3或者Tier4的时候会要求双通信,Tier4的时候会要求双电路供电,而且要求双并电所出来的供电,很多国内的企业做不到这一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 来源:网信上海 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持续高涨,移动智能终端形态更丰富,移动应用数量和下载量同步增长,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融资规模下滑…… 6.24日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诸多特点。 5大发展概况 报告从5个方面梳理了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概况: 1、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持续高涨 3、移动智能终端形态更丰富 4、移动应用数量和下载量同步增长 5、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融资规模下滑 4大特点 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4大特点: 1、智能驱动,核心技术创新牵引作用突出; 2、“下沉”“出海”“转型”,创造新增长点; 3、立法、监管力度空前,移动空间安全秩序持续改善; 4、移动网络生态向好,助推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 6大发展趋势 报告预测,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将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更生动地展现智能时代、5G时代的活力,凸显价值理念的引领,有6大发展趋势: 1、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移动互联网活力 2、工业互联网建设将加速市场结构变化 3、5G商用落地将创造更多新机遇 4、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结合推动爆发式增长 5、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普惠更广泛民众

6、价值理念的引领作用将在移动网络空间凸显 下面一起来看下《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详细内容

◆社交类应用格局已松动 从《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到,2018年社交领域在3个方面发生了较突出的变化: ?在熟人社交领域,腾讯产品成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并开始转型升级; ?陌生人社交领域则不断有新入局者,在垂直、细分领域寻找增长点; ?更为突出的是,抖音、快手等以“短视频+算法推送+移动社交”的属性,在腾讯、微博等分别主导的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外开辟了一条“新赛道”,在2018年取得爆发式增长。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社交类应用稳固的格局开始松动 《发展报告》指出,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熟人社交格局不会有所改变,但在陌生人社交领域,以及新技术领域,仍然有很多机会留给创业者,合规发展是未来社交应用生存发展的根本。 ◆不守规则的“代价”显著提高 2018年,我国移动舆论场传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发展报告》认为,一方面,跨媒介传播环境下舆情演变愈发碎片化。 以移动短视频和网络社群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在移动舆论演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媒介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也导致舆情演变愈发碎片化,参与其中的个体,在分散化、圈层化传播的有限视野中,受到的情绪感染相对强烈,随众性也更强。一旦媒介过分强调信息的快捷性而忽视准确性,极易加剧公共舆论的“盲从”。 另一方面,现代规则意识已成社交媒体舆论争议中的制高点。 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背景下,主流网民群体崇尚法律权责和公共秩序,对社会法治和规则意识认同度逐步提高。新一代青年人的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公共意识较强,并积极参与舆论场中的表达。 可以看到,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因不守规则而被曝光和谴责的“代价”显著提高,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规则文明在移动舆论场的弘扬,无疑有助于现代社会的有序运转。 ◆“出海”主打本土发力娱乐 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资本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加快了全球化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增长势头趋缓。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此外,我国家庭电脑上网宽带网民规模为3.92亿,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比例为98.9%,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总结过去五年中国网民增长情况,从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9000万。在2011年,这一增长势头出现减缓迹象。 图1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当前互联网在全民中的普及率不到四成,网民增长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但是考虑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种种因素,目前我国居民中具备上网条件和技能的人已经基本转化为网民,接下来网民规模增长的难度加大。 年龄方面,过去五年内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接近高位,未来在这一人群的提升空间有限;而50岁以上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变化幅度很小;30-39岁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逐步攀升,目前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网民增长的主要群体。

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过去五年内高中学历人群的渗透率增长最为明显,2011年网民比重也已经超过九成,达到90.9%;而在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中,互联网 渗透率增长始终缓慢。总之,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未来中国整体网民规模的增速会进入平台期。 由此可见,降低互联网接入和使用门槛,鼓励高龄人群、低学历人群等新技术的晚期接受者尝试使用互联网工具,将是下一阶段推动我国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条件。2011年,我国政府扎实推进通信业转型发展,在互联网方面,积极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截至2011年11月,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5亿户,3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县城和大部分乡镇,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备为互联网深入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1中国手机网民剖析:手机微博增长最快 DoNews 1月16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6日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 以下为2011年中国手机网民结构及应用详情: (一)性别结构 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近六成,达到58.1%,比女性高出16.2个百分点,大于整体网民的男女比例之差,显示出我国男性手机上网使用率明显高于女性的特点。与2010年相比,男性手机网民占比还略有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支行机房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德江支行机房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 一、机房楼板荷载值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值,即不低于B级(3.0kn/m2)标准。机房地板要求高架地板承重:点荷重(压强)1000-1200kg/m2,地板使用防静电材料,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二、开发室、开发测试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 3.5~4m计算。 三、两个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 1.2m, 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四、机房的温、湿度23±2℃,最佳温度为恒温为21度;湿度45%~65%, 最佳湿度为恒湿为53%,温度变化率<5℃/h并不得结露<10℃/h并不得结露。 五、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六、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 七、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八、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九、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

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mm/s2。 十、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十一、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 4.5m 以上。通道所经过的门高应大于3m。 十二、机房内应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200~350mm。地板开孔要求每个机柜至少配一块带边孔(30cmx20cm以上)的地板,以备设备走线。 十三、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一)、室内总送风量的5%;(二)、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h;(三)、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十四、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20%~30%的余量。 (一)供电电源质量分级: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5+7-13;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2±0.5±1;电压波形畸变率(%)3~55~88~10;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0~44~200200~1500。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展、升级等可能性,并有预留备用容量。机房宜由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 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子计算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TN-S或TN-C-S系统。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20%。单相: 220V(198V~232V),频率 50Hz ±0.5Hz。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

浅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浅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摘要】对移动互联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展望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竞争压力,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出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产业融合、智能终端、电子商务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是一场比赛,那么移动互联网就是下半场,而且规则与上半场并不相同。适应新的规则,方可占得先机,生存下来;因循守旧,不适应新规则,就会被淘汰。 目前传统“科技大佬”的根基已动摇,移动互联网给了新厂商更多机会去开辟新市场。以前行业领头羊可以10年、20年不考虑转型,也不用担心被超越。可现在幸福时光越来越短,如果三年中不做出任何变化,就已经开始落后。 一、产业融合竞争正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正是产业融合的首要产物。移动互联网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网络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应用与内容的融合。网络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基础,终端的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保障,移动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业务融合和内容融合,这必然会催生出许多新的应用模式。手机支付、电子阅读、移动商店都成为了新的业务布局点。“我们是搞电信的,但现在正在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好多可能并不是传统的电信业。比如手机支付,它是金融业;比如手机音乐,它是娱乐业;还有手机报,是出版业或者媒体传播。”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这样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非只有互联网企业是弄潮儿,很多传统产业也在创造新的历史,甚至已在引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好案例。出租车行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升级,效率得以提高,对解决“客人打不到车,司机却在路上空驶”的难题有很大的帮助。去年,KPCB 合伙人在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出租车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还提到了一款叫Uber的应用。报告写道:“以前通过排队等着打车,现在通过Uber等服务,只需用手机发一条打车请求,一辆车就会开到你面前。”国内现在也有不少类似的不错应用,比如嘀嘀打车、摇摇租车、易到用车。因为能帮助客人更好地叫到车,同时让出租车司机降低空驶,提高收入,这些应用正在迅速普及。因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不再是单纯的所谓“虚拟经济”,它与实体产业的结合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可以催生出很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未来,这种融合将进一步加速。 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最大领域是电子商务。虽然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网络购物依然迅猛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网购用户已达2.42亿,同比增长24.8%;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万亿,同比增长64%。同时,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在移动终端购物与支付,来自PC端的流量下降,这也逼迫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加速在移动端的布局。艾瑞报告预测,未来几年,移动购物将高速增长,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主要推力,到2014年,移动购物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细分行业。未来,除了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医疗、金融等各类传统产业都可以有很好的结合,中国移动互联网只有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才能在可见的未来找到

【9A文】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IT运维总体架构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IT运维总体架构方案

目录 一、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原则 (3) 二、运维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 (4) 1.运维服务制度和流程 (4) 2.运维服务组织和队伍 (5) 3.运维服务工作流程 (5) 4.运维技术服务平台 (5) 三、运维的范围 (5) 1.全国集中的核心应用系统 (5) 2.分行部署的核心应用系统 (6) 3.分行自建系统 (6) 四、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 (6) 1.运维管理制度建设 (6) 2.运维技术服务平台 (7) (1)整合分行IT监控平台 (7) (2)运维事件响应中心 (7) (3)运维服务管理系统 (7) (4)运维知识库建设 (8) (5)运维辅助分析系统 (8) 3.运行维护管理流程 (8) (1)事件管理 (9) (2)问题管理 (9) (3)变更管理 (10) (4)配置管理 (11) 4.运维项目管理流程 (11) 5.运维知识库系统 (12) 6.运行维护队伍建设 (13) 7.运行维护制度建立 (13)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IT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应包含运维服务制度、流程、组织、队伍、技术和对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人民银行的业务特色,整合运维服务资源,规范运维行为,确保服务质效,形成统一管理、集约高效的一体化运维体系,从而保障人民银行数据集中条件下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持续运行。 一、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原则 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完善的运维服务制度、流程为基础。为保障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规范,确定各项运维活动的标准流程和相关岗位设置等,使运维人员在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和约束下协同操作。 二是以先进、成熟的运维管理平台为手段。通过建立统一、集成、开放并可扩展的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运维事件的全面采集、及时处理与合理分析,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率。 三是以高素质的运维服务队伍为保障。运维服务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运维服务人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运维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和工具,做好各项运维工作。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历史

移动互联网十年,中国第一代创业公司现况如何? 要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历史,就不得不从诺基亚说起。 几天前,诺基亚X在京东上开启首轮抢购,仅20分钟便已售罄。这久未见到的辉煌让众多诺粉激动得泪流满面。在诺基亚的全胜时代,这点销量谁在意呢?看着诺基亚这位塞班时代的创建者,也是移动互联网软硬件产业链上最后一个没从塞班加入安卓系统的公司终于被安卓招安,我们不禁感叹,“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移动互联网从塞班时代进入安卓时代,不止诺基亚老去,还有一批中国最早成立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能抓住安卓的机会,被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甩在身后。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腿脚跑得快的公司,转入了安卓的快车道。 在IT行业,十年是个分水岭。中国移动互联网从2004年兴起至今已有十年,这些已经成立近10年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去哪儿了?准备好炸鸡和啤酒,纸钱和香炉,庆祝或祭奠,盘点下最早一批移动互联网各个公司的现状便知。 易查:远走海外的搜索明星 谈及手机搜索,不得不说手机搜索引擎的鼻祖易查。易查搜索被业内认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个手机搜索引擎。易查成立于2004年2月,在2007年鼎

盛时期,易查手机搜索的市场份额达57%,超过了百度和谷歌市场份额之和。2008年,易查搜索以47.6的比例位居手机用户最常使用的WAP搜索引擎首位。 搜索是一块肥肉,每个人都在看着。当百度、搜狗等众多巨头在互联领域密集“圈地”,扛起转型移动终端搜索领域大旗时,市场空间被挤压的易查最终让出巨大的中国市场,远走日本。2009年,有传闻说易查要上市了,结果是“狼来了”;2011年,听说易查已在日本启动上市,最后不了了之。最近一段时间,看到易查偶尔被一些媒体提起,不禁唏嘘,沧海桑田,在中国,它已经跌出手机搜索的主流市场。 喜欢跟着潮流的人,往往会被潮流淹没。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十年间,占着手机搜索这个坑,虽然巨头虎视眈眈,但易查是有机会做大的,可惜的是它没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总想赶上每一轮互联网的热点,本地化服务、移动支付、 O2O……这些正是今天BAT想构建的平台体系。 创业公司想法多,做得多,是致命伤。 3G门户:跌宕起伏的上市梦 2013年底,久邦数码登陆纳斯达克。不少人疑惑,久邦数码是谁?大多数人可能没听过久邦,但说起这家公司旗下的早期业务——2004年上线的“3G门户”,不少人就熟悉了。这是一家塞班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也是中国最早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在2G时代曾以免费的3G门户业务为生,在塞班时代推出“类微信”的超级客户端,在苹果手机盛行时选择了安卓平台做开发。时至今日,那会儿同行的创业公司差不多都死掉了,3G门户算是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第一代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 比起第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其他创业公司,3G门户的发展可算跌宕起伏。在塞班时代迎来短暂辉煌,之后想法超前却一直微利,甚至曾几近倒闭。除了其所在的媒体行业受新媒体冲击外,根本的原因是3G门户那时还没有找到最核心的业务,在营收方面也还靠着门户网站及阅读业务支撑,并没有亮眼的营收表现。现在随便打开一个安卓应用市场,在阅读与新闻分类的热门应用中均很难找到 3G门户的APP。 直至2013年3G门户的母公司久邦数码上市,这家老牌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又走进人们视野。有意思的是,久邦数码上市最主要的筹码并不是九年前声名鹊起的“移动互联网第一门户”,而是2010年开发的手机桌面产品GO桌面。根据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年度报告:团购电商微博很红 “团购”“电商”“微博”这些整天刺激着我们眼球的行业到底发展得如何?1月16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给出了相对清晰的答案。 中国网民突破5亿 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新增网民5580万,总体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与往年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开始进入平台期。从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9000万。在2011年,这一增长势头出现减缓迹象。报告分析认为,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造成中国网民增速的放缓。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和3G网络的飞速发展,手机终端上网的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来源中的新亮点。 根据报告显示,2011年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3.4%,比2010年底降低5个百分点,手机上升至69.3%,笔记本电脑也略增至46.8%。随着台式电脑使用率走低,手机终端的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 微博结束爆发式增长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分析微博在2011年内的增长情况,其用户的爆发出现在上半年,到下半年用户增速回落至28.2%,可见在微博使用率步入高位后,已经结束了爆发式的增长。 对于未来微博的走向,报告指出未来微博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首先,由于不同门户发展微博平台的战略意图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当前微博的发展道路较为多元,各大门户均根据自身优势,为微博赋予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其突出表现便是微博社交网络功能和社会化媒体功能的侧重;其次,微博盈利模式较为模糊,目前发展情况较好、同时对微博寄予较大盈利期望的网站已经开始尝试多方面盈利模式;最后,

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协议-标准版

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协议 甲方:乙方: 电话:电话: 地址:地址: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服务外包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合作在园区开展IDC数据中心快速部署及商业化运营,发掘潜在机会,在商务领域中实现各自的目标。 鉴于: 甲方具有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专业技术团队资源。 乙方拥有智慧服务外包平台、服务提供和市场开拓能力。 甲、乙双方就IDC数据中心在中国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完善的市场调研工作,对于这些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制订详细的市场规划和未来发展计划。 据此: 甲乙双方共同建设IDC数据中心,整合甲乙双方各种产品、服务及技术,共同负责各园区IDC设备的管理、技术运维等,双方达成以下一致意见签署本协议以资认真履行。 一、合作宗旨 甲乙双方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共同建设,协同运营为合作内容,以形成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市场机制集聚项目及资金资源,实现各地政府资源和甲乙双方的自身优势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利用模块化数据

中心设备的移动性、便捷性、整合性等综合优势,实现IDC运营设备快速部署到位并运营的商业目标。 甲乙双方均承诺:双方的合作遵循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它相关国家主管机关的相关规定,应在各自业务开展所需的许可资质内开展合作,并此资质在合作期内有效期。 二、合作内容 2.1 甲方确认:在适合园区组建项目公司,负责园区IDC维护及管理;现场管理及安保人员由甲方在当地聘用。 2.2 乙方确认:数据中心运营所需用电、带宽由乙方及所在园区统一接入,并争取园区的专项扶持。 2.3 甲乙双方确认:共同负责各园区项目公司及IDC设备的管理和技术运维。 2.4 甲乙双方确认:每个园区按2台一体化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设备标准配置,形成18个运营机架,共936个服务器位(U)托管的商业规模;每台箱体已集成IT 设备、UPS、制冷、照明、加湿、空气循环等设备,总设计功率为89.4KW; 2.5 甲乙双方确认:①每个园区设备购置投入516万元,主要由借贷资金或乙方负责;运维成本由项目自身营收及甲方承担;②甲方在各园区设立项目公司,并参照有限合伙模式对投资收益作出财务性安排。即每个园区项目按5年期设立项目运营周期,甲方每年向投资方进行收益分配;5年期满后,甲方一次性偿还资金方投入本金金额;③为确保投资方的利益,项目运营每年收益20%以内部分,将全额分配给投资方;超过20%部分的收益,由甲方与投资方按80%: 2

中国移动 移动互联网APP平台建设方案(完整版)

中国移动移动互联网APP平台 设计方案

目录 设计方案.................................................................................................................................................. I 1、项目概况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背景 (1) 1.3编制依据 (1) 1.4项目建设目标 (2) 2、现状及问题分析 (3) 2.1客户需求现状 (3) 2.2平台应用范围 (3) 3、需求分析 (3) 3.1需求来源 (3) 3.2业务需求分析 (4) 3.3应用场景 (4) 4、应用平台功能描述 (4) 4.1产品介绍-前台展示 (4) 4.1.1 集团通讯录 (5) 4.1.2 外勤管家 (6) 4.1.3 校讯通 (9) 4.1.4 车务通 (11) 4.1.5 警务通 (12) 4.1.6 农信通 (13) 4.1.7 千里眼 (14) 4.2产品分类-前台展示 (15) 4.3产品管理-后台管理 (15) 4.4产品用户管理-后台管理 (16) 4.5产品统计功能-后台管理 (16) 4.6产品消息推送功能-后台管理 (16) 5、应用实例-采摘园APP需求描述 (17) 5.1.1 客户管理模块需求 (17) 5.1.2 园区管理模块需求 (18) 5.1.3 进区管理模块需求 (20) 5.1.4 蔬菜管理模块需求 (21) 5.1.5 消息推送模块需求 (22) 5.1.6 定位分析模块需求 (22) 5.1.7 质量追溯模块需求 (22) 5.1.8 结算模块需求 (23) 5.1.9 报表模块需求 (23) 5.1.10 第三方接口 (24)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007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2007年 1.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5940万台,上网用户约1.37亿人,网民数占全国人口比例首次突破10%,域名总数为4109020个,网站数约843000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约256696Mbps。 2.200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中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3.2007年2月15日,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对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交易进行规范。 4.2007年2月28日,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平面媒体、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面向全国正式发行手机报,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与新闻传媒融合的标志性事件。 5.2007年5月开始,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TOM网、中华网等11家网站举办“网上大讲堂”活动,以网络视频授课、文字实录以及与网民互动交流等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截止到12月底,共举办330多期讲座,累计点击量突破1亿人次。 6.2007年6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和任务。 7.2007年6月1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正式开通,接入该平台的10家电子邮件运营企业的邮箱用户数占中国邮箱用户总数8成以上。 8.2007年7月,在中国股市热浪中号称“天下第一博客”的“带头大哥777”博主王晓被吉林警方刑事拘留,案件定性为“新型涉众型经济犯罪”。表现出博客产品的负面效应,同时也表现出社会舆论形成过程的新的复杂性。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友盟+】 2016年Q2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报告要点 ?截至2016年Q2,国内活跃设备总量超13亿,与Q1相比增长1.75%。 ?windows活跃设备数量Q2增幅明显, Android小幅增长,iOS小幅下降; Android和windows设备的市场份额Q2呈现提升。 ?App的次周留存密度与周用户体量有一定关联,用户量级越大,留存的集中密度于偏高水平; ?不同应用类型使用上,拍摄美化、视频播放等类活跃用户规模过去一年内较为稳定,健康医疗类呈现明显增长态势,金融理财、主题壁纸类应用持续走低;

01.移动设备篇

移动设备活跃量 10.3 10.6 10.8 11.7 12.8 13 2015Q12015Q22015Q32015Q42016Q12016Q2活跃设备增长趋势 4.0% 2.9% 1.9% 8.1% 9.6% 2015Q12015Q22015Q3 2015Q4 2016Q1 2016Q2 活跃设备增幅趋势 近一年国内活跃设备总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2016年第二季度总量超13亿,与第一季度相比呈现小幅 增长(1.75%);

移动设备活跃量 从活跃设备类型来看, Android 和windows 设备数量占比小幅提升, iOS 设备数量占比略有下降; Android 设备 量 62.4% iOS 设备量 37.0% Windows 设 备量 0.6% 2016年Q2移动活跃用户类型占比 Android 设备 量 60.8% iOS 设备量 38.7% Windows 设 备量 0.5% 2016年Q1移动活跃用户类型占比

2020-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洞察

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洞察 2020-2021年

摘要 独立第三方数据中心优势渐显:相比于电信运营商,独立第三方数据中心建设速度 更快、客户定制性更强、重视程度更高,且PUE大多更低,受到客户青睐。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是过去数据中心增长的主要动因:过去5年,需求端,网民数 量和移动流量增长迅速;供给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存储和计算提出更高需求。 因素叠加,导致数据中心增长迅速。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传统企业上云是未来增长的主要动因:5G的传输带宽 显著高于4G,且原生标准支持企业独立组网,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奠定基础。因 素叠加,会持续利好数据中心行业。 一线城市资源紧俏,节能成为硬性指标:因数据中心的高能耗特点,北上广深等均 对数据中心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一般要求PUE<1.4),但这些城市需 求旺盛,既有数据中心成为紧俏资源。 智能运维被更多应用: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提升、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客户对资源 动态增减需求的日益增多,传统人工运维已难适应。基于传感器、DCIM和自动巡 检机器人的整体智能运维渐被得到更多应用。

核心观点 ? 数据中心运营企业会因客户需求和追求更高毛利率,更多向云计算方向发展,具体实践路径包括:代维公有云、进军公有云、主打专有云和混合云,或重点发展云MSP 业务。 与“云”终难舍难分 04 ? 数据中心的本身特点致使资金更加充足、整合能力更强的企业,对一些机房甚至企业进行收购,成为必然。而一些原本规模较小的,尤其是两千机柜以下的数据中心不进则退, 被收购可能性较大。 横向整合成为趋势 03 ? 随着国家对新基建的重视, 已有越来越多其他行业的 企业跨界进入数据中心行 业,这会客观上加剧数据 中心的竞争。但数据中心 不等同于地产,拥有更强 IT 属性,拥有更丰富运营 经验的企业将优势渐显。 资本跨界进入 02 ? 随着一线城市指标的收紧以及骨干网络结构的逐渐改变,一线城市周边以及能源更充足地区成为互联网自建数据中心的首选。但因传输的物理距离、客户需求等,独立第三方数据中心更愿恪守一线。 一线、边远双向发展 01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网8月3日讯 8月3日上午10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布厅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 网民规模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增长稳健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CN域名仍是国内注册量排名第一的主流域名 截至2016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增至3698万个。中国国家域名“.CN”注册量达到1950万个(占中国域名总数的52.7%),年增长率达到19.2%,持续保持国内注册量最大的顶级域名。随着我国互联网文化、经济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网民更加热衷注册和使用“.CN”域名。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平稳,城乡差异依然较大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截至2016年6月为31.7%。但是,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不会上网”和“不愿上网”仍是农村人口上网的主要障碍,68.0%的农村非网民因为“不懂电脑/网络”不上网,认为“不需要/不感兴趣”的农村非网民比例为10.9%。 网上支付线下场景不断丰富,大众线上理财习惯逐步养成 互联网金融类应用在2016年上半年保持增长态势,网上支付、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为9.3%和12.3%。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厂商不断拓展和丰富线下消费支付场景,以及实施各类打通社交关系链的营销策略,带动非网络支付用户的转化;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的日益增多、产品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带动大众线上理财的习惯逐步养成。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成为互联网理财发展新方向。 在线教育、在线政务服务发展迅速,互联网带动公共服务行业发展 2016年上半年,各类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应用均实现用户规模增长,在线教育、网上预约出租车、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均突破1亿,多元化、移动化特征明显。在线教育领域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网络约租车领域,基于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日益完善的技术应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线政务领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