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米箱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30米箱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30m箱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1、张拉技术参数

(1).设计张拉技术参数及要求

本大桥30m箱梁负弯矩张拉采用Φj15.24mm钢铰线,标准强度R y b =1860MPa,标准截面积A=140mm2,钢绞线弹性模量E p=1.95×10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σk =1395 MPa (0.75R y b)。待接头现浇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该负弯矩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张拉的方式进行。张拉顺序为T1、T2。

预应力张拉程序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2.10.3条规定,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持荷3min,量测引伸量δ1)→100%σk(持荷3min,量测引伸量δ2) →回油→量测引伸量δ3。初应力一般取0.1~0.15σk,初应力阶段的目的是为使预应力束每根钢绞线受力相同,同时也是预应力束延伸量测的需要。

(2).实际采用钢绞线张拉技术参数

张拉实际采用钢绞线具体力学性能如下:

标准强度:R y b=1860MPa,

实测截面积:A=140mm2,(检定机构未检测,以标准截面积为准)

弹性模量:E p=1.975×105Mpa,(钢绞线抽样检测平均值)

张拉控制应力:σk =1395 MPa (0.75R y b)。

2、预应力束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12.8.3-3条的规定,预应力束的理论伸长值为:△L=P p L/A p E p (式1)式中: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m)。

A p—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mm2)。

E p—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Mpa)。

P p—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KN)。

(2)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的计算

按《规范》(JTJ041-2000)附录规定: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为

P p=P(1-e-(kx+μθ))/(kx+μθ)。(式2)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K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附表G-8;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参见附表G-8。

注: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P。

(JTJ 041-2000)附表G-8 系数k及μ值表

本桥30m箱梁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K取0.0015;μ取0.23。

由于30m箱梁负弯矩预应力筋为曲线筋,根据规范要求,其理论伸长值分为3段计算,进行分段计算时,靠近张拉端第一段的终点力即为第二段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为:P z=P qe-(kx+μθ)(式3)

式中:P z——分段终点力(KN)

P q——分段的起点力(KN)

θ、x、k、μ——意义同式1、式2

其他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3)T1束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考虑锚具及千斤顶内钢绞线长度)根据设计图纸,负弯矩T1束预应力筋分段长度为:

L1=1.752m(含锚具及千斤顶内长度0.350m);L2=3.099m;

张拉端张拉力(第一段起点张拉力)为:

P=P q1=σk×A p×n(根数)=1395×140×1=195.3KN

第一段平均张拉力:

首先计算θ=2.86°=2.86×π/180=0.049916416(rad)

P p1=P (1-e-(kx+μθ)) / (kx+μθ)

=195.3×(1-e-(0.0015×1.752+0.23×0.0499)/(0.0015×1.752+0.23×0.0499)=193.98 KN

第一段伸长量

△L1=P p1 L1/A p E p

=193.98×1.752/(140×1×1.975×105)=12.29mm

另外,第一段终点张拉力(第二段起点张拉力)

P z1 =P q2= P q1e-(kx+μθ)=195.3×e-(0.0015×1.752+0.23×0.0499) =192.56KN

第二段平均张拉力:

P p2=P q2 (1-e-(kx+μθ)) / (kx+μθ)

=192.56×(1-e-(0.0015×3.099+0.23×0))/(0.0015×3.099+0.23×0)

=192.21KN

第二段伸长量

△L2=P p2 L2/A p E p

=192.21×3.099/(140×1×1.975×105)=21.54mm

T1束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为

△L=2×(△L1+△L2)= 2×(12.29+21.54)=67.66mm

(4)T2束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考虑锚具及千斤顶内钢绞线长度)

根据设计图纸,负弯矩T2束预应力筋分段长度为:

L1=1.752m(含锚具及千斤顶内长度0.350m);L2=6.599m;

张拉端张拉力(第一段起点张拉力)为:

P=P q1=σk×A p×n(根数)=1395×140×1=195.3KN

第一段平均张拉力:

首先计算θ=2.86°=7.5×π/180=0.049916416(rad)

P p1=P (1-e-(kx+μθ)) / (kx+μθ)

=195.3×(1-e-(0.0015×1.752+0.23×0.0499)/(0.0015×1.752+0.23×0.0499)=193.98 KN

第一段伸长量

△L1=P p1 L1/A p E p

=193.98×1.752/(140×1×1.975×105)=12.29mm

另外,第一段终点张拉力(第二段起点张拉力)

P z1 =P q2= P q1e-(kx+μθ)=195.3×e-(0.0015×1.752+0.23×0.0499) =192.56KN

第二段平均张拉力:

P p2=P q2 (1-e-(kx+μθ)) / (kx+μθ)

=192.56×(1-e-(0.0015×6.599+0.23×0))/(0.0015×6.599+0.23×0)

=191.61KN

第二段伸长量

△L2=P p2 L2/A p E p

=191.61×6.599/(140×1×1.975×105)=45.73mm

T2束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为

△L=2×(△L1+△L2)= 2×(12.29+45.73)=116.04mm

因此,最终得钢束理论伸长量为:

T1束:5根总伸长量=67.66mm;

T2束:5根总伸长量=116.04mm;

3、张拉预应力的控制

根据《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张拉设备千斤顶在甘肃省计量研究院所检验合格,其测试结果如下:

30m箱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与相对应的油表读数如下表:

1)、千斤顶号2270和907091号油泵07046210油表预应力结果如下:

2)千斤顶号2271和907091号油泵07046219油表预应力结果如下:

4、施工中延伸量的控制

(1)初始应力值的确定

施工中,延伸量的数值是通过量测千斤顶的缸体行程来确定。通常影响预应力钢绞线的延伸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张拉设备使用不当,锚具安装不规范,管道内的钢绞线是否拉直,管道与钢绞线的摩擦等。当张拉到初应力钢绞线基本拉直,张拉设备,锚具的变形已基本完成,同时消除部分管道摩阻力,因此初应力定为0.15σk时缸体的行程。依据设计,预应力钢绞线

张拉的实际伸长值δ/mm,可按下式计算:δ=P(δ2-δ1)/(P-P0) 式中,δ2为从钢绞线张拉初应力0.15σk到张拉控制应力σk间的实际伸长值;δ1为从零应力到0.15σk时的延伸量,此外在张拉至规定应力完成后回油,再量伸长值δ3,并查看δ3-δ2是否大于8mm,如大于8mm,则表明出现滑丝,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继续张拉。

若施工中实际的延伸量超过《规范》第12.8.3-1条的要求,即实际延伸量超过理论延伸量±6%时,应停止张拉,分析检测出原因并处理完后,方可继续张拉。一般分析原因有几个:

①因管道不平顺,增加了钢绞线与管壁的摩擦力,影响了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钢绞线与管壁的摩擦系数μ,不能均匀地传递预应力,影响延伸量的值。

②锚具、夹片、钢绞线在锚固时,产生相对滑移,造成预应力损失,也影响延伸量值。

③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选取精度不够,Ep=1.95×105Mpa ,此时具有特殊性,应精确选取到“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每批钢绞线特殊确定。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范本)

专新建南宁至广州铁路站前工程 NGZQ-7标段 *****桥梁预应力 钢绞线张拉控制计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南广铁路NGZQ-7项目部 二零一零年五月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计算书 第一章 工程概述 本合同段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国标φs 15.24(GB/T5224-2003),标准强度a 1860MP R b y , 低松驰。跨径30mT 梁和25m 箱梁均采用Φ s 15.24mm 钢绞线。 设计文件说明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千斤顶油压标示张拉力和伸长 值双控施工。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在预梁 预应力损失参数: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u=0.26,孔道偏差系数K=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根据张拉预应力为1302MPa 取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 ;横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u=0.26,孔道偏差系数K=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 ;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u=0.35,孔道偏差系数K=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1mm 。 梁体预应力材料: 纵横向预应力束:公称直径为Φ=15.24(7Φ5),抗拉标准强度f=1860MPa 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柔性吊杆:27根Φ15.2环氧喷涂钢绞线组成,fpk=1860MPa 。 竖向预应力采用Φ25高强精扎螺纹粗钢筋。 锚具:纵向预应力采用OVM15-9型锚具锚固,横向预应力束采用OVMBM15-3(BM15-3P )、OVMBM15-4(BM15-4P )型锚具,竖向预应力采用JLM-25型锚具锚固;吊杆采用GJ15-27型锚具。 第二章 设计伸长量复核

20米箱梁负弯矩

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

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概况 (1) 低松驰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2003的规定。单根钢绞线直径φ,钢绞线面积A=139mm2,钢绞线标准抗拉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E P=×105Mpa。钢绞线为天津冶金集团中兴盛达钢业有限公司生产,计算伸长值时取E P=×105 Mpa。 (2))张拉锚具采用开封市齐力预应力有限公司生产的BM15-5、BM15-4锚具。 (3)张拉机具采用开封市大方预应力有限公司生产的YDC270型千斤顶2台,所用设备均已进行标定,每台千斤顶对应压力表编号分别为: (4)压浆机具采用开封大方预应力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B-3型灰浆泵(工作压力:Mpa)。3、主要技术参数 (1)箱梁湿接头采用C50砼浇筑,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时,方可进行负弯矩张拉。 (2)钢绞线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即δK==1860×=1395 Mpa。 (3)预应力管道成型采用铁波纹管,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μ=,(参数为设计中给出)。 (4)张拉采用应力值和伸长值双控,以钢绞线伸长量进行校核。钢绞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控制在±6%以内。 (5)钢绞线下料时,两端均考虑15cm的工作长度。 (6)压浆前将锚具用水泥膏密封,水泥凝固后方可进行压浆作业。 二、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 钢绞线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张拉顺序为台T3;T1、T2号钢束,张拉过程中控制10%、20%、100%的应力。由于钢绞线为低松驰高强度钢绞线,故不进行超张拉。 锚下控制应为δK==1860×=1302 Mpa

30米箱梁张拉计算

天大二标25米预制箱梁预应力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我单位承建天大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起点里程K8+660,终点里程K13+000,线路全长4.340km。我标段主要工程为大桥3座,中桥1座,天桥2座,拱型小桥4座,拱涵2个,盖板涵2个,圆管涵1个,箱型通道2个。共有桩基132根,墩台柱88个,系梁54个,盖梁36个,预制箱梁175片,路基挖方216.014万方,路基填方89.651万方,小型构造物779.043m。 我标段共有25m预制箱梁148片,其中边跨边梁28片,边跨中梁28片,中跨边梁46片,中跨中梁46片。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2009年10月 3、委托试验检测报告 三、预应力张拉 依据图纸要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张拉正弯矩区钢束,压注水泥浆并及时清理箱梁底板通气孔,在主梁正弯矩索张拉完毕,孔道压浆强度达40MPa以上才允许移梁或吊装,吊装过程中要保持主梁轴线垂直,防止倾斜,注意横向稳定。 张拉正弯矩钢束时,若主梁连接端的预留钢筋影响张拉操作,可先将其折弯,待张拉完毕后再将其恢复,张拉时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顶板负弯矩钢束也可采用两端张拉,并采用逐根对称张拉。 箱梁腹板张拉时钢束均采用两端对称均匀张拉,在张拉过程中应保证两端同步张拉,左右腹板钢束对称均匀张拉,张拉顺序为: N1→N3→N2→N4。 四、实际伸长量的量取 最终伸长量的计算:由15%至30%的伸长量(L2-L1)加上由30%至100%的伸长量(L3-L1),即:△L=(L2-L1)+(L3-L1)。 注意:在量取伸长值的过程中,前后应以同一个位置为基点进行量取,并且使用钢板尺进行量测。

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书详解

箱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计算书 1施工工艺 中横梁内设置波纹管接头→穿设钢绞线→安装扁锚及夹片→预应力张拉→封锚→管道压浆。 1.1设置波纹管接头 在中横梁钢筋安装同时设置波纹管接头,波纹管接头安装应牢固,连接处应用胶布缠封严实,防止漏浆。因接头波纹管附近焊接作业较多,中横梁浇筑前应检查接头波纹管是否有烫伤,接头安装是否被扰动。若出现问题及时整改,以免漏浆给后续压浆作业带来不便。 1.2穿设钢绞线 1.2.1根据通用图可知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 pk=1395Mpa,公称直径d=15.2mm 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 1.2.2钢绞线下料要求 ①20m梁:φ内=70*25mm扁管孔道(T2)内钢绞线长度6米,工作长度每端30cm,T2每根钢绞线下料6.6米,每个孔道内4根钢绞线。φ内=90*25mm扁管孔道(T1、T3)内钢绞线长度6米、13米,工作长度每端30Cm,T1、T3每根钢绞线下料分别为6.6米、13.6米,每个孔道内5根钢绞线。 ②30m梁:φ内=60*25mm扁管孔道(T2)内钢绞线长度10米,工作长度每端30cm,T2每根钢绞线下料10.6米,每个孔道内3根钢绞线。φ

内=70*25mm扁管孔道(T1、T3)内钢绞线长度7米、15米,工作长度每端30Cm,T1、T3每根钢绞线下料分别为7.6米、15.6米,每个孔道内4根钢绞线。 钢绞线下料禁止采用气割焊、电弧焊,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割断。 1.2.3钢绞线穿设若无法全部穿过,应找到管道堵塞处,疏通管道后再进行穿设。 1.3安装扁锚及夹片 1.3.1扁锚及夹片应在张拉当天安装,避免因过早安装致使扁锚及夹片锈蚀,影响张拉质量。 1.3.2 20m箱梁T1、T3管道应安装BM15-5扁锚,T2管道应安装BM15-4扁锚;30m箱梁T1、T3管道应安装BM15-4扁锚,T2管道应安装BM15-3扁锚。扁锚安装前应清理出锚垫板张拉面,凿除锚垫板张拉面混凝土,使扁锚能够紧密结合在锚垫板的凹槽内。 1.3.3夹片安装应均匀的敲打夹片,直至将夹片与钢绞线敲打紧密。 1.4顶面负弯矩钢束的张拉施工 1.4.1预制箱梁顶板负弯矩张拉工序:安装油顶→张拉→持压5分钟→卸顶。 1.4.2中横梁及其两侧与顶板负弯矩束同长度范围内的湿接缝混凝土龄期达到7天、强度达到设计的85%后,即可进行顶板负弯矩张拉工作。扁锚及夹片安装当天及时张拉。

预制箱梁预应力计算书

宜河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计算: 监理: 日期: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柳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宜河四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二年二月

一.工程概况 K37+655天桥桥长为85米,分为5跨16米预应力箱梁,共计15片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其中边跨边梁为4片,边跨中梁为2片,中跨边梁为6片,中跨中梁为3片。 二.预应力张拉 箱梁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GB/T5224-2003标准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Φs=15.24mm,公称截面面积Ap=140mm2,其标准抗拉强度为f pk=1860Mpa。 本设计参考OVM锚固体系设计,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张拉控制应力δcon=0.75×f pk=0.75×1860=1395Mpa,预应力弹性模量(N/mm2)Ep=1.95×105Mpa。 三.箱梁张拉计算 计算依据:根据《公路桥涵通用图》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进行验算。 1.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 N1、N2钢束的计算: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29页伸长值计算公式为: △L=P p×L/(A P×E p) 式中:P p为预应力的平均张拉力(N);L为预应力筋的实际长度(mm); A P为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取140 .00mm2;E p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取1.95×105N/ mm2。

其中P p=P(1-e-(kx+μθ))/ kx+μθ 式中: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段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339页k取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 2.伸长量计算(详见下表) 张拉方式为两端对称张拉。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34后张法张拉程序如下:0→10%初应力→20%初应力→100%δcon(锚固)。

30米箱梁张拉计算书

G3012喀什至疏勒段公路工程项目KS-1标段 (K0+000~K22+000) 30m预制箱梁张拉计算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G3012喀什至疏勒段公路项目KS-1标 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基础数据.............................................................................................................................. - 2 - 二、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 - 2 - 三、压力表读数计算.................................................................................................................. - 3 - 四、理论伸长量的复核计算...................................................................................................... - 6 - 五、张拉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 8 -

30米T梁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封面 作者:PanHongliang 仅供个人学习

龙江村大桥30MT梁负弯矩张拉技术方案 一、工程简况 龙江村大桥,具体如下: 30MT梁负弯矩张拉采用圆锚15-4> 15-5型锚具,在桥面的湿接缝施工时,预留 负弯矩张拉位置不浇筑混凝土,当墩顶现浇混凝土达到85%的设计强度等级,方能张拉钢束。施工负弯矩张拉采用在湿接缝预留的位置放下吊篮,人工操作时须系好安全带才能操作。 二、预应力筋张拉 (1)预应力锚具、夹具实验 预应力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批原材料、同工艺、不超过1000套为一批进行检验,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 并做3套锚具组装件静力性能实验。 (2)张拉机具: 预应力筋张拉采用YDC-1100型穿心式千斤顶(2台)及配套ZB50型液压电 动油泵(2台)。 (3)张拉次数及顺序: 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对称、均匀张拉,一次张拉工艺,张拉采取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校验的双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应保持在±6%以内。 在进行初张拉前?,对管道摩阻损失及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

(4)张拉计算(30MT梁负弯矩张拉理论计算伸长量见附表) 按技术规范及设讣要求对钢较线进行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张拉流程为:0-初应力(10% ok) -20% o k-50% o k-100% o k (持荷 2min 锚固)。 张拉施工要点: ①张拉前,应对张拉机具详细进行检查,其次应对已确定的锚固应力进行实验,以免张拉时出现断丝现象。 ②张拉时,应编好每根钢钱线张拉顺序。 ③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按设计要求,控制应力。 k=0. 75Rby=1395Mpao 张拉计算如下: a、单根钢钱线张拉端张拉力p = o k X A g X nXb /1000=1395X 140X 1 XI. 00/1000 = 196. 70KN; 单根钢狡线平均张拉力Pp=P(l-e-(kx+P 0 ))/(kx+P 0 ) b、钢较线张拉有效长L见列表; c、钢铁线理论伸长值A L = (PpXL)/ ( A g X E g ) d、各字母代表含义: P—单根钢狡线张拉端张拉力(KN);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KN); o k—钢钱线张拉控制应力(Mp a ): A g—钢狡线断面积取140 (mm2); n—钢狡线根数; b—超张拉系数; L—钢狡线张拉有效长(m); A L—钢铁线理论伸长值(mm);

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25、30米(读书油表)

箱梁预应力拉计算书 武(陟)西(峡)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工程,是市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向北延伸与(州)焦(作)晋(城)高速公路相接的南北大通道。第3标段长度:1250.43m(K28+917.57~K30+168)。桥梁长度:7联35孔1244.7m(跨堤桥1联3孔,引桥6联32孔)。 引桥全长955.43m,6联32孔预制安装(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连续小箱梁结构。第1联6孔,左幅(25+30+35+35+25+25)m、右幅(25+25+25+35+35+30)m;第2联6孔均为30m;第3、4、5、6联,均为5孔30m。每孔左右幅共12榀小箱梁。 一、拉计算所用常量: 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Eg=1.95×105Mpa=1.95×105N/mm2 预应力单数钢材截面面积Ag=139mm2 预应力钢材标准强度f pk=1860Mpa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0.0015 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μ=0.17 设计图纸要求:锚下拉控制应力σ 1 =0.75 f pk =1395MPa 二、计算所用公式: 1、P的计算: P=σ k ×Ag×n× 1000 1 ×b (KN) (1) 式中:σ k ̄ ̄ ̄ ̄ ̄ ̄ ̄ ̄ 预应力钢材的拉控制应力(Mpa); Ag ̄ ̄ ̄ ̄ ̄ ̄ ̄ ̄预应力单束钢筋截面面积(mm2); n  ̄ ̄ ̄ ̄ ̄ ̄ ̄ ̄同时拉预应力筋的根数(mm2);

b  ̄ ̄ ̄ ̄ ̄ ̄ ̄ ̄超拉系数,不超拉取1.0。 2、p 的计算: p = μθ μθ+-+-kl e p kl (1( (KN ) (2) 其中:P  ̄ ̄ ̄ ̄ ̄ ̄ ̄ ̄预应力钢筋拉端的拉力(N ); l  ̄ ̄ ̄ ̄ ̄ ̄ ̄ ̄从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m ); θ  ̄ ̄ ̄ ̄ ̄ ̄ 从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 k  ̄ ̄ ̄ ̄ ̄ ̄ ̄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 ̄ ̄ ̄ ̄ ̄ ̄ ̄ ̄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3、预应力钢材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ΔL= Eg Ay L p ?? (3) 其中:p  ̄ ̄ ̄ ̄ ̄ ̄ ̄ ̄预应力钢材的平均拉力(N ); L  ̄ ̄ ̄ ̄ ̄ ̄ ̄ ̄预应力钢材长度(cm ); Ay  ̄ ̄ ̄ ̄ ̄ ̄ ̄ ̄预应力钢材截面面积(mm 2); Eg  ̄ ̄ ̄ ̄ ̄ ̄ ̄ ̄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N/mm 2)。 三、计算过程 1、P 的计算: 本标段采用φj 15.2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材,依据通用图及施工图纸,刚束的组成形式一共有三种:φj 15.2-5、φj 15.2-4、φj 15.2-3。 实际拉力控制 控制拉力为在锚固点下的力,在确定千斤顶的拉力时,应考虑锚固口摩阻损失,此摩阻损失以1%计算,故拉时千斤顶实际拉力为:

武袁公路20m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

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工程(落许线至袁花公路海盐段) 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表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浙江大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工程(落许线至袁花公路海盐段) 第0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8年10月7日

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公路工程(落许线至袁花公路海盐段) 20米箱梁负弯矩张拉计算表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C F80/1 2004)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 50-2011)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5、依据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公路工程(落许线至袁花公路海盐段)项目施工设计图和建设工程合同文件 二、工程概况 1、项目简况 本项目海盐武原至海宁袁花公路工程(落许线至袁花公路海盐段)第1标段,施工实施起点桩号 K4+800,终点为K9+200,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其中行车道宽2*2*3.75米,硬路肩2*2.5米,土路肩宽2*0.75米,中间宽3.0米。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本项目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 何家桥上部结构采用6×20米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35米简支T梁+9×20米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大长桥上部结构采用3×10米空心板梁;宋塘桥上部结构采用7×20米简支小箱梁+45米简支T梁+7*20米简支小箱梁;秦溪河桥采用10米空心板+30米预应力小箱梁+10米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合同工期:600日历天,合同造价:9844.2189万元。 2、适用范围 20米预应力箱梁:何家桥120+宋塘桥112=232片; 三、施工准备 (一)人员组织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数量,我们选择了具有相应结构形式有张拉经验,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1、工程概况 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全桥分4联,桥长381m。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 各梁的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

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试验检测的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 MPa。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腹板及底板为圆孔,所配锚具为M15-3及M15-4,顶板为长圆孔,所配锚具为BM15-4及BM15-5。 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力学指标及计算参数 预应力筋力学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Ep=1.91*105 MPa ※标准强度:f pk =1860MPa ※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 pk =1395MPa ※钢绞线松驰系数:0.3 ※孔道偏差系数:κ=0.0015 ※孔道摩阻系数:μ=0.15 ※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每端按6mm计 2.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如下公式进行:

25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承包单位:合同号:

工程 箱 梁 张 拉 伸 长 量 计 算 书 工程项目部 二0一五年十二月七日 工程25m箱梁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1 工程概况 (1)跨径25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梁体高度1.4m,宽度2.4m,采用C50混凝土, (2)钢绞线规格:采用高强低松驰钢绞线Φs15.2规格,标准抗拉强度fbk=1860Mpa,公称截面面积140mm2,弹性模量根据试验检测报告要求取Ep=1.93×105Mpa。钢束编号从上到下依次为N1、N2、N3、N4,其中: 中跨梁:N1为4Φs15.2,N2、N3、N4为3Φs15.2; 边跨梁:N1、N2、 N3为4Φs15.2, N4为3Φs15.2; (3) 根据施工设计图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75%控制,即σcon=1860×75%=1395Mpa,单股钢绞线张拉吨 位为:P=1395×140=195.3KN,3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3=585.9KN,4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4=781.2KN,采用两端张拉,夹片锚固。 (4) 箱梁砼强度达到90%以上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d时方可张拉,张拉顺序N1、N3、N2、N4钢束。 (5)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经验,为了有效控制张拉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分级进行张拉:0~15% (测延伸量)~30%(测延伸量)~100%(测延伸量并核对)~(持荷2分钟,以消除夹片锚固回缩的预应力损失)~锚固(观测回缩)。 2 油压表读数计算 (1)根据千斤顶的技术性能参数,结合合肥工大共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检定证书检定结果所提供的线性方程,计算实际张拉时的压力表示值Pu: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1 油压表编号:yw08007229 回归方程:Y=0.03377X+1.18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2 油压表编号:yw05049806 回归方程:Y=0.03335X+0.51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3 油压表编号:yw07023650 回归方程:Y=0.03358X+0.84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4 油压表编号:yw05049788 回归方程:Y=0.03367X+0.01 (2) 钢束为3股钢绞线 张拉至10%控制应力时油压表读数计算: 1千斤顶,yw08007229油压表读数: Pu=0.03377X+1.18=0.03377×585.9*10%+1.18=3.2Mpa 2千斤顶,yw05049806油压表读数: Pu=0.03335X+0.51=0.03335×585.9*10%+0.51=2.5Mpa 3千斤顶,yw07023650油压表读数: Pu=0.03358X+0.84=0.03358×585.9*10%+0.84=2.8Mpa

T梁负弯矩张拉安全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主送单位蛟塘大桥桥面系施工队页数第1页共1页 工程名称蛟塘大桥工程部位墩顶现浇连续段 蛟塘大桥桥面系施工队施工队: 针对T梁负弯矩张拉安全,现对你施工队做如下交底: 1.张拉设备操作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 2.张拉作业前,结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文件或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值。 3.预应力筋(束)必须按照设计规定的控制应力值进行张拉,严禁超控制应力张拉。 4.施加预应力的机具设备、锚具、夹具、连接器和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或钢筋应相互匹配。 5.预应力筋(束)张拉作业,应按照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顺序,分阶段、分部位对称张拉。 6.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和冷拉Ⅳ级钢筋,宜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断料,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7.穿筋(束)、张拉、灌浆等设备和量测仪表应设置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按照规定期限进行维护和标定。 8.遇有千斤顶经过拆卸或修理、千斤顶搁置时间超过标定期、压力表损坏或出现失灵现象、更换压力表、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发生多根断筋事故或张拉伸长值误差超过施工设计规定等情况时,应对压力表重新进行标定,另外张拉设备使用期限超过6个月或超过设计规定的期限都应重新进行标定。 9.张拉作业现场必须划定作业区,设专人值守,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在张拉构件的两端,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并设安全标志。 10.预应力筋(束)张拉作业高度超过1.5m,应按下列要求支搭作业平台: (1)支搭、拆除作业必须由架子操作工负责。 (2)在斜面上作业宜架设可移动式的作业平台。 (3)脚手架、作业平台不得与模板及其支承系统相连。 (4)作业平台、脚手架,各节点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5)脚手架应根据施工时最大荷载和风力进行施工设计,支搭必须牢固。 (6)作业平台宽度应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在平台范围内应铺满、铺稳脚手板。 (7)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上下作业平台应设安全梯或斜道等设施。 (8) 高空作业人员必训携系安全带。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 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现浇箱梁张拉计算书

***************高速公路 二合同 K224+774.554分离式立交桥现浇箱梁 张拉计算书 *****有限公司 二零二零年六月

本张拉适用K224+774.554分离式立交桥现浇箱梁钢束,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 度低松弛钢绞线,f =1860Mpa,公称直径d=15.20mm,公称面积Ay=140.3mm2(外委pk 报告),弹性模量Ey=2.02×105Mpa(外委报告)。锚具采用整套锚具,管道成孔采 用塑料波纹管。所有锚具及钢绞线按材料检验批量抽检,严禁使用无部级以上级别 技术鉴定和产品鉴定的材料。材料要有厂方提供的质量说明书和出厂时间。钢绞线 要防止生锈和影响水泥粘结的油污。 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按加工长度下料。钢筋绑扎结束,装模前由专人对 波纹管进行检查,若有孔眼须用胶布缠好,严禁进浆。 预应力张拉前先试压同条件养护砼试件,待箱梁达到设计强度100%且养护龄期 不小于7天方可张拉,钢束张拉时采用单端张拉。张拉前先对张拉千斤顶进行校核。 张拉程序:0→0.15σcon(持荷10秒)→0.3σcon→0.5σcon(倒顶)→1.0σcon (持荷2min)→锚固。 张拉时实行双控,理论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相差应控制在-6%~+6%之间,否 则应分析原因或重新张拉。张拉严格控制滑丝和断丝,张拉完及时压浆割除钢绞 线头。张拉时做好施工记录。 二、理论伸长值计算 1、理论伸长量计算 钢绞线公称直径15.20mm 单根截面面积140.3mm2 标准强度fpk=1860MPa 弹性模量Ep=2.02×105MPa 管道摩擦系数μ=0.17 管道偏差系数K=0.0015 锚下控制力σcon=0.73 锚下控制应力δ=0.73×fpk=1860×0.73=1357.8(MPa) 每股控制张拉力(1357.8×140.3)/1000=194.499(KN) OBM15-5锚具摩阻力损失平均值u=0.025(摩阻损失系数测定表) OBM15-12锚具摩阻力损失平均值u=0.025(摩阻损失系数测定表) OBM15-9锚具摩阻力损失平均值u=0.024(摩阻损失系数测定表) 伸长率计算公式:△L=PpL/ApEp 平均张拉力:Pp=P(1-e-(kx+μ))/ (kx+μθ)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一、制作标准化施工工艺的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负弯矩张拉的施工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本着“我最规范、我最标准、我的质量就是第一”的理念,实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宏伟目标,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二、负弯矩张拉的意义 负弯矩张拉、压浆工作是一道关键工序,由于是在桥面上张拉存在不易控制,为保证负弯矩张拉、压浆的质量,根据筹建处、总监办的要求,特制定负弯矩张拉、压浆方案。 三、基本要求 四、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材料 (1)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 a,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钢绞线的弹性模量。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 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 (3)塑料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

扣等才算合格。 2.机械准备情况 3.人员组织情况 施工人员一览表 五、施工工艺流程 5.1、负弯矩张拉 桥面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在现浇连续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的85%且混凝土凝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进行。为保证有效张拉应力,抵消锚圈口的应力损失,钢束张拉时两端对称、均匀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 安装顺序:工作锚(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夹片) 张拉程序:0→10%σcon →20%σcon →100%σcon(持荷5min锚固)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Ag=139mm2,弹性模量Eg=1.95*105MPa,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及平均张拉应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 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磨擦系数,取0.25 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L=PpL/(ApEp) 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1.95×105N/mm2 二、伸长量计算: 1N1束一端的伸长量: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39=193905N X直=3.5m;X曲=2.35m; θ=4.323×π/180=0.25rad KX曲+uθ=0.0015×2.35+0.25×0.25=0.066 Pp=193905×(1-e-0.066)/0.066=187644N △L曲=PpL/(ApEp)=187644×2.35/(139×1.95×105)=16.3mm △L直=PpL/(ApEp)=187644×3.5/(139×1.95×105)=24.2mm △L曲+△L直=16.3+24.2=40.52 N2束一端的伸长量: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39=193905N X直=0.75;X曲=2.25m; θ=14.335×π/180=0.2502 KX曲+uθ=0.0015×2.25+0.25×0.2502=0.0659 Pp=193905×(1-e-0.0659)/0.0659=187653N △L曲=PpL/(ApEp)=187653×2.25/(139×1.95×105)=15.6mm △L直=PpL/(ApEp)=187653×0.75/(139×1.95×105)=5.2mm (△L曲+△L直)*2=(15.6+5.2)*2=41.6mm 一、计算参数: 1、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2、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 3、Ap—预应力筋的实测截面面积:139mm2 4、Ep—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1.95×105N/mm2 5、锚下控制应力:σk=0.75Ryb=0.75×1860=1395N/mm2 6、单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控制力:P=σkAp=193905N 7、千斤顶计算长度:60cm

30m箱梁张拉计算书

神木市沙峁至贺家川公路改建工程LJ-2标 段窟野河大桥 30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编制: 审核: 2019年5月20日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1) 第2章张拉力计算 (2) 第3章张拉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14) 第4章张拉注意事项及安全技术 (16)

第1章工程概况 本计算书适用于神木市沙峁至贺家川公路改建工程LJ-2标段。30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主梁由预制C50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和现浇砼桥面组合而成后采用张拉预应力施工,预应力钢铰线,符合采用标准(GB/T 5224-2003)公称直径15.2mm的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1860MPa,公称面积为140mm2)。锚具采用M15-4、M15-5型圆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钢绞线采用符合GB/T 5224-2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Φ s15.20,钢绞线的面积A p=140mm 2,钢绞线的标准强度f pk=1860MP a ,松 弛率ρ=0.035,弹性模量E p=1.95×105Mpa。松弛系数ξ=0.3,管道摩擦系数μ=0.25,管道偏差系数k=0.0015;根据设计要求,配备YDC-1500千斤顶4台,压力表四块,上述设备均应在法定权威机构进行标定。 施工要求 1、预应力施工需计算书经审批且监理工程师在场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张拉作业施工。 2、当气温低于+5℃或超过+35℃时禁止施工。 3、箱梁的砼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得90%,弹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5%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采取两端对称同时张拉,每次张拉一束钢绞线,张拉前应检查预应力钢束是否在管道内移动正常,张拉顺序为不少于7天且锚下砼达90%设计强度。张拉顺序为N1、N3、N2、N4号钢束。

20米箱梁张拉计算书。

20米预制箱梁张拉计算书 一、基础数据 本标段20米预制箱梁正弯矩预应力钢束共有N1、N2、N3各2束,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共有T1、T2、T3各2束, 1束,2束,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con=1860×0.75=1395MPa。按设计要求箱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张拉,并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程序为: 0 初应力σcon(持荷2min)锚固,张拉顺序为N1、N2、N3, T3、T1、T2。 二、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 1、因设计图中张拉控制应力已经考虑了预应力损失,故张拉力按公式:Fn=σcon×A×n进行计算,如下: N1 钢束锚下张拉力F1=σcon×A×n=1395 MPa×140㎜2×4 =781.2KN 其中:A为每根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积; n为同时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 F为钢绞线锚下张拉力。 其余钢束张拉力计算同N1,各钢束张拉力如下表:

三、压力表读数计算 本桥采用150吨千斤顶进行张拉,经校验: 编号为1号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为2R4172,线性回归方程为P=0.0326F+0.0492。 编号为2号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为2R4135,线性回归方程为P=0.0327F+0.0098。 编号为3号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为2R4197,线性回归方程为P=0.0327F+0.0044。 编号为4号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为2R4140,线性回归方程为P=0.0325F+0.0011。 故N1钢束采用1号千斤顶张拉时的压力表度数为: 1)压力表编号为2R4172:

P=0.0326F+0.0492=0.0326×585.9+0.0492=19.1 MPa 故N1钢束采用2号千斤顶张拉时的压力表度数为:2)压力表编号为2R4135: P=0.0327F+0.0098=0.0327×585.9+0.0098=19.2 MPa 故N1钢束采用3号千斤顶张拉时的压力表度数为:3)压力表编号为2R4197: P =0.0327F+0.0044=0.0327×585.9+0.0044=19.2MPa 故N1钢束采用4号千斤顶张拉时的压力表度数为:4)压力表编号为2R4140: P=0.0325F+0.0011=0.0325×585.9+0.0011=19.0 MPa 同理可得下表:

35m箱梁计算书

宝天高速公路35m箱梁计算书 第一章概述 总体概述 上部箱梁构造为5×35连续小箱梁,桥宽12.25米,由4榀小箱梁联结构成,布置图如下图所示。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本计算只对边梁单榀箱梁进行分析,模型为5×35m=175m连续箱梁,桥面铺装及防撞护栏以均布荷载方式加载,活载以单列车队乘以横向分布系数加载。 箱梁横断面图 纵向、横向分析分别采用MDIAS和桥梁博士计算分析程序,计算分析采用的主要规范有: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一)技术指标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桥面宽度:0.5+11.25+0.5=12.25米,单幅桥。 标准桥面横坡:2% 跨径:35米 斜度:0°,10°,20°,30°,40° 主梁片数:4片梁。 预制梁长:34.3米。 预制梁高:1.8米。 桥面铺装:9cm沥青混凝土。 混凝土调平层: 8cm50号混凝土。 (二)相关参数 相对温度 75% 桥面板与其它部分的温差为±5° 预应力管道成形为钢波纹管 管道摩擦系数u=0.25 管道偏差系数λ=0.0025l/米 钢筋回缩和锚具变形为6mm (三)主要材料 1.混凝土材料 预制箱梁、横隔板 50号混凝土 现浇连续段、封锚端、湿接缝 50号混凝土 现浇桥面层50号混凝土 主梁采用50号混凝土,力学性能见表1.1 混凝土力学性能表表1.1

材料 项目 50号混凝土 弹性模量(Mpa)35000 容重(吨/米3) 2.55 热膨胀系数0.00001 标准抗压强度(Mpa)f ck 32.4 设计抗压强度(Mpa)f cd 22.4 容许压应力(Mpa)0.5×f ck 16.2 标准抗拉强度(Mpa)f tk 2.65 设计抗拉强度(Mpa)f td 1.83 容许拉应力(Mpa)0.7×f tk 1.85 2.预应力材料 预应力筋均采用符合ASTM A416-96a标准的高强低松弛270级钢绞线,公 称直径φj15.24mm,公称面积为140mm2,标准强度为 MPa R b y 1860 = ,,控制张 拉应力为1395MPa。弹性模量为 MPa E y 5 10 95 .1? = 。 (四)预应力布置 预应力构造分为两种类型:顶板索和腹板连续索。预制小箱梁采用OVM型锚具及配套的设备。箱梁顶板负矩钢束采用BM15型锚具及配套的设备,管道成孔采用波纹扁管,且要求钢波纹扁管的钢带厚度不小于0.35mm。预应力张拉采用引伸量和张拉吨位双控。并以引伸量为主。引伸量误差不得超过-5%~10%。(五)施工工序 ⑴预制主梁,张拉预应力钢束。 ⑵用天线吊装逐孔架设箱梁,要求现浇箱梁横隔板湿接缝。

30米箱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30m箱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1、张拉技术参数 (1).设计张拉技术参数及要求 本大桥30m箱梁负弯矩张拉采用Φj15.24mm钢铰线,标准强度R y b =1860MPa,标准截面积A=140mm2,钢绞线弹性模量E p=1.95×10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σk =1395 MPa (0.75R y b)。待接头现浇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该负弯矩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张拉的方式进行。张拉顺序为T1、T2。 预应力张拉程序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2.10.3条规定,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持荷3min,量测引伸量δ1)→100%σk(持荷3min,量测引伸量δ2) →回油→量测引伸量δ3。初应力一般取0.1~0.15σk,初应力阶段的目的是为使预应力束每根钢绞线受力相同,同时也是预应力束延伸量测的需要。 (2).实际采用钢绞线张拉技术参数 张拉实际采用钢绞线具体力学性能如下: 标准强度:R y b=1860MPa, 实测截面积:A=140mm2,(检定机构未检测,以标准截面积为准) 弹性模量:E p=1.975×105Mpa,(钢绞线抽样检测平均值) 张拉控制应力:σk =1395 MPa (0.75R y b)。 2、预应力束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12.8.3-3条的规定,预应力束的理论伸长值为:△L=P p L/A p E p (式1)式中: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m)。 A p—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mm2)。 E p—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Mpa)。

20米箱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最终10.9)

20米箱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钢铰线强度:1860MPa 控制应力:1860×0.75=1395 MPa 钢铰线公称面积:140 mm2 单根控制力:1395×140.0=195300 N 伸长量计算公式:△L=Pp×L÷(Ap×Ep) 一、中跨 1#束 ①直线段长 0.537米②竖曲线段长 L=π÷180°×a×R= 3.1415926÷180°×5.5°×30.0=2.880米③直线段长 4.869 米④平曲线段长 L=π÷180°×a×R=3.1415926÷180°×1.8°×2 5.0=0.785÷COS5.5°=0.789 ⑤直线段长 0.728米⑥工具段长 0.74米(由于箱梁板顶预埋筋影响,千斤顶不能靠近锚环,为不弯曲板顶预埋筋,需增加一个过渡环,具体尺寸为:锚环0.046m+限位板0.035m+过渡环0.25m+千斤顶0.363m+锚环0.046m=0.74m) Pp=P×(1-e-(kx+μθ))÷(kx+μθ) Pp=P=195300 N Ep=198 GPa 得: ⑥的伸长量: e=2.718281828 k=0.0015 x=0.74 μ=0.25 θ=0° 195300×(1-2.71828-(0.0015×0.74))÷(0.0015×0.74) =195191.52 N 195191.52×740÷(140×198000)=5.21mm ⑤的伸长量: e=2.718281828 k=0.0015 x=1.468 μ=0.25 θ=0° 195300×(1-2.71828-(0.0015×1.468))÷(0.0015×1.468) =195085.00 N 195085.00×728÷(140×198000)=5.12mm ④的伸长量: e=2.718281828 k=0.0015 x=2.257 μ=0.25 θ=1.8°×0.017453293=0.03142 195300×(1-2.71828-(0.0015×2.257+0.25×0.03142))÷(0.0015×2.257+0.25×0.03142)=194206.34 N 194206.34×789÷(140×198000)=5.53 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