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

绪论

教学要求:1 使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建立基本概念

2 从生理学角度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

3 介绍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

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第一节学科简介

1、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基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基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3、运动生理学:研究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变化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运动生理学的任务

1、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2、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训练和锻炼。

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水平

1、整体水平:是从整体角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例如,在剧烈运动时,人体机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各系统机能之间是如何协调的等。

2、器官、系统水平主要研究运动对某些器官或系统的影响。例如,研究运动时的心

率和血压变化等。

3、细胞、分子水平主要研究运动对细胞内各亚微结构及生物分子的影响。有关运动

与线粒体、生物膜、收缩蛋白、血红蛋白、DNA、RNA 等。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的分类: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根据实验观察的水平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

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等。

2、动物实验常将动物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3、人体实验常用的人体试验有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一、新陈代谢

(一)概念: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二)类型:1、分解代谢;2、合成代谢。

(三)意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特征。

二、应激性

(一)概念:机体或一切活组织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二)刺激: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三)反应: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一般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三、兴奋性

(一)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的可传播的、伴有电活动变化的反应过程。

(二)概念: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和特性。

(三)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如神经、肌肉、腺体等。(四)应激性与兴奋性的异同:1、相同点,即二者都包含者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2、不同点,(1)组织的范畴不同。应激性组织包括所有组织;而兴奋性组织仅指可兴奋组织。(2)反应的形式不同。兴奋活动必然要产生电活动;而应激活动可以不产生电活动,也可以产生包括细胞的电变化。因此,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四、适应性

在环境的影响下,生物体逐渐形成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与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五、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第三节人体与环境

一、外环境

1、自然环境变化将对人体产生刺激,引起人体产生应激性或适应性变化。

2、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它通过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通过心理过程起反应。

二、内环境和稳态

(一)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的总称。

(二)稳态

1、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如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各种离子浓度等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的含义:(1)细胞外液理化特性总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

(2)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故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第四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通常将调节方式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

一、神经调节

(一)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它在整个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二)特点:迅速、准确。

(三)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四)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

二、体液调节

(一)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方式。

(二)特点:缓慢、持久和广泛。

(三)方式:内分泌调解,局部体液调解。

(四)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神经调节的

效应器,故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一)概念:指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二)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四、生理机能的整体调控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指单一的反射过程。它的特点是,调控信息只能通过反射弧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而效应器的信息不能反作用于中枢。

(二)反馈式控制系统:由效应器上的感受装置返回的信息作用于中枢,使中枢调整其发出指令的现象就是反馈。

作业:

1、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意义。

2、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3、论述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

4、试述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

小结:1、概括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意义;总结生命活动的本质。

2、总结不同机能调节方式的作用及意义;举例说明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调节的特点及意义。

3、举例说明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

第一章骨骼肌

教学要求

1、掌握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肌纤维的生理及代谢特征;

2、熟悉熟悉肌肉的收缩过程,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条件,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以及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3、了解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其特点

4、掌握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理;

教学重点

1、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

2、肌纤维的生理、代谢特征以及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3、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章骨骼肌

第一节骨骼肌收缩的机理

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复习)

(一)肌原纤维

每条肌原纤维全长都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横纹,因此骨骼肌也称为横纹肌。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两Z 线之间构成肌小节,是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

(二)肌管系统

肌管系统是指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管状结构,它由横管系统和纵管系统组成。

(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1、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

2、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二、肌肉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

由Z 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A 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各Z 线互相靠近,肌小节的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缩短。(二)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1、概念: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与引起肌丝滑行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

2、步骤:(1)动作电位通过小管系统传到肌细胞内部;(2)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终池把大量的Ca2+释放到细胞质中,Ca2+与细丝中的肌钙蛋白结合,最终导致肌丝滑行。(3)肌质网对Ca2+再回收肌质网膜上有钙泵,当肌浆中Ca2+浓度升高时,

钙泵将肌浆中的Ca2+逆浓度差回收到肌浆网中。肌浆中Ca2+浓度降低,Ca2+与

肌钙蛋白分离,粗细丝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

(一)概念: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二)特点: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三)产生的机理

1、“离子学说”: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分布是不均匀的;②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2、产生的机理: K+外移,故又称为K+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一)概念: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过程。

(二)波形:1、膜内电位由-90mV 上升到0mV 的过程称为去极化,即膜电位的消失过程

2、膜内电位由0mV 上升到+30mV 的过程称为反极化,

3、膜内电位由+30mV 又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三)特点:(1)“全或无”现象;(2)不衰减性传导;(3)脉冲式;(4)内正外负。

(四)产生机理:Na+顺电化学梯度内流,故又称为Na+的平衡电位。

(五)意义:兴奋的指标。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一)传导: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

(二)传递:在两个细胞之间的传播。

(三)形式:局部电流。

(四)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神经肌肉接头处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隙三部分组成。

(二)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过程:轴突末稍去极化→Ca2+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

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K+Na+通透性提

→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突触后电位→引发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2、特点:(1)单向传递;(2)时间延搁;(3)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4)1 对1 传递。

3、模式:电-化学-电的传递。

第三节骨骼肌的特性

一、肌肉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被拉长的特性叫伸展性。

2、弹性:当拉长肌肉的外力取消后,肌肉又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3、粘滞性:肌肉被拉长或撤消力后回弹的难易程度。肌肉是一个粘弹性体。

二、肌肉的生理特性

(一)生理特性:

1、兴奋性: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的特性。

2、收缩性:肌肉兴奋后能够产生缩短反应的特性。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1、刺激强度

(1)阈强度(又叫阈值):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2)阈刺激: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小强度的刺激。

(3)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2、刺激时间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持续足够的时间。

3、刺激强度变化率

三、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一)单收缩

1、概念:肌肉接受单一刺激产生一次收缩。

2、单收缩曲线:肌肉收缩分为三个时期,即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二)强直收缩

1、概念:给予肌肉一系列彼此间隔很短刺激而发生持续性的缩短状态。

2、类型:(1)不完全强直收缩;(2)完全强直收缩。

第四节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影响因素

一、肌肉收缩的形式

(一)缩短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的一种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靠近,又称向心收缩。

2、特点:肌肉做正功。

3、类型:(1)非等动收缩(又称等张收缩),在整个收缩过程中负荷是恒定的,由于关节角度的变化,引起肌肉收缩力与负荷不相等,收缩速度也变化。

(2)等动收缩是通过专门的等动练习器来实现的。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产生的

张力始终与负荷相同,肌肉能以恒定速度进行收缩。

(二)拉长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被拉长的收缩形式,又称离心收缩。

2、特点:肌肉做负功。

(三)等长收缩

1、概念:当肌肉收缩力等于或小于外力时,肌肉收缩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

2、特点:作功为零。

二、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一)前负荷

1、概念:肌肉收缩前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它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一定的拉长状态。

2、前负荷与肌肉张力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越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越大。

3、最适初长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力的初长度。

(二)后负荷

1、概念:肌肉开始收缩时所拉动的负荷或克服的阻力。

2、后负荷与肌肉张力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后负荷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越大,但肌肉开始收缩的速度减小。

(三)肌肉收缩能力

肌肉收缩能力是指肌肉本身的收缩能力(内因)。

三、肌肉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一)肌肉的做功:包括外功和内功。人体运动时既作外功有作内功。但通常所讲的肌肉作功,主要是指肌肉作的外功,即机械功。

(二)肌肉的功率即:肌肉收缩的爆发力。

(三)肌肉的机械效率

肌肉收缩时消耗的能量被转变为功和热。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25%~30%。

第五节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

一、骨骼肌纤维的分类

1、按照肌纤维的颜色:红肌、白肌。

2、按肌肉收缩速度:慢肌(ST)、快肌(FT)。

3、依据肌原纤维ATP 酶组织化学染色法:Ⅰ型、Ⅱ型(Ⅱa、Ⅱb、Ⅱc 三种亚型)。

4、根据肌肉的收缩速度及代谢特征:慢、氧化型,快、糖酵解型,快、氧化、糖酵解型。

二、肌纤维类型的形态学、生理学和代谢特征

(一)形态学特征

(二)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肌肉中如果快肌纤维的百分比较高,肌肉的收缩速度较快。

2、肌肉力量: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3、抗疲劳性:慢肌纤维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得多。

(三)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多而大,有氧代谢酶活性高,因而有氧代谢能力强,快肌中的无氧代谢酶活性高,因而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较慢肌纤维高。

(四)运动单位募集

1、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原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收缩单位。

2、运动单位募集: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三、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

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

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

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

(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

(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作业:

1、名词解释:阈强度,强制收缩,前负荷,后负荷。

2、试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举例说明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4、论述快肌和慢肌纤维的生理、生化特点及其与运动实践的关系。

小结:

1、总结肌纤维收缩的过程、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举例说明肌肉各种收缩形式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3、根据肌纤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肌纤维在运动选材中的意义。

第二章血液

教学要求

1、掌握血液的机能、血液的理化特性以及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机能;

2、熟悉渗透压的概念和意义,血浆正常的PH 值及其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

3、了解血量相对稳定的意义,影响血液粘滞性的因素以及运动与血量及血细胞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血液的机能;

2、血液的理化特性;

3、红细胞的作用及生成。

教学难点

1、渗透压相对稳定的意义;

2、维持血浆PH 值相对稳定的机理及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二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一、体液

(一)概念:组成人体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各种物质的总称。

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60~70%。

(二)组成: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左右;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

二、血量

(一)概念:存在于循环系统中全部血液的容量。

(二)比例: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7%~8%,每千克体重约有70~80ml 血液。每千克体重的血量男子比女子多,幼儿比成年人多,肥胖者少于正常人。

(三)组成: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四)血量相对稳定:人体内血量比较恒定,其变动范围不超过10%,

三、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50%~60%。

(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40%~50%。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

四、血液的机能

(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运输机能

1、运输气体;

2、运输营养;

3、运输代谢产物;

4、运输热量。

(三)参与调节

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

(四)防御与保护机能

1、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

2、血浆中免疫物质→免疫→化学防御;

3、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

第二节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颜色、比重及粘滞性

(一)颜色:决定于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血液含氧量的多少。

(二)密度:血液的密度主要决定于红细胞的数量,其次决定于血浆蛋白的浓度。(三)粘滞性

1、产生原因:血液内部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而产生阻力。

2、影响因素:红细胞的数量及血浆蛋白的含量。

二、渗透压

(一)概念: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浓度较低的溶液向浓度较高的溶液渗透所产生的压力。

(二)影响因素:溶液的浓度。

(三)正常值: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70kPa(5776mmHg)。

(四)血浆渗透压的组成:1、晶体渗透压;2、胶体渗透压。

(五)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1、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血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正常机能活动的重要条件;

2、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机体水平衡。

(六)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其大小相当于0.9%NaCI

(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高渗溶液,低渗溶液。

三、酸碱度

(一)正常pH 值:7.35~7.45,平均为7.40。人体耐受的最大pH 值变化范围为6.9—7.8。

(二)PH 值相对稳定的原因:血液中含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对)。

(三)缓冲对:NaHCO3/H2CO3、Na2HPO4/Na H2P O4、Na—蛋白质/H—蛋白质等。(四)碱储备:100ml 血浆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第三节血细胞

一、红细胞

(一)数量和功能

1、数量:男子:(4.0~5.5)×1012/L,平均5.0×1012/L;

女子:(3.5~5.0)×1012/L,平均为4.2×1012/L。

2、机能:(1)运输O2 和CO2;(2)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二)血红蛋白

1、含量:男子:约为120~160g/L,女子约为110~150g/L。

2、作用:(1)运输O2 和CO2;(2)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三)红细胞的生成

1、红细胞的生成:原始血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

2、原料:(1)蛋白质;(2)铁。

3、成熟因子:(1)维生素B12;(2)叶酸。

4、调节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2)雄性激素。

5、条件:机体缺氧所致。

(四)血型

1、概念:血细胞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2、血型系统:人体具有二十几种彼此独立的血型系统,如ABO、Rh、P、MNSs 等。

3、ABO 血型系统

4、鉴定:依据A 凝集原+抗A 凝集素→凝集反应;

B 凝集原+抗B 凝集素→凝集反应。

方法

二、白细胞

(一)数量:正常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 平均为7.0×109/L。

(二)分类

1、颗粒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

2、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三)白细胞的机能

白细胞的主要机能是保护机体,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害和免疫作用。

1、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依靠吞噬活动消除异物,参与炎症反应;

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被侵入体内的异物刺激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或局部细胞反应。

三、血小板

(一)数量:正常成年人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

(二)血小板的机能

1、促进止血;

2、加速凝血。

凝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阶段,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其具体过程是:

第四节运动与血液

一、运动与血量

血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存血量。运动过程中,储存血液被迅速释放出来加入循环血中,从而增加循环血量。运动时一般人大约可增加10%;而运动员可增加20~30%以上。

1、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血细胞容量和血浆容量均明显增加,而且血液出现浓缩性变化。该变化可能与储存血液释放有关。

2、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变化不大,血容量变化情况由血浆水分转移而定。若血浆水分从毛细血管渗出到组织液或排出体外,血浆容量

将减少,血液浓缩;反之,血浆容量增加,血液稀释。

二、运动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长期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单位体积红细胞数量影响不大,甚至有所下降。但是,运动员红细胞总数较一般人有明显增加,尤其是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其增加幅度更加明显(增加15%)。

三、运动与白细胞

肌动白细胞增多,分为三个时相,即淋巴细胞时相、中性粒细胞时相和中毒时相。

1、淋巴细胞时相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略有增加,淋巴细胞增加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有所下降。

2、中性粒细胞时相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淋巴细胞减少。

3、中毒时相分为两个阶段,再生阶段和变质阶段。再生阶段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大大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变质阶段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开始减少。

作业:

1、名词解释:内环境,渗透压,碱储备。

2、试述血液的机能。

3、试述机体维持酸碱度相对稳定的机理和途径。

4、论述运动与血液之间的关系。

小结:

1、总结血液的作用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血液血红蛋白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3、概括运动对血液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

第三章循环

教学要求

1、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特点、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以及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熟悉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

3、了解心电图各波形及其间期的生理意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心肌的生理特性;

2、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4、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教学难点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三章循环

第一节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

(一)概念:心肌能够自动地、按一定节律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二)起搏点:窦房结。

(三)窦性心律:以窦房结为起搏点引起心脏的节律性变化。

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在60~100 次/分之间,若超过100 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慢于60 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二、传导性

(一)概念: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二)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纤维。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氏纤维。

(三)途径: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四)特点:传导速度快。原因是机能合胞体及特殊传导系统。

(五)意义:心房肌或心室肌产生同步型收缩。

三、兴奋性

(一)概念: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二)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三)意义:不发生强直收缩。

四、收缩性

(一)机理: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样。

(二)特点:

1、不发生强直收缩;

2、“全或无”式的收缩;

3、对细胞外的Ca2+有明显的依赖性。

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一)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二)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时,心率约在60~100 次/分之间。(三)心率的意义:1、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指标;2、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

(四)最大心率:=220-年龄。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理

(一)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

2、快速射血期;

3、减慢射血期。

(二)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

1、等容舒张期;

2、快速充盈期;

3、减慢充盈期。

三、心电图(体表心电图)

(一)概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发出的兴奋按一定的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并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传导到到体表,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身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图。

(二)意义: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三)心电图中各波形及其间期的生理意义:

1、P 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所产生的电变化。

2、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3、T 波: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变化。

4、P-R(P-Q)间期: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5、Q-T 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6、S-T 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电极之间无电位差。

四、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6、心脏作功量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

2、心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第三节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一)主动脉和大动脉:称为弹性贮器血管。

(二)小动脉、微动脉:称为阻力血管。

(三)毛细血管:称交换血管。

(四)静脉血管:称为容量血管。

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1、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2、心脏收缩射血;

3、外周阻力;

4、大动脉弹性。(三)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为13.3~16.0kPa(100~120mmHg)。

2、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为8.0~10.6kPa(60~80mmHg)。

3、脉搏压或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4.0~5.3kPa(30~40mmHg)。

4、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 脉压。

安静时,如果血压持续高于21.3/12.6kPa(160/95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在18.6/12.0 与21.3/12.6kPa 之间(140/90~160/95mmHg)为临界高血压;血压持续在12.0/6.6kPa(90/50mmHg)以下者,则是低血压。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SV):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HR):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R):主要影响舒张压。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主要影响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三、影响静脉回流因素

1、心肌收缩力量;

2、呼吸运动;

3、体位改变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NE),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它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量减弱。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交感缩血管神经: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2.舒血管神经神经纤维的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

(三)心血管中枢

1、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是心血管的基本中枢,包括心交感中枢和心迷走中枢。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间脑和大脑存在高级中枢。(四)心血管反射

1、减压反射:

(1)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外膜下。分别称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2)机理:动脉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延髓后→{心迷走中枢的活动加强;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心脏的活动减弱,血管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动脉血压下降。

(3)意义: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4)特点:减压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2、化学感受性反射:当血液缺氧,CO2 或H+浓度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另一方面也刺激心血管中枢,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3、本体感受性反射: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对外周血管的作用可使皮肤、肾脏、肠胃等内脏的血管收缩,而使骨骼肌和肝脏中的血管及冠状血管舒张。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肾脏的肾旁器细胞可分泌一种蛋白水解酶,称为肾素。肾素进入血液后可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

第五节运动与血液循环

一、一次性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心输出量的变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因此心输出量增加。(二)各器官血流量的变化:各器官的血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三)动脉血压的变化

1、动力性运动: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或降低,脉压增大。

2、静力性运动:血压升高,舒张压升高显著。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窦性心动徐缓

1、概念:由训练而引起的安静心率减慢现象。

2、原因:迷走神经作用相对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对减弱的结果。

3、特点: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

(二)运动性低血压

长期耐力训练可出现安静时血压减低的现象。一般收缩压可降到11.3~14.0kPa (85~105mmHg),舒张压可降到5.3~8.0kPa(40~60mmHg),脉压不变或加大。(三)运动性心脏增大

1、特点: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

2、原因:对抗超负荷刺激的一种生物学适应,即蛋白质合成大于分解。

3、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一性适应,(1)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以心肌增厚为主;(2)耐力性运动以心室容积增大为主。

(四)心血管机能改善

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恢复快、机能反应小。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运动员心力贮备大。

三、测定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心率

1、基础心率:清晨基础状态下的心率。

2、安静心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

3、意义:(1)评定心脏功能、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2)控制运动强度。(二)血压

1、晨起卧床血压:运动疲劳恢复程度;

2、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心血管系统机能;

3、运动训练时: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作业:

1、名词解释:心指数,摄血分数,心力储备,自动节律性,血压。

2、试述心肌的生理特性。

3、论述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5、论述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试述心率、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小结:

1、比较分析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异同点。

2、在总结评价心脏功能指标的基础上,介绍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方法。

3、举例分析心率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分析运动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呼吸生理

教学要求

1、掌握呼吸的过程,评价肺通气机能的指标及其意义,气体交换

的动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以及最大摄氧量、通气阈和乳

酸阈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熟悉呼吸运动的概念、类型及各自的特点,氧利用率和氧脉搏

的概念及意义,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器反射以及运动训练对呼吸运

动的影响;

3、了解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特点及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运

动过程中呼吸运动的变化特征及其调节。

教学重点

1、呼吸的过程,评价肺通气机能的指标及其意义;

2、最大摄氧量、通气阈和乳酸阈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教学难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四章呼吸生理

一、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呼吸的过程:

1、外呼吸,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

第一节肺的通气功能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1、概念:胸腔节律性扩大与缩小的活动。

2、动力:(1)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2)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3、呼吸肌:

(1)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2)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

4、类型:(1)平静呼吸:特点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2)用力呼吸: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1、概念:肺泡腔内的气体压力。

2、变化: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

1、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2、正常值:小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

3、原因:肺回缩力。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1)使肺泡维持扩张状态,维持正常呼吸;

(2)促进静脉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量

1、潮气量,

2、补吸气量,

3、补呼气量,

4、余气量,

5、功能余气量,

6、肺活量,

7、时间肺活量

(二)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其数值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2、最大通气量: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反映肺通气的最大能力。

3、肺通气贮量百分比:肺通气贮量%=(VEmax-VEr)/VEmax×100%

4、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次/分)

5、氧通气当量:每分通气量与每分摄氧量的比值(VE/VO2)。约为24(6L/0.25L)。第二节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一)气体的动力:气体分压差

(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2)呼吸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肺通气血流比值(V/Q)。

2、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2)组织换气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组织血流量。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少量的气体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大量的气体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

(一)氧的运输

1、基本概念:

(1)氧容量:每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2)氧含量:每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3)血氧饱和度: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4)氧利用率每100ml 动脉雪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O2 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5)氧脉搏组织从搏出量血液中摄取的氧量。

2、氧离曲线

(1)概念:血氧饱和度随PO2 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2)意义:反映了血氧饱和度随PO2 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3)特征:

(4)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氧分压、PCO2、pH 和温度的影响。

3、氧气的运输过程

少量的氧气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1.5%);

大量的氧气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98.5%)。

Hb+O2=HbO2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少量的CO2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6%);

大量的CO2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94%)。

1.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7%)。

2.形成碳酸氢盐(占87%)。

第三节呼吸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呼吸基本中枢位于延髓。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机械感受器反射

1、肺牵张反射:肺扩张或缩小而引起呼吸的反射性变化,称肺牵张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分布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其意义是阻止吸气过深过长,促使吸气转为呼气。

2、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反射:由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意义是随着呼吸肌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呼吸运动,这在克服气道阻力上起重要作用。

(二)化学感受器反射

化学感受器通常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是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对H+浓度的变化敏感,对PO2的变化不敏感。

1、CO2对呼吸的影响:CO2 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CO2是维持正常呼吸不可缺少的体液因子。

2、缺O2对呼吸的影响:O2供应不足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活动。轻度缺氧时反射效应占优势,引起呼吸加强。

3、H+对呼吸的影响: 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但它的总效应比CO2弱。

第四节运动与呼吸

一、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一)一次性运动时呼吸的变化

1、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潮气量的增加;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主要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

2、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若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幅度将明显大于运动强度的增加。

3、定量负荷运动时,通气量的增加规律类似于饱和曲线的形式,即先快速增加,再缓慢增加,最后达到一个平稳水平。

(二)一次性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运动前的通气量增大是赛前状态生理机能变化之一。运动开始后通气量快速增加的因素为:①大脑皮质发出两路指令,一路指令使肌肉收缩,另一路到达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增强。②肌肉活动时,引起本体感受器兴奋增加,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增强。

2、体液调节主要是指PCO2、PO2 及pH 的作用。在中、轻度运动时,由于它们的浓度变化较小,因此起作用较小;但在大强度运动时,作用明显增加。

(三)训练对呼吸的影响

1、肺通气效率提高,

2、最大通气量增加,

3、氧通气当量下降,氧的摄取效率高。

二、运动中的氧供应与氧消耗

(一)需氧量

1、概念: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通常以L/min 为单位。

2、正常值:成人安静时的每分需氧量约为0.25L/min。

3、总需氧量:完成某项运动总共所需要的氧量。

(二)摄氧量(耗氧量,VO2)

1、概念:单位时间内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通常以L/min 为单位。

2、正常值:约为0.25L/min,其数值与需氧量一致。

3、最大摄氧量: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1)单位:①绝对值: L/min(升/分);②相对值:ml/kg.min(毫升/千克·分)。(2)决定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学基础

A、心脏泵血功能:是影响VO2max 的中心限制因素。

B、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VO2max 的外周限制因素。

(3)正常值:一般人2—3L/min;运动员4—6L/min。

(4)意义:A、评价有氧耐力;B、评价有氧训练效果;C、运动选材。

(三)无氧阈

1、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这个急剧上升的起点。乳酸阈对应的血乳酸平均浓度约为4mmol/L,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4~7.5mmol/L 之间。

对应的运动强度大约在55%~85%VO2max。

2、通气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肺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发生非线性上升的转折点。

3、意义:(1)评定运动员的耐力水平;(2)制定训练强度;(3)制定运动处

方;

(4)评价有氧训练效果。

作业:

1、名词解释:呼吸,胸内压,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

2、试述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

3、论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

4、试述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小结:

1、总结呼吸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分析影响血液运输的因素。

3、总结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4、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分析总结运动与呼吸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教学要求

1、熟悉消化的概念及其形式,吸收的概念及吸收的部位。

2、了解消化液的一般作用和各个器官的消化,以及小肠内主要营

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教学重点

1、消化的概念及其形式;

2、吸收的概念及吸收的部位。

教学难点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消化

一、概念: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过程。

二、消化的形式:

(一)机械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活动,将食物磨碎,和消化液混合,推动食物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

(二)化学性消化:指通过消化腺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兴奋性较骨骼肌为低;

(二)在体外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节律性收缩,但其收缩缓慢,节律性远不如心肌规则;

(三)经常处于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即具有紧张性;

(四)有较大的伸展性;

(五)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于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很敏感。

四、消化液的一般作用

(一)稀释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

(二)改变消化腔内的pH 值,使之适应于消化酶的需要;

(三)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四)保护消化管粘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

五、各器官消化简述

(一)口腔内消化

1、唾液的主要作用有:(1)湿润与溶解食物;

(2)保护口腔作用,可消除口腔中的残余物质;

(3)唾液中的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

(4)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机械消化:(1)咀嚼;(2)吞咽。

3、化学消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二)胃内的消化

1、胃液及其作用

(1)胃液: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

(2)胃液的主要作用:①盐酸具有杀菌作用;②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③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④粘液有保护胃粘摸的作用;

⑤有助于小肠消化液的分泌及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机械消化:

(1)胃的运动:①蠕动;②容受性舒张;③紧张性收缩。

3、胃的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4、化学消化:蛋白质被分解成蛋白石和蛋白胨。

(三)小肠内消化

1、小肠内的液体:

(1)胰液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其作用有:①胰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

糖,麦芽糖再被分解为葡萄糖。②胰脂肪酶可使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③胰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2)胆汁胆汁由肝细胞生成。其主要作用有:①乳化作用;②促进脂肪吸收;③能

促进维生素A、D、E、K 的吸收。

(3)小肠液小肠液主要由小肠内肠腺分泌。小肠腺分泌的酶只有肠致活酶,能激活

胰蛋白酶原,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2、小肠的机械消化:①紧张性收缩;②分节运动;③蠕动。

(四)大肠内的消化

人类大肠没有复杂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同时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储存场所。大肠内粘膜分泌大肠液,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和润湿作用。

特有的机械消化是集团运动。

第二节吸收

一、吸收概念: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吸收的部位

(一)胃内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二)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及方式

(一)无机盐的吸收:

1、Na+的重吸收可达95%~99%;

2、食物中的Fe3 还原为Fe2+后,才能被吸收;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机体的基本生理特性及生理机能调节的方式和特点;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不同水平及方法。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第三节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 第四节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运动生理学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第六节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机体的基本生理特性和生理机能调节的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概述 1、运动生理学的概念 人体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运动生理学(sports physiology)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及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

论学科。 2、运动生理学的任务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水平的人群进行运动时的生理特点,以达到促进儿童少年的正常发育、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防治某些疾病,提高运动机能术水平的目的。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过程(assimilation);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称为异化过程(dissimilation)。在物质合成时,即在同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而在物质分解时,即在异化过程中将释放出能量。因此,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代谢(material metabolism)和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是同时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也就结束。 (2)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excitability)。能引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stimulus)。神经、肌肉和腺体等组织受刺激后,能迅速地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即发生兴奋,这些组织被称为可兴奋组织。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其表现,称之为兴奋(excitation)。因此,可兴奋组织感受刺激产生兴奋能力的高低反映了该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可兴奋组织有两种基本的生理活动过程。一种是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是兴奋性由弱变强,这种活动是兴奋活动;另一种是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是兴奋性由强变弱,这种活动是抑制(inhibition)活动。兴奋和抑制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生理活动过程。 (3)应激性

常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流程

常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流程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人体安静、运动时脉搏、血压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原理,学会人体在安静时和运动前后脉搏及血压的测定。 [实验原理] 血压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间接法。通过使用血压计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测定血压。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没有声音,如果对血管施加压力,使血管腔变窄而形成血液涡流时可发生血管音。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时,受压部位的血流完全被阻挡,此时在受压部位的远侧听不到声音。当外加压力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则可断续地通过受压部位使血流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当继续降低压力时,且外加压力等于舒张压时,受压部位的血流由断续流动恢复到持续流动,受压部位远侧的声音则由强变弱或突然消失。因此,动脉血流刚能发出声音时的最大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而动脉内血流声音突变后消失时的外加压力则相当于舒张压。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约在60—-100次/分。心率常受年龄、性别、生理状况、训练水平、体力劳动及体育运动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测定血压、心率可了解受检查者循环系统的功能,了解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训练对人的影响、运动后的恢复情况、运动的密度。 [实验对象] 人体 [实验器材]

血压计、听诊器、秒表、电子节拍器 [实验步骤] 一、安静时脉搏血压的测定 (一)脉搏的测定 1.扪诊法桡动脉扪诊法:在测试安静脉搏时较为方便。 颞浅动脉扪诊法:位于耳前部略偏上,颞浅动脉经过此处,适合于运动后。 心前区扪诊法:位于左心前区心尖部,适合于运动后。 颈动脉扪诊法:位于胸锁乳头肌前、下颌角下部。 2.器械法 听诊法:用听诊器在心前区直接听诊,计算心率。 心率遥测仪:可准确记录运动中和运动后心率。 (二)安静时动脉血压的测定。 1.将脉压带绑在被试者的上臂,其下缘应距肘关节上约2--3厘米,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2.在肘窝内侧找到搏动点,将听诊器头紧贴肘窝肱动脉处。 3.把气球的气门旋紧打气,随脉压带内的压力升高,逐渐可以听到有节奏的“咚咚”声,继续打气等声音消失时再使压力升高20--30毫米汞柱或2--4千帕,然后旋开气门徐徐放气。 4.在放气时注意听有节奏的“咚咚”声响的第一声出现时,水银面所指示的压力即为收缩压。 5.继续放气,随压力逐渐下降,听到突然变声或声音消失时,水银面

运动生理学教案(共十五章)

运动生理学教案(共十五章) 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启发学生举例说明新陈代谢 概念:通过同化和异化过程,生物体实现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即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过程。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吸收能量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产生能量过程。 以上两过程同时进行并相互依存,是需要酶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转移、利用,而能量的转变也必然伴随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应激性 3.兴奋性 概念: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刺激: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环境变化。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分类,有强度和作用时间的要求。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 兴奋: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 兴奋性表现:兴奋:相对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活动——相对静止,强——弱 例:肌肉活动的兴奋——收缩耦联、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活动、心脏活动的强弱变化。 比较应激性和兴奋性的区别。 4.适应性 概念:生物体所具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客观环境的长期影响可使生物体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例:气候服习、高原环境中人体红细胞增多 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肌纤维增粗。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为人体机能对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适应过程。 启发学生结合运动实例说明适应性在训练比赛中的重要性 5.生殖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及调节的控制 细胞外液——内环境: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稳态 稳态不断受到影响,又不断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维持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也保持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体内调控机制调节生理机能,使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节律。 体内主要调控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 例:神经系统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内分泌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血红蛋白测定及血型测定 A..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目的】掌握用比色法来测定血红蛋白量。(3分) 【原理】血红蛋白量测定方法有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沙里氏比色计比色法。本实验采用沙里氏比色法。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颜色随其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有一定的变化。为提高测定的标准,可向血液中加稀盐酸,使亚铁血红蛋白酸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显稳定的棕黄色,加蒸馏水稀释并与标准色比较,既可求出100mL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的克数。血红蛋白的含量受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体育锻炼以及居住条件的影响。(5分) 我国正常成年男子约含12~15g·dL-1;女子约为11~14 g·dL-1。 【器材】沙里氏比色计(含比色管、比色架、吸血管)、采血针、75℅酒精、棉球、95℅酒精、0.1mol盐酸、乙醚、蒸馏水、小玻棒、小滴管。(6分)【步骤】 1.向比色管内加入0.1mol盐酸10滴(约达到比色管的10℅的刻度线)。(3 分) 2. 采血。以75℅的酒精消毒无名指及采血针(2分); 3.用采血针刺破无名指指腹一侧皮肤,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干棉球擦去一滴后,用右手平持吸血管使管口接触自然流出的一滴血管,准备吸取20μl 的血液(血柱液面平20μl刻度线)。(6分) 4.用干棉球拭檫管外的血液,然后迅速将吸血管移入比色管,徐徐将血液吹入盐酸深层,并用上层清夜多次洗涤吸血管,轻轻振荡,置室温中10~15min,充分到使亚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6分) 5.比色。将比色管放入血红蛋白比色架中,向比色管逐滴加入蒸馏水并且边滴边搅拌边竖起对光观察,将比色管的颜色与比色计上的标准颜色做比较,直至比色管溶液颜色与标准颜色一致为止。正确读出并记录比色管内溶液弯月面下缘最底点对应的比色管刻度数值,此数值即为每100mL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9分) 【注意事项】 1.要准确配制0.1mol的盐酸。血液被酸化的时间不得少于10min。 2.吸取的血量应准确,并将吸血管外的血液抹去。 3.吹入血液和洗净吸血管时,切勿将空气吹入盐酸中,以免形成气泡影响 比色。 4.稀释时要耐心地逐滴加蒸馏水,并应边滴边搅边竖起比色,当颜色接近时,只能半滴半滴地稀释。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运动生理学》课程 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基本面向:适用于专科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 教学总学时:64学时(理论52学时,实践12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的反应与适应规律,具有初步运用本课程理论与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同时,还应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调节方式 第三节:运动生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目的要求: 了解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掌握三个能量系统特征及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能量统一体的概念;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的特点,学会分析不同强度运动能量代谢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第二节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第三节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肌肉收缩

目的要求: 了解肌纤维微细结构、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掌握肌肉收缩的原理、肌肉收缩的形式、力学特征以及两类肌纤维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了解肌电图概念及其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肌纤维微细结构 第二节: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第四节: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表现 第五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六节:肌电图及其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目的要求: 了解感受器的生理特征,掌握视觉、听觉、位觉等感觉器官的分析机能;了解神经系统结构基础,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躯体运动调节功能和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一)题库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一) 课程名称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实验名称:肺通气功能测定 学时数:2学时 目的:学习和掌握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的测定方法。 仪器:微型肺活量测定仪、肺量计、消毒棉球、75%酒精、嘴夹 分组方法:每四人为一组 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与统计 实验内容和方法: 1.肺活量的测定:仪器归零。令受试者取站立位,竭力深吸气后,由吹气口向筒内作最大限度的呼气,记录数据,连续测量三次,取最大一次的数值作为肺活量值。 2.时间肺活量的测定:受试者取站立位,夹上鼻夹,口含橡皮吹嘴并与外界相通,作平静呼吸数次;之后,令受试者作最大限度深吸气,关闭三通开关,吸气之末屏气1-2 秒,此时开动快鼓(25mm/秒),令受试者作最快速度用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再呼为止。从记录纸上测定第一、第二和第三秒内呼出的气体量,并分别计算出它们各自占肺活量的百分比。健康成年人第一秒平均值约为83%,第二秒约为96%,第三秒约为99%。 3.最大通气量的测定:肺量计内充入4-5 升新鲜空气,受试者取站立位,夹上鼻夹,口含橡皮吹嘴,转动三路开关,使口与肺量计相通,开动慢鼓记录平和呼吸曲线。然后开动中速鼓(1.67mm/秒),令受试者按主试者口令在15 秒钟内尽力作最深、最快的呼吸。根据呼吸频率与每次呼吸深度,计算出15 秒内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然后乘以4,即为最大通气 注意事项: (一)受试者在测试前应了解测试指标,掌握测试方法。 (二)受试者使用吹嘴前,应进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吹筒,避免交叉感染。 (三)在测试时,要戴好口嘴及鼻夹,不要漏气。 (四)每一单项指标测完后,需平静呼吸几次,然后再测下一个指标。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30004 适用专业:运动训练 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4学分 执笔者:石家瑾曹蔚编写日期:2005年10月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运动生理学》是运动训练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主干课,在《运动解剖学》之后开设。它主要阐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规律和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时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变化规律,揭示运动训练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和人体对运动训练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及其规律。.其目的是在学习本课程后,能较好地掌握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和运动训练对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影响,同时用来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运动训练指导打下必要的生理学基础。 在教学中注意理论知识与运动训练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技能,并初步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教学要求和内容 绪论(0.5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该章的教学,能掌握运动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及任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热点。 (二)教学内容 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概念以及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难点:兴奋性和阈强度(阈值)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生理学的来源和发展;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2、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概念。新陈代谢;兴奋性;反应;兴奋;刺激。兴奋性和阈强度(阈值)的基本概念与两者之间的关系。 3、稳态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4、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反馈的概念。 6、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5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掌握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及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生理学基础;掌握肌肉的收缩机理、收缩形式和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了解肌肉结缔组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重点:兴奋的本质;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概念与产生机制;兴奋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兴奋传递的机制;肌肉收缩的过程;肌肉收缩形式、力学特点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及教案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及教案 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一、课程所属类型及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专业:体育教育本科(四年制)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运动生理学实验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研究生理学的基本方法,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是学生逐步掌握人体基本生理指标的测试方法,以及反映各种体育锻炼和训练对人体某些功能有影响的生理指标的测试与评定。了解获得生理学知识的科学方法,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科学的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以及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实验要求: ⑴实验前:认真预习,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⑵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耐心的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实验结果,遵守实验室的规则。注意安全及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其他物品,爱护器材。 ⑶实验后:整理实验仪器,所用器械应擦洗干净,打扫实验室卫生。整理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并按时交实验报告。 三、学时分配及实验项目表 本课程实验共安排10学时,为必选实验。

四、实验课的考核 实验课的考核内容分两部分: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30%,根据实验报告上交次数、书写是否认真及结论的准确性进行评分;实验操作占70%,根据出勤率,实验态度,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爱护仪器设施进行评分。 五、实验指导(参考)书和实验报告: 1、实验指导书:《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实验报告的要求 ⑴实验报告书写应注意文字简练、通顺、清楚、整洁。 ⑵注明姓名、班级、实验日期。

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24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24 篇一:实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 题目: 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体育与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肖国强 提交日期: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实验题目】 跑台实验对心率,血压和体重的影响 【实验目的】 通过跑台实验进行有氧运动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后的心率,血压和体重的数据,并与实验前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跑台实验对心率,血压和体重有无影响。 【实验方法】 ⑴研究对象:本小组所有成员 ⑵实验器材:跑台机,血压心率计,电子秤⑶实验场地:

院楼六楼实验室 ⑷观测指标:体重(kg),心率(次/min),血压(mmhg) 【实验步骤】 ⑴步骤一:对本组所有成员原始心率,血压和体重进行精准的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登记在笔记本上; ⑵步骤二:将跑台机设定好。设定的状态为:10km/h(匀速),30min; ⑶步骤三:组员按照顺序分别进行30min的跑台机的匀速跑。每当一个组员跑完后,即刻利用血压心率计对其进行血压和心率的测量,紧接着进行体重的测量,将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 ⑷步骤四:运动后20min,对组员进行适当的补液,并再次进行血压,心率和体重的测量,将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心率,血压,体重数据 表1 实验后即刻心率,血压,体重数据 表2 实验后20min心率,血压,体重数据 表3 分析: ⑴通过表1和表2,我们可以知道:经过30分钟的有氧

匀速运动后,由于运动使(: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24)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大,血压升高,心率随着人们进入运动状态加快。在有氧运动中,运动30分钟后,身体开始利用脂肪氧化供能并且体液流失,因此,体重也下降了!⑵通过表3我们可以知道,在运动后20分钟,心率和血压约恢复到实验前的数值,血压虽有个别组员下降或上升,但变化不明显。但是,心率却基本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有氧运动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促进作用,使安静时心率低于非锻炼人群! ⑶通过表2和表3,我们知道,运动后20分钟体重比即刻运动后有所上升,但是通过表3和表1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运动后我们进行了补液,但是每位组员的体重还是比原始体重有所降低。 【实验结论】 ⑴可能由于样本和实验检验方法的原因,在本实验中,有氧运动对血压的变化 没有明显的影响。 ⑵有氧运动对心率的降低有显著的作用,可能是由于心脏搏出量的增加引起心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心率减慢。建议大家坚持长期的有氧运动锻炼。 ⑶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使身体利用脂肪氧化供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从而消耗脂肪。因此,长时间有氧运动具有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专科层次,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 学时分配:72 赋予学分:4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 后续课程: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运动生理学是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基础理论课,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①在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人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或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影响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应和适应性变化及其规律。②初步掌握人体功能能力评定的基本科学方法和原理。③掌握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生理学原理,以及儿童少年年龄、性别特征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为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及卫生、健康教育,科学地指导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①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②掌握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③掌握人体各种生理指标的测试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评价。④熟悉常用运动生理功能和体质检测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1、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讲授法、实验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录像法(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讨论法、讲座法、练习法、科研训练法等多种形式。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Ⅰ理论部分(52学时)

绪论 【教学目的】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熟悉运动生理学的任务;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理解运动生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查阅资料、课上讲解使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内容、发展史等。 【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木生理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人体的基木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运动生理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教学目的】了解骨骼肌的微细结构、肌丝的分子组成和肌管系统。掌握骨骼肌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掌握运动时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并能够说明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肌纤维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掌握骨骼肌的微细结构、收缩过程,通过讨论形式让学生掌握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等问题。 【教学重点】肌纤维的结构与收缩过程、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演示 【教学内容】 一、肌纤维的结构与收缩过程。 二、肌肉收缩的形式与生理学特性。 三、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二章肌肉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与训练 【教学目的】掌握身体素质的内涵以及力量素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素质的因素。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原则。掌握肌肉

运动生理实验报告

运动生理实验报告 姓名代宝玉;班次食科131 ;组别第四组;日期2014.04.28;室温25℃ 1.实验目的:掌握声、光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了解反应时的生理意义。掌握人 体安静时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2.原理与方法: 1、通过测定反应时间以了解和评定人体神经系统反射弧不同环节的功能水平。 2、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听诊法和指触法。 3、感受器从接受刺激到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应时。 4、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 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出心率。 5、人体动脉血压测量采用听诊法,测量部位为上臂肱动脉。用血压计的压脉 带充气,通过在动脉外加压,然后通过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 3.对象:人 4.仪器与药品:血压计、人体反映测速仪、听诊器; 5.步骤: 一;人体反应时的测定: 1:熟悉反应时测定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单纯反应时的测定 二;心率测定: 1:受试者静坐5min,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脉搏测定时先以10s为单位,连续测量三个10s,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时,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再测量30s脉搏乘以2,即为心率。 三;动脉血压的测量: 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2:令受试者脱去一侧衣袖,静坐5min以上。 3:松开血压计橡皮球螺丝,驱出血压带内残留气体,再旋紧螺丝。 4:令受试者将脱了衣袖的前臂平放于桌面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朝上。将压脉带缠在该上臂,压脉带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cm,松紧适宜。 5: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其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略向前弯曲。 6: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将听诊器放在肱动脉脉搏处。 7:测量收缩压: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压脉带内,使减压记中水银柱逐步上升,直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为止,继续打气,使水银柱在上升20-30mmhg。随即松开充气球螺丝,连续缓缓放气,减低压脉带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当听到“砰、砰”的动脉音时,检压计上的刻度即代表收缩压。 8:测量舒张压:继续缓缓放气,动脉音先由低到高,然后由高到低,最后完全消失。在声音突然变弱的瞬间,减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代表舒展压。 6.

运动生理学25685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实现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均来自的分解;间接能源来自食物中 的分解代谢。 2. 糖在体内的分解形式有和两种。 3. 短跑以代谢供能为主,长跑则以代谢供能为主。 4.磷酸原系统通常是指由细胞内和等化合物组成。 5.无氧分解供能应包括和两种能量系统。 6. 糖在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和两种。 二、判断题 1.生物体内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是以ATP为中心进行的。() 2.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可使肌肉内的ATP迅速下降,以后是CP迅速下降。() 3.人体内的能源物质,都能以有氧或无氧的分解方式来供能。() 4.ATP和CP分子都有高能磷酸键,其断裂释放出来的能量,都可被机体直接利用。() 5.在100m赛跑中,肌肉内CP含量在开始阶段迅速下降;而ATP含量变化不大。() 6.蛋白质在剧烈运动中的供能比例占有重要作用。() 7.当肌肉中糖原储量增加时,可以通过调节作用再进入血液使血糖水平升高。() 8.糖和脂肪都能以酵解方式分解供能。() 9.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比等量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热量多二倍多。() 10. 血糖的恒定有赖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释放进入血液。() 三、单选题 1.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A.生成乳酸 B.产生大量的ATP C.生成H2O和CO2 D.不需要氧 2.骨骼肌在无氧分解代谢时,肌糖原最终分解为:() A.丙酮酸 B.酮体 C.乳酸 D.H2O和CO2 3. 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A.CP B.乳酸 C.水 D.CO2 4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A.ATP B.CP C.葡萄糖 D.脂肪酸 5. .在剧烈运动开始阶段,骨骼肌中高能磷化物的变化情况是:() A.CP含量变化不大 B.ATP含量变化不大 C.ATP含量迅速下降 D.CP生成增多 6. 马拉松跑的后期,能源物质利用的情况是:() A.主要是糖类 B.完全依靠脂肪 C.糖类利用多于脂肪 D.糖类利用低于脂肪 7.400m跑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 B.有氧氧化系统 C.糖酵解系统 D.三者均衡 8. 肝糖原和肌糖原都属于() A.多糖 B.双糖 C.单糖 D.上述都包括 四、论述题 1.比较三个能量系统的供能特征。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含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 1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10、正反馈*11、负反馈 四、简答题: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D、A、C) 6、(B、A) 7、(C) 8、(C) 四、简答题答案: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 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 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 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第一章肌肉收缩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记为“—”) 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2、肌原纤维最基本的结构是肌小节。() 3、在肌小节中肌肉收缩时明带和暗带在变化。() 4、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5、肌肉不是一个弹性体而是粘弹性体。() 6、引起肌肉兴奋的条件是强度。() 7、阈值越高肌肉的兴奋性越高。()8、利用时越长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9、时值是评定组织收缩的一个重要指标。()10、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11、静息电位水平为+70mv—+90mv。()12、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表示组织兴奋达最高水平。() 13、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表示组织的兴奋达最低水平。()14、动作电位产生的一瞬间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15、兴奋在神经上传导随神经延长而衰减。()16、兴奋在神经肌肉上的传导实际就是局部电流的传导。() 17、运动终板是运动神经未稍的接点。()18、运动终板神经未稍释放乙酰胆碱。() 19、终板电位不等于动作电位。()20、兴奋是电变化过程而收缩则是机械变化。() 21、兴奋一收缩耦联中Na起了重要作用。()22、横桥与肌凝蛋白结合导致了收缩开始。() 23、最大收缩与刺激强度呈现正比。()24、一次电刺激可产生一次强直收缩。() 25、等长收缩不表现为作功。() 26、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

智慧树知到《运动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运动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D:都不是 正确答案:反应和适应 2、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其余选项都是 正确答案:其余选项都是 3、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D:反应 正确答案:兴奋和抑制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正确答案:物质代谢改变 5、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一章 1、关于运动生理学,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生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以及机体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郭臣的一门学科B:运动生理学可以指导不同人群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C: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资料可以从动物实验获得 D:人体实验法只能通过运动现场实验获得研究资料 正确答案:人体实验法只能通过运动现场实验获得研究资料 2、运动现场实验的优点 A:可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 B:实验的可重复性较好 C:符合运动的实际状况 D:测试结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符合运动的实际状况 3、采用功率自行车,用间接推测法测定最大摄氧量的实验属于

A:运动现场实验 B:实验室实验 C:动物实验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实验室实验 4、从动物身上取出所需要的某些部分,放在人工环境中,观察其生理功能的实验是 A:在体实验 B:离体实验 C:慢性实验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离体实验 5、运动生理学是动物生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运动生理学是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的一门学科。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运动生理学的研究通常与体育科学的其它学科构成一个综合系统的研究。 A:对 B:错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 绪论 教学要求:1 使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建立基本概念 2 从生理学角度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 3 介绍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 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第一节学科简介 1、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基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基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3、运动生理学:研究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变化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运动生理学的任务 1、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2、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训练和锻炼。 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水平 1、整体水平:是从整体角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例如,在剧烈运动时,人体机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各系统机能之间是如何协调的等。 2、器官、系统水平主要研究运动对某些器官或系统的影响。例如,研究运动时的心 率和血压变化等。 3、细胞、分子水平主要研究运动对细胞内各亚微结构及生物分子的影响。有关运动 与线粒体、生物膜、收缩蛋白、血红蛋白、DNA、RNA 等。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的分类: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根据实验观察的水平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 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等。 2、动物实验常将动物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3、人体实验常用的人体试验有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一、新陈代谢 (一)概念: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二)类型:1、分解代谢;2、合成代谢。 (三)意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特征。 二、应激性 (一)概念:机体或一切活组织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二)刺激: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三)反应: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一般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基本面向:适用于专科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 教学总学时:64学时(理论52学时,实践12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得性质与任务 运动生理学就是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得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课程得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得基本规律,特别就是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得反应与适应规律,具有初步运用本课程理论与方法指导与评价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得能力. 二、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得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得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得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同时,还应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得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目得要求: 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得对象、任务与方法;掌握生命活动得基本特征与生理功能调节得基本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运动生理学得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得基本特征及其调节方式 第三节:运动生理学得发展 第一章肌肉活动得能量供应 目得要求: 了解肌肉活动时能量得来源及相互关系;掌握三个能量系统特征及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得对应关系,以及能量统一体得概念;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得特点,学会分析不同强度运动能量代谢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肌肉活动得能量来源 第二节肌肉活动能量供应得三个系统 第三节肌肉活动得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肌肉收缩 目得要求:

了解肌纤维微细结构、神经肌肉细胞得生物电现象、掌握肌肉收缩得原理、肌肉收缩得形式、力学特征以及两类肌纤维与运动能力得关系。了解肌电图概念及其在体育实践中得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肌纤维微细结构 第二节:神经肌肉细胞得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肌纤维得收缩原理 第四节:肌肉收缩得形式与力学表现 第五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六节:肌电图及其在体育实践中得应用 第三章肌肉活动得神经控制 目得要求: 了解感受器得生理特征,掌握视觉、听觉、位觉等感觉器官得分析机能;了解神经系统结构基础,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得感觉功能、躯体运动调节功能与脑得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第二节:神经系统结构基础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运动生理学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反应兴奋性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射神经-体液调节基本生理特征 二、判断题 (√)1.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 运动训练导致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诸方面的变化,是人体对运动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3. 生理学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其中人体(动物)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4. 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体液调节的关键物质是激素,又称为第二(一)信使。 (×)5.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生理学(动物)实验又可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6.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巴甫洛夫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类,其中条件反射又可分为阴性(经典)条件反射和阳性(操作式)条件反射。 (×)7. 从控制论的角度,在人体机能调节中,大部分为“正(负)反馈”调节,这种调节形式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8.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主要联系在于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因此条件反射属于高级神经活动。 (×)9. 只要有足够的刺激强度,组织就可以产生兴奋。 (×)10. 组织或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与细胞或组织的结构和当时的机能状态无关。 (√)11. 活组织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可扩布的电变化的活动过程,称为兴奋性,是一种基本生理特征。 (√)12. 兴奋指在刺激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是细胞的一种特性。 (×)13. 兴奋性是一切活细胞、组织或机体的基本特性,只不过有的兴奋性高,而有些兴奋性低。 (×)14. 可兴奋组织包括神经、肌肉和腺体,所以其余组织不具备兴奋性,而只具备应激性。(√)15.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其中物质代谢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16. 适应性是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有利于机体避免环境伤害,因此,适应的结果一定对机体有利。 (×)17. 长期的运动训练可引起人体机能的良好变化,这种适应与运动项目无关。 三、填空题 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运动生理学以正常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过程。 3. 生理学的研究水平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整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细胞 分子水平。 4. 人体生理学是实验科学,人体实验可分为运动现场测试和实验室测试。 5. 人体基本生理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和适应性,有时还将遗传与变异和生殖 包括在内。

2020智慧树知到《运动生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运动生理学》章节测试 【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运动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D:都不是 正确答案:反应和适应 2、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 )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其余选项都是 正确答案:其余选项都是 3、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D:反应 正确答案:兴奋和抑制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正确答案:物质代谢改变 5、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一章 1、关于运动生理学,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生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以及机体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郭臣的一门学科 B:运动生理学可以指导不同人群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C: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资料可以从动物实验获得 D:人体实验法只能通过运动现场实验获得研究资料 正确答案:人体实验法只能通过运动现场实验获得研究资料 2、运动现场实验的优点 A:可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

B:实验的可重复性较好 C:符合运动的实际状况 D:测试结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符合运动的实际状况 3、采用功率自行车,用间接推测法测定最大摄氧量的实验属于 A:运动现场实验 B:实验室实验 C:动物实验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实验室实验 4、从动物身上取出所需要的某些部分,放在人工环境中,观察其生理功能的实验是 A:在体实验 B:离体实验 C:慢性实验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离体实验 5、运动生理学是动物生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