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路军第120师作战部队领导成员名录

八路军第120师作战部队领导成员名录

八路军第120师作战部队领导成员名录
八路军第120师作战部队领导成员名录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8月

师贺龙主关向应副肖克副主甘泗淇参周士第

(1937年8月,由红2方面军和和陕北红军一部合编而成)

教导团团彭绍辉副苏启胜

第358旅(1937年8月,由红2军团第红28军合编而成)

旅卢冬生(未到职)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

第715团团王尚荣副顿星云参喻楚杰主黄延卿

第716团团宋时轮副廖汉生参曾来古主伍晋南

第359旅(1937年8月,由红6军团和红32军等部合编而成)

旅陈伯钧副王震参刘子奇

第717团团刘转连副陈宗尧参欧阳家祥主刘道生

第718团团文年生副贺庆积帅荣(后)参帅荣罗志敏

(注:八路军第120师另辖通信、辎重、特务、工兵、骑兵、炮兵等六个直属营)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10月

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

教导团团彭绍辉(兼)副苏启胜

八路军警备第6团(1937年11月,由师直工兵营改称,归120师指挥)团王兆相

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

雁北支队(1937年9月,由第716团第2营等部编成)支宋时轮

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

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参喻楚杰主黄延卿

第716团政廖汉生

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

第717团团刘转连政刘道生副陈宗尧

第718团团文年生政帅荣参欧阳家祥主曹家庆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冬

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

教导团团彭绍辉副苏启胜

学兵团团刘开锡政曾祥煌

雁北支队支宋时轮主伍晋南

绥蒙支队司李躬如副司王宝珊

警备第6团团王兆相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

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主张平化

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副黄新廷参喻楚杰主黄延卿

第716团团贺炳炎政廖汉生副陈本新参刘子云主王定一

忻崞独立团(1937年12月组成)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主袁任远

第717团团刘转连政刘礼年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刘理明

平山独立团(1937年底组成)团陈宗尧副徐国贤

崞县独立团(1937年底组成)团贺庆积政陈文彬主江勇为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春夏

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

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

学兵团团刘开锡政曾祥煌参彭济民

宋支队支宋时轮主伍晋南

独立第1支队(1938年1月,由神池、五寨地区游击队组成)

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王立忠

警备第6团团王兆相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

第358旅旅长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喻楚杰(代)主张平化

第714团(1938年1月,由忻崞独立团改称)团顿星云政彭得大

参张新华主张世良

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副黄新廷参喻楚杰主黄延卿

第716团团贺炳炎政廖汉生副陈本新参刘子云主王定一

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主袁任远

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谭文帮

第718团(1938年1月,由平山独立团改称)团陈宗尧政罗章

副徐国贤主李铨

第719团(1939年1月,由崞县独立团改称)团贺庆积政陈文彬

参尹保仁主江勇为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8月

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

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

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主黄立清

李支队(1938年6月,由第715团等部组成)支李井泉参姚喆

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朱民亲

独立第2支队支毛少先政胡全副支唐波涛副政陈云开

独立第3支队支曾来古政陈远波

独立第4支队支康干生

独立第5支队支孙春荣副支周群勇

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张平化(代)参姚喆喻楚杰(代)张平化

第714团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刘忠主金如柏

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参郭鹏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

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罗保连

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刘子奇副徐国贤参李迎希主李铨

第719团团贺庆积政陈文彬主邓冬仔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12月

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

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

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主黄立清

李支队支李井泉参姚喆

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朱民亲

雁北第6支队支王宝珊政胡一新

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张平化(代)参姚喆喻楚杰(代)张平化

第714团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刘忠主金如柏

独立第1团(1938年12月,由师独立第2、3支队合编而成)团毛少先

独立第2团(1938年12月,由师独立第4支队改称)团张新华

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参郭鹏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

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罗保连

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刘子奇副徐国贤参李迎希主李铨

第719团团贺庆积政陈文彬参周三秀主张云善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9年6月

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

教导团

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范忠祥参张秀龙主朱民亲

独立第2支队支张鸿卿政苏启胜主李健良

独立第4支队支苏螯郭鹏(后)政谭文帮

第358旅(1939年4月,由晋西北部队组成,原第358旅去晋中。该旅在当时称彭358旅,刚成立时另辖独立第2团,团长张新华。不久该团撤销,所属部队分别补充到第

714团和独立第1团)旅彭绍辉政罗贵波参李夫克主刘惠农

第714团团顿星云政张世良参康干生主张世良(兼)

独立第1团团毛少先政赖香宏副曾来古主李三楼

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参张全忠主黄立清

雁北第6支队支王宝珊政胡一新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刘忠主金如柏

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参郭鹏唐子奇(代)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

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罗保连

第718团团陈宗尧政李铨副徐国贤参李迎希主熊冕

津南自卫军司张仲翰政陈文彬副司贺庆积参郭元猷主齐剑秋

独立第1旅(1939年3月,第715团与八路军晋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独立旅,5月改称师独立第1旅)

旅刘士一政朱辉照副王尚荣副政幸世修参郭征主杨琪良

独立第1团团黄文征政王宝珊副曾庆云参王君实主解云清

独立第2团团戈福厚政陈远波副傅传作副政顿德俊参金仲华主李兰芳

第715团团李文清政汤成功参刘子云主吴融峰

独立第2旅(1939年4月,由第716团与八路军晋中军区独立第5支队组成)旅魏大光政王同安副政廖汉生参赵震国李公侠副主戴文彬

独立第4团团王廷文政孙占彪参徐西斌主马斌

独立第5团团徐立树政范保顺参叶裕民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金如柏副政黄新义参王绍南主颜金生

李支队支李井泉参姚喆主彭得大副主饶兴

独立第3支队(1939年6月,由师独立第3支队与八路军晋中军区独立第6支队合编而成)支江东升政余秋里副支贺炳炎副政唐保恒参刘忠主张元和

第7团团刘彬政曾祥煌参张子星主黄家文

第8团团左清臣政刘佩荣副张新华主许梗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9年12月—1940年春

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

教导团团喻楚杰政冼恒汉教育主任方复生主杨尚高

特务团团杨嘉瑞政范忠祥副彭家诗参谷志标主朱民亲

第2支队支张秀龙政李健良主龙辉瑞

第4支队支苏螯政朱继先参肖饪主黄炳初

第5支队(1939年10月组成)支欧阳藩蔡久(后)政陈远波王宝珊(后)第6支队支常得善政朱绍田副政朱以然主熊仕均

骑兵支队(1940年2月,李支队改为第120师骑兵大队)

支姚喆参姚喆(兼)主彭得大副主饶兴

第3支队支贺炳炎政余秋里参刘忠主张元和

第7团团刘彬政曾祥煌参刘忠坤主黄家文

第8团团左清臣政刘佩荣副张新华参张新华(兼)主吴达明

张358旅(1939年9月,由独立第2旅改称)旅张宗逊政张平化李井泉(后)参李夫克主金如柏

第4团(1939年9月,由第4团,第5团合编而成)团徐立树政王同安副唐金龙副政范保顺参吴子杰主梁仁芥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王绍南主颜金生

彭358旅旅彭绍辉政罗贵波张平化(后)参李夫克李文清(后代)主刘惠农第714团团顿星云张绍武(后)政张世良参樊哲祥主潘振华

独立第1团团曾来古政李三楼主罗斌

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参张全忠主黄立清

雁北第6支队支刘华香政姜胜

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副郭鹏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

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副政廖明(兼主)参陈松岳

第718团团陈宗尧政李铨副周俭廉副政熊晃(兼主)参李迎希

津南自卫军司张仲翰政陈文彬副司贺庆积参郭元猷

副参王子良主张云善

雁北支队(1939年秋组成)支徐国贤政谭文帮参胡文灿主谭天哲

独立第1旅旅高士一政朱辉照副王尚荣副政杨琪良副主戴文彬主杨琪良

第2团(1939年9月第1、2团合编)团傅传作政幸世修参彭济民主李兰芳第715团团李文清政汤成功参刘子云主吴融峰

晋西北新军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0年2月成立

总指挥续范亭参张希钦政罗贵波

特务团团杨松青

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兼)参张希钦(兼)

第36团团杨文安

第37团团孙兴华

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郑治章主李明参康永和第21团团周子祯副彭凯主麻志浩

第22团团彭敏政王庆生

决死第4纵队纵雷任民副纵李力果主刘玉衡

第19团团冯基平参张桂亭

第20团团王梦祥

第35团团李宝森参李克林

决死第2纵队纵韩钧政张文昂副纵刘德明

第3团

第4团

第5团

第6团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0年5—8月

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

教导团团喻楚杰政冼恒汉教育主任方复生主杨尚高

特务团团杨嘉瑞政范忠祥副彭家诗参欧阳藩主朱民亲

第2支队支张秀龙政李健良主龙辉瑞

第4支队支苏螯政朱继先参肖飞主龙炳初

第5支队支蔡久政王宝珊

第358旅旅张宗逊政李井泉参李夫克主金如柏副主肖新春

第4团(1940年7月改称第7团)团徐立树张秀龙(代)政杨秀山

副唐金龙参吴子杰主梁仁芥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王绍南主颜金生

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副郭鹏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

第717团团刘转连陈外欧(后代)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副政廖明参李迎希主廖明(兼)

第718团团陈宗尧政李铨副何远平副政熊晃参贺盛桂主邓利亚雁北支队司刘苏政陈凤桐副司徐国贤副政谭文帮

参胡文灿贺焰藩(后)主谭天哲副主安汝涛

津南自卫军司张仲翰副司贺庆积参郭元猷主张云善

独立第1旅旅高士一政朱辉照副王尚荣参谷志标副参黄荣忠主杨琪良副主戴文彬

第2团团傅传作政幸世修参彭济民主罗洪标

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参鲁赤诚主吴融峰

独立第2旅(1940年4月,由彭358旅改称)旅彭绍辉政张平化

参李文清主刘惠农

第714团团张绍武政张世良参樊哲祥主潘振华

第5团(1940年5月由独立第1团改称)团曾征政罗斌参张全忠主寻光仰第6团(1940年5月,由警备第6团改称)团张鸿卿政王定一副政李发应

参秦实奄主黄立清

第3支队司贺炳炎政余秋里副司刘忠参李硕主张元和

第7团团刘彬政曾祥煌参刘忠坤康干生(后)主黄家文

第8团团左清臣政刘佩荣副张新华参张新华(兼)主吴达明

第9团(1940年4月,由第6支队改称,不久撤销)团李硕政朱绍田

骑兵支队支姚喆参姚喆(兼)陈刚(后)主张达志

第1团(1940年6月组成)团邹凤山政范保顺

第2团(1940年6月组成)团汪贤光政彭宝山主孙春烈

第3团(1940年6月组成)团朱有德政姜文华副邓舜兰

第4支队支郑乃品政曹振之参邓家泰

晋西北新军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0年5—8月

总指挥续范亭副总指挥张文政罗贵波

特务团团陈菊生政张效忠副柴汉生主郑绍宁

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兼)政赤饶执参张希钦主饶兴

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副杨文安主严尚林(兼)

第37团团张德政王燕士参王文礼主王燕士(兼)

决死第4纵队纵雷任民政李力果副纵孙超群

第19团团冯基平副孙桂亭主杨叶澎

第20团团王梦祥主刘仰峤

第35团团李宝森政刘振堂副李克林

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张新华主李明副参彭治章第21团团周子祯副彭凯主麻志浩

第22团团彭家诗主王庆生

决死第2纵队纵韩钧政张文昂副纵刘德明

第3团团曹诚政李文炯副潘峰主王玉波

第4团团李绍中政刘德明主吴罡

第5团团刘绍先政李曙森

第6团团熊均主李树生

八路军第120师暨晋西北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0年12月

(晋西北军区于1940年11月7日组成)

军区教导团团喻楚杰政徐文烈主杨尚高教育主任方复生

军区特务团团杨嘉瑞政朱民亲参欧阳藩主黄家文

雁北第6支队支刘华香

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旅张宗逊司张宗逊(兼)政李井泉副贺炳炎

副司贺炳炎(兼)参李夫克主金如柏副主肖新春

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吴子杰主梁仁芥

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副左清臣主张元和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王绍南主颜金生

第359旅(归留守兵团指挥)旅王震(兼政)副郭鹏参唐子奇主袁任远

副主王恩茂

第717团团陈外欧(代)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副政廖明(兼主)参李迎希

第718团团陈宗尧政李铨副何远平副政熊晃参贺盛桂主邓利亚第719团团张仲瀚政曾涤副贺庆积参刘顺文主金忠番

雁北支队支徐国贤政谭文帮

第4支队支苏螯政贺振新参肖飞

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

旅高士一司王尚荣政白坚副王尚荣(兼)政冼恒汉(兼)

副司雷任民参谷志标副参黄荣忠主杨琪良副主戴文彬

第2团团傅传作政幸世修参彭济民主罗洪标

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参鲁赤诚主吴融峰副主董新山

决死第4纵队司雷任民政雷任民(兼)副司孙超群主李力果

第19团团冯基平副孙桂亭主杨叶澎副主冀春光

第20团团王兰麟主刘仰峤

第35团团李宝森政姚仲康副吕仁礼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彭绍辉司彭绍辉(兼)政张平化

副司张希钦参李文清主刘惠农

第9团团毛少先李发应(代)政王定一参秦实奄主黄立清

第714团团张绍武政张世良参樊哲祥主潘振华

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参张希钦主饶兴

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副杨文安主严尚林(兼)

第37团团孙兴华政王燕士参王文礼主王燕士(兼)

特务团团陈菊生政张效忠副柴汉生主郑绍宁

决死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

司韩钧政王逢源副司侯俊岩刘德明主廖井丹

第4团团王何全政武振刚

第5团团刘绍先政李文炯

第6团团杨开基政李曙森

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张新华主李明副参彭治章第21团团周子祯副彭凯主麻志浩

第22团团彭敏主王庆生

洪赵纵队纵晏显升政解学恭

骑兵支队司姚喆参陈刚主张达志副主曾锦云

第1团团邹凤山政范保顺

第2团团汪贤光政曹振之

第3团团朱有德政姜文华副邓舜兰

第4支队支郑乃品政孙春烈副政黄厚主宁德清

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仅保留名义)总指挥续范亭政罗贵波副雷任民张文昂八路军第120师暨晋西北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1年

师贺龙(兼司)副续范亭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甘泗淇

军区特务团团杨嘉瑞政朱民亲参欧阳藩主黄家文

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1941年7月,第120师教导团改称抗大第7分校,归第120师导)校周士第(兼)政徐文烈副喻楚杰主杨尚高训练部长方复生

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旅张宗逊司张宗逊政李井泉副贺炳炎(兼副司)

参李夫克主朱明

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李书茂主梁仁芥

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参刘子云主张元和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副王绍南副政颜金生参王绍南(兼)

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副苏进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

第717团团陈外欧政晏福生副周俭廉副政廖明主何宣大

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左齐副何远平副政熊晃参贺盛桂主邓利亚第719团团张仲翰政曾涤副贺庆积参刘顺文主金忠藩

特务团团徐国贤政谭文帮副马光生参贺焰藩主谭天哲

补充团团苏螯政龙炳初副刘克明参宗赓哲

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旅高士一司王尚荣孙超群(代)政朱辉照冼恒汉(兼)副王尚荣(兼)副政幸世修参谷志标主杨琪

第2团团傅传作政黄立清参彭济民主李兰芳

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参鲁赤诚主曾祥煌

决死第4纵队司雷任民(兼政)副司孙超群主刘仰峤副主王兰麟

第19团团沈国栋政郭实夫参李士达主冀春光

第35团团吕仁礼(代)政姚仲康副吕仁礼参李克林

青年纵队

游击支队支王立中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彭绍辉(兼司)政张平化副司张希钦参李文清

主刘惠农

第9团团毛少先李发应(代)政王定一副李发应参曾征

第714团团张绍武政李健良副刘林参马哲武主袁意奋

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兼)政赤饶执副师长张希钦参张希钦(兼)主饶兴副主严尚林

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副杨文安主严尚林(兼)

第37团团张德政王燕士参王文礼参王文礼(兼)主王燕士(兼)游击第2支队支毛少先

决死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司韩钧副司侯俊岩刘德明参李敏彭治章(代)

政王逢源副参彭治章

第4团团王何全张开基(代)政李明成武振刚(代)参张开基主武振刚第5团团刘绍先吕怀忠(代)政李文炯副吕怀忠主森山

第6团团陈菊生政李曙森参郭庆祥主张范

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张新华主李明

第21团团彭家诗政王庆生

第22团团刘胜武政许铁民

洪赵纵队纵解学恭

游击第8支队支李明成

第5军分区司郭鹏政胡全参刘华香主陈云开副主胡亦民

兴岚直属军分区

骑兵支队司姚喆副司陈刚参张成功主张达志副主曾锦云

第1团团邹凤山政范保顺参方千

第2团团李国良政彭宝山刘水仔(代)副余有清参何益海

第3团团朱有德政姜文华副邓舜兰参姚典训

第4支队支郑乃品政黄厚(代)副政黄厚

神府河防司令部司刘忠政武开章副司王宝珊参李硕主王立中

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仅保留名义)总指挥续范亭政罗贵波副雷任民张文昂八路军第120师暨晋西北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2年春—秋

师贺龙(兼司)副续范亭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甘泗淇

特务团团杨嘉瑞政朱民亲参欧阳藩主黄家文

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

校周士第(兼)政徐文烈副校长喻楚杰主杨尚高

训练部长方复生

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

旅张宗逊司张宗逊(兼)政李井泉副贺炳炎参李夫克主朱明

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李书茂主梁仁芥

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参刘子云主刘佩荣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副王绍南副政颜金生参杨伯让主曾光明

第6支队支黄新义

第359旅(归联防军指挥)

旅王震(兼政)副苏进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

第717团

团陈外欧政晏福生副周俭廉副政廖明参江子炎主廖明(兼)

第718团

团陈宗尧政左齐副陈松岳何远平(后)副政熊晃

参贺盛桂主李大同

第719团

团张仲翰政曾涤副贺庆积副政肖头生参刘顺文主金忠藩

特务团

团徐国贤政谭文帮副马光生参贺焰藩主谭文哲

补充团团苏螯政龙炳初副刘克明参宗赓哲

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

旅高士一副王尚荣司王尚荣(兼)政朱辉照冼恒汉(兼)

副司雷任民参谷志标主杨琪良

第2团团傅传作政黄立清参彭济民主罗洪标

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曾祥煌(后)参鲁赤诚曾祥煌杨志启(后)决死第4纵队司雷任民孙超群(后)政雷任民(兼)副司孙超群

参王梦祥主刘仰峤副主王兰麟

第19团团沈国栋李士达(后)政郭实夫参李士达主冀春光

第35团团吕仁礼(代)政姚仲康副吕仁礼参李克林主宋绍德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许光达司许光达(兼)政张平化

副司张希钦参李文清主刘惠农

第9团团李发应(代)政王定一参曾征主田里卿

第714团团张绍武政李健良副刘林参马哲武主袁意奋

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兼)副师长张希钦(兼参)主饶兴副主严尚林第36团团高永祥政周凯副杨文安主黄亚模

第37团团张德王文礼(代)政曹铭副王文礼参李平东主李学勤游击第2支队支毛少先

决死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司韩钧(兼政)副司侯俊岩参李敏主郝德清

副主李曙森

第4团团张开基政武振刚参吴化明主刘英

第5团团刘光先政李文炯副吕怀忠参张翅远主张献奎

第6团团陈菊生参郭庆祥主张范

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张新华主李明副主王庆生

第21团团彭家诗副张贵廷主侯承章

第22团团刘胜武主王鉴山

第5军分区司郭鹏政胡全参刘华香主陈云开副主胡亦民

兴岚直属军分区司陈漫远

骑兵支队司姚喆副司陈刚参张成功主张达志副主曾锦云

第1团团邹凤山政李佐玉(代)参方谦主王光铁

第2团团李国良黄厚(后)政彭宝山刘水仔(代)副余有清

参何益海主赖万生

第3团团蔡久政白成铭副邓舜兰副政姜文华

神府河防司令部司刘忠政武开章副司王宝珊参李硕主王立中

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仅保留名义)

总指挥续范亭政罗贵波(兼主)副雷任民张文昂

八路军第120师暨晋绥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2年冬

师贺龙(兼司)副政林枫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甘泗淇副续范亭(1942年9月,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

军区特务团团杨嘉瑞政朱民亲参欧阳藩主黄家文

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校周士第(兼)政徐文烈副校喻楚杰训练部长方复生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旅张宗逊司张宗逊(兼)政李井泉副贺炳炎

副司贺炳炎(兼)副政白坚参李夫克主朱明

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李书茂主梁仁芥

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参刘子云主刘佩荣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副王绍南副政颜金生参杨伯让主曾光明

游击第2支队支陈仕南

独立第1旅旅高士一政朱辉照冼恒汉(代)副王尚荣参谷志标主杨琪良

第2团团傅传作政黄立清参彭济民主罗洪标

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曾祥煌(代)参鲁赤诚主杨志启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许光达司许光达(兼)政张平化王德(代)

副政王德参李文清主刘惠农

第714团团刘林政李健良参马哲武主袁意奋

第9团团李发应政王定一参曾征主田里卿

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参陈阳春(代)主曹铭

游击支队支毛少先政王忠山

第6军分区司雷任民孙超群(代)政刘文珍副司孙超群参王兰麟主刘仰峤

第19支队支李力副支刘新科主冀春光

第35支队支黄新义参谋长马永海主刘翅礼

第8军分区司罗贵波政罗贵波(兼)参张希钦主李曙森

第21团团张新华主侯承章

洪赵纵队纵解学恭

游击支队支李明成

塞北军分区司姚喆政高克林副司郭鹏副政张达志副参邓家泰主曾锦云副主陈云开

第1团团邹凤山政陈远波参王光铁主王光铁(兼)

第2团团李国良政彭宝山副余有清参向孟海主赖万生

第3团团蔡久政姜文华副邓舜兰主李精朴

雁北支队支刘华香政胡全副政胡亦民主胡亦民(兼)

直属军分区司陈漫远

河防司令部司杨嘉瑞(兼)政武开章副司王宝珊参李硕主王立中

第359旅(归联防军直接指挥,见军委序列)

八路军第120师暨晋绥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3年

师贺龙司贺龙(兼)吕正操(后)师政关向应军区政林枫副司续范亭周士第参周士第(兼)主甘泗淇副参陈漫远副主任张平化(后)

第358旅(归联防军直接指挥)

旅张宗逊政李井泉副贺炳炎副政廖汉生参李夫克主伍晋南

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李书茂主梁仁芥

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参李涛主刘佩荣

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曾祥煌参鲁赤诚主杨志启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兼)副王绍南副政颜金生参杨伯让主曾光明

独立第1旅旅高士一政习仲勋副王尚荣副政冼恒汉参贾陶

主杨琪良副主金如柏

第2团团傅传作政黄立清参彭济民主王达

第714团(1943年6月,独1旅第715团调归第358旅建制,同时将独2旅第714团调归独1旅建制)团刘林政李健良参马哲武主袁意奋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许光达司许光达(兼)政张平化王德(后)

参李文清主刘惠农副参李硕

第9团团李发应政王定一潘振华(代)参陈阳春(代)主张光汉

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参陈阳春(代)主曹铭

偏清支队支罗成章主黄纪奎

第3军分区司孙志远政白坚副司杨嘉瑞副政李梦龄参樊哲祥主王逢源

特务团团杨嘉瑞(兼)政朱民亲副朱声达参欧阳藩主黄家文

第17团团闵鸿友政孙洪志副左叶参刘正善主贾逸民

离石支队支陈仕南政陈贻训

临县支队支朱致平政朱致平(兼)

第32团团李化民政钟生溢

第6军分区司孙超群政刘文珍副政龙福才参王兰麟主王立声

第19支队支冀春光

第35支队支黄新义参谋长李克林

第8军分区司罗贵波王长江(后)政罗贵波副司张希钦参张希钦(兼)主李曙森副主曹光琳

第1支队支林子元政赵均一

第2支队支林海清政孙继铮

第5支队支王文礼政刘耀夫

第6支队支郭清先政张献奎

第21团团张新华政肖靖

游击支队支李明成

塞北军分区司姚喆政高克林副政张达志主曾锦云副参邓家泰

第1团团邹凤山政陈远波参王光铁主王光铁(兼)

第2团团李国良政彭宝山副余有清参向孟海主赖万生

第3团团蔡久政姜文华副邓舜兰主李精朴

雁北支队支刘华香政胡全

直属军分区司陈漫远

第27团团马仁兴政王兴隆副兴中参刘子仪主蒋崇景

兴岚支队支彭龙飞

河防司令部司杨嘉瑞政刘长亮副司马仁兴副政钟生溢参向黑缨

第359旅(见军委序列)

八路军第120师暨晋绥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4年

师贺龙司吕正操师政关向应军区政林枫副司续范亭周士第

参周士第(兼)主张平化副参陈漫远

第21团团黄新武政肖靖参王赤军

教导团团李夫克副王兰麟(兼教育长)主钟师统训练处长李亚民

第358旅(归联防军直接指挥)

旅张宗逊政李井泉副黄新廷副政廖汉生杨秀山(后)

副参王绍南主伍晋南余秋里(后)副主任黄忠厚

第8团团刘彬唐金龙(后)政余秋里梁仁芥(后)参廖述云主曾光明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曾祥煌参鲁赤诚主吴融峰

第716团团黄新廷(兼)政杨秀山颜金生(后)副张树芝

副政颜金生参杨伯让主颜金生(兼)陈浩(后)

独立第1旅(归联防军指挥)旅高士一政习仲勋副王尚荣副政朱辉照参贾陶主金如柏

第2团团傅传作政黄立清参彭济民主罗洪标

第714团团刘林李光汉(后)政李健良参马哲武主袁意奋

第32团团李化民政邓东哲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许光达(兼司)政王德参李文清副参李硕

第9团团李发应政潘振华参周智高主张光汉

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参曾来古陈阳春(后)

偏清支队支罗成章政王坚

第3军分区司孙志远杨嘉瑞(代)政白坚副司杨嘉瑞

副政李梦龄参樊哲祥副参左叶主王逢源

第17团团闵鸿友政孙洪志副刘子仪参柴枫(代)主耿翼周

特务团团杨嘉瑞(兼)朱声达(代)政朱民亲副朱声达参向黑缨

离石支队支陈仕南政陈贻训

临县支队支朱致平政朱致平(兼)

第6军分区司孙超群政刘文珍副政龙福才

参王兰麟张新华(后)黄新义(代)主王立声

第19支队支李力政罗斌副支刘新科

第20支队支彭龙飞政彭龙飞(兼)副支张榜华

第35支队支黄新义政黄新义(兼)参吴伯祯

第8军分区司王长江政罗贵波副司张希钦参张希钦(兼)

主李曙森曹光琳(代)副主任曹光琳

第1支队支林子元政赵均一

第2支队支林海清政孙继铮

第5支队支王文礼政张献奎

第6支队支郭庆祥政张范

第18支队支张明成

塞北军分区司姚喆政高克林副政张达志参邓家泰

主曾锦云饶兴(后)

第1团团邹凤山政李佐玉

第2团团黄厚政彭宝山

第3团团蔡久政姜文华

雁北支队支罗坤山

直属军分区司陈漫远

第27团团马仁兴政钟生溢副兴中参兴中(兼)

河防司令部司杨嘉瑞政刘长亮副司马仁兴副政钟生溢

第359旅(见军委序列)

八路军第120师暨晋绥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5年春夏

师贺龙司吕正操师政关向应军区政林枫副司续范亭周士第

参陈漫远主张平化

第358旅旅张宗逊政李井泉副黄新廷副政杨秀山主余秋里副参王绍南副主黄忠厚

第8团团刘彬政梁仁芥参廖述云主曾光明

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曾祥煌参鲁赤诚主吴融峰

第716团团黄新廷政颜金生副张树芝参杨伯让主陈浩

独立第1旅旅高士一政习仲勋副王尚荣副政朱辉照参贾陶

主金如柏

第2团团傅传作政黄立清参彭济民主罗洪标

第714团团刘林政李健良参马哲武主袁意奋

第32团团李化民政邓东哲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许光达(兼司)政王德副司张希钦参李文清副参李硕

第21团团黄新武政王赤军主侯承章

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参柴枫主黄家文

偏清支队支曾征政李恒副支张镇戎副政王坚陈寿华(后)

参罗成章

第1军分区(1945年1月组成)司马仁兴政王一夫副司李夫克副政范忠祥主范忠祥(兼)副主钟师统

第27团团马仁兴(兼)政钟生溢副兴中主稂欣

教导团团李夫克(兼)副王兰麟主钟师统(兼)

兴岚支队支刘仲武

保安大队大队长贾兰芝

第3军分区司杨嘉瑞(代)政白坚副政李梦龄参郭庆祥主王逢源副参刘子仪

第17团团闵鸿友政孙洪志参刘致善主耿翼周

特务团团杨嘉瑞朱声达(代)政朱民亲参向黑缨

离石支队支陈仕南政郭伟人副政阎志诚参董兴义

临县支队支张国声副支张子明刘国栋副政朱致平主杨伯瑛

第8军分区司王长江政罗贵波主曹光琳副参吕怀忠

第1支队支林子元副支廖步云参原金丰

第2支队支林海清政孙继铮参刘斯起主刘翰元

第5支队支王文礼政李恽和

第6支队支张献奎政陈玉发副政姚永贞参王槐吾

第18支队支张久德(代)政杨新

塞北军分区司姚喆政高克林副政张达志参邓家泰主饶兴

第2团团黄厚政彭宝山

第3团团蔡久政白成铭副政姜文华

骑兵大队大队长王荣福副大队长郝占堂

第9团团李发应政潘振华参周智高主张光汉

第359旅(见军委序列)

晋绥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5年大反攻前后

师贺龙政李井泉副司续范亭周士第参陈漫远主张平化

军区教导团团李夫克主钟师统

军区直属第32团团李化民政邓东哲

河防司令部司向黑缨

神府支队支刘籍甫政刘北垣副支贾兰芝副政郝子标

吕梁军区(1945年9月组成)司张宗逊政张宗逊(兼)副政罗贵波解学恭

参解方主罗贵波(兼)副主何辉

第3军分区司陈刚政秦立声副政李梦龄主贺翼章副参刘子仪

临县支队支朱致平政朱致平(兼)

第4军分区司杨秀山政刘文珍副司张新华参谷志标主颜龙茂离石支队支朱玉庭政高诗德主马文东

第5支队支王文礼政李恽和

第7军分区司马佩勋政马佩勋(兼)主陈远波

洪赵支队支李述应政吴鉴群

第8军分区司王长江政甘一飞参杨文安主曹光琳

第1支队支林子元政赵均一参原金丰主赵信林

第2支队支林海清政孙继铮

第6支队支张献奎政陈玉发

第18支队支张久德

雁门军区(1945年9月组成)司许光达政朱明副司孙超群主王定一

第2军分区司李文清政刘华香主田麟勋副参陈阳春

神府第5支队支李加夫政王展副支李伐东主崔明山

朔平支队支梁子俊政戴金川

第5军分区司王赤军政李登瀛副司范忠祥参周智高副主沈新发骑兵大队大队长王荣福

清河支队支周子高

第6军分区司孙超群副政龙福才参王兰麟主王立声第19团团钟志明政谢才先(谢采贤?)

第20团团龙福才(兼)

第35团团黄新义政罗斌

第11军分区司黄立清政张毅忱参曾征袁光(副政兼)副主李兰芳第3支队支高学贵

绥蒙军区(1945年9月组成)司姚喆政高克林副政张达志参邓家泰饶兴

骑兵旅旅康健民政李佐玉参王智主王弼臣

第1团团朱秉才政张治珍主王星昌

第2团团黄厚政赖万生副余有清主薛志明

第3团团姜文华副汪贤才主包盛标

第9团团胡定发政白炳勋参罗天泽主杨镇高

第27团团兴中政钟生溢副韩双亭副参仇太兴

偏清支队支罗成章政王坚副政陈寿华副参梁子俊

晋绥野战军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5年大反攻前后

师贺龙政李井泉副司张宗逊参张经武主甘泗淇副主冼恒汉

第358旅旅黄新廷政余秋里主余秋里(兼)

第8团团唐金龙政梁仁芥参廖述云主曾光明

第715团团罗坤山政曾祥煌参鲁赤诚主吴融峰

第716团团张树芝政颜金生参张捷九主陈浩

独立第1旅旅王尚荣政朱辉照副傅传作参贾陶李书茂(后)杨琪良第2团团傅传作(兼)杨一中(后)政罗洪标副政袁意奋参彭济民

第714团团肖显旺李光汉(后)政刘月生参马哲武

独立第2旅旅许光达政孙志远副唐金龙副政罗志敏

参李硕廖述云(后)主李健良

第21团团张新华副黄新武主侯承章

第36团团杨文安张开基(后)政严尚林参柴枫主黄家文

独立第3旅旅杨嘉瑞政金如柏参樊哲祥主贺翼章

特务团团朱声达政朱民亲

第17团团刘鸿友政孙洪志副刘子仪参刘致善主耿翼周

独立第4旅(1945年11月组成)旅顿星云政杨秀山主何辉副参马森

第11团团林海清政孙继铮副蒋玉和副政张凤飞参刘斯起

第13团团王文礼政曾光明副政李恽和参苏洪道主李恽和(兼)第14团团李述应政吴鉴群副政彭胜希参李涛主彭胜希(兼)

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八路军将领名单

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八路军将领名单 上将:朱德1937.9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中将:周恩来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 郭沫若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叶剑英1937.9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云南讲武堂 贺龙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师长。 刘伯承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师长。 叶挺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宣侠父1937.9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彭德怀1937.9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 林彪1937.9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师长。 萧克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副师长。 少将:左权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 聂荣臻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副师长。 周昆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参谋长。 陈光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旅长。 周建屏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副旅长。 徐海东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旅长。 黄克诚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副旅长。 周士第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参谋长。 卢冬生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张宗逊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旅长。

彭绍辉1938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陈伯钧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旅长, 129师385旅副旅长。王震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副旅长。 徐向前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副师长。 倪志亮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参谋长。 王宏坤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5旅旅长。 王维舟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5旅副旅长。 陈赓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旅长。 陈锡联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副旅长、385旅旅长。 项英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副军长。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 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 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政治部副主任肖华 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陈士榘 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卢绍武

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 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 第120师师长贺龙 政委关向应 副师长肖克 参谋长周士第 政治部主任甘泗琪 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 参谋长姚哲 政治部主任张平化 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 参谋长刘子奇 政治部主任袁任远 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 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 通讯营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 政委张浩 副师长徐向前 参谋长倪志亮 副主任宋任穷 第385旅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耿飙 第386旅旅长陈赓 副旅长陈再道 参谋长李聚奎 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 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 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 (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 (1938年1月)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副参谋长周子昆 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刘炎

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参谋长赵凌波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参谋长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教导队 特务营 (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 (1941年3月) 代军长陈毅 政治委员刘少奇 副军长张云逸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八路军主要将领简历(15)

八路军主要将领简历(15)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生,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号福骄,化名向上。1907年外祖父家读私塾。1911年上插旗小学。1913年九如镇立高等小学就读。1917年江津县立中学学习。1919年“5·4”运动。11月重庆乘船赴上海。12月9日上海出发。1920年1月14日到达法国马赛港,开始勤工俭学。巴黎入蒙塔尔记中学,德洛中学补习法文。6月蒙塔尔记橡胶厂多米松分厂做粗检工。秋,胡乃尔中学学习。1921年初克鲁邹钢铁厂,西门子厂做工。10月从法国到比利时,入沙洛瓦1所劳动大学附设补习班。1922年6月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8月刘伯坚和熊味耕介绍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共青团)。1923年2月任少共旅比利时支部委员。3月赵世炎、刘伯坚介绍转党。7月任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训练部副主任。1924年1月任国民党巴黎通讯处处长。9月前往莫斯科。10月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2月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任班党支部书记。7月底离莫斯科回国。9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校党团领导小组成员,少将军衔。1926年7月任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北伐。10月任湖北省委委员兼省委军委书记。1927年4月上海协助周恩来工作。5月任中央军事部参谋长。7月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8月1日南昌起

义,任起义军第11军党代表。10月上旬起义军受挫折,护送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撤离到香港。11月广东省军委工作。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12月16日到香港。1928年1月任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1月任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1930年1月任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常委。1930年5月上海中央特科工作。8月中央军委工作。1931年1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中央苏区。1932年1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3月任红1军团政委。3-5月兼东路军政委。1934年10月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5月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委。6月改红1军政委。后改右路军先遣队政委。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第1纵队政委。11月任红1军团政委。1936年4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红1军团政委。12月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8月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10月任师政委。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39年1月任北方分局委员。1940年8月百团大战。1941年1月任北方分局代书记,晋察冀分局书记。1943年8月去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党的7大。1945年8月任晋察冀中央局书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48年5月任华北局第3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1949年2月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6月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7月-1954年8月任华北局第2书记。8月兼北平市代市长。9月兼北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百团大战有多少个团

百团大战有多少个团: 据可靠消息称为105个团,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究竟是多少个团?这次战役,最初名为正太铁道战役或正太战役。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在《战役预备命令》中,规定八路军参战的兵力不少于22个团。 8月8日,在《战役行动命令》中,要求各参战集团的兵力略有变化,但总兵力仍为22个团。然而,在战役发起后,实际参战的兵力,骤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总兵力,究竟有多少个团?这虽然是一个事实问题,但长期以来,在党史军史界和八路军、国民党军的部分指挥员中,说法不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第一次确认为105个团的是八路军作战科长王政柱。 1940年8月22日,他向彭德怀、左权报告:“正太路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苛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共计105个团。” (《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从此,正太战役则称为百团大战。 8月26日,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转述了朱德、彭德怀的电报,指出:“百团大战除第一一五师主力及山东部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余均参加。”“共一百零五个团”。(《百团团大战历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23页)8月27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蒋介石转报八路军兵力部署时指出:“百团大战除职部之一一五师主力、山东部队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一二0师、一二九师、晋察冀军区各部主力及决死队之请示参战,部署计一0五个团。 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空前未有之积极主力(动)向敌进攻。”(《百团大战历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9月20日,朱德在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暨九一八事变九周年大会上,第一次公布了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也是105个团。 他说,这次大战,还没有包括八路军的全部,山东方面的部队参加,参加的只是在晋察冀绥的八路军和决死队,一共105个团。22日,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登载了八路军总司令部和野战政治部于14日公布的关于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战绩,也是105个团,指出:“我参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抗战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 15000人。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

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 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身穿将军服的周恩来 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 处主任王若飞、 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 115师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 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 连长杨西彬 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 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 一连指导员:黄薇 独立团 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 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 120师 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 长周士第;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达,政治部主任麦朝枢。第四军辖有第十、十一、十二等三个师及一个独立团。 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光鼐,参谋长戴石孚,政治部主任李笠农(后徐名鸿)。辖蔡廷锴、孙绳、戴戟三个团。 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副师长徐景唐(后邓世增),参谋长李扬敬,政治部主任林翼中。辖余汉谋、香翰屏、黄镇球三个团及黄涛炮兵营。 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副师长朱晖日,参谋长李汉魂,政治部主任廖乾吾。辖许志锐、缪培南、黄琪翔三个团。 独立团团长叶挺。 此外,属第五军建制的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副师长陈章甫),也拨归第四军节制。 1926年初,广东统一以后,第十师调驻钦廉,第十一师调驻高雷,第十二师留驻琼崖,从事地方绥靖和积极准备北伐工作。 1926年夏,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陈可钰以第四军副军长名义,率领陈铭枢第十师、张发奎第十二师和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称前方第四军;李济深以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的名义统率陈济棠第十一师、徐景唐第十三师留守广东(尚有广西黄绍竑的部队),称后方第四军。 前方第四军经历了衡阳、长沙、岳州、武昌等地,长驱直进,所向披靡,尤以汀泗桥、贺胜桥两大战役,将盘踞两湖称霸一时的北洋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击溃,战绩显著,被誉为“铁军”。不久,第四军扩编成两个军,第十二师扩编为第四军,张发奎任军长,黄琪翔任副军长,叶剑英任参谋长。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光鼐任副军长。 正当北伐顺利发展的时候,1927年4月12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政变之前,留守广州的李济深及桂系李宗仁等已和蒋介石联合,参与其事,出席了4月3日和5日在上海召开的反共秘密会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4月15日,李济深、古应芬、钱大钧等立即策应,发动了广州“四·一五”大屠杀。 随着蒋介石、李济深等的反共,不仅国共合作遭到破坏,而且国民党及粤系部队也发生了分裂。张发奎拥护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而陈铭枢、蒋光鼐、戴戟等拥护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先后离开武汉。于是,张发奎又兼任第十一军军长,蔡廷锴则由团长升任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 张发奎率第四军和第十一军参加了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一直攻至郑州、开封,与冯玉祥的国民军会师。后因鄂、湘的夏斗寅、许克祥部叛变,于是,6月13日,张发奎随唐生智班师回武汉,升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辖第四军、第十一军和贺龙的第二十军。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共的“七·一五”政变,在武汉地区对共产党员、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张发奎属下共产党员最多,且为军中的骨干,他为了保存实力,并不热心反共,后来只将各军(除第二十军)的共产党员遣散。7月下旬,张发奎奉命东进讨蒋,当部队到达江西的时候,第二方面军所属的贺龙、叶挺以及蔡廷锴等部,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于8月1日举行了“南昌起义”。张发奎开始是阻拦起义,后当起义军退出南昌南下,张发奎即令所部进占南昌。不久,汪精卫指使张发奎率部回粤,伺机占据广东。张发奎将部队交黄琪翔率领,自己经上海转道先去香港。9月中旬,张发奎部已悄悄回到广东,时任广东省主席兼第八路军总指挥的李济深,迫不得已派人去香港迎接张发奎到广州主持军政。张发奎回到广州后,表面上声称拥护李济深,实际上,与李济深及广西省主席兼第八路军副总指挥黄绍竑明争暗斗,并与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及李济深的基本部队薛岳、黄镇球两师进行秘密勾结,以驱逐桂系出广东为名(李济深是广西苍梧人),暗中进行倒李、黄的活动。 再说蔡廷锴率第十师参加南昌起义后,感到和共产党信仰不同,于是率部离开南昌开往赣东。

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名录

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名录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 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 第115师师长林彪 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政治部副主任肖华 第342旅旅长陈光 政委肖华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陈士榘 第344旅旅长徐海东 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卢绍武 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 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 第120师师长贺龙 政委关向应 副师长肖克 参谋长周士第 政治部主任甘泗琪 第358旅旅长张宗逊 政委李井泉 参谋长姚哲 政治部主任张平化 第359旅旅长陈伯钧 政委王震 参谋长刘子奇 政治部主任袁任远

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 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 通讯营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 政委张浩 副师长徐向前 参谋长倪志亮 副主任宋任穷 第385旅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耿飙 第386旅旅长陈赓 副旅长陈再道 参谋长李聚奎 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 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 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 队) (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副参谋长周子昆 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刘炎 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参谋长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教导队 特务营 (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 政治委员刘少奇 副军长张云逸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第1师师长粟裕 政治委员刘炎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 政治委员郑位三 副师长罗炳辉 参谋长周骏鸣 政治部主任郭述申 副主任张劲夫 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彭雄 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 参谋长张震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 参谋长刘少卿 政治部主任任质斌 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 参谋长罗忠毅 第7师师长张鼎丞 政治委员曾希圣

八路军-主要战役

八路军-主要战役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参加的主要战役战斗: 115师主要战役战斗:平型关战役、广阳战斗、汾离公路三战三捷、陆房突围、梁山战斗、温塘战斗、町店战斗 晋察冀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雁宿崖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 山东纵队主要战役战斗:孙祖战斗 山东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郯城战斗 120师主要战役战斗:雁门关外战斗、晋西北收复七城、齐会战斗、陈庄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三分区二团在涞灵战役中, 二团一连连长李永生129师主要战役战斗:阳明堡战斗、神头岭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长乐村战斗、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其中影响重大的战役: 百团大战,又名晋南游击战,是指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12月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与中国民兵共约40万人发动以破袭战为主的对日战役,参与作战共军番号达一百零五个团,战役地点在中国华北地区。平型关战役:又称平型关大捷,指太原战役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林彪部在山西灵丘县西的平型关一带成功伏击日军辎重队的战斗,歼灭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

连环画:“五一”反扫荡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1942年5月1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以5万余人的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拉网扫荡”、“剔块清剿”等战术,对冀中根据地进行残酷毁灭性大“扫荡”。冀中区党委、冀中军区领导冀中军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扫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冀中根据地军民也损失惨重,许多党员干部牺牲,群众被日军惨杀或抓走,冀中区变成被敌细碎分割的游击根据地。针对此形势,6月初,冀中区党委领导机关奉命转移,并组建了冀中临时区党委,继续坚持领导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冀中军民在两个月的反“扫荡”中,作战270余次,毙伤日军1万余人,粉碎了其消灭冀中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企图。

黄埔军校将领全名录(4)中央军校武汉分校

黄埔军校将领全名录(4)中央军校武汉分校 黄埔军校将领全名录(4)中央军校武汉分校 <========================================= ===========================================& gt; 第五期1926年3月 万桂芬1903-1934 湖南浏阳共产党湘鄂赣省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 马子俊1909- 河南许昌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浙北直属纵队少将副司令官 马用之1905- 四川温江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少将代理参谋长 田西园1900-1951 湖北保靖国民党军令部中将参议兼陆军大学高级教官 卢广伟1903-1944 辽宁风城国民党骑兵第八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 刘型1906-1981 江西萍乡共产党中共中纪委常委农垦部副部长 刘昭1909- 四川荣县共产党解放军铁道兵第八师政委 刘世善1906- 湖南长沙国民党湖南省参议会参议

刘耀文1904-1931 湖北圻蒲共产党红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0一团团长 孙筠如1908-1938 湖北襄阳共产党山西新军决死第一纵队支队长 安哲1906-1934 山东日照共产党中共奉天特委宣传部长 伍淑和1902-1931 安徽霍山共产党中共霍山县委军事委员 李朴1905-1935 四川简阳共产党红军第六军政治部宣传部长 宋铁英1903-1931 四川富顺共产党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二军参谋长 余宗磐1902- 湖北罗田国民党总统府特派战地视察组少将视察官 吴仕玲1903- 海南琼山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少将稽查处长 吴忠亚1908-1991 湖北梦云国民党第四方面军总部驻武汉办事处主任 杨干1907- 湖北汉阳国民党湖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杨华1906-1983 江西丰城国民党第十四编练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 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丁麟章1907-1945 湖南平江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 卜荣久1908-1944 天津蓟县中共冀热边行署秘书长 于一心1910-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 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 于化臣1908-1939 河北唐山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于文彬1915-1938 河南息县八路军冀鲁边抗日游击队政委 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 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 于震中 -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九总队总队长 才山1910-1945 辽宁黑山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 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马本斋1902-1944 河北献县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庆华1914-1939 河北廊坊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马吟南1912-1944 河北玉田中共冀热边特委秘书长救国报社长兼总编辑 马健生1913-1940 山东寿光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谋长(错杀) 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 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 马霄鹏1903-1939 山东鱼台苏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长 马德山1911-1935 上海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 马耀南1902-1939 山东长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 王文1912-1943 陕西绥德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 王助1914-1941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兼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青1918-1943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区委第五地委书记 王涛1908-1941 湖南江华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 王章1899-1943 河南信阳新四军第五师政委 王溥1908-1940 辽宁兴城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王丰庆1907-1940 江西弋阳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 王仁斋1906-1937 山东文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三师师长 王风阁1897-1937 吉林通化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九路军司令 王文彬1911-1939 江苏丰县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错杀) 王文瑞 -1938 河北文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王平陆1902-1938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 王舟平1913-1945 河南南阳豫西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第七旅政委 王东福1916-1942 河北深泽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王立人1910-1941 天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 王邦秀1909-1940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 王至发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 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王汝起1905-1940 山东黄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

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

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 1938年徐州会战以后,日军主力向南推进,在山东的兵力比较薄弱,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得到迅速发展。1938年正式编成八路军山东纵队,共2.45万人,并且初步开辟了鲁中、鲁南等抗日根据地。但是起义部队没有红军部队的基础,既缺乏经验,武器装备更是落后。中共要在山东独立自主地负担起抗战的责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迫切需要一支主力部队作为骨干。而抗战初期,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时,没有到达山东。1938年4月,黎玉去延安汇报工作时,曾要求党中央派一个团到山东去,毛泽东胸有成竹地说:“看来还要多去一些!”7月到9月,小部分八路军进入冀鲁边区。1938年9月至11月召开的中共六中全会,确立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会后,中央军委派八路军分散布置于华北敌后。11月25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陈(光)、罗(荣桓)率师部及陈旅主力(两个团)全部去山东、淮北为适宜。12月,第一一五师第六八五团进入湖西。1939年3月1日,第一一五师师部和第六八六团在陈光、罗荣桓率领下,以东进支队的名义进入鲁西。在此前后,第一一五师第六八七团、六八八团各一部进入鲁西,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和先遣支队一部进入鲁西北。最后一支进入山东的八路军部队是第一一五师独立支队。总的来看,主力进入山东后,

与地方党政军民一起,在冀鲁边、鲁西、湖西、鲁南独立自主地发展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7月小部分八路军部队进入冀鲁边区,到1940年7月最后一支入鲁的队伍第一一五师独立支队挺进鲁西,八路军主力部队挺进山东在过程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8年7月—1939年3月,先后抵达冀鲁边区、鲁西北,创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7月7日,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和第一一五师第五支队到达冀鲁边。9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六八五团亦来山东。27日,师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四三旅政委肖华奉命率第一一五师三 四三旅机关部分人员百余人,由山西出发抵冀鲁边区之乐陵城。随后成立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肖华任书记,并整编了当地武装,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政委员会还明确提出了创建冀鲁边平原根据地的任务和大发展的方针。10月1日,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电告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为了配合保卫武汉,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出鄂豫皖参战,原定第一一五师六八五团来山东的计划暂停。11日,张经武、黎玉电告党中央,迫切需要派一个主力团来山东。21日,中共中央派来山东工作的张经武到达第一二九师驻地。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决定将进入冀鲁边区之津浦支队调出,随张经武去鲁南。津浦支队和八路军挺进支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简介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简介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外景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位于 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取魏 晋时代“竹林七贤”的“七贤”二字,院落坐北朝南,共十 所,现在建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办事处前身 为红军驻西安联络处,“七七”事变后更为现名,为全 国15个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1 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至1946年,中共中央在此相继设立秘密的交通站、半公开的“红军联络站”和公开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纪念馆建于1959年,共有5道院,内有接待室、会客室、办公室、重要领导人的住房、库房、厨房、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救亡室等。馆内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资料525年、回忆录623篇、照片3 000余张。 【历史沿革】 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七贤庄一号院建立秘密联络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国共产党为了便于与国民党商讨共同抗日事宜,在七贤庄一号设立了合法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根据国共两党合作的决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红军驻西安联络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办公地点也从一号院扩大到三、四、七号院,叶剑英、林伯渠和董必武先后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博古、吴玉章等多次在此工作、居住,白求恩、柯棣华和巴苏大夫、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也在此居住过。在抗日期间办事处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方针,扩大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并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培养并逐步壮大革命的力量,同时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领取、采购、转运战争物资、支援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合法机关,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9月办事处奉命从西安撤回延安。 【建筑现状】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包括七贤庄第一、三、四、七号院, 建于1936年,共有10所坐北向南的院落,均为四合院式建 筑。其中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南北长82米,东西宽17 米,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由南北两个大小、结构相同的 两进院落组成,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硬山顶,土坯心表砖墙 壁。南、西、北各设1门。两院的主体建筑呈横“工”字形,东 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六间,屋内地面高出地表80厘米,下 设地下室。三、四、七号院隔二、五、六号院依次向东排列,

涟水籍黄埔学员名录

黄埔军校涟水籍学员名录 一期(1924年5月至1924年11月30日)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 一期,王连庆,别号璧如,别字野如,顾祝同外甥。家世从商,经济中等,有良田百亩。涟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省立第三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校尉班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 班第一期毕业。1919年曾任中南机器建筑公司监工委员。1920年加入沪军.为传令兵、副 排长。1923年到广东,投效粤军东路讨贼军,任排长、司务长。。1924年春由王柏龄、顾祝 同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参加孙文主义学会。1926年随军北伐。任国民革命 军第一军第三师排、连长,浙江省警备师营长,第九军(军长顾祝同)上校教导团长,第二师 第六旅参谋主任、团长,军事委员会洛阳行营警卫团长,第十六路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1931 年春被保送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毕业后任中央警卫军副官处长,湘鄂粤闽赣五省 “剿匪”总司令部独立旅旅长,顾祝同第一集团军补充师师长。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后 任第九十四师师长,第十四军副军长。1946年退役,后曾任国防部部附。1949年8月27日 在香港发表起义通电并署名,后留居香港。 二期,费炼 三期,王荫廷 三期,朱学恒 三期,李淳 三期,孙信符 三期,刘昌凤 三期,潘明甫 三期,蒋行一 三期,谈誉球 四期,马树桂 四期,顾锡九(1901~1989),字祝儒、祝如,江苏涟水县南禄乡人。国民党高级将领顾祝同的堂弟。曾任第80军、123军军长 四期,乔树德 五期,程兰田,字砚农 六期,张立人,字应平 六期,王朝相,字仲侯 六期,张辉,字德璋 六期,顾心衡,少将。号允之。国民党一级上将顾祝同的弟弟。黄埔军校第6期炮科、陆军大学将官班

八路军山东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2年秋

八路军山东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1942年秋 政治委员黎玉政治部主任江华 副司令员王建安 (1942年8月1日,由山东纵队改称,归第115师指挥) 鲁中军区司令员罗舜初政治委员罗舜初(兼)参谋处长石潇江政治部主任周赤萍 第1军分区 司令员廖容标政治委员汪洋参谋主任刘国柱政治部主任欧阳平 第10团团长陈明政治委员陈宏参谋长莫明仁政治处主任黄一元 第12团团长石新政治委员胡寅副团长韩顾三政治处主任黄华龙 第2军分区 司令员吴瑞林政治委员王一平参谋主任吴奎文政治部主任李建梓 直属团团长刘遇泉政治委员王锐参谋主任王奎堰政治处主任张圣符 第3军分区

司令员赵杰政治委员董琰副司令员封振武参谋长单洪政治部主任熊飞 军区直属团 团长陈奇政治委员李伯秋参谋长刘陇 政治处主任党英 清河军区 司令员杨国夫政治委员景晓村副政治委员刘其人参谋长袁也烈政治部主任徐斌洲副主任陈楚第1军分区兼清东独立团 团长董有炳政治委员邱拙元副团长陈乙斋 参谋主任王轻亭政治处主任王林 第2军分区兼清西独立团 团长许云轩政治委员李曼村副团长马晓云 参谋主任韩子衡政治处主任张维滋 第3军分区兼清中独立团 团长马千里政治委员王效禹副团长孙干卿 参谋主任王郁亭政治处主任马鸣 第4军分区兼清北独立团 团长杨信政治委员张辑光政治处主任张缉光(兼) 第5军分区兼清南独立团 团长赵寄舟政治委员博玉其参谋主任高凤池

政治处主任博玉其(兼) 军区直属团 团长郑大林政治委员孙正参谋主任张志展 政治处主任王洪模 胶东军区(1942年7月第5支队改称) 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副司令员王彬参谋长贾若瑜政治部主任彭嘉庆 第1军分区兼东海独立团 司令员李发(代)政治委员仲曦东副司令员于得水参谋长于一心 政治部副主任朱开印 第2军分区兼北海独立团 司令员孙端夫政治委员王夷藜参谋主任李益民政治部副主任王介 第3军分区兼西海独立团 司令员赵一萍政治委员于寄吾参谋长胡铁生政治部副主任姜克 第4军分区兼南海独立团 政治委员刘佩贤副司令员卜才参谋长张怀忠政治部主任李铁民第5旅 旅长吴克华政治委员高锦纯参谋主任刘云鹏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副主任李耀文

新四军将领名录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新四军将帅任职名单 (按编制序列排列) 元帅(1名): 陈毅:新四军代军长、军长。 大将(4名): 张云逸:新四军副军长。陈毅去延安后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 粟裕: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兼苏浙军区司令员 黄克诚: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兼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徐海东: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 上将(l3名): 赖传珠:新四军参谋长。 宋时轮:新四军津浦前线野战军参谋长。 陈士榘: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 唐亮: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李克农: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 叶飞: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副司令员。 钟期光: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政治部主任。 刘震: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 洪学智: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兼苏北军区参谋长。 张爱萍: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 韦国清: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兼淮北军区副司令员。 贺炳炎: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傅秋涛: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兼皖江军区副司令员 【原创整理】开国少将以上新四军将领名录 中将(48名): 邓逸凡: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 谢有法:新四军津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陈康:新四军军部训练队队长 梁兴初: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刘兴元:新四军独立旅政治部主任 刘先胜: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参谋长 王必成: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 张翼翔: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一旅旅长陶勇: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 刘培善: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第二旅政委 张藩: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刘飞: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旅长 彭林: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政委 温玉成: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卢胜: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韩振纪: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参谋长 萧望东: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含答案)【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A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B 【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答案】C 【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马尾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答案】A 【解析】李鸿章筹备的伤害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A 【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答案】C 【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集中反映了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眼界,解放了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8.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答案】D 【解析】AC康有为的作品,B谭嗣同的《仁学》,D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9.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日本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八路军由来

八路军由来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意设总指挥部,下辖三个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后,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9月11日后,改称正、副总司令),下辖115师、120师、129师和总部特务团。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的番号原来是谁的呢? 第八路军原为粤军李济深的部队,1929年3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三次大整编时编为第八路军。后蒋介石为了拆散粤桂联盟,将李济深骗至南京汤山囚禁,又于次年4月将该路军解散。而115、120、129三个师的番号,原先是东北军的。1937年4月至6月,东北军各部按照2个师整编成1个师的原则进行整编时,115、120、129三个师因战绩不佳,连吃败仗,番号相继被撤销。 蒋介石虽然迫于形势勉强同意了国共联合抗日,但把红军改编(蒋介石称为收编)成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心里还是很不情愿。军政部长何应钦获知蒋介石的这一心事后,知道蒋有时很迷信,为了向蒋介石讨巧,于是建议在给予红军的番号上可以玩个花样,把整编桂系时空着的第八路军的番号授给红军。在东北军被撤销的番号中,随便找了115师、120师和129师三个番号给予了红军的三个师。 同时,老奸巨猾的何应钦又建议把红军划归防区为太原以北、大同以东晋察一带的第二战区,因为这里是日本人当时进攻的主要目标,这样就可以假借日本人的枪弹,让红军“为国捐躯”,从而达到消灭蒋介石和国民党视为心腹大患的共产党军队的阴险目的。 英勇的八路军就这样诞生了,115师、120师和129师三个曾经是败军番号的师,后来在林彪、贺龙、刘伯承等名帅的指挥下,均成为战果辉煌、屡建奇功、威名远振的雄师劲旅,115师、120师和129师也成为中外军事史上的著名番号。 八路军是改编时给的番号 18集团军是编战区给的番号

陈浩良:揭秘八路军第115师344旅的一

揭秘八路军第115师344旅的一、二任参谋长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原馆长,研究馆员陈浩良 2015-01-23来源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中国青年网 近30年来,关于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第115师第344旅参谋长是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我曾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长期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参与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并发表《八路军第115师部队发展概况》一文。首次公开指出该旅首任参谋长是卢绍武。后来经考证,我在《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首任参谋长新考》专题论文中更正了此前的判断,认为第344旅首任参谋长是陈漫逺,详见《军事历史》杂志2014年第1期“学术争鸣”栏目。 那么到底谁是第二任参谋长呢?现在学术界对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第115师344旅第二任参谋长任职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韩振纪;另一种是卢绍武。本文重点考证韩振纪担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第二任参谋长的情况。 韩振纪,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河北省高邑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一、韩振纪担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参谋长的史料依据 第一,历史档案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资料保存的《十八集团军团以上干部》(1939年3月29日)记载: 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杨得志,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这件原始资料证明,1939年3月,韩振纪正担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参谋长。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档案馆保存的《韩振纪历史思想自传》(1953年3月)中记载: 1938----1945年在八路军344旅任参谋长、二纵队参谋长; 参加革命后党内工作职务:1938年,八路军344旅党委会委员,主要证明人黄克诚。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干部部保存的《韩振纪自传》(1953年)中记载: 1938----1945年在八路军344旅任参谋长、二纵队参谋长; 参加革命后党内工作职务:1938年,八路军344旅党委会委员,主要证明人黄克诚。 第二,权威的军事历史著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