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分析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分析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分析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分析

绪论

1.制造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2.制造技术是完成制造活动所施行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3.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将对整个国民竞技的发展和科技、国防实力上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

4.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看,产品制造是物料转变(物料流)、能量转化(能量流)、信息传递(信息流)的过程。

5.产品的制造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被加工对象的尺寸、形状、或性能产生一定变化的均称为直接生产过程(毛胚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调试检验)。不会使被加工对象产生直接变化的称为辅助生产过程(工艺装备的制造、原材料的供应、工件及材料的运输和储存)。

6.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使其成为合格产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包括热加工工艺工程(铸造、塑形加工、焊接、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冷加工)和装配工艺过程。

7.生产纲领是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的产量。计划期为一年的生产纲领N可按下式计算:

N=Qn(1+α+β)

Q——产品年产量;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

α——备品的百分率;β——废品的百分率。

8.生产类型:单件小批量生产、中批生产、大批量生产,特点见第5页。

9.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模式:①生产全部零部件并组装、②生产一部分关键的零部件,进行整机装配,其余的零部件由其他企业供应、③完全不生产零部件,只负责设计与销售。特点见第6页。

10.产品制造过程三准则:质量、成本、生产率。大批量生产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批量法则。

11.①材料成型工艺(△m=0):铸造、锻压、粉末冶金。(具体见7~9页)

②材料去除工艺(△m<0):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特种加工。

③材料累计工艺(△m>0):连接与装配、电铸电镀加工、快速成型。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1.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动力参数。

2.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要求严格的传动比)、外联系传动链(无要求)。大齿轮传小齿轮升速、小齿轮传大齿轮减速,忽略传送带打滑,注意正转和反转的不同。

3.金属切削加工见43~45页。

4.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足够的热硬性、良好的工艺性、经济性。

5.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碳素工具钢(耐热性较差、仅用于手工工具和切削速度比较低的刀具)、高速钢和硬质合金、陶瓷和金刚石和氮化硼等。

高速钢:含W、MO、Cr、V等元合金素的合金工具钢,分为普通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允许的切削速度高,适用于制造结构复杂的成型刀具、孔加工刀具及铣刀、拉刀等。

硬质合金:由硬度和熔点很高的金属碳化物和金属粘结剂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硬度、耐磨性、热硬性都高于高速钢。

①钨钴类硬质合金(K类):短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也适用于加工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用红色表示。精加工K01、半精加工K10、K20,粗加工K30。

②钨钴钛类硬质合金(P类):用于长切削塑形金属材料,用蓝色表示。精加工P01,半精加工P10、P20,粗加工P30。

③添加稀有金属碳化物类的硬质合金(K类、M类):提高硬质合金硬度、耐磨性,有较好的综合切削性能,价格贵,切削难加工材料,用黄色表示。M类为通用合金(长短均可)。

④镍钼钛类硬质合金(P类):以镍、钼作为粘结剂,有较好的切削性能,允许较高的切削速度,用于碳钢和合金钢(塑形材料)的连续切削精加工。

其他刀具材料:

①陶瓷:优点是硬度和耐热性高,缺点是性脆,抗冲击韧性差,抗弯强度低,可切削难加工的高硬度材料。

②金刚石:最硬的材料,耐磨性极好,价格昂贵,用于制造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极高的零件的刀具,不宜加工含有碳的黑色金属。

③立方氮化硼:硬度和耐磨性仅次于金刚石,化学稳定性很高,用于高硬度。难加工的材料的精加工。

6.刀具的几何角度具体见49~55页。

7.砂轮是磨削加工常用的一种工具,在硬质磨料中加入结合剂,经压坯、干燥、焙烧而制成。砂轮的三要素:磨料、结合剂。气孔。

砂轮的特性主要有五方面要素决定:

①磨料(具备很高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和韧性)

②粒度(磨料颗粒的大小,按磨料粒度分为磨粒和微粉。磨粒F4~F220,【F后面的数字是每英寸筛网长度上的筛孔数,如F40的意思是磨粒刚可通过每英寸长度上有40个孔眼的筛网】,微粉F230~F1200,微粉用沉降法区别,主要用光电沉降仪区分。磨料粒度直接影响磨削表面质量和生产率)

③结合剂:起粘结磨粒的作用,影响砂轮的硬度、耐冲击性、耐腐蚀性、耐热性,对砂轮寿命有直接影响。

④硬度:在磨削力的作用下,磨粒从砂轮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硬度越高磨粒越不容易脱落,选用原则见第74页。

⑤组织:组织表示是砂轮中磨料、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磨料在砂轮体积中所占的比例越大,砂轮的组织越紧密,气孔越少。组织号越大,磨料所占的体积越小,砂轮越疏松,气孔就越多越大,不易被切削堵塞,可改善散热条件,减少工件因发热而引起的变形和烧结现象。

8.夹具的作用: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生产完全

9.定位:工件在加工前,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

定位方式:①直接找正定位(生产率低,精度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或位置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工件)

②划线找正定位(生产率低,精度低,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加工复杂而笨重的零件,或毛坯精度低而无法直接采用夹具定位的场合)

③夹具定位(按照被加工工序要求专门设计的,夹具上的定位元件能使工件迅速占有正确的位置。生产率高,定位精度高,广泛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中)

10.六点定位:工件在未定位前,有x、y、Z三个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就必须对工件的自由度加以限制。用空间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完全确定,称为“六点定位规则”。

注意点:①工件定位是指一批工件在夹紧前要占有一致、正确的位置,所以被夹紧的工件,并没有保证所有自由度都被限制。

②工件定位后,必须使工件的定位面和定位支承点保持接触,这样就不会又相反方向的移动或转动的可能性了。

③某个方向通透,不需要限制该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加工前某个方向是圆形截面,不要限制该方向上的转动自由度。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不完全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并不需要限制全部自由度。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决不允许)。

过定位:工件的同一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造成工件定位不稳,或对工件的安装产生干涉,或使工件或夹具变形,一般不允许采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限制的自由度可多于理论限制的自由度。过定位只能在满足提高工件定位面及夹具定位元件的加工精度的前提下使用)

11.对定位元件的要求:有足够的精度、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工艺性。

12.以平面作为定位基面时,主要使用支承钉和支承板作为定位元件;以圆孔作为定位基面时,主要用圆柱销和圆柱心轴作为定位元件;以外圆柱面作为定位基面时,主要用V型块和定位套、圆锥套作为定位元件。

第二章金属切削基本原理

1.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图见第130页):

①第一变形区(切削层金属剪切滑移的塑性变形)

②第二变形区(切屑受到前刀面挤压,前刀面与切屑底层发生剧烈摩擦,底层金属晶粒纤维化,对切削过程影响较大)

③第三变形区(工件基体留下的材料受到刀具后刀面的挤压、摩擦,已加工表面的金属产生回弹,从而产生表面残余应力,直接影响已加工表面的质量)

2.第一变形区的变形程度可以用相对滑移ε表示,ε为△S与△y的比值。还可以用变形系数Λh(切屑厚度压缩比)来度量。变形系数Λh是大于1的数,Λh值越大,变形越大。

3.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连续切削,加工一般钢材或其他塑性材料,常有一些金属粘结并层积在前刀面处形成一楔块,称为积屑瘤,硬度很高。积屑瘤的大小常用积屑瘤高度Hb 表示。

积屑瘤的存在可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对切削刃有一定保护作用,还可增加刀具的实际前角,对粗加工的切削过程有利。但会使实际背吃刀量和切削深度发生变化,影响工件尺寸精度,使已经表面的粗糙度增大,容易引起振动,所以精加工必须避免产生积屑瘤。

积屑瘤的形成以及积聚高度主要取决于切削温度,切削温度低时,摩擦系数小,不易形成粘结;温度很高时。接触面间的切屑底层金属呈微溶状态,摩擦小;在中温去,粘结严重,摩擦系数大,积屑瘤最高,尽量不采用中速切削加工。

避免积屑瘤的措施:高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减小进给量,加入切削液。

4.切屑类型: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前三种加工塑形材料时产生)、崩碎切屑(切削脆性材料)。

5.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

①工件材料(材料塑性越大,强度、硬度越低,切屑变形程度越大)。

②刀具前角γo:刀具前角越大,切削刃越锋利,对切削层金属的挤压就越小,切屑变形程度也就越小。

③切削用量:a.切削速度主要是通过积屑瘤和切削温度来影响切削变形。高速和低速无积屑瘤,变形系数小;处于中速阶段,刀具实际工作前角增大,积屑瘤增加,切屑变形大。

b.进给量越大,切削平均变形程度Λh越小。

6.切削力分为:

①切削力Fc(切向力,垂直基面,与切削速度vc的方向一致,是切削功率和设计机床的主要依据)。

②背向力Fp(径向力,在基面内与进给方向垂直,不做功但回事工件变形或引起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和已加工表面的质量)。

③进给力Fr(轴向力,在基面内与进给方向平行,是设计进给机构或校核进给系统零件强度的依据)。

7.影响切削力的因数:

①工件材料(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切削力越大;强度和硬度相近的情况下,塑形、韧性越大,切削力也越大)

②:切削用量的影响:a.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p增加,切削力增加,但背吃刀量ap 的影响比进给量f大,消耗相同功率,增大进给量能切除更多金属层材料。b.切削速度对切削力无明显影响,采用高速切削,既提高生产效率,又减小切削力。

③刀具几何参数:前角γo增大时有助于切削变形的减小,使切削力减小。主偏角κr的大小会影响切削厚度hD的大小,增大主偏角时,切削厚度hD增大,切削变形的减小,使切削力减小。

④刀具磨损后切削力会增大。

⑤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小刀具、工件与切削接触面间的摩擦,有利于减小切削力。

8.切削热的产生:切削加工时,切削力时切削层金属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而作功,切削功绝大部分转为热能。此外,切削与前刀面的摩擦,工件与后刀面的摩擦所作的摩擦功,也是切削热的来源。

切削热的传出:由切屑、工件、刀具以及周围的介质传导出去。主要因素是工件和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以及周围介质的状况。车削加工时,热量50%~86%由切削带走,10%~40%传入车刀,3%~9%传入工件,1%通过辐射传入空气。如果采用冷却性能较好的切削液,就能吸收大量热量。

9.切削温度:指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域的平均温度。切削温度的高低,决定切削热产生的多少和传散距离的快慢。刀具上的温度最高点不在切削刃上,而在距离切削刃有一小段距离处,是由于剪切变形热及切削连续摩擦热的作用,以及刀楔处热量集中不易散发所致。

影响切削温度的因数:

①切削用量:a.切削速度Vc的影响: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温度降显著上升。

b.进给量f的影响:随着进给量增大,切削温度上升,但幅度不如切削速度那么显著。

c.背吃刀量ap的影响:对切削温度影响很小。

②刀具几何参数:a.前角γo直接影响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和摩擦,前角大切削温度低,前角小切削温度高。b.主偏角κr增大,使切削热相对集中,同时刀尖角减小,使散热条件变差,切削温度将升高。

③刀具磨损:刀具磨损后切削温度上升,后刀面磨损量越大,切削温度上升越迅速。

④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越高,所消耗的攻越多,产生的切屑热越多,切削

温度就越高。另外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热的导出,导热系数小,切屑温度高;切削脆性材料时,金属变形小,切削温度低。

⑤切削液:对降低切削温度有明显效果。

10.切削液的种类:

①水溶液(在水中加入防锈剂、清洗剂、油性添加剂制成,冷却、清洗作用好,润滑作用差,用于磨削和粗加工)

②乳化液(在乳化油中加水稀释而成,低浓度乳化液主要起冷却作用,高浓度乳化液起润滑作用,用于车削、钻削、攻螺纹,也经常添加防锈剂,提高防锈性能)

③切削油(矿物油、动植物油等,用于滚齿、插齿、车螺纹及一般材料的精加工)

④极压切削油:在切削油中加入硫、氯和磷极压添加剂,形成非常结实的润滑膜,显著提高润滑作用和冷却作用,常用于难加工材料的精加工。

切削液作用:①冷却作用;②润滑作用;③清洗和防锈作用。④应当价廉,配制方便,稳定性好,不污染环境,也不影响人体健康。

11.刀具磨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初期磨损阶段:初期磨损很快,但经过研磨的刀具,初期磨损量就会减小,而且要耐用得多。

②正常磨损阶段:刀具在较长时间内缓慢地磨损,是正常磨损阶段,也是刀具工作的有效阶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刀具正常工作时的磨损强度,磨损强度是衡量刀具切削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③急剧磨损阶段:在相对很短时间内摩擦量猛增,刀具完全失效,磨损强度很大,刀具不能继续工作,必须更换或重新刃磨。

刀具的磨钝标准:统一规定以1/2背吃刀量处后刀面上测定的磨损带高度作为刀具磨钝标准。

12.刀具磨损的原因:

①磨料磨损:切削时工件或切屑的微小硬质点以及积屑瘤碎片不断摩擦前后刀面。在各种切削速度下都存在,但低速下磨料磨损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刀具抵抗磨料磨损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硬度和耐磨性。

②粘结磨损、冷焊磨损:工件表面、切屑底面与前后刀面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摩擦,因此它们之间会粘结,也称为冷焊。是一种分子吸附作用(物理作用),在中等偏低速下切削塑性材料时粘结磨损严重。

③扩散磨损:当接触面温度较高时,工件、切屑和刀具表面在接触区保持扩散元素的浓度梯度,使扩散现象持续进行。常与粘结磨损、磨料磨损同时发生。抗扩散磨损能力取决于刀具的散热性,氧化铝陶瓷和立方氮化硼刀具抗扩散磨损能力较强。

④相变磨损:刀具材料因切削温度升高到相变温度时,使金相组织发生了变化,硬度降低造成的磨损。高速钢在550℃~600℃时发生相变。

⑤氧化磨损:切削温度达到700℃~800℃时,空气中的氧在切屑形成的高温区与刀具材料中某些成分发生氧化反应,使表面层硬度下降,软软的氧化物被切屑或工件擦掉。

(高温时扩散磨损、相变磨损和氧化磨损强度较高;中低温时粘结磨损占主导地位;磨料磨损则在不同切削温度下都存在)

13.刀具耐用度: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切削时间。耐用度指净切削时间,不包括对刀、测量等非切削时间,用T表示。

刀具寿命是指一把新刀具从使用到报废为止的切削时间,它是刀具耐用度和刀具刃磨次数的乘积。

也可以用达到磨钝标准时所走过的切削路程Lm来定义耐用度,Lm等于切削速度Vc和

耐用度T的乘积。Lm=VcT。

切削速度Vc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f次之,背吃刀量ap最小,与三者对切削温度的影响顺序完全一致。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1.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三不变,一连续。操作者、机床、加工对象三个要素中任意一个变更都构成新的工序。连续是指工序内对一个工件的加工内容必须连续完成,否则即构成另一个工序。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工序图见第173页。

2.安装: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某一正确的位置(定位),然后在予以夹紧的过程成为装夹。工件可能只装夹一次,也可能装夹几次,尽量要减少装夹次数。

3.工位:为了减少装夹次数,常常采用各种移动或转动工作台,位移夹具或回转夹具。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采用多工位加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表面间的互相位置精度。图见第173页。

4.工步:指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进行相同的加工)所完成的工艺过程。一个工序内可以包括几个工步,也可以包括一个工步。

5.毛坯的种类:常见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粉末冶金、工程塑料件。适用的场合见第179页。

6.基准就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分为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用)、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工序图中用来标注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后的尺寸】、定位基准【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要有定位基面】)、测量基准(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的位置)。

定位基准的选择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应可靠地保证主要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并使工件装夹方便、准确、稳定。

①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直接保证设计精度,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图见第183页。

②基准统一原则: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其他各表面时,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例如,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工序采用两个顶尖孔作为定位基准;齿轮加工中大部分工序以基准端面和内孔作为定位基准;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工序采用底面和底面上相距较远的两个孔作为定位基准。

③保证工件定位稳定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原则:一般采用面积大、精度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较低的表面作为精基准。

④互为基准原则:为了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及较高的互相位置精度,可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加工套筒零件时,当内、外圆柱表面的同轴度要求比较高是,先以孔定位加工外援,再以外圆定位加工孔,反复加工几次,大大提高同轴度。

⑤自为基准原则: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时,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精基准,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如磨削车床床身导轨面时,为了保证导轨面上耐磨层的一定厚度和均匀性,可用导轨面自身找正定位来进行磨削。这种精基准加工工件,只能提高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不能提高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优先选择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主要定位基准,这些定位基准一般为零件上的重要工作表面)

粗基准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可靠方便地加工出精基准。

①为了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首先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有多个不加工表面时,选择与加工面相对位置关系要求比较高的不加工面为粗基准,保证零件加工后壁厚均匀。

②为了使定位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不是分型面,尽可能平整光洁,且有足够多的尺寸,无毛刺、飞边的缺陷(对毛坯加工提出修光打磨的要求)。

③考虑合理分配各表面的加工:a.应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应选择毛坯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B.对于某些重要表面(导轨和重要孔等),为了尽可能使其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该重要表面的毛坯面作为粗基准。例如加工车床时,应选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腿底面,然后以床腿底面作为基准加工导轨平面。

④同一方向上粗基准原则上只允许使用一次(粗基准本身都是未经加工的表面,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值大,重复使用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不能保证被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7.经济加工精度:指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零件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应注意:

①根据不同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尽可能采用经济加工精度方案。

②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及热处理,选用相应的加工方法。

③充分考虑工件的结构和尺寸。

④结合生产类型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

⑤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8.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

①粗加工阶段应尽快切除应尽快切除零件各个表面的大部分加工余量。

②半精加工阶段继续减少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准备,同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

③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保证加工质量、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保护精加工表面。

9.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为:定位基准的加工——主要表面的粗加工——次要表面的加工——主要表面的半精加工——次要表面的加工——修基准——主要表面的精加工。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预备热处理(改善材料切屑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和为最终热处理做准备)、最终热处理(可使材料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提高零件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等性能)。

10.加工余量:为了使零件得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在切削过程中,必须从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机械加工余量。

①工序余量:工件某一工序前后尺寸之差。

②总加工余量ZΣ:各加工余量之和。

加工余量分为公称(或基本)加工余量、最大加工余量和最小加工余量。

①公称加工余量:前工序与本工序基本尺寸之差。

②最小加工余量:对于包容面(孔),等于本工序最小工序尺寸与前工序最大工序尺寸之差;对于被包容面(轴),等于前工序最小工序尺寸与本工序最大工序尺寸之差。

③最小加工余量:对于包容面(孔),等于本工序最大工序尺寸与前工序最小工序尺寸之差;对于被包容面(轴),等于前工序最大工序尺寸与本工序最小工序尺寸之差。

影响最小加工余量的因素:

①前工序的表面粗糙度Ra和表面缺陷层深度H。

②前工序的尺寸公差Ta:前工序加工后,表面存在的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

③前工序的空间误差ρa:不包括在尺寸公差范围内的空间误差,如轴线的位移及直线度、平行度、轴线与表面的垂直度、阶梯轴内外圆的同轴度、平面的平面度等。

④本工序加工时的安装误差εb:(包括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表面与刀具表面的相对位置)

11.装配精度包括零部件间的相互距离精度、位置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及接触精度。

①相互距离精度:相关零部件的距离尺寸精度,包括间隙、过盈等配合要求。

②相对位置精度:产品中相关零件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和各种跳动等。

③相对运动精度:产品中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速度上的精度,主要表现为回转运动精度、直线运动精度和传动运动精度。

④接触精度:相互配合表面、接触表面间接触面积的大小和接触点的分布情况。

(装配精度取决于相关零部件的精度,还取决于装配方法)

12.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互换法、修配法、调整法。

①互换法:同种零部件互换后仍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一种方法,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互换法的实质就是控制零部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可分为:a.完全互换法(零部件不经过任何选择、修配和调节,均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采用极值法)

b.不完全互换法(利用概率法放宽尺寸链的各组成环公差,使加工容易,降低成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的精度要求比较高而环数比较多的装配尺寸链)

c.分组互换法(将组成环公差扩大数倍,按经济精度加工,将零件按要求的原公差分组,并按相应组进行装配,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②修配法:通过修配某一预先预订的组成环零件,消除累积误差,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被修配的零件叫做修配环,形状简单,修配面小,便于修配加工和装卸,对其他尺寸链没有影响。

a.单件修配法(选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为修配件进行修配,保证装配精度)

b.合并加工修配法(将两个或多个另加合并在一起当作一个零件进行加工修配,减少组成环环数,减少修配量,但给加工、装配和生产组织工作带来不便,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

c.自身加工修配法(用自己加工自己的方法保证某些装配精度要求)

③调整法:装配时,通过调整尺寸链中某一预定选定的组成环零件的位置或尺寸来保证装配精度。装配时进行调整的零件叫调整件,该组成环叫调整环。调整法和修配法的区别是调整法在装配过程中并不切除金属。

a.可动调整法(通过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来保证修配精度,适用于装配精度要求高,在工作中容易磨损或变化的产品装配)

b.固定调整法(通过改变调整件的尺寸来保证装配精度,常用语大批大量生产和中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多环尺寸链)

c.误差抵消调整法(通过调整某些相关零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提高装配精度。在机床装配时应用较多,在机床主轴装配时,调整前后轴承的径向跳动方向来控制主轴的径向跳动)(一般情况下采用完全互换法;生产批量较大,组成环又比较多采用不完全互换法;大批大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组成环数比较少采用分组装配法;组成环数较多采用固定调整法;单件小批生产常用修配法,成批生产常用调整法)

2014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解析20130605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主题为: “幻·梦课堂”;内容为“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们可根据对日常课堂教学情况的观察或根据对未来若干年以后课堂教学环境和状态的设想设计并制作出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机械装置。教室用设备包括桌椅、讲台、黑板、投影设备等;教具包括但不限于演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大学生机械类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的教学用具。不包括前几届大赛已经命题的用于厨房、卫生间、健身、助残等机械。不得用现在已有的教具、示教板和实验台参加本届比赛。应注意对作品在功能或原理上进行突破和创新。 所有参加决赛的作品必须与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与主题和内容不符的作品不能参赛。参赛作品必须以机械设计为主,提倡采用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如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对作品的评价不以机械结构为单一标准,而是对作品的功能、设计、结构、工艺制作、性能价格比、先进性、创新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实现功能相同的条件下,机械结构越简单越好。 机械类课程含:工学各类专业主要的机械基础与机械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机制工艺学、机械创新设计、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船舶与海洋、航空航天、农业与园林、食品与包装、轻工与纺织等机械类专业课程。不包括:化学、物理、电器、电子原理类等课程。 课堂限于用于学习机械类课程的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不包括:化学、电子类、体育、农业、生物等课程的专用教室和场所;不包括:课堂打扫卫生、擦黑板、擦玻璃等环卫选题。 大赛希望作品设计要有创新,不希望重复制作各类示教板,创新拼接箱等;不希望重复现有的教学模型(如车模、机器人模型、生产线模型)。如确有改进设计,则要求:在设计说明书中,以及答辩准备中,特别要指出作品与所参考的原教具、原模型的异同;要能明确说明改进设计之优点。 大赛相关进程的时间节点 ? 1.2013年3月发布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与内容的通知; ? 2.2014年4月20日前各赛区务必完成预赛, ? 3. 2014年5月1日前按有关通知要求报送预赛结果;全国组委会将进行作品初评, ? 4. 2014年6月1日左右公布参加全国决赛的作品名单; ? 5.2014年7月下旬在东北大学(沈阳)举行全国决赛。 案例教学模拟 快乐课堂 实践教学模拟 实验教学模拟 梦幻课堂 互动课堂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 一、判断题 1、钢的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3) 4、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3) 5、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6、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3) 7、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 定合格。(√) 8、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10、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11、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14、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6、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3) 17、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 3%。(√) 18、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小于4mm 时,焊条直径等于焊件厚度。(√) 1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3) 20、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越小越好。(3) 21、Ra 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22、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3) 23、提高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刀具的前角与后角。(3) 24、就四种切屑基本形态相比较,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过程最平稳。(√) 25、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的铣削称为周铣。(√) 26、过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不允许的。(3) 27、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3) 28、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29、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3) 30、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 定合格。(√) 31、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32、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33、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34、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35、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36、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37、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机械制造基础教材试题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圆周铣削有顺铣和逆铣两种方式. 2.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的典型加工方法有纵磨法磨外圆柱面,纵磨法磨 小锥度长圆锥面, 切入法磨大锥度短圆锥面,内圆磨具磨内孔。 3.滚削斜齿圆柱齿轮时需要哪几条传动链:主运动传动链, 展成运动传动链, 附加运动传动链, 垂直进给运动传动链。 4.剃齿加工过程相当于一对斜齿轮副的啮合过程,能进行剃齿切削的必要条 件是齿轮副的齿面间有相对滑移。 5.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派生式,生成式及知识 基系统三大类型。 6.用于切削加工的FMS主要有加工系统,运储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软件四部分组成。 7.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 体五种。

8.球墨铸铁常见的金属基体有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三种。9.砂型铸造用的型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有强度,透气性, 耐火性, 退让性。 10.塑料的成型方法有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压制成形,吹塑成 形,浇铸成形, 滚塑成形。 11.量规按用途可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校对量 规三种。 12.常见的调整法装配的方法有可动调整法,误差抵消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不正确打“×”并改正,正确打“√”,每题1分) 1.普通机床在进行切削加工时,主运动必定有且通常只有一个,而进给运动 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没有。√ 2.砂轮的硬度是指组成砂轮的磨粒硬度。× 改正为:砂轮的硬度是指在磨削力作用下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3.在插齿机上只能插削直齿圆柱齿轮。× 改正为: 在插齿机上即可以插削直齿圆柱齿轮,也可以插削斜齿圆柱齿轮. 4.精密加工时,机床的精度一定高于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改正: 精密加工时,机床的精度不一定高于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5.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实质上也是一种结晶的过程,同样遵循金属结晶的基6.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加热温度的高低来区分的。×

2017厦门大学考研资料与专业综合解析

研途宝考研 https://www.doczj.com/doc/7011365072.html,/ 专业名称:结构工程[081402]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工学[08]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土木工程[0814] 所属学院:土木工程系 结构工程专业介绍: 结构工程硕士点属土木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建造技术及组织管理方法的学科。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在整个都市与城镇建设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4结构力学(含结构动力学) 研究方向: 01新型结构 02结构控制与健康监测诊断 03结构静动力分析与数值仿真 04结构检测、加固与维护 2017结构工程专业课考研参考书目: 《建筑结构抗震》窦立军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钱稼茹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结构力学(i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2017结构工程考研专业课资料: 《2016厦门大学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精编》 《材料力学考研核心考点解析》(孙训方版) 《结构力学教程考研核心考点解析》(龙驭球版) 《厦门大学结构力学高分考研笔记》 《厦门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5年总分:320,政治/外语:50;业务1/业务2:80; 2014年总分:320,政治/外语:50;业务1/业务2:80; 【17结构工程考研辅导】 2017厦门大学考研高端保录班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90分。 1.钻孔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钻头不转,工件转,这种加工方式容易产生(B )误差。 A.轴线歪斜 B.锥度 C.轴线歪斜和锥度 D.轴线歪斜和腰鼓形 2.(C )时,前角应选大些。 A.加工脆性材料 B.工件材料硬度高; C.加工塑性材料 D.脆性或塑性材料 3.主要影响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为(C ) A.前角 B.后角 C.刃倾角 D.主偏角 4.减小主偏角,(A )。 A.使刀具寿命得到提高 B.使刀具寿命降低 C.利于避免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 D.对切削加工没影响 5.下列刀具材料中,适宜制作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

(B) A.合金工具钢 B.高速钢 C.硬质合金钢 D.人造聚晶金刚石 6.成批加工车床导轨面时,宜采用的半精加工方法是(A) A.精刨 B.精铣 C.精磨 D.精拉 7.(B )时,选用软的砂轮。 A.磨削软材料 B.磨削硬材料 C.磨削断续表面 D.精磨 8.机床主轴齿轮(B )要求高些。 A.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B.传动的平稳性 C.载荷分布的 均匀性D.侧隙 9.精加工时,应选用( C )进行冷却。 A.水溶液 B.乳化液 C.切削油 D.温度较高的水溶液 10.加工? 100勺孔,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C ) A.钻孔 B.扩孔 C.镗孔 D.铰孔 11.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D )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12.车床刀架的横向运动方向与车床回转轴线不垂直,车出的工件将呈现出(D )。 A.腰鼓形和锥度。 B.腰鼓形 C.锥度 D.端面中凸形 13.数控机床主要适用的场合是(B ) A.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B.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C.中等精度的定型产品 D.修配加工 14.主运动是由工件执行的机床有( A )

机械制造基础 知识点汇总

第1章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1.1 金属及合金的基本性能 2、强度指标:屈服点σs ;屈服强度σ 0.2;抗拉强度σb (判别金属材料强度高低的指标) 3、塑性:金属发生塑性变形但不破坏的能力。 5、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 布氏硬度:用符号HBW 洛氏硬度:用符号表示 HR 表示 二、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符号σb 表示材料的 () A 、屈服强度 B 、抗拉强度 C 、疲劳强度 D 、断裂强度 (2)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B ) A 、屈服点 B 、抗拉强度 C 、弹性极限 D 、疲劳极限 2、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氏硬度用符号HBW 表示 B 、洛氏硬度用符号HR 表示 C 、洛氏硬度用符号HBW 表示 D 、布氏硬度用符号HR 表示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 A 、布氏硬度的压痕面积大,数据重复性好,用于成品的测定 B 、洛氏硬度的操作简便,硬度值可以直接读出,压痕较小 C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 D 、金属材料在指定循环基数的变荷作用下,不产生疲劳断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3、判断题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4、填空题 强度按力的性质有___、___、___。 5、简答题 简述拉伸低碳钢过程,拉伸曲线的变化以及金属变形 答案:1、B B 2、AB BCD 3、√ 4、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5、在力到达Fe 之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L 线性增加,超过Fe 以后不仅有弹性变形还有塑性变形,形成永久变形,到Fs 以后出现塑性变形,出现屈服现象,进入强化阶段。 1.2 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及结晶过程 一、知识点整理 1、内部原子在空间按一定次序有规律的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反之为则为非晶体晶体具有。 固定的熔点和各向异性 等特征,非晶体则反之。 2、晶体中源于排列规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征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变化,因此,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代表晶格特 3、常见的纯金属晶格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 4、如果晶体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称为单晶体。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多由许多位向不同的小单晶体组成,成为多晶。 5、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晶粒。 6、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晶粒大小、形状和分布称为显微组织。 7、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 8、组成合金的元素称为组元,可以是纯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学元素,也可以是某些稳定的化合物 。 9、合金系是由两种以上的组元,按不同的比例浓度配制而成的一系列合金。按组元的数目不同,合金可分为二元合金系、三元合金系及多元合金系。

工程材料课堂测试试题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一、填空 1、金属中的缺陷可分为()、()、和()。 2、钢中杂质元素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碳使钢产生__________,磷使钢产 生____________。 3、珠光体转变是属于()型转变,贝氏体转变是属于()型转变,而马氏体是 属于()型转变。 4、等温淬火是获得()组织的操作。 5、热处理通常是由()、()和()三个步骤构成。 6、板料冲压成形工序包括()、()、翻边缩口和局部成形。 7、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为() 8、特种铸造是指除砂型铸造以外的其他铸造方法,包括()铸造、()铸造、() 铸造、()铸造等。 二、判断 1、大多数合金元素均能提高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从而使C曲线右移() 2、铸造时,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 三、选择 1、T10A钢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为() A.Fe+Fe3C B. Fe3CⅡ+P C. Fe+P D. P+Fe3C 2、下列材料中不能锻造的材料是() A. 灰口铸铁 B. 钢材 C. 铜合金 D. 铝合金 3、形变铝合金的强度韧化措施是() A. 淬火+回火 B. 钠盐变质处理 C. 固溶处理 D. 淬火+时效 4、可选择()材料制造化工管道。 A. 尼龙 B. 聚四氟乙烯 C. 聚碳酸酯 D. 聚苯乙烯 5、关于低碳钢正火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提高硬度 B. 改善机加性能 C. 获得索氏体组织 D. 获得屈氏体组织 6、金属强化方法有细化晶粒、固溶强化、第二强化和()等。 A. 合金化 B. 弥散强化 C. 冷加工强化 D. 变质处理 7、比较25、T10和HT150三种材料某一工艺性能时,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25号钢锻造性能最好 B. HT150铸造性能最好 C. T10钢焊接性能最好 D. 25钢焊接性能最好 8、结晶间隔室的合金结晶时易形成() A. 气泡 B. 缩孔 C. 缩松 D. 冷汔(“汔”是“疒”头的,打不出来) 9、可选择如下加工材料()作为冲压材料。 A. 40Cr钢 B. 15 C. 5CrMnMo D. T8A 四、计算题 1根直径10mm的钢棒,在拉伸断裂时直径变为8.5mm,此钢的抗拉刚度为450MPa,问此棒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是多少?断面收缩率是多少?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

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 5、常见的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铸造性能是合金在铸造时表现出的工艺性能。主要指金属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性。 7、铸型中手工造型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8、锤上模锻的模镗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金属的可锻性常用金属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综合衡量。 10、锻压加工时,金属加热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电焊条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12、焊接性能不好的材料,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来预防裂纹的产生。 13、防止焊接变形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种。 14、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16、切削运动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17、切削加工_________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瘤。 18、切削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作用。 19、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_________ 20、铣削时,_________是主运动,_________是进给运动。 21、平面加工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法。 22、在机械加工中,夹具起______和______作用。 23、从工艺特点来看,一般将生产类型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4、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机械加工中,轴类零件常用_________或_________作为定位基准。

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整理演示教学

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整理

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整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请选择正确的文字答案填写,例如: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断裂;变形;破坏;交变载荷;断裂;奥氏体; 渗碳体;断裂前;最大塑性变形;通用橡胶;特种橡胶;含碳量;万分之几;正火;碳钢;合金元素;酸性焊条;碱性焊条;表面淬火; 表面化学热处理;分离工序;整模造型;分模造型;变形工序;挖砂造型;活块造型;焊芯;药皮 题目1. 的能力。 题目2 题目3 性。 题目4 题目5的最大应力值。 题目6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有两位数字表示,这两位数字具体表示钢中 题目7 题目8

题目9 题目10 除,否则会增大钢的淬透性。 题目11 题目12 题目13 题目14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42分) 题目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6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7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8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断裂前所能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9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0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弹性变形的能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2冲击韧性值愈大,材料的韧性愈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3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4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5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6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淬火钢球,用符号HBW表示。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7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淬火钢球,用符号HBS表示。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8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选择一项: 对

机械制造基础实习心得(体会心得)

机械制造基础实习心得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有的一段经历,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当中实践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更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东西。回想起那短暂的一个星期,往事还历历在目,各种酸甜苦辣,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些经历将会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的累积。实习,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星期的实习,通过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生产实习是我们制造专业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加深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技能,并激发我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现场操作实习和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培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实习是对我们的一次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地观察、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实习也在于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人交际的能力,锻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从企业职工身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使我学会了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到了生活的充实,以及获得知识的满足。真正的接触了社会,使我消除了走向社会的恐惧心里,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同时,也使我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了解了当前社会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促使自己努力学习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通过机械实习,我了解许多课本上很难理解的许多知识。机械的传动构造,一些机器部件的构造原理等等,了解了许多常用工具。也掌握了西门子plc一些简单编程,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这次实习中,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它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信、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等特点,是尖端工业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数控机床都是出自国外先进制造商,无论在数量上,精度,性能指标上,中国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我们奋起直追。再就是齿轮零件加工工艺: 粗车--热处理--精车--磨内孔--磨芯,轴端面--磨另一端面--滚齿--钳齿--剃齿--铡键槽--钳工--完工 其实我认为实习另一个目的是在实践中初识社会,了解社会,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往往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感到迷茫,需要时间去积累。在实习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 一、填空: 1、机械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生产阶段:阶 段、阶段和阶段。 2、工步是指工序中、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吃刀 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3、常用的工艺规程主要有机械加工卡片和机械加工卡 片两种基本形式。 4、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毛坯种类有、、、。 5、CA6140卧式车床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 mm,主轴转速为正 转级,反转级。 6、齿轮加工的加工方法有法和法两类。 7、数控机床主要由、、和辅助装置组成。 8、切削用量是指切削过程中、和的总称。 9、砂轮的五个特性指、、、及。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刀具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2、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4、机械加工过程中划分加工阶段,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5、车削中的主运动是车刀沿着工件旋转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 6、三爪自定心卡盘不但校正和安装工件简单迅速,而且对工件的夹紧力比四爪单动卡盘要大。() 7、滚齿机传动系统的主运动是滚刀的旋转运动,插齿机传动系统的主运动是插齿刀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8、积屑瘤是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切屑和前面剧烈的摩擦、黏结而形成的。() 9、从耐热性方面分析,高速钢的耐热性比硬质合金强。() 10、从强度与韧性方面分析,硬质合金比高速钢要好。() 11、车刀前角增大,刃口锋利,切削力减小,但刃口的强度降低,散热面积减小,切削温度升高,刀具耐用度降低。() 12、车刀主偏角的大小影响刀具耐用度、背向力与进给力的大小。() 13、铰刀的刚度和导向性比扩孔钻要差,一般用于加工中小直径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汇

做试卷,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机械制造基础试卷 课程代码:09320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 A.硬度 B.强度 C.塑性 D.弹性 2.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什么形式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 A.随炉冷却 B.在空气中冷却 C.在油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3.橡胶是一种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什么的弹性体( ) A.树脂 B.高聚物 C.Si3N4 D.BN 4.铸件的壁或肋的连接应采用( ) A.锐角连接 B.直角连接 C.圆角连接 D.交叉连接 5.在下列合金中,流动性最差的合金是( ) A.灰铸铁 B.铸钢 C.铜合金 D.铝合金 6.在铸铁的熔炼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 A.电弧炉 B.冲天炉 C.工频炉 D.反射炉 7.下列冲压基本工序中,属于变形工序的是( ) A.拉深 B.落料 C.冲孔 D.切口 8.锤锻模的模块安装是( ) A.用螺栓螺帽固定 B.用铆钉固定 C.用楔铁燕尾固定 D.用销钉固定 9.模锻和自由锻用的蒸汽—空气锤相比,模锻锤的结构与自由锻锤结构不同点是( ) A.所用的动力源 B.机架与砧座用螺栓连接方式 C.吨位表示方法 D.驱动的方式 10.对铝合金最合适的焊接方法是( ) A.电阻焊 B.电渣焊 C.氩弧焊 D.手工电弧焊 11.闪光对焊的特点是( ) A.焊接前先将被焊件接触 B.焊接前把被焊件安装好并保持一定距离 C.闪光对焊焊缝处很光滑 D.只能焊接相同的材料 12.指出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用熔化焊方法焊接的一组( ) A.20钢与25钢 B.20Cr与20CrMnTi C.锻铝与防锈铝 D.铝与铜 13.刃磨高速钢刀具时,应选用砂轮的磨料是( ) A.棕刚玉 B.白刚玉 C.黑碳化硅 D.绿碳化硅 14.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 ) A.卧式车床 B.台式钻床 C.立式钻床 D.摇臂钻床 15.中心架或跟刀架的主要作用是( )

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整理

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整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请选择正确的文字答案填写,例如: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断裂;变形;破坏;交变载荷;断裂;奥氏体; 渗碳体;断裂前;最大塑性变形;通用橡胶;特种橡胶;含碳量;万分之几;正火;碳钢;合金元素;酸性焊条;碱性焊条;表面淬火; 表面化学热处理;分离工序;整模造型;分模造型;变形工序;挖砂造型;活块造型;焊芯;药皮 题目1、 题目2强度就是指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 题目3 题目4在铁碳合金中, 题目5的最大应力值。 题目6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有两位数字表示, 题目7 题目8 题目9 题目10淬火前,若钢中存在网状渗碳体,,否则会增大钢的淬透性。 题目11 题目12根据药皮所含氧化物的性质, 题目13 题目14 二、就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42分) 题目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6抗拉强度就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7硬度就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其她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8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断裂前所能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9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0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1屈服强度就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弹性变形的能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2冲击韧性值愈大,材料的韧性愈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3硬度就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4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就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5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6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淬火钢球,用符号HBW表示。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7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淬火钢球,用符号HBS表示。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8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9测量洛氏硬度时,压头为120°金刚石圆锥体,用符号HRC表示。选择一项: 对 错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1. 车削时,主轴转速升高后,也随之增加。(AB)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速度 C 进给量 D 切削深度 2.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是切下切屑的运动及其特点是(切下切屑的运动、速度快,只有一个) 3. 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镗刀连续转动) 6. 切削加工时,须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有。(A) A 刨斜面 B 磨外圆 C 铣斜齿 D 滚齿 8. 调整好切削用量后,过程中切削宽度、切削深度是变化的。 A 车削 B 刨削 C 铣削 D 镗削(C) 9. 所有机床都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13. 切削用量包括、和。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14. 刀具的主偏角是在平面中测得的。(A) A 基面 B 切削平面 C 正交平面 D 进给平面 15. 刀具的主偏角是和之间的夹角。 (刀具进给正方向、主切削刃) 16. 刀具一般都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切削、夹持) 18. 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及测量时必须的主要角度有:。 (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后角) 19. 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与。(摩擦;强度、锋利程度) 20. 刀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D) A 使主切削刃锋利 B 减小摩擦 C 控制切削力大小 D 控制切屑流出方向 22. 车床切断工件时,工作后角变小。(√) 23. 一般来说,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就越低。(√) 24. 高速钢是当前最典型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 25. 硬质合金是最适合用来制造成型刀具和各种形状复杂刀具的常用材料。(╳)28. 刀具前角是在面中测量,是与之间的夹角。

(正交平面、前刀面、基面) 29. 刀具前角为,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最大。(A) A 负值 B 零度 C 正值 30. 车刀的后角是在平面中,与之间的夹角。(正交、后刀面、基面) 31. 车削细长轴时,应使用90゜偏刀切削。(√) 32. 刀具主偏角的减小有利于改善刀具的散热条件。(√) 36. 影响刀具切削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角度和结构。 一、金属切削过程 37. 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为刀具与工件的互相挤压的过程(√) 39.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变形系数越大,切削力越大,切削温度越高,表面越粗糙。(√) 40. 常见的切屑种类有哪些? 答:带状切屑、挤裂(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41. 什么是积屑瘤? 答:在一定范围的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发现在刀具前刀面靠近切削刃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这就是积屑瘤。 43. 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是和。 (变形抗力和摩擦力) 44.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46.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47. 当切削热增加时,切削区的温度必然增加。(╳)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作业 含答案(2020年整理).doc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作业 一、填空 1、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和塑性、硬度、布氏硬度、疲劳强度。 2、铁碳合金固态组织分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 3、常用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气焊、埋弧焊、电阻焊、钎焊。 4、车床由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床鞍、尾座、床身等部分组成。 5、切削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已加工表面。 6、硬质合金主要分WC基硬质合金、Fic基类硬质合金。 7、定位、夹紧两个过程称为安装。 8、机床夹具按其通用特性则可分为通用、专用、组合、可调、直动线。 9、机床夹具的组成钻模板、钻套、压板、圆柱销、夹具体、挡销、菱形销。 10、定位元件有支承钉、支承板、V形块、定位销等。 11、特殊定位方法有圆孔定位、圆锥孔和圆柱销定位、外圆柱定位。 12、常用的夹紧机构有斜稧、螺旋、偏心、铰链。 二、单项选择题 1.判断下列哪个定义正确: C A.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完成的那部分加工过程。 B.安装是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在若干次定位夹紧下所完成的工作。 C.工位是指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下,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每占据一个正确位置所完成的加工。 D.工步是在一个安装或工位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及切削深度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那部分加工。 2.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C A.当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时,就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值是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尺寸的变化量。 B.基准不重合一般发生在①直接得到加工尺寸不可能或不方便,②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求定位基准单一以便减少夹具类型或进行自动化生产。 C.为了保证设计尺寸,在选择基准时必须采用基准重合的原则,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D.基准不重合误差不仅指尺寸误差,对位置误差也要考虑。 3.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D A.加工所要求的限制的自由度没有限制是欠定位、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机械制造基础笔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笔记 第三章 切削与磨削原理 3.1.3 前刀面上刀-屑的摩擦与积屑瘤 1.摩擦面上的接触状态 1)峰点型接触( F 不太大时):m= f/F=tsAr/ss Ar=ts/ss=常数 此时的摩擦状态为滑动摩擦(外摩擦)。 ss--材料的拉压屈服极限 ts--材料的剪切屈服极限 Aa--名义接触面积 Ar--实际接触面积 2)紧密型接触(F 很大时): m= f/F= tsAa/F=ts/sav≠常数 此时的摩擦状态为粘结摩擦(内摩擦)。 2.前刀面上刀-屑的摩擦:既有粘结摩擦,也有滑动摩擦,以粘结摩擦为主。 前刀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可以近似用粘结区的摩擦系数表示:m= ts/sav≠常数 当前刀面上的平均正应力sav增大时,m 随之减小。 4.积屑瘤 1)现象:中速切削塑性金属时,在前刀面上切削刃处粘有楔形硬块(积屑瘤)。 2)形成原因: (1)在一定的温度和很大压力下,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生粘结(冷焊); (2)由于加工硬化,滞流层金属在粘结面上逐层堆积(长大)。3)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1)积屑瘤稳定时,保护刀具(代替刀刃切削); (2)使切削轻快(增大了实际前角); (3)积屑瘤不稳定时,加剧刀具磨损; (4)降低尺寸精度; (5)恶化表面质量(增大粗糙度、加深变质层、产生振动)。 --粗加工时可以存在,精加工时一定要避免。 4)抑制方法 (1)避免中速切削; (2)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降低塑性); (3)增大刀具前角(至30~35o);

(4)低速切削时添加切削液。 5.剪切角公式 ∵第一变形区的剪切变形是前刀面挤压摩擦作用的结果, ∴切削合力Fr的方向就是材料内部主应力的方向, 剪切面的方向就是材料内部最大剪应力的方向。根据材料力学,二者夹角应为p/4,即: p/4= c+ b- go (tgb= Ff/ Fn= m ) f= p/4- b+ go --李和谢弗的剪切角公式(1952) 由公式可知:go ↗ → f ↗ → Lh ↘ b(m)↘ →f ↗ → Lh ↘ -前刀面上的摩擦直接影响剪切面上的变形。 3.1.4 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 1.工件材料: 强度、硬度↗→sav↗→ m (=ts/sav) ↘→ f↗→ Lh↘ 2.刀具几何参数:主要是前角的影响。 go ↗ → f↗ → Lh ↘ 3.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 低速、中速,主要是积屑瘤的影响: 积屑瘤长大时,实际前角gb ↗→ f↗→Lh↘;积屑瘤变小时,实际前角gb↘→f↘→Lh↗; 高速:vc↗→ts↘→m (=ts/sav)↘→ f↗→Lh↘ 2)进给量 f↗→hD(=f?sinkr) ↗→f↗→Lh↘; 3)背吃刀量 ap ↗→bD(= ap/ sinkr) ↗ 参加切削的刀刃长度增加了,其它条件未改变,所以:Lh基本不变。(见图3.14) ? 以上分析均有实验结果为证。 3.1.5 切屑类型及切屑控制 1.切屑类型(p80 图3.16) 2.切屑的控制-通过合理选择刀具角度、设计卷屑槽或断屑台,可以控制切屑的流向、卷曲程度和使其折断。 3.1.6 硬脆非金属材料切屑形成机理 1.刀具对材料的撕裂作用: 刃口前方的材料受到挤压,刃口下方的材料受到拉伸,所以裂纹多数是向刀刃的前下方裂开。向下延伸的裂纹当能量耗尽后终止,转而向上的裂纹最终到达自由表面形成断裂(越靠近自由表面能量消耗越小)。

最新机械制造基础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钢的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 4、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5、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6、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7、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8、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10、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11、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14、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6、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17、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3%。(√) 18、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小于4mm时,焊条直径等于焊件厚度。(√) 1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20、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越小越好。(×)

21、Ra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22、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23、提高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刀具的前角与后角。(×) 24、就四种切屑基本形态相比较,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过程最平稳。(√) 25、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的铣削称为周铣。(√) 26、过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不允许的。(×) 27、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28、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29、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30、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31、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32、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33、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34、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35、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36、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37、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38、在一个工序内,工件只能安装一次。(×) 39、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越高。(√) 40、冲击韧性值愈大,材料的韧性愈好。(√)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问答汇总

第9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P217 生产过程:在制造机械产品时,根据设计信息将原材料和半成品转变为产品的全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毛坯的制造成形(如铸造、锻压、焊接等),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部件和产品 的装配等是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称为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简称工艺过程。 2.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和走刀? P218-220 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指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三要素中的切削速度与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指改变切削用量三要素中的背吃刀量,但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均不改变。 安装:工件在加工之前,应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定位,然后再予以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3.什么是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P220 生产纲领:某种零件的年生产量称为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工厂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方式称为生产类型。 4.什么叫基准?粗基准和精基准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P225-227 基准:那些作为依据的点、线、面就叫做基准。 粗基准选择原则:①首先选择要求保证加工余量均匀的重要表面为粗基准;②尽可能选用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作为粗基准; ③尽量用非加工表面作粗基准;④尽可能选大而平整的表面作为粗基准;⑤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尽可能避免重复使用。 精基准选择原则:①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或工序基准作为定位精基准,可避免因基准不重合所带来的误差;②基准统一原则,采用一个或一组表面作为统一精基准来定位,把尽可能多的其他表面都加工出来;③互为基准原则,对于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往往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予以保证;④自为基准原则,对于本身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常采用其本身定位来进行加工;⑤对精基准的要求,所选精基准应保证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 5.试分析、比较:直接找正、划线找正、夹具装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P224 直接找正装夹:是用划针和百分表或通过目测直接在机床上找正工件位置的装夹方法。 工艺特点: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形状简单的零件,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 划线找正装夹:是用划针根据毛坯或半成品上所划的线为基准,找正它在机床上正确位置的一种装夹方法。 工艺特点: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锻件和铸件,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 专用夹具装夹:夹具的定位夹紧元件能使工件迅速获得正确的位置,并使其固定在夹具和机床上。 工艺特点:生产率高,一批工件的精度稳定,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适用于批量生产。 6.什么叫定位基准?什么叫六点定位原则? P223/P228 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用做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六点定位原则:用合理设置的6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这就是六点定位原则。 7.试述铣床夹具的分类。 P232 按使用范围:通用铣夹具、专用铣夹具、组合夹具三类; 按工件在铣床上加工的运动特点:直线进给夹具、圆周进给夹具、沿曲线进给夹具三类; 还可按自动化程度和夹紧力来源不同(气动、电动、液动)以及按装夹工件数量的多少(如单件、双件、多件)等进行分类。 8.制订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P244 9.试述机械加工过程中安排热处理工目的及安排顺序? P245 热处理的目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消除残余应力、改善金属的加工性能。 按照热处理的不同目的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时效、调质等,其位置多在机械加工之前。退火和正火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