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与研究

2012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与研究

2012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与研究
2012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与研究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供稿人:湖北黄冈李良

本试题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和选考题。试卷满分100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Mg-24S-32Cl-35.5Fe-56 Cu-64 Zn-65Br-80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解析】:选A。此题为基础题。B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项,应该是证明含有碘单质;D项,不能排除SO42-的干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选B。此题为基础题。A项,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C项,油脂非高分子化合物;D项,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

9.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解析】:选D。此题为常规题。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

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10.分子是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解析】:选D。此题为常规基础题。可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3种),然后用羟基取代这些同分异构体中的等效氢原子就可以得出有3 + 4 + 1 = 8种符合要求的醇,有经验和能力的学生还可根据常见烃基的异构结论直接确定。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 = b B.混合溶液的PH = 7

C.混合溶液中,D.混合溶液中,

【解析】:选C。此题为中档题。A项,因无法确定酸与碱是否为强酸、强碱,故反应后的溶液不一定成中性;B项,因温度T不一定指常温25℃,同样也不能说明溶液是中性的;C项,通过分析可知,题给条件实际上即C(H+) = C(OH-),故溶液必然显中性;D项,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衡,无论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都成立,故无法判断。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A.C7H16B.C7H14O2C.C8H18D.C8H18O

【解析】:选C。此题为中档题。其实这道题更象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不需要过多的化学知识。此题解法众多,但解题关键都是要注意:第一项是从2个碳原子开始的。比如我们把它分为4循环,26 = 4×6 + 2,也就是说第24项为C7H14O2,接着后面就是第25项为C8H16。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解析】:选C。此题中档题。首先推出W:H、X:C、Y:N或O、Z:Ne或者Ar。A项,应该X(C)>Y(O),故错;B项,四种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总和应该为1 + 4 + 5 + 8 = 18;C项,W(H)与Y(O)既可以生成H2O,也可以生成H2O2;D项,由W(H)与X(C)形成的烃中,随碳原子增多沸点升高,除气态烃分子之外还有很多液态或固态的烃,故说法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必考题:(共43分)

26.(14分)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地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 的FeCl 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 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 x中x的值:(列出计算过程)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 = 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和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 ∵ n(Cl) = 0.0250L×0.40mol·L-1 = 0.01 mol

∴ m(Fe) = 0.54g – 0.10 mol×35.5g·mol-1 = 0.19g

故n(Fe) = 0.19g/56g·mol-1 = 0.0034 mol

∴ n(Fe)∶n(Cl) = 0.0034∶0.010 ≈ 1∶3,即x = 3

(2) 0.10;盐酸,氯气;

(3) 2Fe3+ + 2I- = 2Fe2+ + I2(或2Fe3+ + 2I- = 2Fe2+ + I3-);

(4) 2Fe(OH)3 + 3ClO- + 4OH- = 2FeO42- + 5H2O + 3Cl-;

FeO42- + 3e- + 4H2O = Fe(OH)3 + 5OH-;

2FeO42- + 8H2O + 3Zn = 2Fe(OH)3 + 3Zn(OH)2 + 4OH-

【解析】:此题为中档题。前第1~3问较基础。在计算第1问X值的时候,完全可以把x=2或者x=3代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第4问也是近几年多次考到的高铁酸钾,有关高铁酸钾的制备与电化学,第4问考查化学基本功,这里面有很好的区分度,扎实的同学拿满分应该没有问题。第一个方程式多次书写过,第二个方程式,很多同学觉得无法书写,其实首先写大体物质,高铁酸根被还原为Fe3+,然后再写出转移的电子数,根据电荷守衡,因为溶液是碱性的,所以产物只能写成8个OH-,一个Fe3+结合3个OH-生成Fe(OH)3,因为负极反应式为Zn - 2e- = Zn2+,所以最后一个方程式只需要综合得失电子守衡,将正、负极反应加合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27.(14分)

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 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1、—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 = Cl2(g) + CO(g)△H = + 108 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计算反应在第8 min 时的平衡常数K = ;

②比较第2 min 反应温度T(2)与第8 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 T(8)(填―<‖、―>‖或―=‖);

③若12 min 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 = 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2~3 min、5~6 min和12~13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 min和15~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

v(12~13) (填―<‖、―>‖或―=‖),原因是。

【答案】:(1) 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

(2)5.52×103 KJ;

(3)CHCl3 + H2O2 = HCl + H2O + COCl2

(4)①K = 0.234 mol·L-1;②<③0.031

④v(2~3) >v(5~6) =v(12~13)

⑤>,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解析】:此题中挡题。但拿满分较难,这主要体现在计算麻烦上,第2问其实出题人完全

直接说CH 4、H 2和CO 的燃烧热分别为 890.3 KJ·mol -1、285.8 KJ·mol -1、283.0 KJ·mol -1,这样很多同学在计算反应热的时候更容易出错。因为反应为CH 4 + CO 2 = 2CO + 2H 2 △H = 反应物的燃烧热 - 产物的燃烧热 = + 247.3 KJ/mol ,也就是生成2mol CO ,需要吸热247.3 KJ ,那么要得到1立方米的CO ,放热为(1000/22.4)×247.3/2=5.52×103 KJ 。

第3问要根据电负性分析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HCl 3碳为+2价,COCl 2中碳为+4价,即可写出方程式。

第4问,①根据K 计算公式即可求出;

②同时计算T(2)时的K 值很明显小于T(8)时的K 值,说明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原因;③题目说了是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那么后面温度就不会改变。根据K 值可计算C(COCl 2);

④因为5-6分钟,CO 浓度在改变所以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其它的,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V 的计算公式,2-3、12-1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⑤因为5-6分钟时浓度改变大于12-13。

本题第四问中①、③的答案有待商榷,为什么都要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从题目中能看出来吗?

28.(15分)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按以下合称步骤回答问题:

(1)在a 中加入15 mL 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 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态溴。向a 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 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 的作用是 。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

【答案】:(1) HBr。吸收HBr和Br2;(2) ②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③干燥

(3) 苯; C (4) B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学生在学习苯与液溴的反应时,上述问题老师基本上都会讲到,不知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是什么?高考化学中学生较为顾忌的实验题反成了拿高分的试题,很怪异的感觉。

选考题:

说明: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

36.【化学——选修二:化学与技术】(15分)

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000℃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 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化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成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右图所示。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是图中电

极(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为;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纯存在形

式和位置为。

【答案】:(1) 2CuFeS 2 + O 2 =====高温 Cu 2S + 2FeS + SO 2

2FeS + 3O 2 =====高温 2FeO + 2SO 2, FeSiO 3;

(2) 2Cu 2S + 3O 2 =====高温 2Cu 2O + 2SO 2、 Cu 2S + 2Cu 2O =====高温

6Cu + SO 2↑

(3) c ; Cu 2+ + 2e - = Cu ; Au 、Ag 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c(阳极)下方,Fe 以Fe 2+的形式进入电解质溶液中。

37.【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ⅥA 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ⅥA 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 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 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S 原子采用

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

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 、S 、Se 原子的第一

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Se 的原子序数为 ,其核外M 层电子的排布式为 ;

(4)H 2Se 的酸性比H 2S (填―强‖或―弱‖)。气态SeO 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SO 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

(5) H 2SeO 3的K 1和K 2分别为2.7×10-3和2.5×10-8,H 2SeO 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 2为

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 2SeO 3

和H 2SeO 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 。 ②H 2SeO 4比H 2SeO 3酸性强的原

因: 。

(6)ZnS 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立方ZnS 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 ,其密

度为 (列式并计算),a 位置S 2-离子与

b 位置Zn 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 pm(列

式表示)。

【答案】:(1) sp 3; (2) O >S >Se ; (3) 34, 3s 23p 63d 10

(4) 强。 平面三角型, 三角锥形;

(5) ①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②H 2SeO 3和H 2SeO 4可表示成(HO)2SeO 和(HO)2SeO 2。H 2SeO 3中的Se 为+4价,而H 2SeO 4中的Se 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 中O 的电子更向Se 偏移,越易电离出H +。

(6),

【解析】:(1)因为S8为环状立体结构,所以为SP3;

(6)第一问我们常碰到,后面一问要注意四个Zn2+在体内的四个小立方体的中心,不在同一平面上,过b向上面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2/4a 1/4a,即可求出斜边为√3/4a(a 为晶胞边长)。

高考化学中往往不过分考查数学运算的技巧,此次也算一种―创新‖吧。

38.【化学——选修四: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做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D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③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个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

(3)D的结构简式为;

(4)F的分子式为;

(5)G的结构简式为;

(6)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的是(写结构简式)。

【答案】: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比平时学生接触的有机试题简单些。最后一问也在意料之中,同分异构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苯环上含有一个酯键和一个氯原子(邻、间、对)共3种异构,另一种是有一个醛基、一个羟基和一个氯原子,这3种不同的取代基共有10种同分异构体,所以一共13种。考前通过练习,相信很多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过的还有:3个取代基有2个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及4个取代基两两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故此问并无太大难度。

【高考】2012年理综试卷分析(化学部分)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结构没有变化,题型保持平稳,试题从整体上看难度中等,但是非选择题部分计算量偏大,这

在时间紧张的考场上为考生的心理增加了一定的压力。

【简析】:

化学题目的第7题、第8题属于实验基础和化学基础知识,是考生普遍能够得分的题目。

第9题考察的是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说法正误问题,这是非常经典,非常传统的题目,这个题目的四个选项在近五年的高考题目中都以原型形式出现过,也是考生必须会做的题目。

第10题考查醇类同分异构的数学问题,属常规考题。从2007年—2009年宁夏卷和2010年、2011年近五年新课标化学考试选择题中,考过四次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的问题。

第12题分子式找规律问题和2007年宁夏题目更是如出一辙,试题隐含了数学中排列组合的一些思想。

第11题考查溶液中离子问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

第13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知识,元素推断,突破点也比较明显,比如,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当然X是碳元素。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单质Y应该是氧或氮。

总体看本次高考化学选择题的难度较低,旨在基础和常规试题的考查,都是核心考点,也是考生比较容易掌握的,题目很传统,没有怪题,不偏。这对考生的成绩和心态都较为

有利。

化学大题部分整体难度较大,计算量偏大、内容新颖。

化学26题分值14分,用到交换树脂,考察酸碱滴定及其相关计算。需要学生能理解离子交换就是将氯离子置换成氢氧根,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氢氧根,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考察两个非常类似的反应,用铁粉和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亚铁,铁粉和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书写和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有一定难度,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第27题分值15分,考察到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程式,考察到盖斯定律和热量计算,计算量大。该题同时考察平衡相关计算与判断,计算平衡常数、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判断平衡移动等,通过浓度时间图像给出大量信息,考察考生提取图像信息能力,考察反应速率反应平衡等核心考点。但标准答案的计算结果还是值得商榷,2道题学生可能少6分。

第28题分值14分。考察有机化学内容,溴苯的制备,溴苯是苯的同系物,也是考试中有可能会考察的内容。有同学对有机化学不重视,认为有机化学都在选考部分考察,认为该题超纲,其实该题属于边缘题,可能对于没有选修有机化学的同学来讲有些不公平,但是该题目的难度并不是非常大。

选考部分各15分。选修二《化学与技术》考题最简单;选择五《有机化学基础》考题形式比较传统,难度适中;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题,由于需要一定能力的简答和计算,故对考生而言会显得更具难度。

通过分析可见,今年化学得高分并不容易,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计算能力,灵活的应用能力。

【启示】

告别2012年的高考的同时,新一届的高三学子也踏上了备战2013年高考的征程,那么,对于新一年的高考,我们该把握怎样的方向如何备战呢?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备考过程以及高考试题,我觉得在未来的新课程高考中,化学学科依然会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增大化学学科与STS的相互联系,以体现对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重视双基,突出主干;

一定抓基础,抓本质,重点突破和研究核心考点。切实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算能力!

对于基础知识,如:同位素、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离子反应及共存、电化学、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等学生需要做针对性的练习。在无机物质性质推断、化学反应能量与平衡、实验这三类大题中,要注重专题性复习,加强知识迁移、图表分析、信息挖掘的能力,

另外,根据2012年高考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高频现象,应着重锻炼学生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与技巧。

在选考部分应尽可能使在本学科学有余力的同学全面了解《选修三》及《选修五》的内容,在高考出现选题难度不均衡的情况下可以灵活选择重点把握,同时还应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难易结合,扩大视野

加强对其他地区试题的借鉴,适当尝试新题型,加强对类型题的改造和创新。日常训练及测试中,严格遵守易、中、难试题的合理比例,以基础题、中档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以难点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整学生的应试心理。

3、基于考纲,联系生活;

化学复习要立足于考纲,但不要拘泥于考纲。知识信息源于教材,但活于教材,略高于教材,紧密与我们的时代发展相联系。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湖北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一、选择题: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 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D)

最新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北京高考化学及答案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 的是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 .在酸性条件下,18 325CH CO OC H 的水解产物是18 3CH CO OH 和25C H OH D .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 — =Fe 2+ 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 2+2H 2O+4e —=4OH —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 3[Fe (CN )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 .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 :Hg 2+ +S 2- =HgS ↓ B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CO+NO ??? →催化剂 C+NO 2 C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 +3H 2O Al(OH)3(胶体)+3H + D .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 x H y ):C x H y +()4y x +O 2???→催化剂 高温 xCO 2+2 y H 2O 10.25℃、101kPa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 2O 2(s )+2 Na (s )= 2Na 2O (s ) H ?=-317kJ/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 2CO 3和NaCHO 3,混合物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是 C A .取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克 B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 C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 D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固体 12.已知反应:2CH 3COCH 3(l )催化剂 CH 3COCH 2COH (CH 3)2(l )。取等量CH 3COCH 3,分别在0℃和20℃

2015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北京市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 化学反应的是: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 2SO 4>H 3PO 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 Na 2CO 3 >NaHCO 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 示意图如下: C 表示O 状态Ⅰ状态Ⅱ状态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 2 D. 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 CO 与O 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人工固氮

I I n + nCH 2=CH --CH =CH 催化剂 CH I CH -H 2n + (2n -1)HI PPV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CH 2=CH - -CH =CH 2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 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A.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 Cl 2 + 2OH - == Cl - +ClO - +H 2O B.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 + H 2O -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 Cl 2: 2H + + Cl - +ClO - == Cl 2↑+ H 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CH 3COOH + ClO - == HClO + CH 3COO -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 2=2NO 2 B.Ⅱ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 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 3 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 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25. (17分) “张一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 Reactions 》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 R -C ≡C -C O -CH 2HC =C H 2C -R 〞 O R ˊ 铑催化剂C -CH R -CH C =CH R ˊR 〞 C CH 2 O O (R 、Rˊ、R 〞表示氢、烷基或芳基)含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 的路线如下:

2012年浙江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肝细胞内2CO 分压和K +浓度高于细胞外,而2O 分压和Na + 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中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A .2CO B .2O C .K + D .Na + 2.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B .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此时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C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 .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 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 .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 .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 .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4.下列关羽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 .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 .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 .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5.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B .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 值上下波动 C .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D .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反馈调节 6.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 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 ,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 ,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2019年北京卷理综化学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高考真题】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 .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 反射镜 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 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 覆银纳米线 D.“玉兔二号”钛合 金筛网轮 7.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 B C D NaCl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CH3COOH在水中电离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 Na++Cl?CuCl2Cu2++2Cl?CH3COOH CH3COO?+H+H2(g)+Cl2(g)2HCl(g) ΔH=?183kJ·mol?1 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 .原子半径:In>Al D .碱性:In(OH)3>RbOH 9.交联聚合物P 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 表示链延长) A .聚合物P 中有酯基,能水解 B .聚合物P 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 .聚合物P 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 的交联结构 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 2溶液(FeCl 3) Fe 粉 B NaCl 溶液(MgCl 2) NaOH 溶液、稀HCl C Cl 2(HCl ) H 2O 、浓H 2SO 4 D NO (NO 2) H 2O 、无水CaCl 2 11?1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① Ca(OH)2溶液(含酚酞)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② 少量NaHCO 3溶液 产生气泡 ③ 酸性KMnO 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④ C 2H 5OH 和浓硫酸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H 2C 2O 4有酸性,Ca(OH)2+ H 2C 2O 4 CaC 2O 4↓+2H 2O B .酸性:H 2 C 2O 4> H 2CO 3,NaHCO 3+ H 2C 2O 4NaHC 2O 4+CO 2↑+H 2O C .H 2C 2O 4具有还原性,24MnO - +5224C O - +16H + 2Mn 2++10CO 2↑+ 8H 2O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2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 S 32Cl 35.5Fe 56Cu 64Zn 65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12 A.C7H167142818818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6.(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 g的FeCl x样 1

2012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i .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B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ii .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x =0与x =1cm 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A 波长一定是4cm B 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 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 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iii .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在S 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 B a 与b 同时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 C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等 D b 比a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 iv .如图,P 是一偏振片,P 的振动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 时能在P 的另 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 太阳光 B 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 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 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v .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 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 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和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A λ1+λ2 B λ1-λ2 C 12 12λλλλ+ D 12 12 λλλλ- vi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 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 A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 0 B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 0 C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 0 D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 0 vii .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 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 k 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 .E k 必须大于或等于W ,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北京市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综化学(北京卷)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第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6.答案B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 ...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 B. 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类别。H2SO4和NaOH均具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A项正确;CH4、C2H4为易燃的气体,属于易燃气体,B项错误;CaC2、Na与水均能剧烈反应,属于遇湿易燃物品,C项正确;KMnO4、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剂,D项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 m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 乳酸(C 3H 6O 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分子间发生 缩聚反应的产物,链节中含有酯基,A 项正确;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均为丁烷,B 项错误;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 项错误;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但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项错误。 【误区警示】糖类中的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上下移动铜丝可 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 2的量,A 项正确;SO 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②中品红溶液可以验证SO 2的生成,B 项正确;SO 2有毒,能与NaOH 溶液反应,因此③中NaOH 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SO 2,C 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CuSO 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D 项错误。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0.1 mol/L CH 3COOH 溶液的pH >1:CH 3COOH 垐?噲?CH 3COO -+H + B.“NO 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 2(g) 垐?噲?N 2O 4(g) ?H <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 + +2NO 3- ===3Fe 2+ +2NO ↑+4H 2O D.向Na 2CO 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 23-+H 2O 垐?噲?HCO 3-+OH -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方程式的正误判断。0.1molCH 3COOH 溶液的pH >1,则c(H + )<0.1mol/L , 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 ,A 项正确;“NO 2”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平衡2NO 2?N 2O 4向正方向移动,颜色变浅,B 项正确;铁容易稀硝酸,溶液变黄,说明Fe 被氧化为Fe 3+ :Fe +4H + +NO 3- =Fe 3+ +NO ↑+2H 2O ,C 项错误;Na 2CO 3溶液中由于CO32-水解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变红,D 项正确。

2012年天津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版(20200528223635)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 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2. 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 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 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 应变化情况是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3.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 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 4.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电功率P,原线圈的电压U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胡电功率为P2, 则P1和P2/P1分别为 A.PR/kU,1/n B(P/kU)2R, 1/n C. PR/kU, 1/n2 D (P/kU)2R,1/n2 5. 两个固定胡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 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 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为直径,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 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 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_纯word版_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 2SO 4>H 3PO 4 B .非金属性:Cl >Br C .碱性:NaOH >Mg(OH)2 D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过程 状态Ⅰ 状态Ⅱ 状态Ⅲ 表示C 表示O 表示催化剂

A .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O C .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 2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 与O 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 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成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 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 溶液的pH 约为11) A .该消毒液可用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Cl 2+2OH - =ClO - +Cl - +H 2O B .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ClO -+H 2+OH -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 )混用,产生有毒Cl 2: 2H ++Cl -+ClO - =Cl 2↑+H 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CH 3COOH +ClO - =HClO +CH 3COO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 +O 2=2NO 2 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 3 D .针对Ⅲ中现象,在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 是否被氧化 CH 2=CH CH =CH 2n I + n CH 2=CH CH =CH 2 +(2n -1)HI I CH CH H 2n PPV 催化剂

2012年河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一、选择题: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 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D) 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2015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5 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火药使用 B .粮食酿酒 C .转轮排字 D .铁的冶炼 A .A B .B C .C D .D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 2SO 4>H 3PO 4 B .非金属性:Cl >Br C .碱性:NaOH >Mg (OH )2 D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 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和 O 生成 CO 2 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 C .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 2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CO 与 O 2 反应的过程 5.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6.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 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 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 A .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 Cl 2 制备:Cl 2+2OH ﹣═ClO ﹣+Cl +H 2O B .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H 2O HClO +OH ﹣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 HCl )混用,产生有毒 Cl 2:2H ++Cl ﹣+ClO ﹣═ Cl 2↑+H 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CH 3COOH +ClO ﹣═HClO +CH 3COO ﹣ 7.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2012年高考理综试题(山东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理科综合 第Ⅰ卷(必做,共87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2.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 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 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3.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 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 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 D.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4.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 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 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5.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3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版、原料和酶等 C. 含32P与只含33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 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6 某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2H5OH B.HNO3C.NaOH D.HCl 【答案】B 【解析】A、乙醇为易燃物,不属于氧化剂和腐蚀品;B、HNO3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剂,且具有腐蚀性,B正确;C、NaOH具有腐蚀性,但不是氧化剂;D、HCl既不属于氧化剂也不属于腐蚀品,D错误。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 【答案】D 【解析】A、K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化,A错误;B、K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化,B错误;C、Fe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疏松的Fe O3氧化膜,无法保护内部金属,C错误;D、Al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 2 致密的Al O3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的Al不被腐蚀,D正确。 2 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答案】B 【解析】A、锌锰电池,Zn是负极,二氧化锰是正极,所以正极放电的物质时二氧化锰,A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正确;C、铅蓄电池负极为Pb,正极为PbO2放电;D、镍镉电池负极为Ni,正极为氧化铬放电。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

B.将Na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2H2O=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 【答案】C 【解析】A、0.1mol/L氨水的pH为11,说明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A 正确;B、Na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B正确;C、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的原因是:CuCl2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Cu2+和Cl-,电离属于自发进行的过程,不需要外界条件,C错误;D、Al的性质很特殊,能和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D正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答案】A 【解析】A、丙三醇易溶于水,苯酚在室温下微溶于水,1—氯丁烷不溶于水,所以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A正确;B、核磁共振氢谱是用来判 分子中含有2种类型的H原子,且个数比为断有机物中H原子的种类及个数,HCOOCH 3 1:3,HCOOCH2CH3含有3种类型的H原子,且个数比为1:2:3,可以借助核磁共振氢谱来鉴别,B错误;C、CH COOH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CH3COOCH2CH3与Na2CO3 3 溶液不互溶,出现分层现象,C错误;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不完全相同,D错误。 11.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2016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B 解答:解: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只要关注时事,平时注意积累,能轻松简答.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史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侧重于考查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与诺贝尔化学奖有关的判断,学生只要平时注意稍加留意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C 解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B错误;C、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C正确;D、灌装保存是液体转移,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装置判断 名师点晴:该题以我国中草药煎制为载体,侧重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操作装置图的熟练掌握程度,题目难度不大,明确过滤的含义、适用范围以及主要装置是解答的关键。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主要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和漏斗,主要用品是滤纸。另外还需要注意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密切联系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A 分析: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味有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 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错误; 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 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食品的添加剂,与化学反应速率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双基以及分析能力,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食品添加剂的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食品添加剂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了解食品添加剂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了解抗氧化剂、调味剂、着色剂、增稠剂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

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 (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学&科网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3. (2018?北京)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 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