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行车骑行安全[5篇材料]》

《自行车骑行安全[5篇材料]》

《自行车骑行安全[5篇材料]》
《自行车骑行安全[5篇材料]》

《自行车骑行安全[5篇材料]》第一篇:自行车骑行安全自行车骑行安全

1、知道12岁才可以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2、了解骑自行车的安全注意事项。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是,自行车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你会骑自行车吗,你知道骑车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吗。

知识屋:你达到骑车年龄了吗

为保证交通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如果你已经达到法定的骑车年龄,准备骑车时,则必须认真地学一学有关骑自行车的规定,要掌握骑自行车的安全要领。

xx年5月19日,一辆由石家庄开往温塘的客车,为躲避一群骑车横穿马路的学生发生侧翻。车上包括司机在内的十余人受轻伤,一名骑车的女生被撞到道路中央绿化带旁,腿部断裂,伤情十分严重。

技能站:做个合格“小司机”

学校门口或附近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我们在骑自行车上下学的时候,要遵守骑车规范,做个合格的“小司机”。

1.严禁将自行车驶入机动车道。在没有划分自行车道的道路上,尽量靠右边行驶。

2.不横穿马路,主动避让车辆,不追逐机动车。

3.骑车转向时要减速慢行,伸手示意。如左转弯时伸出左手示意。

4.不要相互追逐、数车并行、逆向行驶,也不要急转猛拐、争道抢行。

5.不能一手扶把,一手撑伞骑车。撑伞时,要下车推行。

6.停放到指定的停车地点,不要随意停放影响他人通行。

○说说你平时看到的危险骑车的行为有哪些。

我国一些地方,如上海、南京等城市所有中学的入学新生,如需骑自行车上下学,必须通过学校考试,领取自行车“驾照”后才能上路。

第二篇:自行车骑行姿势自行车骑行姿势

很多人以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骑了。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观念。因为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是真正适合你的身材。别懒惰,请花几分钟时间跟我们一起检查看看吧:

坐垫角度

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

是在上坡的时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坐垫高度

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

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x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如图b1),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

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如图b2),这样的伸展姿势既可以兼顾踩踏事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再踩踏时受伤。当然,如果新手一下子无法习惯这样的高骑乘位置,也可以将这个“标准坐垫高度”再降低

一、两公分、甚至

三、四公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学生喜欢耍酷,刻意将坐垫拉得很高很高,假装自己脚很长的样子),这样的坐垫高度在踩踏时会让膝盖打直(如图b3),是很危险的动作。像单车运动这样需要双腿频繁地作踩踏回转的动作,这时如果还让膝盖打直,不仅会让踩踏有“顿点”发生,影响踩踏的连续性,而且打直时的膝盖也很伤膝关节及腿部韧带。虽然拉高坐垫后会有一种将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错觉,好像要这种姿势才能踏出去,但其实不然,不管是肌肉还是膝关节都很容易在这时(膝盖打直)磨损受伤。所以一点要记住。骑车踩踏是切忌不能让膝盖打直。

坐垫高度也不能太低,一般初学者由于不习惯高重心的骑车姿势,所以往往会将高度下拉,而且拉得太多,这样“蹲骑”的姿势会让腿部的力量伸展不开来(如图b4),虽然骑车时安心了些(因为重心低、而且脚掌可以踏到地面的缘故),但舒展不开的大腿、小腿、与膝盖不止会让你骑不快,长时间下来也容易造成肌肉与关节的磨损。

因此,我们在这里建议,还是先将自己的“标准坐垫高度”找出

来,之后可以稍微降低几公分,慢慢习惯重心的变化,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半公分或一公分)向上调整,一直到找到那个既可以让你安心自信、又可以兼顾踩踏出力、并且能避免身体受伤的好位置(如图b5)。

坐垫的前后位置

坐垫的前后位置其实也与膝关节大有关系,但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节。一般车友或车店往往以“好看不好看。”或“酷不酷。”等外观因素来决定坐垫的前后位置,这样是很不对的。坐垫的前后位置,与坐垫高度同样影响膝关节甚巨,所以设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才对。

坐垫前后位置的设定其实相当简单。先在坐垫上坐好,将脚掌放在踏板上正确的位置(如图c1)然后踩个几下,接着将踏板摆成水平,这是前脚的“膝盖下点”所垂下的垂直线要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轴),这样就完成了(如图c2)。如果垂线没有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调整坐垫的位置。(如图c3)坐垫位置就太过前面,而图c

4则是太后面,坐垫位置太过前面或后面会影响到腿部的踩踏出力,与膝盖的磨耗也息息相关,所以不可不小心。

这个位置当然也不是死的,而是有一点弹性。如果位置再后面一点点,可以让大腿的出力更好更直接,适合喜欢“大脚踩踏”方式的高出力型猛男;如果位置再前面一点点则可以染膝盖与小腿的回转更顺畅,适合喜欢“她会转速”的朋友(踩踏出力小一些、但踩踏速度快一些)。但不管是向前向后,移动的位置都不可超过标准位置 2.5

公分以上,超过的话很容易就会伤及膝盖与肌肉。

一般车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坐垫放在过于后面的位置(如图c4),这样做好像能燃车子看起来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较容易有那种扎实的踩踏感,但这样硬操的结果,长期下来其实对膝盖时会有所损伤的。

龙头的高度长度

龙头的高度长度主要是在调整体重压在单车上时的配重,同时也会影响操控的灵活度。正常骑行时,我们应该将身体的重量均匀分配在骑车的“金三角”:分别是“手把”、“坐垫”与“脚踏”上(如图d3)。不常骑车或没有骑车运动习惯的人,由于不善于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经常运动到,所以会不自觉地将龙头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体),让骑车的姿势好像平常坐着的姿势那样(如图d2)。但这样看起来技术富有自然的姿势其实会让身体的重量过于集中在“坐垫”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却只是点到为止。这样的设定一开始虽然可以感觉到很自然舒服,但将大多的身体重量压在臀部(坐垫)上,骑乘久了之后臀部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会有麻木的感觉。另外,像这样太过于“正直”骑姿将使得骑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对地面所传来的冲击,久了后就会产生腰酸背痛,长期下来对身体其实是很不好的。所以设定龙头的高度与长度时,千万不要一味地想将龙头加高缩短;相反地,要将龙头设定在适切的位置,让身体的重量能够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与手臂的肌肉上)。虽然一开始时会因为这边的肌肉群平时很少用

到的关系,所以会感觉比较无力而且容易疲惫,但骑过一两次车、等肌肉群习惯这样的使用方式与强度后,酸痛不适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所以设定龙头的长度高度时一定要记住“骑车黄金三角333配重原则”。

龙头的长度则会随着车子上管长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由于每台车子的上管长度不尽相同,所以龙头长度也不是个固定的数字。龙头过短的话体重不容易压在前轮上,骑车时操控容易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上坡时前轮也比较容易浮起,产生危险或打乱节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会有施展不开的感觉;相反地,龙头过长则会放太多重量在前轮上,除了会让操控碍手碍脚之外,下坡时重心太过前面、后轮载重不够容易浮起或导致抓地力不足,对骑乘安全

也会大打折扣,上半身过于拉伸也会增加疲累感。所以选择适当的龙头长度往往是新车设定最要的一环,但也是店家最不容易(或不愿意)调整、而且是消费者最不容易马上感受到效果的一项设定。

所以说,专业的单车店家一定要准备多种龙头长度供消费者设定或选换。把手可以适当锯短、坐管坐垫也都可以轻易使用快拆或工具调整,唯独龙头是得大费周章的更换,是最不容易调整的操控零件。不过,一定不能怕麻烦,一点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龙头长度高度才行。除了店家能为你建议设定外,我们也建议车友可以多购一些不同长度的龙头。偶尔更换一下,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好最舒适的骑车黄金三角”位置。骑起车来才能更不费力、也更安全。

煞车把角度

骑车前一定要先学会停下车,也就是煞车。这是安全骑乘的第一步。煞车把手的角度当然也就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煞车把手一般可以先设定在35-45度之间,让骑乘时,手背与前臂可以打平为准(如图e1)。如果手背与前臂间的角度上弯(如图e2)或下弯(如图e3)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对,得重新调整。

正确的煞车把手角度可以让手臂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与反应。记住,让车子停下来,也就是煞车,是骑乘单车安全的第一步。一点要将煞车把手放在最好最对最自然的位置,这样遇到意外时才能让危险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

煞车把手位置

煞车把手的角度对了还不够,手指是否能正确地控制手把也是关键。现在的自行车零件多以欧美人的体型作标准,因此对东方人来说。尺寸上往往大了一号,让人“指长莫基”。还好,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的煞车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宽广的调整空间了。所以只要请店家老板将煞车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作调整,基本上食指与中指的第二节要可以稳稳地放在煞车把手上才算及格(如图e4),这样真正遇到危险时,刹车的反应时间与力道才够快够有力。

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个设计给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实只要一丁点的调整,就能够让车子变成你身体的一部

分。安全是绝对不能偷懒的哦把手宽度车把手的宽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宽一些些,至少要与肩膀同宽,这样操控室才会灵巧有力,而且

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顺畅(如图f1)。太窄的车把手宽度会让转弯时碍手碍脚,既影响操控也危险,而且也没法大口呼吸(如图f3)。但过宽的车把手宽度也不好,操作起来会像在开“拖拉机”(卡车),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倾,徒增气力、增加腰部的负担(如图f2)。

教你如何用正确的姿势骑自行车步骤/方法

1.这样的姿势是刚刚开始骑车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很明显,人车固定了,应为三角形的连接本来就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接下去的就是脖子酸啊,肩膀酸啊,都来了。

2.标准的骑车姿势是收腹的,可以看到人和车的连接是一个不稳定的四边形,这样就可以在车上迅速调整人的重心。以最快的速度应对路况的改变,达到人车合一。手臂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在车把上不用力的,所以也不会肩膀酸,脖子痛,还有,可以很好的保护小弟弟哦。

3.接下去来看上坡的,如果不改变我们平常的骑车习惯,很难完成山地车的上坡。大多数反映的抬前轮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注意上坡时候重心的偏移。

4.正确的上坡,是建立在正确的骑行姿势上的,俗称的屁眼顶在坐垫尖,手臂弯曲向下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可以劲可能把人的重心移动到前面去,应为车的重心是不变的,所以只能靠调整人的重心来调整使得重心仍然处在中间的位置

5.下坡时候重心靠后,车队重心是不变的,需要通过调整人的重

心来控制重心的合理还是保持在两个轮子中心。下坡和坐垫高度没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你pp可以移动到坐垫后面不被卡住就可以了先装座垫,再配把立。把立过长过短过高过低都是不好的,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用什么样长度和角度的把立呢,只有在座垫装配完成后亲自坐上去,模拟一个前趴的骑姿,才能确定把立的位置.如果先随便买一根把立,再通过调整座垫位置来适应把立,那一切就都弄反了,如此颠倒过来的后果就是你的座垫不是依靠踩踏来安装的,而是依靠把立来安装的,你上身的姿势虽然有了保证,但坐位和踩踏就无法调整了.所以,一定是先装座垫,再选配把立,千万千万别颠倒过来.车把比车座高10公分左右。

第三篇:自行车骑行姿势1坐垫角度2坐垫高度3坐垫的前后位置

4龙头的高度长度5煞车把角度6煞车把手位置

7把手宽度

很多人以为单车买了不就可以骑了。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观念。因为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是真正适合你的身材。别懒惰,请花几分钟时间跟我们一起检查看看吧:

坐垫角度

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

多了。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

的灵活度。

坐垫高度

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

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

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x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如图b1),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如图b2),这样的伸展姿势既可以兼顾踩踏事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再踩踏时受伤。当然,如果新手一下子无法习惯这样的高骑乘位置,也可以将这个“标准坐垫高度”再降低

一、两公分、甚至

三、四公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学生喜欢耍酷,刻意将坐垫拉得很高很高,假装自己脚很长的样子),这样的坐垫高度在踩踏时会让膝盖打直(如图b3),是很危险的动作。像单车运动这样需要双腿频繁地作踩踏回转的动作,这时如果还让膝盖打直,不仅会让踩踏有“顿点”发生,影响踩踏的连续性,而且打直时的膝盖也很伤膝关节及腿部韧带。虽然拉高坐垫后会有一种将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错觉,好像要这种姿势才能踏出去,但其实不然,不管是肌肉还是膝关节都很容易在这时(膝盖打直)磨损受伤。所以一点要记住。骑车踩踏是切忌不能让膝盖打直。坐垫高度也不能太低,一般初学者由于不习

惯高重心的骑车姿势,所以往往会将高度下拉,而且拉得太多,这样“蹲骑”的姿势会让腿部的力量伸展不开来(如图b4),虽然骑车时安心了些(因为重心低、而且脚掌可以踏到地面的缘故),但舒展不开的大腿、小腿、与膝盖不止会让你骑不快,长时间下来也容易造成肌肉与关节的磨损。因此,我们在这里建议,还是先将自己的“标准坐垫高度”找出来,之后可以稍微降低几公分,慢慢习惯重心的变化,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半公分或一公分)向上调整,一直到找到那个既可以让你安心自信、又可以兼顾踩踏出力、并且能避免身体受伤的好位置(如图b5)。

坐垫的前后位置

坐垫的前后位置其实也与膝关节大有关系,但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节。一般车友或车店往往以“好看不好看。”或“酷不酷。”等外观因素来决定坐垫的前后位置,这样是很不对的。坐垫的前后位置,与坐垫高度同样影响膝关节甚巨,所以设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才对。坐垫前后位置的设定其实相当简单:先在坐垫上坐好,将脚掌放在踏板上正确的位置(如图c1)然后踩个几下,接着将踏板摆成水平,这是前脚的“膝盖下点”所垂下的垂直线要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轴),这样就完成了(如图c2)。如果垂线没有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调整坐垫的位置。(如图c3)坐垫位置就太过前面,而图c4则是太后面,坐垫位置太过前面或后面会影响到腿部的踩踏出力,与膝盖的磨耗也息息相关,所以不可

不小心。

这个位置当然也不是死的,而是有一点弹性。如果位置再后面一点点,可以让大腿的出力更好更直接,适合喜欢“大脚踩踏”方式的高出力型猛男;如果位置再前面一点点则可以染膝盖与小腿的回转更顺畅,适合喜欢“她会转速”的朋友(踩踏出力小一些、但踩踏速度快一些)。但不管是向前向后,移动的位置都不可超过标准位置 2.5公分以上,超过的话很容易就会伤及膝盖与肌肉。一般车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坐垫放在过于后面的位置(如图c4),这样做好像能燃车子看起来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较容易有那种扎实的踩踏感,但这样硬操的结果,长期下来其实对膝盖时会有所损伤的。

龙头的高度长度

龙头的高度长度主要是在调整体重压在单车上时的配重,同时也会影响操控的灵活度。正常骑行时,我们应该将身体的重量均匀分配在骑车的“金三角”:分别是“手把”、“坐垫”与“脚踏”上(如图d3)。不常骑车或没有骑车运动习惯的人,由于不善于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经常运动到,所以会不自觉地将龙头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体),让骑车的姿势好像平常坐着的姿势那样(如图d2)。但这样看起来技术富有自然的姿势其实会让身体的重量过于集中在“坐垫”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却只是点到为止。这样的设定一开始虽然可以感觉到很自然舒服,但将大多的身体重量压在臀部(坐垫)上,骑乘久了之后臀部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会有麻木的感觉。另外,像这样太过于“正直”骑姿将使得骑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对地面所传来的冲击,久了后就会产生

腰酸背痛,长期下来对身体其实是很不好的。所以设定龙头的高度与长度时,千万不要一味地想将龙头加高缩短;相反地,要将龙头设定在适切的位置,让身体的重量能够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与手臂的肌肉上)。虽然一开始时会因为这边的肌肉群平时很少用到的关系,所以会感觉比较无力而且容易疲惫,但骑过一两次车、等肌肉群习惯这样的使用方式与强度后,酸痛不适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所以设定龙头的长度高度时一定要记住“骑车黄金三角333配重原则”。龙头的长度则会随着车子上管长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由于每台车子的上管长度不尽相同,所以龙头长度也不是个固定的数字。龙头过短的话体重不容易压在前轮上,骑车时操控容易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上坡时前轮也比较容易浮起,产生危险或打乱节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会有施展不开的感觉;相反地,龙头过长则会放太多重量在前轮上,除了会让操控碍手碍脚之外,下坡时重心太过前面、后轮载重不够容易浮起或导致抓地力不足,对骑乘安全也会大打折扣,上半身过于拉伸也会增加疲累感。所以选择适当的龙头长度往往是新车设定最要的一环,但也是店家最不容易(或不愿意)调整、而且是消费者最不容易马上感受

到效果的一项设定。所以说,专业的单车店家一定要准备多种龙头长度供消费者设定或选换。把手可以适当锯短、坐管坐垫也都可以轻易使用快拆或工具调整,唯独龙头是得大费周章的更换,是最不容易调整的操控零件。不过,一定不能怕麻烦,一点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龙头长度高度才行。

除了店家能为你建议设定外,我们也建议车友可以多购一些不同长度的龙头。偶尔更换一下,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好最舒适的骑车黄金三角”位置。骑起车来才能

更不费力、也更安全。

煞车把角度

骑车前一定要先学会停下车,也就是煞车。这是安全骑乘的第一步。煞车把手的角度当然也就扮演关键性的角色。煞车把手一般可以先设定在35-45度之间,让骑乘时,手背与前臂可以打平为准(如图e1)。如果手背与前臂间的角度上弯(如图e2)或下弯(如图e3)太多,都表示把手

的角度不对,得重新调整。

正确的煞车把手角度可以让手臂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与反应。记住,让车子停下来,也就是煞车,是骑乘单车安全的第一步。一点要将煞车把手放在最好最对最自然的位置,这样遇到意外时才能让危险发生

的机会降到最低。

煞车把手位置

煞车把手的角度对了还不够,手指是否能正确地控制手把也是关键。现在的自行车零件多以欧美人的体型作标准,因此对东方人来说。尺寸上往往大了一号,让人“指长莫基”。还好,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的煞车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宽广的调整空间了。所以只要请店家老板将煞车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作调整,基本上食

指与中指的第二节要可以稳稳地放在煞车把手上才算及格(如图e4),这样真正遇到危险时,刹车的反应时间与力

道才够快够有力。

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个设计给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实只要一丁点的调整,就能够让车子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安全是绝对不能偷懒的哦

把手宽度

车把手的宽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宽一些些,至少要与肩膀同宽,这样操控室才会灵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

可以呼吸得很顺畅(如图f1)。

太窄的车把手宽度会让转弯时碍手碍脚,既影响操控也危险,而且也没法大口呼吸(如图f3)。

但过宽的车把手宽度也不好,操作起来会像在开“拖拉机”(卡车),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倾,徒增气力、增加腰

部的负担(如图f2)。

第四篇:自行车骑行安全自行车骑行安全(新人必看)

一、骑行前要对爱车保养和调试

1、变速要灵活。

尤其的我们不太经常使用的牙盘的

1、2速的转换。在山地如果出问题上下大坡是很让人头痛的。

2、刹车问题的检查。

看刹车线是否该换。刹车行程是否合适,一般是后刹的行程要小于前刹。还要注意长时间下坡后及时调整,因为这时刹车线可能拉长了,后刹的行程大了。

3、轮胎问题。

去山地要用山地轮胎(1.75以上),已保证骑行的稳定性。用v 刹的朋友要注意内胎不要用带补丁的,以免长时间刹车产生的高温使内胎漏气。

4、除去脚踢和护泥等,保证骑行的安全。

5、注意链条等常规保养。

二、骑行防护设备和措施

特别强调要养成戴头盔的习惯,因为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地都有摔车的可能。头盔是我们生命的保障。

其他的护具也是必要的,如手套、裤脚扎带等。另外,野外生存的必要设备也要有,如指南、足够的水和食品、急救用品和应急药品、凳山鞋、甚至防护绳。还不要忘记手机要有足够的电源和话费。衣服和雨具也是要准备的。

三、骑行要求与安全

集体出行,要采用1字队型。这样不仅能展现团队风貌,更能节省体力(跟骑能节省1/3的体力)。

1字型车队出行,车友之间的默契很重要,领骑要有轮换,跟骑者要始终注意前面车友的手势、身体和骑行的变化,保持一定的间距,不随意超车,不能忽快忽慢和左右摇摆,更不能突然停车。有事需停

车,应减速靠右,并用手势告知跟骑车友。注意不要并排骑行和交谈,避免边骑行边接打手机或听音乐。

市和乡村骑行,车速要慢,间距适当缩短。遇到路口和拐弯处,要整体通过或等齐后再骑行,以免人员跑散和迷路。要密切注意车辆、行人甚至动物(狗、猪等)等因数的变化,防备意外的出现。

下坡时,尤其是在山里,鞍坐要适当放低,保持重心平衡,间距要拉开,依序放坡。遇到转弯或路况复杂的地方,要提前减速,避免急刹车,更不可呈一时之勇,狂放不止。

四、除去脚踢和护泥等,保证骑行的安全。

脚踢(自行车自带的停车支架)和护泥(挡泥板)这两个东西是具有危险性的装备。很多车友看到没有这两样装备的车友都会不懈的说,在这装专业呢。其实他们说的对了一半,这就是专业。为什么说没有这两样东西会专业呢。我在这里说一说我的看法。

除去脚踢和护泥等一般是针对公路车、山地车等高速运转和非正常路面越野车辆来说的。脚踢和护泥是有他们的作用,脚踢可以方便得支车,护泥可以有效防止污水和泥甩渐到身上,但是这两样装备也有它的弊端和安全隐患。脚踢

脚踢的弊端。自行车由脚踢支撑其实并不是很牢靠的,大家可仔细观察,平时在马路上一阵大风吹过,由脚踢支撑的自行车甚至是电动车和摩托车没有几辆可以仍然屹立不倒的。那么在车辆倒下的时候,很有可能损伤您爱车的漆面或者使部分零件损坏甚至使零件报废,即使没有风,人为的刮蹭碰撞也可能倾倒你的车辆。

脚踢的安全隐患。脚踢是可以活动的,在颠簸路面上车辆强烈的震动容易使脚踢自行放下,尤其是长期使用的已经松动的脚踢。这样一来在你侧身高速转弯的时候或者路面有突出物时一旦间脚踢打开,脚踢很容易接触地面并架空你自行车的后轮从而导致车辆失控而摔车。

所以我一般不建议车友安装脚踢,尤其是喜欢高速骑行和越野的车友。停车时请将你的车辆向左侧倾斜放倒。注意:一定要是左侧,因为车辆右侧有脆弱的后拨链器,而且车辆向左侧放到倒便于你扶起车来辆并从左侧跨上(右撇子不多吧。)。还有装有碟刹的朋友在把你的车向左侧放倒时注意碟片不要碰撞地面的突出物以防碟片受外力变形。

护护泥

护泥的弊端:

1.护泥是有一定面积的,它无形当中会增加你的车辆的横截面积,从而增大车辆在行驶中的风阻,导致你消耗更多的体力。

2.护泥和车轮之间的空隙很小,当车辆在湿泥当中骑行,车轮带起的泥土很容易塞满这个空间而产生阻力消耗骑行者的体力。

护泥的安全隐患。一般的护泥会做得薄而宽,制作材料多为钢、铝、塑料、树脂等带有一定硬度的材质。这很像是一把没有开刃得刀。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车辆上的尖锐突出物。当骑行者不幸摔车的时候,这时动能是很大的,这个尖锐的突出物在巨大的动能下很容划破你的皮肤,尤其是在夏天车友们都穿得很少,身体裸露在外面的部分很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