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及其产品常见名词解释

金属及其产品常见名词解释

金属及其产品常见名词解释
金属及其产品常见名词解释

金属及其产品常见名词解释

1.金属自然界中,凡具有导电、导热、有光泽和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称为金属。如铁、钢、铝、铜等。

2.纯金属由一种金属组成的物质,纯是相对而言。

3.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如钢和生铁是铁碳的合金;黄铜是铜锌的合金等。

4.钢碳含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5.生铁

碳含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是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按用途常分为炼钢生铁(白口生铁)和铸造生铁(灰口生铁)等。

6.铁合金

铁与碳以外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的总称。按照元素种类的不同,分为硅铁、锰铁、铬铁等许多种。在实际工作中,铁合金还包括金属锰、金属铬等纯金属添

加剂以及锰硅合金、硅钙合金、硅铬合金等中间合金和某些氧化物(如五氧化二钒)添加剂。

因为,它们在钢铁和铸造工业中都是作为合金添加剂使用的,归并为一类便于管理。

7.非金属不具备金属特性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

8.金属材料金属经冶炼及各种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和何尺寸的材料。

9.黑色金属材料

通常是指铁、铬、锰及其合金,实际工作中常简称为黑色金属,也称铁金属,包括钢、钢材、工业纯铁、生铁、铁合金等。

10.有色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实际工作中常简称为有色金属,也称非铁金属。如铜、铝、钛、镁、镍及其合金等。

11.非合金钢也称碳素钢,除含有一定量为了脱氧而加入的硅、锰元素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

12.常存元素

钢中除了铁和碳以外,还含有硅、锰、硫、磷、氮、氧、氢等元素,这些元素是由原料或冶炼过程带入的,在各种钢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故称常存元素。

13.合金元素为了适应某些使用要求,特意加入或提高含量的元素或是其含量超过一定数量的元素。

14.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的钢。

15.低碳钢碳含量小于0.25%的钢,也称软钢或铁,俗称的铁皮、铁铲、铁桶等,其实都是低碳钢的制品。

16.中碳钢碳含量0.25%~0.60%的钢。

17.高碳钢碳含量大于0.60%的钢。

18.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钢。

19.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5%~10%的钢。

2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大于10%的钢。

21.沸腾钢

脱氧不完全的钢。一般仅用脱氧能力较低的脱氧剂锰铁进行脱氧,钢液中含氧(FeO)量较高,当钢液注入钢锭模后,由于碳氧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CO)从钢液中溢出,

钢液在钢锭模内产生沸腾现象,沸腾钢因此而得名。沸腾钢表皮纯净、表面质量好,加工性

能好;另外,没有集中缩孔,钢的成材率高,脱氧剂消耗少,成本低。缺点是钢中杂质多,化学成分不均匀,冷脆和时效倾向较严重。

22. 镇静钢

脱氧完全的钢。先用锰铁脱氧,而后用硅铁或铝进行补充脱氧,钢液含氧量低,当浇入钢锭模后,表面平静,无碳氧反应的沸腾现象,镇静钢因此而得名。镇静钢钢质

纯净,化学成分均匀,各部分性能均匀,焊接性能和塑性都比较好,常用来制造重要的机件。缺点是表面质量较差,有集中缩孔,成本高。

23. 半镇静钢脱氧程度介于镇静钢与沸腾钢之间,质量与性能也介于二者之间。

24. 碳素结构钢旧称普通碳素结构钢,钢中没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主要用于建筑及工程结构的钢种。

25.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旧称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简称普低钢,钢中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一般不大于3%),主要用于建筑及工程结构的钢种。由于其强度比碳素结构钢高,故称低

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26. 优质碳素结构钢简称碳结钢,俗称优钢。钢中没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质量优良,主要用于机器结构的钢种。

27. 渗碳钢

主要用于渗碳等表面热处理的钢,通常为碳含量小于0.2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常用于制造要求表面硬而耐磨、心部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承通较高冲击载荷的零件。

28.

调质钢:主要用于调质热处理的钢,通常为碳含量0.25%~0.6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常用于制造要求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机器零件。

29. 紫铜

紫铜即纯铜,呈玫瑰红色,因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呈紫色而得名。通常由电解法制得,也称电解铜。有时为改善材质和性能,加入少量脱氧元素,如无氧铜、磷脱氧铜也归入纯铜中。

30. 黄铜以锌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其外观颜色随含锌量的增加由金黄变成浅黄,故名黄铜。

31. 白铜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因其外观为银白色而得名。

32. 青铜以锌、镍以外的元素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也可以说是除了黄铜和白铜

以外的铜基合金。因其外观颜色为青灰色而得名。

33. 工业纯铝铝含量为99.00%~99.85%的纯铝。

34. 防锈铝铝镁和铝锰的合金,因其良好的耐蚀性而得名。

35. 硬铝主要是铝铜镁锰的合金,因其热处理后有较高强度而得名。

36. 超硬铝

铝锌镁铜系合金,热处理后强度可达500~700MPa,是目前室温强度最高的一类铝合金,因其强度超过硬铝而得名。

37. 锻铝铝镁硅或铝镁硅铜的合金,因其具有优良的热塑性和锻造工艺性能而得名。

38. 包铝

硬铝和超硬铝有较高的强度,但不耐腐蚀,为提高其耐蚀性,常在硬铝及超硬铝表面包上一层高纯铝或含锌1%的锌铝合金层,故称包铝。有包铝层的铝板也称包铝板。

39. 轴承合金

也称轴瓦合金,用于制造滑动轴承(轴瓦)的合金材料,通常附于轴承钢质底壳内,起减摩作用。目前工业上使用最多的是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也称巴比特合金或巴

氏合金,因呈白色,又称白合金。

40. 硬质合金

以难熔金属碳化物和粘接剂金属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损、红硬性好、耐腐蚀和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点,广泛用于制造切削

刀具、矿山工具、模具以及耐磨耐蚀零件等。

41. 钢材

以钢锭或钢坯为原料经压力加工制成产品。分为型材(型钢)、板材(钢板)、管材(钢管)、丝材(金属制品)四大类。

42. 重轨:每米质量>30kg的钢轨(包括起重机轨)。

43. 轻轨:每米质量≤30kg的钢轨。

44. 大、中、小型型钢:由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制成的型钢,按品种的尺寸大小(mm)划分大、中、小型。

45. 线材:也称盘条,热轧最小直径为5mm的圆钢和螺纹钢,一般呈盘卷状供应。

46.

冷弯型钢:以热轧或冷轧带钢为坯料在连续辊式冷弯机组上经弯曲成型制成的型钢。不包括以拉拔、冲压、弯折等方式生产的冷弯型钢。

47.

优质型材:也称优质型钢,由优质制成的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等型钢,钢种通常包括碳结钢、合结钢、碳工钢、合工钢、高工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不锈钢(简称优

钢八大类)。此外,还可有易切结构钢、冷镦钢、中空钢、工业纯铁等。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热轧(锻)优质型材、冷拉(拔)优质型材等。

48. 其他钢材:不易包含在别的品种中的钢材,如钢轨配件、车轮、轮箍、盘件(300~50

0mm)、环件(600~2100)、车轴坯、锻件坯、钢球料等。

49. 中厚钢板:厚度>4~20mm的钢板称为中板,厚度>20~60mm 的钢板称为厚板,厚度

>60~600mm的钢板称为特厚板(国外到700mm),统称中厚钢板。

50. 薄钢板:厚度≤4mm的钢板,热轧板厚度0.35~4mm,冷轧板厚度0.20~4mm。

51. 钢带:成卷供应的薄钢板,也叫带钢。

52. 电工硅钢薄板:含碳极低,含硅0.8%~4.8%,主要用作电机、变压器铁心的铁硅合金薄板,也称矽钢片或硅钢片。

53. 无缝钢管:经热轧、冷轧、冷拔或挤压等方法制成的管壁无接缝的钢管。

54. 焊接钢管:将钢板或钢带卷曲成型,然后焊接制成的钢管。

55. 金属制品:以热轧线材(盘条)为原料,经冷拔等进一步加工的制品。包括钢丝、钢丝绳和钢绞线。

金属材料订购相关名词

1. 材料名称:

定购材料的确切称呼。有些材料的名称很容易混淆,如一般用途低碳钢丝和低碳碳结钢丝名称很相似,但它们的质量、用途、价格却不同。

2. 品种 : 材料化学成分、用途、外形、生产工艺、热处理等不同的产品。

3. 规格 : 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号产品的不同尺寸,通常以截面主要部位公称尺寸表示。

4. 公称尺寸: 标准中规定的名义尺寸,也是生产过程中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

5. 实际尺寸: 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得到的尺寸。

6. 尺寸偏差: 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差值。标准规定允许存在的尺寸偏差,称为允许偏差。简称偏差。

7. 精度等级:

标准中按尺寸允许偏差分的等级。精度等级越高,尺寸允许偏差越小。定购金属材料时,应写明所需的尺寸偏差或精度等级。

8. 通常长度: 又称不定尺长度,要求金属材料的交货长度在标准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而不要求某一具体尺寸的长度。

9. 定尺长度:

按订货要求切成固定尺寸的长度(板材的定尺是指宽度和长度),例如定尺为

5m,则交货的一批材料其长度均为5m。

10.倍尺长度: 按需方要求的单倍尺长度切成整数倍的长度。

11. 短尺:

小于标准规定的不定尺长度下限,但不小于允许的最小长度的长度。例如,热轧优质圆钢通常长度为2~6m,最小允许长度为1.5m,则长度为

1.5~2m的就是短尺。按通常

长度交货的金属材料,允许搭配一定比例的短尺。

12. 技术条件:

标准中规定产品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如牌号、表面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内部组织、交货状态等。有时还包括一些供参考

的性能指标。牌号是技术条件中的首要内容,同一牌号的材料可能有不同的保证条件、交货状态、使用加工类别、质量级别等。

13. 牌号:

是用来识别产品名称、符号、代码或它们的组合。钢的牌号称为钢号,是对每一具体的钢所取的名称。在过去的标准中,常把用汉字表示的名称称为牌号,用汉语拼音字

母、元素符合表示的称为代号。在现在的标准中已不再用汉字来表示牌号了。因此,钢号与牌号也就合而为一了。

14. 材质: 通常是指钢材的钢种与质量,实际工作中,一般泛指钢的牌号。

15. 保证条件: 按照金属材料标准的规定,生产厂应该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的质量指标。

16. 交货状态:

金属材料最终塑性变形加工方法或最终处理状态。最终塑性变形加工方法也可理解为不经热处理交货的状态,如热轧(锻)、冷拉(轧)状态等;最终热处理状态有正火

、退火、高温回火、调质及固溶处理等。交货状态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正确选择交

货状态对使用单位的进一步加工、处理、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订

购材料时,必须在货单、合同等单据上注明要求何种交货状态。

17. 热轧(锻)状态:金属材料在热轧或热锻后不再进行专门的热处理,冷却后直接交货的

状态。热轧(锻)的终止温度一般为800~900℃,之后一般在空气中冷却,因而热轧(锻)状态

相当于正火处理。热轧(锻)状态交货的金属材料,由于表面覆盖有一层氧化膜,因而具有一

定的耐蚀性,储运保管的要求不像冷拉(轧)交货的材料那样严格,如大、中型型钢、中厚钢板可以在露天货场或经苫盖后存放。

18. 冷拉(轧)状态:金属材料在冷拉或冷轧后不再进行专门的热处理而直接交货的状态。与热轧(锻)状态相

比,冷拉(轧)状态的金属材料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低,并有较高的力学性

能。但易遭受腐蚀或生锈,其包装、储运都有较严格的要求,需在库房内保管,并应注意库房内的温湿度控制。

19. 退火(焖火)状态 :

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退火热处理的状态。退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并为后道工序做好组织和性能上的准备。

20. 正火状态:

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正火热处理的状态。与热轧(锻)相比,由于其温度控制较为严格,因而金属的组织、性能较为均匀;与退火相比,由于正火冷却速度较快,因

而晶粒细化,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并能消除钢的某些组织缺陷。

21. 高温回火状态:

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高温回火热处理的状态。高温回火的回火温度较高,有利于彻底消除内应力,提高金属的塑性和韧性。

22. 固溶处理状态:

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固溶热处理的状态。固溶处理主要适用于奥氏体型不锈钢,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为进一步冷加工创造条件;也可

为不锈钢进一步沉淀硬化或有色金属的时效处理作组织准备。

23. 自由加工状态: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或热处理条件无特殊要求的产品的状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保证。

24.

加工硬化状态:金属材料在冷加工后不再进行专门的热处理而直接交货的状态。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有色金属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

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

25. 淬火状态:

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淬火热处理的状态。对于有色金属,淬火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单相组织,为进一步冷加工或时效处理作组织准备。

26. 淬火——自然时效状态: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淬火——自然时效热处理的状态。

27. 淬火——人工时效状态:金属材料在出厂前经淬火——人工时效热处理的状态。

28. 标志 :

为了便于金属材料的管理,避免混乱,防止造成使用事故,在材料或包装上标出牌号、批号、状态、规格、生产厂代号等,统称为标志。标识方法主要有涂色、打印、挂

牌等。

29. 质量证明书:

生产企业对每批交货产品检验合格附的证明材料。其内容按有关标准及订货合同的规定,一般包括材料名称、牌号、规格、质量等级、合同和标准规定的全部检验

项目的检验结果、合同号、标准号、检验批号、交货件数、重量等。质量证明书是供方对该

批产品检验结果的确认和保证,也是需方进行复验和使用的依据。是购销活动中重要的技术

文件,不仅生产厂出厂时应提供质量证明书,在销售或发出材料时,也必须随料发出质量证明书或其抄件。

钢与钢材的分类

(一)钢的综合分类

钢是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钢的综合分类分为四类。

1 建筑及工程用钢

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特定用途工程结构钢。

2 机器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滚动轴承钢(铬轴承钢、无铬轴承钢)、易切削结构钢、专门

用途的机器结构钢。

3 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刃具钢、量具钢、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耐冲击工具钢)、高速工具钢。

4 特殊性能钢

不锈耐酸钢、耐热钢、电工用硅钢、耐磨钢。

(二)钢材的分类

钢材是以钢锭或钢坯为原料经压力加工制成的产品。

分为型材(型钢)、板材(钢板)、管材(钢管)、线材(金属制品)四大类。包括下列16个大品种。

1 重轨:每米质量>30kg的钢轨(包括起重机轨)。

2 轻轨:每米质量≤30kg的钢轨。

3-5 大型、中型、小型型钢:由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制成的型钢,按品种的尺寸大小(mm)划分大、中、小型。

6 线材:也称盘条,热轧最小直径为5mm的圆钢和螺纹钢,一般呈盘卷状供应。

通常包括低碳盘条、电焊盘条、爆破线用盘条、调质螺纹盘条、优质盘条等。

7 冷弯型钢:以热轧或冷轧带钢为坯料在连续辊式冷弯机组上经弯曲成型制成的型钢。不包括以拉拔、冲压、弯折等方式生产的冷

弯型钢。

8 优质型材:也称优质型钢,由优质制成的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等型钢,钢种通常

包括碳结钢、合结钢、碳工钢、合工钢、高工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不锈钢(简称优钢

八大类)。此外,还可有易切结构钢、冷镦钢、中空钢、工业纯铁等。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热轧(锻)优质型材、冷拉(拔)优质型材等。

9 其他钢材:不易包含在别的品种中的钢材,如钢轨配件、车轮、轮箍、盘件(300-500mm)

、环件(600-2100mm)、车轴坯、锻件坯、钢球料等。

10 中厚钢板:厚度>4.0mm的钢板。通常将厚度>4-20mm的钢板称为中板,厚度>20-60

mm的钢板称为厚板,厚度>60-600mm的钢板称为特厚板(国外到700mm),统称中厚钢板。包括普通中厚钢板(沸腾钢板、镇静钢板、低合金钢板、造船钢板、锅炉钢板、容器钢板、汽车大梁钢板、花纹钢板等),优质中厚钢板(碳结钢板、合结钢板、碳工钢板、合工钢板、高工钢板、弹簧钢板、轴衬钢板、不锈钢板、防弹钢板、纯铁钢板等)

11

薄钢板:厚度≤4mm的钢板,热轧板厚度0.35-4mm,冷轧板厚度0.20-4mm。包括普通薄钢板(花纹钢板、酸洗薄钢板、钢模板等),优质薄钢

板,涂镀薄钢板(镀锌薄钢板、镀锡薄钢板、镀铅合金薄钢板,塑料复合薄钢板等)。

12 钢带:成卷供应的薄钢板,也叫带钢。分热轧、冷轧,也有普通钢带和优质钢带。

13

电工硅钢薄板:含碳极低,含硅0.8%-4.8%,主要用作电机、变压器铁心的铁硅合金薄板,也称矽钢片或硅钢片。分热轧、冷轧。冷轧又分晶粒取向和晶粒无取向两种。

14 无缝钢管:经热轧、冷轧、冷拔或挤压等方法制成的管壁无接缝钢管。按用途分一般管

、锅炉管、地质管、石油管、火炮管等;按材质分碳素管、合金管、不锈管等;此外还有厚壁管、薄壁管、毛细管、异型管等。

15

焊接钢管:将钢板或钢带卷曲成型,然后焊接制成的钢管。分一般焊管、镀锌焊管、直缝焊管、螺旋焊管、波纹管、流体输送管、电线套管、吹氧管等。

16 金属制品:以热轧线材(盘条)为原料,经冷拔等进一步加工的制品。包括钢丝、钢丝绳和钢绞线。

钢产品具体牌号

根据《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221-2000的规定,我国钢铁产品牌号一般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结合起来表示。

1 碳素结构钢的具体牌号

Q195-Q195F、Q195b、Q195

Q215-Q215AF、Q215Ab、Q215A、Q215BF、Q215Bb、Q215B

Q235-Q235AF、Q235Ab、Q235A、Q235BF、Q235Bb、Q235B、

Q235C、Q235D

Q255-Q255A、Q255B

Q275-Q275

对上述各牌号,要在供应工作中准确识别与使用。

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221-2000新牌号表示方法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分为通用钢和专用钢两类,新牌号表示方法与GB/T1591-9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700-88《碳素结构钢》相同,并与碳

素结构钢的牌号组成工程用钢的系列。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按脱氧方法分为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但在牌号中没有表示脱氧方法的符号。

1)通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组成

Q295-Q295A、Q295B

Q345-Q345A、Q345B、Q345C、Q345D、Q345E

Q390-Q390A、Q390B、Q390C、Q390D、Q390E

Q420-Q420A、Q420B、Q420C、Q420D、Q420E

Q460-Q460C、Q460D、Q460E

2)专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

专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一般采用代表屈服点的拼音字母“Q”、屈服点数值(单位为MPa)

,并在尾部加按产品用途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如:压力容器用钢牌号表示为“Q345R”

;焊接气瓶用钢牌号表示为“Q295HP”;锅炉用钢牌号表示为

“Q390g”;桥梁用钢牌号表示为“Q420q”等。

3)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基本牌号有:

08F、10F、15F、08、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

、85、15Mn、20Mn、25Mn、30Mn、35Mn、40Mn、45Mn、

50Mn、60Mn、65Mn、70Mn共31个。

4 易切削结构钢

易切削结构钢分加硫易切削钢、加硫磷易切削钢、加铅易切削钢、加钙易切削钢、加硫碳锰易切削钢等。牌号用规定的符号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即以“易”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Y”打头,其后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碳含量的万分数。

具体牌号有:Y12、Y12Pb、Y15、Y15Pb、Y20、Y30、Y35、

Y40Mn、Y45Ca共9个牌号。

5 合金结构钢

其牌号是按钢的碳含量、所含合金元素的种类及数量来表示。这种表示(编

制)方法,可以从牌号上直接看出钢的大致化学成分及质量等级,比较直观简明。

具体牌号有:

20Mn2、30Mn2、35Mn2、40Mn2、45Mn2、50Mn2、20MnV、

27MnSi、35MnSi、42MnSi、20SiMn

2Mo、25SiMn2MoV、37SiMn2MoV、40B、45B、50B、40MnB、45MnB、20MnMoB、15MnVB、20MnV

B、40MnVB、20MnTiB、25MnTiBRE、15Cr、15CrA、20Cr、

30Cr、35Cr、40Cr、45Cr、50Cr、

38CrSi、12CrMo、15CrMo、20CrMo、30CrMo、30CrMoA、

35CrMo、42CrMo、12CrMoV、35CrMo

V、12Cr1MoV、25Cr2MoVA、25Cr2Mo1VA、38CrMoAl、40CrV、50CrVA、15CrMn、20CrMn、40C

rMn、20CrMnSi、25CrMnSi、30CrMnSi、30CrMnSiA、

35CrMnSiA、20CrMnMo、40CrMnMo

、20CrMnTi、40CrMnTi、20CrNi、40CrNi、45CrNi、50CrNi、

12CrNi2、12CrNi3、20CrNi3

、30CrNi3、37CrNi3、12Cr2Ni4、20Cr2Ni4、20CrNiMo、

40CrNiMoA、18CrNiMnMoA、45CrNi

MoVA、18Cr2Ni4WA、25Cr2Ni4WA共77个。

6 弹簧钢

弹簧钢是用以制造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的钢种。分为优质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二类。

具体牌号有:65、70、85、65Mn、55Si2Mn、55Si2MnB、

55SiMnVB、60Si2Mn、60Si2MnA、60

Su2CrA、60Si2CrVA、55CrMnA、60CrMnA、60CrMnMoA、

50CrVA、60CrMnBA、30W4Cr2VA共17

个牌号。

7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

其牌号是在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的牌号后加“H”(英文“可淬透的”Hardenabi

lity第一个字母)表示。有:45H、20CrH、40CrH、45CrH、

40MnBH、45MnBH、20MnMoBH、20M

nVBH、22MnVBH、20MnTiBH、20CrMnMoH、20CrMnTiH、

20CrNi3H、12Cr2Ni4H、20CrNiMoH共1

5个牌号。

8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耐候钢是抗大气腐蚀用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按GB221-2000《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的规定,其牌号表示方法与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相同,但在牌号尾部加“耐候”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NH”,如Q340NH。

具体牌号有:16CuCr、12MnCuCr、15MnCuCr、15MnCuCr-QT(QT 是英文Quenching&Temperi

ng的缩写,表示进行淬火加回火的热处理)共4个牌号。

9 高耐候性结构钢

牌号表示方法与合金结构钢相同,具体牌号有09CrPCrNi-A、

09CuPCrNi-B、09CuP共3个牌号。

10 滚动轴承钢

滚动轴承钢简称轴承钢或滚珠钢,是用来制造各种滚动轴承的套圈和滚动体的钢种。

在牌号头部加“滚”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G”表示轴承钢。

具体牌号有:GCr6、GCr9、GCr9SiMn、GCr15、GCr15SiMn共5个牌号。

11 无铬轴承钢

牌号表示方法与铬轴承钢相同,有:GSiMnV、GSiMnVXt、GSiMnMoV、GSiMnMoVXt、GMnM

oV、GMnMoVXt共6个牌号。

12 渗碳轴承钢

具体牌号有:G20CrMo、G20CrNiMo、G20CrNi2Mo、G20Cr2Ni4、

G10CrNi3Mo、G20Cr2Mn2Mo

等6个。

13 碳素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的牌号采用“碳”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T”打头,其后用一位或两位数字

表示碳含量的千分数。较高含锰量的碳素工具钢在数字后标出锰的元素符号Mn,高级优质钢牌号尾部加“A”。

基本牌号有:T7、T8、T8Mn、T9、T10、T11、T12、T13共8个。

14 合金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简称合工钢,它是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

具体牌号有:9SiCr、8MnSi、Cr06、Cr2、9Cr2、W、4CrW2Si、

5CrW2Si、6CrW2Si、Cr12

、C12Mo1V1、Cr12MoV、Cr5Mo1V、9Mn2V、CrWMn、

9CrWMn、Cr4W2MoV、6Cr4W3Mo2VNb、6W6M

o5Cr4V、5CrMnMo、5CrNiMo、3Cr2W8V、5Cr4Mo3SiMnVA1、

3Cr3Mo3W2V、5Cr4W5Mo2V、8Cr3

、4CrMnSiMoV、4Cr3Mo3SiV、4Cr5MoSiV、4Cr5MoSiV1、

4Cr5W2VSi、7Mn15Cr2A13V2WMo、3C

r2Mo共33个牌号。

15 高速工具钢

高速工具钢简称高工钢或高速钢,俗称“锋钢”或“风钢”,是一种适于高速切削的高碳、高合金工具钢。

具体牌号有:W18Cr4V、W18Cr4VCo5、W18Cr4V2Co8、

W12Cr4V5Co5、W6Mo5Cr4V2、CW6Mo5

Cr4V2、W6Mo5Cr4V3、CW6Mo5Cr4V3、W2Mo9Cr4V2、

W6Mo5Cr4V2Co5、W7Mo4Cr4V2Co5、W2Mo9C

r4VCo8、W9Mo3Cr4V、W6Mo5Cr4V2Al共14个牌号。

16 不锈钢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包括不锈钢和耐酸钢。

铬(Cr)是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最基本元素,一般含铬量均在13%以上,有的高达30%左右。镍

(Ni)也是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多的可达20%左右。

具体牌号有:1Cr17Mn6Ni5N、1Cr18Mn8Ni5N、

1Cr18Mn10Ni5Mo3N、1Cr17Ni7、1Cr18Ni9、Y1

Cr18Ni9、Y1Cr18Ni9Se、0Cr18Ni9、00Cr19Ni10、0Cr19Ni9N、

0Cr19Ni19NbN、00Cr18Ni10N

、1Cr18Ni12、0Cr23Ni13、0Cr25Ni20、0Cr17Ni12Mo2、

Cr18Ni12Mo2Ti、0Cr18Ni12Mo2Ti、

00Cr17Ni14Mo2、0Cr17Ni12Mo2N、00Cr17Ni13Mo2N、

0Cr18Ni12Mo2Cu2、00Cr18Ni14Mo2Cu2

、0Cr19Ni13Mo3、00Cr19Ni13Mo3、1Cr18Ni12Mo3Ti、

0Cr18Ni12Mo3Ti、0Cr18Ni16Mo5、1Cr

18Ni9Ti、0Cr18Ni10Ti、0Cr18Ni11Nb、0Cr18Ni9Cu3、

0Cr18Ni13Si4、0Cr26Ni5Mo2、1Cr18

Ni11Si4AlTi、00Cr18Ni5Mo3Si2、0Cr13Al、00Cr12、1Cr17、

Y1Cr17、1Cr17Mo、00Cr30Mo2

、00Cr27Mo、1Cr12、1Cr13、0Cr13、3Cr13、Y3Cr13、3Cr13Mo、4Cr13、1Cr17Ni2、7Cr17

、8Cr17、9Cr18、11Cr17、Y11Cr17、9Cr18Mo、9Cr18MoV、

0Cr17Ni4Cu4Nb、0Cr17Ni7Al、0

Cr15Ni7Mo2Al、0Cr17Ni4Cu4Nb、0Cr17Ni7Al、0Cr15Ni7Mo2Al共64个牌号。

17 耐热钢

耐热钢是指在高温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强度,能较好适应高温条件工作的合金钢。耐热钢牌号表示方法与不锈钢完全相同。

具体牌号有:5Cr21Mn9Ni4N、2Cr21Ni12N、2Cr23Ni13、

2Cr23Ni20、1Cr15Ni35、0Cr15

Ni25

Ti2MoAlVB、0Cr18Ni9、0Cr23Ni13、0Cr25Ni20、0Cr17Ni12Mo2、4Cr14Ni14W2Mo、3Cr18Mn12Si2N、2Cr20Mn9Ni2Si2N、0Cr19Ni13Mo3、

1Cr18Ni9Ti、0Cr18Ni10Ti、0Cr18Ni11Nb

、0Cr18Ni13Si4、1Cr20Ni14Si2、1Cr25Ni20Si2、2Cr25N、

0Cr13Al、00Cr12、1Cr17、1Cr5

Mo、4Cr9Si2、4Cr10Si2Mo、8Cr20Si2Ni、1Cr11MoV、1Cr12Mo、2Cr12MoVNbN、1Cr12WMoV、

2Cr12NiMoWV、1Cr13、1Cr13Mo、2Cr13、1Cr17Ni2、

1Cr11Ni2W2MoV、0Cr17Ni4Cu4Nb、0Cr1

7Ni7Al共40个牌号。

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

1. 密度(比重):材料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即密度=质量/体积,单位为g/cm3。

2. 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如弹性、塑性、韧性、强度、硬度等。

3. 强度: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屈服点、抗拉强度是极为重要

的强度指标,是金属材料选用的重要依据。强度的大小用应力来表示,即用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载荷(外力)来表示。

4. 屈服点: 金属在拉力试验过程中,载荷不再增加,而试样仍继续发生变形的现象,称

为“屈服”。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即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用符号σs表示,单位为MPa。

5. 抗拉强度: 金属在拉力试验时,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用符号σb表示,单位为MPa。

6. 塑性: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去掉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变形),但不会被破坏的能力。

7. 伸长率: 金属在拉力试验时,试样拉断后,其标距部分所增加的长度与原始标距长度

的百分比,称为伸长率。用符号δ,%表示。伸长率反映了材料塑性的大小,伸长率越大,材料的塑性越大。

8. 韧性: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称为韧性,通常用冲击吸收功或冲击韧性值来度量。

9. 冲击吸收功: 试样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用符号

A k表示,单位为J 。

10. 硬度: 金属材料的硬度,一般是指材料表面局部区域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根据试

验方法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等多种。布氏硬度用符号HB表示:洛氏硬度用符号HRA、HRB或HRC表示。

部分常用钢的用途

(一)各牌号碳素结构钢的主要用途:

1.牌号Q195,含碳量低,强度不高,塑性、韧性、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好。用于轧制薄板和

盘条。冷、热轧薄钢板及以其为原板制成的镀锌、镀锡及塑料复合薄钢板大量用用屋面板、

装饰板、通用除尘管道、包装容器、铁桶、仪表壳、开关箱、防护罩、火车车厢等。盘条则

多冷拔成低碳钢丝或经镀锌制成镀锌低碳钢丝,用于捆绑、张拉固定或用作钢丝网、铆钉等。

2.牌号Q215,强度稍高于Q195钢,用途与Q195大体相同。此外,还大量用作焊接钢管、镀锌

焊管、炉撑、地脚螺钉、螺栓、圆钉、木螺钉、冲制铁铰链等五金零件。

3.牌号Q235,含碳适中,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和焊接等性能得到较好配合,用途最广

泛。常轧制成盘条或圆钢、方钢、扁钢、角钢、工字钢、槽钢、窗框钢等型钢,中厚钢板。

大量用用建筑及工程结构。用以制作钢筋或建造厂房房架、高压输电铁塔、桥梁、车辆、锅

炉、容器、船舶等,也大量用作对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机械零件。C、D级钢还可作某些专业用钢使用。

4.牌号Q255,性能与Q235差不多,强度稍有提高,塑性有所降低。应用不如Q235广泛,主要用作铆接与检接结构。

5.牌号Q275,强度、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用于制造轴类、农业机具、耐磨零件、钢轨接头夹板、垫板、车轮、轧辊等。

(二)各牌号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主要用途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旧标准称低合金结构钢,又叫普通低合金结构钢。

1.牌号Q295钢,钢中只含有极少量的合金元素,强度不高,但有良好的塑性、冷弯、焊接

及耐蚀性能。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工业厂房,低压锅炉,低、中压化工容器,油罐,管道,

起重机,拖拉机,车辆及对强度要求不高的一般工程结构。

2.牌号Q345、Q390钢,综合力学性能好,焊接性能、冷热加工性能和耐蚀性能均好,C、

D、E级钢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主要用于船舶,锅炉,压力容器,石油储罐,桥梁,电站设

备,起重运输机械及其他较高载荷的焊接结构件。

3.牌号Q420钢,强度高,特别是在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

用于大型船舶,桥梁,电站设备,中、高压锅炉,高压容器,机车车辆,起重机械,矿山机械及其他大型焊接结构件。

4.牌号Q460钢,强度最高,在正火,正火加回火或淬火加回火状态有很高的综合力学性

能,全部用铝补充脱氧,质量等级为C、D、E级,可保证钢的良好韧性的备用钢种。用于各

种大型工程结构及要求强度高,载荷大的轻型结构。

(三)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特性和用途

优持碳素结构钢简称碳结钢、俗称优钢。是各种机器的零部件制造用钢。

1. 08和08F钢,用于轧制薄板,深冲制品、油桶、高级搪瓷制品,也可用于制作管子,

垫片及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渗碳和氰化零件,电焊条等。

2. 10和10F钢,用4mm以下冷压深冲制品,如深冲器皿、炮弹弹体。也可制造锅炉管、油

桶顶盖及钢带、钢丝、焊接件、机械零件。

3. 15和15F钢,用于制造机械上的渗碳零件、紧固零件、冲锻模件及不需热处理

的低负荷零件,如螺栓、螺钉、法兰盘及化工机械用贮器、蒸汽锅炉等。

4. 20钢,用于不经受很大应力而要求韧性的各种机械零件,如拉杆、轴套、螺钉、起重

钩等;也可用于制造在60大气压、450℃以下非腐蚀介质中使用的管子、导管等;还可以用于心部强度不大的渗碳及氰化零件,如轴套、链条的滚子、轴以及不重要的齿轮、链轮等。

5. 25钢,用作热锻和热冲压的机械零件,金属切削机床上氰化零件,以及重型和中型机

械制造中负荷不大的轴、辊子、连接器、垫圈、螺栓、螺帽等,还可用作铸钢件。

6. 30钢,用作热锻和热冲压的机械零件、冷拉丝,重型和一般机械用的轴、拉杆、套环

、以及机械上用的铸件,如汽缸、汽轮机机架、轧钢机机架和零件、机床机架及飞轮等。

7. 35钢,用于制作热锻和热冲压的机械零件,冷拉和冷顶锻钢材,无缝钢管、机械制造

中零件、铸件、重型和中型机械制造中的锻制机轴、压缩机汽缸、减速器轴,也可用来铸造汽轮机机身、飞轮和均衡器等。

8. 40钢,用于制造的机器运动零件,如辊子、轴、连杆、圆盘等。以及火车的车轴,还可用于冷拉丝、钢板、钢带、无缝管等。

9. 45钢,用以制造蒸汽透平机、压缩机、泵的运动零件;还可代替渗碳钢制造齿轮、轴

、活塞销等零件(零件需经高频或火焰表面淬火)

10. 50钢,用于制造耐磨性要求高、动载荷及冲击作用不大的零件,如铸造齿轮、拉杆、

轧辊等;制造比较次要的弹簧、农机上的掘土犁铧、重负荷的心轴与轴等,并可制造铸件。

11. 55钢,用于制造连杆、轧辊、齿轮、扁弹簧、轮圈、轮缘等,也可作铸件。

12. 60-65钢,用于制造弹簧、弹簧圈、各种垫圈、离合器以及制造一般机械中的轴、轧辊、偏心轴等。

13. 70-85钢,用来制造弹簧和发条、制造钢丝绳用的钢丝及高硬度的机件、如犁、铧、电车车轮等。

14. 15Mn-25Mn钢,用于制造中心部分的机械性能要求较高且需渗碳的零件。

15. 30Mn-35Mn钢,主要用来制造螺拴、螺帽、螺钉杠杆、掣动踏板等。并可用冷拉制造在

高应力下工作的细小零件,如农机上的钩、环、链等。

16. 40Mn-45Mn钢,用于制造承受疲劳负荷下的零件,如曲轴、连杆等;也可用作高应力下工作的螺钉、螺帽等。

17. 50Mn-55Mn钢,用于制造耐磨性要求高、在高负荷下热处理的零件,如齿轮、齿轮轴、摩擦盘、滚子及弹簧。

18. 60Mn-70Mn钢,用于制造弹簧及犁铧等。

(四)合金结构钢

合金结构钢简称合结钢,是在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一种或数种合金元素(总量<5%)而制成的钢种。

(五)易切削结构钢用途

易切削结构钢简称易切钢,是含有少量易削元素,具有良好的被切削加工性能的钢种。

1.Y12硫磷复合低碳易切削钢,是现有易切削钢中磷含量最多的一个钢种。常用于制造对力

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各种机器和仪器仪表零件,如螺栓、螺母、销钉、轴、管接头等。

2.Y12Pb含铅易切削钢,被切削加工性好,不存在性能上的方向性,并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常用于制造较重要的机械零件、精密仪表零件等。

3.Y15复合高硫低硅易切削钢,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钢种,被切削性高于Y12钢,常用于制

造不重要的标准件,如螺栓、螺母、管接头、弹簧座等。

4.Y15Pb同Y12Pb,被切削加工性更好。

5.Y20低硫磷复合易切削钢,被切削加工性优于20钢而低于12钢,可进行渗碳处理,常用于

制造要求表面硬、心部韧性高的仪器、仪表、轴类耐磨零件。

6.Y30低硫磷复合易切削钢,力学性能较高,被切削加工性也有适当改善,可制造强度要求较高的标准件。

7.Y35同Y30钢,可调质处理。

8.Y40Mn高硫中碳易切削钢,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良好的被切削加工性,适于加工要求刚

性高的机床零部件,如机床丝杠、光杠、花键轴、齿条等。

9.Y45Ca钙硫复合易切削钢,不仅被切削性好,而且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适于制

造较重要的机器结构件,如机床齿轮轴、花键轴、拖拉机传动轴等。

(六)弹簧钢特性及用途

弹簧钢是用于制造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的钢种,按成分分为碳素弹簧钢和合金弹簧钢。

(七)滚动轴承钢特性和用途

滚动轴承钢简称轴承钢或滚珠钢,是用于制造各种滚动轴承的套圈和滚动体的钢种。

(八)碳素工具钢特性和用途

碳素工具钢简称碳工钢,其冷、热加工性能,耐磨性能好,价格低廉,在工具钢中是被广泛采用的钢种。

1. T7钢,为亚共析钢,淬火回火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且有一定的硬度,但热硬性低

,淬透性差、淬火变形大。常用于制造能承受振动和撞击,要求较高韧性,但切削性能要求

不太高的工具,如凿子、冲头等小尺寸风动工具,木工用锯和凿,简单胶木模、锻模、剪刀、手锤、镰刀等。

2. T8钢,为共析钢,淬火回火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热硬性低,淬透性差、加热

时容易过热,变形也大,塑性强度也较低。常用于不受大冲击,需要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工

具,如简单的模子和冲头、切削软金属的刀具、木工用的铣刀和斧、凿、錾、圆锯片以及钳工装配工具、虎钳钳口等。

3. T8Mn钢,性能同T8近似,但因加入了锰,淬透性较好,淬硬层较深。用途同T88,但可制造断面较大的工具。

4.

T9钢,性能同T8,但因碳含量较高一些,故硬度和耐磨性较高,韧性较差一些。常用作硬度较高,有一定韧性,但不受剧烈震动冲击的工具,如中心铳、冲模、冲头、木工切削工

具以及饲料机刀片、凿岩石凿子等。

5.T10钢,为过共析钢,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保持细晶粒。韧性尚可,强度及耐磨

性均较T7-T9高些,但热硬性低,淬透性仍然不高,淬火变形大。这种钢应用较广,适于制

造切削条件较差、耐磨性要求较高且不受突然和剧烈冲击振动而需要一定的韧性及具有锋利

刃口的各种工具,如车刀、刨刀、钻头、丝锥、扩孔刀具、螺丝板牙、铣刀手锯锯条、小尺

寸冷切边模及冲孔模,低精度而形状简单的量具(如卡板等),也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耐磨零件。

6. T11钢为过共析钢,其碳含量介于T10、T12之间,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如强度、硬

度、耐磨性及韧性等)。用途与T10钢基本相同,但不如T10钢广泛。

7. T12钢含碳高、耐磨性好,但脆性较大。用作不受冲击的各种工具和耐磨零件,如车刀

、铣刀、丝锥、扳牙、锉刀、刮刀、以及小的冷切边模、冲孔模等。

8. T13是碳工钢中碳含量最高的钢种,耐磨性最高,也最脆。用途与T12钢基本相同,也可

用作不受冲击而要求极高耐磨性的机械零件。

(九)合金工具钢用途

合金工具钢简称合工钢,是在碳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

(十)高速工具钢主要用途

高速工具钢简称高工钢或高速钢,俗称“锋钢”或“风钢”是一种适用于高速切削的高

碳高合金工具钢,其突出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热硬性。

名词解释最终版

名词解释: 1.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2.中药学:就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本草:自古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 4.草药: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 5.中草药:是指中药和草药的的混称。 6.中成药:是指以中药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 适应症. 剂量. 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 7.本草学:是指把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 8.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9.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10.水制法: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闷.润.浸泡.喷洒.水飞等. 11.浸泡:是将质地松软或经水泡易损失有效成分的药物,置于水中浸湿立即取出,称为“浸”,又称“沾水”;而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便于切制或用以除去药物的毒质及非药用部分称为“泡”。 12.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碾槽、球磨机等容器内,加水共研,然后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出,剩余之粗粉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的粉末. 13.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常有的火制法有:炒、炙、烫、煅、

材料力学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12.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 13.弹性极限:式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14.静力韧度:金属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断裂前所吸收的功。 15.正断型断裂:断裂面取向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断裂。 16.切断型断裂:断裂面取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一致而与最大正应力方向约成45度的断裂 17.解理断裂:沿解理面断裂的断裂方式。 第二章: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和最大正应力σmax比值 2.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1:应力集中2.使塑性材料强度增高塑性降低) 3.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 4.缺口强化现象:在存在缺口的条件下出现了三向应力状态,并产生应力集中,试样的屈服应力比单向拉伸时高 5.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6.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

长安大学金属热加工名词解释

1,成分过冷:由溶质再分配导致界面前方熔体成分及其凝固稳定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条件:合金中的溶质含量较高;液相斜率大;溶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小;对于K0<1的合金,K0值很低,反之很高;凝固界面前的液相中温度梯度小;晶体生长速率高 .2 溶质再分布:凝固时固相中不能容纳的B原子被排挤出来,富集在界面上的液体中,然后逐渐向液体内部扩散均化。三种:1.溶质通过扩散进行再分布;2.溶液中有对流,局部增多的溶质借助熔体流动而达到在大体积液相中均匀分布;溶质即通过扩散也借助液体流动而进行再分布. 3伪共晶:非平衡凝固状态下,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凝固得到的共晶组织。 17回火抗力(回火稳定性):在回火过程中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钢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4二次硬化:某些淬火合金钢在500℃以上回火后,形成特殊碳化物,弥散细小,使硬度-在硬度-回火温度曲线上出现峰值的现象 5、邻先相两个共晶相得析出次序和生长速度是不相同的,就是说,在两个相的生核和生长中必有一个相位先导。由于次相的析出,引起溶质的富集而导致另一相的析出和生长,此相成为领先相。 6、平衡凝固凝固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达到平衡,即相变过程中有充分时间进行组元间的扩散,以达到平衡相的成分 7、固态相变固体物质内部结构的转变成为固态相变 8调幅分解:某些合金在高温下具有均匀单相固溶体,但冷却到某一温度范围时可分解成为与原固溶体结构相同但成分不同的两个威区的转变 9、热处理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就都是把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以规定的冷却速率冷却下来。 10过冷奥氏体:在临界点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 11、回火M马氏体经分解后, 原马氏体组织转化为由有一定过饱和度的立方马氏体和ε-碳化物所组成的复相组织。 12、回火脆性定义:随回火温度升高,一般是钢的强度、硬度降低,塑性升高,但冲击韧性不一定总是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升高,有些钢在某些温度回火时,韧性反而显著下降的现象13、A1称为共析转变线或共析温度,凡是含碳量大于0.0218的铁碳合金都将发生共析转变; A3它是在冷却过程中由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或者说在加热过程中铁素体溶入奥氏体的终了线; Acm是二次渗碳体的开始析出线。 14、形状记忆效应:将某些材料进行变形后加热至某一特定温度以上时,能自动回复原来形状的效应。 15伪共晶区的特点:1共晶的各组元的熔点相近时,在液相线的延伸线包围的范围内,反之,偏离高熔点组元一侧。2由金属相和非金属相构成的共晶系中,伪共晶区一般是偏向非金属组元或金属性较低的组元一侧。 16、分析晶内偏析和晶界偏析的形成机理,如何减少和去除这两种偏析? 实际铸造条件下,所得的固溶体中,每一个晶粒内的成分都是不均匀的,晶粒内先结晶的部分和后结晶的部分的成分是不同的,这就是晶内偏析。在成分过冷不大的情况下,固溶体合金在结晶时会出现一种胞状结构,当液相内过冷度较大时,结晶时则呈现树枝状结构,胞状结构由一系列平行的棒状晶体所组成,沿凝固方向长大,呈六方断面,六方断面的晶界富集着溶质元素,因此这种偏析也叫胞状偏析。它属于晶界偏析。预防和消除方法:细化晶粒,均匀化退火。 17、分析带状偏析和逆偏析的形成机理。如何减少和去除这两种偏析? 带状偏析:当液体金属中的溶质的扩散速度低于固体生长速度时,在固液界面将产生溶质偏析,固液界面的过冷下降,由于界面的低减,结晶在固液界面过冷低减较小部位优先生长,此时由于固液界面的前方的过冷相对过大,优先结晶的部位进而长成树枝状,溶质浓化液将被树枝状的晶枝所捕捉,此时枝晶的成长将与邻近的的枝晶连接在一起,结晶前沿的成长又会出现新的停滞,如此重复在铸件断面可能出现数条带状偏析。减少溶质含量,采取孕育措施细化晶粒,提高合金的结晶速度。逆偏析:宽结晶区间的固溶体型合金在凝固时形成粗大的树枝状晶,枝晶相互交错,枝晶间富集着低熔点的溶质,当铸件产生体收缩,低熔点溶质

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同时排除非己抗原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原(antigen,缩写Ag,不是银!):能诱导(活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与相应的反应产物(抗原/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体内/体外)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又称抗原决定簇。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完整版)金属材料学(第二版)课后答案主编戴启勋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 1.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 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 和B 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Mn, Ni, Co, C, N, Cu ; 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Nb, Ti 等。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 钢中的Cr:ε-FexC→ Fe3C→ ( Fe, Cr)3C→ ( Cr, Fe)7C3→ (Cr, Fe)23C6 6)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 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V,Nb, Ti 等都属于此类型。 2.合金元素 V、Cr 、W、Mo 、Mn 、 Co、Ni 、Cu 、 Ti 、Al 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 a-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 g-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 ;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 、Cu 能在a-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能在g-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 、Co、Ni 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 答:(1)扩大γ相区:使A3 降低,A4 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a.开启 γ相区:Mn, Ni, Co 与γ-Fe 无限互溶. b.扩大γ相区:有C,N,Cu 等。如Fe-C 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使A3 升高,A4 降低。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 相区连成一片。如V, Cr, Si, A1, Ti, Mo, W, P, Sn, As, Sb 。 b.缩小γ相区:Zr, Nb, Ta, B, S, Ce 等 (3)生产中的意义:可以利用M 扩大和缩小γ相区作用,获得单相组织,具有特殊性能,在耐蚀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广泛。 4.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相变温度等)的影响。 答:答: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位置 2)改变了共晶温度:(l)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A1,A3 下降;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使A1,A3 升高。当Mo>8.2%, W>12%,Ti>1.0%,V>4.5%,Si>8.5% ,γ 相区消失。

金属工艺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强度——强度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屈服点----开始出现微量的塑性变形的应力。 抗拉强度----断裂之前所受最大应力。 塑性——塑性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塑性指标用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表示。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硬度——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的一个指标。 布氏硬度----HBS(钢球)HBW(合金球)-----数值+字符+直径/载荷/时间 洛氏硬度---- HRA与HRC(金刚石顶角为120°的圆锥体)HRB(钢球) 维氏硬度----HV向对面间为136°的正四棱锥金刚石 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韧性。 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 晶体——指其组成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呈规则排列的物质 晶格——抽象地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形式的空间几何格子,称为晶格。 晶胞——组成晶格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单晶体—一块晶体内部的晶格位向(即原子排列的方向)完全一致,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晶界—一将任何两个晶体学位向不同的晶粒隔开的那个内界面称为晶界。 晶粒—一多晶体材料内部以晶界分开的、晶体学位向相同的晶体称为晶粒。 结晶—一通过凝固形成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包含晶核的形成与晶核的长大)。 变质处理—一在浇注前,将少量固体材料加入熔融金属液中,促进金属液形核,以改善其组织和性能的 合金—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材料。 组元—一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相—一在一个合金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并与该系统的其余部分以界面分开。 组织—一金属及其合金内部涉及晶体或晶粒的大小、方向、形状、排列状况等组成关系的构造情况。 固溶体——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 型的固态金 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 弥散强化——金属化合物细小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是,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的现象 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 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两面种晶体,却是一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铁素体—一α-Fe内固溶有碳所形成的体心立方的固溶体F(或α) 奥氏体—一γ-Fe内固溶有碳所形成的面心立方的固溶体,常用符号A(或γ)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 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 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 定簇,是与TCR BCF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 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英语语言学名词解释 最终版

现代语言学 1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1 interlanguage:The type of language produced by nonnative speaker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or foreign language. 1 Linguistics :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 Phonetics : The study of sounds which are used in 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 is called phonetics.For example,vowels and consonants 3 Phonology” : The study of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in communication is called phonology.For example,phone,phoneme,and allophone. 4 Morphology 形态学:Th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morphemes are arranged to form words is called morphology.For example,boy and “ish”---boyish,teach---teacher. 5 Syntax 句型: The study of how morphemes and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is called syntax.For esample,”John like linguistics.” 6 Semantics语义学: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language is called semantics. For example,:The seal could not be found.The zoo keeper became worr ied.” The seal could not be found,The king became worried.” Here the word seal means different things. 7 Pragmatics语用学: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 of use is called pragmatics.For example, “I do” The word do means different context. 二音系学 1 Phonetics: The study of sounds that are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called phonetics. 2 Phonology: The study of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in communication is called phonology. 3 Phone: Phone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e speech sounds we use when speaking a language. A phone is a phonetic unit or segement.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distinguish meaning; some do,some don’t. 4 Phoneme音素: Phonology is concerned with the speech sounds which distinguish meaning. The basic unit in phonology is called phoneme;it is a unit that is of distinctive value. 5 allophone同位音: The different phones which can represent a phoneme in different phonetic environment are called the allophones of that phoneme. 6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These two allophones of the same phoneme are said to be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7 Minimal pair: When two different forms are identical in every way except for one sound segement which occurs in the same place in the stings, the two words are said to form a minimal pair. 10 intonation朗诵: When pitch, stress and sound length are tied to the sentence rather than the word in isolation, they are collectively known as intonation. Into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veying meaning in almost every language,especially in a language like English{$isbest} 三形态学 1 morphology: Morphology is a branch of grammer which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2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studies the inflections of word-formation. 3 derivational morphology: Derivational morphology is the study of word-formation. 4 morpheme词素: Morpheme is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 of language. 5 free morpheme: Free morpheme are the morphemes which are independent units of meaning and can be used freely all by themselces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orphemes. 6 bound morpheme: Bound morphemes are the morphemes which cannot be used independently but have to be combined with other morphemes, either free or bound, to form a word. 7 root: A root is often seen as part of a word; it can never stand by itself although it bears clear,definite meaning; it must be

金属学金相学名词解释

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特性的物质。 晶体: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叫晶体。原子排列规律不同,性能也不同。 点阵或晶格:从理想晶体的原子堆垛模型可看出,是有规律的,为清楚空间排列规律性,人们将实际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忽略,抽象成纯粹几何点,称为阵点或节点。为便于观察,用许多平行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构成三维空间格架。这种用以描述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或晶格。 晶胞:由于排列的周期性,简便起见,可从晶格中取出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用以完全反映晶格特征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 空位:某一温度下某一瞬间,总有一些原子具有足够能量克服周围原子约束,脱离原平能位置迁移到别处,在原位置上出现空节点,形成空位。到晶体表面,称为肖脱基空位;到点阵间隙中,称弗兰克尔空位; 位错:它是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使长达几百至几万个原子间距、宽约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发生有规律的错动,所以叫做位错。基本类型有两种: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相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粒间界,简称晶界。小角度晶界位相差小于10°,基本上由位错组成。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相差大于10°,晶界很薄。 亚晶界和亚结构:分别泛指尺寸比晶粒更小的所有细微组织及分界面。 柯氏气团:刃型位错的应力场会与间隙及置换原子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吸引这些原子向位错区偏聚。小的间隙原子如C、N 等,往往钻入位错管道;而大置换原子,原来处的应力场是受压的,正位错下部受拉,由相互吸引作用,富集在受拉区域;小的置换原子原来受拉,易于聚集在受压区域,即位错的上部。使畸变能降低,同时使位错难以运动,造成金属的强化。这就是利用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的柯垂尔气团--柯氏气团。用以解释钢的脆化、强度提高等宏观现象。 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简称元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互相分开的组成部分,称之为相。 组织: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形成具有不同形状、大小数量及分布的相相互结合而成的综合体。 固溶体:组元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种相称固溶体 化合物:是构成的组元相互作用,生成不同与任何组元晶体结构的新物质 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压力与成分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解。又称状态图或平衡图。

免疫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第一章抗原 一名词解释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性物质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础) 半抗原:本身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抗原物质,当予蛋白载体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时,获得免疫原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可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无免疫记忆 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毒性作用而保留原有抗原性质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包括改变的自身抗原和隐蔽的自身抗原 功能性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同时能与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发生免疫反应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内部,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无法触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存在于两种不同抗原分子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物质 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AA):不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上也可微量表达的抗原 超抗原:是一类有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 交叉反应:抗原或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某种(些)相同抗体的它种抗血清或含某种(些)相同抗原决定簇的它种抗原结合的反应 白细胞分化抗原(CD):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标志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胚胎期由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是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是,血清中AFP含量显著增高 免疫佐剂:与抗原一起活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弗氏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是有液体石蜡或植物油和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混合而成,使用时与水溶性抗原充分混合,使抗原分散在佐剂中形成油包水乳剂。在不完全佐剂中加入死的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或卡介苗)就成为弗氏佐剂 二问答 1.简述TD-Ag和TI-Ag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何区别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2.产生抗体以IgG为主 3.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2.只刺激B细胞产生IgM 3.无免疫记忆 2.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大肠杆菌O86含人血型B物质,肺炎球菌14型含人血型A物质 3.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哪些相应的临床疾病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

组胚名词解释最终版

组胚名词解释最终版 ▲表示重点中的重点 1.▲histology(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这门学科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在解剖学的基础上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形成的。解剖学主要是在系统和器官水平上研究机体的结构,组织学则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 2.▲PAS—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PAS 反应):即过碘酸希夫反应,可用来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可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 3.▲in situ hybridization(原位杂交技术):即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可用来检测基因的有无及在转录水平检测基因的活性。原理是用带有标记物的已知碱基顺序的核酸探针,与细胞内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原位结合,即杂交,然后通过对标记物的显示和检测,而获知待测核酸的有无及相对量。 4. pseudostratified(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管道,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纤毛。这些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一,核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上,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因此在垂直切面上观察貌似复层,而实为单层。 (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微绒毛直径约μm,长度因细胞种类或细胞生理状态而有很大差别.微绒毛使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指状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电镜下,可见纤毛中央有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二联微管二 联微管一侧伸出两条短小的动力蛋白臂。纤毛向一 定方向节律性摆动,把上皮细胞的粘液及其吸附的 颗粒物质定向推送。 junction(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相邻细胞 膜高度平行,细胞间隙约3nm,胞膜中有许多规律 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它们聚集为斑状, 是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分子量小于1500D的物 质,包括离子、cAMP等信息分子、氨基酸、葡萄糖、 维生素等,可在细胞间流通,使细胞在营养代谢、 增殖分化和功能等方面成为统一整体。 membrane infolding(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 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所形成的许多内褶,内褶与 细胞基底面垂直,内褶间含有与其平行的长杆状线 粒体。质膜内褶主要见于肾小管,扩大了细胞基底 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9.▲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 中最主要的细胞,常附着在胶原纤维上。功能活跃 时细胞较大,多突起;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 仁明显;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电镜下,它具 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即含丰富的粗 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纤维细胞主要 合成和分泌构成结缔组织的纤维和基质成分。 10.▲plasma cell(浆细胞):从B淋巴细胞来, 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呈卵圆形或圆形;核圆,偏 于一侧,异染色质常呈粗块状,从核中心向核被膜 呈辐射状分布;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 染区。电镜下,胞质内含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 网;核旁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11.▲mast cell(肥大细胞):一类胞质内富含嗜 碱性颗粒的细胞。细胞较大,圆或卵圆形。核小而 圆,染色深,居中,;胞质内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 粒可被醛复红等染为紫色。颗粒易溶于水,故在切 片上难以辨认该细胞。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和嗜酸 性颗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在炎症和免疫反应时,颗 粒被释放。 12.▲macrophage(巨噬细胞):是体内广泛存在的 一种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形态多样,随功能状态而 改变。功能活跃者,常伸出较长的伪足而形态不规 则。核较小,圆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呈 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细胞表 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和少数球状隆起。胞质内含 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噬泡、残余体以及数量不 等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细胞膜 内侧有较多微丝和微管,参与细胞运动。 cell(间充质细胞):一种分化程度低、无紧密联 系,分化能力很强的细胞。大,呈星形,细胞间以 突起互联成网;核大,卵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呈 弱嗜碱性。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强。 在胚胎时期能分化成多种结缔组织细胞、肌细胞、 血细胞、内皮细胞等。成体的结缔组织内仍保留有 未分化的间充细胞。 mesenchymal cell(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布 在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周围,其形态似纤维细 胞,是成体结缔组织内的干细胞,保留着间充质细 胞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炎症及创伤修复时大量增 殖,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复。 15.▲molecular sieve(分子筛):由大量蛋白多 糖聚合体形成的有许多微孔的分子筛,允许水和营 1

金属材料学名词解释总

二.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3)奥氏体形成元素: 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Mn, Ni, Co, C, N, Cu;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Nb, Ti 等。 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 ε-Fex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 6)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7)液析碳化物:由于碳和合金元素偏析,在局部微小区域内从液态结晶时析出的碳化物。8)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加工后缓慢冷却过程中由二次碳化物以网状析出于奥氏体晶界所造成的。 9)合金渗碳体:渗碳体内经常固溶有其他元素,在碳钢中,一部分铁为锰所置换;在合金钢中为铬、钨、钼等元素所置换,形成合金渗碳体。 10)二次硬化:淬火钢在较高温度下回火,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11)变质处理:就是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一些细小的形核剂(又称为孕育剂或变质剂),使它在金属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从而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 12)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 13)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14)红硬性: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所能保持其硬度的能力。 15)微合金钢:指化学成分规范上明确列入需加入一种或几种碳氮化物形成元素。 16)蠕变极限:在某温度下,在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17)固溶强化:通过融入某种溶质元素来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化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18)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 19)晶间腐蚀:晶界上析出连续网状富铬的Cr23C6引起晶界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贫铬区成为微阳极而发生的腐蚀。

金属材料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淬火性: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能获得淬硬深度的能力,它是钢材本身固有的属性。 2 淬硬性:钢的淬硬性也叫硬性,是指钢在淬火后能达到最高硬度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M的含量。 3 贝氏体:贝氏体是由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于弥散分布的渗碳体(或碳化物)组成的非层状两相组织, 用“B”表示。 4 残余奥氏体:当奥氏体中碳的百分含量大于0.5%时,由于M F已低于室温,因此淬火室温时,必然 有一部分奥氏体被残留下来,这部分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 5 共析转变: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析出成分不同的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析转变。A 727℃ (F+Fe3C) 6 固溶强化:由于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使塑性变形抗力增大,结果使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增高。 这种通过溶入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的形象,称为固溶强 化。 7 等温冷却转变:在A1以下,保持恒温一段时间,让过冷奥氏体完成转化叫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 8 临界冷却曲线:与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称为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 9 共晶转变:一定成分的液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成分不同的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转 变。 10调质处理: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使钢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问题 1力学性能符号含义σs(σ0.2 ) σb HBW(HBS) HRA(B、C) HV δψa kσ-1 σs:在拉伸过程中,当负荷不增加甚至有所降低时。试样仍继续产生变形,此时的最小应力叫屈服点,用σs表示 σ0.2:屈服强度为试样标距部分产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 σb试样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于原始截面积之比。 HBW:当压头为硬质合金球时的布氏硬度符号,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450~650的金属材料。 HBS:当压头为淬火钢球时的布氏硬度符号,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低于450的金属材料。 HRA、HRC压头是金刚石圆锥的洛氏硬度符号,HRB是直径1.5488mm钢球的洛氏硬度符号。负荷分别为60、100、150Kg。适用范围70~85、25~100、20~67。 HV维氏硬度符号 δ试样在断裂时的相对伸长。 ψ试样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减小量与试样横截面积之比。 a k冲击吸收功,即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 σ-1光滑试样的对称循环旋转弯曲疲劳极限。 2 铁碳合金组织:A、F、P、Fe3C、Ld、L’d及组成。 A:奥氏体,是碳溶于ㄚ–Fe中的间隙固溶体; F: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P:珠光体,是 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Fe3C是一种具有复杂晶格的金属化合物; Ld :莱氏体,是奥氏体和渗碳 体的细密混合物; L’d:变态莱氏体,是珠光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3 钢的精密度如何分级? 一般将N小于4的称为粗晶粒,5~8级称为细晶粒,8以上称为超细晶粒。 4 根据含碳量如何区分钢与铁?根据组织室温下钢可分那三类? 含碳量<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2.11%的铁碳合金称为生铁,<0.0218%的铁碳合金称为纯铁。根据室温下钢可分为: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 5 金属结晶包括那二个过程。细化晶粒措施有那些? 晶核形成和晶核不断长大二个过程。措施有:1增加过冷度2变质处理3附加振动。 6 1227 153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