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内容的思索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内容的思索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内容的思索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内容的思索

 第17卷 第6期 山 东 地 质 2001年12月 文章编号:1009-0258(2001)06-0022-05

Ξ

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国土

资源大调查内容的思索

张尚坤,张增奇,王敏,王克光,杜圣贤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的综合地质调查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根据该

地区的地质情况,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农业

地质区划、农用矿产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力

争解决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建立国土资源调查

与评价的综合体系,为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国土资源调查;第四系覆盖区;黄河下游

中图分类号:P622+.6;P534.63 文献标识码:A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在新形势下,开展的一项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时期地质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部署,黄河下游地区综合地质调查应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点。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区划、农用矿产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

1 土地资源调查

黄河下游是山东省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地,为了加大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确保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的实现,达到耕地的动态平衡,应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农村地籍、城市各类用地现状等土地调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积极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和重点地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利用3S技术调查林地覆盖、土地沙化和建筑占地情况,调查各种污染物质对土地的影响。及时预警、预报耕地的占用状况,提出土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规划。

2 基础地质调查

基础地质调查应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调查Ξ收稿日期:2000-11-12;修订日期:2001-11-30;编辑:张天祯

作者简介:张尚坤(1968-),男,山东平度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研究工作。

研究。

2.1 沉积特征的研究

2.1.1 沉积物特征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沉积物的厚度及其变化、岩性、沉积旋回及色序特征[1]。搞清沉积

物分布的特点,对了解黄河的变迁演化,指导当地的工农业生产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1.2 冲刷侵蚀面特征研究

冲刷侵蚀面是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古地理环境和沉积条件改变的产物,它是划分

和对比地层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特性界面[2]。

2.1.3 孢粉组合与古气候变化研究

主要调查孢粉组合带及孢粉组合与环境的关系[3],总结二者的内在联系及演化趋势,

以期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

2.1.4 微体古生物特征与海侵层研究

研究微体古生物特征,正确划分海侵期次,进而了解沉积环境,以对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及对当地盐碱荒地的改造提供依据。

2.1.5 矿物特征及易溶盐的变化研究

包括重矿物研究、粘土矿物研究及易溶盐变化的研究。由于不同气候条件下沉积物中元素迁移和聚积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地层中易溶盐(石盐、石膏)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气候环境的变化。

2.1.6 地球物理特征研究

主要调查第四系的古地磁和电性特征。

2.2 第四纪地层层序研究

依据区域岩性、孢粉组合、古地磁序列、矿物特征、易溶盐的变化、冲刷面特征、新构造运动及古气候发展的同时性和阶段性,结合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通常使用的方案对第四系进行划分对比。确定第四系的下限,正确地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和生物地层单位。并与黄河中上游第四系进行对比,查明物质来源及其变化规律。

2.3 沉积相研究

主要包括沉积相的划分、沉积相特征和沉积序列的研究。

在充分进行沉积相划分和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沉积序列研究,详细划分出河流沉积序列、河口沉积序列及海侵层序、三角州沉积序列及海退层序。

2.4 第四纪古地理演变研究

以时间为序详细研究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古地理[4],并编制相应的

古地理图。这对研究黄河变迁,寻找矿产资源有重要意义。

2.5 第四纪构造活动情况研究

新构造运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应利用遥感、物探(特别是先进的三维地震技术),查明第四系覆盖区的新构造,详细了解断裂的规模、展布范围及活动方式。利用3S 系统模拟其力学性质,监测其活动趋势。

3 农业地质调查和农业地质区划及农用矿产调查

326期 张尚坤等: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内容的思索

42 山 东 地 质 17卷

3.1 农业地质调查

主要是对一定区域的或某种(些)名、特、优产品的农业地质背景或岩—土—水—农作物系统的调查研究。

从形成土壤的岩石和控制土壤变化的地质条件着手,通过对土壤母岩、母质种类、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因素的调查,结合气候、植被等因素,综合评价土壤类型、肥力状况和生产能力,提出改造措施,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

农业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系统中的一部分。黄河下游第四系分布区比较突出的农业地质灾害有:土地盐碱化、土地沙漠化、洪涝、土溜滑坡和土壤污染。这些灾害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破坏性、群发性、连续性、二重性、同期性和导生性。从农业与地质结合的角度,综合分析农业地质灾害的发生、活动、演变的规律,提出预防措施。

查明区域农业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同岩层的含水性、地下水的分布、静储量和水质。编制区域农业水文地质图,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作物生产布局提供依据,这是农业地质调查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土壤母岩、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因素入手,综合分析探讨农业地质环境,用以解决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平衡问题。

3.2 农业地质综合区划

按农业地质环境、农作物生长状况和农业资源状况将农业生产布局进行大范围或小区域的综合划分,系统编制出农业经济地质图、农业土地类型图、农业生态环境图、农作物基地选建图等农业地质综合区域图件。采用区别差异性和归纳其共同性的方法,科学地揭示和掌握农业地域差异,研究不同农业区的地质环境、生产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方向和途径,作为指导和规划农业生产的依据。

3.3 农用矿产调查

主要包括肥料矿产调查、饲料矿产调查、农药载体矿产调查、土壤改良矿产调查和农用稀土矿产调查等。

从矿物岩石的物理化学性态入手,筛选出在“大农业”中有应用价值的天然矿物原料,调查研究资源现状,系统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赋存状态,确定可用性基准,利用其特有的吸附性、离子交换性、自由流动性、催化性、化学惰性、可溶性、分散性、热稳定性、膨胀性、粘合性等物化特性和能提供动植物所需常量、微量元素的化学成分,研究其在农、牧、林、副、渔中的应用领域。

4 水工环地质调查

4.1 水文地质调查

第四纪地层是划分含水层组、研究地下水渗透场、水动力场和水化学物及其变化的客体,正确合理地划分和解释对水文地质工作至关重要。沉积相的划分实质上是沉积系统的确定,它为正确划分含水系统与合理确定水资源计算边界提供了依据。

黄河下游第四系分布区在大调查过程中应加强重点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寻找有开发前景的富水地段,对黄河下游(断流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做出评价,解决城市的后

备水源,减缓城市供水日趋紧张的局面。同时要广泛深入进行环境水文地质研究工作,加强沿岸城市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找出污染途径,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治理措施,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此外要加强地热资源的评价,重点在济南及黄河下游油田深井区进一步做好勘查工作。

正确地划分黄河下游第四系分布区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查明地下水运动规律及水化学特征,对地下水质做出客观评价,详细划分工业用水、饮用水、浅层灌溉水、深层灌溉水。编制地下水资源分布利用图。另外,土壤盐渍化是本区的重要水文地质问题,查明不同地段的盐渍化程度,编制盐渍土分布图,浅层咸水分布图和缺水区分布图。

4.2 工程地质调查

黄河下游山东段地域辽阔平坦,大体自西向东北缓倾。由于黄河频繁改道,多形成高地、坡地、洼地相间分布的微地貌。第四纪冲积物分布最广,以海积、冲洪积为主;自东部滨海到内陆,由黄泛平原到山前平原,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土地结构一般以上层粘性土多层结构为主,其次为上层粘性土双层、单层结构,以及上层砂性土多层结构。区内新近纪以来,隐伏活动断裂发育,地震烈度为Ⅵ—Ⅶ度;此外还有淤泥类土、盐渍土、饱和粉土和粉土及粉砂液化层,地下水结晶性侵蚀,这些都会对工程地质,特别是黄河大堤产生不良影响。

实际工作中,对工程地质的调查应包括岩体工程地质性质调查,查明第四系土体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地面塌陷的调查,查明地面塌陷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摸清产生塌陷的基本条件和产生塌陷的诱导因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查明黄河坝基和大中型水库坝基的稳定性及影响坝基稳定性的要素。

4.3 环境地质调查

环境地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一切影响地质因素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总和。既有传统的水文地质环境、医用地质环境,也包括地质灾害和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

调查工作中除利用3S 技术查明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岩土侵蚀等地质灾害和自然状态下水质量变化的水文环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地下热水、矿泉水、地下卤水、地下高氟水、高碘水等医学环境外,还应查明工农业生产污染、大气污染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进而查明对动植物的影响,提出治理建议。

由于黄河下游山东段影响河道稳定性的环境地质因素十分复杂,所以要特别查明区内的新构造运动、活动断裂、地震、河道地貌结构、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工程的性质。5 旅游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

5.1 旅游地质调查

主要调查重要的地质遗迹,与地质有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等。

5.2 城市地质调查

主要进行大都市及特色城市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内容的综合调查工作,为城市发展规划和开发部署提供地质学方面的依据。

526期 张尚坤等:对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内容的思索

62 山 东 地 质 17卷

6 结语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服务于当前和长远经济建设及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运用新思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获得新成果。在调查工作中应力争解决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探索综合调查中多种资料的集成和多目标的表达方式,建立起地质调查与公用检索、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的综合体系。为黄河下游第四系覆盖区的工农业生产发展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世进,张成基,刘海坤,等.山东省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J].山东地质,1999,15(2):1-8.

[2] 陈刚.山东荣成沿岸晚第四纪埋藏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及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4,14(1):43-51.

[3] 张明书,刘健.山东荣成成山头“柳夼红层”的层序、划分与成因及其气候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2,

12(1):73-83.

[4] 郑洪汉.山东半岛及苏皖北部黄土地层年代学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4,14(1):63-67.

Thoughts to Land and R esource Survey of Areas Covered by Q uaternary in Low er R each of Yellow River

ZH ANG Shang-kun,ZH ANG Z eng-qi,W ANG Min,W ANG K e-guang,DU Sheng-xian (Shandong Institute and Laboratory o f G eological Sciences,Shandong,Jinan250013,China)

Abstract:C om prehensive geological survey of Quaternary covering areas in lower reach of Y ellow River is the em phasis of land and res ources survey in Shandong province.According to geological condition,survey cont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land res ource survey,basic geological survey,agri2 cultural geological survey,agricultural geological division,agricultural res ource survey,travel geo2 logical suvey and city geological survey.New problems should be s olved us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in land and res ource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and com prehensive system of land and re2 s ource survey and evaluation be established,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support for industrial and ag2 ricultural production.

K ey w ords:Land and res ource survey;Quaternary covering area;lower reach of Y ellow River

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应用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8T17:38:21.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作者:丁思静 [导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各种社会平台的推广和发展,标志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身份证号码:51011319870702XXXX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2 摘要: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各种社会平台的推广和发展,标志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本文先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中的主要价值并提出一些国土信息化建设措施,旨在推进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能够高效安全运行。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国土资源;信息化 引言 大数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分析手段之一,有助于加强土地资源建设和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土数据类型的逐渐丰富与规模的扩大,系统的复杂程度也逐渐增加,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实际有效运用,为国土资源的管理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其中关键阶段,在发展中前行。 1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土地资源信息化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今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包括对数据的收集、信息的输入与核对,并构建庞大的数据库,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与利用。在信息采集上,要求做到扩大数据的覆盖面、缩短更新周期以及提高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大数据技术是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充分利用,能够起到加强保护环境与土地资源保护、指导科学决策的作用,这对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2.1土地利用深度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土地资源信息比单纯的遥感技术更为丰富。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数据分析,就会出现标准不同、数据不规则、连通性差的问题。所以可以采用多维角度的数据分析技术,将不标准的数据进行分类与归纳,并将其统一,从而形成一个标准的多时态国土资源信息化数据库。对土地的利用现状与耕地变化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变化的规律,为之后的土地利用提供科学性的参考数据。例如广西土地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数据。首先采用遥感比对的手段对变化土地进行变化检测获得各个地类的变化趋势。其次是由二调数据库的地类图斑图层获得权属等细节信息,从土地变化的幅度、结构、空间布局以及质量特征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在外业复核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无人机的倾斜测量等技术获取局部细节,这样就能进一步获得多时态土地的数据信息。 2.2国土资源审批监管与决策 建设用地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分析原因和特点。采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人工智能系统,利用高维属性以及自动化技术对空间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对国土资源供地率与征地率的异常提醒和预测,并且能够提早发现各种“征而未供”等关联性问题。为推进广西国土审管分离的政策,实现土地审批权力多方监督的机制,采用大数据技术,充分发挥机器深度学习的作用,将大数据作为国土资源科学性决策的技术保障,加强政府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 2.3公众监督与市场引导 以国土资源信息作为基础,按照从大到小的模式,在每一个阶段分配一个负责人,从而实现各种信息的采纳、分析和上传,使公众能对每个阶段的信息都能及时掌握,与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地交流与对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这些数据组合起来,并且有规律地对数据进行分析与采纳,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加强对市场、投资的引导作用。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中的应用,是实现实时的国土资源使用情况监测与决策科学化价值的途径之一。 3构建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的措施 3.1算法分析 3.1.1神经网络算法 神经网络系统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可调连接权值连接。整个神经网络系统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信息存储、良好的自组织和自学习能力等特点。神经网络是基于神经单元大集合的一种计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由轴突连接的生物神经元的大群集的问题。由于神经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方式,因此,单一的神经元可以对所连接的神经单元的激活状态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3.1.2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大数据算法的分析方式,主要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同性或者不同性,进行一定的归纳和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方式作为衡量因素之间关联度的方法,具有特定的信息概念。 3.2建设大数据资源体系的方法 3.2.1 数据采集方法 国土资源大数据建设的关键在于数据采集,国土资源数据采集形式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本、视频和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中,它们集成在一起形成了海量的异构数据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对国土资源大数据的采集也由传统方式过渡到大数据手段,利用无人机采集高分辨率的影像,利用数字远程视频传输监控破坏国土资源的非法行为,利用移动终端现场数据采集系统为国土资源监管提供最新动态信息。 3.2.2数据整理要点 (1)抽取数据,将数据源中可以分析处理的数据抽取出来;(2)所采集的数据并不是全部有用的,需要将部分没有价值的数据“清洗”掉,依据信息种类制订不同的“清洗”方案;(3)整合多源信息,除了统一不同结构类型的数据外,需要考虑受到时、地域等影响出现的数据差异,做好分析与管理国土资源数据的工作,保证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可以被很好储存在管理中并在后续分析决策中应用。 3.2.3存储管理工作 随着国土资源工作内容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相关数据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必须根据数据类型和结构完成存储和管理工作,同时应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 1.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针对一定的用途,对土地质量高低进行评定的过程 2.土地资源调查:是对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特征、空间变异以及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3.土地的限制性:是指土地对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程度,是由于土地质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和管理要求所造成的。 4.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评价的最小单位,是影响土地利用的各土地构成要素所组成的一个空间实体。 5.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6.标准田法 7.农用地的分等定级:在土地自然评价的基础上,以农用地预期收入为标准,确定农用地的优劣等级,从而促进土地利用向最佳方向转移,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8.土地类型: 根据土地要素的特性及其组合形式的不同而划分的一系列各具特点、相互区别的土地单元 9.土地的构成要素:土地的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地形与地貌要素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资源调查、植被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社会经济资料调查 10.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而对土地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 11.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即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各种资源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上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12.生态足迹: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13.土地经济评价:是从徒弟的经济属性出发,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不同质量的土地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或者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分析不同产出量的经济指标。 14.土地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或流域)为单位,查清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 15.土地的适宜性:是指土地对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和管理要求的满足程度。 16. 毛利分析法:是分析某个生产单位。某个地块或评价单元的年收入中扣除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而得出的利润或亏损的一种土地经济评价方法。 二、简答 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资源现状调查有那些异同点? 答:1 准备工作 2 外业调绘 3 内业工作 4 检查验收 2、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目的:1)为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2)为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 3)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4)为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 任务:1)清查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 2)清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和质量状况; 3)完成系列调查成果图; 4)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进行土地利用分区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工作成果? 答:1 调绘界线 2 调研经验 3 量算面积 4 编制图件 5 汇总面积 6 编写报告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球1引言 遥感技术最初主要应用在土地管理中,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它适用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广目前遥感技术在土地测量、人口普查、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地质灾害的监控和预警等众多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遥感技术解决了传统测量手段复杂、传统监控准确性不高等难题,对国土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数据源不完善、关键技术没有突破: 第一,数据源不完善遥感技术的信息源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我国目前的遥感技术信息源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有“遥感三号”和“遥感四号”等系列的遥感卫星来提供信息源,但是由于这些卫星的分辨率比较低,成像的周期比较长,所以不能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而从国外购买遥感数据的成本非常大,所以提高获取高质量、高水平的遥感数据源皮术对遥感技术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遥感技术的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目前,我国遥感技术能够很好的实现中分辨率的数据的研究和分析,但是目前对于纹理的分类与信息化提取的技术仍不能满足管理和生产的需求,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的自动化提取水平有待提高。 3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展趋势3.1在土地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由于最初的技术限制,一开始只是应用在土地测绘图方面,后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相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其中在土地资源调查方面就取得了较好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信息获取手段,其特点是就是获取的信息量丰富、并且信息获取时间短、效率高,而且还具有多光谱的效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卫星遥感技术就已经在我国土地资源监测中投人使用,后来随着应用需求的增加,促使了遥感技术的更新,其分辨率以及应用准确度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并且由最初的单时段卫星遥感技术发展成为多时段卫星遥感技术,全国土地资源监测管理开始大范围应用遥感技术,并且相应的建立了我国土地资源监测遥感体系。目前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日趋标准,相应的应用规范和流程也相继出台。年,国土资源部开始建设“规模化高效土地资源遥感业务运行系统”。最近几年又相继研究出许多新的遥感技术以及实施方法,进一步推动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资源监测方面的应用。 3.2在矿产资源开发及管理方面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将使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察和开发利用监测方面的应用迈向新的台阶。高光谱利用成像光谱仪实现地物空间信息、辐射信息、光谱信息的同步获取,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层次丰富,不同的波段具有不同的信息变化量,通过建立岩石光谱的信息模型,可反演某些指示矿物的丰度,充分利用高光谱的窄波段、高光谱分辨率的优势,结合遥感专题图件以及利用丰富的纹理信息,高光谱遥感数据及应用技术将成为地质找矿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测的主要手段。 3.3国内航空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的航空摄影测量始于1931年浙江省水利局航测队与德国测量公司合作进行首次航空摄影摄取了钱塘江支流浦阳江1:20000比例尺的航片并制作了像片平面图。同年国民党政府在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正式成立航测队并在随后几年里主要测制了中国局部地区1:10000万、1:25000万军事要塞图。1949年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急需地图资料,航空摄影得到飞速发展。国家测绘局、地质、林业、农业、铁道、石油、水利等部门都积极开展了航空摄影。1950年军委测绘局建立第一个航测队时就设立了航摄组为航测成图提供航摄资料。为了加强民用航空摄影业务的统一管理,民航总局于1958年组建了民航航测大队将政府各部门的航摄技术力量和飞机等设备全部移交民航总局接管。各部门的航摄任务每年向国家测绘总局报送计划,由国家测绘总局汇总平衡后交由民航总局安排其组建的专业航摄大队实施。 3.4在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监测方面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监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可以对目标区域内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查明其分布、规模、形成原因、发育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危害性和影响因素。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将从定性化逐渐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可用于对地震前兆的监测,从而成为地震的短临期预报的一种手段。今后,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地质灾害将更趋向于使用多种卫星系统,并辅以航空、地面等多层次的监测,采用可见光、红外、微波、激光等多遥感波段,进行全天候、多时相的连续观测。遥感技术必将在减轻地质灾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4结束语 遥感技术具有很好的监测功能和分析功能,目前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广泛,在土地资源的管理、地质灾害的预警和监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未来的时间里,遥感技术将进一步丰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国土资源的管理提供全天候、实时性的监测管理技术。 ■黄琳雯 [摘要]我国国土资源遥感在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分析与应用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随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开展,遥感技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通过采用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遥感图像处理、GIS 和GPS 新技术应用等取得长足发展。以遥感技术为重要组成的"3S"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水工环及地质灾害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动态监测、海域岛礁与水深调查和测绘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和应用新成果。遥感应用机理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关键词]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79[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 (2016)-8-276-1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广东置信勘测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0) 参考文献 [1]蒋承菘.二十一世纪初地质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地质,2001,7(7):1-8. [2]蒋承菘.加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探索地调工作创新机制[J].中国地质,2001,1(1):1-3. [3]张洪涛.服务国家目标体现科技创新[J].中国地质,2001,1(1):4-8. [4]寿嘉华.新形势下地质调查工作的责任与任务[J].中国地质,2001,4(4):1-5。. |地球|勘探与测绘| 27 6□

智慧国土-环境资源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大数据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国土-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大数据平台 建 设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5) 1.1 背景 (5) 1.2 项目依据 (10) 1.3 建设原则 (11) 1.4 现状与差距 (12) 1.5 项目目标 (15) 1.6 项目内容 (16) 1.7 项目建设必要性 (17) 1.7.1 增强国土资源信息掌控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的需要 (20) 1.7.2 提升行政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21) 1.7.3 有利于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22) 1.7.4 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 (22) 1.7.5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的需要 (22) 1.7.6 提升XX省地灾监测与防治水平的需要 (23) 1.8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24) 第2章总体设计 (25) 2.1 总体框架 (25) 2.1.1 “一张图” (27) 2.1.2 综合监管平台 (37) 2.2 设计原则 (38) 2.2.1 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 (38) 2.2.2 创新性与先进性原则 (39) 2.2.3 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39) 2.2.4 开放性与合作性原则 (39) 2.2.5 易用性与完整性原则 (40) 2.2.6 统一化与一体化原则 (40) 2.2.7 安全性与稳定性原则 (41) 2.2.8 整体性与渐进性原则 (41) 2.3 技术路线 (41) 2.4 技术特色 (43) 2.4.1 统一GIS平台 (43) 2.4.2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45) 2.4.3 基于共相式GIS的国土GIS应用 (48) 2.4.4 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系统体系架构 (50) 2.4.5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流程性业务处理 (53) 2.4.6 增强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决策应用 (55) 2.4.7 可视化综合监管模式 (56) 2.4.8 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 (56) 2.4.9 通过ESB实现服务的集成 (57) 2.4.10 构建全省国土GIS云雏形 (58) 2.4.11 采用插件技术便于集成和扩展 (58) 第3章建设内容 (60)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名词: 1、土地类型的定义可描述为构成土地各个自然要素的性质相对均一的单元地。 2、土地利用分类就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以及其她因素进行的综合性分类。 3、土地利用类型就是根据一定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对土地利用现状所进行的划分 4、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就是利用前一次土地利用的详查的结果作为基础,与当前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比较,对于利用性 质、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线状地物与面状地物)进行调绘、填图、登记与权属确认等工作。 5、土地利用制图单元 6、土地评价即土地用于规定目的时对土地性能的评定 7、土地评价单元把整个评价范围内的土地按照土地质量组合方式,划分成的一个个的土地类型单元。 8、土地特性就是指各种可以直接测量或估测的土地属性,可用于区别不同适宜性的土地单元,用做描述土地质量的一种方法。 9、土地质量就是由一组具有共性的土地性质的综合表达形式,它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影响某一方面的土地适宜性。 10、土地质量评价就是根据土地特性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质量,在一定条件下估算土地质量的等级并以 一定的方式描述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与过程。 11、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就是指分析与评定土地对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与管理要求的满足程度的过程。 12、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土地的各种自然属性(土壤、气候、地形等)以及它们之 间的综合作用相互作用对各种可能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在生产能力的影响,依此进行的土地综合评估与分等定级的过程。 13、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就是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与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不同质量土地的 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相同投入条件下土地的不同产出量经济指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与效益,决定土地的适宜性类型与适宜程度的过程。 14、农用地分等定级就是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 别的过程。 15、标准耕作制度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16、基准作物就是理论标准粮的折算基准,指全国比较普遍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按照不同区域生长季节的不同,进一步区分的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早稻与晚稻等7种粮食作物。 17、指定作物就是指行政区所属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所涉及的作物。 18、农用地分等单元 19、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就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物,在农用地自然质 量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 20、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21、农用地分等指数 22、土地利用系数现实土地利用水平,它用单位面积的实际标准粮总量与理论标准粮总量之比表示,反映的就是当地社会开发利用土地的平均水平,代表着社会经济条件、生产集约化水平的程度 23、土地经济系数就是当地制定作物的“产量—成本”指数与区域“产量—成本”指数的比值,亦即区域的投入—产出水平,反映了农用地经济效益水平的差异 二、问答: 第一章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为什么要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的主任务就是什么? 土地资源调查就是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性、空间变异及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目的主要就是: 1)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 2)为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与属性数据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验一

实验一土地要素分析 1208140515 土资122班 张舵 一、实验目的 根据研究区域基础数据资料,分析地形、植被、土壤、土地利用方式等土地构成要素的空间演替的规律。 二、实验数据 1.北京市海淀区数字高程模型(DEM) 2.北京市海淀区土壤类型图(土壤.*) 3.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简化)(HDDLTB.*) 4.北京市海淀区“凤凰岭-稻香湖”样区条带遥感影像(Sat_DXH31.tif)

三、实验过程 1.将DEM由Raster转化为TIN 打开ArcMap10.2,点击加载实验数据,在Arc Toolbox中选择3D Analyst Tools→Conversion→From Raster→Raster to TIN(图1),输入栅格为DEM图层(图2),将数字高程模型(DEM)由栅格格式(Raster)转化为不规则三角网格式(TIN)(图3)。 图 1 Arc Toolbox工具栏 图 2 Raster to TIN窗口

图 3不规则三角网格式(TIN)的数字高程图 2.选择断面 将遥感影像图层置于所有图层顶端,在研究样区条带内,点击,选择一条东西向、横跨研究样区的断面,并用红线加粗显示(图4) 图4 断面位置示意图 断面在栅格中的具体位置如下图(图5) 图5断面栅格位置图 3.断面地形分析 (1)点击生成断面高程变化图,结合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判断。 (2)在Arc Toolbox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Contour,

把生成的TIN图作为输入图层,等值线高差为50米,生成等值线图,进行等值线分析。(图6) 图6等值线分析 4.地貌类型分析 在Arc Toolbox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Slope,把生成的TIN图作为输入图层,生成坡度图,与高程变化图、等值线图对照,分析地貌类型及其部位。 5.土壤类型和属性 在土壤类型图的图层属性中选择符号系统,值字段为土类,添加所有值,并将卵石滩值移除后确定(图7) 图7 土类图层属性表

最新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实习报告

国土资源调查 专业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国土资源调查 学生姓名:杜青道学号: 14880121 指导教师:杜晓峰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6年5月10日 本范文适合所有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实习报告,首页不显示页码,正文部分的标题更改之后,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正文内容根据自己需要修改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时间 (2) 三、实习地点 (2) 四、实习单位 (3) 五、实习主要内容 (3) 六、实习总结 (4) (1)实习体会 (5) (2)实习反思 (6) (3)实习心得 (7) 七、致谢 (8)

一、实习目的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通过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毕业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国土资源调查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年02月01日~201×年03月15日 (修改成自己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杭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江南大道 (修改成自己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 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实习单位) 此处可以继续添加具体你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实习单位的详细介绍 五、实习主要内容 我很荣幸进入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实习单位)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相关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在实习过程,单位安排的了杜老师作为技术指导,杜老师是位非常和蔼亲切的人,他也是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毕业的,从事国土资源调查领域工作已经有十年。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实习工作性质以及国土资源调查专业课堂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容易遇到的问题。杜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实习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在单位实习期间,我从事的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相关的工作之外,还负责协助人事部部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计划,利用国土资源调查知识处理相关文书。具体实习内容过程如下: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应用探讨 白丽然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应用探讨白丽然 发表时间:2019-08-01T09:31:40.7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白丽然 [导读] 通常可以将大数据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无法使用常规软件工具完成捕捉、管理以及处理的数据集合[1]。身份证号码:13012319720219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大数据时当今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有限,相应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其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相应人员应跟随时代发展步伐,积极促进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国土资源信息化;应用 1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 1.1 大数据 通常可以将大数据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无法使用常规软件工具完成捕捉、管理以及处理的数据集合[1]。在大数据中有两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海量的数据信息和高强度的数据处理能力,这两个重要内容也是相对于传统的数据处理系统最明显的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完成对大型复杂数据模块的高效分析,其中具体包括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以及传输等。 1.2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学科,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数据挖掘在本质上跟现在有较大的区别。科研工作者对大数据的研究最初只是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将数据挖掘技术理解为发掘创新数据的过程。 2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作用 2.1 解决系统衔接问题 目前,数据库与业务类型之间缺少有效的业务数据模型是当前国土资源大数据系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导致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全部调用系统中的全部数据。而本文中的国土资源大数据系统其实是数据和智能分析的集成,主要是通过建立能够支持业务应用的数据来支持多应用数据主体应用服务的应用。 2.2 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我国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库与常规轨迹数据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些完善的信息和数据之间联系不紧密,有些甚至还处于一种完全独立的状态。而且这些数据之间的孤立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质量,延长了人们掌控这些数据的时间,而且,利用现有信息技术融合信息还存在很大的难度。然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所有当前数据转化为以人、物、地、事、组织为核心要素的数据形式,一定程度改进战法和操作方法。 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应用 3.1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 第一,国土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在进行大数据体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做好国土的大数据采集工作。国土数据资源形式丰富,传统的国土数据资源采集方法只能够提取大多结构化数据,对于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的提取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相应的工作,利用大数据的智能感知技术、预处理技术等对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进行智能化识别和采取。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国土资源采集还有利于实现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动态监管,能够及时发现破坏国土资源的违法行为信息,同时还可以保证国土资源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第二,国土资源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国土资源数据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数据的互联互通必须通过互联网、传感器等设备,而互联网、传感器等设备的公开透明对数据安全产生极大隐患。通过防火墙对防护各项策略进行进一步细化,以保证防火墙有效使用,使非法用户不能轻易进入内部网络。通过配备主背防火墙,平时两台防火墙配置相同的安全策略,一旦发生单台故障,立即启用备用防火墙,确保网络业务不受影响。 3.2大数据支撑遥感监测与数据挖掘 遥感大数据是通过各种遥感技术获取得到的遥感数据集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基于这种认识,以海量遥感数据集为主、综合其他多种来源的辅助数据,运用大数据思维与手段,聚焦于从多种来源、多种介质、多种频段、多种分辨率的海量遥感数据集中获取价值信息的理论、方法、技术与活动的统称利用这种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精确、更好的服务。 结束语 科学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强化国土资源信息化应用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相应单位应强化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应用和发展,利用现代大数据信息技术,强化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促进我国国土资源及其相关事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洋,于丙辰,陈刚,唐华,葛石冰.国土资源大数据的内涵、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苏科技信息,2017(36):47-51. [2]郭清泉.探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世界,2017(24):46-47. [3]滕立生.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2):120-121. [4]王礼玲.大数据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7(10):180. [5]王星月,马友华,王静,毛雪.基于国土资源的大数据应用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04):74-80.

农村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9月2日到2015年1月28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主要从农村土地现状及经营规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研究当前影响农村农业经济的因素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现状,包括主要做法和措施等,提出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的意见和建议。 众所周知,土地是人类进行各种生产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产和资源,农村土地尤其耕地是粮食的母亲,它浓缩了千千万万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保障权。依据《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一种集体所有制形式。按用途可划分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农村土地管理就是依照《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使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等行为的管理,对土地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职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根据调查,我认为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空心村”现象严重,农村新建住房缺乏规划,管理很不规范。 二、矿洞开采破坏土地、污染环境。 三、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没有建立土地市场机制,土地缺乏流动性,土地的资产价值不能显化,土地利用效率很低。 四、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不够完善,由此诱发了大量土地违法行为,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才能有效的加强农村土

地管理呢? 1.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的监督 农村土地权流转工作是对现有农村生产关系适应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局部调整,是对农村家庭承包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是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工作的延续和发展。这些必然要求县、乡(镇)相关的政府部门把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纳入工作范围内,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土地流转管理,规范我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首先是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范围、原则,规范流转的形式,明确流转的操作程序,规定对违规失范行为的处理办法;第二是规范流转合同,参照农业部第47号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的指导、签订;第三是农经部门要恢复、覆行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证、仲裁职能。 2.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 一是以“三个有利于”原则,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即只要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农户的增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管怎么样的土地流转形式,都可以运用并推广。二是面向市场,努力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坚持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将流转的土地区域办成结构调整的“示范园”,办成应用推广新科技的“试验区”,办成财政增长的新型社区。

国土资发〔2008〕30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土地等别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30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土地等别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 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部按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对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基准地价水平等因素 进行了综合评定,依据评定结果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土地等别。调整后全国各县、市(区)的土地 等别详见附件,此次调整中土地等别发生变化的以黑体标注。 2009年1月1日起,《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 一按调整后的土地等别执行。 附件:土地等别 国土资源部 二00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附件 土地等别 一等: 上海:长宁区虹口区黄浦区静安区卢湾区普陀区徐汇区杨浦区闸北区 二等: 北京:朝阳区崇文区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石景山区西城区宣武区 上海:浦东新区 三等: 广东:广州市(白云区海珠区荔湾区萝岗区天河区越秀区)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四等: 天津: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南开区 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 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沙河口区西岗区中山区)沈阳市(大东区东陵区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铁西区于洪区) 江苏:常州市(天宁区钟楼区)南京市(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下关区玄武区雨花台区)苏州市(沧浪区虎丘区金阊区平江区)无锡市(北塘区滨湖区崇安区南长区) 浙江:杭州市(滨江区拱墅区江干区上城区西湖区下城区)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厦门市(海沧区湖里区思明区集美区) 山东:济南市(市中区历下区槐荫区天桥区)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崂山区李沧区) 湖北:武汉市(汉阳区洪山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青山区武昌区)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雨花区岳麓区) 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珠海市(金湾区香洲区)深圳市宝安区 重庆: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沙坪坝区渝中区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 五等: 北京:通州区 天津:塘沽区

浅谈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应用

浅谈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15T16:19:40.51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8期作者:陈萌 [导读]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山东深科空间规划勘查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大数据技术是以数据为本质的新一代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在数据挖潜过程中,能够带动理念、模式、技术及应用实践的创新。相比其他传统行业,海量、高效的大数据带给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不仅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评价和管理的方式产生影响,也通过对人的活动、移动和交流方式的改变,改变了国土空间。数据是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分析国土空间发展现状、问题与特征的基本素材,更是解释国土空间发展机制、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增长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 引言 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新时期中国将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有机融合,统一为国土空间规划,从落实国家战略定位、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等方面实现编制高质量空间规划的目标。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要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促进国土资源决策科学化。将大数据与自然资源调查、年度更新变更调查和有关专项调查相结合,有助于摸清家底,协调矛盾,科学编制空间规划的底数、底盘和底图。“大数据”蕴含的研究价值自新千年伊始就为西方主流学界关注,起初聚焦于社会科学领域,近年来在人文地理学领域反应最为热烈,为社会科学空间转向下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1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是一种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合,它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集合的整体,需要统筹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城市区域条件等各种要素,从而对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环境容量和空间发展规模作出预测和控制。传统的规划技术手段停留在小数据的模式上,无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样本的画像,大数据改变了这一模式,通过集成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可以对城市空间和居住在城市空间中人的行为进行时空化的画像和长期跟踪,通过各种标签识别全面了解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并预测发展趋势。 2大数据应用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2.1打通数据获取及分享通道 从来源上看,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数据包括空间现状数据集、空间规划数据集、空间管理数据集、社会经济数据集等传统数据及网络新兴数据的。传统国土空间规划核心是物质空间规划,基础数据以传统数据为主,而网络新兴数据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正方兴未艾,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理论研究领域而较少应用指导实践行为,导致部分规划空有物质空间的“完美蓝图”,却缺乏能够绘制社会空间“科学蓝图”的城市居民行为、产业情况、公共空间利用等网络新兴数据指导。在规划实践中,数据获取及共享需要强有力的协调组织,能够突破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使数据获取及共享更为顺畅。 2.2规范数据整理模式 首先,传统土地利用、空间规划采用条块式的管理模式,造成现有多门类数据之间标准不统一、相互矛盾,数据交叉、冲突、重复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故需要统一标准、规范,对现有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清理、整合。国土空间大数据虽然来源复杂、类型繁多,但相互衔接性较强,可通过关联规则,规范数据信息资源采集的内容、方式、频率等,对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库体系,从而为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打好基础。其次,数据整理过程及发布环节必须重视数据保密性。国土空间大数据中的地形图、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经济运行数据、居民活动个人隐私数据等重要信息均涉及国家机密,必须受到严格保护,防止其遭受恶意用户或黑客的攻击。如果这些信息不能被妥善保存和管理,而是被滥用,将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极大的侵害。 2.3拓展应用领域,增强理论向实践成果的转化 从横向来看,在土地利用领域,大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效益研究、入地功能流转研究、自然资源利用监测等方面;在总规领域,大数据可用于分析人口规模、用地识别、空间结构、总规评价等问题;在控制性规划领域,大数据可用于分析地块业态评价、空间可达性分析等问题;在专项规划领域,大数据可用于分析教育、医疗、商业、休闲、产业等用地布点及使用效果等问题;在交通规划领域,大数据可用于分析站点位置、线型选择、换乘设置等问题;在城市设计领域,大数据可用于分析公共空间评价、就业吸引力评价等问题。 从纵向来看,传统土地利用、空间规划在后期监测和评价方面缺乏有效手段,而大数据与新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随时随地捕获、测量和传递信息,实现空间各个系统的实时感知,全面、精确、直观地反映国土空间要素的行为模式和动态变化,结合各门类要素的属性特征,对要素的质量、价值或效益开展综合评价,做好国土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护、治理监督等政府管理,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支撑。 3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策略 随着当今信息的爆发性增长和科学技术的突破,人类文明正从信息(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向数据科技(Data Technology)时代飞速变革。在过去的十年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近年《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广东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明确了国家大数据战略,运用大数据推动政府治理,促进民生服务普惠化,加快城市创新驱动发展。 在大数据运用中:①要特别注意研发与探索大数据应用的技术问题,如数据的存储,已由传统的集中式数据仓库系统转为分布式处理系统,如海量非结构数据的过滤与抽取,如对传统的数据传输工具流程重新设计等。②要切实统筹好数据标准化建设,各类大数据统筹利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调查技术分析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调查技术分析 摘要: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调查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开展 土地调查工作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为土地的管理及使用带 来更加完善的条件。应采用有效的土地调查技术开展工作,保证测量信息的质量。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土地调查;技术 引言 在国土资源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下,传统测绘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的工作 需求,需要应用新技术来提高测绘的效率,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改善,保证 参考数据的准确性。土地调查过程中,涉及到的测量内容比较多,通过加强土地 调查工作的质量,可使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及利用有更好的保障。因此,应对土地 调查技术进行分析,合理应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提升土地调查水平。 1土地调查技术的内涵 土地调查数据结果能够给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完善的参考依据,近年来,国土 资源管理中的农村土地调查结果给土地的使用、审批、耕地保护以及农业生产结 构调整等方面提高了基础的数据,并且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能够使国家土地监管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调查为各级政 府提供了发展规划参考依据,也能够在经济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使我国的经济 发展得到保障。因此,应利用有效的调查技术,使调查数据更加准确完善。 2土地调查方法 2.1全野外法 全野外法是结合土地调查的内外业部分的侧重点来划分的,外业时间及调查 时间占据较大一部分比例,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先校正数字影像图像,之后收集 数据源,同时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内业解读,输出工作底图,之后进行外业调查。全野外调查方法的内业部分是通过数字正射影像图对村名及村之间的行政界 线矢量化,同时以原土地变更数据库、权属协议为基础,不对地的种类进行预判。 2.2内外业一体化法 内外业一体化方法应用中,业内部分占据的比较多,这种方式需要先校正数 字正射影像图,收集数据的同时完成业内解读,经过检查之后将工作底图输出。 应用内外业一体化法解读的过程中辅助外业调查,并且完成预判,不仅需要对行 政村、村名的行政界限进行矢量化,还需要对自然村名、各地类的范围进行预判断,预判之后应检查预判的结果。这种方法对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采用内外 业一体化土地调查方法的时候,应明确调查工作的要点,还应有效使用业内数据 处理软件。人员在土地调查中需要与内业作业人员进行数据交接,这个环节易产 生数据丢失的问题。 2.3补测地物法。 在航空测量过程中,影片会存在较多的阴影部分,对仪器采集地物产生影响,需要使用地物补测技术。在应用中,地物补测方法中包括了简易补测法体积仪器 补测法,其中简易补测法是以几何为原理,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补测,例如距离 交汇法或者直角坐标法等,可在常规的比较小的地物测量中应用。仪器补测法需 要使用GPS、平板仪等仪器,适合所有地物的补测,通常在形态较大的地物测量 中应用。 3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调查技术应用 3.1数据处理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