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浅谈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经验和护理体会

前言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输液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还要求舒适、尽可能地减轻疼痛等。 [1]现在住院患者90%~95%的都需要输液治疗,输液一直以来在医疗护理中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此提高输液水平、优化输液的每一步骤,以达到输液治疗的最佳成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通过实习和学习参考文献我总结如下经验: 一、经验 (一)心理护理:让家属参与协助穿刺操作,对较大的患者进行安抚、夸奖、鼓励、减轻其紧张感与危机感,使之配合,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前也应情绪稳定,不要总想着注射失败后会受到指责,心理上的不平衡,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二)选择血管:操作者还必须认真仔细地选择血管,穿刺是否成功,找血管是一个关键环节,备好敷贴后,系止血带。止血带的蹦扎位置一般离穿刺点10~15cm为佳,系止血带的时间大于3min,血管管腔直径大,利于穿刺成功,并皮肤感觉迟钝,对针刺不敏感。[2] 选择血管,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注意保护静脉,从远心端开始,一般选择四肢浅静脉,因下肢静脉循环较差,易发生血栓,静脉炎,通常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部位优先顺序:前臂中端一手臂一手腕一手肘。[3] (三)灵活应用穿刺的手法:水肿的患者静脉几乎看不到,弹性亦差,可按静脉走向的解剖位置,用手按压局部,以暂时趋散皮下水份,显露静脉后立即穿刺。[4]失血的患者,穿刺时不易回血,可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生理盐水,在后接头皮针,边进针边抽吸,见回血后,再接输液器。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较深,一般很难看到,但静脉有弹性,较固定,据其解剖位置,用指尖顺着静脉走向探摸,当摸到静脉时,用手指甲轻轻下压。静脉穿刺时还应注意:1.扎止血带的距离与松紧度要适中,一般止血带在静脉的上方4~5cm处,如对胖患者止血带应扎紧些,对皮肤细嫩者,应适当松些。2.对长期输液的患者,首先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由远而近,由细到粗,以保护静脉,为以后输液作长远考虑。实践证明,要想作

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09T14:48:42.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1期供稿作者:石富华郭砚波杨春杰 [导读] 掌握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要点与外科手术的成功是与手术前后正确而周密的护理配合分不开的。 石富华郭砚波杨春杰(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1-0259-02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进一步认识老年患者实施外科手术的危险性及规范手术前后配合护理程序的重要性,提高护理配合质量,提出手术前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100例老年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做好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成功率。结论掌握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要点与外科手术的成功是与手术前后正确而周密的护理配合分不开的。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对于一个患者来说,不仅躯体发生某种病理变化,其精神状态也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对老年患者来说,不仅要经历疾病的痛苦时期,更重要的是经历手术,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会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身”“心”兼治,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老年患者寿命不断延长,需要手术者逐渐增加,年龄范围和手术范围也在扩大,手术危险性也在增加,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从而使得拥有满意结果,手术前后护理配合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8—2010年共施行各类老年患者手术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前后配合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病种100例;年龄65—69岁:55例;年龄70—79岁45例;手术种类主要来源于泌尿外科手术。 2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听力差,反应慢,手脚不灵,行动不便,记忆力减退,对他们的护理要根据这些生理特点采取适当方式。如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按照“3”查“7”对内容仔细地查对病人,询问时语言清晰热情,消除患者对治疗时的紧张心理。 3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老年患者一方面由于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体弱多病,情绪低落,心理机能逐渐衰退,怕孤独,怕寂寞;另一方面患者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喜欢周围的人尊敬他们,恭顺他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较高。所以我们就要关心和尊重老年患者,应通过诚挚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谈话态度和蔼,语言清晰,反复解释,不急不躁,直到对方听懂为止。 4 老年患者手术前的护理 4.1 做好心理护理,应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优点及护理知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确立治疗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 4.2 保持病房床铺整洁,对尿失禁、尿漏及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我们要做到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褥和衣裤,保持病床整洁,使老年患者心情舒畅。 4.3 对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应加强尿管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尿量增加。 4.4 对手术前合并感染的老年患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增强老年病人抵抗疾病的能力。 4.5 对年老体弱者,应注意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护理,待病情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输液速度不可过快,随时观察病情,听取患者主诉,防止意外。 4.6 由于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退,对经腹腔手术的病人,应认真做好术晨的清洁灌肠,保证肠道空虚。同时认真做好术野皮肤的清洁工作。 4.7 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应督促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协助患者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4.8 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尽量将病人安置在小房间内。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探视人员,叮嘱其家属不要当着患者过多的议论病情,以免增加思想负担。如随时有发病的可能,不得让病人独自离开病室,以保证安全。 4.9 对嗜铬细跑瘤病人,术前护理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避免腹部加压,以减少对血压的影响。密切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发病期随时测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用物。做各项检查,如拍片、透视、心电图等,护士应陪同前往,以防发生意外。 5 老年患者术后的护理 5.1 静脉输液的配合 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大,充分暴露,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格控制好出入量,了解血容量多少,及时为医生提供以上信息;老年患者体质弱,并可能患有一项或多项基础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应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心功能不好要特别注意输液速度的调节,防止发生心衰。 5.2 褥疮护理 老年患者的皮肤从生理上来看,功能下降,皮肤组织水分减少,微循环及组织供氧量降低,弹性纤维的退行性改变使得弹性变弱,特别是瘦型老年患者,要注意骨骼隆突出四肢垫海绵或胶垫,定时检查,按摩身体受压部位,防止皮肤损伤。 5.3 心电监测 老年患者术后用心电监护,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变化,如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心律改变,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5.4 呼吸监测 局麻手术患者,因术前用镇静药,术后进入睡眠状态,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老年患者特别是肥胖者最好不要处于睡眠状态,严密观察呼吸的快慢,深浅是否规律,有无舌后坠的声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5 尿量监测 护士应准确记录出入量,尿量监测极为重要。护士用量杯定时测量尿量,为补血补液提供依据。如无尿及时报告医生,考虑血容量不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我在这二十一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其中包括;1、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重点归纳为,血管的选择,光线的强弱的影响,针头的选择,进针的手法,针头的固定,肥胖小儿的静脉穿刺方法,六点。2、静脉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其中也包含为,严格的无菌操作,穿刺顺序,固定要点,按压方法,必要的宣教工作,巡回观察。3、心理护理。4、护士的心理素质。5、总结。现将具体体会如下。 一、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 (一)、血管选择:小儿静脉注射较成人难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其血管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整体的解剖角度来说,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注射。 1、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穿刺前,仔细刮去血管周围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和固定。 2、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宜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宜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肢体静脉。 (二)、光线的强弱:光线的强弱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的光可使瞳孔开大。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就只有借助日光灯,选150W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5~50cm为宜。总之,不论选用哪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三)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头皮静脉选用5号半针头比较适宜,四肢静脉选用5号半~6号半针头。 (四)、进针手法: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分直刺法和斜刺法,直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10°~45°角,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斜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0~1.5cm,针头与皮肤成20°~30°,将针头刺入静脉。当阻力减小,有落空感,同时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护理老年 这次有幸参加浙江省老年护理新动向学习班,这次学习内容丰富,观点新奇独特,让我开阔思路,增加临床护理理论,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对老年护理发展布满了信心。我国已进进老龄化社会,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延缓朽迈,进步其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题目,也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感慨最深的是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葛炜的专题讲座,他用生动精炼的话语道出了老年保健的关键所在。 一、晓得1个重要,即要始终苏醒地晓得人这一生健康最最重要, 1、要明白: 健康是 1,其余的一切都是1后面的0,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0再多也是0。 2、要强调: 身体是一切一切的载体,健康是一切一切的基础。他还说到带病坚持工作是领导最不应当做的事,他强调再忙也要照顾好自己;越忙越要照顾好自己;对自己不负责就是对家人不负责。 二、明确2指标,就是要明确判定自我保健好坏的2个指标: 心情要快乐,行为要健康。

三、强健3最好,即强健的最好方法是预防;强健的最好制度是个人负责制;强健的最好途径是脑途径。途径有很多,比如嘴、手、身,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通过头脑,才可以更改观念,转***度,把握新知识。 四、知晓4个圆圈,健康是4个圆圈(即所谓大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健康),而且一个都不能少!其中心理健康最最重要,也最难做到,这也是我们老年护理的难点,但一定要努力往做到。 五、坚持5个策略 1、一定要学会公道膳食,记住4个吃: 天天吃: 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多吃: 蔬菜、水果和薯类(薯类是蔬菜之王,它所含的纤维能下降之类吸收,增进肠蠕动,预防直肠癌。吃一个地瓜,就像吃了物理扫把。);常常吃: 适当的鱼、禽、蛋、瘦肉;少吃: 肥肉和荤油。水,要喝足!天天10杯水(200ml一杯),就当浇花一样,按时间排着喝水,清晨慎补水,餐前补水最养胃,多喝看不见的水。要求做到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吃杂一点,吃平淡一点。 2、一定要坚持每天运动,大力提倡和推广《1-3-5-7》运动方案或锻炼法: 1即指天天最少运动1小时;3即指每次最少运动30分钟;5即指每周最少运动5次;7即指运动后的安全脉搏: 170-年龄。平时生活要管住嘴,勤动腿。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护理体会

对一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后维 护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后的使用和护理,使能进一步更好的应用和护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法:对一例慢性胃炎的患者(XXX)手术植入静脉输液港,术后通过静脉输液港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维护和护理。结果:该名患者通过我院植入了静脉输液港、我科医护人员并对其进行了使用和维护,该病人静脉治疗上做到了100%的穿刺成功率,没有发生中心置管相关并发症,而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留置静脉最小的影响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适用于需要长期及反复输液的的患者,适用于化疗药物,肠外营养(TPN)的静脉注射或者连续输注,还可以用于抗菌素、血液制品、普通静脉补液及采血等几乎所有的静脉治疗。并具有以下优点:1.感染风险低:因其操作简单,且为皮下埋植,从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2.方便患者:无插入蝶翼针进洗浴及游泳,埋植于皮下不易被别人注意。3.减少穿刺血管的次数,保护血管,减少药物外渗的机会。4.维护简单,治疗间歇期4周维护一次即可。5.使用期限长:按穿刺隔膜能让19G的无损伤穿刺针穿刺1000次,蝶翼针连续使用7天来计算,输液港可使用19年。经过得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并发症;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

管系统组成,主要用于输注各种化疗药物、刺激性药物、高浓度营养液、输血及血制品、血样采集等,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1)。我科2017年2月1日向一名住院患者植入了静脉输液港,通过对患者精心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做好了输液港的维护,确保了各项治疗顺利完成,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临床应用、观察、维护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已婚于2月27日6时左右骑摩托车时不慎撞到树上,致多处部位受伤,伤后神志不清伴昏迷,给予查体辅助检查后诊断为:一、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二、胸部损伤三、左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伴感染。 治疗过程:2017年2月4日给予植入静脉输液港。 2017年2月10日给予给于输液港静脉维护共12次。 1输液港的常规维护 1.1在进行输液港插引前,应详细检查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同时解输液港植入侧的肢体活动情况及输液港注射座有无翻转。 1.2以输液港为中心分别用75%酒精棉球、碘伏棉球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三遍,消毒直径为为10cm,等待完全干燥后铺上治疗巾。戴无菌手套,用非优势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将给药盒拱起,此3指的中心即为穿刺点,用无芯针垂直从中

100例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100例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7-14T10:05:58.44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4期作者:范恩秀 [导读] 根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 沂水县人民医院山东沂水 276400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选取10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根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 点,进行护理。结果:100例患者都得到了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用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4-192-01 内科疾病多有病程长、治疗效果不及时或不明显等特点。而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还有身体素质差,病情多变,容易产生焦虑、烦躁不 安、悲观失望情绪的特点。这对病情观察、评估带来一定难度,使护理工作面临更多责任和风险。现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70例,女30例,其中60岁~69岁的25例,70岁~79岁的52例,80岁以上的23例。病因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 病,糖尿病等。多数患者都合并有两种以上的疾病。 1.2 心理及生理特点 尽管老年人理解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他们都不服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衰老,固执,任性,希望被别人重视,受尊敬。由于 感觉,知觉,视听力,记忆力,想象力衰退,对新的事物缺乏好奇心容易误听误解,出现敏感多疑,表现为语言重复,缓慢,吞吞吐吐,对实质问题回避,情感冷淡,遇到重大刺激反应强烈难以控制,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爱说的变得沉默,易怒等。易产生自卑心理,行为古怪,不近人情。 2 护理措施 2.1 临床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饮水进食少,食欲差,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易引起口腔内的菌群失 调,出现口臭,口腔炎,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重,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低,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在病情允许下适当地进行锻炼,通过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脑循环和心脏功能。内科疾病常常病程较长,病人体质虚弱,加之牙齿残缺不全,应给予适当高营养的软质饮食,少量多餐。要做好老年患者的晨间护理,使患者清洁,舒适,预防褥疮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和了解患者的病情,保持病房整洁,促进护患沟通,满足其身心需要。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人在心情愉快时,机体可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把机体代谢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并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 2.2.1 理解患者,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老年人因资历高,贡献大,经验丰富,所以希望别人尊敬他,要求别人依从他,脾气固执,自尊心强,他们需要安全,希望有经验的 医生为其看病,操作熟练的护士为其打针,输液,所以我们护理人员接待病人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轻柔,迅速,操作要熟练准确,让病人一进病房就感觉病情有好转的希望,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也争取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精神上有一种美好的寄托,更好的配合治疗。 2.2.2 解决患者的需求,改变患者心理状态 老人非常怕孤独,因病离家而住院,感到一切生疏,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忽视要主动劝告患者处病不惊,“三分治疗, 七分休养”,时时关心体贴他们,使其感到象在自己家里一样,同时适当安排家属探视,鼓励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善于稳定老人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考虑的问题很多,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并十分注重观察家属和医务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 疑隐瞒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担心医务人员能否精心治疗护理等,我们要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遵守医嘱,坚持治疗,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内在的自身的康复能力。多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和患者谈心,把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有利于早日康复。 2.2.4 良好的护理道德与适当的有益活动,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护理上做到有情,有礼,有心,有益。安排一些有益 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其,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 2.2.5 在护理过程中要细心观察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或者采取心理问卷方式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对不同心理类型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 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患者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恐惧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患者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向患者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并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 2.3 用药护理 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对用药的目的,服药的方法难以熟练掌握,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起用药的不良反应比年轻人高,因 此,在为患者拟订治疗方案时护理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用药前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做到正确给药,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静脉输液时要根据病情按要求调节速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采

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摘要: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一项基本护理技术,以显效快捷的特点成了老年患者经常选择的临床治疗途径。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生理老化和机能退化,大部分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老年疾病,又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管壁硬化、弹性差、皮肤松弛、血管细脆、回血慢等生理现象;同时还存在孤独、固执、自尊心增强、敏感等心理特点。所以临床护理老年输液患者,不仅要顺利完成基本的静脉穿刺,还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个性化的人文关怀,采取系统化的静脉保护措施,提高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人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senior citizen venous transfusion nursing experience cai yinghui abstract:the venous transfusion took the clinical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showed results the quick characteristic to becom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ay which the old age patient chose frequently.because the senior citizen various organs physiological aging and the function degenerate,majority of all contracts hypertension,diabetes,coronary disease and so on chronic old age diseases,also all the varying degree appearance pipe wall hardens,the elasticity badly,the skin relaxation,the blood vessel thin crisp,returns to the blood

老年患者的手术配合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的手术配合护理体会 作者:欧火兰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考察老年患者最佳手术配合护理策略,为今后老年患者手术护理配合提供指导。方法:现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对其手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例100例老年患者采取上述手术护理,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最后均顺利度过了术后危险期,预后良好。结论:加强老年患者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术中意外,保证手术效果。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配合;护理体会 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患者成为手术的主要人群,老年患者发生手术意外的几率也高于其他人群。现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对其手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回顾分析。考察普外、泌尿肛肠以及骨科常见手术中老年患者的手术配合护理最佳对策,为老年患者的常见手术配合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信息本组10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在60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7 2.5岁。大部分患者伴有相关合并症,其中包括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肺气肿、肺心病)等。 1.2 手术信息手术类型主要涉及普外、泌尿肛肠以及骨科手术。麻醉方式包括全麻和硬腰联合麻醉。其中择期手术82例,急诊手术18例。手术时长在40min到4h之间。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 2 结果 本例100例老年患者采取上述手术护理,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最后均顺利度过了术后危险期,预后良好。 3 护理方法 3.1 心理辅导对于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来说,通常心理情况较为复杂,特别是对于手术结果的未知性常常感到焦虑或是抑郁。因此护士在术前应当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对于住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注意态度诚恳,使患者感受到尊重与关心。特别是对于术前已经出现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的患者,用微笑、拍背、握手等肢体语言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与关注。同时护士积极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宣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过程以及预期效果,消除其紧张情绪。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 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 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1心理护理对于老年病人的重要性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怕孤独,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 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而自怜自弃, 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常有性情固执, 怪癖任性, 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多伴心理障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表现为对疾病恐惧和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 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 甚至不易康复。以上各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影响我们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而影响到病人对于自身治疗康复的信心。 2老年病人在心理上主要出现的问题及相关的措施 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对待这种病人, 首先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然后找出病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制订切合实际的措施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通常情况下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并可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关于老年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5篇

关于老年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搜集的关于老年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眼科病人主要为老年人,老年人适应能力下降,存在特殊心理反应,因此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稳定他们的情绪对治疗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沟通,正确的沟通技巧使自己更容易被理解;使自己的护理工作开展的更顺利。 比如:如何让一位刚入院的老年病人感到满意,首先老年人对手术紧张,恐惧的心理较为普遍,我们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入院宣教、病区环境、主管医生等,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措施,给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 由于每位老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护理及沟通上要因人而宜,但不论是哪一位病人,我们都可以用角色置换来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赢得患者的好感,也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今年白内障复明工程中有一位老人陪同老伴来我科住院,我问他是否入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他说没有,然后我就告诉他,按规定有农合是不交钱的,你没有入农合,需比别人多交500元钱,他一听就急了,拉着老伴走了,户口本证件也不要了。 下午我查到他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我说:“大爷,你先别急,听我解释一下好吗?我知道你挣钱也不容易,但是我们也是有规定的,我帮你算了一下,平时我们不开展活动的时候,做一例白内障手术是2000元钱,另加材料和晶体。你来给大娘做手术虽然比别人多交500元,但总的算下来可以节省1500元左右,还是优惠很多的。”通过我的耐心解释,老大爷最终理解了我们,愉快地让老伴接受了手术。在这件事情中,我用角色置换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与老人沟通,从而赢得老人的信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理解、关心、尊敬病人。 在于老人的沟通和护理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⑴要专心: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常常不能很好地遵守医嘱,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因此我们要专心于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比如:术后发口服药要反复交代好几次才能记住;术后的注意事项也要认真交代。⑵要耐心:老年人情绪稳定性降低,对自己情感行为控制减弱,情绪不稳定,要正确对待老人,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

最新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体会3篇

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体会3篇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下面是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 感谢医院及护理部给了我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通过2个月的学习,顺利通过了培训基地的所有考核项目,获得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科护士培训班结业证书和省卫生厅颁发的省专科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以及巴德公司血管通道学院的国际PICC证书。 专科护士的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开拓了我们对高等级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视野,使我对专科护士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此期间,我认识了全国近三十家医院的护理精英和培训基地的优秀带教老师,她们都来自临床护理一线,对护理工作有很深的造诣。培训中,大家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学习心得,讨论平时工作中的困惑,在互相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各医院在护理专业及管理模式上的优势;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明白:护士实施输液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执行医嘱;我们应该不仅仅是提供护理技术的执行者,我们还必须是协助医疗诊断的合作者、提供健康咨询的教育者、提供心理支持的帮助者。作为静脉治疗的专科护士,首先要热爱护理专业,有全面的护理理论知识,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并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好是在全科方面有一定的素养,才能保证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得到最好的护理。这也是我们护理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据统计,超过80%的病人住院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输液治疗,而且输液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而我院也许还超过这个数字。

46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46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7-10T09:13:00.8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1期作者:王伟娜 [导读] 减少了反复住院的次数,达到了用心全程护理的目的,促进出院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和出院后的护理进行分析,为老年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对入院治疗的心内科46例老年患者分析基本情况及疾病情况,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并在出院后通过家庭服务或电话随访进行护理指导。结果:患者和家属掌握了家庭护理知识,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采取正确评估患者状况、关注患者外出检查及转科、做好药物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签名制度、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能够有效防范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logy by analyzing the hospital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nursing care after discharge. Methods: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46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disease wer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safety hazar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found ou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made and discharged. After the family service or telephone follow-up care guidance. Results: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have mastered home care knowledge,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Conclusion It is worth to be clinically popularized to take the correct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outpatient examination and transects,to carry out the drug care,to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flow and to strictly enforce the signature system and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measures,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eart of the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idden dangers,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Cardiology;Elderly patients;Clinical nursing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环境破坏不断加剧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良,在老年人群中心内科疾病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一旦罹患往往要终身服药,病程长,呈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达到临床缓解的目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护理由于老年心内科疾病患者生理病理因素以及疾病的突发性、复杂性、猝死率高等特点,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由于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在临床护理工程中会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临床观察发现,做好护理工作,对保护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选取我院2015年 5 月—2016年 5 月对入该院治疗的心内科的老年患者46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及降低或消除护理风险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5 年 5 月—2016年 5 月间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共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68~92 岁,平均79.4 岁,病程平均 14.5 年。患者主要疾病:冠心病22例,心律失常8例,心力衰竭7例,风湿性心脏病 6 例,心肌病 3 例。除患有心内科疾病外,多数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老年性便秘、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老年痴呆、颈腰椎等其他科疾病。 1.2方法 本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对4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患者住院期间导致其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相关情况如时间、地点、过程等进行观察分析,由责任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并签字,并将相同的案例进行归类整理,以统计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应指导患者不要盲目相信各种广告,乱服各种保健品或滋补品,以免引起药物间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诊,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切不可自行停用或增减药量,以防发生意外。 临床护理:①合理饮食与营养,②积极进行体育锻炼③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④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②尊重患者③鼓励患者正确对待及认识疾病④理解患者⑤解决患者的需求⑥善于稳定老人的情绪⑦人身安全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科对收治的46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5%以上。通过护理总结出该组患者安全隐患包括精神状态10例,跌倒5例,患者不合理干预3例,教育不到位6例,缺乏预见性4例,药物不良反应3例和其他因素。 3.讨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各种阈值均增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关节位置觉、嗅觉、外周痛觉等,此种情况加之多病共存,各器官功能减退,代谢减慢,思维不敏捷,记忆力下降,行动迟缓,听力、视力逐渐下降等多种因素,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有的老年人丧偶、人际交往少,会产生孤独心理。有的老年人因离职退休,经济状况的改变而不能适应时会自卑,对生活不满意,焦虑、抑郁、悲观、急躁,情绪波动明显,还容易产生老而无用的孤独感。通过院外健康教育和保健宣传,可增强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技能,影响其对健康的态度和行为,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活动,改善自我护理行为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更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达到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护士在患者出院后,也应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是一种医院走向社区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目前,患者及家庭对自我调理、病情观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需求日渐增加,通过院外护理,可解决一些问题,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总结和提高。人心本善,只要将心比心、真诚相待,一定会换来一片真心,医患关系也一定更加和谐。我科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院外护理,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指导,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指导,既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和

老年护理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在2015年3月8日到4月18日,本人有幸被赛德尔基金会邀请前赴德国学习老年护理,在这学习期间,本人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怕孤独,怕久病床前无亲人;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而自怜自弃,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常有性情固执,怪癖任性,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除身体器官疾病外,多伴心理障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表现为对疾病恐惧和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甚至不易康复。说明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1.情绪低落抑郁 人到老年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增加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不仅是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的基础,同时有效的沟通也是减轻和消除老年病人情绪低落抑郁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年病人由于工作社交活动的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等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2.孤独寂寞

老年人饮食护理心得体会

第一篇、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护理心得 老年人饮食护理心得体会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护理心得 陈殷琴 陈小凤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部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迭到术前预期效果。我国已步入 【摘要】 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须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比例日益加大。由于老年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其他年龄组高。我科在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护理组对老年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结果部手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部手术1 并发症 护理 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 10例,发生率12.5%,死亡2例,平均住院24天,效果良好。现将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老年患者腹 临床资料2.4疼痛 80例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最大88岁,最 小60岁。其中胃癌20例,结肠癌18例,直肠癌1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肝癌3例,胆总管结石 腹部外科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 伤和各种-导管插入或因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心理紧张、抑郁、焦虑、恐惧

等有关,术后切口疼痛是影响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病人因疼痛造成恐惧心理,害怕用力咳嗽、深呼吸,引起呼吸道分泌物蓄积而并发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此外,疼痛可诱发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恶心、呕吐,术后应 采取及时有效的止痛措施,促进患者康复。3护理心得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 18例,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5例。80例老年患者术前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有38例,占总人数的47.5%。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12.5%。 7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后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 2例,其中1例为呼吸功能衰竭,另1例为心肌梗死。 2并发症原因分析 2.1年龄因素老年病人由于全身脏器功能减退,应激能力、免疫功能或代谢机能均明显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尤其是当合并有其他疾病时,术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