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紧螺栓连接的有限元模拟仿真研究_王建国

1 紧螺栓连接的有限元模拟仿真研究_王建国

1 紧螺栓连接的有限元模拟仿真研究_王建国

连接螺栓的数目计算

钢板的单面连接,如下图,按等强度原则计算。钢板承受轴心拉力,钢材的钢号为Q235,采用10.9S级的M20螺栓连接,孔径d。=21.5mm;连接处钢板的接触面采用喷砂处理,求连接螺栓的数目。 受拉钢板的单面拼接(单位:mm) 解:设拼接板的截面与被拼接板的截面相同,则拼接板的受拉承载力为N= A n f c =(450-4*21.5)*20*205*10-3 =1492.4KN A n:连接板的截面有效面积(mm2) f c:连接板Q23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205N/mm2 (1)一般情况: 一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N b v = 0.9n fμp=0.9*1*0.45*155=63KN 0.9:抗力分项系数γR的倒数,即取γR=1/0.9=1.111 n f :传力摩擦面数目,单剪时n f =1;双减时n f =2

μ:摩擦面抗滑移系数,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大小与连接处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和构件的钢号有关。试验表明,此系数值有随连接构件接触面间的压紧力减小而降低的现象,故与物理学中的摩擦系数有区别。 我国规范推荐采用的接触面处理方法有:喷砂、喷砂后涂无机富锌漆、喷砂后生赤锈和钢丝刷消除浮锈或对干净轧制表面不作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相应的μ值详见表3.6.3和3.6.4。 由于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板壁较薄,其抗滑移系数均较普通钢结构的有所降低。 钢材表面经喷砂除锈后,表面看来光滑平整,实际上金属表面尚存在着微观的凹凸不平,高强度螺栓连接在很高的压紧力作用下,被连接构件表面相互啮合,钢材强度和硬度愈高,要使这种啮合的面产生滑移的力就愈大,因此,μ值与钢种有关。 试验证明,摩擦面涂红丹后μ<0.15,即使经处理后仍然很低,故严禁在摩擦面上涂刷红丹。另外,连接在潮湿或淋雨条件下拼装,也会

Abaqus螺栓有限元分析学习资料

A b a q u s螺栓有限元分 析

1.分析过程 1.1.理论分析 1.2.简化过程 如果将Pro/E中的3D造型直接导入Abaqus中进行计算,则会出现裂纹缝隙无法修补,给后期的有限元分析过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Abaqs中进行计算之前,对原来的零件模型进行一些简化和修整。 A.法兰部分不是分析研究的重点,因此将其简化掉; B.经计算,M24×3的螺纹的升角很小,在度,因此可以假设螺旋升角为0; C.忽略螺栓和螺母的圆角等细节; 1.3.Abaqus中建模 查阅机械设计手册,得到牙型如下图所示,在Abaqus中按照下图所示创建出3D模型,如图 1-1所示。同样的方式,我们建立螺母的3D模型nut,如图1-2所示。

图 1-1 图 1-2 建立材料属性并将其赋予模型。在Abaqus的Property模块中,选择Material->Manager->Create,创建一个名为Bolt&Nut的新材料,首先设置其弹性系数。在Mechanical->Elastic中设置其杨氏模量为193000Mpa,设置其泊松比为0.3,如图 1-4所示。

建立截面。点击Section->Manager->Creat,建立Solid,Homogeneous的各向同性的截面,选择材料为Bolt&Nut,如图 1-5所示。 将截面属性赋予模型。选择Assign->Section,选择Bolt模型,然后将刚刚建立的截面属性赋予它。如图 1-3所示。同样,给螺母nut赋予截面属性。 图 1-3

图 1-4 图 1-5 然后,我们对建立的3D模型进行装配,在Abaqus中的Assembly模块中,我们同时调入两个模型,然后使用Constraint->Coaxial命令和Translate和Instance命令对模型进行移动,最终的装配结果如图 1-6所示。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机械中的有限单元分析 开课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机电研 1502班 2015—2016 学年第2学期

实验一方形截面悬臂梁的弯曲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钢制方形悬臂梁左端固联在墙壁,另一端悬空。工作时对梁右端施加垂直向下的30KN的载荷与60kN的载荷,分析两种集中力作用下该悬臂梁的应力与应变,其中梁的尺寸为10mmX10mmX100mm的方形梁。 1.1方形截面悬臂梁模型建立 建模环境:DesignModeler 15.0。 定义计算类型:选择为结构分析。 定义材料属性:弹性模量为2.1Gpa,泊松比为0.3。 建立悬臂式连接环模型。 (1)绘制方形截面草图:在DesignModeler中定义XY平面为视图平面,并正视改平面,点击sketching下的矩形图标,在视图中绘制10mmX10mm的矩形。(2)拉伸:沿着Z方向将上一步得到的矩阵拉伸100mm,即可得到梁的三维模型,建模完毕,模型如下图1.1所示。 图1.1 方形截面梁模型 1.2 定义单元类型: 选用6面体20节点186号结构单元。 网格划分:通过选定边界和整体结构,在边界单元划分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分别改变节点数和载荷大小,对同一结构进行分析,划分网格如下图1.2所示:

图1.2 网格划分 1.21 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 本次实验中,讲梁的左端固定,将载荷施加在右端,施以垂直向下的集中力,集中力的大小为30kN观察变形情况,再将力改为50kN,观察变形情况,给出应力应变云图,并分析。 (1)给左端施加固定约束; (2)给悬臂梁右端施加垂直向下的集中力; 1.22定义边界条件如图1.3所示: 图1.3 定义边界条件 1.23 应力分布如下图1.4所示: 定义完边界条件之后进行求解。

普通螺栓连接施工工艺标准

6 普通螺栓连接施工工艺标准 6.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规定了普通螺栓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等,适用于钢结构安装工程,普通螺栓连接的施工技术。 6.2 编制依据的标准、规范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3098-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6.3术语和符号 普通螺栓:螺栓按照性能等级分 3.6、4.6、4.8、5.6、5.8、6.8、8.8、9.8、10.9、12.9等十个等级,8.8级以下(不含8.8级)通称普通螺栓。 6.4 施工准备 6.4.1 技术准备 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组织好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 2.针对工程作法及结构设计图纸,熟悉施工规范,提前作好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4.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按计划供应材料。 5.编制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检验计划,按计划施检。 6.4.2 材料准备 1.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螺栓验收入库后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应防雨、防潮,遇有螺纹损伤或螺栓、螺母不配套时不得使用。 3. 螺栓不得粘染泥土、油污,必须清理干净。 6.4.3 施工机具准备 开口(套筒)、钢丝刷、冲子、锤子 6.4.4 作业条件准备 1. 施工部位应防止被油污等污染,如有污染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2. 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毛刺必须彻底清理。 3. 将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配好套,装箱待用。 6.5 施工工艺 6.5.1

螺栓连接的有限元分析(汇编)

1 概述 螺栓是机载设备设计中常用的联接件之一。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调整容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以及各种工程结构之中。在航空机载环境下,由于振动冲击的影响,设备往往产生较大的过载,对作为紧固件的螺栓带来强度高要求。螺栓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关系到机载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传统力学的解析方法对螺栓进行强度校核,主要是运用力的分解和平移原理,解力学平衡方程,借助理论和经验公式,理想化和公式化。没有考虑到连接部件整体性、力的传递途径、部件的局部细节(如应力集中、应力分布)等等。通过有限元法,整体建模,局部细化,可以弥补传统力学解析的缺陷。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MSC.Nastran提供的特殊单元来模拟螺栓连接,过程更方便,计算更精确,结果更可靠。因此,有限元在螺栓强度校核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对于螺栓的模拟,有多种模拟方法,如多点约束单元法和梁元法等。 多点约束单元法(MPC)即采用特殊单元RBE2来模拟螺栓连接。在螺栓连接处,设置其中一节点为从节点(Dependent),另外一个节点为主节点(Independent)。主从节点之间位移约束关系使得从节点跟随主节点位移变化。比例因子选为1,使从节点和主节点位移变化协调一致,从而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下,螺栓对法兰的连接紧固作用。 梁元法模拟即采用两节点梁单元Beam,其能承受拉伸、剪切、扭转。通过参数设置,使梁元与螺栓几何属性一致。 本文分别用算例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2.1 几何模型 如图1所示组合装配体,底部约束。两圆筒连接法兰通过8颗螺栓固定。端面受联合载荷作用。

螺栓连接接头压强计算值

螺栓连接接头压强计算值表2.2.2 接头尺寸螺栓规格螺栓紧固力矩(N?m)螺栓个数母线接头压强(MPa) 125×125 M20 156.91~196.13 4 11.01~13.96 125×100 M16 78.45~98.07 4 8.46~10.50 125×80 M16 78.45~98.07 4 10.79~13.47 125×63 M12 31.38~39.23 4 7.12~8.90 125×50 M16 78.45~98.07 2 8.46~10.50 125×45 M16 78.45~98.07 2 9.48~11.85 125×40 M16 78.45~98.07 2 10.79~13.47 100×100 M16 78.45~98.07 4 10.79~13.48 100×80 M16 78.45~98.07 4 13.83~17.28 100×63 M16 78.45~98.07 2 8.39~10.48 100×50 M16 78.45~98.07 2 10.79~13.48 100×45 M16 78.45~98.07 2 12.19~15.15 100×40 M16 78.45~98.07 2 13.83~17.28 80×80 M12 31.38~39.23 4 8.91~11.14 80×63 M12 31.38~39.23 4 11.60~14.50 80×63 M14 50.99~61.78 2 7.77~9.42 80×50 M14 50.99~61.78 2 9.99~12.10 80×45 M14 50.99~61.78 2 11.22~13.59 80×40 M14 50.99~61.78 2 12.80~15.50 63×63 M10 17.65~22.56 4 9.84~12.57 63×50 M10 17.65~22.56 4 12.74~16.28 63×50 M12 31.38~39.23 2 9.07~11.33 63×45 M12 31.38~39.23 2 10.17~12.72 63×40 M12 31.38~39.23 2 11.11~14.50 63×31.5 M10 17.65~22.56 2 9.84~12.57 50×50 M8 8.83~10.79 4 9.83~12.01 50×45 M10 17.65~22.56 2 8.57~10.95 50×40 M10 17.65~22.56 2 9.75~12.46 50×31.5 M8 8.83~10.79 2 7.62~9.31 50×25 M8 8.83~10.79 2 9.83~12.01 45×45 M8 8.83~10.79 4 12.46~15.23 40×40 M12 31.38~39.23 1 8.91~11.14 40×31.5 M12 31.38~39.23 1 11.60~14.50 40×25 M10 17.65~22.56 1 9.75~12.46 31.5×60 M10 17.65~22.56 2 10.38~13.27 31.5×31.5 M10 17.65~22.56 1 9.84~12.27 31.5×25 M10 17.65~22.56 1 12.74~16.28 25×25 M8 8.83~10.79 1 9.83~12.01 25×20 M8 8.83~10.79 1 12.64~15.45 20×20 M8 8.83~10.79 1 16.40

Abaqus螺栓有限元分析

1.分析过程 1.1.理论分析 1.2.简化过程 如果将Pro/E中的3D造型直接导入Abaqus中进行计算,则会出现裂纹缝隙无法修补,给后期的有限元分析过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Abaqs中进行计算之前,对原来的零件模型进行一些简化和修整。 A.法兰部分不是分析研究的重点,因此将其简化掉; B.经计算,M24×3的螺纹的升角很小,在度,因此可以假设螺旋升角为0; C.忽略螺栓和螺母的圆角等细节; 1.3.Abaqus中建模 查阅机械设计手册,得到牙型如下图所示,在Abaqus中按照下图所示创建出3D模型,如图1-1所示。同样的方式,我们建立螺母的3D模型nut,如图1-2所示。

图1-1 图1-2 建立材料属性并将其赋予模型。在Abaqus的Property模块中,选择Material->Manager->Create,创建一个名为Bolt&Nut的新材料,首先设置其弹性系数。在Mechanical->Elastic中设置其杨氏模量为193000Mpa,设置其泊松比为0.3,如图1-4所示。 建立截面。点击Section->Manager->Creat,建立Solid,Homogeneous的各向同性的截面,选择材料为Bolt&Nut,如图1-5所示。 将截面属性赋予模型。选择Assign->Section,选择Bolt模型,然后将刚刚建

立的截面属性赋予它。如图1-3所示。同样,给螺母nut赋予截面属性。 图1-3 图1-4

图1-5 然后,我们对建立的3D模型进行装配,在Abaqus中的Assembly模块中,我们同时调入两个模型,然后使用Constraint->Coaxial命令和Translate和Instance 命令对模型进行移动,最终的装配结果如图1-6所示。 图1-6 第四步,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进入Abaqus中的Mesh模块,然后选择Bolt 零件,使用按边布种的方式对其进行布种,布种结果如图1-7所示。在菜单Mesh->Control中进行如图1-8所示的设置使用自由网格划分,其余设置使用默认。在菜单Mesh->Element type中选用如图1-9所示的设置。按下Mesh图标,对工件进行网格划分,最终的结果如图1-10所示。同样的方式对螺母模型nut 进行网格划分,最终结果见图1-11所示。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1049721501301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机械中的有限单元分析机电工程学院开课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机电研1502班 学年第学期2016—20152 实验一方形截面悬臂梁的弯曲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钢制方形悬臂梁左端固联在墙壁,另一端悬空。工作时对梁右端施加垂直 向下的30KN的载荷与60kN的载荷,分析两种集中力作用下该悬臂梁的应力与应变,其中梁的尺寸为10mmX10mmX100mm的方形梁。 方形截面悬臂梁模型建立1.1 建模环境:DesignModeler15.0。 定义计算类型:选择为结构分析。 定义材料属性:弹性模量为 2.1Gpa,泊松比为0.3。 建立悬臂式连接环模型。 (1)绘制方形截面草图:在DesignModeler中定义XY平面为视图平面,并正 视改平面,点击sketching下的矩形图标,在视图中绘制10mmX10mm的矩形。 (2)拉伸:沿着Z方向将上一步得到的矩阵拉伸100mm,即可得到梁的三维模型,建模完毕,模型如下图 1.1所示。

图1.1方形截面梁模型 :定义单元类型1.2 选用6面体20节点186号结构单元。 网格划分:通过选定边界和整体结构,在边界单元划分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分别改变节点数和载荷大小,对同一结构进行分析,划分网格如下图 1.2

所示: 图1.2网格划分 1.21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 本次实验中,讲梁的左端固定,将载荷施加在右端,施以垂直向下的集中 力,集中力的大小为30kN观察变形情况,再将力改为50kN,观察变形情况,给出应力应变云图,并分析。 (1)给左端施加固定约束; (2)给悬臂梁右端施加垂直向下的集中力; 1.22定义边界条件如图1.3所示:

有限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对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一个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通过对本实验所用软件平台Ansys 的初步涉及,为将来在设计和研究中利用该类大型通用CAD/CAE 软件进行工程分析奠定初步基础。 二、实验设备 机械工程软件工具包Ansys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简支梁如图3.1.1所示,截面为矩形,高度h=200mm ,长度L=1000mm ,厚 度t=10mm 。上边承受均布载荷,集度q=1N/mm2,材料的E=206GPa ,μ=0.29。平面应力模型。 X 方向正应力的弹性力学理论解如下: 图3.1.1 ①在Ansys 软件中用有限元法探索整个梁上x σ,y σ的分布规律。 ②计算下边中点正应力x σ的最大值;对单元网格逐步加密,把x σ的计算值与理论解对比,考察有限元解的收敛性。 ③针对上述力学模型,对比三节点三角形平面单元和4节点四边形平面等参元的求解精度。 2) 一个正方形板,边长L = 1000mm ,中心有一小孔,半径R = 100mm ,左右边 受均布拉伸载荷,面力集度q = 25MPa ,如图 3.2.1所示。材料是 206E GPa =,0.3μ=,为平面应力模型。当边长L 为无限大时,x = 0截面上理论解为: ) 534()4 (6222 23-+-=h y h y q y x L h q x σ

)32(2|44 220r R r R q x x ++==σ 其中R 为圆孔半径,r 为截面上一点距圆心的距离。x = 0截面上孔边(R r =)应力q x 3=σ。所以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3.0。 图3.2.1 用四边形单元分析x = 0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和最大值,计算孔边应力集中系数,并与理论解对比。利用对称性条件,取板的四分之一进行有限元建模。 3) 如图3.3.1所示,一个外径为0.5m ,内径为0.2m ,高度为0.4m 的圆筒,圆 筒的外壁施加100MPa 的压强,圆筒的内部约束全部的自由度,材料参数是密度。 使用平面单元,依照轴对称的原理建模分析。 q

螺栓连接的有限元分析

1 概述螺栓是机载设备设计中常用的联接件之一。其具有结构简单, 拆装方便,调整容易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以及各种工程结构之中。在航空机载环境下,由于振动冲击的影响,设备往往产生较大的过载,对作为紧固件的螺栓带来强度高要求。螺栓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关系到机载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传统力学的解析方法对螺栓进行强度校核,主要是运用力的分解和平移原理,解力学平衡方程,借助理论和经验公式,理想化和公式化。没有考虑到连接部件整体性、力的传递途径、部件的局部细节( 如应力集中、应力分布) 等等。通过有限元法,整体建模,局部细化,可以弥补传统力学解析的缺陷。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SC.Patran/MSC.Nastran 提供的特殊单元来模拟螺栓连接,过程更方便,计算更精确,结果更可靠。因此,有限元在螺栓强度校核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对于螺栓的模拟,有多种模拟方法,如多点约束单元法和梁元法等。 多点约束单元法(MPC)即采用特殊单元RBE2来模拟螺栓连接。在螺栓连接处,设置其中一节点为从节点(Dependent) ,另外一个节点为主节点(Independent) 。主从节点之间位移约束关系使得从节点跟随主节点位移变化。比例因子选为1, 使从节点和主节点位移变化协调一致,从而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下,螺栓对法兰的连接紧固作用。 梁元法模拟即采用两节点梁单元Beam其能承受拉伸、剪切、扭转。通过参数设置,使梁元与螺栓几何属性一致。 本文分别用算例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2.1 几何模型 如图 1 所示组合装配体,底部约束。两圆筒连接法兰通过8 颗螺栓固定。端面受联合载荷作用。

有限元实验指导书—ansys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上机指导书 南京理工大学 2008年4月

1 引言 上机实验是“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课程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通过上机,同学们可以对理论课所学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一个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对本实验所用软件平台Ansys的初步涉及,为将来在设计和研究中利用该类大型通用CAD/CAE软件进行工程分析奠定初步基础。 2 Ansys软件及其应用简介 Ansys是一个集成化的机械工程软件工具包,它包含所谓的CAD/CAE/ CAM功能。该软件能实现对机械工程产品设计和分析的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方法,它允许协同工作的不同设计小组共享设计模型并在不同应用模块之间自由交换信息。 Ansys是一个主要基于有限元法的工程分析应用软件系统,其功能几乎涉及工程分析的所有方面。用Ansys软件对一个结构或机械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的过程由三个大步骤组成:前处理、求解、后处理。 前处理是指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几何、输入模型的物理和材料特性、边界条件和载荷的描述、模型检查的整个过程。 求解阶段对前处理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选择相应的求解器进行求解运算。 后处理涉及对计算结果进行考察和评估的各种操作,比如绘制应力、变形图,将结果与失效准则进行比较等。后处理阶段必须回答两个问题:模型是否准确?结构或零件是否满意? 模型中有许多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比如有限元网格的疏密、所使用单元的类型、材料特性、边界条件等。因此后处理需要对这些环节可能产生的错误进行检查,而这些问题往往在前处理和求解阶段难以发现。在根据计算结果对所分析的结构或零件进行评估之前,应确保模型中没有错误。 3 上机实验 3.1 习题1 3.1.1 已知条件 简支梁如图3.1.1所示,截面为矩形,高度h=200mm,长度L=1000mm,厚度t=10mm。上边承受均布载荷,集度q=1N/mm2,材料的E=206GPa,μ=0.29。平面

jgj82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连接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摩擦型连接的计算 第三节承压型连接的计算 第四节接头设计 第五节连接构造要求 第三章施工及验收 第一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储运和保管 第二节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制作 第三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 第四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安装 第五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六节油漆 附录一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 附录二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主编单位: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2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2〕2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 根据原国家建工总局(82)建工科字第14号文的要求,由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主编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82-91,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六日 主要符号 作用和作用效应 F——集中荷载; M——弯矩; N——轴心力; P——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V——剪力。 计算指标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 σ——正应力。 几何参数 A——毛截面面积; An——净截面面积; I——毛截面惯性矩; S——毛截面面积矩; α——间距; D——直径; D0——孔径; L——长度; L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计算系数及其它 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 n1——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 nf——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 μ——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 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的防锈要求。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连接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有限元)上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ANSYS软件环境及典型实例分析 一、实验目的: 熟悉ANSYS软件菜单、窗口等环境、软件分析功能及解题步骤。 二、实验设备: 微机,ANSYS软件。 三、实验内容: ANSYS软件功能、菜单、窗口及解题步骤介绍。 四、实验步骤: 1、ANSYS界面介绍: ANSYS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应用范围很广,并具有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优秀和程序架构。基于Motif标注的GUI主要由主窗口和输出窗口组成。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ANSYS界面不断改进,不同版本间的界面存在着较大差别。下面介绍ANSYS的用户界面。 (1)主窗口 * 。 ANSYS的主窗口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①Utility菜单 这些菜单主要通过ANSYS的相关功能组件起作用,比如文件控制、参数选择、图像参数控制及参数输入等。 ②Input Line(Input Window命令输入窗口)

命令输入窗口(也称为命令栏)用于显示程序的提示信息并允许用户直接输入命令,简化分析过程。 ③工具栏(Toolbar) { 工具栏主要由按钮组成,这些按钮都是ANSYS中的常用命令。用户可以根据工作类型定义自己的工具栏以提高分析效率。 ④主菜单(Main Menu) 主菜单包括了ANSYS最主要的功能,分为前处理器(Preprocessor)、求解器(Solution)、通用后处理器(General Postprocessor)、设计优化器(Design Optimizer)。展开主菜单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树状建模命令,这也是版本和以前版本的一个显著差别。虽然菜单的外观改变了,但是菜单结构没有变化,这对ANSYS 用户平滑升级非常有利。 ⑤图形窗口(Graphic Windows) 图形窗口用于显示分析过程的图形,实现图形的选取。在这里可以看到实体建模各个过程的图形并可查看随后分析的结果。 (2)输出窗口(Output Windows) 输出窗口用于显示程序的文本信息,即以简单表格形式显示过程数据等信息。通常,输出窗口被主窗口遮盖,当然,如果需要随时可以将输出窗口拖到前面。 注意: 应该在ANSYS分析的各个步骤中随时查看输出窗口中的信息,检验分析过程是否正确,以便及时调整。 通过GUI可以方便地交互式访问程序的各种功能、命令、用户手册和参考材料,一步步地完成整个分析,很好地体现出ANSYS的易用性。同时,ANSYS软件也提供了完整的在线说明和帮助文件,以协助有经验的用户进行高级应用。 在用户界面中,ANSYS软件提供了4种通用的命令输入方式:菜单、对话框、工具栏和直接输入命令。 ~ 2、ANSYS分析过程: 一个典型的ANSYS分析过程包含3个主要步骤,每个主要步骤及其子步骤如下: (1)建立有限元模型 在ANSY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主要步骤: ①建立或导入几何模型 ②定义材料属性 ③划分网格建立有限元模型 (2)施加载荷并求解 在ANSYS中施加载荷及求解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主要步骤: ①定义约束 ②\ ③施加载荷 ④设置分析选项并求解 (3)查看分析结果

有限元上机实验报告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 上机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 2015年12月 上机实验一

1 实验题目 设计一个采用减缩积分线性四边形等参元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试验来研究网格密度、位移约束条件与总刚度矩阵奇异性、沙漏扩展、求解精度的关系,并验证采用减缩积分时保证总刚度矩阵非奇异的必要条件。总结出你的研究结论,撰写实验报告。 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来研究减缩积分方案中网格密度和位移约束条件对总体刚度矩阵奇异性和求解精度的影响,以此加深对有限元减缩积分的理解,和对减缩积分中保证总体刚度矩阵非奇异性的认识。 3建模概述 先保持位移约束条件不变,研究网格密度对总体刚度矩阵奇异性和求解精度的影响,并验证采用减缩积分时保证总刚度矩阵非奇异的必要条件。如下图1所示,建立一个简支和链杆的约束条件,然后不断增加网格密度,通过ABAQUS 来计算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个独立关系式)节点(两个自由度)

4 计算结果分析讨论与结论 1)1*1单元四边形减缩积分实验 载荷布种/单元 应力云图 2)2*1单元四边形减缩积分实验 载荷单元

应力云图3)4*4单元四边形减缩积分实验 载荷布种单元 应力云图

结果分析 5 实验体会与小结 单元刚度矩阵的特征: (1)对称性 (2)奇异性 (3)主元恒正 K相同 (4)平面图形相似、弹性矩阵D、厚度t相同的单元,e K的分块子矩阵按结点号排列,每一子矩阵代表一个结点,占两行两 (5)e 列,其位置与结点位置对应。 整体刚度矩阵的特征: (1)对称性 (2)奇异性 (3)主元恒正 (4)稀疏性 (5)非零元素呈带状分布。 [K]的物理意义是任意给定结构的结点位移所得到的结构结点力总体上满足力和力矩的平衡。为消除[K]的奇异性,需要引入边界条件,至少需给出能限制刚体位移的约束条件。 对于一个给定形式的单元,如果采用精确积分,则插值函数中所有项次在|J|=常数的条件下能被精确积分,并能保证刚度矩阵的非奇异性。如果采用减缩积分,因为插值函数中只有完全多项式的项次能被精确积分,因此需要进行刚度矩阵非奇异必要条件的检查。

螺栓连接设计步骤1

步骤: 1.受力分析;2.强度计算 普通螺栓 一、当螺栓同时受预紧力和工作拉力时 1.受力分析 计算初拉力0F 和工作拉力z F F ∑= 2.计算螺栓总拉力 F C C C F F m b b ++=02 3.螺栓危险截面拉伸强度条件 []σπσ≤=2124 3.1d F ca 二、当螺栓同时受横向载荷和转矩时 1.受力分析 将力向形心简化以找出受力最大的螺栓及其所受的力; 由横向载荷z F F ∑=1max ,由转矩∑==z i i S r f T K F 1 2max (即防滑条件),求得最大的受力αcos 22max 1max 22max 21max 0max F F F F F ++= 2.螺栓危险截面拉伸强度条件 []σπ σ≤=2 10 43.1d F ca 说明: 1.上述2种情况较简单,请思考普通螺栓受力的组合形式下螺栓设计分析方法,如①轴向载荷+倾覆力矩;②横向载荷+倾覆力矩;③轴向载荷+横向载荷+倾覆力矩(教材P92例题);④以上三种情况中分别再增加旋转力矩又如何? 2.切记不要对受力分析公式死记硬背,应侧重理解。如课堂上讲过公式5-9和5-10中结合面数i 的使用。

铰制孔用螺栓 一、当螺栓受横向载荷和转矩时 1.受力分析 将力向形心简化以找出受力最大的螺栓及其所受的力; 由横向载荷z F F ∑=1max ,由转矩∑==z i i r Tr F 1 2 max 2max ,求得最大的受力αcos 22max 1max 22max 21max max F F F F F ++= 2.螺栓危险截面挤压强度条件 [] p p L d F σσ≤=min 0max 3.螺栓危险截面剪切强度条件 []τπ τ≤=2 0max 4d F 说明: 因铰制孔螺栓连接仅能承受横向载荷(包括旋转力矩、横向载荷+旋转力矩),它的设计分析方法相比普通螺栓连接要简单得多。

有限元Ansys入门实验(精品)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有限元实验 实验平台(软件):ANSYS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学会使用ANSYS 经典界面和ANSYS Workbehch 分析简单的问题 一、 ANSYS 经典界面下的有限元分析 (1)问题描述 厚度t =50.8mm ,长度l =1270mm ,截面高度线性变化的悬臂梁,截面高度从d 变化到3d (d =76.2mm),在自由端的集中力F =17.793KN ,弹性模量207GPa ,泊松比为零。利用PLANE42(四节点平面单元)计算梁中部和固定端位置的最大弯曲应力。 (2)解析解结果 悬臂梁中部(x=l ) 悬臂梁固定端处(x =1.5l ) (3)有限元模型分析1、分析类型 静力分析 2、问题描述 平面应力 3、初步分析 (1)上页梁理论应力值。上边受拉下边受压。 (2)最大位移发生在自由端。可计算。 4、ANSYS 单位 mm N MP 5、单元 PLANE182—4节点四边形(每个节点2个自由度) 6、材料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7、实常数 厚度 177931270 11298600N mm 22Fl M ?===?()222 3 250.876.2196645mm 666z t d bh W ?====max 57.457MPa z M W σ==()223 3442450mm 66z t d bh W ===22597000N mm M Fl ==?max 51.073MPa z M W σ==

(4)设置工作目录 Start > Programs > ANSYS 12.0>ANSYS Product Laucher(工作目录以及分析文件名可以自由设定) (5)分析步骤 1、菜单过滤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select Structural → OK 2、实体建模 建4个关键点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S →依次输入4个点的坐标:input:1(635,0)→Apply →2(1905,0)→Apply →3(635,-76.2) →Apply →4(1905,-228.6) →OK 由4个关键点组成面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Arbitrary →Through KPs →依次拾取4个点→OK 3、划分网格 1)定义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 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Solid Quad 4node 182 →OK (back to Element T ypes window) →Options… →selelt K3: Plane Strs w/thk→Close (the Element T ype window)

(有限元)上机实验指导书

(有限元)上机实验指 导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实验一 ANSYS软件环境及典型实例分析 一、实验目的: 熟悉ANSYS软件菜单、窗口等环境、软件分析功能及解题步骤。 二、实验设备: 微机,ANSYS软件。 三、实验内容: ANSYS软件功能、菜单、窗口及解题步骤介绍。 四、实验步骤: 1、ANSYS界面介绍: ANSYS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应用范围很广,并具有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优秀和程序架构。基于Motif标注的GUI主要由主窗口和输出窗口组成。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ANSYS界面不断改进,不同版本间的界面存在着较大差别。下面介绍ANSYS的用户界面。 (1)主窗口 ANSYS的主窗口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①Utility菜单 这些菜单主要通过ANSYS的相关功能组件起作用,比如文件控制、参数选择、图像参数控制及参数输入等。 ②Input Line(Input Window命令输入窗口) 命令输入窗口(也称为命令栏)用于显示程序的提示信息并允许用户直接输入命令,简化分析过程。

③工具栏(Toolbar) 工具栏主要由按钮组成,这些按钮都是ANSYS中的常用命令。用户可以根据工作类型定义自己的工具栏以提高分析效率。 ④主菜单(Main Menu) 主菜单包括了ANSYS最主要的功能,分为前处理器(Preprocessor)、求解器(Solution)、通用后处理器(General Postprocessor)、设计优化器(Design Optimizer)。展开主菜单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树状建模命令,这也是版本和以前版本的一个显著差别。虽然菜单的外观改变了,但是菜单结构没有变化,这对ANSYS用户平滑升级非常有利。 ⑤图形窗口(Graphic Windows) 图形窗口用于显示分析过程的图形,实现图形的选取。在这里可以看到实体建模各个过程的图形并可查看随后分析的结果。 (2)输出窗口(Output Windows) 输出窗口用于显示程序的文本信息,即以简单表格形式显示过程数据等信息。通常,输出窗口被主窗口遮盖,当然,如果需要随时可以将输出窗口拖到前面。 注意: 应该在ANSYS分析的各个步骤中随时查看输出窗口中的信息,检验分析过程是否正确,以便及时调整。 通过GUI可以方便地交互式访问程序的各种功能、命令、用户手册和参考材料,一步步地完成整个分析,很好地体现出ANSYS的易用性。同时,ANSYS 软件也提供了完整的在线说明和帮助文件,以协助有经验的用户进行高级应用。 在用户界面中,ANSYS软件提供了4种通用的命令输入方式:菜单、对话框、工具栏和直接输入命令。 2、ANSYS分析过程: 一个典型的ANSYS分析过程包含3个主要步骤,每个主要步骤及其子步骤如下: (1)建立有限元模型 在ANSY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主要步骤: ①建立或导入几何模型 ②定义材料属性 ③划分网格建立有限元模型 (2)施加载荷并求解 在ANSYS中施加载荷及求解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主要步骤: ①定义约束 ②施加载荷 ③设置分析选项并求解 (3)查看分析结果 在ANSYS中查看分析结果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2个主要步骤: ①查看分析结果 ②检验分析结果(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

第39卷第1期建筑结构2009年1月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 蔡益燕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应用 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摩擦型和承压型。《钢结构 (G设计规范》B50017—2003)(简称钢规)指出目前制 造厂生产供应的高强度螺栓并无用于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之分”因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剪切变形比摩擦型的大,所以只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因为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取决于钉杆剪断或同一受力方向的钢板被压坏,其承载力较之摩擦型要高出很多。最近有人提出,摩擦面滑移量不大,因螺栓孔隙仅为115?2mm,而且不可能都偏向一侧,可以用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代替摩擦型连接的,对结构构件定位影响不大,可以节省很多螺栓,这算一项技术创新。下面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在抗震设计中,一律采用摩擦型;第二阶,摩擦型连接成为承压型连接,要求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塑性承载力,其最终目标是保证房屋大震不倒。如果在设计内力下就按承压型连接设计,虽然螺栓用量省了,但是设计荷载下承载力已用尽。如果来地震,螺栓连接注定要破坏,房屋将不再成为整体,势必倒塌。虽然大部分地区的设防烈度很低,但地震的发生目前仍无法准确预报,低烈度区发生较高烈度地震的概率虽然不多,但不能排除。而且钢结构的尺寸是以mm计的,现代技术设备要求精度极高,超高层建筑的安装精度要求也很高,结构按弹性设计允许摩擦面滑移,简直不可思议,只有摩擦型连接才能准确地控制结构尺寸。总体说来,笔者对上述建议很难认同。2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的新进展 钢规的715节连接节点板的计算”中,提出了支撑和次梁端部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板件受拉引起的剪切破坏形式(图1),类似破坏形式也常见于节点板连接,是对传统连接计算只考虑螺栓杆抗剪和钉孔处板件承压破坏的重要补充。 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是两次地震烈度很高的强震,引起大量钢框架梁柱连接的破坏,受到国际钢结构界的广泛关注。

螺栓连接的有限元分析

1概述螺栓是机载设备设计中常用的联接件之一。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调整容易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以及各种工程结构之中。在航空机载环境下,由于振动冲击的影响,设备往往产生较大的过载,对作为紧固件的螺栓带来强度高要求。螺栓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关系到机载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传统力学的分析方法对螺栓进行强度校核,主要是运用力的分解和平移原理,解 力学平衡方程,借助理论和经验公式,理想化和公式化。没有考虑到连接部件整体性、力的传递途径、部件的局部细节(如应力集中、应力分布)等等。通过有限元法,整体建模,局部细化,可以弥补传统力学分析的缺陷。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SC.Patran/MSC.Nastran提供的特殊单元来模拟螺栓连接,过程更方便,计算更精确,结果更可靠。因此,有限元在螺栓强度校核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2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对于螺栓的模拟,有多种模拟方法,如多点约束单元法和梁元法等。 多点约束单元法(MPC)即采用特殊单元RBE2来模拟螺栓连接。在螺栓连接处,设置其中一节点为从节点(Dependent),另外一个节点为主节点(Independent)。主从节点之间位移约束关系使得从节点跟随主节点位移变化。比例因子选为1,使从节点和主节点位移变化协调一致,从而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下,螺栓对法兰的连接紧固作用。 梁元法模拟即采用两节点梁单元Beam其能承受拉伸、剪切、扭转。通过参数设置,使梁元和螺栓几何属性一致。 本文分别用算例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2.1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组合装配体,底部约束。两圆筒连接法兰通过8颗螺栓固定。端面受联合载荷作用。

图1三维几何模型 2.2单元及网格 抽取圆筒壁中性面建模,采用四节点壳元(shell),设置壳元厚度等于实际壁厚。 法兰处的过渡圆弧处网格节点设置密一些,其它可以相对稀疏。 在法兰上下两节点之间建立多点约束单元(RBE2,算例1,图3)或梁元(Beam,算例2,图4)来模拟该位置处的螺栓连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