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原文出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原刊地名】长沙

【原刊期号】20062

【原刊页号】5~11

【分类号】D4

【分类名】中国政治

【复印期号】200607

【英文标题】The Protection for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周作翰/张英洪

【作者简介】周作翰,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张英洪,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周作翰(1929—),男,浙江东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英洪(1968—),男,湖南淑浦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民的和谐生活,就没有全社会的生活和谐。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农民被人为地降为二等公民的不平等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行动也日趋高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农民的各项权益,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题】制度与政策研究

【英文摘要】Resolving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ity and farmer”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re will be no harmony in the whole social life of there is no farmers' harmonious life. In the dualistic society, the farmers who are demeaned as second-class citizens are in an unequal posi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farmers' 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of protecting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strengthened and up-surged. Building the social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tecting the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have put forward a new claim to the governing capacit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关键词】农民问题/和谐社会/权益保护

the farmer problems/harmonious society/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责任编辑】彭大成

【参考文献】

[1] 于磊焰,段羡菊.谭剑于“嘉禾事件”的反思[J].新华文摘,2004,(17):45—47.

[2]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A].吴国光.九七效益:香港与太平洋[C].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

[3]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2):38.

[4] 张英洪.给农民以宪法关怀[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3.

[5]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6] 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34.

[7] 周作翰,张英洪.农民自由发展与乡镇体制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65.

[8] 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1,(10):22—29.

[9]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0] 叶必丰.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N].光明日报,2004—10—19,(B4).

[11] 邓伟志.论“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01—03,(1).

[12] 董云虎.全面准确地领会把握和贯彻实施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宪法原则[N].人民日报,2004—05—11,(7).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6)02—0005—07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和谐生活,就没有全社会的生活和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护农民的各项正当合法的权益。

一、农民维权活动进入当代视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的权利意识明显增强。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系列旧观念、旧体制、旧做法尚未得到全面的清理和改变,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权益常常遭到这样或那样的侵害。如何切实保护农民正当合法的权益,已成为当今引人注目的重大社会问题。

1.孙志刚事件:收容制度的终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富余劳力涌入城市寻求新的职业和工作机会,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但囿于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进城务工的农民长期以来没有市民的身份,也享受不到与市民平等的权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其他外来人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

城市收容遣送部门在运作过程中一些人将收容遣送制度异化为权力寻租的工具,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城市收容遣送部门敲诈勒索的对象。据民政部统计,全国700多个收容遣送站每年要收容遣送100多万人,1999年北京市共收容遣送14.9万人次,2000年广东省共收容遣送58万人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但收容权力的人为异化和肆意扩张,导致农民正当的人身自由权遭到了严重的侵害。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被非法收容遣送,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激化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这种主要针对进城农民工的收容遣送制度,直到孙志刚事件的爆发才最后走向终结。

据《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25日报道,出身于农民之家、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的孙志刚在广州一家公司打工,3月17日晚10点,他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网,因没有“暂住证”而被警察带至黄村街派出所,3月18日被派出所送至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后又被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身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事主死前72小时曾遭殴打。孙志刚在广州被收容遣送惨遭殴打致死的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国对收容遣送制度的质疑和反思。1982年5月国务院颁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规定收容遣送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致力于社会救助和维护“城市形象”。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将收容遣送对象扩大到“三证”(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不全的人员;1992年公安部发布《关于对外国人和华侨、港澳台同胞不得实行收容审查和劳动教养的通知》,这就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城市外来人员成为收容遣送的主要对象。

由此可见,收容遣送制度是一种在实行过程中被异化了的明显违背《宪法》精神的城市“特权制度”,它只针对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只针对大陆人而不是港澳台同胞,只针对农民而不是市民,只针对城市外来人而不是城市本地人。

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3年6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废止了实行21年之久的收容遣送制度,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6月20日温总理签署第381号国务院令,予以公布施行。中央政府以超乎人们想像的快捷速度,回应了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有关收容遣送的讨论。这标志着本届中央政府对民意的异乎寻常的关注和尊重。

2.嘉禾事件:权益保护新标志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城乡隔离的樊篱被冲破,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方以加快发展为由,强制性征地拆迁,引发了比较普遍的征地拆迁问题,造成了被征地拆迁的农民无地可耕、无家可归的现象,极大地侵害了农民的正当权益。广大失地无屋的农民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震惊高层的2004年湖南省嘉禾暴力拆迁[1],成为建国以来征地拆迁中最富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

2002年5月,嘉禾县成立珠泉商贸城项目办公室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003年1月10日,嘉禾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珠泉商贸城的决议。8月7日,嘉禾县印发《关于党员干部职工做好珠泉商贸城被拆迁对象亲属拆迁“四包”工作的通知》。此后,又印发了《关于对急、难、险、重事项中工作不力者实施组织处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决定用“四包”、“两停”推进拆迁工作。“四包”的内容为:公职人员必须做好拆迁亲属的工作,包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拆迁补偿评估;包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好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包在规定期限内腾房并交付各种证件;包协助做好妥善安置工作,不得无理取闹,寻衅滋事,不得参与集体上访和联名告状。对未按规定完成任务者实施“两停”(暂停原工作单位或调离工作单位,停发工资)。

针对珠泉商贸城拆迁中损害被拆迁户利益问题和县委、县政府的做法,被拆迁户陆水德等人不断上访。其间,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曾就此作出批示和指示,但嘉禾县委、县政府未予改正。2003年10月28日,建设部批请湖南省建设厅调查处理嘉禾群众上访问题。12月14日,嘉禾县委、县政府召开大会,挂出了“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就影响他一辈子”,“谁不顾嘉禾面子,就摘他帽子”,“谁工作迈不开步子,就换他位子”等标语。

2004年4月26日,嘉禾县组织人员对珠泉商贸城部分被拆迁户实施强拆,并拘捕了陆水德、李公明、李爱珍等三人。5月,嘉禾强制拆迁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以县委书记周余武为代表的嘉禾县领导层不仅没有顺从民意,相反却在滥用权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惊动中央高层,致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出面,才制止了这一飞速驶行的权力车轮对群众利益的践踏和侵害。6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研究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有关问题,同意湖南省对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建设中违法违规有关责任人所作出的严肃处理。会议认为这是一起“集体滥用行政权力、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并造成极坏影响的事件”。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一个县的问题调查汇报,并公布全国,明确要求举一反三,警示干部,这在执政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嘉禾事件的实质是公权力的滥用而导致公民个人权利的损害。当嘉禾县在拆迁中遇到阻力时,县领导曾专门到湖南数县进行考察,“取经”归来后的嘉禾县在对待拆迁户时“出招”更狠。嘉禾县领导在新闻媒体曝光后,不但没有深刻反省,反而形成了“三不怕”认识(即不怕新闻曝光、不怕少数人闹事、不怕有人上访)。嘉禾县领导之所以在侵害群众利益、遭到群众反抗时却一意孤行、滥施权力,关键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思维逻辑,即认为“只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可以对极少数实行“暴力打击”。这种强调目的正当性而不顾程序正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极易滑向托克维尔警惕的“多数人的暴政”的陷阱。

嘉禾事件中的权力主角、县委书记周余武在事后的反思材料中袒露了心迹:“我一直认为,只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竭尽全力办好,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在这里,周余武明显地把群众维权活动与他所说的工作困难划上等号了。所以,周余武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但并未认识到自己错在没有“尊重和保障人权”上。与人权意识淡薄的周余武不同,嘉禾的老百姓在遭到政府权力侵害时,能够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拆迁户李爱珍在家门口贴了一幅大对联:“当守法公民,做维权人家”。拆迁户李会明说:“他们(指政府干部)这是比拿着枪逼着还厉害……我说了,我要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法律的尊严和自己的权利。”

在嘉禾拆迁对象中,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城镇居民。但不管如何,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受制约的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居民也好,农民也罢,总之,经过几十年的宣传教育和普法学习,民众的法律意识已经显著增强。面对基层政府对权利的侵害,农民的维权活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3.依法维权:农民权利大觉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不顾中央三令五申,任意加重农民负担,侵害农民的正当权益,诱发了一系列重大涉农群体性事件。湖南宁乡、衡阳、安仁、湘阴、涟源、安化、溆浦等地接连爆发了农民要求减负的群体性事件。农村许多地区出现的农民以政策为依据的抗争活动,被有的学者称之为“依法抗争”[2](P141—170)。依法抗争是农民积极运用国家法律和中央政策维护其正当的权利不受地方政府和官员侵害的活动。依法抗争的特点是,农民在抵制各种各样的“土政策”和农村干部的独断专制和腐败行为时,援引有关的政策或法律条文,并经常有组织地向上级直至中央政府上访告状,以促进政府官员遵守有关的中央政策或法律。依法抗争的典型例子包括:拒绝缴纳违背中央政策和法规的

地方政府收费,抵制或冲击不符合《村委会组织法》的村委会选举,迫使乡镇政府执行受农民欢迎的法律和政策,废止“土政策”和罢免违纪犯法的村干部。依法抗争所依的法是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抗争的目标则是地方政府制定的不符合中央法律、政策或中央精神的种种“土政策”和其他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有的学者则进一步指出,在1992年以前,农民的多数维权活动可以大体归纳为西方学者所谓的“弱者的武器”的“日常抵抗”形式,自1992~1998年,农民的维权活动可归结为“依法抗争”,自1998年以后,农民的维权活动实际上已进入了有组织抗争或以法抗争阶段。[3]

农民以法抗争的主要方式有上访、宣传、阻收、诉讼和逼退、静坐和示威等。以法抗争的宗旨是维护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赋予农民的种种合法权益,其基本目标具有十分明确的政治性,已经从资源性权益抗争向政治性权利抗争方向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抗争的内容具有公共性。目前抗争的主要问题有“减轻农民负担,反对贪官污吏”、“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由于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农村普遍存在并较为严重,同时均有中央文件和国家的法律及政策规定,因此,很容易确定抗争精英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其二,由于上述问题一般都是公共权力机关施政行为造成的,因此,以法抗争的主要对象是乡镇一级基层党政机关以及村级组织。这种用国家法律抵制基层政权的违法行为来达到农民维权目标的活动,是一种政治行为。因此,政治性是目前农民以法抗争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正当合法权益的不保,使他们沦落为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研究弱势群体的张敏杰认为,弱势群体的成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可能是客观的或自然的,有明显的生理性特征;也可能是主观的或人为的,可以从文化和社会性角度进行界定。从弱势群体形成的深层原因看,无论是老弱病残还是社会的贫困群众,他们之所以陷入弱势困境,是由于他们失去或被剥夺了发展的能力或机会。因此,“能力的弱势”或“机会的贫困”是他们处于弱势地位的重要原因。

在农民权利受损后,无论是日常抵抗,还是依法抗争或以法抗争,都是对农民在合法权益受到基层政权侵害时的事实描述和行为概括。我们提出和强调“给农民以宪法关怀”[1](P208—229),其核心是限制和约束公共权力,尊重和保障农民正当合法的权益。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始终在“兴亡百姓苦”的历史怪圈中循环,要么逆来顺受,要么揭竿而起。这种对立的二元思维使中国历史成为不断重复上演农民起义的“武侠剧”,它只是以暴易暴地更改国号和皇帝,缺乏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实质性推动。宪法关怀的意义在于既超越了历史上农民暴力颠覆政权的反体制诉求惯性,又超越了执政者暴力镇压农民反抗的传统统治观念,它使农民坚守着维权活动的生存底线,也使执政者认识到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全新的执政理念。

二、农民为什么成了弱势群体?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70%,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沦为弱势群体,有其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其中关键因素是二元社会结构对农民的制度性歧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

1.弱势群体:概念的提出和界定

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弱势群体成为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只有不长的时间,在中国更是近年来才成为在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指示中从不同角度地使用了“弱势群体”的提法[5](P3—4)。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治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了保护“弱势群体”这一概念,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弱势群体的概念,充分表明弱势群体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在欧美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文献中,则使用弱势群体和劣势群体概念。从界定角度和衡量弱势或劣势群体的指标看,弱势群体主要指那些丧失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劣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在劳动市场和生活机会分配中竞争力较弱,或是综合性能力较低而受到不平等对待的群体。“一般来说,欧美社会政策文献中已经形成的学术传统是,弱势群体的概念可以包含劣势群体的涵义,但是,劣势群体的概念通常不包含弱势群体的涵义。”[5](P13)

中国学者对弱势群体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张敏杰认为,弱势群体应该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传统意义上,弱势群体主要指老弱病残者或无劳动能力的依赖人群。[5](P21) 但是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

入,弱势群体还包括那些在劳动市场和生活机会分配中竞争力较弱、综合性能力较低而受到不平等对待的群体。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一书认为,出现饥荒、贫困的最重要的原因未必是粮食的大幅度减少,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社会上不同群体的许多人,由于能力或机会的缺乏,以至于他们在获得实际机会中不包括获得足够粮食的途径,于是饥饿便产生了,他们也就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因此,一个人创造收入的能力、机会的失去或被剥夺是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

弱势群体的形成并不是由于他们自身不努力,而是因为社会没有提供一个公平的舞台。比如,与城里人相比,农村户口的人在出生、入学、就业、医疗、养老等各方面都处于不平等的起点。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起点的不平等(贫富差距),而实质上是“游戏规则”的不平等(准入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弱势群众有意无意地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相对于其他正常群体而言,弱势群体在社会中的应有权利和占有份额未能得到公平的体现,其公正待遇也未能得到制度的有效保障。

2.制度歧视:农民是二等公民

农民成为弱势群体,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因为社会没有提供公平的舞台。全国解放后,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逐步建立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民处于极其不利的二等公民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大国,城乡之间的差别历来就存在。不过,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不只是体现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更关键的在于过去通过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而形成的人为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是当代中国不同于任何发展中国家的显著标志,是有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的要害和根源。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新中国建立后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而在城乡之间人为构建的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6](P70)。1958年1月9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从此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二元户籍制度。此后,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支点,一系列对农民不公平的政策制度不断建立起来,使农民处在完全不平等的制度环境中。20世纪80年代后期,刘纯彬等就研究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在国民待遇方面有14个不一样。陆学艺称之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这种“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实质上是一种治国上的“双重标准”,对农村和农民是一种歧视性的标准,对城市和市民是一种特权式的标准。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农民丧失了宪法赋予的平等的公民权利。[7](P71)

在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中,农民的不利地位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城乡差距日益拉大上就可见一斑。1980年,中国内地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基尼系数为0.3左右,到1988年已上升到0.382,1994年为0.434,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1998年又上升到0.45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指出,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民人均收主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占40%,每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600元,城乡差距为5∶1;如加上城市居民中各种的隐性福利、住宅、教育、卫生等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中国城乡差距可能达6∶1。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1,超过2∶1的极为罕见。近50多年来,我国城乡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人为地拉大了。[6]

3.政府失灵:农民流汗又流泪

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性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自主权,可中国农民却在歧视性制度之绳捆绑住手脚的情势下,去与市场中的强势主体进行不平等的竞争,其不利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从人民公社的体制下解放出来,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农民并未完全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市场主体,农民的生产自主权经常遭到基层政府的干预,乡镇政府可以打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旗号,强制农民种植指令性作物。在种田无利乃至亏本时,农民也没有休耕的权利,乡镇政府对那些休耕的农民强制收取“撂荒费”。在温铁军看来,中国农村最基本的土地、劳动和资金三要素现在还没有条件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8],农民面临市场失灵的困惑。

在市场失灵的同时,政府失灵则使农民面临流汗又流泪的更大困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比较普遍地呈现出“越位”、“错位”和“缺位”倾向。一方面,政府“越位”,热衷于“积极行政”,侵害了农民的消极权利。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行政可分为“积极行政”和“消极行政”。基层政府的“积极行政”就可能侵害农民的“消极权利”。比如发展集体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大兴政绩工程等这种“以权谋公”

式的“积极行政”在当前比较盛行,它严重干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侵害了农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应当享有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权以及生命权等基本权利和自由,政府不去干预,农民自然享有。农民享有的这种“消极权利”,只有在遭到政府干预时才会遭受损害。

另一方面,政府又不能“缺位”,不能无所作为地“消极行政”。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政府要在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上“积极行政”“有所为”。当前,高额收费的义务教育和产业化的医疗卫生事业,使农民一怕上学二怕生病。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旧政策旧体制,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就业上遭受不平等的待遇,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政府“积极行政”的范围,主要包括为农民提供公共设施、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农民在公共生活和公共活动方面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三、农民权益保护与和谐社会构建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执政党的这一主张纳入国家的根本大法,成为宪法的正式条款。尊重、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各项权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1.权利扫描:现在就做个公民

人的权利即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它最初是英国在反对中世纪神权和封建特权的斗争中提出的革命口号。格劳秀斯、洛克、卢梭、伏尔泰等思想先哲对近代人权概念和人权理论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开始从国内走向国际。

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主权”原则建立了新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中国又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未回避对人权的尊重。早在1955年,周恩来总理就指出:“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原则,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一贯尊重的原则。”中国作为当今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已经签署了《国际人权公约》,这对于从权利入手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945年《联合国宪章》将“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之信念”作为主要宗旨之一,并载入了7条保护人权的条款。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比较系统、全面地提出了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具体内容,是第一个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文件。12月10日也由此成为“国际人权日”,全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都会在这一天欢庆“国际人权日”。1966年12月16日第2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国际人权理论将权利分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两大类,前一类权利可称为“消极权利”,后一类权利可称为“积极权利”。根据国际人权宪章,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主要包括民族自决权,生命权,免于酷刑权,免于奴役权,人身自由与安全权,人格尊严权,免于因债务而被监禁权,迁徙和居住自由权,平等权,隐私权,思想、良心、宗教和信仰自由权,言论自由权,集会自由权,结社自由权,家庭与缔婚自由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公共事务权,担任公职权等。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主要有:工作权(劳动权)、组织和参加工会权、休息权、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获得相当生活水准权、免于饥饿权、身心健康权、受教育权、参加和享受科学技术文化生活权,以及家庭、婚姻、妇女、儿童享受特殊保障权等。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于1975年1月3日开始生效,我国政府于1997年10月27日签署了该公约。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批准了该公约,7月该公约开始在我国生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于1976年3月23日生效,我国政府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该公约,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尚未正式批准该公约,不过根据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该公约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得到批准。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将承担起更大的国际责任。随着执政党和国家依法治国、以人为本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崭新理论的确立,中国农民的正当权益将越来越得到执政党和政府的重视和保障,同时广大农民也应该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个维

权守法的现代公民。

2.依法行政:政府面临大转型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历史性地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这为农民权利的保障提供了宪法依据。但现实生活中农民的各项权利要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保障,关键在于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法治政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基本目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不够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得不到及时救济;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9](P3—4)。建设法治政府,是中国政府职能实现大转型的新起点。

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

法治政府的具体目标是建设守法政府、廉价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1] 守法政府是法治政府的首要目标。在法治社会,善意不等于合法。执政为民,体现了目标的正当性,但其实现还必须谋求手段和程序的合法性。政府守法,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必须养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的观念和习惯,改变过去那种“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服从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的观念和习惯。政府守法,要求政府坚持无法律即无行政和法无明文禁止即公民自由的法治原则。政府机关只能基于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并在其范围内实施行政管理,对宪法和法律没有赋予的权力不得自行创制、行使或规制公众的行为。法无明文禁止即公民自由,是一个基本的人权原则。它意味着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公民就可以自由地作为或不作为,不受政府机关的任意干涉。法治政府还要求政府是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的廉价政府、诚实守信的政府、阳光下的透明政府和权责统一可问责的责任政府。

3.和谐社会:执政能力新考量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首次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多方面的,但毋庸置疑,保障农民(包括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构建社会安全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和谐社会至少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二是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距离和社会矛盾拉大,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张力也大。三是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规范的内容很广泛,风俗、道德、法律、纪律、

宗教都属于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四是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就是在调节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时,运筹得当,兼顾各方,兼容并包,各得其所。[11]

我们要补充和强调的是,和谐社会是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的社会。2004年人权入宪,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一贯方针在宪法上的明确化,是中国对社会主义和人权问题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理念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一个重要表现。[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P273) 列宁也说:“一切…民主制?就在于宣布和实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能实现得很少和附带条件很多的…权利?。不宣布这些权利,不为立即实现这些权利而斗争,不用这种斗争精神教育群众,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14](P69)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农民处于弱势的地位,构建保障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社会安全网,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现实要求。构建社会安全网,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重视,体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也体现了人权与福利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民主化的过程,就是人权得到尊重、保障和实现的过程。保护中国农民正当合法的权益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构建社会安全网来说,确立和保护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就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就是现代国家为解除或者预防贫困以及某些经济和社会灾害对社会成员造成的威胁,维护人格尊严,通过立法和一系列公共措施,为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安全提供保护。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等福利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内容,这种权利来自人类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自身生存和人格尊严的正当性[5](P250—251)。

在当前,保护农民的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收稿日期:2005—1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项目“农民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JJD880012)

让世界充满爱心得体会

让世界充满爱心得体会 让世界充满爱心得体会1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本教育青少年不做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同心共建和谐社会,更说明了爱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爱是关心、是理解、是包容、是尊重、是责任。 那么和谐社会是什么呢?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知道了和谐社会是由6个因素组成的:1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6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我们需要发展经济来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需要发展民主来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需要发展先进文化来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我还知道原来民主法治离我们很近。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邓小平同志曾说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是法治的意思。在这本书里让我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就是诚信友爱,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记得有一次,我想和小伙伴去公园玩,但没钱,因为不敢和爸爸妈妈说,所以我骗他们说我要买书,才要到了20元,这是我第一次撒谎也是我最后一次撒谎,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应该啊! 建立和谐社会爱心是少不了的,爱是人生活的动力,可以使

人的心灵得到进化。爱自己,你会认真学习,朝气蓬勃;爱他人,你会乐于奉献,不怕吃苦;爱祖国,你会理想远大,服务社会;爱生活,你会勇于挑战,热爱人生。如果人人都能奉献一份爱,世界就是一个美好的人间! 让世界充满爱心得体会2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歌声落幕的时候,我慢慢的合上了《让世界充满爱》读本,这是一本教育青少年不做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同心共建和谐社会的好书。 读着《让世界充满爱》我思绪万千;合上《让世界充满爱》我心潮起伏。书中用大量事例和数据向我们讲述了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爱是关心、是理解、是包容、是尊重、是责任,因为有爱才使我们的世界充满朝气和活力。读本通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来阐述了社会和谐安定的基本要素和特征。我们需要发展经济来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需要发展民主来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需要发展先进文化来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 在看完了读本后,又有太多太多的事迹让我感动不已。冯艾、林海燕、还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小护士的`形象深深的烙入了我的心底,让我知道了原来我们生长的大家庭中处处有温情,处处洋溢着爱。冯艾,一个复旦大学的女大学生,远离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4年内两度赴西部基层艰苦地区从事

建设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建设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并要求我党不断提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党的十七大在党章中又增写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作这样的修改,既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又阐明了现 阶段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着力点。从而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1 坚持以人为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的制度安排能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 群众的利益,各阶层对社会管理和生活现状感到满意,从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显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1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基本宗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见物不见人”或者“重物轻人”都是不对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广 大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和受惠者。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 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高度重视和自 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稳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 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各种经济利益矛盾更加突出。如 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 持社会稳定,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 出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爱护、理解和关心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 事情、做工作,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准确找出化解矛盾的办法。 3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激 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以人为本,让各阶层人们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得到实实 在在的好处,就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为构建和 谐社会找到最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国各民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毛概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有: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提。但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时,也会妨碍经济增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只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了,才能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稳定才能得到保证。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全社会都得到了好处,但先富起来的毕竟是少数人,加之分配制度上的缺陷,我国的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我国经济上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并未同步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和谐方面,一是我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过大,这给我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按国际贫困标准,农村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而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二是我国的收入差距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律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继续加速扩大。这既有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趋势限制了初级劳动工资提升的特殊原因,也有现代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和社会组织中间管理阶层出现新分化的新情况,还有转型期腐败和非法致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而呈现出劳动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问题一时难以根本缓解。四是我国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严格的人口控制,出现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的现象。 二、从社会结构层面构建和谐社会在我国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的过程中,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从社会管理体系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有着各自特殊的具体利益要求。为此,一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2.逐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许多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 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 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 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

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

2020医院和谐建设心得体会

2020医院和谐建设心得体会 党风是生命的源泉《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外在表现,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全面加强党的基本建设和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党风好,对待人民群众态度好,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正确,人民群众就会拥护。 廉洁文化从内容上主要表现为道德和制度两个层面。廉洁文化的目标是培育社会的主 流价值观和建设清正廉明的社会秩序。廉洁文化的方式主要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 教于乐的形式,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更深入地渗透到广大党员 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思想中,从而进一步陶冶情操,丰富精神内涵,提升精神品位,促其消 除腐败意识。吴官正同志讲,廉政文化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宽 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洁 文化。 健全干部谈心制度,要经常分析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分工负责的原 则进行,落实责任人谈话制度,建立廉政预警机制,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及时予以指出, 帮助改正,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医院对20xx年新招聘员工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教育,通过这次培训,我在思 想上有了很大转变,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确实受益良多。 党的十六大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共产党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 历史责任,就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央纪委要求,各级纪检 监察机关要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 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这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人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人的健康和生命 的安全是以人为本最基本、最核心的出发点。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健 康为前提。作为医疗卫生保障机构,医院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着重要的医疗卫生保障。由此可见,医疗活动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医疗行业是体现全国共创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几年医疗纠纷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时有暴力事件发生,医患关系的进 一步恶化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这已成为社会大众、政府部门、新闻媒体、 和医务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 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多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事件, 就在XX年6月份,笔者所在城市的某医院的一名女医生被几年前自己所医治的一名患者

新丰村关于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XX村关于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个专项检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根据XX党政办〔2011〕15号《关于认真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个专项检查的通知》的精神,为有效梳理、化解社会矛盾,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村结合自身实际,根据《XX街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意见》和《XX党政办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二、在加大新农村长效管理环境整治自查力度的前提下,我们对涉及社会稳定风险的事项进行了评估,主要发现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如下: 1、老虎灶的出现,一方面方便了村民群众的生活,解决了外来人员与村民用热水的问题,另一方面节约、节省了村民群众用水的成本、时间。但老虎灶烧水的木柴等杂物大部分都是由其本人购买得来,并且占用了公共用地,甚至堆放在路边和绿化草坪中,对全村的道路出行、环境、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考虑到若清除老虎灶的木柴等杂物,一方面可能引起其本人的阻止反抗,带来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外来租住户和村民就

会用自制的开水炉烧水,这样产生的烟、炭灰随便可见,严重破坏环境卫生,因此清理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建议保留老虎灶,并加强对老虎灶的管理,对老虎灶提出整改意见:搬离堆放在道路两边和绿化场地上的木柴和杂物,一时无法搬离的,在不影响村容村貌的前提下,要集中放置一处;加强自身教育,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代替。 2、由于邻村拆迁后大量的外来人员租住到我村,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但由于我村经济实力有限,无法做到污水进管网,因此这些生活污水在未处理的情况下都流入至河道内,同时外来人员又经常向河道内抛弃垃圾。受今年入春以来,降水量特别少、河道内无船只来往,造成河水流动性差、至上次清淤至今已有6、7年,河道内淤泥明显增多等方面的影响,村民群众经常前来反映河道污染严重、河水发臭、蚊蝇增多,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环境,村民对此事反响比较强烈,有此可能带来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隐患。对此事,鉴于我村目前现有条件,一方面只能加强河道保洁管理,对河道上漂浮物进行打捞清理;另一方面向村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要求全体村民群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尽量减少污水排放。希望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对河道进行清淤,改变水质。 3、新农村建设后,我村在每个自然村建造了专用停车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租住人口的增多,车辆不断增加,原有的停车场无法满足现有车辆的停放,经常出现车辆占用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最高纲领,而现阶段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标准。 2、“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又是和谐社会的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反过来说,只有坚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给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最可靠的保证。 3、“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反放的成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以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 (二)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超越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随心所欲地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作为处在生产力和社会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如何发展时强调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

《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董仚生副省长《依法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题讲座,收获颇丰。董省长先从五个阶段阐述了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接着深刻剖析了我省维稳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最后就依法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从六个方面做出了深刻思考。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一员,对如何加强基层维稳工作,谈谈我的看法: 一、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防线。当前农村“两委”换届已经接近尾声,一些还没有完成选举的村,大多是矛盾纠纷较多的村,这就要求我们突出抓好这些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努力实现“三个提高”,即发现、控制、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提高,干部群众选择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解决途径的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提高。切实做到“四个坚决防止”,即坚决防止发生暴力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影响重大的恶性刑事案件和大面积炒作的网络事件。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要把实现公平正义做为工作目标,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处的结果要经得起历史、法律和人民的考验。同时,要处理好法律和道德、法律与情理之间的关系。群众的合理诉求在依法解决的前提下,法律、法规

及现行政策都没有规定的,要遵循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稳妥处理。 二、管控好特殊人群,夯实基层维稳基础。一是要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着力落实社会管理责任。对辖区内的安置帮教对象,要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防止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要建立帮教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要加强与公安、监狱等部门联系,建立起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努力做到不漏不丢,最大限度减少脱管和失控。二是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尤其加大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严管对象的监管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社会危害性大、管理难度大的服刑人员和新入矫人员到沧州进行集中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其思想和行为;要严格规范审前调查案件程序,确保每名调查对象都有完整的调查笔录,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档案管理,社区矫正的相关法律文书要做到真实、规范、完整,对不完整的档案要做到查漏补缺,但是严禁随意编造。

社会主义建设论文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建设论文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做好群众工作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组织和干部的岗位第一职责。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做群众工作的队伍重视加强学习,在提高理论认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把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群众工作;思想工作;服务群众需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他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精辟论述,不仅进一步凸显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更为明确地强调了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党的重要任务,其关节点在于“建设”和“促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增强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包括十七大报告要求的“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

文化之间的协调,但其本质是“人和”,包括人际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员工之间、邻里之间都要和谐。在所有的这些关系中,拥有资源和权力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发挥着主导性,他们对促进社会和谐负有更大的责任,必须起到引领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组织和干部的岗位第一职责。 做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势,也是党实现目标任务的重要法宝。然而纵观现实,做群众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的不少组织和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意识越来越淡薄,看重的是行政权、指挥权的使用,习惯的是压制式的管理,不少同志不仅缺乏沟通意识,而且缺乏沟通技巧,在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的过程中,不少干部失去的是做人的工作的能力,更有甚者,一些年轻干部连谈心都不会了,其群众关系可想而知。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相当一部分矛盾,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正是由于群众观念不强、群众意识淡薄,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保护好群众的利益,而且还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不满;正是由于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懂得倾听,不会好好说话,一些本可以解决的一般性矛盾,最后引发成难以收拾的大冲突……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应该说我们在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方面拥有了更大的物质基础和更多的化解手段,但是为什么各类矛盾和冲突屡屡出现,并且有加剧的趋势?从主观上分析,与一些组织和干部做群众工作意识的淡化和能力的不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构建社区邻里和谐心得体会

做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我在长期的社区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邻里关系做为社区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千金买屋,万金择邻。邻里关系,是现代社区里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邻里和谐,文明祥和,才可能让人人心情舒畅,人人有归属感、安全感,生活才能丰富多彩,有了邻里和谐的音符,才能汇集出全社会和谐的交响。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邻居节活动,打造文明家园、温馨家园、人文家园、平安家园、优美家园等五个家园为主要内容、贴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的活动品牌,如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百家宴”、“奉献诚挚爱心,传递邻里真情”的捐赠活动、“淡淡茶,浓浓情”邻里聊天茶话会、左邻右舍体育趣味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好邻居认养和谐树和亲情树等活动项目,沟通、密切邻里关系,从而从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入手,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为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建设和谐的邻里关系,重点要努力构建和谐向上的三个关系。一、倡导讲求大义、顾全大局的邻里关系,为社会稳定出力献策。要以社会和群众的大义、大局为重,引导广大居民以合作的精神、双赢的理念去有异求同、立同存异,使自己的言行真正服从于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这是开展好邻居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区财法联合楼坐落于北山公园,这里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有着得天独厚的的休闲娱乐条件,但是政府为了北山森林公园的整体布局考虑,2007年时决定对这个居民楼进行拆迁这个楼的24户居民家庭人口状况、经济条件各不相同,所以面队拆迁,有的困难重重,有的说搬就搬。比邻而居十余年,他们中间有很多思想境界较高的居民,主动为政府拆迁做说服教育工作,在做好思想动员的基础上,他们还四处奔走,为困难户找房子、联系搬家车辆,并为人力不足的邻居帮忙搬运物件。在拆迁日期之前,24户居民全部搬离,这24户居民就是摈弃了小我,服务于大我,服从于大局,先进带后进,以一颗包容之心,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正是有了这样的居民,城市建设才做到了市容市貌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相媲美。二培育互相关爱、彼此理解的邻里关系,为温馨生活营造氛围。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只有心中爱,才能消除彼此的敌视、猜忌和误解。社区曾经接待过一对上访的夫妇,他们反应楼栋里面不知道谁家,每天早出晚归,脚步声特大,不顾及邻居休息,他们住在一楼,因此受打扰最重。工作人员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个早出晚归又声音特大的人,是一位单身的残疾母亲,她在擦鞋店做记件,为了多赚一元钱,她早出晚归,因为拄拐杖,行动不便,所以开楼栋门和上楼梯时,声音确实比较大。当社区工作者把这个情况反馈给那对上访夫妇时,女人唏嘘落泪,男人低头不语。从此,每晚他们为她点亮门灯,守侯她的特大声音安全上楼后,他们才香甜地入睡。因为有了爱和理解,让冰冷的墙体和灰色的水泥有了暖色,因为有了爱和理解,让比邻而居的人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三建立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邻里关系,为人际和谐奠定基础。社区做为社会的缩影,构成复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面对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及其利益诉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就要引导邻里之间相互包容,并且持之以恒。低保户王丽辉身患残疾,和丈夫离异后,和孩子相依为命,她没有工作,孩子还在上学,经济状况相当不好。社区为她办理了低保后,她生活有了改观,但面对邻居们时,却有了很深的自卑。因此,她和邻居形同陌路,过上了较为封闭的日子。看到这种情况,几个邻居一合计,达成了共识,他们今天去她家要求帮助缝补开线的衣物,明天委托她帮忙照看孩子,并不露痕迹地送去一些水果和自家闲置的衣物,住在楼上的老师还以请她女儿和自己孩子做伴为由,义务为她女儿补课。一月、半年……,王丽辉慢慢向邻居们敞开了心扉,她接受了邻居关心,也为邻居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邻居的帮助下,久违的笑容又回到王丽辉脸上,欢声笑语也再回到她的家里。2007年,她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吉林工业大学,邻居们举办了庆祝会,并为孩子凑起了学费。在前不久为 “我是低保户,在我最困难时,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时,王丽辉捐了100元钱送进捐款箱中她说:

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简析

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简析 发表时间:2012-11-01T09:31:20.217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陈涛[导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来共同建设,社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陈涛(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摘要: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工作;重要作用;简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来共同建设,社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现代社会工作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Social Work)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服务宗旨是“助人自助”;服务领域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服务手段是依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方法;服务对象是需要帮助的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目的是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解决已发生的社会问题,发展社会功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举行,标志着社会工作在我国成为一项新的职业,从业者成为国家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简称“社工”。社工在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工服务的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有教育辅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司法矫治、医疗卫生、残障康复、青少年服务等社会领域。在国外,社会工作者又被称为“社会医师”、“社会工程师”。 1 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发展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邓小平曾经讲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社会稳定是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性条件。伴随着我国改革攻坚的继续深化,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剧,有些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现实利益问题还没能很好有效的解决,如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城市管理创新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安全问题、质量安全问题等。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有可能引发对抗性的群体事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极大的破坏。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在民众和社会群体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及时有效地软化事件双方的对立心理,缓和调节社会情绪,协调和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2 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向上层社会流动机会等公平公正公开分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使命。社会工作本身的力量有限,不能直接政策制定、社会资源分配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是通过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是通过促进政策公平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政策的不公平是社会不公平的最大基础性因素。社工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公义宣传、呼吁政府等形式,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社会资源来影响和推动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修正,来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利益的合理协调,从而实现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与保护。 二是通过专业技术和方法来使有困难、有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获得救助。社工根据弱势群体的艰难困境,从已有的丰富经验出发,不仅考察服务对象的性格特征、社会期望等个体因素,还考察服务对象的家庭状况、社区性质和工作单位性质等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的放矢地制定帮扶计划才能效果显著。 三是开发受助社会成员潜能,帮助其提高面对现实、接受困难的能力和积极克服困难的能力。社会工作的解困、助人、救难、发展的功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对于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3 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主体的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不仅是要解决人们所遇到的各种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的各种困难,更注重促进受助人的潜能的发挥。并且这种救助不是强加的,他们有选择权;这种救助不是施舍的,尊重受助人的个人意愿。社会工作的结果是帮助受助人实现心态调整、行为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实现自我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潜能的发挥,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缺乏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是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社工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以及社区社会工作等方法,在解决受助者的困难的同时与其有效沟通,建立互动关系,取得信任和依赖,感知社会的道德温度,从而减少爆发社会冲突的可能性。社会工作提供的人性化的服务内容、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在化解矛盾、缓和冲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通过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2019年整理--档案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心得体会

档案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心得体会 档案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心得体会 本文作者:闵涛原创投稿 档案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闵涛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是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档案工作者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档案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应有的作用。 一、档案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履、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必须依

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档案工作是一项基本性极强的工作,其主体是档案,即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作为社会共享的知识资源,无疑是社会前进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档案事业的发展,而档案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同步、协调发展,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之一。 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保证档案服务工作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等各种科技手段在社会生活的广泛运用,人类社会步入了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其显著标志就是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转化为可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电子文档,这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也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目标是使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检索智能化、用户使用共享化,即以数字化信息为档案管理内容,以计算机应用为管理手段,以网络传递为利用方式的一种新型档案管理体系。当前,档案部门应当依托电子政务工程,把现行公开文件信息化纳入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档案数字化加工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公开文件目录信息和全文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公开文件计算机查询、触摸屏自助查询和网上查询,同

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言稿

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喀什“7〃30”系列恐怖案件,是一小撮敌人在当前特殊形势下组织策划的一起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其险恶用心,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仇视、制造民族矛盾,妄图把喀什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把各族人民推向灾难的深渊。这起案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我们与境内外敌对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捍卫国家统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境内外各种分裂势力都在不断加紧联合,他们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法,时而实施暴力,时而蛰伏欺骗鼓惑,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反动本质和罪恶目的就是妄图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 长期以来,“三股势力”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的罪恶活动就一直有着复杂国际背景。历史与现实的事实一再证明:“三股势力”自滋生、纠合成势以来,分裂新疆的企图就深深地根植于其思想之中。他们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煽动民族仇视,制造宗教狂热,鼓吹对“异教徒”进行“圣战”,大搞暴力恐怖活动,残杀无辜,挑起暴乱骚乱。但,历史与现实的事实也一再证明:“三股势力”分裂国家的图谋永远都是极其不得人心的。“三股势力”一切罪恶图谋从分裂的目的开始,也必将以可耻的失败告终。 当前,“7〃30”系列恐怖案件虽然已经得到平息,但是,

高压态势下的稳定是脆弱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暴力犯罪分子决不会就此罢休,他们仍在寻找时机进行暴力恐怖活动,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齐心协力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永远是新疆和喀什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永远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暖昧、行动不动摇,坚决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彻底认清境内外敌对势力互相勾结、实施分裂破坏的罪恶本质和险恶用心,坚定不移地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旗帜,彻底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同时,应发挥党校作为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的宣传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盲从、不冲动、不参与,自觉与一切反动势力作坚决的斗争,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2007年03月30日深圳特区报 今天,全省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深圳举行,这是我们向兄弟城市学习的大好机会,相信此次会议必将推动我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更上一层楼。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区建设是重要的着力点。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可以没有单位,但却离不开社区。在深圳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社会转型较快以及移民特征较为突出的城市,社区已经代替家族和单位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很多时候要从社区获取必要的物质和情感支持,良好的社区服务与管理,是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没有和谐社区就没有和谐社会,社会要和谐,社区先得和谐;社区平安温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整个城市的肌体就能保持健康。社区在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团结和睦的社区,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我市十分重视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展“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活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成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出台了《深圳社区工作试行办法》、《深圳市社区建设规划纲要(2005-2010年)》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初步形成了社区建设的政策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等问题;全面推行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分设,推进居委会与股份公司分离,探索“一站多居”社区管理体制,推广物业管理进社区,初步理顺了社区管理体制;高度重视社区服务工作,全市各社区积极开展就业、家政、养老等各种服务,服务对象正在从困难群体逐步拓展到全体社区居民。国家民政部领导日前在我市桃源居、莲花北等社区调研时,对深圳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深圳不少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这是一种褒奖,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加倍努力,不断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 全球化进程的别断加快,别仅促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而且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文化利益的战略地位,各民族国家对文化利益的诉求、争夺与矛盾也日趋激烈,甚至国家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家文化利益的矛盾。为了当代世界的和谐共存及人类和平与进展的美好以后,倡导别同文明的对话,构建以平等互动、多元共存为基础,以互利共赢、和谐进展为目标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关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别同文明的共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以往,关于国际秩序,人们更多地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加以论述,随着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文化交往的扩大,文化霸权、文化侵略对民族国家文化主权构成的威胁,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为人们所认同。这别仅关系到人类所制造的多元文化的走向,而且关系到人类将来将营造怎么样的生存环境和以怎么样的生存方式日子下去。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需要经过别同文明的对话,就一些基本的咨询题达成共识。 首先,以健康的文化心态,认同与尊重别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人类文明的进展,取决于健康的文化心态,既别应以冷战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看待这一切事物;也别应以多元即无元的心态解构一切价值,走向文化民族主义。文化是一具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制造力和凝结力之中。文化的民族性,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认同、尊重别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文化个性表达权和文化进展道路挑选权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观赏。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别但能“各美其美”,而且能“美人之美”。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同意的国际关系准则。文化多样性是对每个民族国家文化挑选权利的尊重,这并且也给予了他尊重其他民族国家文化挑选的责任。所以,从任何意义上都能够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生生别息的生机所在。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观赏。惟独平心静气地看待一具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干实现求同存异。从对抗到对话,从冲突到融合,从求同到存异乃至尊异,是当今世界文化的进展态势。中国文化算是在与别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中进展起来的,在先秦阶段有诸子百家的对话,未来有汉民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对话,以及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对话等等。近代以来,从被迫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国文化更是在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中生长起来的。在全球化日益向纵深进展的今天,别同文明间是固守文明冲突论;依然尊重别同民族、别同国家、别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和而别同”的差异思维消解冷战思维,以“和谐”、“对话”取代“冲突”、“斗争”,这别仅是文化挑选咨询题,而且关系人类以后的命运。文化的差异是最全然的差异,别同文化的人,怎么交往,怎么对话,怎么在同一地球村里和睦相处,共存共荣,是新世纪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在经济、文化、环保、反恐等诸多领域的合作,说明别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并非惟独你死我活、一方泯灭另一方的对抗与斗争,也能够共存与共同进展。我们尊重其他国家的制度挑选,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算是要在开放的文化语境、多元的文化交流中,经过别同文明的对话,在充分尊重别同民族、别同宗教和别同文明的多样性的基础上,本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以及和谐相处的精神,进一步匡正偏见,扩大共识,超越异同,推进建设性合作,使世界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进展。 其次,超越民族国家视野,确立全球性文化意识。尽管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制度与经济模式的别同还是存在。要实现别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实现和平与进展的人类共同愿望,就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视野,超越别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局限,确立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意识。假如片面强调国家利益的排他性、社会制度的差异性与意识形态的对抗性,别仅有悖于人类文明进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