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说明书

(送审稿)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二○○二年八月

目录

概况 (1)

第一章总体规划背景 (3)

第二章规划修编的依据、指导思想与规划区范围 (7)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 (8)

第一节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8)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1)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4)

第一节市域城镇体系发展历史及现状特点 (14)

第二节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16)

第三节市域经济区划 (16)

第四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17)

第五节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20)

第六节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规划 (21)

第七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22)

第八节市域旅游规划 (23)

第九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26)

第十节市域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 (31)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33)

第一节城市性质 (33)

第二节城市规模 (33)

第六章规划区土地综合利用 (34)

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 (36)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36)

第二节城市功能分区 (40)

第八章城市建设用地布局与规划 (42)

第九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2)

第一节规划目标及实施策略 (52)

第二节城市对外交通 (52)

第三节市内交通 (54)

第四节城市生态及绿地系统规划 (58)

第五节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59)

第六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59)

第十一章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 (60)

第一节城市形象设计 (60)

第二节景观规划 (62)

第三节城市设计 (63)

第十二章新区开发和旧城更新 (65)

第一节新区开发 (65)

第二节旧城更新 (66)

第三节城市历史风貌保护 (67)

第十三章城郊统一规划 (69)

第十四章给水工程规划 (71)

第十五章排水工程规划 (73)

第一节概况 (73)

第二节排水现状 (73)

第三节规划原则 (75)

第四节工程规划 (75)

第十六章供电工程规划 (77)

第一节株洲城网现状 (77)

第二节城网运行及用电情况 (79)

第三节城市电网存在的问题 (79)

第四节电源规划 (79)

第五节电量、负荷预测 (79)

第六节电网规划 (80)

第十七章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82)

第一节电信规划 (82)

第二节株洲市邮政通信规划 (84)

第十八章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85)

第一节城市燃气发展现状 (85)

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86)

第三节规划参数、供气原则、用气比例 (86)

第四节供气规模 (88)

第五节输配系统规划 (89)

第六节建议 (91)

第十九章城市环境卫生规划 (91)

第一节市区概况 (91)

第二节市区环境卫生管理现状 (91)

第三节规划指导思想 (92)

第四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及成份分析 (93)

第五节规划设想 (93)

第二十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96)

第一节城市环境现状 (96)

第二节环境保护发展趋势预测 (99)

第三节环境保护战略 (101)

第四节污染物总量控制 (101)

第五节环境质量目标 (103)

第六节主要防治对策 (104)

第二十一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111)

第一节防洪规划 (111)

第二节消防规划 (115)

第三节人防规划 (118)

第二十二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22)

第二十三章城市远景设想 (123)

第二十四章规划控制导则 (124)

第二十五章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 (124)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1 -

概 况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建制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东界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

南连本省衡阳、郴州两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介于北纬26°03’05”~28°01’

07”,东经112°57’30”~114°07’15”之间。

株洲市现辖醴陵市、炎陵县、茶陵县、攸县、株洲县五县市和城市天元、芦淞、荷塘、

石峰四区,140个乡镇。

二、自然条件

株洲市位于罗霄山脉西麓,南岭山脉至江汉平原的倾斜地段上,市域总的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北中部地形岭谷相间,盆地呈带状展布;东南部均为山地,山峦迭障,地势雄伟。

自然条件总体特征:

1.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生长期长。风向冬季多

西北风,夏季多正南风。

2.市域地貌类型结构:水域637.27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5.66%;平原184

3.25

平方公里,占16.37%;低岗地1449.86平方公里,占12.87%;高岗地738.74平方公里,占

6.56%;丘陵1916.61平方公里,占1

7.02%;山地4676.47平方公里,占41.52%。山地主要

集中于市域东南部,岗地以市域中北部居多,平原沿湘江两岸分布。

3.株洲市域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大,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产有40余种。市域各

类矿产地341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9处,小型矿床86处,矿点236处。

4.株洲市域的河流。长度5公里以上的341条,30公里以上的19条,100公里以上的

7条,均属湘江水系。湘江干流在株洲市域内全长89.6公里,占湘江总长的10.46%。市域

内湘江一级支流较大的有洣水、渌水;湘江二级支流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洮水、攸水、

澄潭江、铁水等4条。

5.株洲市域总计水资源629.1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18.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

626.27亿立方米。地下水质较好,地表水中的水库、山塘水质基本符合地面水质标准,但

河流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6.株洲市域的植物种属古老,种类繁多,群落交错,分布混杂。自然分布和引种栽培的

约有106科、296属、884种。其中珍稀乡土树种约有40余种。全市森林覆盖率42.2%,活林蓄积量1179.85万立方米。 7.市域土地利用现状:市域土地总面积11262.2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32%。耕地2071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39%;园地165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7%;林地6639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8.95%;牧草地24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87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11%;交通用地87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8%;水域633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3%;未利用土地952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5%。 三、历史沿革 株洲又名槠洲,最早见于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数里,五代时株田已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洲之“洲”。联缀而成地名。一说因地多槠木,且“槠”、“株”同音,故又名“槠洲”。 远古时期,株洲地区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炎陵县鹿原陂安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据考古发现,在株洲县漂沙井黄霞垅磨山有6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遗址,以及叠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株洲属楚之黔中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巫中地区为黔中郡,株洲属之。公元前202年,建长沙国,株洲是长沙国领地。三国时吴设建宁县,属长沙郡,这是株洲建县之始。公元589年,隋灭陈,废建宁。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复置建宁县,属南云州;六年后即唐太宗元年,将建宁并入湘潭,直至解放前株洲一直属湘潭县管辖。1949年8月3日株洲宣告解放,8月12日成立湘潭县株洲区人民政府。 1951年5月,株洲从湘潭县划出成立专辖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株洲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国家将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的四项安排在株洲建设,即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随后,又安排兴建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等20多个中央、省属企业。 1956年3月,株洲升格为省辖市,同时新设立市郊区。1965年4月又设立由市管辖的株洲县。1983年5月,为发挥工业城市的中心作用,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属湘潭地区的醴陵县(市)、攸县、茶陵县、酃县(今炎陵县)划归株洲市管辖,共辖城市四区(含市郊区)、五县(市)。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市区湘江西岸设立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至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株洲市撤销郊区建制将市区划分为天元、芦淞、荷塘、石峰四个行政区。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2-

四、经济发展水平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08.42亿元,人均8413元;三大产业比例为16.3:49.7:34。株洲市区国内生产总值154.61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65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8.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0.17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3.70亿美元,其中进口0.67亿美元,出口3.0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2000年,株洲市GDP总量在全省排名第5,人均GDP 排名第3,财政收入排名第3,综合实力排名第2。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与人口统计表

表1

地区名称

项目

全市市区株洲县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08.42 154.63 24.14 55.56 46.26 19.95 7.88

其中第一产业50.47 4.27 6.86 12.97 15.05 8.61 2.71 第二产业153.15 93.31 8.71 27.20 16.50 5.51 1.93 第三产业104.81 57.06 8.58 15.40 14.72 5.83 3.24

工农业总产值(亿元)549.35 85.39 54.17 167.05 77.26 31.30 13.08

其中工业产值(亿元)473.31 83.45 43.62 148.82 55.00 18.06 9.01 农业产值(亿元)76.04 1.94 10.55 19.23 22.26 13.25 4.07

总人口(万人)365.51 74.85 44.44 98.33 74.37 55.75 17.63

其中农业人口(万人)271.17 19.30 39.69 84.55 64.35 48.25 14.79 非农业人口(万人)94.34 55.55 4.97 13.78 10.02 2.00 2.84

自然增长率(‰) 3.81 4.76 2.22 3.20 4.34 3.83 5.01 注:生产总值均按当年价

五、人口与劳动力就业

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365.5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34万人,占总人口的25.8%;全市城镇总人口136.67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8.2%(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株洲市区总人口88.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5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70.25平方公里,建成区实际居住人口69.91万人。

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方面,2000年就业人口总计202.64万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分别为:48.9:25.6:25.5。

六、科研教育事业

全市共有政府科研机构20个,普通高等学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13所,普通中学237所,小学1810所。2000年,全市6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全部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开发机构,其中省级以上技术中心达到7家,即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一批重点民营科技企业也建立了技术中心。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硬质合金厂还分别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已有9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5563人。其中:女性62764人,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为37.9%,占女性人口的 3.5%。在各类技术人员中,从事初等教育工作的人最多,达35234人,占21.3%;其次分别为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会计及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8.7%、15.1%、10.5%和8.7%。

到2000年,普通高中46所,比上年增加3所,在校学生3.87万人,增加0.46万人,毕业学生8320人,升入高一级学校5646人;全市拥有初中学校191所(未含完全中学31所),比上年增加3所,在校学生21.08万人,增加1.52万人,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9.34%,辍学率为3.50%,比上年减少了0.36%;毕业学生5.64万人;全市共有小学1810所,比上年减少196所,在校学生36.16万人,减少4.82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7%,比上年提高了0.01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8.05万人,毕业率为99.32%,升入初中7.94万人,升学率为98.60%。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3 -

七、城镇生活水平

2000年底,全市居民储蓄余额达150.61亿元,达到了同期GDP 的48.85%;2000年全

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58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9元,

人均生活性支出2024元。

八、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到2000年末,株洲市区城市建设用地70.2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00.5平方米,城市

公共绿地303.9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4.09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5.9%。

2000年,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192925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92243万人公里,完成

货运量5262万吨,客运量5782万人次。其中公路货运量4500万吨,客运量5210万人次;

水上运输货运量241万吨,客运量5万人次;铁路货运发送量278.7万吨,客运量650万人

次。

2000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约167.715公里(328.21公顷),道路广场用地5.63公顷,

人均道路长度0.23米,人均道路面积4.4平方米,城市供水能力12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

5%,城市防洪工程整体抗洪能力较弱,除市中心地区段按100年一遇设防外,其余地区不足

20年一遇。

第一章 总体规划背景

一、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过程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的需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指

示精神,配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的实施,株洲市人民政府报请湖南省人

民政府同意,于二○○一年七月下发了《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株洲市第六次城市总体规

划修编工作的通知》(株政发[2001]19号),并成立了株洲市第六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领导小组。

本次规划修编由株洲市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牵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株洲市规

划设计院共同承担。

自2001年7月开始,在总规修编办的组织下,两院开展了基础资料调查、规划纲要及

专题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期间就规划涉及的重大事项分别与长沙、湘潭进行了协调,就规

划涉及的相关内容分别向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征求了意见。分别于2001年11月2日,

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汇报纲要初步方案,纲要框架得到肯定后,于2001年12月24日在北京,向中规院总工办的国内知名专家组进行了纲要初步成果的汇报。2002年1月上旬,修改完善后的纲要征求意见成果正式与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见面,进一步听取意见,并于2002年2月2日~4日在株洲市人民政府召开了由建设部及湖南省建设厅组织的《株洲市第六次总体规划修编纲要成果评审会》,纲要成果得到部、省两级专家的充分肯定。2002年上半年根据部、省两级纲要成果评审意见和市各界意见,对本次规划成果进行进一步完善,并将成果进行了市民公示。 二、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初步分析,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内容为: 1.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从现状特征、自然人文资源、区位条件、经济与产业发展、交通运输体系、旅游与服务业发展等角度,综合分析株洲在全国、全省及长株潭城市群中的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株洲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和区域定位以及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和策略。 2.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对株洲市城镇体系发展设想,运行模式作综合分析,论证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并提出工作思路。 3.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和株洲市的实际状况,从经济、资源条件、城市特征等方面,对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较深入研究,从而确定规划期内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4.从挖掘自然、人文资源和城市特色出发,研究城市形象特征,提出城市景观体系和城市设计的相关规划及实施策略。 5.针对城市的现状发展特征,研究城市旧城更新和新区发展的规律,制定实施对策,并确定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证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主导产业并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进行用地布局规划。 6.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地的综合利用、人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规划,引导城市向生态型山水城市发展。 7.从区域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公共设施配套和发展模式,以期达到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三、株洲城市总体规划历史回顾 民国27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聘请外国专家到株洲镇考察,设想要将株洲镇建成“东方的鲁尔区”。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4 -

民国34年9月,株洲镇成立了市政计划委员会,拟定了市政计划大纲,11月经湘潭县

市区建筑督导处审核批复。民国36年,湖南省国民政府市政技术小组拟定株洲工业区建设

计划。后因战火连绵,时局动荡,资金技术力量贫乏,“东方鲁尔区”终成泡影。

株洲立市各阶段发展状况

表1-1

阶段 主要特征 影响因素

立市发展阶段 (1951-1960) 设市后工业发展较快; 50年代末二产GDP 不规则提升; 苏联援建重点项目进

入;修建京广铁路;

大跃进;

调整停滞阶段(1961-1976) 调整阶段 (1961-1966) 国民经济恢复调整; 三年自然灾害;

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的政策;

停滞阶段

(1967-1976) 国民经济剧烈波动; 文化大革命;

转型阶段(1978-1990) 被动转型阶段(1978-1984) 增长绝对速度较低,但相对于湖南省较高; 大型企业被动转型; 全面推行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经济发展的改革开

放政策;

主动转型阶段(1985-1990) 国有企业“抓大放小”见成效;

大型企业发展较迅速; 经济增长前快后缓; “八九”风波影响;

产业结构制约;

外延式高速发展阶段 (1991-1995) 第二产业发展平稳,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对湖南经济贡献率提升;

工业化依然依靠大中型企业; 厂办社会的负面影响尚不突出; 商贸中心建设成功;

有效依托了交通优势;

高科技园区发挥功用;

市场由供给型向需求导

向型演变,传统产品和

经营开始受到冲击;

倾斜增长阶段(1996-2000) 第二产业发展快; 横向比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高科技园区建而不实,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厂办社会负面作用显现出来; 市场对具有高科技水平

的机械、化工、冶金等

产品需求量增加;

形成锁定形象,人才流

失;交通改善,对长沙

三产依赖程度提升;科

技园区发展存在误导。

1953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安排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4个国营大厂,694项限额以上建设项目中的铁道部5个大厂相继落户株洲,株洲市开始进行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 1953年,湖南省成立潭株规划委员会,规划编制初期由国家城建部城市设计院主持,国家有关12个部配合,组成联合工作组协同苏联专家五人进行实地勘察,经过两年的工作形成成果,于1955年8月经国家城建部批准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被国家批准的湖南省内第一个城市规划。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城市性质确定为几个工业村组成的重工业小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近期(1955—1960年)为6万人,远期(1960—1975年)10万人;规划区按用地功能分为六个部分。 1958年开始大跃进,对城市规划进行过修改,但未能定案。1961年又对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修改,确定远期发展为60~80万人口的大城市,当时正值国民经济大起大落,城市人口大进大出,这个规划自然也无法付诸实施。 1962年,在湖南省设计院工作组的配合下,进行第二次总体规划修编,将城市性质定为:铁路交通枢纽、综合型的新型工业城市。近期(1962—1969年)人口为24.48万人;远期(1969—1982年)人口为33.97万人;用地40平方公里,并确定城区有10个功能区组成。 1977年3月开始,由株洲市建委牵头开始第三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后来为贯彻落实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精神,省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组到株洲作典型调查,并指导帮助第三次总体规划修编。1982年3月20日该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施行。第三次修编后的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定为:铁路交通枢纽和冶金、机械、化工为主,相应发展轻纺工业的工业城市。市区人口规模20世纪末控制在40万人以内。规划总用地为48平方公里。 1985年,株洲市开始组织对第三次总体规划进行调整。这次调整以“七五”计划为依据,以建设“两地一中心”为战略目标,以城市用地发展布局为主要内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为重点。1987年经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但未上报省人民政府。 1990年1月至9月,以株洲市规划设计院为主,完成了第四次总体规划修编及12个专业规划。1991年经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审查通过后上报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发(1991)59号文件正式批准。这次修编的城市性质定为:我国南方重要交通枢纽,以机械、冶金、化工、建材为基础的多功能开放型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人口规模:1995年48万人;2000年55万人;2010年65~72万人。用地规模:1995年56.31平方公里,2000年65.04平方公里,2010年78.15平方公里。城市布局结构计划发展为“五片一中心”。 1996年株洲市对第四次总体规划成果进行调整的第五次总体规划工作,1998年,总体规划成果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并经株洲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株常发(1998)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5 -

05号文件批准,但未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这次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我国南方重要的

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信息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等工

业为支柱,第二产业发达,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都市。株洲市中心城区到

2010年人口规模为90万人,加上城区周边白关、仙庾、马鞍等六个卫星城镇约10万人,

城市规划区内总人口为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中心城区为90平方公里,加上周边卫星城

镇约1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总用地规模为100平方公里。城市布局结构为“两环、三

个圈层”。

株洲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框架

表1-2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编制时间 1953年~1955年 1962年 1977年~1982年 1986年~1990年 1996年~1998年

规划期限 1955年~1975年 1962年~1982年 1982年~1999年 1990年~2010年 1996年~2010年

概况 城建部主持 省设计院指导 市建委牵头 市规划院为主 市规划院为主

规划期末城市规模 用地22Km 2 人口10万人 用地40Km 2 人口34万人 用地48Km 2 人口40万人 用地78Km 2 人口72万人 用地90Km 2

人口90万人

城市性质 重工业小城市 交通枢纽,综合型工业城 交通枢纽,冶金、机械、化工为主的工业城市 多功能开放型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金、化工等为支柱的现代

化综合型城市

用地布局 六个功能区 十个功能区 四片一中心 五片一中心 两环三圈层

备注 未完成审批程序 1985年对第三次规

划调整,未审批 未上报省人民政审批

四、1990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

九十年代,是株洲城市发展历史上建设速度最快的十年,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从计划经

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十年,整个九十年代的城市建设,从时间和特征上大致分为两

个阶段。

1.粗放型高速发展阶段(1991—1995年)

“八五”期间,株洲国民经济发展以总量扩张为主要特征,GDP增幅保持在10%以

上(1990年不变价)。这个时期城市建设发展主要表现:一是株洲经过40年的发展,开始

全面跨越湘江门槛大举进军河西(湘江以西)地区。特别是1992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挂牌成立后,产业引导带动河西新城的全面快速发展,到“八五”末,五年形成约5平方

公里的建成区。二是依靠株洲市的交通枢纽地位,以运输、商贸业为引导的芦淞大市场群迅

速发展,促进了株洲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芦淞市场群以及周边地区为主的旧城改造进程,这些因素一度使株洲成为整个湖南省的投资热点。 这一时期,城市空间扩张力度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大,旧城区的市容市貌得到了初步的整治,新区面貌有了雏形;城区非农业人口突破50万,实际居住人口约为60万,迈入大城市行列。株洲已成为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中心,辐射中南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由“四片一中心”逐步向“五片一中心”发展,市域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达到28.0%。 但是,“八五”期间由于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政府对于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和建设在政策、机制、运作方式等多方面缺乏完善的应对准备。这一时期株洲的城市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城市建设呈现过度自由的发展趋势,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城市建设一度出现“泡沫”现象。城市规划在编制、政策和实施运作等方面滞后,导致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留下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 2.宏观引导持续发展阶段(1996—2000年) “九五”期间,株洲GDP增幅保持在8.0%以上(1990年不变价)。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倾斜式特征。工农业增长持续稳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经过对“八五”期间发展的回顾总结,政府通过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取得明显的效果。城市建设的各领域逐步引入市场经营手段,对新区进行较为合理的开发,最为显著的特征为: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城市快速环道工程的建设,引导城市空间合理拓展,形成“五核一中心”的空间结构;二是工业组团经过市场手段大力进行社区建设改造,优化生活环境,将封闭性组团逐渐走向开放性文明社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闯出一条新路,成为株洲新的旧区更新模式;三是进行城市美化运动,使城市整体环境在短时期内有较大的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城市快速环道工程、长江北路、霞湾污水处理厂等,以及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京珠高速公路、莲易高等级公路等项目相继启动或竣工,给城市的扩容提质带来极大的拉动。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市对外交通环境显著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一区三园”的发展模式,将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思路有机结合,形成城市建设新的发展动力。 但是,城市旧城中心区的整体改造策略仍然没有较好的贯彻实施;房地产市场整体无序,恶性竞争;“厂办社会”进一步导致了第三产业发育程度低;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建设时序不尽合理;城市土地和其它公共资源收益流失严重。 五、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自然地形和现状用地布局是株洲城市发展的主要“门槛”。株洲地处丘陵地带,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6 -

河流、水港交错,城市发展受制于南北狭长地带,但这些地区大多为良田,部分地区防洪设

施落后,受洪水和内渍的袭扰;同时,株洲城区是依靠铁路交通,由一个小型工业重镇发展

起来的大城市,城市布局零散,大型工业社区独立封闭,铁路交通纵横贯穿城区,近年来高

速公路又有分割城区的趋势。

上述特征使城市的发展改造分散,基础设施投资成本较高,成为发展的主要“门槛”。

2.土地资源与开发现状矛盾突出

土地开发的粗放型特征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相对希缺。株洲市区面积536.7平方公里。但

是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城郊结合部的无序发展,导致大量的零散和城乡插花地段的形成,

同时,对应于保护的山、林、湿地、水面也不断被侵蚀,导致成片、成规模、可供开发的土

地不多,且重复拆迁成本高。

土地的粗放型开发,导致政府土地收益率低,使政府无从用土地资源作为经济杠杆,通

过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从宏观上没有从空间和土地资源

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城市的土地供应盲从局部利益和项目引资,从而导致土地供应的过渡自

由化,难以达到城市规划要求的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城市布局和功能

城市重心和交通过分集中于芦淞地区,使这个只兴旺了十年的城市中心区面临着巨大的

压力而过早地进入改造期。同时,河西新区中心的建设缺乏合理的引导控制,中心区土地也

日渐丧失,加上历史形成的“城区—厂区”的二元空间结构,使带动城市发展和树立城市形

象的“心脏”中心区发育不健全,随着区域性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市区本身的服务功能也逐

渐被相邻城市所替代。

工业、物流、商贸、服务、居住等功能分级不明确,原有布局零散,难以形成高品质的

城市。

4.重工业和交通枢纽使城市形象形成“锁定效应”

株洲是交通枢纽、工业重镇,曾铸造株洲历史的辉煌。但是,在当今的新经济、信息化

的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发展依靠的是城市综合环境和实力的竞争。良好的生态、适宜的居

住环境、高品质的服务功能将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带动投资。目前株洲重污染的工业形象没

有根本改变,传统的铁路交通占主导的对外交通形象根深地固,城市整个形象形成“锁定效

应”,不利于形成现代化的生态型城市面貌,不利于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造成株洲城市形象

发展的“错位”。

5.城市发展中从思想、观念、体制上存在着计划经济的遗迹

城市各部门单位的“小而全”思想,各大企业的“厂办社会”模式,政府对城市公共资

源和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存在缺陷;城市开发经营缺乏整体运作;对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条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交通区位优势条件没有全面的发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要素和机遇正逐步丧失。城市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投入等,都严重影响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发展,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城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六、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中国重新进入稳定的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经济正走出低谷,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力争保持7%以上的平均发展速度,但受“9.11”恐怖事件和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放慢的影响,国际经济在最近几年只可能保持较低的发展速度。这样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更多的依仗扩大内需。株洲作为长株潭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有必要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提高内需的拉动效应,带动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2.国家战略的实施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和在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对株洲未来的城市发展带来重新定位和调整的问题,也将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课题。 3.湖南省“一点一线”和“加快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战略稳步实施 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一点一线”和“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要求长株潭地区尽快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特区的领头雁,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全省经济中心之一的株洲,其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都还远远不够,而且在区域竞争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重振株洲辉煌,再现“株洲现象”,完成确定的战略目标,要全面制订株洲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升株洲在全省的地位。 4.长株潭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位,长株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完善的相应机制,加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三市的城市发展面临新的问题。需要从本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基础设施、职能定位、要素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新的协调,根据长沙、湘潭城市总体规划,长沙将选择“东引西拓”的发展战略,湘江以东主要发展农业经济,湘江以西以高科技产业和教育为主导。湘潭作出“近期向东、远期向北”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框架下,株洲与长沙、湘潭的时空距离缩短。为此,株洲提出“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发展构思,希望通过对城市发展方向调整完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资源,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壮大自己。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7 -

5.城市发展带动战略的实施

进入新的世纪,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带动战略,提出“东提西拓,合拢三角”

的战略构思。通过调整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素质,创造美好家园的具体策略

实施。要求株洲尽快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要求城市有更强的综合服务职能。同时,

行政区划调整提上议事日程,以期达到强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达到带动市域社会经济

的全面发展效果。

1999年湖南省各市(州)发展比较

表1-3 单位:亿元

市州 GDP 排序 人均GDP 排序 财政收入 排序 排序总和 综合排序

长沙市 588.44 1 10152 1 32.37 1 3 1

株洲市 281.00 5 7615 3 12.38 3 11 2

岳阳市 331.24 2 6405 4 11.24 6 12 3

常德市 319.38 4 5361 5 12.29 4 13 4

衡阳市 326.32 3 4664 8 11.78 5 16 5

郴州市 231.01 8 5156 6 12.84 2 16 6

湘潭市 213.38 9 7677 2 5.80 11 22 7

永州市 243.85 6 4357 10 8.46 9 25 8

邵阳市 235.48 7 3289 13 10.03 7 27 9

怀化市 210.25 10 4381 9 8.56 8 27 10

娄底市 187.41 12 4742 7 7.14 10 29 11

益阳市 192.74 11 4298 11 5.51 12 34 12

张家界市 54.83 14 3541 12 2.63 14 40 13

湘西自治州 61.67 13 2391 14 2.78 13 41 14

6.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三园”发展的新模式

1992年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后,带动河西新区超常规发展,形成8平方

公里的新城区,但天台高科技工业园与新区中心毗邻,在发展空间上相互冲突,同时,为了

更好地利用株洲大厂、大院、大所的潜力优势,以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根据城市原

有工业布局和城市空间拓展方向,提出重点建立开发区“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在完善天台

工业园的同时,重点建设“栗雨工业园”、“田心工业园”、“董家塅工业园”,发展新的产业

群,这一模式将给原有城市的发展格局带来变化。

7.对城市环境形象的要求提高

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竞争”经济,随着市场的开放,区域之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加快,因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力争形成要素流动的“洼地”。株洲城市发展的制度创新不够,严重制约城市规划的实施,同时城市发展需要有新的城市形象作为前提。因此探求和树立新的城市形象,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将是未来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8.区域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 京珠、上瑞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大大提升了株洲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域交通能力,进一步加强了与上海经济圈、广东经济区和武汉经济区的联系,对城市经济和城市空间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一方面,便于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等产业,但是区域内其他地市的发展条件相对上升,同时在信息化社会中,传统的交通地位优势和区位优势逐步弱化,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城市对交通的依赖。另一方面,由于交通条件改善,株洲市域内部的极化现象增强,次级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受主城影响的阴影加重,影响自身的自主发展。 第二章 规划修编的依据、指导思想与规划区范围 一、修编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它有关国家规范标准; 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4.《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二、主要参考文件 1.《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年)》、《株洲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年)》调整工作成果以及株洲市1990年以来编制的相关规划和实际情况; 2.省计委《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规划国际咨询之技术咨询框架研究》; 3.《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送审稿)》、《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大纲(送审稿)》; 4.长沙、湘潭、衡阳、常德、岳阳、郴州等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5.《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01—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8 -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1年以后。

四、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城市发展带动战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着眼,强调将株洲放

在长株潭城市群远景发展和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布局研究,把握好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要

求,带动市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在规划区内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村

镇规划的“三图合一”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构筑良好的城乡发展环境。

3.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城市服务职能,提升城市产业素

质,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全面进行制度创新,培育城市文明风尚,达到

全面提高城市品位的要求。

4.继承和创造先进的城市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构筑先进的现代文化产业群,

培育文化消费市场,营造文明开放的城市文化氛围;坚持公共优先的原则,为市民提升良好

的生活、工作、物质和休闲环境。建设文明、优美、安全、舒适的现代化都市。

5.突出战略重点,实施分阶段发展。规划既要高起点、高标准、又要结合实际,统筹安

排。在区域城市发展竞争之中抢得先机,重点突破、全面带动。

五、规划区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款规定及城市规划发展要求,本次总体规划确

定的市域范围为株洲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醴陵市、炎

陵县、茶陵县、攸县、株洲县的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127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

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的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36.7平方公里。

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

第一节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一、城市特征

受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及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株洲城市呈现如下特征:

1.绿色环抱,跨江发展的山水生态城市 株洲市地处丘陵地区,周边及城区的楔形绿地为植被良好的山体,湘江贯穿城区,形成弧形岸线,枫溪、建宁、白石、霞湾四大河港绕城区注入湘江,赋予城市良好的生态及景观资源。

2.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株洲是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国家四十三个高速公路枢纽之一,未来是京广客运专线重要的站场,水运和空运条件也较好,是国家中部地区客货中转,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城市。

3.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城市 2000年,全市非农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51.13%,居全省第二,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4

4.1%,居全省第一,工业生产成为株洲发展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株洲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市区已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 4.长株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四个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也是湖南省域城市发展核心区,既处在国家的发展轴线—京广线和京珠高速公路线上,又处在国家一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轴带的外围辐射区内。目前株洲在长株潭三市中GDP 总量排第二,同时是三市的物流集散中心,将在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5.对外交通主导型格局城市 株洲城市布局的基本格局是:以芦淞地区为中心区域,外围工业组团沿主要交通干线布局;河西新区通过湘江一桥与市中心联系,沿天易公路向西发展;城市基本形成“五片一中心”的布局结构,即芦淞及月塘为中心,清水塘、田心、荷塘、董家塅、河西为五片,沿三条对外交通走廊即天易路(西向)、320国道(西北向)、省道S211线(南向)形成三条发展带的格局已具雏形。

6.外来人口占多数的移民城市 株洲市1951年建市初期人口约7千人,经过50年的发展,到2000年末,市区总人口约88.14万人,其中非户籍常住人口约1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5%。而户籍人口的大多数也是建市以后外地移民及其在株洲生育的子女,两者合计全市人口的75%以上是外来人口。 二、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区位与交通优势 株洲位于国家中部地区,依长江北望湖北、重庆,隔江西东眺上海、江浙,西连巴蜀、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9 -

云贵,有联系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经济枢纽城市之誉。同时株洲与长沙、湘潭共同组

成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处在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大经济圈即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

核心的华东经济圈和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华东经济圈沿长

江和沿浙赣铁路、湘黔铁路向内陆辐射,华南经济圈沿京广铁路向内陆腹地扩展的必经之地,

是内陆腹地人才与资源以及沿海地区技术、资金相互交流辐射的重要通道。特别是国家西部

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株洲作为东、西部的结合地区在未来资源、要素及市场的重组过程

中占有前沿位置。

株洲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交通条件均较发达,使其具备区域化大循环、集团化大

合作、地域性大分工的地域经济发展条件。目前铁路交通有京广、浙赣、湘黔三大干线在此

交汇,形成中国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公路已有京珠国道主干线和320国道联系南北、东西;

水运有千吨级航道可直达长江出海口;航空依托快速公路交通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联系。未

来20年内上瑞国道主干线和京广客运专线也将经由株洲进一步加强东西南北的联系,形成

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综合交通网络。

2.长株潭地区城市集群优势

长株潭地区城市密集,是目前中国七大主要城镇密集区之一。其区位就全国而言承东启

西,贯通南北,地缘优势突出。三市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45公里左右,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在全省处于突出地位,是湖南省的核心经济区。长株潭三市的产业各具特点,长沙

的高新技术,食品等产业基础较好。文化产业服务功能强大。湘潭的钢铁、机能和建材居优,

而株洲则以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建材等为优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

也有较好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区域内城市之间生产要素

的流动重组,使得三市经济走区域化、集群化的大协作方式成为必然。就三市而言,株洲有

其主导产业和交通优势,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大力进行制度创新,在未来的区域经济一体

化进程中无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3.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及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的产业基础优势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株洲重工业基础好,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等方面具

有相当的规模优势。机械产业中电力机车、航空动力等产品具有进入门槛高,需求量大的特

征,具有先发优势。以国有大型企业为龙头和主导的第二产业主体内部专业人力资源比较集

中,航空工业第608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以及变流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等具有较强的

技术创新能力,对株洲产业素质的提升具有进一步带动的潜力。

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挂牌成立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有较好的起步,目前形成了以新材料为主导的河西天台工业园。以生物医药和光机电一体化研发生产为主的栗雨工业园,以电力轨道牵引技术为主导的田心工业园和以航空陆用、健康食品为主导的董家塅(枫溪)工业园已进入实施起步阶段。“一区三园”的发展模式将有利于吸引技术和资本、人才向高科技产业转移,也为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4.积累了较为充裕的人力资源 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龙头和主导的第二产业主体内部,产业化人力资源比较集中,特别是有大量的业务技能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比例在省内处于较高水平。较为充裕的人力资源成为株洲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5.人文资源优势 株洲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位于炎陵县。同时据考古发现,株洲有距今20万年的旧石器点,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过不少陶瓷、青铜器、银器等文物。市域有至今茶陵保存的南宋古城墙,株洲县有古居落文化遗址。以及仙庾塔、洣水四塔、瓷城二塔等古迹。还有影响深远的渌江书院、洣泉书院、龙潭书院等名胜以及具有瑶族风俗民情的龙渣“盘龙节”庆会。唐代大诗人杜甫,宋代明将岳飞,宋代大儒朱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明大学士李东阳等名人、名将在株洲留下的足迹和诗篇。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李立三、谭震林等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革命实践。朱、毛的第一次见面;人民军队的第一个连队建党旧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及国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红军标语都在株洲。 株洲工业新城也有它光荣的近代历史,株洲曾诞生过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批“爱姆十一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第一枚空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等五十多项全国第一,以及现代高科技成就等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实体环境,已被旅游部门视为开辟“工业旅游”的主要资源。 6.自然资源优势 株洲地处湘江流域,城市临江、城市河港、自然水面众多,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和原始次森林,大京、官庄、酒埠江水库和珠廉、龙渣、东坑瀑布景观以及罗霄山及其余脉组成生态景观良好的自然风景,均极富旅游开发价值。市区用地山葱水碧,生态环境优良,具有形成山水城市特色的自然条件基础。 三、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10 -

1.经济产业结构性问题突出,财政实力不强。

虽然株洲在九十年代GDP 保持增长势头,2000年GDP 占全省总量比较1990年提高0.9%,

但经济总量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九五”期间,相对比重下

降达0.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排名呈下降趋势。1999

年,全国地级市城市综合排名列59位,居中游水平。

目前,全国各地加快发展势头,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就目前株洲的经济实力和投资环

境,招商引资主要靠让利优惠政策。由于株洲是一个在典型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城市。

无论在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行政结构以及思想观念方面仍残留着浓厚的旧体制痕迹,并不

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

1)经济呈不均衡态势,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且其发展主要

依赖于商贸。整体经济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外延式增长布局,数量增长迅速、质量有待提高。

同时第二产业发育、第三产业滞后,随着城市对外交通的改善,使株洲对长沙三产依赖程度

提高。

2)大多数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增长和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群。工业企业以

大中型企业为主,容易受系统风险影响。

3)经济运行中,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民营经济发育不健全。

4)工业产业结构过于偏重基础工业和重工业,而轻工业比重较小。株洲的优势产业,

如交通设备制造、航空机械等,这些产业对国内来说不属于市场迅速扩张的产业,而那些市

场迅速扩大的产业群却又不是株洲的优势产业。

5)高科技园的发展没有进入良好循环,园区建设管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运行机制问题,

造血机能不足,发展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先天不足

市区、厂区的二元结构城市空间,江河、铁路、丘岗地等各种城市发展的门槛,使得由

工矿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演变过程的社会成本太高。工业组团与城市片区的发展相对封闭,

使城市部分功能及社会结构多为内向型,严重制约了株洲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城市现代化进

程。

1)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河东旧城区受湘江和铁路的严重分割,城市交通体系

不完善,交通建设成本高,影响城市合理空间结构的形成。

2)作为建国后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弱小的

城市中心与若干大企业工业组团组成的松散城市布局。城区建设围绕工业生产为中心,城市

由众多大小不一的封闭型单元组成内向型的结构形态,导致逐步形成强烈的“领地”意识,

而就城市而言,则表现为对城市整体利益的淡漠。 3)河东地区城市组团之间与中心区之间,空间拓展无秩,基础设施不到位,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布局长期失控,既破坏城市原有的形态,又破坏原本良好的生态环境。 4)河东城市中心地区环境恶化,以芦淞市场群为核心的旧城中心区的建筑和人口密度过高,改造无秩,服务水平较低,布局不合理,导致交通混乱,功能弱化,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旧城区的更新发展。 5)新区开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没有形成整体开发的规模效应,新区内城市功能尤其是未来城市中心区大型公共设施布局不尽合理、用地控制不到位,将影响未来城市整体的发展水平。 3.城市发展受旧体制的影响。由相对封闭式单元组成城市的社会组织结构模式,建设管理经营条块分割严重,制度创新不足,城市发展没有形成合力 1)管理制度发展相对落后,八十年代以前形成的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体制,到目前为止仍制约株洲城市的发展,自上而下的部门条条管理,使城市诸多地区还没有与城市的发展融于一体,整体上城市与各利益集团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使城市的“整合”效应发挥不出来。 2)大企业厂办社会,使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较少依赖地方经济和配套的服务设施,三产和公共设施的经营管理独立性大,导致大宗消费流失于长沙等地。而市区配套的城市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很难渗透到厂区内部,使本属于城市的公共资源不能共享,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3)“大企业”情结限制人力资源的流动与交流,创新能力受限 厂办社会的模式,各项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历史上的计划经济时期,大中企业的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优于市区。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市区建设水平的提高,厂外环境显著改善,甚至超过厂区水平,而厂区在分配及住房体制改革进程的落后,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同时,大型企业经营模式不断集聚具有相似知识背景的人才,但在长时间的职位一体化、同质化的员工由于缺乏流动和交流,信息反馈慢,知识交叉少,直接影响了科技人员潜在创新能力的发挥,这是株洲高新技术发展创新力度不够的重要因素之一。 4)城市经营相对落后,城市公共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小而全”封闭式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对城市公共资源的经营缺乏整体、统一的运作机制,社会各集团过多地关注自身,而忽视了对城市公共利益的扶植,使城市公共空间、市政公用设施等建设相对滞后。同时对土地的粗放式经营,又加剧了原本属于公共财政的土地收益流失,导致政府对公共利益的投入缺乏资金。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11 -

4.城市形象“锁定效应”直接影响株洲发展

1)锁定效应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定位,直接影响外部投资

株洲是一个自然、人文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但是长期以来,过度集中的交通和重工业,

使城市形象和环境的营造逐步向“交通和工业”过渡倾斜,在城市内外使人们从心理上形成

“锁定效应”。这对于城市发展的决策者、操作者和市民意识来说,已形成定势,不利于城

市向多元化、综合型发展,不利于对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再定位。对外部投资者而言,技术、

资金的流向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型,而更多的是将生产和新的生活方式融于一体,因此,“锁

定效应”将使未来潜在的投资者向周边综合型城市和区域集中。

2)锁定效应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

随着户籍制度对居民的限制能力下降,高素质从业人员的流动性空前提高。吸引高素质

人才,不仅要求能提供较高的收入水平,还要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交流环境。但在既定

的心理定位下,即便株洲的环境质量优于周边城市,仍被认为是环境质量较差的地方,加之

大型企业就业吸纳量有限且对专业人员需求量很低等现实,进一步导致株洲的人才流失。

5.城市基础设施、环境质量和服务功能水平较低

1)道路交通建设整体滞后

株洲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4.5平方米。而国家标准为8~15平方米/人,河东旧城区,

尤其是石峰区、荷塘区道路建设欠帐太多,内不成网,外不成环,道路状况较差。城市道路

交通建设总体上重主干路,轻次干路和支路,同时,停车场面积尤其是芦淞中心城区短缺严

重。

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作为一个有区域影响的大城市,文化、体育、商贸设施极不完善,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开

放型的城市中心,现代城市需要的博览会展、购物休憩、金融商务、文化娱乐、信息交流等

功能基本上空缺,既不能展示城市形象,也不能承担和发挥区域性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3)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不高

目前,株洲城市住宅建设虽然数量和人均面积指标较高,但居住环境质量较差,配套设

施不完善。同时城市在住宅的建设和房改政策等方面的管理不完善,房地产市场不规范,造

成零散开发多,规范建设配套少,开发政策引导不利。与现代化城市的人居环境存在较大差

距。

4)城市环境质量较差,生态破环严重

株洲是工业城市,工业区和城市生活以及城市汽车尾气的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由于多方

面因素,环境治理还远没有到位,造成株洲城市环境质量给外界产生负面影响。 株洲市区河流湿地较多,山体自然植被较好,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未引起充分重视,造成河港淤积,山体植被破坏,湿地被侵蚀,给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给城市产生不利的影响。 5)城市空间景观效果较差 城市建设行为在空间景观上缺乏宏观控制,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建设状态,造成空间组织缺乏肌理,自然环境与物化景观不协调,高层建筑遍地开发,城市整体空间破碎而凌乱,城市中心区缺乏必要的开放空间和公共绿地,对城市空间产生挤压,城市的公共艺术品位低,街道界面杂乱,城市风貌总体特征不明显。城市环境品质的低下,不仅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而且影响城市的形象,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与未来发展。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规划目标 进入新世纪,株洲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迈向新的世纪,进行新的创业”,提出了“城市发展带动战略”和“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衔接是株洲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根据《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结合城市发展条件分析,确定株洲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功能完善、城乡协调发展,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机制。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425万人,城市化水平60.0%;株洲市国内生产总值市域达到1726亿元,人均4.06万元;市区达到1040亿元,人均7.43万元。 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功能定位:将株洲建设成为国家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物资基地;发挥区位和资源潜力,形成商贸繁荣、信息通畅、旅游及文化事业发达的中心城市,实现与长沙、湘潭区域的协调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2.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原则,构筑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基础,第三产业全面繁荣,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发达,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社会发展战略: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社区建设,规范城市管理;倡导文明诚信,培育先进文化;科技教育兴市,纳贤亲商强市;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国际接轨。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12 -

4.环境发展战略: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源,全面整治水土流失,改善和恢复生态体系,

合理保护和利用资源,切实加强大气、水土、动植物、湘江生态带、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和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的保护,把株洲建设成为全国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先进城市。

三、长株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株洲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应重点考虑与区域周边城市长沙和湘潭的协调发

展。

1.基本情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湘江下游,包括3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8个县,162个建制镇,363

个集镇。东与江西相邻,西与益阳、娄底相连,北与岳阳接壤,南与衡阳、郴州交界。三市

土地总面积28106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3%。

1999年末总人口1231万人,占全省的18.9%;1999年三市市域非农业人口为348万人,

占全省城镇非农业人口总数的20.2%,城镇化水平为32.9%,高于全省同期城镇化水平29.1%,

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也要高出2个百分点。

1999年GDP 达1082.8亿元,占全省同期GDP 总量的31.8%,人均GDP 为8816元(同期

全省人均5215元,全国人均6527元)。三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4.1:44.9:41.0,与全省相

比,第一产业低8.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高出3.6和4.9个百分点;三市1999年工

业总产值1408.96亿元,占全省比重达30.90%;规模工业总产值585.49亿元,占全省比

重为52.54%;高新技术产值达253.2亿元,占全省的71.73%。“十五”期间长株潭经济增

长速度达到1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两个百分点,到2005年三市GDP 突破2000亿元,

占全省比重达35%以上,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三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

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11%,13%。

不同时期长株潭三市对湖南省GDP 贡献率(%)

表3-1

湖南省 1952年 1965年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株洲市 4.8 7.4 8.2 8.5 8.7 7.5 8.1 8.1 8.1 8.4

长沙市 10.4 10.8 10.3 11.7 13.4 13.8 14.7 16.7 16.9 -

湘潭市 4.4 7.4 6.0 6.6 6.7 5.7 6.4 6.2 6.1 -

不同时期长株潭三市二产对湖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贡献率(%) 表3-2 湖南省 1952年 1965年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株洲市 6.5 17.0 11.4 11.2 11.1 10.0 10.2 10.1 9.9 10.4 长沙市 30.6 21.4 12.5 14.4 15.0 17.7 16.9 18.3 17.9 - 湘潭市 6.8 16.0 9.3 9.1 8.2 8.6 7.6 6.9 6.8 - 不同时期长株潭三市三产对湖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 表3-3 湖南省 1952年 1965年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株洲市 4.1 5.9 7.3 7.0 7.8 6.7 7.9 7.4 7.6 7.3 长沙市 15.3 19.0 12.7 13.7 16.6 18.1 19.6 21.1 21.6 - 湘潭市 6.2 7.4 5.8 7.4 6.9 5.6 7.0 6.9 7.0 - 2.产业分布特征 1)经济总量不大 与全国省会、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同级城市相比,长沙处在中游水平,株洲、湘潭处在中下游水平。以长株潭三市合计,三市GDP 总量排全国第8位,与武汉三镇接近;工业总产值排全国第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财政收入排全国第12位。 2)产业关联度不高 由于历史的原因,三市三产业布局近似,相互之间没有形成有机合理的产业分工。长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食品;株洲重点发展交通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建材;湘潭重点发展机电、冶金、化工、建材。产业趋于重复,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短促,带动作用不明显。 3)高新技术产业偏小 三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虽占全省的75%,利税占全省的90%,但与作为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三市的科技优势发挥不充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进程不快,规模总量偏小。 3.发展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源于一脉相承的湘江,从集疏运到贸易往来,三市的交流历史十分长远,在一体化进程中,自发的趋势占有很大的份量,同时国家中部地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核心区,湖南省需要一个极具活力的“经济心脏”,带动全省经济的增长,三市发展需要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13 -

统一协调,形成合力。

长株潭是在国际和国内环境中孕育生长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城市群,长期以来,国家已经

赋予了其蓬勃发展的基础,包括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重要的经济腹地,自然人文资源优势,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 的机遇,三市较强的产业基础。同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已进

入实质性阶段,成为国家高层和海内外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4.长株潭远景预测

1)人口

按国家人口发展政策和湖南省人口发展的趋势预测,全省人口大约在2030年左右达到

高峰值8000万以后基本稳定下来,长株潭区域人口集聚(机械增长)趋势将会延伸至2040

年左右,届时长株潭人口为1600万左右,约为全省的20%。

2)经济

2030年以前,长株潭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发展将始终处于较高的增长运行区。到2050年

GDP 总量为2.4万亿元,三市人均GDP 将达15万元,已全面实行现代化,其核心区城市人

均GDP 为20万元,城市建设水平达到同期发达国家中等城市标准或现在发达国家城市标准。

3)城市化

预计2050年,长株潭区域城市化水平保持高峰,为70%左右,整个区域城市常住人口

为1120万人,其核心区城市常住人口将达800~1000万人,其中长沙市400~500万人,株

洲市210~260万人,湘潭市190~240万人。

5.长株潭三市的城市和产业职能

1)城市职能

长沙:湖南省省会;中南地区信息、商贸、科教、综合服务和文化中心。

株洲:长株潭地区次中心城市;辐射全国的交通与信息枢纽;中南地区工业、高新技术

产业中心及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公共服务与长沙形成错位发展。

湘潭: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和商贸、旅游、科教中心。

2)产业群定位

长沙市: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商贸业、文化教育产业、综合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

的产业群。

株洲市: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交通设备制造、冶金、化工、建材、食品为主的

现代化物流和商贸服务业发达的产业群。

湘潭市:形成传统国有企业和新兴教育产业,现代化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群。

6.发展战略 利用交通、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和长株潭大城市区域协作优势,迅速提高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区域核心城市的作用,努力促进与周边地区各市的经济分工合作和联动协调发展。 1)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交通、地理、产业和长株潭大城市区域协作优势,集中体现“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战略思想,合理配置生产力要素、提高信息化程度、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制度创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与带动长株潭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的分工合作和联动发展。 2)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 ○1发挥株洲在中南地区交通核心区位优势,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要素,实现与长沙、湘潭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发展。 ○2为加强株洲的工业以及依托交通形成的物流、商贸优势,依托高新技术加速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基础条件,提供发达的对外交通设施,逐步建立现代物流产业,完成对传统的货流,商贸批发业的调整、升级;加强与相关城市的产业协作,形成区域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 ○3培育株洲的核心竞争力,与长沙、湘潭形成错位发展,防止三市产业同构现象的出现。 3)加强区域间城市建设的协调协作,共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进程。 ○1贯彻区域城市空间“三极两轴两带,南北带状,东西均衡”的组团结构发展模式,株洲白马与长沙暮云、湘潭昭山、易家湾形成区域中央生态控制地区。围绕湘江和京广高速交通走廊两轴以及潭麓和株黄高速公路两带,合理引用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实现区域城市协调发展,保持长株潭城市空间轴、带、组团之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功能布局。 ○2充分考虑长株潭地区各类资源丰缺与成本差异,以及人口增长和经济转型城市各类设施的要求,协调与长沙、湘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的关系,推动区域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的合理形成。 ○3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协作,加强三市之间以及与机场、港口、干线公路和铁路交通的联系,推进区域公交一体化和轨道交通发展。轻轨方案宜沿长株潭区域“东西两带”和“三极”外围环形布局,区域中央轴线交通依靠两轴的水道、公路、铁路设施提供城际交通服务。积极导入TOD 模式(公交导向型开发)和SOD 模式(服务导向型开发)在区域内城市开发中的运用,引导长株潭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序发展。 ○4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城市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达到区域的协调发展,形成区域性水源、电源供求平衡系统。 ○5形成统一协调的环境保护机制。长株潭同有一条湘江,同属一个生态区域,应保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湘江上下游城市及相邻地区共同预防及治理河流饮用水源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 14 -

和大气污染,积极参与和推进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共同建设。与上下游及相邻地区城市共同预

防及治理河流饮用水源和大气污染,逐步形成区域内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协调运作机制。

3)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过程中,保持和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功能。

○1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区域性影响的大型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演艺、竞技队伍和

培训经营,扶持相关的团体的发展;

○2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结合地方特点,不断创造新的城市景观特色,包括新建、扩建人

文景观,加强城市景点,标志性功能区及建筑、广场、街景等空间景观要素建设,为形成先

进的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提供良好的空间氛围。培育强大的文化产业和市场;

○3保护城市环境资源,逐步实现城市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形成具有深厚炎帝文

化底蕴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四、城市建设目标及措施

实施城市发展战略,集中体现“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战略思路,到2020年,把株

洲初步建设成为中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发挥株洲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中心地

位的作用,为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现代化打好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湖南省和长株潭城市群

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1.城市建设目标:

形成具有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综合功能,将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城市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安全舒适、交通便利,城市空间与功能有序发展,居住小区化、

工业园区化、商贸街区化,成为满足居民身心要求的人居环境优良的城市,与长沙、湘潭共

同组成经济发达,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城市群。

2.城市建设措施

1)大力营造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天元中心区和芦

淞中心区建设成为体现现代化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区,成为区域性的金融、商贸、会展、文化

体育、旅游中心之一,为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居民生活休闲提供高品质的城市设施和

空间。

2)逐步消除工业和物流分散发展,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现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

现代物流产业,提高良好的、可供发展的工业和物流空间,保障其作为城市主导产业持续发

展的条件,增加城市核心竞争力。

3)创造优美的滨水城市环境,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提供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空间。

○1保护并开发生活岸线,营造湘江城市风光带;

○2有效管理非城市建设用地,在城市建成区外郊、城市组团之间及城市内营造青山滨水风貌; ○3积极恢复被工业生产及城市建设破坏的生态系统; ○4配置多样化的城市公园、组团隔离带、城市森林带和道路绿化带,重视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的绿地系统建设,建立富有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4)大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 ○1建设由发达的公路、铁路、空港、水运过境交通构成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立大容量、多选择、安全便捷的城市客货运交通体系; ○2建立可靠的水源、能源供应体系和防洪排渍安全保障体系及相应的工程配套设施; ○3依托现代化通讯网络、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城市”,全面实现城市的信息化。 5)确保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在满足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用地需求的基础上,有效整治土地分散开发现象,消除城市居民以个人名义自建住宅行为,规范城郊村镇建设行为,保障城市空间的有序推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实现城市建设目标的战略步骤 近期(2001—2006年):大力促进城市开发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配合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框架和良好的城市环境。 远期(2007—2020年):全面推进经济高速增长,争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服务基地,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格局和强大的城市综合集聚力,奠定现代化综合性城市的物质基础。 远景(2020年后):达到二十一世纪城市相应的社会、经济、环境水平,建成高度发达的融合中华炎帝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工业文明的现代化名城。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市域城镇体系发展历史及现状特点 一、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历程 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后,由于正处于我国城镇迅速发展期,乡镇企业逐步兴起,小城镇发展迅速,株洲市域的城镇主要是沿公路、铁路及河流沿线发展,建制镇数量到2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