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炉熔炼作业指导书

电炉熔炼作业指导书

电炉熔炼作业指导书
电炉熔炼作业指导书

电炉熔炼作业指导书

XXXX01——2011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技术部

XXXX年XX月XX日发布

前言

本作业指导书包括:“筑炉、修包”,“配料工艺”,“炉料和合金准备”,“熔炼工艺”,“球化处理工艺”,“浇注工艺”,共六部分。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电炉熔炼工和浇注工所遵守的操作规程。由于科学在发展,市场在变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所以本书内容不可能永恒不变。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在实验可靠的基础上,允许暂时以通知的形式改变某工艺。本作业指导书每年应整顿完善一次。

为了使作业规范化,有关员工必须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条款执行,实践中发现什么问题,及时与质技部有关人员联系,有问题的地方允许纠正,没问题的条款不许流产。

团结起来,不断整顿完善作业指导书,使炉料纯洁,炉衬、包衬使用寿命长,原料成分误差少,熔炼快、耗电少,球化处理反应平稳,浇注速度正确,铸件材质优,废品少,创出森丽钢铁炉料有限公司熔炼、浇注的新特色。

1、筑炉、修包

1.1 筑炉、修包材料

1.1.1 筑炉、修包用石英砂:SiO2>80%;Fe2O3<0.5%;Al2O3<0.3%,

耐火度大于1600℃,杂质含量小于2%,粒度分大、中、小、

细、粉五种,用前应进行手选和磁选,确保材料纯净。

1.1.2 筑炉粘结剂,使用硼酸,其结晶形B2O3≥98%,粒度≤0.05㎜,

含水量≤0.5%。

1.1.3 修包用耐火粘土,耐火度应大于1600℃,粒度大于140目,纯

净、无杂质。

1.1.4 水玻璃质量应符合标准要求,模数

2.2—2.5,比重1.53—1.56,

水不溶物≤0.8%,SiO2含量29.5—32.5%。

1.1.5 高铝粉:耐火度应大于1600℃,粒度大于200目,纯净、无杂

质。

1.2 打结炉衬

1.2.1 炉衬料配比按下表:

1.2.2 混料:把大、中、小、细、粉五种颗粒的石英砂按配比称量准

确,在干净的水泥地平上混合,且充分搅拌均匀,使粘结剂覆 着在每一个砂粒的表面上。

1.2.3 筑炉底:在底部依次铺入绝缘板、石棉板和炉底砖。在感应器 内壁铺石棉布,形成绝缘层,石棉布的长度应高出炉口200㎜. 用压铁固定,将搅拌均匀的炉衬分批加入,每次加入厚度不许 超过50㎜,每加入一次必须捣实,然后用平锤按顺序锤击三遍

(锤落处要压在前锤的边痕),再用叉按照从内到外的方法叉击

三遍,再加入炉衬材料,重复上步作业,直至炉底厚度与第一

层感应圈下面平齐。

1.2.4 坩埚模型,依据炉子容量,按下图尺寸选用(单位:㎜)

注:括弧外尺寸为0.5T 电炉,

括弧内尺寸为1.5T 电炉。

1.2.5 筑炉壁。

炉底筑好后,校正中心,安

置坩埚模样,使模样与感应

器周边间距均匀,在模样中 放入压铁,将搅拌均匀的炉 衬材料加入,每次加入高度

为50—70㎜,用筑炉工具捣

实,用平锤按顺序锤击三遍(锤落处要压在前锤的边痕),再用 叉叉击两遍,再沿坩埚边缘叉击一遍,然后加入炉衬材料,按 照上步重复操作,直至与感应器上缘平齐。

3(全部) 001

09

(086)

088

1.2.6 筑炉口和炉嘴。

用炉口混合料沿炉周围塑制,并捣实,在炉口上用气眼针均匀

的扎出气孔。炉口和炉嘴处因不易捣实,可加入4—5%水玻璃

以提高其强度。

1.2.7 筑炉作业注意事项。

①、混合料不可过高倒入,以防粗细料分层。

②、每层混合料紧实后,要将紧实层表面耙松,然后再填入混

合料,以防层间裂纹。

③、防止感应圈周围的石棉布叠打到筑炉料里而形成隔热层。

④、打结炉衬应连续工作至完成,以免混合料风干分层。

⑤、尽量捣实炉衬材料,紧实密度应在2.1g/㎝3以上。

⑥、筑炉粘结剂如用硼酐,其加入量为硼酸的58%(即0.93%)。

⑦、硼酸若加入量过多,会使烧结层和过滤层增厚,松散层减

薄,甚至消失,造成炉衬膨胀和收缩时产生裂纹。

1.2.8 烘烤和烧结。

①、湿法打结的炉衬,自然干燥6—24小时后再烘炉烧结。

②、烘烤和烧结炉衬时的功率和时间如下表:

1.2.9 炉衬修补。

为延长炉衬寿命,对炉衬缺陷处需适时进行修补,修补前趁炉

内温度高时,及时清理炉壁上的软渣和需修补处的渣滓,炉冷

却后,用稀释的水玻璃湿润修补处,用混合料补平捣实。

对穿炉缺陷处,需挖掉炉衬材料厚度的2/3,再填补混合料且捣实补平,然后烘炉30分钟,即可再加料熔化。

1.3 修包和烤包。

1.3.1 修包材料配比,见下表:

注:①、修包材料混合后加水适量,混碾(人工砸拌)时间10 —20分钟。

②、硬料必须碾(砸拌)熟且保湿回性24小时后再使用。

1.3.2 大修包。

①、大修吊包或抬包时,首先将包内壁的铁、渣清理干净,然后刷耐火泥浆水,使其有一定的涂挂性。

②、用硬料衬在包内壁,锤实拍平,每块硬料之间不许有对缝和溶合不好的割缝。其厚度一般是40—60㎜,且达到平整光滑。

③、球(蠕)化处理包修好后,高径比为1.6—2.0:1,即高是直径的1.6—2.0倍,灰铁包和抬包高径比为1:1就可以了。

④、修堤坝和球化处理合金窝,窝的深度以装合金后的顶面低于堤坝顶面20㎜左右为宜。

⑤、涂料:包衬修好后,涂石墨料,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⑥、修包衬时,对局部破损处,清净杂质,用泥浆水润湿后挂硬料修补,且压实搪光。

⑦、修包完成后,自然干燥4—6小时后进行烘烤,必须烘干、烤透方可使用。

2、配料工艺

2.1 尽量实现高碳低硅原铁水,大孕育量。

2.2 在金相组织中不出现石墨开花,即铸件不出现石墨漂浮的情况

下,配C尽量偏上限,配Si尽量在中下限。

2.3 在实践中掌握有关元素的增减率和最佳碳当量范围,铸件壁薄

的碳当量范围偏高,壁厚的则偏低。

2.4 及时观察回炉料存量,在保证材质的情况下,调配回炉料的使

用量,做到不积压回炉料。

2.5 球化剂加入量与较多因素有关,在保证球化良好的前提下,加

入量尽量低,但得满足球化后的残余镁和稀土含量即:Mg残

=0.03—0.045%,Re残=0.02—0.03%。对于蠕铁,其蠕化剂加入量应以蠕化率不低于50%和后期不变灰为准则。

2.6 掌握有关元素对金相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机理,以便在配料时,

控制上、中、下限。

2.7 积极推广试验应用新工艺、新材料,使铸件质量不断提高。

2.8 配料单上必须标示清楚使用的生铁牌号、产地、出炉温度、球

(蠕)化剂加入量,孕育方法和孕育量及其它事项。

2.9 正使用的配料单发现破损、字迹不清,应及时兑换,原单收回

保存。

2.10 有关元素的增减率参数见下表(质量分数:%)

注:①、使用石英砂炉衬。②、“+”为增,“-”为减。

2.1.1 配化学成分的工艺参数见下表(质量分数:%)

注:①、CE为终Si和原铁水C计算出的值。

②、铸件壁厚大于15㎜时,适当降低CE值。

3、熔炼工艺规程。

3.1 准备好炉用工具,且上涂料和烘干。

3.2 备好炉料,使用配料单上指定的生铁牌号,在备废钢时,若发现

刀头、钻杆、轴承、加热管、清理设备里的衬板、叶轮、叶片等合金件和耐磨件及密封容器等必须调出来,不许入炉。使用同材质的回炉料。

3.3 使用低碳钢和中碳钢,不使用小于1㎜的锈薄铁皮和锈蚀严重及

粘覆厚漆和废油的钢料。大块废钢需切割成宽度小于170㎜,长度小于1200㎜左右的块度。

3.4 使用的合金:球(蠕)化剂粒度4—25㎜,使用含硅75%以上的

硅铁,粒度1—10㎜(自破),使用的孕育剂:球化剂上面覆盖的孕育剂,其粒度3—10㎜,随流孕育剂,其粒度为0.1—0.5㎜。

3.5 加料。

3.5.1 对新打结的炉子,第一次烧结时,加入的炉料应是清洁、无锈、

块度较小的料,且是满炉烧结,使炉衬烧结层形成足够的厚度

和强度。

3.5.2 加料顺序是生铁—回炉料—废钢,大小料块的填充按炉壁效应,

大块料紧贴炉壁,碎块料堆放在炉子中心。避免料块撞击炉壁(底),防止炉衬损伤。

3.6 升温熔炼。

3.6.1 严格按《中频炉说明书》作业,通电前先打开冷却水系统,水

压保持在0.2—0.3Mpa,进水温度应控制在5—30℃范围内。3.6.2 熔炼工要做到“四勤”、“三注意”,即勤观察(电器、循环水和

炉衬是否正常);勤加料(在大块料之间隙里填小块料);勤捣

实(料块接触越密,熔化越快,省电);勤调旧渣盖新保温剂、防回硫防氧化)。注意出炉温度;注意出铁水重量;注意造渣扒渣,保持铁水纯净。

3.6.3 合金入炉时间:铬铁、钼铁装料时加入,锰铁、硫铁,在炉料

加完后加入,硅铁在出炉前10分钟加入。

3.6.4 熔炼中,因停电或其它因素而停炉时,其循环水不能停。

3.6.5 铁水达到出炉温度时,其过热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3.6.6 熔炼工一定要做到:入炉料纯洁,称量准确,掌握好出炉温度,

使铁水氧化少,纯净度高,勤奋、节电是熔炼工的职责。

3.7 球(蠕)化处理

3.7.1 新修的铁水包,球(蠕)化处理前,必须用高温铁水烫包1—2

次。

3.7.2 使用热包,不使用凉包;使用干净包,不使用污染包,并将包

衬上粘覆的渣、铁捣掉、倒净再装球(蠕)化剂,其方法是:

将合金摊平、拍实,在其上面覆盖孕育剂,再次摊平、拍实,

然后用珍珠岩填充缝隙,不许覆盖过多,以能看到大粒合金为

好,要定人装合金,控制好虚实,使其球化反应时间在40—70 秒之内,蠕化反应时间在30—60秒之内。

3.7.3 球化包和灰铁包不能通用,避免遗传性影响材质。对灰铁要进

行变质处理,变质剂应倒在包底的一旁,出铁时,不应冲注合

金。

3.7.4 出炉温度:对于铸件壁厚≤6㎜的球(蠕)铁各牌号铁水,冬

季:1540±10℃,夏季:1540-10℃。灰铁出炉温度:冬季1480 +10℃,夏季1480-10℃.对于铸件壁厚在10㎜以上的各种材

质牌号铁水,出炉温度均可降低10—30℃(视不同产品结构而定)。

3.7.5 出铁水前将炉内渣扒净,处理包尽量接近炉嘴,减少铁水氧化,

铁水流股严防冲住合金。

3.7.6 球(蠕)化处理后,造渣扒渣3—4次,然后覆盖保温聚渣剂,

严防铁水外露。清净包嘴和包缘上的灰尘及杂物后,方可进行

浇注。

3.7.7 对处理不合格的铁水,只允许回炉再处理一次,只加球(蠕)

化剂,其它合金不加,一般应浇注非产品铸件。

3.8 孕育处理。

3.8.1 一次压包孕育,在球(蠕)化剂上面覆盖工艺规定量的有关孕

育剂,粒度3—10㎜。

3.8.2 二次随流孕育,在浇注时,用孕育漏斗进行工艺规定量的(约

0.15%左右)浇注随流孕育,其粒度为0.1—0.5㎜。

3.8.3 两次孕育后,如还有剩余硅铁量,可在出铁时随流冲入包内,

粒度3—10㎜。

3.8.4 浇注随流孕育的作业应是:铁水引路,孕育跟后,浇速变慢(铁

水已出型腔),孕育终断。严禁孕育剂先进型腔,后进铁水。3.9 浇注工艺。

3.9.1 浇注速度的控制:对球(蠕)铁和灰铁应是:对准烧口杯,大

流量,低流速,充满直浇道,待铁水将接近上型腔时慢浇,最后

追补2—3秒钟,且点火引气。

3.9.2 浇注后的红热包,不许马上装合金,待到包衬呈暗红色时再装

合金,急用时,可在堤坝窝内撒层稻草灰,以防合金粘附包底,影响球化率。

3.9.3 从球(蠕)化处理结束到浇注完包内铁水,一切动作要加快,

时间越短越好,在特殊情况下,时间不许超过12分钟,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

3.9.4 浇注工应掌握“六不浇”原则,对球(蠕)铁时间超过12分钟

不浇;铁水温度低(低于1330℃)不浇;不知铸型内所需材质牌号不浇;包内铁水不够铸型所需铁水量不浇;未锁箱(压铁)不浇;浇口杯里有浮砂不浇。

3.9.5 生产过程中,发现包嘴、包缘和包衬材料破烂或脱落,应及时

修补,烘干后方可使用。

3.9.6 为了防止铁水氧化,吊包浇注,包嘴距浇口杯170㎜左右,抬

包浇注,包嘴距浇口杯100㎜左右。

3.9.7 浇注应有顺序号,落砂清理的铸件也按顺序放置,以便挑出不

合格品。

3.9.8 因铸型缺少,包内剩余铁水量较多时,可回炉内,当回炉料使

用,同时要减少已称量好的回炉料。

4、质量控制。

4.1 球化反应结束后,用取样勺探入铁水140㎜深处取样,浇入已

备好的三角试片型内,待凝结后取出,清除表面粘砂,到暗红色时淬水冷却,从表面看,试片顶部有凹陷,试片两腰有凹陷,砸断后,断面呈银灰色,中心有缩松,组织细密,说明球化良好,

命令浇注,否则,甚至变灰,不许浇注,应回炉重新处理。

4.2 因有球化衰退过程,所以浇注最后还应取样浇注Φ10㎜的试棒。

砸断后,磨平、抛光成镜平面、观察金相组织,腐蚀后,观察基体组织,合格后,浇注的全部铸件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再查铸件本体,本体合格,仍为全部铸件合格,如本体也不合格,应按二分中点法检验,决不让一个不合格品混到合格品里。

4.3 记录很重要,熔炼班长应对每炉熔炼的铁水温度、球化处理等

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记好日期、炉次、有否异常现象。质量控制人员更应做好记录,所检验的试样保存三个月后方可销毁。

4.4 本班生产结束后,打扫好卫生,注意安全文明生产。如两班制

或三班制生产,要做好交接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